第一篇:以行人为本:新加坡道路安全管理的启示
以行人为本:新加坡道路安全管理的启示
作者:陆一灵(作者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研究生)
2009年11月20日
车轮滚滚,如何使每辆汽车快捷有序地在道路上行驶?行人匆匆,如何让每位行人放心安全地在道路上行走?
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尤其是国际性大城市,都面临着交通问题所带来的挑战,新加坡也不例外。与我国的城市相比,新加坡人均拥有车辆的比例要高出许多,它的车辆占有道路的面积却低于我国。尽管两国的交通情况存在差异,但是无论道路的规划设计,还是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理念的先进性,新加坡还是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在新加坡安全的道路上被惯坏了”。在新加坡,许多外国人都有这样的感慨。我在那里生活了两年,感触更多。
司机礼让人行横道
刚到新加坡,我第一次穿马路时,慎重选择了人行横道线。由于没有交通灯,我小心地四处张望。当我看到右方开来几辆车的时候,我停了下来,想在这些车辆通行后再过马路。可是,不知为什么,第一辆车居然慢了下来,停在了人行横道线外。后面的车辆也跟着安静地踩了刹车,停在了后面。我一下子不知所措,是该过还是不该过呢?他们又是为什么在我面前都停了下来呢?见我还没有迈步,第一辆车里的司机开始向我挥手,示意让我先行。于是,我壮着胆子走过了马路。当时,没有一辆车不耐烦地按响喇叭。在我安全的通过之后,车辆才有秩序的启动。后来我发现,在新加坡,凡是有人行横道线的地方都没有交通灯,那划在路上的白色斑马线是警告司机的标志,只要在斑马线前出现行人,那无形中就是一盏最亮的红灯,命令司机停车让行。在新加坡,只要面前有斑马线,行人就是上帝,可以慢慢地过马路,因为不用担心会有车肆无忌惮地驶来。
在新加坡生活之前,我在国内一些城市包括中国香港和美国都居住过一段时间。印象中,每每穿马路的时候,行人总是要在确定周围没有车辆对自身造成危险时才会迈出脚步。只有在美国,有时会遇到善良的司机们在驾驶位上向行人挥挥手,示意行人先行通过。但是,司机自觉地意识到行人过马路的意图而在很远的地方开始减速并停车等候的行为只有在新加坡才会有。
新加坡穿马路行车规范很完备。对驾驶员行车有很严格的法律约束和规定,如果触犯道路交通法,将会受到严格的处罚(包括监禁或/和罚金)。在交通法第29条中写道:“在驾驶车辆或骑车时,必须以正确的姿势且要保障他人安全”。这条规范说明了新加坡严格规定所有驾驶员在驾车时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时刻注意保证道路安全。
新加坡人平均收入高,车辆拥有量高,许多人都拥有名牌跑车。在城市主干道上,经常会见到价值千万的各式名跑车。但是2007年,新加坡每10万人中只有4.7人死于交通事故,比1997年的每10万人中的5.6人,十年时间下降了很多。有人会问,跑车不跑起来那还有什么意义?当地人回答我:“如果跑起来的车撞到人了,那所付出的代价就会远远高出车本身的价值了,人的声誉也同时会受到影响。”这样的解释是有法律依据的。在新加坡,城内驾车车速超过规定车速20公里每小时,扣4分;超过规定车速20-30公里每小时的,扣6分;在人行横道线前不停车让行的车辆,扣6分;而闯红灯和开车时使用手机的则将被扣12分。所有的违规都将在被扣分的同时,处以不同金额的惩罚。而超过规定车速60公里每小时或以上的车辆,或警察认为有危险驾驶车辆倾向的驾驶员,则在被扣24分的同时,还将受到庭审的处罚。如果不遵守行车规范,2年24分的积分将会以比水蒸汽还快的速度蒸发,驾驶执照因此会被吊销。因此,跑车在新加坡只是比一般车跑的稍微快一些,在交通法
规前,名贵的跑车都是平等的。换句话说,如果有一天,一辆法拉利跑车的司机向正在准备穿越人行横道线的你驶来时,你仍然可以大胆向前走,因为严格的法律约束着司机的驾车行为。
电话叫车风靡全国
第一次走出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就可以看到外面有许多出租车。我抬头一看,机场的指示牌上写着,taxi stop(出租车)。出租车很多,很快就轮到了我。司机是一个中年大伯,他很热心地帮我把重重的行李搬到了行李箱里,然后很稳地就上了路。半个小时后,车到达了目的地,司机大伯按了计价器,告诉我总价26元(人民币约130元),并解释后来加的2元是通过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系统扣除的某些道路的使用费,而规定说明这些额外附加费用乘客必须自行承担。方便,规范,整洁和有秩序的出租车服务,这个国家给初来乍到的人们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作为公共交通的一种形式,这种比公交车更舒适又较之稍昂贵的出租车由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and Transport Authority,LTA)所负责管理和规划。到目前为止,新加坡总共有大小七家出租车公司和其他约400辆左右私人营业出租车,他们都持有LTA发的营业执照。LTA则把每个月的出租车数量公布在网上,方便市民查阅。截至2009年7月底,全新加坡共有24440辆出租车,也就是说,每187.7个新加坡人就拥有一辆出租车。国民使用出租车主要有三种方式:路边招手停车、出租车点排队等车和电话叫车服务。
在新加坡话叫车服务人人皆知,它的电话号码使用率颇高。不同的出租车公司使用不同的电话号码。近来LTA把出租车电话服务更向前推进一步:全国的出租车公司已经联网,国民只需要拨打6342522,就可以叫出租车。这样使得各出租车公司的车辆有了协调,避免高峰时期有的公司出租车供不应求,而有的却在马路上空跑。
电话叫车服务之所以能够风靡,是因为这项服务较之前两种出租车服务更加个性化,更为准时。因此大家赶路,或是交通高峰时段人们认为路边招不到空车的时候,都会用这个号码。用了这个电话叫来的出租车,可以准时地停在面前,减少了提着沉重的行李走去马路打车的时间,也省了许多力气。当电话拨出后,控制中心会接听你的电话,询问你目前的地址,以及前往的目的地。然后会有语音提示你,某车牌号码的车将在5-7分钟后到达。当车到达的时候,还会有一个提醒电话:某车牌号码的车已经到拉!因为这个服务使用GPS系统,很准时准确。这个服务会给司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他们将放弃可能出现的顾客,开车到指定的所在地),所以,会加收额外的服务费。服务费在交通低峰与高峰时期不同(每次2-5新元)。新加坡人常使用这个号码用电话招出租车。有时逛街回来,在商场外面的排队等待出租车的长龙中,总是会打电话叫出租车,减少站立等待的时间和体力。
当你需要高档出租车或是非常规(大号)出租车的时候,只有通过电话叫车这种方式才能把停在城市某个地方的高档出租车招到面前。刚来新加坡的时候,我和朋友一起买家具,大大小小的东西捧出来后,天正好下着大雨,我担心这些家具无法被塞进一般出租车的后车厢盖。幸好朋友是个在新加坡住久的人,她拿起手机就打电话,几分钟后,一辆后车厢盖很大的车出现了(limo taxi)。于是我们把所有家具(一面全身镜,一个一人多高的书柜,一只鞋柜及其他小件家具)一股脑地塞了进去。后来另一个朋友也用了这种服务叫了limo taxi,把一个单人床垫运回了家。虽然这个车比普通出租车贵了几元,但是却解决了人们购买大件物品后的搬运之忧。
通过GPS 系统,乘客所在地附近的出租车都将收到提示,司机可以通过系统抢单,也可以选择放弃。可是如果一个司机连续三次放弃接单,他将收到一个小小的惩罚:GPS系统半小时内将不向他提供抢单服务。
乘客如果在等出租车的时候看到空车开过,就招手叫车,或者司机在路途上被别的乘客
招走了,那不是就违反了这种潜在的合约规定吗?有一次,我要去机场,可是通过电话招的出租车失约,幸好有一辆空车经过,我就上了车。和司机谈起这件事,他说,遇到这种事,可以投诉。在司机接到单子后,他的车灯将会变色,显示on call(电话招车),路边的乘客不可以要求它停下来为他们服务。如果司机中途接客,它将会受到惩罚(罚款)。“那如果你开车到了目的地,发现乘客已经不见了,那怎么办?”“我只有自认倒霉。不过还好,我很少遇到这个事。”由于乘客和司机共同恪守承诺,新加坡的出租车才会变得如此高效。新加坡出租车使用率高,源于他们一直以来推行公交优先的政策。在新加坡,购买汽车需首先竞买“资格证”。从1990年开始,新加坡政府每年都设定配额,利用“资格证”来限制各种类型的车辆数量。“资格证”每两周在网上拍卖一次。中型车“资格证”的价格大约是1万美元。政府拍卖“资格证”的收入用于维护公共交通系统。新加坡公交系统高度发达,效率很高,每天处理400万次搭乘,而私家车日出行次数为300万次。
靠法制形成好习惯
新加坡法律规定:行人不能随便乱穿马路、闯红灯。红灯亮时站在行人道内,等待绿灯,且不得阻碍车辆的通行,如果违反,将被处以20新币的罚款。
走在新加坡的街头很少看到交警,可交通秩序为啥会井井有条呢?新加坡的交通警察部运用法律、公共教育等方式来影响、改变道路使用者的习惯和行为,从而保持道路顺畅。在众多的交警部门中,有一个由四个巡逻组和一个特殊行动组组成的巡逻部门。他们负责每天道路巡逻,监视道路法规的实行。在新加坡,如果不是时刻在马路上行走,是很少有机会发现这支巡逻队的存在。交通监视大部分由电子摄像头完成。在各种交通路口,主干道和各个道路电子收费系统(ERP)处都装有摄像头,每天24小时对道路交通进行监视和管控。比如,每个十字路口红绿灯下都有监控器,如果行人有闯红灯或不走人行横道线的现象,将会被处罚,而监控录像则是最好的法律证据。如果监视发现车祸发生,巡逻队伍就会协同各部门(如警车、救护车)到达现场。
新加坡把道路交通的公共教育做到了极致。2008年,新加坡交警部门共举办过1000场展览与讲座,把包括反酒后驾驶的活动扩大到了全国的范围内。另外,政府针对不同的目标发起有针对性的公共宣传活动。2008年,研究和规划部对交通事故的研究发现摩托车车主是交通事故中死亡率最高的人群。因此,当年10月,平安驾驶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帮助摩托车驾驶意识到超速驾驶和酒后驾驶的危害性。在宣传活动中,11名骑车大使被选出来与政府一同呼吁摩托车的安全驾驶。从2009年开始,警察局与卫生署合作,共同研究酒精中毒对亚洲人的影响。一份健康导读之后将会作为健康教育与指导分发给公众。
新加坡交通法对酒后驾车处罚更严,新加坡道路交通法则第67条规定,任何人在酒精或药物的影响下,不能正确控制车辆而驾驶,处6个月以下徒刑或1000新币至5000新币(约4600元至23000元人民币)以下罚金,再犯或连续犯,处12个月以下徒刑并3000新币至1万新币罚金。
2008年的中秋节,我和新加坡当地华人聚餐过节。为了庆祝节日,饭桌上我们沿袭了中国传统,喝下了很多酒。饭后,一些驾车来饭店的朋友纷纷在饭店周围散步,看朗朗圆月,吹习习海风。大约两小时后,也就是10点左右,才各自开车回家。朋友告诉我,他们那天都喝了酒,驾车不仅对自己不安全,对其他车和行人也是很大的不负责。有数据说,2008年新加坡因酒后驾车而导致的交通事故数量,从2007的188例降到了2008年的174例。当时我很感动。第二天大家都要上班,可他们宁愿晚到家也不愿酒后冒险驾车。如果说喝酒是中国人的“饭局文化”,我们为什么不能向在新加坡的华人们学习,在酒后散步两小时后回家呢?喝完了酒在室外散步聊天,即可帮助散发酒精,又有益于交通安全。
第二篇:高中语文 以行为首育人为本论文
以行为首育人为本
德育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勇敢诚实、艰苦创业的精神。
当前,社会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见利忘义、损人利已,不讲信誉、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重重挑战。加之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思想根深蒂固,认为“知识既美德”,“课内教书,让社会育人”,淡化了德育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只有端正教育思想,以德为首,全面育人,把德育渗透于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才能培养新时期合格的人才。那么如何在中、小学的学校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教育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德育工作是一项由外在行为到思想内化的综合教育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起龙头作用。首先,学校建立健全以学校主要领导为首的抓德育工作的领导班子,从领导到教师层层落实,突出重点,名负其责,做到了领导到位,工作到位,监督到位,奖惩到位。其次,严格执行德育制度,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形成一个上下一心狠抓德育工作坚实的网络,齐抓共管,把德育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校园环境建设中渗透德育。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校园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园地。校园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智力开发和道德品质的形成都会起到直接或间接的重要作用。为此,学校充分利用了自身的环境条件,合理布局,进行绿化美化,始终使校园欣欣向荣,富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滋润了学生的心灵,熏陶的学生的情操。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任何学科的教学,如果没有德育的教育,那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在教学中,“育人”必须通过教书,而教书正是达到“育人”目的的手段和过程。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不是空洞说教,而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传授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中受到教育。如在体育课中组织了一次拔河比赛,学生分成了甲乙两组,结果甲组获胜,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从中受到启迪,而且懂得了不光是只靠力气就能获胜,而是只有大家团结一致,不怕累,共同拼搏,才是胜利的保证。这节课学生不但锻炼了身体,思想觉悟不有所提高,得出团结就是力量真谛。总之,把德育渗透于一切学科教育教学中,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言之在物,形象具体。
课内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为了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规范升旗、集会、课间操、游戏制度,开展了文明礼仪评比和知识竞赛,使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遵守学校的纪律,讲文明讲卫生,爱护校园环境。开展富有地方特色与各班实际的班队中队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增长学生的才干。如开展纪念11.27纪念活动,在学生广泛宣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饮水思源。请司法所的同志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提高防范知识,学法、知法、懂法。总之,寓教育于乐,在活动中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理想。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和关爱,对学习进行德育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上一条金光大道。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三篇:校以育人为本
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好学为荣
——奋斗乡中心校教育教学经验介绍
奋斗乡中心校拥有10处村小学,教学班66个,在校学生940人,教职工129名,其中现有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73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县级骨干教师18人。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教,民主理校,科研兴校为办学宗旨,按照“三个面向”的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健康的身心,扎实的读写算技能,良好的品行,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了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好学为荣的良好校风。
校以育人为本
在“校以育人为本”的办学方针的指引下,我校狠抓环境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全乡10处村小学均达到合格小学标准,使学校达到美化、绿化、香化、净化,使校园成为当地精神文明的窗口。1995年被县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单位标兵,2000年被县政府评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学校,2002年被评为市级“双全”学校,2003年被评为市级课改先进单位,2004年被县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师以敬业为乐
我校近几年来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时事政治、文化、业务知识,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文化、业务素质。一是在我校科研课题“快速作文”的实验过程中,多数教师能做到精批细改,有的教师为了批改作文是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确实体现了教师的敬业精神。特别是我校的领导班子,转变了工作作风、工作认真求实、兢兢业业、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参加教学,指导教学,听课、评课、检查业务。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每位教师进行考核评估,为教师评模、晋级定级提供依据。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使我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先后涌现出市级优秀教师1人、县级优秀教师15人,县级课改名师2人,获市级公开课1人次,县级6人次,市级课改先进3人、县级课改先进5人,撰写论文150篇。
生以好学为荣
我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精神,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还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能找到教好他的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特别是我校在开展读书活动和古诗词诵读活动中,由于措施得力,学生积极性高涨,很多学生能认真记学习笔记,写征文和学习心得体会、办手抄报。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成功,获得乐趣,使学生乐学、爱学、把学习好看作是自己的荣耀。在全县写字和作文竞赛中均取得了好的成绩。
今天的奋斗乡中心校,正以主人翁的精神,忘我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新课改的洪流之中,以先进的办学理念,超前的改革意识,勇于创新的实践精神,与时俱进,迈向辉煌灿烂的明天。
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好学为荣
——奋斗乡中心校教育教学经验介绍
第四篇:以纳税人为本,优化纳税服务范文
以纳税人为本,优化纳税服务
摘要:本文从纳税服务的理论依据、内涵和建立纳税服务体系的意义入手,分析了我国当前纳税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纳税人为本,优化纳税服务的一些建议。关键词:以人为本,纳税服务
经济是税收的根本,也是源源不断的税源基础。发展经济,服务经济是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税务机关必须服从于经济、服务于经济,在依法征税的同时,优化纳税服务,变传统的“管制型”税收为现代的“服务型”税收,为各类经济行为主体提供合意的税收软环境,从而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新征管法及其细则对税务机关优化纳税服务、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把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摆在了突出位置。
一、纳税服务的理论依据
纳税服务,是个古老的话题,它伴随着税收的产生而产生,因为税收收入的取得,必然需要纳税服务做铺垫,只不过程度不同,广度不一而已。
所谓纳税服务,是指以税收法规为基础,以征税人主动服务为特征,征纳双方责权利相对称,无偿为纳税人提供有关纳税服务活动的总称。为纳税人服务在整个征管体系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专家的定义,如果把整个税收征管体系比做一个“金字塔”,那么,为纳税人服务就是这个“金字塔”的基础。
当今世界把财经服务的优劣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四大要素(国内经济、国际贸易、政府政策、财经服务)之一,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已成为国外税务机关的共识和致力于实现的目标。新《税收征管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将纳税服务作为税务部门法定的义务和职责,对税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纳税服务的取向,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经济和税收事业发展的共同要求。
(一)、政府职能及其转变要求提供纳税服务
政府既是公共权力机构,又是重要经济部门,其职责之一就是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创造充分且必要的外部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
计划经济下,政府扮演着“家长”的角色,职能大而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调整,实现从“全方位、多层面”到“宏观调控,准确定位”转变。市场经济的内涵要求政府是服务于经济、服务于市场的。税务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当然要为市场经济服务,首先是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
(二)、权利义务关系决定了须规范纳税服务
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看,政府欲行使管理社会的权利,首先应尽其义务,从这个意义上说,义务是第一位的,权利是第二位的,这就要税务机关必须依法规范纳税服务。
税务机关与纳税人是税收法律关系的征纳主体。纳税人依法享有申请减、免、退税的权利,对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纳税程序的知情权,以及陈述、申辩、复议等各项权利,纳税人在行使其权利时,要以税务部门履行义务为前提,并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来保障纳税人充分享受其权利。
(三)为纳税人服务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
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特征表明,纳税人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乃至绝大部分,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也就是税务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纳税服务的涵义和建立纳税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纳税服务的涵义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向所有纳税人提供的旨在方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和享受纳税权利的服务活动的总称。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为实现应收尽收目的而为纳税人提供涉税服务的一项行政行为,是税收征管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税务机关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职责。
1.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既然纳税服务能够提高纳税遵从度,能缩小应收税款和实收税款的差距,承担组织税收收入任务的税务机关就必须想方设法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涉税服务,责无旁贷地把纳税服务列入各级税务机关的重要职责。
2.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税务机关作为税收执法机关,其职责既包括依法征收,也应包括依法提供纳税服务,并且其执法行为也就是纳税服务行为,纳税服务寓于税收执法活动之中。也就是说,纳税服务不是可有可无的,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有偿服务,必须依法规范纳税服务行为。
3.纳税服务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税务机关要实施规范的纳税服务,首先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业务流程,能尽快为纳税人在涉税事宜上排忧解难;同时通过纳税服务,能够促使纳税人了解和掌握税收法律法规,增强纳税意识,增强依法纳税的观念,从而减少税收流失,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建立纳税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1.建立纳税服务体系是我国税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并与国际税收征管惯例接轨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愈加重要,而优质的税收服务是统一、规范、公平、高效市场机制形成和发育的必要条件。
2.建立纳税服务体系是树立税务形象,改善税收环境的有效手段。要营造和培育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治税理念就必须彻底从传统的监督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就必须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
3.建立纳税服务体系是正确贯彻执行税收法制的客观要求。《税收征管法》明确规定了税务机关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是正确贯穿执行税收法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4.建立纳税服务体系是税务部门组织收入的根本要求。税务部门只有创造良好的纳税环境,向纳税人提供良好的相关服务,才有利于使纳税人提高对税收的认识,增加对税收的感情,消除对立情绪。从而帮助纳税人正确掌握有关税收法规和办税事宜,进而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正确计算并及时缴纳税款。
二、当前我国纳税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我国纳税服务的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尤其是确立“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模式以来,各级税务部门在加强税收征管、加大税务稽查力度的同时,在纳税服务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严格履行《征管法》赋予税务机关的义务和纳税人的权利,尽力为纳税人创造公开公正的税收环境;二是加大税收宣传力度,为纳税人提供及时准确的税收法律法规服务;三是充分利用税收联系面广、信息灵通的特点,为纳税人提供信息服务;四是建立办税服务厅,为纳税人创造了一个温馨雅致的办税场所;五是推行限时承诺服务制度;六是公开办税制度,推行阳光工程;七是开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八是部分地区建立了“网上办税服务中心”。但是同先进国家相比,在纳税服务的观念、形式以及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还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我国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
1.纳税服务观念不正确。有些税务部门认为,只有建立高标准的纳税服务大厅才能提供优质服务,但是花费几百万元建起的服务大厅由于服务不到位即使在征收期仍显得稀稀落落,由于技
术开发跟不上致使一些先进的设备利用率较低造成巨大浪费。片面追求硬件环境,既与纳税服务的初衷相违背,又给人民群众造成不良印象和影响,对税收服务工作不利。二是片面强调服务的表层优化。长期以来,税务部门的许多人认为,对纳税人笑脸相迎、端茶倒水、使用文明语言,就是优质服务了。应该说,礼貌待人是服务的最基本准则,微笑服务是最基本的服务规范。仅仅强调微笑服务,把纳税服务停留在表层上是不够的。三是片面强调培植税源的服务。培植税源,处理好征收税款和发展经济的关系,是税收管理的重要工作。但是,片面强调培植税源,甚至有的税务机关为纳税人跑项目、拉贷款、清债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为纳税人的其他服务。
2.纳税人地位得不到认可。纳税人是税收管理活动中的纳税主体,虽然《征管法》为纳税人提供了权利保障,但在税收立法、执法、司法的实践过程中,不顾及纳税人尊严的情况仍较为普遍。传统的征管工作观念建立在基本上不相信纳税人能够依法纳税的主观判断上,工作的重点也就必然注重监督与惩罚,经常为解决个别问题而普遍开展工作,征纳双方关系相对比较紧张。新的征管观念建立在基本上相信纳税人能够依法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基础上,纳税服务必然成为管理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国家将纳税服务由职业道德范畴提升到行政行为规范,税务机关在优化纳税服务、引导纳税遵从、促进能动纳税、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积极工作,但是很多服务还停留在低层次上,没有深刻意识到自身在公共产品服务框架内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很好完成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3.纳税服务能力不足。一是以办税服务厅为核心的程序性服务机制尚不完善,如窗口设置不合理、服务项目不全等。我国大多地方仍实行纳税人“上门”申报或征税人“上门”追收(主要指农业税)的方式,显然不适应形势发展和纳税人需求;二是信息服务能力不足,个性化、面对面的辅导服务不能实现;三是税收服务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
4.干部素质有待提高。一是政治素质不够高。表现在思想上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生活上追求享受,贪图安逸;工作上讲客观多,讲主观少;工作缺乏深入、细致,不扎实。二是业务素质滞后。目前税务干部普遍存在业务技能单
一、税收多能人才较少、知识结构陈旧等问题,不适应纳税人多元化、深层次的服务需求。三是法制意识不强。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还没有从法律的高度认识为纳税人服务是税务机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执法不严,随便使用自由裁量权的情况还存在。
5.现有为纳税人服务的有关政策制度执行不够好。一是缺乏一个简便、经济的税收政策宣传渠道去满足纳税人对具体政策的知情权。现阶段,税收政策传递的主渠道仍然是逐级下发文件,其次是“税务公报”,第三是报刊、杂志,第四是税务机关办的网站,第五是征收机关开展的纳税辅导,第六是其他方式。而税务部门面对的纳税人,特别是个体经济,则是面广、条件差异大,甚至还有相当部分个体户不识字,显然,目前这种政策传递渠道或方式,要让所有纳税人周知,无疑是办不到的,很多纳税人不能交明白税。二是内部办事传递程序繁锁,不能满足为纳税人提供快捷便利服务的需要。以纳税人申报减免税、缓税事项为例,从税务所到省级税务机关批复,如各个环节不拖延,大约也要一个月,若遇签字领导出差、开会等其他原因,办结时间更长,特别是缓税事项,有的批复下来,早已超过了缓税的法定时限。三是为纳税人服务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较普遍。主要是逐级应付上级的各种材料、报表、调查、检查太多,基层单位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想为纳税人服务的问题。四是现有制度执行不够好,有的制度流于形式。如值班主任制度在各个征收厅(室)基本上未坚持;脱岗、串岗现象时有发生;文明办税坚持不够好,没有坚持使用普通话,更没有配备英语口语好的涉外办税人员;服务窗口没有统一规范的整合标准等等。五是对外公开办事的具体流程的透明度不高,导致纳税人对涉税事项办理的具体流程不甚知晓,增大了办税人员工作的难度,也阻碍了税务部门自身征管工作质量的提高。
6.基层经费拮据,办税环境差异大,税收信息交流有限,信息资源得不到共享。为纳税人服
务是要投入、有服务成本的。从我国目前经费管理的模式看,结果是承担80%以上为纳税人服务工作的基层征收单位,税务经费十分拮据,有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当然就谈不上创新服务,深化服务和优化服务的问题。就目前我国的税收征管现状而言,有海关、国税、地税、农税四个部门,由于受管理方式和区域的不同,则为纳税人提供的办税环境的条件优劣也不同,特别是对广大的农村小城镇纳税人来说,往往要到国税、地税、农税三个部门纳税,一般说来,国税的条件优于地税,地税的条件优于农税,这一现状对纳税人来税,是不公平的。再就是目前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涉及纳税人的一些信息,一般是不会主动交流的,上级也没有这方面的确切规定,这往往会给纳税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增加经济负担。
7.无偿增加纳税人不合理负担。部分税务部门,常将应有自己完成的工作转交纳税人办理,无偿增加纳税人工作负担。如开展税务基础信息建设,纳税人依法向税务机关交了财务报表,又要纳税将表中的有关数据摘抄一遍交税务部门录入计算机;又如税务部门开展税源调查,也要制表发给有关企业,要企业填报并说明等等。
8.缺乏规范的服务标准和法律规范。我国的纳税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服务的项目还不确定,服务的体系尚没建立,服务中采用的新技术新手段不多。这些问题主要在于没有建立健全规范的服务标准。同时,纳税服务没有完成立法程序,只在《征管法》中规定了服务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具体的服务规程和办法。
三、优化纳税服务的一些建议
(一)更新纳税服务的观念,树立正确的纳税服务意识
要让纳税人满意必须转变纳税服务观念,传统的税收理论强调税收的权威性,而忽视了政府服务的方面,而在一个法制、政治文明的社会中,政府实际是由纳税人缴税办的,并受纳税人委托管理公共事务和进行公共服务,即政府为纳税人服务。税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权力职能部门也应当是为纳税人服务的,因而,征税主体必须从执法管理的角色依法自觉地转变为执法管理和服务双重角色上来,把纳税服务作为一项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应尽的义务,把纳税人作为“客户”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纳税服务。
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是搞好纳税服务的根本,服务意识不到位是谈不上为纳税人服务的。为此要做到:第一、税务机关应明确自身的“服务者”身份,树立“服务也是管理”的观念,并将服务理念和服务机制引入税收征管中;第二、改变长期以来征纳主体法律地位的实际不平等,给纳税人以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地位,树立平等意识,改变官老爷作风;第三、把纳税人作为自己的“客户”,使纳税服务“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把商业领域中的服务意识引入为纳税人服务中来;第四、要使纳税服务贯穿于税收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全过程,强化“维护纳税人的权利和提高税收遵从度”的意识。
(二)加强税收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税务人员是国家权力和税法的执行者,是税收征管的主体。只有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才能做到真正为纳税人服务;税务人员只有充分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业务知识,才能解决纳税人在纳税方面的实际问题;税务人员只有正确地掌握政策并执行政策,才能确保政策的执行效率,同时为纳税人提供政策服务,使纳税人及时了解政策导向,并在纳税过程中遵从、运用政策。由此可见,加强税收干部队伍建设是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首先,要严格公务员考评制度,激发税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其次,税务人员要能够充分掌握并熟悉专业业务知识与技能,正确应答纳税人提出的税收方面的问题,帮助纳税人解决纳税方面的问题,按要求搞好服务;税务人员还要能够加强自身休养,强化职业道德,认真学习和正确运用政策,规范自身的行为,为纳税人提供他们真正想要的服务;同时税务人员还要掌握一些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事事为纳税人着想,帮助纳税人克服在纳税方面的心理障碍,引导纳税人正确纳税。
(三)改变纳税服务形式,培养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
第一、税务机关应针对纳税人对税收专业性知识与技能、程序、权益的需要,提供实实在在的纳税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税务机关除了接待好上门来的纳税人外,应主动出去,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纳税人存在的问题。第二、税务机关应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与需求为纳税人提供有区别的分类服务,避免工作中的“一刀切”。第三、税务机关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纳税服务机构,专司为纳税人服务之责,并力避形式主义,切实做到对纳税人有问必答,有难必解。该机构还应负起听取、收集纳税人反馈意见的职责,监督税务人员的服务行为,不断优化纳税服务。第四、使税收工作透明化,使纳税人充分了解税收工作的整个流程。如税收的负担金额应当公开,税收热点问题如个税定额的核定等应立即公开。第五、应充分借鉴国外的一些好的做法,使自己的纳税服务既有效率又有特色。
培养“纳税意识”是税款得以及时、足额征收的保证。“纳税意识”源于公民意识,因而必须对公民进行正确的税收观的教育,使纳税人认识到纳税是他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必须平等、合理地对等纳税人,尊重纳税人的人格和隐私,信任纳税人,提高征税上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以及税收管理和使用上的透明度。同时,完善税法,加强执法队伍的法制观念,严惩贪污腐败等,对培养“纳税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规范纳税服务内容,健全纳税服务法规
首先,要使纳税服务人有专责,职有专司。避免工作中的扯皮推诿,不负责任,提高税务人员的办事效率,不增加纳税人一分一秒的“时间成本”其次,要以信息管理为基础,依靠税收的信息化,为纳税人提供及时、充足的信息咨询,节省办税的时间,提高办税的精度。第三,完善税收征收管理办法,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第四,深化文明办税,使办税公开化,增加纳税服务的透明度,让纳税人放心。第五,办税流程要规范化,办税的各环节应能有序衔接,保证顺利征税,顺利纳税。第六,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应严格依法行政,以维护正常的税收法律秩序,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好的税收环境,保障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各项税收权利的有效实现。
健全纳税服务法规,对优化纳税服务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应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将纳税人的权利、义务,税务机关的权利和应为纳税人提供的法定服务公开,从而使纳税服务有法可依。既要保证税务机关的征税权利,又要保证纳税人应享有的权利。同时,在税收立法方面,政府制定任何一项税收法规,都必须广泛征求纳税人的意见,在税收司法方面应给予纳税人方便。做到事事为纳税人着想,时时为纳税人服务。
五、突出以人为本,优化税收服务。在税收工作中突出以人为本,重要的是坚持收税为民的思想,把纳税人摆到税收工作的中心位置,真心实意为纳税人提供文明、周到、高效的服务,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把纳税人欢迎不欢迎、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开展工作、评价工作的重要标准,用足用好各项税收政策,改进纳税服务手段,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方便纳税人申报、缴税,丰富纳税服务内容,确保纳税人在办理每项涉税事宜时都能得到优质的服务。
第五篇:丁玲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意识
丁玲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意识
[摘要]女作家丁玲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意识,超越“自我”的理想意识和风格各异的独特意识,表现了她以女性意识为核心的小说创作特点,也表达了她清醒、深刻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丁玲 女性意识 深刻性 独特性
丁玲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封建大家庭中,幼年丧父,孤儿寡母,她和母亲在家中的地位和经历可想而知,母女二人在那个封建的家庭中一直处于被欺凌的处境之中。丁玲一生最大的幸运是她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同时幸运的她又遇到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丁玲的母亲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伟大女性,她和女儿一起读书,学习知识,接受新的思想,甚至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创办了新型学校。丁玲从小就深受母亲反抗封建礼教,主张妇女独立自强思想的熏陶,她骄傲地称母亲“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更多相关资料、论文写作以及代你写等方法咨询请看我的白-度的号加我,乐意帮忙。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初期的长篇小说《母亲》即以她母亲为原型。
丁玲这种特有的生活经历,以及她母亲对她产生的巨大影响,深深地影响和决定了丁玲的一生。当“五四”的号角响彻中华大地的时候,丁玲以其独特的精神成为首批被时代所唤醒的女性。丁玲深深地知道当时中国女性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那是一种对于女性的压迫甚至是残害,唤醒中国女性,呼吁妇女解放,维护女性的权利、尊
严、人格和地位,成为丁玲在文学上的自觉倾向。丁玲的作品,有意识地将她这种对于女性解放的思想融入其中,从而塑造了众多生动、真实、鲜明的女性形象。
一、女性写作是中国妇女解放的见证
上世纪前期,中国妇女曾经历过一场波澜壮阔、声势浩大的妇女解放运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五四”运动引入了众多的西方思潮,从“德先生”和“赛先生”到各种西方思想的引入,同样引起了知识分子对于中国女性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锢,将广大的妇女解放出来的呼声越来越高。至此,中国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妇女解放运动。丁玲作为新时代下的知识女性,自然担负起了这一历史使命。丁玲是她们的杰出代表。
二、如实写出女性悲剧命运的历史必然性是丁玲女性意识的深刻性与独特性的记录
丁玲充分意识到并如实写出了女性悲剧命运的历史必然性。在男权中心社会里,女性的天空永远都是低矮昏暗的,女性的反抗只能立足于真正的女性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立场,将自我命运依附于男性或依附于爱情都无法真正获得女性解放。丁玲本身就是一个真正具有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性。在五四文学革命的浪潮中,她首先看到了“从魔
掌的指缝漏出了‘人’的光线”,于是十分勇敢地向读者敞开了自己的感情世界,创作了《莎菲女士的日记》。莎菲是从五四走来的具有个性解放精神的新女性,她敢于追求爱情并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是的,我了解我自己,不过是一个女性十足的女人,女人只把心思放到她要征服的男人们身上,我要占有他,我要他无条件地献上他的心,跪着求我赐给他的吻呢。”丁玲以女作家独有的思维方式、观察角度、创作个性,描绘了中国妇女的女性意识觉醒的轨迹。她的莎菲女性形象,断然采取了一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心愿出发,对男性和男权进行彻底反叛与颠覆的抗争姿态,表现了作为“人”而存在的女性尊严。这种女性意识较之五四初期以冯沅君、庐隐为代表的一代女作家在作品中表达出的女性应尽力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女性意识更为深刻、独特。
三、对男性和男权制度的彻底反叛是丁玲女性意识的深刻性与独特性的见证
上文我们说了丁玲的女性意识较其他的作家更具有深刻性与独特性。她的独特性在于她对男性和男权制度的彻底反叛,她独立的人格意识和精神力量将自我的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不依附于男性也不依附于爱情,不再是一个被奴役的附属物,而是男人精神上的统治者。同是写女性意识的觉醒、追求个性解放的,鲁迅的《伤逝》和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两个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却不同。我们不妨把她们作一个比较。
《伤逝》里,子君最初作为一名生长在传统封建家庭的女性,思想上深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但是当她与涓生相遇,涓生的新思想大大地刺激了子君的世界,如同黑暗中的人看见了一丝光亮,是那么地渴望。这种对新生活的渴望,担负了子君的一切,有这种渴望时的子君充满了勇气,子君与涓生刚刚交往半年后,就毅然决然地与传统的封建家庭相决裂,这种力量,完全来源于对于新生活的渴望。子君以无比的勇气与传统家庭决裂,她藐视一切讥笑和轻蔑。这些都是来源于一个女性对于新生活的向往。子君勇敢地和涓生开始了同居生活,子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向往着开始幸福的新生活。两个人开始沉浸在幸福之中,但是未来两个人要怎么样去生活,未来的方向在哪里?两个人却没有思考过。激情过后,一切必然归于平淡,单调而繁琐的家务,平淡而简单的日子,一天一天在消磨这两个人的激情。子君渐渐地在这样的日子中变得麻木和空虚。两人的经济上又出现了问题,经济上的压迫和社会亲友情感上的压迫,最终击碎了子君的梦想。曾经海誓山盟的涓生终于对子君说出了不再相爱的话语。至此彻底地击碎了,这个曾经充满了梦想的、历尽千辛冲破封建礼教枷锁而成立的家。这时,子君的一切美好,一切梦想就此被击得粉碎,一切都消失得那么干净,什么也没有留下,如同文中所述,在她前面的是连墓碑都没有的坟墓。
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涓生所给予的真实——“无爱的人间”死灭了。那么莎菲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呢?《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是一个生病养病的女学生,作家大胆、细致地描写了她追求爱情和个性解放中苦闷彷徨心理过程。她不像传统女性那样被动地等待男性的垂青和爱怜。她认为自己和男人在精神人格、社会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因此,她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苇弟纯洁无私地爱恋着她,但她却轻视苇弟的软弱、缺乏男子气;漂亮富有的凌吉士风流倜傥的外表使她产生痴狂的爱恋、性的冲动,可一旦认清其华丽外表掩盖的不过是一颗庸俗、卑劣的心时,她就决然地加以拒绝。莎菲的形象显示了五四时期知识女性不依附男性的独立人格意识和精神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莎菲的形象其意义远远不同于子君,她始终把自己的命运控制在自己手里,子君内心深处却有很深的封建思想的阴魂:当经过艰苦抗争夺得的爱情一下子消失的时候,子君在爱情方面的不幸就像被一阵狂风吹熄的火焰。在与涓生建立家庭后,她把狭小的天地当成整个世界,把小家庭当做整个人生,变得庸俗、空虚、胆小,爱情也因此褪色。而莎菲在爱情上不依赖于任何男性,渴求的是精神和肉体高度和谐统一的爱情,是人类在精神及情感上的高尚境界。莎菲的追求和反抗比子君更进步了些。可见,丁玲的女性自主自强自立意识较鲁迅更为深刻和独特。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丁玲是最同情妇女、最关注妇女命运的革命女作家,是在妇女解放之路上走得最远也是最伟大的战士,为中国妇女从女性到人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丁玲的女性文学创作,是中国妇女的生存现状,精神风貌在她们头脑中反映的结晶。丁玲忠实地反映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并且充分肯定了这种贡献对当前健全女性意识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她的历史功绩和文学成就是中国妇女的骄傲。
【参考文献】
[1]冯雪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2]王明丽.女性?革命?政治——论丁玲女性意识的深化和超越.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9月,第37卷,第5期.[3]蒋明玳.女性意识觉醒的真实写照——庐隐丁玲女性文学创作之比较.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2月,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