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规律转换论文

时间:2019-05-13 10:1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艺规律转换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艺规律转换论文》。

第一篇:文艺规律转换论文

〔摘 要〕文艺规律具有一般规律的普泛性、规范性,同时又可能在不同的艺术阶段,由从事文艺活动的人推出一些新的、带有范型转换性质的规律,其中就包括:由经典化规律到时尚流行规律的转换;由引导启蒙到阅读狂欢的转换;由表现、再现本质观到换位视角的定位。文艺规律作为一种处在变动中的事物,要求我们要作出不同于前代的新的审视,并积极地参与到它的建构与变化的过程当中。

〔关键词〕文艺规律;“经典化”;时尚流行;引导;对话;换位视角

文艺规律是文艺活动中普遍性的法则、规范和呈现方式。作为普遍性的事物,文艺规律是超乎具体的作家、艺术家个人行为之上的,也是超越各个具体的文艺作品的,因此,它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不过,文艺规律也不同于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且相对于自然史的漫长时段,人类史不过是其中的一段小插曲。在人类史的短暂时期里,自然界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因而自然规律也就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而文艺规律是人的文艺活动中的规律,在不同的时代、社会和文化中,人们的文艺活动有着不同的动机,不同的实施途径和方式,不同的审美观念,因此文艺规律可以有着一些历史性的转换。再从文艺的创新追求来说,它还不同于在人文科学研究中的状况,研究是对于对象的追询,它是“发现”的活动。作为发现,它是将已有的东西提取出来,而文艺创造则是在前人没有尝试过的方面作出新的开拓。关于发现的规律是较少变化的,而关于开拓、创造的规律则可以有较多、较大的变化。

可以说,文艺规律是人的活动领域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规律,它具有一般规律的普泛性、规范性,同时它又可能在不同的艺术阶段,由从事文艺活动的人推出一些新的、带有范型转换性质的规律。以下我们就对其中几个重要的转换作出说明。

一、由经典化规律到时尚流行规律

这里提出的是文艺活动中的一种价值导状态。在文艺研究中拟订出一套评价准,以便把纷繁芜杂的文艺作品置于一价值秩序中去,使得对文艺的审视有一较为清晰、便于观察的模式。这种艺术秩序,笔者称之为文学的“经典化”1。这种经典化成为了文学史中的一种图式,也成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机制,同时它还成为了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引导。在中国,《诗经》成为们评诗的一种范本,《左传》、《国语》与诸子散文成为人们撰文的楷模,再往后,各种文学选本也可能成为类似的示范者。《昭明选》、《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成为历代文人墨客踏入文坛的最初的仿本,是他们形成自己审美观念的摇篮。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道了这一状况的实质;同理,也可以说采取这一步骤之后,可以“不会评诗也会评”,不会讲诗也会讲”,等等。这种经典机制在古代社会的漫长时段基本适用的。到了近代的工业革命之后,社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以对过去认识的怀疑和重新审视作为研讨的起点,科技的思想培育起人们一种不再沿袭旧说思维方式。工业革命以来生活的变化,人感受世界的方式的变化,使人相信世界可以随时代不同而变化的,过去的经验失去了“指导”性的意义。在此文化背景下,文学以经典化图式来作引导的方式就到了挑战。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所采用的批判现实主义方法在更早的时候也有表达,但在他的时代又有了的进展,他想改进现实主义的意图是很明确的,提出“直到当代为止,最出名的讲故事的人也不过使用了他们的才华来塑造

一、两个典型人物,描绘生活的一个面貌”2。而巴尔扎克写作《人间喜剧》,是想通过系列小说来“描写一个时代的两三千个出色的人物”,这也就是《人间喜剧》中“所包括的典型人物的总数”3。巴尔扎克提出这一宏阔的设想,可以见出他已对于前代经典之作深为不满了,不过多多少少他还是想自己的作品能够成为新的经典,他是以一种百科全书式的系列来作为对社会的全面解剖。这里的“全面”与“解剖”正是巴尔扎克所倡导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

现代以来,除了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影响继续存在之外,在市场经济运作中,商品化趋势对于文学有了重大影响。版权制度的出现使得文艺创作要拿出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版权制度要求文艺产业化经营,对于经营者来说,他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在市场上一茬接一茬地推出,这就与市场上的流行时尚与商家炒作有关一样,文艺产品的营销也需有一种流行时尚。

法国批评家罗兰·巴尔特在评论巴尔扎克小说《沙拉辛》时,从小说主人公沙拉辛与一位阉歌手的短暂恋情想到了文学的阅读状况。沙拉辛起初以为这位歌手是女性,其实他只是一个阉人,沙拉辛后来在知晓真相之后与其分手,那么读者在阅读故事时,也经历了一个与沙拉辛相似的心理转换过程,当看到沙拉辛与歌手亲吻时,自己也可能心跳加快,有兴奋感,但这种阅读感受在第二次重读该小说时,就会有别样的感受。罗兰·巴尔特指出:

第二次阅读。劲头十足而又愚昧未知的第一位读者把悬念强加于原作之上,再一次阅读则要透过悬念上面透明的盖子,探求一种建立在预先知道故事结局这个基础之上的认识。这再一次阅读——受到我们社会商品化规则的过分指责,这些规则迫使我们不能充分利用该书,以其遭到蹂躏为借口扔掉它,以便再买一本别的书——这再次阅读使人们对沙拉辛的吻极其厌恶。

4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中的经典化规律与时尚流行规律的一个根本性的、也是外观上的明显差异,即经典化规律是推崇文学中的精品,并且以后的文学创作和批评都是向选定的经典性作品看齐,而在时尚流行规律中,不管是什么作品,它都采取一种即时性的态度,即都是面对新作,当新作已不再“新”的时候,又再推出下一轮的新作,使图书市场总能处于流动状态。如果说经典化规律是推崇杰作,那么时尚流行规律就是推崇新作。杰作是靠文学的典型性、意境特征、语言特点等来证实的,而新作就只有一种时间上的新近问世来佐证,每一部具体作品都不能长久占据新作的位置,但图书市场上总可以源源不断地推出新作,使得该规律的运用可以绵延不绝。

完全新的创新之作总是对文学活动的一种丰富,它对于文学繁荣是有积极作用的,不过,时尚流行规律作为一种市场调控的规律,市场的“看不见的手”,是以经济利益作为自己的捕捉目标的,它同美学家、艺术家的美的理想的目标可能相近,也可能相悖,但不管怎样,它们都不是同一的。

二、由引导启蒙到阅读狂欢

如果说前一对规律的转换只涉及作者与作品的话,那么这一对规律则体现了作者与读者间的关系。

简略地说,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是言说中说与听双方的关系。在传统文学中,作者既可充当布道者,也可充当吹鼓手,这一身兼二任的角色以一种引导者的姿态出现,即当他布道时,他是引导读者的人,而引导的宗旨,则是以维护某种既定社会权力秩序和与之相应的道德秩序为核心。这种引导姿态在中西文化中都得到充分强调。中国孔子的论诗、论乐,西方柏拉图对文艺的诘难,都是以文艺能否较好地完成这一目的作为问题的出发点。文艺的引导功能作为一种自觉的文艺活动的诉求,在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可以说仍是一部分文艺家们进行创作时的神圣的追求目标,不过,这一诉求在理论上的正当性和在实践上的必然性,都已受到了一种怀疑和批判,由此开启出新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话语关系。

对理论上正当性的怀疑在于,文艺的引导性有一个假设,那就是人的思想是对其行为的引导,而这种引导的正误程度在于理性的多寡和对错。如果思想是高度理性的,并且该理性是正确的,那么在行为上就应该获得成功,反之,往往就会失败,或者行为性质上是一种罪过。在这一理性标准中,由于不同的人的理性有高低不同,因此就应该由其中理性较高者来引导理性较低者,而文艺的引导作用不过是社会这种整体运作机制中的一个方面,是它在实施引导中的具体方式之一而已。在引导的意义上,它同和尚讲经、牧师布道、教师授业等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这种理性的至上性,在西方文艺复兴时被抬高到了一个绝对高度,笛卡尔关于“思”和“在”的论说,给了“思”在本体论上优于“在”的论证。休谟的怀疑论对于理性有所贬低,但休谟怀疑论的具体思维方法和论证步骤也是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因此,理性成为主宰,甚至是对反理性思想也起到支配作用的东西。理性的威力直到上个世纪才真正受到了冲击。

数学家、数理哲学家哥德尔,在数论研究中有了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任何一个理论系统都不可能完备。即在我们的思维中,用理性来引导人的行为,则行为的合理化程度、成功系数等才有保障,但理性的出发点、它的依据则是缺乏一个理性的证明的,因为理性可以证明别的事情,而它自身如由自身来证明,则是同语反复,这恰好是理性在逻辑上的禁忌。

如果说哥德尔定律只是一种抽象的学理上的说法,它体现的对理性的怀疑只在狭小范围内适用的话,那么,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还有一个重大冲击在于,它逐渐破除了神学上目的论的阴影。最典型的例证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动用科技来从事暴力的事件,它抹去了理性的神性光芒。

由于理性只被看做是人在认识时的一种有用的工具,那么,在文学阅读中,“引用”在实践上的必然性就顺理成章地可以受到怀疑,并且可以有一些实际的突破了。在20世纪60年代时,德国的接受美学就表达了对这种“引导”的挑战。它是以一种“填空”、对话的关系来解释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姚斯在《走向接受美学》一书中指出:

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象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5应该说,姚斯的观点并不是孤立的,在姚斯的一派人士之外,作为一个批评派别的“读者反应批评”也持以类似倾向,在姚斯之前的现象学批评家如英伽登等人也有过类似表白。他认为文学阅读是一种填空。所谓“填空”,就是在阅读时,字面表达的意思可以成为象征义的一种传达媒介,字面之外的意思要由读者根据自身经验来填入,这样才有见仁见智的情形。另外,中国清代文人谭献曾说,在文学阅读中可以有“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6的情形。读者的理解可以超越写作时可能没想到的方面。问题在于,其他人都只是说文学阅读可以有读者的能动参与,而姚斯则明确提出了文学作品本身就是由读者参与后才成形,离开读者来谈文学作品,就像是只由乐谱来说卡拉扬指挥的交响曲,其实同样都由贝多芬谱曲,卡拉扬和别的人来指挥的效果就可以大相径庭。文学作品本来就应包含读者的悟解之义。那么,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能够较好地包容读者的悟解,能较好地启导读者精神世界的潜质。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作品不是引导读者,而是与读者进行一场精神上的对话。

在文学阅读中,读者由被引导转到对话的立场上,这是对读者能动性的一种强调,它还需要在文学创作上和文学理论上有相应的改进来适应这种变化。应该看到,20世纪的现代派文学、后现代派文学,确实就基本上摒弃了引导的姿态,读者以一种对话方式进入作品,才可看到作品中更深刻的东西。至于在文学理论上,俄国批评家巴赫金当年对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小说“复调性”的认识,也涉及到对话问题,巴赫金指出,“在陀思妥也夫斯基长篇小说中,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7。巴赫金在当时就盛赞陀氏小说开启了一个无限性的空间,因而陀氏小说比托尔斯泰的作品更为伟大,这在20世纪20年代时还显得观点突兀、激进,但在时隔70多年之后再来看,托尔斯泰代表了他所处的时代,陀氏则代表了他所处的以及直到今天的时代,可以说陀氏小说是更有生命力的。原因在于他是在一种传统的文体、传统的创作方法中注入了新的特质,开启了以后文学创作与文学思维的路径。

三、由表现、再现本质观到换位视角的定位

在作品与世界关系上,传统文学观注重文学在虚构的手法中,体现了文学反映外部客观世界和表现作者主观世界的功能。晋朝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8。这里的“缘情”是对主观世界的抒写,“体物”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他的论说主要是指不同文体有不同特性,只不过在我们看来这也是对文学多种功能的一种认识。在南北朝时,钟嵘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泳”9,他是说了文学创作的来源,就客观而言是要有“物”,就主观方面而言是要有物的“感人”,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有了文学的基本内容,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全面的论述。

西方文论在传统上是强调文学的“再现”功能,这是说明文学的反映特性的观点,无论是柏拉图的反文艺观,还是亚里士多德对文艺的辩护,都是在文艺再现的基点上立论的。文艺的再现是对文艺反映客观世界的论说,为了平衡单纯的对客观性的依赖而忽略了作家能动作用的发挥,在这种再现论的文艺观中尤其强调文艺描写的典型性。作为典型性的描写,文艺的再现是有选择的,它不是每闻必录,并且,在这种典型性中包含了作者的创造,其中有作者虚构的生活内容,如果从新闻纪实或历史事件的记录来看,它缺乏这种与实际事件相对应的真实性,但它又能够凸现出生活的某种趋势,从俯瞰生活的视角来看,这种细节上虚构的内容比逐事逐项的细节写真更有再现的权威性。另外,在再现生活时,它也不避讳文艺的倾向性,古希腊文论对文艺就有很强的伦理要求,中世纪文艺是在再现上帝光芒的认定下,成为了教会布道的工具,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文艺,也是以文艺作为对自身意识形态诉求的形象表达,至于19世纪的现实主义,它是以“批判”作为基调的,它具有高度的细节真实,而在总体上它是批判了对生活的误认。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艺中的“表现论”作为一种反拨在文坛上有了重大影响。这在文艺创作中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流派中有鲜明体现,同时它也有了在文艺理论上的相应表达。苏珊·朗格指出,“人们总以为艺术是再现某种事物的,因此总以为它的符号作用就是再现。然而,这种看法恰恰是我所不同意的。……一座建筑、一件陶器或一种曲调,并没有有意在再现任何事物,但它们仍然是美的,当然,许多非再现性的作品有时也可能是丑的和低劣的,然而,任何作品,如果它是美的,就必须是富有表现性的”10。她认为艺术可以有再现性,然而再现性不是艺术的必有特征,只有表现性才是艺术的根本特质。

20世纪以来的现代派文艺则摒弃了作品与表现和再现的直观联系。应该说,表现论的文艺观强调了文艺即使要再现生活,也得是在“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来再现。而表现说对于个人意识的强调,在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批评看来又是一个神话,人的头脑不只是受他的意识支配,更主要的和更为根本的是受到无意识的制约。荣格所代表的原型批评则提出了集体无意识以及代表了它的意蕴的原型是文艺表达的基调,这种集体无意识是超越了每个人的具体思想,并且是起到熔铸人思想情感作用的。在存在主义的文论中,文学是作者对人的生存境遇的一种质问和探询,这种表达不是作者的表现可以涵括的,它更应被看成是一种哲思的流露;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看来,文学是意识形态话语在审美王国的语言表现,文学的表达体现了复杂的社会话语关系,而表现不过是该种关系的外显性的一环。凡此种种,使得艺术的表现也受到了冲击。而在20世纪的诸如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等也是在凸显文学文本的绝对价值上,使表现论所依赖的作者一环的重要性有所降低。

这种偏离了再现论和表现论的换位视角的表达,其实在较早的文论中也有所阐发。狄德罗曾说:“假使历史事实不够惊奇,诗人应该用异常的情节来把它加强;假使是太过火了,他就应该用普通的情节去冲淡它。”11狄德罗主要是从文学如何吸引读者的角度来说的,而20世纪的新的文艺则是要尝试文艺的新的可能。在尤奈斯库的戏剧《秃头歌女》中,主人公并不是什么“秃头歌女”,这与以人名作为剧名的一般剧本的写法都大异其趣。剧中两位在车上邂逅的男女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但在后来才发现原来对方就是自己的配偶!它说明了在现代夫妻关系中普遍出现的冷漠与缺乏交流,也说明了所谓的知交可能就在你生活的圈子中而未被发现,其间涉及到“偶在”(存在的具体化)这一哲学概念,在艺术的表达中,它没有再现艺术的特性,说到底,它是以一种换位视角来发掘出生活的多种可能性。

这种换位视角的确立源于对生活的不同角度的体验。一段弯路在上山砍柴的樵夫看来是一种艰难,但在一个上山旅游的人看来,这也许恰恰是体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铺垫。在一个注重实用功能的社会和文化里,这种换位视角是人感受生活多样性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另外,换位视角更重要的缘由还在于传统艺术表达在当代生活的不合时宜方面。法国作家萨罗特曾论证说,当代是一个怀疑的时代,在以前的文学中,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来揭示生活中深隐的秘密,但今天的作者与读者都不再相信这种可能了,“读者看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中,人们的行动缺乏通常的动机和公认的意义,一些前所未有的感情出现了,一些过去最熟悉的事物改换了面貌和名称”12。在这新的文艺时代中,传统的文艺表达也仍会有热衷者,但新的艺术表达也不可阻遏地走上了艺术的前台,并不断产生日益强大的影响。

换位视角是文艺在对其描写对象上转换了视角的情形,由文艺创造中的换位视角,对文艺研究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即以一种新的眼光来审视和评价艺术,从中找出新的具有规律性的问题。

四、余论:文艺规律的自律性和他律性

文艺规律是在文艺活动中客观存在、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文艺活动又是人为的,当人的行为目的、方式等发生变化之后,文艺规律出现或多或少的变化也是必然的,因此,人又可以改变文艺的规律。在文艺史上,最初自觉的文艺活动是由某些思想者来进行一些规范和厘定。如中国的孔子、西方的亚里士多德等人就是文艺的立法者,在这一步骤中,他们的立法还处在主观的层次,后来由于有许多追随者自觉地遵循这些律定,在文艺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范式,就使得原来是主观的律定成为客观的实际体现在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中的东西。在这些规律中,早先是政治的和伦理的要求成为其中重要的制约因素。但现代以来,文化的运作方式,包括艺术生产的体制和一些新的科技工艺手段的引入,也都对文艺的规律产生了重要影响。如西方实行作家的版权制稿酬,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作家艺术家评级制,都对文艺的活动有一种引导作用。在电学与光学的成就下出现了电影,而电影作为一项高投入的产业,它使得不同艺术门类之间以及艺术与商业化行为之间有了更多的沟通,艺术家的爱好、艺术的特性等,被所谓策划、配合等艺术制作中的强力禁锢了。

在文艺的规律中,有些是文艺自身要求的体现,如音乐旋律美的程式要求,书法艺术对于运笔、着墨的一般规定,诗歌在音韵上的基本要求,等等。这些源于艺术内部的规定性与基本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文艺的自律性规律,不过,在这“自律”中并不是完全封闭独立的,如现代以来爵士乐的音响就同古典“乐音”声响柔和的要求不一致,而摇滚乐甚至发出震耳欲聋的音响,非爱好者听到这种声音,就会感到它是一种难以忍耐的噪音,这种音响的变化就与现代人生活中要求“发泄”的诉求有关,非用强音不足以达到发泄的效果。在文艺规律中,更多地是源自文艺之外的因素。在文艺的古典时代,要求文艺创作有作者个性的体现,同时又有一种共同遵循的美学目标,于是就有了文艺的经典机制,是以经典的文艺作品作为文艺创作的引导,可是,“在当代的文学生活中,文学经典已不再有多少影响当代创作的规范力量了,人们在谈及过去的文学经验时,也已没有多少可以标志谈论者水平、学识的权威性参照作用,它更多地是被人当成了古董,成为人们怀旧情愫的寄托物”13。在当代不再依靠经典作品来引导之后的空缺,则更多地是以“评奖”和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之作之后的影响来推动了,评奖体现了专业的乃至政府的权威话语,评奖要求成为作家看齐的目标,而影视改编是作品扩大市场知名度,造就“知名作家”的捷径,这种对经典引导范式的改写,与社会的权威体系的变动,和文艺受市场化影响的趋势直接相关,已非文艺活动自身所能决定。文艺规律作为文艺中存在的客观性的东西,要求我们尊重它而不能违背它;作为一种处在变动中的东西,又要求我们要作出不同于前代的新的审视;再又作为一种人的活动的范畴,它与人的活动目的、活动方式等相关,这就又呼唤我们积极参与到文艺规律的建构与变化过程之中,而不应只作出一种旁观。

注 释〕张荣翼.文学史,文学经典化的历史〔j〕.河北学刊,1997,(4).2、3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a〕.西方文论选:上卷〔c〕.167,175.罗兰·巴尔特.s/z〔a〕.转引自罗伯特·肖尔斯.结构主义与文学(中译本)〔c〕.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228.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6.谭献.复堂词录序〔z〕.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88.344.陆机.文赋〔m〕.钟嵘.诗品序〔z〕.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20.西方文论选:上卷〔c〕.359.萨罗特.怀疑的时代〔a〕.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41-242.张荣翼.文学经典机制的失落与后文学经典机制的崛起〔j〕.四川大学学报,1996,(3).

第二篇:关于后进生转换的论文

后进生我该如何去帮他们

吕勇菊 再优秀的人都有一些的不足,十根手指有长短,在我们班级同样有着学生个体的差异,那是在所难免的,这里就是我们经常在一块说到的后进生。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学习差、纪律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种子,有的先开出来鲜艳的花,有的可能就会晚点开花,那么晚点开花的就好比我们班上的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今天的“后进生”,不一定永远后进,也许会成为明日的“栋梁之才”。如果我们老师对后进生关注不够,对孩子而言,错失的不只是某一学年的教育,甚至会影响到他的一生。如果在一个班级中对“后进生”群体视而不见,将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发展。因此,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

一、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要转化后进生就得所以我首先分析一下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后进生的产生有来自各方面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

1、个体因素:除去智力因素外,有的是自低段开始就基础薄弱,而没有及时补救,久而久之,造成知识断层,积累的问题越多,造成很大的学习困难,而逐渐失去学习信心;有的是因为过于贪玩,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态度不端正,老师经常批评,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勤奋刻苦,别人花10分钟学习,他却要花费30分钟,甚至1个小时,并不是他的智力有缺陷,而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又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日积月累,对学习丧

失了信心。

2、家庭因素:我们学校生源较复杂,住宿的学生有比较多,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家,孩子有的是跟爷爷奶奶,有的寄居在亲戚,这样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心理沟通上都是无法做到的,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是家庭是个体,对孩子的学习抓的不紧,没有时间顾忌到孩子的教育,二、具体转化措施: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既然班上有这些弱势群体的存在,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是一个有良知的教师,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想尽一切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后进生转化,让他们重拾自信,看到希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1、首先用爱心开启后进生的心门,对“后进生”一定要给予一定的关心和爱护,这是转化“后进生”的先决条件。“后进生”在内心深处比其他同学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和同学们的关心。所以,我们要真心地爱他,用自己的真爱打动孩子,打开学生的心门,走进他的心灵世界。我们班丁超同学家在农村,父母常年在外,属于典型的留守儿童。这孩子是三年级下学期转到我们班的,通过和家长的聊天得知孩子在小时候出过车祸,造成头部很大的伤害,孩子在家门口的学校读书时没人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家长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把孩子转入我们学校。由于以前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基础差,孩子无心向学,自由散漫,上课无精打采,经常走神,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所以成绩很不理想。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下决心必须转变

他的学习态度,激起他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从对他的关爱入手,利用课后的时间了解他对我们学校的生活可适应,天冷了,会提醒他多穿一点衣服,有时看见他衣服没穿好,或红领巾没戴正,及时帮他抚平弄好。因为我们是寄宿制学校,我的晚自习也很多,所以我利用晚自习时间帮他复习以前的不理解的知识,巩固现在学的内容,慢慢分析,帮助理解,然后练习,使之明白算理算法。渐渐的孩子作业交了,虽然错题很多,最起码孩子的习惯转变了,这就是他的进步。每当他有点进步时就及时表扬他,鼓励他,给他信心,在小组内结合小组的力量让学习优秀的学生教他,这样一来既提高了他的成绩,有促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我也是一个妈妈,知道孩子需要父母的爱,但他的父母常年在外,不能在孩子身边陪伴,所以我就和他父母联系,叫他们经常打电话给孩子,让孩子知道尽管父母不在身边,但他们的爱永远都伴随着他。记得还有一次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是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从作业来看,孩子很差,全错了。看着孩子茫然无助的眼神,我的心被又一次的触动了,我对他说:“别怕,有老师在你什么都不用担心,老师会帮你的,今晚的晚自习我来教你。”在接下来的晚自习课上我从乘法的意义、算理入手,然后叫算法。通过不断的教学,孩子在计算方便有了很大的进步,只要是计算的题目都不会有问题了。那么对于解决问题的题型,我想慢慢来让他去理解题意,会有明白的那天的。由于我真诚的付出及耐心的引导,他的各科成绩都有一些小进步,家长更是很开心。可见,只要我们对“后进生”加倍的关爱,肯定会打开孩子的心门,使孩子重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

2、认真观察,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表扬。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后进生跟其他孩子一样也有很多优点,只是由于平时他们缺点暴漏太多,还经常被我们无形放大,不经意间优点就被我们忽视了。我们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信任何一个后进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在工作中认真观察,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让孩子感受到“我并不是一无是处,我身上也有值得他人学习的地方,老师还是关心我的。”拿我们班的斯超睿同学来说,这孩子是三年级下学期转过来的,刚来时这孩子什么作业都不完成,考试都不能写完,言语上很多的脏话,成绩很糟糕。刚开始时每大周放假回校上课时都不愿意来。看着孩子这样,我的头都大了,各个学科的老师都很头疼,班上同学也很排斥他。我和他私下沟通过几次,效果都不是很好,我能明显感觉到孩子对我们学校有些排斥。显然孩子对自己已经丧失了信心。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在每天晚上打扫卫生时都非常的主动,而且很干净。发现这一现象后,在一次的主题班会上说到关于“我为班级做了哪些事”这一主题表扬了这孩子每天都为班级的卫生付出了的劳动,学生们都为他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这一情形,我及时的说到:“看看,同学们都这么肯定你,我想如果你在学习上也能如此,那么你将会是个很优秀的孩子。”听了我的鼓励,孩子当堂表示以后一定会在学习上下功夫。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这孩子果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主动写作业,主动读书,把自己的书桌整理的很干净。对于孩子的这些变化我会在班级里及时表扬和鼓励。通过一学期的努

力,孩子真的变了,来校时也不闹了,慢慢的喜欢我们的校园了,成绩也明显的进步了,他的父母非常的高兴,每次来校都会对我们说些感激的话。

3、给后进生一个尊重的位置。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几年里,我在孩子们犯错,而自己又无力解决时经常会溜出一句:“你坐到最后去。”说的多了,学生都会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最后一排是差生坐的位。我们这样做,对教育一个孩子起不到丝毫的作用,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给后进生寻找一个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没有放弃我们,老师很关爱我们”的一个足够尊重孩子的座位。在我们班我是这样做的:学生的按照小组排,以组为单位,以组长为中心,每大周每组的座位旋转着换座位,对于组长没有办法带的学生我就把他的座位放在我的讲台旁边,上课时将目光在他们身上多停留一会,给他们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尊重,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

4、重视对后进生的辅导,没有不想当优秀生的学生,学生都想学好,都想上进,后进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往往有厌学情绪,不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对后进生要求,让他们在适合于自己的尺度中去找回自己的信心,找回自己的尊严,重新燃起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习并不是一件难的事情,对他们我们要降低要求。课堂上经常给后进生一片展现自我的天地。如:在组内讨论问题时,讨论的结果提醒组长派他们多回答,如果是正确的那么其他组给予点评并鼓励。其实我们的课堂关注的应

该是全体学生,提问学生也应该有一定的梯度,我们可以将一些基础性的简单的问题抛给后进生,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课堂上对他们多一些关注的眼神和鼓励的语言。尤其是在上公开课时,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找回信心。后进生由于长期的知识断层、能力断层,上课时很难跟上进度,所以对后进生的课后辅导是必须进行的。我们可以利用晚自习和下午第四节课的时间,我们的学生寄宿的多,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那么我们就有机会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辅导和梳理,帮助孩子扫清前进障碍,这样他才不会越积越多,将学习看成一种负担。只要长期坚持,对后进生的学科知识进行了辅导,他们都会有开花的那天。

5、建立别样的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有人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比作“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足见对孩子的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必须保持平衡。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尤其是与后进生的家庭之间的沟通。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学习态度养成、学习习惯培养等,都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能成为后进生的学生,绝对与他背后的家庭教育脱不了干系,有父母把他们的责任仅仅定位在管好孩子的吃、穿上,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当得知子女成绩差时,教育方法粗暴简单打骂一顿,一般后进生的家长都不大原意参加家长会,认为子女成绩差没有面子面对老师及其他家长,所以召开家长会显然不能有效地与这些家长进行沟通。我建立了我们班的qq群,孩子们在校一些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

及时放到群里,和家长们一起分享讨论。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进生是“迟开的花朵”,他们不是不可救药,而是需要我们对症下药。作为老师,我们要用一颗仁爱之心、宽容之心、欣赏之心,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和指导 “顽石”般的学生。相信只要我们老师积极想办法,做工作,以火热的情感去温暖他们,以更大的向心力去吸引他们,后进生这一朵朵迟开的花一定会开放得绚烂多姿。

第三篇:班主任角色转换(论文)

班级管理中的角色转换

一个班级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有许多性格迥异的孩子,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有“班妈妈”的雅称,孩子们也总喜欢把老师描述成“母亲”一般的人,尤其是对女老师们。那么是不是当好一个称职的“母亲”就够了呢?当然不是,班主任还应有“父亲”的影子。

那么在一个班级中,面对那么多不同背景、不同喜好、不同性格的孩子,怎样才能同时担当好“慈母”与“严父”的双重角色呢?

一、“严父”般树立威信,“慈母”要杜绝过度威严

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几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教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事半功倍,具有很高威信的班主任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因此,在工作中班主任要像“严父”一般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树立威信。只有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才会形成好的班风,但需注意严而不凶,爱而不溺,严爱相济,在爱中求严,在严中见爱。俗语说:“响鼓敲重锤,笨鸟促先飞”,针对不同性格、性别、气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胆大脸厚”的可当众批评教育,自尊心强的则要个别谈心,属学生隐私的还要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培养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但是,有许多班主任在工作中征服、打动不了学生时,往往把握不住尺度,容易形成专制主义,通过高压手段来让学生害怕、屈服自己。就此,班主任也就扮演了一个居高临下、威风凛凛的角色: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不论任何场合都扳出一副严酷面孔。过度威严迫使学生处于被动和绝对服从的地位。班上的大小事,班主任一人说了算,从不征求班干部意见。对犯错误的学生严厉斥责、无情责难,不容许争辩,执着于“棍棒底下出人材”的信念,大搞家长式的“管、卡、压”并以此强化自身威信让学生敬畏。这种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常常会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切断了师生交往的纽带。学生只好对班主任关闭心扉,敬而远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也就无从谈起因材施教。特别是对后进生更应做到“一分严格之水加上九分感情之蜜”。因此,班主任既应通过正确渠道树立自己的威信又要把握好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火候,真正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在该严时,爱在细微处。

二、“慈母”般充满信心,“严父”般认清现状因材施教

“信心是基于对事件前景的分析而确立的一种倾向,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努力做好一件事的前提”。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树立做好班主任的信心,不仅对教育事业要有信心,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更重要的是像“慈母”般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培养不好的儿童,没有哪个儿童天生不可教;只有不能教的老师,没有不能教的学生。”学生的进步与退步,品行的良否,能力的高低,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有极大关系,只要方法得当,教育是能成功的。有了这个信心,才能认真耐心地探索合适的方法。对学生有信心主要表现在要充分信任学生,特别是对后进或犯过错误学生,更要有信心,更要给予充分信任,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他们的转变。

但是,对学生充满信心,并不等于全部放手,也不等于抱以过高期望,作为班主任不能被“慈母”的感性思想占据上风,还应像“严父”般保持理性,看清班级现实。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班主任易出现强求学生得高分,争第一,考名校,为此不惜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势头。可是,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班主任确按单一的目标和方向去追求、去努力,最终事与愿违,以此完全对学生失去信心,甚至“恨铁不成钢”。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完全忽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别,强求学生接受老师过高的期望,则是一种“偃苗助长”的行为。部分学生始终品尝不到成功的满足与喜悦,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误入歧途,出现逃学、出走等极端行为。因此,要由基础定起点,由现实定目标,只有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解渴,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努力,若目标太高,则会使人产生挫折感,进而失去信心。

所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既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又不能对学生有过高期望,要从实际出发,灵活机智地因材施教,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担负起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社会人才的重任。

三、“严父”般教之依法,拒绝“慈母”般过细指导

对于班主任工作,我们要勤动脑思考,古人云“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首先,班主任要勤于了解学生情况,勤动脑想班级的事情,更要勤动脑寻找比较好的教育契机和方法措施来教育管理学生。其次,要勤于疏导。要求班主任有一张”婆婆嘴"。要经常表扬先进,指出问题,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还要经常

找学生谈话,个别疏导。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感情,双方都受益匪浅。

再次,勤于调查。班主任不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而只是几十个孩子的“孩子王”,这就决定了当班主任不能运筹于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只有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接触到学生的真实思想。因此,班主任要勤下班级看看,无论是自习、间操还是其它活动。同时班主任还要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与各科老师联系要勤,从而真正架起一座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互相配合、共同提高的桥梁。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大至教育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为此班主任要勤观察,勤交流,勤鼓励,勤记录。在工作中以“勤”字当头,才是当好班主任的一条最有效途径,但又要把握“勤”的度,不能对学生的生活加以过细指导。

在我初任班主任工作时,每天起早贪黑,严格盯班,班级工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严密组织,毫发不爽。集会时,亲自整列排队;劳动时,指手画脚,督战到底;学校安排的文体竞赛活动也都是亲自拟计划、订措施,作部署,唯恐不周。就是这样,班级多少获得一些奖牌,但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却使学生失去了锻炼才干的机会,一个班级只有一个大脑、一双手,久而久之,学生遇事无主见,依赖性强缺少创造性,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在老师面前一样表现,老师背后又一样表现。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后,我本着一个原则:学生能干的事,老师绝对不干。把任务下放到班委手中,班会组织过程中也是由学生自己拟定主题、组织、排练。班级各类事项都有专人负责管理,而班主任只是个幕后导演者和领导决策人,出现问题时班主任要及时解决,对班委会工作鼎力相助。久而久之,班级的事情有人管理,学生们遇事主动去做,积极性、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我也为他们增加了锻炼才干的机会,培养了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因此,班主任既要以班为家,以教育好每个学生为已任,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同时又不能对学生加以过细指导,使学生形成依附人格。

四、“严父”般培植爱心,拒绝“慈母”的过分关心

中小学时期儿童每天在学校占用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个性不够稳定成熟的他们离开父母、家庭来到陌生的环境,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这是爱心培植的依据。中国有句古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以心相交,以诚相待,如此,即使愚顽如石也能感化。班主任在工作中若能用心去征服学生的心,用爱去唤醒学生的感知,对学生的成功与失败皆以诚相待,以父母、以朋友、以姐妹身份相交,必能拉近师生关系,增强教育感化的力量,收感化“金石”的效果。记得我初当班主任时,班级有一个“让人爱不起来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不良习惯特别多,我凭着一颗做教师的责任感和良心,对这个学生投入无限的爱,跟他耐心谈心,但对方仍听不进去,并质问我“您为什么总跟我过不去?”他的这句话使我幡然醒悟:他对我给他的爱不理解,产生反感。从此我改变了我的教育方法,由一味的批评改为每周表扬他一次细微的进步或微弱的闪光点,并安排他管理班级纪律。在帮助他的过程中,我和他主动交心,交朋友,让他知识班主任对他的一片赤诚的爱心,现在,他各方面发展都很快。可见,只要我们以真诚的爱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 生,尽管工作尚不够尽善尽美,但确已尽心尽职,就没有解决不了问题。

但是,有些班主任对“爱心”理解很肤浅,认为只是在学生生病期间或生活有困难的特殊情况下偶尔一显“师恩”,我认为那不是爱心的真正含义。同时过分的关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严重误区,有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大事、小事都操心。例如:天冷了,叮嘱学生多穿衣服;生病了,亲自送水送药;受了挫折,立即安慰;学生有困难,马上解囊相助。总之,洒向学生都是爱,这种过份的关心和爱护,更加强了学生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更加滋长了学生贪图安逸,不敢吃苦。我认为,班主任不能温情地剥夺学生接受生活考验的机会。相反,要利用各种契机,让学生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独立照顾自己,不断磨炼经受风雨袭击后的顽强意志品质,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从实践中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是艰辛的,既要像“慈母”般关心、爱护学生,同时还要像“严父”般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学生;但同时班主任又是幸福快乐的,当看到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看到班级逐渐生成的凝聚力,作为班主任我深感欣慰。我们每天接触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不同的世界,我们在应用不同模式,不同套路去实施教育的同时,也应把握好分寸注意火候,“爱过则溺纵,严过则凶暴,信过则奢求,细过则越俎代庖”。只有适当、适中、适路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四篇:语码转换运用论文

摘 要:语码转换是发生在持双语者或多语者进行言语交际时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分为情景型、喻意型和会话型三类。个人的语码选择和转换这一策略主要受到社会因素和个人的主观动机等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语码;语码转换;社会因素;主观动机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是社会语言学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它通常发生在双语者或多语者中,即随着具体的语境,持双语或多语者在说话时会面临着选择一种合适的语码的问题,而且在一些情况下还可能或需要从一种语码转换到另一种语码,或使用两种语码的混合码,这就是我们要谈的语码转换。(许朝阳,1999:55)许多语言学家对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现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有的研究语码的构成,有的关注语码转换的社会意义和其所发生的语境。本文拟从社会因素和个人主观动机两方面来分析语码转换的动机。

一 语码转换的概念及类型

语码(code)是指人们在实际使用中的具体语言形式,可以是一种语言或它们的变体形式。语码转换是语言交流中说话者根据实际需要从一种语言转用另一种语言的现象,(曲晶,孙芙蓉,2007:148)即人们在交往中产生的语言接触。语码转换可以发生在开始说一种语言后根据场景,中途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在一句话中夹杂、交替地使用不同的语言,或是说话者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但不会改变其话题。据此,语码转换可以分为三类:喻意型(metaphorical)即在语码转换过程中,一种在正常状态下仅用一种情景的变体被用于不同的情景,可以创造出另一种气氛,达到引起注意或强调的目的;会话型(conversational)即是说话者在一个句子内部进行语码转换,有的情况下甚至可能转换多次,转换过程中不发生情景变化,也不会导致话题发生变化;情景型(situational)由于改变话题及参与者等情景因素而引起的语码转换。(RAHudson,2000:100)

二 语码转换动机的回顾

上文已述,语码转换是指持双语或多中语言的个人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根据具体场景及自己交际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语码调整或转换。换而言之,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把随社会领域或角色的变化而发生的从一种语码转为另一种语码的情况,称之为语码转换。(郭熙,2004:195)对于社会语言学来说,由于语言的作用在具体的社会场景中的功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语码也相应的具有不同的功能。那么作为社会团体的个人,在社会语言集团所使用的语言是不会仅局限于一种语码,即不会是静止、毫无变化的,个人总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及交际场景的转变而不断进行语码转换,以达到具体交际的需要。

一般而言,说话者的动机是选择语码和进行语码转换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语码转换动机进行了研究。如Myers-Scotten(1993)从认知角度进行研究,他认为语码转换的动机应该以说话者为中心。Giles和powesland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言语顺应论”即从心理学角度来揭示语码转换中注重交际的互动作用、强调交际的协商性质,(李淑华,2007:99)以此来理解个人在语码转换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从而揭示其内在的动机。此外,国内学者如于国栋在分析Verschueren的语用的顺应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语码转换的动机是:顺应语言现实(linguistic reality);社会规约(social conventions);和心理动机(mental motivation)三个方面。(牛忠光,2006:90)综合前人对语码转化的动机的研究可以推知,语码转换的动机受社会因素和主观个人动机因素这两方面的影响。

三 个人语码转换的动机 社会因素

个体的人是社会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言语行为就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个体的人在语境的作用下会考虑到社会因素而从事语码转换,达到表达交流的目的。所以人们在交流中,就会遇到必须选择一种恰当的语码情况,但就语码转换而言,因其表现为较复杂而微妙的社会行为,所以人们对语码的选择会受到社会因素这个外在动机的影响。

(1)社会领域的影响

语码的选择受到社会领域的影响是很大的。一般而言,一种语码与另一种语码发生冲突的程度并不是很严重;但在有的情况下,它可能会导致各式问题的产生。例如,课间休息时,两个同学用上海话在交谈,这时迎面遇到了老师,他们都改用普通话向老师问好。再如,两个学生在用汉语交谈,在路上他们碰到了外教,这是他们就会很自然地用英语向外教问好。这种以地域的不同而产生的语码转换是很自然的。但是因语码转换造成的冲突也是存在的如:在韩剧《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中有一个情景反映了这一冲突:主角金三顺会说韩语和法语,她的男友的朋友只会英语,当两个人在一起谈话时,两人只能个说个的,加之有文化上的差异而产生了一些冲突。

此外,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说明了社会生活中因区域的不同而产生语码的影响。如:我国以普通话为标准语言,是各地相互间交流的主要语言,但是各地仍然有方言的存在。前者用于工作,学习或在公共场所同陌生人进行交流时使用;而后者用于家庭内部、朋友亲人之间等。典型的例子是新疆的图瓦人属新疆蒙古族的特殊语言群体,因图瓦语使用人口少,图瓦人长期杂居于阿勒泰地区的蒙古人和哈萨克人中,所以对外交际多用蒙古语和哈萨克语,而在家庭内部使用图瓦语。(高莉琴,2003:18)

(2)社会角色变化的需要

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必然与其他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即人在这个社会的网络中,在不同的场景中需扮演一定的角色,才能与他人交往,产生联系。(郭熙,2004:199-200)如父子关系、母女关系、兄妹关系、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商户与客户的关系、师生关系等。所以因各式关系的存在,那么在不同的角色中所使用的语码也会有所不同。如:在家庭内部,妈妈爸爸对儿女说话时多采用很直接,有些命令的话语,但当孩子不舒服或生病时,父母多数会使用温柔、亲切的语言来交谈。此外在实际的交往中由于说话者之间的地位或关系,立场的不同,会通过语码的转换来表明双方的亲疏关系。如在肯尼亚内罗毕,大部分人同时掌握英语和斯瓦希利语。英语用语正式场合,斯瓦希利语用于比较随便的日常场合。下面是用英语和斯瓦希利语的售票员与乘客之间的对话,通过他们之间的语码转换,可以看出因角色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

售票员:到哪儿去?(斯瓦希利语)

乘客:我想到邮局去。(斯瓦希利语)

售票员:从这儿到邮局要五毛钱。(斯瓦希利语)(乘客给了售票员一快钱。)

售票员:等一会儿给你找钱。(斯瓦希利语)(过了几分钟)

乘客:给我找钱啊。(斯瓦希利语)

售票员:甭着急,我就给你钱。(斯瓦希利语)(又过了一会,汽车快到邮局站了,乘客有点生气。)

乘客:我快到站了。(英语)

售票员:你以为我要你的钱吗?(英语)(王德春,2000:272)

这段对话中,交谈双方多数时间用的是具有随意、亲切的斯瓦希利语,目的是为了强调亲密和谐的民族群体关系;可是后来乘客一直没有能够拿到钱,所以采用了在正式场合下使用的具有疏远功能的英语,以提醒对方注意其社会距离,这时,乘客已经不在强调民族的亲密团结的关系。而当售票员听到对方用很正式的英语时,已明白对方的意图,所以也以这种互动疏远的语言代码转换来回答。所以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因为说话者选择不同的语言或进行不同的语码转换时,是能够传递人际角色关系的疏密信息。主观动机

在言语交谈过程中,说话者语码的选择和转换并不完全是由社会因素所决定的;交际双方为满足自身的主观动机的需要也会进行相应的语码转换。王德春等人(2000)认为“交际者的感情、态度等等主观因素与社会语境的诸项客观特征,相互作用,共同制约着实际言语交际中言语的建构和理解”。因此,交际者的主观动机对语码转换的产生和使用都有极其重大的作用。

(1)强调、突出内容的功能

双语者或多语者在具体的社会言语的交往中,有时进行的语码选择和转换,其目的是为了强调、突出或说明某个问题/事情。一般而言,只有在双方可以理解和熟悉交谈中的语言,并能懂得其中的语码转换,这时语码选择和转换才会发生。如在教室,课间休息时,大家都在大声的交谈,声音很是嘈杂。突然,教室后面传来一声惊叫声,坐前排的同学忙问后面的同学:

甲:怎么了?

乙:Don’t look at me,it’s not me.Not me.该例子中,甲用中文问乙怎么了?乙知道甲的意思是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是谁在惊叫?等。但乙为了表明自己不是那个发出惊叫的人以及为了表达一点点幽默,采用语码转换,用英语来加强和突出其说话的内容。再如,两个好朋友在聊天。

甲:Anyway,if you have some information,please send me a email.乙:什么?

甲:Email,邮件。

乙:哦,好的e-mail。

此例子中,双方在谈论联系方式,甲说E-mail,乙没有反应过来,所以甲就进行了语码转换,用汉语重复,以强调突显邮件,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2)语言优势原则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个民族、国家间的交流日渐频繁,语言成为不同民族之间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林素容,2005:54)其中英语的使用较为广泛,让人们有这样的观念认为:能否用英语交流是一种“时尚”。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人们能够熟练掌握英语,就会显示出比别人更有明显的优越性。如英语专业的学生和在外企工作的职员常在日常会话中夹杂着英语,不停地进行语码转换;其目的一方面是担心听者听不懂,另一方面是为了表达的便利因为对一些字词(不知用中文如何表达),认为用语码转换的语言会表述地精致些,以此来拔高自己的权威性的主观动机。如:

甲;你的材料是从哪里找的?

乙:是从Internet上download的。

甲:哦,那我可以copy你的吗?

乙:Definitely not!

再如,那些留学归来的人也常常是在一句话里夹杂着英语单词:“你pass 你的holiday很happily吗?”这句话是语码混用(code-mixing)的现象,显示了留学生用英语来彰显自己的留学背景、经历;还说明了他们想通过用英语来拔高自己的权威及其形象的目的。造成这些语码转换频繁的原因是:因为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对语码选择和转换(许朝阳,1999:55)并且在主观动机上也造成了对某种语码的推崇和对其他语码的偏见。很显然,英语凭借英语国家在世界的地位凸显了它的优势地位,所以人们认为操英语就是有地位、有身份的表现,这样上文那些语码转换的频繁使用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总之,语码转换和人的主观动机即表现语言优势原则关系密切。

(3)语言靠拢和语言偏离

人们在交谈过程中,通过语码转换来亲近或疏远对方,这也就是由人的主观动机中的语言靠拢或偏离因素导致的语码转换。(边旭,2005:129)表现在具体的交际场景中是一方因另一方语码的转换而进行的语码调整。例如:一个学生找老师问英语考试的成绩,开始他用普通话与老师说话,后来发现老师和他是老乡,就改用方言,老师也随之用了方言。这是以语言靠拢为主观动机的语码转换。再如:你到老乡开的杂货店买东西,开始你们都用家乡话相互问候、交谈;接着他就用普通话问你要买些什么,老乡的转变是暗示你:老乡是老乡,买东西是要付钱的。这是语码偏离原则,同时也说明了说话者的言语选择对当时语境公认的关系状态所要求的言语选择的有意偏离。(王德春,2000:275)

四 结束语

语码转换是一种语言交往中使用的策略和手段,其背后隐藏着语言使用者的动机;当然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使用语码转换也是人们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需要。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文中说明了语码转换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的个人动机受到社会因素和话语使用者的主观动机等制约;此外,对个人语码的转换的研究也表现了人们对不同语言的态度,这对双语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许朝阳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与心理[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2):55

[2] 曲晶,孙芙蓉英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J]现代教育科学,2007(3):148

[3] Ronald Wardhaugh.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guistics(社会语言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00

[4] 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95,199-200

[5] Myers-Scotten CMSocial Motivation for Code-swit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1993

[6] 李淑华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语言文学),2007(3):99

[7] 牛忠光个人语码转换的动机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5):90

[8] 高莉琴新疆语言的发展趋势与思考[J]语言与翻译(汉文),2003(1):18

[9] 王德春,等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72-275

[10] 林素容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4

[11] 边旭语码转换的动机研究几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29

第五篇:《长句与短句间转换规律初探》教学反思

长短句的互换是句式变换的一种, 从高考命题看,近年来全国新课标卷考得较少,但是,其他省份考卷中将其作为重点考查题型,且是学生常出错的一类题型,因而在复习中我也将长短句的变换作为重点复习内容。

长短句的变换往往直接地涉及到学生对基本句式的掌握,学生没有一定的语法基础是难以熟练、准确地解题的。各种解题技巧的训练,如果不建立在学生扎实的语法基本功的基础上,只能是空中楼阁,再怎么强化,不过是隔靴搔痒,功效甚微。因此,我在复习中首先进行语法的复习,进行各种单项的练习,如句子结构分析、单句复句变换等等,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历年的高考题进行讲解和模拟训练,最后再进行短句与长句变换的练习。尽管做了大量的复习工作,但是,在练习中学生经常把句子改得奇形怪状,不合情理,甚至让人哭笑不得。究其原因,除了表达能力的不足外,主要与他们对句式变换的目的和要求不了解,只是为了变换而变换有关。所以,在今后的复习中,针对此类题型,一方面指导学生变换句子时,一定要细心地去寻找一个好的切入点,不可闭着眼睛瞎改一气。另一方面,依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当然不能只靠这类题目来完成,它应该是集合阅读、写作的一项综合性的、长期性的任务,但至少可以从学生解题的习惯入手,逐步纠正学生“拿题就写,写了就扔”的坏习惯。平时应该在正面讲解的同时,经常拿些学生自己的答句,作比较,找差距,教会学生在“思维先行”的前提下答题,以提高复习的实效。

下载文艺规律转换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艺规律转换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文:文艺与政治关系范文

    从毛泽东诗词分析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汉文0802陈丽20080001247【摘要】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诗词文章等部分内容的分析,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阐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关键词】 毛......

    引导学生转换学习方式初探论文[精选五篇]

    英语新课标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合作学习,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逐步转化为“以学生......

    论文《角色转换带来的意外收获》

    角色转换带来的意外收获 今天早操下后,我正准备到办公室取课本,班级所有的女性班干部成员将我团团围住,七嘴八舌的向我诉苦:老师,我们都不想担任班干部了,老师不在的时候,班上的男......

    浅谈创新教育与教师角色转换论文

    摘要: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依靠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促进国家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关键词:创新教......

    论文:浅谈公路工程索赔的规律和对策

    浅谈公路工程索赔的规律和对策 摘要:公路工程索赔是公路工程合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种正常的经济补偿行为。工程索赔包括: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针对索赔事件,本文主要通过......

    词形转换

    词形转换 1.fly(过去式)———— 2.tell(过去式)———— 3.wrong(对应词)————4.funny(名词)———— 5. these(单数)———— 6.those(单数)———— 7. got(原形)———— 8.......

    句子转换

    句子转换 1、讲桌上的那束鲜花,正表达着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变成反问句) 2、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变成反问句) 3、同窗五载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

    句式转换(大全)

    1、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2、 看了电视剧《亮剑》,很受感动。(修改病句)3、 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军识破了。(修改病句)4、 老师一直夸耀我们班班风好。(修改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