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能源的发展与政策建议
新能源的发展与政策建议
2011-09-27 | 作者: |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已成为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资源的稀缺和全球气候的恶化,新能源和低碳经济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国家实现低碳发展目标、实现环境友好 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手段。我国新能源概况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温室效应的加剧,低耗能、低污染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的发展趋 势与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大力推行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大力发展 低碳技术,并进行了产业政策的调整,抢得先机。我国正在工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所以低 碳经济在中国既有压力又有挑战。目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体现在四个领域,以太阳能、风能、核能和生物能为代 表的可再生资源、新能源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计划到2011年新能源中可再生能源 发电量占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其中,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 9 亿千瓦,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50万千瓦,太阳能发 电总容量达到30万千瓦。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90亿立方米,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1.5 亿平方米,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万吨。新能源的发展前景 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对开发地球可再生能源进行投资。目前我国 看好的是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也有密切联系。理解 低碳经济需要把握三个重要特性:(1)综合性。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或经济问题, 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从第一个层面理解,低碳经济意味着经 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关系的 “脱钩”,即 GDP 的增长率高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率, 经济稳定增长而温室气体排放量零增长甚至减少; 从第二个层面看,低碳经济所确立的是一种 在促进发展的前提下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单纯的节能减排思路不同,它强调发展 与减排的结合,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通过改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来减少能源需求 和排放,而不是以降低生活质量和经济增长为代价实现低碳目的;从第三个层面看,低碳经济 还关系到人类的发展权和社会公平问题。因为几乎人类所有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都在一定程度 上依赖能源,产生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同的国家由于发展水平不同,面临
的发展潜力和减 排空间也不同,要设计合理的、能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碳排放方案,必须从社会公平与人类可
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战略性。(2)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是长远的。低碳经济要求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进行一次全新变革,是人类调整自 身活动、适应地球生态系统的长期战略性选择,而非一时的权宜之计。(3)全球性。全球气候 系统是一个整体,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全球性,涉及人类共同的未来,超越主权国家的范围,任 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低碳发展需要全球合作。新能源经济发展存在的障碍 虽然新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宏观环境和资源优势,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充足的项 目资金,但从新能源项目的运营现状看却不容乐观,因为新能源发展面临着以下不足和障碍: 1.信息障碍。新能源人才的不足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新 能源产业不仅尖端科技人才紧缺,更重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也不足,使得技术、资本、市场三 者之间存在信息障碍。绝大部分新能源项目的关键技术并非是重大技术创新,而是实现科技 成果的转化,即把成熟的技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根据各地资源和环境特点开发出实用的新 能源产品与服务。因此,项目成功的关键便是技术、资本、市场三方面的有效沟通。但新能 源发展时间短,懂技术者不懂投资、懂投资者不懂市场、懂市场者不懂技术,使得原本需要 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技术、资本和市场三者间的关系断裂,导致项目效率低、盲目投资多。2.技术障碍。从长期看,新能源项目发展必须依赖于重大技术突破。目前最大的技术障 碍却并非技术成果少,而是现有技术难以转化成产品,基本技术的普及程度太低。主要表现 在:项目系统内存在技术匹配障碍,降低研发效率、不利于系统优化。新能源项目主要是将 成熟的新能源技术转化为实用新型产品,这一转化过程涉及到多个领域,需要多门学科知识,只有各项技术紧密结合,才能研发高效实用的新能源产品。而新能源学科领域跨度广,技术 沟通难度大,系统匹配性能差。新能源项目的基本技术普及程度低,项目的投资、推广等存 在技术障碍。如前几年各地一哄而上“水变油”、“乳化柴油”等名目繁多的新能源项目骗 局,都能吸引不少风险资本盲目加盟。这些华而不实的新能源项目的失败导致许多风险资本 对新能源抱怀疑态度,甚至敬而远之。技术障碍已经严重制约了风险资本进入新能源领域,风险资本对新能源项目的态度走向两种极端
端:要么盲目迷信,要么彻底排斥。3.资源障碍。新能源项目所利用的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和生物能资源虽然具有可再生 性,但开发这些能源,却要受到相应的资源和条件限制,如自然气候条件、矿产资源条件、国土资源条件等。如风力发电项目必须选择在风力资源丰富的沿海或西部地区,太阳能发电 项目投资在日照时间长、晴天多的区域效率更高,潮汐能则必须建立在潮汐落差大的海湾。另外,在目前新能源利用和转化率低的情况下,规模大的新能源项目都需要大量用地。如太 阳能发电需要大面积场地获得太阳光能,风力发电场的占地规模动辄千亩以上,生物能则需 要有大面积适应作物生长的土地,核能的选址则更加复杂。发展新能源的建议 1.新能源的发展应该体现出全局性和层次性。新能源最大的特殊性之一就在于其将对未 来多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其规划和发展也必须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一是处理好新 能源和传统能源的替代关系。目前的能源危机使各国必须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新能 源的发展意味着对传统能源的节约。但必须注意的是,新旧能源替代的力度和速度必须结合 我国现阶段和未来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环境要求、资源状况、能源安全以及成本优势等
因素综合进行权衡。二是新能源发展应将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结合起来考虑。新能源的发展 在民用和军事等特殊领域结合,既可以提高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也可以使新能源的发 展更具前瞻性,并最终使我国在经济领域和军事领域占据战略性的制高点。三是协调新能源 与相关领域产业的发展。通过新能源的发展,引导电力、IT、建筑业、汽车业、新材料行业、通信行业等多个产业进行重大变革和深度裂变,并催生出一系列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方式。2.鼓励节能技术的推广,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虽然我国水电和太阳能产品在国际市场 上已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由于新能源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再加上资源分散等特点,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我国除水电和太阳能以外的其他新能源开发利用成本还很高,在产业的 发展与政策的制度保障方面也还存在一定差距,政策制定相对滞后。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节能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要借鉴国 外已发展较完整的新能源和节能政策体系,加大经济激励力度,形成支持我国新能源持续发 展的长效机制,推进新能源节能技术的发展。3.调整产业布局,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近几年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较快,但总体上 市场份额还较
第二篇: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工信部针对《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整理出了25项主要任务,每一项任务都规定了具体牵头部门,并提出拟出台的政策措施及时间进度。下一步,将推动各项政策按时出台形成政策合力,及时发现和解决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
苗圩解释说,“比如,试点城市不是固定的,将有进有出,实施动态管理。”工信部将对试点示范城市进行监督检查,鼓励非本地生产的电动车进入本地的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建立各城市推广情况公示制度,任务完成不好的、有地方保护行为的要退出,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
此外,工信部还将按照更严、更细、更全的标准,加快新能源汽车标准器体系建设,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指标要求。“比如,电池安全标准方面,国外只要求电池系统安全,我们还将规范电池单体和模块安全。”苗圩说。
自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至今,发改委电动汽车用电价格、财政部免征车购税政策、工信部免征车购税目录等陆续发布。频繁的政策对市场产有何影响?
苗圩说,随着政策措施一项一项落地,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7月、8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8805辆,同比增长15倍,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产量2185辆,同比增长4倍,私人消费比重正快速扩大。
除了汽车生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完善。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充/换电站600座、充电桩2.7万个。“能源局牵头正制定充电设施发展规划,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充电设施建设,政府机关等公共机构也在加快内部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国家电网已开始布局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充电设施布局将进一步完善。”苗圩说。
第三篇:新能源政策
西安出台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
新闻日期:2014-09-24 浏览次数:314
近日,西安市出台了一揽子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优惠鼓励政策。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领导小组了解到,这些政策时效期截至2015年12月31日前,包括免收牌照费、免征车辆购置税、免征车船税;补助1万元充电桩费用;免首期交强险;可在公交道上行驶等。西安市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目标是从现在起到2015年底,累计推广1.1万辆。
市本级、区县新增公交车出租车要全部为新能源汽车
西安市要求,市本级、区县(含开发区)公交车、出租车,新增车辆须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现有车辆更新,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市本级、区县(含开发区)专用车领域(包括物流、环卫、邮政用车、校车、救护车等),新增或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
鼓励社会资本、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投资新能源汽车的旅游、客运等运营线路,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社会租赁服务。对西安市新能源出租车的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实行缓缴;对燃油(气)出租车置换为新能源车辆的出租车运营企业,每置换10辆新能源汽车,再给予1辆新能源出租车的营运指标奖励。
可上公交专用道 不受限行等交通管制措施限制
西安市将实行新能源汽车独立分类注册登记,在机动车行驶证上标注新能源汽车类型。在国家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标准出台前,发放西安市新能源汽车标识。对新能源汽车可实行挂牌销售,对号牌 有特殊需要的,可另行申请号牌。
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西安市环保局设立新能源汽车服务绿色通道,设置注册登记、环保标志核发、年审等专用窗口。严格执行国家非营运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载客汽车(面包车、7座及7座以上车辆除外)6年免检制度。
允许新能源汽车在市内公交专用道行驶。新能源汽车不受限行等交通管制措施的限制。
全市公共停车场、临时停车场及商场、旅游景点等必须设置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大中型停车场比例不得低于5%,小型停车场比例不得低于10%。新能源汽车在全市公共停车场、物业管理区域内停车场,停放2小时以内免费。
现有停车场根据实际需求改建、加装充电设施
西安市实行单位和个人自用充电设施按“一车一桩”、“桩随车走”的原则,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或其委托的机构(4S店)负责“全过程组织管理”,并纳入其售后服务体系。
预计到2015年底,全市各区县将建设立体充电塔4座(共1600个充电车位),地面充电站42座(共2100个充电车位),在公交场站、公共停车场、大型商场(超市)、居民小区、机场、汽车客运站等场所建设充电桩7000个;建设运营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
要求全市新建各类停车场(独立的机械车库和临时平面停车场除外)应设置30%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新建城市客运站等综合交通枢纽必须配置一定数量的充电设施;现有停车场根据实际需求,改建、加装充电设施;现有加油(气)站,可改建、加装充电设施。
将按照服务半径3公里(平均10分钟车程)的原则,进行充电站与分散式充电桩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充电设施建设。对充电设施建设投资(不含征地费用)给予30%的财政补贴。对个人自用型充电设施安装给予1万元/辆的财政补贴(含电费补贴)。(记者王卫平)
数字解读新能源汽车补贴
2015年12月31日
在2015年12月31日前,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将免征车辆购置税、免征车船税。
60%
对单位和个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按照国家补贴标准1∶1的比例给予地方配套补贴,国家和地方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
125元/辆
对新能源汽车免收125元/辆的牌照费。
10000元/辆
对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首次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用给予全额财政补贴,给予10000元/辆财政补贴,用于自用充电设施安装和充电费用。
2000元/辆
对于直接或组织员工一次性购买新能源汽车超过10辆的法人单位,给予2000元/辆的财政补贴,专项用于单位自用充电设施建设。
3000元/辆
对报废“黄标车”、“老旧车”的单位和个人,更新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在原享受报废财政补贴(按不同车型2000元-6000元/辆不等)的基础上,再给予3000元/辆的财政补贴。
西南昌发布新能源车补贴细则
新闻日期:2014-11-02 浏览次数:119
10月28日,南昌市科技局发布《关于南昌市私人领域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通告》,通告显示,南昌市私人领域购买新能源汽车推广范围为,私人购买或面向个人的租赁使用。2014-2015年推广新能源汽车350辆。
南昌市级财政补助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按照销售价格扣减国家、省级和市级补助后支付。南昌市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对象为汽车生产企业或委托销售单位(不向南昌市以外地区拨付资金)。
南昌市新能源汽车购置补助标准分车辆用途和车辆类型,其中私人、租赁纯电动乘用车(R≥250),补助标准为4.40万元/辆;纯电动客车(L≥10)补助15万/辆。充电设施补助办法和标准另行通知。
南昌市2014-2015新能源汽车购置补助标准
来源:第一电动网
湖南出台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政策
新闻日期:2014-07-25 浏览次数:352
湖南省政府日前出台政策鼓励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突出重点”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城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长株潭地区作为国家批复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区域,在2013年至2015年需推广应用6100辆新能源汽车,同时鼓励其他城市积极推广应用。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点领域为公交车、公用车(出租车、环卫车、巡逻车、邮政车等)、公务车等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引导社会车辆推广应用。
对符合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条件和国家政策确定的车型,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省内补贴按照国家补贴标准1∶1给予补贴(公务车除外),其中省本级承担补贴金额的30%,市州承担补贴金额的70%。公务车实行同级采购同级财政补贴政策,具体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确定。中央财政和省市财政补贴总额,不超过车辆销售价的60%;混合动力客车实行限额补贴,由省财政按每辆5万元给予补贴,且限长株潭以外的其他11个市州才能享受。
为便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各级地方政府要将充电站、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地区总体规划,预留空间、统一布局。在建、新建的配套设施,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满足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要求。现有设施与国家(行业)标准不符的,必须在2014年底前改造到位。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电池租赁和回收、汽车租赁等服务领域。鼓励支持通过租赁、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采取合同能源管理、公私合营、融资租赁、分时租赁、经营性租赁等模式,缓解出租车、公交公司一次性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资金压力,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南京发布新能源汽车补贴细则
新闻日期:2014-07-30 浏览次数:224
大智慧通讯社从南京市财政局获悉,南京市财政局和交通运输局日前下发了《南京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实施细则》,《细则》规定,南京市级财政将对公共服务领域及私人应用领域购置的,列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的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同时,充换电设施建设也将获得一定比例补贴。
南京市对纯电动乘用车补贴3.5万元,充换电设施建设补贴15%
南京市对2013年、2014年购置的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为:纯电动乘用车3.5万元/辆;纯电动客车30万元/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2万元/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15万元/辆;超级电容、钛酸锂快充纯电动客车9万元/辆;纯电动专用车按电池容量每千瓦时补贴1200元、最高9万元/辆;燃料电池车乘用车12万元/辆;燃料电池商用车30万元/辆。
《细则》规定,裸车、电池分离销售的,按车辆、电池成本比例享受南京市财政补贴。
据悉,2015年,南京市财政将根据省级财政补贴标准,结合推广实际再行确定补贴标准。
充换电设施补贴方面,南京市规定对充换电服务运营单位承建的充换电设施费用,市、区(原五县)按照“市区(开发区)分担”原则,给予15%补贴。
江苏省财政厅对纯电动乘用车补贴2万元
此前,江苏省财政厅发布了《江苏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省级财政补贴实施细则》。
江苏省财政厅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为:纯电动乘用车2.5万元/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1.5万元/辆;纯电动客车20万元/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10万元/辆;超级电容、钛酸锂快充纯电动客车6万元/辆;纯电动专用车按电池容量每千瓦时800元,最高6万元/辆;燃料电池乘用车8万元/辆;燃料电池商用车20万元/辆。同时,清洁能源汽车(LNG客车、货车)2万元/辆。
对充换电服务运营单位承建的充换电设施费用,江苏省财政厅将给予15%补贴。
南京市级财政补贴标准出台后,意味着在南京市购买的新能源汽车,除中央财政补贴外,还将享受省市两级财政的补贴。
根据江苏省和南京市的补贴标准,南京市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将享受省市两级财政补贴,纯电动乘用车将享受省市两级财政6万元的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将享受3.5万元的补贴。充换电服务运营单位承建的充换电设施也将获得省市两级财政30%的补贴额度。(发稿:樊艳阳/曹敏慧审校:朱琼华/张子鹏)
武汉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昨出台
新闻日期:2014-05-20 浏览次数:2522
买一辆新能源小轿车,不仅免征车船税、不用交ETC通行费、武汉市内行驶不受尾号限制、充电免费,还能享受最高11.4万元的政府补贴。19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针对新能源汽车出台了九大政策,该市拟花16.8亿元推广新能源汽车。武汉也成为继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之后,又一个“拥抱”新能源车的城市。该政策的出台,也引起湖北省内外车企的广泛关注,不少车企表示,将立刻启动,布局湖北省内的新能源车市场。
政策解读
新能源车纳入政府采购
武汉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之一,按规划,到2015年要推广1.05万辆新能源汽车。然而,目前该市推广的新能源车仅1141台。为此,该市政府昨日出台新能源汽车九大政策,条条都是“干货”。
武汉市科技局人士介绍,本政策所指新能源汽车,是指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试行期至2016年6月30 日。
推广新能源车,政府机关带头。九大政策的首条,便是将新能源汽车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政府公务、公安司法、公交、环卫绿化等公共服务部门更新或新增车辆的50%必须采购新能源汽车。同时规定,武汉新城区新增出租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
按计划,今年6月底以前,武汉市政府将完成160台购车合同签订,武汉市城管委将购买100台小型环卫纯电动车,市内新增出租车将全部采用纯电动汽车,邮政快递、电商末端物流也将纯电动化。
轿车最高补贴11.4万元
对于市民而言,如果购买一辆新能源小轿车,能享受多少优惠?政策规定,单位及个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按国家补贴标准的1:1给予地方配套补贴,国家和地方财政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以普通小轿车为例,国家今年最高补贴为5.7万元,那么武汉同样补贴5.7万元,市民购车最高可享受11.4万元的补贴。”武汉市科技局人士表示,新能源大客车同样如此,按长度大小予以1:1配套补贴,但最高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具体申报补贴流程将于近日公
布。
在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车补贴的效应更为明显。东湖新能源汽车公司负责人透露,以该公司一辆售价为150元的公交车为例,享受国家和地方各45万元的补贴后,这辆车最终成交价仅为60万元,与普通的柴油公交车售价相差无几。
新能源车“特权”不少
除了“真金白银”补贴外,新能源车在武汉还有不少“特权”:免征车船税;免收城市道路桥梁隧道车辆通行费;免费在指定的公共充电设施场所充电;在市内行驶时不受尾号限制;对从事城市配送的新能源物流车发放通行证,可在三环线内按核定路线通行。“这在国内属最优惠的政策。”武汉市科技局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按此政策,武汉若完成10500辆新能源汽车推广,初步测算需要财政配套投入16.8亿元。
除了车船税,对于众多市民关注的车辆购置税,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副司长林枫上周曾表示,目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没有具体的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但正在积极研究鼓励购置新能源汽车的车购税政策。此外,对于业内关注的“顶级”新能源车特斯拉,由于不在工信部目录内,因此不能享受补贴。
配套设施
江城将建设1280个充电桩
“电池能用多长时间?会不会开出去,回不来?”大多数车主心中的这个“焦虑”,也是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瓶颈。众所周知,充电设备少、车主充电难是新能源车绕不开的一道坎,也是它“叫好不叫座”的最大原因。
据记者了解,武汉供电公司为此将投入4430万元建设1280个充电桩,今年计划建成1050个,打造5公里半径快充服务网络。同时武汉市还硬性规定,城市新建的小区和公用大型停车场按20%的比例规划和配置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
据悉,武汉市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用地将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计划,在用地指标、土地预留、土地征用、土地供应等方面按照电网项目建设用地给予保障和优惠。
为吸引社会投资,武汉将采取公开招标采购的方式,对于验收合格的交(直)流充电桩,按设备投资额的20%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300万元。
为克服市民的“里程焦虑”,武汉将建设统一的智能充电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充电停车位信息实时发布和导引、充电预约、充电信息查询以及远程控制,目前还在开发手机客户端。
目前,武汉已建成了三角湖充电站、佛祖岭充电站、车城北充电站、东荆河充电站4座大中型充电站。
市场反应
本土外地车企争抢蛋糕
作为国内的汽车“领头羊”,东风公司计划从2012年起,未来5年投入专项资金30亿元,用于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建设。到2015年,中重度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并具备纯电动车的产业化条件,年产销纯电动汽车5万辆。昨日,记者从东风电动车公司获悉,东风首款纯电动轿车计划于今年7月份上市。
除了本土企业,省外企业也是蠢蠢欲动。“目前,我们公司有3款新能源乘用车。”昨日,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部的李相全告诉记者,该公司的三款新能源车分别为插电式混合动力的“秦”、F3DM,以及纯电动的E6,“由于此前武汉市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没有出台,这三款车一直没有在武汉销售。现在政策出台,而且补贴范围跟国家一致,我们会尽快将产品投放到武汉市场。”
或引爆新能源公交市场
东湖新能源汽车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随着补贴政策的出台,该公司将会加快新能源公交的投放,计划于6月再投8台纯电动公交进入运营,分别在武汉公交596、202和208线路运行。
此前,武汉已入选了国家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武汉预计到2015年推广的新能源汽车量将达10500台,其中仅新能源公交就有1000台。这也引得省内其它车企跃跃欲试。“家门口的市场,我们企业肯定会很努力去争取。”扬子江汽车市场部部长郑亮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新能源汽车的产品非常丰富,有公交也有商务车等等。”
在郑亮看来,随着武汉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落地,新能源公交的优势将被放大,通过补贴后,车价与普通柴油公交相差无几,但运营成本会降低不少,“普通柴油车一般油耗为40L/百公里,以柴油7.9元/L计算,普通柴油车百公里需耗费300多元,但新能源公交百公里仅充电89度,1度电不到1元钱,百公里花费还不到90元。”(记者邬红波 翟莹 曾茜 通讯员孙林 镇光荣)
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
第四篇:新能源发展背景,现状,前景,国家政策
新能源发展背景,现状,前景,国家政策
新能源行业发展背景
近年来,面对能源危机、金融危机以及人类对气候危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全球范围内新能源出现超常规发展的态势。各国对新能源的投资大幅度增长,新能源产能也急剧扩大。
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风电是在技术和成本上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形式。尽管短期内新能源还无法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供需紧张以及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对温室气体排放所做的限制为新能源发展铺就了宽广的道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超乎想象,许多可再生能源资源将逐渐变成商业项目。可以预见,不同能源形式的逐渐替代将改变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以及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头了,石油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油了。
——艾哈迈德·扎基·亚马尼(Ahmed Zaki Yamani)
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太阳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正在起步,2009年科技部成立“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始发动一轮光热攻坚战。目前,我国已完成建设的光热发电项目只有少数几个,且装机容量均在1MW以下。但我国在建和拟建项目较多,这意味着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将呈现突破式增长。据统计,如果所有已公布项目均能实施,2015年前,我国的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将达3GW左右规模,市场总量达450亿元人民币。
(二)风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2年,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安装风电机组7872台,装机容量12960MW,同比下降26.5%;累计安装风电机组53764台,装机容量75324.2MW,同比增长20.8%。2012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46台,容量达到127MW,其中潮间带装机量为113MW,占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量的89%。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037万千瓦,同比增长24%;2013年全年风电发电量达到1290亿千瓦时,增长了33%;风电利用小时数2046小时,同比增长143小时。2013风电的发展形势,与2012年相比,整体向好。
(三)核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截至2012年底,我国的建成运营的核电机组容量为1257万千瓦,较2005年的684万千瓦增长了近一倍。2005-2012年,我国的核电发电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在2009年增速跌入低谷,不过在从2010年开始,增速又开始回升。2012年,我国核电发电量达到982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12.36%。
(四)生物质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1年,我国并网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159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89%,其中并网生物质发电装机436.39万千瓦,约占8.46%。2012年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规模确定在1300万千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推算,1300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意味着“十二五”末要增加500至700个生物质能发电厂。
(五)海洋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潮汐能发电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迄今建成潮汐电站8座,总装机容量为6960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万度。其中,最大的是浙江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装机为3200kw;截至2013年底,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完成发电量742万千瓦时,同比多发7.5万千瓦时,实现发电量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经过多年的研究试点,目前我国潮汐发电行业在技术上日趋成熟,潮汐发电量增长迅速,仅次于法国、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六)地热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地热已可以用来供暖、发电、温室种植、水产养殖、洗浴医疗、休闲娱乐等。据统计,2011年底,我国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为24MW,其中88%建在西藏,仅装机占世界总量的0.2%。2013年,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15年全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计划达到10万千瓦。
(七)氢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氢能已被列入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也对氢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目前我国已在制氢技术、储氢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巨大的进步,拥有一批氢能领域的知识产权,其中有些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在氢能的利用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已用于氢燃料电池、氢能源汽车、氢能发电站等。
发展前景
新能源行业政策环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005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并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该项法规确立了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制度、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审批和全额收购制度、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与费用分摊制度、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和税收、信贷鼓励措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与原法相比,主要有8处变化。新法更强调了规划的作用,要求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作出统筹安排,规划内容必须包括区域布局、实施进度、配套电网建设、服务体系和保障措施等内容。新修订的一个亮点是明确了电网企业为新能源发电的义务承担者。《可再生能源法》修订前虽然规定了电网企业全额收购新能源发电,但主要是通过在电网覆盖范围内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履行并网协议来解决,当本地电网难以消化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或已达到饱和时,全额收购成为一句空话,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夜间限制风能发电的情况。此次修订则明确提出“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保障”的措施之一是根据新能源发电的能力,明确规定电网企业收购电量的数额,防止电网以各种理由降低收购额度。
2、《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7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未来十五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具体包括:
◆充分利用水电、沼气、太阳能热利用和地热能等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可再生能源,加快推进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化发展,逐步提高优质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
◆因地制宜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的供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并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按循环经济模式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基本消除有机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建立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较完善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到2010年,基本实现以国内制造设备为主的装备能力。到2020年,形成以自有知识产权为主的国内可再生能源装备能力。
3、《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是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布,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提到: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工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
农业、科技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支持、推广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储运等方面应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鼓励更新和淘汰高耗能的农业机械和渔业船舶。
国家鼓励、支持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按照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发展小型水力发电,推广节能型的农村住宅和炉灶等,鼓励利用非耕地种植能源植物,大力发展薪炭林等能源林。
◆
◆国家积极优化能源结构,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支持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推进能源替代,促进能源清洁利用,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广利用小水电,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增加农村使用优质,清洁能源的比重。
◆国家根据能源战略,能源规划的要求和能源发展的需要,设立节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农村能源等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会同能源等有关部门制定。
◆国家运用税收政策鼓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支持能源清洁利用和发展替代能源,支持节能产品和节能设备的生产应用和技术推广,鼓励进口优质能源产品和能源开发利用必需的先进设备和技术。
4、《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2年8月6日,由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四个专题规划正式发布。
◆总目标
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规模,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体系的融合,显著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能力,掌握可再生能源核心技术,建立体系完善和竞争力强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主要指标
(1)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显著提高。到2015年,全部可再生能源的年利用量达到4.78亿吨标准煤,其中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4亿吨标准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9.5%以上。
(2)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力体系中上升为重要电源。“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装机1.6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6100万千瓦,风电7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2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750万千瓦,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争取达到总发电量的20%以上。
(3)可再生能源供热和燃料利用显著替代化石能源。不断扩大太阳能热利用规模,推进中低温地热直接利用和热泵技术应用,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和生物质热电联产,加快沼气等各类生物质燃气发展。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供热和民用燃料总计年替代化石能源约1亿吨标准煤。
(4)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形成较大规模。建立适应太阳能等分布式发电的电网技术支撑体系和管理体制,建设30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综合太阳能等各种分布式发电、可再生能源供热和燃料利用等多元化可再生能源技术,建设100座新能源示范城市和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发挥分布式能源的优势,解决电网不能覆盖区域的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气化等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的入户率达到50%以上。
第五篇:世界新能源形势与政策论文
世界新能源形势与政策论文
2016年,在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的背景下,西亚北非动荡和日本核事故两大热点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西亚北非局势影响地区能源生产和运输安全,导致国际油价波动,对能源消费国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日本核事故沉重打击了全球核能产业,对世界各国的核电政策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从长期看,化石能源的主体地位不可撼动,石油价格仍面临上涨压力,并因此为天然气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核能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重拾发展信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相关国家针对南海、北极等潜在能源重要产地的争夺将进一步加剧。
中国能源安全和产业发展也受到上述热点问题困扰。中国严重依赖西亚北非地区的能源供应,动荡引发的油价高涨也使中国面临更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中国尽管未放弃核能发展,但明显放缓了步伐。
一、当前世界能源的总体状况
能源一直是关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重要议题。当前,能源消费继续强劲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总体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目前,世界大部分能源仍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其他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发展迅速,但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尚需时日。国际油价难以回到低位,价格波动对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都造成严峻挑战。
1、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
进入21世纪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能源供应趋紧。在这期间,尽管在世界范围内石油供需总体上保持平衡,供略大于求,但这一平衡十分脆弱。往往由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局部战争、社会**、恐怖活动等原因,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某些季节或某一时间段、某些石油品种出现断档,致使某些国家和地区不时发生油荒、电荒等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总体看,能源生产能力增长缓慢,能源消费需求却快速上升。近2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少,特别是特大油田。世界现有的四个超级油田中,墨西哥的坎塔雷尔、科威特的布尔干、中国的大庆油田产量早已开始下降,只有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还保持高产。未来,俄罗斯位于西西伯利亚的重要油气田的产量也会下滑,除了要在传统的产能地区西西伯利亚发掘新产量,还需要开发基础设施落后的东西伯利亚地区甚至北极地区。俄罗斯能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开发投入,仍面临不确定因素。俄罗斯石油生产高峰时期,每天可达到1050万桶,但到2035年,日产量会下滑到970万桶。其他一些国家尽管拥有丰富的资源,但出于各种考虑限制开采。例如,美国在阿拉斯加北部拥有丰富的石油储量,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就地储备石油,长期限制开采。
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经济迅速增长,石油需求和消费量不断上升,上升幅度超过了产量的增长。尽管2016年经济危机爆发使石油需求自198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但2016年,石油消费再次转降为升。可见,石油供应的宽松是暂时的,供应紧张才是常态。全面提速——
能源结构走向多元化
在当前国际金融风暴肆虐下,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外部需求大幅下降。这直接催生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与管理体制上的新变化。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电首当其冲。2016年11月21日,中国第9座核电站——福建福清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工;12月16日,总投资近700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站正式动工建设;12月26日,总投资260亿元的秦山核电站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项目开工。
至此,世界上最大的核电规划正在中国渐次展开。据了解,我国2020年前将在核电方面投下4000亿元左右的资金。
其次,2016年12月15日,总投资近400亿元的“宁东大型煤电化基地”正式启动,意味着煤炭资源整合的“前奏”响起。
第三,甘肃河西走廊、苏北沿海和内蒙古等地正在规划建设几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目前,甘肃酒泉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已全面启动。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中国围绕油气领域的对外合作进展不断加快:中国到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管道开通;中俄之间也确定将修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往中国的油气管道。
据透露,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已得到国家核准,不日将全面实施。这一总投资达930亿元的庞大工程,将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是中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仅钢材就要400万吨,如考虑到沿线城市内管线改造与建设,共能拉动投资3000亿元。同时,库容达268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备二期工程也已规划完毕,成都千万吨级炼油厂不日也将开工建设。
张国宝表示,这些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实际举措,也说明中国的能源战略正在一步步实现。我们要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能源企业的整合重组,建设现代、高效、稳定的能源工业体系。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表示,当前形势为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创造了一个好时机,将来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应该走多元化的道路。节能降耗——
开源节流是治本之举
1月13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37、59美元。有人担心,低油价可能致使对新能源的投资放缓。
能源专家指出,不可再生能源的属性决定廉价时代将一去不返,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专家表示,对于中国这个耗能大国和人均资源小国来说,开源不节流,多元化的能源战略从长远来看也只是治标之举。能源危机、气候危机,21世纪越来越明显地影响世界社会和经济的两大事件,让世界各国幡然醒悟,解决能源问题和气候问题,治本之策还在于节能降耗。
据估计,中国节能的潜力有60%在工业部门。中国石油利用的经济效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用油设备的效率也低于国外,节油潜力很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在能源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据了解,2016年,国家将继续对传统煤电项目实施“上大压小”,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300万千瓦。相关数据显示,到2016年10月,小火电机组累计关停3210万千瓦,已实现“十一五”规划近2/3的目标。
深刻把握国际能源格局变化新形势
能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目前国际能源格局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现有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区域变化。从消费上看,能源消费重心正在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亚太地区转移,尤其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迅速。从生产上看,能源生产日益多元化,虽然欧佩克仍掌握着全球石油供给的主动权,但北海、非洲和墨西哥湾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也在加速进行中。即便如此,事实和研究结果仍表明国际石油生产的峰值时刻即将来临。另一方面,新能源开发已展露黎明前的曙光,能源供给结构即将进入下一个能源替代的发展周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油砂、重油、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前一个变化来源于国际范围内区域经济增长中心的转移,而后一个变化则来源于现有主导能源供给保障程度的下降和环境保护的压力。
这样一种能源格局的变化导致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同时也加快了能源领域的技术开发步伐。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作为新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能源需求进入高增长时期,而中国的能源供给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不但从总量上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根据Bp公司的能源统计数据,与世界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较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1、1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较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低15、4和20、1个百分点。由于国内优质能源石油、天然气的供给保障能力低,目前我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已经接近50%。同时,能源消费(主要是煤炭)是导致中国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空气中约70%的二氧化碳排放、90%的二氧化硫排放和67%的氮氧化物排放来自于燃煤。几乎所有的烟尘排放也来源于此,占到总悬浮颗粒无污染(TSp)的一半以上。这种相对落后的能源消费结构、高度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和能源消费的高污染,不但导致我国资产价值体系溃损,生产和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而且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遇到更大的压力,长期来看,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会产生制约作用。因此,千方百计解决国家能源安全这一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在国际能源市场和国家能源供应保障体系中,能源企业的作用是第一位的。能源企业能不能把握住这一格局变化的历史性机遇,不但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且对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起着重要的影响。以Bp、埃克森、壳牌等为代表的国际大石油公司凭借着资源、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不但在过去的近百年中主导着国际能源市场的发展,而且近年来加快了进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步伐。
中国能源企业是国际市场的后来者,在资源获取、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与上述大公司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如果再将企业资源投入新能源的开发有可能会更加力不从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格局的变化对于中国能源企业而言不仅仅是风险,更潜伏着巨大机遇。庞大的国内需求为企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提高管理能力和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空间,新能源的开发缩小了国内能源企业与国际大公司的差距,因为这一领域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水平差距相对较小,为我国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转被动为主动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时刻,被动应对只能意味着放弃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跨国能源公司的附庸甚至被淘汰出局,国家的能源安全无从谈起,经济命脉也将落入他人之手。反过来,主动应对则意味着在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的机遇,将企业的竞争力建立在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上,这样的竞争力才是有生命力的、可持续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能否主动、敏锐而准确地判断形势,进而作出正确的战略抉择,是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提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正是对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要求的积极回应。这一战略决策提高了企业关注世界能源发展趋势,顺应全球石油石化行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能力,有助于企业实现从传统石油公司向面向未来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公司转变,有助于为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一战略的巨大意义更具体地体现为:
首先,有利于提高中国石油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包含传统能源的支撑,能源供给结构变化,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供应能力的价值链开发,能源开发利用全球化和经营管理国际化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这一战略以技术进步、管理能力的提高和价值链的构造为手段,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有助于中国石油集团克服劣势,全方位地参与国际竞争。其次,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提升。能源是企业最基本的投入品,一个清洁、高效、低成本的能源供应体系,有助于中国企业降低提供物品和劳务的成本,这在竞争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对于企业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中国石油集团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思路,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最后,有助于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体现在有足够的能源可以利用,另一方面体现在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思路,有利于中国石油集团更好地参与传统能源资源和市场的竞争,也有利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提高能源长期供给结构的弹性。同时,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有助于降低由于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作为当代大学生,光读好书对一个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开阔视野,引发思考,提高素质。《形势与政策》正是这样一门帮助大学生开拓视野提高素质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中提到与多国家出台的政策,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对我国国家形势的分析以及相应的政策,对我们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如2014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实施“十二五”规划,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这门课程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世界,认识中国,让我们感受社会的形势和国家的政策。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认真学习《形势与政策》后,加深我对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形势与政策认识,使之达到一个全新台阶、新高度,为我们今后面对世界的分析能力奠定基础。从形势与政策的学习中,我了解它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仍要继续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八字方针。时代发展极大程度影响着我们发展的道路,根据时代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认真学习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我们必须从不断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树立个人目标,从一个个小目标开始,努力奋斗,一步步努力完成,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四有”的优秀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积极结合自身,我们应该抓住新的战略机遇。只有国家的昌盛,才有个人的好发展。同样在这个沧桑巨变的时代,如何做到顺应时代的潮流,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每年以8%~9%的速度发展,世界惊呼: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展,同时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上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形势与政策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国际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胜出,有的却一败涂地?德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诸多豪华车主要生产厂商的大本营?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世界局势如此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以此作为跳板,无论在经济或国际地位都会上身一个等级。所以形势与政策与我们有很大的联系,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学好形势与政策就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走向更成功的人生。《形势与政策》是贴近生活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针对中国近现代所关注的重大事件政策。全篇以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开始逐渐讲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而又讲到反腐工作、民生问题、暴力恐怖事件、两岸关系、我国周边安全问题、我国外交、全球区域等热点问题。这些话题并非于我们而言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安全经济等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知识的学习了解,对我们大学生了解国家形势、国家政策、国家安全及世界形势有更深的认识,对我们的人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反腐问题是教程中重要的一章,反腐也是2014年以来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2014年反腐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亮点颇多。反腐亮点主要有专项巡视、节日反腐和网络反腐平台。“专项反腐”最早出现在2014年1月,王岐山在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所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创新组织制度和方式方法,探索专项巡视”。与常规反腐巡视相比,专项巡视的总体对象一致,包括中央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高校、省区市等,但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哪里问题集中,就投入更多力量,这样更好的发挥巡视作用。节日前后是腐败案件的高发期,对此,针对这些形势,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主要针对节前、节中、节后的反腐工作。检察机关设立专题,开设举报窗口,欢迎广大群众对公款购买礼品送礼的不正之风进行监督。“节日反腐”并非只停留在通知上,从过节期间的强力监督到对违规违纪者处理和通报曝光,形成一套完整流程。如今,“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越来越多的进入公众视野,成为舆论和网友关注的热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每天发布的反腐信息,都会引起舆论热议,“案件查处”已成为中央监察部官方网站关注度和点击率最高的栏目,这体现了群众对反腐动态的高度关注。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在我看来,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才能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认识中国,了解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这纷杂的世界
论当前国际秩序发展境况
摘要:国际秩序纷纷扰扰、错综复杂,在当前国际秩序中我国正面临这巨大的考验和潜在的危险。我们必须严阵以待、积极应对。严厉打击敢于侵害中国正当利益的行为。关键词:西方制约 海洋问题 分裂倾向 周边安全 维和安全 当前的中国是国际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和建设者,在倡导世界和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以西方某些国家为首的敌对势力却始终在诋毁、打击、阻碍中国。例如:
1、美国实施重返太平洋计划,进一步巩固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的封锁,加大对台湾地区的军火贸易,与日韩等国频繁举行军演。依据太平洋计划美军把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并对中国形成钳制。中美之间尽管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是美国决不会改变对中国的防范立场,尤其是下一届美国总统可能将在希拉里和特朗普两者中选出的情况下,中美之间在东北亚、东海和南海以及中亚地区的“战略相撞”在所难免,很有可能会造成中美双方的磨擦甚至冲突,也会影响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
2、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与发展对中国乃至亚洲都是一大危机。日本军方积极向外派出维和部队以期改变形象,政府屡次向联合国提出申请希望加入联合国;日本右翼改编教科书、美化侵略行径,否认侵华暴行;内阁努力促使武装合法化、促进军事力量建设、积极参加联合军演。
尽管就目前来说中国的总体武装力量强于日本,但是在某些方面还远远不够,并且中国国土面积大军事力量分散,中国的军事力量平均水平并不比日本强。这种情况下,日本还在大力发展军工,我国学者却依旧存在很大的安逸思想。
3、中印的局部国土争执依旧尚未停歇。中国虽然与印度合作良好,但是中印关于国土问题依旧严峻,印度多次宣扬“中印必有一战”的言论,并不断在中印边境加派军力、宣誓主权、增兵固防、加快战场建设、发展高新技术装备。
近年来,印度军备力量飞速发展,已经具备一场局部核战争的威慑力。
4、朝鲜核问题和朝韩争端威胁着我国边境安全。朝韩问题是二战遗留下来的巨大危机,两国的争执持久不下,再加上朝鲜核武器的研究与发展,一旦情况恶化,必然将对我国造成巨大的打击。
“天安号”事件、金正恩阅兵、美日韩联合军演„„这围绕朝鲜半岛的一系列事件正如一把利剑威胁着我国安全。
5、南海之争情况愈烈。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毋庸质疑,二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
但是70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近年来日本也开始侵占我国领海岛屿,我国海洋问题面临严重危机。
越、菲、日等国在中国南海附近多次进行军演、扣押我方捕鱼船、上岛构筑建筑物,美军侦察机侵近我方领空侦查„„这些侵权行为都应让我们深思。
6、台独问题日益严重。马英九的离职与蔡英伦的优势让台湾方面分裂台独势力渐渐东山再起,台美的各方面合作加深也应让我们警觉。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海峡两岸一个中国。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是中国政党之间的问题,外人无权过问,然而美国却积极制定介入战争计划,加大对台独势力的支持。台独危机,我们不得不高度警惕。
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加快谋划周边战略,统筹各大地缘方向,针对地区热点,灵巧谋划,破解美国的“阳谋”及个别邻国的“诡计”。
一、我国对外要“刚柔并济”,切忌“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对内对外都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完整含义,和平发展绝不排除为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的自卫反击。面对周边邻国的进一步侵略,我们应该拿起武器,而不是只是张开嘴巴。有些国家不再打疼它一次是不会明白的,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中国的一再忍让才让一些国家更加猖狂。
二、我国对外自卫反击要“政经相辅”。“政”指政治与安全事务,“经”指经济利益发展。中国与邻国之间经济利益基本吻合,但安全利益存在冲突(如领土与海洋权益争端等),所以这些邻国选择了“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的发展策略,赚着我们中国的钱反过来制约打击中国。我国要想具有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就必须要破解这境况。应将经济与安全联系起来,以经济手段来促进安全合作或抑制安全冲突,如对侵犯中国权益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相关制裁应准确打到对方的“痛处”与要害。
我国当前面临着严峻的周边问题威胁,我们应尽早警醒,要明白当前国际现状,时刻警惕着,并应严厉打击制裁敢于侵犯我国合法权益的国家地区。应大力发展军备力量,提高军队整体素质水平,走科技强军之路。
2015-2016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2015-2016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 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我们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浅谈我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引言
大学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基本常识,也就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而远大的理想。面对这些挑战,大学生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的塑造。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自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和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我们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我们现在经济还不发达,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现状。要把握好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为社会大理想做贡献,用个人理想来促进社会大理想。同时,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好自身,也要带动周围的同学朋友一起坚定这一伟大的理想。
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富强、文明、和谐的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是要知道如何去爱国,爱国不是要我们在发生中日矛盾时举着旗帜到处游行,到处砸人家的丰田汽车;爱国也不是一大帮大学生在新浪网上叫嚣着要爱国,却发现自己的英语四级还没有过;爱国更不是学校早上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操场上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我们可以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做起,来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像周恩来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表达我们的爱我之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这些时代的接班人来发扬光大。同时,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创新,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们大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总结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融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了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