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0:2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工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工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篇:加强工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文章标题:加强工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我们党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它不仅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和广泛支持。

上世纪50年代,中央就曾提出要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80年代和90年代,部分中央文件也有过类似的提法

。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历史上多次提过的话题,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新课题。

今天,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项重大战略任务,有着新的实际意义。

首先是新在“背景”上。以往强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多地强调要“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现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生产力也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就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

其次是新在“目标”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农村的具体反映,是统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概括,体现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使得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和合理。

第三,是新在“方式”上。中央这次提出新农村建设,明确要求要加大国家投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突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同时,还特别强调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逐步把有效的支农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形成连续稳定的支农政策和制度。

可见,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措施则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逐步建立起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发展机制,加大支农力度。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的产业化,坚持走新型“三农”发展道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三化”中,工业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是发展不起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

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作为欠发达地区,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集中人力、财力、精力建好经济开发区,突出招商引资的“重点、中心、重头”地位,运用重奖、重罚、紧逼的手段强力推进,营造亲商、爱商、护商的投资环境,全力引进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招商引资项目入园,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三产发展,促进城乡繁荣。

二是加快发展乡镇工业。乡镇工业是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各乡镇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各有侧重地抓好本乡镇工业突破。要抓住土地审批越来越紧,县级以上经济开发区难以接收中小型工业项目的有利时机,建好乡镇工业集中区,主动出击,大力招商,促进乡镇工业集约、集中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三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推进农村工业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强县要靠招商引资,富民要靠全民创业,作为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很大,要充分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强创业培训,搭建创业平台,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农村民营经济大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强活力

《加强工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加强工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篇: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最要紧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建设精神文明。而建设精神文明,又以文化建设为支点。隆回县周旺镇清水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愈加重视文化建设,文化生活精彩纷呈。

截至目前止,该村设有“文化中心户”5个,几乎每三个村民小组都有一个。这些“文化中心户”都设在该院落的中心地带,交通十分便利。“文化中心户”设有展览室、游乐室和阅览室。附近两三个村民小组的成员,空余时间来到一起,进入展览室,可以看到该村种植大户的优良品种和他们所取得的光辉业绩。进入游乐室,大家可以在一起谈谈天,下下棋,打打扑克、磋磋麻将或是以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演练太极来锻炼身体。那些文化素质高的,还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在娱乐中心弹琴吹唱。进入阅览室,大家可以看看报,查查资料,懂电脑的还可以上网聊天哩!

该村交通发达,人民生活富裕。大家在不愁吃穿住用的情况下,更懂得精神享受。

可见,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最要紧。

第三篇: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

在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之际,xx同志来唐山考察时强调“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xx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几年来,海北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有经验也有思考,把解决“三农” 问题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的切入点,把工业引领农业、第三产业促进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强有力抓手,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不断创新思路,不断向前迈进。

海北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几点经验:

一、立足农业,发展农村,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业是基础产业,必须加大力度、下功夫加快农业的发展,这一点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是不容忽视的。第一,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从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入手,积极鼓励和引导养殖业的发展,狠抓养殖业基础建设,政府协调,统一布局,搞好养殖小区规划,简化用地审批手续。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全镇范围内先后建成规模养殖小区13个。利用小额贷款放手发展,XX年利用小额贷款500余万元,全镇畜禽养殖户已达到2839户,其中规模以上的有300余户,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17.5%,在生产过程中有20%的养殖户通过以张庄富兴生态养鸡场、小韩康乐万头养猪场为基地,采取“公司+养殖场+农户”的模式,实行订单生产,解决了农户的生产、技术和销售难题。养殖业的发展已逐步走向规模化,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脱离出来。第二,在种植业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大科技服务力度,不断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西双和杜庄两个棉业加工企业为轴心,辐射全镇,带动棉花的规模化生产。棉花种植面积占全镇总种植面积的84%。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由政府来进行引导和调控,镇政府正是抓住了这个调控农业经济发展的杠杆,使得全镇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已经脱离了土地经营,为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全镇由承包大户承包规模化经营的土地占三分之一,农户间相互流转土地不再是偶然现象,形成联片生产,规模经营的格局。目前,全镇的种养业正在向农庄型格局发展,这正是建设新农村所要实现的目标和内在的具体要求。

二、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发展农业农村产业化经营,就是要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通过实力较强的、具有服务支持、市场开拓能力的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做龙头,把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农户和市场紧密联接起来,使分散的农庭经营种养有指导,生产有服务,销售有市场,价格有保护,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使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龙头企业顺利实现同国内外市场的接轨。通过实践探索和政府积极引导,全镇已经形成四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一是加工企业带动型,就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围绕大米、棉花产品,实现市场带企业,企业带农户,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如东董元鑫米业,西双、杜庄、桐城、大海北棉业加工。二是贸易公司带动型,就是以内贸或外贸公司为龙头,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式,张庄富兴生态养殖场、小韩康乐万头养猪场分别依靠天津康地.万达公司和塘沽外贸公司,自身形成基地,带动农户进行养殖生产。三是中介组织带动型,就是以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中介组织为龙头,带动农户实现产业化经营。如通过中介组织,瓜籽销往北京、小辣椒销往东三省。四是主导产业带动型,依靠当地技术工人、熟练操作工人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形成全镇特色主导产业。目前,全镇自行车零配件生产销售份额占华北市场的67%以上,暖气片生产销售份额占东三省市场的三分之一。

三、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镇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途径。从“调亮产业特色,调大产业规模,调高产品档次”的思路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全镇主导产业。一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小站稻、散热器片、自行车零配件的名牌优势、技术优势和规模化优势扩大生产。二是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合理安排农业的生产和规模,强调农业产业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市场优势。利用小辣椒、棉花、西瓜的知名产品优势,不断加强规模化生产。三是依靠科技。科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以科技为依托,通过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开发,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不断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扩大节水管灌和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增产、增效。进一步实施以大北农企业为依托的科技服务链条,为农民提供技术、良种、医药的支撑,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四、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不竭动力。

从海北镇的实际出发,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合作制经济。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采取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认识上重视农村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新生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牵引力、推动力。所以在政策上给予各种所有制以同等待遇,在政治上关心帮助,为民营企业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和谐的空间。近几年来,海北镇在亨通、祥文、烁宝、来源等公司选址新建、扩建项目上,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协调服务作用,积极与土地、工商、税务、水电等部门协调,为企业扩张发展、规模化生产“铺路搭桥”。二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规范农村税费体制。坚决落实免除农业税政策和粮食直补政策,镇政府在规范农村税费制度上,彻底治理了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并制定出与税费体制相配套的《村级报刊订阅的管理规定》等8项财务制度,实行“一事一议”,建立和完善了“规范税费、公开透明、民主监督、责任追究”的农民负担监督机制。同时,利用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和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促进交叉任职比例,进一步压缩农村基层组织编制。通过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相关的配套改革,确保了农民负担明显减轻。

第四篇: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

在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之际,xx同志来唐山考察时强调“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xx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几年来,海北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有经验也有思考,把解决“三农” 问题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的切入点,把工业引领农业、第三产业促进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强有力抓手,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不断创新思路,不断向前迈进。

海北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几点经验:

一、立足农业,发展农村,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发展农业农村产业化经营,就是要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通过实力较强的、具有服务支持、市场开拓能力的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做龙头,把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农户和市场紧密联接起来,使分散的农庭经营种养有指导,生产有服务,销售有市场,价格有保护,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使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龙头企业顺利实现同国内外市场的接轨。通过实践探索和政府积极引导,全镇已经形成四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一是加工企业带动型,就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围绕大米、棉花产品,实现市场带企业,企业带农户,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如东董元鑫米业,西双、杜庄、桐城、大海北棉业加工。二是贸易公司带动型,就是以内贸或外贸公司为龙头,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式,张庄富兴生态养殖场、小韩康乐万头养猪场分别依靠天津康地.万达公司和塘沽外贸公司,自身形成基地,带动农户进行养殖生产。三是中介组织带动型,就是以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中介组织为龙头,带动农户实现产业化经营。如通过中介组织,瓜籽销往北京、小辣椒销往东三省。四是主导产业带动型,依靠当地技术工人、熟练操作工人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形成全镇特色主导产业。目前,全镇自行车零配件生产销售份额占华北市场的67%以上,暖气片生产销售份额占东三省市场的三分之一。

三、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镇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途径。从“调亮产业特色,调大产业规模,调高产品档次”的思路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全镇主导产业。一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小站稻、散热器片、自行车零配件的名牌优势、技术优势和规模化优势扩大生产。二是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合理安排农业的生产和规模,强调农业产业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市场优势。利用小辣椒、棉花、西瓜的知名产品优势,不断加强规模化生产。三是依靠科技。科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以科技为依托,通过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开发,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不断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扩大节水管灌和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增产、增效。进一步实施以大北农企业为依托的科技服务链条,为农民提供技术、良种、医药的支撑,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四、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不竭动力。与本篇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到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从海北镇的实际出发,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合作制经济。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采取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认识上重视农村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新生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牵引力、推动力。所以在政策上给予各种所有制以同等待遇,在政治上关心帮助,为民营企业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和谐的空间。近几年来,海北镇在亨通、祥文、烁宝、来源等公司选址新建、扩建项目上,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协调服务作用,积极与土地、工商、税务、水电等部门协调,为企业扩张发展、规模化生产“铺路搭桥”。二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规范农村税费体制。坚决落实免除农业税政策和粮食直补政策,镇政府在规范农村税费制度上,彻底治理了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并制定出与税费体制相配套的《村级报刊订阅的管理规定》等8项财务制度,实行“一事一议”,建立和完善了“规范税费、公开透明、民主监督、责任追究”的农民负担监督机制。同时,利用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和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促进交叉任职比例,进一步压缩农村基层组织编制。通过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相关的配套改革,确保了农民负担明显减轻。

与本篇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到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XX镇位于XX县西南部,幅员面积242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48个自然屯,农业人口22364人,现有耕地109965亩,草原42967.9亩,自然水面17938.7亩,林地47000亩,森林覆盖率达13%。更新村位于高台镇西南12公里,幅员18平方公里,6个自然屯,农业人口2030人,劳动力1027人。现有耕地14169亩,草原3500亩,水面4500亩,林地4800亩。由于盐碱地貌,生态环境比较差。近年来,全镇上下积极贯彻大庆市大同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奋发图强,致力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全乡社会经济取得了新进展,乡容乡貌发生了新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新提高。但作为一个欠发达乡镇,贫困户仍然较大范围的存在,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结合本次调研下面谈一下我们支部的感受。

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党委安排,我们的调研中实际出发主要是对现在的农村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与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至XXXX年,由于国务院下达了一系列关于“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特别是农民减税政策的实施,给农民带来了福音和实惠。通过与农民面对面地座谈我们了解到,农民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是非常拥护和支持的。下面介绍一下更新村的经济状况,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70元,全乡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以瓜菜、中药材、经济作物和畜禽养殖为支柱的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全村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全村有机电井39眼,小井48眼,人畜饮水5处。产业格局有了明显变化,开始了从农作物单一型向多样性效益型转变。今年主要的农作物有瓜菜1600亩、万寿菊700亩、药材900亩、甜菜1500亩、芝麻200亩、玉米6500亩。而其中西瓜的种植已有了一定规模,今年有65户种植西瓜面积580亩,总产1700吨,总收入100万元。畜牧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初具规模,今年养殖大鹅8000只、生猪2200头、存栏黄牛50头、家禽16000只。

虽然有好的政策但作为自然条件较差的更新村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更新村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基础条件看,目前农村的贫困问题还较为突出,配套基础设施和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机械化普及率低,基本上还是要靠天吃饭。虽然全村瓜菜和中药材种植呈现良好的发展势态,但是技术的盲区与信息的闭塞严重阻碍了发展步伐。根据了解更新村现在全村还没有一台电脑,农业信息只能到很远的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获得,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本村经济的发展。在与当地农民的座谈会上了解到更新村现在的贫困人口数占人口总数20%左右。贫困家庭还比较多,贫困户在发展问题上主要有以下两个难点:

1、贫困户家庭结构存在的问题:一是家庭人口老少人口数量多,有专长和一技之长的人缺少。二是家庭劳动力占人口的比重低、文化程度低,普遍缺乏一定的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三是家庭居住条件简陋、屋内摆设简陋,占全村一半的农户还住在土房中。四是家庭收入非农产业收入少、现金纯收入比重少,收入主要来源和支柱还是单靠纯农业的收入。五是家庭消费食品消费支出偏高、人均食品消费量偏少,不少家庭开支入不敷出,而尤为明显的事如果有学生要供养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外债累累。

2、贫困户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一是经营规模偏小,农业生产能力较低。贫困户平均每户经营耕地面积很少,比全村户均平均值低很多,同时又由于资金不足和经营观念淡薄,制约生产发展。二是缺乏增收渠道,结构调整进程较慢。收入水平低、家底薄、非劳动力人数多等因素,制约了贫困户开展多种经营和多渠道就业。在日常生活中,贫困家庭劳动力一方面要照顾老幼,另一方面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落后,限制了其外出务工,要经营二、三产业也困难重重,因此,大多数劳动力只能在家从事传统的种养业。少数贫困户既无劳动力,也无特长,只能靠政府和其他乡民的救济。三是经济效益较低,抗灾自救能力很差。在有天灾的年份很多农户都无法偿还生产贷款,而这样又为第二年的在生产带来的负面的影响。

根据对更新村的调研发现农民贫困问题主要有几个原因:

1、思想上,小乐即安的思想严重,阻碍发展步伐。农民对现有的生活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固步自封、不求进展的思想,认为命是天生的,没有明确的家庭发展思路,更没有远大的目标,潜意识地认为有吃、有穿、有住就知足了。

2、文化程度和法制意识较低,是贫困家庭难以摆脱贫困的根本原因。

3、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是低收入家庭返贫的经济原因。农业是贫困家庭的主业,也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近几年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变化快,最让农民头痛的是不知道种(养)什么才好。在生产和出售农产品中,只有踏准了价格波动的节拍才能获得较多的盈利机会,而这恰恰又是低素质的农民所难以把握的。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低收入家庭返贫的一个环境原因。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户稍有决策失误或遇到自然灾害就容易返贫,加上资金不足,土地经营相对独立分散,制约农民增收。部分人均收入略高于1500元的农户,往往是因为遇到旱涝灾害而返贫。乡、村干部普遍反映农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而乡、村财政资金都比较困难,无法增加对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

根据这次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根据我们的自身条件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质,我们支部认为,作为农业大省的农业大学应该认真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号召,把解决“三农”问题落到实处,根据现在农村的实际困难给与帮组和支持。而作为学校的管理单位,我处支部下一步保持党员先进性实践工作打算首先根据农民的要求,尝试联系有关专家并组织他们与农民面对面,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然后根据农民的需求,联系有关部门向他们提供一定的信息传播工具。最后我处支部决定与更新村建立互助伙伴关系,并长期联系,我处支部衷心希望能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农村工作做出贡献。

下载加强工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工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地处红色老区的四川达州市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大力推进以“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治管村”为内容的“三村建设”党建......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精选范文: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共2篇)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共2篇)]篇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_ __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调查时间:xxxx年x月x......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5篇)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摘要]农村土地、债务、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治安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农村平安建设......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教育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教育教育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社会文明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归根到......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句半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敲锣打鼓台前站, 今个就说三句半, 讲讲农村的新变化,可赞 党中央、发号召 新农村、建设好 农民们、同心干 劲头高 免公粮、搞低保 免学费、办医疗 五保户、......

    构建“五大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县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以解决......

    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说 幻灯片一:标题 幻灯片二、三:新农村建设(农村问题)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含义:“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