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根源,强支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时间:2019-05-14 07:1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挖根源,强支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挖根源,强支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篇:挖根源,强支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如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长期跟踪调查××村,从××村近几年的发展中,找到了很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契合的思路和举措,这种契合能在大多数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找到,对此进行总结和思考,有利于我们深化认识、更新思路、改进措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一、深挖问题根源,突破瓶颈谋发展

××村地处坝区和山区结合部,距县城9公里,有16个村民小组,670户,2621人。××村虽地处县城近郊,但长期未能改变落后面貌。2000年村级体制改革以来,××村两委班子不断深入认识村情,深挖阻碍发展的问题根源,研究解决发展瓶颈,聚合人力人心谋发展。

(一)、强化班子建设,打造团结实干的发展氛围

××村地缘优势突出,守着一方热土却难改变落后面貌,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问题当然首当其冲。2000年村改委后,经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认识与思考,班子问题最早被提出来,也得到了最及时的解决。

闲散现象突出是制约××村发展的主要问题,根源是守业思想严重。面对这累年积弊,村两委班子正视问题,查摆问题,努力打造团结过硬、实干过硬的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体,影响带动全村树新风谋发展。村两委班子在班子内查找到了个人自我意识过强等矛盾根源,求同存异,增进团结,带头改变了“散”的形象,促进了“八大员”和全体党员之间增进相互了解,化解误会,逐步影响广大村民,促成全村齐心聚力、和谐共进氛围;村两委班子带头改变“闲”的形象,扎扎实实地一件一件解决好群众呼声高的问题,以实干精神来赢得全村上下的拥护和支持,有效引导和带动全村上下,屏弃安逸闲适思想,积极配合做好全村重大项目建设,踏实地经营好家庭经济,闲人闲事不断减少,干事创业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村两委班子以实干兴村的具体举措带动了全村实干兴家,广大农户又以实干兴家的具体行动促进了实干兴村,全村真正成为了实干村。

(二)、强化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村呈丘陵地貌,相对山区来说,生产生活条件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晴通雨阻”的交通,“年年挖沟年年放水难”的水利,“寨头亮、寨脚黑”的供电,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使地缘优势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延缓了发展速度;“昨砌一墙砖、今和一池泥”的打工经济和“早种一墒菜、午卖一窝鸡”的家庭小副业,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好发展问题。

痛定思痛,××村集中精力,着力抓基础谋发展。经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通过“争取项目投一点、上级部门要一点、村中老板捐一点、村民集一点、投工投劳担一点”的方式,实施了:一是投资114万元,建成213国道至村委会3.24公里的村级柏油路,村组道路全部修通;二是投资118万元,建成全长8.4公里“三面光”沟渠,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400亩;三是投资133.55万元,改造了通向各自然村的10余公里电网,实现了户均一表,城乡同价;四是投资126万元,架通至各自然村的程控电话线路,全村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覆盖面均达100;五是投资110余万元,种植和改造茶园1600亩。四项基础设施和一项基础产业的建设,解决了温泉村最想解决,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初步建成了有较好基础设施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的文明新村,打牢了××村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基础,增强了发展能力。

(三)、强化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村地处县城近郊,城区的一些不良思潮和行为,极易感染到这里,贪图享乐思想、游手好闲现象、喝酒闹事情况、小偷小摸问题等都较突出,村民各自为政,意见难统一,管理难实现,行为难约束。本来看好××地缘优势的一些投资者,往往会顾忌这里的综治环境和村民的精神状态,望而却步。

××村两委班子认识到,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全村把创建文明村活动与加快农村发展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抓落实。从建立领导责任制入手,促成了工作有人管、措施有人抓、问题有人解决的良好局面。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入手,坚持开展思想、文化、科技、卫生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了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制定实施《××村村规民约》入手,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脏乱差”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整顿乱堆乱放,清理垃圾死角,大力整治村容村貌。从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入手,加强了综合整治力度,封建迷信、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等歪风得到遏制。从民主选举村两委班子入手,发扬基层民主,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等制度,形成民主管理的浓厚氛围。从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入手,动员多方面力量参与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责任人到位的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渲染出温泉文

第二篇:挖根源,强支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如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长期跟踪调查××村,从××村近几年的发展中,找到了很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契合的思路和举措,这种契合能在大多数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找到,对此进行总结和思考,有利于我们深化认识、更新思路、改进措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深挖问题根源,突破瓶颈谋发展

××村地处坝区和山区结合部,距县城9公里,有16个村民小组,670户,2621人。××村虽地处县城近郊,但长期未能改变落后面貌。2000年村级体制改革以来,××村两委班子不断深入认识村情,深挖阻碍发展的问题根源,研究解决发展瓶颈,聚合人力人心谋发展。

(一)、强化班子建设,打造团结实干的发展氛围

××村地缘优势突出,守着一方热土却难改变落后面貌,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问题当然首当其冲。2000年村改委后,经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认识与思考,班子问题最早被提出来,也得到了最及时的解决。

闲散现象突出是制约××村发展的主要问题,根源是守业思想严重。面对这累年积弊,村两委班子正视问题,查摆问题,努力打造团结过硬、实干过硬的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体,影响带动全村树新风谋发展。村两委班子在班子内查找到了个人自我意识过强等矛盾根源,求同存异,增进团结,带头改变了“散”的形象,促进了“八大员”和全体党员之间增进相互了解,化解误会,逐步影响广大村民,促成全村齐心聚力、和谐共进氛围;村两委班子带头改变“闲”的形象,扎扎实实地一件一件解决好群众呼声高的问题,以实干精神来赢得全村上下的拥护和支持,有效引导和带动全村上下,屏弃安逸闲适思想,积极配合做好全村重大项目建设,踏实地经营好家庭经济,闲人闲事不断减少,干事创业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村两委班子以实干兴村的具体举措带动了全村实干兴家,广大农户又以实干兴家的具体行动促进了实干兴村,全村真正成为了实干村。

(二)、强化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村呈丘陵地貌,相对山区来说,生产生活条件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晴通雨阻”的交通,“年年挖沟年年放水难”的水利,“寨头亮、寨脚黑”的供电,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使地缘优势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延缓了发展速度;“昨砌一墙砖、今和一池泥”的打工经济和“早种一墒菜、午卖一窝鸡”的家庭小副业,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好发展问题。

痛定思痛,××村集中精力,着力抓基础谋发展。经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通过“争取项目投一点、上级部门要一点、村中老板捐一点、村民集一点、投工投劳担一点”的方式,实施了:一是投资114万元,建成213国道至村委会3.24公里的村级柏油路,村组道路全部修通;二是投资118万元,建成全长8.4公里“三面光”沟渠,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400亩;三是投资133.55万元,改造了通向各自然村的10余公里电网,实现了户均一表,城乡同价;四是投资126万元,架通至各自然村的程控电话线路,全村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覆盖面均达100%;五是投资110余万元,种植和改造茶园1600亩。四项基础设施和一项基础产业的建设,解决了温泉村最想解决,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初步建成了有较好基础设施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的文明新村,打牢了××村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基础,增强了发展能力。

(三)、强化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村地处县城近郊,城区的一些不良思潮和行为,极易感染到这里,贪图享乐思想、游手好闲现象、喝酒闹事情况、小偷小摸问题等都较突出,村民各自为政,意见难统一,管理难实现,行为难约束。本来看好××地缘优势的一些投资者,往往会顾忌这里的综治环境和村民的精神状态,望而却步。

××村两委班子认识到,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全村把创建文明村活动与加快农村发展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抓落实。从建立领导责任制入手,促成了工作有人管、措施有人抓、问题有人解决的良好局面。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入手,坚持开展思想、文化、科技、卫生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了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制定实施《××村村规民约》入手,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脏乱差”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整顿乱堆乱放,清理垃圾死角,大力整治村容村貌。从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入手,加强了综合整治力度,封建迷信、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等歪风得到遏制。从民主选举村两委

班子入手,发扬基层民主,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等制度,形成民主管理的浓厚氛围。从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入手,动员多方面力量参与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责任人到位的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渲染出温泉文明村创建活动浓烈的氛围,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1年12月××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发展环境逐年优化。

二、狠抓产业支撑,树强支柱求发展

××村从长期的发展实践中认识到,靠劳务输出和家庭小副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好奔小康的问题。2000年以来,全村以树强茶叶和生猪生产主业为目标,加强招商引资,强化农村综合管理、综合服务,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的利用能力,加快发展。2005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90.34万元,比2000年367.75万元增长60.53%,农民人均纯收入1434元,比2000年的886元增长61.85%。

(一)、提高产业关联度,延伸链条增效益

面对着不断夯实的发展基础,××村打起了细算盘。全村以沼气建设为核心,连接发展好以茶叶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生猪为主养殖业,树强支柱,促进产业关联,实现循环发展、高效发展。

××村是××市能源建设示范村,目前已建成沼气250口,覆盖面在40%左右,沼气建设促进了农村种养殖业的清洁生产,带动了农村改圈、改厕、改灶,改善了村容村貌。以沼气为中心枢纽,××村初步串起了“生猪养殖+生猪贩卖+屠宰经营”、“茶叶种植+茶叶加工+茶叶营销”、“生猪养殖+沼气+茶叶种植”、“生猪养殖+沼气+青饲料、蔬菜种植”等几个简单的产业循环发展链条,提高了各产业的关联度,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也提高了产业的增加值。2005年,全村肉猪出栏3340头,户均5头,仔猪出栏13564头,户均20头,有年出栏2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40户,生猪屠宰和贩卖经营户30余户;全村471户农户种茶,建成茶园3075亩,人均1.2亩,有20亩以上的茶叶规模种植户5户,5亩以上的种植户360余户,茶叶加工厂6个,茶叶营销户6户。2005年全村茶叶总产值达168.75万元、以生猪生产为主的畜牧业总产值110.11万元,分别占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8.59%、18.65%,两项合计占47.24%,支柱产业真正地被树强。2006年,全村计划实现沼气建设100%覆盖(除五保户),计划新植茶园500亩,××村种养殖业清洁生产、循环发展、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广纳资金技术提速度

缺少资金,是阻碍农村发展的通病。近年来,××村以环境吸引发展资金,以资源撬动发展资金,以效益留住发展资金,成功引进个体投资者10人、公司1家,引资近500万元进行产业建设,加快了发展速度。

引进个体老板××,投资上百万元,改造提升碎石厂的生产能力,为全村带来近2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引进××××等9位茶叶老板,开发种植茶叶2340余亩(其中乌龙茶280亩),此前××村多年发展,也仅建成600亩左右的茶园,而且低产老茶园居多,招商引资使全村茶园面积在较短时间内增长了5倍,优质高产茶园的比例也大幅提高。在冬季农业开发中,引进了××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优质反季节蔬菜,2005年完成了62亩20余个品种的试种,取得了初步的经济效益,在选定适宜品种和推广种植技术等方面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此次试开发中,公司支出农民工的工资近4万元,十余名打工农民平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群众积极性很高。2006年公司计划发展200亩×××,并计划在××村发展多种形式的长期合作,除了发展冬季反季节蔬菜外,还准备在其他季节,发展市场缺档的高效益蔬菜,不断扩大优质蔬菜的生产和外销。招商引资加速了××村支柱产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农业科技推广和市场经济知识普及,全村的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提高农村综合管理、服务能力,激发积极因素促健康

“人少事多”是农村管理服务工作的普遍现象,如何提高农村综合管理、服务能力,集中精力搞好产业建设,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村坚持用制度来管理,用民主的方式来管理,调动各方面积极力量参与管理,提高了管理的效率,赢得了搞好综合服务的时间和精力,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村党支部在深入村情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落实了党员民主议事制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干部民情恳谈和联系制度以及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村规民约等制度,推进了村两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了管理效率。××村积极发展茶叶和肉猪养殖两个产业协会,以“支部+协会”的形式,加强了对主要产业发展的管理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提升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好了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问题,为树强两大支柱产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群众组织活跃在产业建设、矛盾调解、村容保洁、文体活动等各个方面工作中,受到广泛好评,获得了“省级优秀妇女之家”和“省级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的荣誉称号。

各项制度的落实,各种管理服务的完善,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上进心,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求发展、事事为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全村的“三个文明”建设中,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能积极主动地发挥一己之力、一己之长,有利于全村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得到了较充分的涌动。

三、不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快发展

××村近几年的良性发展,发端于基础建设,发展于不断解放思想、深化认识、更新思路、团结实干,这些成功的举措和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泛的智力支持。

(一)、解决好思想问题,其他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村的发展困顿,首先就困在思想上,地缘优势带来的满足感,优越的农村政策带来的依赖感,淡化了村民干事创业的思想,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想都不去想上。××村两委班子以干出来的实际变化,来影响带动广大村民逐步破除“靠、闲、散”思想,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诉求;发展就意味着要改变生产生活习惯,安逸闲适的状况改变了,就容易产生“难、怕、厌”思想,××村以党员干部带头干、致富能手带路干,来破解这一心理障碍,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信心;要发展就要面对新环境、新挑战,就要有新能力,××村以加强培训指导、加强示范推广,来破解“老、旧、陈”思想,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能力。从村两委班子到普通群众,解放了思想,提高了素质,想干,敢干,会干,最终干出了发展的新天地。

(二)、解决好班子问题,发展就有坚强的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关键在农村党支部,关键在有一个围绕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的两委班子,关键在有一批带头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干部。××村从守业到创业的深刻变化,源于两委班子以农村“三学”为契机,以创建党员示范户等为手段,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团结干事,以好作风创造了新业绩,从而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各项思路和举措,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促成了“班子团结带动全村团结,班子实干带动全村实干,班子发展带动全村发展”的生动局面。

(三)、解决好环境问题,发展就会有不竭的动力

怎样让各生产要素积极涌动,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村以环境改变人、以环境塑造人、以环境吸引人,激发村内村外各积极因素建设新农村。从村两委班子自身建设开始,通过制度建设、服务组织建设、群团组织建设,不断改善软环境,促进硬环境建设,广大村民逐步被发展的实际成果感化,被发展的具体要求同化,支持发展、维护发展成为主流思想,全民参与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实证。内部环境好了,地缘优势就更具吸引力,投资者从无到有,迅速增加,资金、技术、市场信息不断涌入,加速了发展。内部外部两股积极的力量互动发展,为××村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第三篇: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最要紧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建设精神文明。而建设精神文明,又以文化建设为支点。隆回县周旺镇清水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愈加重视文化建设,文化生活精彩纷呈。

截至目前止,该村设有“文化中心户”5个,几乎每三个村民小组都有一个。这些“文化中心户”都设在该院落的中心地带,交通十分便利。“文化中心户”设有展览室、游乐室和阅览室。附近两三个村民小组的成员,空余时间来到一起,进入展览室,可以看到该村种植大户的优良品种和他们所取得的光辉业绩。进入游乐室,大家可以在一起谈谈天,下下棋,打打扑克、磋磋麻将或是以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演练太极来锻炼身体。那些文化素质高的,还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在娱乐中心弹琴吹唱。进入阅览室,大家可以看看报,查查资料,懂电脑的还可以上网聊天哩!

该村交通发达,人民生活富裕。大家在不愁吃穿住用的情况下,更懂得精神享受。

可见,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最要紧。

第四篇: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

在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之际,xx同志来唐山考察时强调“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xx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几年来,海北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有经验也有思考,把解决“三农” 问题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的切入点,把工业引领农业、第三产业促进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强有力抓手,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不断创新思路,不断向前迈进。

海北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几点经验:

一、立足农业,发展农村,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业是基础产业,必须加大力度、下功夫加快农业的发展,这一点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是不容忽视的。第一,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从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入手,积极鼓励和引导养殖业的发展,狠抓养殖业基础建设,政府协调,统一布局,搞好养殖小区规划,简化用地审批手续。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全镇范围内先后建成规模养殖小区13个。利用小额贷款放手发展,XX年利用小额贷款500余万元,全镇畜禽养殖户已达到2839户,其中规模以上的有300余户,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17.5%,在生产过程中有20%的养殖户通过以张庄富兴生态养鸡场、小韩康乐万头养猪场为基地,采取“公司+养殖场+农户”的模式,实行订单生产,解决了农户的生产、技术和销售难题。养殖业的发展已逐步走向规模化,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脱离出来。第二,在种植业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大科技服务力度,不断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西双和杜庄两个棉业加工企业为轴心,辐射全镇,带动棉花的规模化生产。棉花种植面积占全镇总种植面积的84%。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由政府来进行引导和调控,镇政府正是抓住了这个调控农业经济发展的杠杆,使得全镇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已经脱离了土地经营,为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全镇由承包大户承包规模化经营的土地占三分之一,农户间相互流转土地不再是偶然现象,形成联片生产,规模经营的格局。目前,全镇的种养业正在向农庄型格局发展,这正是建设新农村所要实现的目标和内在的具体要求。

二、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发展农业农村产业化经营,就是要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通过实力较强的、具有服务支持、市场开拓能力的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做龙头,把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农户和市场紧密联接起来,使分散的农庭经营种养有指导,生产有服务,销售有市场,价格有保护,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使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龙头企业顺利实现同国内外市场的接轨。通过实践探索和政府积极引导,全镇已经形成四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一是加工企业带动型,就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围绕大米、棉花产品,实现市场带企业,企业带农户,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如东董元鑫米业,西双、杜庄、桐城、大海北棉业加工。二是贸易公司带动型,就是以内贸或外贸公司为龙头,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式,张庄富兴生态养殖场、小韩康乐万头养猪场分别依靠天津康地.万达公司和塘沽外贸公司,自身形成基地,带动农户进行养殖生产。三是中介组织带动型,就是以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中介组织为龙头,带动农户实现产业化经营。如通过中介组织,瓜籽销往北京、小辣椒销往东三省。四是主导产业带动型,依靠当地技术工人、熟练操作工人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形成全镇特色主导产业。目前,全镇自行车零配件生产销售份额占华北市场的67%以上,暖气片生产销售份额占东三省市场的三分之一。

三、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镇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途径。从“调亮产业特色,调大产业规模,调高产品档次”的思路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全镇主导产业。一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小站稻、散热器片、自行车零配件的名牌优势、技术优势和规模化优势扩大生产。二是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合理安排农业的生产和规模,强调农业产业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市场优势。利用小辣椒、棉花、西瓜的知名产品优势,不断加强规模化生产。三是依靠科技。科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以科技为依托,通过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开发,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不断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扩大节水管灌和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增产、增效。进一步实施以大北农企业为依托的科技服务链条,为农民提供技术、良种、医药的支撑,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四、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不竭动力。

从海北镇的实际出发,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合作制经济。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采取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认识上重视农村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新生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牵引力、推动力。所以在政策上给予各种所有制以同等待遇,在政治上关心帮助,为民营企业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和谐的空间。近几年来,海北镇在亨通、祥文、烁宝、来源等公司选址新建、扩建项目上,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协调服务作用,积极与土地、工商、税务、水电等部门协调,为企业扩张发展、规模化生产“铺路搭桥”。二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规范农村税费体制。坚决落实免除农业税政策和粮食直补政策,镇政府在规范农村税费制度上,彻底治理了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并制定出与税费体制相配套的《村级报刊订阅的管理规定》等8项财务制度,实行“一事一议”,建立和完善了“规范税费、公开透明、民主监督、责任追究”的农民负担监督机制。同时,利用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和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促进交叉任职比例,进一步压缩农村基层组织编制。通过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相关的配套改革,确保了农民负担明显减轻。

第五篇: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

在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之际,xx同志来唐山考察时强调“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xx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几年来,海北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有经验也有思考,把解决“三农” 问题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的切入点,把工业引领农业、第三产业促进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强有力抓手,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不断创新思路,不断向前迈进。

海北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几点经验:

一、立足农业,发展农村,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发展农业农村产业化经营,就是要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通过实力较强的、具有服务支持、市场开拓能力的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做龙头,把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农户和市场紧密联接起来,使分散的农庭经营种养有指导,生产有服务,销售有市场,价格有保护,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使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龙头企业顺利实现同国内外市场的接轨。通过实践探索和政府积极引导,全镇已经形成四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一是加工企业带动型,就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围绕大米、棉花产品,实现市场带企业,企业带农户,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如东董元鑫米业,西双、杜庄、桐城、大海北棉业加工。二是贸易公司带动型,就是以内贸或外贸公司为龙头,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式,张庄富兴生态养殖场、小韩康乐万头养猪场分别依靠天津康地.万达公司和塘沽外贸公司,自身形成基地,带动农户进行养殖生产。三是中介组织带动型,就是以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中介组织为龙头,带动农户实现产业化经营。如通过中介组织,瓜籽销往北京、小辣椒销往东三省。四是主导产业带动型,依靠当地技术工人、熟练操作工人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形成全镇特色主导产业。目前,全镇自行车零配件生产销售份额占华北市场的67%以上,暖气片生产销售份额占东三省市场的三分之一。

三、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镇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途径。从“调亮产业特色,调大产业规模,调高产品档次”的思路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全镇主导产业。一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小站稻、散热器片、自行车零配件的名牌优势、技术优势和规模化优势扩大生产。二是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合理安排农业的生产和规模,强调农业产业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市场优势。利用小辣椒、棉花、西瓜的知名产品优势,不断加强规模化生产。三是依靠科技。科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以科技为依托,通过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开发,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不断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扩大节水管灌和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增产、增效。进一步实施以大北农企业为依托的科技服务链条,为农民提供技术、良种、医药的支撑,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四、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不竭动力。与本篇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到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从海北镇的实际出发,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合作制经济。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采取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认识上重视农村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新生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牵引力、推动力。所以在政策上给予各种所有制以同等待遇,在政治上关心帮助,为民营企业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和谐的空间。近几年来,海北镇在亨通、祥文、烁宝、来源等公司选址新建、扩建项目上,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协调服务作用,积极与土地、工商、税务、水电等部门协调,为企业扩张发展、规模化生产“铺路搭桥”。二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规范农村税费体制。坚决落实免除农业税政策和粮食直补政策,镇政府在规范农村税费制度上,彻底治理了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并制定出与税费体制相配套的《村级报刊订阅的管理规定》等8项财务制度,实行“一事一议”,建立和完善了“规范税费、公开透明、民主监督、责任追究”的农民负担监督机制。同时,利用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和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促进交叉任职比例,进一步压缩农村基层组织编制。通过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相关的配套改革,确保了农民负担明显减轻。

与本篇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 内容有关的:到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下载挖根源,强支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
下载挖根源,强支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XX镇位于XX县西南部,幅员面积242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48个自然屯,农业人口22364人,现有耕地109965亩,草原42967.9亩,自然水面17938.7亩,林地47000亩,森林覆盖率达13%。更新村位于......

    “三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地处红色老区的四川达州市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大力推进以“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治管村”为内容的“三村建设”党建......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精选范文: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共2篇)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共2篇)]篇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_ __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调查时间:xxxx年x月x......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5篇)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摘要]农村土地、债务、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治安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农村平安建设......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教育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教育教育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社会文明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归根到......

    加强工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5篇范文)

    文章标题:加强工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我们党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它不仅引起了全社会的......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句半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敲锣打鼓台前站, 今个就说三句半, 讲讲农村的新变化,可赞 党中央、发号召 新农村、建设好 农民们、同心干 劲头高 免公粮、搞低保 免学费、办医疗 五保户、......

    剖析四风挖根源

    尊敬的党支部:在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的会议,把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同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彰显习总书记为党中央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