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人大代表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五种职能
农村人大代表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五种职能”
蒋秀佳
农村人大代表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既是行政决定权的主体,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直接参与者,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当前,会同县县、乡两级农村人大代表达1000余人,分布在农村的各行各业,且很大一部分代表在当地是经济社会建设的带头人、领头雁,对推动当地新农村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农村人大代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发挥好“五种职能”。
一、要发挥参与决策职能。农村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能依法参与新农村建设各项决策的优势和作用,集中农民智慧,反映农民意愿,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是要集中民智。农村人大代表一方面要经常深入农村联系选民,倾听群众呼声,收集既符合当地新农村发展实际,又具有操作性、前瞻性的建议和意见;另一方面要多走访座谈农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等,广纳群贤,汇集农村重要队伍和群体的聪明才智。如会同县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三次会议,共收到代表建议320余件,其中农村代表的建议达230余件,占总数的72%,从建议的内容上看,都充分反映了广大群众的意愿,切实集中了民智,对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要诚心纳谏。农村人大代表要通过广泛收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所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在参与所在地区制定新农村建设目标和任务时,可以从农民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着手,因地制宜,提出更加符合当地实际、符合农民利益诉求的建议,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推进工作更加科学、民主、可行。
二、要发挥监督保障职能。监督工作是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责之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大代表既是参与者,又是监督者。因此,农村人大代表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工作,围绕当前农村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围绕事关人民
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农村政策等,开展扎实有效的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要监督惠农政策的落实。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较多的惠农政策,且针对性强、涉及面广,是建设新农村最直接、最实际的措施。如:种粮补贴、购买农机购置补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家电下乡补贴、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等政策。农村人大代表对相关部门在这些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实行全程监督,对违背政策的行为,要通过县、乡人大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给予核实和纠正,确保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实。二是要监督村级民主管理情况。村民自治、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目标。当前,在村级民主管理、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等工作实施中还存在监督机制薄弱的问题。农村人大代表一方面要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管理农村社会事务,维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农村人大代表有责任、有义务在规范基层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方面群策群力,发挥监督保障作用。
三、要发挥桥梁纽带职能。农村人大代表是加强县、乡人大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的桥梁和枢纽,对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人大代表要及时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带到农民中,同时将群众的心声反映给党委、政府。一要建立联系制度。农村人大代表大部分来自农民群众,居住分散,为及时了解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更加注重加强县、乡人大与代表、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加强县、乡人大与代表的联系方面,要建立代表活动日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定期走访代表制度等,倾听各方面代表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最大限度地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在密切联系代表与群众联系方面,要建立联系点制度、代表走访选民制度、发放联系卡制度等,使农村代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及时掌握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动态。二要开展代表活动。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既是会议的延续,又可以为下一次会议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县、乡人大联系代表、督促代表联系选民的方式之一。县、乡人大要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进程,密切关注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密切关注农村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密切关注农村社
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农村专题调研、视察、评议等活动,为农村人大代表搭建互动平台,让代表及时掌握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关心什么、盼望什么、需要什么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为党委、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四、要发挥先锋带头职能。农村人大代表绝大多数由广大农民群众直接从基层各个层面选举出来,在农民群众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其一言一行对农民群众有着示范和影响作用。因此,发挥其“言传身教”、“排头兵、领头雁”的作用至关重要。一要带头执行各项决议。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决策是党委、政府在充分了解社情民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行动指南。农村人大代表要尊重民情民意,坚决带头执行党委、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决策,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二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农村人大代表既要加强有关法律、法规、人大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带头学习各类农业科技新知识,按照“发展能力强、致富本领大”的要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致富本领。三要自觉抵制不良习气。农村人大代表要自觉抵制腐朽落后的思想习俗,带头破除农村不良习气。如在破除封建迷信、崇尚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崇尚勤俭节约,普及文体活动、崇尚全民健身等方面,组织和支持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倡导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实际行动推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五、要发挥宣传引导职能。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逐步推进实施中,农村人大代表要正确地宣传引导,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一要要加强政策宣。农村人大代表要利用走访联系选民的机会,大力宣传讲解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方针、政策,把人代会通过的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措施以及其他相关的报告和精神带到基层广大农民中,争做基层政策的“宣传员”,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领会政策实质,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二要积极调解矛盾纠纷。新农村
建设是一项系统全面的长期工程,需要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农村人大代表在组织和参与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要认真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解释工作,使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懂法、守法的新型农民。同时,要协助基层组织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依法及时地调处好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争当化解矛盾的“调解员”,为新农村建设力所能及地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外围环境。三要做科技信息的传播者。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目标是发展农业生产,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人大代表要结合本地区农村农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和信息,了解市场行情,当好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员”,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便民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
作者通联:会同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
第二篇:农村人大代表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五种职能
农村人大代表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五种职能”
蒋秀佳
农村人大代表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既是行政决定权的主体,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直接参与者,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当前,会同县县、乡两级农村人大代表达1000余人,分布在农村的各行各业,且很大一部分代表在当地是经济社会建设的带头人、领头雁,对推动当地新农村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农村人大代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发挥好“五种职能”。
一、要发挥参与决策职能。农村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能依法参与新农村建设各项决策的优势和作用,集中农民智慧,反映农民意愿,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是要集中民智。农村人大代表一方面要经常深入农村联系选民,倾听群众呼声,收集既符合当地新农村发展实际,又具有操作性、前瞻性的建议和意见;另一方面要多走访座谈农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等,广纳群贤,汇集农村重要队伍和群体的聪明才智。如会同县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三次会议,共收到代表建议320余件,其中农村代表的建议达230余件,占总数的72%,从建议的内容上看,都充分反映了广大群众的意愿,切实集中了民智,对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要诚心纳谏。农村人大代表要通过广泛收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所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在参与所在地区制定新农村建设目标和任务时,可以从农民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着手,因地制宜,提出更加符合当地实际、符合农民利益诉求的建议,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推进工作更加科学、民主、可行。
二、要发挥监督保障职能。监督工作是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责之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大代表既是参与者,又是监督者。因此,农村人大代表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工作,围绕当前农村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围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农村政策等,开展扎实有效的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要监督惠农政策的落实。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较多的惠农政策,且针对性强、涉及面广,是建设新农村最直接、最实际的措施。如:种粮补贴、购买农机购置补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家电下乡补贴、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等政策。农村人大代表对相关部门在这些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实行全程监督,对违背政策的行为,要通过县、乡人大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给予核实和纠正,确保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实。二是要监督村级民主管理情况。村民自治、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目标。当前,在村级民主管理、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等工作实施中还存在监督机制薄弱的问题。农村人大代表一方面要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管理农村社会事务,维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农村人大代表有责任、有义务在规范基层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方面群策群力,发挥监督保障作用。
三、要发挥桥梁纽带职能。农村人大代表是加强县、乡人大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的桥梁和枢纽,对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人大代表要及时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带到农民中,同时将群众的心声反映给党委、政府。一要建立联系制度。农村人大代表大部分来自农民群众,居住分散,为及时了解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更加注重加强县、乡人大与代表、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加强县、乡人大与代表的联系方面,要建立代表活动日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定期走访代表制度等,倾听各方面代表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最大限度地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在密切联系代表与群众联系方面,要建立联系点制度、代表走访选民制度、发放联系卡制度等,使农村代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及时掌握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动态。二要开展代表活动。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既是会议的延续,又可以为下一次会议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县、乡人大联系代表、督促代表联系选民的方式之一。县、乡人大要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进程,密切关注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密切关注农村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密切关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农村专题调研、视察、评议等活动,为农村人大代表搭建互动平台,让代表及时掌握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关心什么、盼望什么、需要什么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为党委、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四、要发挥先锋带头职能。农村人大代表绝大多数由广大农民群众直接从基层各个层面选举出来,在农民群众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其一言一行对农民群众有着示范和影响作用。因此,发挥其“言传身教”、“排头兵、领头雁”的作用至关重要。一要带头执行各项决议。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决策是党委、政府在充分了解社情民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行动指南。农村人大代表要尊重民情民意,坚决带头执行党委、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决策,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二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农村人大代表既要加强有关法律、法规、人大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带头学习各类农业科技新知识,按照“发展能力强、致富本领大”的要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致富本领。三要自觉抵制不良习气。农村人大代表要自觉抵制腐朽落后的思想习俗,带头破除农村不良习气。如在破除封建迷信、崇尚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崇尚勤俭节约,普及文体活动、崇尚全民健身等方面,组织和支持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倡导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实际行动推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五、要发挥宣传引导职能。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逐步推进实施中,农村人大代表要正确地宣传引导,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一要要加强政策宣。农村人大代表要利用走访联系选民的机会,大力宣传讲解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方针、政策,把人代会通过的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措施以及其他相关的报告和精神带到基层广大农民中,争做基层政策的“宣传员”,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领会政策实质,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二要积极调解矛盾纠纷。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全面的长期工程,需要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农村人大代表在组织和参与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要认真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解释工作,使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懂法、守法的新型农民。同时,要协助基层组织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依法及时地调处好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争当化解矛盾的“调解员”,为新农村建设力所能及地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外围环境。三要做科技信息的传播者。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目标是发展农业生产,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人大代表要结合本地区农村农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和信息,了解市场行情,当好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员”,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便民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
作者通联:会同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
第三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职能作用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安排,我就农业部门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职能作用,谈以下几点意见。2006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严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围绕一个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出一个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优势产业水平(粮食、畜牧业、蔬菜和特色产业),建设八大体系,办好十件实事。围绕这一总体思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生产要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2006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目标,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突破点,下功夫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1、稳粮。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对种粮农户各项补贴政策,依靠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力抓好小麦、玉米生产,主推高产优质品种。继续抓好玉米增收工程,大力推广地膜栽培技术。认真开展好百村万户玉米高产示范竞赛活动,当前重点抓好12.85万亩麦油田间管理,和14万亩地膜玉米备耕工作。确保今年粮食总产达到9.5万吨。
2、兴牧。把畜牧业生产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的一件大事来抓,全力推进正大标准化养猪模式,实现养殖生产方式的转变,抓住我县被省上确定为秦川牛基地县、肉羊基地县、优质牧草基地县、果园养猪基地县的良好机遇,扎实开展“万人帮扶”活动,积极发展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养殖大村,加快良种推广,组织畜牧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圈舍,面对面指导农民科学饲养,节本增效,预防动物疫病,以“一瘟二疫五病”为重点,着力抓好口蹄疫、高致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争全年大家畜存栏达到5.87万头,猪10.23头,羊7万只,家禽产量达到75.4万只,肉类总产达到12800吨,禽蛋总产达到633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10元。
3、上菜。薯类(马铃薯、红薯)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而且是基本的蔬菜作物,具有粮菜双重性。去冬今春市场价格稳定中有升,已成为山区半山区农民收入的骨干产业,以淀粉加工为主的产业开发前景也十分广阔。我们要充分发挥地域、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棚菜生产及薯类产品生产,宜菜则菜,宜薯则薯,加快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步伐,使之形成产业优势。
4、增特。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模式,突出发展特色,挖掘资源潜力,发挥传统优势,依靠群众基础,大力发展药、菌、烟、花椒、辣椒等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集中连片发展,迅速促进,做大规模,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抓好农业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因此2006年我们将围绕实施“绿色证书工程”、“阳光工程”,和按照农民科技培训“四个一”的要求,即(“一张培训卡、一张明白纸、一本技术手册,一张光盘),通过“三大板块”,着力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一是大力实施“541”工程,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即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队伍、农民技术员队伍、农民经纪人队伍、农民企业家队伍和能工巧匠队伍等五支队伍。重点抓好“四个一”工程。即每村有1个农民培训学校,每户农民有1人获得绿色证书,每村有1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每10户有1个小老板。力争2006年全县培训农民4万人(次);二是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重点培养科技示范户。2006年我们将以胡家村省级科技示范点为核心,全面辐射周边农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以点带面,重点抓好10个县级科技入户示范村,200个科技入户示范户,并以畜牧、农技、种子、果业等单位的技术能手为主,积极组建四支农民科技服务队小分队,分赴各村,包户包人,一包到底,树立样板,真正使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能够尽快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三是大力实施“”工程,加快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2006年我们以“”项目为重点,全力抓好两个农业信息服务示范乡镇、10个农业信息服务示范村建设,及时配置设备,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科技新成果和各项农业法规、政策和招商项目信息,为全县农业产业开发规划、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促进高新实用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面积推广普及,增强群众的致富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发展户用沼气,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对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用能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村文明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06年,我们继续抓好农村户用沼气续建项目,计划投资××多万元,建成沼气池××口。积极与省市联系,争取2007年国家沼气建设投资项目,力争投资达到××多万元。通过沼气建设项目的实施,建设××个沼气示范村。同时,抓住世行贷款和英国政府赠款项目,在十一
五期间,投资××万元,建成卫生厕所××座,重点推广双瓮漏斗式卫生厕所和无害化厕所。并围绕沼气建设项目,大力推广沼-畜-果模式,建设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生态农业,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今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
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以“八大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和财政专项项目的申报争取工作,尤其要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测土配肥、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的争取力度。今年完成投资××万元的苹果非疫区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4万元的动物冷链体系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5万元的草原灭鼠示范县项目;完成投资20万元的旬邑县动物公路检疫检查站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25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秸杆养畜示范项目。通过实施农业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建设条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为建设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以上发言如有不妥,请大家指正。
第四篇:粮食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好助推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好助推器作用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的发展和升华。粮食部门是主要涉农部门,是践行“三农”政策的重要主体之一,在新农村建设这一宏伟工程中,必须主动融入,找准工作定位,做出应有贡献。
一、XXXX年粮食部门在为农服务中所做的主要工作
1、继续贯彻落实粮食购销市场放开政策,通过粮食收购极力引导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指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照市场趋向,本着“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种市场粮食的购销业务活动。粮食市场、价格放开以来,国有粮食企业除经营小麦、玉米主要粮食品种外,还不适时机地开展大麦、茴香、油料等农作物购销业务活动。特别是在收购旺季,购销企业职工分组分片带秤、带钱、带车走村串户积极开展粮食收购活动,克服农发行收购贷款不能到位的实际困难,由职工垫资进行收购,既方便了农户售粮,又为企业开展经营活动争取了一定数量的粮源,全年共收购各种市场粮食1500万斤,做到应收尽收,体现优质优价。
2、开展积极有效的粮食销售活动,促进粮食流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以购代销、边购边销、薄利多销、加工转销、兑换促销、推陈储新等形式多样的粮食促销活动,不断扩大优质畅销粮食品种的销售比例。在扩展粮食销售渠道上,准确把握粮食市场行情,随行就市,灵活销售,促进粮食销售,活跃粮食市场。全年共销售粮食2563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602万元。
3、做好粮食监测系统建设,准确分析粮食市场形势。粮食市场放开以来,粮食宏观调控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为确保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建设,增强对全社会粮食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加强对区域内粮食生产、需求、库存、价格、质量状况、市场动态的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启动构建全市粮食收购、加工、储备、运输、供应体系、市场监管和应急报告系统。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提出了全市重大粮食安全应急预案,综合运用市场调解和各种调控手段,促进市场粮价在合理区间运行。适时开展本辖区内粮食供求总量和结构平衡的调查研究工作,为上级有关部门判断粮食形势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4、管理粮食市场,维护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流通市场秩序。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粮食部门的职责,依法管理粮食市场。一是依法做好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组织落实粮食收购主体资格审核制度,为符合条件的12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办理了粮食收购许可证,并进行了年审。二是认真组织开展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甘肃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要求,对全市用粮涉粮企业进行了调查,最后确定全市近7家企业进入流通统计的范围,并督促按时报送统计报表,为做好粮食供需平衡预测做了一定的基础工作。三是认真开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在夏粮收购季节,深入全市各乡镇,检查了各粮食经营企业的收购资格,督促落实了社会粮食统计制度、粮食收购许可制度,为加强粮食宏观调控,营造良好的粮食流通秩序依法履行了部门工作职责。
5、积极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充分为农户服务。一是开展了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粮食企业生产的“耕耘、口口香、陇上星”等面粉占领了部分农村市场,深得农户欢迎。二是开展代储、代加工和品种兑换为主的“两代一换”业务,这是粮食部门多年来传统的支农项目,在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三是拓展经营业务,适时开展化肥、籽种、农户取暖用煤等项目的供应销售活动,方便了广大农户。
二、XXXX年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作设想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粮食部门应全力助推新农村建设工作。
一、发挥粮食流通对生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粮食生产和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对社会经济发展会带来严重影响。历史经验表明,如果农业和粮食生产出问题,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说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量,既是确保粮食安全,也是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粮食产量过低,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粮食供大于求,就会造成粮价下跌,影响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部门必须始终保持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把藏粮于地、藏粮于库、藏粮于科技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市场的优势,加大各项扶持粮食生产的粮食流通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通过收好粮、管好粮、用好粮,引导农民种好粮,努力做到粮食供求总量、品种、区域的基本平衡,使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发展,农民收入能持续增加,粮食安全有可靠保障。具
体要发挥好以下五个方面的职能作用。一是根据粮食生产、搞活粮食收购、加强重点贸易集散地辐射作用,确保城市和农村粮食供应的原则,在边远粮站退出国有的同时,做强做大保留的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继续发挥粮食主渠道作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二是引导粮食市场主体,特别是国有企业,坚持优质优价、市场定价、企业自主收购的原则,积极创新收购方式,扩大收购
量,切实满足农民出售余粮的要求。三是充分利用省、市、县三级储备粮的吞吐保护农民的利益,保持粮食价格在合理价位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切实把握和控制好储备粮轮换销售出库的节奏和力度,引导农民适时出售余粮,形成合理稳定的价格预测,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四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粮食直补政策,精心组织实施,规范操作程序,落实直补资金,切实保护种粮农户利益。五是调查研究粮食市场,形成发现价格的有效机制,不断完善保护粮农的长效机制。
二、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粮食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内容之一,也是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一是要加快以粮食购销、加工为龙头的粮食产业体系建设。鼓励支持国有粮食企业在深化改革中,以资产、技术为纽带,组建一批竞争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搞活粮食购销、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中发挥骨干作用。通过龙头企业连结基地,带动农户,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企双赢。二是鼓励和发展粮食订单生产、订单收购。鼓励龙头企业向农民推广“生产者好销、经营者好卖、消费者好吃”的优质粮食品种,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种植技术等需求,引导调整种植结构,扩大优质粮食的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鼓励农民为粮油加工提供优质原料,让农民分享加工增值的效益。三是大力发展“两代一换”。以代农储存、代农加工和品种兑换为主,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企联营模式,让民户从中得到方便和实惠。四是做好面向农村的粮食仓储服务工作。一方面加强粮食仓储设施的改造和维修,充分为方便农户售粮服务,加一方面为满足广大农户租借场地提供便利条件。
三、积极培育和规范粮食市场,促进农村粮食流通有序竞争。
放开粮食市场和加强管理是粮食流通管理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以来,粮食购销市场的主体明显增多,在粮食流通中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数量和经营规模都已占很大比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搞活粮食市场流通。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存在经营条件参差不齐,诚信度也有差异,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难度。《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粮食市场管理主体地位,为此粮食部门必须依据条例,依法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监管,查处坑农害农行为,规范粮食市场秩序,维护种粮农户利益,为粮食市场的健康发展创造宽松、和谐、公平的环境。
第五篇:镇党委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如何发挥
镇党委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如何发挥“主角”作用
孔村镇人大副主席苏本河
近期,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整体安排,开展了“问计四万百姓、谏言孔村发展”走访调研活动,深入全镇5个村及多个单位,采取听取镇村干部汇报、与党员、干部或群众座谈、实地查看等形式,找准了全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探索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镇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前线指挥部”,担负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任,能否充分发挥“主角”作用,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到基层。调研中发现,镇党委始终能够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放在保持稳定发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高度来对待,作为一项牵动全局、抓纲带目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但是也有部分环节比较薄弱,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不能完全落实,管党意识不强,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围绕经济抓党建的思路不清,工作时紧时松,缺乏连续性,习惯于搞几次突击、整顿,开展几项活动来代替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存在“平时不抓评时抓”现象,没有建立长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在村级班子管理上,固强攻弱的力度不够,缺少过硬的综合性典型,“难点村”治理整顿进度缓慢;部分村党建基础工作薄弱,活动室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个别村“三会一课” 1
制度不能坚持经常,有的村不能定期召开支部大会,党员发展结构比例不够优化,党务村务公开不够及时;从事党务工作干部和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干部对应知应会的党务知识不能熟练地掌握,有的甚至对镇党委正在开展的重大活动不了解,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热情不高、劲头不足。
二、强化镇党委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主角”作用的途径
1、从思想上,增强一种意识。即增强镇党委的管党意识,提高管党能力,发挥好镇党委在抓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党组织书记履行职责的考核机制,不断强化镇村直接责任人的政治责任,使其牢固树立“不抓基层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基层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增强自觉抓基层、打基础的意识。镇领导干部带头精心制定党建工作规划,定期深入到村,指导、协调解决村内矛盾问题,带头分包问题最多、转化难度最大的后进村,以点带面,指导全局。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会诊。实行党委成员包村“五包”责任制,即包支部班建强、包两委关系理顺、包难点问题解决、包重点工作完成、包选准富村路子,坚决杜绝出现支部瘫痪或半瘫痪的村、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村、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村。
2、从力量上,抓好两支队伍。着力抓好镇村党务工作者队伍、农村党建指导员队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抓力量,确保党建工作有专人去抓、有足够的精力去管,确保党建各项任务落实。选拔高素质年轻干部充实镇村党务工作者队伍,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和目标,定期进行党建业务知识培训。强化党务工作者对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认识,严格落实党要管党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抓早、抓细、抓实。
推行向“难点村”下派党建指导员的作法,充实力量做好党建工作,重点负责村情民意调研、组织建设指导、政策法规宣传、富民强村服务、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制度规范、后备干部培养等职责,提高村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筑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根基。
3、从制度上,建立三项机制。重点建立交流指导机制、督查督办机制、考核激励机制,促使镇党委主动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好“主角”作用。
一是交流指导机制。实行“月例会、半年述职、年终联查互看”制度。每月组织召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例会,镇主管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参加,汇报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下月党建工作。镇党委每半年直接听取各村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报告,镇党委班子成员进行点评,各村党组织书记之间加强横向交流,并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年终组织镇村党务工作者组成联查组,随机确定联查对象,对党建工作进行定点解剖,共同制定措施,促进工作落实。
二是督查督办机制。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日常督导与明查暗访相结合,镇党委组织办建立日常督查考核台帐,随时将督导和明查暗访的情况记录在档,并向全镇通报。对督导和明查暗访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以及通过信访渠道反映的突出问题,由镇党委向各村下发督导检查提示单,限期进行解决,解决结果作为年终党建考核排名的参考依据。
三是考核激励机制。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个人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优秀信息员,年终进行专项表彰,引导镇、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务工作者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着力解决
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
4、从基础上,力促四项规范。着重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四项基层基础工作进行全面规范,促进党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一是阵地建设规范。镇党委对已建好的村级办公场所进行达标验收。按照“十有”标准,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提高使用效率,使之真正发挥阵地作用。
二是档案记录规范。档案记录工作要实行逐级分类,逐层管理,做到“十有”:即“有时间、有地点、有主题、有参加人、有议程、有发言、有决议,有事必记,有记建档,有档可查”。要提高镇村党务工作者对做好档案记录工作的认识,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档案记录工作进行强调和规范,明确镇专人负责,村专人记录,坚持定期检查、定期通报,对丢失记录本、管理不善和记录混乱的要进行严肃批评。
三是党务公开规范。按照上级党务公开要求进行公开,重点在规范公开程序、丰富公开内容、增强公开实效上下功夫,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提高。要做到凡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能公开的都要公开。
四是干部培训规范。镇党委定期组织镇、村干部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正规化学历教育,目前共有15名镇村干部分批进行大专学历教育。镇党委负责对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及村“两委”其他成员进行岗位素质和专业知识培训,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年参加镇脱产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10天,村“两委”其他成员参加年脱产培训的时间一般不少于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