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新材料领域发展计划与方向
我国新材料领域发展计划与方向
我国政府对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近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鼓励政策,指定了一批新材料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规划了一批新材料成果转化与产业建设基地,特别是在国家先后出台的一些重大科技开发和产业化计划中,均把新材料列为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在国家的重大科技计划中,与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相关的有:
863计划,是国家的中长期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其中的7个高技术研究领域中,新材料研发被作为重点之一。国家在“863”计划中陆续拿出22.5亿元专门用于新材料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十五”期间,863计划新材料领域设立了三个主题,一是光电子材料及器件主题:解决若干关键光电子材料、器件和模块规模化生产技术,重点开发超高亮度显示材料与器件,超高速度、超大容量光存储材料与器件,高灵敏度的光传感材料等,第一批课题安排了64个项目,二是特种功能材料技术主题: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特种功能材料及相关技术,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提升相关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引导并促进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群自勺形成,重点开发超导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能量转换和储能材料、稀土功能材料、信息功能陶瓷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第一批课题安排了66个项目,三是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主题:以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结构材料及其先进制备、成形与加工技术,重点开发轻质、高强度的结构材料,第一批课题安排了45个项目。去年以来,国家科技部又公布了第二批课题的项目申请指南和公开招标公告。
973计划,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选择的30个重大课题中有7个与材料有直接关系,包括改造传统材料产业涉及的基础问题;发展高技术新材料涉及的基础问题;材料设计、制备、成型、改性及使用中的基础问题。
火炬计划(促进我国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指导性开发计划)、科技攻关计划(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重大科技问题的科技发展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政府专项基金),均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高附加值、节能降耗、有利环境保护以及出口创汇的各类新材料项目的研发与产业化列入优先支持范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为支持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而设立的专项基金,它大力支持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特别是具有新思想,新方法以及可能产生新成果的材料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研究课题,与材料有关的约占四分之一。目前,已建和在建的150个重点实验室中,有关材料工艺、组织、结构、表征与测试的达35个,超过总数的1/5。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技部于2002年8月正式启动了“西部新材料行动”计划,主要内容为:整合国家和地方资源,强化东西部联动,攻克一批制约西部新材料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企业,建设一批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凝聚和培养一批致力于西部新材料事业的人才,形成若干个有西部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行业,促进西部地区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国家在“十五”期间决定安排2亿元专项经费用于有西部特色的新材料产业。
为推动新材料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国家计委)从2000年起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新材料专项”,任务是大力发展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新材料。特别是要重
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满足特殊需要且需求量较大、效益显著、实现产业化基础较好的新材料。专项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支持创新、发展产业”的原则,采用分步实施、滚动安排的方式进行。为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专项中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采用专家评选与招标相结合的办法,以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专项每年都发布内容不同的项目公告,确定本年度的投资开发重点。项目申报单位可通过本地主管部门或计划部门向国家发改委申报。
从去年开始,我国启动了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的研究与制订,在所设立的20个战略专题中,与材料科技密切相关的有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战略高技术问题、国防科技问题,基础科学问题等7个专题。围绕这些专题,科技部组织力量广泛开展了调查研究,不久前专门召开了“我国材料领域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我国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战略研究”课题验收会。专家组建议将前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和“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两个专题中采用,并纳入我国材料领域“十一五”规划中;专家组认为,后一课题分析了我国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已建新材料产业基地的成功经验与不足、重点地区材料产业发展的特点与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对我国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发展具有决策参考价值。
针对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开发新材料的现状,从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实际出发,业内人士建议我国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应突出重点,强化投资,加大发展力度,重点瞄准六大方向:1)电子信息材料:尽快开发和生产大直径硅片、大容量光纤、传感器敏感材料,改变大量依赖进口局面。大力发展高性能磁记录和光记录材料、微玻介质陶瓷材料、彩色感光材料、新型发光材料、晶体材料、稀土永磁材料;2)高性能复合材料:重点开发碳纤维制品、高等级人造金刚石、高级功能填料、高耐久钢材、防腐涂料、高级反光材料等;3)先进陶瓷材料重点开发和生产新型功能陶瓷,如电容器陶瓷、半导电陶瓷和光学陶瓷等;4)特种玻璃材料:重点发展玻璃纤维及玻璃钢制品、建筑装饰用玻璃、艺术品及功能玻璃(如微晶玻璃)等;5)高分子材料:发展聚酯切片、聚丙烯丝束、醋酸纤维、特种塑料(如工程塑料)等产品,开发以人工脏器为重点的生物医学技术材料等;6)新型金属材料如金属玻璃、金属微晶材料、超细粉金属材料等。鉴于新材料发展日新月异,在新材料研究开发方面应进行超前技术储备,如在非平衡态材料、低维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等代表新材料最新发展方向的领域,进行前期研究开发。
我国投资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与重点地区
为了加大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推动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科技部近年先后在湖南长沙、浙江宁波、江苏江阴等地建立起9个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如去年5月在山东淄博建立的基地,将有机高分子新材料、先进陶瓷材料、高性能隔热材料、磁性材料、纳米材料、稀土材料和复合材料等七个领域作为研发及产业化重点。去年7月在马鞍山市建立的基地,计划用5年时间投入50亿元,促进新材料成果的转化并实现产业化,到2007年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将达150亿元。去年底,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在山东莱芜市揭牌,其高效能轿车用水雾化钢铁粉末生产技术、陶瓷复合刀具生产技术等6个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现在已有28个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在西部地区的西安、柳州、攀枝花,科技部分别批准建立了3个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位于西安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的基地占地370亩,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环境与能源新材料、光电子材料,同时创建新材料专业孵化器。柳州的基地将重点发展铟、锌、锡、锑等有色金属新材料及竹浆新材料、汽车新材料与零部件。到2006年底,将建成1-2个国家级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初步建成4大产业基地。今年初,科技部正式批准在北京中关村永丰建设全国第9个“国家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
国家还先后批准在各地兴建了一批颇具规模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如去年6月在广东佛山正式启动的“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计划投入100多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生物
医学新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特种陶瓷材料、涂料与特种化学品、光电子信息材料和高性能金属材料6大产业,预计2010年基本建成。去年底,科技部同意在山东青岛建立“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特种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新型生物材料、能源环境材料等6个领域的产业,培育10个年产值5亿至10亿元的重点新材料企业;“十五”期间研发和引进100项重大新材料成果来基地转化;到2005年,全市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天津于2002年底开工建设大型新材料产业基地――“天津国际新材料园”,协议落户企业将超过200家,计划6年内实现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为了促进新材料产品的出口,去年底,我国规模最大的新材料生产出口基地――方大新材料科技园在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动工兴建,计划总投资12亿元,到2004年底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带动相关配套产业销售约45亿元。
我国在新材料领域与国外合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去年7月,由日、韩、美三国联合投资的大型化学新材料项目――当今世界单体规模最大、年产6万吨的共聚甲醛生产装置在江苏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动工兴建,投资总额达14亿美元,预计2004年底竣工,2005年投入试运行。共聚甲醛类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IT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工业和日用品生产,我国年需求量超过15万吨,长期依赖进口。去年10月,国际材料技术促进中心在北京成立,这是在我国科技部和商务部支持下,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我国材料领域创办的第一个国际组织。中心将利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国际网络资源,为中国材料企业走出国门和引进先进技术提供绿色通道,并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材料工业方面的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
有些地方在兴办新材料产业基地、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筹集所需建设资金,还以专业性产业基金的模式运作。成立了专门面向新材料产业的投资公司,如前几年成立的“创新新材料投资有限公司”,由多家创业投资机构和大型企业联合发起成立的“北京新材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近年来,新材料产业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大力扶持下,正成为有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如北京市在稀土永磁、人工晶体、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的开发,已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北京的新材料高科技企业现已发展到780多家,年销售收入突破170亿元,其中有上市公司7家,主营收入共达2863亿元,争利润3.16亿元。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和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联合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内从事新材料及相关产业研发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于去年6月共同发起组建了“中关村新材料产业联盟”。中国非金属矿工业(集团)总公司和澳门恒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还于去年6月签署协议,确定双方共同投资20多亿元,在朝阳区中关村电子城科技园内兴建“中材新材料科技园”,计划占地1000亩,将主要从事制造和研发集成电路材料、微电子光电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和特种功能材料,预计2004年实现销售额20亿元,2006年完成整个园区建设。北京市近年出台的新材料基地发展规划提出:到2005年,北京新材料产品总体水平要达到国际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水平,50%以上成为国内名牌产品:到2010年,北京新材料产品总体水平达到国际90年代末水平,5个领域在国际上领先;在产业基础方面,2005年要建成大型企业集团12个,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0个,名牌企业10家;2010年建立大型企业集团17个,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50个,名牌企业20家,到2010年基本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上海的新材料产业由于外部环境优越,近年发展也很快,总产值目前已超过450亿元。未来10年内,上海市将投入约2000亿元巨资,精心打造国内最大的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推出合成树脂、纤维等8大类产品,含氟新材料等7项产业化项目,化学合成全生物降解材料等6项重点研发项目,形成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一体化格局。
广东深圳目前共有新材料企业40多家,可充电电池及相关材料产业在全国领先,新型电池产量居全国第一,世界上5家大型锂离子电池企业中深圳就占了2家;在高分子材料(硅橡胶、热收缩材料)、复合材料(镀膜材料、人造金刚石及硬质合金)、先进陶瓷材料(压电陶瓷、结构陶瓷、信息陶瓷)、纳米材料等方面,深圳也打下了较好基础,有机硅橡胶产量、太阳能产品的出口均列全国首位。预计到2005年,深圳新材料产业产值将达到100亿元。
西部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部新材料科技行动”计划的推动下,新材料产业也取得良好发展。如甘肃地区启动了国家级兰、白、金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和国家兰州石化新材料基地建设,基地包含6项国家863科研攻关项目和几十个省级科研攻关项目,初步投入科研经费达16亿元,年总产值已达100亿元,规划到2007增加到210亿元。在四川绵阳地区,由于新材料领域智力密集度高,科研基础条件具有优势,目前已形成新材料基础研究、开发、产业化3个层次的发展格局。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台的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态环保、高性能结构三大新材料领域,到2005年新材料产业资源基本实现整合,培育出一批具有导向性的新材料研发生产优势企业群体;到2010年建成川西北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研发和创新基地主要经济指标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到2005年突破销售收入5亿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在国家大力推动下,新材料产业正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热点和投资热土。在我国新材料领域,一些重大共性技术近年来取得突破,一大批新材料孵化器与企业迅速崛起,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效益的提高。如锂离子电池产业2000年以来年均增长超过140%,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光伏产量已超过15MW,跻身世界光伏10强之列,未来2-3年,中国光伏产业将跨入世界前5强。2003年我国钕铁硼磁材产量已达9500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0.1%。专家预测到2008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有可能形成一个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大市场,到2010年,我国光电子产品年产值可达2000元人民币,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0%;到2010年,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可达5.4万吨,产值31亿美元,年均增长60%,远超过世界23%的年均增长速度。
第二篇:我国新材料领域发展计划与方向
我国新材料领域发展计划与方向
本文来自 :博研 联盟论 坛
我国政府对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近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鼓励政策,指定了 一批新材料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规划了一批新材料成果转化与产业建设基地,特别是在国家 先后出台的一些重大科技开发和产业化计划中,均把新材料列为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在国家的 重大科技计划中,与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相关的有:
本文来自 :博研 联盟论 坛 本 文来自 :博研 联盟论 坛
863 计划,是国家的中长期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其中的 7 个高技术研究领域中,新材 料研发被作为重点之一。国家在“863”计划中陆续拿出 22.5 亿元专门用于新材料领域关键技术 的研究。“十五”期间,863 计划新材料领域设立了三个主题,一是光电子材料及器件主题:解 决若干关键光电子材料、器件和模块规模化生产技术,重点开发超高亮度显示材料与器件,超高 速度、超大容量光存储材料与器件,高灵敏度的光传感材料等,第一批课题安排了 64 个项目,二是特种功能材料技术主题: 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特种功能材料及相关技术,建立相关 的评价体系,提升相关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引导并促进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群自勺形成,重点开发 超导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能量转换和储能材料、稀土功能材料、信息功能陶瓷材料、生物 医用材料等,第一批课题安排了 66 个项目,三是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主题:以国民经济建设中 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结构材料及其先进制备、成形与加工技术,重点开发轻质、高强度的结构材料,第一批课题安排了 45 个项目。去年以来,国家科技部又公 布了第二批课题的项目申请指南和公开招标公告。
本文来自 :博研 联盟论 坛 本文 来自: 博研联 盟论坛
973 计划,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选择的 30 个重大课题中有 7 个与材料有直接关系,包括改造传统材料产业涉及的基础问题;发展高技术新材料涉及的基础问题;材料设计、制备、成型、改性及使用中的基础问题。
本文来自 :博研 联盟论 坛 本文来 自:博 研联盟 论坛
火炬计划(促进我国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指导性开发计划)、科技攻关计 划(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重大科技问题的科技发展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政府专项基金),均将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高技术、高附加值、节能降耗、有利环境保护以及出口创汇的各类新材料项目的研发与产 业化列入优先支持范围。
本文来自 :博研 联盟论 坛 本 文来自 :博研 联盟论 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为支持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而设立的专项基金,它大力支持具有 重要应用前景,特别是具有新思想,新方法以及可能产生新成果的材料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研究课题,与材料有关的约占四分之一。目前,已建和在建的 150 个重点实验室中,有关材料工艺、组织、结构、表征与测试的达 35 个,超过总数的 1/5。
本文来自 :博研 联盟论 坛 本文来 自:博 研联盟 论坛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技部于 2002 年 8 月正式启动了“西部新 材料行动”计划,主要内容为:整合国家和地方资源,强化东西部联动,攻克一批制约西部新材 料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企业,建设一批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 及产业化基地,凝聚和培养一批致力于西部新材料事业的人才,形成若干个有西部特色和国际竞 争力的新材料行业,促进西部地区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国家在“十五”期间决定安排 2 亿元专项经费用于有西部特色的新材料产业。
为推动新材料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国家计委)从 2000 年起组织实施 “高技术产业化新材料专项”,任务是大力发展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新材料。特别是要重
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满足特殊需要且需求量较大、效益显著、实现产业化基础较好的新 材料。专项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支持创新、发展产业”的原则,采用分步实施、滚动安排 的方式进行。为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专项中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采用专家评选与招 标相结合的办法,以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专项每年都发布内容不同的项目 公告,确定本的投资开发重点。项目申报单位可通过本地主管部门或计划部门向国家发改委 申报。
本文来 自:博 研联盟 论坛
从去年开始,我国启动了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的研究与制订,在所设立的 20 个战略专题中,与材料科技密切相关的有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战略高技术问题、国防科技问题,基础科学问题 等 7 个专题。围绕这些专题,科技部组织力量广泛开展了调查研究,不久前专门召开了“我国材 料领域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我国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战略研究”课题验收会。专家组建 议将前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和“战略 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两个专题中采用,并纳入我国材料领域“十一五”规划中;专家组认为,后一课题分析了我国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已建新材料产业基地的成功经验与不足、重点 地区材料产业发展的特点与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对我国 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发展具有决策参考价值。
本文 来自: 博研联 盟论坛
针对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开发新材料的现状,从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实际出发,业内人士建议我 国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应突出重点,强化投资,加大发展力度,重点瞄准六大方向:1)电子信 息材料:尽快开发和生产大直径硅片、大容量光纤、传感器敏感材料,改变大量依赖进口局面。大力发展高性能磁记录和光记录材料、微玻介质陶瓷材料、彩色感光材料、新型发光材料、晶体 材料、稀土永磁材料;2)高性能复合材料:重点开发碳纤维制品、高等级人造金刚石、高级功 能填料、高耐久钢材、防腐涂料、高级反光材料等;3)先进陶瓷材料重点开发和生产新型功能 陶瓷,如电容器陶瓷、半导电陶瓷和光学陶瓷等;4)特种玻璃材料:重点发展玻璃纤维及玻璃 钢制品、建筑装饰用玻璃、艺术品及功能玻璃(如微晶玻璃)等;5)高分子材料:发展聚酯切片、聚丙烯丝束、醋酸纤维、特种塑料(如工程塑料)等产品,开发以人工脏器为重点的生物医学技术 材料等;6)新型金属材料如金属玻璃、金属微晶材料、超细粉金属材料等。鉴于新材料发展日 新月异,在新材料研究开发方面应进行超前技术储备,如在非平衡态材料、低维材料,高温超导 材料等代表新材料最新发展方向的领域,进行前期研究开发。我国投资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与重点地区
本文 来自: 博研联 盟论坛 本文来 自:博 研联盟 论坛
为了加大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推动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科技部近年先后在湖南长沙、浙江宁波、江苏江阴等地建立起 9 个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如去年 5 月在山东淄博建立的基地,将有机高分子新材料、先进陶瓷材料、高性能隔热材料、磁性材料、纳米材料、稀土材料和复合材料等七个领域作为研发及产业化重点。去年 7 月在马鞍山市建立 的基地,计划用 5 年时间投入 50 亿元,促进新材料成果的转化并实现产业化,到 2007 年新材 料产业销售收入将达 150 亿元。去年底,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在山东莱芜市揭 牌,其高效能轿车用水雾化钢铁粉末生产技术、陶瓷复合刀具生产技术等 6 个项目被列入国家 “863”计划,现在已有 28 个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在西部地区的西安、柳州、攀枝花,科技部分别批准建立了 3 个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位于西安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的基 地占地 370 亩,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环境与能源新材料、光电子材料,同时创建新材料专业孵化器。柳州的基地将重点发展铟、锌、锡、锑等有色金属新 材料及竹浆新材料、汽车新材料与零部件。到 2006 年底,将建成 1-2 个国家级新材料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并初步建成 4 大产业基地。今年初,科技部正式批准在北京中关村永丰建设全国 第 9 个“国家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
本文 来自: 博研联 盟论坛
国家还先后批准在各地兴建了一批颇具规模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如去年 6 月在广东佛山正 式启动的“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计划投入 100 多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生物
医学新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特种陶瓷材料、涂料与特种化学品、光电子信息材料和高性能金 属材料 6 大产业,预计 2010 年基本建成。去年底,科技部同意在山东青岛建立“火炬计划新材 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特种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新型生 物材料、能源环境材料等 6 个领域的产业,培育 10 个年产值 5 亿至 10 亿元的重点新材料企业; “十五”期间研发和引进 100 项重大新材料成果来基地转化;到 2005 年,全市新材料产业总产 值达到 200 亿元。天津于 2002 年底开工建设大型新材料产业基地――“天津国际新材料园”,协议落户企业将超过 200 家,计划 6 年内实现年产值超过 1000 亿元。为了促进新材料产品的 出口,去年底,我国规模最大的新材料生产出口基地――方大新材料科技园在南昌市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动工兴建,计划总投资 12 亿元,到 2004 年底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值 30 亿元,带 动相关配套产业销售约 45 亿元。
本文来 自:博 研联盟 论坛
我国在新材料领域与国外合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去年 7 月,由日、韩、美三国联合投资的 大型化学新材料项目――当今世界单体规模最大、年产 6 万吨的共聚甲醛生产装置在江苏南通 经济技术开发区动工兴建,投资总额达 14 亿美元,预计 2004 年底竣工,2005 年投入试运行。共聚甲醛类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 IT 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工业和日用品生产,我国年需求量超 过 15 万吨,长期依赖进口。去年 10 月,国际材料技术促进中心在北京成立,这是在我国科技 部和商务部支持下,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我国材料领域创办的第一个国际组织。中心将利用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国际网络资源,为中国材料企业走出国门和引进先进技术提供绿色通道,并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材料工业方面的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
本文 来自: 博研联 盟论坛
有些地方在兴办新材料产业基地、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筹集所需建设资金,还以专业性产业基金的模式运作。成立了专门面向新材料产业的投资公司,如前几年成立的“创 新新材料投资有限公司”,由多家创业投资机构和大型企业联合发起成立的“北京新材料投资管理 有限公司”。
本 文来自 :博研 联盟论 坛
近年来,新材料产业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大力扶持下,正成为有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如北京 市在稀土永磁、人工晶体、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的开发,已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北京的新材料高科技企业现已发展到 780 多家,年销售 收入突破 170 亿元,其中有上市公司 7 家,主营收入共达 2863 亿元,争利润 3.16 亿元。北 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和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联合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 内从事新材料及相关产业研发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于去年 6 月共同发起组建了“中关村新材料 产业联盟”。中国非金属矿工业(集团)总公司和澳门恒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还于去年 6 月签署协 议,确定双方共同投资 20 多亿元,在朝阳区中关村电子城科技园内兴建“中材新材料科技园”,计划占地 1000 亩,将主要从事制造和研发集成电路材料、微电子光电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和 特种功能材料,预计 2004 年实现销售额 20 亿元,2006 年完成整个园区建设。北京市近年出 台的新材料基地发展规划提出:到 2005 年,北京新材料产品总体水平要达到国际上世纪 90 年 代初中期水平,50%以上成为国内名牌产品:到 2010 年,北京新材料产品总体水平达到国际 90 年代末水平,个领域在国际上领先; 5 在产业基础方面,2005 年要建成大型企业集团 12 个,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 30 个,名牌企业 10 家;2010 年建立大型企业集团 17 个,销售收入超 亿元企业 50 个,名牌企业 20 家,到 2010 年基本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 新体系。
本文 来自: 博研联 盟论坛
上海的新材料产业由于外部环境优越,近年发展也很快,总产值目前已超过 450 亿元。未 来 10 年内,上海市将投入约 2000 亿元巨资,精心打造国内最大的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 化工新材料,推出合成树脂、纤维等 8 大类产品,含氟新材料等 7 项产业化项目,化学合成全 生物降解材料等 6 项重点研发项目,形成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一体化格局。
本 文来自 :博研 联盟论 坛
广东深圳目前共有新材料企业 40 多家,可充电电池及相关材料产业在全国领先,新型电池 产量居全国第一,世界上 5 家大型锂离子电池企业中深圳就占了 2 家;在高分子材料(硅橡胶、热收缩材料)、复合材料(镀膜材料、人造金刚石及硬质合金)、先进陶瓷材料(压电陶瓷、结构陶 瓷、信息陶瓷)、纳米材料等方面,深圳也打下了较好基础,有机硅橡胶产量、太阳能产品的出 口均列全国首位。预计到 2005 年,深圳新材料产业产值将达到 100 亿元。
本 文来自 :博 研联盟 论坛
西部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部新材料科技行动”计划的推动下,新材料产业也取得 良好发展。如甘肃地区启动了国家级兰、白、金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和国家兰州石化新材料基地 建设,基地包含 6 项国家 863 科研攻关项目和几十个省级科研攻关项目,初步投入科研经费达 16 亿元,年总产值已达 100 亿元,规划到 2007 增加到 210 亿元。在四川绵阳地区,由于新 材料领域智力密集度高,科研基础条件具有优势,目前已形成新材料基础研究、开发、产业化 3 个层次的发展格局。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台的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态环保、高性能结构三大新材料领域,到 2005 年新材料产业资源基本实现整合,培育出一 批具有导向性的新材料研发生产优势企业群体;到 2010 年建成川西北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化基 地,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研发和创新基地主要经济指标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 30%以上,到 2005 年突破销售收入 5 亿元,2010 年实现销售收入 20 亿元。
本 文来自 :博研 联盟 论坛
在国家大力推动下,新材料产业正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热点和投资热土。在我国新材 料领域,一些重大共性技术近年来取得突破,一大批新材料孵化器与企业迅速崛起,推动了整个 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效益的提高。如锂离子电池产业 2000 年以来年均增长超过 140%,未来几 年仍将保持年均 30%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光伏产量已超过 15MW,跻身世界光伏 10 强之列,未来 2-3 年,中国光伏产业将跨入世界前 5 强。2003 年我国钕铁硼磁材产量已达 9500 吨,占全球总产量的 50.1%。专家预测到 2008 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有可能形成一个 3000 亿元人 民币左右的大市场,到 2010 年,我国光电子产品年产值可达 2000 元人民币,占世界市场份 额的 10%; 2010 年,到 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可达 5.4 万吨,产值 31 亿美元,年均增长 60%,远超过世界 23%的年均增长速度。
第三篇:第十章 市场营销新领域与新概念
第十章
市场营销新领域与新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对产品的创意、设计和生产,以及定价与促销的策划和实施,都要以()为前提,力求减少和避免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
A、企业赢利
B、企业经营目标
C、保护生态环境
D、满足股东利益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由于产品的同质化日益增强,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个性化、多样化日益发展,于是日渐兴起的4C观念,更新和强化了以()为中心的营销组合。A、沟通 B、宣传
C、消费者需求 D、质量 3、4R较4C更突出顾客的核心地位,营销的核心从交易走向()。
A、交换
B、销售
C、关系
D、需求
4、当营销执行的结果偏离预期目标,或是执行中遇到较大阻力时,需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寻求对策时,需运用()。
A、营销贯彻技能
B、营销诊断技能
C、问题评定技能
D、结果评价技能
5、关系营销将建立与发展同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作为企业营销的()。
A、关键变量
B、次要工作
C、间接任务
D、辅助工作
6、()要求建立专门的部门,用以追踪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
A、绿色营销
B、关系营销
C、整合营销
D、生态营销
7、关系营销把一切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都纳入研究范围,用系统的方法考察企业所有活动及其相互关系,表现积极的一方被称为(),表现不积极的一方被称为目标公众。
A、经纪人
B、信息传播者
C、市场营销者
D、中间商
8、关系营销更为注意的是()。
A、摇摆不定的顾客
B、争取新顾客
C、维系现有顾客
D、以上全部答案
9、()是企业营销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联系沟通和协调行动的专门机构。
A、关系管理机构
B、人事部门
C、广告部门
D、宣传部门
10、建立营销道德最根本的还是确立并实施()。
A、生产观念
B、市场营销观念
C、推销观念
D、社会营销观念
11、营销者掌握的信息较多,而消费者了解的情况较少,对有关商品的知识甚为有限,在交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是由于()引起的。
A、信息对称
B、信息不对称
C、信息传递
D、信息失真
12、关系营销是以()为基本思想,将企业置身于社会经济大环境中来考察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
A、信息论
B、控制论
C、协同论
D、系统论
13、整合营销的创始人是()。
A、麦卡锡
B、科特勒
C、李维特
D、舒尔茨
14、对那些数量很少但边际利润很高的顾客,如大用户、大型零售商、企业则希望与其建立()。
A、全面伙伴关系
B、连锁关系
C、基本关系
D、互惠关系
15、跨越原有的产品和市场,通过原创性的理念和产品开发,激发出新的市场和利润增长点,这叫做()。
A、水平一体化
B、水平营销
C、国际营销
D、横向营销
16、源自特定市场内部的创新,即通过采取市场细分与定位策略,调整现有的产品和服务,以扩大市场,这是()。
A、水平营销
B、纵向营销
C、整合营销
D、国际营销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绿色理论和绿色意识的指引下,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必须制定()。
A、市场营销计划 B、市场营销战略 C、绿色营销战略 D、市场营销组合 E、绿色营销组合
2、以注重()共同利益为中心的整合营销,具有整体性与动态性特征,企业把与消费者之间交流、对话、沟通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
A、企业 B、员工 C、顾客 D、经销商 E、社会
3、消费者的购物成本,包括()。
A、风险承担 B、时间耗费 C、体力耗费 D、精力耗费
E、购物的货币支出
4、舒尔茨提出的4R理论更突出顾客的核心地位,营销的核心从交易走向关系,4R是指()。
A、与顾客建立关联 B、注重顾客感受 C、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D、关系营销越来越重要 E、赞赏回报是营销的源泉
5、整合营销实施的技能包括()。
A、营销贯彻技能 B、营销诊断技能 C、问题评估技能 D、营销组织技能 E、评价执行结果技能
6、在整合营销实施中,涉及()等方面。
A、资源 B、人员 C、广告 D、组织
E、管理
7、对一个公司的产品满意的顾客,通常()。
A、重复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 B、购买公司的其他新产品 C、给公司做宣传
D、提供广泛信息、意见和建议 E、对产品、品牌乃至公司保持忠诚
8、关系管理机构是企业营销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联系沟通和协调行动的专门机构,其主要作用是()。
A、收集信息资料,充当企业的耳目
B、综合评价各职能部门的决策活动,充当企业的决策参谋 C、协调内部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D、宣传企业的产品,促进产品的销售
E、向公众输送信息,沟通企业与公众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9、适合在互联网上销售的产品,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较高的科技含量或与电脑有关 B、以“网络族”为目标市场 C、市场需求的地理范围广阔
D、能推广不易设店贩卖的特殊产品 E、网络销售费用远低于其他渠道
10、生产经营便利品的企业,为了建立持久的顾客关系,通常采取的方式有()。
A、逐个打电话 B、广告 C、营业推广 D、服务电话 E、电子网站
三、判断题
1、绿色营销是以市场营销观念作为指导思想。()
2、绿色消费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观念。()
3、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绿色消费必将促进绿色营销的形成和蓬勃发展。()
4、绿色营销重视协调企业经营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力求实现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发展,并不考虑企业利润问题。()
5、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人类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毁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给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大自然的报复促使人类反省,绿色需求便逐步由潜在转化为现实。()
6、中国的绿色工程始于绿色商品开发。()
7、绿色产品不仅对社会或环境改善有所贡献,而且能有效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短期效益。()
8、绿色营销要求企业在对绿色产品进行推广时,广告投入量要大,广告频率要高。()
9、整合营销观念要求企业把所有活动都整合和协调起来,努力为企业的利润目标服务。同时,强调企业与市场之间互动的关系和营销,努力发展潜在市场和创造新市场。()
10、4C观念的成本包括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消费者购物成本,因而营销价格因素延伸为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成本。()11、4C与4R都是被誉为整合营销传播之父的唐·舒尔茨提出的。()
12、关系营销的基础,在于交易双方相互之间有较为稳定的友谊。()
13、企业的发展要借助利益相关者的力量,而后者也要通过企业来谋求自身的利益。()
14、企业推行“零顾客背离”计划,目标是让顾客没有离去的机会。()
15、通过互联网络开展市场营销,符合顾客主导、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充分沟通(即4C)的要求。()
16、适合在互联网络上销售的产品,主要是一些鲜活商品。()
17、不道德营销行为能够得逞,消费者利益受损,往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引起的。()
18、营销道德最根本的准则,应是维护和增进企业及其员工的长远利益。()
19、精明的企业不仅要创造顾客,还想要“拥有”顾客的一生,意指企业必须重视顾客一生给企业的价值贡献。()
四、填空题
1、()是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
2、绿色营销所追求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与(),重视协调企业经营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力求实现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发展。
3、有支付能力的(),是绿色营销赖以形成的推动力。
4、绿色营销战略应以满足()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还要促进绿色消费意识和绿色需求的发展。
5、整合营销认为,要想有效地为满足顾客需求而开展营销,首先要进行有效的()。
6、购买的方便性是指在销售过程中,强调为顾客提供便利,让顾客既购买到商品,也购买到()。
7、关系营销的基础,在于交易双方相互之间有()上的互补。
8、文化整合是企业市场营销中处理各种关系的()形式。
9、经由网络所提供产品与服务主要在于()的提供,除将产品性能、特点、品质、价格以及顾客服务内容充分加以显示外,更重要的是能针对个别需求作一对一的营销服务。
10、道德冲突在某种愿意上反映的是利益冲突,而营销领域利益冲突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树立什么样的()。
11、整合营销更要求各种营销要素的作用力统一方向,形成合力,共同为企业的()服务。
12、水平营销是引入()作为发展新的营销创意的平台。
五、名词解释
1、绿色营销
2、整合营销
3、关系营销
4、网络营销
5、营销道德
6、水平营销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B
5、A
6、B
7、C
8、C
9、A
10、D
11、B
12、D
13、D
14、A
15、B
16、B
二、多项选择题
1、C E
2、A C E
3、A B C D E
4、A B C E
5、A B C E
6、A B D E
7、A B C D E
8、A B C E
9、A B C D E
10、B C D E
三、判断题
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6、正确
7、错误
8、错误
9、错误
10、正确
11、正确
12、错误
13、正确
14、正确
15、正确
16、错误
17、正确
18、错误
19、正确
四、填空题
1、绿色观念
2、可持续发展
3、绿色需求
4、绿色需求
5、沟通
6、便利
7、利益
8、高级
9、信息
10、营销思想
11、营销目标
12、横向思维
五、名词解释
1、绿色营销:广义的绿色营销,是指企业营销活动中体现的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充分考虑社会效益,既能自觉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又自觉抵制各种有害营销;狭义的绿色营销,主要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协调,既要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企业利润目标,也要充分注意自然生态平衡。
2、整合营销:企业所有部门为服务于顾客利益而共同工作时,其结果就是整合营销。整合营销发生在两个层次:一是不同的营销功能必须共同工作;二是营销部门必须和其他职能部门相协调。
3、关系营销:关系营销是以系统论为基本思想,将企业置身于社会经济大环境中来考察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认为企业营销乃是一个与消费者、竞争者、供应者、分销商、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
4、网络营销:网络营销即是通过互联网络向购买者提供产品与服务的营销体系。
5、营销道德:营销道德是调整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客观经济规律及法制以外制约企业行为的另一要素。
6、水平营销:水平营销就是采取横向思考,跨越原有的产品和市场,通过原创性的理念和产品开发,激发出新的市场和利润增长点。
第四篇:我国医药改革方向
三部门明确我国医药改革方向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3日联合发布的文件,到2011年,我国医药市场价格秩序要逐步好转,药品价格趋于合理,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矛盾明显缓解;到2020年,医药价格能够客观及时反映生产服务成本变化和市场供求。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三部门发布的《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提出了上述医药价格改革的近期和长期目标。《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和完善的医药价格管理体系。
《意见》确定了由政府制定价格的药品和医疗服务范围。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障用药及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特殊药品,由政府制定价格;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制定价格,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特需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
《意见》明确,政府制定药品价格要遵循“补偿成本、合理盈利、反映供求”的基本原则,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承受能力、药品临床价值等因素;逐步降低政府指导价药品流通差价率水平,保持药品之间合理差价或比价关系;政府制定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要在合理补偿医疗机构成本基础上,按照扣除财政补助、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和医疗器械(耗材)差价收益核定。
《意见》提出,在合理制定药品零售指导价格的同时,要按照“医药分开”的要求,改革医疗机构补偿机制,逐步取消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加成。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收入,可通过增加财政补助,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和设立“药事服务费”项目等措施进行必要补偿;要进一步改革医疗服务定价方式,加快解决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矛盾,适当提高临床诊疗、护理、手术及其他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和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加强对高值医疗器械价格的管理,引导价格合理形成。
《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医药价格评审制度建设,健全药品和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方法;建立和完善医药市场价格调查、监测和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完善价格决策程序;探索建立医药费用供需双方谈判机制;加强价格监督检查,探索建立医药价格监督长效机制,规范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价格行为。
第五篇:我国投资体制的问题与改革方向
我国投资体制的问题与改革方向
2003-07-03 09:3
3为了使国家能有效地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调控,达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投资项目效益的目的,首先需要对目前我国投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一、切实落实国有单位投资主体之间的分工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就明确提出,要把国有单位投资项目划分为公益性、基础性和竞争性三大类,并分别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承担。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并没有真正得以实现。当前应该借国家机关行政机构改革以及对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之机,明确各国有投资主体的职能和分工。
1、政府投资管理和项目管理职能分离
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承担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多方面的责任,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仅是其众多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政府中直接管理建设资金的人员数量及专业、时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种类众多的大量国有单位投资项目进行具体的管理,尤其是在需要精简政府机构的背景下,政府摆脱繁琐的项目管理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改革措施。因此,政府的投资管理职能和项目管理职能分离是必要的,即政府部门只对投资的总量、结构(投向)进行管理和调控,而把建设项目从决策到实施的工作交给由国家授权的机构(企业)去完成。
2、非经营性投资与经营性投资分离,组建对经营性国有资产承担全过程管理的政府部门
为国家和社会公众服务的公益性投资与有经济收益的投资性质不同,在管理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将两者分开管理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管理,防止顾此失彼,互相制约,有利于相关行业的发展。
对于非经营性领域的建设项目,如科技、文教、卫生、城市道路、国家和省级公路(这些公路都不应该收费)、桥梁、江河湖泊的治理、政府和事业单位办公、国防、治安等方面的建设项目,应该由政府投资建设。具体由政府中制定计划和规划的宏观调控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项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国家的财力支持能力等,每年将相应的建设资金划拨到职能主管部门,如教育、文化、卫生、交通、国防、公检法等部门,由这些部门负责建设。
目前我国国有单位经营性固定资产总量达到7万亿元以上,分布在十几万个国有企业之中,并每年以近万亿元的速度不断增加。为了管好这么庞大数量的固定资产,避免部门分管造成的投资、建设、管理与资金回收之间的脱节,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益,新组建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应承担国有资产从投资决策到资产回收全过程的管理。
国资委作为国家股东的总代表,对改组后的国有企业执行资产负债管理。负责任命由国家管理的企业国有股董事和董事长,并与国有企业(董事会)签订5—7年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计划合同,合同中规定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和经营的目标,作为定期对企业进行考核的依据,而对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利用自有资金和从市场融资进行的项目建设不予干涉,但可以对投资方向和规模进行指导和规范。该部门作为国有股的代表统一收取国有资产股的利润,作为产业发展的资金,资助不能完全自我发展行业(如一些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
3、分级管理,地方政府承担国有资产投资管理的相应职能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为了提高由地方管理的经营性固定资产的效益,应该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为此,要尊重地方的利益和要求,对国有企业采取分级管理的体制。即采取一级(中央)调控,两级(中央和省级)管理的办法,在各省级单位(包括计划单列市)设立相应的地方政府国资委,代表国家管理隶属于地方的国有企业。
在非经营性投资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也要有分工,即分别负责其各自管理的范围。但中央政府有责任资助相对落后的地区,尤其是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4、国家授权企业承担国有单位经营性投资主体的责任
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投资应该由国有企业承担,但是,我国有十几万个国有企业,不但在规模上相差悬殊,而且在管理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每个企业都有投资权,国有单位的投资决策和管理权过于分散,不利于国有经济的发展。比较好的办法是选择和组建大的企业集团和专业资产管理公司,由国家授权其为国有单位投资主体,负责国有资产的投资、保值、增值和回收。
国家授权投资主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企业集团(公司),其领导层(集团公司)是国有资产所有权转让的受体,承担由国家或地方国资委以契约形式授予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责任,是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企业集团内部应按我国的《公司法》实行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董事会和管理委员会是所有者的代表,行使企业集团资产所有权主体的职责和权力,具有投资决策权,决定集团范围内用自有资金和商业银行贷款兴建的投资项目。企业集团(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根据市场发展情况运作。除了国家对企业集团有特殊要求的投资项目,国家在固定资产投资和贷款等方面一般不应再给企业集团特殊的支持。
二是适用于自然垄断或国家需要重点掌握行业的国家公司。如国家电力公司、国家铁路公司、国家电信公司等。这些公司是以行业为主组建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总公司与其下属企业不是行政关系,而是按现代企业制度,以资产为纽带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总公司的董事会是国家授权的国有资产的代表,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责和权力,具有投资决策权。考虑到我国土地辽阔和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可以按地域或其他原则,在同一行业中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国家公司。如国家火电公司、国家水电公司、国家核电公司,或南方电力公司、北方电力公司等。
三是专业资产管理公司,亦可称为投资公司或控股公司,是由国家或地方国资委直接指挥的担负投资职能的资产管理公司。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按国家或地方国资委的指令和指导性信息,制定关系国家或地方发展的项目建设计划,确定具体项目并选择合作的地区和企业集团,筹集用于项目建设的国家或地方国有投资,作为国家或地方国有资产的股东监督项目的建设及项目建成后的经营,并收回经营利润。这类公司只对建设项目参股或控股,一般不参与项目建成后的具体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5、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化改组,组建强大的国家队
我国目前国有资产的数量虽然庞大,但由于国有企业的平均规模小、数量多,使国有资产过于分散,不利于管理,利用效率不高,也容易流失。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化改组。通过改组、改造、联合、兼并、出售等办法,优化国有企业的资产构成,提高国有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减少国有企业的数量。对达到标准的上述三类国有企业,赋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职责和权力。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和授权的企业以300家左右为宜;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资委管理和授权的企业以100家左右为宜;每个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管理和授权的企业可在50家左右;加上其它一些特殊的企业,全国的总数在4500家左右,平均每家企业的资产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
在具体操作时,应对各种企业应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改组和改造。对目前已经成为经济实体的行业总公司庞大机构要进行精简,按高效的原则和企业运行的要求设立机构和配置人员,彻底改变行政管理的模式,以产权关系为纽带,明确总公司与其下属企业之间资产管理与经营的责任,逐渐向规范的企业集团过渡。
对中小型的国有企业,采取自愿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将其逐渐纳入企业集团。对于设备陈旧、产品和技术落后,各企业集团都不愿意要的中小企业,则可采取向社会拍卖的方式收回
资金或采取招标租赁的方式由租赁者经营。对于那些不适宜纳入企业集团,效益还可以的国有企业,可将其国有资产转入专业资产管理公司,由后者控股并负责其发展的资金投入。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化改组是一项复杂而且政策性强的工作,要搞好这项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切忌采取“搞运动”或“一刀切”的办法。在组建企业集团时,不能搞“拉郎配”,应该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双向选择、自愿组合,以经济和产权关系确定各自的位置。
二、改进政府部门对投资活动的管理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在财政上的放权,以及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元化的发展,我国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指令性计划逐渐减少,尤其是2003年国家决定不再对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规模下达指令性计划之后,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指令性管理,其范围只有国家预算内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部分和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这两部分资金加上采用合资等方式调动的资金,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2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该如何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管理才能对全社会的投资起到调控作用呢?
从科学决策的角度出发,在讨论政府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管理时,首先要明确政府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该不该管?如果要管的话,应该管哪些方面?具体又应该由哪些部门来管,怎么管才能使固定资产投资取得好的效果?
上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固定资产投资是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不能对本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不管不问,任何现代国家对政府预算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部分都有一套必要的审批程序;而当全社会投资不足或投资过热,影响到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时,各国政府都要采取措施调控甚至直接出面干涉。我国目前还是以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主导因素的发展中国家,担负国家和地区发展责任的政府,更需要利用固定资产投资去实现多方面的发展目标,不能对固定资产投资放任不管。
1、明确政府管理的范围
目前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按所有制划分,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人和外资共四大类,按投资主体(决策主体)可分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其它企业、个人、外商等六个部分。其中前三个是国有资产投资主体,使用的是国有资产,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政府对其使用有优先决策权。后三个投资主体使用的是非国有资产,政府没有对这些资金的使用的支配权,其他企业中包括有国有资产投资的股份制企业,其投资决策权归企业董事会,对国家控股的部分,政府有一定的决策权。非国有单位的投资总量近几年以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速度增长,目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接近1/2,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作用越来越大。
因此,从总的原则上讲,政府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对国有资产投资有决策权,必然要对其进行管理;非国有资产与政府没有所有权与决策权方面的联系,但由于非国有资产投资在全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政府对其发展应进行必要的调控。例如投资属于国家所有的矿产、水利、森林资源的开发项目,必须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才能进行。另外,在环保、规划、土地使用等方面还要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虽然政府对国有单位投资有决策权,但由于国有单位投资数量庞大,政府的职能的重点在于宏观管理和社会服务,但有必要对各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在投资管理中的职能进行分划,明确各自的分工与协调方式。对于非经营性投资,应该完全由政府部门决策和建设;对于经营性投资,由政府部门确定投资方向和总规模,由国家授权的国有企业具体决策和建设。
2、理顺政府部门在投资管理中的分工与合作关系
固定资产投资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活动,因此,负责制定国家发展规划和计划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该承担起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调控的职责。具体的工作包括: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调整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变化的信息,制定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和结构发展计划;需交国务院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项目的审核;特大型外资项目的审批;用于项目建设的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贷款使用方向和数量的审批等。
作为国有投资重要来源的预算内资金和其他财政性资金由财政部提出的供给总量,并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资金分配计划予以拨付。
承担国家金融运行和调控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应根据国内资金的情况,确定年内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总规模、政策性贷款规模、建设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
专门负责经营性国有资产投资和经营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承担国有资产投资和经营管理的具体工作,其在投资方面的职责应包括:代表国家与获得投资主体授权的企业签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经营目标的合同,并监督和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审批需要国家预算内投资资金、各种专项建设基金和政策性贷款建设的项目,并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的这些资金使用方向及数量,在被授权的国有企业之间进行分配;作为企业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回收企业国有股的利润,并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将这些利润用于国家鼓励和需要大力发展的行业建设等。
作为国家建筑业主管部门的国家建设部,其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主要职责应该是:负责房地产业开发的指导和管理工作;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各项政策、标准和相关法规的制订、发布和监督执行,大中城市建设规划方案的审批或审核上报;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和居民住房的建设标准及配套标准的制订、发布和监督执行;与投资建设有关的设计、施工、监理及各类咨询行业资质标准的制订、发布和评定监督。
三、加强中央政府的投资调控能力
要通过投资体制改革,建立一系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投资管理方法和调控手段,来提高中央政府的投资调控能力。
1、提高投资规划的权威性
对固定资产投资调控起作用的投资规划可分为两类,一是宏观计划,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五年计划、产业发展计划、地区发展规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等等,这些计划可以使投资主体知道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国家对投资的调控目标,国家未来经济的走向等等;另一类是微观的,是政府与得到授权的国有企业(企业集团和专业投资公司)签订的企业发展计划合同,在企业和国家签订的计划合同中,要有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计划。例如,在5年之内某电力公司要增加多少装机容量,完成多少公里一定规格的电网改造等。
2、重视使用经济手段
合理利用税收、价格、利率、证券发行、信贷等杠杆,调控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利用税收调控主要是通过设置与投资有关的税收,或对现有的一些税实行减收和免收的办法去调控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如:征收投资方向调节税;对企业为进行技术改造而进口的高新技术设备,减免进口环节的一些税收;对企业利用盈利投入国家鼓励建设项目的资本金和还贷资金,退还部分或全部企业所得税;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项目,在其投产后一定时期内减免企业所得税等。这些都是对调整投资结构有一定作用的措施。价格调控是国家通过对其控制价格的产品制订优惠性价格的办法,提高投资主体对国家鼓励建设项目投资的积极性。如:可在一些铁路新线上继续执行过的新路新价等。利率调控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用于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行调控,提高或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以抑制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或投资总量的增加。二是用于投资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对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建设项目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由政策性银行对该项目发放软贷款,或者由国家财政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贴息。
国家掌握的建设债券发行和企业股票上市的批准权,都可以用来支持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建设,增加投资主体向这些项目投资的积极性,达到调整投资结构的目的。
3、实行严格的法律约束
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的建设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多个方面,因此,许多方面的法律和法规都能对其起到约束作用,如:关于土地和其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产业政策、筹资和融资、城市规划、企业组建、招投标、合同执行、设计、施工、监理、审计、统计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基本上都已建立了法律或法规,对投资的调控效果很明显,问题的关键是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起不到预期的约束作用。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一般没有人专门地研究投资体制,也没有制订专门的《投资法》,但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环境保护、土地和资源利用、产业发展、货币金融、企业组建、合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法律约束。
考虑到投资建设涉及的方面和领域太多,无法用一部《投资法》来解决投资建设领域的可能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因此,当前我国不应该追求制订一部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都能起调控作用的《投资法》,而是应该制订对国有单位投资主体有约束作用的《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条例》或《国有资产投资法》。
4、建立有效的投资信息导向制度
对投资者有引导意义的信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与未来资源和市场条件发展变化有关的信息,包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总需求与总供给信息,国家产业政策变化信息、产业发展和调整信息、行业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地区市场发展和变化的信息、国际市场发展和变化的信息、产品的价格走向以及各种对投资者建成项目的效益可能产生影响的信息等;另一类是产品技术信息,包括新技术、新产品在产业中的应用前景和对市场的影响、国外同类技术应用效果情况、国内同行对技术的看法和采用计划、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周期等。政府的信息导向方法有两种,一是信息发布制度,即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其管理范围内定期公开发布有关的行业、地区、技术发展和应用信息,如国家计委(现国家发改委)从2002年开始推出的产业信息发布会那样。这种制度应该扩大到其他有关部门和地区,同时要不断改进,提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培训制度,即由政府或政府委托有关单位定期举办企业领导培训班,向他们传达有关的信息。一些发达国家,如法国、瑞典都有以中小企业为对象的技术服务中心或类似机构,定期培训企业领导。
为了做好投资需求和市场信息的发布工作,国家和各级政府还应建立项目开工和投产登记制度,这是关系到各种产品供给和需求在短期、中期、长期变化的重要信息,在国家只对国家出资的项目和特大型项目进行审批之后,掌握建设项目信息的情况主要依靠项目开工和投产的登记。应该由国家统计部门来承担这项工作并把统计口径扩大到全社会。
四、建立投资项目的效益保证制度
1、应落实投资决策者责任制
(1)执行谁出钱,谁审批项目的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只审批使用国家预算资金、建设债券、建设基金和政策性贷款的建设项目;地方政府和国家授权企业审批自己投资范围内的项目;当有多个出资的主体时,应共同协商审批。使用银行贷款的项目,应该让贷款银行参加可行性论证会,让其了解项目情况,决定是否贷款,但没有审批权。
(2)贯彻执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对于建设项目较少,缺少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的单位,如学校、医院等的建设项目,上级主管部门或建设主管部门要帮助搞好项目建设的管理工作。
(3)国家主管部门要严格考核授权投资主体和项目法人的业绩,并酌情给予奖励和处罚。
(4)严明法纪,对因个人失职、失误、以权谋私而给国有项目建设带来重大损失的,不但要给予行政处罚,还应进行法律制裁。
2、严格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制度
(1)规定凡有国有资产投入的项目,都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认为可行之后,才能投入建设。对未经可行性论证就开始建设的项目,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对经可行性论证认为不可行的项目,坚决不能建设,并应给得出“不可行”结论的论证单位一定的支持。
(2)坚决杜绝“首长项目”和“政绩工程”。这个问题是把可行性论证变成可批性论证的主要原动力,也是多年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建立相应的限制制度并通过改革实现“政企分离”和“政资分离”是防止这类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
(3)改变可行性论证费用由建设单位从项目建设费用中直接支付的办法。应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中划出一部分项目前期论证费,由投资主管部门掌握,项目立项后,由主管部门选择可行性论证队伍,并根据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支付论证费用。如果论证可行并批准建设了,再从建设费用中扣除这部分费用。
3、完善各项外部监督制度
固定资产投资涉及许多部门的管理权限,如土地、环保、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城市规划等,这些部门认真履行职能,对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都会有一定的制约。
审计是督促国有资产投资决策和建设管理人员合理使用建设资金,并及时发现资金使用问题的有效手段。国家审计署和各地的审计部门要统一安排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定期审计,内容应包括立项审计、建设执行审计和竣工审计等;国有大中型项目的投资方应对项目的建设定期进行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才能起到审计监督的作用。
4、建立项目后评价制度
后评价是在项目建成运营之后的若干年(一般是2—4年)内根据项目实际运营的结果,对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等方面的质量进行的评价。进行后评价主要是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建设项目提供借鉴。同时主管部门可据此对比项目可行性论证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运营的差距,评定可行性论证的质量,并予以公布,作为评定可行性论证单位业绩的主要依据。
5、规范投资项目社会咨询服务体系
投资主体往往会因为人力、时间、专业、信息资源、经验和水平等方面的限制,而难以正确地决策和管理好项目的建设。社会上的规划设计、项目评估、财务、法律、信息、监理等投资咨询服务单位,可以成为投资主体提高决策水平和项目建设质量的好帮手。
一是严格从业登记和资质评定制度。工商部门和有关的资质评定机构要根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审批每个咨询服务单位的从业资格和水平等级;并要建立咨询业绩和质量档案制度。
二是咨询服务单位要与政府部门真正脱钩,这是使其保持咨询评估客观公正的必要条件,也是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水平的压力和动力。
三是制订合理的服务收费标准,使其既能体现知识的价值,又要使被咨询单位能够承受,认为物有所值。这也是使咨询服务单位能够保持客观公正,并注意不断提高咨询服务水平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