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规划
新政改革
2000年,农民收入问题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受到高度重视。会议期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句话被写进文件。此后,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我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阶段。五年来,中央高密度兑现“重农”承诺,以城带乡、反哺农业的步伐已经启动,并不断加快。
2005年初,中央发出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专题叙述了建设社会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
同年1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时指出,2006年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和今后几年要进一步调整投资方向,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国务院各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提出政策措施、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2006年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迈出有力的一步。
12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根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透露的消息,2005年仅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就将超过3000亿元。2006年中央将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二是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三是完善并加强“三补贴”政策。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直补资金再增加10亿元,全部达到本省粮食风险基金总规模的50%。四是积极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重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等项目建设。五是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区),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标准分别由10元提高到20元。六是继续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科技发展、环境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这些惠农政策表明,2006年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将达到前所未有的力度。
中共中央决定实施新的农村土地政策改革发展改革委宣布一揽子强农惠农政策
中国立法机关表决决定农业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吴仪: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1.63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育部: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农业部:启动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九大行动”农业部2006年要为农民办15件实事 财政部:今后两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加大三农支出 2005年投入逾三千亿元 信息产业部:为农民开发30美元手机100美元电脑中央决定对县委书记县长进行培训
2006年中央政府将投资6亿元培训农民工各地培养输送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教育部等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涉农价格和收费管理将在六方面得到强化
农业部派出工作组为全国百村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年中央对农村建设投资达500多亿元
农业部确定“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三大任务“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将在中国西部实施
我国已有3.96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金人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真金白银”
徐光春:河南建设新农村要先富农民 善待农民工杜青林:让农民享受新农村建设成果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开创农村文化建设新局面尹成杰:始终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重要位置
农业部副部长: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五方面关系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八大举措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我国提出“八字方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2009年春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取消住宿费 我国将用10年解决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我国已有7.2亿农业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二篇:新农村规划要求
2006—2007年北京市村庄规划 编制工作方法和成果要求(暂行)
(2006年11月)第一章 目的和指导思想
1.1目的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本着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的原则,为有效指导试点村规划编制和规范规划成果,特制定《2006—2007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方法和成果要求》。(以下简称《要求》)1.2指导思想
1.2.1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批复精神。
1.2.2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原则,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1.2.3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之间的关系,合理把握新农村建设时代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1.2.4坚持与北京发展实际相结合,注重实效,量力而行,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1.2.5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与政府服务引导作用的关系。
1.2.6结合各区县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进行。
1.2.7主要指导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3适用范围及编制单位
1.3.1对纳入2006-2007市财政支持的350个村庄规划,须依照《要求》进行规划编制工作,并完成相应的规划成果。
1.3.2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的设计单位须具有相应的规划编制资质。
1.4分类指导
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村庄在规划期内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侧重保障和满足村庄基本公共设施,进行村庄整治;二是侧重改善和提高村庄生活和生产条件,进行适度建设和有机更新。
保留发展型的村庄规划编制可侧重适度建设与整治相结合或整治为主,以引导各项规划建设的实施;远期城镇化整理型、逐步迁建型和引导迁建型的村庄规划应侧重整治为主,在村庄城镇化和迁建前保证村庄交通、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等基本的生活条件和服务水平;近期城镇化整理型、近期迁建型的村庄不宜再编制村庄规划,其村庄迁建计划应纳入地方政府险村搬迁计划和城镇近期建设计划。
第二章 规划依据和原则
2.1规划依据
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充分研究上位规划的要求,结合村庄现实情况,对村庄的近期发展提出原址保留、适度发展以及引导迁建等整体规划策略,以决定村庄近期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和投入方式,避免不必要的建设浪费。应以下列有关规划法律、法规和正式规划文件作为规划编制的依据:
2.1.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2.1.2《东西部发展带协调规划》
2.1.3《北京市限制建设区规划》(阶段性成果)2.1.4《北京市村庄体系规划》(阶段性成果)2.1.5《新城规划》 2.1.6《乡镇域总体规划》 2.1.7《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2.1.8《村镇规划标准》
2.1.9《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2.2规划原则
村庄规划编制应在充分调研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城)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分析村庄发展有利因素和限制条件,因地制宜提出村庄社会经济发展、村庄用地布局、近期建设项目规划和住宅单体设计等方面的规划内容。主要规划原则:
2.2.1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大力发展宜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2.2.2统筹城乡发展,与城市规划近远期发展相协调,避免投资浪费。
2.2.3严格保护耕地,保护好生态环境,合理布局,集
约发展。充分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规划建设充分体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原则。
2.2.4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防止大拆大建,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稳步推进村庄各项建设。
第三章 规划主要内容和编制要求
3.1村庄规划应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3.1.1村庄现状调研
对村庄人口、耕地、建设用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住房等方面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发现村庄发展建设中的问题,为村庄规划提供基础资料。
3.1.2村域和村庄规划
村域规划主要解决村域范围的土地使用、对外交通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问题,村庄用地规划应本着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在村庄范围内对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重点做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
3.1.3村庄产业规划
对村庄的产业发展方向、目标提出近远期的发展策略以及具体落实措施,并与空间布局进行有效的衔接。应在规划成果中单独成章。
3.1.4近期建设项目规划
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本着农民自愿,以满足多数农民合理的实际需求为目的,对涉及村庄近期建设的道路、市政、环境绿化等项目进行总体合理选址布局,协调相关专项规划设计。
3.1.5农村住宅设计
根据各村情况和发展需要,设计符合农民需求、有地方特色的多样化农村住宅。
3.2村庄规划的工作底图要求
村域范围的用地规划图纸比例应为1:10000,村庄范围的用地规划和近期建设项目规划的图纸比例应为1:2000或1:1000。根据实际情况,除地形图外也可使用较新的航空影像图作为辅助工作底图。
3.3现状调查与分析的要点
现状调查与分析是村庄规划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该阶段的工作将直接影响到最后的规划成果质量,应深入基层,与当地村民充分交流,切实掌握一手资料,科学做好调查、分析和统计工作。
3.3.1现状调查
充分调查了解村庄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人口、经济、产业、用地布局、配套设施、历史文化等内容。必须进行现场踏勘,同时可采取专题座谈、入户访谈、发放问卷等具体调查方式,应充分与村庄规划的内容相结合。
3.3.2问题分析
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农村最急迫解决的发展矛盾,注意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现实情况,重点放在产业发展、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布局等方面。
3.3.3规划构想
在现状调查与分析之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粗略想法,与当地干部群众和有关政府部门充分交换意见,听取各方意见修改完善规划构想。
3.4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具体内容(可根据村庄具体情况参考选用)
3.4.1村庄背景情况:周围关系,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历史沿革等。
3.4.2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人均年收入,收入构成,村集体企业,出租土地厂房,解决本村劳动力情况,村民福利(对儿童、老人、五保户的特殊照顾等措施)。
3.4.3人口劳动力: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劳动力,就业安臵,教育,人口变化情况等。
3.4.4用地及房屋:村域用地现状(包括村庄建设用地和各种农用地),村庄建设用地现状,闲臵地情况,房屋建筑质量(建筑年代)、建筑高度,空臵房屋情况等。
3.4.5道路市政:现状道路情况,机动车、农用车普及情况,停车管理,饮用水达标,黑水(厕所冲水)、灰水(洗漱污水)和雨水的收集处理,供电,电信,网络,有线电视,采暖方式,燃料来源,垃圾收集处理。
3.4.6公共服务配套:商业设施,文化站,阅览室,医疗室,中小学、托幼,敬老院,公共活动场所,公园,健身场地,公共厕所,公共浴室等。
3.4.7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古建筑、近现代建筑等文物古迹、古树、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3.4.8其它:村民住房型式和施工方式、室内装修、家电设备、建设成本,村风民俗,民主管理公共事务,村民合作组织等。
3.4.9现状照片:除拍摄上述场地、建筑、设施的照片外,还应拍摄村民活动、民风民俗、座谈访谈会、入户调查、现场工作场景等。
3.4.10相关规划情况:乡镇域规划,村庄体系规划,村庄发展规划设想,有关的专项规划,历史上进行过的村庄改造项目等。
3.5村庄规划编制的要点
3.5.1 村庄规划应主要以行政村为单位编制,范围包括整个村域,如按照村庄体系规划需要合村并点的多村规划,其规划范围也应包括合并后的全部村域。
3.5.2村庄规划应在新城规划、乡镇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有关规划的指导下,对村庄的产业发展、用地布局、道路市政设施、公共配套服务等进行综合规划,规划编制要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合理安排,改善村庄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兼顾长远与近期,考虑当地的经济水平。
3.5.3统筹用地布局,积极推动用地整合。村庄规划人口规模的增加应以自然增长为主,人口机械增长不能作为核定规划建设用地的依据。用地布局应以节约和集约发展为指导思想,村庄建设用地应尽量利用现状建设用地、弃臵地、坑洼地等,远期规划农村人均综合建设用地控制在150平方米以内。
3.5.4村庄规划重点规划好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等内容。
3.5.5合理保护和利用当地资源,尊重当地文化和传统,充分体现“四节”原则,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
3.6村庄规划编制的具体内容
3.6.1人口及产业发展:人口规模预测,建设用地规模,宜农产业发展规划,劳动力安臵计划。
3.6.2用地布局规划:村域范围的用地规划,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村庄范围的建设用地规划,居住区、产业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臵。
3.6.3道路交通规划:村庄道路系统和道路宽度,停车设施,公交车站布臵等。
3.6.4市政规划:供电,电信,上水,下水(雨水管沟,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冲水厕所、三格式雾化处理厕所,燃气(煤气、沼气、秸秆气化)解决方案,供暖节能方案等。
3.6.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行政管理,教育设施,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商业服务,集贸市场。
3.6.6绿化景观规划:村庄景观(对景)、景点规划,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历史遗存和古树名木。
3.6.7防灾及安全: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提出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3.7村庄产业规划编制的要点
3.7.1因地制宜,分析村庄发展的现实条件,预测村庄宜农产业发展前景。
3.7.2确定村庄发展的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推进“一村一品”,做出多种可行性方案比较。
3.7.3对一些村庄不适宜发展的产业,提出限制性布局措施。
3.7.4提出规划实施的多种参考方案,包括明确资金投入的方向、重点、绩效和时序等。
3.8近期建设项目规划的要点
为指导村庄在近期解决当前面临的急迫问题,在充分调研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编制近期建设项目规划。
3.8.1优先解决农村最急迫要求改善的方面,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
3.8.2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3.8.3在政府投入和村集体经济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不搞形象工程,防止大拆大建。
3.8.4考虑近远期建设结合,避免与今后城市建设矛盾造成投资浪费。
3.8.5应是近期能够完成的项目。
3.8.6近期建设项目规划应落实建设的场站用地、主干管网大致走向、站点分布,配合必要的图纸表示,以表格汇总量化结果并估算投资,其中重点项目之外的投资(如产业项目、大型交通市政设施等)可以单独列出并分类标识,区分政府主导投入与市场引资投入的项目。
3.9近期建设项目规划的具体内容 3.9.1产业发展 3.9.2道路交通 3.9.3安全饮用水 3.9.4排污和改厕 3.9.5垃圾收集处理 3.9.6公共服务设施 3.9.7绿化美化环境 3.9.8其它项目
3.10农村住宅设计的要点
3.10.1农村住宅设计应在现有宅基地面积标准下,充分考虑农村生活习惯,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设计出功能合理的院落空间和房屋功能布局。
3.10.2农村住宅设计应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建筑形式应与地区环境和现状村庄面貌相互协调。
3.10.3农村住宅设计应考虑当地现有成熟的施工做法,采取科学合理的工程措施以保证房屋安全。
3.10.4在外墙保温、室内供暖、照明通风、水电布线等方面提供科学合理、节能环保的做法。
3.10.5农村住宅设计应考虑现实需要、经济水平和未来发展,预留用地并留有建筑分期实施的条件,避免大拆大建带来的浪费。
3.11农村住宅设计的具体内容 3.11.1住宅设计 3.11.2院落设计
3.11.3建筑构造设计:外墙屋顶保温、吊炕等。3.11.4新能源使用:太阳能、沼气、生物质等。3.12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
村庄规划应按照《要求》展开编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自始至终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学习和吸取当地干部、群众关于发展经济、村庄建设、风俗习惯的有益做法和经验。按照有关工作计划,分阶段向村、镇、区各级政府进行汇报、听取意见,并由区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组织与其它相关专业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综合各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3.13村庄规划的公示
3.13.1规划方案完成后,规划编制单位应以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将村庄规划向村民进行公示,建议以展板形式,主要内容集中于2-3块展板,内容通俗易懂,听取村民的意见,便于村民理解。
3.13.2村庄规划最终成果应根据大多数村民的合理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最终取得村民代表大会的同意。最终上报规划成果必须附有加盖村集体公章的书面意见。
3.13.3 为便于今后编制完成村庄规划的村民对规划成果和地形图的使用,须向村委会提供最终规划成果,包括纸制1:2000比例现状图和地形图2套,A3成果装订成册2套和电子文件光盘1套。
3.14图纸要求 3.14.1现状和分析图 3.14.1.1村庄区位图
3.14.1.2相关上位规划图(如乡镇域总体规划)3.14.1.3村域土地使用现状图(1:10000)3.14.1.4村庄土地使用现状图(1:2000)3.14.1.5其它 3.14.2规划图
3.14.2.1村域发展规划图(应结合产业发展布局)(1:10000)
3.14.2.2村庄建设规划图(1:2000)
3.14.2.3村域道路交通规划图(可结合村庄道路交通规划图)
3.14.2.4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包括行政管理、文化体育、教育科技、医疗卫生、邮电金融、商业服务、市政公用、集贸市场等。重点保障公益型公共设施,指行政管理、文化体育、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市政公用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有关内容)
3.14.2.5村庄市政设施规划图(包括供水、排水、供电、电信、广电、能源利用、环境卫生、防灾减灾、竖向等。重点供水、排水、环境卫生、防灾减灾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有关内容)
3.14.2.6村庄绿化景观规划图 3.14.2.7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3.14.2.4—3.14.2.7,图纸可适当合并)3.14.2.8其它
3.14.3近期建设项目有关规划图纸
3.14.3.1近期产业发展规划图
3.14.3.2近期村域用地发展规划图(可与上图合并)3.14.3.3近期村庄建设用地规划图 3.14.3.4近期道路建设规划图 3.14.3.5近期供水规划图 3.14.3.6近期排水规划图 3.14.3.7近期垃圾收集规划图 3.14.3.8近期环境整治规划图 3.14.3.9近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3.14.3.5—3.14.3.9,图纸可适当合并)3.14.3.10其它
3.14.4农村住宅设计有关图纸 3.14.4.1庭院平面(1:100)3.14.4.2住宅平面(1:50)3.14.4.3住宅立面(1:50)3.14.4.4住宅剖面(1:50)
3.14.4.5建筑局部构造大样图(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画)
3.14.4.6表现院落与住宅的透视图(表现形式不限)3.14.4.7其它 3.15附表要求
3.15.1村庄现状、规划、近期规划土地使用平衡表 3.15.2近期改造及新建项目及造价估算表(参照附件10)
3.15.3现状情况调查表(参照附件11)
3.16村庄规划用地分类和制图标准(参照附件12)
中粮礼品卡 http://www.xiexiebang.com
75eWuv7zlBjL
第三篇:新农村规划书
5.2沭阳公关策划CASE 5.2.1第一部分:背景分析
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发展命题,深入思考研究关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我校农学院举办第五届南京农业大学校科技节,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大赛。我们这次规划的地点是位于江苏省宿迁市的沭阳县。
沭阳资源十分丰富。沭阳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县、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商品猪基地县和科技先进县。年产粮食100万吨、油料6.23万吨、棉花0.51万吨,年出栏商品猪近200万头。沭阳花木名扬天下,全县花木总面积33万亩,花卉苗木品种3000余种,各类盆景83余万盆,是全国最大的花木基地,有“东方花都”之誉。沭阳水产资源优势明显,全县水域面积62.2万亩,可利用养殖水面12万亩,盛产青鱼、鲤鱼、鲢鱼等淡水鱼类。
沭阳县具有如此悠久的历史,且是古城封邑所在,自是留有较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如新石器时代的臧墩和六朝墓葬,西周时的孟墩、殷墩,前汉时的厚丘、阴平方城遗址,宋朝大科学家沈括留下的治水功业与虞姬诞生地有关的虞姬沟、虞姬庙、九龙口、霸王桥等
就我们所掌握的关于沭阳县的基本情况,我们打算分三个方面来规划沭阳:1.沭阳的生猪养殖业发达,但效益不高。因此,我们选择对猪进行深加工,即我们下面所要详细介绍的,猪的“形象工程”改造,也就是通过联系著名的公司,将他们的logo印在猪皮上,以期待通过展览猪皮和对猪皮的应用提高公司的创新力。
2.沭阳是全国最大的花木基地,有“东方花都”之誉。但沭阳花卉市场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是品种落后,没有及时跟上市场变化步伐,沭阳县目前80%以上数量的花木仍是5年乃至10年前的当家品种,这些花木不仅在沭阳种得多,在全国任何一个花乡都是常见品种。第二种花技术较低,花木质量缺少市场竞争力沭阳花木繁育仍以扦插为主,嫁接技术应用太少,组培方法仍是空白。花木培育中以常规地栽为主,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低,少见容器苗和造型苗生产。这对这些问题,我们对花卉业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3.这是我们针对沭阳的资源情况提出的全新概念——“垂直农业”,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迪克逊·德斯帕米尔提出。德斯帕米尔希望在由玻璃和钢筋组成的光线充足的建筑物里能够种植本地食物,讲得通俗一点,就是在摩天大楼里建造一个综合农业体系,使养猪业、花木业、淡水养殖业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循环养殖系统。
5.3.2第二部分: 项目策划书
-任务实施范围和目标:
我们这次规划的地点是位于江苏省宿迁市的沭阳县东,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我们的目标是在党和国家全面建设新农村的倡议下,完成对沭阳县部分劣势的改造,期望在沭阳县打造一个新农村模范县的称号,提升沭阳县的知名度,从而带动我国其他县的新农村改革。我们希望他们对我们的规划产生什么样的看法?
首先我们希望他们能对我们的规划产生兴趣,尤其是可行性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愿意投资我们的项目;其次我们希望政府部门可以请专家评估、改造后,能大力宣传我们的规划。
-如果他们收到了我们的项目,我们期望他们做出什么样的反馈?
进行市场调研,评估规划的可行性。
-传播工具:
利用名人公关,竭力影响公众。名人大都是公众关注的对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公众。利用名人公关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收集名人的信息资料并加以整理;二是对名人进行超常服务,以获得其对沭阳的最佳印象。
报纸媒体: 权威性,消息准确可靠,是报纸获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大多数报纸历史长久,且由党政机关部门主办,在群众中素有影响和威信。因此,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往往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报纸这一“历史悠久”的广告方式仍然具有很强的宣传效果,多数客户还是会通过报纸广告来了解市场。因此我们打算借助报纸的力量,宣传我们关于沭阳的一些新规划案,我们打算请以下的报纸媒体帮我们宣传:
扬子晚报:“扬子晚报”四个字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二十多年来,《扬子晚报》遵循“宣传政策、反映生活、倡导文明、传播知识”的办报宗旨,以“提升公信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办一张党和人民都满意的报纸”为己任,逐步形成了导向正确、信息密集、热点集中、服务到位、可读耐读等特色和优势。
现代快报:《现代快报》从1999年10月12日创刊起,就创造过国内报业每天递增一万份的发行奇迹,被新闻界誉为中国报业的一匹黑马。目前,在南京地区日发行量逾50万份,是当地发行量第2大的日报(仅次于南京晨报),在江苏省发行量更是超过100万份,是江苏地区发行量第二大的日报。在苏州的发行量已超15万份。
南京晨报:南京晨报创刊于1996年1月18日。创刊时名为每日桥报,2000年11月28日起改名为南京晨报。南京晨报创刊以来,在办报质量上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党委领导下,报纸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取得较快发展。同时,南京晨报校对组成员以优秀的业务水平使得南京晨报以最低差错率名列同城媒体第一。
金陵晚报:金陵晚报是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金陵晚报创刊于1993年,时名为金陵时报,1994年1月1日起改名为金陵晚报。金陵晚报的报头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金陵晚报创刊以来,在办报质量上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在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党委领导下,报纸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取得较快发展。金陵晚报立足南京,95%以上的读者在南京地区。为适应市场竞争,金陵晚报目前为每日凌晨出版。网络
为每个项目制定相关的网站,请专人维护。
-项目组成员:政府相关部门、投资商、相关企业、群众。
-计时与收费标准:项目进展阶段划分和完成日期,以及每阶段所涉及的成本预算。
5.2.3第三部分: 实施方案
养猪方面:根据比利时艺术家威姆德沃伊(Wim Delvoye)在猪身上印LV图案而使猪变得的有审美价值的构想,我们提出了将服饰与皮包企业和美化猪相结合的构思,使猪身上纹有特殊的企业logo。
花卉生产方面:以解决沭阳花卉业花种旧、技术低的劣势为主,提出新型花卉业。垂直农业方面:这是本次规划主题高科技农业的重点组成部分,是由戴波米亚博士提出的新型农业构思,即在摩天大楼里建造循环农业,我们本次将这个项目加入,也是一种对高科技的摸索与实践。
5.2.4第四部分:效果评估
覆盖率(GrossImpression)
覆盖率是广告效果评估中常用的一个词汇,用在公关中也一样,特别是对传播、活动的效果评估,必须搞清楚覆盖到了多少人群,如果不清楚覆盖率,做出来的媒体计划以及活动都是盲目的。有些企业老板特别有意思,他认为A媒体好,就一定要上A媒体,全然不顾A媒体的覆盖率,这样的传播必然是有问题的。所谓的覆盖率也不仅仅是指一家媒体的覆盖率,比如一家企业的市场遍布全国,通过中央媒体的宣传是不是就能覆盖率100%呢?当然不是。一家发行量才5万的中央媒体,肯定不如一家发行量10万的区域媒体的覆盖率,前提是企业在那个区域有市场。当某次宣传结束后,我们可以用一个粗糙的公式来表达覆盖率: 覆盖率=传播受众/市场所属区域的受众
传播受众就是我们通过媒体影响到的受众,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这个我们后面会提到。而市场所属区域的受众很好理解,如果企业只在北京有市场,就不要把宣传做到河南去,或者用中央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做。
显然了,如果按着100%的覆盖率去做宣传,必然会有一些重复,所以又涉及到一个有效率的问题。有效率(EffectiveReach)有效率是指,虽然覆盖到了,但有可能重复覆盖,或者覆盖是不一定有效的。重复的不多说了,谈一谈无效覆盖。比如,在北京市场做宣传,选择《娱乐信报》,娱乐信报的发行量号称20万,首先这20万人里面不是全部有效的——这20万什么人都有,我们需要的只是其中一部份,比如只有5万是有效的。其次,这5万人是不是全部都会看到我们的信息,这和版面有一定关系。
所以,针对不同的企业,每份报纸杂志都会有其不同的有效率,企业当然要选有效率高的。通常,很多的企业顾到了有效率,又忘记了覆盖率,我们需要的是两者兼顾。
这里还有提一下品牌发展指数,即品牌在一个地区的销售占总销售的比率除以该地区占总人口的比率,用以评估品牌在该地区的相对发展状况。我们都知道山沟沟里的消费能力是不能和城市相提并论的,在某些地区发行量很大的媒体,由于经济发展落后有效率就很低。光看发行量,不问有效率,就是这种错误。综合覆盖率以及有效率,即可得出有效受众,它的作用可以直接用来表述宣传效果。
传播力度(power)
业内也有人称之为爆破力,或者说引爆。当然,这不能全部说明问题,爆破力只能说明在某段时间内的爆破,但传播力度还包括长时间的影响。针对爆破力而言,主要是指在某段时间内让企业的信息迅速充满媒体,并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公关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的一个事件营销就属于此类。通过对信息的占领,可以一下子吸引关注,并加强人们的记忆或者好感,从而达到公关的目标。关于爆破力的统计,可以选取一段时间,以媒体发布的数量、转载的数量、媒体跟进报道的数量进行分析统计,其中媒体跟进报道的数量能集中体现传播力度。除了一段时间内的传播量,还有一些能有效“量化”传播力度的标志,如网站的首页、平面媒体头版或者头条等等。很多企业比较注重在网站上的首页,或者频道首页,以及一些版面的头条或者关键位置——这都能表明传播力度。另外,关注度也是传播力度的一个表现,比如在一段时间内,行业内共发生了几个值得一提的新闻,给这些新闻排个名,再结合自己企业在市场的排名,就知道传播的力度够不够。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制定了计划,亦可回顾一下有没有哪个新闻值得一提,如果没有,说明没有传播力度。
一些企业年年做宣传,但是所做的宣传都不值一提,就像小学生写流水帐一样,这就是没有力度的原因。传阅率(PassAlongRate)
在统计覆盖率的时候,虽然传阅率也会被统计进去,但这个仍然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特别是在网络时代。搜索引擎的兴起,使得网络上文章内容被二次、三次阅读的远大于当日发布时的阅读量。特别是一些选购、评测、体验类的文章,被搜索到然后再被阅读,从而起到影响消费者购买决定的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当人们在购买汽车、IT等产品时,通常要上网查一查的相关信息,这时候传阅率就显得比覆盖率更为重要。因此,在效果评估时,以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作为评估手段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手段。比如,应用百度搜索“MP3选购”,在宣传之前第一页搜索没有相关品牌的内容,而做完宣传之后出现了相关的内容,这表明传阅率很大,效果当然也会很好。另一方面,我们发完一个消息以后,有时候会引起媒体的广泛报道,这事实上也叫传阅率。可见,传阅率既可以以人们对同一张报纸的多次阅读来做统计,也可以以搜索引擎上被搜索到的多次阅读来做统计,还可以以后续媒体自发跟进的报道来做统计。很多时候,传阅率并不被计入公关服务的收费项目,因此长期被忽视,但它无疑是公关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关指数提升(improveofPR)
前面我们讲的多是以传播为主的一些效果评估,当然公关绝不仅仅是传播,比如一些公众关系维护、项目游说、危机处理也都属于公关的范畴,对于这些内容的效果显然需要特殊的方法,本人认为公关指数是一个较好的评估方法。比如,很多企业都需要建立和维护媒体关系,通过与公关公司的合作,一定在媒体关系层面获得一定的提升。——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企业不能做到媒体在刊出负面报道之前就得到相关消息,说明媒体的关系还不够到位。这可以量化为一共建立了多少家核心媒体的关系,也可以从单家媒体的关系提升上取得评估。至于项目游说的话,工作的进展就是很好的评估,这里不多赘述。而对于危机管理,目前通常以“拿”掉了多少篇负面报道来做衡量,这是不完整的。应用公关指数的理解来看,在处理完危机之前,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企业与媒体的关系、企业与渠道的关系,这些有没有产生变化,如果这些关系下降了,说明危机并没有处理好。同理,如果关系得到提升了,说明危机处理得非常好。必须重点说明的是,看一篇报道是否为危机公关,也要看企业的公关指数有没有变化,如果一篇文章只有几十人看,影响面、影响力都十分窄,就不叫危机。很多危机本不是危机,只是小噪音,结果被公关公司一搞反而真成了危机,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原因就在于,一开始的时候,危机的初期并没有导致企业的公关指数下降,而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导致了这个指数的下降,也就是失败的公关。可见,在公关效果的评估时也要考虑这一点,公众关系是否有下降,这也是回归到公关的本质,不能因为要见个头版,结果把记者关系搞得一团糟,这可能对于企业得不偿失。说白了,企业取得的各种关系不能轻易动的,一件小事就想上头版,大事来了更想上,长此以往,再好的媒体关系也要被搞砸。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
前言
济宁市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储量260亿吨,占山东省的50%以上,是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但丰富的煤炭资源再给济宁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极其严重的因采煤引起的土地塌陷问题,截止2010年,济宁塌陷土地就已达35万亩,大多因积水过深而失去种植农作物的条件。
在中国的各大采矿区,此类问题都十分严峻,就我搜索到的网络数据显示,全国因采矿塌陷的土地达33万公顷。而大片的塌陷区上几乎都是农村居住或耕作的土地,如何应对为塌陷区村庄发展的首要问题。本人借鉴济宁地区各村庄发展的优秀案例,提出一份村庄发展规划,即“鱼鸭混养---食品加工---农家乐经营”模式的村庄发展方案
村庄适宜条件
1.全村因自然或人为原因,耕地较少,水塘洼地较多,水源充足。2.交通便利,不满足此项条件应先完善公路建设。3.周边地区劳动力充足。
规划方案
首先在进行生产规划之前,应先考虑村民的居住问题,就塌陷区村庄来说,应当把居民搬迁至较为安全的地方,之后在考虑土地的其他用途。一.鱼鸭混养
首先,全村洼地居多,发展种植业显然不适合,可以发展水产或水禽养殖。其中经济利益最高的莫过于鱼鸭共养,鱼鸭混养可充分利用水面,做到资源共享,良性循环,实现双丰收。鸭在水中活动能吃掉水中的青蛙、蝌蚪、水生昆虫等对鱼类有害的生物;鱼能利用鸭粪、残饵等鸭产出的废物,是水质清新、环境良好。而鱼类养殖以及肉鸭的养殖本身就获益极大,能够提高农民的收益。二.经济作物种植。
除水塘洼地之外,村庄不可避免的会有少部分土地,对于如何合理利用这部分土地,我认为应当建设大棚,种植经济作物。作物种类可涉及蔬菜、水果、花卉,例如反季蔬菜,水果,鲜切花或者观赏类盆栽;
选择大棚主要是因为大棚种植所需土地少,收益高,据网络数据显示,如果种植技术过关,每亩蔬菜大棚的纯收入应该在4万元左右。三.产业化发展
当农业生产步入正轨以后,村集体应当考虑农产品的加工销售问题。可以建立成立食品加工工厂,主要是肉食鸭,可以深加工成各种风味的熟食。
即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又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四.发展农家乐
如果有条件,可以发展集小型湿地观赏垂钓、蔬菜水果采摘于一体的农家乐项目。能够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村文化素质水平,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缓解剩余的劳动力。首先应对村里较为大型密集的水域进行绿化,种植观赏性花卉苗木,对农房进行装修,利用村里鱼类养殖以及蔬菜果种植的有利条件,开发垂钓,采摘项目。有条件应尽量建立室外采摘园,大棚种植代价较高而且空间小,而采摘不免造成作物损害既浪费,这样即保证了采摘的乐趣,又不会损害大棚效益。
这种类型的农家乐即充分利用了村庄的有利条件又能够极大地促进农民增收。五.村委会的帮扶与监督
(一)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如公路建设,修整水塘,美化环境,村社改造,村委会应当发挥起凝聚作用,申请政府帮扶,引进先进技术,带头变革,引领全村走向致富之路。
(二)技术培训
发展“鱼鸭混养---食品加工---农家乐经营”模式的村庄发展方案,对养殖、种植、加工技术,预防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方法,经营能力都要求很高,村委应当组织相关方面的培训,介绍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
同时,产品的销路、农家乐的宣传都离不开及时的信息传播,村委应当鼓励帮助村民学习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信息交流平台,避免产品积压而造成的损失。
(三)监督
一要做好水塘养殖防疫的监督,避免因鱼禽的疾病甚至是传染病给个人或集体造成损失。
二是要避免农家乐发生食品安全问题,避免村民与客人发生冲突纠纷,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
结语
走以上这种农村发展道路,可能会遇到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这种模式对于一个村子来说可能过于庞大,开展起来会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我建议最好联系周边村子,一起合作,形成一个地区性产业链。而在开展之初,说服村民也可能是一项艰巨性的任务,建议从易于接受的青中年开始,由村干部带头一步步实施,既可以进行小型的实验,一旦取得丰厚收益,又能带动起全体的积极性。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普通农民劳作的辛苦,收益的不如人意,我都有切身的体会,因此我根据自己家乡的情况作出这份规划提案,希望能给我的家乡以及类似情况的村子带来一些建议,也算我对家乡的回馈吧
附录:
一.鱼鸭混养技术要求
(一)设施建设,选择 1.池塘选择、建设。
对全村的洼地水塘进行修整,以满足养殖标准。塘底要求平坦,可略向排水口的方向平缓倾斜,以利干塘。池塘面积3—7亩为好,水深2—3米,池塘设有分开进、排水和拦鱼设施。2.鸭棚选择建设。鸭棚应选择座北向南,地势较高,阳光充足,比较干燥,池埂坡度平缓,有利于稚鸭苗落塘上岸行走觅食的地方。冬季能密封保温,夏季能通风降温,雨季排洪排水良好。
(二)鱼鸭混养生产配置
鱼种以大规格的肥水性(对水里的有机物要求大)和杂食性鱼类为主,尽量不放草食性鱼类;如鲢鱼、鳙鱼、鲤鱼、鲫鱼、草鱼,鳊鱼等。殖户可根据具体情况查阅放养数量标准,这里不进行赘述。
(三)管理工作 1.养鱼管理
主要包括、清塘消毒、鱼种消毒防疫、科学投喂以及鱼病防治。2.养鸭管理
要求科学饲养,做到饲料合理搭配,定时定量饲喂,不喂霉烂变质饲料,饮水清洁充足,温度、湿度、密度适宜,空气新鲜。
搞好鸭棚清洁卫生,坚持消毒,清洗鸭棚,人不能随便进入鸭棚,消灭传染病源。饲养鸭30日龄时注射一次疫苗预防鸭瘟。70—80日龄时进行禽霍乱防疫。3.水质管理。
池水要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控制在30公分左右,池水PH值保持在7—8。
二.经济作物种植的技术要求 1.平整土地、平衡施肥
选择种植的土地要平整、精细,在种植前对土地要翻新、施肥、除草等。由于大棚内的温度与外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施肥需适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变质。适当增加施磷钾肥,减少氮肥使用。2.选择合理的棚型结构
在一般情况下,选择棚型跨度在8 ~ 12m,大棚长度在60 ~ 120 m,三面土墙、三排立柱,在立柱上最好使用竹或钢立架。在棚面使用覆盖无滴膜,从而增加大棚内的温度。3.品种选择
最好选择的品种可以耐低温、光照要求低、抵抗力强、耐高湿、产量高、种植时间短的品种。4.合理利用“棚气”,调控温湿度
大棚蔬菜在种植过程中,由于大棚内密闭,易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损害了蔬菜的生长速度。因此,要正确控制棚气,并合理运用棚气。注意控制棚内湿度,避免湿度过大影响蔬菜的生长。因此,需经常通风换气,改善大棚内的湿度。[3] 5.膜下滴灌浇水
在大棚内水分蒸发和扩散相对比较慢,多部分大棚蔬菜的蒸发速度比外面种植的蒸发量低一半,尤其在晚上、阴天、冬季的时候,空气的湿度早已在饱和状态。大棚内湿度过高,严重影响蔬菜的生长。因此,大棚蔬菜可以采用膜下滴灌浇水法进行灌溉,这种方式,不仅能大大改善棚内环境,而且把湿度控制正常范围内,保持棚内温度,降低了病害的发生率,蔬菜的产量也得到提升。6.科学打药治病 由于蔬菜在生长过程中,易产生害虫,主要的防治方法就是打药除虫、综合防治。
(以上资料部分来自网络)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规划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函和途径。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新发展、生活新改善、社会事业新进步、文明程度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的十一五期间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头目标,县委、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乡**村*****年被县委、县府被列为全县第一批25个新农村示范村之一,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编制完成的本规划。
本规划的编制经**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组组织,县规划设计室具体承担编制任务。
1、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2、区位关系图
3、产业发展规划图
4、村庄整治规划图
5、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图
**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一、**基本情况………………………
2二、存在的问题…………………………
3三、规划依据与原则……………………
4四、规划重点与基本思路………………
5五、规划目标……………………………
5第二章**新农村建设规划………………5
一、村庄性质与规模……………………
5二、土地利用规划………………………6
三、产业发展规划………………………6
四、配套设施规划………………………7
五、农房建设规划………………………7
六、环境保护规划………………………9
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建议……………9
**县**乡**村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第一章总则
一、**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村位于**县南部,**乡境内,东靠***,南邻***,西依***,北接***。
(二)地形地貌
***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域内四面皆山,地貌为侵蚀台坎状低山围绕的构造山原,属典型的山区地貌,海拔在550米左右,土质多为沙壤土和粘壤土。
(三)范围及人口
全村幅员6306亩,耕地1368亩,其中:田地80亩。全村共有6个组,352户,总人口1333人,人均耕地1.02亩。
(四)经济与产业
***村村域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靠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有蔬菜、玉米、水稻、洋芋等,经济作物以核桃、柑橘、桃等水果为主,现全村已发展柑橘100亩,核桃100亩,桃80亩,畜牧产业以黄羊、生猪、小家禽饲养为主。
(五)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1、道路现状
全村现有进村主干道一条,全长4.5公里,红线宽度为4米-5米,为泥碎石路面;现有社道15公里,宽度3.5米-4米。现有3.2公里入户文明路。
2、电力现状
全村由县电力公司统一架设的农网供电,设有一个变电站,电力供应能够满足需要。
3、给排水现状
各农户现生活用水全依靠井水(红层找水)和使用涧水解决,水质一般。
厕所以旱厕为主,个别农户建有沼气池,人畜粪便部分进入沼气池进行处理,污水仍已直排为主。
4、通信、有线电视
全村已接通固定电话线,部分农户安装了固定电话,已通移动电话。有线电视用户极少。
5、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基础设施
该村有村委会办公室一处、小学一所、医疗点一个,均分布在三社,无固定垃圾堆放点。
(六)村庄现状情况分析
1、全村土地构成分析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字库村
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面积(亩)
1农用土地
11耕地小计1368
112水田80
114旱地1288
12园地小
计370
121果园280
125其他园地90
13林地小计780
131有林地580
132疏林地200
15其他农用地小计129
153农村道路11
5154坑塘水面9
156农田水利用5
2建设用地
20居民点及
工矿用地小计89
203农村居民点89
26交通用地262公路用地
27水利设施271水库水田
3未利用地31未利用地3111荒草地3567
合计63062、全村居民点现状分析
该村范围内,居民居住较为分散,村委会所在地相对集中有5个居民点,但都规模较小,最大的居民点居住有20户左右,全村居民点分布较乱。
3、农房建设质量分析
***村除8%属砖混结构村民住宅外,其余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住宅,均为村民自建房,建筑时间参差不齐,建筑风格各异,配套设施不全,人畜未有效分离,总体质量较差。
4、居住条件分析
村内无公共绿地,无专门的公共活动场所,社会生活单调,居民生活、采暖以山柴为主要燃料,无统一垃圾回收和处理点。村内交通状况相对较好,6个社均通社道,90%的入户路为泥结石路,以公路和文明路为主的村社路网基本形成。
5、经济发展分析
***村属***乡规划确定的蔬菜,干果、水果规模发展区,今后乡域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来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农业方面,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科技投入,继续发展以柑橘、核桃为主。在发展主业的基础上,持续扩大南江黄羊、生猪、小家禽的种养规模,增加收入。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多地少,全村人均耕地仅1.02亩。
(二)无支柱产业,农副产品生产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低,二、三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服务水平低。
(三)村民居住分散,人均宅基地面积大,住房平面布局较为混乱,利用率低,土地资源浪费。
(四)公共设施不全,无农民集中活动地点,无集中绿化和安全管理机制。
(五)基础设施不配套,村道路系统不完善。环境卫生差,禽畜养殖方式和养殖地点安排不合理,农户生活垃圾没有规范处理,环境污染严重。
三、规划依据与原则
(一)规划依据
1、国家与四川省的村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2、《村庄规划标准》;
3、《全国村庄整治工作会议材料》;
4、《***乡集镇规划》;
5、《***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6、《***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7、《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
8、国家、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
9、县委、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
(二)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通过有效的措施发展村庄自身建设,改善居民基本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此基础上达到发展经济、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逐步发展成为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原则
1、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结合该村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统筹兼顾,综合布署该村的各项建设项目。
2、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使村庄的各项建设规模、速度同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增减相适应。
3、合理用地,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
4、合理布局,配套建设,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5、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统一规划村庄产业、绿化、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设施。
6、保护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突出地方和民俗特色。
7、遵循:“规模适度的村庄布局,川北民居的建设风格,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规模发展的产业结构”的规划原则,大力实施“村庄发展治散、基础设施治缺、村内建设治空,村容环境治脏,农户住房治乱,产业发展治多”,确保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改变。
规划年限:近期:2006年至2010年;远期:2006年至2020年
四、规划重点与基本思路
(一)规划重点
1、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土地整合,对原有破、危房进行拆除整理,在规划用地范围内就近集中,规范建设。
2、完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公建,满足居民生活、生产的需要,铺设给、排水管网,电力、电信、光纤、电视线路,生活污水的分散(沼气)处理,对村内水沟、水塘、堰渠等水利设施进行整治和修缮,村内设置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点等设施。
3、对村庄环境进行整治,重点处理好人畜关系,采取适当措施美化环境,在适当地点增加公共绿地,满足村民修闲娱乐活动的要求。
(二)基本思路
以现有条件为基础,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整治村容,突出特色,加快建筑风貌形成,主要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标美公路进村、文明道路入户;人饮工程进村、安全用水入户;
农网改造进村、电视电话入户;环境整治进村、美化家园入户;
特色产业进村、富民项目入户;科教文化进村、文明新风入户;
民主法制进村、遵纪守法入户;党的建设进村、党员帮扶入户;
(二)经济发展目标: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字库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三)社会目标: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字库村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合理配套,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得以巨大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四)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目标:示范点内道路硬化率达100%,用电普及率达100%,安全饮用水合格率达100%,电视通讯信息网络基本实现配套,配置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生活服务设施。
(五)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清洁能源普及率达100%,生活污水沼气化处理达80%以上,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实现垃圾集中堆放清运。
第二章**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村庄性质与规模
(一)**村的发展性质:立足生态优势,以“蔬、果、牧”生产为重点,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劳务输出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按照适当集中和个别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加大配套设施和村容整治力度;以农副产品规模生产和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集体和民营企业,逐步将字库村建设成为生态农业的现代化新农村。
(二)村庄各规划年限人口规模:近期2010年村庄人口1380人,远期2020年村庄人口1420人。
(三)同规划年限相对应的用地规模:2010年,农业用地2756亩(其中耕地1400亩),建设用地控制在100亩以内,2020年农业用地3750亩(其中耕地1620亩),建设用地控制在110亩以内。
二、土地利用规划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近期用地远期用地
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面积(亩)面积(亩)
1农用土地
11耕地小计14001620
112水田100120
114旱地13001500
12园地小计4001050
121果园300500
125其他园地100550
13林地小计800900
131有林地600700
132疏林地200200
15其他
农用地
小计156180
153农村道路140160
154坑塘水面101
3156农田水利用67
2建设用地
20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小计100110
203农村居民点100110
26交通用地262公路用地
27水利设施271水库水田
3未利用地31未利用地3111荒草地34502446
合计63066306
规划建成蔬菜种植基地近期用地500亩,远期用地700亩;规划建成柑橘种植近期用地100亩,远期用地100亩;
规划建成核桃种植近期用地100亩,远期用地200亩;
规划建成桃种植近期用地100亩,远期用地100亩;
规划建成牧草种植近期用地300亩,远期用地500亩。
三、产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重点:一是蔬菜。建立和发展钟家湾基地,以特色大棚蔬菜为主;
二是果园。在一社、二社、三社、四社、六社建立干、水果产业带,以柑橘、核桃种植为主,发展特色干、水果产业;
三是养殖。发展五社的黄羊养殖,一社、二社、三社、四社、六社养鸡、生猪养殖为主,扩大养殖规模;
四是劳务。每年劳务输出300人,以专业劳务为主,壮大劳务输出产业。
规划近期黄羊年出栏3000只,远期年出栏4000只;
规划近期生仔猪年出栏4000头,远期年出栏6000头;
规划近期小家禽年出栏115000只,远期出栏20000只。
(二)经济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村人均GDp达到9000元,工业生产总值达到90万元,年均增长速度10%,农业生产值达到600万元,年增长速度10%,第三产业总值532万元,年均增长速度10%。到2020年,村级生产总值达到2300万元,年平均增长速度9%,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200万元,年增长速度为9%,第二产业总值达到200万元,年增长速度10%,第三产业总值1100万元,年均增长速度10%。
以2006年为基础,人均纯收入2100元,按每年8%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到2020年达到4200元。
(三)社会发展目标:把**村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农村,主要指标为: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近期人口自然增长控制在1%,远期控制在0.8%。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0m2以上。道路铺装或硬化率达到8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沼气使用率达到100%,电话普及率达到100%,电脑普及率达到50%。每户建沼气池,合理布局建公厕和垃圾收集点,保持村容整洁卫生。配套建成完善的小学,幼儿园、文化室、科普室、医务室、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期内100%的青少年完成高中或中等专业学业,65%的劳动力具有专业技术水平。
四、配套设施规划
(一)综合交通规划:充分利用现状地形条件,结合各功能分区,创造便捷的交通环境和完善的新农村道路网络。
路网结构:以村道、社道相结合为骨架,各组穿插环状加放射状的路网结构,完善村域道路结构;
道路等级:村道路分为两级,由村级公路和文明路组成。村主要道路宽度6--6.5米,村内组团之间联系的环状及放射状道路宽度为4—4.5米,文明路宽度为1-1.5米,村公共服务中心均设置停车场。道路建设要达到标美路的标准,做到沟通、路平、坡缓、涵洞通。
(二)供水工程规划:新建社区用水按规划要求由村民自建净水设施供给,用水综合指标按300L/(日.人);
居民点供水管网最小管径为DN50pVC管,按用户区位埋地敷设于地下。保留村民点用水由现有的自设取水水井作为生活用水和畜禽用水水源,并按照统一要求进行改造;水塘和水渠建设按农田水利灌概的统筹规划要求实施建设。
(三)排水规划:雨水应顺地沟沿道路边沟就近排放,宅院内雨水经雨水沟汇集排入整治后的雨水沟渠。规划区内现有雨水明沟底宽0.5米均为土沟,规划整治采用30cm厚水泥沙浆砌片石呈梯形明沟。
污水近期经沼气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灌,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80%计算,污水管布置于村道路侧,支管接至每栋建筑物,材料用钢筋砼圆管。
(四)“三电一广”规划:供电由县城110kv变电站统一供给,改造现状供电网络,三相电网络覆盖率为100%,生活及公建用地量标准按300w/(日.人),生产用电按2000kw.h/万元的标准配送。
邮政电信规划设村邮政电信代办点一个,承担报刊杂志等邮政业务和代办电信业务。规范村内电信线路走向,完善数字通信和光纤网络。
提高电脑的普及率,增加村民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努力构建电脑信息网络系统。
广播电视和宽带网络系统,规划该村逐步同县城联通闭路广播电视和电脑宽带网络,使有线电视和电脑宽带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在村域内适当选址安装高音喇叭,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五、农房建设规划
(一)对于一些不适合入住和生活的房屋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造,力求具有川北民风,又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适应现代化生活。
(二)建筑材料多为就地取材,碎石铺路,砖块砌墙,白灰沙浆勾缝等。
(三)路面处理,铺设应就地取材,选取自然古朴,却又透着当地民族文化气息的道路铺装,形式以现有道路为模板,加以拓宽、平整,体现农村自然风景。
(四)外观上采用川北民居风格,屋顶局部由坡顶进行装饰。建筑风格应保持其地方特色,建筑宜小体量、低层数,变化丰富,均应采用坡屋顶,与山型地势相协调,依山就势而建。建筑层高不超过3.4米,建筑层数不能超过2层,建筑脊顶坡度按1:2.5计。
功能组成庭院空间空间界定人居环境
1、拆除了一些多余的空间(如一些经常不用的附属房),增加了一些不够用的功能的房间(如一些不够用的设施房);
2、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功能空间进行了调整(如一些与家居房没分开的家畜房间进行了分开处理);
3、每家每户都设置一个卫生间。打造庭院经济,局部设置花卉、蔬菜种植空间,并在庭院内部布置休闲空间,可以让村民尽享天伦之乐。对内部交通通行系统、绿化空间、居住空间及附属房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及处理,并利用青石铺路,砖块铺地。
风貌特点
建筑风貌
1、立面上设置一些比较突出的实木恒条,给立面上带来突出变化;
2、立面白色沙浆抹灰。居住房采用假坡屋顶,一些附属房则采用坡屋顶形式,与前面的假坡形成呼应;
3、用水泥或青石板硬化前面的前坝,并利用木栅栏进行少量的绿化处理。
(五)新建村民住宅必须按照统一规划要求进行建设。新建现代农村住宅要求设计新颖,功能合理,建筑风貌体现川北民居特色,并结合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屋顶采取平坡结合,努力打造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农村建设新风貌。住宅成套率达80%
(六)对现有农房采取固化政策,严禁乱修乱建,鼓励到新建社区集中联建;严禁乱修乱建,积极推行农民公寓式住宅。
(七)规划在***社***地合理安排村委会、村小学、村文化室、科普室、医务室等公共建筑设施,并规划建设农民超市、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民技能培训点;在界牌沟设立垃圾集中堆放场。
公共建筑在平面构成和立面设计上,均新颖别致,功能完善,能充分体现现代新农村风貌。
(八)规划在***、***、***建立三个集中村民居民点,***社***点逐步并入**街道成为社区,并在该社区规划建设敬老院和民营工业加工区。
(九)村绿地总体布局由多块中心绿地、组团结地、绿化带及各居民点和社区的宅前绿地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村绿地强调突出不同特色,考虑步行娱乐均可的丰富空间环境,设置坐凳、小品等。绿地采用草、树、土丘等富有变化的手法,体现高低错落,营造环境气氛。
(十)居民点内安装路灯,路灯的选型要与村庄的建设风格相协调,以保障安全和衬托村庄建设效果。
(十一)抓住***部门挂联***村的有利契机,组织成立文化宣传队伍,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六、环境保护规划
(一)保护环境建公厕,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以村为单位成立清洁维护小组,对共厕的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在邓家坡居民点由小学厕所改造水冲式公厕一座,粪便通过化粪池进行处理排放,加强对污水进行治理,污水必须经化粪池进行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村境内水体水质应达到三类水域标准。
(二)保护生态建沼气池和使用燃气,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提倡使用清洁能源,户户建沼气池,***年突破20口,力争2010年全村普及。
(三)保持清洁建垃圾堆放点,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规划村垃圾收集点4个,对村垃圾进行袋装化收集,统一运往固定垃圾堆放场处理。
(四)院落绿化,通过整合院落空间,在室内种植乡土植物或果树进行绿化,结合步行交通系统及建筑的收放有序,使绿化渗透到每户的宅前屋后。
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建议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县委提出的农村党建强基工程、榜样工程、接班工程和温暖工程,按照县委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实现“村美、民富、班子强”为目标,坚持以“五改三建”为抓手,以解决“四难”为重点,努力改善农村条件,优化人居环境。
本新农村规划由***乡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由字库村委会具体执行,乡村应成立新农村建设机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新农村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规划要求和用地调整,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必须经法定程序报原审批机关批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新农村规划批准后,加强规划的宣传,让村民理解、认识、支持新农村的规划建设,自觉维护和实施新农村规划。
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业务,思想素质高的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人员,以确保新农村规划的实施。
新农村规划批准后,及时制定近期建设详规,以便更好地指导新农村建设,运用“先控制,根据村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期实施”的理念,逐步实现规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