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建设为课题的挑战杯成功的案例(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10:3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新农村建设为课题的挑战杯成功的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新农村建设为课题的挑战杯成功的案例》。

第一篇:关于新农村建设为课题的挑战杯成功的案例

关于新农村建设为课题的挑战杯成功的案例

㈠、项目名称: 关于马尚镇新农村建设的调查

来源: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三等奖获得者)

小类:社会

大类: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简介: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响遍了全国大地,农村成了一片热土。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给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农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使我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解家乡新农村建设的情况,特利用寒假时间作了此调查。

详细介绍:

本文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目标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可以科学地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此调查报告以独特的视角,运用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调查、收集的基础数据,客观地评价了马尚镇八个自然村居的新农村建设情况,既肯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也提出了一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作品摘要

一、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二、马尚镇的基本情况

三、调查方式

四、对马尚镇新农村建设的评价 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1)设计原则(2)评价指标 2.具体评价

五、马尚镇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六、加快马尚镇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2、进一步编制、执行好马尚镇新农村建设规划

3、要以服务广大农民为目的,全面推进马尚镇农村公共事业建设

4、加大扶贫力度。

㈡、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民间信仰与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成功入围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

《民间信仰与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紧紧把握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脉动和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实际,通过民间信仰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的辨析和解释,使人们对民间信仰的文化价值形成合理的认识,引导人们在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消解对民间信仰的文化偏见,合理开发运用民间信仰这种本土文化资源,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认同性和文化亲和性,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精神生产力”。㈢、项目名称: 关于黄岛区新农村建设住房条件发展的调查报告 来源: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小类:经济

大类: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住房问题始终是国人关注的一个焦点,而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居民占据一个较大的基数,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的推动,农村迎来一个住房改革的新高潮,通过对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发展现状的调查可以客观的表现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有利于发现在新农村住房建设的欠缺之处,从而更加全面的、更好更快的推动农村住房条件得到改观。

㈣、南开挑战者: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新农村建设:阜阳

模式研究周斌:当代大学生要有社会责任心 关注“三农”

南开新闻网学生记者 冯昕 孙天会

项目: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新农村建设:阜阳模式研究

项目负责人: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周斌

项目组成员:张翠翠

指导教师:赵万里、刘华琴、齐善鸿

11月4日晚,南开新闻网记者对挑战杯参赛选手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学生周斌进行了采访。

农民工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们研究的课题——《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新农村建设:阜阳模式研究》,以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形式呈现,以关注国家新农村建设及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基本思路进行拓展,通过调研、走访阜阳地区的相关部门和人士,总结

出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本情况,并深入主题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指出了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本情况和深远意义,并呼吁“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到基层,到农村,那里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业机会。”

周斌认为,农民工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及内生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并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通过传播现代文化,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了一次发展经济、加快社会变迁的模式选择机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大意义。

第二篇:机关效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加强机关服务效能,为农村发展提供保障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服务第一要务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以机关效能建设为载体,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抓住一个核心:引领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农村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机关效能建设过程中,基层机关干部要增强使命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积极探索农村发展的新路子。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互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工业经济龙头。要坚定不移推进城乡一体化路子,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品位,努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良好局面。要注重品牌农业建设,集中精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企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努力形成农业特色、亮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突出一个中心: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办事效率

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着观念、体制、制度三大制约“瓶颈”,我们要规范政府行为,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有效政府;强化宏观调控,减少微观管理,建设有限政府。

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基层政府及其部门,尤其是审批权限比较集中的部门,要从体制、机制和运作方式入手,按照行政行为的规范、审批项目的简化、依法行政的推行,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其次,要推进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政务公示制、工作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再次,要建立长效机制。机关效能建设,是一项艰巨任务,是一个长效工程,必须常抓不懈。要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推进。尤其是要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努力形成一套科学完善、规范合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围绕一个轴心: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

转变工作作风是提高行政效能的基础和前提,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外在表现形式,需要常抓不懈。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增强公仆意识。要以岗位标准为镜子、作尺子,从一言一行做起,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做起。二是强化服务意识。为农村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着力点,切实做到“四通”:凡部门份内事速办“快通”,工作不畅时及时“沟通”,群众有困难积极“疏通”,利于农村发展的事要予以“变通”。努力使机关效能建设体现在群众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的实事上、实惠上。三是关注群众难点问题。要着力解决好农民群众在调整生产结构,搞好科技培训,劳务输出,以及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要妥善处理各类群众矛盾,把各项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细里做,往好里做,维护好农村发展的社会环境。

紧扣一个重心:提高干部素质,增强行政能力。

效能建设,“能”是“效”的基础条件,“效”是“能”的推进力量,抓“效”必先提“能”。要广泛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干部”活动,以干部个体素质的提高来促进机关整体素质的增强,从而实现机关整体效能的提高。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以立德。二是要加强科学文化学习,学以增智。三是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学以致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工作水平、具体操作能力,以学风带作风,以作风促效能,把发展的新课题,改革的新命题,群众的新问题,尤其要把农村的新难题,作为学习的主题,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努力使干部在学习中转变作风,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成功案例

新农村建设成功案例,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的四川绵阳香草庄园,根据绵阳的实际情况,为当地解决了两大问题。1.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四川绵阳杨家镇香草庄园成功的实现了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无缝衔接,让农民参与到旅游区的建设中来,切身感受到了种草比种植粮食更赚钱,虽然土地种植不能自主,但是农民们离土不离家,杨家镇香草庄园解决了当地500余人的就业问题,农民们可以在自家门口工作,月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每年增加收入7000多元,对周边村镇经济影响起到积极带头作用,打造绵阳新农村建设典范。2.解决了土地流转问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杨家镇通过大胆试点使土地升值,规范流程让农民满意,创新机制做到保障有力,杨家镇成功实现了土地经营,激发了产业活力,不仅为杨家镇香草庄园的成功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香草庄园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更为其他地区成功实现土地流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的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它体现在五个“新”上。

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

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胡锦涛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全党同志都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第四篇: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促进新农村建设

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促进新农村建设

小城镇是“三农”工作的物质载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点,是亿万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状况、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加快小城镇建设,造就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应作为推进我县城镇化进程,带动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措施。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小城镇是农村和城市之间联系的纽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层载体和重要堡垒。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应坚定不移地加快小城镇发展,坚定不移地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把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繁荣小城镇经济作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原则,形成城乡一体的工作格局和推进机制。

(一)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加,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而转移接受这样一个量大的群体,城市是无法负担的,而积极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则有利于加快和大规模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减轻城市的压力。同时农村人口进镇工作定居,有利于广大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

(二)小城镇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城镇是集生产、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空间系统,在其周围散布着广大的农村,小城镇对于周边的农村具有辐射的功能。农民生产生活资料的获取、信息的获得、精神生活的享受很重要的途径即来自于小城镇。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将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

(三)小城镇促进城乡交流,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小城镇可以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成为城乡生产资料、信息、劳动力等交

流与共享的平台。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把城市和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城乡之间多方面的联系,促进城乡共建共享等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我县小城镇建设现状

近几年来,我县十分重视小城镇建设,通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措施,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增强小城镇内涵,提高小城镇品位,塑造小城镇特色,加快构筑农村新型小城镇体系步伐,部分乡镇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比等,但在实际工作中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认识上有差距。突出表现在:有些地方还没有把小城镇建设摆到应有的战略位臵,广大干部群众对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有的乡镇因缺资金对搞好小城镇建设存有畏难情绪,缺少发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动;个别乡镇关起门来搞建设,难以形成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有些地方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缺少长远眼光,制约了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二)规划滞后。据调查,全县9处乡镇,已完成新一轮小城镇总体规划的乡镇有3处;总体规划通过评审的只有1处乡镇;总体规划经过乡镇人代会通过并报县政府审批的只有2处乡镇。从上述情况看,一是规划不健全。个别乡镇只是口头规划,致使小城镇建设无章可循、无序发展。二是总体规划缺乏连续性和权威性。多数乡镇的总体规划还没有经乡镇人代会审查并报县政府审批,因此规划不具有法律效力,造成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三是没有编制详细规划。导致小城镇建设布局不规范,特色不突出,基础设施不配套。

(三)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随着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乡镇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土地使用、各种收费等,但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

(四)融资渠道不畅。主要表现是:⑴财政实行分税体制政策后,分灶吃饭、自筹平衡,乡镇财政普遍吃紧,小城镇建设资金很难列入预算。⑵银行对小城镇建设贷款较少。⑶从小城镇建设工程中收取得

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很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⑷小城镇建设经营程度较低。有关部门、企业和个人投资少,利用外资开发小城镇的力度不大,民间资金潜力挖掘不够。这些因素,导致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紧迫感,加强宏观指导。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任何时候都应以经济的发展促进小城镇的建设。坚持把小城镇建设、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三位一体求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小城镇的核心问题还是经济发展,应立足当地资源条件、环境优势、人文特色等,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小城镇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要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通过知识学习、技术积累和人才培育,做出相应的战略性产业选择,帮助小城镇实现长期效益的最大化,形成小城镇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

从长远考虑,应当在小城镇构建合理的城乡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框架,形成城乡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方面要引导乡镇企业把适合于在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和产品向小城镇集中;另一方面,引导技术成熟、产品成型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采取技术转移、设备转移、兼并联合、设立子公司或建立新厂等形式,向小城镇转移。

(二)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发展小城镇,规划是前提。规划在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小城镇发展离不开规划水平的提高。应当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强化“科学规划”的理念,要坚持有利于吸纳人口、有利于节约耕地和环境保护、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原则。按照改造镇中村、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和节约村庄占地总量的要求,优化小城镇布局规划,合理布臵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布臵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设施,并与小城镇外部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交通道路、产业园区、水利设施等专项规划相衔

接。

为了解决小城镇发展中遇到的农民居住分散、生活配套设施欠缺、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应根据小城镇的区位特点、经济状况和村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进小城镇村庄整治进程。坚持由点到线到面,逐一推进, 切不可一哄而起,乱铺摊子,盲目攀比,脱离实际,人为造成。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农民的意愿,因势利导地推进小城镇建设。

(三)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小城镇建设用地

大力推进土地的有偿使用,集聚小城镇建设资金。小城镇国有建设用地,除法律规定可以划拨方式提供外,都应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供地。对经营性用地要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方式配臵,凡可竞价的,要一律以招标、拍卖方式供应,同时,积极推广小宗地招标、拍卖出让土地的经验。加强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对已经列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必须纳入城镇用地统一管理、统一转用、统一开发、统一供应;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小城镇集体建设用地,也要统一规划、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建单门独院住宅,提倡建设楼房。

对已合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的调整、改造,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占用农民集体的土地必须真正做到依法补偿。不得人为压低补偿费用。在小城镇执行国家土地政策这个问题上,应当完善土地承包政策,推进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确保进入小城镇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解除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在土地经营权上的后顾之忧,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让农民在小城镇发展中得到实际利益。

(四)落实优惠政策,降低进镇门槛。

为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要制定一些有利于集中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要为农民进镇购买房地产提供便利。借鉴一些发达地区的经验,对那些在城镇有固定住所、职业和固定收入来源的人员,不分本地外地,都可以进城落户,享受本地居民一样的待遇,通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农民进镇的户籍障碍。

(五)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进人才。

资金不足是发展小城镇的最大制约因素。必须解放思想,大力推进投资体制的建设方式的改革,运用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一些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投资是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建房者等共同承担的。一部分投资是政府行为,大部分投资是市场行为。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应借鉴他国经验,改革我国投资体制,逐步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外资等多元投资格局。人才紧缺、技术落后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又一因素。从实际出发,适当增加开发和引进人才、技术的投入,积极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实施科技兴镇战略。由于小城镇的经济基础薄弱,商业利润空间较小,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难以吸引足够的资金,应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相对集中地向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避免“雨打沙滩万点坑”。同时,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注意引导直接受益的农民对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投劳,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多方支持,合理、稳定和有效的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六)加强文明建设。

发展小城镇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适应广大农民的需要,抓好教育、医疗、文化、教育、娱乐场所的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还要抓好法制建设,搞好社会治安,使小城镇建设沿着有序、健康的轨道前进。

第五篇:新农村宣传版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

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

扎实推进曹村坡村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惠济区古荥镇曹村坡村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着力点,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党员干部的主体作用,通过“围绕特色抓规划、围绕文明抓和谐、围绕民生办实事”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积极多方筹资,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镇级投资395万元,村级投资233.03万元,农民自筹资金1148.77万元,高标准完成钓鱼台古汉文化村、张庄、曹村坡3个村408户庭院改造及全村道路、排水、绿化、安全饮用水、文化服务设施等综合整治工程。10月31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待献莅临该村调研指导,对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围绕特色抓规划。建设新农村,规划最关键。曹村坡现有钓鱼台、张庄和曹村坡3个自然村,其中钓鱼台村文化底蕴丰厚,民间传说广为流传,文献记载不计其数,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突出钓鱼台文化特色,先后聘请省市多名古汉文化及规划设计专家到村考察论证,最终确定“现代文明与古汉文化相结合,突出特色,一村一策,综合改造整治”的新农村规划。自5月份开始,投资115.2万元启动“钓鱼台古汉文化村”建设,以古汉文化风格对48户农户庭院进行改造,投资200万元,总面积13340平方米的配套项目古城墙和游园同步建成。同时,投资286.5万元启动张庄和曹村坡现代村庄综合整治工程。其中:投资70.5万元拆除残墙断壁、一户多宅15000平方;投资216万元改造庭院360户,硬化庭院18800平方,房檐、墙体琉璃瓦戴帽、刷白142980平方,农户厕所、厨房贴瓷片20400平方;投资376.19万元新修村内主干道、宅间道路、通户道路44条,46503平方;投资119.64万元新修、疏挖排水沟36条、15960米;投资285万元绿化66070平方;投资33045万元,完善照明等设施。目前所有改造工程已全部竣工。

二、围绕文明抓和谐。建设新农村,不仅要福钱袋,还要富

脑袋。该村党建与文明和谐齐抓共管,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到

1许昌等地参观学习,并开设新农村课堂,让农民了解并积极参与新农村总体规划。还利用远程教育、广播、黑板报等探索“自我教育、自我培养和自我提高”的农村文化发展模式,把农民素质培训学校和文化大院建设列入规划,投资50.78万元完善文化活动、医疗卫生、培训教育等服务设施,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素质。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群众居住环境好了,民风明显转变了,邻里团结和睦了,原来常因宅基地纠纷吵架打架上访告状的没了。今年新农村改造全村拆除旧房26户,3161.42平方,无一人上访闹事,该村已被命名为区级文明村。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还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副镇长兼曹村坡村党支部书记贾振东每天吃住在村,把办公地点搬到新农村建设工地;老村支部书记郭少先在钓鱼台改造中带头拆迁,支持新农村建设;党小组长李玉爱带头打扫自己的庭院,并主动帮五保户、军烈属打扫卫生;村蔬菜协会会员张桂云义务向村民传授技术,带动全村产业发展,还组织群众义务帮村里修路基。

三、围绕民生办实事。

1、搞好安全饮用水工程。原来群众饮用水全靠自家打的小压井,一到旱季就没水,水质污染严重,经水质化验已无法饮用。镇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33万元打深水井,铺设水管,使群众吃上了纯净的自来水。

2、彻底整治环境卫生。一是改造庭院。钓鱼台村每户投资2.4万元,张庄、曹村坡每户投资6000元对所有农户庭院进行改造。二是综合整治街景环境卫生。实行垃圾不落地,配备保洁箱60个,设集中垃圾清运点7个,每组1名保洁员,每户1个保洁桶、推选1个卫生明白人,发动村民搞好房前屋后、村内村外的环境净化、绿化和美化,全力改善人居环境。

3、培育主导产业促农民增收。一是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引导农民参加合作社组织,实现农业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注册成立了“花卉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投资60万元,发展食用菌、花卉和蔬菜种植等主导产业(食用菌15亩,年产值45万元;花卉200亩,年产值440万元;蔬菜474亩,年产值568.7万元)。二是发展特色旅游业。利用钓鱼台村城墙和游园发展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

下载关于新农村建设为课题的挑战杯成功的案例(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新农村建设为课题的挑战杯成功的案例(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建设为工作专题

    以社区建设为工作切入点 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创新水平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型城市,孝义经济的强劲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据统计,到去年年底,我市城区面积已达21.7平方公......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全面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全面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张福山阿荣旗新发乡东光村做为全区北疆文明生态村创建试点村和阿荣旗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6年春天以来,该村以其飞快的建设速度,优美......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推荐)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近年来,潘集区坚持把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抓手,完善管理机制、强化育才措施、优化用才渠道,为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努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 努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年丰朝鲜族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事迹材料 ******年丰朝鲜族乡******始建于1947年。全村区域面积312公......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家乡带来的变化调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家乡带来的变化调查 一、 调查的背景与动机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家乡带来变化的调查(精选)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家乡带来变化的调查 一、 调查的性质与意图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

    历届挑战杯获奖课题(模版)

    品编号 作品名称 参赛学校 赛区获奖等次 C003BJ010 北亚博制版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金奖 H006BJ011 幸福妈妈心晴吧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金奖 G006BJ004 安能 清......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 进一步加强强村务公开和基层民主管理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和基层民主管理近年来,各级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作为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