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与当前文艺的价值取向20100113[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10:1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核心价值观与当前文艺的价值取向2010011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核心价值观与当前文艺的价值取向20100113》。

第一篇:核心价值观与当前文艺的价值取向20100113

核心价值观与当前文艺的价值取向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应当说这并不仅仅是对文学艺术而言,而是对我国整个当代文化建设提出的要求。然而文学艺术作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又是最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最容易影响人的思想情感的文化形态,究竟应当秉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是不是可以而且应该在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方面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再进一步说,在当今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的价值取向已经充分多元化的现实条件下,如何认识理解多元价值取向与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既是我们实际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的时代课题。

首先,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对于当代文艺的发展具有什么意义?我以为这需要放到新时期以来文艺的变革转型的背景,以及当代文艺发展的现实格局中来理解。实际上,按笔者的理解,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是一个孤立提出的命题,其中本来就存在着一个隐含的“他者”,即价值的多元化;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是相对于价值多元化的现实而言的。从实质上来说,这是一个多元化价值观与主导性价值观辩证统一语境中的命题。那么这是怎样形成的呢?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形成这样的看法:新时期文艺变革转型的总趋势,是逐步打破僵化封闭单一的格局,不断走向自由开放多元的创新发展,从文艺观念、表现内容、艺术方法、传播方式到审美消费等等都无不如此。其中特别是在价值取向方面,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性。而这一切显然又是与整个社会的改革开放,以及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追求等的多元化相关联的,并且也是相互呼应、彼此互动的。总的来看,从日常生活到文化生活包括文艺生活,开放多元丰富多彩已成为当今的社会现实,这无疑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和时代进步的标志。特别是在当今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条件下,这种开放多元丰富多彩的发展,更成为一种时代的呼唤。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用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当说这正反映了当代文艺多样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也体现了鼓励文艺多样化发展的基本精神。

当然问题也还有另一方面,就是在肯定和鼓励当代文艺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是不是还应当在文艺价值取向方面有所倡导,就是说在多元开放的格局中,突出应有的主导性价值取向。这一点在理论逻辑上应当是不成问题的,山川河流况且还有主脉主流及其主要走向,社会生活又怎能没有主导性的价值取向?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以及任何一种生活形态,在追求

丰富多彩的同时,都不可能没有其主导性的运行规则与价值导向(至于其具体内涵是什么,会因不同社会形态而异),否则这个社会就容易陷入混乱无序,人们的生活也将难以称心如意。这在文艺生活中应当也是如此。当然,文艺活动自有其特殊性,用列宁的话来说,它最不能作机械划

一、强求一律、少数服从多数,它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正因此,充分重视和强调文艺的丰富多样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就文艺的价值取向而言,却不能丧失它所应有的主导性追求,因为它也必然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必然要参与社会的价值体系建构。实际上新时期以来的文艺方针,一直是在提倡多样化的同时,强调弘扬主旋律,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直至最近胡锦涛的讲话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已把这一理论命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其次,应当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当代文艺而言,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据笔者理解,如果说过去流行的“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提法,是把文艺的价值取向区分为两个方面来看待的话,那么这里则更多体现了一种系统观,即把文艺活动中丰富多样的价值取向,看成是一个整体价值系统,各种价值取向显然是既相互关联也相互影响的。而在这个整体价值系统中,可能有某些价值观是这个国家民族以及这个时代所特别需要提倡和弘扬的:它为这个社会所公认而处于中心地位;它为这个时代所必需而成为时代精神;它体现民族的凝聚力而被视为民族精神;它作为基本主题表现在文艺实践中,往往决定某一时期文艺的基本性质和整体面貌;它作为核心价值源辐射到各种文艺活动中,从而引领文艺的发展方向。这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特性与作用。应当说在当今社会大转型和开放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在当代文艺多元化开放发展的格局中,是尤其需要这样一种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和引领的。

那么对于当代文艺而言,这种核心价值体系应当包含哪些内容呢?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从不同的方面着眼,当然就会有不同的认识概括。比如《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着重从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眼,提出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着力塑造现代化建设的创业者,表现他们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新面貌,从而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他们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创造活动。这显然是改革开放初期文艺的核心价值观及其主导性价值取向。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文艺提出的要求,是要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使文艺的精神价值取向在根本上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最近胡锦涛的讲话,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出发,提出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掘民族和谐文化资源,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具体而言,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以及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人格精神,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共同精神追求。当然也还有许多学者和文艺家,从学理或艺术精神的方面,提出当代文艺应当表现新理性精神、新人文精神,以及现代性审美价值诉求,等等。应当说这都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今时代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理应成为当代文艺的主导性价值取向。

如上所说,当代文艺既要肯定和鼓励开放多元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坚守应有的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主导性价值取向,这在理论观念上应当是没有疑问的,那么在文艺实践上该如何践行,则是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从当前文艺实践的价值取向本身来看,也许可以这样加以描述:一是文艺的价值功能和人们的审美价值诉求愈来愈多样化或多元化。如前所说,新时期以来文艺变革发展的总趋势就是不断走向多元化,传统观念所理解的文艺的认识作用、思想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早就不足以涵括当下文艺的价值功能。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转轨、消费社会转型和大众文化转向的时代背景下,文艺审美更是愈来愈朝着大众娱乐的方向扩展,娱乐、游戏、消闲、消费等等,是人们经常用来讨论当下文艺功能所使用的概念,在这里,即使用“审美娱乐”恐怕都已经难以概括当前文艺的这些实际功能。应当说在现在这样一个开放和充满活力的时代,各种文艺活动只要有利于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无论怎么丰富多样都是在情理之中的。二是也应当实事求是地承认,在上述文艺价值取向多元化,尤其是审美娱乐化的过程中,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泛娱乐化倾向,表现出媚俗化、庸俗化、低俗化乃至恶俗化的趋势,形成某种不健康或有害的价值导向。对有些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文艺的精神价值可言,之所以操弄文艺,要么把它作为私情表达或欲望宣泄的工具,什么个人隐私都可以借文艺来贩卖;要么把它当作谋利捞钱的手段,只要能谋取一己私利,便可以放弃人格尊严,专门瞄准人性的弱点赚钱,不惜迎合低级趣味,无所顾忌地忽悠、搞笑乃至恶搞。有人甚至公然宣称:法无禁止即自由,只要不犯法,就有表现的自由和炒作赚钱的权利。这里的问题在于,社会文化生活除了法律的底线,还有没有或需不需要道德的底线、人文精神的底线?倘若一切都退守到法律的底线,而应有的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价值都取消了,这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本来当前文艺生活中存在某些低俗化现象也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文艺界一些人以及不少媒体还对此大肆张扬炒作,对大众娱乐形成严重误导,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了。三是与上述趋向比较而言,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性相对薄弱。应当说一个社会越是多元开放发展,就越是应当重视和强化主导性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意识形态就从来没有放弃过这方面的倡导和实践努力。但如何改进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方式,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却是值得认真反思和探讨的,这里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也有实践探索方面的问题。

比如我们现在一方面提倡发展文化事业,另一方面提倡发展文化产业,于是在人们的观念认识中,体现核心价值观乃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而文化产业则是面向市场的,是以大众娱乐消费为基础的,所以对它的价值取向就不可能有更高的要求。而到了实践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文化事业往往远不如文化产业那样充满活力,于是在价值取向上会形成一种

什么样的矛盾张力,也就不难想像了。这里对于文化事业如何健全发展姑且不论,仅以文化产业而言,难道就真的只能靠娱乐化来迎合市场,而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无能为力无所作为吗?试看国外一些畅销书,甚至还有商业化制作的大片,如《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泰坦尼克号》《后天》等,实际上都有很严肃的主题,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体现了非常鲜明的国家意识形态及其主导性价值观,不仅在国内外市场上大赚其钱,而且产生了世界性的文化影响,树立起国家文化形象。这难道不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吗?为什么我们一提倡发展文化产业,就首先想到怎么用娱乐化甚至是低俗化的搞笑取乐来吸引大众占有市场?如果只是靠低级趣味的娱乐化迎合市场来发展文化产业,那么这样的文化产业显然是不健康的。因此笔者以为,即使是对于产业化、市场化的文艺活动而言,也不能忽视其应有的精神价值取向,不能自避于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责任之外。我们至少可以而且应当做到,以核心价值观作为文艺精神价值的辐射源,辐射渗透到各种文艺活动实践中去,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当代文艺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

第二篇: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引领队伍价值取向

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引领队伍价值取向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法领域的具体表现,是政法队伍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引领队伍的价值取向,才能确保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不迷失,在各类思潮的冲击下不困惑。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缪蒂生今天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要确保司法行政工作保持正确的方向,切实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使命,引领队伍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关键。

忠诚刻入意识落在行动

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加强教育。缪蒂生说,江苏司法行政机关将在近期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引导干警深刻理解和把握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深刻内涵,引导干警深刻认识和把握“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紧密联系,明确忠诚是核心,为民是宗旨,公正是目标,廉洁是保障,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贯穿于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实践中。

忠诚是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和根本。缪蒂生介绍,江苏省司法厅将2012年确定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年,通过组织学习、专家授课、演讲比赛、征文竞赛、支部讨论、网上讨论专栏等形式,结合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广大干警深入开展忠诚教育。同时,引导干警从本质上认识到,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忠诚是司法行政最重要的政治要求和理想信念,是司法行政机关必须保持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对法律忠诚则是司法行政机关最根本的道德准则,也是司法行政干警最高的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把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切实贯彻到干警的思想意识之中,落实在语言行动上。

“五大行动”具体实现为民

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就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有为民服务的实实在在的举措。缪蒂生分析认为,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要紧扣“为民”这个重要的落脚点。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宽广,与群众接触面广,承担着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司法行政工作者将坚决贯彻省委关于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部署要求,以创新的思维、扎实的举措,保障民生幸福的各项任务顺利实现。

具体将开展“五大行动”:一是实施人民调解为民行动。通过不断深化和增强“大调解”工作的功能与实效,开展“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等活动,着重加强民生类、发展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进一步创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二是实施法律服务便民行动。积极开展面向社区、面向基层的法律服务,实施“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公证服务进乡村、入农户”专项活动,关爱农民工“春风行动”、“春暖行动”,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三是实施法律援助惠民行动,不断完善“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真正建立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心贴心的法律援助平台,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惠及面,进一步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四是实施法制宣传利民行动。走进基层、深入群众,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深化农村“两委”干部法制培训,进一步营造建设幸福江苏的法治环境。五是实施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安民行动。深化监狱、劳教场所安防一体化建设,全面贯彻落实“首要标准”。完善社区矫正监管教育、帮困扶助等制度,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帮扶、社会保障等政策,进一步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始终坚守清正廉洁底线

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要以实现和落实公正执法为目标。缪蒂生指出,法律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本质属性。司法行政部门必须始终践行和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始终把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具体要求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的各个方面。

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要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底线。缪蒂生说,坚持清正廉洁,是执法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党的执法为民形象的基础。执法者必须首先清正廉明,方能取信于人,征服人心。江苏司法行政机关将坚持不懈地推行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通过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月”系列教育活动;深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双六条禁令”,积极推行阳光执法,加强法律服务行业监管,建立法律服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档案等措施,使全体干警视职业荣誉为自己的第二生命,坚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珍惜荣誉,拒腐蚀永不沾,自觉维护职业尊严。

缪蒂生强调,江苏司法行政机关将积极探索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做到有部署、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引导激励广大司法行政干警砥砺兴业之志,恪尽为民之责,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道德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

2014-7-19编辑 李雪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激励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第四篇: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思考

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思考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张艺鑫)

“清华女生铊中毒”、“复旦大学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宿舍命案”、“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尸案”等校园悲剧一次次在上演,本应是和谐宁静的校园,忽然间变得“刀光剑影”,让人扼腕叹息。我国大学生杀人的频率如此之高,举世罕见。偶然出现一两起,可以说是凶犯的个人原因,接二连三地发生,就不得拷问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忽略。

与此同时,今年全国各地多名大学生因为熬夜、少运动等原因导致猝死的情况又不得不使人产生疑惑:当代大学生到底在忙些什么。大学校园本来是大学生释放青春的自由舞台,充满机遇与挑战。然而,无数大学生拒绝人际交往,拒绝参加体育运动,拒绝汲取新鲜的知识营养,像吸毒的病患在午夜时“精神抖擞”地打游戏;像消渴症患者一样无论地点、时间地看电子书、电影,在白天时昏昏欲睡,导致身心俱疲。日复一日,面黄肌瘦,身体机能遭到严重的破坏,直至猝死。猝死事件引起社会的关注,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还在走在同样歧路上的一大批学生,她们失却了曾经的梦想、失却前进的动力、失却自我的节制,消磨宝贵的青春时光和健康的身心。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个体精神世界的重要构念。个体或群体的价值观状况反映着个体、群体乃至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乃至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规范、解释和预测。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正发生深刻变化。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现状,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本论文将分析当代大学生偏失行为的呈现所隐含的价值取向的扭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科学内涵为依据,以学生的视角,对学校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提出建议和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虽然还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式表述,但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的基本范畴,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的科学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的价值。从另一个角度理解,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价值行为。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相较于70年代经济的衰弱、60年代文革时期的政治**和文化迫害,生活在当代的大学生无疑是幸福的。我,作为一名大学生,颇有这样的感受。同我们的父辈母辈相比,我们不用在学习和生计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康社会的建成,让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抛弃杂念,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我们不用经历高考制度的不健全。如今,高考的合理化、透明化、公开化,使得每一位学子都拥有一个公平竞争继续学习的机会。大学更是一个充满民主的舞台;在文化上,我们专业课的设置在一步一步地被改进着,顶尖的教师队伍、浩瀚的图书收藏,无不会我们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雷锋月、志愿者的活动的开展又怎能否认大学为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所付出的心血呢?一切看起来都似乎那么美好,然而平静大海下确是漩涡和暗礁,正是因为这些未放在考评和文件中的一切一切的危险心态和行为,在侵蚀着校园的精神和文化。在这里,我着重讲“和谐”。

和谐——生活方式的和谐。作为青年中佼佼者的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应该是健康、文明、具有较高审美情趣的, 然而一部分大学生生活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在生活习惯方面。和谐所指向的不仅仅的外在的交际和谐,还指向一个人生活的和谐,尤其表现在生活习惯方面。在前文,我们看到如此多的大学生因“过度疲劳”猝死。其原因大多的熬夜。熬夜是提前消耗寿命的行为。除了熬夜,观当代学生,睡懒觉、不吃早饭、吃垃圾食品,造成身体的不和谐,甚至悲剧。其根源则是“享乐主义”的产物,肆意打发宝贵的年华,不合理的消费,不节制的放纵,刻意回避甚至完全抛却责任,实在令人痛心。

第二, 在情绪反应方面。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些大学生在遇到失败与挫折时, 对情况不做分析, 有时把情绪发泄指向自己, 造成对自己的厌恶和排斥, 长久如此就会形成自卑个性。比如近期人大研究生因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而跳楼自杀的事件即是这一心态的极端表现,而自卑心态却是很多大学生都有的消极心态,十分不利于未来的持续发展。

第三, 在社交方面。一些大学生集体观念淡薄, 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以个人利益为半径, 在社交生活方面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的不协调上。如有的学生希望别人理解自己, 但又不愿意主动向别人敞开心扉, 甘于在人际交往中担任 可有可无角色, 充满对社交生活失望情绪与冷落感;有的学生信奉自我设计、自我奋斗, 对他人、对集体不关心、过问, 使自己游离于集体之外;有的认为自己有才能, 却不被人发现, 常有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产生怀才不遇的郁闷和对他人成功的嫉妒心理, 从而表现消极、甚至嘲讽同学;有的交往功利化、世俗化。

针对这一现象,我以为必须要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大学生整天生活于大学校园之中, 学校的正面教育, 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具体,我提出优化校园文化, 创造合理社交环境的对策。优化校园文化必须从优化社会文化大环境出发, 因此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全

社会都来关注当今大学生社交方式的变革, 创造健康合理的社交环境, 这样,优化了的校园文化, 对当代大学生社交方式变革的引导才能行之有效。具体有:

1.1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基础, 使大学生学会调适心理, 适应大学新生活。

1.2加强学生社团的管理。学生社团能活跃学生思想, 也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增强了解的机会。但由于学生社团具有自发组织的特点, 有必要对其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 引导大学生课余生活。

1.3建设良好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集体中有健康的舆论、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强烈的集体精神, 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监督和引导作用。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类文明历史进程创造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全人类最大的价值共识。这些价值都属于人类文明天然继承者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形成的时代精神的真正体现。

相较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恐怕是最大限度为学生给予自由发展空间的平台了。如今,关于大学的“自由”问题存在着很多争论,有些人抱怨大学的查到问题,认为拘束了学生的选择,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另有些学生认为学校的放松是低要求的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是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然我以为:许多大学生做到了自由,却没有能够全面的发展。以高校社团为例。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体现大学生共同志趣、爱好,并依自愿原则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也是高校发挥育人功能,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然而,由于近年来高校社团发展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部分社团功能存在一定的异化现象,甚至出现了一些违背社团设立初衷的不良现象。如在某 大学S 学院L 同学一入学就加入了学校社团联合会,因工作能力突出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并在大二被破格提拔为学校社团联合会主席。平时他大部分时间被社团工作占满,甚至经常出现旷课的情况,但是每门课程的成绩都很好,后来他向部分同学透露了其中的玄机,原来每场考试结束后,只要感觉不妙,都请团委老师出马帮忙搞定。他曾和一些同学半开玩笑的说“大学学习没什么了不起,只要与老师关系搞好了,统统的都能搞定!”以上的例子只是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一个典型事例,但真实反映了当前高校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反思,理性应对。

社团是让大学生张扬青春,自由发展的民间组织。然而,这样的组织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相反,一系列的不平等、不公正的举措在抑制教育,污染校园精神。学生社团的商业化和功利化倾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针对这一现象,我以为学校应确立建设校园组织发展的基本原则,保证学生组织的健康发展。在宏观上确立组织建设的先进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所谓先进性原则指在学生组织建设中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谓创新性即组织的建设要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并自觉做到与时俱进;所谓导向性即组织在体现自身自发性、开放性、动态性的特质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弘扬主旋律并努力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组织活动。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坚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准则,最终都要落脚于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上,这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如果没有这些行为规范,再好的理想目标也不可能实现,再好的价值准则也不肯能得到遵守。

大学精神有不同的概括, 在此不一一列举。大学这一词汇及所蕴含的意义, 给人一种神圣、神秘的感觉。有人说,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大学是云集大师的圣地, 大学是科学发展的源泉, 大学是铸造人生的熔炉, 大学是引导社会的灯塔, 大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大学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和动力站, 尽管这些形形色色的比喻把大学看作经济的发动机、文化传统的保护者、国家声望的象征、个人潜能的开发者、公正的社会秩序的创造者以及知识的源泉等等。但任何对大学的隐喻都是蹩脚的, 大学的内核应是自由自治、学术研究、追求真理, 这才是大学恒固不变的精神所在。而一个自由自治的学术组织, 必须要有一批安于寂寞、皓首穷经的学者坚守, 否则精神家园将坍塌无存。

然而,我们在大学——这座曾经的象牙塔,发现了一批在“奔波”于“政治”组织,汲汲于功名利禄的有志青年。大学生重新定位本职责任的要求迫在眉睫。

针对这一现象,我以为学校一方面需抓好自我教育与典型教育, 增强监督机制。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防止学生干部功利化倾向, 必须进一步推动自我教育与典型教育, 建立干部评议制度, 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考核、监督力度, 全面提高学生干部素质。树立榜样, 充分发挥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针对学生干部群体思想活跃, 功利性强, 为人民服务意识较差的实际情况, 组织学生干部进行社会实践考察, 在实际锻炼和考察中, 引导学生干部学习孔繁森等优秀干部的先进事迹,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 还要注重发现、培养、宣传学生中的好干部, 好事迹, 以此端正干部的参选动机;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 在这方面, 可以学生干部评议制度为载体, 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考核和监督, 要求每个学生干部都要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并在政治理论、学习、卫生、工作等各个方面对学生干部提出具体的要求, 通过干部评议制度, 对不合格的学生干部提出整改意见, 并对性质严重者给予相应的处分。

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开展学术型活动,鼓励学术研究的开展,回归知识的殿堂。大学的创新精神, 一是指向科学研究, 它鼓励人们开拓科学这个无禁区、无止境的疆界;二是指向社会发展, 以新思想、新制度导引社会, 改造社会, 推动社会进步;三是指向人才培养, 它把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作为根本任务;四是指向大学自身, 它鼓励人们进行文化的积聚与交流, 加强纵向的积累和横向的联系, 广泛吸收异域新质文化作为补充养料, 从而迸射出创新的火花。马克

思曾讲过, 自由是创造的前提。人们进行科学研究, 正是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 求得自由的一种战斗。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科学家、技术专家也需要自由, 这里的“自由”可理解为有更多的时空和在身心上有更多的松驰。减少对权力政治的杂念和渴望,方能静下心来进行学术的研究和创造。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总体来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刻苦学习。品学兼优,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敏于创新,勤于实践,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全面发展。保持个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人民日报,2004-1 0-1 5.[2]熊磊.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22.[3]包卫党,陈东.高校学生干部中功利性思想状况的调查及分析.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6 [ 4] 郑义臣.当代大学生社交方式重构导向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5] 雷焕贵, 段靖.大学生性观念导向的人性化思考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6] 杨晓慧.中外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比较 外国教育研究

[7] 高校社团发展中的异化现象及其矫正 史明涛,赵铸,张利国,李晨光(大连民族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第五篇: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其内容主要分为两目: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一目在阐述价值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说明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主要看他的贡献。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本框题是第十二课的理论基础,因为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如何才能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呢?这就需要明确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弄清楚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通过对《生活与哲学》的学习,初步掌握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了初步的理解,初步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2.在社会环境多元化的背景下,不良社会风气极大的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为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三、设计思路

价值与价值观这一框题涉及价值、人的价值、价值观多个抽象的哲学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是本课的重点、难点,要突破这个重难点,就需要将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紧密结合起来,借助一定社会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心灵的碰撞。基于这些考虑,本课采用活动式教学,大胆让学生动起来,将跳骚市场引入课堂,让学生走上讲堂,并通过探究拓展,让学生知、情、意、行、信达到统一,有利于学生在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正确理解价值与价值观。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深入领会价值、人的价值及价值观等概念;搜集罗映珍等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感悟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通过学生课堂展示,感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通过课堂讨论、探究,深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树立奉献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人生价值的评价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跳蚤市场—感受知识

活动方式:由班委组织,由学生出售自己或自己的家庭不需要的一些物品。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感受物的价值以及为他人服务的乐趣和满足,为新课导入打下伏笔。

过渡导入:今天的跳蚤市场非常活跃,同学们既是老板又是顾客,服务了别人又满足了自己,接下来我们就此次的跳蚤市场活动为话题,来共同学习价值与价值观这一框题。

(二)讲授新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建构知识 活动方式:教师采访;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互动中达到知识的生成和构建。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师:问题1—(采访一位买英汉小字典的同学)你为什么要买这本字典?

生:小字典查英语单词快捷,有利于我学习英语。

师:对你来说,英汉小字典有这样的一种功能和属性,它能满足你学习英语的需要,这就是英汉小字典的价值。一事物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属性和功能,即它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就是价值。

师:问题2—(采访一位手拿旧玩具熊的同学)我看见有些同学很喜欢你的玩具熊,想买它,你怎么不愿意卖它,为什么?它对你有什么特殊价值吗?

生:它承载了我的快乐童年,有感情了,舍不得卖它。

师:这玩具熊对他的意义,主要是在于精神寄托,具有精神价值。所以价值不仅指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

师:问题3—(采访一位买滑板的男同学)滑板对你有什么价值?

生:它能满足我耍酷、锻炼身体的需要。

师:滑板能满足你耍酷、锻炼身体的需要,对你就有积极意义,所以有价值。

师:问题4—(采访一位女同学)你会不会买滑板?

生:玩滑板太危险,我不会去玩,买了也没用。

师:同样的东西,对这位女生来说没用,但对这位男生却有价值,我们如何去判断物的价值呢?(留出空白让学生看书思考)我们判断物的价值要看两个方面:第一事物的属性和功能,第二是主体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它体现了物与人的关系。

师:问题5—小字典、玩具熊、滑板这些不同功能的物品有什么共性呢?

生:它们都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师:这其实就是哲学意义上价值的含义,哲学上讲的价值,是对各种事物价值的一种抽象和概括,所以哲学上所说的价值与刚才所说的小字典、玩具熊、滑板的价值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人的价值

师:问题6—小字典、玩具熊、滑板有价值,你认为这次跳蚤市场活动有价值吗?如果有,有什么价值?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这次活动有价值,其价值就在于我们通过班级跳蚤市场,用自己的服务满足了其他同学的需要,也使自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要么获得一定的收益,要么也买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师:小小的跳蚤市场其实是社会大舞台的一个缩影,我们通过自己的服务满足他人的需要即是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别人通过服务满足个人需要即是社会对个人的承认和满足,体现了人的自我价值。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体。

师:问题7—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有什么区别呢?(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对价值有更深的理解,并真正弄清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师引导:人的价值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贡献),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和尊重,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索取),也就是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师:问题8—那怎样才能正确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应该以什么为标准呢?(播放《罗映珍》中罗映珍与白岩松的对话;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人的贡献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而且也可以表现在精神方面。师总结:主要看他的贡献,人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价值观及导向作用

过渡:刚才我们对跳蚤市场的活动谈了一些看法体现了我们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此处放不同时期择业观的幻灯片,加深学生对价值观与社会存在之间关系的理解)那么价值观对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反作用呢?现在请各小组到台上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设计意图:课前向各个政治兴趣小组分派了任务,就价值观三个方面的作用进行研究,以便做课堂展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探究的意识。

第一组同学通过对海尔“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真诚到永远”、华为“追求电子信息领域的世界级领先企业,可持续发展”核心价值观的的分析,阐述了海尔、华为公司的质量理念、人才理念、服务理念、责任理念等,展示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导向作用。

第二组同学通过对双汇瘦肉精事件、全聚德违规肉、俏江南南京店陷“回锅油”、福喜变质肉等事件分析,以及三一重工、阿里巴巴追求卓越的事迹,从正反两方面展示了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

第三组同学通过对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陈家顺、高淑珍、何玥、张丽莉等人成长事迹,以及凤姐、芙蓉姐姐、兽兽等网络人物的表现,展示价值观对人生道路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师总结:同学们的展示启示我们: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我们始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价值观的影响。

(三)价值导行:联系实际—运用知识

活动方式:课堂探究;指引前行

设计意图:知识的学习在于运用,通过运用知识,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渡:春晚小品《扶不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春晚小品《扶不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就在7月16日,《扶不扶》的现实版就发生在了我们身边。如果有人倒地了,你会扶吗?(播放青岛公交集团城阳分公司902路驾驶员王建训被记者采访视频;学生分组讨论准备发言)生:略

结束语:当记者问王建训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是否还会伸出援助之手时,他说,“当然会!”王建训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启示我们:我们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我们人生的方向,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正能量!

七.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一)人生价值

1.价值的含义: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2.人的价值的内容:贡献与索取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内容)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不同性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将理论观点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通过生生互动,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提升。从课堂的表现和反馈效果来看,本节课较好的实现了三维目标。不足之处,课堂组织还是有些松散,问题的层次性不够,探究性不足,思辨性不很强。今后需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掌控能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

下载核心价值观与当前文艺的价值取向20100113[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核心价值观与当前文艺的价值取向20100113[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价值与价值观

    12.1 价值与价值观 学案 【精彩回放】——旧知巩固(利用候课时间和课首3分钟,熟记下列内容,相互间检查) 1.人民群众的内涵和范围是什么?2.人民群众的地位如何?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

    价值与价值观

    实现人生价值 前郭蒙中政治组 唐艳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 (1)价值的含义 (2)价值观的含义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 ◇理解: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正确进行价......

    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0级思政四班程建荣 *** 一、课题:价值与价值观 二、课型:授新课 三、课时:一课时/40分钟 四、对象:高二......

    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个再思考

    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个再思考 作者:杨耕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2日 13版)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断地追求和创造价值,同时又不断地认识和评价价值,并逐步形成了价值观。......

    “中国梦”的核心价值取向(推荐阅读)

    “中国梦”的核心价值取向 齐鲁晚报记者 吉 祥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在十八大后提出“中国梦”,有怎样的深意?又想回应怎样的现实问题?既然“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它如何让老百......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取向的研究111(精选)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吉岘司法所 我所明确了今年政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价值取向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价值取向 王敏勤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才算一堂好课,这是目前讨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一般说来,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除了要看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外,主要有如下......

    当代礼仪与价值取向(推荐5篇)

     中华礼仪与当代价值取向 今日中国,惩治腐败,端正党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敬老崇文蔚然成风。衷心祝愿各位馆老坚持传承、弘扬中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