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
有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
护理部有监测改进效果的记录。
5.5.3.1.有新生儿病室工作制度、护理管理制度及规范、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护理常规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或流程。
【C】 1.新生儿病室有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及专业技术规范。2.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突出专科性对应急预案有培训。3.护士知晓制度、规范、岗位职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流程与履职要求。
【B】符合“C”并 1.护士岗位职责落实到位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有考核。
2.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护理常规及时修订。
【A】符合“B”并 对科室落实“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专业技术规范”的成效与“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效果有评价与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5.5.3.2 新生儿室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备护士经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实施责任制护理。
【C】 1.新生儿室护士通过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考核合格。2.实施责任制护理。1名护士负责≤6名普通患者或≤3名重症患者。
【B】符合“C”并 护士按工作年限或职称分层培训考核合格。
【A】符合“B”并 1.对落实新生儿室护士配臵与能力有评价与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2.新生儿室1名护士负责≤4名普通患者或≤2名重症患者。
5.5.3.3 有护理专项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培训及记录。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C】 1.有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新生儿病室护理质量专项考核标准有培训。
2.有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有培训。3.100%使用腕带识别新生儿身份。4.新生儿室环境适宜符合新生儿护理要求。5.护士知晓质量与安全管理主要内容与履职要求。
【B】符合“C”并 1.科室定期进行自查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2.职能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整改意见。
【A】符合“B”并 按照专项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有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5.5.3.4.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培训有监测记录新生儿暖箱、奶瓶、奶嘴消毒规范有传染病患者隔离护理措施。
【C】 1.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培训。2.有新生儿暖箱、奶瓶、奶嘴清洁消毒规范。有传染病患者消毒隔离制度。3.护士知晓手卫生规范、隔离措施与履职要求。
【B】符合“C”并 1.洗手和干手设施完好护士洗手符合规范要求细菌培养监测并达标。2.新生儿暖箱、奶瓶、奶嘴有细菌培养监测并达标。3.高危新生儿和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采取隔离措施标识清晰。4.有专人负责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有监测记录。
【A】符合“B”并 对手卫生规范等制度的执行有监管执行率≥95%评价改进成效有记录。
第二篇: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1、有新生儿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1)科室有相关制度:院感管理制度、病房安全管理制度、配奶间管理制度、沐浴间管理制度(2)科室相关流程:新生儿出、入院流程,新生儿转运、转科流程,各类护理操作流程 询问护士有哪些相关核心制度
2、对护士进行各项制度及工作流程的培训、考核并有记录 查看培训考核记录 婴幼儿出入院身份确认流程 护理主要检查点:
(1)新生儿室相对独立空间合理,每房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每床有免洗手液配置(2)有相对隔离的传染病儿区域及相应防护用品(3)保暖箱、奶具消毒规范,有监测记录
(4)查看一名工作人员洗手,询问工作人员何时需洗手、何时需手消毒。并有平时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反馈记录情况
(5)查看或询问传染患者隔离、护理措施(6)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符合要求
3、建立与完善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1)有新生儿病室紧急风险预案或流程(2)实施新生儿身份识别标识管理
有紧急预案:婴儿失窃、窒息、婴儿坠床、烫伤、静脉外渗(尤其是钙剂外渗)、身份识别管理制度,询问护士其中一个预案
询问护士:新生儿常见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的护理评估及及观察要点。)
4、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有演练 建议查停电或火灾的应急处理
5、有介入诊疗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操作规范及工作流程 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仪器管理制度、耗材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
6、科室药品标识清晰,放置符合规范
药品标识清晰,放置规范,定期清点、检查(药品浓度、剂量、有效期等)有记录,无过期药
7、抢救仪器专人管理,有定期检修及保养记录 仪器设备外观整洁,配有简单易懂的使用说明,定期测试
8、对护士有培训及考核记录 检查科室的培训和考核记录本
第三篇: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及监测规定
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及监测规定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1、建立健全供应室各项规章制度如供应室工作制度、安全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灭菌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职业防护制度等。
2、完善各级护理人员工作职责。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3、制定各类人员工资流程,严格按照流程来工作。
二、合理布局供应室的功能区域和优化工作流程
1、供应室布局要求科学合理,严格划分为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各区应有明显的标志和界限,有利于防止污染,方便工作。
2、工作流程按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监测、无菌物品分类贮藏和发放等顺序运行,不准逆行,各区域要分别由专人负责落实。
3、做到工作间与生活间分开,回收污染与发放净物分开,初洗与清洗分开,未灭菌与灭菌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三、加强质量控制、保证供应物品质量
1、质量监控落实到人、落实到工作各个环节中,达到全面质量控制。
2、供应室各类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制定质量控制计划,科学分工,责任明确。
3、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各个环节质量控制标准,让每个人掌握标准,在工作中贯彻好标准。
4、定期检查。每天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消毒液浓度、包装、洗涤、消毒质量、物品存放质量,把好环节质量控制关,每月检查一次性物品入库证件、外包装、中包装、小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储存室存放是否按要求存放,检查结果做好记录。
四、做好各项灭菌监测工作
1、压力蒸汽灭菌监测:每锅次有物理监测,详细记录日期、灭菌器号、锅次、压力、温度、灭菌时间、进出锅时间、操作者,每包内外放置3M化学指示卡(带)。
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日常使用的灭菌器进行程序监测和化学指示卡(剂)监测,对灭菌后的物品随机抽样做细菌培养。必须按规范进行,锅内物品按规定放置,并放各项监测指示卡(带)做到物理、化学、生物三项措施监测合格后方能发放到各科使用。
第四篇:新生儿护理措施
题目:
XXXXX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新生儿的手术护理措施
姓名: 学号: 专业:
新生儿的手术护理措施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的手术护理措施。方法:对我县人民医院6例新生儿手术护理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从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对新生儿手术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护理保证了患儿的手术安全,配合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合理科学的护理能够防止新生儿并发症的出现,确保患儿的手术安全。
关键词 新生儿;手术;护理
新生儿由于器官各方面都发育不完全,因此在手术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多,尽管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新生儿的外科手术技术也得到了相应提高,但是新生儿具有抗病能力差、术中抢救次数比较多、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因此新生儿外科手术护理和普通病人有很大的区别,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更好为新生儿进行护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通过对我县人民医院16例新生儿手术护理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将护理重点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出生日龄3~20 d。肠套叠4例,先天性肛门闭锁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3例患儿伴有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1例合并肺炎;2例合并两种以上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最长4 h,最短1.5 h。
2.术前护理 2.1控制体温
新生儿刚出生各种器官还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完善,皮下脂肪比较少,皮肤薄,体表面积相对比较大,体温很容易下降。因此在手术前应注意新生儿体温的控制,手术前进行皮肤消毒或体腔暴露都很容易造成新生体温的下降,手术中输入库血,摄入热量不够,也可导致体温下降。此外,手术前一日应与新生儿父母沟通交流,尽可能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及各项指标,以及对手术的特殊的要求,能够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2.2术前禁食
新生儿各种器官都比较弱,食道和胃运动也比较薄弱,并会不间断的出现不同程度的反流现象,且1周岁以前的婴儿前贲门括约肌功能也为发育完全,40%的食物都会在胃内存储2h。新生儿在手术之前禁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禁食过程中应注意患儿容易出现低血糖或失水现象,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手术,也会对患儿的生命造成危险。因此,在手术前的4h可以给患儿一定量的奶水,或者是在手术前2h给患儿一定量的水。手术前2h给患儿4—6ml的清水不会降低胃内的ph值,也不会增加胃内的溶液容量。
3.术中护理 3.1体位的摆放
新生儿比较小,长时间手术对患儿影响比较大,因此患儿的体位摆放很重要,不仅要确保患儿呼吸通畅,还要保证患儿循环系统功能正常,同事也要讲手术部位充分显示在视野之内。患儿平卧时,肩下垫一软垫,头偏向一侧并稍向后仰,保持呼吸通畅; 患儿侧卧时,注意循环系统的变化,腋下垫一个软垫,确保心脏不受压,骨盆两侧用软垫固定放置患儿扭动,上面一条腿下垫起,保持患儿腹式呼吸正常;俯卧位时,由于新生儿胸腔比较小,主要是靠膈肌运动来完成呼吸,腹部不能受压,以免影响呼吸。总之,手术体位的摆放在新生儿手术中非常重要,在手术中要不定期检查患儿的呼吸状况,且不可为了手术操作方便而顾此失彼。
3.2科学的麻醉
由于新生儿的面部器官及呼吸道等方面都和成人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在进行麻醉时,面罩、喉罩、气管插管等都应该与婴儿相匹配。在给患儿实施麻醉前,护理人员应协助麻醉师提前准备好合适的输液泵、血压袖带、新生儿复苏器、脉搏血氧探头、吸引器及一些急救药品。详细询问患儿情况,包括禁食情况、体重等身体状况。手术中协助麻醉师检测患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体温、血压等,确保患儿安全。
3.3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
新生静脉比较短、细,而当患儿有较严重的疾病时,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脱水、营养不良等现象,导致血管充盈程度不够,术中尿量你尿比重测流量不便,且与血容量状态关系不大,这时候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及静脉通道非常重要。手术过程中又有可能大量失血,婴儿代谢旺盛,耗氧量比较大,少量的出血都有可能给患儿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术前应充分考虑到出血情况,配足合适的血量,以便能够技术补充失血。
3.4避免皮肤损伤
新生儿的皮肤比较嫩,很容易碰伤,导致细菌感染。因此患儿手术中皮肤护理也非常重要,一不小心手术中的电灼器使用不当就会引起皮肤烧伤,冲洗水的使用也会导致患儿皮肤损伤。新生儿肢体比较小,电极板基础面积小很容易引起烧伤,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采用双极电凝止血,而尽量少用电灼器止血,确保皮肤没有损伤。为防止药液浸泡损伤患儿皮肤,可在男性患儿尿道口接一个保险套收集尿液。在女性患儿会阴部贴上小儿尿袋收集尿液。在手术部位的下方也要垫上防湿尿布,避免手术过程中各种水浸泡损伤患儿的皮肤。
3.5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新生儿比较小,器官比较若,手术中的麻醉会对患儿的中枢、循环和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干扰,加上手术损伤的直接刺激,患儿的生命体征随时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护理人员应时刻守在手术室旁边,发现患儿有异常及时通知手术医师或者麻醉师,并立即采取相关措施。新生儿手术的中突发急救比较多,手术护士应高度集中思想,时刻关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应急措施,主动将术中所需要的器械或临时要用的物品准备到位,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4.术后护理
手术后依然要注意新生儿的呼吸系统护理,患儿经过手术之后,麻醉药物有可能还有残余作用,可能导致患儿通气不足,抑制患儿的呼吸。患儿手术之后,在转送途中应该将患儿的头部转向一侧,并加强脉搏的检测,同时给予吸氧设备的准备。还应时刻检测患儿的体温变化,手术之后立即将患儿置放暖向内。总之,新生儿护理人员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对患儿的爱心。
第五篇: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方案
二、分工及职责
组长职责:
1、在护理部的指导下,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订本科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工作指引、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及科室培训计划,指导、组织科室内护士实施。
2、负责全科护理质量的督导,按照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3、督促检查进入手术室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无菌技术、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实施情况,预防事故、差错。
4、经常与各手术科室取得联系,了解病员术后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5、指导护理人员做好各种手术配合和抢救工作。
6、检查督促所属人员做好消毒、灭菌工作,定期进行空气、物品表面及工作人员手部的细菌培养,监测消毒、灭菌效果,预防医院感染。
7、组织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定期进行护理跟班、护理查房和护理安全形势分析,确保护理安全。
8、负责安排进修,实习护士的培训,组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和科研工作。
副组长职责
1、完成本专科的日常工作,协助护士长对组内人员及护理工作进行二级管理。
2、担任本专科组手术配合及抢救工作,了解本专科手术进展及新业务的开展情况。
3、担任指导本专科组护士的技术培训,参与考核工作。
4、负责本专科组手术器械、手术物品的调整和补充,以适应手术发展的需要。
5、负责协调本专科组与手术科室的关系,定期征求科室意见。定期召开组务会,分析护理形势。
6、参加科室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实施,参与护理科研活动。成员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和护理组长指导下进行工作,参加科室一级质量管理工作
2、担任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负责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整理及手术标本的留取、保管和送检。
3、严格落实无菌技术操作和查对制度,预防事故、差错和医院感染发生。
4、负责管理手术间,及时检查、清理、补充各种物品,并做好登记。
5、负责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认真管理手术间工作环境。
6、指导消毒员、护理员进行手术物品消毒和手术间的清洁、整理工作。
7、协助配合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认真撰写学习笔记。
三、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1.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2.急救器械齐备完好率100%
3.病人满意率≥95%
4.医生满意率≥95%
5.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0
6.压疮发生次数0
7.坠床发生次数0
8.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7%
9.护士三基考核平均分≥80分
10.专科护理考核平均分≥85分
四、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内容
1、手术室制度管理:在护理部的指导下,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订本科完整的、系统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护理工作指引、手术专科护理
质量标准及科室培训计划,指导、组织科室内护士实施。
2、护理人员的管理:建立各班、各岗位护士的职责及工作标准,建立所有护理操作、仪器的操作指引及考核标准,要求科室内护士工作中严格执行。
3、手术室环境管理:布局合理,洁污分开,无逆向,无交叉,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保持室内整洁, 肃静,物品存放有序,定位放置,用后及时补充、归还原处。手术间每天早晨湿式擦净台面保持整洁。手术室每周有固定清洁日,每周彻底清洁1次。
4、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1)、严格限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以手术通知单为依据安排人员进入手术间,2)、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标志明显。3)、手术所用物品均应达到无菌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4)、成立感染监测小组, 每周对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每灭菌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每月对手术室高压灭菌器及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灭菌物品、手术间、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层流洁净手术间空气培养细菌≤10cFu/m3,医护人员手细菌≤5cFu/cm2,物体表面细菌≤5cFu/cm2)、病人所用物品均一人一消毒,尽量用一次性物品,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5、手术室物资的管理:满足临床手术需求,保证质量,类别规格齐全,达到手术要求。专人分类管理,每日检查库存数量,及时调整补充。
6、手术室药品管理:常规药品及急救药品齐全,无过期,无混装,标识清晰,定人定量定位管理。
7、手术室器械、仪器管理:精密仪器及大型设备有专门的存放室,仪器
由专人负责保管。按需装备,质量可靠,完好率达标,维修及时。
8、手术病人入室至出室的管理:制订接手术病人入室、病人入室后管理、核对病人、摆置手术体位、防止病人坠床、手术过程中的清点与核对、输血输液用药、防止压伤与灼伤、手术麻醉意外抢救、术毕病人安全运送等管理标准和防范措施。
手术室
2012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