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和导线平差程序[QBASIC](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1:0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附和导线平差程序[QBASI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附和导线平差程序[QBASIC]》。

第一篇:附和导线平差程序[QBASIC]

附和导线平差程序[QBASIC]

由本人在网络上收集整理

DECLARE FUNCTION DEG!(X!)

DECLARE FUNCTION DMS!(XX!)

DECLARE FUNCTION XCHAR$(XX!, N!)

CLS

PRINT

PRINT “ 附和导线平差程序(2.0R)”

PRINT “ 作者:徐振刚”

PRINT “ 1999年12月31日”

PRINT “功能:本程序可以用来进行一般导线平差计算,包括附和导线、闭合导线和支导线,其中” PRINT “ 闭合导线和支导线需对原始数据进行一定处理。”

PRINT “备注:坐标计算误差≤5mm;角度计算误差≤0.5s”

PRINT

REM N----角度个数(包括已知方位角)

REM M----导线边数

REM H----允许方位角闭合差秒值

REM A----方位角(A(0)为起始方位角)

REM D----边长

REM X,Y----坐标(X1,Y1;X,Y为已知坐标)

REM F0----方位角允许闭合差

REM F1----导线方位角闭合差

REM F3,F4,F----增量闭合差

REM K----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PRINT “新建数据文件?(Y/N)”

LOCATE 25: PRINT “按 ESC键 返回主菜单.”;TAB(60);DATE$;“ ”;TIME$

DO

YN$ = INKEY$

IF YN$ = “Y” OR TN$ = “y” THEN

RUN “DXPCEDIT.BAS”

ELSEIF YN$ = “N” OR YN$ = “n” THEN

EXIT DO

ELSEIF YN$=CHR$(27)THEN

RUN “MAIN.BAS”

END IF

LOOP

REM ******************************************************************************** CLS

PI = 3.14***93#: PU = 180 / PI

INPUT “请输入数据文件名:(DXPC.DAT)”;FILEIN$

IF FILEIN$ = “" THEN

FILEIN$ = ”DXPC.DAT“

END IF

OPEN FILEIN$ FOR INPUT AS #1

INPUT #1, N, M, H

DIM B(N), D(M), A(N1

A(I)= A(I360

END IF

NEXT I

F0 = H / 3600 * SQR(N1)1)

FOR I = 1 TO N360

END IF

NEXT I

S = 0: X(0)= X1: Y(0)= Y1

FOR I = 1 TO M

S = S + D(I)

X(I)= X(I1)+ D(I)* SIN(A(I)/ PU)

NEXT I

F3 = X(M)Y: F = ABS(SQR(F3 * F3 + F4 * F4))

D = 0

FOR I = 1 TO M

D = D + D(I)

X(I)= X(I)F4 / S * D

NEXT I

REM ********************************************************************************

PRINT ”方位角允许闭合差 F0=+/-“;XCHAR$(DMS(F0), 6)

IF ABS(F1)<= F0 THEN

PRINT ”导线方位角闭合差 F1= “;XCHAR$(DMS(F1), 6);” OK!“

ELSE

PRINT ”导线方位角闭合差 F1= “;XCHAR$(DMS(F1), 6);” OVER LIMIT!“

END IF

PRINT ”相对闭合差:“

PRINT TAB(5);”F3=“;F3, ”F4=“;F4, ”F=“;F, ”K=1/“;S / F

PRINT ”改正后方位角:“

FOR I = 0 TO N1

PRINT #1, TAB(5);”A(“;I;”)=“;XCHAR$(DMS(A(I)), 6)

NEXT I

PRINT #1, ”改正后坐标:“

FOR I = 0 TO M

PRINT #1, TAB(5);”X(“;I;”)=“;XCHAR$(X(I), 4), TAB(30);”Y(“;I;”)=“;XCHAR$(Y(I), 4)NEXT I

PRINT #1, TAB(5);”X(“;M;”)=“;XCHAR$(X(M), 4), TAB(30);”Y(“;M;”)=“;XCHAR$(Y(M), 4)CLOSE #1

REM ******************************************************************************** PRINT

PRINT ”详细数据资料业已备份到 JHFY.OUT。“

PRINT

PRINT ”按 ESC键 返回主菜单...“ DO

LOOP UNTIL INKEY$ = CHR$(27)RUN ”MAIN.BAS“

END

REM 将度分秒转换成度

FUNCTION DEG(X)

D = INT(X)

M = INT((XDD)* 60)

S =(XM / 60)* 3600

IF XX >= 0 THEN

DMS = D + M / 100 + S / 10000

ELSE

DMS =-1 *(D + M / 100 + S / 10000)END IF

END FUNCTION

REM 以字符串形式输出保留 N 位小数的 X FUNCTION XCHAR$(XX, N)

X = ABS(XX)

R = INT(X)

F = INT((X-R)* 10 ^ N +.5)

TEMP$ = MID$(STR$(F), 2)

WHILE LEN(TEMP$)< N

TEMP$ = ”0“ + TEMP$

WEND

TEMP$ = STR$(R)+ ”.“ + TEMP$

IF XX >= 0 THEN

XCHAR$ = TEMP$

ELSE

XCHAR$ = ”-" + MID$(TEMP$, 2)

END IF

END FUNCTION

第二篇:导线测量平差实例

导线测量平差实例

闭合导线:

名称表示原理

(导线长)D实测边长总合(角度总和)∑β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

(角度闭合差)Fβ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的秒位数

(坐标闭和差)Fx△x计算出的坐标增量之合Fy△y计算出的坐标增量之合(距离闭合差)FFx平方加Fy平方开根号

(导线精度)KF/D(1÷F×D)

附合导线:

名称表示原理

(导线长)D实测边长总合(角度总和)∑β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

(角度闭合差)Fβ实测推算出的终点方位角减理论的终点方位角

(坐标闭和差)Fx△x总合减(终点x坐标减起始x坐标)

Fy△y总合减(终点y坐标减起始y坐标)

(距离闭合差)FFx平方+Fy平方开根号

(导线精度)KF/D(1÷F×D)

坐标增量计算:

△x12=D12×cosa1

2△y12=D12×sina12

D :实测两点间的距离。

a :实测两点间的方位角。

近似平差方法:①将角度闭合差除以测站数:Fβ÷N(N表示测站数)=∩(角度均值),然后将角度均值加到实测右角中。

②将Fx平方加Fy平方开根号,得出距离闭合差,用距离闭合差除以观测边长数得出距离均值,然后将距离均值加到每一条实测边长中。

③从起测点开始,再通过公式△x12=D12×cosa12、△y12=D12×sina12求出坐标增量。用上一测站的坐标加上坐标增量就得出平差后的坐标

第三篇:平差报告

测量平差实训报告

测量平差实习是对测量平差过程中测量数据处理的理论学习的重要实践,其目的是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平差测量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应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平差测量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

应用。同时牢固掌握测量平差的各种平差软件的使用。

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有:

1.掌握误差传播定律。

2.掌握协因数传播率。

3.熟练掌握水准网条件平差的方法。

4.熟练掌握导线网条件平差的方法。

5.熟练掌握水准网间接平差的方法。

6.熟练掌握导线网间接平差的方法。

7.熟悉常用测量平差软件。

8.熟练掌握使用测量平差软件平差控制网的办法。

实习的内容主要是运用平差软平差易2005PA件进行数据平差,首先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回顾了平差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习近平差易软件平差易的应用。然后同学们根据老师下发的实训指导书开始进行实际操作,按要求独立完成当天的实训任务并提交作业。

通过本次的测量平差实习,我收获良多。经过这次实习,我对测量平差有了深刻的认识,学习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协调和交际的能力。学以致用,通过本次实习我深深地理解了这句话,本次实训真正的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这次的实习让我掌握了运用平差软件进行水准网条件平差的方法、导线网条件平差的方法、水准网间接平差的方法、导线网间接平差的方法以及使用测量平差软件平差控制网的办法。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 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平差实习运用软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本次在实习过程中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算是对以前所学知识有了新的认识,这次实习对于我们以后学习、找工作也是受益菲浅。在短短的一个星期中,也让我们进入这个社会,对于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所新的启发。

第四篇:平差教案

测量平差 绪论

说在学习前面的话:

测量平差是测绘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主要讲授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今后专业学习打基础。

测量过程是由我们测量人员使用测量仪器在野外完成的,测量不可避免存在误差。为了检验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提高可靠性,还需要进行多余观测。

一、平差的任务和内容

任务:处理有观测误差的数据,估计带求量的最佳估值并评定精度。内容:建立观测误差的统计理论,研究误差的统计分布;

研究衡量观测成果质量的精度指标;

建立观测值和待求值的函数模型;

结合实践研究平差的各种方法;

研究预报和质量控制问题。

二、平差的理论支撑和学好的方法

理论支撑:数理统计,线性代数,高等数学。

方法:上课认真听讲,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做笔记,做习题。

三、误差的来源

水准测量中架设偶数站是为了消除什么误差?水准尺零点误差

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消除什么误差?i角误差、大气折光差、地球曲率影响

1、测量仪器:由于每一种仪器都具有一定限度的精密度,因而使观测值的精密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例如,在用只刻有厘米分划的普通水准尺进行水准测量时,就难以保证在估读厘米以下的尾数时完全正确无误;同时,仪器本受制造工艺的限制也有一定的误差,因此,使用这样的水准仪和水准尺进行观测,就会使水准测量的结果产生误差。同样,经纬仪、测距仪、接收机等仪器的观测结果也会有误差的存在。

2、观测者:由于观测者的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仪器的安置、照准、读数方面都会产生误差。同时,观测者的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也是对观测成果质量有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

3、外界环境:观测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压强、风力、大气折光、电离层等因素都会对观测结果直接产生影响;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它们对观测结果的影响也随之不同,因此观测结果产生误差是必然的。反之,观测条件差一些,观测成果的质量就会相对低一些。如果观测条件相同,观测成果的质量也就可以说是相同的。但是,不管观测条件如何,观测的结果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差,测量中产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在客观条件允许的限度内,我们可以而且必须确保观测成果具有较高的质量。

通常把仪器、人、自然环境和观测对象的误差称为测量条件。

四、测量误差及分类

1、真值和真误差

真值:反映一个量真正大小的绝对准确的数值。

估计值:与真值相对,以一定的精度反映一个量的数值。观测值:通过量测,直接或间接得到的一个量的大小。真误差:观测值与真值之差。公式表示为⊿=L-X.等精度观测:测量需要进行多余观测。在测量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我们主要学习等精度观测。(插入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察)较差:对同一个量两次观测值的差值。关于真值的一点说明:一个量的真值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往往通过一次或有限次观测不可能绝对消除,从未获得一个量的真值。怎么办?

统计学理论:一个仅受偶然误差影响的量,称为随机变量。如果一个观测值仅受偶然误差的影响,那么此观测值的所有可取值的平均值就是这个观测值的数学期望E(X),也是这个观测量的真值。所以,测量里面,测得值的数学期望E(X)就是这个观测量的真值。

2、测量误差的分类

(1)粗差:作业人员粗心大意或仪器故障造成的差错。例:读错,听错,记错,算错等。处理方式:更正,舍弃,重新观测。

(2)系统误差:测量条件中的某些特定因素的系统性影响产生的误差。

特征:相同观测条件下,做一系列观测,系统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来源:①人差;②仪器差;③外界条件。

消除措施:对观测结果进行改正;制定科学的观测方法和操作程序;综合分析资料,发现系统误差,在计算中消除。

(3)偶然误差:指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多余观测时,从单个误差看,该列误差的大小和符号表现出偶然性,无规律,但就大量误差的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也称随机误差。

处理方法:采用多余观测,本课程就是研究如何有具有偶然误差的观测值求出最或然值并进行精度评定。

需要知道的是:一切测量中,偶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五、关于数学期望E(X)的一些说明

前面说过,一个观测值的真值是客观存在的,在这个量仅受偶然因数的影响下,这个观测量的数学期望就是这个量的真值。下面简单介绍下数学期望。

(1)产生的背景

赌局问题:

A,B两人赌技相同,各出赌金100元,并约定先胜三局者为胜,取得全部200元由于出现意外情况,在A胜2局B胜1局时,不得不终止赌博,如果要分赌金,该如何分配才算公平? 分析:两人在A胜2局B胜1局时,有两种可能,比赛四局结束或五局结束。两种情况出现的概率相同,各占一半。

四局结束,A肯定胜。

五局结束,A,B各有一半的胜率.综合上述两种情况,A胜的概率为1/2*1+1/2*1/2=3/4; B胜的概率为0*1/2+1/2*1/2=1/4;

A=200*3/4=150元 B=200*1/4=50元。

举例:射击问题

设某射击手在同样的条件下,瞄准靶子相继射击100次,(命中的环数是一个随机变量),如下,就此人命中的数学期望,或者这个人的真实水平。环数 0 1 4 8 9 10 次数 5 5 10 60 10 10(2)数学期望再解读

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来,所谓数学期望就是求一系列离散数据的平均值,而且是加权平均值(后面重点讲)。所以,测量里面的观测值的真值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观测,通过对观测值进行求加权平均值来得到待观测量的真值。

简单地说,数学期望即是一种平均值——加权平均值。

六、评判精度,对观测值进行改正。

测量平差是测绘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是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消除它们之间的不符值,求出未知量的最可靠值。用概率和数理统计方法来分析观测数据,为观测数据的处理提供理论基础;以最小二乘法作为处理观测数据的基本准则;论述近代测量平差的基本数据处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前面讲述的数学期望主要进行数据处理,处理数据后还要对观测值进行改正,依据的基本准则就是准则就是最小二乘法原理。(1)最小二乘原理简介:

而这就是我们这门课程:平差,如何进行平差,有什么原则,是我们学习习近平差的主要内容。

测量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处理大量的观测数据。比如你去做控制测量,用全站仪测导线,用水准仪测高差,或者用GPS做静态测量。回去之后是不是都要进行数据处理?以GPS为例,你觉得是把观测数据导到GPS数据软件里解算一会儿就出来了,但是软件怎么来的,代码是不是人写的?只要是测量数据处理,总会有平差,而我们测量平差所依据的原则就是最小二乘原理。

美国统计学家斯蒂格勒曾经说过:“最小二乘法之于数理统计学犹如微积分之于数学”。大家知道,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主要内容,很多学校里高等数学课程就叫微积分。那么最小二乘法在数理统计学中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

现在一般认为德国数学家高斯和法国数学家勒让德二人分别独立的发明了最小二乘原理。高斯宣称自己自1795年就一直使用最小二乘原理解决问题,但是他最早见刊是1809年《天体运动理论》,勒让德1805年发表的著作《计算彗星轨道的新方法》上就介绍了最小二乘原理。但高斯较勒让德把最小二乘原理推进的更远。

好,现在我们来看什么是平差。

大家知道,在测量中,误差可以避免吗?不可以,还记得误差分为哪几类吗?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仪器误差、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为误差。

所以说,在测量工作中,受到这么多影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采用一定的手段对带有误差的观测数据进行必要的数学处理并评定其精度。

还是这个例子,大家在进行导线测量的时候,水平角观测要测几个测回?2个,测距的时候测几次?3次,为什么?为了结果取平均值从而减小误差。比如大家观测一个三角形,是不是只要测出其中任意两个内角,第三个角可以由180°减去另外两角得出。但是实际操作中通常是三个内角都进行观测。这必须进行的观测是必要观测,剩下的就叫多余观测。

由于测量中不可避免的有误差,因此多余观测就必然产生不符值,像是三角形三个内角观测值之和,不等于180°。wL1L2L3180°这个w就叫做三角形闭合差,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w分配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观测值L1、L2、L3中去,从而得到改正值,并评定结果的质量,这一过程就叫做平差。

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简单的看一下最小二乘估计的原理,从而理解最小二乘的应用:

现在有一组观测数据x1,y1,x2,y2,x3,y3...我们要求一个函数,使这些点最接近于这个函数,也就是用一个函数来最佳拟合这些点。

通过观察,这些点连接起来是不是接近一条直线。那么我们就假设这个函数为线性函数,形式为:

y=ax+b

(1)

x、y为未知数,a、b为待求参数。

根据我们学过的代数知识,如果已知有两组已知数,a、b就可以确定出来了,那么这条直线也就确定出来了。

但是现在我们要求通过这么多点的最佳拟合直线,怎么办?

由于实验数据总是存在着误差,所以,把各组数据代入(1)式中,两边并不相等。相应的作图时,数据点也并不能准确地落在公式对应的直线上,如图所示。第i个数据点与直线的偏差为vixi2yi2

如果测量时,使x较之y的偏差很小,以致可以忽略(即xi很小)时,我们可以认为x的测量是准确的,而数据的偏差,主要是y的偏差,因而有:viyiyiabxi

我们的目的是使所有点与直线尽量靠近,所以是使各个v的绝对值尽量小,但是因为v有正有负,所以我们只要使各个v的平方和最小就可以了。

首先,求偏差的平方和,得vi1n2i(yiabx)2。

i1n按最小二乘法,当a、b选择合适,能使最小时,y=ax+b才是最佳曲线。那么怎么求的最小值呢?高等数学上讲了,先求导,令导数等于0,求出极小值,最小的极小值,就是最小值。这个可能大家没有接触过,咱们先用,以后再说。

对a、b分别求偏导数 vi2i1navi2i1n2yiabxi

b2yiabxixi

令上式等于0,就求出极值了,然后再对偏导数求二次导,根据二次导的正负来判断是极大值还是极小值,这个求出来是极小值,只有一个,所以也是最小值。咱们就不推导了。

这就是最小二乘估计的原理。

(2)测量上的应用

设L1,L2,L3,„Ln表示n个独立的观测量,为消除矛盾而赋予的对应改正数为v1,v2„.vn,观测值L1,L2,L3,„Ln在可信赖程度相等的情况下,最小二乘原理要求这些改正数的平方和为最小,即

vi2min

i1n

第五篇:QBASIC分支结构程序说课教案

《QBASIC》分支结构程序说课教案

四川省宣汉中学

杨桂林

一、教材分析

所选教材为四川省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该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BASI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易于学习和掌握的计算机高级语言,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入门课。

该教材采用第三代BASIC——QBASIC,它是完全模块化、结构化的计算机语言,是学习程序设计较理想的入门语言,其中的分支结构程序作为高中会考的重要考试内容。

2、课程的主要特点(1)

突出算法的概念

(2)

全部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流程图则主要采用N-S结构化流程图

(3)

例题丰富,叙述通俗,便于自学

(4)

书中没有引入过多的有关高等数学的内容,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序的读者均可掌握本书的主要内容

3、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 a.建立起程序的概念; b.初步建立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路; c.掌握QBASIC的基本语句,等。

(2)

能力目标:通过程序设计的讲解、练习及上机运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QBASIC语言编程技巧和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实验上机操作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3)

发展目标:通过学生提问和讨论,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初步具备创新意识。

(4)

情感目标: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师生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对QBASIC语言这门学科更加热爱。

4、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

a.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中的基本结构之一分支结构程序; b.QBASIC的基本语句等等;(2)难点: 多重分支结构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QBASIC语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使学生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而应着力于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学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的几中方法:(1)

讲授法(口述法);(2)

演示法;

(3)

实验法;(4)

谈话法(问答法)和讨论法;(5)

练习法;(6)

自学法;(7)

比喻法;(8)

成果激励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上述几种方法往往不能一种方法用到底,而是需要几种方法灵活地组合使用。

2、教学手段

教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结合使用,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现状分析及学法指导

我深深地体会到,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学会学习”。学生刚从初中步入高中,对QBASIC语言非常陌生,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数学功底不好,但QBASIC语言这门课与数学又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学生的接受能力肯定是非常有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学法指导。

结合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现状,除了教育学生养成“课前仔细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教材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析,错误让学生议,实验让学习做,问题让学生自己主动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程序

1、课时安排:教学总课时约为4学时,在这4学时中,用1—2学时上理论课(结合多媒体),用1—2学时在机房上机实验。

2、教学进度:

第一节:上理论课(结合多媒体)第二节:程序的初步练习(边讲边实践); 第三节:让学生独立在机房上机实验 第四节:综合练习并评价,结束全部内容。

3、每课时的教学过程:(1)

激情导入,引发兴趣;(2)

艺术精讲,启发诱导;(3)

激活练习,培养能力;(4)

归纳总结,加强记忆;(5)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4、板书设计。

五、教学效果预评估及学生素质培养情况预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牢固建立起程序的概念,进一步建立起结构设计程序的思路,掌握QBASIC的基本语句,掌握一定的QBASIC语言编程技巧和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实验上机操作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此外,学生还应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思维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初步具备创新意识。

下载附和导线平差程序[QBASIC](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附和导线平差程序[QBASIC](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 由 网平差专题

    自 由 网平差 班级: 测绘0911 学号: 姓名: 日期: 一、实验分析 (1)实验的目的 1.熟悉广义逆的概念和计算 当观测值之间不存在着函数相关,是满秩的,以间接平差为例,在求解 NX=BTPl......

    平差实训报告

    测量平差实训报告 一. 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测量平差实训,使我们加深对测量平差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际测量工作的电算化平差方法及其应用,为毕业后的岗位工作打好基础......

    测量平差知识大全[优秀范文五篇]

     绪论  测量平差理论  4种基本平差方法  讨论点位精度  统计假设检验的知识 近代平差概论  绪 论 §1-1观测误差 测量数据(观测数据)是指用一定的仪器、工具、传感器或其......

    最新测量平差实习总结(合集5篇)

    《测量平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是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专业基础理论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进行的......

    误差平差复习(五篇范例)

    1. 真误差等于真值减观测值,残差等于估值减观测值。 2. 系统误差在数值上表现有固定性、累积性、周期性、复杂性特点。 23. 若观测值L的分布是N(μ,σ),则变量L/σ的分布是N(μ......

    MatLab测量平差实习讲义

    MatLab测量平差实习讲义 一、误差传播定律 1)非线性间接函数误差传播定律 A,边长bb,cc,试求三角形面积中误差 syms A; syms b; syms c; sigmaA=6; sigmab=2; sigmac=4; pmiao......

    测量平差实习报告11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测 量平差 实 训 报 告 姓 名:姜鹏班 级:工程测量指导老师:刘仁钊时 间: 1 0902班 2011年5月09日 目 录 实训一:误差传播应用示例 1.1…………………......

    技术总结浅谈闭合导线测量粗差的查找5篇

    技术总结浅谈闭合导线测量粗差的查找 时间:2010-01-28 14:07:09 来源:本站 作者:李振洲 我要投稿 我要收藏 投稿指南 摘 要: 闭合导线测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