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保措施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11:1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高速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保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高速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保措施》。

第一篇:浅谈高速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保措施

浅谈高速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保措施

高速公路工程一般来说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改变了原有地形、地貌,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路基开挖、填筑过程中破坏地表植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造成水体污染;施工噪声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建筑材料存放、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造成空气污染等。因此,高速公路工程的环保工作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针对高速公路工程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不同时期,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以减少高速公路工程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高速公路对环境影响分析

1.1 工程设计期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建设过程必须要经过工可研、设计、施工三个主要环节,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环保认识的不足都可能在公路建成后,对路线周围环境状况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公路工程设计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占用价值较高的土地,使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占用森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沿线动植物生长;穿越风景名胜区,破坏景区景观;穿越或靠近居民稠密区,造成大气、噪声污染;侵占有价值水体,改变天然水系的自然流态,造成局部区域水资源枯竭;深开挖和高填方路段边坡及防护工程设施设计与路域景观不协调等[1,2,3,4,5]。

1.2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主要包括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和正式组织施工两大活动。

施工期间由于挖土填土、借土弃土、改移河道、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活动会造成地表和地表植被破坏,使地面裸露,加速地表侵蚀,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从而直接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施工期由于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各种混合料拌合、借土开挖及弃土堆放、土石方调运、施工期区域地表扰动或裸露等活动造成扬尘污染;施工期沥青拌合和摊铺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使作业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恶化。

施工机械、大型土石方作业及运输车辆产生较大噪音,对沿线声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桥梁下部施工、砂石材料冲洗、混凝土搅拌等排放的生产废水和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以及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被雨水冲刷后会产生少量的有害物质如处理不当,就会直接造成水环境的污染。

1.3 工程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交通量的与日俱增,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声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收费站、沿线服务区污水、危险品运输交通事故产生的路面径流以及公路养护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沿线农田、土壤、水体产生不利影响,沿线服务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呈逐步加重的发展趋势。高速公路各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

2.1 工程设计期环保措施

在公路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建设方案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可控性,对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环境污染和避免资源破坏。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不得占用价值较高的农业用地、森林用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用地;减少对森林植被的破坏;不破坏湿地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在初步设计阶段,路线方案比选要充分考虑环境治理和保护费用,并把环境治理的破坏工程列为主要比选条件。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一步优化路线线形,降低边坡高度。公路构筑物设施应追求自然,并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统一。

2.2 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建设管理单位组织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环保知识和有关法规,提高环保意识。施工单位要认真调查收集沿线相关资料,制定详细有效的环保措施以及环保管理办法,落实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在正式组织施工阶段,建设管理单位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施工期环境监测和环保咨询工作,通过与工程监理单位的配合,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文件以及环境保护设计中环保措施的要求,指导、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活动,防止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2.1 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划定施工范围,控制临时占地和施工便道数量,不得擅自扩大范围;施工时对农田30cm的耕层土集中堆放,用于弃土场或取土场的植被恢复;在施工过程中,挖方路段,施工与绿化、护坡、修排水沟应同时施工,做到边开采,边平整,边绿化;加强管理,保护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不得砍伐征地以外林木以及水土保持林及渠堤保护林,减少对作业区周围草地、灌木的损坏;优化全线土石方纵向调配,提高土石方综合利用率,控制取、弃土场数量,减少占用土地面积。

2.2.2 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混合料拌合站、构件预制场要设置在距居民点和学校200m外;合理安排施工时段,避免高噪声施工机械在同一区域内使用,施工过程中积极选用效率高、低噪声作业机械,并注意维修养护使之保持最佳工作状态;新建的施工便道、材料运输道路应远离村镇、学校,利用现有路须加强管理,控制运输时间;对重要工程施工要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理工作。

3.2.3 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料场、预制场和拌合站选在距离居民点下风向300m以外,对拌合设备加装二级除尘装置;料场须减少材料堆存量并及时利用,采取必要的防风防雨措施,设置围栏,并定时洒水防止扬尘,遇恶劣天气加盖毡布;水泥、石灰、砂等易洒落散装物料在装卸、运输、转运、临时存放和使用等过程中,必须采取防风遮盖措施,以减少扬尘;施工、运输道路表面采取硬化以及洒水措施,施工期间对沿线200m内有敏感点的施工路段应强化管理,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大风天气增加洒水频率,以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取、弃土场采取严格处理措施,防止生成新尘源。

3.2.4 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桥梁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时段,避免汛期施工;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痕迹,将河床恢复原貌,防止河床变形或造成新的冲刷;岸上、水面桥墩基础、桥面施工过程中,须在岸侧设置围栏工程,防止泥土、施工材料进入水体;施工期间必须加强管理,严禁将含有害物质的筑路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堆放于水体附近,必要时设围栏,并设有蓬盖,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结束及时清运沿线所有废弃物,按有关规定处置,不得就地倾倒或堆放;施工场地设置必要的临时排水沟和集水池,疏导施工废水,防止暴雨时将大量泥砂和油污带入河流。在有雨水及路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应设置临时沉淀池,使泥沙沉淀,当路基建成,过水涵洞铺设完毕后,推平沉淀池、恢复植被;施工营地设置生活垃圾、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定期清运。

3.3 营运期环保措施

(1)加强公路管养工作,对路面和边沟应定期清理,保证路面、边坡排水疏通,并在部分离河较近的路段和大桥处设沉淀池,防止雨水径流带大量泥沙进入河流。

(2)为防止交通事故,特别是危险品事故对水系的影响,各路段必须有专人负责公路运营环境管理,且备有应急处理措施。对装运有毒或危险品物质的车辆实行许可证制度,加强对危险品车辆的管理;服务区、收费站等生活污水集中产生地应设有污水处理设施,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公路绿化。

(3)加强交通管理,在路线靠近或穿越居民区应限制鸣笛,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保持良好的交通运输服务状态。对受交通噪声影响严重的敏感点集中路段修建声屏障和种隔声树带,保证沿线声环境质量达标。

(4)制定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环保措施和管理计划,为环保措施的实施时间和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4、结语

高速公路在建设期和营运期必然要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公路施工环保工作要从源头抓起,在公路设计阶段就应重视环保措施,在施工前期,制定完整环保制度,为公路施工环保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在公路施工中更要切实执行环保措施和制度,将环保落到实处。加强营运期环境管理,将营运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第二篇: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东经104°07′41″~105°35′34″,北纬28°49′43″~30°34′10″。行政区划上属成都市锦江区、双流县;眉山市仁寿县;内江市威远县;自贡市大安区、沿滩区、富顺县;泸州市泸县、龙马潭区,江阳区等10个县、区。

本项目工可推荐方案(A1+K线+B线+K线)起于成都市绕城高速公路(K0+000=绕城高速公路K34+600),向南经应龙村,在裴家与华(阳)龙(泉驿)公路交叉,过兴隆东,于梁家坝跨鹿溪河,过黄龙村、大林东、高天湾,于巫通寺设隧道穿二峨山进入仁寿境内。过千合、文公东、瓦窑坝、郑家沟、桅杆湾、挑水沱、青岗乡西,在段家坝跨通江河,过冯家沟、石咀乡东、新庙村、玉泉村,在铜锣沟跨清水河,过禄加西、汪洋东、桐凉村进入威远县境内。过连界西、关刀桥,设隧道穿马鞍山,过新场东、穿心点、老场、上坝、双河口、庆卫、威远西,在徐家冲跨省道S207线,跨曹家冲,在朱家祠堂跨清溪河,过小高洞、界牌东后进入自贡境内。于大山铺北万家桥设枢纽互通与内(江)宜(宾)高速公路交叉,随即跨越省道S206、内(江)昆(明)铁路,过杨家坝、瓦市铺西、罗家湾、棉远桥后跨沱江,过富顺东、东禅寺,设隧道穿龙贯山后进入泸州市境内。过瓦子场北、上河坝,在大石磊跨濑溪河,在仰天窝设枢纽互通与隆(昌)纳(溪)高速公路交叉,过西谭庵,在石洞南与国道G321线交叉,过回龙湾,在得龙桥跨龙溪河,止于黄通寺。延伸在手爬岩跨长江,过杨山,于分水岭北板栗湾接泸(州)赤(水)公路。推荐方案路线全长262.551公里。

本项目拟采用的技术标准为:即江家(起点)(A1K0+000)~兴隆(K17+780)段计算行车速度100km/h,六车道路基宽度33.5m;兴隆(K17+780)~分水(终点)(K262+551)段计算行车速度80km/h,四车道路基宽度24.5m。本项目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有特大桥8351米/7座,大桥74977米/204座,中桥1947米/28座,小桥26/1座,桥梁总计85301米/240座,占路线长度的32.49%;设长隧道8155米/4座,短隧道(双连拱)210米/1座,隧道总计8365米/5座,占路线总长3.19%;桥隧占路线总长35.68%;互通式立体交叉20座,分离式交叉13处,涵洞22546/561米/道,其中人行通道涵468道,人行通道及人行天桥7431/115米/座。

本项目全线挖方总量为2936.46万m3,填方总1762.89万m3,借方7.49万m3,剥离表土272.98万m3,弃方957.61万m3(自然方),弃方换算成松方总量为1446.44万m3。全线共规划设置76处弃渣场堆放路基、隧道弃方;另设置1个取土场供相应路段进行填方;设置预制场41处,设置拌和场24处,新建或整修施工便道约69公里。

本公路工程拟占地共计1976.08hm2,其中永久性占用土地1717.01hm2,包括水田393.07 hm2,旱地577.96 hm2,林草地659.53 hm2,宅基地 本文来自 范文大全网 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85.83 hm2,河滩地0.63 hm2;临时性占用土地259.07 hm2,包括水田46.66 hm2,旱地156.83 hm2,林草地55.58 hm2。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06.8338亿元,平均每公里投资约7867万元,分4年投入,分年投资比例为20%∶30%∶30%∶20%。预计于2008年底开工,2012年底建成通车,建设期4年。

二、路线比选及重要环境要素分析

1、在综合考虑工程因素、地质因素、社会经济、城镇规划、水土流失以及路线对声、空气、水、生态环境等的影响,本报告书认为“工可”的推荐方案是可行且合理的。

2、敏感区域

本项目在K254+635(手爬岩)跨长江,涉及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本次评价以就工程实施对该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委托相关资质机构进行专项评估。

本项目工可推荐的路线经过环评单位和工可路线主体设计单位的多次沟通和调整,路线不涉及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并且路线已经调整出原来中穿的自贡恐龙国家级地质公园,确保路线距离地质公园边界在500米以上。

3、饮用水源

本项目经过环评单位和工可路线主体设计单位的多次沟通和调整,推荐路线方案因客观因素制约,无法调整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路段有三处,分别是威远县团鱼凼水库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受庆卫镇城镇发展规划控制)、沿滩区仙市镇杨柳溪饮用水源保护区(受路线总体走向和何市镇双桥水库二级保护区限制)、龙马潭区特兴镇龙溪河饮用水源保护区(受路线总体走向和泸州市城市发展规划限制)。针对这三个饮用水源保护区,本次评价要求工程建设单位在确保饮用水安全和加强施工期、营运期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内江市政府、自贡市政府和泸州市政府均复函同意了推荐路线方案。

4、城市规划

本项目地处四川盆地东南,直接连接了四川省规划中的九大城市中的自贡和泸州两市,连接了仁寿、威远、富顺三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依据本项目所在地区需要服务和连接的主要城镇(仁寿、威远、自贡、富顺、泸州等),项目工可推荐路线方案总体符合项目沿线重要城镇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在坚持“靠近而不进入”的总体原则下,尽量选择了有利于地方社会经发展和缓解当地交通运输瓶颈的路线行进方案。

5、文物保护

本项目沿线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通过严格控制项目建设用地范围,项目的建设不会对文物保护单位构成影响。

6、矿产压覆

根据调查,本工程设计路线在仁寿~威远段(公路里程桩号K90~K120),从平面上穿越数个煤矿采空区,工程在该段建设多为地表工程,局部存在桥梁和隧道工程,且公路路面设计高程与路面以下各煤矿采空区顶板高程相差108~200m,所以该工程建设不会对煤矿采煤产生不利影响。

7、重大基础设施

拟建项目与所在地区现有重大基础设施干扰较小,能够保证现有电力、水利、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三、社会环境

1、随着公路建成运营,必将带动沿线诸多行业的兴起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

;加强城乡贸易流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将会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提供大量机会;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2、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项目直接影响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旅游资源的发展。虽然,兴建该公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但在项目施工中应尽可能减少占用耕地资源,并注重项目沿线水资源的保护。

3、公路永久性和临时性占地将使部分当地居民群众临时或永久性搬迁,引起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应坚持按国家政策办事,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采取合理的补偿措施安置后,进行再生产,能够把不利影响减轻到最低限度。

4、该公路的建设投入运营后,对原电力、水利、交通、水利、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干扰影响不大,长江特大桥桥位通航环境较好,通航净空尺度满足《内河通航标准》中关于Ⅲ级航道净空尺度的要求。

5、拟建公路对居住区、群众人际交往以及耕作的分隔和阻碍的影响很小,通过设置桥梁、通道涵洞、人行天桥等方式可以得以缓解。

6、拟建公路的路线选择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本着路线过乡镇“近而不进”的原则,对沿线城镇规划无大的影响,但过老的明月乡场镇路段下阶段可考虑局部调线,减小拆迁安置。

7、经过初步调查,拟建项目沿线评价范围内没有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在公路施工前,建设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对拟建公路沿线的文物进行调查勘探。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严格控制项目建设用地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文物后必须立即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并应立即报告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四、生态环境

1、拟建公路所在区域气候类型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植物生长期长,土壤适宜种性广,在海拔200~500m的丘陵地带多已垦殖为农业区域,并栽培有油桐、油茶、柑橘、枇杷、梨、龙眼等。由于自然、人为因素的干扰,评价区内的地带性自然植被常绿阔叶林已经不复存在,现有植被多为次生林和人工林、灌丛、草丛和人工植被。在科属组成上,根据调查和现有资料统计,有维管束植物136科377属512种,其中蕨类植物18科25属30种,裸子植物6科10属13种,被子植物112科342属469种。

2、拟建公路所经的区县包括成都市锦江区和双流县,眉山市仁寿县,内江市威远县,自贡市大安区、沿滩区和富顺县,泸州市泸县、龙马潭区和江阳区等10个县、区。各区县林地面积在4352.90~43977.10 hm2之间,森林覆盖率在16.41%~31.50之间。

3、项目沿线:起点至二峨山隧道进口段,K0+000~K37+375,海拔480~525m,主要植被类型包括慈竹林、枫杨林、灌草丛、农田、及经济林;二峨山隧道出口至汪洋互通段,K39+685~K97+140,海拔350~525m,主要植被类型包括柏木林、马尾松林、喜树苦楝混交林、慈竹林、灌草丛、农田、及经济林等;汪洋互通至老场隧道进口段,K97+140~K115+050,海拔520~700m,主要植被类型包括马尾松林、杉木四川大头茶混交林、毛竹林、慈竹林、灌草丛、农田、及经济林等;老场隧道出口至许家山隧道进口段,K117+000~K129+230,海拔350~525m,主要植被类型包括柏木林、慈竹林、毛竹林、蓝桉林、灌草丛、农田、及经济林等;许家山隧道出口至大黄山隧道进口段,K129+440~158+300,海拔300~380m,主要植被类型包括马尾松林、柏木林、慈竹林、硬头黄竹林、灌草丛、农田、及经济林等;大黄山隧道出口至瓦市互通段,159+370~K179+220,海拔290~300m,主要植被类型包括马尾松林、慈竹林、斑竹林、麻竹林、农田、及经济林等;瓦市互通至富顺互通段,K179+220~K194+050 本文来自 范文大全网 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海拔260~290m,主要植被类型包括马尾松林、慈竹林、麻竹林、白夹竹林、斑竹淋、灌草丛、农田、及经济林等;富顺互通至小峨山隧道进口段,K194+050~K213+640,海拔290~350m,主要植被类型包括杉木林、马尾松林、慈竹林、麻竹林、灌草丛、农田、及经济林等;小峨山隧道出口至石洞互通段,K216+465~K241+750,海拔270~350m,主要植被类型包括杉木园林、马尾松林、马尾松栎类混交林、慈竹林、斑竹林、灌草丛、农田、及经济林等;石洞互通至终点段,K241+750~K262+551,海拔210~350m;主要植被类型包括马尾松林、龙眼林、慈竹林、麻竹林灌草丛、农田、及经济林等。

4、评价区植物群落基本上是人类干扰下形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评价区植被均处于次生演替的不同阶段,群落特征尚未稳定,物种多样性变化较大。评价区内资源植物种类较多,均呈零星分布,野外考察未发现集中分布、可供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根据现场调查,按照国务院1999年8月4日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及《四川省第一批珍稀濒危植物名录》,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有人工栽培的国家保护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表5.2-8),但距离较远,公路建设不会影响到其生长。自1998年天保林工程实施以来,拟建公路沿线各区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本地的天然林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根据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区域内的天然保护林分布在K32+350~K42双流仁寿交界二峨山、K100~K109仁寿威远交界处、K128~K134许家山、K150~K160威远自贡交界大黄山、K210~K220富顺泸县交界小峨山等路段,本区天然林表现出如下特点:人工林多、天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中幼林比重较大。

5、拟建公路K254+635长江大桥穿越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长江南岸树龄约80年的龙眼林,龙眼林沿长江岸边呈条带状分布,宽约70m,龙眼株距约为7m。拟建公路影响株数为64株。

6、拟建公路所在区域属东洋界华中区和西南区交界处,古北界动物与东洋界动物在此区域相互渗透,混杂,同域分布,鱼类和鸟类物种数较为丰富。由于沿线以农耕环境和人工林为主,植物组合单纯,人为干扰严重,脊椎动物种类相对贫乏。通过沿线调查,访问沿线村民,沿线主要动物是王锦蛇、乌梢蛇等爬行类动物、大杜鹃、斑头鸺鹠等鸟类、松鼠等小型兽类及蝴蝶等昆虫类动物,农田及村庄周边有常见的麻雀、家燕等鸟类、褐家鼠等啮齿目兽类、蟾蜍等两栖类等。拟建公路以特大桥型式在K254+635跨越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州段缓冲区,距离缓冲区的上边界约13km,距离缓冲区的下边界约25km。

7、拟建公路起点至兴隆段(A1K0+000~K17+780)段六车道高速公路,兴隆~分水(终点)段(K17+780~K262+551)四车道高速公路,公路路基占地指标均低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中微丘区占地指标的低值,符合要求。互通立交占地显示,江家枢纽互通等20个互通分别符合《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平原微丘区互通占地指标的中、低值。

8、取弃土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地表取土,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改变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景观,使区域植被盖度和植物多样性下降,自然景观破碎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降。同时取弃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水土流失等问题。拟建公路项目在取弃土场设计选址过程中,尽量少占耕地,避免占用基本农田和天然林地,力求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项目区地形复杂,林草茂盛,耕地分布零散,弃渣场不可避免地占用了部分耕地。项目沿线拟设置1处取土场,上路桩号为K7 +700,取土场总占地面积0.8hm2。设置76处弃渣场,弃渣场总占地面积104.8hm2。施工结束后将进行取弃渣场表土回填复垦和绿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取弃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9、拟建公路需新修建施工便道68.96km,总占地面积为41.38hm2,其中耕地4.86hm2,旱地23.03hm2,林草地13.50hm2,施工便道禁止占用基本农田,本项目占用的耕地不属于基本农田。施工结束后,新建施工便道原则上进行保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则应对路面进行平整、硬化后交付地方作为农村公路使用;将来无法使用的,采取恢复措施。拟建公路大桥、隧道等大型工程较多,施工过程中需设置41处施工场地,占地面积为51.37hm2,其中包括水田3.33hm2,旱地35.96hm2,荒草地12.08hm2,施工场地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间,施工结束后对场地进行植被恢复和复垦,可减轻和弥补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鉴于本项目施工场地占地数量有限,占用的耕地不属于基本农田,因此施工场地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被环境所接受。由于本项目沿线人口较为密集,建议施工单位尽量采取租住地方现有空闲房屋的形式,确需新建的应设置在公路永久占地范围内,避免新增占地造成生态破坏。

10、拟建公路工程的建设造成年生物量减少72524.7t,其中永久占地损失生物量66212.98t,临时占地年损失生物量6311.72t,项目沿线为典型农业生态区,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体系的生产力降低幅度不大。而且临时占地损失的生物量施工结束后可通过绿化、复垦得到补偿,永久占地损失的生物量通过公路互通立交、中央分隔带和边坡绿化,耕地补偿等也可以得到恢复。工程在下阶段设计中应尽量优化K255+635长江大桥的位置,避免对长江南岸龙眼林古树造成破坏。若桥位优化确有困难,施工前应向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并对受影响龙眼树进行移栽,最大程度地减少破坏。

11、根据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区域内的天然林分布在K32+350~K42双流仁寿交界二峨山、K100~K109仁寿威远交界处、K128~K134许家山、K150~K160威远自贡交界大黄山、K210~K220富顺泸县交界小峨山等路段。除仁寿威远交界处外,其余穿越天然林集中区域的路段均设置隧道,对天然林地影响较小,不会占用和影响到天然林的主体部分。工程永久占用林草地659.53hm2,临时占用林草地55.58hm2。相对于区域遍布的林草地来说,所占比例较小。

12、拟建公路沿线农业生产发达,工程建设不可避免的会占用耕地,但从征占比重来看很小,项目建设对沿线土地利用格局没有明显的影响,对地区整体民众的生产水平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本项目沿线农业生产发达,基本农田保护率较高,公路将会占用一定数量的基本农田。从占用的比重来看,项目建设对沿线的基本农田总量影响较小。

13、施工期对野生动物影响是必然的,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但这种影响由于只涉及在施工区域,范围较小,而且整个施工区的环境与施工区以外的环境十分相似,施工区的野生动物较容易就近找到新的栖息地,这些野生动物不会因为工程的施工失去栖息地而死亡,种群数量也不会有大的变化,仅在施工区的野生动物密度会有所降低。营运期工程设有桥梁240座,通道115处,涵洞561道,隧道5座,互通式立交20座,分离式立交13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野生动物的阻隔的影响,可以保证物种生存和物种交流。

14、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无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种,均为鸟类和兽类。项目沿线林地和水域面积较大,可供选择作为保护鸟类栖息地的区域面积较大,加之鸟类活动范围较大,它们会选择新的栖息地,因此拟建公路对其影响轻微。水獭、豹猫、赤狐可避开道路两侧的噪声影响带、灯光影响带觅食和栖息,而且项目设置桥梁240座,通道115处,涵洞561道,隧道5 本文来自 范文大全网 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座,可供动物通过,对保护动物的影响较小。

15、本项目的长江大桥施工期间建设范围内河流局部区域的河势变化很小,时间较短,对鱼类产生活和繁殖习性影响是有限的,而且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减小。对最近的鱼类产卵场和栖息地环境产生变异的可能性很小。在有防护措施情况下,SS预测浓度为21.52mg/L,不会影响现有的水体功能,COD、SS将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及《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标准值要求。大桥建成通车后,将实施完善的桥面径流收集系统,采用专用管道将桥面径流收集后引到集水池中,避免初期雨水径流或事故径流对水体造成影响,对桥区建设水域附近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主要珍稀、特有鱼类及重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等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很小。

五、声环境

1、本项目两侧评价范围内共有噪声敏感点203个,其中村庄196处,学校6所,医院1所。村庄敏感点中距离路中心线距离小于40m的有101处。

2、代表性敏感点生活噪声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成都市境内监测点昼间噪声为51~52dB,夜间噪声40~43dB,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良好;眉山市境内监测点昼间噪声为48~52dB,夜间噪声40~42dB,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良好;内江市、自贡市境内监测点昼间噪声为44.4~54.2dB,夜间噪声38.3~47.7dB,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良好;泸州市境内监测点昼间噪声为35.9~48.3dB,夜间噪声39.0~46.1dB,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良好。代表性敏感点交通噪声监测结果表明:锦水花香小区1栋楼受现有交通噪声影响,夜间噪声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4类标准。BK73+800冯家坝昼夜交通噪声满足4类标准;裴家巷子交通噪声衰减断面监测结果可见,现有道路对敏感点的影响主要为夜间交通噪声影响显著,且影响范围集中在距离路线50m的区域,100m处监测结果夜间交通噪声略高于2类标准,200m处监测结果远小于2类标准,可见交通噪声在200m处基本不会产生影响;邓家坝24h的连续交通噪声监测结果显示,昼间8:00时段监测的结果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4类标准,夜间4:00、5:00、6:00时段监测结果超过4类噪声标准,超标量为0.9~3.6dB。说明现有道路交通噪声夜间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主要集中在4:00~7:00。

3、施工噪声将对沿线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昼间主要出现在距施工场地130m的范围内,夜间将出现在距施工场地480m的范围内。路基施工在昼间在距施工场地40m以外可基本达到标准限值,夜间在200m处基本达到标准限值。桥梁施工打桩时影响较远,昼间在126m处才能达标。

根据敏感点房屋分布特点,各村庄房屋分布较为分散,昼间施工噪声对临路距离小于40m的住户产生一定干扰和影响。夜间施工影响范围大于昼间,夜间施工噪声对临路200m内的住户存在影响。公路施工噪声是短期污染行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对公路沿线噪声敏感点产生影响。

4、项目沿线敏感点营运近期、中期及远期交通噪声评价如下:

(1)村庄敏感点

拟建公路沿线敏感点营运近期昼间唐家大堰、梁家坝、任家坡等6处超标,超标范围为0.1~1.9dB,其中梁家坝超标量最大;夜间白家院子、万家院子等106处敏感点存在超标,超标范围为0.1~9.6dB,其中超标量最大的敏感点为庙儿墩。营运中期昼间噪声14处敏感点均超标,超标范围为0.1~3.4dB;夜间162处敏感点超标,超标范围为12.4~0.1dB。营运远期昼间噪声48处敏感点存在超标,超标范围为0.1~4.9dB,夜间192处敏感点超标,超标范围为0.1~14.0dB。

(2)医院、学校敏感点

拟建项目沿线评价范围内有医院1所,学校6所。千合乡卫生院营运初期昼夜噪声均达到2类标准,中期夜间超标1.3dB,远期夜间超标2.9dB。6所学校均无住宿学生,仅预测昼间噪声值。预测结果显示营运近期刘海小学、燎原小学、双龙小学存在超标,超标量分别为3.4、3.3、1.7dB。中期3所学校昼间超标,超标量分别为4.9、4.7、3.3 dB。远期5所学校超标,昼间超标范围为0.9~6.6dB。

5、对于公路交通噪声超标问题,可采取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有:声屏障、建筑物设置吸隔声设施(隔声窗)、调整建筑物使用功能、环保搬迁、栽植绿化林带等,本评价结合实际踏勘的情况及评价中的预测结果,对噪声超标较大敏感点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措施原则为营运近期未超标的敏感点不采取措施,近期超标在3dB的敏感点采取监控措施,超标大于3dB的敏感点,根据路线一侧超标户数大于20户采取声屏障,超标户数小于20户采取通风隔声窗。

6、建议规划部门不要批准在拟建项目两侧235m内修建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对声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建筑物,如果一定要建,则其声环境保护措施应由建设单位自行解决。

六、水环境

1、本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分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一般地表水体两类,一般水体包括长江、沱江、鹿溪河、东风渠、通江河、清水河、威远河、釜溪河、濑溪河、龙溪河、船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包括威远县团鱼凼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沿滩区仙市镇杨杨叉河用水源保护区、龙马潭区特兴镇龙溪河饮用水源保护区。

2、从现状监测看,拟建公路跨越威远河、沱江、濑溪河、长江河段pH值、CODcr、NH3-N、石油类4项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要求,说明这些河段水环境质量良好;路线跨越通江河段,由于河流沿线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国省道交通运输的影响,且监测时段位于枯水期,水量较小,流速较缓,石油类超标3~4.6倍,CODcr超标0.1~0.25倍。

3、本项目施工期间水环境影响主要有:多座跨河流、冲沟的桥梁在下部结构施工时可能导致钻渣污染河流水质,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被雨水等冲刷后产生油污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管理不当也会对周围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临河路段进行路基开挖、填筑时若防护不当会有土石进入河流,堆放的建筑材料管理防护不当被雨水冲刷;营运期间的水环境影响主要有:初期雨污水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污染水体,危化品运输事故污染水体,服务区、养护工区及收费站生活污水。

4、施工期间驻地采用租用当地民房,利用现有化粪池或干厕处理后用做农肥,影响较小。另外要对施工期沿河及跨河路段产生的拌和废水和油污水进行单独收集、并设置沉淀池处理后回用;施工期4座长隧道地下水不丰富,因此发生大量涌水的几率较小,对上部植被生长用水和少数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影响较小,对于隧道施工废水应设置沉淀池处理后回用。

5、对本工程运营期水环境污染主要是沿线停车区、服务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及路面桥面径流所产生的污水,经过桥面污水收集装置收集、沉淀处理后,拟建公路桥梁路面径流对河流水质影响很小。沿线停车区、服务区所产生的污水中SS、COD、BOD5、石油类均超过排放标准,分别采用改良式化粪池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对产生的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绿化。

6、本项目营运期运输危险化学品(主要是石化产品和矿建材料)车辆在所经水域(主要长江、沱江、通江河、清水河、威远河、釜溪河、濑溪河、龙溪河等跨河及临河路段)存在发生可能引起水体污染的交通事故的概率较小,通过制定应急预案和设置相应的警示、防 本文来自 范文大全网 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撞、收集处理设施后,因交通事故而污染桥下水体的情况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七、环境空气

1、以锦水花香小区(A1K1+280)、袁家(K120+500)、大山铺北万家桥(K162+434)、龙头铺泸酒发展区(K256+500)作为代表监测点的整个范围NO2和TSP日均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说明公路沿线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2、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是TSP,但时间是短暂的。采用施工现场定期洒水,合理设置施工场地位置,运输筑路材料的车辆加盖蓬布,料场远离居民点并掩盖等措施,可以减轻其影响程度。

3、类比分析可知,营运初期、中期和营运远期,公路沿线各路段的CO、NOx浓度在路中心线20m外可满足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八、水土保持

1、项目建设期是水土流失发生的主要时段,由于项目对原有地表的扰动,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项目区在预测时段内若不设置挡防措施将产生土壤流失总量为169.702万t,其中自然背景流失量18.678万t,工程建设新增土壤流失量为151.024万t,且路基工程施工、弃渣场是水土流失的重要来源。

2、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涵盖了主体工程(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取弃土场等单项,涉及的水土保持分项目完整;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囊括了建设区、直接影响区,水土保持范围界定全面、准确。

3、水保方案中采取的水保措施是临时防护措施和永久防护措施综合体现,是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缓解项目承受的水力侵蚀,减少公路在施工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量,本项目水保方案中采取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从环保角度来说是可行的。

4、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新增投资为18618.25万元。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后,植物防护措施面积720.72hm2;工程防护措施面积184.66hm2。项目的实施没有重大的水土流失制约因素,严格按照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各项水保措施后,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指标能够达到防治目标要求,从水土保持角度上看,本项目建设可行。

九、固体废物

施工期应在施工集中场所设置临时垃圾收集桶,运营期在停车区和服务区考虑设置垃圾桶收集固体废物,垃圾定期运附近城镇垃圾处理场处理。

十、事故风险

从预测结果可见,拟建公路全线发生危险品运输风险事故的概率小。2013年环境敏感路段危险品运输石化产品和运输矿建材料的车辆的平均发生概率分别为每年0.04次和0.05次,2019年为0.06次和0.08次,2027年为0.09次和0.11次。但是只要发生危险化学品(主要是石化产品)风险事故,对敏感路域环境都将可能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运输矿建材料车辆全线发生事故的概率相对石化产品要大,但造成的污染程度较小。通过制定应急预案和设置相应的警示、防撞、收集处理设施后,因交通事故而污染桥下水体的情况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十一、公众参与

通过对本项目沿线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普通群众,特别是受影响居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绝大多数拥护该公路建设项目,并要求尽快建设该公路;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认为该公路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有被调查对象一致认为该公路的修建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同意该公路建设征用部分土地、拆迁部分住房,并有条件服从安置,大部分被调查对象要求经济补偿,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征地拆迁政策不太了解;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公路建设对自己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噪声影响和土地占用,提出

加强公路绿化、减少农田占用、保护农民利益等要求。

十二、经济损益分析

对拟建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投资进行估算,一次性环保投资24314万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1.2%,环保投资12.5万元,环保措施的实施每年可挽回经济损失9010万元,按照营运期10年估算,环保效益比为3.6,说明项目建设所产生的环境经济效益较显著。

十三、环境影响结论及建议 成都至自贡至泸州(至赤水)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是适应四川省及达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下级网络-四川省高速公路网的需要,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作为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是省交通建设联系会议第一次会议确定的“6+3+2”建设项目中力争今年开工的2个项目之一,不仅连接了省会成都市,也连接了四川省规划中的自贡和泸州两大城市,形成大城市间快速、便捷的运输大通道,对实现西部地区内引外联、通江达海,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在加快推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进程中,项目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和旅游事业快速发展,交通需求不断增加,建设时机日趋成熟。

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工程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加强施工队伍的环境保护教育,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工程承包商在签定工程承接合同中应有明确的条款,对施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的予以承诺并落实。经环境比选,工可推荐的路线方案是可行且合理的,通过落实工程设计拟定的环境保护方案和本报告书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可使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较好的控制,其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对拟建公路沿线公众参与的调查表明,当地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普通群众、受影响居民拥护该项目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应根据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工程设计文件、工程施工合同及招投标文件、工程监理合同及招标文件等编制环境监理方案,并严格按照制定的环境监理方案实施监理工作。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监测工作,落实定期和不定期的环境监测计划。建议在下阶段设计中进一步进行局部路段的优化方案比选,减小对当地土地占用和拆迁安置的影响;另外深化项目沿线现有居民的分布情况调查,更为准确合理地设置通道位置,更加有效地缓解高速公路封闭带来的交通阻隔问题。综上所述,成都至自贡至泸州(至赤水)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是可行的。

第三篇:水泥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保措施

水泥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保措施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武汉 430070)

摘 要:水泥作为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之一,在海港工程、交通工程、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国防建设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水泥生产的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温室效应、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和可再生资源消耗 , 废弃物作为代替原料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重点讲述了水泥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并提出了相关的环保措施,并对我国水泥生产的前景做了相关展望。关键词: 水泥生产;排放污染;环保措施;新型干法技术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Effect Of Cement Production On The Environment And I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Hou wei(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Materials ,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As one of the essential building materials in the construction, cemen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harbour engineering, traffic engineering, civil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buildings,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reas.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energy depletion potential and abiotic depletion potential make the main contrib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impac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ust be noticed when more waste materials are utilized as raw materials during cement production.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cement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ut out some releva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made prospects to the cement production in China.Key words : cement production;emission pollu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new dry process technology 前言

纵观水泥发展史,自1824年诞生波特兰水泥至今187年来,由于其具有丰富的原料资源、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良好的胶凝性能,成为当前乃至21世纪人类社会最主要的、不可替代的建筑材料。但水泥在为人类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越来越显著地暴露出它在生产和应用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水泥生产过程表现为能源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水泥应用过程表现为力学性能较差、耐久性能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其成了最大宗的不可持续发展材料。同时,我国处于粗放型、质量效益型并存,同时向环境材料型过渡的阶段,发达国家已进入环境材料型发展阶段。因此,从全球战略意义的资源、环境与发展等问题出发,必须加强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传统材料——水泥生产技术的研究,建设生态环境材料型水泥产业,已成为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国际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研究了目前水泥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及所需采取的环保措施。

[1]2 水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情况

水泥厂一直被看作污染源,水泥生产时主要生态问题是粉尘和烟尘。烟尘中一般含有硫、氮、碳的氧化物等有毒气体和粉尘。粉尘颗粒> 10μm的,称为落尘。颗粒< 10μm的称为飘尘,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比细菌还小,尤其是直径在0.5~5μm的飘尘,不能为人的鼻毛所阻滞和呼吸道粘液所排除,可以直接到达肺泡,被血液带到全身。同时,生产水泥时排放的大量CO2是环境代价最高的“温室气体”[5 ]。水泥熟料生产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1。

表1 水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情况(万吨)

排放物 粉尘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氮氧化合物 1995年 1050 36000 45 92

2000年 1380 44000 59 120

2010年 2010 61000 78.4 160 水泥生产粉尘排放量占全国工业生产粉尘排放量的27.1%;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工业生产排放量的21.8%;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工业生产排放量的4.85%。水泥工业是造成温室效应的CO2和形成酸雨的SO2及其NOx的排放大户。从1997年到2010年,地球大气层将因我国的水泥生产而增加CO2积累量60亿吨之多 ,对人类环境将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水泥工业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也必须走优质、低耗、高效益、环境相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1粉尘排放[3]

水泥在生产中产生大量的粉尘,以烧成为例,随废气逸出的粉尘量高达产品的10%以上,因此粉尘治理一直是环境保护的重点,目前所配置的电收尘器和各种纤维织物的袋除尘器可保证粉尘排放值在50~30mg/m以下,完全能满足国家环保条例100 mg/m以内要求,但是必须看到欧美工业发达国家排放值限定在30mg/m以内,且媛烧有毒工业废弃物时,粉尘排放值限定在10 mg/m以内,这就对收尘系统装备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2.2有害气体的排放[3] 2.2.1 CO2排放

近年来, CO2对大气的影响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国家开始限制国内有关工业的CO2排放量。水泥生产时, CO2排放源自两方面 ,一方面是生产过程中,作为水泥原料的CaCO3分解生成CO2,常规的水泥生产所产生的CO2量大致为0.5kg CO2/kg熟料以上;另外燃料燃烧所生成的CO2,随着水泥生产的单位热耗下降而下降。水泥热耗从湿法6000kJ/kg熟料到预分解窑的熟料2900kJ/kg以下,其CO2排放量几乎下降了0.25kg CO2/kg熟料以上。因此减少CO2排放量的重要途径是降低预分解窑的单位热耗。扩大预分解窑产量,取代高热耗的回转窑和立窑。从总体上来降低CO2排放量。2.2.2 SOx排放

传统的回转窑和立窑生产时,原燃料中所含的硫,除了少量被熟料消纳而成熟料成分,大部分以SOx随废气排放。但是,近年来发展的预分解窑对SOx的排放有良好的控制功能,其原因是分解炉内生

333

3[2]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料分解时,产生大量的具有脱硫功能的细颗粒游离石灰,此时燃料燃烧所产生的SOx随烟气经分解炉时,通常约70%~90%的硫被游离石灰吸收而作为熟料成分,熟料中硫含量<1.5%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不大。[4-7]

减少SOx排放的主要措施是减少燃料中硫的含量,其含量愈低愈好。但国外近年来在水泥窑上大量锻烧价格低廉、硫含量高达 5%~6%的石油焦(热值33400kJ/kg~3550 kJ/kg且不影响产品质量,因此从资源的可持续战略观点出发,应该加强对预分解窑内游离石灰消纳SOx机理,以及游离石灰消纳SOx后,生料对预热器系统生产过程中结皮的影响,以及含硫熟料对窑内耐火砖的影响和熟料质量的影响等进行研究,从而在保证SOx排放值和熟料质量正常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水泥窑用燃料中含硫量的成分,这样可以扩大我国部分地区燃煤中含硫量偏高且目前尚未在水泥工业中应用的燃料资源和工业废弃物作燃料的应用。个别工厂使用的原料内含硫量偏高,由于硫在低温下挥发,不受已分解的SOx影响,因而需采用脱硫装置来降低SOx的排放。2.2.3NOx排放

近年来, NOx排放一直得到人们重视,水泥生产时, NOx排放的因素很多,与燃料的挥发分、燃烧温度、燃烧气氛以及燃烧装置型式等有关。总体说来,燃料的挥发分愈高,则NOx排放值愈低,若燃料中挥发分愈低,燃烧温度愈高, NOx排放值愈高。燃烧时氧含量愈高,排放量也愈高 ,为降低NOx值,预分解窑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10]

[8-10]窑头采用多风道低NOx燃烧器,利用燃烧器内不同风道,使气流产生内部回流,从而产生局部还原燃烧,同时改善冲量,减少燃烧时的峰值温度,上述措施可以减少NOx的生成量。

3窑尾的预热器分解炉系统内,在带还原气氛的窑废气中的分解炉不同部位,采用分级媛烧和多风道燃烧器来降低NOx排放。上述措施可以使预分解窑系统NOx排放值降低在500mg/m以内。从国内的一些预分解窑实测的数据来看,也低于此数值。采用热值高且挥发分高的工业废弃物如废轮胎,一般可降低NOx排放值约15%~35%。

由于传统的回转窑NOx排放值较高,且很难通过上述措施来大幅降低。国外的措施是降低火焰温度、喷氨水或锻烧高挥发分的工业废弃物如废轮胎、废煤油等,使之达到限定的NOx排放值。2.3 废水

水泥生产时,对水的污染主要为铬污染和一般性污染。水泥窑内温度较高,其烧成带使用镁铬砖,在碱(或硫)的作用下,稳定的3价铬转化为氧化能力极强的6价铬,当水溶液含铬量超过0.5mg/L时,对人体的皮肤、呼吸神经、肺等器官造成严重的危害,从80年代起工业化国家纷纷制定一系列环保、卫生方面的规范,对镁铬砖的残砖和水泥厂排水进行全面监控。

由于镁铬砖具有较高的抗高温性、抗化学侵蚀和抗机械应力,以及较好的结窑皮性能,且价格相对较低,因此我国目前水泥回转窑仍以镁铬砖为主。从80年代中期以来,为消除铬公害,工业发达国家明确地限制了含铬镁砖的生产,一些性能优良的无铬砖制品相继出现,如抗热化学性能和抗热机械性能的各种型号的新一代镁铝尖晶石砖、增锆白云石砖、镁锆砖,以及挂窑皮性能良好的镁铁尖晶石砖制品,在窑内使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消除了铬公害,上述产品正在加速推广应用。

水泥生产所产生的污水,一般经污水处理后基本上能消除有害杂质而得以回用。

3工业废弃物的应用[3]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3.1 气体废弃物热能利用

预分解窑的废气一般温度在300℃以上,其热量主要用作原燃料的烘干。近年来,国内外开发了利用预热器废气的纯低温发电技术,其途径是在预热器废气系统,设置余热锅炉和低参数多级混压进汽式汽轮机,一般4级预热器预分解窑的废气热量可发电30kwh/t熟料以上,相当于水泥电耗的30%。3.2 固体废弃物物的利用

当前,一些国家在发展水泥工业时,从资源的可持续战略观点出发,利用水泥生产的特点,发展环境负荷减少型水泥和环境共存型水泥,以减少资源消耗和增加工业废弃物的利用。

一些工业废料如煤矸石,粉煤灰、废砂、铁矿渣、高炉炉渣,以及含CaO、SiO2、Al2O3等成分的淤泥,只要其成分经配料后在媛烧熟料允许的范围内,均能作原料缎烧水泥熟料。此类工业废弃物作水泥原料时,除了消纳工业废弃物外,另一优点是高炉炉渣等工业废弃物中的CaCO3已分解为CaO,用作原料后,较大幅度降低了熟料缎烧的热耗,和降低废气中CO2、NOx排放。

工业废弃物作原料的发展方向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扩大废弃物的使用面,以及加大城市废水处理污泥和河流淤泥的使用。发展生态水泥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是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装备为核心,以先进的环保、热工、粉磨、均化、储运、在线检测、信息化等技术装备为基础,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节约资源和能源,充分利用废料、废渣,促进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水泥生产方法。4.1 原料预均化工艺与装备的技术进步[11-14]

为了保证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均衡稳定生产以及扩大原料资源的利用范围,自80年代以来,原料预均化技术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其工艺与装备日益发展和完善,预均化效果不断提高,堆、取料各个环节实现了自动控制,减小了原料的短期和长期波动,堆场占地面积逐渐减小,节约了大量天然资源和能源等。

开发出的圆型、长型原料预均化堆场,可根据建设条件灵活运用,并可满足2000~10000t/d熟料生产线的生产要求。

4.2 生料制备系统工艺与装备的技术进步

近15年来,尤其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生料制备系统的工艺与装备技术进步取得明显成效:(1)国产立式磨的研究与应用取得长足进展,结构和性能日趋完善,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料制备已由过去球磨机为主逐步发展为高效率的立式磨为主,生料制备电耗明显降低;(2)生料粉磨装备的大型化,满足了新型干法水泥单条生产线规模不断扩大的需求。目前,球磨机和国产立式磨的单机产量可与 2500~5000t/d熟料生产线配套;

(3)我国自行研制的各种高效选粉机,广泛应用于水泥生料制备闭路系统中,为提高生料磨产量、降低电耗、提升水泥生料制备系统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4.3 生料均化系统工艺与装备的技术进步

随着我国水泥工业技术的发展,生料均化技术由间歇式空气搅拌库逐步发展到投资省、操作简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单、电耗低的连续式均化库。80年代开始,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几种不同形式的连续式均化库,如德国的彼得斯均化室连续式均化库、混合室连续式均化库、德国的 POLYSIUS多点流连续式均化库(MF库)、丹麦F.L.S的控制流连续式均化库(CF库)和德国汉堡公司的中心室连续式均化库(IBAU库)等。

90年代以来,为了同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天津水泥设计院、南京水泥设计院等设计单位开发出了各具特色的连续式均化库,不仅为生料均化系统提供了高均化效果、低电耗和高卸空率的工艺与装备,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4.4 熟料烧成系统工艺与装备的技术进步

窑外预分解技术是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核心,也是当代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缎烧技术发展的主流技术。预分解窑是在悬浮预热器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悬浮预热器窑发展的更高阶段,是继悬浮预热器窑发明后的又一次重大技术创新。

近20年来,我国水泥工业熟料烧成系统的工艺与装备取得了重大技术进步:(1)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低阻、低NOx的预分解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了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烧成系统的国产化、大型化技术水平。至2004年底,我国已投产的500t/d级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达55条,其中4条为1000t/d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2)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已自行开发出了第3代控制流蓖式冷却机。采用空气梁供风、高阻力蓖床、人料均匀分配、厚料层、脉冲分风及合理的配风等新技术,解决了厚层蓖冷机冷风不易均匀透过料层的技术难点,冷风和高温熟料进行激烈的换热,一方面有利于熟料快速冷却另一方面提高了2次、3次风温度,蓖冷机的热效率已提高至72%以上,且运转率大幅度提高。

(3)我国燃烧器的发展趋势是紧跟当今世界工业发展的2大主题——节能和环保,主要体现在:1次风量小,可烧劣质燃料,耐磨损、耐变形,低NOx排放。国内已开发应用了3风道、4风道的多通道煤粉燃烧器,以及燃烧2种以上燃料的5风道的多通道燃烧器。

(4)我国生产水泥熟料以燃煤为主,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使用无烟煤、低挥发份煤的生产工艺和装备已在国内10多条700~2000t/d熟料生产线上成功应用,生产用煤的挥发分低于5%,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不带补燃炉的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已取得突破,并已在多家水泥厂应用。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完全利用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余热作为热源,整个热力系统不燃烧任何一次能源,可有效地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同时,废气通过余热锅炉降低了排放的温度,还可有效地减轻水泥生产对环境的热污染,具有显著的环保效果。4.5 水泥粉磨系统工艺与装备的技术进步

近15年来,我国水泥粉磨系统的工艺与装备技术进步明显加快,大幅度提高了水泥的产品质量、降低了水泥粉磨电耗和水泥生产成本:[10]

(1)1990年,第1台国产辊压机在江阴水泥厂投入使用以来,挤压粉磨系统工艺与装备的不断完善、不断大型化,已经形成以辊压机为中心、各种新型设备组合成为优势互补的多种粉磨新工艺,如预粉磨系统、混合粉磨系统、联合粉磨系统、半终粉磨系统等。其技术水平达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国际先进水平。

挤压粉磨系统已成为水泥粉磨的首选方案,在全国普遍推广应用。最大规格已能满足与5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

(2)钢球磨机大型化及其匹配设备的优化改进和提高,不仅提高了单机生产能力,满足了水泥生产线单线规模不断扩大的需求,而且有效提高了粉磨效率。

(3)在球磨机开流粉磨水泥的系统中,采用微型研磨体的高细高产磨得到广泛推广。这项技术国内最早是由合肥院完成研制开发的,并取得了5个国家的专利,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细高产磨技术在磨机仓位设计、磨内筛分、研磨体配比等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开辟了广泛的应用 5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市场。在水泥、超细矿渣、超细粉煤灰等生产中,这种开流粉磨系统已经可以达到或接近闭路系统的效果,而投资和运行成本则可以大幅度降低。

(4)采用新型耐磨材料,改善磨机部件材质,不断提高磨机综合效率和使用寿命。4.6 环境保护工艺与装备的技术进步

水泥工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为粉尘污染和排放气体(CO2 , SO2, NOx等)引起的大气污染,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水泥工业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为此,我国制订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新标准,并已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对水泥厂建设和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论

水泥生产因为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屑、粉磨和各种有害气体而被认为是高污染行业,环境保护工作尤为任重道远。要想实现水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生产过程中就应该时刻注意树立环保意识,在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与设备盛行以来,由于材料利用率的提高、废料的减少和无烟煤的使用等新技术的使用,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不但有利于水泥生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环境质量的提高。总之,我国目前水泥生产工艺和技术仍在朝着低能耗、高产量、少污染的方向不断发展。水泥生产新工艺与设备的出现和发展对于我国建筑材料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水泥工程技术已经部分达到或超过了国外先进技术,同时,我国已经成功在多个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援建了水泥厂,目前,针对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决心,我们必须加强对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促进国名经济的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1] 陈全德.应用高新科技建设“环境材料型”水泥工业[J].新世纪水泥导报,2001,1,1-3.[2] 吴中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与技术创新[J ].建筑材料学报,1998,1(1):1-7.[3] 陈友德.水泥生产生态化技术[J ].水泥技术.2001,4:38-43.[4] 朱天乐,何炜,曾小岚,等.中国水泥生产环境负荷研究[J ].环境科学.2006,10,(27):2135-2138 [5] 范毓林.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创新历程[J].水泥技术,2007,(2).[6] 郝令旗,张浩云,齐国彤.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新世纪水泥导报,2004,(4).[7] 宋寿顺,陈友德.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和立窑改造[J].中国水泥,2004,(7).[8] 刘志江.中国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水泥技术,2004,(5).[9] 韩仲琦.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工业的发展与展望[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4,(1).[10] 王昌军,滕少朋,桂美胜.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粉尘治理方法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09,(3).[11] 张克雷.我国水泥生产工艺与设备的进步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35):636.[12] 周俊.浅析我国水泥生产主要工艺与设备的技术进步[J].科学之友:中旬,2009(5):20.[13] 张冬梅.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和新设备介绍[J].硅谷,2008(22):99.[14] 徐宁,丁奇生.我国水泥生产主要工艺与装备的技术进步[J ].硅酸盐通报.2005,5:60-72.7

第四篇: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措施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大量的施工工程案例,分析出当前我国在高速公路的施工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本研究对提高高速公路施工工程的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管理措施

在国内现有的道路交通体系中,高速公路属于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外部环境来说,今年来随着经济尤其是新兴的物流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更好地发挥了其灵活化、高速度的交通功能,因此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从内部来说,不断提升的高速公路建设工艺,也在为提高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做好了准备。

1高速公路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程度

对于高速公路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其重要程度跟以下方面有关:①所采取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是否具有科学性,这与工程的质量是否能够提升紧密相关;②所采取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是否具有合理性,这与工程的施工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紧密相关;③所采取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是否具有高效率,这与建设施工的合同是否能够正常履行紧密相关;

2高速公路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

2.1设计的施工管理步骤不够细致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的施工管理会涉及到三个环节的内容:第一步是在设计环节制定的施工方案计划;第二步是在施工的前期投标阶段所制定的施工初步方案;第三步是在施工阶段制定的详细的施工方案计划。但是由于很多的高速公路在施工之前,所制定的施工方案不够详细、合理,缺乏严谨的设计和规划,导致一些环节缺乏秩序性,降低了施工设计的功能,使得后期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2.2制定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实际上,施工质量的管理制度与建筑主体、材料、建造工具等方面的管理条例均有关系,但目前国内的高速公路建设由于对技术管理缺乏重视,导致在施工时缺乏有效的监督;有些项目是缺乏安全管理,导致现场的施工环境混乱;有些项目由于对设备的管理不够重视,导致施工的工具达不到实际施工工程中的要求。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本文认为导致施工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制度的实行不坚决、不彻底。

3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几项措施

3.1增加施工设计方案的合理程度

施工质量的高低,主要原因在于施工设计方案是否足够合理,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施工设计方案的重视程度。未来增加施工设计方案的合理程度,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为了使施工设计方案与实际的工程施工条件相符合,必须重视施工前期阶段的地质勘查作业,方案的设计工作要以提高施工的质量作为前提条件;②保证施工规划方案科学合理,施工的进程必须严谨细致,计划的工期应当与实际工程的建设特点相吻合,以实事求是为原则,避免赶工期的事件发生,以提高工程质量;③完善施工设计的预警机制,在施工设计方案的预警功能和全面程度方面进行完善,避免在雨雪恶劣天气下出现电力供应不足、缺乏工程物质的局面;④制定施工设计方案时要遵循规定的相关程序,减少施工方案不必要的修改,为后期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3.2保证施工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

高速公路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施工管理的制度有重要关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该制度:①为了所履行的管理工作有规范依据,应当邀请高速公路施工工程相关专家组成顾问小组,根据高速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达到建设要求的管理规章制度;②应当通过明确岗位责任制度将责任分管给具体责任人,实施问责制度,增加各岗位负责人对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③绩效考核应当与施工质量管理的效益挂钩,鼓励各环节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3.3培养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①通过大量的活动进行安全建设宣传,开展关于质量管理的培训,在群众内部形成浓厚的质量管理氛围;②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继续教育,针对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提升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增加工作人员对新工具的熟悉程度,以提高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小范,李艳峰,庞凯.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工程质量的管理[J].科技风,2009,(19).

[2]黄明玉.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5).

第五篇:高速公路工程管理办法

***********项目经理部

工程管理办法

*************项目部

工 程 管 理 办 法

二○○九年四月二十日

***********项目经理部

工程管理办法

目 录

1施工现场管理办法

2工程技术管理办法

3劳务协作队伍管理办法

4工程结算管理办法

5机务管理文件

6材料管理文件

7安全管理制度

8施工队目标责任书

9工区长目标管理责任书

10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项目经理部

工程管理办法

施工现场管理办法

***********项目经理部

工程管理办法

施工形象。

***********项目经理部

工程管理办法

失5000元以下。

一般质量事故:质量低劣或达不到合格标准,需返工或采取加强措施造成直接损失在5000-30000元之间。

重大质量事故:由于责任过失造成30000元-50000元之间的直接经济损失。

特大质量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者。如发生质量事故,由项目部质量管理小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对责任人给予警告,视责任划分按主要责任10%次要责任3%的罚款(直接损失)给予处分,同时调离原岗位,重新进行岗位培训合格方能上岗;重大事故由项目经理部报上级主管部门酌情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提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项目经理部

工程管理办法

度评选,评选先进工区一个和若干优秀施工技术员,先进工区给予奖励5000-20000元,优秀施工技术员给予奖励1000-3000元。

工程技术管理

***********项目经理部

工程管理办法

依据竣工资料编制文件,及时做好各类质量记录补全工作。如质量检验资料原因而影响到计量工作,给予当事质量检验人员100元/次的罚款。

***********项目经理部

工程管理办法

摆放整齐。

劳务协作队伍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劳务分包管理工作,引导劳务协作队伍树立诚信经营意识,加强现场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减少劳务分包纠纷,确保民工工资的足额、按时发放,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为保证项目部和劳务队伍的双方利益,劳务协作队伍进场施工前必须先与项目部签定劳务及工程承包合作合同,合同必须由劳务负责人或授权委托人(附授权委托书)签字,严禁“先进场后签合同”。

2、劳务协作队伍的安全监控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和保证,因此,将劳务队伍的安全管理纳入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责任体系,劳务队伍与项目部签定劳务合同时必须一同签定安全生产合同,并配备专(兼)职的安全防护员,在施工期间如因劳务队伍原因发生一切事故包括人员伤亡均由劳务队伍自行处理,并承担一切责任及由此产生的全部费用,同时接受地方政府、业主及项目部的安全处罚。

3、土方劳务及工程承包合同与安全生产合同签定后,劳务协作队伍必须交纳合同总额的10%作为履约和民工工资保证金,工程完工结算完毕,如无当地材料、生活欠款,且无拖欠民工工资,项目部将保证金无息全额退还,具体以合同条款为准。

4、劳务队伍与项目部签定劳务合同后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本劳务转包、分包,否则一经查实,项目部将予以清退,并没收履约保证金,***********项目经理部

工程管理办法

并自行承担退场引起的相关费用。

5、劳务队伍必须按时完成项目经理部每月下达的工程计划,如进度滞后,项目部有权要求队伍进行整改、增加人员和设备投入;拒不执行或整改不力,工期或质量不能满足业主、监理要求的,项目部有权分割劳务队伍剩余工程,直至终止合同,劳务队伍必须无条件服从退场,并承担一切损失和责任。

6、为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项目部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其费用按工程量、时间长度、风险系数分摊至每个劳务队伍。

7、所有劳务施工队伍进场后必须如实提供进场施工人员的人数及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填写项目部提供的统一表格《劳务队伍施工人员明细表》,并在项目部合同室备案;施工过程中劳务负责人须按月如实申报人员数量,由现场施工技术员审核并在施工日志记录在案,如发现虚报、假报者处以500元/次的罚款。

8、为加强管理、增强队伍凝聚力,项目部所属劳务队伍禁止雇佣当地民工,如有违反对劳务负责人处以100元/人次的罚款,发现一次处罚一次,连续三次清退。

9、劳务队伍施工前必须做好施工人员的岗前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等方面的培训教育,遵守当地的民风民俗,组织管理好施工队伍,服从项目部现场管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劳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必须坚守工地,请假离开须经工区长同意,每月不超过7天,否则超期每日罚款200元。

10、合同履行期间,劳务队伍必须无条件服从项目部的生产调度、***********项目经理部

工程管理办法

质量、进度要求、安全文明指示等,反之处以500-1000元/次的罚款,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工区长或生产副经理签发,交合同室于结算时予以扣除。

11、所有劳务队伍必须按照国家、业主、监理工程师、项目部的质量规章制度及要求施工,如因劳务队伍过失而导致的安全质量事故,由劳务队伍承担一切责任和经济损失,同时项目部追究队伍的违约责任,对不按照质量要求规定完成的工程量不予结算;项目部如因施工队伍质量、安全环保等问题接到工作指令,对当事施工队伍处以500-1000元/次的罚款。

12、劳务队伍施工现场必须做到整洁、整齐,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自觉遵守项目部各项现场管理制度,杜绝不文明现象发生,自觉维护项目部良好的社会信誉,做好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如发现违章者或不服从现场施工技术员整改通知者,项目部给予200元/次的罚款。

13、所有劳务队伍必须尊重业主,服从监理,无条件服从业主、监理的工作指令,如发现有顶撞、侮骂、甚至殴打业主、监理行为时处以10000-20000元/次罚款并开除当事人,影响特别重大的队伍予以清退。

14、项目部按劳务负责人每月提供并经审核的《劳务队伍施工人员明细表》确认民工工资,由项目部财务直接发放至民工;同时施工队伍必须将租用设备及每月结算支付情况(含材料、生活开支等)报至项目部合同室备案,项目部根据所报情况及当月完成产值支付劳务队伍工程款。

***********项目经理部

工程管理办法

15、如合同履约期间发生争议,项目部与劳务队伍应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协商解决。协商期间坚决禁止劳务队伍以任何理由停工要挟、上路拦车、聚众冲击业主、项目部等过激行为,如果发生上述行为对劳务队伍处以10000-20000元/次的罚款;行为特别恶劣、影响特别重大者给予清退,项目部按劳务队伍已完工程90%结算,并处以按剩余工程量合同造价200%的罚款,同时没收履约保证金(如有),若有违法犯罪行为,将上报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项目经理部

工程管理办法

工程结算管理办法

为有利于项目部对所属项目经营状况及时全面了解,及时掌握所属项目各劳务协作队伍结算支付情况,严格成本控制,加强资金人员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项目经理决策及时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项目经理部

工程管理办法

发生工程量结算,凡未经批准擅自增加的工程量或已发生而未经相关职能部门备案的工程量,项目部最终审核结算时有权不予结算。

***********项目经理部

工程管理办法

修补、养护等各种必要措施达到项目部或监理业主要求,直至验收合格,其发生费用自理。不合格工程不予计量结算,***********项目经理部

工程管理办法

渗沟等排水工程按实际长度结算。

***********项目经理部

工程管理办法

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长:副组长:彭成员:

**** ***、卓**** 黄*** ******************************

下载浅谈高速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保措施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高速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保措施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速公路工程简介

    工程简介尊敬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在全市人民迎新春闹元宵节日喜庆气氛正浓,在这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全市第一批重点项目开......

    加拿大油砂开采对环境影响及措施

    加拿大油砂开采对环境影响及措施 油砂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一致备受诟病,主要表现是: 1、 开挖开采对地表植被的破坏; 2、 油砂热洗对水资源的影响; 3、 SAGD开采蒸汽生产过程对大气......

    搅拌站环境影响及措施

    年产60~120万立方米混凝土搅拌站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本项目选址位于梁平县双桂街道凉水村5组,用地性质为租用农地,重庆市梁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2年6月1日对拟建......

    高速公路工程监理管理办法

    道安高速公路工程监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道安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和管理,规范监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优良,有效控制工期和工程费用,提高投资效益及工程......

    高速公路工程开工管理办法

    工程开工管理办法(新增)一总则第一条本开工管理办法分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工程质量监督申报的内容,第二部分为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的内容,第三部分为施工单位开工报告报批的内容。......

    高速公路工程居间合同范本(★)

    工程居间合同 甲方(委托人): 乙方(居间人): 联系地址: 联系地址: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身份证: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经双方充分协商,依平等......

    高速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高速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管理,规范高速公路工程设计变更行为,保证高速公路工程质量,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等相......

    有关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管理论文

    摘要:结合陕西安川高速公路监理工作及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对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结。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supervision work of shaani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