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旅游调查与思考
市旅游调查与思考
―上半年**市旅游调查报告
**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 马振麒
今年上半年,受**市旅游局委托,**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进行了**住宿设施接待和景点游客情况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有效问卷===份。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全市旅游市场运作井然,各景区(景点)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景区(景点)旅游、娱乐项目增多,**人游**的特点突出,旅游业发展增速迅猛,旅游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接待人数增长了===%。截至=月底,全市各主要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含牛首山和黄河生态园),门票收入===万元,一日游游客消费====万元,过夜游客消费====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万元。
一、**人游**的特点较为突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假日旅游的兴起,居民家庭的旅游意识增强,特别是本地城镇居民走出家门,享受大自然的阳光和美景,因此,**人游**的特点较为突出。据抽样调查,=-=月,本区游客占游客总量的==%,外地游客占==%。从一日游游客的客源看,一日游游客中==%为本地游客,内蒙、某省、某省、某省等周边地区和住亲友家的外地游客占=%左右、较远的游客有某省、某省、某省、某省、某省、某省、某省和某省等地,占=%。过夜游客中来自某省本地区的游客占==%,外地游客占==%,过夜的外地游客中,周边的某省、某省、某省、某省游客最多,分别占==%、==%、==%和=%。
从游客的出行方式看,==%的游客以家庭和亲友结伴的自助式的旅游方式出游,单位和旅行社组织的占==%,个人旅行的占==%;过夜游客中家庭和亲友结伴的占==%,单位和旅行社组织的占==%,个人旅行的占==%。从=月份调查情况看,单位和旅行社组织的比例由=月份的==%上升到==%;个人旅行的由==%上升到==%;以家庭和亲友结伴的自助式的旅游方式出游则下降到==%。
从某省游客的地区构成看,**游客占==%;银川游客占==%;石嘴山游客占=%,中卫和固原游客占=%。
二、多数游客对我市旅游的综合服务基本满意
从本次调查游客对我市旅游及服务的评价看,对旅游综合印象“好”的游客占==%,综合印象“一般”的占==%,“差”的占=%;其中外地游客综合印象“好”的达到==%,本地游客综合印象“好”的==%。
从游客对我市旅游环境和服务的评价看,区内外游客对我市的交通、餐饮感觉“满意”,对景点游览、娱乐、住宿、购物环境方面“不太满意”,对导游服务“不满意”。具体情况如下:
=、游览景点:认为游览“好”的占==%,一般的占==%,差的占=%;(其他为“不知道”,也就是说这些游客没参加该项活动,无法评价,以下同。)
=、住宿条件:在住宿方面认为“好”占==%,“一般”的占==%,“差”的占=%;
=、餐饮质量:认为餐饮“好”的占==%,“一般”的占==%,“差”的占=%;
=、购物环境:认为购物“好”的占==%,“一般”的占==%,“差”的占=%。
=、长途交通:认为“好”的占==%,“一般”的占==%,“差”的占=%;
=、娱乐消遣:认为“好”的占==%,“一般”的占==%,“差”的占==%;
=、市内交通:认为“好”的占==%,“一般”的占==%,“差”的占=%;
=、导游服务:认为“好”的占=%,“一般”的占==%,“差”的占==%,还有==%的游客没有见到或者没有享受到导游同志的服务。
三、游客消费服务对象
在旅游的客人中,男性占==%,女性占==%。以==-==岁的游客最多,占==%,==-==岁的游客占==%,==-==岁的游客占==%。分城乡看,== %游客为城镇居民,==%为农村居民。来旅游的游客中,有==%为服务销售人员,== %为企事业管理人员,== %为工人,== %为公务员,== %为专业科技人员,有==%的游客为农民、军人、学生和离退休人员。
游客来本市的目的,==%为休闲、观光和度假,=%为探亲访友,==%为商务,=%则为参加会议和进行文化等交流。
在被调查的游客中,搭乘交通工具时,=%选择火车;==%选择长途汽车;==%选择自备车(轿车、摩托车)或出租车,这主要是游客以本地人为主,乘自备车或出租车方便的缘故。
四、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市的旅游业在发展,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但与旅游业发展较好成型的地区相比较,从政策支持、总体设计和打造精品旅游区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影响和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因素有:
(一)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缺乏必要的认识,没
有把培育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认识,对旅游产业链的发展缺乏政府的主导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旅游总体规划和管理滞后。旅游规划简单,形式雷同,缺少创意,重复建设,前瞻性不强。景区(点)的规划没有形成全市一盘棋,随意性较大,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景区(点)旅游联动线路,景区(点)建设随意性大,造成与自然环境不和谐统一。
(三)投资渠道单一,少而且只为局部利益。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局面尚未展开,招商引资、多渠道融资不畅。即使个人投资仅限于局部或个人利益,从整体上考虑的少。
(四)旅游宣传促销的力度不够。我市在旅游形象和发展上未形成鲜明、最具特色的品牌,创品牌的意识淡薄;客源范围狭窄,缺乏与周边及发达地区城市间的沟通;旅游宣传促销手段简单、无中长期计划,宣传仍处于低层次、低水平,宣传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不突出;设计新颖、独特、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几乎没有。在本次推出的**市的十个旅游景点的知名度上,游客认可的依次排序是:青铜峡===塔、牛首山寺庙群、鸟岛、金沙湾旅游区、古城湾旅游区、同心清真大寺、中营堡湖、罗山、盐池哈巴湖、盐池古长城。从景点的知名度上给我们以认识和发展的启迪。
(五)旅游管理体制不顺畅。旅游局对旅游景点的发展规划指导作用不够;有些景点对旅游管理开展的正常工作不予配合、不重视。景点设置随意性大;旅游景点经营机制缺乏活力;旅行社实力弱,接待和服务质量不高;旅游业人才匮乏,这些都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工商、税务、银行、电力以及政府的各部门对旅游的支持力度不大,有些时候出现服务政策不够灵活和不协调。
(六)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较多。据**市城调队四年来对旅游市场的抽样调查和监测,游客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旅游景区(点)门票价格偏高。==%的游客认为“高”,==%的游客认为“较高”,==%的游客认为“一般”,只有=%的游客认为“较低”。二是旅游区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生硬,人性化的服务和设施少。三是旅游区和景点标识不清或无标识,导游不足或无引领人员。有些景区餐饮质次价高服务差。四是景点环保意识不强,垃圾随处可见。五是缺乏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收入水平游客的景点、娱乐设施和旅游线路。六是展示塞上江南风光、古老的黄河文化、神秘的西夏文化和浓郁的回乡风情程度不够;旅游区的文化底蕴、人文挖掘和发挥不够。七是景点适合儿童、成人的娱乐设施少、单调,各景点有些设施雷同,吸引游客消费的项目少,景区绿化少。八是各景点均无旅游纪念品。无宣传景点的视听设备,没有一种烘托景区的氛围。
五、对发展**旅游业的一些建议
旅游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旅游产业能够刺激消费,扩大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加=元,商业、饮食、交通等相关的第三产业值就增加=.=元,而且旅游业聚人气、财气和扬地方名气。旅游业又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层面较多,既可以吸纳大量的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又能连带其他行业就业,旅游业直接就业增加=人,社会间接就业至少增加=人。旅游业不仅自身可以成为大产业,还能带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共同发展。目前我市的旅游业已初具规模,我们要以旅游发展“十一五”计划和总体规划为龙头,以争创滨河城市和生态城市为抓手,以创新发展机制、整合旅游资源、提高组织程度、培育品牌特色、增强竞争实力为主线,聚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动员和协调各方力量,进一步构筑全市旅游特色强市的格局,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水平,加快发展,力争“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提升**旅游在全区的位置,提升旅游业在整个地区经济中的贡献率,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构筑旅游发展蓝图
要尽快以国际国内和全市经济及其旅游发展为背景,以我市自然山水、人文历史资源、区位优势和现代文明为依托,以优化结构、培育特色、塑造品牌、提高水平为重点,坚持高起点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抓紧制定或完善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精心描绘我市旅游发展的宏伟蓝图。
(二)整合旅游资源,建设特色旅游区域
整合旅游资源,提高组织程度,优化产业布局,注重规模特色,重点建设五大特色旅游区域:一是打好“古老黄河文化”牌,以十里长峡为中心、以黄河水和沿岸景点为主体,以长峡水道为交通线,将拦河大坝、沿岸风光、鸟岛、罗山、同心清真大寺景点联结成一条旅游线。二是打好“西夏文化”牌,重点建设===塔和开辟西夏发展及人物文化景区。三是打好“大漠风光”牌,依托金沙湾生态项目,盐池哈巴湖、盐池古长城,展现大漠风情。四是打好“塞上江南、回乡风情”牌,将秦渠建成环城水系,通滨河大道,水入黄河,显示两岸塞上江南农村田园风光,整体规划和开发建设回族文化民间建筑和“江南水乡”的民俗风情,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形成规模和特色。要形成来某省了解回族文化,不到**没有真正了解回族文化。五是打好“古城湾、中营堡湖、牛首山寺庙群”牌,以牛首山寺庙群为重心,以中营堡湖为依托,以古城湾、黄河公园休闲娱乐为主线,以绿色和生态为主题,整合“佛、山、湖、果”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健身旅游。
(三)瞄准国内水平,培育旅游景区精品
深入开展旅游景区等级评定工作,切实改变我市景区小、散、低水准的状况,全面提升旅游景区景点规模和水平。要注重运用高科技手段、设备支撑旅游,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使**的景区实现古迹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全市其它景区要不断投入,使每一个县市都有等级景区。
(四)提高
文化品位,打造文化旅游名品
**有着悠久和深厚文化底蕴,要将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人文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借“红色旅游”为契机,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名品,提高全市旅游的文化品味,增强城市魅力和旅游竞争实力,推进文化旅游消费,实施五项文化旅游:一是“红色文化”旅游,二是名人文化旅游,三是特产文化旅游,四是文学、艺术和思想学术文化旅游,五是回族文化旅游。
(五)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度假休闲新品
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拓展产品内涵,提升产品档次,实现我市旅游产品从流水观光型向观光旅游和度假休闲旅游相结合的重要转变。要充分体现我市作为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特色,开发并推出一批度假休闲功能区和参与性项目、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业旅游示范点;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保健旅游等,开发一批假日酒店、乡村客栈、农民旅馆和营地式度假村。开展**一日游,积极推出**二日、三日度假休闲游的产品、线路和活动,拓展度假休闲市场。
(六)促进产业联动,完善旅游产业要素
积极促进文旅结合、商旅结合,发展体育旅游、文化旅游、购物旅游和饮食旅游,丰富旅游产品。在“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重点发展旅游餐饮和旅游文化娱乐。弘扬**回族餐饮特色,培育具有**特色的“餐饮文化”,打出食在**的品牌;组织一批具有**回族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开发面向游客的固定演出场所,常年定时向游客提供表演,在宾馆、饭店、景区增设一批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和设施,延长游客在吴逗留时间,增加游客在吴消费。建议部分景点适当调整门票、娱乐价格,使大多数消费者都能消费的起,将门票和船票合二为一进行收费,实行一票通,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时间。解决景点之间缺乏交通连接的问题。虽然今年城市通往景点的交通问题比去年有了很大改善,但占==%的游客选择自助式的家庭和亲友结伴方式出游,因此,部分散客的交通问题是旅游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方面。但是,我市旅游景点之间缺乏的交通(公交车)连接,给游客带来许多不便,既浪费了游客的时间,也给旅游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七)树立整体形象,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根据整合旅游资源、塑造整体形象的要求,对我市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特色、旅游品牌和旅游口号,进行整体策划和包装。政府应加大对旅游宣传工作的经费支持力度。实施“旅游外扩”战略,整合各种宣传力量,组织参与各种全国性会展、文化、体育等活动,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旅游展示会、交易会,与国内旅游界建立广泛合作、稳固关系。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加强周边地区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对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提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八)加强城市和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
一方面要营造一流的旅游环境,提供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生态环境,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城市、景区综合整治力度;另一方面要吸收和引进国内、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式,健全旅游法规体系,全面提高旅游人才队伍和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全面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全面规范旅游购物市场,规范旅游企业行为,规范导游员行为,治理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维护**城市形象,塑造一流环境、一流产品、一流服务、一流质量的**旅游“质量”品牌。
第二篇:关于全县旅游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全县旅游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一、提高认识,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一)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顺应现代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旅游产业是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具有关联度高、污染少、增收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产业特征。当前,旅游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已成为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从国际看,世界旅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本世纪头20年,世界出游人员将增长一倍,旅游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的水平。近年来,全球旅游重心正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到我国旅游的国际游客越来越多,中国正成为全球最安全、最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从国内看,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058美元,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消费结构正在由“吃、穿、用”向“住、行、游”升级,国内旅游已进入大众消费阶段,旅游消费正成为热点消费。“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关键时期。国家规划至2010年,全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率达到8%,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国正在形成新一轮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热潮,相当多的省市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培育。因此,我们要顺应国内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发挥我县旅游资源优势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县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优势,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景区(点)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乌石红色旅游、白石生态旅游两大品牌,基本健全了县域旅游发展规划体系,旅游景区(点)发展日趋成熟,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质上档,农家乐休闲游开始起步,旅游产业发展蓄势待发。200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00万元。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周边县市相比,与我县旅游资源丰富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我县旅游资源开发还不充分,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存在旅游精品少、产业规模小、经营粗放、效益不高等问题。我们必须正视不足,增强紧迫感,强化措施,大力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三)加强旅游产业发展,是推进富民强县的重要举措。旅游产业与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增长关联密切,是推进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产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都与消费密切相关,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作用;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带动作用大,直接涉及14个产业,间接影响47个行业,几乎覆盖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门类,是促进服务业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环节;旅游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较大,是有效扩大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旅游产业资源消耗少、环境破坏小,是最具永续发展能力的绿色、生态、健康、环保型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要从我县旅游产业正处于全面加速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借鉴、引进成熟的产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个性化管理,实施适度规模、均衡生产、市场细分等措施,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打造特色品牌,以品牌扩大我县旅游的影响力,增强竞争力。
(三)整合拓展。要适应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趋势,整合旅游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把旅游产业融合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要引入现代旅游理念经营农业、工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以及城市建设、管理,带动关联产业和城镇化发展。要坚持“四个结合”:坚持发展旅游产业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发展旅游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发展旅游产业与发展文化、体育等产业相结合,以鲜明独特的湖湘文化、白石文化、湘莲文化、槟榔文化特色吸引游客,以旅游的发展推动文化、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坚持发展旅游产业与城镇建设相结合,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要规划、建设城镇,形成各具地域特色的城镇风貌,推进新型城镇化。
(四)挖掘保护。要按照和谐发展、永续发展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湖湘文化、白石文
便捷性。加快打通与周边县市的对接通道,尤其是与南岳、韶山、花明楼的对接,促进旅游区域合作。争取开通游客较多城市的直通班车。要加强景区(点)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做到配套齐全,布局合理,便捷安全,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与游客需求相适应。要围绕打造国家、省级旅游精品,使旅游景点上档提质。借助彭德怀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着力提升乌石红色旅游档次和地位,借助白石金字招牌,重点打造齐白石故居。要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开通建设好湘潭县旅游网,完善旅游信息网络,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三)开拓客源市场,提升综合效益。促进客源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要实施积极的市场开发战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拓展客源市场,优化客源市场结构,提高综合效益。要按照重点市场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强长株潭一级旅游市场开拓,在稳定一级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衡阳、邵阳、娄底、张家界等二级市场,加大对外宣传产品开发制作、市场广告投放力度。加快主要旅游区(点)和周边重点旅游区(点)之间的对接,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实施联合促销,整体促销,打造我县旅游整体形象。高标准、高质量办好首届中国湘潭湘莲文化节,实现以节促旅。积极鼓励引导湘潭人游湘潭县,促进县内旅游市场发展。
(四)重视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服务一流的旅游从业队伍,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
持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项目的投入,加强与中央、省、市有关部门衔接,积极争取更多的旅游发展资金。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坚持内资、外资并举,国有、民营并重的方针,加快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将旅游资源开发景点经营权面向国内外招商,特别是要舍得拿出一批好的旅游项目,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县投资开发旅游资源。
(三)要坚持科学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开发,没有规划宁可不开发、不建设,也不能乱开发、低水平建设。要全面普查旅游资源,建立系统的资源档案,进一步完善《湘潭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形成“以县旅游发展规划为指导,以乡镇旅游发展规划为基础,以旅游区(点)详细规划为重点”的全县规划框架。抓好旅游总体规划与风景名胜区规划、公路交通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衔接,进一步密切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对于每一项规划的实施,都要制定推进计划,明确工作内容和时间进度,有步骤、分阶段落实规划要求。
第三篇:关于漓江徒步旅游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漓江徒步旅游的调查与思考是一篇关于会议讲话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漓江徒步旅游是近两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方式的发展前景如何,它对漓江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漓江旅游乃至整个桂林的旅游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市委和市政府十分关注、也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现状与成因 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是广西旅游的生命线,是中国也是世界的一道靓丽风景,而从杨堤乡到兴坪镇漓江段的奇山秀水则是这道靓丽风景的精华。如贰拾元人民币背景图案大河北风光、美国总统之旅渔村、桂林老八景之一浪石等著名景点尽在其中。近年来,由于锦绣风景的魅力诱惑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杨堤乡到兴坪镇的漓江徒步游渐成气候,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漓江沿岸进行徒步一日游或多日游。目前,漓江徒步游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步行——撑竹筏,绝大多数采取这种形式徒步游漓江;二是步行——乘游船,只有少数人,如最近深圳组团采取“徒步一小时,亲密接触漓江”方式游漓江。漓江徒步游的路线主要有四种,一是从桂林乘车到杨堤乡,从杨堤乡到兴坪镇,二是从桂林乘车到草坪乡冠岩,从冠岩到兴坪镇,三是从桂林乘车经阳朔县城到兴坪镇,从兴坪镇到冠岩,四是从桂林乘车经阳朔县城到兴坪镇,从兴坪镇到杨堤乡。自去年夏天以来,徒步游览漓江的游客与日俱增,据有关部门估计,节假日每天达到五、六百人,多时甚至达到上千人。今年“非典”期间,漓江徒步游的必经路口和渡口封禁,竟有人偷偷地爬过石山游过漓江去实现目的。“非典”解禁不久,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首批组团350人来桂林徒步游漓江。近几年,兴坪镇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8万人次。漓江徒步游为什么越来越火暴?主要原因:
(一)旅客的多样化需求。置身山水,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放松心情,现已成为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追求的一个热点。另有乘游船游过漓江的游客感到漓江美不胜收,但不尽兴,很不自由,于是想投身漓江,亲近漓江,走进“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画意景,感受人与自然和谐交融、风景这边独好的美好情感。
(三)媒介大力宣传。如广东深圳特区一家名叫“驴友”的网站、《南方周未.新闻周刊》等媒介向游客专门介绍了风景如画的漓江和徒步游览漓江的感受,并特别推介从杨堤乡到兴坪镇30多公里长的漓江最为精华的景区,极具感染力地宣传漓江是桂林山水中的一颗明珠瑰宝,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峭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画卷,是世间著名的风景江河。徒步漓江,治性陶情,弃俗绝尘,赏心悦目,令人神往。
(四)旅行社的炒作。如青岛动力巅峰户外俱乐部在网上推出行程7天的“梦幻漓江阳朔徒步游”;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将传统的游览漓江方式改变为乘船与徒步相结合,作为一个品牌与广东广州、深圳、东莞的三个旅行社合作,由于这种新游览方式与深圳游客喜欢亲近自然的心理极为合拍,故能立马成行,一呼百应。
二、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漓江徒步旅游作为一种自助式的休闲旅游方式,尽管迎合了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也能给沿江农民群众增加一些经济收入,但其本身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安全隐患严重。安全是任何一种旅游方式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徒步旅游同其他旅游方式一样,要确保游客的各项需求和游览的安全有序,必须具备游览的基本条件,而目前漓江徒步旅游线路(杨堤~兴坪),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问题,尚不能满足游客游览的安全要求。具体表现在:一是没有一条象样的徒步游道路,游客走在陡峭狭窄的田间、山间羊肠小道或没有护栏的河堤上,很容易出现摔伤、扭伤、坠河等安全事故;二是没有固定的码头。除兴坪和杨堤渡口有两个简易的固定码头外,沿途两次渡江都没有固定的码头,游客渡江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这样就给竹筏或渔船违规载客提供了市场。漓江徒步旅游兴起以来,由于有利可图,到今年4月份,杨堤到兴坪段仅20公里的漓江上就有持证渔船240多艘,另有大量的无证渔船,还有竹筏110多张。目前每天在江面上违规载客的渔船或竹筏多达100多艘次,已出现过多次翻沉事件,既危及游客的生命安全,又严重影响了漓江游船的正常、安全运行。三是没有机动渡船。游客从杨堤徒步到兴坪,必须四次渡江才能完成整个行程,目前使用的渡江工具绝大部分是陈旧、破烂的非机动船只或竹筏,游客渡江既不方便更不安全;四是无安全救护设施。漓江徒步游线路长、行程复杂、游览随意性大,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为了追求新鲜的刺激或满足探险的心理需要,在开展诸如登山、攀岩、游泳等一些危险性较大的活动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溺水、抽筋、摔伤、食物中毒等意外伤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护,其后果和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二)管理严重滞后。由于漓江徒步旅游正处于自发兴起的阶段,目前既无专门机构也无专人对其进行管理,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分散、随意的无管理状态。究其原因,一是市委、市政府对徒步旅游的方式、前景、影响等尚未进行论证,给予明确的定性,有关职能部门因为既无法律依据又无政策依据而无法介入管理。二是管理体制不顺。对漓江徒步旅游的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交通、旅游、环保、林业、园林、公安、海事等部门及相关县乡政府密切配合,协作管理,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威性机构对各部门进行协调,对徒步旅游进行综合管理。三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致使各职能部门从自身职能出发,在对待徒步旅游问题上各自为政,旅游部门和相关县乡对徒步旅游持支持态度,近期还组织了一些大型的徒步旅游活动,但对如何加强管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大多数情况下,县乡政府对漓江徒步旅游的管理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式的管理;交通部门由于所承担的责任比较直接,在自身职能范围内做了大量的管理工作,但受职能权限的制约,许多问题想管而管不了;林业、环保、园林、公安、海事等部门对徒步旅游存在的相关问题尚未引起重视,基本上没有介入管理。如果继续开展徒步旅游,而这种无管理的状态长期持续下去,必将带来安全、环保、生态等方面的一系列隐患,甚至对漓江旅游将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三)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漓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说水是漓江的灵魂,那么生态环境就是漓江旅游的生命线,因此,开展任何一项与漓江有关的旅游活动,都必须以保护好漓江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开展漓江徒步旅游以来,由于游客的不断增多和相应的管理措施严重滞后,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是植被遭到破坏。由于徒步旅游线路的不确定性,游客游览随意而分散,致使沿岸植被被践踏、树木被折伐、花草被采撷的现象时有发生,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漓江生态雪上加霜;二是垃圾污染严重。由于徒步旅游的特殊性,大部分游客自带食品、饮料,而沿途没有设立垃圾投放点,致使游客随处乱丢垃圾,江面上、草丛中、沿途路面到处散落游客丢弃的塑料袋、食品包装纸、饮料瓶、胶卷盒等废弃物;三是存在火灾隐患。据林业部门介绍,漓江两岸属石山区,植被水份少,树木生长缓慢,一些徒步游客经常在河滩、沿岸上搞烧烤,一旦发生火灾,灾后植被恢复将需要100年以上。
三、几点思考 漓江徒步旅游是在漓江风景区内发生的旅游行为,必须把其可行性放在漓江风景区规划、建设与保护的大背景下来考察,也就是说,开展漓江徒步旅游必须符合漓江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必须有利于漓江风景区建设与保护,有利于漓江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开展漓江徒步旅游与漓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都必须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和结合点,旅游资源的开发更是如此。漓江是世界著名的“黄金”水道,蕴藏着极为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如何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将漓江的资源优势更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关注和不懈探索的问题。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目前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格局,这对于漓江旅游甚至整个桂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然而,长期以来,也有一些部门、一些县乡从局部利益、短期利益出发,认为漓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甚至有个别学者认为利用率还未到30%。正是在这种观点和局部利益激发了一些主体对漓江资源的开发冲动,而徒步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冲动的产物。从表面上看,开展漓江徒步旅游的确能够给沿江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些机遇,农民群众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实惠。但从深层次看,漓江徒步旅游实质上没有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和结合点,支持开展徒步旅游的有关部门和县乡,应该说更看重的是眼前利益而不是长远利益,是局部利益而不是整体利益,注重的是些微经济效益而不是社会效益,只重开发而轻保护。因此,漓江徒步旅游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低层次、粗放型的资源开发。首先,开展漓江徒步旅游的经济效益低下。由于徒步旅游是一种自助式的休闲旅游,不存在景区景点的门票收入,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也一般自带消费品,因而游客在沿途乡村的消费十分有限,据统计,目前人均消费尚不足10元,即使双休日游客人数达到1000人次,其总收入也不会超过10000元,这个数字就当地群众而言,是比较可观的,而从整体经济效益来看是微不足道的,特别是对县乡财政而言,其贡献更是少之又少。其次,开展漓江徒步旅游对景观的破坏性较大。徒步旅游一旦开展起来,必然会出现一些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经有个别村民在岸边自行搭建了一些摊篷,这些摊篷没有经过整体的规划,与周围的景观极不协调,不仅未给周围景观景上添花,反而破坏了周围景观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严重影响了漓江风景区的整体形象。由于漓江风景区是一个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区,近期我市正在努力争取将漓江风景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任何有损于漓江风景区整体形象的资源开发,都将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国内一些已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风景区如四川省的九寨沟、湖南省的张家界等,由于盲目开发影响了整体形象而受到了“黄牌警告”,我们决不能为了丁点的蝇头小利而重蹈他们的覆辙。
(二)漓江徒步旅游与漓江游览的统一管理。目前漓江游览所实行的“四统一”管理模式,是经过近30年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来的比较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过去漓江游览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确保了漓江游览的安全有序,提升了漓江游览管理的水平,维护了漓江旅游的良好形象,同时也较好地整合了漓江的旅游资源,规范了漓江资源的开发行为,确保了漓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赞誉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漓江航线先后被评为区级、国家级文明航线,并通过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项认证。但是,也有一些单位和个人,对这一目前最好的管理模式颇有微词,他们认为这种管理模式对漓江游览统得过死,游览方式过于单调,不利于漓江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不利于充分发挥漓江旅游资源的综合效益,因而极力主张变革现行漓江游览管理模式,放开漓江游览管理,开辟分段游、徒步游等多种旅游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漓江旅游的经济效益。我们认为,在漓江游览管理上“统”与“分”的分歧,实质上体现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统一管理考虑的是整体利益,而分散管理考虑的更多是局部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开展徒步旅游实际上是追求局部利益的一种体现,不仅有损于漓江游览的整体效益,而且将对“四统一”管理模式造成很大冲击,使漓江游览管理重新回到过去那种混乱无序的状态。
(三)漓江徒步旅游与旅游方式的多样化。
(四)漓江徒步旅游与沿江经济社会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如上所述,开展漓江徒步游不仅在安全、管理、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更重要的是严重妨碍了漓江风景资源的保护和深层次开发。但由于目前漓江徒步游已形成了一定气候,沿途乡镇村屯也从中得到了不少实惠,简单禁止或限制不仅会引起当地村民的极力反对,也会影响游客追求多样化游览方式的心理,既不利于桂林进一步扩大影响,吸引游客,也不利于漓江乃至桂林旅游的整体开发。针对现状,我们认为宜“疏”不宜“堵”,政府应站在建设国际化旅游名城的高度,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尽快化解不利因素,大力开发新的景点,满足游客心理需求。同时充分考虑漓江两岸村屯发展经济的实际困难,引导、扶持当地村民走上致富之路。为此,我们建议:
(一)针对漓江两岸徒步游现状,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加强引导和管理。一要提高和统一县乡两级党政班子的思想认识。首先要明确漓江虽然暂时还没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我们在思想上、行动上都要把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来爱护和保护。漓江的开发必须是保护性的开发,是长远性的开发,是深层次的开发,任何有损于漓江风景区整体形象、长远规划的行为都无异于饮鸩止渴;其次要充分考虑沿江村屯经济落后的状况,体谅当地村民靠江吃江的苦衷,切实帮助他们开拓发展经济的新路子;二要加强对当地村民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只有保护好漓江的风景资源,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欣赏自己的母亲河,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要帮助村民提高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在为自发形成的徒步游活动服务时,以主人姿态引导游客一起自觉保护好生态环境,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三要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交通、海事、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要密切合作,加大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大对非法营运船只的打击力度。要彻底排查事故隐患和危险源,并与当地党委政府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职责和义务,坚决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四要加强对沿江两岸的环境、植被、生态的保护。有关部门与当地政府要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增设监控点、宣传点,加强对徒步游沿途村屯及游客的监督管理;五要逐渐淡化漓江徒步游的影响。宣传部门不应再正面宣传、旅游部门不应再组织推荐漓江两岸徒步游活动。
(二)针对游客游览方式多样化的需求,加快开辟新的徒步游线路。众所周知,徒步游之所以能在旅游者当中引起广泛的共鸣,关键就在于它能让人不知不觉溶入自然,满足休闲与探险的心理需求。在风景如画的桂林,适合休闲、探险徒步游的景区并不少见,如阳朔境内的遇龙河,风光之美不亚于漓江,目前这一带的徒步游活动也正逐渐兴起,因其比邻县城,又有若干小村点缀其间,安全、环保等问题也易于解决,有关部门只要对这类景区下些功夫,把徒步游的内容搞精,声势造大,服务搞好,是完全可以把游客吸引过来的。如遇龙河徒步游活动,可以单独组织游客进行,也可以将其作为游览漓江的派生活动,这样既有效地保护了漓江风景资源,又满足了游客多样化游览的需求,延长了游客在桂停留时间,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可谓一举数得。
(三)针对沿江村屯经济落后现状,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由于漓江沿岸早已禁伐、禁猎,当地多数村民至今依然生活在温饱线下。这一现象在桂林的其他旅游景区也很普遍,为了保护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很多景区附近的群众都做出了一定程度的牺牲。鉴于这种情况的特殊性,有关部门应考虑引入价值效益机制、激励机制和补偿制度,每年提取景区旅游收入中的一部分,作为当地群众维护景区生态环境的奖励和给予当地群众的补偿,既可调动其保护景区资源的积极性,又可为其发展经济提供一定的物质援助;当地政府要尽职尽责,在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切实抓好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景区资源不断优化的同时,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紧紧抓住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找准最有利于发展经济的路子,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四篇:关于漓江徒步旅游的调查与思考
漓江徒步旅游是近两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方式的发展前景如何,它对漓江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漓江旅游乃至整个桂林的旅游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市委和市政府十分关注、也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现状与成因
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是广西旅游的生命线,是中国也是世界的一道靓丽风景,而从杨堤乡到兴坪镇漓江段的奇山秀水则是这道靓丽风景的精华。如贰拾元人民币背景图案大河北风光、美国总统之旅渔村、桂林老八景之一浪石等著名景点尽在其中。近年来,由于锦绣风景的魅力诱惑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杨堤乡到兴坪镇的漓江徒步游渐成气候,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漓江沿岸进行徒步一日游或多日游。目前,漓江徒步游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步行——撑竹筏,绝大多数采取这种形式徒步游漓江;二是步行——乘游船,只有少数人,如最近深圳组团采取“徒步一小时,亲密接触漓江”方式游漓江。漓江徒步游的路线主要有四种,一是从桂林乘车到杨堤乡,从杨堤乡到兴坪镇,二是从桂林乘车到草坪乡冠岩,从冠岩到兴坪镇,三是从桂林乘车经阳朔县城到兴坪镇,从兴坪镇到冠岩,四是从桂林乘车经阳朔县城到兴坪镇,从兴坪镇到杨堤乡。
自去年夏天以来,徒步游览漓江的游客与日俱增,据有关部门估计,节假日每天达到五、六百人,多时甚至达到上千人。今年“非典”期间,漓江徒步游的必经路口和渡口封禁,竟有人偷偷地爬过石山游过漓江去实现目的。“非典”解禁不久,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首批组团350人来桂林徒步游漓江。近几年,兴坪镇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8万人次。漓江徒步游为什么越来越火暴?主要原因:
(一)旅客的多样化需求。置身山水,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放松心情,现已成为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追求的一个热点。另有乘游船游过漓江的游客感到漓江美不胜收,但不尽兴,很不自由,于是想投身漓江,亲近漓江,走进“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画意景,感受人与自然和谐交融、风景这边独好的美好情感。
(二)当地政府和群众积极促成。据初步预算,开展漓江徒步游,杨堤、兴坪乡镇每年分别可以增加收入约15万元,安排就业人员约500人。为了加快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沿途两个乡镇都成立了旅游站(至少有两个编制),具体负责旅游工作,如兴坪镇通过出黑板报、张贴标语、印发《旅客须知》等多种形式给徒步游提供、创造条件。兴坪镇为丰富徒步游内容,还投资10多万元在途中开辟了莲花洞景点。为了提供游客江岸徒步游交通方便,两乡农民在沿江准备了100多条竹排,有的码头如兴坪镇老村头一处就有17条。杨堤乡政府为了方便游客和安全,取缔手摇渡船,成立宏杨船队,渡运客人,并在下龙设有休息站;兴坪镇23艘圩客船都走上了经营正轨。沿途不少农民自发搭建亭篷搞餐饮,改造民房做旅社;村集体集资硬化道路,分工专人清扫;更有头脑灵活的商农从周边岩洞取五彩石制成颇有吸引力的栩栩如生的动物肖像在路旁叫卖。
(三)媒介大力宣传。如广东深圳特区一家名叫“驴友”的网站、《南方周未.新闻周刊》等媒介向游客专门介绍了风景如画的漓江和徒步游览漓江的感受,并特别推介从杨堤乡到兴坪镇30多公里长的漓江最为精华的景区,极具感染力地宣传漓江是桂林山水中的一颗明珠瑰宝,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峭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画卷,是世间著名的风景江河。徒步漓江,治性陶情,弃俗绝尘,赏心悦目,令人神往。
(四)旅行社的炒作。如青岛动力巅峰户外俱乐部在网上推出行程7天的“梦幻漓江阳朔徒步游”;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将传统的游览漓江方式改变为乘船与徒步相结合,作为一个品牌与广东广州、深圳、东莞的三个旅行社合作,由于这种新游览方式与深圳游客喜欢亲近自然的心理极为合拍,故能立马成行,一呼百应。
二、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漓江徒步旅游作为一种自助式的休闲旅游方式,尽管迎合了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也能给沿江农民群众增加一些经济收入,但其本身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安全隐患严重。安全是任何一种旅游方式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徒步旅游同其他旅游方式一样,要确保游客的各项需求和游览的安全有序,必须具备游览的基本条件,而目前漓江徒步旅游线路(杨堤~兴坪),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问题,尚不能满足游客游览的安全要求。具体表现在:一是没有一条象样的徒步游道路,游客走在陡峭狭窄的田间、山间羊肠小道或没有护栏的河堤上,很容易出现摔伤、扭伤、坠河等安全事故;二是没有固定的码头。除兴坪和杨堤渡口有两个简易的固定码头外,沿途两次渡江都没有固定的码头,游客渡江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这样就给竹筏或渔船违规载客提供了市场。漓江徒步旅游兴起以来,由于有利可图,到今年4月份,杨堤到兴坪段仅20公里的漓江上就有持证渔船240多艘,另有大量的无证渔船,还有竹筏110多张。目前每天在江面上违规载客的渔船或竹筏多达100多艘次,已出现过多次翻沉事件,既危及游客的生命安全,又严重影响了漓江游船的正常、安全运行。三是没有机动渡船。游客从杨堤徒步到兴坪,必须四次渡江才能完成整个行程,目前使用的渡江工具绝大部分是陈旧、破烂的非机动船只或竹筏,游客渡江既不方便更不安全;四是无安全救护设施。漓江徒步游线路长、行程复杂、游览随意性大,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为了追求新鲜的刺激或满足探险的心理需要,在开展诸如登山、攀岩、游泳等一些危险性较大的活动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溺水、抽筋、摔伤、食物中毒等意外伤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护,其后果和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二)管理严重滞后。由于漓江徒步旅游正处于自发兴起的阶段,目前既无专门机构也无专人对其进行管理,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分散、随意的无管理状态。究其原因,一是市委、市政府对徒步旅游的方式、前景、影响等尚未进行论证,给予明确的定性,有关职能部门因为既无法律依据又无政策依据而无法介入管理。二是管理体制不顺。对漓江徒步旅游的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交通、旅游、环保、林业、园林、公安、海事等部门及相关县乡政府密切配合,协作管理,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威性机构对各部门进行协调,对徒步旅游进行综合管理。三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致使各职能部门从自身职能出发,在对待徒步旅游问题上各自为政,旅游部门和相关县乡对徒步旅游持支持态度,近期还组织了一些大型的徒步旅游活动,但对如何加强管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大多数情况下,县乡政府对漓江徒步旅游的管理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式的管理;交通部门由于所承担的责任比较直接,在自身职能范围内做了大量的管理工作,但受职能权限的制约,许多问题想管而管不了;林业、环保、园林、公安、海事等部门对徒步旅游存在的相关问题尚未引起重视,基本上没有介入管理。如果继续开展徒步旅游,而这种无管理的状态长期持续下去,必将带来安全、环保、生态等方面的一系列隐患,甚至对漓江旅游将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二)漓江徒步旅游与漓江游览的统一管理。目前漓江游览所实行的“四统一”管理模式,是经过近30年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来的比较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过去漓江游览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确保了漓江游览的安全有序,提升了漓江游览管理的水平,维护了漓江旅游的良好形象,同时也较好地整合了漓江的旅游资源,规范了漓江资源的开发行为,确保了漓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赞誉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漓江航线先后被评为区级、国家级文明航线,并通过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项认证。但是,也有一些单位和个人,对这一目前最好的管理模式颇有微词,他们认为这种管理模式对漓江游览统得过死,游览方式过于单调,不利于漓江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不利于充分发挥漓江旅游资源的综合效益,因而极力主张变革现行漓江游览管理模式,放开漓江游览管理,开辟分段游、徒步游等多种旅游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漓江旅游的经济效益。我们认为,在漓江游览管理上“统”与“分”的分歧,实质上体现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统一管理考虑的是整体利益,而分散管理考虑的更多是局部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开展徒步旅游实际上是追求局部利益的一种体现,不仅有损于漓江游览的整体效益,而且将对“四统一”管理模式造成很大冲击,使漓江游览管理重新回到过去那种混乱无序的状态。
(三)漓江徒步旅游与旅游方式的多样化。
(四)漓江徒步旅游与沿江经济社会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如上所述,开展漓江徒步游不仅在安全、管理、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更重要的是严重妨碍了漓江风景资源的保护和深层次开发。但由于目前漓江徒步游已形成了一定气候,沿途乡镇村屯也从中得到了不少实惠,简单禁止或限制不仅会引起当地村民的极力反对,也会影响游客追求多样化游览方式的心理,既不利于桂林进一步扩大影响,吸引游客,也不利于漓江乃至桂林旅游的整体开发。针对现状,我们认为宜“疏”不宜“堵”,政府应站在建设国际化旅游名城的高度,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尽快化解不利因素,大力开发新的景点,满足游客心理需求。同时充分考虑漓江两岸村屯发展经济的实际困难,引导、扶持当地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为此,我们建议:
(一)针对漓江两岸徒步游现状,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加强引导和管理。一要提高和统一县乡两级党政班子的思想认识。首先要明确漓江虽然暂时还没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我们在思想上、行动上都要把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来爱护和保护。漓江的开发必须是保护性的开发,是长远性的开发,是深层次的开发,任何有损于漓江风景区整体形象、长远规划的行为都无异于饮鸩止渴;其次要充分考虑沿江村屯经济落后的状况,体谅当地村民靠江吃江的苦衷,切实帮助他们开拓发展经济的新路子;二要加强对当地村民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只有保护好漓江的风景资源,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欣赏自己的母亲河,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要帮助村民提高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在为自发形成的徒步游活动服务时,以主人姿态引导游客一起自觉保护好生态环境,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三要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交通、海事、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要密切合作,加大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大对非法营运船只的打击力度。要彻底排查事故隐患和危险源,并与当地党委政府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职责和义务,坚决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四要加强对沿江两岸的环境、植被、生态的保护。有关部门与当地政府要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增设监控点、宣传点,加强对徒步游沿途村屯及游客的监督管理;五要逐渐淡化漓江徒步游的影响。宣传部门不应再正面宣传、旅游部门不应再组织推荐漓江两岸徒步游活动。
(二)针对游客游览方式多样化的需求,加快开辟新的徒步游线路。众所周知,徒步游之所以能在旅游者当中引起广泛的共鸣,关键就在于它能让人不知不觉溶入自然,满足休闲与探险的心理需求。在风景如画的桂林,适合休闲、探险徒步游的景区并不少见,如阳朔境内的遇龙河,风光之美不亚于漓江,目前这一带的徒步游活动也正逐渐兴起,因其比邻县城,又有若干小村点缀其间,安全、环保等问题也易于解决,有关部门只要对这类景区下些功夫,把徒步游的内容搞精,声势造大,服务搞好,是完全可以把游客吸引过来的。如遇龙河徒步游活动,可以单独组织游客进行,也可以将其作为游览漓江的派生活动,这样既有效地保护了漓江风景资源,又满足了游客多样化游览的需求,延长了游客在桂停留时间,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可谓一举数得。
(三)针对沿江村屯经济落后现状,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由于漓江沿岸早已禁伐、禁猎,当地多数村民至今依然生活在温饱线下。这一现象在桂林的其他旅游景区也很普遍,为了保护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很多景区附近的群众都做出了一定程度的牺牲。鉴于这种情况的特殊性,有关部门应考虑引入价值效益机制、激励机制和补偿制度,每年提取景区旅游收入中的一部分,作为当地群众维护景区生态环境的奖励和给予当地群众的补偿,既可调动其保护景区资源的积极性,又可为其发展经济提供一定的物质援助;当地政府要尽职尽责,在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切实抓好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景区资源不断优化的同时,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紧紧抓住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找准最有利于发展经济的路子,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第五篇:关于漓江徒步旅游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漓江徒步旅游的调查与思考
漓江徒步旅游课题组
漓江徒步旅游是近两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方式的发展前景如何,它对漓江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漓江旅游乃至整个桂林的旅游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市委和市政府十分关注、也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现状与成因
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是广西旅游的生命线,是中国也是世界的一道靓丽风景,而从杨堤乡到兴坪镇漓江段的奇山秀水则是这道靓丽风景的精华。如贰拾元人民币背景图案大河北风光、美国总统之旅渔村、桂林老八景之一浪石等著名景点尽在其中。近年来,由于锦绣风景的魅力诱惑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杨堤乡到兴坪镇的漓江徒步游渐成气候,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漓江沿岸进行徒步一日游或多日游。目前,漓江徒步游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步行——撑竹筏,绝大多数采取这种形式徒步游漓江;二是步行——乘游船,只有少数人,如最近深圳组团采取“徒步一小时,亲密接触漓江”方式游漓江。漓江徒步游的路线主要有四种,一是从桂林乘车到杨堤乡,从杨堤乡到兴坪镇,二是从桂林乘车到草坪乡冠岩,从冠岩到兴坪镇,三是从桂林乘车经阳朔县城到兴坪镇,从兴坪镇到冠岩,四是从桂林乘车经阳朔县城到兴坪镇,从兴坪镇到杨堤乡。
自去年夏天以来,徒步游览漓江的游客与日俱增,据有关部门估计,节假日每天达到五、六百人,多时甚至达到上千人。今年“非典”期间,漓江徒步游的必经路口和渡口封禁,竟有人偷偷地爬过石山游过漓江去实现目的。“非典”解禁不久,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首批组团350人来桂林徒步游漓江。近几年,兴坪镇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8万人次。漓江徒步游为什么越来越火暴?主要原因:
(一)旅客的多样化需求。置身山水,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放松心情,现已成为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追求的一个热点。另有乘游船游过漓江的游客感到漓江美不胜收,但不尽兴,很不自由,于是想投身漓江,亲近漓江,走进“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画意景,感受人与自然和谐交融、风景这边独好的美好情感。
(二)当地政府和群众积极促成。据初步预算,开展漓江徒步游,杨堤、兴坪乡镇每年分别可以增加收入约15万元,安排就业人员约500人。为了加快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沿途两个乡镇都成立了旅游站(至少有两个编制),具体负责旅游工作,如兴坪镇通过出黑板报、张贴标语、印发《旅客须知》等多种形式给徒步游提供、创造条件。兴坪镇为丰富徒步游内容,还投资10多万元在途中开辟了莲花洞景点。为了提供游客江岸徒步游交通方便,两乡农民在沿江准备了100多条竹排,有的码头如兴坪镇老村头一处就有17条。杨堤乡政府为了方便游客和安全,取缔手摇渡船,成立宏杨船队,渡运客人,并在下龙设有休息站;兴坪镇23艘圩客船都走上了经营正轨。沿途不少农民自发搭建亭篷搞餐饮,改造民房做旅社;村集体集资硬化道路,分工专人清扫;更有头脑灵活的商农从周边岩洞取五彩石制成颇有吸引力的栩栩如生的动物肖像在路旁叫卖。
(三)媒介大力宣传。如广东深圳特区一家名叫“驴友”的网站、《南方周未.新闻周刊》等媒介向游客专门介绍了风景如画的漓江和徒步游览漓江的感受,并特别推介从杨堤乡到兴坪镇30多公里长的漓江最为精华的景区,极具感染力地宣传漓江是桂林山水中的一颗明珠瑰宝,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峭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画卷,是世间著名的风景江河。徒步漓江,治性陶情,弃俗绝尘,赏心悦目,令人神往。
(四)旅行社的炒作。如青岛动力巅峰户外俱乐部在网上推出行程7天的“梦幻漓江阳朔徒步游”;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将传统的游览漓江方式改变为乘船与徒步相结合,作为一个品牌与广东广州、深圳、东莞的三个旅行社合作,由于这种新游览方式与深圳游客喜欢亲近自然的心理极为合拍,故能立马成行,一呼百应。
二、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漓江徒步旅游作为一种自助式的休闲旅游方式,尽管迎合了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也能给沿江农民群众增加一些经济收入,但其本身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安全隐患严重。安全是任何一种旅游方式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徒步旅游同其他旅游方式一样,要确保游客的各项需求和游览的安全有序,必须具备游览的基本条件,而目前漓江徒步旅游线路(杨堤~兴坪),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问题,尚不能满足游客游览的安全要求。具体表现在:一是没有一条象样的徒步游道路,游客走在陡峭狭窄的田间、山间羊肠小道或没有护栏的河堤上,很容易出现摔伤、扭伤、坠河等安全事故;二是没有固定的码头。除兴坪和杨堤渡口有两个简易的固定码头外,沿途两次渡江都没有固定的码头,游客渡江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这样就给竹筏或渔船违规载客提供了市场。漓江徒步旅游兴起以来,由于有利可图,到今年4月份,杨堤到兴坪段仅20公里的漓江上就有持证渔船240多艘,另有大量的无证渔船,还有竹筏110多张。目前每天在江面上违规载客的渔船或竹筏多达100多艘次,已出现过多次翻沉事件,既危及游客的生命安全,又严重影响了漓江游船的正常、安全运行。三是没有机动渡船。游客从杨堤徒步到兴坪,必须四次渡江才能完成整个行程,目前使用的渡江工具绝大部分是陈旧、破烂的非机动船只或竹筏,游客渡江既不方便更不安全;四是无安全救护设施。漓江徒步游线路长、行程复杂、游览随意性大,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为了追求新鲜的刺激或满足探险的心理需要,在开展诸
如登山、攀岩、游泳等一些危险性较大的活动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溺水、抽筋、摔伤、食物中毒等意外伤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护,其后果和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二)管理严重滞后。由于漓江徒步旅游正处于自发兴起的阶段,目前既无专门机构也无专人对其进行管理,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分散、随意的无管理状态。究其原因,一是市委、市政府对徒步旅游的方式、前景、影响等尚未进行论证,给予明确的定性,有关职能部门因为既无法律依据又无政策依据而无法介入管理。二是管理体制不顺。对漓江徒步旅游的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交通、旅游、环保、林业、园林、公安、海事等部门及相关县乡政府密切配合,协作管理,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威性机构对各部门进行协调,对徒步旅游进行综合管理。三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致使各职能部门从自身职能出发,在对待徒步旅游问题上各自为政,旅游部门和相关县乡对徒步旅游持支持态度,近期还组织了一些大型的徒步旅游活动,但对如何加强管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大多数情况下,县乡政府对漓江徒步旅游的管理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式的管理;交通部门由于所承担的责任比较直接,在自身职能范围内做了大量的管理工作,但受职能权限的制约,许多问题想管而管不了;林业、环保、园林、公安、海事等部门对徒步旅游存在的相关问题尚未引起重视,基本上没有介入管理。如果继续开展徒步旅游,而这种无管理的状态长期持续下去,必将带来安全、环保、生态等方面的一系列隐患,甚至对漓江旅游将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三)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漓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说水是漓江的灵魂,那么生态环境就是漓江旅游的生命线,因此,开展任何一项与漓江有关的旅游活动,都必须以保护好漓江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开展漓江徒步旅游以来,由于游客的不断增多和相应的管理措施严重滞后,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是植被遭到破坏。由于徒步旅游线路的不确定性,游客游览随意而分散,致使沿岸植被被践踏、树木被折伐、花草被采撷的现象时有发生,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漓江生态雪上加霜;二是垃圾污染严重。由于徒步旅游的特殊性,大部分游客自带食品、饮料,而沿途没有设立垃圾投放点,致使游客随处乱丢垃圾,江面上、草丛中、沿途路面到处散落游客丢弃的塑料袋、食品包装纸、饮料瓶、胶卷盒等废弃物;三是存在火灾隐患。据林业部门介绍,漓江两岸属石山区,植被水份少,树木生长缓慢,一些徒步游客经常在河滩、沿岸上搞烧烤,一旦发生火灾,灾后植被恢复将需要100年以上。
三、几点思考
漓江徒步旅游是在漓江风景区内发生的旅游行为,必须把其可行性放在漓江风景区规划、建设与保护的大背景下来考察,也就是说,开展漓江徒步旅游必须符合漓江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必须有利于漓江风景区建设与保护,有利于漓江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开展漓江徒步旅游与漓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都必须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和结合点,旅游资源的开发更是如此。漓江是世界著名的“黄金”水道,蕴藏着极为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如何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将漓江的资源优势更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关注和不懈探索的问题。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目前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格局,这对于漓江旅游甚至整个桂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然而,长期以来,也有一些部门、一些县乡从局部利益、短期利益出发,认为漓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甚至有个别学者认为利用率还未到30%。正是在这种观点和局部利益激发了一些主体对漓江资源的开发冲动,而徒步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冲动的产物。从表面上看,开展漓江徒步旅游的确能够给沿江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些机遇,农民群众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实惠。但从深层次看,漓江徒步旅游实质上没有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和结合点,支持开展徒步旅游的有关部门和县乡,应该说更看重的是眼前利益而不是长远利益,是局部利益而不是整体利益,注重的是些微经济效益而不是社会效益,只重开发而轻保护。因此,漓江徒步旅游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低层次、粗放型的资源开发。首先,开展漓江徒步旅游的经济效益低下。由于徒步旅游是一种自助式的休闲旅游,不存在景区景点的门票收入,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也一般自带消费品,因而游客在沿途乡村的消费十分有限,据统计,目前人均消费尚不足10元,即使双休日游客人数达到1000人次,其总收入也不会超过10000元,这个数字就当地群众而言,是比较可观的,而从整体经济效益来看是微不足道的,特别是对县乡财政而言,其贡献更是少之又少。其次,开展漓江徒步旅游对景观的破坏性较大。徒步旅游一旦开展起来,必然会出现一些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经有个别村民在岸边自行搭建了一些摊篷,这些摊篷没有经过整体的规划,与周围的景观极不协调,不仅未给周围景观景上添花,反而破坏了周围景观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严重影响了漓江风景区的整体形象。由于漓江风景区是一个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区,近期我市正在努力争取将漓江风景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任何有损于漓江风景区整体形象的资源开发,都将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国内一些已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风景区如四川省的九寨沟、湖南省的张家界等,由于盲目开发影响了整体形象而受到了“黄牌警告”,我们决不能为了丁点的蝇头小利而重蹈他们的覆辙。
(二)漓江徒步旅游与漓江游览的统一管理。目前漓江游览所实行的“四统一”管理模式,是经过近30年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来的比较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过去漓江游览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确保了漓江游览的安全有序,提升了漓江游览管理的水平,维护了漓江旅游的良好形象,同时也较好地整合了漓江的旅游资源,规范了漓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