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12:1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地发展起来,并呈蒸蒸日上之势。私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随着私营企业规模的逐渐增大,实力日益增强,效益逐步提高,加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富于忧患和超前意识的企业家开始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怎样才能促

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从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他们看到了企业文化的力量。有人甚至把企业文化视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考察了广州市一些有代表性的私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实践,尝试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对推动企业健康发展问题作些初步的探索。

一、表现现状企业文化的实践始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率先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此后,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探索工作在全世界展开。80年代以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传入我国,并逐渐成为经济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中央政策研究室在《关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的研究报告摘要》中认为,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其出发点和归属是尊重和坚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各个环节调动并合理配套有助于企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在企业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其中包含“人”和“物”两方面的管理,以“人”的管理为主;“软”管理和“硬”管理兼备,以“软”管理为主。其中群体意识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心理态势等,行为规范指企业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标准、习惯风俗等,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人的建设,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中心,通过对人的文化引导,使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渗透到物质和制度里面,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文化作为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州,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如何呢?就我们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企业文化建设尚处于初创阶段。

从量上来看,广州私营企业数量众多,但真正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搞得比较成功的只是少数经济实力较强、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知名企业。这与企业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一个企业并不是在诞生伊始就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不是先有企业文化理论,而后才有企业的经营实践。事实刚好相反,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由企业家精心培育和提炼出来的一种适合于本企业特点的经营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是由企业群体所共同认可的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奖惩制度。企业文化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往往形成于成功的企业,并作为一种可贵的力量推动着企业前进。从质上来看,即使是提倡企业文化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还很不成熟,缺乏一种全面深刻的认识。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有片面性、简单化倾向。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广州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就单个而言,各有侧重;整体来看,内容十分丰富。有的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以人为本”的管理之中,着眼手提高企业职工的自身素质,使企业全体职工确立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取向,在跟上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下努力使企业成为全员的“学习型”企业,并以不断满足企业职工提出的新需要为“杠杆”,使企业职工的主动参与和工作积极性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如镇泰集团,十几年来都把培养人员素质放在首位,先后组织七批内地技术人员到香港培训,现已培养出60多名经理;创业伊始,集团董事局即确立了“诚信、卓越、合群”的“镇泰精神”,创办《镇泰之声》报,每月出版一期,每期印刷近4万份,全体员工人手一份;开办文化夜校,员工自愿报名,免费学习,夜校开设有语文、英语、粤语、电脑、音乐、舞蹈、武术等课程,各厂还设有图书室,卡拉OK歌舞厅,电视室、篮球场、乒乓球房、羽毛球场和健身房、医务室等,每月举行一次生日晚会;设立“倾诉热线”,面对面地倾听职工的心声,接受职工投诉,帮职工排忧解难;改善职工福利,建立“安心工程”,设福利基金、医疗基金、“雪中炭”基金,福利基金用于改善职工福利,资助职工旅游、抽奖、开展文体活动、举办生日晚会等,医疗基金用于职工医疗保健,“雪中炭”基金用于解决职工及其直系亲属的特殊困难和燃眉之急。据统计,1997年,镇泰集团“安心工程”支出金额共432万元,其中福利基金支出370多万元,医疗基金支出52.5万元,“雪中炭”基金支出9万多元。有的致力于塑造一种企业精神,员工一种精神的导向,使员工明白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使员工理解企业的精神骨髓是什么,并将这种精神渗透于员工的理念,使员工和企业在一种思想上达到认同和统一,如白云集团将所提倡的“

白云文化”提炼和概括为十个“提倡”和十个“反对”:提倡团队精神,反对个人主义;提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惰性,等等。有的注重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番禺市裕丰钢铁有限公司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联产计酬、责权利结合等一系列措施,以实现以人为本,增强企业活力,增加员工收入,健全和完

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之目的。有的企业通过召开员工代表大会,明确宣布企业文化战略。如迪森集团在99年员工代表大会上宣布,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战略是:通过各级干部的言传身教来推动企业文化,通过各种培训活动来灌输企业文化,通过《迪森文摘》来宣传企业文化,通过建设迪森希望小学等公益活动来丰富企业文化。还有的企业通过创办企业报刊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如新太集团的《新太之光》,立白集团的《立白世界》。应当说,企业内刊作为宣传企业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阵地,已受到不少企业家的重视。前面我们所列举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报刊,但这方面的代表还得首推《新太之光》。在这里,不仅有知识、信息的传播,理论(包括企业文化理论和企业报刊理论等)的探讨,而且有丰富多彩的员工生活剪影、心灵的呼唤与沟通……,正如该报总编辑所说的,企业报的定位应当是对内凝聚员工思想形成企业“向心力”,对外塑造企业形象拓展企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在“企业”和“社会”之间架起一道“文化”的桥梁,让社会了解企业,让企业走向社会。“德为先,诚为尚,和为贵”是新太集团所崇尚的企业文化“三字经”。《新太之光》已成为新太集团的一面旗帜,也是“新太文化”的一个缩影。有的企业还有意识地把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如海印集团结合当前形势,在员工中开展“三讲”活动,广东通用科技研究所在员工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教育活动等。此外,不少企业还通过在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给员工派生日礼物、设意见箱、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来宣传和推广企业文化,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趋势良好,前景乐观。

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虽说尚处于初创阶段,参差不齐,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作为企业生生不息的内在推动力,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的关注。从务实而又多彩多姿的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正在自发地茁壮地成长,只要加以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和推动,在不久的将来,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必将演绎出更多的美丽和壮观。

二、存在问题

根据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我们认为,目前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主要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虽说尚处于初创阶段,一些较大型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搞得有声有色,甚至很成功,但这毕竟是少数,凤毛麟角;大多数企业还未曾将企业文化摆在一个正确位置,提上议事日程。一些私营企业老板过份看重利润,把精力都放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上,忽视了企业文化的作用。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从长远来看,势必造成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淡漠,企业的人文环境日渐恶化,员工的积极性遭到抑制难以发挥,最终将阻碍企业的发展。近年来,广州一些私营企业的衰落,其实与不成熟的企业文化就密不可分。如“壹加壹”、“金螺”等私营企业,曾经一度“辉煌”过,但由于老板利令智昏,刚愎自用,非法集资,盲目扩张,轻视集体智慧,违反“游戏规则”,落得个身败名裂。由子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大多处在创业和发展阶段,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尚有一定距离,私营企业家的素质对企业的兴亡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度的。于是,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把目光投向企业文化的建设,试图借企业文化之“方”,诊治阻碍企业健康发展之“症”。实践证明,这种“对症下药”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这也是近年来我国私营企业这一群体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强大“文化”源泉。

2、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片面性、简单化倾向。企业文化有其丰富的内涵,全面正确地理解它并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带有本企业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不排除个别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已‘登堂入室’,颇具规模,但客观来看,大多数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只能说是初具雏形,并末得企业文化之精髓。如有的企业以为把企业精神写成条文挂在墙上就是在建设企业文化,有的企业以为企业文化的根本就是搞好企业的文体活动,等等。这对企业文化建设来说只能算是一种肤浅的理解,而且极容易演变成一种形式化的东西,成为一种无用的摆设。如前所述,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以人为本”,其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它涉及到老板、员工、企业、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没有认真研究,没有满腔热情,没有扎实精神,是难以搞好这一工作的。

3、企业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中,有关部门缺乏积极有效的引导。随着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在这一领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早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却甚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党和政府对如何在私营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对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明确具体的指导,以至于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自生

自灭的状态中。这对引导私营企业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显然是不利的。

4、企业文化建设借鉴国外的经验较多,与优秀传统文化及时代精神结合相对较少。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具有共性的。但是,具体到某个国家,结合其历史现实条件,又是不尽相同的。如美国文化崇尚个人价值、主张个人至上;日本的‘大和文化’崇尚团队精神,主张合作。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管理经验是必要的,但不能忘了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来看,恰恰是这方面做得不够。特别是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代要求结合得不够紧密,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得不够紧密,这势必影响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5、企业文化建设尚未能很好地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不强。企业文化本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关心和呵护。如果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员工的参与,那是难以实施的。员工应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既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也是企业文化的受益者。如果企业文化脱离了员工的利益,那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其实就是通过维护员工的利益,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唤起员工爱国敬业的理念,爱厂如家,最终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思考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将长期存在并发挥其重要作用。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将因其强大生命力而成为大势所趋。最近,中国企业文化论坛在广州举行,这无疑预示着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工程,已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目前正在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企业文化建设方兴未艾,为此,我们认为党委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如统战部、宣传部、工商局、工商联等应认真重视这项工作,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就当前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要在条件成熟的私营企业中大力提倡企业文化建设,加以规范和正确引导,特别是要引导私营企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把江泽民总书记所倡导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使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始终沿着健康的方向前进。

2、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落实到“以人为本”的管理中,切实维护好员工的利益。‘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如果搞企业文化只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那是徒劳无益的。只有真正重视员工的利益,为员工排忧解难,扫除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力,在企业精神的引领下,使员工与企业的利益最大限度地趋于一致,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3、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一致。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私营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悖,而应当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员工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提倡爱国、敬业、守法,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

4、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最终目的是盈利,企业文化本质上不过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企业文化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其重要作用,但决不可将企业文化视为“灵丹妙药’。以为只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生产经营自然出效益的想法是错误的。企业文化从生产实践中形成,也是为生产实践服务的。脱离了企业生产经营实践这个前提,企业文化将无所依托,失去其应有的作用,甚至会起反作用。因此,我们重视和提倡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是提倡企业文化有效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服务。要树立“两手抓”、“两条腿走路”的思想,将企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好。

5、企业文化建设应当是一个动态工程,应当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一个动态的工程。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因循守旧,而应当结合企业实践和时代精神不断更新。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能永葆青春,否则,就会扼杀企业文化的生命力。

6、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体现出鲜明的个性,而不是千篇一律,一个模式,一付面孔。企业文化虽然强调趋同性,但那主要是在一个企业内部。不同企业应当有不同的个性。这是因为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不同,企业文化赖以生长的土壤不同,其呈现出来的面貌自然也就不同。即使在一个企业内部,也应当是同中有异,在企业文化的旗帜下,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个性,积极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结合本企业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形成适合于本企业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念,从而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7、企业文化建设应当着眼于长远利益,切不可急功近利。从老板的角度来看,搞企业文化建设要花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看起来似乎得不偿失。这其实是一种糊涂观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一种最可宝贵的资源,“润物细无声”,它对企业的影响是深刻而长久的,它为企业带来的利益也是长期的。换言之,它赋予企业的是一种持续的生命力,一种顽强的竞争力。只有树立长远观念,才能真正将企业文化建设好。

第二篇: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地发展起来,并呈蒸蒸日上之势。私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随着私营企业规模的逐渐增大,实力日益增强,效益逐步提高,加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富于忧患和超前意识的企业家开始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怎样才能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从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他们看到了企业文化的力量。有人甚至把企业文化视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考察了广州市一些有代表性的私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实践,尝试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对推动企业健康发展问题作些初步的探索。

一、表现现状

企业文化的实践始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率先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此后,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探索工作在全世界展开。80年代以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传入我国,并逐渐成为经济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中央政策研究室在《关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的研究报告摘要》中认为,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其出发点和归属是尊重和坚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各个环节调动并合理配套有助于企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在企业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其中包含“人”和“物”两方面的管理,以“人”的管理为主;“软”管理和“硬”管理兼备,以“软”管理为主。有的致力于塑造一种企业精神,员工一种精神的导向,使员工明白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使员工理解企业的精神骨髓是什么,并将这种精神渗透于员工的理念,使员工和企业在一种思想上达到认同和统一,如白云集团将所提倡的“白云文化”提炼和概括为十个“提倡”和十个“反对”:提倡团队精神,反对个人主义;提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惰性,等等。有的注重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番禺市裕丰钢铁有限公司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联产计酬、责权利结合等一系列措施,以实现以人为本,增强企业活力,增加员工收入,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之目的。有的企业通过召开员工代表大会,明确宣布企业文化战略。如迪森集团在99年员工代表大会上宣布,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战略是:通过各级干部的言传身教来推动企业文化,通过各种培训活动来灌输企业文化,通过《迪森文摘》来宣传企业文化,通过建设迪森希望小学等公益活动来丰富企业文化。还有的企业通过创办企业报刊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如新太集团的《新太之光》,立白集团的《立白世界》。应当说,企业内刊作为宣传企业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阵地,已受到不少企业家的重视。前面我们所列举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报刊,但这方面的代表还得首推《新太之光》。在这里,不仅有知识、信息的传播,理论(包括企业文化理论和企业报刊理论等)的探讨,而且有丰富多彩的员工生活剪影、心灵的呼唤与沟通„„,正如该报总编辑所说的,企业报的定位应当是对内凝聚员工思想形成企业“向心力”,对外塑造企业形象拓展企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在“企业”和“社会”之间架起一道“文化”的桥梁,让社会了解企业,让企业走向社会。“德为先,诚为尚,和为贵”是新太集团所崇尚的企业文化“三字经”。《新太之光》已成为新太集团的一面旗帜,也是“新太文化”的一个缩影。有的企业还有意识地把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如海印集团结合当前形势,在员工中开展“三讲”活动,广东通用科技研究所在员工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教育活动等。此外,不少企业还通过在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给员工派生日礼物、设意见箱、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来宣传和推广企业文化,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趋势良好,前景乐观。

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虽说尚处于初创阶段,参差不齐,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作为企业生生不息的内在推动力,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的关注。从务实而又多彩多姿的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正在自发地茁壮地成长,只要加以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和推动,在不久的将来,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必将演绎出更多的美丽和壮观。

二、存在问题

根据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我们认为,目前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主要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虽说尚处于初创阶段,一些较大型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搞得有声有色,甚至很成功,但这毕竟是少数,凤毛麟角;大多数企业还未曾将企业文化摆在一个正确位置,提上议事日程。一些私营企业老板过份看重利润,把精力都放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上,忽视了企业文化的作用。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从长远来看,势必造成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淡漠,企业的人文环境日渐恶化,员工的积极性遭到抑制难以发挥,最终将阻碍企业的发展。近年来,广州一些私营企业的衰落,其实与不成熟的企业文化就密不可分。如“壹加壹”、“金螺”等私营企业,曾经一度“辉煌”过,但由于老板利令智昏,刚愎自用,非法集资,盲目扩张,轻视集体智慧,违反“游戏规则”,落得个身败名裂。由子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大多处在创业和发展阶段,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尚有一定距离,私营企业家的素质对企业的兴亡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度的。于是,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把目光投向企业文化的建设,试图借企业文化之“方”,诊治阻碍企业健康发展之“症”。实践证明,这种“对症下药”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这也是近年来我国私营企业这一群体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强大“文化”源泉。

2、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片面性、简单化倾向。企业文化有其丰富的内涵,全面正确地理解它并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带有本企业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不排除个别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已‘登堂入室’,颇具规模,但客观来看,大多数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只能说是初具雏形,并末得企业文化之精髓。如有的企业以为把企业精神写成条文挂在墙上就是在建设企业文化,有的企业以为企业文化的根本就是搞好企业的文体活动,等等。这对企业文化建设来说只能算是一种肤浅的理解,而且极容易演变成一种形式化的东西,成为一种无用的摆设。如前所述,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以人为本”,其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它涉及到老板、员工、企业、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没有认真研究,没有满腔热情,没有扎实精神,是难以搞好这一工作的。

3、企业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中,有关部门缺乏积极有效的引导。随着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在这一领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早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却甚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党和政府对如何在私营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对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明确具体的指导,以至于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自生

自灭的状态中。这对引导私营企业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显然是不利的。

第三篇: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地发展起来,并呈蒸蒸日上之势。私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随着私营企业规模的逐渐增大,实力日益增强,效益逐步提高,加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富于忧患和超前意识的企业家开始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怎样才能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从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他们看到了企业文化的力量。有人甚至把企业文化视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考察了广州市一些有代表性的私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实践,尝试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对推动企业健康发展问题作些初步的探索。

一、表现现状

企业文化的实践始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率先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此后,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探索工作在全世界展开。80年代以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传入我国,并逐渐成为经济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中央政策研究室在《关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的研究报告摘要》中认为,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其出发点和归属是尊重和坚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各个环节调动并合理配套有助于企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在企业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其中包含“人”和“物”两方面的管理,以“人”的管理为主;“软”管理和“硬”管理兼备,以“软”管理为主。其中群体意识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心理态势等,行为规范指企业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标准、习惯风俗等,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人的建设,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中心,通过对人的文化引导,使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渗透到物质和制度里面,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文化作为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州,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如何呢?就我们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企业文化建设尚处于初创阶段。

从量上来看,广州私营企业数量众多,但真正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搞得比较成功的只是少数经济实力较强、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知名企业。这与企业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一个企业并不是在诞生伊始就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不是先有企业文化理论,而后才有企业的经营实践。事实刚好相反,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由企业家精心培育和提炼出来的一种适合于本企业特点的经营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是由企业群体所共同认可的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奖惩制度。企业文化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往往形成于成功的企业,并作为一种可贵的力量推动着企业前进。从质上来看,即使是提倡企业文化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还很不成熟,缺乏一种全面深刻的认识。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有片面性、简单化倾向。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广州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就单个而言,各有侧重;整体来看,内容十分丰富。有的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以人为本”的管理之中,着眼手提高企业职工的自身素质,使企业全体职工确立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取向,在跟上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下努力使企业成为全员的“学习型”企业,并以不断满足企业职工提出的新需要为“杠杆”,使企业职工的主动参与和工作积极性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如镇泰集团,十几年来都把培养人员素质放在首位,先后组织七批内地技术人员到香港培训,现已培养出60多名经理;创业伊始,集团董事局即确立了“诚信、卓越、合群”的“镇泰精神”,创办《镇泰之声》报,每月出版一期,每期印刷近4万份,全体员工人手一份;开办文化夜校,员工自愿报名,免费学习,夜校开设有语文、英语、粤语、电脑、音乐、舞蹈、武术等课程,各厂还设有图书室,卡拉OK歌舞厅,电视室、篮球场、乒乓球房、羽毛球场和健身房、医务室等,每月举行一次生日晚会;设立“倾诉热线”,面对面地倾听职工的心声,接受职工投诉,帮职工排忧解难;改善职工福利,建立“安心工程”,设福利基金、医疗基金、“雪中炭”基金,福利基金用于改善职工福利,资助职工旅游、抽奖、开展文体活动、举办生日晚会等,医疗基金用于职工医疗保健,“雪中炭”基金用于解决职工及其直系亲属的特殊困难和燃眉之急。据统计,1997年,镇泰集团“安心工程”支出金额共432万元,其中福利基金支出370多万元,医疗基金支出52.5万元,“雪中炭”基金支出9万多元。有的致力于塑造一种企业精神,员工一种精神的导向,使员工明白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使员工理解企业的精神骨髓是什么,并将这种精神渗透于员工的理念,使员工和企业在一种思想上达到认同和统一,如白云集团将所提倡的“白云文化”提炼和概括为十个“提倡”和十个“反对”:提倡团队精神,反对个人主义;提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惰性,等等。有的注重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番禺市裕丰钢铁有限公司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联

5、企业文化建设尚未能很好地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不强。企业文化本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关心和呵护。如果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员工的参与,那是难以实施的。员工应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既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也是企业文化的受益者。如果企业文化脱离了员工的利益,那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其实就是通过维护员工的利益,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唤起员工爱国敬业的理念,爱厂如家,最终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思考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将长期存在并发挥其重要作用。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将因其强大生命力而成为大势所趋。最近,中国企业文化论坛在广州举行,这无疑预示着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工程,已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目前正在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企业文化建设方兴未艾,为此,我们认为党委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如统战部、宣传部、工商局、工商联等应认真重视这项工作,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就当前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要在条件成熟的私营企业中大力提倡企业文化建设,加以规范和正确引导,特别是要引导私营企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把江泽民总书记所倡导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使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始终沿着健康的方向前进。

2、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落实到“以人为本”的管理中,切实维护好员工的利益。‘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如果搞企业文化只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那是徒劳无益的。只有真正重视员工的利益,为员工排忧解难,扫除后顾之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力,在企业精神的引领下,使员工与企业的利益最大限度地趋于一致,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3、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一致。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私营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悖,而应当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员工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提倡爱国、敬业、守法,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

4、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最终目的是盈利,企业文化本质上不过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企业文化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其重要作用,但决不可将企业文化视为“灵丹妙药’。以为只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生产经营自然出效益的想法是错误的。企业文化从生产实践中形成,也是为生产实践服务的。脱离了企业生产经营实践这个前提,企业文化将无所依托,失去其应有的作用,甚至会起反作用。因此,我们重视和提倡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是提倡企业文化有效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服务。要树立“两手抓”、“两条腿走路”的思想,将企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好。

5、企业文化建设应当是一个动态工程,应当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一个动态的工程。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因循守旧,而应当结合企业实践和时代精神不断更新。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能永葆青春,否则,就会扼杀企业文化的生命力。

6、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体现出鲜明的个性,而不是千篇一律,一个模式,一付面孔。企业文化虽然强调趋同性,但那主要是在一个企业内部。不同企业应当有不同的个性。这是因为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不同,企业文化赖以生长的土壤不同,其呈现出来的面貌自然也就不同。即使在一个企业内部,也应当是同中有异,在企业文化的旗帜下,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个性,积极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结合本企业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形成适合于本企业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念,从而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7、企业文化建设应当着眼于长远利益,切不可急功近利。从老板的角度来看,搞企业文化建设要花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看起来似乎得不偿失。这其实是一种糊涂观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一种最可宝贵的资源,“润物细无声”,它对企业的影响是深刻而长久的,它为企业带来的利益也是长期的。换言之,它赋予企业的是一种持续的生命力,一种顽强的竞争力。只有树立长远观念,才能真正将企业文化建设好。

第四篇: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文化发展呈区域差异。存在纵向和横向发展的不平衡性。纵向看是县城较乡镇、乡镇较农村丰富。在县城形成了多层次多种类的文化设施,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较丰富,但乡镇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且分布不平衡。从横向看,经济发达乡镇强于经济落后乡镇,交通发达乡镇丰富于偏僻乡镇,文化底蕴深厚乡镇丰富于文化基础薄弱乡镇。

2、农村文化产品供需不平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但反应农村生活的文化产品不多,精品更是凤毛麟角;民间文艺社团稀少,而文化“三下乡”的内容与农民贴的不是很紧密,所提供的简明法律、农业科技知识较少,文化服务供给滞后于农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3、农村文化事业重视不够。大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在对物质、精神建设上仍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存在着认为把经济搞上去了,文化建设也就自然得到加强的“自然论”;先搞经济建设,然后再腾时间来抓文化建设的“先后论”;认为文化建设要难度大,不能立竿见影、不出政绩的“无用论”;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和谐农村的促进作用。

4、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正确引导。调查发现,农村日常文化生活除了看电视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打麻将等,象棋球类活动开展甚少,少数的几个网吧也主要是以玩游戏为主,这些无不反映出农民文化生活的单调。由于缺乏适合农民的活动平台和正确的引导,导致农村封建迷信盛行,赌博之风蔓延。

5、农村文化阵地日趋萎缩。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文明创建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成立了全镇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镇长为组长,镇党委政府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创建工作宣传组、规划建设组、综合执法组、督促检查组等,负责文明创建具体工作。

缑氏镇文化建设:规范和完善各种工作制度,制订下发了《缑氏镇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目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方案,明确了各单位创建活动的任务、目的、各自职责和达标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和带领下,全镇的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老百姓物质生活条件好了,自然就开始追求精神层面上的享受。我们村子有自己的文化广场,有自己的农家书屋、文艺室、娱乐室,村民素质也在逐渐的提高。我们农村不比城里差!”岳滩镇岳滩村党支部书记李宏廷在说起自己村子的文化广场时自豪地介绍道。

走进岳滩村,入目的是一排排整洁的楼房,广场上不时有锻炼身体的村民走过。村子里为丰富村民生活,建立了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设置了廉政文化长廊,并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民在茶余饭后,或来到娱乐室里下棋、或在文艺室里扭秧歌、或在书屋里看书读报。

在这片孕育了华夏七朝古都文明的土地上,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村委会设立村务公开栏、科学教育宣传栏、精神文明宣传栏,使村民了解村两委干部的工作状况、科普信息、社会新闻、群众中好人好事等,充分满足村民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走进顾县镇段西村村委,首先看到的是在门口的“独生子女五好家庭评选栏”,该村党支部副书记段志明介绍说,希望通过这样的评比让群众更能践行优生优育政策。此外,段西村还通过“好婆媳评选活动”、建立“家长学校”、建设文化大院、建设农家书屋等措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这是我们全镇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综合性文化大院”,在偃师市庞村镇西庞村文化大院落成庆典上,该村党总支书记张聚芳自豪地说。

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008年以来,在庞村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庞村两委采取市、镇财政帮一些、村两委筹一些、企业捐一些的办法,集中精力、多方协调,建成了全镇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专业性文化大院。西庞村文化大院累计投资35万元,建筑面积480平方米,绿化面积660平方米,包括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集体卫生室、棋牌室、健身器材、露天舞场等,配备有活动坐椅、乐器音响、灯光等设施,其中图书阅览室配备了崭新的期刊架、书架、阅览桌,拥有钢制家具产业、种植、养殖、法律法规、人物传记等7大类2万余册图书,借阅制度规范,图书门类齐全。

党总支书记张聚芳信心满怀地告诉我们:“下一步,我们要建设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远程教育电视、乒乓球台、台球桌等,逐步建立健全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我们的文化大院将来不仅是农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还应该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阵地,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未见瀑布,先闻水声。还未走进偃师市西李村老年协会活动中心,便听到了悠扬质朴的戏曲演奏声。跟随曲声而入,这个简单却又热闹非凡、充满着曲声歌声笑声掌声的地方,就是西李村业余剧团排练节目的场所。因为有了这个剧团,西李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戏剧之乡。偃师农村业余剧团发展很快,这些由农民组成的剧团,把田间地头、农民大院当成舞台,他们那带有浓郁地区乡土气息的演出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

艰辛起步,群策群力建剧团

2003年,在宋纪斌、宋更周(均84岁)等人的支持下,西李村业余曲剧团在消失多年后再度成立。

近年来,偃师市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形成了市、乡、村三级文化网络,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目前,偃师市共建立乡镇文化活动中心16个、文化大院190个,建成阅报栏560个、书架1200个,藏书120余万册,偃师图书馆去年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基层文化示范图书馆”。同时,为了搞好文化下乡服务,活跃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偃师市豫剧团和曲剧团每年下乡为农民送戏300场,偃师市演出公司每年组织20多个外地艺术团到农村演出400场,河洛风文化公司每年为农民演出100多场。自2007年12月起,偃师市利用国家投资的17套数字电影设备在全市建立了17个农村电影放映队,每月为每个行政村免费放映一场电影,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在建好文化站和文化大院的基础上,偃师全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偃师市的共享工程建设始于2004年,当时偃师市政府投入20万元在市图书馆建立了自动化服务系统和电子阅览室。2006年被国家列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后,偃师以市图书馆为共享中心,在各乡镇设立基层服务分中心,依托村文化大院设立数十个基层服务点,在321个行政村建立了村级服务点。市、乡、村三级文化共享网络的建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更为便捷优质的科技信息服务。

加大对贫困乡镇的文化资金扶持力度,努力使各乡镇文化发展的差距减小。加大对农民文化生活的引导力度,把农民的文化生活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顾县东王村自2005年起先后投资24万元,建成了占地700平方米,包含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综合娱乐室在内的高标准文化大院。文化大院的综合活动室设备齐全,乒乓球、象棋、跳棋、扑克、麻将、军棋等应有尽有,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村委会还设立了村务公开栏、科学教育宣传栏、精神文明宣传栏,使群众能够了解到村两委干部工作状况、科普信息、社会新闻、群众中发生的好人好事等,满足了村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偃师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作为新农村文化传播的载体,依托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各个行政村开展了书画、秧歌、腰鼓、排鼓、乒乓球、篮球等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许多乡镇狮舞队、排鼓队走出偃师,参加洛阳乃至全国的民间艺术大赛,获得了多项大奖。顾县镇苗湾村建起了偃师农村第一个老年门球场,翟镇镇成立了偃师第一个乡镇书法协会。今年,偃师市以全市高度普及书法艺术的雄厚实力,成为实至名归的“全国书法之乡”。

在这片孕育了华夏七朝古都文明的大地上,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兴未艾,体现在党和政府加大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体现在农村文化资源总量的大幅增加,体现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飞速提升。

三、发展繁荣我县农村文化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文化建设机制体制,理顺农村文化发展的脉络。

1、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领导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文化建设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作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精心组织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

2、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政府部门关于文化建设的整体职责,县委、县政府将文化建设纳入县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乡镇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县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快制定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专项规划,重点突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3、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把城区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县文化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要由以侧重于“送文化”逐步向“种文化”转变,为农村文化市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群众基础,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农工作,同时要指导和帮助农民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专业演出和农民的自娱自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和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变“文化下乡”

为“文化驻乡”。

(二)、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注入农村文化发展的血液。

1、拓宽融资渠道,吸引资金投入。坚持公益性文化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积极向国家和省市争取资金投入。创造条件,用好政策,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社会力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乡镇文化建设。支持农民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经营、自我管理,兴办农民剧团、农家书屋等,使农民群众也成为文化建设的投资主体。形成“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

2、设立专线资金,加快阵地建设。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在乡镇一级建立综合文化站、篮球场、农民学校等公益场所,村一级建立简易图书室、活动室等。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确保文化站工作经费,根据形势的发展购置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图书与报刊。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以及新妇女学校等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3、以奖代补形式,扶持文艺团体。增加对送戏下乡和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资金支持,以更好地适应农民需求。采取政府扶持和鼓励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方式,设立农村文化发展或创作奖励基金,扶持和资助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农村区域性民间民俗活动,对能正常开展文化活动、创作艺术作品的文艺团体和文化能人给予奖励。

(三)、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强壮农村文化发展的筋骨。

1、配齐配强文化站长。通过选送培训一批、本地挖掘一批、引进吸收一批的模式,启用一批具有文艺特长的专职文化站长。由县文化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加强业务指导,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规范相关人员职称、待遇标准、奖励表彰制度,通过组织人事制度稳定人才。确保专职专岗,把文化站长从乡镇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提高文化工作的主动性。

2、利用好村干部队伍。鉴于来自于农民中间的村干部最了解村情民意,处于落实政策的最基层,应该充分发挥好村干部的带头作用,担负起村级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选用一批村干部和本村残疾人参加农家书屋的日常运作和管理,给予适当补助。对于长期在农村工作并在村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资奖励。

3、培育挖掘文化能人。重视并解决农村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新老衔接不足的问题,搞好调查摸底,切实加大对农村文化能人的挖掘培养力度,给予政策与资金扶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能人和业余文化团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激活起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

(四)、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农村文化发展的精神。

1、加强宣传,培植传统文化发展土壤。结合开展送科技、送法律下村活动,大力宣传村级特色文化,树立村民对本村、本镇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并自觉参与到围屋保护维修、传统手工艺传承等客家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来,形成一批特色文化新村。

2、挖掘整理,赋予客家文化时代内涵。努力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对以客家山歌、香火龙、夹湖花鼓等客家文化载体,在创作形式上力求突破和创新,结合现在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作为本乡镇的特色文化进行推广和打造,同时激发起年轻一代人的兴趣,自动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3、结合产业,创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为景点,举办农民艺术节或者文艺活动,使产业与文化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集产品开发、果园观光、山塘垂钩、农家游于一体的农村文化产业,打造文化新亮点。

第五篇:市旅游调查与思考

市旅游调查与思考

―上半年**市旅游调查报告

**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 马振麒

今年上半年,受**市旅游局委托,**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进行了**住宿设施接待和景点游客情况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有效问卷===份。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全市旅游市场运作井然,各景区(景点)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景区(景点)旅游、娱乐项目增多,**人游**的特点突出,旅游业发展增速迅猛,旅游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接待人数增长了===%。截至=月底,全市各主要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含牛首山和黄河生态园),门票收入===万元,一日游游客消费====万元,过夜游客消费====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万元。

一、**人游**的特点较为突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假日旅游的兴起,居民家庭的旅游意识增强,特别是本地城镇居民走出家门,享受大自然的阳光和美景,因此,**人游**的特点较为突出。据抽样调查,=-=月,本区游客占游客总量的==%,外地游客占==%。从一日游游客的客源看,一日游游客中==%为本地游客,内蒙、某省、某省、某省等周边地区和住亲友家的外地游客占=%左右、较远的游客有某省、某省、某省、某省、某省、某省、某省和某省等地,占=%。过夜游客中来自某省本地区的游客占==%,外地游客占==%,过夜的外地游客中,周边的某省、某省、某省、某省游客最多,分别占==%、==%、==%和=%。

从游客的出行方式看,==%的游客以家庭和亲友结伴的自助式的旅游方式出游,单位和旅行社组织的占==%,个人旅行的占==%;过夜游客中家庭和亲友结伴的占==%,单位和旅行社组织的占==%,个人旅行的占==%。从=月份调查情况看,单位和旅行社组织的比例由=月份的==%上升到==%;个人旅行的由==%上升到==%;以家庭和亲友结伴的自助式的旅游方式出游则下降到==%。

从某省游客的地区构成看,**游客占==%;银川游客占==%;石嘴山游客占=%,中卫和固原游客占=%。

二、多数游客对我市旅游的综合服务基本满意

从本次调查游客对我市旅游及服务的评价看,对旅游综合印象“好”的游客占==%,综合印象“一般”的占==%,“差”的占=%;其中外地游客综合印象“好”的达到==%,本地游客综合印象“好”的==%。

从游客对我市旅游环境和服务的评价看,区内外游客对我市的交通、餐饮感觉“满意”,对景点游览、娱乐、住宿、购物环境方面“不太满意”,对导游服务“不满意”。具体情况如下:

=、游览景点:认为游览“好”的占==%,一般的占==%,差的占=%;(其他为“不知道”,也就是说这些游客没参加该项活动,无法评价,以下同。)

=、住宿条件:在住宿方面认为“好”占==%,“一般”的占==%,“差”的占=%;

=、餐饮质量:认为餐饮“好”的占==%,“一般”的占==%,“差”的占=%;

=、购物环境:认为购物“好”的占==%,“一般”的占==%,“差”的占=%。

=、长途交通:认为“好”的占==%,“一般”的占==%,“差”的占=%;

=、娱乐消遣:认为“好”的占==%,“一般”的占==%,“差”的占==%;

=、市内交通:认为“好”的占==%,“一般”的占==%,“差”的占=%;

=、导游服务:认为“好”的占=%,“一般”的占==%,“差”的占==%,还有==%的游客没有见到或者没有享受到导游同志的服务。

三、游客消费服务对象

在旅游的客人中,男性占==%,女性占==%。以==-==岁的游客最多,占==%,==-==岁的游客占==%,==-==岁的游客占==%。分城乡看,== %游客为城镇居民,==%为农村居民。来旅游的游客中,有==%为服务销售人员,== %为企事业管理人员,== %为工人,== %为公务员,== %为专业科技人员,有==%的游客为农民、军人、学生和离退休人员。

游客来本市的目的,==%为休闲、观光和度假,=%为探亲访友,==%为商务,=%则为参加会议和进行文化等交流。

在被调查的游客中,搭乘交通工具时,=%选择火车;==%选择长途汽车;==%选择自备车(轿车、摩托车)或出租车,这主要是游客以本地人为主,乘自备车或出租车方便的缘故。

四、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市的旅游业在发展,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但与旅游业发展较好成型的地区相比较,从政策支持、总体设计和打造精品旅游区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影响和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因素有:

(一)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缺乏必要的认识,没

有把培育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认识,对旅游产业链的发展缺乏政府的主导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旅游总体规划和管理滞后。旅游规划简单,形式雷同,缺少创意,重复建设,前瞻性不强。景区(点)的规划没有形成全市一盘棋,随意性较大,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景区(点)旅游联动线路,景区(点)建设随意性大,造成与自然环境不和谐统一。

(三)投资渠道单一,少而且只为局部利益。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局面尚未展开,招商引资、多渠道融资不畅。即使个人投资仅限于局部或个人利益,从整体上考虑的少。

(四)旅游宣传促销的力度不够。我市在旅游形象和发展上未形成鲜明、最具特色的品牌,创品牌的意识淡薄;客源范围狭窄,缺乏与周边及发达地区城市间的沟通;旅游宣传促销手段简单、无中长期计划,宣传仍处于低层次、低水平,宣传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不突出;设计新颖、独特、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几乎没有。在本次推出的**市的十个旅游景点的知名度上,游客认可的依次排序是:青铜峡===塔、牛首山寺庙群、鸟岛、金沙湾旅游区、古城湾旅游区、同心清真大寺、中营堡湖、罗山、盐池哈巴湖、盐池古长城。从景点的知名度上给我们以认识和发展的启迪。

(五)旅游管理体制不顺畅。旅游局对旅游景点的发展规划指导作用不够;有些景点对旅游管理开展的正常工作不予配合、不重视。景点设置随意性大;旅游景点经营机制缺乏活力;旅行社实力弱,接待和服务质量不高;旅游业人才匮乏,这些都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工商、税务、银行、电力以及政府的各部门对旅游的支持力度不大,有些时候出现服务政策不够灵活和不协调。

(六)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较多。据**市城调队四年来对旅游市场的抽样调查和监测,游客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旅游景区(点)门票价格偏高。==%的游客认为“高”,==%的游客认为“较高”,==%的游客认为“一般”,只有=%的游客认为“较低”。二是旅游区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生硬,人性化的服务和设施少。三是旅游区和景点标识不清或无标识,导游不足或无引领人员。有些景区餐饮质次价高服务差。四是景点环保意识不强,垃圾随处可见。五是缺乏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收入水平游客的景点、娱乐设施和旅游线路。六是展示塞上江南风光、古老的黄河文化、神秘的西夏文化和浓郁的回乡风情程度不够;旅游区的文化底蕴、人文挖掘和发挥不够。七是景点适合儿童、成人的娱乐设施少、单调,各景点有些设施雷同,吸引游客消费的项目少,景区绿化少。八是各景点均无旅游纪念品。无宣传景点的视听设备,没有一种烘托景区的氛围。

五、对发展**旅游业的一些建议

旅游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旅游产业能够刺激消费,扩大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加=元,商业、饮食、交通等相关的第三产业值就增加=.=元,而且旅游业聚人气、财气和扬地方名气。旅游业又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层面较多,既可以吸纳大量的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又能连带其他行业就业,旅游业直接就业增加=人,社会间接就业至少增加=人。旅游业不仅自身可以成为大产业,还能带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共同发展。目前我市的旅游业已初具规模,我们要以旅游发展“十一五”计划和总体规划为龙头,以争创滨河城市和生态城市为抓手,以创新发展机制、整合旅游资源、提高组织程度、培育品牌特色、增强竞争实力为主线,聚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动员和协调各方力量,进一步构筑全市旅游特色强市的格局,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水平,加快发展,力争“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提升**旅游在全区的位置,提升旅游业在整个地区经济中的贡献率,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构筑旅游发展蓝图

要尽快以国际国内和全市经济及其旅游发展为背景,以我市自然山水、人文历史资源、区位优势和现代文明为依托,以优化结构、培育特色、塑造品牌、提高水平为重点,坚持高起点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抓紧制定或完善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精心描绘我市旅游发展的宏伟蓝图。

(二)整合旅游资源,建设特色旅游区域

整合旅游资源,提高组织程度,优化产业布局,注重规模特色,重点建设五大特色旅游区域:一是打好“古老黄河文化”牌,以十里长峡为中心、以黄河水和沿岸景点为主体,以长峡水道为交通线,将拦河大坝、沿岸风光、鸟岛、罗山、同心清真大寺景点联结成一条旅游线。二是打好“西夏文化”牌,重点建设===塔和开辟西夏发展及人物文化景区。三是打好“大漠风光”牌,依托金沙湾生态项目,盐池哈巴湖、盐池古长城,展现大漠风情。四是打好“塞上江南、回乡风情”牌,将秦渠建成环城水系,通滨河大道,水入黄河,显示两岸塞上江南农村田园风光,整体规划和开发建设回族文化民间建筑和“江南水乡”的民俗风情,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形成规模和特色。要形成来某省了解回族文化,不到**没有真正了解回族文化。五是打好“古城湾、中营堡湖、牛首山寺庙群”牌,以牛首山寺庙群为重心,以中营堡湖为依托,以古城湾、黄河公园休闲娱乐为主线,以绿色和生态为主题,整合“佛、山、湖、果”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健身旅游。

(三)瞄准国内水平,培育旅游景区精品

深入开展旅游景区等级评定工作,切实改变我市景区小、散、低水准的状况,全面提升旅游景区景点规模和水平。要注重运用高科技手段、设备支撑旅游,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使**的景区实现古迹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全市其它景区要不断投入,使每一个县市都有等级景区。

(四)提高

文化品位,打造文化旅游名品

**有着悠久和深厚文化底蕴,要将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人文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借“红色旅游”为契机,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名品,提高全市旅游的文化品味,增强城市魅力和旅游竞争实力,推进文化旅游消费,实施五项文化旅游:一是“红色文化”旅游,二是名人文化旅游,三是特产文化旅游,四是文学、艺术和思想学术文化旅游,五是回族文化旅游。

(五)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度假休闲新品

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拓展产品内涵,提升产品档次,实现我市旅游产品从流水观光型向观光旅游和度假休闲旅游相结合的重要转变。要充分体现我市作为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特色,开发并推出一批度假休闲功能区和参与性项目、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业旅游示范点;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保健旅游等,开发一批假日酒店、乡村客栈、农民旅馆和营地式度假村。开展**一日游,积极推出**二日、三日度假休闲游的产品、线路和活动,拓展度假休闲市场。

(六)促进产业联动,完善旅游产业要素

积极促进文旅结合、商旅结合,发展体育旅游、文化旅游、购物旅游和饮食旅游,丰富旅游产品。在“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重点发展旅游餐饮和旅游文化娱乐。弘扬**回族餐饮特色,培育具有**特色的“餐饮文化”,打出食在**的品牌;组织一批具有**回族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开发面向游客的固定演出场所,常年定时向游客提供表演,在宾馆、饭店、景区增设一批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和设施,延长游客在吴逗留时间,增加游客在吴消费。建议部分景点适当调整门票、娱乐价格,使大多数消费者都能消费的起,将门票和船票合二为一进行收费,实行一票通,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时间。解决景点之间缺乏交通连接的问题。虽然今年城市通往景点的交通问题比去年有了很大改善,但占==%的游客选择自助式的家庭和亲友结伴方式出游,因此,部分散客的交通问题是旅游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方面。但是,我市旅游景点之间缺乏的交通(公交车)连接,给游客带来许多不便,既浪费了游客的时间,也给旅游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七)树立整体形象,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根据整合旅游资源、塑造整体形象的要求,对我市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特色、旅游品牌和旅游口号,进行整体策划和包装。政府应加大对旅游宣传工作的经费支持力度。实施“旅游外扩”战略,整合各种宣传力量,组织参与各种全国性会展、文化、体育等活动,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旅游展示会、交易会,与国内旅游界建立广泛合作、稳固关系。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加强周边地区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对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提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八)加强城市和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

一方面要营造一流的旅游环境,提供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生态环境,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城市、景区综合整治力度;另一方面要吸收和引进国内、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式,健全旅游法规体系,全面提高旅游人才队伍和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全面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全面规范旅游购物市场,规范旅游企业行为,规范导游员行为,治理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维护**城市形象,塑造一流环境、一流产品、一流服务、一流质量的**旅游“质量”品牌。

下载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大全)

    关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福海县福海镇党委书记 戴卫国文化是一个地方发展的优势战略资源和内在精神动力,是开展基层群众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加强社区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一、课题的产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

    关于全市廉政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全市廉政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廉政文化建设现状,提高廉政文化建设水平,今年3月份开始,市纪委监委成立联合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基层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5篇]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市委编办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为摸清我市基层建设的现状,我们组建专班在11月7日—......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调查与思考(2011)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调查与思考 2008年以来,公司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五大发展战略过程中,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将解放思想做为企业文化之灵魂,以推动思想......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新途径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新途径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临朐县委宣传部 根据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新途径”课题调研的通知要求,我们组织有关单位成立......

    关于开发区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精选5篇)

    关于开发区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内容摘要:当前形势下,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开发区文化建设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深入调查与研究,针对开发区文化建设现......

    吉水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吉水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吉水县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