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介绍
四川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介绍
2010年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申请到旅游管理硕士(MTA)授权点。下面就我院的MTA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作如下介绍:
一、招生
MTA招生对象为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要求专科毕业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验(以当年入学时间为截止时间,即在2007年7月份以前毕业),本科毕业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即在2009年7月以前毕业),应届本科生不允许报考。MTA入学考试分为联考和复试两部分,联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订,改卷由教育部统一安排。考试科目2门:综合能力(包括数学、写作、逻辑三部分)总分200分.其中数学75分;写作65分;逻辑60分);英语
(二)总分100 分。具体要求以当年考试大纲为准。复试包括政治理论和面试,在我校划定全国联考科目分数线后,对上线考生单独组织。此部分由四川师范大学老师组织出题并改卷。目前我院在读的MTA学生有三名,一名研二,两名研一。
二、导师队伍
MTA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学校对所有学员配备学术和产业两位导师,学术导师负责学员的理论体系学习,产业导师负责学员的实践学习,学员将在整个学习期间,作为其产业导师的助手,参与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当中。目前我院的MTA的师资主要来源为旅游企业界领袖,规划与策划、咨询机构的著名规划师、策划师、咨询师,旅游行政管理的官员,省市旅游局相关政策制定者和从事旅游管理教学科研多年的教授,他们是朱华、陈乾康、刘旺、刘祖建、母涛、王川、王晓焰、杨启智、张江魁。
朱华教授是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首届教学名师,主持和完成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有:国家双语示范课程《旅游学概论》建设项目1项,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及规划教材3项,现已独立出版中英文旅游著作3部,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17篇被CSSCI录入。母涛教授是成都市旅游局副局长,高级经济师。张江魁老师是成都市海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成都市旅游协会会长。
三、培养
我院MTA的培养方向包括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会展管理、旅游公共管理、旅游新业态六个方向。MTA的教学主要包括专业课学习和实践课训练两个环节。
1.专业课教学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学院为MTA学生安排有公共基础课、MTA核心课与必选课、MTA选修课三类主干课程,各类课程具体科目如下:
(1)公共基础课:英语、旅游英语、哲学、中国历史与文化
(2)MTA核心课与必选课:旅游法律法规、管理经济学、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统计学、旅游会计学、管理决策、旅游营销学、领导艺术、组织行为学、文献阅读与论文导写、财务管理、旅游战略管理、旅游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
(3)MTA选修课:旅游经济学、旅游政策解读、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休闲经济理论与实践、市场学、企业文化、旅游规划与项目策划、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行政管理、旅行社管理与实践(专题)、饭店管理与实践(专题)、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专题)、旅游人类学、旅游新业态
2.实践教学
MTA的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后实践教学两种方式。其中,课堂实践教学分小组进行,每一个小组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出1-2个专业性的问题在课堂讨论,根据讨论结果进行书面总结;每一章节结束后,学生要对课文中的1-2个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写出案例分析报告;根据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结合旅游教学实践的整体安排,期末写出一篇小论文,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课后实践教学包括短期就近实践教学和专题社会调查和实践,短期就近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有参加学生学术论坛、导游风采大赛,在杜甫草堂、武侯祠、文殊院、青羊宫、成都公交“301旅游专线”做义务导游、参加全国旅交会、成都会展旅游等;专题社会调查和实践就是结合教学内容,由实践教学老师带队,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进行考察,并写出调查报告。主要有红砂村、都江堰、青城山、成都洲际大酒店、成都康辉国际旅行社等。
实践训练课程的考核内容与办法如下:
1.提交旅游案例分析总结。采用结果考核的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旅游案例分析给出意见和评价,作为实践课程成绩的依据之一;
2.提交调查报告或小论文。根据学生调查报告或小论文中理论运用和实践方法相结合的程度,视其整体质量,作为实践课程成绩的依据之一。
四、教学设施设备
学院的教学硬件设施设备齐全,拥有资
料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多媒体教室
和形体训练房。我校还在全国几十家企业
建立了实习基地,为MTA专业人才的培养
提供实训条件和实践机会。多媒体网络教
室配备有80台电脑,课外实践可带领学生
去省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参加社会实践。学
院在广州、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设有长
期合作的旅游实习基地5个,在涉外星级
宾馆、国际旅行社、国际旅游公司接受实
训。例如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有限公司、上海浦西洲际酒店、北京王府井希尔顿酒
店、成都市海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市索菲特万达大酒店。
北京王府井希尔顿酒店
成都市索菲特万达大酒店是法国著
名酒店管理集团雅高旗下高星级索菲特
在成都开的第一家酒店,位于府南河畔,距国际机场20分钟车程,步行15分钟便
可到达中心广场和城市的商务中心区。酒
店内设262间高雅客房、3个餐厅、4间
酒吧、1个室内温水泳池、桑拿、SPA馆
以及健身房。会议室可容纳300人。索菲
特酒店(sofitel)专注于高端的豪华型酒
店市场,其连锁的酒店分布于40个国家
地区,共有192家连锁店。索菲特注重
为顾客提供融汇当地文化的淳郁法式风
情,酒店将设计、文化及美食之道结合,为顾客的下榻奏响唤醒感官的交响曲。雅高有着创新的酒店管理理念、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严格的酒店管理制度、优秀的酒店从业者,学员在这样世界一流的酒店实习,相信能够获得更多课堂中学不到的先进的酒店管理知识。
此外,应企业邀请,学院为四川宾馆、假日酒店、实业宾馆、九寨沟度假村和喜马拉雅酒店等培训员工,增强了与本地旅游企业的联系,为学生参观学习、接受实训创造了条件。杜甫草堂、武侯祠、文殊院、青羊宫、成都公交公司(“301旅游专线”)等还为学生教学实践提供场所和机会,进行社会调查和旅游咨询工作。成都市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节事活动众多。在旅游局的支持下,学生有机会参加全国旅交会、中国乡村旅游年、四川旅游发展大会、成都会展等重大旅游节事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五、教学成果
实践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质。从已经取得的成效来看,学生对旅游学知识的理解更有感性认识、应用能力强、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我们为四川省培养了一批创新旅游人才。实践教学还增强了学生的学术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学术水平。
第二篇: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经验介绍
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经验介绍
——利用闲置校舍改建 苍南实践基地建设有新招
核心提示
2008年起,苍南利用撤并后的农村学校,改建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仅用3年时间,建成3个实践基地;总规模从原有的50多亩,发展到200多亩;活动课程从8项,增加到26项,接待学生达60000多人次。在“十二五”的新起跑点上,苍南将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建设实践基地,全力推进苍南教育在新的历史坐标点上实现跨越发展。
3年建3个实践基地
随着新课改深入,如何更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这便摆在了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问题。2008年6月,苍南县教育局向县政府提出创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的想法,县政府同意将撤并后的闲置校产改建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2008年,将云岩中学、云岩小学改建为苍南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2009年,将挺南小学改建为学生环保教育基地;2010年,将信智学校改建为山海文化教育基地。苍南实践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加大基地建设,改建一个,成功一个,把实践基地做大做强,到2015年,在各学区力争改建一个实践基地。”苍南县教育局局长梁峰介绍说,苍南县政府将加大实践基地建设专项经费,确保实践基地成功建设。2011年,根据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全面实施教育双十大项目工程的文件精神,在十二五期间,苍南将分步建设,在每个学区利用撤并后学校闲置校产改建一个实践基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独特模式打造实践基地
苍南实践基地建设可以说是“短平快”,3年改建3个实践基地。是什么使苍南能这么快建成实践基地?实践基地负责人陈孝顺给我们道出其中的奥秘。首先是政府的高度重视。苍南是省级欠发达县,但政府加大投入,为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了强力保障。创建以来,县财政投入改造资金250万元,改善实践基地设备设施和办学环境。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实践基地
1按成本收费,并统一纳入收支两条线,为实践基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其次是部门的全力支持。县教育局大力扶持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确定一位局领导分管实践基地,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审批和人员调配开辟绿色通道。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及时研究解决了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有关资产划拨、经费、人员等重大政策问题,推动实践基地快速向前发展。
“利用撤并后学校改建实践基地,是花小钱,办大事,而且建设周期短,第一个基地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建成并投入使用。”梁峰说。近几年,苍南抓住校网布局调整有利时机,利用撤并后闲置学校,通过新建与改建实践基地,逐渐形成了独具苍南特色的建设模式。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徐立泉来苍南实践基地调研时说,“苍南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可学,好学,值得在全市推广。”
苍南努力形成“以教育部门为主,相关部门合作共建,综合发展”的模式。据了解,实践基地与县科协、县农业局、县民政局、县文明办等部门合作开发科普实践、农业实践、避灾实践等活动项目;与国际知名环保组织“绿眼睛”合作,共建学生环保教育分基地;与马站镇“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合作,共建“植物研究基地”;与当地农村合作社合作,共建“实践基地生态种植园区”。
特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
苍南实践基地遵循教育性、弥补性、科技性、趣味性和安全性原则,先后开发拓展训练等16个项实践课程,挖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夹缬、剪纸、矾塑、贝艺制作等10项地方实践课程,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根据课程发展需要,编印了《校外实践在行动》、《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活动课程指南》等系列活动教材。积极引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实践教育论文。课题《实践教育基地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已经结题,获得了2010年温州大学度面向基础教育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县教育局将实践基地列入县新教育研究会理事学校,作为新教育研究阵地之一,把实践基地课程与新教育研究有机结合,取得阶段性成果。
优秀团队推进可持续发展
一支好的团队是实践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据介绍,苍南县教育局在人员配置上也有独特的模式。实践基地主任由县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副主任直接兼任,岗位、业务熟悉,有创造力,有利于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中层管理人员都是来自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层干部,他们有实践教育和管理经验。从全县选调有一技之长优秀的专业老师,同时也向社会聘请民间艺人作为兼职教师,有利于特色课程的开展。“原来我是小学美术老师,平时特别喜欢手工制作。在原来学校,我还兼任剪纸这门课程。到了实践基地,我不仅教剪纸,还会教塑泡制作、丝网花艺制作等课程。”实践基地董如钰老师说。在实践基地,每个老师都是“一专多能”,他们都会教好几种实践课程。陈孝顺主任说,“我们实践基地的老师都很优秀,来到实践基地,他们主动学习,修满了一门主课程,两门副课程,甚至更多。他们在工作上团结奋进,都可以一个顶
三、顶四。”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培养。苍南县教育局将实践课教师纳入全县教师培训计划,每年对实践基地新教师做好转岗培训。2010年,举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骨干教师研修班,对实践教育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并到实践基地进行结对挂职。把实践基地教师培训与中小学教师培训同等待遇,列出专项经费。这几年,实践基地先后选派教师在杭州、南京、重庆等知名实践基地考察学习,大大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
苍南出台措施,确保实践基地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可以参加各级各类评比、职称评审,享受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和农村任教津贴,大大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实践基地山区行
苍南地域广,目前,实践基地难以满足偏远农村山区学校的实践活动需求。苍南县教育局创新实践教育模式,提出了开展实践基地山区行活动并下发文件,以流动的形式把科普展品和实践课程送到学校。2010年4月22日,苍南实践基地走进岱岭畲族乡学校,拉开了“实践基
地山区行活动”序幕。岱领学校校长郑德苗说,“实践基地送活动到我们山区学校,可让我们地处偏远农村山区的孩子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实践基地活动课程的乐趣。”一年来,实践基地先后到南宋小学等5所学校开展活动。在南宋小学,三年级的同学围着“会飞的碗”的科技展示区,惊讶地叫起来,“碗飞起来了,太神奇了。”据介绍,苍南实践基地在做好建设的同时,今后将继续深入开展“实践基地山区行”活动,让实践基地能真正惠及全县每一所学校,惠及每一位学生。
苍南实践基地成功创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温州地区及福建省福鼎市等周边地区的相关部门人员前来考察参观,起到了很好示范辐射作用。两年来,《教育信息报》、《温州日报》、《温州晚报》等对实践基地进行报道。
第三篇:四川师范大学关于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
四川师范大学关于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
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习基地建设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
加强实习基地(包括教育实习基地和专业实习基地,统称“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是学校与社会和企业互动的需要。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已成为当前我校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实习教学质量,加强和规范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实习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专业发展长远规划,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的建设,建成一批稳定优质的能满足学校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实习基地。
1.师范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由学校统一安排部署,学校教务处具体负责实施。根据学校师范专业的总体规模和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每个师范专业应建立5个以上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在5年内使学校教育实习基地的总规模达到150个以上。2.非师范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各自专业特点,由各学院具体负责实施。原则上,规模在150人以内的专业应建立5个以上的专业实习基地,规模在150人以上的专业应建立8个以上的专业实习基地。
二、实习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实习基地建设的组织机构
学校教务处是学校实习基地建设的主管职能部门,负责全校实习基地的规划,发挥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作用;各学院是实习基地建设的主体和具体责任人,根据本学院专业发展规模,制定实习基地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实习基地建设工作。
(二)实习基地建设的类型
根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社会教育资源现状,学校实习基地主要分为三个类型开展建设:
1.以摸拟实习为主,建立校内实训、实习基地。2.立足四川,建立省内实习基地。以成都市为中心,向成渝高速、成乐高速、成雅高速、成绵高速、成南高速等沿线辐射,构建“省、市、县”三维一体的实习基地框架。
3.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建立 “就业型实习基地”。
(三)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 1.坚持“互惠互利、双向受益、共同发展”的原则。学校利用实习基地条件安排学生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习基地则可借助学校的科研、师资力量加强生产、教学及人员培训等工作,并可从实习学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特别是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要与实习学校的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促进我校和实习基地单位共同发展。
2.坚持“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讨实习模式,将实习基地建成“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的重要场所。
3.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实习教学基地建设要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能完成实习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内容,使学生得到实际锻炼,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保证实习质量。
4.坚持素质教育原则。实习教学基地应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与完善。
(四)实习基地协议书的签订
1.由学校或学院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科性质特点,选择能满足实习条件的学校、企事业单位,共同协商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签订有关协议,以保证实习基地的相对稳定性,更好地满足实习工作的需要。2.实习基地共建双方有合作意向,在符合建立实习基地条件的基础上签订协议书。教育实习基地协议由学校与基地所在单位直接签订;专业实习基地协议由学校授权相关学院与基地所在单位签订。并授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教学实践基地”铜牌。协议书应一式三份,教务处、学院、实习基地各执一份。
3.实习基地协议合作年限根据双方需要协商确定,一般为5-10年。
三、实习基地的基本条件
实习基地分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应是校内实习基地的延伸、补充和完善,能有效地弥补校内实习基地在设备、条件上的缺陷和不足。校外实习基地除能满足我校实习师生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基本需要外,还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1.能满足实习教学任务的要求,保证实习教学质量。2.就近就地、相对稳定,并有利于节约实习经费。3.至少能同时接收我校2个专业,20名学生的教学实习。
4.兼顾规模、层次和水平等因素,实习基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对非师范专业的实习基地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与专业基本对口,技术和设备先进,能满足实习大 纲的要求。
2.生产比较正常,重视学生实习,并有能力指导学生做好实习。有利于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
四、实习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科学制定建设规划
为适应实习基地建设需要,学校将建立和健全各项实习基地建设的管理规定,使之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实习基地建设的顺利开展。各学院要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特点及本单位的优势,制定本单位实习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实习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进程,同时明确实习基地建设负责人,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二)巩固和加强对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
为了加强教师教育类专业实习工作的管理,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突出学校的教师教育特色,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建设。对于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应突出专业性,与学校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建设保持一致。
各学院要与实习基地学校一起研究建立和健全教育实习保障体系(教学和后勤保障),使接受教育实习工作成为实习基地学校的日常工作之一。通过协助实习学校开展学科建设、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科学研究等形式的智力支持,特别是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 引领作用,把实习学校建成我校教师教育的科研基地和实验基地,让实习基地学校的师生感受到作为四川师范大学的教育实习基地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三)加大投入,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也是我校实习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计划,结合学校新校区建设的长远规划,为把我校办成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知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必须重点建设和规划好校内的实训基地。以新建微格实验室,增加微格教学和多媒体课程、课件制作的设备,扩大规模,提高档次,适应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契机,加快各学科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加大各实验室的开放力度,以满足课程实践教学和实训的要求。
(四)以省内社会行业为重点,加快省内实习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学校地处省会城市的地缘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是在省内外政府部门和社会各行业的优质校友资源,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与沟通,聘请与学校专业发展相关的优秀专家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学校的客座教授,鼓励他们为学校的专业发展出谋划策。学校大力支持各学院创造条件,与有关生产、科研单位共建相对稳定的“生产、教学、科研”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
(五)面向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建立 “就业型实习基地”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非师范专业的学生规模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师范专业的学生规模,为了全面落实学校“以见习促进学习,以实习推动就业”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解决非师范专业的实习和就业问题,学校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学院有组织、有计划地将实习基地拓展到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与相关行业联系,筹建“就业型实习基地”。
(六)设立实习基地建设专项经费,加大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
学校设立实习基地建设专项经费,各学院应从本单位的资金中拨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实习基地建设。学校专项经费由教务处统一管理,各学院采用项目申报的形式,申请建设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资助双方共建项目(主要包括:双方共建的实习实验室等实习保障设施,双方合作的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等);双方研究成果的奖励;实习基地建设工作表彰;联系、调研工作的旅差费和工作量补助;共建研讨、检查、总结等会议支出。
五、实习基地建设的检查与评估
学校每学年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负责人座谈会,倾听实习单位的意见,不断总结和交流实习基地建设的经验,对实习基地建设成绩突出的教学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不断促进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提高,以满足我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 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暂行规定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暂行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产能和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双师型”和“高级应用型”人才,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实践教学基地的类型
第一条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经学校批准在校内建立,具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场所。
第二条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或院(系、部)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有关单位共同协商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或由学校在校外投资建设的实践教学场所。
第二章 实践教学基地的级别
第三条 校级实践教学基地。由学校根据各专业建设及发展情况对各二级学院申报的校级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考察、审核,在审核合格的基础上,依据实践教学基地评审条例,由教学工作委员会评选,并经学校领导批准确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用于全校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
第四条 院(系、部)级实践教学基地。由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需求与有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协商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经学校评审、认定合格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用于本(系、部)专业的实践教学。
第三章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五条 基地建设本着双方互惠互利,义务分担的原则,在生产、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第六条 基地建设本着专业对口,尽可能立足河北、就近优先的原则,既便于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又利于节约经费的开支。
第七条 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学工结合、校企联合,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创业意识。
第四章 实践教学基地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八条 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建设与管理中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能满足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要求。
第九条 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精湛技能,且结构合理、素质高;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
第十条 适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能为学生的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提供最基本和必要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等基本条件。
第五章 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的程序
第十一条 专业所属单位对拟建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初步的考察论证,在考察论证基础上与基地依托单位进行协商,达成协议,填写《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登记(申请)表》,报教务处审核备案。
第十二条 教务处在各院(系、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对二级学院报送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审核认定。
第十三条 学校将根据院(系、部)意见和专家组评审结果进行审批。
第十四条 学校批准后,院(系、部)与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单位签订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一式三份,分别由教务处、实践教学基地、院(系、部)保存。
第六章 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
第十五条 实践教学基地确定后,实行挂牌公开运行,举行挂牌仪式。挂牌仪式由各二级学院具体负责,教务处协助落实。经学校评选公布出来的实践教学基地标牌,由学校统一制作。
第七章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第十六条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专业都要有足够数量、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践教学基地。院(系、部)要根据所属专业的教学需要,科学规划,做到立足专业实际,面向社会,积极创建和发展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第十七条 实践教学基地在主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校、院(系、部)二级管理,学校本着“扶持发展、适当平衡”的原则,对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分类管理。
1.对于主要服务于教学、收入用于维持正常运转和再建设、不进行收益分配的实践教学基地,学院鼓励其走自我发展壮大、良性循环之路。
2.教务处负责基地的宏观管理,掌握基地的运行情况,为院(系、部)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服务。
3.对于教学、开发、经营一体化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将纯收入全部上交学校财务处,由学校留作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基金。
4.学校对已建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每3年进行一次资产评估,对资产增值显著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资产流失的,要追究基地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5.院(系、部)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根据所辖基地的实际情况和性质,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和相关的管理规定,报教务处备案,自觉接受学校的监督。
第十八条 检查和评估
1.为促进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规范管理、教学质量和效益,学校将组织进行系列检查与评价,包括组织有关专家对基地及实践教学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每学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深入了解和掌握基地的现状和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
2.学校按《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实践教学基地评估办法(试行)》每3年组织一次评估,评选优秀实践教学基地、优秀实践教学管理者和优秀指导教师,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建设不好的、问题突出的,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践教学基地要限期整改,如仍达不到要求,要依法解除协议,经学校批准收回基地牌匾和撤销实践教学基地称号。
第十九条 经费划拨与使用
1.为保证实践教学基地的正常运行,对学校新认定的校级实践教学基地资助经费5000元人民币,作为实践教学业务联系和基地活动经费。
2.教务处统一划拨经费,各二级学院对此项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其它方面。此项经费的使用采取报销制度,报销前须到教务处审核登记。
3.对于校级综合实践教学基地,指两个院(系部)及以上单位共建的,其使用资金按学校文件公布的单位数,由教务处负责平均分配,具体建设项目由院(系、部)协商。
4.学校将定期检查基地建设和运行情况,对于没有按实习计划和大纲要求完成实习任务的实践教学基地,将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扣减或延缓拨付实习经费;对不合格或有名无实的实践教学基地将追回经费并取消相关资格。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状况的调查研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状况的调查
研究
摘要:调查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现状,从五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建设基地所存在的问题,如合作企业参与热情不高、投入不足、基地培养条件不完备、管理制度不到位、校外导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满足不了学生期望值等问题,提出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加强监控评估、提供法律法规支撑等方面的改革建议,努力焕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活力,促进教育质量蒸蒸日上。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162-03
一、引言
教学实践基地是整合各方资源,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基础,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1]。实践证明,教学实践基地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发展环境,拉长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培养模式方面的短板,有利于促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总体说来,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主流是好的。但是,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2]。历经多年的发展,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对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进行调查研究,认真梳理这些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扫除障碍,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是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
二、调查目的、对象、内容
为了调查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的方法展开研究。
1.调查目的。本次针对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便对我国还不太完善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4]。
2.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对象分两大模块:第一大模块为具有招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资格的高校,分别是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第二大模块为校企合作建设教学实践基地的企事业单位,分别是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3.调查内容。(1)研究生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的满意程度,包括教学实践基地硬件设施、教学实践基地培养条件、实践课程安排、教学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四个方面[5]。(2)研究生对实践教学基地培养能力提高的满意程度,包括专业理论水平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等五个方面[6]。(3)研究生对校外导师的满意程度,包括校外导师的工作责任心、实践教学能力、职业素养等三个方面。(4)校企合作单位对教学实践基地的支持程度,包括经费设备投入、能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对专业硕士质量的认可等五个方面。
4.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的方法,结合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点资助项目,2015年5―6月,课题组共调查了湖南省5所高校和三家企事业单位,发放问卷调查表200份,回收问卷196份,回收率为98%。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专业硕士研究生对教学基地现状的满意程度。如表1所示,统计结果表明,将满意和较满意的百分比相加,学生对教学实践基地硬件设施、教学实践基地培养条件、实践课程安排、教学实践基地管理制度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占68.1%、69.3%、65.3%、68.1%,总的说来,学生对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现状的满意程度均在70%以下,满意程度不是很高。满意程度一般的在23.1%―27.2%之间,不满意的在4.7%―8.2%之间,说明实践基地的条件还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实践技能学习的需要,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尚有大量工作可做,大有潜力可挖掘。
2.专业硕士研究生对实践教学基地培养能力提高满意程度的调查。表2统计结果表明,将满意和较满意的百分比相加,学生认为教学实践基地可以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占72.1%、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占68%、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占66.6%、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占64.6%、提高专业理论水平能力的占56.7%,说明学生通过教学实践基地培养,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专业理论水平能力,其中对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认可度最高,满意和较满意程度为72.1%,其他四?认可度均未超过70%。满意程度一般的在20.4%―25.9%之间,不满意的在7.4%―12.3%之间。由于高校对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投入和管理存在一定差距,实践基地建设投入不足,学生对通过实践基地提高实践能力的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学生满意程度的答案在意料之中。
3.研究生对校外导师满意度的调查。表3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生对校外导师的职业素养、实践教学能力方面满意、比较满意程度百分比之和分别为77%、76.4%,对校外导师实践教学工作责任心满意、比较满意程度百分比之和为63.9%,下降12%―13%。与校内导师比较,学生希望校外导师应把实践教学当作份内工作,而不是额外负担。切实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4.校企合作单位对教学实践基地认可度的调查。通过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校企合作单位普遍认为,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可以加强同高校的联系,提高企业社会知名度,提高企业社会效益,为培养国家人才做出了贡献。但是,有的企业对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参与热情不是很高,合作动力不足。有的企业认为校企合作缺乏政策法规支撑,缺乏激励机制。
四、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教学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场所,是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多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质量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存在许多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合作动力不足,企业参与热情不高。(1)注重生产,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经济利益是校企合作最为根本的驱动力。有的企业认为,教学实践基地不会给企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将实践基地建设当作企业额外负担,缺乏积极性,参与热情不高。(2)一些企业认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学习,所学理论和实践知识不一定适应企业实际工作需要,有时还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企业既要指派专职人员负责指导,又要负责学生的接待、生产安全等问题,不划算。
2.校企双方对教学实践基地责、权、利界限不清。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校企双方责、权、利界限不清的问题,如学校和企业在教学内容、实习安排、学生意外事故防范等方面,责任划分不清;在实训阶段,学业成绩考核校企双方谁为主,如何形成共识;在实践实训期间,学生创造的经济价值分享,没有统一的分配参考标准;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指导老师的补助经费、补助标准、费用由谁负担;基地硬件设施建设应达到什么标准,投入由谁负责;等等政策没有明文规定,不好操作。
3.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合作,缺乏真正的融合和良性互动。高校与合作企业联系不紧密,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的合作阶段,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生产实习的需要,在教学实践基地合作领域及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一些企业不愿让骨干工程技术人才担任专业硕士的指导导师,担心企业技术机密外泄。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专业硕士实践实训的工作,导致实践教学效果欠佳。
4.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不到位。高校和企业隶属于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校企合作培养专业硕士属于不同行业的独立单位之间的合作,在合作机制利益分配、责任归属、技术转让、科研专利和风险规避等方面需要更完善的政策法律来规范和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保障教学实践基地的长期、稳定运行,满足双方对政策法规的需求,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双方合作的成功。
五、对策与建议
通过上述调查可以看出,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深化改革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建议是:
1.进一步提高对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国家需要高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社会不需要只有高文凭的伪精英。高校必须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放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同等位置上,实行政策倾斜,加大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力度,实现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战略转变。
2.高校要积极主动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主动邀请合作企业参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加大教改力度,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发挥企业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推动作用。同时,高校应将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引入教学实践基地,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进修机会,创造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
3.加大“双导师”队伍建设,建立严格的校外导师遴选聘任制度,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德才兼备的校外导师,努力培训校内导师,成立相应的监督小组,严格考核奖惩制度,加强管理,建立一支优秀的导师队伍,为提高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驾护航。
4.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将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双导师制明确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性规定,明确实施原则和执行标准,从法规层面保障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六、结语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总结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存在合作企业参与热情不高、投入不足、基地培养条件不完备、管理制度不到位、校外导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满足不了学生期望值等问题,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社会认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加强监控评估、提供法律法规支撑等方面的改革建议,努力焕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活力,促进教育质量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赵丽娜,王传毅.我国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责、经验、问题、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46-50.[2]刘春桃,柳松.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4,(16):75-78.[3]刘坚,童华炜,崔杰,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110-115.[4]陈铖,刘望,刘忠.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30):190-191.[5]王俊,刘若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武汉七所211工程高校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7):18-22.[6]许长青.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评估报告:以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2,(3):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