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行社中存在的诚信伦理问题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
商业伦理学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旅行社中存在的诚信伦理问题
指导教师:刘侠学号:201017150016姓名:刘敏
工商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2010届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教学办公室制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刘敏
年月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士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指导教师签名:论文作者签名:刘敏
年月日2014年 1月5日
旅行社中存在的诚信伦理问题 摘要:近年来我国旅行社业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旅行社的诚信伦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我国旅行社中,诚信伦理问题普遍存在,这影响了我国旅行社乃至整个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揭露旅行社中存在的诚信问题,找出造成诚信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为我国旅行社的发展开辟一方净土,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旅行社 旅游业 诚信伦理
Ethical problems in travel agency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travel agency industry has made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but the travel agency of good faith's ethic problem has not been very good solution.Travel agency in our country, the good faith's ethic problem is widespread, and this affect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travel agency in our country and even the entire tourism industry.This article through to expose integrity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travel agency, find out the causes of the credi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ravel agency set up a party the pure land, promot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Keywords: travel agency、tourism industry、Ethical problems
目录
一 引言..............................3
二 我国旅行社存在的诚信问题…………………………………………………………………..4
(1)恶意价格竞争…………………………………………………………………………..4
(2)旅游服务质量差………………………………………………………………………..5
(3)违反旅游合同…………………………………………………………………………..5
(4)虚假宣传………………………………………………………………………..………5
(5)不正当竞争……………………………………………………………………..………5
(6)旅行社对政府主管部门的失信…………………………………………………..……5
三 旅行社缺乏诚信的原因分析………………………………………………………………..…5
(1)缺乏法律保障…………………………………………………………………………..5
(2)失信的成本低………………………………………………………………..…………5
(3)信息不对称…………………………………………………………………………..…5
(4)导游方面的原因……………………………………………………………………..…5
(5)旅行社自身原因………………………………………………………………………..5
(6)旅行者方面的原因……………………………………………………………………..5
(7)其他方面原因………………………………………………………………………..…5
四 诚信对于旅行社的意义……………………………………………………………………..…5
(1)影响旅行社的社会声誉和形象地位…………………………………………………..6
(2)影响整个旅行社业的发展…………………………………………………………..…6
(3)影响地区旅游业的发展……………………..…………………………………………6
五 解决旅行社诚信问题的对策…………………………………………………………………..6
(1)政府方面……………………………………………………………………………..…6
(2)旅行社方面…………………………………………………………………………..…6
(3)游客方面………………………………………………………………………………..6 参考文献……………………………………………………………………………………………6 引言:
当今社会,旅游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我国旅行社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旅行社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业发展中最活跃、最积极和最核心的因素,在旅游业发展中处于龙头、枢纽和集聚地位,在招徕客源、组合产业要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旅行的诚信建设不仅是旅行社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维护广大旅游消费者利益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可目前我国的旅行社中存在大量不符诚信伦理的现象,这给我国旅行社行业和旅游者带来了严重困扰。旅行社诚信问题已经到了急需解决的地步,旅行社诚信建设已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积极寻找旅行社存在的诚信问题,分析相应的成因,及时找到合理有效的措施来挽救旅行社诚信危机已迫在眉睫。
一、我国旅行社存在的诚信问题
(1)恶意价格竞争。一些旅行社为在竞争中生存下去,不仅故意压低价格,低成本参与竞争,甚至以“零团费”或“负团费”作诱饵,吸引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采取带游客四处购物、降低餐饮标准、减少景点、压缩游览时间等低劣的经营方式获取利润。
(2)旅游服务质量差。旅行社低于成本经营,为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不顾旅游者的感受和利益,在给导游派团时,需要导游按团队人数缴纳一定数额“人头费”,致使一些素质 低下的导游迫于经济利益的压力而欺客宰客,擅自增减旅游项目、缩短参观景点时间、增加购物次数、强迫购物或者索要小费,不按合同提供相应的服务不兑现对旅游者的承诺。
(3)违反旅游合同。一些旅行社常利用双方拥有信息量的不对等及游客法律法规知识的欠缺,肆无忌惮地在旅游合同上做文章,通过对合同的技术处理,人为扩大自己的权利,减 少自己的义务,加重旅游者的责任,或者钻法律的空子,损害旅游者的利益,不给游客购买旅游保险等。在旅游合同上做手脚,不按合同规定的项目提供服务,降低合同标准,随意更改旅游活动项目和行程,增加购物活动降低接待档次,使用违规车辆,增加购物次数。
(4)虚假宣传。由于旅游产品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为了能在千篇一律的旅游产品中吸引旅游者,很多旅行社绞尽脑汁在广告上大做文章,作出诱人的承诺,发布含糊不清的广告,进行虚假宣传,误导和欺骗旅游者。
(5)不正当竞争。一些旅行社采取不正当经营方式,转嫁风险。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很多旅游产品价格低、质量差、信息不透明、游客不满意,严重地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使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规律失去作用。(6)旅行社对政府主管部门的失信。如在旅行社申请设立、进行变更、注销或者是设立分社或者委托业务时,弄虚作假或不及时主动进行备案登记等;逃避行业主管部门检查,处理游客投诉问题时对主管部门敷衍塞责;不按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整改,出现重大事故时,试图隐瞒问题,回避责任等;偷税漏税;骗取政府的相关荣誉和奖励补助等。①
二、旅行社缺乏诚信的原因分析
(1)缺乏法律保障。目前我国缺乏一部专门的旅游法,旅游法律不完善,旅游法律地位低且执法队伍缺乏力度。相关法制也不健,法制不健全是造成旅行社信用缺失的重要原因。与我国信用制度建设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缺,一些法律法规尚未出台。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保障,信用体制建设的规范性、完整性受到很大制约.(2)失信的成本低。社会市场信誉的缺失使整个社会市场秩序混乱而又缺少相应的惩罚机制和信用监管体系,造成一些旅行社的失信行为没有得到应有制裁而变本加厉,使得失信经济成本过低。
(3)信息不对称。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旅行社与旅游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一方有可能欺骗另一方或一方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从而产生诚信危机。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客观上为旅行社的失信提供了方便。由于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使得旅游者在出游前对其从旅行社购买的产品质量并没有完全确定的信息,只能通过与旅行社之间的协议来对预期的产品进行限定。具有信息优势的旅行社可以通过不完全的协议来回避本来应该由其承担的责任,并在协议中为自己将来的违信和投机行为留足余地。②
(4)导游方面的原因。旅行社为了降低经营成本,雇用一些无证导游员。由于无证导游员的素质低,使得导游员讲解和服务质量差,无证导游为了获取更多利润,擅自改变旅游行程或减少景点的旅游时间,增加购物点以收取回扣,恶意收取小费的现象。有证导游员也同样存在诚信问题,比如在服务方面降低标准,增加购物点,收取回扣,收取小费的现象。还有一些导游对工作怠慢、不认真,以至于降低了服务和工作质量。
(5)旅行社自身原因。许多旅行社的经营者缺乏长远发展理念和管理能力,投机色彩浓厚,短期行为严重,品牌建设不足,这些违信行为往往能够逃避惩罚,获得较高的失信净收益,增加了旅行社的失信动机。
(6)旅游者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旅游者消费心理不成熟。一些旅游者一味追求低报价而忽略服务质量的承诺,往往同一条线路,谁的报价低就跟谁走,迫使旅行社纷纷打出低价组团牌甚至是零团费或负团费。这导致旅行社难以靠自身力量跳出低价组团、暗收回扣、不守承诺的不诚信经营的怪圈。二是有些旅游者的不诚信行为,如在旅游期间不听旅行社的安排随意活动,利用出境旅游渠道偷渡、非法滞留、涉黄参赌等活动。
(7)其他方面原因。除上述原因外,在旅游过程中经常由于天气、气候和一 些自然灾害,造成行程改变或耽搁,如航班的延误,有些景点不能够游览,甚至造成人身安全问题等。不可抗力因素是旅行社失信的一个重要原因,虽不是旅行社的本意,但一旦遇到此类问题的发生,旅行社应妥善处理,把损失降到最低,甚至宁愿牺牲利益也要维护企业信誉。③
三、诚信缺失对于旅行社的影响
(1)影响旅行社的社会声誉和形象地位。在现代社会中,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缺乏信用造成企业在业务来往中失去竞争优势,影响企业的形象,使企业丧失许多发展机会。企业没有了发展机会,也就丧失了地位。旅行社只有得到社会的信任,才能不断打响知名度,提升自身地位,赢得公众的信任和口碑
(2)影响旅行社业的发展。因为信用不好,企业在面临声誉地位下降、日常工作难以开展的情况下,企业的赢利空间非常:有限,企业不能获取利润,员工的薪金福利问题得不到解决,企业人才就会流失,没有人才,没有员工,旅行社的基本工作都难以开展,从而影响了旅行社的发展。
(3)影响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一个旅行社一旦信用不好,信用体系不健全,这个旅行社为了赚取利润,就有可能铤而走险,用不正当手段来欺骗消费者,造成旅游业内部混乱无序,因此形成恶性竞争,其他旅行社可能跟风而上,带来更多的旅行吐信用问题。由于由点及面的作用,一家旅行社信用出了问题,旅客就可能认为其他的旅行社也有问题,从而影响了整个旅行社业的形象,影响旅行社业的发展,影响到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④
四、解决旅行社诚信问题的对策
(1)政府方面。1.加强旅行社诚信法律法规建设。从我国旅游行业依法管理的现状来看,仅有国家行政规章和地方法规,而无国家旅游大法,使得旅游工作很多时候遭遇到法律的空白,从而使很多旅游行为为无法可依。因此加强和完善旅游立法,提高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力已迫在眉睫。2.建立健全旅行监督惩罚制度。通过游客反馈以及新闻媒体报道对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涉及的不诚信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对于失信的旅行社,一经查处必须严惩不贷,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此来制约失信行为的发展。3.加强诚信教育。加强诚信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诚信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让失信行为无立足之地。
(2)旅行社方面。1.依法经营管理。杜绝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恶意价格竞争、消费陷阱、坑客宰客、服务缩水等欺诈经营行为,为游客创造一个诚信的消费路径。2.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旅行社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后,可以增加其旅游产品的附加值、降低经营成本、招徕稳定客源、加快旅行社的发展。3.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的好坏是旅游者最重视的内容,也是衡量企业是否诚信经营的一个标准。因此,旅行社要以质量赢信誉、博发展。4.建立起旅行社内部的诚信奖惩机制。建立旅行社内部诚信奖惩机制,鼓励守信旅行社,制约不良旅行社,是旅行社诚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在旅行社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诚信环境,必须着力于建立一种赏罚分明的机制,根据员工的道德品质、道德意识和行为奖优罚劣。⑤
(3)游客方面。1.旅游者应提高消费意识和维权意识。树立正确消费理念,不能盲目追去低价格而忽视质量。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旅游者自身要诚实守信。旅游者应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进行旅游活动,配合导游人员的工作,不要恶意滋事,扰乱旅程。3.旅游者在出游之前,应通过信息网充分了解各个旅行社的经营和诚信状况,选用旅游产品时需综合考虑产品的质量、品种、价格和服务等多种因素,使消费趋向于理性化。综合以上可见诚信问题是旅行社发展的首要问题,所以旅行社管理者必须将诚信经营贯穿到旅行社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以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后我们在此呼吁各旅行社能够向员工守信、向顾客守信、向行业守信、向社会守信,做诚信经营的领头人!参考文献:
① 刘华威 诚信经营在旅行社的重要性.[J] 2010(09)
② 孟英伟 陈惊雷 旅行社诚信问题研究.[J] 2008(03)
③ 杨晓霞 旅游信用研究.[M] 2007(02)
④ 旅行社诚信建设对策研究
⑤ 丁保进 王祥卿 旅行社诚信道德建设.[J] 2009(11)
第二篇:网络新闻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推荐)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网络新闻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摘要
站在客观的立场分析网络新闻的社会价值,每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得出积极肯定的结论,网络技术在网络新闻广泛的应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它与生俱来的离散性、开放性等特点,客观上为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产生提供了土壤。网络新闻所处的新型环境和网络新闻传播的不同方式又使其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在伦理规范上较传统新闻的伦理更为浅薄和混乱,有必要重新建构或适当引入传统社会的伦理规范来引导其正常运行。本文主要从伦理学的角度入手分析了网络新闻伦理的相关概念,其次从网络新闻传播现状分析了网络新闻目前显现的伦理困境、并进而从网络新闻传播过程提出构建网络伦理的若干规则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新闻,伦理问题,解决
一、引言
技术的演进和生活世界的开拓源于人性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正是由于生活世界无止境地向前拓展和铺陈。伦理学作为一门探求何为美德,如何树立美德以及如何以美德来规范人的言行的人文科学,也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而有所扩展,有所创新。网路新闻伦理便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是科技时代下应用伦理学的一种表现。作为一种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型传播模式,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要告诉受众新近发生的事情,传递信息、表情达意。
二、网络新闻伦理的概念
(一)网络新闻
网络新闻是指在网络上发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这个定义首先要求这个新闻是要在网络上发表,也就是说它的载体是网络,其次是说发表的信息必须有新闻价值,如果没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不纳入这个范围内1。
网络新闻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信息服务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在大范围内向众多用户快速地传递新闻。它除了可接收文章、存储并发送到其它网点外,还允许用户阅读文章或发送自己写的文章。因此,它是一种“多对多”的交互式通信方式。网络新闻由于其发布空间和发布方式与传统媒体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来说,网络新闻有以下几个特点2:
1、新闻传播的迅捷性
比较传统媒体,网络新闻的采写者既可以是专业一记者,也可以是普通网友,网络新闻的传播不需要复杂的审稿和编辑流程,网络新 12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11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淘宝ID:华中秘书网
闻的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击各个新闻论坛或者通过搜索引擎搜到最新的消息。
2、新闻发布的多样性
传统媒体都有自己的局限,比如报纸只适合登载文字或图片,广播只能传递声音,电视也只能综合视频和声音两个方面。网络媒体则把所有的传播手段整合到一起,吸收了传统传媒所有的传播符号:文字、声音、图片、图像,允许信息以不同媒介表现形式在网上自由流通。
第三篇:企业诚信与伦理
南京财经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封面)
2013—— 2014 第二 学期
课程名称:经济伦理学与价值观
任课教师:董泽文
学生姓名:张斌
班级:生物工程1101
学号:41041101
21论文题目:《企业诚信与经济伦理》
内容摘要:企业无时不需诚信!诚信是企业的基石,只有立好这块基石,企业才能长盛不衰。诚信也是为人之本,只有讲诚信的人,才能融入社会,才能拥有发展的空间。我们不单单要从经济来搞活企业,我们还必须从伦理来为企业着想,这是各项长远之际,是企业生存的条件,也是关于企业的诚信,企业的信誉。
关 键 词:苏丹红一号,企业诚信,经济伦理
企业诚信与经济伦理
日本大企业家小池说过:“做生意成功的第一要决就是诚信。诚信就像树木的根,没有根,树木就不会有生命。”可是往往在企业中,当企业运用于经济伦理时,不道德的商业行为却在泛滥,因为这种做法有很大原因是由于当获利机会胜过被抓住受惩罚的风险时,管理者受到对增加个人及企业财富的合理考虑的驱使,甚至即使被抓住,法律上的罪过也很少会带来社会对他的孤立排斥。竞争的刺激促使他们力求表现得比同类出色,此时道德伦理在他们的价值观中的重要性下降了不少。
曾今在2005年2月18日,英国最大的食品制造商的产品中发现了被欧盟禁用的苏丹红一号色素,下架食品达到500多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5年23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检部门加强对含有“苏丹红一号”食品的检验监管,严防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进入中国市场。
2005年3月4日,北京市有关部门从亨氏辣椒酱中检出“苏丹红一号”。不久,湖南长沙坛坛香调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坛坛乡辣椒萝卜”也被检出含有“苏丹红一号”。
2005年3月15日,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发现了“苏丹红一号”成份。几天后,北京市有关部门在食品专项执法检查中再次发现,肯德基用在“香辣鸡腿堡”、“辣鸡翅”、“劲爆鸡米花”3种产品上的“辣腌泡粉”中含有“苏丹红一号”。
随后,全国11个省市30家企业的88个样品被检出含有苏丹红,苏丹红事件席卷中国。
2005年经过质监、公安部门一个多月来的调查,发现本次事件中,广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用一直使用“苏丹红一号”含量高达98%的工业色素“油溶黄”生产辣椒红一号食品添加剂,而此食品添加剂正是此次苏丹红事件的源头。随后,该公司的两个主要涉案人员谭伟棠、冯永华于4月9日被公安部门刑拘。
“苏丹红一号”型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会导致鼠类患癌,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食品工业研究专家指出,由于这种被当成食用色素的染色剂只会缓慢影响食用者的健康,并不会快速致病,因此隐蔽性很强。但长期食用含“苏丹红”食品的消费者,对其身体造成的最突出危害可能会使肝部DNA结构变化,导致肝部病症。
明知道“苏丹红一号”是工业原料,人是不能食用的,为了获取利润,偏要昧着良心将它加到食品中;明知道顾客购买“苏丹红一号”是害人的,“苏丹红一号”的经销商还要几次找上门去推销。更令人忧虑的是,这种状况任其蔓延,始作俑者会由无知走向故意,由见利忘义走向谋财害命,由不讲道德走向违法犯罪。这样,我们损失的就不仅是财产,而是身体的健康,生命的安全;不仅是发展的可能,而是生存的条件。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没有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就没有安全的食品。在全体公民中大力倡导“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而且是与你我他的生活和发展紧密相关、需要我们每个人自觉承担、主动参与的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
这一事件的发生,给人们以教育:欲建立企业,先建立信誉;欲做大企业,先做好信誉;欲做强企业,先做牢信誉。诚实守信一向被我们民族视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能做大做强、久盛不衰的企业,有哪个不
是恪守信誉的企业?“苏丹红一号”事件固然给消费者家庭、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但害人者必害己,损人者必损己。始作俑者正在受到党纪政纪的严肃处理、国家法律的严厉制裁;生产厂家由红红火火的发展变成了冷冷落落的停产整顿,使用“苏丹红一号”的产业的生产受到了很大冲击,严重影响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在信用交易已经成为现代市场主要交易形式的历史条件下,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础,也是提高国内外市场融合度的必然要求。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之根本,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根本。
敢于面对自己过错的企业,能够改正自己错误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才有希望和未来。“苏丹红一号”事件是一个反面教材,相信有关地方、部门和企业能够汲取教训,痛改前非。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发展环境,将不断得到改善,得到发展,得到提高。我们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拥有这样的能力,我们更应该有这样的信心。
企业无时不需诚信!诚信是企业的基石,只有立好这块基石,企业才能长盛不衰。诚信也是为人之本,只有讲诚信的人,才能融入社会,才能拥有发展的空间。我们不单单要从经济来搞活企业,我们还必须从伦理来为企业着想,这是各项长远之际,是企业生存的条件,也是关于企业的诚信,企业的信誉。
参考文献:
[1]周忠之 高惠珠 《经济伦理学》
[2]高彦祥《食品添加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四篇:“安乐死”伦理问题浅析
摘 要 中国对于安乐死的讨论已经有超过20年的时间,安乐死也越来越被我们的社会所接受。本文从安乐死的概念角度入手,讨论探析当今发达社会对于“安乐死”的理解和各个国家对于安乐死的法案整理与不同层度的推进,正确认识安乐死这种优化的死亡方式。
关键词 安乐死 合法化 定义与概念 伦理道德
作者简介:谢萌,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5-288-02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我们面临的生存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其弊端。这些懊恼难题的出现在伴随高科技的进步变得可以让人们轻松应对,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对生命无限追求的奖赏,也是社会不断前行的必经之路。但上帝很公平,再为你新开一扇窗的同时问题也接踵而至。
一、“安乐死”的基本形式与不同意义
(一)基本形式
“安乐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善的死亡,这一出现于17世纪有着浓重感情色彩的词汇,自打出现就备受争议。不管是不是自己死亡或者他人死亡,也不管这种死亡是不是秉着病患自愿的原则。怎么样区分“安乐死”与“被安死”已成为一种惯例,被动安乐死是通过不予以患者治疗或者撤出其医疗设备而允许的死亡,而主动安乐死是有意引致死亡的行动的结果。所以常常使初视者误读其意,从而妄下结论。在学术中“安乐死”更是有很多意思,根据意义的不同分化出不同类型,这些所谓的区分显然不是那么清晰明。
(二)不同意义
对“安乐死”的理解因人而异,有相对广义的理解,也有人相对狭义的看待。人们认同它是因为认为“安乐死”属于一种个人权利,个体对自身的存活或者死亡有直接选择权利。虽然“安乐死”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依旧不是被太多人所接受,但我们已经在宠物身上看到“安乐死”的情况了。
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元首希特勒曾筹划一个关于“安乐死”计划,意在用模糊的“安乐死”方式来杀害他认为没有用的人。一位收到过500份脑组织的神经病理学家描述:“在当时的德国,有关于这种惨绝人寰的屠杀包括其中的智力低下者、精神分裂患者、癫痫痴呆以及身体器官出现异常或者失调的病患„„实际上,那些所没有工作能力的人一概被认为是没有用的人被处以“安乐死”的方式杀害。”被谋害的人真正死亡原因在于他们是对于社会毫无价值可言的人,只有他们的死亡方式才可能被想到是相对“舒适”。快速的结束一个人的生命的方式只是过于简明扼要的表达了安乐死的定义,而完全忽视了在受此安乐的人的那些微妙的东西。这种对于安乐死的定义不得不说是一种违背了安乐对象的意愿,简单粗暴的认为安乐死是无痛的死亡方式。
另一个侧面则认为,如果我们实施安乐死的意图在于将一个正在受到病痛无休止折磨的病患的子网中获取经济利益,那么我们也算是在实施安乐死。可是事实上,如果我们的动机完全是出于我们个人利益的追求,那么安乐死真的还是安乐死?我想那样的安乐死完全等同于一场毫无争议的谋杀。
有关于安乐死的不同理解和认知我们不得不在对安乐死的描述和定义上绞尽脑汁的想象,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考虑,这些定义仍无法满足所需要的必要因素和实施条件,所以也不能算是对安乐死的准确定义。这些不同的理解都是如今社会对于安乐死的认识的一个阶段性符号,它们也都承载了不同时代对于安乐死定义的理解力和感知力以及接纳程度的趋势。
二、安乐死在世界范围的合法化问题
目前为止,安乐死在世界范围内一直都是被众多国家视为不合法的一种医疗技术。因为它与我们目前所建立起的传统道德观念、医德价值、人道主义原则相违背。安乐死的合法化面对极大挑战。但还是有不少国家在面对安乐死的的出现后才用相对积极的态度去接纳它。荷兰作为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与其后的比利时、西班等国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通过了此法案后都制定了严苛的执行准则。安乐死虽在荷兰已经合法化,但安乐死依旧属犯罪。荷兰安乐死实施决意看来,不仅能发现在面对传统道德观念的约束下,人们面对对他人实施安乐死时,依旧心有余悸。真正明确安乐死,并且由案例法通行“安乐死”的国家却是日本。日本1976年首次举办“安乐死国际会议”,会中提到:应当尊重人“生的意义”和“庄严的死”,从而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有条件地承认安乐死的国家,但目前仍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
日本通过的安乐死必须具备以下要求:
(1)根据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判断,病人已患不治之症且死亡已迫近。
(2)病人痛苦剧烈,且令人惨不忍睹。
(3)实行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减轻病人死亡前的痛苦。
(4)如果病人神智清醒,并能表达自己的意志,则需要本人的真诚委托或同意。
(5)原则上由医生执行,如果不能,必须有足够说服人的理由。
(6)实行的方法在伦理上是被认为是正当的。
在日本刑法规定,具备上述全部要求而夺去人生命的行为属于“正当行为”。为了消除病人肉体上的痛苦不得已而侵害生命的行为,可被认为相对于日本刑法规定的“紧急避难行为”。其依据是作为正当行为的违法性阻却和紧急避难的违法性阻却,即是通常构成违法的行为,由于特殊理由可不认作为违法。
安乐死合法化维护者认为,患者有自由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者说他们如果有这样的意愿是可以让医生对他们的选择予以实现。作为一个人,我们连自己掌控自由选择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都丧失了,那我们真正拥有的权利有是什么呢?如果社会大众同意患者自由的选择用“安乐死”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如果在行使这个权利时这种选择有另外一个人来执行,会有怎样的有关于道德的缺陷呢?再如果一个人有权死亡,并且在权衡了继续活着的利与饱受痛苦之后已经达到了这样做的决定,那么请求另外一个人来帮助执行这种合法的选择有何不可?这样另外一个人又有什么不对? 对于支持者的观点来看,这样的结论既是出于一种慈悲之心,可它并不以同样的形式在自杀的场合出现。
三、中国文化中对于死亡的理解与阐述
谈到关于中国人怎么理解“安乐死”时,回望过往悠悠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文化根基和传统道德模式、思考行为方式准则的华夏文明。历史中我们知道秦始皇不辞辛劳想要得到仙丹以求自己能长生不老,我们推崇尊崇的是儒释道三教合一。这种文化底蕴塑造出我们对于生死观的理解是人们惧怕死亡和一种希望获得长生不老的心理。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是:“未知生,焉知死”。他认为我们活着,首先你得先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和活着该去做些什么,对于死亡这么一个极其抽象的问题不应该过多假设和猜想。实际上,孔子退而求其次避开了阐述关于生死和本体的意义这么一个问题。他更多的给出一个让我们能参悟出的理解发醒怎么积极地去活着,那也就是他所体悟的活在当下,活在今生。这是中国儒家对于生死的一种阐述和态度。
道家相对于儒家的生死观而言对于死亡更深刻,呈现出一种坦然的态度。道家的老子取表象之外为其立足点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来解释他所宣崇的对于生死的态度。“安乐死”无非也是人类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的一种自我选择的问题,其受到争议的是在选择这种死亡方式后所要面对的可能无法得到真实准确个人意愿的一个道德问题。相对前面两种派别佛家对于“安乐死”的态度就相对激进很多。佛家认为人活着就是一种修行,在修行中无论遇到怎样的苦难痛苦,即使是备受折磨的活着也是修行中一部分。面对“安乐死”这一种“优化”形式的死亡方式也是不予赞同的,佛家认为任何形式的杀生都是不善业。人活着的修行是一种轮回,痛苦的源头源自他过去所应承受业力,故必须自己承担。
四、当代国人对于“安乐死”的认知
面对迅猛发展的高科技全球化一体的世界格局,国人对死亡的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安乐死作为一种现代的死亡方式也同样随着时代的大潮流不断演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在逐渐对安乐死的认知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就中国国情来看,“安乐死”使得濒临死亡的病人得以解脱,减轻病人家庭经济与精神的双重负担,节省社会医疗卫生资源。它同样也是对病人的一种体贴和尊重。是他对自己生命的一种选择。
也有人认为安乐死是一种否定医学的消极态度,医学的存在就是救死扶伤,无力医治就不去医治,不利于医学的发展。相对我们目前也没有办法明确的界定什么是不治之症这一抽象定义。也许这一秒还是不治绝症下一秒就攻克难关。
五、结论
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牵挂与牵绊,这些是我们作为人所必然要面对的关于生死的问题。于安乐死我们不能过早言论孰是孰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部分,自然无法避开社会性,它不能跨越一个时代而孤立的讨论,它必然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密切在一起。当今的中国在踌躇满志的朝着前方光明的充满希望地方发展。
学者们也开始不断反思关于生命与哲学直接关系,以及安乐死是否对于我们社会与人起到积极作用。而法律上尽管还在研究,在其研究过程中也不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种种置疑和诽谤,但随着文明的进程,安乐死终将会被法律所承认。生命对于每一个拥有生命的生物而言都是如此珍贵,了解生命,体悟生命,感知生命,掌控生命。
第五篇:我国物业管理诚信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业管理诚信存在的问题
1、物业管理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物业管理服务涉及到多个主体,物业管理服务涉及到多重权利义务关系,包括销售商品房的开发公司、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相互之间多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我国物业管理法律制度建设尚不完善,物业管理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加快物业管理的立法步伐,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已成为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虽然国家和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物业管理的法规、政策,但缺乏全国性、全面性的行业法律,使得物业管理中产生的大量的矛盾纠纷得不到合法解决,日益增多的物业管理案件也因缺乏法律依据而难以及时处理。没有相应的法规约束,物业管理违规成本低,物业管理相关主体诚信缺失现象严重。
2、物业管理体制转变带来的问题
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在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物业管理市场介入不规范。目前我国物业管理市场介入方式主要有接管、谈判和招投标。在实际操作中,物业管理的介入多是接管形式,即从开发商、政府手中接管,缺乏竞争。即使采用招投标方式,也不乏暗箱行为。这就阻碍了物业管理市场的发育,竞争机制难以形成。物业管理公司定位不清,服务意识淡薄,无竞争压力,服务质量低下。另一方面,一旦出现纠纷,则开发商与物业管理公司互相推诿责任。随着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物业产权多元化、商品化、货币化,我国物业管理由以前的政府分管而逐渐分离。目前,许多物业管理企业附属于开发商,导致一些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阶段缺乏专业的物业管理介入,建管脱节造成物业管理先天不足。对于具体问题。物业公司和开发商往往采取互相推诿的策略,最终使得业主只能不了了之,自身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3、物业管理企业自身的不实承诺
我国物业管理行业法律法规建设尚待完善,物业管理公司权利义务范围亟待明确规定。但也有些物业管理公司不注重自身形象的维护,做出自身有可能做不到的承诺。有些企业为了争市场份额,接管项目之前,不顾自身实力,做出不发生汽车丢失、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保证人身安全等承诺。而一旦发生事情,公司又无法或不愿负责,这就导致业主们与物管公司之间关系恶化。还有不少企业在订合同免责条款时,不注意风险规避。
4、业主的权利义务意识薄弱
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人们对物业管理的了解不全面,不深入。业主在接受“管理”时,对自身在接受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十分清楚。也有一些业主过于强调维护自身的权利,而忽略履行应有的义务。这就导致乱扔垃圾、占用公共物业、不交物业管理费、不遵守业主公约等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