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展与技术管理——集团技术创新申报材料(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3 11:1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究、发展与技术管理——集团技术创新申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研究、发展与技术管理——集团技术创新申报材料》。

第一篇:研究、发展与技术管理——集团技术创新申报材料

研究、发展与技术管理

——XX集团技术创新申报材料

XXX同志自2005年以来,一直担任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工作认真负责,仅2007年就经手审核各类方案300余项,重大施工方案10余项,重大方案均从方案审核到组织专家议论,值至监督实施,保证了各类工程顺利施工。

XXX同志担任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四年多来,工作严谨细致,兢兢业业,能认真履行总工程师的职责,贯彻国家和省市建工管理部门的各项规范和规章。组织落实法规、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在企业的贯标工作中认真负责,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在2008年度里,该同志因工作表现突出,被江苏省优秀总工程师。

在XXX同志在公司工作以来,大力推广建设部10项新技术,加强对“四新”成果的学些运用,同时结合本公司工程实践,大力推动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成果显著。

该同志有着长期从事土建技术管理工作,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施工经验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能团结带领技术人员抓质量管理、抓工程“创优”,卓有成效。

能常年深入施工第一线,指导解决施工中的难题,保证了施工问题能及时有效地解决。

在工作中能结合深基坑、高大模板、桩基工程、钢结构等重大工程,推广建设部10项新技术和技术成果,通过引进、学习、推广,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施工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XXX同志在管理理念中一直认为:设计是龙头,要建设一项优质工程,必须加强设计管理。一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必须始终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运作,尊重科学,尊重专家,实行科学决策。比如优质工程XX办公大楼,就先后召开各种技术咨询会、评审会、论证会、审查会达60多次,完成了大楼模型试验、环保评估、标准论证、风洞试验、光弹模型试验等25项课题的试验和评估论证,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保证了XX大楼前期设计工作的高质量。二是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论证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是实现设计意图的重要保证,它是施工单位对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机械设备、材料采购和使用、施工总进度计划、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规划。对重大和关键性的施工技术方案,邀请专家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主要从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论证把关,确保做到施工方案合理科学,施工工艺先进,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合理、机械人员满足施工要求,施工计划符合进度要求,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到位,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可靠,施工现场文明有序。

该同志一直把“安全就是效益”作为管理理念的重点。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强化对机构、人员、机械设备、操作环境、工艺流程等系统要素的管理和控制,建立科学、严密、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组建安全管理网络;规范安全施工操作规程;抓好安全教育;加大安全施工设备投入;制订安

全生产预案;实行安全文明施工;坚持安全生产检查,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运作。在该同志的管理理念里,一直保持着高严谨、高素质工作作风。

在该同志每个接手的工程中,都要建立“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保障措施和质量管理制度,注重从源头和根本上确保施工质量。XXX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建立质量管理实施办法。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质量规范,结合工程管理实际,组织编制《施工监控实施细则》、《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及质量管理办法、质量计划、质量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交(竣)工验收实施细则等,使工程的实施具有精到的程序性、规范性、操作性和控制性。

在2009年里,XXX同志带领相关人员精心研究、总结编写了《大面积不发火防爆地坪整体施工工法》。采用此工法进行不发火防爆地坪施工,有着一次性施工成型、确保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工效高等特点。

该同志不仅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也抓好“传、帮、带”,通过每年选定专业课题,对全公司的技术人员开设专题技术讲座、授课辅导。在日常的例行检查工作中,对具体工程进行分析点评,既解决了施工问题,也传授了经验。从整体上公司技术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

第二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与研究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与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并以市场为导向,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地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总之,适者生存,中小企业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 科技创新

引 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增长的良性发展时期。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推动这一经济增长的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大企业,而是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据统计,截止2002年,我国共有中小企业约2930万个,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的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全部企业总量的60%、60%和40%;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我国GDP近50%,出口总额的60%也是有中小企业提供的。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日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创新资金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科技人员严重不足、政策环境不优越等,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因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个世纪以来,由于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运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促使传统产业不断发生变革,新产品层出不穷,高科技产品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各个国家都在加紧确定和调整发展战略,其重点就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主要指标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这种新的全球经济形势,我国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等必然也要加快,进行战略性的调整。1999年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指出,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这对我国企业来说,这既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对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一个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如果能抓住这个机遇进行创新和改革,企业发展就能上一个新的台阶;否则将被无情地淘汰。

世界著名企业管理学家,美国华盛顿大学资源教授W.费尔德莱发表评论指出,任何企业离开现代科学知识,很难承认它是一个创造社会财富的实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目的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创新的技术,其劳动生产率越高,产品可能积压越多,亏损越严重。因此,当前我过广大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并以市场为导向,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总之,适者生存,中小企业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程度的提高,技术创新活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有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约65%的专利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仍然不高,无论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还是从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及创新效益来看,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研究开发投入、科技人员比例等指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国内大型企业的水平。

目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技术人才短缺

技术人才是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在技术创新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人才的作用尤为重要。但中小企业中缺乏技术人才是世界各国都极为普遍的现象。

我国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新增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人缺乏工作所需的技能训练。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不仅数量不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迄今为止,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仍然缺乏吸引力,与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人才竞争上仍然明显处于劣势。

根据2003年7月~9月对浙江省200对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企业技术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排序 技术发展的主要困难样本数 比例(%)

1缺乏技术人才 9357.9

2缺乏资金 3019.0

3技术信息、市场信息不足159.1

4设备落后 127.4

5政府政策限制 5 3.3

6其他 5 3.3

(摘自《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二)、资金短缺

资金短缺常常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从外部融资环境来看,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中小企业都感到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有:

1.资金获取来源过于单一,融资渠道越来越少

由于直接融资方式对资金使用者要求较高,限制较多,而且我国资本市场也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安排,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障碍大,从而转向间接融资方面。据国家信息中心的调查结果,有65.7%的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各种金融机构。但目前,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向大型化、城市化发展,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少。

2.银行信贷政策偏重于大企业

随着国有银行的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为降低不良的资产比例、加强与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竞争,各银行纷纷推出各自的信贷政策。当前银行信贷主要向个人贷款和建设项目集中,对工业贷款减少。且在对工业贷款的份额中,90%的新增贷款投向数量不足5%的AA级大型企业。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银行普遍认为大多数是流动资金贷款,规模小且分散,工作量大,融资服务成本高且收益少,加上信用担保机制及其体系的不健全,因此,当前银行的信贷政策并没有向中小企业倾向。

(三)、信息资源短缺

外部信息是企业认识技术和市场机会的重要基础。大企业一般较易获得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的服务,信息渠道也较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人才不足,搜集外部信息的广泛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较差,导致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信息来源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集思广义和各种建议,往往不能有效地抓住机会。

三、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对策

(一)、开拓中小企业创新的模式

1.跟踪型技术创新模式

跟踪型技术创新模式是指中小企业要关注并及时跟踪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最快的速度模仿,开发出与之相类似的新产品,借助领先企业的市场开拓成果,以较低的开发成分分享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中技术创新模式适用于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但资金不足,又不愿承担创业风险的中小企业。实行这种创新战略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对市场信息的及时把握,努力在产品的差异上做文章,加以改进和完善,并加大售后服务和广告投入,从而分得较好的市场份额。实施跟踪型技术创新应该是在学习基础上的二次创新,是在前人肩膀上再向上走一步的创造性活动。

2.合作型技术创新模式

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技术窗的物质基础条件和技术能力都比较薄弱,完全以自身的力量来开展创新活动,短期内很难提高创新的技术水平,而通过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来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则是一种十分明智的选择。合作战略可以是纵向合作——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合作,通过产学研究的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也可以是横向合作——产品及规模均较为接近的中小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研究中心,共同承担风险,获得利益。合作型技术创新模式是中小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1.政府出台各种政策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

目前已经提出的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建议主要有:第一,在国有商业银行中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部门,督促它们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第二、允许国有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时收取更高的利息,使大银行更多地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第三、由政府或其他组织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机构,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等。

2.建立健全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当前我国银行面临的障碍之一是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信息不透明,财务不明晰,运作不规范。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又一重要手段是建立中央和地方分层次的由政府支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将由财政出资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逐步转变为按市场化原则运作并接受政府机构监管的股份担保公司。从试点的情况来看,此类机构占全部担保机构的90%。

(三)、大力推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服务

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努力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对于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构建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汇集并不断壮大企业的人才队伍,进而最大限度发挥其智力潜能,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从总体上包括物质激励,也包括精神激励;既包括正激励,也包括负激励。其中物质激励应是激励机制的基本内涵。

2.优化人才汇集环境

在企业内部,应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包括张扬个性、不求全责备、尽力满足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充分放权、授权,委以重任,予以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倡导和营造创造性、自主性、人情化的企业,形成宽松和谐、奋进的独特的文化力,产生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进而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3.大力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

中介服务机构是知识技术流动传递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有效地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为知识技术的供求提供一个适宜的场所。最近几年来,政府推出了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的一系列措施,以建设技术创新的支撑服务体系。

21世纪的今天,在新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加入WTO等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中小企业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了的环境对中小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2003年1月1日,《中小企业法》正式实施,作为一部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法律,它将使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得以宽松。为了适应变化了的外部环境,中小企业必须要创新运行机制,在变化中找机会,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约束”,实现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进而走上国际化经营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伟 《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 [M]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年

2.刘国华 沈君 《转型经济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研究》 [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

3.刘车 《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 [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

4.俞仁龙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M]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

5.周立群 谢思成 《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 [M] 人民出版社 2000年

第三篇:技术创新与企业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企业的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各位评委:

你们好!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随着企业逐渐走向成熟,所要追求的不再是短期收益,而是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他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使企业的发展靠 适应 外部环境变化 的 持久竞争力 来支撑。

只有技术创新,才有企业的发展,技术创新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是企业保持持久生命力的动力之源。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有:

1.技术创新使企业突破生命周期束缚,走向全新的发展阶段。生产制造企业的生命周期与其产品的生命周期紧密相连。如果企业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那么随着新产品的成长发展,企业也将获得新的生命力。技术创新不仅能够使企业摆脱产品生命周期的限制,还能使企业突破原有产业领域边界,在新的产业中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技术创新使企业在市场获得有利地位,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拼规模、拼资金等,只能占领一时的市场,而依靠技术创新,才是企业在市场上长久的立足之道。技术创新能从多方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一,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使企业获得成本领先优势;其二,技术创新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的主要途径,为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和企业规模扩张创造条件;其三,技术创新能实现产品批量化生产,扩大生产规模;但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现状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许多领域仍然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总体水平仍处于低端,绝大多数领域的技术制高点为发达国家所控制。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核心硬件、系统软件大量依赖进口。许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产业及主导产品的生产,往往不是建立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而是依靠外国 技术和装备进行生产,如在医药研发领域,90%以上的化学药品为仿制药,医疗 器械设备大量依赖进口,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

总之,技术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技术创新能够使企业突破生命周期限制,赢得竞争优势,构筑核心能力,企业的发展也才获得永恒的动力,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主创新是破解关键技术受制于他人的必然选择,坚持自主创新,任重而道远,需要众智所为,众力所举,齐心协力。然而做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兼任社会赋予的责任,努力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在科技强国的建设事业中铸造新的丰碑。

第四篇:技术创新管理概论及其发展研究(共)

技术创新管理概论及其发展研究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近几年来,出现了一大批依靠技术创新而成功的企业典范,技术创新管理作为新兴的管理理论前沿,得到了大批国内学者的青睐,并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然而在技术创新管理方面进行的研究和得到的成果还很少,有关研究文献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本文试图从技术创新管理这个角度出发,在对其进行规范定义的基础上,对近些年国内外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研究及成功范例,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评价,以期总结研究成果,明确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技术创新管理;企业;研究;经济发展

引言: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企业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载体,企业的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决定企业竞争力,并且对整个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在技术创新中,科技型小企业和大企业一样重要。大企业具有较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使它们有能力从事产品创新与大规模的工艺更新,而科技型小企业很多是由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科技人员创办的,机制灵活、决策果断,一旦有资金支持,会更愿意从事创新。

正文:

一、技术创新管理的定义

自“创新理论之父”熊彼特在20世纪30年代开创技术创新理论以来,经过众多学者的补充和丰富,技术创新理论日渐完善。美国伯格曼等定义技术创新是指由技术的新构思、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技术创新管理专家、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定义“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技术创新管理(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又称为技术革新,是技术变革中继发明之后的一个技术应用阶段,技术创新管理的概念提出迄今已有70多年,但至今尚未形成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义。

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管理是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是技术创新管理包括新产品与新工艺以及产品与工艺的显著变化。国内学者认为技术创新管理是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产品或新工艺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过程。在本文的研究中技术创新管理主要是指技术领域或技术意义上的创新管理,在这里把技术创新管理界定在技术或者与技术直接相关的范畴,而不涵盖体制、组织、结构、营销创新管理等管理创新管理的范畴。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主要活动由产品创新管理和工艺创新管理两部分组成,包括从新产品、新工艺的设想、设计、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开发、认同与应用到商业化的完整过程。

产品创新管理——为市场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创造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新质量;工艺创新管理——引入新的生产工艺条件、工艺流程、工艺设备、工艺方法。技术创新管理不仅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器,而且也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催化剂。技术创新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来保持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当前和长远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企业除了在充分重视核心产品的技术创新管理的同时还必须重视管理创新管理。

如前所述,技术创新管理是指由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其中,“技术的新构想”指新产品、新服务、新工艺的新构想;“技术组合”指将现有技术进行新的组合;“实际应用”指生产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采用新工艺或对产品、服务、工艺的改进;“经济、社会效益”指近期或未来的利润、市场占有或社会福利等;“商业化”指全部活动出于商业目的;“全过程”则指从新构想产生到获得实际应用的全部过程。

技术创新管理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为了使各种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企业整个系统运行更加和谐高效、生产能力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发挥而进行的发展战略、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运作方式以及具体的管理方法与技术以及文化氛围等方面的管理。

吴贵生等人认为技术创新管理理论是从技术管理理论演变而来的。技术创新管理是对从技术起源(技术发明,主要指R D)到技术实现(包括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的商业化、产业化过程)的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及其组织、管理,是对技术创新的管理。

葛新权等人根据现有文献,按时间顺序归纳出了四个技术管理学派,即R D管理学派、创新管理学派、技术规划学派和战略性技术管理学派。

杨加陆、方青云等人认为企业的创新管理不同于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的对象是管理活动,目的是使管理适应内外部条件的变化,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创新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创新活动,目的是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提高创新活动的成功可能性。由此,可以引出创新管理的三种互相联系的不同含义:一是管理的创新;二是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三是创新型管理。

二、技术创新管理的对象及类型

企业家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管理的主体,主要是由三个方面决定的:企业家不同于技术人员。企业家不同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创新的过程中,通常要求企业的生产、市场、研究、人力资源和财务等部门的通力合作,而这只有在企业家的领导下才能避免各部门的局限性,将整个企业的资源组织起来,达到技术创新的目标。阎军印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体系研究中提到技术创新管理体系运行的外部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技术创新的经济环境;技术创新的技术环境;技术创新的管理体制环境;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技术创新管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一般而言对于技术创新管理的分类都是根据创新管理对象、创新管理程度、创新管理来源等角度来进行分类。

1、按创新管理的对象分类

根据技术创新管理中创新管理对象的不同,技术创新管理可分为产品创新管理和工艺(过程)创新管理。

产品创新管理是指在产品技术变化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管理。按照产品技术变化量的大小,产品创新管理又可细分为全新(重大)的产品创新管理和渐进(改进)的产品创新管理。产品用途及其应用原理有显著变化的可称为全新产品创新管理。渐进的产品创新管理则是指技术原理本身没有重大变化,基于市场需要对现有产品进行功能上的扩展和技术上的改进。

2、按创新管理程度分类

根据技术创新管理过程中技术变化强度的不同,可将技术创新管理分为渐进性创新管理和根本性创新管理两类。

渐进性创新管理是指对现有技术进行局部性改进所引起的渐进性的技术创新管理。根本性创新管理是指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管理。它往往伴随着一系列渐进性的产品创新管理和工艺创新管理,并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3、按技术创新管理的来源分类

根据技术创新管理的来源不同,可将技术创新管理分为自主型技术创新管理、模仿型技术创新管理和引进型技术创新管理三类。

自主型技术创新管理是指依靠自我技术力量,进行研究、开发新技术并实现其工程化和商业化生产的技术创新管理。自主型技术创新管理要求企业须拥有高素质创新管理人才和较雄厚的资金保障。模仿型技术创新管理指通过模仿已有技术成果的核心技术,并根据自我实际情况作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

三、技术创新管理的内容

一般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基本内容由五个方面构成。

技术创新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概念、分类、过程和管理要素等。

技术创新决策。技术创新决策贯穿于技术创新管理的各个部分,但集中的、影响大的决策主要是技术创新战略制定和技术选择。

技术创新活动环节的管理。主要包括开发管理、新产品生产和营销管理、技术转移管理。技术创新的要素管理。主要包括技术信息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技术创新的组织管理。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的组织和激励。

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每一项技术创新的持续性要素的管理;第二层次是从整体上对技术创新流的管理。企业应自觉地对每项技术创新的持续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对技术创新机会的管理;对技术创新学习的管理;对新企业家精神的管理;对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的管理;对技术创新收益的管理。

技术创新管理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创新的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的决策管理;技术创新的过程管理;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创新的制度管理;技术创新的营销管理;技术创新的文化管理。

四、技术创新管理的职能和特征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行使着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职能。如果这些职能或职能部门的作用不到位,甚至有些职能或职能表面之间起负作用,就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创新职能的正常发挥,造成整个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创新功能的降低。

白俊红在《创新管理概念、框架及若干问题研究》一文中提到技术创新管理并不是对技术创新本身的管理,而是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管理,其特征主要表现在适应性、持续性、全面性、结构性、社会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1、技术创新管理是基于技术的活动

技术创新管理与非技术创新管理的区别在于基本手段,技术创新管理是基于技术的活动,而不是基于管理、组织、制度的变动。这里的“技术”是一种广义概念,它应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根据自然科学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流程、加工方法、劳动技能和诀窍等;二是将这些流程、方法、技能和诀窍等付诸实现的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装备;三是适应现代劳动分工和生产规模等要求的,对生产系统中所有资源(包括人、财、物、信

息)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知识经验与方法。

2、技术创新管理对“技术”变动的程度有较大的弹性

从技术的发展来看,既存在技术的根本性变动,也存在技术的渐进、微小的弱变化。技术创新管理在概念的外延上,不仅包括新产品、新工艺,也可以包括对产品、工艺的改进;在实现方式上,既可以是在研究开发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管理,也可以将已有技术进行新组合而实现创新管理。而且技术创新管理的效益高低不能直接仅用技术变动的强弱和大小来衡量,它还与市场的销售量及市场份额、单件产品或服务的收益率等因素有关。

3、技术创新管理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概念

与技术发明(创造)不同,技术创新管理不是纯技术活动,而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活动,从本质上讲,技术创新管理是一种以技术为手段实现经济目的的活动。技术创新管理的关键在于商业化,检验技术创新管理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商业价值(有时也包含社会价值)。

五、技术创新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金融危机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是我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对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的关键“科教兴国”战略是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科技大会上提出的。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管理”。“加快国家创新管理体系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在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支持和鼓励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理顺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关系,努力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现在的30%提高到60%以上。

2、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拼资源式的粗放型增长己经很难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现代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实践证明,企业搞技术创新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发展规模经济,实现结构优化,而且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供给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是振兴和发展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必然要求

技术创新管理是提高企业的增长质量和效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根本途径。国有企业发展正在进入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时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工艺升级、产品换代,根本途径在于推进科技进步,在于技术创新管理。同时,技术创新管理是推动企业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倍增器。高新技术产业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倍增器。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的生命力就在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能力。

六、技术创新管理成功典范

苹果和运营商谈判的时候,他们通常会说:所有喜欢iPhone的用户都是我的用户,而

不是你的用户;尽管在使用你的网络,但他所有的东西都是在我的网上下载的。其实,无论是电脑、手持终端,苹果都有很强的客户掌控能力,所以苹果在与运营商合作中会很强势。而这种对客户的掌控能力,其核心是基于产品的差异化定位、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并且永远领先一步,从而形成对产业链的话语权和掌控力。

铭远咨询高级合伙人史志伟认为,iPhone成功模式的第一阶段就是依托技术创新,创造性地树立一个具有行业标杆地位的终端。以这样的方式掌控客户,从而获取整个价值链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预期iPhone可以为电信运营商带来大量用户和关注的前提下,AT&T与苹果签署独家合作协议,对通过捆绑iPhone而新增的用户收入与苹果共享。这种模式第一次开创了终端厂家与运营商收入分成,并且分成比例高达30%。该模式也颠覆了欧美盛行的“手机定制”模式,第一次上演终端厂商“定制”电信运营商。在与AT&T合作中,苹果占据了强势地位:机身无AT&T标识,软件设置完全由苹果决定,如iPhone的手机音乐就设置成支持Wi-Fi下载的iTunes模式,而非AT&T自己的音乐服务。

iPhone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当前的模式,以运营商价格补贴形式降低终端进入门槛,吸引更多用户,通过苹果的网上应用商店APPStore获取长期盈利。此阶段,核心是苹果领先竞争对手一步,创建的网上应用商店模式。苹果通过APPStore开放平台,让用户在上面付费下载各种音乐和应用,苹果再跟内容提供商和应用开发商分成(所得收入与合作方3:7分成),建立利益驱动的合作伙伴共赢机制,形成马太效应和正向反馈,既为用户提供越来越多更具吸引力的应用和服务,也为合作伙伴和自身带来收入的快速增长。此模式中,苹果在价值链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样很强大,其掌握了价值链的两端,上游是自由软件的开发者、音乐厂商,下游就是用户。

第三个阶段,苹果不久前正式发布移动互联网广告发布平台,即iPhone OS4.0和iAd,与App Store进行衔接,苹果正式从应用的Web2.0发行迈向广告的Web2.0发行。这个模式将以移动互联网广告发布平台为一个赢利点,在各类终端上发布广告,这也将会使得苹果与Google在互联网广告发布领域发生正面的PK,目前双方在这方面的竞争已经很激烈。

通过前面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苹果iPhone模式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基于产品的差异化定位、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永远领先竞争对手一步,形成对客户掌控力,从而形成对产业链的话语权和掌控力,从而在合作中赢得主动,获得快速且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结尾:

在信息化的时代,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会是技术的创新,谁把握住了他,谁将能成为时代的领跑者。正是依托于技术的创新,硅谷才会成就了一大批的企业神话。他们之中有以操作系统发家的微软帝国,有时常给人惊喜的苹果公司,有互联网的巨头谷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科技进步的力量就是技术的创新,而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就是技术创新的助推剂。技术创新管理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命运,企业的前途也就取决于决策者对技术创新管理的理解与诠释了。

参考文献:

【1】 郑海鳌, 周文泳, 尤建新.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政府投入科技项目绩效管理组织与流

程设计[ J ].中国科技论坛, 2009(8):15-19.【2】 苗启虎, 陈洁, 王方华.技术创新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及治理[ J].科学学研究, 2006

(2)130-134.【3】 陈劲, 郑刚.企业技术创新管理: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 J].管理学报, 2004

(7):119-24.

第五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发展方案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发展策略

一、知识产权对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已经是和跨国公司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竞争。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必须依靠知识产权的灵活运用。知识产权不仅是大企业的法宝,同样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产品附加值指通过智力劳动(包括技术、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人工加工、设备加工、流通营销等创造的超过原辅材料的价值的增加值,生产环节创造的价值与流通环节创造的价值皆为产品附加值的一部分。其中的高附加值产品指智力创造的价值在附加值中占主要比重,具有较高的价值增长与较高经济效益,商品拥有高额利润。

(2)抢占市场份额,确保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企业不仅要通过自主创新培育出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进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要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权益,只有这样才能持续维护自己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3)维护经营安全,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任何一项知识产权都要耗费企业大量的研发经费、研发人员的大量时间、精力,通过申请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有效防止竞争对手对知识成果轻易的模仿、抄袭和无偿使用。

(4)拓宽融资渠道,夯实企业资本实力

知识产权是一种有市场保证的技术,为了保证企业的市场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购买专利。近年来,我国不断修改相关法律,放开技术入股的比例。随着相关部门的不断努力,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同时银行的专业性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作为资产可以抵押贷款,使知识产权可以直接实现资本化。

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能享受到各种国家优惠政策,所以,中小企业都想尽办法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我国修改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办法规定:一个发明专利或六个实用新型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一百分中的三十分,所以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专利几乎是没有机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

二、如何做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

1、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可以分为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商业秘密战略等。对于中小企业,虽然不需要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组织机构,但也应有专门的人员或由其它人员兼职从事这方面的管理工 作,当然也可聘请知识产权专业律师提供这方面的法律服

务。

2、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即制订商标、专利或商业秘密等企业相关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分别对管理模式、工作流程、侵权监控、权利保护、绩效考核、教育培训等方面加以规范化。

3、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促进知识产权的形成。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专利战略以其具有技术性特点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有着独到的功能和作用,也显示出技术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紧密关系。

4、建立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系统,以随时跟踪和补正企业知识产权的申请、投资入股、交易转让、许可使用、法律争议情况以及相关信息。

三、实践中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1、在进行新的项目研发之前,最好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专利数据库,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 和分析,确定研究开发方向,使企业的知识产权在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发展,始终保持先进性,避免重复研究,浪费资源。利用国家最新发布的专利及技术信息及时制订和修改市场战略。专利文献的分析 和利用可避免企业的重复开发,同时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起点。

2、通过检索和对比分析,确定具备专利申请条件的项目,及时的将自主开发的技术申请专利,进行有效的保护,使之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还可以避免该技术落入竞争对手手中,造成竞争中的被动局面;

3、通过知识产权专家的指导及时对企业知识产权状况进行分析和预判,制定预防和保护措施。一定要注意对自己的技术进行保密,在申请专利之前不要公开销售、展览和以论文等形式发表。否则,该技术将无法进行专利保护,成为公知技术,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

4、确立品牌的全面保护意识,通过知识产权专业机构检索商标数据库以避免使用已有商标,并在启动使用新品牌的产品或服务之前查询和注册商标,通过商标注册有效的防止侵权和假冒,并逐渐确立本企业的品牌优势。

5、对本企业的商业秘密及时建立保密制度、采取保密措施,与相关的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在与商业伙伴谈判和共享信息时,应在适当的时机起草保密协议。

6、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企业的产品如果进入国际市场,则首先考虑在拟出口的国家及潜在的出口国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例如申请专利或注册商标。

7、可以将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转让或许可,创造直接的利润。

8、及时跟踪市场并确定你的知识产权是否被侵害,如果发现你的知识产权被侵害,可以委托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下载研究、发展与技术管理——集团技术创新申报材料(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究、发展与技术管理——集团技术创新申报材料(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煤矿技术创新论文煤矿技术论文: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摘 要:系统介绍了山西潞安环能股份公司王庄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的创新举措和实践经验,在集约高效,安全文明生产方面的显著成效。 关键词:煤矿;安......

    燃气管道工程质量与技术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如今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燃气管道工程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燃气在城市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便利,但同时燃气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如燃......

    技术创新与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并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依旧是建立在劳动和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企业创新发展演讲稿:企业技术创新与发展(5篇)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环境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当前,市场越成熟,则愈趋于复杂和多变,竞争也愈显白热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已非易事,谋发展则更见功夫。企业必须不断......

    课题研究与教师发展(优秀范文五篇)

    课题研究与教师发展 学科实践教学与教育教学科研的有机衔接与高效渗透,一直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我们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瓶颈。安于现状的心理,使我们的教师不愿专业成......

    白酒产业技术创新与品牌塑造的研究

    白酒产业技术创新与品牌塑造的研究 作者:傅国城 白酒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蒸馏酒,它的独特风味不仅有别于其它蒸馏酒种,就其本身,也由于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形成了丰富多彩......

    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问题与研究(共5篇)

    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问题与研究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而占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则是这一主体中最活跃、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

    2009年扬子空调节能技术创新与发展论坛

    2009年扬子空调节能技术创新与发展论坛(资料)  扬子空调总公司是一个有着二十年专业制冷技术、国内最早的空调器生产企业之一。公司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扬子工业开发区内,毗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