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宜章县传承与发展研究
宜章县“十三五”历史文化
传承与发展研究
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长远战略,到十八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许多地方纷纷提出象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象抓工业项目一样抓文化项目,加快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跨越,实现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文化也受到格外重视,并积极探索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健康、持续发展的途径。
宜章,背倚三湘四水,面向粤港澳,古称“楚粤之孔道”,今为湖南“南大门”,对接广东省第一城。自隋朝建县以来,历史的沧桑给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它们可以鉴史、育人、兴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如何保护、开发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使宜章的历史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为把宜章建成建成郴州“大十字”城镇群新的增长极,湘粤共建开放合作试验区的主战场和“湘粤边城、山水绿城、宜居新城”的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我们必须深人思考、认真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宜章历史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
宜章作为湖南的“南大门”,从建县于公元617年起,至今已有1397年的历史。976年,为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称宜章。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形成了悠久、灿烂而典型的宜章历史文化遗产。从秦骡马古道的历史沧桑,到“一门九进士,隔巷两尚书”的美誉;从宜章“三堡”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到湘南起义的波澜壮举等等,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更影响和推动了宜章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文化强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宜章现有文化遗存177处,其中古遗址28处,古墓葬14处,古建筑102处,石刻8处,近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8处。历年来有6处(点)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1处(点)由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4处(点)由市、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有1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有1项;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有5项;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3项。主要有:
一是“楚粤孔道”的边塞文化。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三年(西元前二一四年),石板路面,宽二至三米,到东汉建武元年形成五里一亭,十里一驿站的湘粤古道,经过历朝维修,在 2
已过去的两千年中,成为了沟通中原与岭南一带的交通要道。千百年来湘粤两地的盐铁运输,沿途的石板路面在水滴石穿中留下的无数凹陷骡马蹄印,给世人留下了难以尽诉的历史故事。宜章是“湘南边陲,楚尾粤头,居七泽之末,联五岭百粤之徼,进可制韶关,退可蔽衡湘,固南北之咽喉,势险要之当防。”其境内的笆篱堡、黄沙堡、栗源堡,统称宜章笆篱三堡,为明代建设的军事要塞,进可攻,退可守,堪称“孔道”之要冲,扼湘粤孔道之咽喉。更给宜章人民留下一段段厚重的历史和文物古迹。
二是古代人文的书香文化。宜章自隋朝建县以来,自古有“一门九进士、隔巷两尚书”的美谈。生于唐公元845年的都统将军黄师浩,年青时在浆水村附近的石虎山景止书屋苦读,后考取武进士,出守智州(今甘肃徽县),公元860年他在浙东平定乱贼时牺牲。唐朝以其“累立战功,威震华夷,始升副将,继膺都统,铁面丹心,委身殉难,其功与节,深可嘉悯,”封他为武陵侯,宋朝以后历朝历代皇帝都有加封,有“灵佑侯”、“昭德侯”等称号;位于宜章县城关镇南关街李平章家庙又名三星祠,为五代后周宰相李谷后裔李氏族人祭祀先祖李谷的场所。宋元丰八年(1085)中进士,勤政为民,重教兴学的浮梁主薄,以至官拜司农的杜唐卿;“一门九进士”里的南宋嘉泰二年中进士,官终尚书吏部郎李伯湛;更有“明朝隔巷两尚书”的政治人物,永乐九年(1411年)中辛卯科三甲第
二十七名进士,授监察御史,历任陕西按察副使、应天府尹、兵部右侍郎,正统十年(1445年)进兵部尚书,最后为护驾而死于土木堡之变乱军之中的邝埜。明成化四年(1468),湖广乡试中举人,成化八年,登进士,历任行人、御史、两广布政使、南京右都御史,官至南京户部尚书的邓庠等等一大批著名的历史人物。
三是烽烟四起的红色文化。宜章是1928年1月朱德、陈毅领导湘南起义的年关暴动策源地,全县有3780人跟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解放后被国家民政部认定的革命烈士有1670人。也正是有了湘南起义才有井冈山会师和巩固的井冈山根据地。早期辛亥革命追随孙中山的彭邦栋;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领导人、工人运动杰出领袖邓中夏;大革命与湘南年关暴动中的高静山、李文香、毛文科、吴泗来、胡少海、张际春、陈光、欧阳毅、曾志、彭儒、肖新槐、吴仲廉等众多革命先烈与前辈,他们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红军长征突破国民党反动派在宜章设下的第三道封锁线和抗日战争时期,以罗良民为代表的宜章儿女,更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故事。在宜章这块红色土地上,也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邓小平、彭德怀、陶铸等许多伟人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光辉足迹。
四是新时期的英模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后,宜章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阶层都涌现了一大批英模人物。有全国 4
劳动模范、省模范共产党员、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李常水;先后被评为全县第一批省级科技示范户、省“十大农家女状元”、省“三八”红旗手、省“十佳乡镇企业女厂长”、“双学双比女能手”、“湖南省县乡村优秀实用人才”等称号的刘贤玉;被追认为全省优秀教师的李黎明;全国劳模李建龙;大山卫士刘真茂;退休后先后获评“宜章县十佳老干部”、“感动宜章2011年十大人物”、“郴州市文明市民标兵”、“湖南省四好老干部”、“湖南省学雷锋优秀志愿者”、“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中国好人”等称号的袁贤光等等,这些先进人物和好人能人典型的事迹红遍大江南北,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奋进的有形动力。
二、当前宜章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近年来,宜章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文化强县”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围绕“留住历史记忆,存续文化密码”主线,不断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与利用,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力推进了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较好较快发展。
一是着力保护文化遗产。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为重点,积极上向争取项目和多方筹措资金近1100万元,先后对湘南年关暴动旧址进行了
大规模的修缮、还原和消防、安防工程建设。在成功申报邓中夏故居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的同时,完成了邓中夏故居的维修方案和保护规划方案,白沙圩乡腊元古村落和莽山黄家塝古村落等两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方案。集中人力、物力发掘“湘粤古道”的历史文化内涵,整理出具有历史、科学价值的资料,为“湘粤古道”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县馆藏文物摄像、测绘、体量、完残程度等信息采集工作513件,其中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120件,一般文物378件。(文博系统503件,外单位10件)。目前,已采集300余件一普文物的基本信息,核实、修改文物信息200余件,拍摄馆藏文物照片1500余幅。
二是着力加快文化设施建设。近年来,宜章县委、县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文化惠民”工程,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点建设850个自然村,安装直播卫星11780万套(户),有效解决了全县5万多农户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问题。县广播电视台节目编辑、制作实现数字化,全县城乡数字电视用户发展到6.9万户。建成了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县文化馆、县图书馆晋升为三级馆,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点。组建13支农村电影放映队,投放高清数字电影放映机20台,实现数字电影放映全覆 6
盖。建成2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71个农家书屋,全面实现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和文化广场的目标。相继建成了文化影视中心、中夏广场、宜人文化广场、尚书文化广场、等近20多个群众休闲、娱乐场地,全县基本形成以县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队为基础的社会文化活动网络。
三是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广场舞比赛、群众文艺汇演、书画比赛、非遗展演、青年才艺大赛,举办“莽山瑶族盘王节”、莽山杜鹃花节、全县文化艺术节,成功承办郴州莽山生态旅游节暨湖南旅游节闭幕式、中国(郴州)“林中之城、休闲之都”国际旅游节文化节、中国(湖南)经色旅游文化节暨“红色湘鄂粤、高铁一线牵”大型主题活动等一系列大型节会活动。借助由国家出钱,免费为群众提供节目欣赏,免费为群众搭建演出舞台的惠民政策,精心打造“骑田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把“骑田大舞台”引入机关单位,搬下基层社区,最大限度地使文化活动进百村、入万户,全县上下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才情和激情不断得到了激发。每两年定期举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章夜故事”大型巡游活动,涉及20个乡镇,参巡人数达20万人以上。2014年,我县成功入选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四是着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
化产业,全县现有新闻出版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广告会展服务、文化设计服务、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制造销售、文化用品生产销售、文化产品生产销售、文化产品代理服务等14个门类文化企业。高度重视文化新型业态发展,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成立了莽山艺术团有限公司,已经开始运营。总投资达7000千万元,含观光、休闲、养植、购物、品尝、农事活动、水上游乐于一体的莽山生态旅游瑶族文化度假村项目正在抓紧实施,目前已完成了大坝、游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正整体推进瑶寨兴建和改造。总投资达10500万元的红色文化广场,已完成投资5600万元,预计2015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莽山实景演出剧目项目正在进行剧本的创作,项目可研报告等前期工作正在设计中。
宜章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工作手段和方式上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由于现实和传统的因素,开发利用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开发利用理念滞后,相关部门和不同人群的思想认识和利益要求存在差异;二是管理机制体制不畅,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尚未打破;三是资源规划力度不够,缺乏统一规划和经营意识;四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等。
三、对宜章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文化强县”发展理念和构建宜居宜业宜游新宜章发展目标,围绕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宜章要进一步加快文化强县建设,全力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在“十三五”规划中,要重点实施好五大工程: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县域总体规划体系进行同步规划建设,加快完成建设县文化艺术中心(含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县广电中心、县体育中心和特色文化街区为代表的标志性文化建设工程。整合乡(镇)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按照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要求,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整合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鼓励乡土文化能人、文化艺术爱好者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筑牢基层文化阵地。
二是文化资源发掘工程。充分发挥宜章县历史文化的资源优势,对宜章县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纵深挖掘与整理。建立以“宜章夜故事”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莽山瑶族盘王节”等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莽山蕨根糍粑制作技艺”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传承基地。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历史文化资源台帐档案及全县历史文化资源库,启动非遗保护数字化工作。对县内的名胜古迹、历史人物、民俗文化逐一编纂成册。对一
批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包装、积极申报,力争列入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文物保护单位。
三是文化精品打造工程。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面向全国引进文化旅游战略投资者,高起点规划建设莽山瑶族演艺中心文化工程项目。实施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即编创一台以“莽山传奇”为主题的大型实景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力争通过3-5年精心打造,使莽山成为国内外叫得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编创一部戏剧《我的爸爸妈妈》和一批地域特色的原创歌曲和小品,精心打造“骑田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加强文化遗产精品传承,对宜章夜故事、莽山瑶族盘王节、蕨根糍粑制作技艺等地域性文化,进一步挖掘、保护、包装和提升,打造宜章文化品牌。
四是文化旅游促进工程。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景区景点的深度结合,实现旅游文化化、文化产业化。加快莽山瑶族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莽山瑶族生态休闲文化游;实施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邓中夏故居和宜章县委旧址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复提质等工程,完成湘南起义纪念馆提质改造工程,打造缅怀先烈红色文化游;实施秦骡马古道开发,推进中夏公园、尚书文化广场、北门岭红色公园提升,打造探寻古代历史文化游;实施一六温泉城、五岭长城温泉和莽山温泉大酒店等温泉线路包装,促进温泉之乡建设,打造宜章温泉度假文化游。
五是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围绕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制定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文化艺术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定期选送理论、新闻出版、文艺和文化经营管理方面优秀人才到高等院校、先进地区集中培训。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重视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做好民族、民间老艺人的保护,使传统文化艺术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采取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吸引文化人才到宜章创业;鼓励文化单位、企业通过高薪聘用、客座制等方式,面向市场引进高层次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积极引进名家大师来宜建立创作室、艺术馆,带动全县文化艺术向更高层次拓展。
第二篇:传承与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 MBA研究生学术报告总结
第 次
XXX
一、学术报告时间
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
三、学术报告题目
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五、本人体会
六、学院相关专业教研室评语及成绩
一、学术报告时间
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
张应杭教授浙江大学四大名嘴EMBA主讲
董晓宇教授清华大学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杨继瑞教授重庆工商大学校长
三、学术报告题目
《传承与发展》
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张应杭教授《儒、道、禅与管理》
全面阐述了儒、道、禅三种极具代表性的东方哲学理念和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报告从总体上讲述了中国式管理的基本特点,然后分门别类地讨论了儒家、道家和禅的理念,中间穿插了教授自己的感悟和海外对儒道禅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一起搭建一个中国管理理念的平台。
董晓宇教授解读《十八大后企业与政府新关系》
概述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对中国、东南亚和欧美的政企关系做了对比,并找到了引起这些差异的环境因素。着重介绍了中国特殊环境下存在的特殊的政企关系,揭露了民营企业在特殊的政治背景和扭曲的经济环境下所遇到的困境。在十八大召开后的大背景下,政企之间的关系有望获得新的突破,教授以国企改革为例,深入剖析国企改革的思路、内容以及期间产生的利益纠葛,引出当下民营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复杂性和转型期两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市场化改革带来了新突破,也为民营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力促企业、政府双转型。
杨继瑞教授《中国经济若干问题及走势》
从五个问题着手深刻剖析中国经济走势。第一个问题:解析2014年中国GDP增幅。
1、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经济仍处于调整期,或称“第二轮调整型增长期”;
2、2014年我国经济依然存在着“换挡期”的下行压力;
3、2014年支持我国经济向上的因素主要是出口状况稍好以及今年的政策效应与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第二个问题:中国
2014财政政策抉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4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财政货币政策延续“一松一紧”搭配。调整支出结构,扩大减税力度。当前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而减少政府干预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减税规模,明年财政政策应向减税倾斜,加快营改增改革进程。第三个问题: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抉择。201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方面,要保持流动性适度充裕,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一手抓风险防范,一手抓促进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把钱用在刀刃上。“稳”字当头 注重风险防控。由于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防范金融风险压力加大,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存在趋紧压力。同时,潜在的通胀压力也会限制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人民币在2013年高歌猛进,人民币兑美元近期加速升值。预计2014年对人民币继续升值,即期汇率达到5.95。第四个问题:2014年中国改革的重点、热点。
1、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着力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和结构优化,改善投资管理和服务;
2、要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积极拓展出口市场,强化多边双边及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对外开放向纵深拓展。(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
3、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4、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下大气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5、要坚持绿色低碳清洁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狠抓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毫不放松抓好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6、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落实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7、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
8、住房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化,行政手段调控将逐步淡出。第五个问题:中国2014最值得关注的产业投资领域。环保产业投资;文化产业投资;消费服务业投资;医疗产业投资;养老产
业投资;现代农业投资。
五、本人体会
在听完张应杭教授的报告后,我觉得从儒道禅的层面来看待管理问题,让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不少,不再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那点琐碎小事。儒家道德心的三大修持原则(德性立身、以和为贵、中庸为美)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的三大法宝,以道德心、和谐心、平衡心为立世之本、处世之道,凡事顺其自然,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活自然能美好很多。道家的自然而然、阴阳和谐、虚静守弱和佛家的守持戒律、离相禅定、智慧度愚痴,同儒家的原则归根结底都述说着同一个意思。由此可见,世间道理本出同源,不过是表述方式和传诵方法不一样罢了,只要守住本心,宽容待人,凡事顺势而为,自然能水到渠成。
董晓宇教授精辟地总结了当前中国政企之间的现状与困境:离不开、靠不住,扭曲的主体和扭曲的关系。当前,在中国的经济环境下,政府的调控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不但表现在产业的调控方面,同时政府每年将大量的扶持资金花费在扶持项目上,几乎每个部门都掌握了专项资金。由此,政府部门成为了企业争相结交的单位。对政府部门而言,掌握了专项资金,就相当于掌握了权力。企业希望从政府部门获得利益,如土地、扶持资金等,这是双方关系的基础。政府扶持一个企业的方法会很多,决心会很大,同时要破坏一个企业的决心也会很大。利益与破坏并存,使政府与企业进入了一个相互博弈的阶段。政府扶持一个企业,希望企业能多缴税,多用人。而企业则是通过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合作,少缴税,多拿扶持资金。当各地政府大兴建设时,优秀企业奇货可居,是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企业可以坐地喊价,但当企业出不了效益,政府开始采取手段进行清退,这就是所谓的资源优化。
杨继瑞教授分别就2014年中国GDP的可能增幅、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最值得关注的投资产业等五个方面与我们进行了分享。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2013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呈低速复苏态势,发达经济体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但增长后劲不足,新兴经济体整体增速虽仍较快,但下行压力加大,加上大国的宏观政策有可能调整,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进一步加
大。中国尽管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为世界87位。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复苏弱势难以改变,美国量宽政策退出预期增强加大了世界经济走势的变数,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根据这一背景和中国国内经济态势,2014年中国经济总体上呈现一个“换挡调整期”。2014年重在坚持“稳中求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的关系。首先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增长是调结构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与调结构可实现内在辩证统一。从当前的经济工作排序来看,应是调结构第一,稳增长第二。一切为了结构优化升级,稳增长是支撑条件。
六、学院相关专业教研室评语及成绩:
评语:
成绩(百分制表示):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第三篇: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
论文题目: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戏曲的简要介绍和北桥街道地方特色的锡剧的发展史和艺术特点的具体介绍,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戏曲文化,了解北桥街道“戏曲之乡”的特色戏曲文化,并对当今中国戏曲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借以对北桥街道“戏曲之乡”的特色文化在保护、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遇到和将要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解决方案。提出了保护、传承和发展北桥街道“戏曲之乡”特色文化的意见和建议。第1章中国戏曲的简介及锡剧的具体介绍 1.1 中国戏曲的简介
中国戏曲,在中华民族文艺艺术史及世界艺术宝库里,占有独特的地位。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戏曲的曲调,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像民歌、词曲歌体、诸宫调等音乐成分,均被广泛吸收。宫调音律不拘一格,民间词曲、新兴的村坊小调,只要相互协调,便可联缀起来。演出时,各行角色都可以唱,其演唱形式亦丰富多样,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念白既有韵文式的朗诵,也有口语化的散白,它与歌唱相互搭配,彼此穿插,形成唱念结合的音乐架构。
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锡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1.2 锡剧的具体介绍 1.1.1 锡剧的简述
锡剧,俗称”无锡滩簧”,(据文学记载: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无锡、江阴、武进等地城乡已盛行滩簧。)在苏南地区极为流行。解放后,从原有的太湖地区逐渐流传至长江三角洲。
五、六十年代,是锡剧“黄金时代”,上海的嘉定、金山、青浦、奉贤等县及浙江的嘉兴、安徽的郎溪等地,有锡剧团四十余个。跃为华东三大剧种之一,列为江苏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目前,江苏省内有锡剧团十多个。锡剧在民国时期称“新戏”,抗战时期称“文戏”,建国前后称“常锡剧”,至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后,始统称“锡剧”。
1.1.2锡剧的发展演变
锡剧是在太平天国前后由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合并发展而成的。在滩簧阶段,一般以它经历的三个重大演变过程来划分的。清乾隆以后,吴语滩簧已盛行。在常、锡一带乡村传唱的男女叙事对唱山歌,逐步与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而形成的滩簧调,系吴语滩簧的一支,后来又吸收苏南一带“采茶灯“中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滩簧小戏,先有小旦、小丑,后又有小生,并从坐唱变为在田头广场作简单动作表演的走唱,化妆极为简单,男角色身穿长衫或短衫,头戴瓜皮小帽或毡帽,手拿折扇(短衫者不拿);女角色身穿短袄、长裙,脸上略施脂粉,头戴假发髻,插绢花,手持方帕,都以“小生、小丑”、“小生、小旦”、“小旦、小丑”为主的“对子戏”,也叫“三小戏”。演出剧目,以反映农村日常生活中的故事为主,反抗封建婚姻和旧礼教的居多,也有一部分是对地主阶级进行嘲讽的,表现朴实、真挚,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生动风趣,女角色均由男子扮演。声腔仅有[簧调],一把二胡伴奏(有时是扮演者自拉自唱)。此时既无班社,也无班主和职业艺人,纯属农民及乡镇小手工业者自演自娱活动。艺人们称这时期为“对子戏”阶段。道光年间,开始出现了半职业或职业滩簧艺人,也开始出现女职业艺人。少数艺人进入常州、无锡等城内演出,由于演出繁忙,需增添人手,艺人们开始收徒传艺,组织班社,至光绪年间,逐步形成常帮、锡帮、江阴帮和宜兴帮。“对子戏”阶段持续了近百年,流传越广,一些农村知识分子也加入滩簧队伍,加以班社间的竞争,首先使剧目内容丰富,情节复杂起来,出现了除三小外又有老生、老旦、滑稽等三至五个角色的剧目--《借黄糠》、《陆雅臣卖妻》、《珠花记》等。在原单一的[簧调]的基础上,派生出了[长三调]、[行路调]等曲调。在吸收民间小调上又增加了[紫竹调]、[春调]等。由于“对子戏”剧目的发展,曲调的丰富,加上内容的增多,故事情节的复杂,也就突破了原有的形式,使剧种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同场戏阶段中的“小同场”。同场戏可分为“小同场”和“大同场”两个阶段,“小同场”是在农村演出时的产物,而“大同场”则是进入城市以后的产物,这是锡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小同场”大约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二十余年间。辛亥革命后的国民政府有关当局,视滩簧“伤风败俗”、“俚俗淫秽”,也多次下令取缔。滩簧艺人被迫走街串巷或向外地流动,大多数艺人流落在乡土僻壤,送艺卖唱,养家糊口。由于沪宁铁路通车,这为滩簧进入大城市创造了条件。—大同场1914年滩簧艺人袁仁义、孙玉彩、李庭秀、过昭容、周甫艺、王嘉大等先后进入大上海,初期只是走街串巷或进茶馆、酒楼演唱。1916年,袁仁义、李庭秀、邢长发等组班称“无锡滩簧”在年底进入“天外天”游艺场演出,之后又转入“大世界”三楼,另有孙玉彩、王嘉大、周甫艺等组班称“常州滩簧”,于1919年进入小世界(劝业场)等地演出,1921年常州班改为“常州文戏”,无锡班改为“无锡文戏”。同年,常帮艺人周甫艺和锡帮艺人过昭容合议,两帮合作于先施公司游乐场同台演出。从此两帮合流,统一改称为“常锡文戏”。锡剧进入上海和苏、锡、常等大城市后。一方面有了较稳定的演出场所,先后出现了一批较稳定的长年不散的“四季班”,活动于沪宁一线的班社,著名的有:袁(仁义)家班、孙(玉彩)家班、周(甫艺)家班、李(庭秀)家班、刘(荣炳)家班等。另一方面也得以与兄弟剧种接触、交流和竞争,首先在剧目上获得显著发展。先后从“宣卷”和“弹词”引进了《珍珠塔》、《玉蜻蜓》、《双珠凤》、《孟丽君》等;从徽班中吸收了《琵琶记》、《蔡金莲》等;由京剧移植了《贩马记》、《樊梨花》等。在十里洋场商业文化的影响下,为竞尚新奇,招徕观众,从30年代中期开始演出了一大批机关布景、灯光彩台的连台本戏和公案戏:《狸猫换太子》、《封神榜》、《彭公案》。同时也上演取材于现实题材的《山东马永贞》、《杨乃武与小白菜》等一批时装、清装戏。由此,常锡文戏已进入了大同场戏时期。新生期抗战爆发后,江南沦陷,大部分班社撤离上海和沪宁铁路沿线城市转向农村,有的被逼解散。一批演员枉遭毒打、关押和迫害。解放后,锡剧终于走上了健康兴旺的道路。1950年,苏南行政公署举办民间艺人讲习班,同时将流落各地的“常锡文戏”统一改称“常锡剧”,并成立了苏南文联、常州、无锡三个实验常锡剧团,挖掘整理传统戏《宝莲灯》、《翠娘盗令》,移植改编了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赤叶河》、《白毛女》、《翻身姐妹》等十个剧目。1953年4月由苏南文联实验常锡剧团和苏南文工团部分人员组建成江苏省锡剧团。此后,常锡剧便简称为“锡剧”。
以后,各剧团废除幕表制,建立剧本制,强化导演制,并在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进行了艺术革新,先后参加了1954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和1957年4月举行的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走上新路》、《水泼大红袍》、《江阴血战记》、《白马告状》等获一、二等奖和剧本奖、演出奖;多名演员如姚澄、王兰英、沈佩华、王彬彬、梅兰珍等获一、二等奖。这些剧目和演员各具特色,艺术风格各异,为剧种赢得了荣誉。除整理改编剧目和戏曲音乐创新外还不断编演现代戏,如《红色种子》、《白丹山》、《红花曲》等。其中《双推磨》、《庵堂认母》、《孟丽君》、《农家宝》、《姑嫂比武》、《三亲家》等被拍摄成电影、电视,这更扩大了锡剧在全国的传播和影响。1.1.3 锡剧的艺术特点
锡剧音乐富有江南水乡民间音乐的特色,柔和抒情,清快悦耳,唱腔曲调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变化体结构,这种板腔体式,可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清板”(近似朗诵),并有男、女分腔的显著特点。(1)曲调种类
剧的主要曲调为〔簧调〕,后又创造了一些新腔,增加了板式变化,尤其是(大陆调)从单一曲调成为变化丰富的腔类。此外,锡剧还吸收了江南的大量民间音乐,改编了(南方调)、(陈调)、(新金陵塔调)、(柴调)等。
簧调是江南山歌融合苏州弹词曲调发展而成的,旋律优美流畅,长于抒情。有老簧调、簧调慢板、老旦反弓调等十多种板式。
大陆调是锡剧第二主要唱腔,源于武林班的“大锣板”(也称”大陆板”),开始仅上下两句,后仿簧调曲式结构,创造了“清板”。
南方调原为“南方歌剧”的主要唱腔。30年代至40年代,上海一度出现多种类型的“南方歌剧”,主要在游乐场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音乐工作者与演员密切合作,对锡剧音乐风格进行统一加工,并分清主次,先后改编和创作了多种板式唱腔,如“簧调”腔类新创了新簧调、芥菜花调、簧调流水板、反宫簧调等;“大陆调”新创了紧拉慢唱、大陆流水板、二八板、垛板、慢三眼板、新大陆调、弦上调(大陆反宫调)等板式,使它从单一的曲调发展为仅次于“簧调”的另一腔类;“玲玲调”除新创男腔外,也发展了流水板、自由板等板式。此外又吸收江南的民间音乐,改编了(南方调)、(陈调)、(新金陵塔调)、(柴调)、(洪发调)、(乱鸡啼)等曲调。(2)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以正、副二胡为主,琵琶、三弦、扬琴为辅,箫、笛等管乐器也开始伴奏唱腔。第2章特色文化乡镇“戏曲之乡”的创建形成 2.1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
北桥街道位于苏州相城区西北部,地处苏、锡、虞交界处,是长江三角洲和上海经济圈腹地,东与相城区渭塘镇、常熟市辛庄镇交界,南与相城区黄埭镇为邻,西与无锡市甘露镇、荡口镇相接,北与常熟市杨园镇毗邻,面积43.84平方公里,辖11个村(社区),常住人口3.87万人。北桥土肥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才辈出,尤其是戏曲历史底蕴厚深,代代相传,是誉满苏、锡、虞地区的“戏曲之乡”。
北桥街道地理位置独特,环境宜人,充满了文化气息。北桥人民自古受着戏曲文化的熏陶,能够演唱锡剧、沪剧、越剧、京剧、黄梅戏等不同种类的戏曲。北桥人民特别喜欢锡剧,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录音机开始普及,几乎每家每户的录音机里都播放着充满地方特色的锡剧唱段。在北桥,有不少爱好戏曲的家庭,平日里,他们经常自行组织家庭式的小型的戏曲活动,几个戏曲爱好者聚集在某人家中,摆出二胡、扬琴、笛子等乐器,他们吹拉弹唱好不热闹,常常吸引众多的村民朋友来观赏,成为北桥乡间一道亮丽和谐的风景。邻近北桥的一些乡镇也有不少戏曲爱好者,如斜塘、阳澄湖、太平、渭塘、后桥、荡口、甘露、安镇、杨园等。这些戏曲爱好者经常来到北桥聚会,探讨和交流戏曲文化(以锡剧为主),还不忘即兴来段表演。北桥有些戏曲爱好者甚至和无锡锡剧团、苏州锡剧团、江苏省戏锡剧团等专业剧团保持着联系,小王彬彬、袁梦娅、周东亮等锡剧名家都曾来北桥观光和演出。2.2 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
北桥风土清润,自古人戏荟萃,为形成“戏曲之乡”打下了基础。唐广明元年建觉林寺,其旁陈武烈帝庙内置有戏台。宋绍圣元年,兵部尚书尤辉,退隐归乡后,出资修新觉林寺和戏台。宋绍兴二年,兵部郎官尤著,告老回乡后请戏班子到家唱戏。清康熙年代,戏曲家尤侗,著《艺文》五卷,所作戏曲有《钧天乐》,杂剧《读离骚》等。蓄有家班戏女,歌童,女乐十多人,并亲自教习排练。清初,南桥城隍庙内建一只古戏台,两旁有看戏厢楼,每年立夏、中秋节等搞庙会,南北桥两只戏台,戏班竞相演出,观众挤满厢楼和”四合院”。清末民初,阙家桥阙阿水避难谋生到上海,带领子女从唱小热昏、表演独脚戏开始,后组成旧上海第一个滑稽剧团。笑嘻嘻、笑奇奇、筱声咪名震大上海。从北桥走出去的还有像郭彬卿、茅雨庵、俞筱云这样的评弹名家。解放后,在北桥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一代戏曲新人以自己的特殊爱好,凭一颗火热的心,用浓郁乡韵演唱新人新事新风尚。1951年业余剧团马维克、冯仁德等排演大型锡剧《刘胡兰》。1955年丰伯荣、冯壮妹演出锡剧《双推磨》,获黄埭区会演一等奖。1958年建立北桥公社文工团,排演大型锡剧《珍珠塔》等。六十年代濮小妹、王杏珍参加苏州地区文艺会演均获优秀演员奖。“文革”期间有17个大队排演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和《海港》等,涌现了一大批唱锡、沪,京剧的业余演员。1976年建立北桥乡文艺宣传队,后称为锡剧队,坚持30多年自编自演锡剧,送戏下乡搞宣传,上山进城唱大戏。锡剧队登报广播拍电视,上省晋京传国外。队员侯玉珍、张红英、沈才元、尤元琦等为演唱戏曲奉献几十年,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的业余典范。
北桥文艺宣传队几乎每年编排新的锡剧小戏,被邻近乡镇喻为“戏剧之乡”。正是有了这样的戏曲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及一帮执着的业余演员和戏迷朋友,当然,还有一帮在兢兢业业的文化工作者。北桥于1999年12月被苏州市文化局授予苏州市特色文化乡镇“戏曲之乡”称号。
第3章戏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3.1 北桥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 3.1.1加强戏曲文化阵地建设
北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戏曲文化发展列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扶持全街道各村、社区建立起了文化阵地,每个村(社区)都为当地的戏曲爱好者吹拉弹唱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灵峰村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庄基村新社区服务中心的相继落成,更是为街道戏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阵地基础和设施保障,三个服务中心内文化设施比较完善,并都设有书场,书场环境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风格,是北桥广大评弹爱好者休闲娱乐的极佳场所。为了弘扬街道戏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街道政府专门筹备经费修复南桥城隍庙古戏台。古戏台座南朝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两边有东西看楼六间,是一座高台楼阁式建筑。穿过戏楼,为中心大院,院内青砖铺地,地面宽广,可容千人观看。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内,戏曲陈列室正在建设中,陈列室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北桥的戏曲历史、戏曲文化、戏曲名人等展示给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这种方式将北桥的戏曲文化代代相传。目前,古戏台第一期修复工程已经完成,一座古朴典雅的高台楼阁展现在我们面前。戏曲陈列室也已动工,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在街道领导的重视下,戏曲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为北桥街道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3.1.2 加强戏曲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戏曲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北桥街道保护、传承和发展地方戏曲文化的关键之一。2007年11月,街道文体中心与中心小学密切沟通,并达成一致,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少儿戏曲培训班,精心挑选出24名有潜质的小朋友,请专业戏曲老师指导,做到戏曲人才的培养从娃娃抓起,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戏曲班的小朋友已经能够表演多个少儿戏曲节目,如《双推磨》、《媳妇大娘》、《灯赋》、《军民鱼水情》等,并多次参加市、区及乡镇级的演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2008年12月,北桥街道在原有文艺宣传队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了街道荷缘戏曲文化社。荷缘戏曲文化社以振兴地方传统文化,弘扬民间优秀艺术为宗旨,通过开展戏曲表演学习、戏曲周边文化了解、演出、戏曲知识讲座和戏曲欣赏等多种与戏曲相关的活动,为街道广大戏曲爱好者搭建一个戏曲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戏曲之乡”的优势,为北桥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目前,戏曲社拥有戏曲表演骨干20名、少儿戏曲演员24名、乐器演奏人员10多名以及舞蹈演员20名,会员总数达200多名。街道文体中心定期组织戏曲文艺骨干参加培训活动,邀请戏曲专家莅临指导,也时常组织到上海、昆山、无锡等地进行交流,不断充实他们的戏曲理论知识,提高表演水平和演唱水平。3.1.3 戏曲活动的大力开展
街道各类戏曲活动主要围绕荷缘戏曲文化社开展,戏曲社主要演员经常参加街道组织举办的各项文艺演出,也经常代表街道参加市、区级的文艺演出,同时还经常自行策划组织举办街道范围的大型的戏曲表演活动。近年来,荷韵戏曲表演队积极编排了锡剧小戏《金乡邻》、《拾彩票》及戏曲联唱等节目;新荷少儿戏曲表演队的小朋友们认真学习了不少新的戏曲唱段,排练了《新双推磨》、《媳妇大娘》、《灯赋》、《军民渔水情》等戏曲节目;荷风民乐队的队员们练习了民乐合奏《江南丝竹》、《旱天雷》等曲子;荷影舞蹈队策划编排了新型舞蹈《海派秧歌》、《忆江南》,歌舞《中华大家园》、《相城我的家》。街道文体中心每年邀请专业剧团导演指导编导锡剧小戏,《乔迁之情》、《楝树花开》、《金乡邻》、《丹桂飘香》、《拾彩票》等贴近群众生活的锡剧小戏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在荷缘戏曲社的影响下,在文体中心的号召和带领下,街道11个村(社区)已有8个村(社区)经常举办戏曲活动,戏曲爱好者们自拉自弹自唱,形成了良好的戏曲文化氛围。改革开放以来,北桥街道经常组织举办戏曲大赛,让广大群众能在自己的家门口过足“戏曲瘾”,群众们自唱自演,给社区增添了激情和快乐。2007年的“海达杯”戏曲歌曲大奖赛就是北桥丰富群众文化的一个系列活动,吸引了街道里许多戏曲爱好者参赛,年龄最大的参赛者超过了70岁。从9月19日开始,在三场初赛、一场决赛中,62名参赛选手为社区居民送上了一道又一道“文化大餐”。今年9月下旬,北桥街道又隆重举办了“利德杯”歌曲戏曲大奖赛。9月23、24日两天进行了预选赛,26日晚进行了决赛,27日晚举行颁奖仪式。戏曲活动的大规模举办,进一步深化了北桥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了地方戏曲魅力,打造“戏曲之乡”品牌,挖掘优秀艺术人才。3.3广泛宣传“戏曲之乡”美誉 在街道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北桥街道文体中心积极广泛多方面的向社会广大群众展示街道的戏曲文化的风采,在新文体中心建立了戏曲陈列室,图文并茂展现北桥戏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同时,滑稽大师笑嘻嘻、筱声咪的徒弟王汝刚带领上海人民滑稽剧团10多名主要演员为北桥的群众献上了精彩纷呈的大型文艺演出,同来演出的还有著名表演艺术家“老娘舅”李九松。不仅完成了师傅笑嘻嘻先生的遗愿,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北桥新落成的社区服务中心,欣然题词“荷缘戏曲”,鼓励北桥街道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生活蓬勃发展。
北桥街道戏曲文化的发展研究
4.1 戏曲文化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4.1.1 中国戏曲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
贯看整个中国戏曲的发展如今呈现出衰落的景象。有人认为戏曲衰落的原因有两点:
1、外来文化的冲击;
2、没有现代感的好剧本。但我认为这两点都不是主要的原因,全世界的后发达国家都受到发达国家的外来文化冲击。但是,也有很多国家能保持自己本土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我觉得戏曲衰落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应该从外在的方面找原因,我认为戏曲衰落应该从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对传统没有足够的尊重这个方面来寻找答案。所以,戏曲衰落也不是没有现代感的好剧本,而是因为没有很好的继承传统的好剧本,现在的作家现代感太多,传统味道太少了,所以戏不好看,所以戏曲才衰落。
不过,传统的老戏,本性上的确不大适合现在一般的年轻人。欣赏这类老戏需要有充裕的时间,能完全静下来,即有闲情逸趣,这一点年轻人不容易做到。传统戏常常在视听“表层”上不那么华丽,却更富于内在涵蕴,其艺术形式也常需细细品味,而且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领略其中的微妙之处。这些对于年轻人欣赏戏曲来说都是障碍。至于新编戏年轻人也不喜欢,就需要找更多原因了。一个根本问题是,现在的新戏创作总体跟不上时代,与时代脱节厉害。当今时代的文艺领域也是“八仙过海”、多种多样的东西激烈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传统艺术的戏曲不少方面已明显感觉陈旧,档次上也常常相形见绌。传统的唱腔和表演招式等也自有魅力,也总有一些人喜欢,但毕竟程式化的东西变化有限,又不断重复、陈陈相因,感觉上离当今时代太远,常显得隔膜。一味喜欢传统形式的人虽然也总有,但毕竟不多,而且越来越少。像晚会里的戏曲节目那样加一些伴舞,场面搞得很大,视觉上很华丽,但都是外部包装,不解决戏曲本身的问题。所以戏曲要想赢得更广大的观众,尤其青年观众,艺术形式上一味吃祖宗饭、不大幅度发展创新是不行的。还有表演质量的提高,也是突出问题。现在的年轻演员普遍艺术火候不足,尽管他们有年轻、扮相好、嗓音好、服饰装扮好、武功好等等优势,但在内在的气质上、做派上,在塑造性格、体现特定人物的“精气神”上,却常常不如前代艺人。更重要的是,前代的一流艺人都很有创造性,即便同样的戏,在唱念做打上也各有各的特殊处理,各有各的绝招,不像现在的年轻演员一般都是照着老师教的演。所以同样的戏、同样的腔,演来就缺乏“看头”,经不起“品味”。因此戏曲要赢得更多观众,还必须强调艺术质量,否则就意思不大了,很难吸引观众。表演质量低的戏,老年人、中年人也不会喜欢,更何况青年人。
我觉得,一些青年人不太喜欢看戏曲,一方面是一些传统剧目离现实很远,加之一些年青人对历史了解比较少,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戏曲艺术专业性太强,一些剧种的唱腔不看字目听不懂。再就是戏曲的演出和播出节奏太慢。有的在表演技巧上不能花样出新,给青年人的印象是戏曲表演都是一个模式。
年轻人里面也有不少非常喜欢戏曲的,但是从总的情况看,年轻人喜欢戏曲的比例,远远比不上中老年人。要说原因,我想无非是两个方面,第一,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的问题。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不同文化艺术形式的评价会出现一些差异,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强势地位越来越为世界所认识,因此20世纪初在中国曾经出现过的文化自卑现象再一次出现,随着西方艺术大规模引进,整个社会出现了文化价值观的倾斜,自觉不自觉地以为西方的艺术是比中国的艺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艺术,欣赏西方古典艺术是比欣赏中国古典艺术更有面子的事情,这对年轻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第二,是戏曲自身的传播手段的问题,相对于流行音乐和影视这些很快就学会了如何利用现代传播媒介扩大自身影响的艺术形式而言,戏曲显然落后了,还远远没有真正学会如何在这样一个现代传媒的影响越来越大的文化环境里与其它艺术样式竞争。在这个方面,当代中国多数戏曲剧团甚至远远比不上20世纪30-40年代的上海的戏曲剧场的经理人。从整体上看,戏曲界在运用现代传媒方面太落后的。还有一点我认为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在年轻人眼里,戏曲远离他们的生活。北桥街道以锡剧为主的戏曲文化的发展也存在上述问题。4.1.2 北桥街道戏曲文化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街道虽然有较多的戏曲爱好者,但是其中不少只是喜欢听、喜欢看,并不能自己演唱,更不用说登台表演。街道荷缘戏曲文化社的戏曲骨干中,技艺突出、水平较好,经常能够登台亮相的也仅占少数。街道文体中心虽然定期请专业剧团的老师来指导,但毕竟不是长远之计,不仅费用较高,指导时间更是有限。我们必需自己想办法将街道戏曲骨干及戏曲演员的整体水平进行提升。
其次,无论是街道的戏曲文艺骨干还是广大戏迷朋友,年龄均偏高,青年朋友极少有对戏曲感兴趣的,可能是时代不同了,如今电视、电脑、娱乐节目多了,青年人也不会想到来听一句哼半天的戏曲,更不用说去唱了。即使有一部分学习戏曲相关专业的年轻人也流失在外,不能为我街道所用。我们北桥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开设了少儿戏曲班,做到了戏曲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但是,青黄不接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小朋友们年纪太小,等他们能够逐渐长大成为独当一面的戏曲人才要经过漫长的实践和磨练,况且随着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其中可能有不少会放弃对戏曲的学习。据调查,北桥街道每100名戏曲爱好者中,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占7.5%;年龄在31—45岁的占12%;年龄在46—65岁的占35.5%;65岁以上的占45%。事实证明,北桥街道只有19.5%的青年人对戏曲感兴趣,80.5%的戏曲爱好者都是中老年人。由此可见,培养年轻人对戏曲的兴趣爱好是保护、传承和发展戏曲文化的关键之一。4.2 对北桥街道戏曲特色文化发展的思考 4.2.1 政府要继续发挥主导作用
地方戏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是世纪性的工程,没有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正确领导,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政府机构的责任在于宏观调控社会各界的有生力量,调拨相应经费,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管理体制,监控整个保护过程,使保护工作由局部、零散、自发、随意的工作状态步入全面、规范、有序的正常化轨道。具体地说,政府职能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建立专门的戏曲工作领导小组;
(2)建立健全戏曲文化传承人物个体档案,进行跟踪式保护;(3)引进和培养年轻的戏曲人才;
(4)以国家政策为依据,通过调拨专项经费和引导教育,支持街道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4.2.2 戏曲文化社骨干的传帮带作用
街道荷缘戏曲社中几名水平较高的戏曲老将是街道戏曲文化发展中瑰丽的宝藏,他们拥有数十年的演唱功底和表演经验,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关系的街道整个戏曲文化事业的发展前景。在古代,将军经常会对旗下的士兵进行操练,通过将军的点拨和勤加练习,士兵的战斗力能迅速得到提高。同样,我们戏曲社的老将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有些演唱功底稍差、表演技巧相对落后的戏曲社成员通过他们的点拨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戏曲社的成员本身就是来自街道各个村、社区,他们的水平提高了也能较好的指导村、社区的戏曲爱好者和戏迷朋友,通过这种形式,以点带面,街道戏曲队伍的整体水平将逐步提升。还有,我们必需找好本街道一批年轻的戏曲爱好者,重点培养,也可以引进一些戏曲人才。4.2.3 创建北桥人民自己的节日
“四城”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漕湖产业园的开发已经略有成效。我认为,这为我们北桥街道戏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北桥街道是可以利用”戏曲之乡”美誉这一优势,建立一个属于北桥人民自己的节日了,可命名为”北桥戏曲文化节”或者”北桥戏曲交流日”等等。每年的几月几日,北桥街道隆重举办大型的戏曲交流演出活动,地点可以设在漕湖附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添加一些音响设备,并由专员管理,这样,平日里戏曲爱好者也能在自行组织到漕湖观光的同时,亮一亮嗓子。这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体现了街道政府对民生的关注。相信通过努力,我们不难想象出每到这个节日邻近乡镇、周边城市、甚至全国各地的戏迷朋友都蜂拥而至,聚集到北桥庆祝戏曲节日、参加戏曲活动、交流戏曲文化这一繁荣和谐的景象。就如每到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都会想到要吃月饼一样,我们要努力把戏曲文化节日变成一个传统节日,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来传承下去,更好地打响”戏曲之乡”文化品牌。这样不仅能使我街道的戏曲文化事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也能带动旅游观光、酒店、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我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第5章总结
随着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的启动,各级政府对北桥街道”戏曲之乡”的建设发展十分重视,北桥街道”戏曲之乡”的发展要适应时代要求和变化了的观众审美需要,继承和发扬剧种的传统艺术特色,对现有不足问题要
深入探索,在实践中不断予以解决。唯有如此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北桥戏曲特色文化这朵“带泥土的古莲花”才不会凋谢,才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相信随着时代的前进步伐,北桥戏曲将在考验中赢得新的转机和无限生机,大放光彩。参考文献
[1] 荣学润.北桥镇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5 [2] 徐坤.尤侗研究(传播学研究丛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05 [3] 钱芳.戏曲之乡举行戏曲大奖赛.新华网江苏频道,2007.09.30 [4] 桑晓东.苏州北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落成,笑星前来捧场.人民网苏南频道苏州,2010.5.14
第四篇:三线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三线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摘要:经济建设决定着国家综合实力,大力发展经济可增强国家在世界环境中的“话语权”,如何定位经济产业发展是中国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传承与发展“三线精神”,是中国经济战略改革的历史理论,是对中国经济历史演变的科学总结,能够为中国经济事业改革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依据。结合“三线精神”内涵,本文从六盘水市经济建设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三线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关键词:三线精神;经济建设;传承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1(b)-0000-00
改革开发政策实施以来,六盘水市对经济事业发展给予诸多决策性调整,从多个方面加快产业升级改造,为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先进性指导。回顾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一些点心的经济建设决策具有实践性意义,其中,“三线建设”堪称中国经济改革与升级的典范,由此演变而来的“三线精神”更是具有历史性意义。从经济战略发展角度考虑,六盘水市必须大力传承与发展“三线精神”,据此实现经济事业的伟大革新。
1借助影视平台,回顾三线历史
作为三线精神的发源地,六盘水建设体现了三线精神的发展意义,对区域规划与改革起到了指导性作用,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可以说,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六盘水。基于文化转型发展趋势下,分析新背景下“三线精神”的发展趋势,以“三线”精神为指导,对六盘水市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改革对策、战略转型方法,同时考虑影视文化建设对区域精神的宣传作用,为六盘水市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例如,在回顾三线精神发展过程中,六盘水市政府积极开展文化历史活动,联合制作《大三线》等纪录片的拍摄,同时把六盘水市相关历史融入其中。这不仅带动了影视题材的多元化发展,也是对三线精神及其发展历史的有效性回顾。
2继承传统文化,树立时代精神
“三线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依赖于文化历史变革,更是与地区文化建设存在密切关联。不断继承传统文化需符合时代精神交替与改造,帮助社会群众建立更加科学的思想意识,才能体现出新老文明之间的交替改革,为六盘水市文明发展提供指导性依据。例如,从时代拼搏角度来说,“三线精神”就是“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中国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文明古国。中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只有深入挖掘三线精神内涵,才能体现出更深刻的文化精髓。六盘水市传承“三线”精神是时代之趋势,是对历史之回顾,其要结合传统与时代两大主题情境,才能体现出三线精神的发展内涵。当前,我们必须牢记,“三线”历史是六盘水的“根”,“三线”企业是六盘水的“本”,“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三线”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是六盘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将传承于世。以“奉献、包容、创新、超越”为核心的新时期“六盘水精神”,正是它的提炼、拓展、发扬和传承。
3坚持统筹发展,促进产业转型
当前,六盘水正在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国际标准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目标,坚持生态引领产业发展,坚持开放带动创新发展,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发展,加快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基于“三线精神”指导下,各地区开始重视经济产业规划与发展,利用新文明思想指导产业发展,帮助地区形成相对稳定的经济产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六盘水市坚持统筹发展原则,从三大产业转型中实现战略目标。例如,以全球化为向导,促进六盘水市农业产品销售走向市场化,从宣传、生产、销售等环节进一步规划发展。此外,倡导新技术在产业运营中的利用,帮助区域经济走向一体化发展模式。为工业项目服务外包提供了技术基础。比如,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服务外包从可能成为现实,同时,信息技术对外包业务转型与调整起到了技术性支撑的作用。基于统筹发展思想指导下,要实现产业转型的终极目标,发扬奉献、包容、创新、超越的新时期六盘水精神,把“三线”精神融入到新时期发展中,为六盘水转型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注入强劲动力。
4融入现实生活,推动经济建设
传承“三线”精神,要深刻领会“三线”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把弘扬“三线”精神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勇于创新,把“三线”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融入生活工作中,加快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三线精神”不是某一个地区的生活文化,而是全国范围内的休闲发展趋势,人们对”三线精神”方式有了更多的认知。因此,六盘水市可以在全市范围内宣传本地精神文化,号召全市人民学习新精神、新思想。六盘水市文化文明体制尚未健全,传承三线精神及相关文化,必须要接受相关部门监督与指导,才能更好地完成资源开发与利用。六盘水市快速发展产业建设项目期间,要着重考虑市场环境变动造成的经济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风险,实现产业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三线精神”传承与发展,需要从现实生活做起,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才能发挥“三线精神”在六盘水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带领六盘水市走向更为优越的经济战略地位。其中,传承“三线”精神,要把弘扬“三线”精神与弘扬贵州精神、贵州时代精神和新时期“六盘水精神”结合起来,引领广大干部群众拼搏奋斗,锐意进取、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贯彻精神内涵,发展城市未来
传承“三线”精神,要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三线”精神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发展和财富积累夯实发展基础,让六盘水成为一座有文化的城市、留下记忆的城市,让我们的乡愁永远保留和传承。政府是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政府对“三线”精神发展具有多方面保障作用,也是六盘水市文化项目开发与利用机制建设的核心支撑。“三线精神”作为现代人生活的先进理念,其具有广泛的开发与利用空间,六盘水市建设开将持续科学发展观思路,借助三线精神的引导调控作用,建立多元化产业开发平台。为了扶持六盘水市文化业发展,需在全市范围内贯彻三线精神内涵,融入三线精神指导社会群体的奋斗意识,共同参与到市场经济现代化建设中。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战略的发展趋势,构建规模化城市区域标志着六盘水地区的发展水平,也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未来六盘水市发展要坚持贯彻三线精神,以新精神文化为指导提供一系列的决策方案,保持城市在规划发展中取得理想的成效。
6结论
总之,传承与发展“三线精神”是对中国经济历史的总结,更是对六盘水市当代经济建设提出的理论性指导。为了全面落实三线建设传承的精神内涵,六盘水市必须从地区文化事业发展角度出发,以改革创新为宗旨、统筹发展为原则、走向未来为目标,从多个方面传承与发展“三线”精神,引导六盘水市按照预定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梁月兰,柴云,李方.陕西“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访陕西省原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任钧[J].百年潮.2009(03):12-15.[2]孙燕京,岳珑.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与陕西工业[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33-36.[3]林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东西部关系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04):19-21.[4]李相合,陈红.“三线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的经验与教训[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45-47.[5]李彩华.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历史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03);87-88.[6]岳珑,王涛.政府宏观规划与地方城市化――“一五”计划、“三线”建设与陕西城市化初探[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01):34-26.
第五篇:学校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
湘西民族文化是以湘西土家族、苗族为主所创造的民族文化,是湘西发展的特色文化。如今,土家族的摆手舞和茅古斯舞、苗族的特色苗语和跳香等湘西民族特色文化正在寻求传承发展之路,它们在湘西青少年一代的身上也鲜有踪迹。青少年作为民族的未来,不了解民族文化,又谈何继承与发展文化呢?正因为如此,我们对湘西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才显得格外迫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知道学校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犹记得第一次接触“摆手舞”是在高一,当时全校举办“摆手舞”比赛,同学们都感到很新奇,热情高涨。我才第一次觉得自己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我是湘西土家族苗族中的一员。后来,上了大学,学习了《民间文学》,才发现湘西还有很多民族特色文化:西普兰卡的传说、土家族的茅古斯、苗族土家族的特色服饰、油粑粑米豆腐等特色小吃„„
如果学校没有进行“摆手舞”比赛,没有进行《民间文学》的课堂学习,我会了解到这些民族特色文化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学校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传承教育方法如下:
第一,举办湘西民族特色文化专业讲座。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比如齐跳摆手舞,学习民族手工技艺。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又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的传承民族文化意识。
第三,开展实践活动,比如实地考察土司文化,或者对民族文化传承人零距离接触,可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深入了解到民族文化的“根”。
以上就是我对学校进行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些思考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