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创新吗

时间:2019-05-13 11:5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有创新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有创新吗》。

第一篇:中国有创新吗

中日两国创新力究竟差在哪?

2012年12月21日08:15 作者博客我要参与(63)

4日,外国机构发布2012年全球创新力企业(机构)百强,美日欧韩包揽,中企无一入榜。笔者检索发现,在评论意见中,“反省”的声音占绝对主流。

很多网友留言道,“革命远未成功,国人仍须努力”、“垄断和国进民退埋葬了中国经济的未来”、“中石油中石化电力烟草华为中兴,跑哪儿去了?”、“都忙着搞房地产赚快钱,创个鸟新”、“山寨能力,无人能敌我强大祖国”。

另一方面,紧随美国后的日本共25家企业入榜。尽管如此,日本国内也充斥着“反省”的论调。与中国媒体报道标题多加入“中国榜上无名”、“中企无一入榜”一样,日媒的报道标题都不约而同地加入了“日本25家减2家”,或干脆将“25家”去掉,核心是质疑“为何减少了2家?”、“是否意味着日企创新力在减弱?” 其实,从研发投入来看,中国并不逊于日本。联合国2011年发布的《全球知识产权年度报告》称,中国的研发投入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三。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10月25日联合公布的《201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也显示,2011年中国研发投入8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3%,占GDP比重升至1.84%,“已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那么,中日两国的创新力究竟差在哪儿?

山寨:青出于蓝需胜于蓝

谈到企业创新力,“山寨”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在中国,“山寨”恐怕与“高富帅”(抑或“糕富帅“)一样热门,这背后反映出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一直遭美日等国诟病。

在日本,经常被问及“如何看待中国普遍存在的„山寨‟”,这无疑被视为是中国风险(China Risk)的重要构成部分。但笔者每次都不会全盘否定,在某种意义上说,“山寨”是每个国家走向近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必经的阶段,美日也曾是“山寨大国”。

据传,狄更斯1842年到访美国时,曾吃惊地发现作品被大肆盗版,他呼吁美国保护著作权,非但无人理睬,还遭美媒谩骂“只是一个贪得无厌的无赖”。当时的美国正“山寨”得不亦乐乎,正是依靠模仿欧洲的技术和创意来巩固自身的经济基础,这一现象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日本当然也不例外,其“山寨”历史甚至更久远。今天走在日本列岛,京都、奈良等地的中国痕迹仍随处可见。明治时代起又开始模仿欧美,直到1930年代,丰田还在模仿美国汽车同行,先模仿克莱斯勒,后又“山寨”福特,并美其名曰“逆向分解”,这一历史也持续约50年,直到1980年代才确立了自主品牌。但不得不强调的是,为“山寨”寻找合理解释,并不等于认可其存在,更不构成让其持续的合理理由。日本即使在“山寨”阶段也在为创新做准备。1885年颁布《专利法》,1955年将4月18日定为“发明日”,1960年又将4月16日至22日定为“科学技术周”,并设立天皇奖、总理大臣奖、内阁大臣奖、发明协会奖、全国发明奖等,都是鼓励创新的做法。

总结历史,美日对“山寨”的摒弃,皆源于自身发明创造的增多。当假冒伪劣、山寨产品从中国市场消失时,也将是中国成为成熟经济体之日。

日本的创新力何在摆脱“山寨”的关键在于加强技术创新、技术研发,但如上所述,中国的研发投入实际上已超过日本。

对此,正在日本进行新能源考察的某大型国企部门主管曾表示,“中国的研发经费存在普遍的重复申请,比如就国企而言,以某项技术研发课题的名义,往往可以向科技部、能源局等多处机构申请经费,但其实项目只有一个”。

该国企部门主管也认为,“在中国,控制着资源、能源行业的国企资金雄厚,但很难有创新的动力,在短短的数年任期内为做出政绩,领导往往会倾向短平快,宁肯引进也不愿创新,创新有风险,引进则立竿见影,很难立足长远来进行技术研发。”

此外,邓鸥认为,“日本的技术研发是企业主导,大企业往往只研发最核心、高端的部件,其他部分交给与其一体化生存的中小企业负责。比如,丰田汽车公司如同组装厂,核心部件由丰田自主开发,其他的来自中小卫星企业,各部分有机配合,组装完之后代表的是丰田品牌。日本的很多中小企业几乎没有市场营销能力,但技术研发能力很强。”的确,日本被誉为是“工匠国”,其企业群体的技术结构犹如“金字塔”,底盘是一大批各怀所长的优秀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或许员工不足百名,但长期为大企业提供高技术、高质量的零部件、原材。很多中小企业在世界市场上掌握着某种中间产品、中间技术的绝对份额,甚至不乏“only one企业”(独此一家)。

笔者查证,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有两个指标名列“世界第一”,一是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二是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这意味着,日本整个国家对技术研发的重视,且这种研发的主力军是民间企业。

“与之相比,中国是政府主导的研发模式。政府主导的研发或许能在导弹、太空等领域取得成绩,但就产业技术而言,政府主导鲜能成功。另一个创新源是大学,但中国并没有如日本一样建立起真正的产学研模式,大学的科研成果很多无法实际应用,甚至二者南辕北辙”,邓鸥补充道。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冯昭奎也认为,“在20世纪,许多科技发明出自欧美,但将欧美的新发明或试制品最终变成批量生产的工作,大多是由日本人完成。日本的经验告诉人们,从科技论文出来的东西往往易于移植易于引用;从科技实践出来的东西往往易于保密难以借用,我们应克服„重论文轻实践‟的倾向。”

此外,该国企部门主管举例称,“我们和日立、东芝等多有合作。日企有技术优势,但有时会败给德法。日企在技术上追求完美,当自认为技术还不够完善时会怯于拿出手,不会夸大地宣传,日本为此失去了很多机会”,但他强调“精益求精的研发精神值得肯定”。

正如刚卸任的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所言,“经济不只是单纯地建造工厂然后高效运作”,中日在经济基盘建设上仍有很大差距,日企在国际市场上风光渐失,但在很多领域仍是不可小觑的“隐形王者”。

中国要想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除了房地产、金融、IT之外,还需要向日本学习培养扎实的实业做支撑;中国企业要想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强者,除了盯着现金流、资产负债表等内容之外,还要好好拿日本企业做一个参照。

作者:蔡成平

(责任编辑:吕阳)

第二篇: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他们的产生内涵分别是什么呢?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除夕

1、春节: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2、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3、端午节: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源于纪念屈原;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4、七夕: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5、中元节: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也就是盂兰会。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6、中秋节: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7、重阳节:九九重阳,最早见于《易经》,《易经》把九列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日,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节。屈原曾写过”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说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已形成风俗。

重阳节登高则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南朝梁代•吴均著《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乡亲。并告知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

8、腊八:农历十二月八日是佛陀成道日。在这一天,寺院都要举行纪念法会,称为成道会、腊八会,并以”腊八粥“供佛飨众。

佛陀成道日为何要供养腊八粥呢?其缘由要追溯到佛陀成道之前的悉达多太子,他曾在苦行林苦修六年,日食一麻一麦,以淡泊物质来砥砺求道的心愿。渐渐地太子觉悟到:世间的人追逐物欲,沈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过份享乐固然不易达到解脱大道,如果执着于苦行,徒使身心受苦,形同枯木死灰,也不能证悟菩提,最好是舍弃苦乐二边,过着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才能进趋解脱大道。

太子有了这一番体悟,了解苦行的不究竟,即刻从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连禅河,让长年清净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秽。但因太子的形体瘦弱,竟疲乏无力的倒在尼连禅河边,过了一会,太子手攀岸上垂下的树枝方站起来,走不了几步,又瘫倒在岸上。

这时,河边有一个名叫难陀波罗的牧女,在河畔的草原上放牧,她忽然看到一位瘦弱的青年沙门横卧在河岸旁,好像毫无气力似的,她立时生起同情的心,手捧乳汁前来供养太子。太子接受牧女的一杯乳汁,其中的美味实在无法譬喻。饮后,五体通畅,渐渐的恢复了气力。于是涉河过岸,走到伽耶山的一棵繁茂的菩提树下金刚座上,端坐思惟,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而开悟证道,成就正等正觉。

由于牧羊女供养乳糜的典故,后来中国的佛教徒乃起而效之,于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当天,以五谷及诸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相沿至今,此风气渐渐广传至民间,一般人也在这一天煮食腊八粥,成为民间风俗之一。

9、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以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头发白了都不能忘记。

第三篇:中国有哪些职业

中国有哪些职业

2009-6-25 21:52

提问者:匿名|浏览次数:20228次

中国有哪些职业,给我罗列一下~~~~~~~~~~谢谢

我来帮他解答

2009-6-26 07:43 满意回答

国家职业标准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8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室内装饰设计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秘书*公关员*计算机操作员*制图员*话务员*

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工,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营业员*珠宝首饰营业员房地产销售员

用户通信终端销售员推销员*出版物发行员*

服装模特采购员农副产品收购员中药购销员*

鉴定估价师*中药调剂员*医药商品购销员*冷藏工*

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

调酒师*茶艺师营养配餐员*餐厅服务员*前厅服务员*

客房服务员*插花师社会体育指导员保健按摩师*

足部按摩师职业指导员*心理咨询师物业管理员*

锅炉操作工*美容师*美发师*摄影师*冲印师

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

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照相器材维修工*钟表维修工*

办公设备维修工*保育员*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

电子商务师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菌类园艺工棉花加工员动物疫病防治员*

动物检疫检验员*沼气生产工*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防腐蚀工*车工*铣工*磨工*镗工*加工中心操作工*

组合机床操作工*铸造工*锻造工*金属热处理工*焊工*

冷作钣金工*涂装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

锅炉设备装配工*电机装配工*高低压电器装配工*

电线电缆制造工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

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机修钳工*汽车修理工*

摩托车维修工*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锅炉设备安装工*

变电设备安装工*变配电室值班电工常用电机检修工

维修电工*计算机维修工*音响调音员*手工木工*

精细木工*贵金属首饰手制作工*装饰美工

土石方机械操作工*砌筑工*混凝土工*钢筋工*

架子工*防水工*装饰装修工*电气设备安装工*

管工*汽车驾驶员*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

化学检验工*食品检验工*评茶员纺织纤维检验工*

棉花检验员贵金属首饰钻石宝玉石检验员*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标有“*”为就业准入职业(工种)}

第四篇:中国有哪些民主党派

中国有哪些民主党派

1、中国有哪些民主党派?

中国有8个民主党派,他们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2、民革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他同国民党有什么关系?

民革的全称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是由继承孙中山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的原国民党民主派和国民党其他爱国分子在1948年1月建立的一个民主党派。他同国民党有着本质的区别。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宋庆龄,何香凝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派,坚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他们是国民党爱国力量的核心,不少人后来成为民革的创始人。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分子,包括一部分地方实力派,赞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43年,谭平山、王昆仑、陈铭枢等在重庆发起组织民主同志座谈会,以此联系和团结国民党上层人士,并在座谈会的基础上着手筹建组织的工作。组织的名称,最初为中国国民党民主同志联合会,后改为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该会于1945年10月在重庆举行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选举谭平山、陈铭枢、杨杰、柳亚子、朱蕴、王昆仑、郭春涛等为常务干事。原在香港的一部分国民党爱国人士,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陆续来到桂林,进行抗日反蒋活动。随着活动的开展,李济深、何香凝、蔡廷锴等积极酝酿建立组织。组织最初定名为中国民主促进会,后改名为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该会于1946年3至4月在广州召开了两次会议,宣告正式成立,主要负责人有李济深、何香凝、蔡廷锴、李章达等。同年9月,受蒋介石排挤,被迫出国“考察水利”的冯玉祥抵达纽约后,开始联合在美的国民党民主分子,进行反内战反独裁的斗争。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民联、民促在斗争中产生了联合的要求。1947年底,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在香港召开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代表会议,决定联合组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联和民促仍继续存在),推选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何香凝、冯玉祥、李章达、谭平山等为中央常委,并于1948年元旦发表成立宣言,主张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与和平。

1948年5月,李济深、何香凝代表民革,谭平山代表民联,蔡廷锴代表民促,和其他各民主党派联名通电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1949年1月,民革领导人李济深等和其他民主党派领导人、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名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宣布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将革命进行到底。民革、民联、民促的领导人积极参加了筹备新政协的工作。同年9月,民革、民联、民促的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冯玉祥在回国参加新政府的途中,因轮船失火不幸遇难。同年11月,国民党民主派第二次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将民革、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分子进一步统一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联和民促宣告结束),原国民党著名人士程潜、张治中、邵力子等参加会议并被选为中央常委。民革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民革的历届主席为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屈武、朱学范、李沛瑶。现任中央主席何鲁丽。

3、民盟是怎样诞生的?它的历史作用如何?

民盟的全称是中国民主同盟,它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民主党派

之一,对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不断走向进步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下,宋庆龄、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等发起组织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全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妇女等各界人士中引起了广泛影响。国民党反动当局悍然逮捕了沈钧儒、史良、李公仆、沙千里等七人,当时称为爱国“七君子”事件。抗日战争爆发后,沈君儒等七人获释,国民党慑于国内外舆论,设立了国民参政会作为咨询机关。1939年10月,一些参政员如张澜、沈钧儒、黄炎培、梁漱溟、章伯钧、罗隆基等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开展民主宪政活动,为后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诞生提供了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是民盟的前身,于1941年3月在重庆建立,它是由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后改称民主社会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后改称农工民主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救国会等六个政治组织联合组成的。成立时推选黄炎培任主席,同年10月由张澜继任。民主政团同盟总部设在重庆。1944年9月在重庆召开了全国代表会议,决定把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由团体会员制改为可发展个人参加。1945年10月民盟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立即召开各党派会议,协商国是,建立联合政府和普选产生国民大会代表等政治主张。会上选举张澜为主席,沈钧儒、黄炎培、章伯钧、罗隆基、梁漱溟等为中央常委。

1946年1月,民盟组织代表团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密切合作,同国民党进行斗争。在会议中,民盟代表团与中央代表团达成一项谅解,及双方在提出重大政治主张之前,实现彼此协商。在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斗争中,民盟领导成员李公仆、闻一多、杜斌丞等相继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青年党投靠国民党,因而从民盟中分化出去。同年10月,国民党召开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民盟拒绝参加,并将盟内参加“国民大会”的民社党部分领导人予以清除。1947年10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民盟总部被迫解散。次年1月,沈钧儒、章柏钧在香港主持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成立临时总部,严肃批判了第三条道路的错误思想,宣告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为推翻国民党独裁政府,实现民主、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1948年5月民盟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1949年1月,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和其他民主党派领导人、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宣布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革命进行到底。民盟的领导人积极参加筹备新政协的工作。同年9月,民盟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作。张澜在会上代表民盟发言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英明领导的结果,民盟决心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民盟的历届主席为张澜、沈钧儒、史良、胡愈之、楚图南、费孝通。现任中,在主席丁石荪。

4、民建最初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民建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简称,它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民主党派之一,其成员主要是一部分爱国的民族工商业家,金融界的代表人物,与他们有联系的中上层知识分子和经济工作者。

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民主运动在全国兴起。著名教育家、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始人黄炎培,会同迁川工厂联合会理事长胡厥文、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所负责人章乃器、经济学家施复亮等,商议筹组以知识界、工业界为主体的政治团体,以便在和平统一、民主建国中发挥作用。胡子昂曾参加酝酿,支持筹建组织的工作。1945年12月,中国民主建国会在重庆正式宣告成立。成立宣告表达了民建最初自处中间的立场,“愿以纯洁平民的协力,不右倾,不左袒,替中国建立起一个政治上和平奋斗的典型。”此后,民建在参加反帝爱国和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统治的斗争中逐步抛弃中间立场,走上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道路。对国民党

违背政协决议,召开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民建严正声明不予承认。1948年5月,民建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1949年1月,民建领导人章乃器等和其他民主党派领导人、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宣布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革命进行到底。民建积极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并派代表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等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共同纲领》和选举中央人民政府。

新中国成立后,民建先后以中国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和《章程》的总纲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确定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并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一道前进。

民建的历届主任委员为黄炎培、胡厥文、孙起孟。现任中央主席为成思危。

5、民进是怎样产生的?

民进的全称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它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民主党派之一。

民进的基本队伍是由两部分人组成的,一部分是以马叙伦所联系的文化、教育、出版工作者,另一部分是以王绍鏊所联系的部分上海工商界爱国人士。抗日战争胜利后,双方加强了联系,经常聚会座谈,联名发表文章,申明共同的政治主张。经过协商,他们决定成立一个以促进民主政治的实现为宗旨的政治组织,并取名为中国民主促进会。该会1945年12月成立于上海,发起人有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林汉达、徐伯昕、赵朴初、郑振铎、严景耀、雷洁琼、柯灵等。

1946年初,民进发表《对于时局的宣言》,提出八点政治主张,要求改革政权,实现民主、停止内战,重新制定宪法草案等。同年6月,民进领导人参加上海人民反内战大会和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赴南京呼吁和平,请愿团在南京下关车站遭到国民党特务的包围毒打,马叙伦、雷洁琼等身负重伤,这就是著名的“下关事件”。民进与民建、九三学社等团体在上海发表联合声明,坚决反对国民党违背政协决议,召开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和制定的宪法。1948年5月,民进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1949年1月,民进领导人马叙伦等和其他民主党派领导人、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宣布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革命进行到底,随后积极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同年9月,民进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民进的历届主席为马叙伦、周建人、叶圣陶、雷洁琼。现任中央主席为许嘉璐。

6、农工党的名称有过哪些变化?他在民主革命时期作了哪些工作?

农工党的全称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它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民主党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邓演达等国民党左派分子为继续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酝酿组织新党。1930年5月邓演达从国外秘密回到上海,同年8月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农工党的前身,当时被称为“第三党”。其成员主要是一部分国民党左派和一部分脱离中国共产党的人士,以及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当时他们既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革命,也不赞成中国共产党组织工农起义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做法,但都有振兴中华的愿望。1931年8月,邓演达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1月被秘密杀害。

1935年11月,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在九龙召开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推选黄琪翔为总书记。会议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各党各派合作抗日的“八一”宣言,提出了组织反日阵线的建议。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例如:在“八 o 一三”淞沪抗战中,黄琪翔担任第八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直接参与了这次战役的指挥;季方在苏北解放区担任军政领导职务,在粉碎敌伪清乡扫荡的战斗中做出了贡献。1941年3月,解放行动委员会参与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行动委员会积极参加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斗争。1947年2月在上海召开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既定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推选章伯钧为执行委员会主席。1948年5月,农工党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1949年1月,农工党领导人章伯钧等和其他民主党派领导人、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名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宣布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革命进行到底,随后积极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同年9月,农工党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共同纲领》和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工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新的里程。

农工党的历届主要领导人为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季方、周谷城、卢嘉锡。现任中央主席为蒋正华。

7、致公党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致公党有比较悠久的历史,他原是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建立起来的组织,后逐步发展为中国民主党派之一。

致公党是由洪门致公堂改组而成的。洪门原是清代初期出现的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民间秘密组织,19世纪中叶起逐渐发展到海外华侨社会。洪门致公堂是海外洪门中最大的组织,孙中山曾决定同盟会员集体加入致公堂。1925年10月,美洲致公总堂在旧金山发起举行洪门团体恳亲大会,决定成立中国致公党,推选陈炯明为致公堂总理,唐继尧为副总理。1931年致公党在香港召开第二次代表会议,决定在香港成立致公党总部。抗日战争开始后,致公党发动华侨积极支援祖国抗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被日军占领,致公党总部的活动陷于停顿。

1946年初,陈其尤、黄鼎臣、伍觉天等先后由内地来到香港,与在香港的陈演生、严锡煊、钟杰臣等恢复致公党总部的工作。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谴责国民党当局实行独裁、发动内战,提出“为中国政治真正民主化而奋斗到底”的政治宣言,并选举李济深为主席(因李兼民革主席,当时决定对外不发表),陈其尤为副主席,陈演生为秘书长。这次代表大会在致公党历史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致公党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1948年5月,致公党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1949年1月,致公党领导人陈其尤等和其他民主党派领导人、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名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宣布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革命进行到底,随后积极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同年9月,致公党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共同纲领》和选举中央人民政府。

致公党的第四、五、六届主席为陈其尤,第七、八届主席为黄鼎臣。现任中央主席罗豪才。

8、九三学社的由来和发展如何?

九三学社是在抗战胜利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民主党派之一。

1944年底,一部分从事爱国民主运动的文教科技界人士在重庆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即九三学社的前身。1945年9月3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日,该座谈会定名为“九三座谈会”。抗战胜利后,参加座谈会的人希望成立一个永久性的政治组织,长期存在下去。正在酝酿期间,毛主席来到了重庆,在毛主席的鼓舞和推动下,“九三座谈会”改建成九三学社,并于1946年5月4日在重庆举行成立大会。会上选举许德珩、褚辅成、税西恒、潘菽涂长望等为理事,梁希、卢于道、黎锦熙等为监事。大会通过宣言明确表示,九三学社积极参加国民党统治区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等运动,为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而斗争。1946年10月,九三学社中央迁到北平。九三学社坚决反对国民党非法召开“国民大会”,并对参加伪国大的个别成员作了严肃处理。1948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

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九三学社中央在北平闻讯后,秘密举行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响应“五一”号召。因当时在国民党统治之下不能公开发表意见,至1949年1月解放军包围北平时,在报纸上发表拥护“五一”号召的宣言。同年9月,九三学社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共同纲领》和选举中央人民政府。

九三学社的历届以及现任主席为许德珩、周培源、吴阶平。现任中央主席为韩启德。

9、台盟是怎样产生的?

台盟的全称是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它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民主党派之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归还中国。台湾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派在台湾的统治日益不满,终于导致1947年遍及全省的“二 o 二八”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热情帮助下,由一部分从事爱国民主运动的台湾省籍人士发起,于同年11月在香港正式成立了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负责人为谢雪红、杨克煌、苏新等。台盟的政治主张,首先是赞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同时考虑到当时的台湾同胞有反独裁、要民主的强烈要求,因此也提出以实现台湾省的民主政治与地方自治为宗旨。

1948年5月,台盟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1949年1月,台盟发表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八项和平主张,决心为实现全国解放而斗争到底。同年9月,台盟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共同纲领》的制定,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人民政府的工作。

台盟的历届主席为谢雪红、蔡啸、苏子衡、蔡子民。现任中央主席为张克辉。

第五篇:论国有企业管理创新

论国有企业管理创新①

左 峰

(内蒙古财经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内涵极为丰富, 包括观念创新、经营战略

创新、管理组织创新、管理规范创新、管理技术与方法创新、企业文化创新。为推动国有企业

管理创新, 需要完善企业伦理观念和市场观念, 当进行管理定位, 分析影响创新的因素, 加强

以名牌企业家为核心的企业员工队伍建设。

关键词: 系统工程;创新内涵;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 F27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2176X(1999)122006520

321 世纪是管理世纪, 更是管理创新世纪。我国国有企业陷入严重困境最本质的表现是企业管理水平落后, 企业外部环境突变所造成的冲击只暴露和加剧了这种落后管理水平的程度与破坏性。随着新世纪的逼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革的深化, 面对资源的有限、环境的污染、竞争的加剧、信息的爆炸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企业要谋求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加强管理, 实施管理创新。有关部门1996 年对我国2585 家亏损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管理不善造成亏损的达到2112 家, 占总数的8117 % , 这说明这些企业不思进取, 少有创新, 管理守旧, 不能适应环境(曾先端, 1997)。相反, 河北的邯钢、青岛的海尔、无锡的小天鹅、重庆的嘉陵、深圳的华为却因不断实施管理创新, 而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由此可见, 国有企业只有在管理创新上成功,才能取得战略突破。下面笔者就国有企业管理创新这一广泛而又深刻的命题进行阐述, 以期能为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实践提供一些可取的思路。

一、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是指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不断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 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新机制, 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组合范式, 以适应和创造市场, 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益的不断提高, 达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综合效益的目的的具有动态反馈机制的全过程管理。经济史表明: 企业产权结构的每一次变迁, 都相应伴随着企业管理方式的革命。市场经济下公司制的企业管理已经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下工厂制的企业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强大的竞争压力‚赋予企业管理新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江泽民, 1995),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应能涵盖市场经济要求充实的新的管理层面和内容。这不仅体现在对科学管理的继承和完善上需要更新岗位设计和工作流程, 更体现在对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管理规范、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以及企业文化整合上进行的系统性调整。国有企业管理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至少应包括以下6 个方面的内容。管理理念创新

从国际环境看, 自90 年代以来, 世界企业开始掀起新一轮的管理变革浪潮, 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学说应运而生。从国内环境看, 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期, 政企分开的制度环境正在建设过程之中, 企业制度双轨制并存并呈胶着状态, 传统的管理思维和方式方法还在顽强地发生作用。但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管理科学的高度看, 必须摒弃越来越不适宜的经营管理思想, 完成以下转变。管理绩效的评价标准要从是否遵循长官意志转变为综合效益的完成量;管理的内容要从管理方式是否需要强化、管理形式是否需要更加严格转向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对于资金、人才、时间、物质的使用效率的实质性控制;管理方式要从家长专断型的随意管理转向基于广泛咨询的、遵循决策程序的科学管理,从事无巨细的越级干预到注重决策和预算的权责明确的层级管理;管理的机制要从对企业员工的形式化约束转向建立互动式自我教育与激励型行为规范;管理的目的要从单纯完成企业利润目标转向对内维持和谐稳定的一致性, 对外增强持续不断的适应性;管理的心态也要从追求一劳永逸转向动态和持续创新。凡此种种, 都是从小生产意识向社会化大生产管理理念的革命性转变。管理理念的创新重在用新的策划、新的技巧、新的形式打破陈旧平衡, 敢于标新立异, 贵在围绕社会效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形成管理特色。经营战略创新

经营战略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谋划。在早期的企业管理中没有经营战略, 它是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战略管理应该是企业的自主行为,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主体,故没有自己的经营战略和战略管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填补这个空白。经营战略是一种以变革为实质的概念。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就必须通过不断革新来创造性地经营企业。也就是要通过实施具有创新实质的经营战略, 使企业实现内部和谐运作与外部持续适应的双重目标。经营战略创新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1)应该创新什么?(2)应该向什么方向创新?(3)应该创新到什么程度?(4)如何实现这些创新? 国有企业经营战略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总体战略、经营单位战略和职能部门战略。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应树立‚战略随着环境走, 能力跟着战略行‛的观念, 采取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选择、战略实施等步骤, 通过采用SWOT 法“这里S 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rtengths), W是指企业内部劣势(Weaknesses), 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 T 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Thereats)”对企业经营收益、风险、利润相关者的反应、市场前景等做出评价, 并领导、组织、管理好

经营战略创新的过程。管理组织创新

企业组织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必须根据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创新。迄今为止, 最成熟、最有影响的管理组织形式是金字塔式、自上而下、递阶控制的科层组织结构, 这种以专业分工为基础的职能部门制, 提高了管理工作的专业水平, 但也带来了部门间互相割裂、难以协调的弊端, 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迟缓, 压抑组织成员全面发展。各项管理活动相互交织以及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化, 要求组织具有更大的弹性。与此相适应,企业组织就势必专业化的职能部门转变为以任务为导向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多方面才能的过程小组, 从而使企业组织形态从高耸型向扁平型转变。顺应第二次管理革命的潮流, 在国有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必须重视增加组织的柔性, 探讨更高效更灵活的组织结构方式, 如建立跨职能机动团队。此外, 还要认识到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控股公司结构、矩阵结构、集团组织结构等等都是具体组织结构形式, 均各有所长, 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公司形态和规模变化加以选择。

4管理规范创新

有了良好的组织结构, 还需要有科学的规章、严密的程序作保障。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职责设计比较粗糙, 管理环节之间缺乏明确的程序,规章制度常常停留在纸面上, 职工民主管理往往流于形式, 决策随意、制度不严、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 既需要对基础管理进行补课, 又需要根据经营战略, 对管理规范和业务流程进行调整和动态更新, 使企业在采购、研发、生产、销售、财务以及后勤保障等各个环节都建立起合理的规范和工作流程, 把创新渗透于各个环节, 作为经常性的主要管理职责, 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要积极借鉴国外企业现代管理规范, 探索和形成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科学管理制度。从目前看, 需以ISO 系列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为契机, 创新管理规范。管理技术与方法创新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大系统, 在企业内流动着劳务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等资源。要提高竞争能力, 必须使所有资源处于一种科学、合理并且先进的管理模式下运行, 这种模式实质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系统观念工程为指导、以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为支撑的综合的、系统集成的、整体优化的管理系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加强企业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条件。要重视和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来加强管理, 把在建设国有企业的长期实践中创造的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方法与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结合起来, 逐渐扬弃并改变以前的管理方法, 从市场预测、成本分析、产品设计、生产准备、库存物流、加工制造、产品销售到售后服务全过程探索新的管理方式方法。信息产业的兴起和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从根本上动摇了20 世纪的管理技术, 有关生产的新概念、新方法层出不穷。工业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以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和精益生产为代表的现代管理阶段,而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尚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所以当务之急是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企业文化创新

经济竞争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竞争。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中, 企业文化的改革和完善是社会整体改革的前奏和量化积累。就企业本身而言,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企业形象, 是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审美理念的集合反映。中国大部分国有企业有形资产已初具规模, 企业文化建设面临一场革命。明智的企业家应将视野扩展到文化领域, 将企业文化作为经济运行的深层背景和操作方式, 努力将文化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中国的国有企业与外国企业有很大不同, 它们脱胎于政府机构的行政附属物, 承担着许多社会功能,是一个特殊的小社会。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 ‚企业办社会‛的功能是必须剥离出来的, 但是这种剥离需要有一个过程。现在虽然国有企业已经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但是原有的浓厚的行政色彩却并未因此而消失, 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的文化氛围以及人际关系仍在起作用, 尽管它们有不合理之处, 但是在构建新型企业文化时, 必须充分考虑到这种特殊情况。文化具有传承性, 由旧文化转型为新文化, 一方面必须重新整合赋予旧的企业文化以新的内涵;另一方面, 必须紧紧盯住世界企业文化创新的趋势。对我国国有企业来说, 企业文化创新的关

键是把东方儒家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管理科学有机地融合起来, 创立符合国有企业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企业文化。笔者在此强调三点:(1)企业文化应该是有个性的, 不仅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文化应该各具特色, 而且同一行业的企业文化也应有所不同。(2)在一定意义上讲,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全部内容, 所以不能把企业文化作狭义理解。时代要求中国国企职工要自觉进行企业文化意识培养, 实现自身文化革命, 成为企业文明的代表。(3)过去的企业文化模式, 它们都产生于过去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 并不能代表现在和未来的企业文化模式。对于日趋人道化社会和人性化的产品发展方向, 企业必须寻找更高形态的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模式。就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必须拥有最高尚的人格理想、最高级的社会理想和最道德的行为理想, 企业应该成为新文化的开拓者。

二、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完善企业伦理观念和市场观念

企业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利润持续增加。但是利润的持续增加取决于两个条件:(1)企业对外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2)企业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认为自身与企业是命运共同体。所以,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完善企业管理伦理观念, 把企业的管理思想真正转移到‚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基点上来, 解决好对企业的主体———人的有效管理问题, 并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伦理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 国有企业的市场观念不断增加, 但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在管理创新方面, 也应树立起市场观念。企业管理创新的起点永远是市场, 不从市场出发, 不能经受住市场检验的创新不可能是真正的创新, 企业管理创新的任务, 就在于不断整合其内部要素, 使其处于最佳组合, 最大限度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并创造新的市场, 以期占领市场, 获取较为丰厚的利润, 创造市场和适应市场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两个重要方向。恰当进行管理定位

管理定位是管理创新的前提。管理定位是指企业以什么样的系统性管理来达到企业的基本目的, 即通过满足市场要求来获得经济效益。科学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效率, 而纠正效率不高的途径在于系统性管理。管理是资源, 管理出效益。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一场伟大的心理革命, 即在企业内创造出友好合作和互相帮助的文化氛围, 用增加劳动知识含量办法, 改进操作机器和工具, 改进管理工作方法, 通过让企业员工更聪明的工作而不完全是更勤奋的工作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管理定位本身也是一个系统, 包括目标定位、方法定位和要素定位等等。根据市场经济要求, 应把管理目标重新定位于保证企业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上,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追求提高市场占有率比追求短期利润增长更重要。企业管理应围绕市场变动来进行和调度, 并随着市场态势的变化实现企业管理的动态组合, 保证企业灵活地开拓市场并提高市场占有率。分析影响管理创新的因素

影响管理创新的有两大因素: 一个是外部因素,另一个是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市场变化要素和社会政治变化要素。市场变化要素包括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的变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市场取向的管理创新强调一方面要满足现实需求, 另一方面要努力满足潜在需求。为适应竞争的变化, 竞争激烈时适合采用改进型创新, 以创造市场;竞争不太尖锐时适合采用发明型创新, 以创造市场。社会政治变化要素是推动管理创新的另一个外部因素。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有效管理机制。因此, 要兼收并蓄国外先进的管理为我所用, 并在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大背景下, 创造出中国式的企业管理根基地。内部因素也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 它包括资本、人才、科技三大要素。这三个要素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科技要素与成本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管理创新的效益模式;科技要素与人才要素的结构构成了管理创新文化模式;而成本要素与人才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管理创新的制度模式。三要素在企业内部的组合特征既受到市场和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又反作用于市场和社会, 以完成企业的效益和社会目标。4 加强以名牌企业家为核心的企业员工队伍建设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最终需要依赖人去实现, 因此, 企业必须加强企业员工队伍建设, 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具体来说, 要培育三支队伍:(1)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创新理论先驱熊彼特说: ‚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经营管理的创新。‛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学院院长托马斯〃格瑞提也指出: ‚末来企业精英最重要的条件, 或许应该是管理‘持续变革’的能力。‛从新一轮国有企业竞争形势来看, 应主要培养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 组织指挥协调合作能力和预测决策水平。(2)培育一支有学识的科技队伍, 主要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洞察力、想象力, 能根据科技发展态势和市场变化不失时机地开发设计新产品, 真正做到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3)培育一支具有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的营销队伍, 主要培养和提高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谈判与营销能力、维系原有顾客发现潜在顾客的能力。营销人员要改变以往企业推销员的形象, 努力把自己塑造成能代表企业良好形象、传播现代企业文明的使者。

参考文献:

[1 ]辛华.开创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学习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 ]于中宁.现代管理新视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3 ]赵云喜.企业设计家[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4 ]岑衍强,孟浩.试论现代企业发展的强动力——管理创新[J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9 ,(1).[5 ]李兆熙.国际管理趋势和我国企业管理创新[N].中国经济时报,199926(6).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探索

摘要: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动态管理,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抓基础管理,才能保证企业在发展中创造适应自身的管理模式,使企业的效益稳步上升。

一 管理创新的内涵和必要性

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它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所作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一般地讲,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既有自然的工具属性,又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因此,可以近似地认为,管理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管理技术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制度的创新。成功的管理创新实质上是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两方面创新的综合体现和必然结果。

对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可以从对管理创新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探讨。

从需求方面看,首先,管理薄弱一直是我国国有企业竞争力低下、效益不高的重要因素。从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在70%以上,而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不到40%,管理水平高低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影响。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数据,1995年与1985年比较,主要能源、原材料消耗指标中,上升的占50.9%。管理约束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其次,新的经济格局和市场环境要求国有企业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的崛起和三资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和压力。同时,多年来的重复建设已经导致了结构性的买方市场的形成。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和历史包袱更使其在竞争中处境不妙。提高管理水平是国有企业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

从供给方面看。首先,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出台,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空间和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其次,现代科技的进步既对管理创新带来了需求上的压力,如技术的进步使得规模经济效应成为可能,从而增加了对管理的需求和依赖,同时也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工具,如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的管理方法成为可能,如CIMS、EBP、MIS等等,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对产出的贡献率。

二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基本途径

2.1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

各种管理组织、制度和管理行为都不过是管理者思想的外在表现。据资料,我国现阶段仍有不少企业家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不熟悉甚至还不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不理解现代企业制度,有的企业家不赞成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认为设董事会是使经理多了一个“婆婆”。相当一部分企业家仍不重视市场问题,不认真调查分析市场状况。很多企业家不熟悉、不善于使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懂得资本经营,尤其不熟悉国外市场,不善于改进营销管理,不关心有关企业经营的法律法规。因此,要大力在国有企业内部倡导管理观念的转变,通过培训教育或引入新的管理人才,来开阔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要广泛吸收新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使管理创新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

2.2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管理组织创新

国有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和生产的要求合理设计管理组织,改变传统的单一行政式职能型组织结构,按照精简高效、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来构架新的内部组织结构;在传统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十分繁多,而且也不合理,非生产性组织(如党工团和后勤服务部门)占了企业相当多的编制和人员,同时,真正的生产管理和市场管理机构和人员在企业内部地位不高,编制限制也很紧;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就需要精简不必要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市场管理、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管理机构的力量,引入如矩阵制、事业部制等新的组织设计模式。

2.3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

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日益复杂化,同时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形势的变化又要求管理者提高反应速度。要解决这两者问的冲突和矛盾,只有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尤其是动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管理信息是管理中的基本要素和中介。管理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管理信息的处理过程。运用现代的信息处理技术,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在我国企业推行CIMS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CIMS是建立在现代管理模式基础上的企业管理系统。它带来的典型管理模式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资源计划(MRP II)、准时生产模式(JIT)、按类个别生产模式(OKP)、优化生产技术(OPT)、精良生产方式(LP)、基于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与生产管理模式等。尤其近10年来,在我国20多个省市、10多个行业的200多家企业开展了CIMS应用示范工程,其中国有企业超过半数。CIMS应用示范工程10多年的实践证明,它不仅给新产品、新

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而且改变了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和经营思想,促进了企业管理的高度集约化和信息的共享。

2.4要重视企业主要经营者在管理创新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改进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讲,国有企业主要经营者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主要经营者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管理风格的形成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具有创新精神的熊彼特意义上的国企经营者,对于管理创新的推进,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但反之,就会阻碍管理创新活动的开展。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属性,我国现阶段不少国有企业经营者仍是通过行政任命或行政选拔的,不但缺少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训练,也缺少管理实践,因此,这不能不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有企业经营者队伍管理素质的高低不一。面对国有企业全面走向竞争的新形势,必须逐步改革国企主要经营者的选拔方式和选拔机制,使得一大批真正具有经营管理能力和现代企业管理经验、政治素质好的人才走上国企的管理岗位,把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上新的高度,促进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

2.5还要大力夯实国有企业内部基础管理,为管理技术和方法工具创新提供基本的前提和保障

基础管理包括企业内部基本管理制度的建立、基本流程的规定、基本信息资料的储备传送以及管理队伍的建立等等。只有搞好了基础管理,理顺了内部基本的生产协作关系,才可能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层次和效率,否则,管理创新只会适得其反,使得企业更为混乱无序。比如在实行信息化管理上,就需要很高的基础管理水平。据一份调查显示,我国企业实施企业管理软件的条件参差不齐,大多数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还较低,处于国外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我国大多数企业完整实施ERP的条件并不成熟。此外,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动态管理,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抓基础管理,才能保证企业在发展中创造适应自身的管理模式,使企业的效益稳步上升。

下载中国有创新吗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有创新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思考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思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国企深化改革进程的加快,许多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不重视企业文化创新的副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如近年某些国有......

    浅谈如何创新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如何创新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摘 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干部职工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

    中国有句古语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有多大的成就。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

    中国有哪些汽车生产厂家

    中国有哪些汽车生产厂家? 中国的汽车生产厂商比较多,不过集中度还不算高,记住前十名就可以了。 据2006年数据,国内十大汽车厂家为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哈飞、奇......

    浅析国有企业管理弊端及创新对策

    浅析国有企业管理弊端及创新对策摘 要:在创新理论成果基础上,从共性角度分析总结了国有企业在观念、组织、基础管理、薪酬考核、人才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弊端与不足之处......

    浅谈创新国有科技型企业文化建设

    跳出误区 突破盲区——浅谈创新国有科技型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引入现代企业管理范畴,标志着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纵观国内......

    中国有哪些政府部门[小编整理]

    中国政府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部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

    《中国有故事》最新观后感_《中国有故事》观后感影评[精选合集]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中国有故事》最新观后感5篇_《中国有故事》观后感影评精选5篇,希望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