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产品策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旅游产品策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摘要】近几年,在旅游开发中,旅游规划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经过市场检验,能够较为成功实施的却不多。原因在于旅游规划中的灵魂——旅游策划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本文就旅游策划和旅游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品策划进行了论述与分析,构建了旅游产品策划的支撑要素模型,并对其中的旅游资源要素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作者在规划、策划编制中的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旅游策划 旅游产品策划 资源要素 旅游规划 支撑要素
近几年,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逐渐为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等市场经济中的各种主体所接受、认同,在旅游开发中,旅游规划、策划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除了传统的风景区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编制以外,不同尺度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规划也相应出台,在部分地区甚至个别乡、镇、村落也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
规划虽然不少,但是经过市场检验,能够较为成功实施的却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旅游策划水平不高。目前旅游界最缺少的就是高水平的策划。旅游规划更多的是要求遵循技术性规范,而旅游策划则是对旅游规划的创新,旅游策划是旅游规划的灵魂。
本文就旅游策划和旅游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品策划进行论述与分析,力图构建旅游产品策划的支撑要素模型,对其中的旅游资源要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作者在规划、策划编制中的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1.旅游策划和旅游产品策划
1.1旅游策划
旅游策划是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利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和手段,通过对变化无穷的旅游市场和各种相关要素的把握,设计出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具有科学的系统分析和论证的可行性方案和计划,并使这样的方案和计划达到最优化,使效益和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过程。
旅游策划由旅游地形象策划、旅游产品策划和旅游市场策划三大部分构成,三个部分在策划过程中相互关联,相互证明,构成旅游策划的有机整体。料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得。相对而言,对旅游资源特质的把握却是一个较多地渗入了策划者自身主观认识、经历以及价值观的过程。不同的策划者,由于自条件不同,可能在掌握相同基础资料的情况下,对旅游资源本我特质的把握有较大差异。这也是本文为什么重点论述这一过程的原因所在。
1.2 旅游产品策划
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当广泛,目前旅游界已达成了共识,凡是能销售给旅游者供旅游者消费、享用的产品,通通可称为旅游产品,这包含了旅游线路、供享用的设施、服务,已开发为产品的供观赏、参与的旅游资源等。
旅游产品策划是指在对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可进入性、旅游者对资源的感知、认知以及市场(需求市场与供给市场)情况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数据后,充分把握旅游资源自身所具备的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品质和特色,设计出满足客源市场需求,有独特竞争力的旅游产品的过程②。
值得注意的是,旅游产品策划的支撑要素(见图2)中,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可进入性、旅游者对资源的感知、认知以及市场情况可以通过实地勘测、和展示自己。资源所表现出来的美感度,它的观赏性、参与性,它释放出来的气质往往决定了它的吸引力的大小。有的资源价值很大,但形不成风景,那么它就难以转化为产品,即使开发成旅游产品,也难于为世人认同。有时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通过专家评定,某项旅游资源如某地质剖面,某一漏斗群或者某一文物的价值很大,专家们也写出了大量论文进行研究,可这类资源就是迟迟不能转化为产品,为市场所接受,原因也许有多种,但若排除其他开发条件不计在内,恐怕旅游资源本我特质的释放和外溢不充分是重要原因。
因此,并不是所有级别高、价值大的旅游资源都能转化为旅游产品,在旅游产品策划中,要善于找准独特的方式使旅游资源的特质得到合理释放。这又是旅游产品策划成功的一个关键。
2.从旅游产品策划的角度认识旅游资源
2.1 产品类型的资源和环境类型的资源
旅游资源依照是否能开发为旅游产品的标准,可分为:可开发为产品的旅游资源;作为环境产品的旅游资源两大类。
可开发为产品的旅游资源,即是说旅游资源通过开发可直接转化为产品,如海滨的海滩,近海的海水,山中的温泉等。作为环境产品的旅游资源,指这类旅游资源本身不能通过开发转化为旅游产品,但它是直接销售的旅游产品的背景因素,它的价值,比如作为生态环境的价值甚至超过了直接销售的旅游产品的价值。如温泉旅游产品,看起来游客购买的是温泉及其设施类旅游产品,但如果该温泉处于山形并不美丽的光秃秃的山下,和温泉处于雪山下的原始森林中(当然这里温泉本身的价值被忽略),哪一类温泉产品的价值大,我们一看便知。这雪山、这森林就成了环境产品。而且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就在环境产品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环境也成了产品,生态变成了效益,文物的历史价值就转化成了经济价值。在旅游产品策划中,对作为环境产品旅游资源的重视,是产品策划成功的关键。
2.2 旅游产品策划的市场导向和资源本我特色的充分张扬
2.2.1 市场导向和资源本我特色的把握缺一不可
旅游策划一定要强调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策划的核心内容是旅游资源的特性和旅游资源的特色在逻辑上的合理的延伸,以前我们非常强调旅游的市场的导向原则,这是非常正确的。但目前有这样一种倾向,过多强调了市场导向而忽略了对旅游资源自身特色的把握,要知道,我们的旅游策划与一般的广告公司的产品策划是不一样的。总的说来,目前旅游策划出现了两种偏差,一方面是缺乏对细分市场的深入研究,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卖点;另一方面,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又严重脱离了旅游资源的特性和特色。必须指出,旅游的开发、策划还是要以资源作为根本。比如说,搞特技飞行,张家界风景区搞了,太湖又在跟着推,四川的三星堆为了迎接旅交会,也搞了一个特技飞行。这些策划全然不顾自身旅游资源特质与所策划的产品的逻辑关联性。事实证明,这种脱离资源特色而进行的所谓商业炒作是失败的。
2.2.2 资源的本我特质需要合理地释放
所谓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即旅游资源自身所具备的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品质、特色,由此决定了旅游资源自身的级别,它是旅游形象定位的基础,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离开了这一基础而谈旅游开发,通过炒作可能在短期内带来大量客源,但其生命力一定不大,生命周期一定不长。另外,象主题公园这一类旅游资源,它不是原赋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而是对原赋旅游资源的仿制和整合,对这类旅游资源,虽然不具备历史价值,但仍具备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它经历了艺术的再创造过程。同时,这种对原赋旅游资源的仿制和整合,仿制和整合的水平也能体现主题公园的品质和特色。旅游资源只具备本我特质还不行,还应兼具本我特质的释放功能。旅游资源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在以不同的方式释放自己,表现自己。
旅游策划是旅游规划的灵魂。规划是比策划更庞大的工程,它是对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最优化进行预测,它比策划更讲综合效益和协调发展,但规划的可操作性是由策划来作保证的。规划更多的指向政府行为,而策划指向的是市场需求。规划文件是法规性文件,对地区、政府、部门、企业和人的行为起规范作用,它强调整体战略性、方向性,其实质是制定地方性法规。
3.如何把握旅游产品策划中的资源要素
在旅游产品策划中,要善于敏锐地把握能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旅游资源要素,这既需要非凡的眼光和胆略,又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特别需要对市场需求的准确了解。当然,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是所有这一切的基础。
3.1 发现、挖掘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旅游策划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新资源,挖掘有价值、有特色的旅游资源的过程,旅游策划的最高境界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在别人认为是腐朽的东西,你却发现了神奇之处,你的策划才有神来之笔,也才能传之后世。
要做到有新发现,基本的素质是要十分了解、熟识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能够进行科学的、恰当的评价,并能判断它们在同类旅游资源中的地位、特色和价值,更重要的是,要能判断这些资源开发为旅游产品对市场的吸引力和市场的需求。这对规划者的素质要求很高,他一定是具有多学科知识的积淀,并能很快整合这些学科知识。
比如成都市龙泉驿区的洛带古镇,作为古镇,它算不了什么,无法给周庄、同里相比。在我们进场搞规划时,街上的三大会馆也有点破烂不堪。说实在的,当时真怀疑这个镇可以搞旅游业。但我们发现了客家文化,它使这个镇的一切破损的建筑有了客家文化背景(如语言、民俗、民居等)的依托,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可开发性。通过对客家文化的深入发掘,将“火龙节”、“水龙节”、“客家菜”、“客家婚俗”等变成了旅游产品。随之而来的是三大会馆修葺一新,街道铺成了青石板路,古镇面貌正在得到恢复。经过两年多的规划、建设,行将败落的洛带镇已成为世界客家人群体中关注的一个焦点,一个客家文化内陆形态的代表。
3.2 要善于对各类资源要素进行巧妙整合整合各类旅游资源要素,使其形成一个全新的旅游产品,是旅游开发走向全面商品化的产物。这种整合具有较强的人工痕迹,但如果整合得好,充分地考虑到市场需求,也会取得很大的成功。
整合各类旅游资源要素,可分为三种情形:
1.几乎没有原赋旅游资源作依托,全靠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将各种相关的旅游资源按一定的主题组合在一起,构建一个巨大的旅游产品平台,再进行商业化运作。这种情形以人造的主题公园为代表,以迪斯尼乐园、深圳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等为代表。这类旅游资源的整合,实则是按主题对原赋旅游资源进行仿制,这种仿制本身并无多大价值,但它关键在于整合出了一个巨大的平台:这个平台提供了一个旅游产品生产、经营、销售的大舞台,通过表演、观光、参与欢乐活动和现代科技的包装,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现代商品化的旅游产品,与原始野味的旅游产品是种不同的感受。此外,关键在于这类场所往往在大都市近郊,通过这个平台带动了旅游房地产的开发和主题酒店、主题商业、主题文化产业的建设,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和主题社区。
换个说法,如果这种开发不能带来房地产业、商业、文化产业、酒店业的整体发展,不能以公司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进行经营管理,其生命周期就不会多长,注定了要失败。中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主题公园的追随者们,已为此尝尽了苦果。
2.以半原赋旅游资源、自然环境资源为依托,整合其他资源,形成新的旅游产品。这种情形大多数未依托风景区,景观效果较差,生态环境也一般,实质上原赋资源所占比重并不大,因而有较大的风险。这其实是另外形式的主题公园。如近几年来在全国兴起的野生动物园和正在兴起的高科技观光农业产业园区。由于这些项目本身所依托的资源环境较差,在进行资源整合时本底旅游资源(原赋资源)的依托较少,因而这种整合的风险大增。
以2001年底开业的成都野生世界为例。其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庞大的投资计划和较强的融资能力,使其建设有较高的水准。然而,最关键的问题是:在方圆300—500 km范围内,已有了重庆野生动物世界和碧峰峡这两家,在这一范围内,从市场规模看,只能容许一家野生世界生存下去。而碧峰峡相比之下又有资源环境优势和管理优势,作为后进者的成都野生世界就较困难。同时,成都野生世界的选址是浅丘良田,绿化本底很差,几乎无任何野生世界的感受,绿化的投入大及绿化的培育期长都会为它的成功经营制造很大的障碍。至于高科技农业产业园区,应该是农业资源、高新技术与旅游业的整合,这一整合具有明显的独特的资源优势,运作得好,容易成功。但关键的问题是高科技农业产业园区一定要具备旅游功能,不具备旅游功能而搞旅游,就会导致失败。
3.以原赋旅游资源为依托,根据市场需求,为了丰富产品结构,对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这类情形比起前两类情形最大的区别是以原赋旅游资源为基础,它本身就有生态环境、景观或人文环境作为依托,只要整合的其他类型的资源能与依托的原赋旅游资源浑然一体,并且在产品定位上进行过科学的论证,多半会取得成功。因而,这种整合实际上是原赋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叠加的模式。这一模式是否成功,关键看原赋旅游资源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整合进来的资源与原赋旅游资源组合后是否形成了新的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当然,这种整合主要运用于游乐类的自然风景区,而且要与其资源特色相吻合,并且通过这种整合后使原赋旅游资源的特色得到了展现和较充分的发挥。
四川雅安碧峰峡风景区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碧峰峡作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自从成都万贯集团1999年买断50年经营权进行独家经营后,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收回投资一亿多元,并且发展稳步向前。从传统的观点看,碧峰峡的自然风光确实比不上很多景区。但是,我们需要对现代旅游进行全新的思考和认识:资源不等于风景,资源也需要整合,整合后的资源才能最大体现整体效益。正如美国一位系统论专家所说“一个性能最佳的机器,并不需要它的每一个部件都是最佳的”。因此,碧峰峡对景区的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将景区核心的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作为主体加以开发完善,并以核心资源为依托,逐步整合生态动物园(1999年)、女娲文化(2000年)、蒙山——碧峰峡——螺沟的绿色生态走廊(2001年)、碧峰峡世界熊猫公园(2002年)。
3.3 把握资源要素与产品要素间的逻辑联系旅游产品的策划必须以旅游资源为基础,旅游资源的整合也不能太过分,应把握适度的原则,旅游产品的策划是旅游资源特色在逻辑上的必然延伸。也即是说,策划好了的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有生命力。
比如说踩钢丝,湖南衡山推出了这一产品,四川天台山也在推这一产品。其目的无非通过对这一产品的宣传促销增加对景区的关注效应,带来旅游收入的增长。而走钢丝,无非是突出惊险二字,当然山地景区大多数可用此办法。但该产品能否持续地走下去,却并非每个景区都能办得到的,因为它需要有这样的人力资源代代相传,而非只图一时之轰动效应。景区自身必须长期维持这一技术力量。反过来说,如果该产品不是自己景区的资源所自然生发出来的,则人力资源储备是不够的,只得到外地请人表演,这就决定了该产品不能长久。不能持续销售的旅游产品反过来就会影响景区的形象。
与衡山相反,四川省窦团山的走钢丝就是从旅游资源自身生发出的旅游产品。在呈品字形的壁立千仞的山峰上,有窦真殿、东岳殿、鲁班殿三道观,唐宋明清以来,山上道士进香,都以走钢绳的形式从一个殿到另一个殿,也就是说钢绳成了连接三殿的唯一通道。钢绳就将险峻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连为一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走钢丝就成了历代道士的看家本领,使这一技术代代相传。因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推出“中华一绝”走钢丝时,使这个旅游产品产生了很大的魅力。窦团山走纲丝,就能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旅游资源自身的特质。既然旅游产品是对旅游资源特质的展现,那么在挖掘旅游资源时,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旅游资源的评价是一项科学的评估工作,因而既不能将其价值评价过高,也不能评价过低。如果过高,则可能策划、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缺乏生命力,导致孤芳自赏,难以获得市场认同;如果过低,则可能策划、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不能展示出旅游资源的魅力,或者使本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的价值被忽视而打入冷宫。
3.4 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
科学需要严密的理性体系,重证据,重推理、重逻辑。非科学重感性、重感受、重直观、重印象,它不需要严密的理论体系来支撑。当然,非科学决不等于伪科学,伪科学在本质上是反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
3.4.1 旅游产品策划中的非科学因素
因为旅游是向旅游者出售旅游经历,因而旅游产品的生动性、趣味性对旅游经历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既然旅游者购买的是旅游经历,旅游者就特别注意在旅游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印象和得到的欢乐,以及旅游所唤起的对其他情感的体验。获得这一类的心理感受不需要太多的实证,哪怕是科普类旅游产品,也应寓教于乐。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为旅游产品策划融入非科学的因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如导游词的撰写和导游的讲解,就需要营造出特殊的气氛和场景,而这更是有赖于艺术加工。各类神话、传说、故事也可策划为旅游产品,这样的旅游产品策划是非科学的,但却有科学依据,并使产品更生动、更有趣,更合乎人性。
旅游产品的非科学因素是以科学为依据的。如果没有科学的因素作为凭据和背景,非科学因素可能会失去它的存在价值。即使不以科学为依据,或者说其依据的素材不能证实是科学的,也要以一定的区域文化背景为依凭,如史传说、民间传说 等。尽管这些素材无法提供科学的明证,但透过这些传说可能会发现某些历史的或文化的讯息。这些素材的代代传承本身就意味着它们的合理性,有其文化生存的土壤。对于这些非科学的资源,当然也能开发为旅游产品。
3.4.2 旅游产品的策划中的科学因素
旅游产品策划要依据科学研究的成果,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在进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时,实际上就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研究。这其中需要大量的统计材料,如珍稀植物、动物的种类、数量、有多少个漏斗,其中最大的漏斗深度有多深,直径有多长,有无地下森林、地下河流等奇观。然后在全世界、全国和本区域周边地区的同类资源中进行比较,以确定其价值。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的工作,旅游形象定位、产品特色定位无从谈起,旅游产品策划也就无所凭藉。
总之,旅游产品策划要善于把握旅游资源中的科学因素与科学因素,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游刃有余,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第二篇:旅游产品策划与营销
旅游产品策划
——广安旅游公益讲座实施方案
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向深入,认真整改旅游人才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提高旅行社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产品策划能力,加强旅游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探索抱团营销、整合营销的有效模式,实现旅游宣传重大突破,进一步提升广安旅游整体形象和接待水平,由广安市旅游局,广安市旅游协会主办,广安市旅游培训中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安市分行、广安思源酒店有限责任公司具体承办旅游公益讲座,具体方案如下:
一、主办单位:广安市旅游局,广安市旅游协会
二、承办单位:广安市旅游培训中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安市分行,广安思源酒店有限责任公司
三、讲座时间:2009年7月23日上午9:00
四、讲座地点:思源酒店瑞金厅
五、讲座对象:各区市县旅游局分管领导和业务股长、全市旅行社总经理及部门经理、各酒店总经理及营销经理、各旅游商品企业总经理及营销经理、星级农家乐营销经理、其他热爱旅游的有识之士
六、讲座主旨:旅游产品策划与营销
七、讲座简括:旅行社产品的策划与营销,旅游企业如何抱团营销、整合营销
八、主讲人:周小丁
九、主讲人简介:中国康辉旅游集团副总裁,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旅行社协会副会长,四川旅行社协会导游分会会长,职业旅行家,全国特级导游,成都市专业技术劳动模范,2005年成都市政府津贴获得者。
十、讲座议程:
(一)主持人旅游局副局长唐子录介绍情况
(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安市分行领导讲话
(三)旅游局局长周承林讲话
(四)周小丁授课
(五)学员提问,互动交流
十一、职责分工:
(一)广安市旅游局负责指导公益讲座方案的实施,按市领导指示邀请广安市级媒体记者到场报道。
(二)广安市旅游培训中心负责邀请授课专家,管理科负责听课人员的邀请和安排。
(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安市分行提供专家接待费用3000元。
第三篇: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 关海玲(作者), 陈建成(作者)
《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内容简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展,导致了农业要素的流失、农业的衰退及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而近年来,融生产、生活、生态、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通过对都市农业问题的研究,使之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克服大都市共存的城市病,解决人口密集引起的生态恶化等问题,把发展都市农业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以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从辨析都市农业的内涵及相关概念出发,通过回顾与分析国内外都市农业研究的进展状况,在借鉴相关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典型发达国家发展都市农业的动力源和理论与实践经验,深人挖掘推动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结构模型。通过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系统研究了都市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具有普适性的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具有代表性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初步评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是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偏低。尤其北京、上海、广州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太原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代表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综合排名较后,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在中部地区也处于下游位置。编辑推荐
《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是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关海玲,北京林业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职于太原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曾主持及参与“北京市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山西省软科学”等项目的撰写与研究工作。参与北大出版社《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的编写。曾在《技术经济》、《未来与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目录绪论
1.1 都市农业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文献综述
2.1 都市农业的研究状况分析
2.1.1 国外对都市农业的研究进展
2.1.2 国内对都市农业的研究进展
2.1.3 国内外都市农业研究进展的比较及启示
2.2 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研究状况分析
2.2.1 国外学者对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综述
2.2.2 国内学者对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综述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3.1 不同学科对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支撑
3.1.1 经济地理学
3.1.2 经济学
3.1.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3.1.4 城市经济学
3.2 都市农业发展的经济地理学支持
3.2.1 农业区位论
3.2.2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3.3 都市农业发展的经济学支持
3.3.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3.3.2 投入产出理论
3.3.3 农业现代化理论
3.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4 都市农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支持
3.4.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3.4.2 外部性理论
3.5 城市经济学的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4.1 国外典型国家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4.2 我国发展都市农业的动力因素分析
4.2.1 经济发展是推动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4.2.2 发展都市农业是调节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
4.2.3 生态环境恶化是都市农业兴起的重要原因
4.2.4 农业经济、社会与生态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4.3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模型
4.3.1 经济发展动力机制
4.3.2 社会发展动力机制
4.3.3 环境发展动力机制
4.3.4 资源发展动力机制
4.4 不同动力因素下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4.4.1 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变化下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4.4.2 经济发展动力机制下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4.4.3 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条件下都市农业的路径选择
4.4.4 资源、环境发展动力机制下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5.1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1.2 都市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5.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5.2.1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5.2.2 因子分析的主要步骤
5.3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与评价
5.3.1 2007年不同区域都市农业发展评价分析
5.3.2 2008年不同区域都市农业发展评价分析
5.4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的启示太原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6.1 太原都市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6.1.1 自然资源
6.1.2 旅游资源
6.1.3 文化资源
6.1.4 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
6.2 太原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6.2.1 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向满足都市农业多样化需求转变
6.2.2 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6.2.3 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重点建设农业园区
6.2.4 城市公共产品的提供
6.3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水资源短缺
6.3.2 生态环境脆弱
6.3.3 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6.3.4 农业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
6.4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太原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6.4.1 样本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及数据解释
6.4.2 DEA的基础理论与主要模型
6.4.3 模型运用及实证分析推动太原市都市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加强政府对都市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为推动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服务
7.1.1 依靠政府的力量强力推进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7.1.2 加大政府对都市农业的投资力度
7.1.3 健全与都市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7.1.4 加强政府对都市农业发展的宏观协调
7.2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7.3 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发挥都市农业规模经济效益
7.3.1 加快发展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7.3.2 实行农产品供应链为纽带的农业产业板块
7.3.3 建立相互信任,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7.4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都市农业科技含量
7.4.1 建立都市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
7.4.2 积极开展农业生物技术研究,落实一批农业建设的重点科技项目
7.4.3 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健全农业科技研究推广载体
7.4.4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科技队伍,形成良好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才体系
7.5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7.5.1 高效有序地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
7.5.2 发展循环型农业,实现都市农业生态环境的循环经济模式
7.5.3 加强资源保护与开发,发展都市休闲农业
7.5.4 完善都市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众所周知,20世纪被称为“大发展与大破坏的时代”。大发展是指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世界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破坏是指由于人类掠夺式的无序开发资源并把各种废弃物抛回自然界,从而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与此同时,城市扩张的“极化”效应导致了农业要素的流失、城市农业用地减少、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从而使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尖锐矛盾。因此,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了都市农业。通过对都市农业问题的研究,使之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克服大都市共存的城市病,解决人口密集引起的生态恶化等问题,把发展都市农业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以实现“人一社会一自然”的和谐发展。
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生态恶化的首要原因。人类活动尤其是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已经引起各类生态系统的显著变化,如毁林开荒、种植经济收益高作物、弃牧毁草开垦、草场退化、农田侵蚀性退化、土地沙化等。首先,农业的生产活动是温室气体的一个排放源。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被毁坏林木、草通过燃烧或腐解而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数量增加。其次,土地利用变化是目前大气中碳含量增加的第二大来源。
后记
行文至此,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它的出版,首先要感谢知识产权出版社国晓健女士为本书的出版做了细致而辛苦的工作!
本书是我在读博期间完成的,我要感谢所有在此期间帮助过我的人!
感谢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程宝栋副教授,承蒙他对本文的点拨,使文章得以更为完善的面目呈现。感谢经济管理学院的潘焕学教授、夏自谦教授、张彩虹教授、王立群教授、张绍文教授、金彦平教授、田明华教授对我的文章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使我深受启发!感谢王东亮老师、李强老师、夏春峰老师、王刚老师对本书的出版给予极大的帮助!
北京林业大学的美好时光成为我永远的回忆,在此非常感谢我的同窗好友金波、周峻、苏建兰、郭青俊、朱述斌、谢小兵、钱一武、林水富、高立鹏、郭海、奉钦亮、马花如等;感谢我的师兄
肖永红博士、田新豹博士、曹文博士、王立飞博士等,与他们的交流和讨论不仅对我的文章深受启发,而且开阔了视野、增加了新的学术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关爱和友谊是我终生受益的又一重要财富!
感谢太原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薛耀文教授给了我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同时还要感谢任利成教授、李亨英教授、吴翠花教授、吕月英教授、乔彬教授等领导及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
在本书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中,参照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已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对作者表示感谢!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1.2.1 研究意义都市农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率先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发展起来,并且已经初见成效。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的创新很多是萌发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发达城市代表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展现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预示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生活进步的方向。因此对具有代表性的大城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大城市都市农业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书从都市农业的起源人手,对都市农业的内涵进行新的诠释;同时还从比较优势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对都市农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对都市农业在理论方面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分析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普适性的都市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使都市农业发展从理论研究阶段走向可操作性研究阶段,从而进一步丰富都市农业发展的评价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为都市农业发展能力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第四篇:山西省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山西省产业转移的初步研究
摘 要: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增强,是山西省深入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分析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利用东南沿海经济趋缓的机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有利于从整体上推进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剖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力图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提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区域分工;煤化工业;
1.问题背景
产业转移理论源于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的工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
产业转移理论以不平衡发展规律为基础,承认区域间不平衡的现实,认为条件好的地方应较快地发展起来,并通过产业和要素从高梯度到低梯度的转移,带动条件差的地方发展。产业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产业转移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前者指的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后者指的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区位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发展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东部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需要。再加上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急需完成从规模扩张向结构提升的转变。其中,加工工业和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腾笼换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明显。
产业转移理论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首位,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制定地区发展战略时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省应该利用经济变动时期重新洗牌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从整体上推进山西经济转型发展。
1.1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
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加快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先后大致经历了三轮产业转移:
第一轮 全球第一轮产业大转移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二轮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向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电、汽车等耗能耗材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亚洲“四小龙”等获得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良机。
第三轮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和世界电子信息产品中心向中国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我国大致承接了三次。
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抓住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了轻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
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极大地促进了机电产业发展和出口。
第三次是世纪之交,我国抓住加入WTO带来的新机遇,新一轮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生产制造环节大规模向我国转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福建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息产业基础。
1.2国内产业转移的特征
从总体上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目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经渐成气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加强。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二是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整合,也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科研开发业转移,转移的领域更宽、更大;三是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转变,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企业主导作用越来越强;四是产业转移既给中西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传统产业采取梯度方式,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转移以跨越方式,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这使得承接地机遇和挑战并存。
2.山西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增强,是山西省深入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山西省始终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紧紧把握能源、资源丰富和重化工业及装备制造业良好基础等比较优势,积极营造承接产业的良好环境,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着力招商引资,国际国内产业向山西省转移规模逐年增长、层次逐步提升,并呈现出加速的态势。
2.1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情况
山西省经济外向度较低,私营经济发展缓慢。从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看,2007年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占到全社会投资的16.04%,居中部地区最后。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私营企业投资工业企业个数仅占中部的4.9%,远远低于GDP所占比重。但是2007年,山西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按照国家利用外资口径统计,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2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82倍,远高于中部六省37%的增长速度,占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总额49.3亿美元的27.2%。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3.4亿美元,增长1.82倍,占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27.2%。
世界500强的韩国电力公社、德意志银行入股的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到资7.7亿美元,是最大的外资到位项目。鸿富晋精密工业(太原)有限公司、山西世茂商务中心有限公司、山西伯恒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山西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外资企业增资活跃。从行业来看,2007年外资投入山西省12个行业,服务业成为投资的重点,资金到位达7.7亿美元,居各行业之首,居第二位的是制造业,位居第三的是煤化工。
2.2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
从三个方面看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一是产业方面主要集中在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十五”时期,我省外商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为86,676万美元,但农业和第三产业合同引资仅占3.0%、10.9%,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达86.1%。但是从2005年以后,山西省将外商投资重点转向第一、第三产业,2007年外资投入山西省12个行业,服务业成为投资的重点,资金到位达7.7亿美元,居各行业之首,居第二位的是制造业,位居第三的是煤化工。
二是区域方面以太原为中心辐射全省的区域分布新格局已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主要以政治、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人文环境与物质环境较好的区域为重点。从我省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来看,2000年,在全省外商投资合同总额中,太原所占比重高达50 %,而阳泉、朔州、忻州、晋城分别仅为0.4%、1%、1.7%、2.6%。“十五”时期,随着山西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特别是大运、太长经济带的作用,山西全省的经济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各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我省招商引资发展趋于均衡,全省外商直接投资逐步形成以太原为中心辐射全省的区域分布新格局。2003-2005年,在全省外商实际投资累计总额中,太原市所占比重为37.27%,同期朔州、运城、大同、晋中、吕梁、晋城以丰富的自然资源,较为发达的交通等优势取得了相应的份额,所占比重依次上至为14.31%、14.06%、9.69%、5.74%、5.13%、5.03%。
三是投资国别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国比较单一,欧美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相对较少。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外商投资来源国逐步增多,到2005年末,在山西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21个,其中亚洲8个,欧洲5个,美洲4个,大洋洲3个,投资性公司1个。从世界各国投资额来看,亚洲48181万美元,欧洲6820万美元,北美洲19291万美元,拉丁美洲34898万美元,大洋洲718万美元,来自欧美的资本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投资国家正向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拓展。但由于一定的地缘优势和人文传统,港澳台地区仍然是山西外商投资的主体。从2000-2004年看,港澳台地区在山西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累计为167个,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的41.96%;港澳台地区在山西利用外资协议总额累计已达74840万美元,占外商协议投资总额的42.41%。
从三个方面看承接国内产业转移:
一是产业方面仍然主要集中在包括煤炭等重工业在内的第二产业,近几年逐步从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向高新技术、食品加工、物流、农业、服装制造等第三产业领域转型。
二是引资渠道主要是2006年后的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第一届中博会山西省境内省外招商引资项目85个,总投资额34.90亿美元,拟引进资金额30.68亿美元。第二届中博会山西省共签订内资项目212个,金额达649亿元,仅次于东道主河南省。第三届中博会山西省签内资项目229个,引资438.1亿元。
三是来源地区主要是东部地区,且近年来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第二届中博会,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项目143个,占内资项目总数的72%。
3.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承接产业转移数量少、规模小,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与中部兄弟省区相比也不具优势。
首先,外商直接投资总体水平偏低。外商投资规模小,资金到位率差。据统计,“十五”期间我省外商直接投资比“九五”期间减少2亿美元,尤其是2004年山西对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不到1亿美元,仅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0.2%,2005年也仅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0.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含量低。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看,外商直接投资在我省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较少。据调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省劳动密集型产业约占80%左右,而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仅占20%左右,远低于全国水平。这种状况不利于山西企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不利于产品档次的提高,更不利于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增强。
3.2区域分布不平衡,产业投向不合理。
首先,山西省全省11个市的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太原、吕梁、运城等地区,集中程度较高。这种状况扩大了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剧了本来就较严重的地区不平衡,使部分区域经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得不到开发利用。尤其是,各区域无视区域经济的功能和产业布局规律,四面出击,竞相竞争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盲目提供优惠条件,致使招商项目在全省各区域经济发展重复雷同,造成各区域经济间优势不能互补,经济经构不合理。利用投资拉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低。
其次,产业投向主要集中在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十五”时期,我省外商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为86,676万美元,但农业和第三产业合同引资仅占3.0%、10.9%,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达86.1%。投向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表明山西省通过利用外资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实现,相反却加大了地区差距和发展的不平衡。
3.3能耗高,污染重,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山西省作为资源大省,能源大省,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一直是国家重要能源和重化工基地, 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污染严重、能耗过高、治理艰难的沉重代价。能耗高,污染重,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短板”,严重制约了山西招商引资的硬件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产业结构畸形和生产方式落后。
3.3.1发展软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改善不够。
从政务环境看,政府职能还未根本转变,管理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还较为突出,“事难办”仍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存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合力不强;在一些外资项目的推进中,不少职能部门习惯被动办事,不积极主动为外商协调解决问题,存在应付、讲形式的情况;政府部门权力意识偏重、服务意识较差,审批项目复杂且环节多。在招商引进上,缺乏专门机构和专业化招商队伍;缺乏创新的招商手段和措施,专业性招商知识很少,项目库建设不规范且滞后,无法满足客商咨询需要等。此外、法制环境、经营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也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
3.3.2国民经济外向度低,对资源型产业依赖性较强,开放型经济不发达。
山西省对资源型产业依赖性较强,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具备区域比较优势的仅有7个,包括煤、焦、冶金、电力,全部属于高能耗产业,而中部地区其他省份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都在15个以上。山西省产业结构呈现断层,缺少能够作为接续产业的过渡产业,资源性产业份额偏高,限制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山西省经济外向度较低,私营经济发展缓慢。思想不够解放、认识不到位,对招商引资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动力和压力。不少贫困区县仍习惯于把精力放在向省里争资金、争项目上,不愿主动走出去,大气魄承接国际国内和市内产业转移。
4.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当前,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燎原之势,“坚持一个统领,实施两大战略,抓好四个重点,实现五个突破”就成为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即: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商务工作发展全局;全面实施“开放兴省”和“流通活省”两大战略;着力抓好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调整商务结构、加强队伍建设四个重点;实现山西省吸收外商投资、开发区建设、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新突破。
4.1积极贯彻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技术含量。
外商直接投资是打包的技术,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会给山西带来先进技术,这也是我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数量发展上较好,但质量上则不尽如人意。外资的质量主要是由外资的技术含量所决定,为此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就必须贯彻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努力增强利用外资的技术含量。立足山西市场的实际,一定要结合有利于促进山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一是对高新技术和我省起步较晚的领域,积极鼓励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二是对山西的关键产业及正在成长中的幼稚产业,严格把好技术标准。三是对煤炭、化工等相对成熟的竞争产业应注意生产水平和产品的创新能力,鼓励其向省外、国外市场发展。
未来一段时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效应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技术效应。开放山西市场必须与获得技术相平衡,才能进一步提高山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整体素质和效果。
4.2改善直接投资结构,促进山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直接投资结构的合理与否,对我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合理,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外资项目多,国际大型跨国公司投资项目比例大,就能保证国际先进技术源源不断地注入我省的企业和产业,改善企业的整体素质和产业结构,从而更好地促进山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此,必须适时、灵活地调整外资政策,改善外商投资结构。
一是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向山西的“瓶颈”产业和急待发展的产业倾斜,主要包括:首先,向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倾斜,促进山西向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化工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等“短腿”和“瓶颈”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分布均衡;其次,向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倾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最后,向支柱产业倾斜,促进诸如煤炭、冶金、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等产业的成长壮大,实现产业素质优良化。
二是实行厂商倾斜政策。为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要鼓励有实力、有诚意、素质高、技术先进的外商前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基金的投资,限制素质较差的中小外商投资。
三是实行项目倾斜政策。鼓励科技含量高又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项目,限制一般外资项目,特别是环境污染较重的项目。
4.3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投资引力。
要从“率先”和“加快”的战略高度,深化对投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倡导环境竞争力决定着发展的竞争力,抓环境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当前投资环境存在的主要矛盾已从硬环境逐步转向软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必须高度关注政府在改善投资环境过程中的作用。从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态势看,我国不但存在产业由东向西进行梯度转移的问题,在观念和政府行为模式上也存在梯次传播和学习的过程。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进一步加强审批事项改革,减少政府审批项目,优化办事流程。深化投融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体制改革,为市场主体和资源、信息、技术、人才、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畅通流动创造条件,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政策,抢占承接产业转移先机。
4.4加快产业技术创新。
产业转移有利于区域产业调整与经济发展,但是一味地接受传统产业的转移而无技术创新极易导致产业承接的失败和挑起区域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技术创新是产业转移成功的基本条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仅靠廉价劳动力已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要求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融合过程中对原有的技术必须进行再造,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生产出较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使该地区在国际、国内市场中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
4.5招商引资要有针对性目标。
山西的招商引资一定要有利于“三个优势”的增强,对外扩大开放一定要走“先引进来、再走出去”的发展思路。
一是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为外商投资提供更为优越的“区位优势”。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国内经济结构优化,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山西的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时机。为此山西应充分利用“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地位,从单纯引外资到内、外资一起引,将招商引资从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向生存环境、生活质量、文化氛围等综合环境转变,切实增强山西的“区位优势”。
二是通过“引进来”增强“所有权”优势。继续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实现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多元化,立足市场依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并不断加以消化,形成本省企业独具特色的“所有权”优势,提高本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国内、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增强“内部化”优势。通过与外商合作的方式,逐步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并不断强化“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以“品牌”为核心,组建规模企业,建立国内、国际市场营销网络,提高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
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依托形成的“所有权、内部化”优势,积极拓展对境外投资的空间,推进省内具备条件的各级各类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进军海外,在境外发展山西的优势产业,培养海外经济增长点。同时继续加强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扩大山西在海外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第五篇:大黑山旅游产品策划
大黑山旅游产品策划
序文
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和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现代人们长期生活于城市,精神压力大,生活环境质量差;人们向往和需要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舒展身心,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以森林公园为大自然代表开展的森林生态旅游,极大地迎合和满足了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将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建设成为促进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坚强阵地,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使命。但目前,我国森林公园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程之后,诸多问题如过度开发导致的森林环境质量下降,不合理规划带来的自然魅力减弱、森林公园城市公园化,缺乏持续开发理念和新思路而导致的吸引力降低获利能力低等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如何缓和或解决上述问题,将森林公园的发展统一到促进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发展上来,以开拓创新的新思路、新方法,推进森林公园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使森林公园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然而,旅游产品的设计是发展森林公园旅游的难点和关键,它关系到一个森林公园的发展前途,尤其在买方旅游市场形势下,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能否吸引游客、引导旅游消费更显重要。因此,本文就如何设计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这一问题做了一个详细的策划,旨在促进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
本产品策划书是在详实,全面的市场调查基础上进行编制,通过对政策、市场以及行业等相关基础参数的了解和把握,为本策划书的编制提供了客观的参照系和借鉴案例,使产品策划思路能够在契合市场和需求现状的同时具有前瞻性。
本策划书针对市场、资源、区位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策划原则、思路、要求与目的,为大连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产品策划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本策划的宗旨在使我国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引导人们认识并使用森林公园旅游产品,促进度假旅游的发展。
一、策划的目标、原则和指导思想
(一)策划的目标:利用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自身的资源优势,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结合原有的产品,开发新一代产品,完善森林公园的旅游产品结构,缓解森林公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实现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旅游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单纯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大多数旅游者的需要旅游经营者只有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时任何旅游产品都有其从投入到衰退的生命周期的变化过程,延长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一项根本措施,是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这是旅游经营者在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策划的原则:
1.整体策划,分级负责,协调合作,务求实效。
2.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3.开发的产品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现实性。
4.根据市场定位,有针对性的开发产品
(三)策划的指导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充分考证它对其他资源及其整个旅游环境的影响;兼顾代内和代际公平原则。对当代人和后代人负起同样的道德义务,为他们能够享受旅游乐趣留下充分的余地。通过现代营销理论,运用创新战略的思想,发现市场创新产品,体验性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围绕旅游者的体验需求来展开。
二、基本概念
(一)国家森林公园:
吴楚材李世东等人在80 年代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关于森林公园的概念他们认为: 森林公园是以森林自然环境为依托,具有优美的环境和科学教育游览休息价值的地域,经科学保护和适度建设,为人们提供旅游观光休息和科学文化活动的特定场所吴楚材1991 这是国内学者首次正式提出的一个关于森林公园的概念。
1994 年1 月22 日,林业部颁布的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 本办法所称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目前,各级政府审批森林公园时,都是以这个定义为依据的所以,它又可称之为森林公园的官方定义这一定义与国标GB/T18005-1999 中所述的森林公园――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共同构成了我国森林公园最权威性的定义。
国家森林公园就是国家级的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
(二)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要,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旅游产品的概念的界定是研究旅游基础理论的国内外学者所广泛探讨的一个问题。Smith(1994)认为,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为物质基础,即位址、自然资源或类似瀑布、野生动物、度假区等的设施,以及陆地、水体、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等构成旅游产品的物质基础,为了满足前来旅游的游客的需要,在物质基础的外围,应有为各种旅游者提供方便的服务,在服务之外,还需要向旅游者提供某种额外的东西,即接待业。此外,作为旅游产品,其给旅游者的选择应是多样化的,游客具有充分的选择自由,选择自由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从旅游者的角度,强调旅游产品是一种经历和体验。旅游产品就是旅游经历。旅游产品即涵盖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全部经历的各种事物与现象的总和,是整体概念的表述。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费用所获得的经历和感受。
吴必虎认为,旅游产品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在理论上是指旅游者出游一次所获得的整个经历。旅游产品的“经历说”使得旅游产品的研究格外重视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从而引申出对旅游产品体验概念的研究,如:对旅游者而言,旅游产品是一次出游的完整经历,这个经历的主要构成内容并非简单的对物象和服务的消费,更是通过一系列的外在行动和内在感受对二者形成的心理体验。旅游产品是体验、物象和服务相互渗透的结果;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体验;旅游者兼具旅游产品生产者的身份;旅游经营者要善于借助物象和服务给旅游者提供充足的体验空间。
(2)从旅游经营和提供者的角度,强调旅游产品是一种服务或服务和实体的结合。
申葆嘉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产品是旅游服务诸行业为旅游者满足游程中生活和旅游目的需要所提供各类服务的总称嗍。
林南枝认为,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旅游产品是个整体概念,它是由多种成分组合而成的混合体;是以服务形式表现的无形产品。其中旅游服务是旅游产品的核心,而旅游吸引物是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决定因烈。从旅游经营者角度看,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一定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其它媒体,向旅游者提供的、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各种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从整体上看,旅游产品是少凡能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各种欲望和需要的物质实体和非物质形式的劳务的总和。
三、策划的主要依据
(一)资源分析
大黑山属长白山系、千山山脉,拔海而起,滨岸而立,怪石嶙峋,气势壮观。古人称大黑山的景观为 “辽左东南一隅之胜境也”。山中古迹颇多。传说故事十分动人,数百年来游人不绝,号称辽南第一名胜,著名的金州古八景在此山有四,即“响泉消夏、”南阁飞云“、”山城挂月“,”朝阳飞雪"四景。1993年被国家林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封闭了近50年,使其有着近似原始的生态环境。地处北温带,半湿润气候,温度适宜,雨量丰沛,土壤肥沃,是各种树木、花草、鸟兽生存的天然乐园。大黑山是古代,尤其是唐代以来宗教文化及庙宇在辽南地区的集中地,可以代表辽南地区的宗教及古文化。大黑山集佛、道、儒三教于一身,从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到“八仙”、关公,都能在此找到归宿,这在国内相当罕见。1998年,大黑山被大连市政府定位宗教、文化旅游基地。
(二)市场分析
大黑山距离市区较远,虽然有快轨、小客等交通方式,但是其交通还不是那么便捷,地理位置也比较偏僻,来此游览的人大多数都是距离该景区较近的,客源市场比较狭窄。大黑山的产品比较单一,且基础设施很不完善,而金州区的金石滩景点众多,在娱乐、餐饮、住宿方便都发展的比较完善,无论是资源条件还
是区位条件,都更胜大黑山一筹,大黑山面临着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大黑山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区位分析
大黑山号称辽南第一名山,拔海而起,滨海而立,怪石嶙峋,气势壮观。北距金州城5公里,南距大连市中心32公里,离开发区1.5公里。山脉南北绵延10余公里,海拔663.1米是辽宁省内少有的山岳旅游资源和古文化遗产所在地。南邻两海(黄海、渤海)三湾(金州湾、大连湾、大窑湾、小窑湾)。大黑山所在地金州在历史上商业繁荣,辉煌一时,是明清时辽东半岛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地和军事要塞。今年4月,金州新区党工委、新区管委会正式挂牌,大连金州新区诞生。新区的成立使金州成为大连市生产要素比较集中和活跃的地区之
一。新区初成,百业待兴。服务新兴产业发展、完善产业链,成为当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大黑山的发展对金州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五、策划预算
尽量使用最少的资金,达到最好的效果。
六、预期实现效果
开发适合大黑山风格的旅游产品,经过宣传,大黑山的知名度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吸引大量的游客,不但是开发区附近游客,更要走出开发区,走出大连,面向各个地方。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改善大黑山形象,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但是改变大黑山在广大旅游者心中的印象,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只有不断更新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加上合理有效地宣传,才能应得市场。
七、参考资料
[l]李世东.我国森林公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4
[2]杨帆.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6
[3] 李春颖.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2006
八、注意事项
1、维护大黑山旅游产品的整体形象
2、强化环保意识
3、落实保护措施
4、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