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电网工作的难点及解决措施
根椐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农村电网更加受到电力部门的高度重视,村村通电,乡乡通电已经完成,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农村电网存在着如下特点:大多是380/220 v、10 kv、35 kv供电,供电点多、面广、分散,供电区域属山区、野外居多;线路供电半径长,分支线多;负荷率低,负荷变化大,功率因数低
;故障率较高;配电变压器数量多,励磁涌流大。上述原因使农村电网给供电企业在降损、无功补偿、提高电压质量、继电保护整定和运行维护、防雷、抄表、收费、改造等方面带来了许多困难。电力部门需要不断地努力,处理好这些难点。
继电保护方面存在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农村电网多大是10~35 kv供电,线路保护基本上都采用二段或三段式电流保护,按阶梯性原则整定。这类保护动作的正确性和选择性受电网的运行方式影响较大,特别是在输电线路长、分支多、电网运行方式变化大、负荷率低的输电线路上发生故障时,常会导致继电保护无法满足快速性、选择性、可靠性和灵敏性要求。
过负荷问题:由于提供负荷不准确或对负荷预测不准确,导致过负荷保护常常误动,特别是在特殊运行方式下误动更严重。
运行方式和保护不配合:在安排运行方式时没有考虑到和继电保护的配合,也常导致继电保护误动。
线路保护后加速问题:由于农村电网一条输电线路接入配电变压器较多,配电变压器群励磁涌流较大,所以在手动重合或保护重合时,过电流保护的电流元件动作(无电压闭锁)造成后加速跳闸。
农网继电保护误动、拒动或不能速动的解决方案:建议农村电网变电站普及微机保护,因为微机保护可以将保护时间级差由0.5 s减小到0.3 s,使农村电网整体保护动作时间进一步缩短,且微机保护对故障电流的采集精度较高,从而提高继电保护动作的快速性、选择性、可靠性和灵敏性。在投后加速段加速过电流段时应先测量励磁涌流,再决定是否投过电流后加速段。在一般情况下,限时速断、过电流保护均应投后加速段,以提高切除系统故障的快速性。对农村电网继电保护的整定应先考虑在满足灵敏性的前提下,重点考虑选择性,再考虑可靠性。在安排电网运行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好运行方式和继电保护的配合。定期修改继电保护的整定值。坚持继电保护整定的审核制,确保继电保护整定的准确性。如果过电流保护灵敏度不够,最好采用复合电压闭锁或低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
农村电网无功补偿方面存在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农村电网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变电所数量相对较少,长距离供电是一种普遍现象。无功缺额严重,功率因数严重偏低。
农村电网无功不足的解决方案:农村电网要合理规划,科学布置无功补偿设备。根据农村电网的特点,无功补偿应遵循的原则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
农村电网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农村电网无功补偿电源主要是静态电容器。通常的无功补偿方式有35 kv变电所集中补偿:35 kv变电所所需无功应就地平衡,在35 kv变电所10 kv母线上进行集中无功补偿,以补偿35 kv主变消耗的无功功率和对10 kv线路进行无功功率就近补偿,从而减少35 kv输电线路输送无功功率引起有功损耗。10 kv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补偿: 这种补偿方式是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主干线上,装设无功补偿装置,主要补偿配电变压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从而减少10 kv配电线路输送无功功率引起的有功损耗。10 kv线路上集中补偿:这种补偿方式通常是在配电线路的主干线某处,集中装设10 kv电容器。当配电变压器容量较小,低压侧无法进行无功补偿时,可采用线路上集中补偿方式,补偿若干台配变所需的无功功率。电动机随机补偿:大、中型电动机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随电动机一起投切,以补偿电动机的空载无功。
综上所述,农村电网无功补偿应以配电变压器和用户的无功损耗为重点。
引起农村电网线损偏高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农户多处边远山区,农村电网延伸长,高压和低压供电半径都较长,导线截面相对较小,功率因数低,无功缺额严重。无功补偿所需布点多,难度大,负荷率低,季节性负荷强,夏、秋两季农忙和农灌排涝期间,变压器处于满负荷运行,而到了用电淡季,用电量极低,一些台变只有晚上负荷基本正常,白天处于轻载。许多台变常年处于大马拉小车状态,输电线路也常常处于低载状态,这都是导致农网线损偏高的原因。
农网的降损措施。合理选择变压器:农网中配电变压器损耗所占比例较高,应作为降损的一个重点来考虑,应优先选用低损耗变压器,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防止大马拉小车现象。合理进行无功补偿
第二篇:浅谈社区低保工作的难点和解决措施
浅谈社区低保工作的难点和解决措施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贫富程度差距日益拉大,低收入群体面临较大的生活困难,政府通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了困难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困难。这项惠民措施实行以来,解决了各类困难群体的实际生活困难,缓解了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困难。我市的低保救助工作在实践运行中也面临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接下来,我结合工作实践经历和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谈谈对低保救助工作的想法。
一、我社区低保救助基本情况
社区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总人口6894人,现有低保户96户。我社区共有小区、双桥门片区、居易时代、南城美境和金陵王榭五个小区,其中小区和双桥门片区为老小区,人员主要是原国有和集体企业的职工住房和下方回宁的房屋,困难居民较多,也是社区低保救助的难点和重点。
二、我社区低保救助工作的难点
社区开展低保救助工作多年以来,帮助了很多困难家庭解决了实际困难,也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目前也面临不少问题,存在较多工作难点。
一是人户分离人员难管理。我社区低保户较多,按人户情况可分为人在户在和人户分离两种情况。其中人在户在是指户籍在我社区,实际居住地也在我社区的低保家庭。这类人群便于掌握其家庭实际情况,也便于管理和服务。人户分离是指户籍在我社区,居住在其他社区的低保家庭,这类人员又多是因拆迁在外过度或者已经拿到经济适用房为迁户口。低保救助工作的政策对收入情况和住房面积有明确的要求,而社区对人户分离低保家庭收入和住房面积的掌握主要是通过低保年审时的书面审查和其他途径了解。这种方式为无奈之举,并不能准确、全面的掌握他们的情况,给我社区的低保救助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是政策宣传和落实在内容和时间上存在差距。政府和社会非常关心低保家庭的生活困难,也想尽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报纸作为重要的宣传工具,能够及时的报道我市对低保家庭的关怀和帮助,但由于报纸宣传时间和政策落实有一个过程,宣传的内容与实际落实在细微上也存在少数不一致的情况,导致了部分居民对社区低保工作的误解,甚至发生过居民拿着报纸要求社区落实惠民政策。我们非常重视和理解居民的诉求,面对居民的误解,但也只能耐心细致的解释,并不能拿出具体的方案给群众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的公信力。
三、解决工作难点,做好群众工作
社区低保救助工作虽然面临很多难点,但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有信心、能力和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工作难点,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
一是要认真学习低保政策法规。群众的误解很多是因为他们对政策不够了解,对政策理解存在片面性。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低保政策法规,宣传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同时,耐心细致为居民解答政策疑问,最大限度避免因政策理解不到位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着力提升社会的整体和谐度。
二是要统筹媒体宣传和政策落实。希望上级部门能够协调媒体宣传部门,增强媒体政策宣传和政府政策落实的协调度。既要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媒体宣传的特有作用,又要在政策落实的时间节点上与媒体宣传保持一致,为基层社区的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和政策环境。
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全市统一的低保救助信息平台。人户分离情况较为常见,这就需要全市基层社区齐抓共管,步调一致。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完善全市统一的低保救助信息平台,按照“户籍地入保、居住地调查”的原则,明确相关基层社区、村的职责分工,完善低保家庭收入和住房情况的调查体系,在最大限度上落实“应保尽保、应出尽出”的工作要求。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全市统一的低保转入传出机制,为符合条件迁移户口的低保家庭转入新的户籍地提供条件,避免出现低保迁移空档,影响低保户迁移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低保工作的扎实开展。通过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也有助于低保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坚决防止收入和住房超标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增加财政负担,影响社会公平。
通过此次培训,我进一步认识到在工作中,要扎实细致的开展工作,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工作的难题,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稳定。
第三篇:基层信访工作难点问题及解决措施
探讨基层信访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
广大基层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弱势群体的突出代表,而信访作为保护其利益的一种行政途径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基层信访工作为基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生活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益分配格局的不断调整,各种矛盾在广大基层更快的积累和表现出来,基层信访工作压力逐年增大。加之基层群众法制意识的淡薄、基层信访制度不健全、基层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等诸多因素使得基层信访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日益突出。
一、信访的立法定位不清晰,基层信访工作缺乏法律支持
信访工作最根本的依据是宪法第41条。依据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但是由于具有实效性的宪法审查制度和权利救济途径暂时空缺,我国在实践中形成对基本权利的保障倾向于相对保障模式,《宪法》第41条所列举之权利的保障就主要依赖于行政救济手段,信访即是其中的一种制度设计。
有关信访权利与信访制度最直接的规范依据,乃是国务院的《信访条例》。《信访条例》总则第一条中“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的表述,一方面明确了信访制度存在的民主特性,另一方面凸显了民意及民意表达的被动性。结合其后的具体细则可以看出,《信访条例》突出了信访制的社会减震器作用,侧重点落在了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上,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简化了信访的功能与要求。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信访制这台减震器更多情况下只能暂时减少或掩盖社会矛盾。
无论宪法还是信访法规都并未许诺满足信访人所请求的实体权利,而是通过制定程序规则,以使信访人能够单方面启动并进入该种程序。而在信访制度设计中,由于法律保障的缺位,民意表达诉求不突出,信访内含的民主责任被替换为倾听、转办等简单的流程 化工作。而广大基层群众对信访的期待不仅是社会减震器更是回馈民意的渠道,这使得群众对信访工作效果的期望反差巨大。久而久之,信访人易出现反复上访、越级上访、聚众上访,信访事件扩大并最终影响社会稳定就难以避免。
二、信访体制机制不健全、信访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1.信访机构设臵不合理、信访责任不明确。目前基层信访机构主要包括,人大常委会的信访机构、党委系统内的纪检部门、各基层法院和检察院的申诉机构、各基层单位专设的信访科、室等。这些机构的设立为基层信访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基层信访机构过多导致信访力量过于分散,政府财力、人力、物力吃紧,办案资源紧张,难以充分解决信访问题;基层信访机构过多、缺乏统一领导和认识、信访结果不一,政府公信力受到质疑;基层信访机构过多,责任不明确,各部门相互推诿、形成久拖不办的怪圈。
2.监管网络不健全、监督机制有待完善。一方面在镇、村、组三级的信访网络建设上受到人力物力有限、社会关系交织等状况的限制,信访网络建设迟缓无力,往往陷入被动信访局面;一方面信访部门接访内容广泛,涉及城建、民政、水利、卫生等各个部门,但对于同级部门只能建议、监督,没有直接管辖和处理的权利,造成信访什么都要管、什么都管不了的局面;同时对于上级机关和涉及权利、司法、党委系统的信访事项,即无权监管更不敢监管,也限制了信访工作的开展。
3.多种人为干扰因素的存在。一方面信访工作受到领导干部善意关心和个人价值观念取向的影响,出现了领导重视的优先办、领导要求的如是办、领导推托的回避办的“三办”现象;另一方面基层信访工作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招呼”干扰,容易引起工作的偏差;同时上访群众为达到上访目而干扰信访干部正常工作和生活的事件发生,也给信访工作者造成了一定的心里压力。4.基层信访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方面少数基层信访干部群众观念单薄、工作方法单
一、作风粗暴的现象存在;另一方面基层信访工作队伍的组织建设、学习培训等方面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信访干部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逐渐与时代脱节;同时基层信访也面临着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力量长期得不到补充的情况。
三、信访动机复杂化,信访思想存在误区 1.“不患贫患不均”的心理驱动。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基层贫富差距逐渐显现,部分贫困群众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思想观念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容易出现心态失衡。最近来以鸡毛蒜皮问题、捕风捉影问题大肆信访以谋求心理平衡的事件发生几率逐年增大。
2.“权大于法”的观念普遍存在。当前基层群众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寻求法律救援,走司法途径解决问题,而是上“衙门”、找政府;认为官越大说话越管用,只要能够引起上一级领导的重视,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解决,因此赴省上访、赴京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对于部分涉法涉诉案件,基层群众以诉讼成本过高及部分执法者自身素质不高,不能公平、公正判案等理由要求政府出面解决。
3.“法不责众”的心态促使信访事件影响扩大。一方面信访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以为你能上访,我也能上访,信访双方同时上访,对立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聚集群众、亲属集体上访,认为把事情闹得越大越有利于事情的解决。同时,社会上对于信访等事件普遍存在“看热闹心态”,部分群众对本来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在不了解事实情况的前提下就围观、起哄、传播不实信息,往往使普通的信访事件复杂化。
四、信访形式和途径的新变化
1.基层信访方式的改变。信访方式由原来的信函、电话方式为主转变为亲自上访为主,认为只有亲自去了,才能把问题说清楚。信访规模由单人上访转化为拉上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形成规模较大的集体上访,认为信访规模越大解决问题的希望越大。2.信访范围的变化。信访层级上由原来的逐级上访变化为越级上访,甚至组织人员直接向中央上访,群众认为反映的问题本级政府解决不了或是不愿解决,希望以此给办案人员施加压力,从而尽快达到自己的上访目的。
3.组织性、对抗性的变化。从组织程度上看,信访群众出现了凑资、联络、后勤、宣传等日益细化的分工;同时对信访地点和时间的选择越来越敏感,主张选择在重大节日、政治活动期间,如“国庆节”、“两会”,地点选择主张在重要公众场所,甚至省会城市、国家首都;从对抗情绪上看,上访者一般情绪激动,现场疏导难度大,后期工作压力强。目前上访群众穿状衣、打标语、拉横幅、集体签名、下跪请愿的情况时有发生。4.上访次数和频率的变化。一方面是一次上访并不能完全反映出自己的要求,因而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上访;另一方面为了促使问题加快解决,而反复上访且加快上访频率;同时对上访的结果不满意或为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反复上访,加快上访频率的事件也多有发生。
五、部分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乏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矛盾多发
部分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乏力。虽然经过信访工作人员长期的努力,绝大部分历史遗留信访问题已经得到圆满解决,但依然有部分问题由于机构裁撤、人员变动、材料丢失等原因无法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问题的解决难度将来变得越来越大,同时群众对该问题的上访紧迫感也越来越强烈。
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矛盾多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涉及到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等方面矛盾的信访案件访居高不;同时涉及基层社会医疗纠纷、养老保险、干群关系、司法诉讼、村级换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信访难点热点问题层出不穷。
基层信访的难点热点问题的确有其特殊性,给我们的基层信访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压力。但我们的基层信访工作者不畏艰难、与时俱进,摸索出了许多好的方法和举措,给我们新时期的基层信访工作指明了方向,具体总结有以下几方面:
一、加快推进信访法律体系建设、继续巩固普法成果。
在扎实实行信访法律法规的同时,合理建议并推进信访法律法规在国家层面上的完善;在总结基层信访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及其化解途径的同时推进地方性信访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缮;要从法律上明确信访的工作内容、职责与其他部门的分工,特别是与司法部门的工作界限,使信访工作摆脱什么都要管的局面;要明确信访工作的工作地位、领导职责、监督机制,使信访工作摆脱什么都管不了的局面。
继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小册子、黑板报、宣传海报等多种宣传方式巩固普法成果,提高基层群众法律意识。一方面避免群众对政策理解不全面,法制观念淡薄,一味坚持信访,盲目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一方面改变群众“权大于法”、“法不责众”等的错误观念,使群众学会使用法律武器,走司法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 益;在提高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的同时,狠抓基层干部特别是信访干部的法律宣教工作,既要让干部依法行政、保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又要鼓励基层干部争当懂法、守法、护法的模范典型,帮助基层群众依法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司法部门也要通过建立健全司法救济途径、提供法律援助、降低诉讼成本等方式为基层群众依法保护自身权益创造有利条件。
二、完善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加强信访工作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信访工作网络监督体系,邀请一些有文化素质较高,对党的基层政策比较了解,能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参加,将信访工作的阵线前移,使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要求并鼓励镇村干部要经常扎在群众堆里,定期排查,及时掌握信访信息,了解村民的思想动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介入,及时将一些矛盾纠纷尤其是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针对信访突发事件要建立应急预案,做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对于上级政府部门有明确意见的信访问题,要及时安排分管部门组织有生力量坚持跟进调查,及时反馈情况,全力维护群众利益。
选拨培养一批政治坚定、懂政策、素质高、能力强的青年干部进入信访队伍;坚决对信访队伍中思想不端正、责任心不强的干部进行批评和教育,帮助其克服自身不足;要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基层信访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办事效率,通过多方举措强化信访干部个人素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加强信访队伍建设的同时狠抓其他干部队伍建设,减少因干部问题引发的信访事件。加强乡镇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牢固树立“立法为公、执法为民”的为民意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决问题不徇私、不枉法,争当廉洁的表率,在群众中树立公正严明的形象;提高村级干部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的修养,引导其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其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和紧急问题的反应能力,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三、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就无从发展,不发展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经济社会才能够健康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因此,一方面在发展的同时,要从基层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和群众的接受能力,并做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及时做好群众的宣 传工作。另一方面要引导干部、群众沉下心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上来,以充分的发展来化解信访中的矛盾。同时要总结归纳发展过程中信访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扩大途径,实现避免类似问题、预防新型问题、化解历史问题、争取百姓支持的“一避一防一化一争”综合防治方针。即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主动设计方案避免类似问题在发展建设再次发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立足长于谋规划,预防新型问题的出现;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有意识的将发展和化解历史问题有机结合;在执政为民的理念下,积极争取群众对信访工作的理解和信任,鼓励群众依法有序参与信访工作、客观对待信访过程中不实信息、抵制以信访为名目的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集会活动,为信访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与时俱进,创新工作观念与方法
1.把握源头,变被动处理为主动预防。实践中,每发生一次群众上访都存在一定的工作成本,而一旦引发集体上访,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在解决群众上访问题时要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搜集信息,超前预测,防患未然;要把信访问题易发、多发的落后村组及争议集中的集体财产作为重点排查对象,组织有生力量进行重点监督;同时对排查出的不安定因素,要及时摸清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2.突出快速,变久拖不决为快速处理。对于群众上访,要做到快速调查、快速处理、快速结案,力争一次处理到位,避免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的发生。在调查处理中要坚持两个“要”,把好两个“关”。即:事实要清楚,把好事实关;错误要纠正,把好处理关。
3.强化责任,变相互推诿为联动配合。一是要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层层明确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二是要健全信访网络。从乡镇到村、到组、到焦点地段、重点领域,都要有信息联络员,要定期排查不稳定因素,及时收集、处理影响基层稳定的苗头性问题,充分发挥信访网络的预警作用。三是要推行稳定承诺制。镇村组和有关乡镇企事业单位要公开承诺,明确分管责任、处理期限,扎扎实实的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4.瞄准热点,变难点问题为亮点成绩。一是要看到当前基层信访的热点难点问题给基层政府工作指出了不足,为基层政府施政提供了机遇;二是要为解决基层信访中难点热点问题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要充满解决这些问题的信心和决心;三是要深入基层群众广泛了解情况,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维和方法,尽一切可能为群众解决难点热点问题;四是要针对这类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总结工作经验,针对源头建立健全相应机制,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最后我们广大干部要再次明确三个观点:
一、信访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必然产物,是不可回避的。
二、群众广泛参与信访工作,说明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对信访工作的肯定,也是政府改善工作不足的一种渠道,我们不应该谈信访色变或刻意回避信访工作。
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主法治的不断健全、人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当前信访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必将被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趋势所取代。
第四篇:浅析技校英语教学的难点及解决措施
如何破解技工学校英语教学的尴尬
【摘要】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了学生在听、说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初步交际能力,提高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关键词】技校英语教学、教学难点、学习兴趣
从事技工学校英语教学已经16个年头了,虽然有多年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经验,但深深地感觉到技工学校的英语教学正处于严重的尴尬期。一是学生自身厌学原因所带来的尴尬。技工学校学生历经了小学和初中,对英语的认知早已度过了萌芽期,这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相对落后等自身原因,早已对英语采取了完全放弃的态度。他(她)们考技工学校完全是为了找工作,认为到这里不用再学理论了,只是学手艺和技能,如果不是为了找工作,也许技工学校他(她)们都不能考。二是技工学校英语教学没有任何自身特点所带来的尴尬。目前,技工学校无论从教材还是教学方式方法上都没有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体系,即没有适合技工学校学生特点的教材,也没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只是在沿用中学、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学方法,致使学习劲头原本不足的学生们遇到枯燥无味的英语教学,更加剧了他(她)们放弃学习英语的兴趣,无异于在他(她)们即将熄灭的火焰上又浇上了一盆冷水,加速了火焰的熄灭。三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高要 求所带来的尴尬。现在的用人单位在要求雇员掌握技能的同时也希望他们的知识是多元化的,所以英语就成为多元化知识的首选。许多毕业生因英语不好而落选,对毕业生就业率产生了冲击。
面对上述尴尬对技工教育的影响,就得加速改革目前技工学校英语教育和教学的现状,迅速建立一套适合技工学校学生的教材体系、教育体系和教学体系,让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死灰复燃,培养他们的兴趣,养成他们学习英语的习惯,为他们开启一扇学习英语之门。
一、尽快建立一套适合技工学校学生的英语教材体系 目前,技工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多为借用高中、中专、高职英语教材,即使是技工学校的专用教材,也没能脱离高中、中专、高职教材的俗套,根本没有考虑技工学校学生的特点,也没有考虑新形势下技工教育的特点,只是为了编写的需要。
那么新教材的内容就应该更加贴近技工学校学生的生活,适应技工学校英语教学的学时安排与要求,也要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并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教材还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坚决避免枯燥无味给学生带来厌学的情绪。同时,新编教材应该注重从语感入手,增强实用性,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满足用人单位招聘和今后工作的需求。此外,随着技工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化,英语教学时间不断缩短,按照新学时设臵要求编写教材也是当务之急。因此,在内容上就要合理取舍,在要求上就要切合实际,在培养目标上就要与用人单位的需要相贴近。而且还应根据专业情况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尽快建立一套适合各专业技工学校学生学习的英语教材体系。
二、尽快建立一套适合技工学校学生的英语教学体系 技工学校英语教师大多是从普通中学或职工高校在转过来的,中学和成人教育的英语教学模式很难得到改变,虽然许多人已从事技工学校英语教学多年,但很少有人能结合技工学校学生的特点研究和组织教学,只是一味地抱怨学生不爱学习,很少从自身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找原因。
其实,教师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持续不断。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设计好每一节课,使其既有趣味性,又有针对性。
目前,教师备课只是备教材,而对于重复教材的教学有的教师甚至连教材都不备,很少听说有‚备学生‛的教师。我认为教师要教好课,特别是要教好英语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先了解自己即将面对的教育对象——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英语掌握的情况,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掌握每一名学生的英语水平现状,这就是‚备 学生‛。一是采取第一节课先进行摸底考试的方式掌握每名学生的英语水平。二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三是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目的。我认为,只有认真做到‚备学生‛,才能结合教材设计好每一节课,才能有针对性地教好每一节课。
其次,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应尽量多扬少抑,哪怕这个学生在英语方面仅仅取得一点进步。二是帮助学生成功,帮助自卑的学生找回自信,让自信的学生更加自信,特别是帮助所谓的‚后进生‛制订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并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进他们的学习。
总上所述,建立一套适合技工学校学生特点的英语教学模式,是提高技工学校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技工学校学生英语的重要保证,更是提高技工学校英语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
三、不断探素提高技工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 技工学校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质量,技工学校的学群体是初中教育中不太热衷于学习的后进学生群体,英语能力相对比较低下,大部分已放弃了英语学习。在进入技工学校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许多学生感到听英语困难,说英语更难。他们不会从语流中去理解意思,而试图听 懂讲话人所讲的每一个词。当他们听到一个不熟悉的词,或听到词的连续、弱化和简缩说法的时候,往往不是继续往下听,而是抓住那个词不放。这样就对后面的内容顾不上听,以至于不能整句或整段地理解句意。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训练学生跟上讲话人的语速,在听的时候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要照常听下去,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让学生学习和掌握预测和取舍的技能,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具有未知性、随机性和时限性。为此,最好先让学生浏览一下题目及选项,做些预测性的心理准备,如出现数字、人名、地名,应引起重视;要特别注意关键词、暗示词、过渡句等,对上下文将要发生的事情及结果,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断,最后抓住结束语。因为结束语通常表达说话人的结论、态度和观点。
当学生能听清教师或磁带所讲的英语时,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就会提高,学习兴趣就会愈来愈浓,对英语的好奇心也随之越来越强,在课堂上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后,教师应每周进行一两项听力练习,内容包括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谜语、听英文歌和一些简单的新闻和短评。听完之后,及时做是非判断练习,选择题或问答题,然后立即公布答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经过一段时问的训练后,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慢慢习惯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节目、听英语讲座,由此提高了听的质量与效果。帮助学生创新思维。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能够独特地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见。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可以培养学生对日常英语的兴趣。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课堂教学中,在与学生进行功能话题的交际中,结合教学内容,扩展交际情景,渗透有关英美文化的内容,可提高学生的文化差别意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使用语言。应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多地了解西方人的文化和习俗,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延伸,不应只局限与练习其特定的语句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材是相对固定的,但教学情景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情景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材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现在的课堂要成为动态、发展、富有创造化的过程,课堂不能局仅限于教参提供的知识,还应有教师个人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教师和学生在话语层次上认知、区分中外文化背 景的差异,正确使用语言,鼓励学生使用交际策略。
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掌握常用的词汇和句型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比如,当有人夸奖你某事做得好时,按照中国的语言习惯会说:‚我做得不好。‛以示谦虚。又如,你今天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人们会说:你今天很漂亮。
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你会按我国的传统习惯说:没什么。而按照英、美人的习惯.则应说:
Thank you.或 Thank you for your compliment.以表示欣赏和感谢对方的赞美。我们在路上遇到了熟人。为了表示礼貌,我们经常要问:‚您去哪儿?‛如果在中午,就要问一声:‚您吃了饭吗?‛但是如果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我们如果问他:
Where are you going? 他会很不高兴,认为你在干涉他的私人生活。他们习惯说:
Whata lovely day, is not it? 如果你问他
Have you had your lunch? 他会认为你要请他吃午饭。如果我们的朋友买了一件东西,按我国的习惯,我们常会问他/她所买的东西的价钱多 少。在我国和人交谈时,问对方挣多少钱,似乎没什么不可以,但对英、美人来讲是绝对不可以的。
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了学生在听、说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初步交际能力,提高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
我的中职英语教学观
【摘 要】面对目前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从事中职英语教学十几年的经历以及山东省职业英语新教材的使用,从对学生的态度,教材的使用,课堂教学活动及学生能力培养四个方面阐述我的中职英语教学观。【关键词】关注差生;新教材;活动;能力
【Abstract】Face currently medium job English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teaching, combine to be engaged in medium job English teaching experience of more than 10 yearses and the usage of the English Protestantism material of province occupation in Shandong, from to the student’s attitude, teaching material of usage,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y and student ability development four elaborate me of medium job English teaching view.【Key words】The concern is bad to living;Protestantism material;Activity;Ability 基础英语在中等职业教育各个专业中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随着科技发展及国际间合作的日益密切,社会对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日益增长,而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的教学就成了基础课中的难题。面对这种情况,结合我从事中职英语教学十几年的经历,我想从 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一下我的中职英语教学观: 1.面向全体学生,谋求学生的共同发展
树立‚成人‛重于‚成才‛的观念。作为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首先要把心态放正,把眼光放远,。要关注学生全体,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努力通过教师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进步,获得发展。坚决反对单纯培养少数学生,只关注高职考试有希望的学生,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他们的培养上,而对于那些没有升学希望或毕业后就参加工作的学生抛在一边,不闻不问,当成分母,看作陪衬。这样即使我们培养了一些优秀学生,但同时更伤害了大部分学生的心.就是你特别关注的那些优秀生也不会认为你是一名合格的老师。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遭遇的不公平将直接影响着他们成为完全的人、心理健康的人,甚至成为对社会有害的人。对于在初中时就有过类似经历的中职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差生。一堂课的教学意图是否能顺利得以实现,与班里有多少‚差生‛密切相关,一个两个不碍大局,而十几个的话,课就无法顺利进行,但在中职英语课堂上十几个差生的存在并不是个别现象。为了以后的教学能正常进行,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学习兴趣,把难度降低。因此,要对差生给予特别‚关照‛,多提问,多鼓励,多监督。特别是提问时要讲究技巧,开始时只提问他们那些基本能回答上来的问 题,并且应注意每节课都要照顾到他们,答对了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有一种并不比别人差的‚成就感‛,消除他们在初中时就形成的自卑感或自暴自弃的心理。使他们产生一种抓紧赶上,参与到竞争中来的积极心态。课后主动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对英语的想法,告诉他们得当的方法,鼓励他们从基础学起,有问题大胆的问老师,让差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有被重视的感觉,为了不让老师失望,他们会努力试着去学英语。
2.全面研究教材,转换教学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作为中职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自2006年秋季开始使用的省编职高英语新教材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种专门人才的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体现了‚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教材每单元设计一个话题,共四课,紧紧围绕这个话题分别从单词,听说,语法,读写四个方面展开练习。我个人觉得这套教材很适合中职学生使用,在巩固基础英语的同时,又能应付常见的英语使用场景。教材的改变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新的要求,在新的课程体系下,教学途径倡导以‚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为主。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它 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它强调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很明显,这里所说的任务同传统意义上教师将传授教材内容视为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完全不同的。传统教学法中的教学任务突出的是教师的活动,而‚任务型‛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文化的感知。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将其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使用,它只是在语言学习的巩固阶段比较适用。我们谈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只是强调教师将传统的单一的‚授受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任务型‛教学途径为主,以其它教学方式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这一点上教师应认识清楚,而不应盲目地去接受。针对每一单元的不同任务,教师可根据课时安排和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既可以调整任务顺序,也可以对任务进行增减。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深挖教材,仔细分析每个班的学生。
3.开展多种活动,‚四会‛能力均衡发展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因此一定要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少讲多练,以活动为载体,坚持‘在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实际意义的,有现实环境的训练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用英语完成任务,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可以把每单元的听说部分用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还可以把课堂搬到室外,来讲问路、方位介词等。中职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可以交给他们一些具体任务,留出时间让他们讨论得出结论,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会查杂志,上网。新教材每单元四课,分别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缺一不可。绝不能因为考试不考或考的不突出而放弃或忽视某项能力的培养,如目前高职考试不考听力和口语,但绝不是说这两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就应弱化,相反,而应加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加强各种能力综合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彻底扭转‚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现象。4.着眼学生未来,培养自学能力
中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的东西只能说打了一个基础,对社会需要来讲还远远不够,要想让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被淘汰,必须要具备自学能力,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水平,才能永远处于不败之地。所以老师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 们学习知识的能力。
要让学生有计划的背单词,并同时培养学生查词典的好习惯。要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的开始阶段,可以在学新内容前给学生留出一些思考题。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逐步理解课文。让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上课时由学生来讲解,老师做适当的引导或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不再留思考题,学生自己就能发现文章中的知识点,课上各自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就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为他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把握教学重难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虽然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生源差的难题,新教材的使用也还处在探索和摸索阶段,但是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开拓创新,将有限的学习时间进行细致合理的安排,也会使学生们的素质得到很全面的训练和提高,使他们具备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参考文献:
第五篇: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和解决措施
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和解决措施
叶俊豪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隧道施工技术不断更新,如何在特长隧道施工中快速施工,防止涌水、塌方、爆炸等恶性事故发生,就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和解决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措施
一、引言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高速公路建设重心已由沿海发达地区向西、北部,平原地带向山岭重丘地带转移,这就意味着高速公路建设隧道密集程度的加大,出现的特长隧道越来越多,且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越来越多。在此,以我单位承建的中条山隧道为例,中条山特长隧道是运城至灵宝高速公路的一部分,隧道全长9670米,左右分离式路基,复合式衬砌结构,地质设计上以Ⅲ级围岩为主,但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化复杂,各类型围岩交替出现,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因此以中条山隧道施工为例,对于熟悉掌握特长隧道施工要点,如何确保特长隧道施工安全,防止涌水、塌方、岩爆等恶性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又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值得深入思考。
二、特长隧道的突出技术难点
1、隧道长,地质更加复杂,施工通风更加困难,通风方案的选择成为控制安全及进度关键技术。
2、特长隧道施工中,工期往往成为关键,进度压力通常较大。
3、岩爆
特长隧道由于贯穿山体比较长,因此埋深普遍较深,可能存在岩爆,岩爆的发生主要由地应力和岩性两个决定因素,在埋深大于200米的地段,在混合麻岩段,极其容易形成岩爆,岩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威胁较大,其中爆炸抛射型岩爆对机械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威胁较大,对隧道的破坏也有一定的影响。
4、塌方
这是任何隧道施工中,在不良地质段极其容易发生的施工,造成的群死群伤的事故教训的比较多。
5、涌水
特长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涌水现象,对施工人员安全威胁较大。
6、车辆伤害
因特长隧道施工作业面路线长且集中,施工车辆较多,且因路线过长驾驶员极容易形成视觉疲劳,对其他在洞内施工的人员容易造成车辆伤害。
三、解决措施
1、通风措施
1.1、对于长隧道机械通风成为控制进度的关键技术,机械通风及时到位。但首先我们要对通风量参数进行计算,这在特长隧道中尤为重要。
1.1.1施工人员所需风量 按式 Vp=vpmK 进行计算。
式中: Vp----施工人员所需风量,m/min; vp----施工人员每人所需新鲜风量,取3 m3/min; m----洞内同时施工作业的人数,取150人进行计算; K----风量储备系数,取1.2。
则施工人员所需风量为:
Vp=3×150×1.2=540(m/min)
1.1.2 爆破散烟所需风量
按下列两式进行计算并取大值进入总风量的计算。按瑞典大断面隧道通风估算式:
Vb=36Vq/t=36×160×1.2/20=345.6(m3/min)
式中: Vb----爆破散烟所需风量,m/min;
V-----爆破体体积,m;取爆破进尺3m计160 m; q-----炸药单耗,Kg/ m3;取1.2 Kg/ m3; t------通风时间,min,取t=20min。
1.1.3 使用柴油机通风量计算
由于在使用柴油机通风量计算上尚无标准公式,采用以下通量计算公式: Vg= Vo×N=2.8×610=1708(m3/min)式中: Vg------使用柴油机时的通风量,m3/min;
Vo------单位功率需风量指标,一般取2.8~8.1 m3/Kw.min,计算取2.8m3/Kw.min; N------同时在洞内使用的柴油机的总额定功率,Kw,计算时取 610Kw。1.1.4 维持洞内最小风速所需风量
Vd= 60Vmin×Smax=60×0.50×50=1500(m3/min)
式中:Vd------洞内最小风速所需风量,m3/min;
Vmin------洞内最小风速,m/min;取0.50 m/min; Smax------隧道断面积,m2;取50 m2。1.1.5 洞内需要的最大风量
3根据以上计算,可知洞内需要的最大供风量由内燃装碴、运输设备控制,取其最大供风量为1708 m3/min。
1.2 通风机工作风量
Vl=(1+PL/100)V=(1+1%×2670/100)×1708 = 2164(m3/min)式中: Vl------通风机工作风量,m3/min;
P-------100m风管漏风量,PVC风筒漏风量取1%; L------风管长度,m;取2670m;
V------工作面需要的有效风量,m3/min;取1708 m3/min。
1.3通风方案的选择
根据以上计算,特长隧道在进洞1500m后即采用三级混合式通风,将一台SDF(C)—NO12.5 2×110型压风机安设在离洞口20m处,并连接Ф150风筒布至掌子面附近,掌子面炮响后开始送风。通风10分钟后,掌子面100m范围内空气即可置换完毕; 将一台SDF(A)—NO60 2×22型风机安设在1号衬砌台车上,掌子面炮响10分钟后开机工作,将浊烟吸入排向洞口; 将一台SDF(A)—NO60 2×22型风机架设在距掌子面500m处,随掌子面的推进适时前移,连接Ф60的风筒布至洞口,将浊气抽出。通风机开关由调度室专人负责,除爆破通风外,钻眼、出渣等仍保持经常性通风,确保机械通风经常化。这样才能保证在十分钟之内机械可到掌子面运渣,太太缩短通风等待时间。
2、特长隧道加快进度措施
2.1、首先合理组织,使设备与劳动力有机组合,特长隧道施工机械化配套是重头戏。必须满足工期需要,必须成龙配套。能力必须有储备(储备系数>1.2),形成几条机械化作业线(掘进、出碴、支护、衬砌与仰拱、后配套)。既要舍得投入,又要合理投入。原则为:一是开挖能力大于施组要求能力;二是装碴能力大于开挖能力;三是运输能力大于装碴能力;四是设备配置的富余系数不宜过大,以避免造成部分设备能力的浪费。
2.2、用足时间,环环相扣;高效调度指挥;工序衔接紧凑,合理安排每道工序,压缩衔接时间。
2.3、选用长药卷,可以节省时间。
2.4、加强炮眼堵塞,使用光面爆破,控制超欠挖,可以提高爆破效果。
2.5、多工作面开挖;多工序平行作业(开挖、衬砌、铺底等);启动一切能够启动的工序;对特殊断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隧道空间。多分部、同步开挖。
2.6、出碴期间洞内排除一切阻路干扰。整平层浇筑、防水板供料等影响道路通畅的作业,出碴期间统统避开。
2.7、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考核到位。掌子面钻爆开挖分立三个班组,每个班组施工时分区、定人,钻眼、装药、联线一体化,即每个部位的作业人员基本固定,钻眼作业者同时负责所钻孔的装药联线。每月底根据爆破质量、循环进尺及综合进尺对班组及个人同时进行考核评比。2.8、机械车辆保养及时到位。每循环出碴结束后,司机配合专职修理工对各自机械车辆进行仔细检修,检修完成后并将燃油料加好,做好日常检查保养,避免运输过程中损毁趴窝。
3、岩爆防护措施:
3.1、岩爆段开挖前,仔细核对相关地质资料,根据上述判断方法进行判断、分析,提前做好岩爆防治的技术准备和施工准备工作。
3.2、给施工人员配备钢盔、防弹背心,主要防治弹射型岩爆伤人。在支护区设专职安全员,同时通过视频监控,随时观察围岩状态,如发现险情,通过人员识别卡及时向作业班组负责人警示,作到及时支护或组织人、机暂时躲避。
3.3、在岩爆地段,开挖后及时向掌子面及洞壁进行喷洒高压水,降温除尘,润湿岩面,调高围岩的塑性,这在一定程度可以减轻岩爆的强烈程度。
3.4、对施工打眼台车进行改造,在台车上方及侧面设立柔性双层钢绳防护网。在进行钻眼施工时必要情况下需在掌子面处也设立钢绳防护网,以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5、加强光面爆破,保证开挖洞室轮廓圆顺,避免造成局部应力集中而加剧岩爆,在中等岩爆、强烈岩爆地段采取短进尺、多循环、弱爆破措施。
3.6、针对岩爆类型及大小,在岩爆段洞壁上提前打应力释放孔、爆破减震孔或施作超前摩擦锚杆支护,超前卸压、释放高地应力,减弱岩爆强度。
3.7、改变开挖方式,预留岩爆层。在强雷岩爆段,容易造成大量超挖,处理困难。施工中采用短进尺2m∕循环,预留2m厚的岩爆处理层,岩爆过后再进行二次扩挖爆破、支护。强雷岩爆对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的威胁最大,必要时进行避让,等岩爆强度基本平静下再进行支护,对强雷岩爆区域必须进行钢供架支撑、锚喷挂钢筋网进行支护,钢供架1榀∕m,与锚喷网形成联合支护体系。
4、塌方的治理
4.1预报先行,心中有数。切实要做好必要的超前地质预报。必须有预案,打有准备之战。施工材料的准备;开挖断面的提前改变;队伍的技术交底;跟进工序的调整(衬砌、仰拱作业的安排);安全预案。
4.2选择合理开挖工法。大跨隧道辅助工法有全断面法、CD、CRD法、双侧壁导坑法、弧形导坑法、台阶法等。CD、CRD都要求用临时仰拱封闭断面。
在CD和CRD法中一个关键技术是中壁的拆除工艺。在中壁拆除作业的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判定中壁拆除时间和中壁拆除后的安全性。一般说,在隧道施工中维护断面的稳定基本上是用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来判定的。因此,在中壁法中,中壁拆除时间的判定和作业的安全性基准,也是以这种方法为依据的。一般在拱顶下沉7天内增量在2mm以下,作为拆除中壁的基准。同时,要计算中壁拆除后的下沉增量,根据拱顶下沉的增量,作为中壁拆除的管理基准。
一般单线铁路隧道宜采用短台阶。必须抛弃长台阶法等不合理开挖方法。只有短,才能封闭及时;只有短,才能衬砌适时跟进;只有短,才能预防“大变形”。在不良地质中采用长台阶,上部已开挖断面,一旦变形,常常不可收拾。这就是规范取消长台阶的重要考虑。越是不良地质,越需要“全断面”,超短台阶来实现。
临时横撑虽然简单,却十分有效。对于变形收敛速度慢的不良地质段,除了加强支护外,在下台阶开挖前,主动在上台阶支护拱脚加一道横撑,限制变形是十分有效的。下半断面闭合后,再拆除临时横撑。也可以理解为这是CRD法的变通。
4.3 加强围岩的排险及进行开挖面的观察。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开挖面用挖机排险,排险包括拱顶及掌子面,并对开挖面进行观察:岩层种类和分布情况,岩层强度、风化和变质情况;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性、填充物的形态;断层的位置、走向和破碎程度;开挖面稳定状态,拱部有无围岩剥落和坍塌现象;当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4.4控制爆破。限制单响药量。合理断面,才有合理爆破。狂轰乱炸是安全、效益的罪魁祸首,控制爆破的临界震动速度。
4.5断面及时封闭。在软弱围岩中,断面及时闭合是成功的关键。许多工程实践都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在任何情况下,使隧道断面能在较短时间内闭合是极为重要的。这就是常说的“鸡蛋壳理论”。
4.6选择合理的支护手段。目前锚喷支护已发展为一种复合支护形式,以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基础,与金属网、钢架等支护构件组合出现了锚喷网、锚喷架、锚喷架网等多种组合形式,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断面和施工条件。锚喷支护与传统支护形式相比较具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在隧道支护实践中应对其技术特点有清晰的了解,因地制宜、灵活、正确地运用这些特性,采取符合具体工程特点的支护方案,实现基本维持围岩原始状态、发挥围岩自承能力并最终实现围岩稳定的目的。
4.7选择合理衬砌时机。按新奥法设计隧道衬砌,根据新奥法原理在初期支护完成后适时进行。二次模注衬砌时间应在围岩量测净空变化速率小于0.2mm/d,变形量已达到预计总量的80%以上,且变形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时方可进行,适时衬砌。在不良地质段、浅埋地段,需要特别强调衬砌紧跟,及时衬砌。按整体式衬砌设计的隧道,一般要求衬砌紧跟。在不良地质段,衬砌离掌子面约20米左右,围岩条件较好时,衬砌离掌子面约150米左右,根据施工机械活动空间灵活掌握。
4.8必须重视监控量测。建立量测体系,实现信息反馈,是指导动态设计、指导施工的关键。虽然你可能嫌麻烦,但是在不良地质隧道、特殊地段、特殊结构隧道施工中,量测尤为重要,不可小视。可采用超前钻孔并辅以地质雷达、地质素描等物探手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明前方的陷穴、塌滑,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确保隧道质量和施工安全。
4.9仰拱先行。现代隧道施工的实践证实:隧道的失稳,通常是从底部开始。在软质围岩中,使全断面尽早封闭,以发挥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功能,维护隧道的整体稳定,是一个重要原则。关于仰拱,由试验得知,仰拱位移均比拱顶位移为大。从有无仰拱的情况看,有仰拱时位移减小很多,尤其是仰拱处的位移。这充分说明:底部结构控制位移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从毛洞和有仰拱的情况看,毛洞的最大位移不是发生在拱顶,而是在仰拱顶。其次是边墙处。而设置仰拱后,最大位移多转移到边墙。也就是说,仰拱不仅控制了位移的发展,也改善了位移的分布。这是极为重要的。试验说明:在λ>1的条件下,修筑仰拱是必要的。隧道的破坏或失稳,常常是从底部开始的。由此,影响到两侧壁,从而造成整个隧道崩塌。这是普遍性规律。
5、隧道涌水的防治
如掘进前方有大型隐伏含水体地段(需要结合施工开挖揭示的地质情况、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地质探水钻孔及超前地质预报手段综合判定,查明前方地质构造及地下水的分布状态及水量大小,根据涌水量大小、出水点、水压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帷幕注浆堵水方案(全断面预注浆堵水或局部预注浆堵水),并配备大功率排水机械,确保涌水及时排出,可采用隧道帷幕注浆止水。
6、预防车辆伤害措施
6.1、在隧道内设置明显的反光警示标识牌,提醒驾驶员控制车辆速度。6.2、可通过视频监控等有效的手段,密切关注车辆行驶速度,如发现超速车辆,及时通过广播喇叭进行警示,并对该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
6.3、因洞内光线不如洞外,所有进洞人员均需要穿反光背心或反光服。
结语
本工法针对特长隧道一些突出的技术难点以及这些在施工中经常会遇到的技术难点的解决措施的总结,是在特长隧道施工中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总结,同时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进的经验,对特长隧道的施工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