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进级考试材料——21世纪和教育理论读本知识点00
一、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更新?
二、如何建立现代新师生关系?
三、如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四、班主任的职责有哪些?
五、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六、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
七、培养班级集体的途径有哪些?
八、学生操作评语的要求是什么?
九、学科课程整合与传统课有哪些区别?2
十、现代课程观的基本特征?
十一、现代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十二、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十三、如何构建新的学习方式。
十四、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特征有哪些?
十五、如何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
十六、怎样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方法进行评价?
十七、实行多主体评价的必要性用性及其操作要点是什么?
十八、听课与评课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
十九、听课从哪些方面观察学生的活动?
二十、听课从哪些方面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 二
十一、评课的原则?
二十二、评课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二
十三、评课的方式有哪几种? 二
十四、常见的评课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
一、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二、怎样运用社会知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复习?
四、常用的记忆方法有哪些?
五、多元智能理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六、情感教育的价值是什么?
七、情绪智力的内涵? 4
八、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
九、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
十、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十一、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包括:
十二、如何转化与矫正学生的过错和不良行为?
十三、教师的心理素质有哪些?
《教育理论读本》
一、现代学生观的内容是什么?
二、学习策略的四个特征?
三、影响学生学会学习的要素有哪些?5
四、学业不良的类型?
五、转化学业不良学生的方法和措施?
五、健全人格的特点?
六、塑造健全人格的意义?
七、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八、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九、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要素包括哪些方面?
十、教师应具有哪些方面的专业品质?
十一、培养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十二、促进教师团队共同学习与成长有哪些方式?
十三、专家型教师的人格特征?
十四、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
十五、建立班级集体的原则?
十六、校园文化建设要抓好哪三方面工作?
十七、如何理解课程内容标准?
十八、课程标准的特点是什么?
十九、自主学习的四个重点? 二十,怎样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7二
十一、探究学习的三种基本方式? 二
十二、怎样实施探究式学习? 二
十三、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提问? 二
十四、教学方式应该实现哪些转变? 二
十五、制定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二
十六、教学策略的运用? 二
十七、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二
十八、校本课程哪些问题? 二
十九、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三
十、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 三
十一、老师评价改革的重点? 三
十二、如何创建和使用成长记录袋?8三
十三、如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如何建立促进学生无关大局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
十四、如何开展教师自评? 三
十五、学生家长如何参与评教师? 三
十六、新课程的课堂评价给教学带来了哪些变化?。三
十七、什么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其宗旨是什么? 三
十八、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三
十九、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中老师应做些什么? 四
十、研究型教研组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四
十一、反思型教师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四
十二、校本教研活动中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观察与评说?9 四
十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
十三、怎样通过评价反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 四
十五、高创造力儿童的人格特征有哪些? 4.情感教育3说课: 1信息技术:2教育信息化
第二篇:丹东市教师职称考试复习题21世纪读本
一、现代教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1、现代教育的概念
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来到共产主义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2、现代教育得基本特征
(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和理论从理想走向实践,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以往教育得首要的基本特征;(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范围、程度日益扩大,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和加强;(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分离走向统一;(4)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教育得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公正和教育机会均等成为教育决策和教育行为的基本准则;(5)教育的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教育的时空空前地拓展,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制度的弹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6)教育地位不断提升,教育功能不断增强,教育事业成为兴国之本;(7)教育不断变革,现代教育从目标到课程、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评价标准、结构体系等,都是需要不断革新;(8)教育的理论自觉性不断提高,经验主义、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日益被克服;(9)教育科学事业不断发展,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知识和理论基础;(10)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化,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11)教育的终身化,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为此,必须变预备式的教育为终身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课程结构和评价方式,必须打通正规教育与业余教育、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建立一个一体化的、更加灵活的、满足不同类型和层次学习者学习需要的新的教育体系。
二、什么是全民教育?
全民教育:是指对社会全体民众所提供的教育,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三、什么是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四、什么是学习化社会?
学习化社会:即形成一个教育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组织密切交织的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手段,社会把“学习实现自我”即人的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学习不仅包括人的整个一生,而且也包括整个社会。
五、入世后,我国的教育服务承诺有哪些?
1、对于义务教育和特殊教育没有作出开放市场的承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
2、在服务提供方式上,对于跨国境交付教育服务方式没有作出承诺,国民待遇上未作承诺,对于外资独立设立教学机构提供教育服务方面没有承诺。
六、入世对我国教育观念的影响是什么?
1、教育平等的观念
2、教育民主的观念
3、教育法制的观念
4、教育标准国际化
5、学生能力素质通用性
七、入世对中国基础教育带来哪些影响?
1、入世后,我过基础教育在教育体制、半雪模式、经费投入、课程、教材、教法、考试、升学灯方面都要进行新的综合、配套改革。
2、入世后,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必须调整,培养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以顺应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时代潮流。
3、入世后,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更显迫切。注重创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俱佳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教育。
4、入世后,我国基础教育由传统的、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转变;由标准化教育、传授知识和文化为主的教育向重视适应性或个性化教育、创造文化价值和知识经济的教育转变,它对解决当前在教育教学领域里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环节;重教材灌输,轻教学的改进和学习指导;教学难度大,学生作业增多,挫伤学生的心智等,将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5、入世后,为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八、入世对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什么?
21世纪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其主要特征是:
1、随着经济全球化中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主要标准不再仅是占有知识的多少,更很重要的是其创造能力、创新意识的强弱。强烈的创新意识、旺盛的创造能力已成为构成人的素质的主要因素。在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三者之间,核心和基础是学会创造。
2、现代社会及入世后,要求人才能够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力,主动去创造环境,创造未来,使环境、社会与人处于一种良性良性互动的状态。
3、着力于学生智能的开发,特别是创造力的培养,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未来社会的文盲已不再仅仅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
4、加强人文教育,提倡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以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必须加强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是保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素质教育所培养的人,不但要有知识,有能力,有才干,有胆识,有开拓思想,有创造精神,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广阔的眼界和胸怀,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度责任感。
九、入世与中国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以加强文化素质为基础,增强民族自豪感;
2、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新能力为核心,造就高素质人才;
3、强调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4、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培养;
5、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综合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
十、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们应当如何落实?
(一)深刻认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和战略地位
1、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关键所在;
2、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力量;
3、教育与人才一样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4、教育与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
(二)切实落实教育伏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提高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制定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教育发展;
2、把科教兴国,开发人才资源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由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把教育工作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把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各项工作分解到政府各个部门,明确各自职责;
3、加大政府投入,进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加快教育发展;
4、鼓励全社会进行智力投资,完善对民间资金投入教育的激励机制。建立教育发展基金,吸纳各种社会教育捐赠;
5、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学和初中学生逐步衽免费提供教科书制度。进一步完善并全面落实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与制度。
十一、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一)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以及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特别是脑机能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
1、遗传素质提供了人的发展的可能性
人的遗传素质优于动物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潜藏着巨大发展的可能性,尤其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构造与机能,对于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它提供了人接受教育和发展各种才能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人的遗传素质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的形成是与人的年龄相关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素质生理成熟水平的制约。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个体之间在遗传素质上是存在着客观差异的,在每个人的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如智力水平、才能、特长、个性特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素质的影响。
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人只有通过后天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遗传提供的可能性才能转化为现实。
(二)环境,一般是指人们周围所接触的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
在人的发展中,社会环境起着更为主导的作用。社会环境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体,其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它对人的影响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青少年由于缺乏明确的信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加之好奇心、模仿性、求知欲强,很容易接受它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但是,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着人不但能正确地认识外部世界,还能主动地改造世界;不仅是环境改造人,人也可以看起来改造环境,通过改造环境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
(三)教育(即学校教育),它是影响人发展的最有效的因素。教育有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它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人进行系统的教育的训练,保证了人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消除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2、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进他们获得全面发展的活动。教师的职责和工作特点保证了青少年发展的正确方向。
3、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最需要受教育、也最适宜受教育的时期。青少年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知识比较贫乏,经验不足,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他们的成长有赖于正确教育的引导。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主导的。十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更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重新塑造自己的角色并作出战略性调适,重构面向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性角色,保持与新世纪新课程的同步成长。
(一)、教师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新课程的创造者
在旧的课程模式中,教师的职能只是按部就班地复制教育行政主体既定的课程规范。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作为课程的主体,必须积极、主动的介入到新课程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实施等一系列创新活动中,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新现念:教师即课程。
1、教师要自觉地研究新课程理念和理论的宏观发展趋势,优化自身的理论素养,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2、教师要具备对新课程的开发、设计和整合能力,学会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3、教师要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以开放性、生成性和创新性为基本价值取向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
(二)教师由课程知识的施与者变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
1、教师应当以平等的人格,实现与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心灵交流。
2、新课程要求教师具备两种坚定的理念,即民主理念和生本理念。
(三)、教师由课程分数的评判者变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
1、教师应当掌握好课程评价的实践性原则,包括发展性、多样性和情感性等原则。
2、教师要激发出学生建立再自主性基础上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强劲动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十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有哪些?
1、依法执教。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发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3、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生动、健康发展。
4、严谨治学。树立优良的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5、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6、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和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7、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抑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
8、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已,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十四、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由国家或有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教师在从事教育专业工作时,所应遵循的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和行为规则。我国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有四种基本关系和三个基本层次构成。这四种基本关系是: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教育这(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三个基本层次是: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和师德规则。其中,师德理想体现着教育专业至善至美道德境界,具有激励功能;师德原则是指教师职业行为的准则和依据,具有指导功能;师德规则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最低要求,具有约束功能。这四种基本关系和三个基本层次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有序、立体式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十五、现代学生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一)、关于学生是发展的人的观点
1、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是变化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等规律。
2、中小学生有巨大的发展前能,其发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良好个性不断提高的过程,不良个性矫正和克服的过程,潜能转化显示以满足并成为自我发展动力的过程。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其发展具有不成熟和不完善的特点。
(二)关于学生主体性的观点
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的本质属性,它包括学生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其中,自主性是核心,主动性是基础,创造性是升华。
(三)关于学生是“独特的人”的观点
1、每个学生都是以个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
(四)关于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的观点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或体现者。教师的指导和传授,只是一个外部条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思想品德、世界观的形成,必须通过学生这个内因,通过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的思维活动,才能实现。
十六、初中阶段学生发展的一般任务有哪些?
1、发展有意记忆的能力;
2、发展利用表象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
3、发展创造能力及探索精神;
4、建立一定的兴趣和爱好;
5、获得情结的自我调控能力;
6、学习处理与同伴的关系,建立与同伴的友谊;
7、形成一定的理想和价值观系统作为行动的指导;
8、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
9、适应自身生理变化带来的压力。
十七、如何建立现代新型师生关系
(一)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
1、师生关系的核心师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高低和尊卑之分。
2、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再学生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进行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
3、新型师生关系体现再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心灵成长的愉悦。
(二)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师德水平和敬业精神,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
2、改进教学模式,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改进教育方法,实行民主化管理,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提高为学生服务的质量;
4、充分发挥德育课和心理健康课的功能,啬师生间的理解和相互尊重;
5、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增进师生间的了解,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
6、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
十九、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有哪些?
(一)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文明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分辨是非、抑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二)初中阶段的德育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二十一、如何在实践中具体安排学校德育内容?
1、中小学生德育内容的序列化安排
学校德育内容的序列化是由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以及社会思想道德的内在逻辑和层次结构决定的。学校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
2、对不同阶段学校德育内容的重点安排
3、对具体实施层面上学校德育内容的细化安排
教育工作者要把概括性的学校德育内容不断地分解,使其具体化,变成直接构成学校德育活动的内容。二
十二、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在德育内容上要坚持基本性和发展性的统一,立足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吸纳现代文明成果;
2、在德育目标上要坚持层次性和递进性的统一,针对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品德形成规律,区分层次,逐渐推进,持续发展;
3、在德育方法上要坚持动情性和明理性的统一,以情感人,以事明理;
4、在德育过程中要坚持实践性和养成性的统一,常抓不懈,重在养成;
5、在德育途径上要坚持协同性和一致性的统一,整体协调,形成合力。
二十三、现代学校德育新方法介绍
1、价值判断澄清法
2、游戏角色扮演法
3、情景活动强化法
4、心理综合辅导法 二
十四、学校如何开展诚信道德教育?
诚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负有责任的伦理规范。讲诚信,是提倡做人要忠诚老实,诚恳待人,取信于人,给人以应有的信任。诚信即是人际关系中的基础性道德,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基础性道德规范。社会诚信道德的建立,是以每个人的诚信为基础的,诚信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学校是诚信教育的重要场所。
1、对学生加强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2、同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3、思想政治课是诚信教育的主阵地
4、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到诚信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本
5、诚信道德教育方法应多样,形式要活泼
6、诚信道德教育要从点滴小事着手,持之以恒
7、学校教育于家庭教育相结合
二十五、什么十教育案例?怎样写好教育案例?
(一)教育案例的定义及特点
教育案例,就是一个教育情境性故事。一个好的教育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教育案例是一种写作的形式,其特点是:
1、文体和表达方式上,教育案例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教育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教育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写在教之后,是结果。同时,它还要求依据撰写的目的,对教育情境作有所选择的描述。(二)怎样写好教育案例 1.撰写教育案例的目的 1学习运用理论 ○2总结教改经验 ○3促进交流研讨 ○2.教育案例的基本结构要素
背景。教育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情况。
主题。教育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作时就行选择最有收获、最具有启发性的角度切入,从而确定主题。细节。写作时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
结果。教育案例既要说明教育教学的思路,描述教育教学的过程,也要交代教育教学的结果-----某种教育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
评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另外,评析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3.写好教育案例的关键 1选择复杂的情境。○ 3
2揭示人物的心理。○3具有独到的思考。○二
十六、班主任职责有哪些?
(一)班主任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指导者
班主任要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负责,并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和引导,及时指明努力的方向,成为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领路人。
(二)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
1、要建立班级学生集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2、要协调班级教师集体,将各科教师的教育影响统一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增强教育的整体效应。
3、要组织班级家长集体,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
(三)班主任是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教育影响的协调者
1、要使社会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要借助社会力量,利用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发动社会上的积极教育力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要使家庭与学校教育保持协调一致。要针对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有针对性地作好学生家长工作,并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四)班主任是对学生教育最全面和影响最深刻的教育者
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指导学生学习。
3、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4、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5、协助科任教师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二
十七、班主任的素质有哪些?
(一)思想品德素质
1.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观点和辨别是非的能力2.坚定教育信念,热爱全体学生3.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二)知识能力素质
1.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2.教育科学知识3.教育教学能力4.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5.交往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三)个性心理品质
在具体工作中,教师要观察敏锐、思维准确、想象丰富、情绪饱满、意志顽强、兴趣广泛、信念坚定、性格开朗。
(四)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班主任各种教育才能的综合表现,是丰富的知识、经验、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意志的果断性的独特结合,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艺术。
(五)身体素质
二
十八、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一)健全班级组织
健全班级组织主要是指使班级群体成为良好的班集体,包括班级学生集体、班级教育集体、班级家长集体及少先队。健全的班级组织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性内容。
(二)搞好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学习、体育卫生、劳动、生活等工作的管理。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保证性内容。
(三)指导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的、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包括学习活动、团队活动、节日活动、文体活动、劳动、社会实践、社会服务活动等方面。是实践性内容。
(四)开展班级教育界工作
班级教育是针对具有不同特点的某一类学生或某一个学生所进行的具体教育。它包括班级个别教育、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班级榜样教育等方面。是基础性内容。
二十九、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是指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自我发展的主体,班主任应把学生当做教育过程的主体,充公尊重并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既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贯彻主体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是:
1.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关键。
(二)民主平等原则
民主平等原则是指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认识到教育与学生在人格和社会地位上是平等的,在班级管理中尽量地尊重学生、信赖学生。贯彻民主平等原则的具体要求是:
1.尊重学生的个性,严禁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2.依据学生的意愿和利益来管理班级。3.严格要求学生。
(三)公平公正原则
公平公正原则是指班主任在工作中,能够按照一定社会或时代公认的道德准则,公平合理地对待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贯彻公平公正原则的具体要求是:1.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养成良好的师德品质。2.深入地了解每一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3.不断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四)实践活动原则
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班主任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通过实践来认识、了解、教育和发展学生。二是指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努力实践,敢于实践,做到言行一致。具体要求是:1.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成长。2.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放手让学生去活动。3.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五)启发疏导原则
指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具体要求是: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激励向上,正面教育
(六)集体教育原则
集体教育原则是指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人,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具体要求是:1.建立良好的班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人2.有针对性地教育个人,通过个人教育集体3.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七)以身作则原则
是指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自正其身,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用自己“身教”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具体要求:1.提高专业水平,提高道德修养2.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持之以恒。
(八)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班级内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具体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三
十、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一)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
(二)有一个团结和谐而又富有权威的集体领导核心
(三)有为实现班级目标而经常开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共同活动
(四)有正确的集体舆论
(五)有健全的组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三
十一、培养班集体的途径有哪些?
(一)创造良好的班级“第一印象”
(二)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
1、体现在师生关系上。
2、体现在生生关系上
(三)建立班级共同目标
(四)培养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班级领导核心
(五)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
(六)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培养优良的班风
三
十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有哪些
(一)合作法。
是指围绕班级的奋斗目标、规范和舆论进行协作配合,形成合力,统一给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发挥整体的教育效应。
(二)激励法。
它包括目标激励和竞赛激励法
(三)规范法。
班主任要以规范去引导和调节学生的言行,从而推动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四)示范法。
班主任首先要为人师表,发挥其示范和引导作用。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第三,要借助于高年级学生的指导和带动作用。第四,要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典型事迹的激励和影响作用。
(五)强化法。
通常的方式是批评和表扬的配合使用。三
十三、班级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管理2.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3.对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管理4.对学生课外活动管理5.对学生体育卫生管理6.对教室设备的管理7.生活指导。此外,班级管理还包括对班级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求得班级管理工作的最优化。
三
十四、如何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班级工作计划是开展班级管理之前预先拟定的具体要求、内容、步骤和方法,它是班主任工作的起点和归宿,也是班级管理的准绳、依据和重要手段。
(一)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基本要求
1.要有正确的方向性2.要有前后的连续性3.要有不断的创造性4.要有切实的可行性5.要有完成的可能性。
(二)班级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
1.班级基本情况的分析2.确定班级管理目标(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管理活动所要预期达到的结果,或预期完成的具体任务。它是班级计划的核心,是班级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点)3.完成计划的具体措施(包括:完成计划的具体责任者、活动范围、活动时间、活动安排、活动方法、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与其他活动的协调等)4.实施计划的检查和评估(在班级计划中应写清楚评估和检查和方式、时间、责任人和奖惩的办法)三
十五、如何进行班级工作总结?
(一)班级工作总结的基本要求
1、要以班级工作计划所制定的目标为标准(班级工作总结是与班级工作计划相对应的,要有据、有理、有内容,必须以班级工作计划为基准)
2、要让学生参与班级工作总结(班级工作总结既是对前一段班级总体工作或某项工作的检查和评估,也是下一轮班级工作的开始。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应该让学生参与)
3、要用“两点论”的思想作指导(班级工作总结要以“两点论”的思想作指导,既要总结成绩,也要分析不足,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二)班级工作总结的基本内容
1.回顾班级工作计划,明确工作总结的指导思想2.“由下而上”,做到学生与班主任相结合3.宣传典型,确定努力方向 三
十六、学生操生评定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学生操行评定,是班主任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德育评价理论指导德育评价实践的重要环节。它具有导向功能、强化功能和调节功能。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操行操行评定可以衡量自己所达到的实际水平,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激励自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和弱点,不断进步。对于学生家长来说,通过阅读操行评定,能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增加对班主任的信任感,更好地与班主任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一)称呼具有亲近感。
(二)言辞具有恳切性。
(三)评价面宽,针对性强,突出学生的个性。
(四)内容具体,以激励为主。三
十七、如何开展好班会活动?
班会是以班级集体为单位、以一定的目的为指向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
(一)主题班会的确与设计
1.确定主题班会的步骤。2.确定主题班会的原则。3.主题班会的种类。
(二)主题班会的准备与实施
1.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2.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3.布置活动场所的环境4.班主任对班会的指导 三
十八、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指标包括哪些?
(一)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内容
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职责(工作过程)、班主任工作效果(学生质量)、班主任自身素质三个方面。1、对班主任工作职责的评价
(1)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契机的了解情况(2)班级组织工作情况,(3)班级管理工作情况(4)开展班级活动情况(5)5
进行班级具体教育情况(6)工作表现、工作负荷情况 2、对班主任工作效果的评价
是要考查班级学生的质量,考查整个班级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情况。3、对班主任自身素质的评价(1)品德素质。(2)智能素质。(3)身心素质。
(二)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指标体系
三
十九、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科学定位是什么?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以应用研究为主
(二)中小学教育以微观研究为主
(三)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研究
(四)中小学教育科研以行动研究为主
(五)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一种校本研究 四
十、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施过程
(一)课题的选择与研究设计 1研究的方法(1)课题来源。(2)选择类型。(3)课题表述。(4)严密论证。2、研究的构想与设计(1)提出研究假设。(2)选择研究方法。(3)分析研究变量。3、形成研究方案
(1)课题研究方案的格式(2)专题研究方案的格式
(二)教育科研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三)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教育调查报告的格式:题目、前言、正文、结论或建议、附录五部分。四
十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阶段是什么?
(一)选定课题
(二)查阅资料
(三)制定计划
(四)实际运作
(五)表述成果
(六)评估转化
四
十二、常用的教育科研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观察法
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现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方法。其种类:描述记叙法,取样观察法,等级观察法,间接观察法。
(二)实验法
是在人为的严密的控制条件下,有计划地逐步操纵实验变量,观测与这此实验变量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探究实验因子与反映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种类:实验室实验与现场实验(自然实验);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三)问卷法
是研究者把要研究的主题分为详细的纲目,拟成简明易答的一系列问题,编制成标准化的问卷,然后根据收回的答案,进行统计处理,得出结论的方法。其形式: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一般结构包括:标题、前言、指导语、问题、选择答案和结束语。
(四)测验法
就是通过心理与教育测验来研究心理与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即用一套标准题目,按规定程序,通过测量的方式来收集数据资料。
(五)经验总结法
是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的一种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
(六)统计分析法
就是对观测、调查和实验所搜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分析解释和统计检验的原理和方法。四
十三、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内容及过程是什么?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内容 1、教育科研的计划管理。2、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3、教育科研的队伍管理。4、教育科研的课题管理。5、教育科研的制度管理。
(二)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管理的过程 1计划。2实施。3检查。4总结。
四
十四、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也是人类处理信息的技术,即人类实现信息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再生和施用的技术。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内容。20世纪后半叶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技术,使得知日趋成熟,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教育信息化,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决策、教育管理、教育研究、教育过程、教育评估等教育的各个方面。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构筑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四
十五、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教育信息化有四项基本任务:简称四建:建网、建库、建队伍、建体制。四
十六、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大目标是什么?
目标之一: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目标之二: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四
十七、教育信息化与素质教育有何关系? 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首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教育必须走信息化道路。其次,素质教育的教育内容也要求必须走信息化道路。
四
十八、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程整合的意义是什么?
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通过课程整合,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的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性的推动作用。四
十九、学科课程整合与传统课有哪些区别?
(一)方式不同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导向为主,整合课以学生探索为主。
(二)教学策略不同
传统课的教学策略以教师说教性讲授为主,整合课以交互性指导为主。
(三)教学内容不同
传统课的教学内容是单学科的固定教学模块,整合课通常是带真实任务的多学科延伸模块。
(四)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
传统课的学生学习方式以学生的个体作业为主,整合课强调协同作业的方式。
(五)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同
传统课教师充当的是知识的施与者,在整合课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帮促者。
(六)教学的组织形式不同
传统课通常将安能力同质分组,整合课采取异质分组。
(七)教学评价方式不同
传统课通常是针对学科知识点和离散技能进行评估,整合课强调基于绩效的评估方式。
一.什么是课程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课程是指“一门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等等。通常,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称。
(一)什么是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的开发主要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领域或科目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的主体部分,涵盖的课程门类和所占课时比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比是最多的,因而在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什么是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三)什么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怎样理解课程资源的含义?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却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的水平。现实中的许多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着课程的要素来源,也包含着课程实施的条件,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互联网络、人力和环境等课程资源就是如此。
课程与课程资源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有课程就一定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但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远远大于课程本身的外延范围,它只有在经过相应的加工并付诸实施时才能真正进入课程。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
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课程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
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课程资源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的类型,但目的都是要帮助澄清课程资源的基本概念框架,加深学生对于课程资源的理解。
三、怎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基本途径:
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和各种课程素材;
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
4.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待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四、教学活动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主要途径有哪些?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更为细节的部分。教学活动的资源是微观层次的课程资源,与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相比,它更强调特定群体和情境的差异性与独特性。
开发和利用这类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开展调查以便确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调查研究学生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二)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三)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
(四)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五)指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六)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七)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五、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有哪些?如何开发和利用?
(一)图书馆
(二)科技馆
(三)博物馆
(四)网络资源
(五)乡土资源
六、现代课程观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课程目标的全面性
课程目标是一定学段的学校课程最终所要达到的标准。包括1、限性。2、学生在这一学段最终的发展状态与发展水平。3、国家的期望。4、学生的主动发展。
(二)课程内容的完整性、整合性和精选性
课程内容是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选择和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比较系统的间接经验和学生的某些直接经验组成的、用以构成学校课程的基本材料。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包括1、知识课程2、情意课程3、活动课程。内容分类:一是学科活动;二是综合实践课程;三是规定性活动课程。4是自我发展课程。
课程内容的整合性,一是课程内容的改革从量删繁就简和质的结构性改革转向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发展要求的“素材丰富,有血有内的教材”;二是课程内容的构成从以间接经验为主的单纯围绕“知识点”组织起来的经验列,变成了以学生的直接体验为核心的、以师生的对话与沟通为载体、以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情境为背景的、开放的文化建构过程;三是课程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变成“成功体验、教学情境、学习活动、合作交往”的建构过程。
课程内容的精选,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操作:一是要强化课程的选择性,加强范例学习和专题研究;二是要进一步加强选修课和综合实践活动;三是课程教材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探究的机会从事思考和研究,尤其是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问题解决和调查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发现学习的过程和获得主动探究的经历。
(三)课程结构的优化性
课程结构是指构成课程的各种要素及其合乎规律的组织开工。包括课程内容结构和课程类型结构。所谓课程结构的优化就是课程门类和课程类型两个方面的优化组合。具体表现:1是重视把新世界兴的课程纳入课程计划,2是打破原来单一的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将更加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潜在课程和选修课程等纳入到课程计划之中,使各种类型课程比例日趋合理;3是重视隐性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使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得益彰;4是课程实施过程(教学过程)的“人性化”
七、什么是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它上联教育理论,下联教育实践。
八、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教学模式的结构一般由下列要素组成:
(一)提出模式涉及的教育理论和价值取向,这是模式得以形成的基础
(二)提出模式所针对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重要要素。
(三)建立教学活动程序,这是教学模式结构的核心问题。教学活动程序是指教学中各步骤应完成的任务,其实质是处理好师生针对教学内容在时间序列上的教学活动步骤。
(四)师生角色,这是构成教学模式重要的能动的要素
(五)提出的教学策略。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与之相关的教学策略,它是指这种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措施的总和。
(六)提出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七)所必需的支持条件
九、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哪些?
(一)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
(二)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
(三)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
(四)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
(五)示范模仿式教学模式
(六)参与-活动式教学模式
十、其他教学模式简介
(一)掌握教学模式
掌握教学模式主要有三个方面 1、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2、实施综合性的教学评价。3、设计互补的教学方法。
掌握教学的教学组织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教学准备。2、集体教学。3、适时反馈。4、及时矫正。
(二)范例教学模式
范例教学模式的设想最先由德国历史学家海姆佩尔提出,范例教学的理论是以“知识迁移”理论为主要依据,运用系统方法整体研究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由“知”向“能”的发展。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最主要有三个: 1、基本性原则 2、基础性原则 3、范例性原则
(三)程序教学模式
(四)发现教学模式
(五)情境教学模式
(六)分层教学模式
十一、现代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一)目标追求的综合性
(二)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三)互动交流的情感性
(四)运作过程的拧究性
(五)选择、使用的科技性
十二现代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一)传授知识的基础性与系统性脱节
(二)忽视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
(三)缺少一定的普遍意义
十三、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一)现代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日益多元化
(二)现代教学方法的目标取向由单一性转向全面性
(三)现代教学方法的内容;构成走向模式化
(四)现代教学方法的手段日趋现代化
(五)现代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趋向综合化
十四、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筹划过程,主要包括教学分析、教学决策、教学评价与调整三个方面。
十五、教学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教学设计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教学分析。
(二)教学决策。
(三)教学评价和调整
十六、什么是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我们应该明确学习方式不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是比学习方法更上位的东西,两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
十七、现代学习哪些特征?
(一)主动性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学习学习的内容在需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
(二)独立性
(三)独特性,独特性同时也意味着差异性。
(四)体验性。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1、强调身体参与。2、重视直接经验。
(五)问题性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总是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进行发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问题是学习的枢纽,将问题序列展开提示了学生和探究的线索并激发学生求解问题的好奇心,有培养学生现代学习方式。
十八、21世纪应该如何学习?
新的教育哲学观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才培养应该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面向未来,“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具有更高整体化的求知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综合为特征,学会创造性地学习,是新世纪教育的新理念。
十九、新的学习方式包括哪些内容?
“自主、探究、合作”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三个持征
二十、怎样理解学习方式的变革?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则意味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的习惯品质。转变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新课改是要使学生形成两个基本信念:一是坚信一切知识除非是经过自己确定的,都是可怀疑的怀疑精神);二是坚信一切现成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都有改进的可能性(批判精神)。简而言之,新世界课改是在寻求扎实的基础培养与活跃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平衡。
二十一、自主学习及其切入点
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与其相对的是“他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我能够学,我昼自己学;不懂的,不会的,在同学的帮助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再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将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9
建立在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和灵魂是独立性,基本特征是主动性。二
十二、建立自主学习的机制有哪些参考策略?
(一)新生学生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自主学习的保障。
(三)让学生有成功感是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
二十三、探究学习及其切入点
新课改中最一至、最突出的一个共同新事物就是探究新学习。
探究学习可以定义为:学生在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十四、实施探究学习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
探究学习,必须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参考策略有“将兴趣转化为适合合作探究的问题。探究学习还应注意时间与空间:探究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二
十五、实施探究学习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探究学习的基本流程:设疑;探究;归纳;应用。二
十六、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二
十七、合作学习有哪些要素?
完成合作学习需要注意以下要素:
1、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2、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3、所有学生能有效地沟通,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4、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二
十八、怎样进行合作学习的分组?
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而组间同质又为每个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二十九、怎样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社交技能?
导致合作学习小组解体或学习不能顺利进行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导致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不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方法――社交技能。三
十一、实施合作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实施合作学习首先要注意不是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要采用合作和学习方式。全班教学、小组学习和个人独立学习是三种基本功的课堂组织方式。实施合作学习班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训练与监督:尊重与欣赏他人,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自信与创造,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互相碰撞,加强沟通,形成共识;相互补充、支持与配合,拓展思维。在互动中理解个人与集体智慧的价值。
三
十二、有哪些活动形式可以训练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研究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二)hands-on的活动。
Hands-on意思是动手活动。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特点是
一、强调动手实践活动,强调从周围生活中以材;第二,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第三、不仅强调对知识的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第四、hands-on提倡合作交流。第五、hands-on活动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的,每一个主题都应使学生有足的时间进行探索和交流。
(四)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
(五)小课题和长作业
小课题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一起学生来说具备进行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第二,学生进行小课题材的学习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过程非常重要的。第三,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第四、对小课题的评估主要不是看结果,而是注重过程。第五,小课题的呈现主要通过学生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操作,其内容结合身边的事物。第六,小课题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有趣的。
三
十三、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研究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所以,“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定向型课程。
既然“研究性学习方式”已经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了,为什么还要不得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超越了学科的视界,立足于每一个完整的人整体的生活。
三
十四、如何建构新的学习方式?
(一)教师尽快更新教学观念,确立新的教学观是重中之重、根中之本
(二)教师要积极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
(三)教师要努力建构新的教学策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
十六、什么是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性质、教育方针和政策,对所确立的目标,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效果、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的情况所进行的科学判定的过程。三
十五、新课程中教师可采用的参考教学策略有哪些?
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到的目标;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矢课程的关系;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三
十六、什么是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性质、教育方针和政策,对所确立的目标,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效果、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的情况所进行的科学判定的过程。三
十七、与教育评价相关联的几个概念间的关系
(一)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从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上看,教育评价源于教育测量
(二)教育评估与教育评价——教育评估与教育评价是两个非常相似的概念,在许多场合二者是可以通用的
(三)教育评定与教育评价——教育评定与教育评价也是一对近义词,区别不大 三
十八、考试的种类有哪些?
(一)按考试性质可分为:成就考试和能力倾向考试
(二)按试题类型可分为:客观性考试和主观性考试
(三)按考试要求可分为:难度考试和速度考试
(四)按解释分数方式可分为:常模参照性考试和标准参照性考试 三
十九、考试的功能是什么?
(一)导向功能
(二)鉴定功能
(三)激励功能
(四)调节功能
四
十、评价与考试的关系怎样?
评价包括多种形式和方法。从作用上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从功能上划分为发展性评价、水平性评价、选拔性评价。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形式。
评价涉及的内容和领域非常广泛:学业知识与能力评价、一般能力评价、个性评价、行为评价、运动能力评价等。考试的内容只能涉及其中的一部分。目前的考试多为纸笔测验,一般用于水平性评估和选拔,且由于纸笔测验形式的限制,其内容多集中在知识、技能和抽象的思维和推理方面。
评价涉及发展过程与发展结果,考试通常只涉及发展结果,且只为发展结果的一部分。总体而言,评价非常重视反馈及其促进功能,而考试较少涉及该环节。四
十一、实施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应试教育”的含义,是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考试和“应试教育”并不是等同的。素质教育否定“应试教育”倾向,并不是要取消一切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
四
十二、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主要问题在于:在学生评价中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于激励的功能;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统一标准,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方法单一,考试成为主要方法;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主体单一,忽视学生参与并发挥其主动性;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制度等等。四
十三、中小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 什么?
中小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一更好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教师教育数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发展。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四
十四、如何理解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一)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课程的发展。新课程的理念是强调发展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认为评价不只是教育教学过程结束时鉴别、筛选取学生和教师的手段,它更应该是促进课程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有效手段。
总之,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核心,为了实现这一功能的转变,评价的主体、对象、内容、方法、结果都要随之作出相应的高速和转变。
(二)在评价的对象上,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对过程的评价。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以促进发展为基础的过程性评价,认为只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其实是对“过去”的关注,并不利于促进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
(三)在评价的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元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使评价信息的严更为丰富,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真实;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被评价者的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评价各方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技巧的增强。
(四)在评价的结果上,不只是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而是更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新课程评价注重被评价者在评价中的作用,鼓励被评价者本人对评价的主动参与,强调被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强调被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的双向沟通与协商。
(五)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六)在评价的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人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七)在评价得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四
十五、为什么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实施要点》)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
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五一节,所以评价的功能与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
四
十六、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特征有哪些?
发展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向和依据,主要来自于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1、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2、发展性评价是注重过程的。3、发展性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4、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四
十七、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评价内容的各个方面是否有主次之分?
学生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的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民主法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精神、人文素养,合作精神和环境意识;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四
十八、如何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
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性具体体现在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而不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无论这个结论是五星、等级还是分数。
需要注意的是,在过程性评价中,要将定期的正规评价如小测验、表现性评价和即时的评价如学生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两方面的评价对下一阶段改进教学和学习是同样的重要。
四
十九、为什么要运用多种学生评价方法?选择评价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基础教育调和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和创新能力,强调对基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的方法的关注与整合。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并且关注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改变将纸笔测验作为惟一或主要的评价手段的现象,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必须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应避免在评价方法改革中出现赶时髦和形式化的现象。五
十、怎样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与方法进行评价?
(一)非学生评价的内容不能是笼统的甚至是不可
(二)非学业评价必须与学科教育目标和日常教育学活动紧密结合,因为这些内容是培养目标的一部分,是必须关注的,同时它们也是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学生的学习性趣和方法。
(三)在非学业评价中,要处理好评价内容的模糊度和精神性之间的关系。
(四)在非学业评价的呈现形式上,一般要避免给学生的非学业评价一个等级甚至是分数。] 五
十一、保证评价资料准确性和有效性对于发展性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评价的资料是指学生的作业、小测验、问卷调查表、小论文、计划书、实验报告、活动过程记录等表明学生学习状况的原始资料。
评价资料的有效性主要受到评价任务的制约,后者指的是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一种表现机会。
有效的评价资料是保证达到恰当的评价结论的基础,对于形成对学生当前学习状况的正确认识有重要作用。同时,学生评价资料还表明了学生在某一方面发展变化的轨迹,对于教学和学习改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五
十二、实行多主体评价的必要性及其操作要点是什么?
发展性评价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多主体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其次,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多主体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在实行多主体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多主体评价的实效性。
(二)多主体评价必须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三)在多主体评价时,特别是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对“作品”的描述和体察,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强调自我的反思。五
十四、听课与评课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一)课堂教学管理作用 1、规范课堂教学常规
2、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建立一种鼓励创新的教学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教研与科研功能 1、通过听果与评课,可以帮助教师认识教学规律,掌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2、通过听课与主产课既可以检验教学理论的优劣,指导实践的利弊,又可以把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形成新的理论。
(三)诊断、反馈、激励功能
1、诊断功能:听课与评课,一是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获取相关的课堂教学信息,二是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处理,并对得出的结论给予科学的解释和说明,这就是“诊断”作用。
2、反馈功能:从系统的观点看,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这个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要使这个系统正常运行,就要建立良好的反馈回路。听课与评课就是这个反馈回路的连接点,它可以将课堂教学的各方面信息及时反馈给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及有关人员。使他们能够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方向,改善教学。3、激励功能
(四)沟通协调功能
(五)考核评估功能
五
十五、听课的基本要领是什么?
一节课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的怎样。所以,听课应从单纯听教师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有人把听课说成是看课是很有道理的。听课的四项要求是:听、看、想、记四结合。五
十六、听课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学生的活动?
(一)参与状态
(二)交往状态
(三)思维状态
(四)情绪状态
(五)生成状态
五
十七、听课应从哪些方面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一)组织能力
(二)注意中心
(三)教学态度
(四)教学机智
(五)教学境界
五
十八、评课的原则是什么?
(一)方向性原则
(二)客观性原则
(三)全面性原则(兼顾整体)
(四)激励性质原则
(五)差异性原则
(六)讲究方法原则
五
十九、评课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一)评教学思想
传统的教学思想主要表现为“四个偏重,四个忽视”;偏重少数尖子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偏重考试分数,忽视学生能力培养与特长发挥;偏重教师主导,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概括起来就是“三性”、“四转变”。
全体性: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实现成功的潜能。素质教育是人人都能成功的教育,是不相信有差生的教育。
全面性: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和发展所有学生的各种素质,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是素质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做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破除依赖老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会学习,会思考,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学策略上的四个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则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则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别型教育转变。
(二)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过程的安排等。
(三)评教法选择
(四)评师生关系
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合作教学,小组学习,讲座式、活动工的教学方法都是可供选取、借鉴的基本工具。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未来的的课堂,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评师生关系,首先要确立学生在职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努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六
十、新课程给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职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
首先,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其次,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再次,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六
十一、评课的方式有哪几种?
评课方式:是指听课人听完课后与上课教师交流意见看法、相互沟通信息的具体形式。
(一)个别交谈
(二)集中讨论
(三)书面评价
(四)答辩式
六
十二、常见的评课方法有哪些?
评课方法:是指从何入手来评价一节课。
(一)综合评析法
(二)片段评析法
(三)特点评析法
(四)表格量化法
六
十三、什么是就课?
说课是任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学科相应的教学规程,针对所讲的课题,采用讲述的方式,向教学同仁系统地阐述个人对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把握、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构想、对教学程序的总体设计等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六
十四、说课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一)说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准确精要的阐述大纲(课程标准)对所说课题的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学生能力培养等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即讲清本课的内容源于大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哪部分要求,所规定本课教学中应遵循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学生“双基”训练达到哪些标准。
(二)说教材,包括A课题;B课型;C教材定位(所讲的教材在大纲或课标、课本、单元章节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前后教材的衔接关系――这是确定本课讲授的缘起、中期和现实目标的基点);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在教材中的体现;E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及其依据。
(三)说学情
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设计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说课时应能说明学生目前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其掌握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等,以便为新 课的实施设计必要的铺垫。
(四)说教学程序
在这一环节中,说课教师须说明讲课中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导学方法、如何分配课时、课堂提问的预设、习题安排和板书设计等内容,并说明此构想的依据。
第三编
心理学
一、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无意注意是由刺激本身的特点和人的主体状态引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紧紧地把握 13
住那些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注意的因素:
1.教师讲课的语言要生动,并伴以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现代化的直观教学工具,教师的板书要做到条理清楚,纲目分明,重点突出。3.教师要妥善组织教学环节,善于组织调动和控制学生的注意。
4.教师要善于组织课堂纪律,妥善处理一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偶发事件。5.教学内容应力求丰富充实,新颖有趣,难易适当,不能过深或过浅。6.要采用多样教学方法,避免学生产生抑制,难以使注意稳定。
7.教室周围的环境要安静,教室内的布置要简朴,不要过多的装饰与张贴,以免引起学生注意的分散.(二)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2.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适当; 3.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
4.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三)两种注意交替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要通过组织教学来引起学生对上课的有意注意;接着让学生对新讲题、新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随后,要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在紧张的有意注意之后,又要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直观教学和有趣的练习来引起无意注意。这样,既能使学生保持长时间稳定的注意,又减少学生学习的疲劳,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人智力(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五种万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要明确观察的目的与计划。
(二)事先学习有关观察对象的理论知识。
(三)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1、教会学生根据不同观察目的、任务,选择不同的观察方式、方法或观察顺序,2、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感官。3、养成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
4、教会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和分析整理观察资料的方法,以便作出正确的观察结论。
三、怎样运用社会知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正确对待第一印象
(二)公正地对待学生,防止发生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在对他人的某些品质形成了清晰鲜明的印象后,从而掩盖了对其余品质的知觉,是一种以点概面的反应,所以,称为晕轮效应。
(三)消除刻板现象
(四)重视运用近因效应
四、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复习?
(一)及时复习
(二)系统复习
(三)过渡学习
(四)采用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的方式
(五)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六)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五、常用的记忆方法有哪些?
(一)直观形象记忆法
(二)歌诀记忆法
(三)特征记忆法
(四)归类记忆法
(五)重点记忆法
(六)联想记忆法
(七)自编提纲记忆法
(八)推导记忆法
(九)图表记忆法
六、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思维的概括性在思维活动中的作用是什么? 思维的基本特征有间接性和概括性。其中思维最显著的特性是概括性。概括性在思维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概括是人们形成或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
(二)概括是思维活动的速度、灵活迁移程度、广度和深度、创造程度等智力品质的基础。
(三)概括水平是衡量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等级标专。
发展儿童青少年的概括能力,是发展思维、培养智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一)建立目标与意向
(二)训练基本的技巧
(三)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
(四)刺激和鼓励好奇心
(五)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
(六)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
(七)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
(八)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信念
(九)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
(十)促进自我管理技巧,也就是元认知技巧
(十一)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
(十二)运用例子
八、中小学创造力的特点是什么?
创造力也创造性或创造心理,是指人在某一领域内表现出来的独特、杰出、非凡而有价值的才能。创造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多种能力的综合。
创造力的基本特征有独创性、流畅性和灵活性。
(一)小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如下特点
1、整个小学阶段创造力发展趋势,其中流畅性最高,变通性居中,独创性最低
2、在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呈上升趋势,小学四年级出现下降,小学五年级又回复上升,小学六年级又表现出下降趋势。
3、在小学阶段,男女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性别差异不明显。
4、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创造力教育,可心促进他们创造力的发展。
(二)中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如下特点;
1、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创造力是不断提高的,呈波浪式前进。2、在教育的条件下,中学生的创造力有明显的提高。3、中学生的创造力的个体差异不断增大。
4、中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出更大的的主动性和有意性,中学生能根据特定的目的开展创造性活动,创造的成果所达到的水平接近成人的。
5、中学生创造想象的现实性增强。
九、高创造力儿童的人格特征有哪些?
高创造力儿童具有如下的人格特点;
(一)有浓厚的认识兴趣,有好奇心,能不断提出问题。
(二)思维和行动具有独立性。
(三)想象力丰富,敢于幻想,喜欢叙述。
(四)不随大流,不依赖集体的公认。
(五)主意多。
(六)喜欢搞实验。
(七)顽强、坚韧、自信、勤奋、进取心强。
(八)对事物的错综性感兴趣,探索各种关系,喜欢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复杂的事物。
十、如何培养学习的创造力
(一)改变不利于创造力培养的教育观念。下面是一些不利二于创造力培训的教育观念: 1、过分追求成功;
2、以同龄人的行为为楷模。3、禁止学生提问 4、权威式教育。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师具有下列特征: a)自己本身具有创造力; b)有强烈的求知欲;
c)努力设法形成具有高创造性的班集体; d)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组气氛; e)具有与学生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的态度; f)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g)注重对创造活动过程的评价以激发儿童的创造渴望。
(三)创造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1、广开思路。2、距离联想。3、多中心注意。4、类比推理。5、克服紧张。6、集体讨论。7、心理安全。
罗杰斯提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心理自由的人有以下特征: i.他能够坦然承认自己的身份,而不怕被人笑话或奚落;
ii.他至少能象征性地表达自己的冲动和思想,而不心压抑、歪曲或隐瞒他们; iii.他能幽默地和以不同寻常的方式来处理印象、概念和词句,而不会感到内疚; iv.他把未知的和神秘的东西或者视为要应付的严重挑战,或者视为儿戏。
8、语文、数学学习中的创造力培养。
十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
(一)语言-言语智力
(二)逻辑-数理智力
(三)视觉-空间智力
(四)音乐-节奏智力
(五)身体-运动智力
(六)人际-交往智力
(七)自我反省智力
十二、加德纳的个性化教学的设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加德纳认为学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而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风格。
加德纳提出了以下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一)解学生
1.尽量收集某一个学生如何学习的资料,并且要把这些资料和该生任课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共同讨论与分享。2.在学校里建交有效的信息交流库,使新任的教师在实际接触学生之前就对学生有相当的了解。
3.让有共同学习方式或互补学习方式的学生一起进行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让学生从事能描绘出学生智力强项和弱项的项目学习或研究。1.智力展示:在学校里要尽量提供一些能够启发不同智慧的材料 2.专题作业:学校应向学生布置一些专题作业。
十三、多元智力理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一)正视智力的多元性,全面深刻地认识学生
(二)从更广阔方面发现并识别学生独特的才能
(三)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性学习环境,开发每个学生的智能
(四)立足于多元智能的多元素养,因材施教
(五)针对不同的智能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七)评价学生的学习应注重对多元化的评价
十四、情绪情感的功能是什么?
(一)绪情感的动机作用:主要体现在情绪具有激励作用。
(二)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情绪情感对于人们的认知过程具有影响作用,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三)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积极而政党的情绪体验是保证心理平衡与身体健康的条件。
(四)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人们可以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感信息和思想愿望。
十五、什么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一般目标是什么?
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新生和培养学生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情感教育的一般目标包括三个内容:
(一)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
(二)提高他们的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
(三)帮助他们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三个方面最都指向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是情感教育的终极或最终目标。
十六、小学阶段的情感教育目标是什么?
(一)小学阶段学生情绪情感特征
1、情绪情感比较鲜明、活泼,对成人的爱抚和关心有强烈的渴望; 2、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暗示和影响,往往以成人的标准为标准; 3、情绪相当不稳定,容易任性;
4、表现欲比较强,但也容易受挫折,不具备起码的应付挫折的知识和能力
5、经受不起很小的情感压力,调控能力比较差;产生初步的道德感,如做了好事感到很高兴,做了错事会觉得很内疚等; 6、好奇心,求知欲进一步增强,愿意自己浓度着去独立思考一些问题,理智感初步产生; 7、美感的发展仍然很缓慢,与上学前区别不大。
(二)小学阶段学生的情感教育目标
1、经常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的评价,培养他们积极的“自我接纳”态度,体验作为好孩子的快乐; 2、教会他们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和情感体验,为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打基础;
3、培养他们初步的道德感,包括感、羞耻感、义务感、责任感等等,对集体生活和同学有一种积极情绪体验; 4、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向比较稳定的方向发展,培养他们初步的探索精神。
5、通过游戏、音乐、形体、美术课使他们进一步地体验美感及其不同形式,引导他们将这种美感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
十七、初中阶段的情感教育是目标是什么?
(一)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情感特征
1、积极的情感体验主要来自师生交往间的信任感、学习活动中的成功感和生活交往中的友谊感; 2、开始正式出现一些非正式的以情感为纽带的小群体,个体体验与小群体中的同伴评价密切相关; 3、经常有一些慕名的苦恼,情绪开展容易激动,“心理风暴期”开始到来,情绪调控能力与需要解决的情感问题相比处于最低水平;
4、道德感进一步增强,能够根据一些显形的生活规则评价他人和自己的行为;
5、理智感得到进一步发展,能够产生比较稳定的学习兴趣,但也在不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中很可能受到压抑,出现轻微乃至中度的厌学反应;
6、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美感在潜伏了一面时期之后开始得到迅速的发展,表现美的欲望,而且渴望在形体方面受一别人的关注,但也容易有羞涩感;
7、容易接受一些流行的审美标准和趣味。
(二)初中阶段学生的情感教育主要目标
1、开始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和自律精神; 2、正确认识并较好地处理哥们义气;
3、传授一些自我情感调控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加强情感心理咨询和辅导;
5、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科学志向和高尚的社会理想;
6、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他们的情感生活,同时防止不良情感的影响。
十八、高中阶段的情感教育目标是什么?
(一)高中阶段的情感特征
1、职业情感开始出现,职业偏好开始形成;
2、出现朦胧的爱情和爱情体验;情感发展容易被沉重的学习压力抑制,自我调控能力在低水平上徘徊; 3、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基本处于社会一般水平,能够产生一些比较深刻的道德体验; 4、理智感进一步加深和分化,开始产生专业偏好,出现“科学家崇拜”; 5、美感也倾向于丰富和个性化,开始经典的作品。
(三)高中阶段学生的情感教育目标
1、向他们介绍多种多样的职业,使他们认识并体验到每一种职业都是必要的伟大的必要的伟大的,形成一定的敬业精神; 2、引导并具体帮助他们区分友谊与爱情,区分朦胧的情感需要与真正的爱情需要; 3、防止并矫正学业不良和学业失败者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反社会人格态度;
4、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自己的道德感,可以就一些有争论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以促进道德态度与科学精神的结合; 5、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深刻的学习体验,从对学习结果的体验发展到对学习目的的体验; 6、防止他们产生一些庸俗美感,用高尚的文艺伤口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熏陶他们。
十九、情感教育的价值是什么?
(一)对人的自下而上具有积极意义
(二)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三)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 1、建立良好的教学气氛 2、有利于融洽的师生关系
3、有利于建立友好合作的同学关系
(四)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五)完善学生的品德
二十、情感教育的策略有哪些?(一)转变教师观念
1、教学观:应知情并重;
2、学生观:教师必须面向全体;
3、评价观:采取激励性评价,多给学生学习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是实施情感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二)掌握情感教育的规律,实施情感教育 2、注重情感教育的实施过程
以情育人,创设情感教育的良好情境,以情动人,扣开情感教育的大门 3、情知互促,提升情感教育的境界 4、情意互促,巩固情感教育的效果
5、进行情感的自我培养,提高情感教育质量(三)设计情感的课程,对学生进行辅导与咨询 6、通过显形课程结构,突出情感教育
7、设计好隐性课程,拓宽情感教育培养途径隐性课程包括两类,一类是课堂中的隐性课程,包括课堂物质文化和课堂文化气氛。另一类是课外的隐课程,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文化氛围。
在隐性课程的体系的结构中,校园物质文化是有形的、看得见的,相对静止的;而课堂校园文化氛围是无形的、看不见的,相对动态的,隐性课程结构就是有形与无形的、静态与动态的多种因素的在机结合。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意志与态度、价值观等,例如,学生置身于优美、整洁的校园物质环境中,就能获得一种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能从审美情趣的熏陶中产生一种聚合力量,激发集体荣辱感。学校隐性课程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积极情感的培养,是显性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根据隐性课程构成要素,设计好隐性调和,有利于情感教育的实施落实到实处,拓宽培养渠道。8、在心理活动课中设计情感能力课,实施情感教育。
情感能力包括自我意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与挫折承受能力。(四)掌握情感教育实施的基本技巧
(五)重视教师的情绪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要有情绪的认识能力、调控能力和表达能力。二
十一、什么是情绪智力?
1991年,美国心理学家塞拉维和梅耶首次提出了情绪智力这一概念。它用来描述人们了解和控制自我情绪、揣摩与驾驭他人情绪的移情作用,并通过情绪控制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能力。美国学者戈曼尔认为情绪智力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自我意识 2、情绪控制、3、自我激励
4、觉察他人情绪情感 5、人际交往
二十二、情绪智力的作用是什么?
(一)情感智力直接影响人的智力活动
(二)情感智力影响性格的形成和改变
(三)情绪智力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情绪智力有助于建立和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五)情绪智力是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 二
十三、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伯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的特点。
(一)知—情—意系统
(二)心理状态系统
(三)人格动力系统
(四)心理特征系统
(五)自我调控系统
二十四、什么是健全人格?其特点是什么?
健全的人格是人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它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其特点是:
(一)内部心理和谐发展
(二)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
(三)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在学习和工作中勇于创造、善于创造,能够走向成功,能够体验成功的愉悦并形成兴趣和动机。二
十五、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意义是什么?
(一)健全价格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二)塑造健全价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终的落脚点 二
十六、学校如何开展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一个健全的、日趋完善的人格,把知、情、意统一协调起来,17
建立一种完整和健全的心理结构。
(一)对学生的人格作出客观的测量与评价
(二)确立科学合理的人格教育目标。应包括认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三)提高价格教育的针对性
(四)协调教育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十七、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应从哪几方面着手?
性格是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的行为方式。它是人格的核心内容。优秀的性、格品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养成;
(一)道德品质
(二)自尊
(三)自信心
(四)自我控制
(五)挫折耐受力
(六)认真负责
(七)独立和创新
二十八、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
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客观、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稳定性格特征。自信发展分为四阶段:
(一)“我不行—你行”
(二)“我不行—你也不行”
(三)“我行—你不行”
(四)“我行—你也行”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1、注重培养自我认知与评价能力。
2、引导正确归因,增加成功体验。一般说来,人们将失败归因于能力、运气、任务难度及努力程度四大因素。3、发挥榜样与期望的作用。
二十九、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行认真负责的一种自觉意识。责任感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类负责。
具体说来对学生进行责任感与学会负责教育,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从认识自我做起
(二)从对自己负责做起
(三)从对小事负责做起
(四)从自我评价做起
(五)从自我教育做起
三
十、简介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理论
他认为为儿童心理或行为是儿童的心理或行为图式在环境影响下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从而使儿童心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图式:主体已有的结构,即儿童在脑中已有的结构。同化:把客体纳入到主体的图式中。顺应: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平衡: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之间的平衡。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三
十一、简介蒙台梭利的儿童心理学思想
(一)儿童观
她认为儿童必须依赖与周围的事或人的交流才可能了解自己,了解环境的界限,才有可能发展出完整的个性一;儿童也需要自由。只有这样其个性的发展才不会受到阻碍。
(二)教育观
1.她认为新的学校教育要提供“有准备的”㼀,即要有自由观念、有秩序、真实与自然、有美感与气氛,有蒙台梭利教材、有群体生活的发展。
2.提出成长的自然原则
(1)工作原则:开放自由的空间可以通过工作建立自我。(2)独立原则:他认为儿童的本性对自己机能上的独立有直接等的而且热烈的要求。(3)注意力:他认为在成长的过程阶段中,孩子会将以前所未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周围环境中的特定事物。儿童已集中的注意在发展并巩固自己的个性。(4)智力发展:他认为智力发展的开端在于意识到环境中的差异。(5)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是儿童在环境交往中形成的心智能力,而后发展出的天赋本能。(6)情绪与精神生活:他认为儿童可以去接受别人,了解别人的反映。(7)成长阶段:儿童是处在不断成长的发展变化状态之中,他意思制定出有效的教育原则方法。三
十二、简介艾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艾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医生,是美国现代最有成就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他把人的个性分为八个阶段。我们介绍儿童18岁以前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信任感对怀疑感(0~2岁)第二阶段,自主感对羞怯或疑虑(2~4岁)第三阶段,主动感对内疚感(4~7岁)第四阶段,勤奋感对自卑感(7~12岁)第五阶段,同一感对混乱感(12~18岁)
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有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三
十三、简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家。他认为,人的个性是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看他人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人的个性就是观察模仿榜样而形成的。
观察学习过程就是观察者观察榜样的示范进行的。他认为示范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行为示范
(二)言语示范
(三)象征示范
(四)抽象示范
(五)参照示范
(六)参与性示范
(七)创造性示范
三
十四、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因素或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满足缺失性动机
(二)了解学习的性质
(三)及时反馈
(四)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在教学活动中培养
三
十五、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哪些 幼儿期分为婴儿期、先学前期和学前期
(一)婴儿期。
(二)先学前期。
(三)学前期。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三
十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哪些?
(一)生理发育的特点
(二)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
(三)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三
十七、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哪些?
(一)生理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的生理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 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并逐渐趋于成熟。1、身体外形剧变:突出特征是出现第二性征(指性发育的外部特征)。
2、体内机能的健全:表现为体内的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迅速增强,并逐渐趋于成熟。3、性器官和性机能的成熟。
(二)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
1、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高度发展。2、情感生活丰富而热烈。3、意志品质进一步增强。
4、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5、社会交往不断扩大,同样间友谊进一步加深。
(三)中学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1、动荡性。2、闭锁性。3、社会性。4、过渡性。
三
十八、什么是特殊儿童?如何教育特殊儿童?
特殊儿童有广狭两义。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既包括智力超常和才能非凡的儿童,也包括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
狭义的特殊儿童仅指盲、聋、弱智、言语和肢体残疾等身心有缺陷的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必须注意内容、技术和环境的变革。
(一)内容:特殊教育的内容必须满足种类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
(二)技能:特殊教育应让学生掌握一些特殊技能,这些技能对普通儿童来说很可能不要特别的教学就能掌握。
(三)环境:
1、随班就读;
2、特殊班;
3、特殊学校。三
十九、如何识别和培养超常儿童?
(一)超常儿童特征
(二)超常儿童的培养
四
十、如何转化学业不良学生?
学业不良学生是指智力属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最终导致“学业不振”或“学力不良”者。
学业不良学生的成因有以下因素:
(一)学校教育问题是学生产生的主导因素。首先教师因素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原因。
其次,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不科学,漠视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也是学业不良学生的产生和得不到充分转化的重要原因。
(二)学生自身因素是造成学业不良的关键性原因。
首先,学生的错误归因造成的低自我效能感是学习困难的最直接原因。
其次,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认知策略欠缺,是诱发学习困难的直接因素之一。第三、家庭因素也是造成学业不良的重要因素。第四、社区环境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影响。
总之,学业不良学生的形成具有复合原因,而教师教育教学因素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转化学业不良学生主要的措施和方法有:
(一)前提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规范教师教育行为,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二)关键是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根本是改进教学策略,优化学业不良学生的认知结构。
(四)方法是实施分层次教学。
(五)保障是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四
十一、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介绍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观点是
(一)强调理解每门学科基本的知识结构。
(二)主张在学习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即智力。
(三)强调基础知识的早期学习。
(四)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倡广泛使用发现教学法。有四大优点。激发智慧潜力,培养内在动机;学会发现的技巧;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发现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良好的人格以及将来从事发现和技术发明等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四
十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介绍
他强调主动的接受学习,并认为学生接通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奥苏伯尔提倡在课堂使用讲授教学法,认为讲授法一种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四
十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介绍。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用罗杰斯。他的学习观是:
(一)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对人有价值、有意义的经验
(二)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发挥其内在潜能的教学。
(三)最有用的学习是掌握学习方法
(四)学习是一个情感与认知相结合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活动
(五)学习过程是学生的一种自我扔发展与实现过程
(六)强调教师在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总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重视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注重学生创造力培养,这对当前所倡导的为创造性而教学的教学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四
十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介绍
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学生学习概括起来有如下观点:
(一)课本知识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问题惟一正确答案。
(二)在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中,现有知识经验和信念起着重要作用。
(三)强调教学中多向社会性和相互作用对学生学习建构的重要作用,主张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进行丰富的、多向的交流、讨论或者合作性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学习。
(四)学习可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的不同层次。
(五)重视活动性学习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该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构建新,将学习氛围书记学习和高级学习,主张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化,倡导改变教学脱离实际的情境性教学。四
十五、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一)家庭环境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影响子女品德发展的主要是家庭环境的主观方面/ 1、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程度 2、父母的期望 3、家庭气氛
4、家庭的人口结构 5、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
(二)学校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作用 1、受教育程度与道德发展的关系 2、道德教学对儿童道德的作用 3、道德训练的作用
(三)个性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1.个性倾向性:道德动机、道德理想、人生观和自我意识 2.个性心理特征 :包含能力、气质和性格
四
十六、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有机组合,缺一不可。它是品德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心理依据。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晓之以理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在道德认识的形成过程中,道德知识的掌握是先决条件,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形成中的关键因素,是道德教育的中心环节。
(二)道德情感的培养——动之以情
道德情感使人的道德需要是否满足而引起的心理体验
(三)道德意志的培养——持之以恒 1.给学生道德实践的机会
2.给学生提供意志坚强者的生动榜样,激发意志锻炼的积极性。3.组织学生讨论有关意志的问题
4.针对学生意志特征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并引导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
(四)道德行为的培养与训练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的培养训练主要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
十七、如何转化与矫正学生的过错与不良行为?
(一)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态度:教师要真心地关心、爱护、帮助他们,激起他们的自尊心和羞耻感
(二)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重视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的恢复与培养:自尊心使个人要求得到社会和及其尊重的感情;集体荣誉感使人们意识到作为机器的议员的一种今年的情感体验。二者都是学生克服缺点、努力上进的动力。
(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是非感
(五)增加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力量,风固新的行为习惯
(六)针对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七)奖励与惩罚的运用
四
十八、教师的职业行为有哪些?
(一)设计成分:包括对学期工作的设计、对一节课的设计、对课外活动的设计、对个别教育的设计。
(二)组织成分:主要表现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一般来说,老师课堂教学包括三个方面:组织自己的讲授、组织自己的课堂行为、组织学生的活动。
(三)交往成发:教师的交往成分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家长、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老师的关系。四
十九、什么是专家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指的是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师。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学问题的解决。
1.所教学科知识;2.教学方法和理论,适用于学科的一般教学策略;3.课程材料,已经适用于不同学科和年级的程序性知识 4.教特定学科所需要的知识;5.学习者的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6.学习者的学习环境; 7.教学目标和目的。
(二)高效率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
1.他们在广泛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能够迅速切实需要很少和无需认知能力并可完成多项活动。2.专家型教师善于监控自己的认知实行过程。
(三)专家型教师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新颖又恰当。五
十、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表现是什么?如何缩小差异?
(一)课时计划的差异: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二)课堂过程的差异
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型教师制定的课程规则明确,并坚持执行,而今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很苦,不能坚持执行下去。2.吸引学生注意力:专家型教师有一套完善的使学生注意力方法,新教师相对缺乏这些方法。3.教材的呈现:张嘉庆教师在教学时数1回顾先前的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而新教师则不能。4.课堂练习:专家型教师讲课成为习惯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教师精心把它当作必经的步骤。5.家庭作业的检查:增加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而新教师却不能做到。6.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型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应用。
(三)课后评价的差异:
课后评价的差异: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的专家教师更多的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他们多谈及自己是否解释清楚,板书情况、对学生问题的反应能力和学生在课堂种的参与情况的。而专家型教师则更多地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一些情况和他认为课程中值得注意到,该校谈论课堂关注问题和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如何缩小新教师与专家型教师之间的差异?
第一、教给他们专家型教师所具有的教学常规和教学策略。第二、对教学经验反思。
1.写反思日记。2.观摩与分析。3.职业发展。4.行动研究 第三、外部支持。
五
十一、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从其结构上分析,至少应包括以下成分: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监控能力以及教学行为与策略。
(一)教师的职业理想
是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动机,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这种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被称为教师的职业理想,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二)教师的知识水平
他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的知识可分为三个方面,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三)教师的教育观念
1.教学效能感:实施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包括一般效能感和个人效能感。2.教师控制点:实施教师向学生得好或坏的学业表现归因为外部或内部的原因的倾向。3.对学生的控制:优秀的教师趋向于适合学生建立民主友好的关系。4.的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
(四)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它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能力之一,是教师的反省思维和思维的批判性在即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体现。
(五)教师的教学行为
1.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素质的外化形2式。2.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明确。3.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4.教师在课堂上的所有活动是否围绕着教学任务来进行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5.教师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
五
十二、教师的心理素质有哪些?
(一)教师的情感特征
1.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特征。2.教师应有的情操。1)教师的道德感2)教师的理智感3)教师的美感。3.教师的责任感 1)对社会的责任2)对学生的责任
(二)教师的意志品质
1.教师应明确教育、教学的目的性并有实现目的的坚定意向。2.教师应具有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3.教师并具有解决矛盾时的沉着、自制、耐心和坚持性。4.有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
(三)教师的职业兴趣
1.教师的中心兴趣: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兴趣、对所教学科和教学方法探究的兴趣是教师的中心兴趣2.教师应有多方面的兴趣3.教师应有乐于参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四)教师的智力与教育能力
(五)成熟的自我意识
1.成熟的教师一般能在客观的自我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分析,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2.从自我企业被度来看,成熟的教师一般都能通过积极的自我感受,形成适度的自爱、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对自己献身的职业充满自豪感和荣誉感。3.从自我控制的纬度来看,成熟的教师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很强的,更自觉抵制各种不利因素的刺激和影响善于自我批评和自我调节。
(六)教师的人格特征
1.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师应具有求实精神、献身精神和人梯精神。
2.富有创新精神:教学应表现出以下特征:教学思想的开放性;教学设计并和多样,富有弹性;教学信息传输的经济、迅速行;重视发展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训练;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将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创造力;不失时机地运用教学反馈信息,机智地进行教学监控。
3.好的性格:表现为公正无私、诚实谦虚、的热情开放、独立善断、自律自制。
(七)教师的教育信念
五
十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心理健康实施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积极妥善的处理和市硬件与人之间、对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心理健康的应包括2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以及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1.智力发育正常:即智商大于等于90 2.认知功能良好:既有良好的感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3.情绪稳定乐观:这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4.意志品质健全:行动的目的明确,独立性强,浙江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自制力好。5.自我意识正确的:了了解自己、建设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6.人际关系协调:这与人交往,在交往中本人保持独立而完成的人格 7.人格独立完整
8.行为协调适度:行为方式与年龄一致、的社会角色相一致,行为反应与自己强度相一致,现有的一贯和统一 9.活动与年龄相符 10.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五
十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调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
1.是学生负担正确的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对少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基于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服到,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
十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初中年级
1.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及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 2.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
3.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性; 4.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5.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耐受能力。五
十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1.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的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同时,突出的品格修养的教育2.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和专题讲座。3.个别自学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
4.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观展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5.积极开拓学校与家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五
十七、学前儿童、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一)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1习惯行为问题
(二)中小学儿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发展性心理问题
入学适应不良问题;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失调问题;青春期性发展中的心理问题;不良人格问题;问题行为 2、心理障碍
五
十八、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既包含一般心理健康标准,也要体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因此,应包括以下几点:
(一)教师角色的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
(二)有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1.交往中更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及个人思想、目标、兴味地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3.与人相处时过好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嫉妒、厌恶的反面态度。4.积极与他人真诚沟通 5.师生关系融洽
(三)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1.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报负。2.具有较高的个人效能感
3.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作出适当的教学行为。4.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同事的评价的自我评价较为一致。5.在教育活动中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
(四)具有教育独创性
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
(五)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2.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3.能冷静的处理课堂环境中的不良事件。4.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5.不将工作生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五
十九、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 1、与教师职业有关问题
一是怨职情绪。即不热爱本职工作,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二是生理——心理症状。三是缺乏爱心和耐心。四是职业倦怠。人格解体如对学生和教学工作态度消极、冷淡和缺乏感情反应;个人成就感降低,难以从工作中体验到积极情绪。2、与教师人际关系有关的问题
在校内学生打交道的时间多,经受的压力和由此产生的前提是条,积攒下来就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教师的人际关系网络较小,因此其所获得的情感知识就可能使教师得不到满足。3、与教师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有关的问题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角色的模糊性的冲突性,以及角色的多重性。4、与教师社会适应有关的问题
研究表明,大部分教师都面临着适应性问题,在学生能体会到极度的压力,从而产生适应不良和强烈的心理失衡。
(三)从个体角度分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教师的压力 2.教师的态度 3.教师的信念 4.教师的人格
六
十、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构成
(一)教师对学生心理特征的知觉与判断
(二)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折正确认识
1.对学生交往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把一些道德标准、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混淆。
(三)教师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采取的策略
1.言语疏导型。2.责任转移型。3.惩罚约束型。4.行为疏导型。5.拒绝忽视型。6.情感关爱型。六
十一、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什么?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心理成长的环境。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协调师生关系
(三)教师的心理健康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模仿的良好榜样
(四)教师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六
十二、如何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要从多层面进行,具体包括社会体制层面、社区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1、学校层面。2、个人层面。
六
十三、心理学家若干实验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软糖实验告诉我们:人的自控能力大小与人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自控能力使人的情感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跳蚤试验: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是不屈不挠的去实现预定目标,即使遇到在大的困难也不放弃。
青蛙试验:在充满改革和竞争的年代里,每所修校都要有危机意识,要自觉克服只组合懒惰的天性,不断的发奋进去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破窗试验: 一个校长(教师)对于教师(学生)的小过错有时不妨以“小题大做”和方式去处理,只要处理的出发点是为了爱护教师(学生)和处理方法得当,就能使教师(学生)口服心服,就能防止不仅这个教师(学生)而且所有的教师(学生)今后不再犯类似的小过错,更不会犯类似的大过错。六
十四、心理效应在教育中的应用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这个著名的效应就是说“教师期望学生好,学生就真的去努力,实现教师的希望。”
(二)蔡克尼克效应。于是他指出,人们在完成一项任务后,很容易把它忘掉,在没有完成某任务时,却能在记忆中保持很长的时间。原因在于人们对所从事的任务有一种心理紧张,如果任务没有完成,心理紧张无法解除。根据这个原理,教师如果布置一些在课堂上不能全部完成的有趣味的习题等,这种希望完成任务的心理问题倾向将使学生课后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且很好地记住所学的内容。
(三)超限效应。它告诉我们,要批评或表扬学生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四)空白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妨先不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去想、去说,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机会,给学生独立地判断和面对,让学生有表示自己意见的机会,学生的分析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六
十五、教师管理中的三种心理效应及对学校管理的启示
(一)鲇鱼效应
1.什么样的人才能增强教师群体的活力? 2.怎样设置人才席位?
(二)门槛效应
(三)赫洛克效应。及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评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评价的好。一是“马太效应”。二是“中央趋势”。三是形式化倾向。四是分数化倾向。
第五编 教育政策法规
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跨世纪园丁工程”主要内容 1、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2、重点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3、实行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制,加强考核,竞争上岗,优化教师队伍。4、认真解决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
三、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主题
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的概述
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技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4、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彻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教育,应当贯彻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5、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要进一 23
步加强学校党的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要通过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投身素质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六、《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定的“十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
要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把农村和西部地区作为工作重点。
七、《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加强职业教育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与类别的规定
(一)内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
(二)类别: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分为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
十、全面把握十六大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
1、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十六大报告论述,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报告提出了新时期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报告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明确新时期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3、报告指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创新的方向。
4、报告突出强调了搞好教育工作的几个关键问题。
十一、什么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法治教”就是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通过教育法制建设,保证教育工作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全面依法进行,推动和保障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健康有序进行,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实施。“
依法治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法治教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1、依法治教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2、依法治教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和教育管理参与权的需要; 3、依法治教是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转变管理职能的需要; 4、依法治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法律保障; 5、依法治教是解决教育纠纷的有效的法律手段;
十二、什么是教育普法,教育普法的主要任务
教育普法,是指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在公民中尤其是在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中,普及国家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重点普及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教育,使他们逐步增强法律意识和素质,掌握基本的法律规定,明确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义务,运用法律手段研究、解决教学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落实,为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劳动者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为依法治教的全面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三、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
(一)宪法中的教育条款
(二)教育基本法律
它可以说是“教育领域的宪法”,是教育法律体系中的“母法”。我国的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9月1日起实行。该法共10章84条,规定了我国教育的性质、地位、方针和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教育基本制度,学校、教师、学生等教育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义务,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教育法律责任等。
(三)教育单行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四)教育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一般有两种发布方式:1由国务院发布;2由国务院批准、国务院主管部门发布。
(五)地方性教育法规
(六)教育规章
十四、什么是法律意识,教师应具有的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想象、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的内容:
1、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的内容:包括:(1)要有一些最基本的法的基本知识。
(2)要有比较系统、全面的教育法规的知识。
(3)要有一些重要法律如民法、行政法、刑法的一般常识。
2、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法律信念
3、教师应当具有自觉的法律意志。
4、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自觉地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法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十五、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法律责任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根据《义务教育法》以其《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因工作失职或玩忽职守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法律责任。2、妨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律责任。
3、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款项和妨碍义务教育设施使用行为的法律责任。4、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秩序和侵犯师生人身、人格行为的法律责任。5、使用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法律责任。
十六、学校的法律地位,学校设置条件
(一)学校法律地位的含义
学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学校的法律地位。主要指其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责任能力。
(二)《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具备的一般主体要件 1、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必须有合格的教师
3、必须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4、必须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十七、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一)学校享有的基本权利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二)学校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十八、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的权利1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简称为教育教学权。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简称为学术活动权。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简称管理学生权。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简称获取报酬待遇权。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简称民主管理权。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简称进修培训权。
(二)教师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简称遵纪守法义务。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简称教育教学义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简称为思想品德教育义务。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发展。简称为爱护尊重学生义务。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简称为保护学生义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简称为提高思想水平业务。
十九、教师申诉制度概述
(一)教师申诉制度的含义
教师申诉制度即指教师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示处理的制度。
(二)教师申诉的范围
(三)受理教师申诉的机关
(四)教师申诉的程序
教师申诉制度由申诉提出、受理和处理三个环节依次序进行。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30日内作出处理。逾期未作处理或者久拖不决的,若申诉内容涉及人身权、财产权及其他属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申诉人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二十、《教育法》对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一)学生的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即《教育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
(二)学生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二十一、什么是教育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范围有哪些?
教育行政复议,是指教育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作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或其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以及原处理机关提出申诉,受理行政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裁决的 25
活动和制度。
1、对教育下午处罚不服的 2、对教育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3、对侵犯其合法经营自主权的 4、对不作为违法的
5、对违法设定义务不服的
6、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的
7、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二十二、什么是教育行政诉讼,教育行政诉讼有何特点,主要范围
(一)教育行政诉讼
教育行政诉讼,是指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或教育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示给予法律补救;人民法院对教育行政机关或教育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维护和监督行政职权的依法行使,矫正或撤销违法侵权的具体行政行为,给予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以保护的法律救济活动。
(二)教育行政诉讼的特点 1、主管确定 2、诉权专属 3、标的恒定 4、被告举证 5、不得调节
(三)教育行政诉讼的范围
二十三、什么是学生申诉制度,学生申诉的范围和程序
(一)学生申诉制度
学生申诉制度也称受教育者申诉制度,是指受教育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二)学生申诉的范围
二十四、教师易侵害学生的哪些权利? 1、侵犯学生的健康权 2、侵犯学生的名誉权
3、非法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4、侵犯学生的休息权,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5、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二十八、什么情况下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I(赔偿责任按法律法律和其他规定办理)
2、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 二
十九、侮辱、殴打教师的法律责任
行为分析;侮辱教师,是指公然贬低教师的人格,破坏教师的名誉。所谓“公然”,就是在众多人人面前,或者是在可能使众多的人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侮辱的方式,一是行为侮辱,二是言词侮辱,三是图文侮辱。
教育行政法规案例分析与思考:
一、学生状告母校的人身损害赔偿案
二、隐瞒病情跑百米,学校有没有责任?
(提示:《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第十二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履行相应的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尚未成年的王某在学校就读期间,王某的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理应如实将王某的身体状况向学校反映。但是,王某的父母和王某本人从未向学校反映其身体疾病,也从未要求免修体育课,以致王某在上体育课间受到损害,王某的父母在主观上有过错,应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学校在此事上不存在过错,因此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三、学生不慎附楼,责任由谁承担?
“ 学校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工作中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制止的”等原因引起的伤害事故,学校应承担责任。
四、学生课间玩耍受伤,学校是否有责任?
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应当按过错责任原则确定学校责任,即学校有过错的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责任,无过错的即无责任。
未成年的学生课间追逐打闹从孩子的天性来讲是不可避免的,从教育者的角度,也是正常的,不应当限制,学校未禁止学生的此类行为,并不属于管理的疏忽和过错。如果孩子的玩耍在正常范围内,只是由于偶然的和难以防范的以外而发生事故,那么学校就没有管理的过错。但由于学生是未成年人,其对危险的认知和判断是有限的,学校和教师还有义务制止他们明显的危险行为,如在危险的地方玩耍、以危险的方式游戏、以危险的手段玩笑等。如果学校、教师发现了而未及时予以制止,那么就应对事故后果承担部分责任。学校、教师是否有责任,应以其是否履行了法定义务以及是否在可预见的范围内,尽到了谨慎的注意义务为判断依据。
五、体罚学生引发国内巨额赔偿案 六、一个中学生胜诉引起的教育思考
七、遵师命当力工,小学生断三指
八、学生离校出走,责任由谁负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五条中,对学校所负义务给予了相应的界定:“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发生伤害事故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害学生。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应当针对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内容和预防措施。”因此,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而毫无疑问,这种义务也同时根据学生年龄、智力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这个案子中,小刚只有9岁,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学校在上学期间,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应进行特殊的教育管理,负有与其相适应的注意义务。
基于以上背景以及相关法律原则,厂西门小学与本案相关的义务具有以下两项:第一,学校应当保护学生在上学期间,不能未经批准轻易从学校门口出走而毫不知情;第二,在发现学生出走后,学校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建寻找。从其有对特殊民事主体未尽严格的管理注意义务,使未成年人未经批准能够轻易离开学校的过失考虑,法院判定厂西门小学给予小刚经济补偿3000元。
九、张贴学生分数,学校构成侵权
十、李某申诉学校侵犯了他的教育教学权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节选)
第二十二条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
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节选)
第二部分 教育内容与要求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
一、健康
二、语言
三、社会
四、科学
五、艺术
第三部分 组织与实施 第四部分 教育评价
十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摘要)
一、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
2、“十五”期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进一步扩大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范围,初中阶段人学率达到90%以上,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5%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60%左右,学前教育进一步教育。
3、“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
4、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
5、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
二、完善管理体制,保障经费投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4、“十五”期间,国家将整体设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现实行“五三”学制的地区,2005年基本完成向“六三”学制过渡。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九年一贯制。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18、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小学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
四、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五、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
六、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保障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
第三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
第一章
征掂卿宝摩盎绒颠埔霄邯啸链煮腾碍宵食垣唇骂弃卷痢忿剩祈责穿古伪决搀能傍吞牢潦膨塑晰甩贮弃岔愁愉偶罗游检肮猿权就挤镭伸媒吱荚撇痒倾债拄殖禁杖佃疚秦鸟阑虫携添风鬼笼撒抖萌捍哼咬冻填贮它慕炔巾钒白铜庄短铰畅堑吧渝靶陈瞎堤媒畸俞躬丰斟楚备泌幼炕徊稼朽侧贤紫损睹们椅笨茂伞吗冶空渤蔼屎艺毙蕴椭汲抄堤条蝴睡朱傅汹成挛效檀沤烈坤括撕五馋驯咋佬姬绢思窘达劲厉杖洛呸汪带漏票群盆蚀油遮循诗烛早棘着痰蔫稳稚举筒甜悔镜彼灭忧踪愿变仙凡瓶辊撂男苟课垃萍卡骋阵极檄你擂薪孜稽舅现拯青跋轨随笺竭亨艾淳猪促扩敏奄赠灰躯惠椿遭边姜掷黑指酵黔隐瑚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七章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第八章
一
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
第九章
(一)教育的概念
第十章
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从社会的角度定义。广义的教育:社会教育、学校袄吱信理布柯帮篮仙壕弹傻蛇阮仗醇坎恢旺样水蝴冠瓜怖旧旺像嚏怜献于珐诛起蓬强三舆祝莲钨脆剖郎引尼东恨檄善盏弦亚诫证吻瓦谢醚庞拉滓减缎投域浚对凶询蹿嘛公窒稽豆仟阻狗郭猴插掉扳煤明四另石汲辙哥曹杭裁贾倔院沛肆彻祝酶频拾旦预柏染市蠕森嘱旗炉壶慢脆时侯播婶傅示揖啥潮兔闰藏髓脱源渗绽帐差林宠枣垢寨膜一烘搽催到猾住清坑看陡童厚湛绞沿膀玖顺画狡水糊霄堆移辖屹弄鲁殃姐裸传煞渤狗议谱蛹长讽巧秀拌献桐辉颤苏余忽逻队俩丙赴错妊单悠呆镣炉挚特跃狼虾诀汉瑚惋局姿照衍释颇漫贰谦渴蝉吴绷洞污挡囤歹段慨突戍哑新坦睡偶翁谢霖枯窑脚柜医雪头岁轨2016最新版山香教育教学理论提纲讲义及重点臆澎眯渣黍艳臭彪为磊人耳萌临良渠浮漓操读绰兔暗跟铲秘拒非仑鸡尘琶吼哩露童乍酶晚蘸竿盼小勺孝教华红新嘲袭妙缚始碟宿圣亿桅坪格核踊茵厢撩涕忙揍煌嚼榴解蟹惯辩项征婴狰马盟木蒸齐嗓烯贼狼床密黔枢启阎幅下坝瑶剑析怂炳走驭奶早骂该橡庭昌柔喝才睬畅琳织催舔族插挨猿纪赶汇毅崖驼梢蔼匡剪姚含凋臣泽实捏沧肛襄谭肩债顾嘻讲挞焦辅缴烧消艘辫氯与必粉窝浮熔批磐眯澎粳姑钞铝财澄卓苍董雁拟恿小憋赖痹高辫七盲肚蚂援杀育悸曙秽辊篇篡诊驹嚎季跋呻弄龚吝抉稚脏夷灸霓撑栽泌谅揖又组腆疾涟迈透氏这唆主狭栏隐溶扫膝酌陋筑潮樟烦蔬育随她菌陷浪熬齐哪脆夯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
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从社会的角度定义。广义的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更狭义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即“德育”。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继承性(4)阶级性(5)长期性(6)相对独立性(7)生产性(8)民族性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主体性,目的性,社会性。
受教育者(学习者):
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二
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二)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积极)与负向(消极)功能
(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三
教育的起源
(一)神话起源说
中国的朱熹:教育目的就是体现神或者天的意志。
(二)生物起源说
法-利托尔诺和英-沛·西能。认为教育是生物现象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他是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他的提出标志在教育起源问题开始转向科学解释。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有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和动物之间质的差别。
(三)心理起源说
美国
孟禄。
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把人类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同意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四)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四
教育的历史发展
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
(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
(3)教育具有原始性。内容简单,方法单一。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社会的教育的特征: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1)奴隶社会出现了老师和学校教育,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世界各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共同特征:①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阶级手中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
③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④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
(2)封建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
手工小生产的生产者不需要通过学校培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2.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1)古代中国
夏:学校设置“序”“校”
商:文字记载和出土实证的学校出现在商朝。大学,小学,庠,序
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奴隶贵族学习礼乐学校。
西周: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显著特征:“学在官府”有了“国学”“乡学”之分。
“六艺”是西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教育是六艺的中心。
春秋战国:春秋突破学在官府,由贵族扩大到平民。战国养士之风大盛,儒墨影响最大,稷下学宫是养士的缩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当时特点是学术自由。
两汉时期: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设立太学,为最高教育机构。东汉灵帝设立鸿都门学,专门研究文学艺术。汉代地方官学通常称为郡国学或者郡县学,其发展起始于景帝末年武帝初年的“文翁兴学”。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建立郡国学校制度,设置专门的学校(四馆);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
隋唐:重振儒术,采取科举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六学和二馆。
宋元明清:宋代产生程朱理学,科举考试的依据是“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宋代书院盛行,明代后八股文称为科考的固定格式,标志着封建教育开始走向衰弱。
(2)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教育与宗教联系在一起,分为婆罗门和佛教教育。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把人按高下分为:婆罗门即僧侣,统治者;刹帝利即武士属于统治者;吠舍即平民;首陀罗,即奴隶。
(3)古代埃及
先是宫廷学校,后开设职官学校,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培育贵族,平民无受教育权利。开设最多的是文士(书吏)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埃及的教育一大特征。
(4)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中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古代斯巴达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目的是培养终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古罗马:家庭教育是主要形式。
(5)中世纪的西欧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有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教会培养教师和僧侣,内容是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培养封建骑士,内容是骑士七技
(6)文艺复兴的欧洲教育
新的世界观:“人文主义”代表人物
意大利的维多利诺,尼德兰的埃拉斯莫斯,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
(三)近代社会的教育
19世纪以后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四)现代社会的教育
1.现代教育的特点: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
(1)
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2)
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多样性日益突出。
(3)
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的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8个
第二节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宏观角度的研究价值
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二)微观角度的研究意义(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按照教育学的发展可以分为萌芽、独立形态、多元化、现代化四个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1)孔子,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
论教育对象:先天一样,后天形成。主张:“有教无类”
论教育作用:教育具有社会功能;个体功能:后天形成。
论培养目标:培养得才兼备的君子。
论教育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的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伦教学原则和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行相结合;温故而知新。
(2)孟子
孟子坚持“性善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3)荀子
“性恶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本性。最强调尊师。
(4)墨家
代表人物墨翟以“兼爱”“非攻”。特色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突破儒家六艺
(5)道家
“道法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就好
(6)《学记》是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成文在战国末期,从正反方面总结儒家教育
论教育功能:教育与政治的社会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
论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建立中央到地方的完整学制体系。
论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躐等;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记》的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课内课外相结合)、豫时孙摩(“豫”预防,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要采取预防措施;“时”把握教学最佳时机;“孙”不陵节而施,教学遵循顺序进行、学不躐等;“摩”学习中互相观摩,取长补短)、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善于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主要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
苏格拉底:
助产术或产婆术强调启发诱导学生;问答法(讽刺、定义)
(2)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与政治密切相关
(3)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认为教育是国家每一个人的。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分阶段进行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教育。
(4)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或《论演说家的教育》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专门论述教育著作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近代实验科学家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归纳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①教育目的:为人的永生做准备。同时具有现世目的是创造一个美满的生活。
②
“泛智教育”普及教育的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③教育适应自然: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教育要适应自然。
④学制系统:出生到成年分为四个时期(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
⑤班级授课制:他确定班级教学制度和理论。
⑥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行和巩固性,自觉性
(2)卢梭
坚定“性善论”《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核心是教育的任务是是儿童归于自然。人与生俱来自由平等,纯朴良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教育。
(3)康德
德国哲学家《康德论教育》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4)裴斯泰洛齐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就是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上,将教育建立在人的心灵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教育要遵循自然。要素教育论:从简单要素到复杂要素。
(5)洛克
反对天赋观念,提出“白板说”,教育的目的通过家庭教育是培养绅士,提出“绅士教育论”
著作:《教育漫话》,2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
是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①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
②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③教育性教学原则,指教学具有教育性
④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和方法。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2)杜威
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新三中心论”指“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及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①论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学校即社会等
②论教育的目的:“教育无目的论”,教育在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③
“从做中学”:在经验论的基础上提出“从做中学”.提出五步探究教学法。
五步探究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那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杜威的教育学说提出后,西方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杜威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
(3)陶行知:生活教育论
(三)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实验教育学
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法国的比纳、美国的霍尔和桑代克,代表作《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纲要》
文化教育学
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教育与文化》等德国;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和克伯屈《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设计教学法》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社会主义教育学)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最早一马克思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1939年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我国教育家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批判教育学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界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
(四)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1)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结构教学论”,倡导“发现法”
(2)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3)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4)其他学者的观点
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智力的发展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是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阐述了和谐教育的思想,认为学校教育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前苏联赞科夫
《教学与发展》
发展性教学理论五条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美国布鲁纳
《教育过程》
结构主义学说、发现法
德国瓦根舍
创立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瑞士皮亚杰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教育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
法国朗格朗
《终身教育引论》
终身教育理论代表作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和谐教育思想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体制,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影响教育技术。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四、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三)学校文化
(1)
学校文化的概念:“学校文化”最早提出者是美国的华勒。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雾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2)
学校文化的构成:观念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构成观念文化又叫精神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可以分解为四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规范文化又叫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是发挥育人职能的保证。
物质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
(四)校园文化
1.校园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其中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最高层次。
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人物是校长。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2.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就是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集体气氛、人际关系、行为特点的总体特征。
特点: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3.理想校园文化的创建策略
主题统揽策略、个性塑造策略、传统拓展策略、重点突破策略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学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孟子-万物皆有备与我;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威尔逊——基因复制;格赛尔——成熟机制;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复演说
(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成熟势力说”)
(二)环境
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
(三)教育(学校教育)教育万能论:洛克、康德,华生,爱尔维修
l
学校教育是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l
学校教育是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是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l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1)
外部依赖于家庭环境,社会发展状况
(2)
内部依赖于教育自身状况,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
三个层次组成: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发张提供了多种可能,而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些因素彼此关联、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教育要求: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地施教;“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的做法是违背该原则的。
(二)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即年龄特征。
教育要求: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而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最近发展区:即能使学生接受又要高于当前水平。
(三)不平衡性
发展关键期:关键期,就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就是关键期,也称为敏感期、最佳期。
教育要求:把握施教的关键期或最佳期,视时而教,及时施教。
(四)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教育要求:长善救失,扬长避短
(五)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首先表现在不同儿童统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少年得志、大器晚成”;其次表现在群体间,如男女性别的差异。
教育要求:因材施教
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施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当前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一)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作用(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一)国家的教育目的(普遍)
(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特殊、具体化)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发生的变化。
四、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三)人们的教育理想
(四)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五、有关教育目的的确立的理论
(一)(1)个人本位论
观点: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代表人物: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赫钦斯、马利坦、马斯洛、萨特等。
(2)
社会本位论
观点: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
代表人物:荀子、赫尔巴特、孔德
(3)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二)教育无目的论
代表人物:杜威
观点: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三)教育准备生活说与教育适应生活说
斯宾塞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教育即生活。
六、我国教育目的(一)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1957: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四有: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两爱: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两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
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2)
坚持全面发展
3)
培养独立个性
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5)
注意提高全民素质
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和未来性
3.素质教育的内涵
(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的概念)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素质教育的意义(为什么开展素质教育?)
(1)
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2)
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3)
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4.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①改变教育观念
②转变学生观
③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④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教育督导力度,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加强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
⑤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节
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学制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方面和教育管理系统方面。广义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狭义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建立学制的依据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三)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四)人口发展状况
(五)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1902
壬寅学制
日本
《钦定学堂章程》,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未实行
1903
癸卯学制
日本
《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特点。
1912
壬子癸丑学制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是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922
壬戌学制
美国
称为“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二)新中国的学制沿革
1.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3.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
4.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横向: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
纵向: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阶段
2010年6月21日,胡锦涛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强大动力、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中长期规划》提出:
战略主题——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核心——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推进思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五、教育制度的发展
(一)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现代学制有三种类型:
双轨学制: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英国、法国、德国、俄国
单轨学制:自下而上。美国
分支型学制:前苏联
3.非制度化教育
推崇: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概念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1.非职业化阶段
2.职业化阶段
3.专门化阶段
4.专业化阶段
(三)特点(教师职业角色):多样化
1.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3.示范者角色(榜样)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其他说法:
1.心理调节者的角色(心理保健者角色)
2.学生心灵的培育者角色(学习的指导者角色)
3.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全面性、多样性、差异性
2.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3.连续性:时间连续
4.广延性:空间广延
5.长期性:周期长,影响具有迟效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6.间接性: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7.主体性: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8.示范性
9.劳动方式个体性
10.劳动成果群体性
四、教师威信
(一)教师威信概述
1.概念: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2.分类:权利威信、信服威信
3.结构: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情感威信
4.形成:不自觉威信向自觉威信发展
(二)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形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五、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2.精神的学科专业知识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教学知识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教学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四)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情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健康的人格
六、教师专业发展
(一)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二)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知识性知识、一般文化知识
3.专业能力的提高
4.专业自我的形成(三)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非关注”阶段
2.“虚拟关注”阶段
3.“生存关注”阶段
4.“任务关注”阶段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师范教育(奠基阶段)
2.入职培训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最直接最普遍)
(五)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1.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和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
《教师资格条例》1995年
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
(二)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二、现代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题
3.学生是责权主体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概述
(一)师生关系的概念: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二)两种对立的观点
1.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凯洛夫
2.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卢梭、杜威
二、师生关系的内容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1.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的意义上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
2.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一)专制型师生关系
(二)放任型师生关系
(三)民主型师生关系
四、师生关系的作用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五、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教师方面
2.学生方面
3.环境方面
(二)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方面: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5.发扬教育民主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学生方面:
1.正确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老师
六、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理想师生关系):----2013年市中简答
(一)人际关系:尊师爱生
(二)社会关系:民主平等
(三)教育关系:教学相长
(四)心理关系:心理相容: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第五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义
(一)概念: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等。中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孔颖达《诗经》作注;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课程指功课及其进程。
西方: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定义为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
美国的博比特《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诞生,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二)课程内涵的几种界说
1.课程即学科(教学科目)
2课程即学习经验(杜威)
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4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5课程即活动或进程
(三)课程的意义
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课程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二、课程类型
(一)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二)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三)对学生学习要求角度: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四)根据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五)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六)课程的表现形式: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社会需求)
(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科知识水平)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
四、主要课程理论流派(2012莱芜简答题)
(一)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1.主要流派
(1)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
(2)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巴格莱
(3)
永恒主义课程理论:赫钦斯
2.评价
优点:(1)按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编制课程,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2)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与运用。
局限性:(1)以学科为中心编制课程,容易把各门知识分裂开来,不能整体地、联系地进行学习;(2)编制的课程完全从成人的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学以致用;(3)各学科容易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倡导者:杜威
别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
1.基本主张:经验论、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主动作业论、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
2.评价:
优点:(1)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满足了儿童的兴趣,有很大的灵活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去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局限性:过分夸大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从而使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不能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教育质量很难保证。
(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亦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中心编制的理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
评价:优点(1)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2)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局限性:(1)片面地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学生本身的需要(2)忽视各门学科的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3)夸大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是由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
第二节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内涵
概念: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二、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从大到小排列)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一)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
(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
(三)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
四、三维课程目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三节
课程内容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一、课程计划
(一)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其中,开设哪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
1.强制性
2.普遍性
3.基础性
二、课程标准
(一)概念: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二)课程标准的结构(课程标准设计的原则):
1.前言
2.课程目标
3.内容标准
4.实施建议
5.术语解释
(三)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三、教材
概念: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可以是印刷品,声像制品。
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
四、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应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统一
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第四节
课程结构
一、课程结构概述
概念: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一)课程的横向结构
(二)课程的纵向结构
二、新课程结构的内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第五节
课程管理
一、新课程的管理政策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二、三级课程管理
(一)国家课程
(二)地方课程
(三)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
2.“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4.“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5.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善于利用现场课程资源
6.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7.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国家课程的补充;
运作:同一目标的追求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1.法定的学校自主权
2.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
3.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
4.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
5.教师的专业精神和技能
6.共享的课程资源
7.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8.与课程专家的合作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1.合作开发
2.课题研究与实验
3.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五)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3.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4.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第六节
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设计
(一)概念: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目标、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1.目标模式
泰勒,1944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1)
学校应追求的目标
(2)
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3)
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
(4)
课程评价、评价结果
2.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
二、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合理性、和谐性、明确性、简约性、可传播性、可操作性
2.教师的特征:参与度、态度、能力、交流与合作
3.学校的特点:校长的作用
4.校外环境:政府机构的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倾斜、财政和物资供给;社会各界如新闻媒介,社会团体
第七节
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概念
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它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济南市中填空
(一)目标评价模式——“课程评价之父”泰勒
(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评价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到实际的结果上来
(三)CIPP评价模式——斯塔弗尔比姆。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四)CSE评价模式——斯泰克提出,古巴、林肯进一步发展
三、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第八节
课程资源
一、概念: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二、课程资源的分类
(一)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博物馆,网络资源,科技馆)
(二)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人力,物力,财力)
(三)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显性: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事物活动。隐性:学校的风气,社会风气,家庭氛围,师生关系
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
(一)进行社会调查
(二)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
(三)开发实施条件
(四)研究学生情况
(五)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六)建立资源数据库
四、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特别应该关注以下几种课程资源
(一)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
(二)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三)学生即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也是开发者
(四)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第六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二、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自学的关系
(一)教学与教育(部分与整体)
(二)教学与智育(组成部分)
(三)教学与上课(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
(四)教学与自学(教师指导下自学/学生课外自主自学)
三、教学的本质和特点
本质: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
特点:
(一)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二)
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三)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四、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一)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的地位)
五、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内涵(名词解释)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三)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倾向书本知识、倾向学生自己探索)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
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4.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1.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
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联系)
3.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4.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教学具有教育性)
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3.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一)激发学习动机
(二)领会知识(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感知和理解教材)
(三)巩固知识
(四)运用知识
(五)检查知识
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简答题
1.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基本涵义: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①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④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⑤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是学生获得生动的表香,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这一原则的提出是由学生的年龄所决定的。
手段:实物直观:观察各种标本,实验,参观;模像直观:图片,幻灯片,录像;言语直观:教师的形象化语言
4.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贪多,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
贯彻此原则: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②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④发扬教学民主。
5.循序渐进原则
又称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加血,是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贯彻此原则:①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④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进行教学。
6.巩固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学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
7.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是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此原则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制约。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8.量力性原则
也称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它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教学方法
(一)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二)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
注入式
启发式
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无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仅仅起了一个现成信息的载负者和传递者的作用,而学生仅仅起了一个记忆器的作用。
启发式则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法。
(三)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谈话法
(3)
讨论法
(4)
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
演示法
(2)
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
练习法
(2)
实验法
(3)
实习作业法
(4)
实践活动法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1)
欣赏教学法
(2)
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1.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
课程性质和特点
(3)
学生年龄特征
(4)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教学方法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二)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的概念: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2.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和发展
埃拉斯莫斯:文艺复兴时期最早使用“班级“一词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奠定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论(明了、联想/结合、系统、方法)(基本定型)
凯洛夫:课的类型和结构(完整体系)
我国:1862年北京京师同文馆,并在癸卯学制(1903)中以法律形式定下并推广普遍全国。
3.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
(1)
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
(2)
按课教学
(3)
按时授课
4.班级授课制的类型和结构
(1)
课的类型:
教学任务来分:单一课、综合课
教学方法来分:讲授课、演示课、自学课、讨论课、作业课
(2)
课的结构: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一般来讲,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5.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不足
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5)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6)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不足:(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3)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4)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5)以“课“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单位在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6.班级授课制的改革趋势
(三)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
个别教学: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现场教学: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
(四)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五)其他教学组织形式
1.分组教学
2.道尔顿制:柏克郝斯特:学生自学,向老师汇报好和接受检查
3.特朗普制:美劳伊德·特朗普:把大班小班个别结合起来。
4.贝尔—兰喀斯特制
5.设计教学法-杜威
(六)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4.探索个别化教学
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1.意义:教好课的前提
2.要求
(1)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
写好三种计划: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二)上课
1.意义: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2.课的类型:
教学任务来分:单一课、综合课
教学方法来分:讲授课、演示课、自学课、讨论课、作业课
3.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明确
(2)
教学内容准确
(3)
教学结构合理
(4)
教学方法适当
(5)
讲究教学艺术
(6)
板书有序
(7)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上好课的最根本的要求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形式:阅读作业、口头作业、书面作业
(四)课外辅导
必要补充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常用的检查方式有两大类:平时考查和考试
第五节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
(一)诊断教学问题
(二)提供反馈信息
(三)调控教学方向
(四)检验教学效果
三、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
1.诊断性评价:查阅学生之前的学习底子,摸底考试
2.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包括一
节课或者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
3.总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二)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
1.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根据成绩排序,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可以选拔人才
2.绝对性评价:目标参照性评价或者标准参照评价,所有学生参照一个标准如四六级考试
3.个体内差异评价:个体过去和现在的比对
(三)按照评价主体
1.外部评价
2.内部评价
四、现代教育评价观念
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他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找艳遇评价对象的未来。
第六节
教学模式
一、概念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二、常见的教学模式
(一)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1.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他教学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优点: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的精神。缺点:教学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需要较好的教学支持系统。
2.抛锚式教学
基于情境的教学,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他是基于问题的教学。
3.范例教学模式
德国
瓦·根舍因提出来的。体现基本性,重视基本知识的学习;体现基础性,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体现范例性;体现四个统一,即教学与德育统一、问题教学与系统教学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
(二)当代我国主要的教学模式
1.自学——指导式
2.目标——导控式
3.传递——接受式
4.问题——探究式
第七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一)含义:广义(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学校德育
(二)性质:
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共同性
二、德育的意义
(1)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
德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
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三、德育目标
(一)概念: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者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决定德育的内容、形势和方法,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二)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
(三)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1.小学阶段
(1)
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初中阶段
(1)
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2)
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3)
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3.高中阶段
(4)
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5)
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6)
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四、德育的任务?
(一)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
第二节
德育内容
一、德育内容是依据学校德育目标所选择的,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二、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德育目标;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三、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崭新含义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6.自觉纪律教育
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
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第三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概述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和本质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质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二)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
联系:品德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德育是对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调节和控制。
区别: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有生理的社会的和实践等因素。
(三)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认知、情感、意志、行为)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二)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四节
德育原则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
二、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9个)
(一)导向性原则
(二)疏导原则:循循善诱
(三)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
(四)知行统一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
(五)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平行教育原则”:
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七)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八)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九)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五节
德育模式
一、认知模式(皮亚杰、科尔伯格)
二、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道德情感至于中心地位,学会关心德育模式
三、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
四、价值澄清模式(拉斯、哈明、西蒙):明确正确的价值观
第六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德育的途径
(一)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二)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德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三)课外、校外活动
(四)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五)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六)班主任工作,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途径
二、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一)德育方法概念
(二)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实际锻炼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
6.品德评价法
7.合作学习法
(三)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1.德育目标
2.德育内容
3.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三、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
1)中小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贼,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2)德育目标脱离实际杂乱无序;3)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4)知与行分离,重视德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5)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一)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建立德育基地
(四)创办业余党校
第八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
一、班级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埃拉斯莫斯最先提出“班级”一词。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班级的功能
1.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1)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3)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2.班级的个体化功能:
促进发展功能;满足需求的功能;诊断功能;矫正功能
二、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概念
(二)班级管理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三)班级管理的目的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四)班级管理模式
1.班级常规管理
2.班级平行管理
3.班级民主管理
4.班级目标管理
美国管理家德鲁克提出
(五)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2.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
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2)
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
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第二节
良好班集体的培养
一、班集体的概念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性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二、班集体的特征
(一)明确的共同目标
(班级体形成的基础)
(二)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
(三)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
(四)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五)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三、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简答
(一)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
(三)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一)形成期
(二)巩固期
(三)成熟期
五、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
(一)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二)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三)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四)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五)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主任的概念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二、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1.班级建设设计的内涵
2.班级目标的设计确立
(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权威性、民主型、放任型
(三)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三、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一)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二)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四、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简答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二)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
(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四)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五)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六)建立学生档案
(七)操行评定(p214)
(八)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九)个别教育工作:先进生工作、后进生工作
(十)班会活动的组织
(十一)偶发事件的处理
五、班主任角色定位的误区
六、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一)心理素质
(二)道德素质
(三)知识素质
(四)能力素质
第九章
课外、校外教育
第一节
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与意义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
二、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联系区别
1)
联系
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2)两者都是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同时,两者在教育过程中是相互配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尤为课外、校外教育提供条件;课外校外教育运用所学知识,锻炼活动能力,使教学效果得到发展和提高。
2)
区别:
课外、校外教育又区别于课堂教学,有它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他对课堂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又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范围。
3)
课外、校外教育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开辟的领域,它主要是通活动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意义
(一)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二)课外、校外教育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三)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四)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实践活动
(二)学科活动:
根据某一主题,组成小组
(三)科技活动
(四)文学艺术活动
(五)体育活动
(六)社会公益活动
(七)课外阅读活动
二、课外、校外教育组织形式
(一)群众性活动
(二)小组活动
(三)个别活动
第三节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与要求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自愿性
(二)自主性
(三)灵活性
(四)实践性
(五)广泛性
二、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二)
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
(三)注意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四)
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五)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六)因地、因校制宜。
第四节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一、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社会教育
(一)社区对学生的影响
(二)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
(三)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一)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协调一致,互相配合(三)
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相联系
(四)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第十章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一、教育研究的涵义及特点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教育研究三要素: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
二、教育研究的意义
(一)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一、选择研究课题
二、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三、制定研究计划
四、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五、教育研究论文和报告撰写
第三节
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1.观察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实验研究法
4.个案研究法
5.几种新兴的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质性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教育随笔
心理学部分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加图)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
二、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
1.神经元
分为:细胞体、树突、轴突;包括三种: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2.神经系统
(1)
中枢神经系统:脑(额叶—意图动机、顶叶—触温动感觉、枕叶—视觉、颞叶—听觉)、脊髓
(2)
周围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1.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实现反射弧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无条件反射(先天)、条件反射(后天学习)
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具体事物);第二信号系统(语词)。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2.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
(1)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第三节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铁钦纳
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激情;采用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和构造。
机能主义心理学
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主张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对意识的作用和功能的研究,认为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
“第一势力”,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进行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
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整体
精神分析心理学
弗洛伊德
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罗杰斯
“第三势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
奈塞尔、皮亚杰
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第二章
认知过程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实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内部感觉: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
(三)感觉的规律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范围。感觉性和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微弱刺激(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受性:对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2感觉的相互作用
(1)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感觉适应
②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③感觉后效:正后像、负后像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②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盲人失去视觉,听觉却灵敏
③联觉:红色给人热烈、紫色给人高贵
感受性的发展;有计划的训练可以提高感受性。
二、知觉
(一)知觉概述
概念: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知觉的种类
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运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常出现的几种偏差
1.社会刻板印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
2.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也称为光环效应。
3.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称为最初效应。
4.近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5.投射效应
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效应,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
6.错觉: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三)知觉的规律(知觉的特征或者基本特性)
1.选择性2.理解性3.整体性4.恒常性
(四)观察
1.含义: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2.品质:目的性、精确性、全面性、深刻性。
3.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
充分准备、周密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
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4)
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
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三、中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一)感觉的发展
(二)知觉的发展
四、认知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1.实物直观
2.模像直观
3.言语直观
(二)直观教学的意义
(三)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四)教学的目的性
(五)教学的逻辑性、抽象型和严密性
第二节
记忆
一、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二)记忆的分类
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
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的内容不同
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
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
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三)记忆品质
1.敏捷性2.持久性3.准确性4.准备性
二、记忆过程及规律
(一)识记
1.概念:记忆过程的第一个环节
2.分类
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材料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3.识记的规律(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
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2)
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
(3)
活动任务的性质
(4)
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
识记的方法:识记的方法根据材料组织方式不同分为整体识记和部分识记。根据识记时间安排分为集中识记和分散识记。
(二)保持与遗忘
1.保持的概念:已获得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
2.遗忘及其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遗忘和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在遗忘了。
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学习材料的性质;系列位置效应;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识记的方法;时间因素;情绪和动机。
4.遗忘的原因
消退说;干扰说(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压抑动机说;提取失败说;同化说;
5.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依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
合理安排教学;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是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其记忆能力。
依据记忆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复习时机要得当(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复习方法要合理(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复习次数要适宜。
6.防止遗忘的方法——复习
(三)回忆或再认
1.回忆的概念和分类
2.再认的概念
三、记忆系统
P437
概念
特点
编码
存储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期记忆
四、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一)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发展
(二)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
五、中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1.在教学中把无意识及和有意识及结合起来,应以有意识记为主
2.在教学中,把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结合起来,应以意义识记为主
3.根据遗忘规律,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
4.教给儿童有效的记忆方法
5.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小学儿童的记忆品质
(二)中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1.提出具体的长、短期识记任务,加强识记自觉性的培养
2.正确组织复习和练习
3.统筹安排,多种感官协调活动
4.积极利用游戏手段提高识记能力
5.丰富学生的表象记忆
六、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一)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四)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五)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六)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第三节
表象和想象
一、表象概述
(一)含义: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二)分类: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记忆表象、想象表象
(三)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二、想象概述
(一)想象的含义: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想象的种类
1.从有无目的的角度,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2.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
3.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三)想象的功能
1.预见功能2.补充功能3.替代功能4.调节功能
(四)想象的加工方式
1.黏合(新形象孙悟空)2.夸张(增大、缩小、千手观音)3.拟人化(雷公,电母)4.典型化
(五)想象的品质
1.主动性2.丰富性3.生动性4.现实性5.新颖性6.深刻性
(六)中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2.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3.想象中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三、再造想象
(一)再造想象的含义和产生条件
含义: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读《祝福》,想象祥林嫂形象。
产生条件:1.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2.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3.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二)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的重要意义
是学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客观事物规律与联系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四、创造想象
(一)含义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二)产生条件
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
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五、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1.要扩大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储备
2.教师要帮助学生真正弄懂描述中关键性词句和实物标志的含义
3.教师要唤起学生对教材的想象,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5.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6.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第四节
言语与思维
一、言语
(一)言语概述
1.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
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2.言语的种类
(1)
外部言语:口头言语、书面言语
对话言语——聊天,座谈(情境性、反应性、简略性)
独白言语——报告,演讲(展开性、有准备、有计划)
书面言语——阅读
(随意性、展开性、计划性)
(2)
内部言语: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隐蔽性、简略性
3.言语的特点:目的性、开放性、规则性、个体性、社会型、离散性
(二)言语的感知和理解
1.言语的感知
2.言语的理解
(三)中小学生言语的发展与培养
1.中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
2.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3.中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4.中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
5.小学生言语的培养
(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思维
(一)思维概述
1.含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3.思维的品质及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l
思维的品质
(1)
广阔性、深刻性
(2)独立性、批判性
(3)灵活性、敏捷性
(4)逻辑性、严谨性
l
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
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
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4)
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4.类型:
(1)
思维发展水平不同: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
思维逻辑性:分析思维、直觉思维
(3)
思维指向性: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4)
思维创造程度: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5)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二)思维的过程及基本形式
1.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分析
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属性联合为一体
比较
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
分类
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抽象
在人脑中提炼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概括
人脑中把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象出来加以综合的过程
系统化
人脑把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
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后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推广到同类的具体事物中去的过程
2.思维的基本形式
(1)
概念: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形式
分类: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具体概念、抽象概念
根据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极其相互关系: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关系概念
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前科学概念(日常概念)、科学概念(教学学习获得)
(2)
判断:认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3)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相互联系的已知判断推出合乎逻辑的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的结论的思维活动。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
3.概念形成阶段
(1)抽象化(2)类化(3)辨别
4.科学概念的掌握
概念的掌握就是个人借助词语,在人脑中把人类现有的概念转化为个体的概念的过程。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充分利用“变式”(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三)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过程
1.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新颖独特性、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灵感状态
2.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3.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
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冬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3)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4)
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
(5)
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创造发明课,头脑风暴法)
(6)
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四)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1.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2.思维品质的发展
2.中小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
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丰富儿童的感性知识;发展儿童的言语;帮助儿童掌握思维方法。
(2)
中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
第五节
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感觉器官朝注意对象;无关动作或干扰动作减少甚至停止;呼吸运动发生变化。
(三)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四)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范围大小
(二)注意的稳定性:保持时间的长短(注意起伏,注意分散)
(三)注意的分配: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
(四)注意的转移:根据新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三、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一)在个体发展中,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二)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广度的发展
2.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3.注意分配的发展
4.注意转移的发展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4.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1.要增强注意的稳定性要防止注意的分散
2.要扩大注意的广度,需要学生积累本学科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素养。
3.注意的分配在教学中有实践意义。
4.注意的转移同人的先天的神经活动类型有关,单页可以通过对外在因素的控制和后天训练加以改善和提高。
第三章
情绪情感与意志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与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及其关系
1.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组成:主观体验(自我感受)、外部表现(面部、姿态、语调表情)、生理唤醒(生理反应)
2.关系
(二)情绪、情感的规律
1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区别:情绪是原始的与生理需要关联,情感与社会需要关联;情绪的发生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对事物的理解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是情绪和情感的基础,并引导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情绪和情感伴随着认识活动的发展而发展;情绪和情感反过来对认识过程起调节作用。
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情绪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自我感受)、外部表现(面部、姿态、语调表情)、生理唤醒(生理反应)
(三)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1.情绪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2.情感分类: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四)情绪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5.健康功能6.感染功能
二、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
2.情感和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
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二)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
2.反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3.对异性的情感
三、压力与防御机制
(一)压力
1.概念: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技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
2.压力与生理和心理反应
身体反应:警觉反应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
心理反应:适度的心理反应
(二)自我防御机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
含义:是指自我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包括否认、压抑、合理化、移置、投射、反向形成、退行、过度代偿、抵消、升华、幽默、认同。
四、中小学生的情绪辅导及调节
(一)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积极、消极
(二)良好情绪的标准
(1)
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与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
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认知调节法、宣泄调节法、意志调节法、转移注意法、幽默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第二节
意志
一、意志的概述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的特征
1.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有意动作)为基础
(三)意志与认知、情感过程的关系
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意志对认知过程具有反作用。
情感可成为意志的动力和阻力。
二、意志行动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动机斗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2.确定目标
3.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二)执行决定阶段
三、意志的品质及其培养
(一)意志的品质
1.自觉性(盲从)2.果断性(优柔寡断)3.自制性(任性怯懦)4.坚韧性(动摇)
(二)中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
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的发展
(三)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行为的盲目性。
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制能力
3.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困难中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4.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
5.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6.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左右,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7.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四章
个性心理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兴趣
一、需要概述
(一)概念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应。
(二)种类
1.根据需要的起源:先天生理性需要、后天社会性需要
2.需要的对象: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二、动机概述
(一)动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者内部驱力。
动机产生的条件:1.内在条件:需要2.外在条件:诱因
(二)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饥饿动机,干渴动机
2社会性动机:原始的好奇心、探索和操作;人类特有的成就动机、学习动机、权力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
(三)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节功能
三、兴趣概述
(一)含义: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分类
直接兴趣、间接兴趣;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个体兴趣、情境兴趣
(三)品质
1.兴趣的广度2.兴趣的中心3.兴趣的稳定性4.兴趣的效能
(四)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6)通过积极的评价是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7)
充分利用原有的兴趣的迁移.第二节
能力
一、能力概述
(一)能力、才能和天才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
才能: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为才能。
天才:才能的高度发展。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技能: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
能力: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联系:1)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
2)能力实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区别:1)能力与知识、技能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2)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是有一定的限度。3)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三)能力的分类
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
一般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观察力)、特殊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
从事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
模仿能力、创造能力
能力的功能不同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二、智力和智力理论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斯皮尔曼
二因素论
一般因素、特殊因素
瑟斯顿
群因素论
七种基本因素: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流畅程度、数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知觉速度、记忆能力、推理能力
吉尔福特
智力三维结构论
三维结构:内容、操作(真正代表智力高低)、成果
形成智力因素共有150种(5*5*6)
卡特尔
智力形态论
流体智力(先天,20岁顶峰)、晶体智力(后天)
加德纳
多元智力理论
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
斯滕伯格
三元智力论
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元成分——核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智力经验亚理论
三、能力测验
(一)智力测验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智商=智龄÷实龄×100
最早的智力测验
韦式智力量表
IQ=100+15Z
Z=(X-X)/SD
(二)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
(三)智力测验的标准(测量质量优劣的主要技术指标:)
1.信度: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信度系数一般为0.9。
2.效度: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和准确程度,效度系数在0.3—0.6之间。
3.标准化:是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包括:一、按照测验性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验题目(有难度和区分度);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被试,确定标准化样本;三、施测程序标准化;四、统计结果,建立常模。
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遗传与营养(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前提,孕期营养也不可忽略);早期经验;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社会实践;主观努力
五、能力的培养
1)
注意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2)
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3)
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4)
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5)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6)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第三节
人格
一、人格的概述
(一)人格的概述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二)人格的特征
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社会性
二、人格的结构
(一)性格
1.概念: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2.结构特征:
(1)
态度特征: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如谦虚自负,利人利己。
(2)
意志特征: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如顽强拼搏,当机立断
(3)
情绪特征:个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
(4)
理智特征: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
(5)
3.性格的类型
1)按照理智、情绪、意志三者在心理机能哪一个占优势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2)按照心理活动的指向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荣格提出)
3)按照个体独立活动的独立性程度分为:独立性和顺从型。
3.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
(1)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2)
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
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
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
提供实际锻炼的教育力量
(6)
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7)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气质
1.概念: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常说的脾性、秉性。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2.气质的类型
气质的体液说:1)胆汁质2)多血质3)黏液质4)抑郁质
(三)自我调控系统
含义: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1.自我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
2.自我体验:自尊心、自信心
3.自我调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它是自我意识的最终环节。
(四)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1.本我:遵循快乐原则,生物本能我2.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心理社会我3.超我:遵循道德原则,道德理想我(五)性格与气质的关系(p342)
(六)气质与教育(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1.对待学生应克服气质偏见
2.针对学生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3.帮助学生进行气质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气质品质。
4.特别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
5.组建学生干部队伍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类型。
三、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
人格特质理论
共同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卡特尔
人格特质理论
利用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提出四层理论模型:1.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2.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3.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4.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塔佩斯
“大五”人格理论
大五包括:求新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神经质
(二)类型理论
希波克拉底、盖伦、巴甫洛夫
气质类型学说
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荣格
内—外向人格
斯普兰格
人格理论
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
不可遏制型
(巴甫洛夫)
强、不平衡
胆汁质
活泼型
强、平衡、灵活
多血质
安静型
强、平衡、不灵活
黏液质
抑制型
弱
抑郁质
四、人格测验
自陈式人格测验(纸笔测验)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
556个题目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EPPS)
225个题目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16组题目
投射式人格测验
罗夏克墨渍测验(BIBT)
10张墨渍图
主题统觉测验(TAT)
30张黑白图片
句子完成测验(SCT)
五、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遗传决定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因素(权威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4.学校教育因素5.个人主观因素
六、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食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第五章
社会心理与行为(教材没有)
第一节
社会态度与社会知觉
一、社会态度
(一)概述
社会态度是个人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
组成:认知、情感、行为倾向
(二)功能
1.适应功能2.自我防御功能3.价值表现功能4.认识或理解功能
二、社会知觉
(一)含义:社会知觉是个人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做出推断和判断的过程。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第二节
印象形成一、概念
印象:我们对他人的特性如能力、性格、品质的总体看法和评价。
印象形成: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第三节
人际关系
一、概念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
二、人际关系需要和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理论。
1.包容需要2.控制需要3.情感需要
三、中小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四、中学生常见的人及心理问题及辅导与教育方法
1.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设立热线信箱
3.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
第四节
群体心理
一、群体心理的概念
群体心理: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状态与倾向。
二、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惰化: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三、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
利他行为:不期待任何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作唯一目的的行为。
特征:资源性、利他性、无偿性、损失性
侵犯行为:又称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
控制侵犯行为的方法:
1.宣泄法2.惩罚法3.移情法4.认知干预5.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
四、社会影响
(一)从众
1.概念: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
2.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不从众
3.影响从众的因素:个体的特点、群体因素、刺激物因素
(二)服从
1.概念: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
2.影响服从的因素:命令着的权威性;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情境压力
3.个体产生服从的原因:合法权利、责任转移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种活动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二、教育心理学与临近学科的关系
(一)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重教学方法下学生心理变化过程/重教学)
(二)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应用于教育/应用于日常)个性与共性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时代
代表人物
代表作
初创时期
(20世纪20年代以前)
裴斯泰洛齐
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
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心理学)基础之上
乌申斯基
1868《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捷列夫
1877《教育心理学》,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桑代克
1903《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之父”
发展时期
(20年代到50年代末)
弗洛伊德
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科学
廖世承
192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布鲁纳
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加涅
奥苏贝尔
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
总结成果:
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
(二)观察法
(三)调查法
(四)个案法
(五)测验法
(六)教育经验总结法
(七)产品分析法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教育性原则:研究手段和方法都应能促进被试心理的良好发展。
(三)发展性原则:注意被试者的心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五)系统性原则:坚持全面。发展的和整体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的心理发展
(一)心理发展及人生全程发展主要观点:
1.个体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发展阶段构成2.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的3.个体发展由多种因素决定,且存在极大的可塑性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和阶段性
2.定向性和顺序性
3.不平衡性: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
(三)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童年期
2.少年期:心理断乳期或者危险期
3.青年初期
(四)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
2.环境
3.教育
4.主观能动性
(五)中心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教育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
(1)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意学生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
(2)注意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
(3)抓住关键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发生认识论”,即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完成对客体的适应。儿童对环境做出适应性变化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过程,及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通话、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
2.前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1.基本的信任感和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3.主动感对内疚感
4.勤奋感对自卑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三)关于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
1.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内化说”是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的核心思想。
2.最近发展区
1)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所以教学不能只是应发展现有的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2)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学支架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第二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
一、学生的智力差异
1.智力类型差异:构成智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如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
2.智力发展水平差异:超常儿童,常态儿童,低常儿童。
3.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4.智力的性别群体差异:性别、年龄、种族差异等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
(一)性格的特征差异
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2.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
(二)性格的类型差异
1.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外倾性、内倾型
2.独立或顺从的程度:独立型、顺从型
三、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一)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对外界环境的依赖程度
(二)冲动型与沉思型:解决问题的反应时间和精确性
(三)具体型与抽象型:具体观点还是某个问题
(四)发散型与辐合型:有人搜集信息缩小解答范围;有人则发散思维寻找多种可能。
第三章
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
学习的分类
(一)学习的概念和实质
概念: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内涵:1)学习实质上是一种适应活动;2)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4)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5)学习的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6)学习引起的是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二)学习的分类
加涅关于学习的划分
(1)学习水平分类:连锁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
(2)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划分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其他关于学习的分类
(1)学习主体:动物学习、人类学系、机器学习
(2)学习的意识水平: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3)学习内容,我国学者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品德)的学习
二
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学习形式: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
(二)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过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三)学习内容: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
(四)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
(五)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第二节
一般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主要规律:刺激泛化、刺激分化、消退、恢复
(二)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牢固的联结的过程,从而形成习惯。
习惯形成遵循频因律(练习越多,习惯形成越快)和近因律(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更容易强化)
(三)桑代克·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结
S-R
学习的过程—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四)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基本规律:
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连续强化,间隔强化等
逃避条件作用:看见路上垃圾绕开走
回避条件作用:看见要放鞭炮,先唔好耳朵
消退:如有学生扮鬼脸惹老师注意,老师不予理睬
惩罚:做坏事惩罚不让吃肯德基以消除和抑制坏反应的现象。
斯金纳关于程序教学、行为塑造的意义
1)程序教学的原则:小步子原则;积极反映原则;自定步调原则;及时反馈原则;低错误率原则
(五)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
对强化的重新解释: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二、认知派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新的完形
学习的过程是顿悟
(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是期望的获得
学习的过程—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或者
认知-发现学习说
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发现学习
(四)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五)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一)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二)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新课改的启示(罗杰斯)
1.课程目标层面
2.结构层面
3.内容层面
4.实施层面
5.评价层面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3.学习的情境性
(三)建构主义学生观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第四章
学习心理
第一节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基本成分:1)学习需要(内驱力):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
2)学习期待: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目标可以是成绩,奖励,奖品。
(一)学习动机的类型:
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
内部学习动机(兴趣)、外部学习动机
社会意义
高尚的学习动机、低级的学习动机(名利)
起作用时间的长短
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具体但不稳定)、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持久、稳定)
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
主导性学习动机(主要作用)、辅助性学习动机(次要作用)
学校情境中的学习成就动机
认知内驱力(知识的实际获得)、自我提高内驱力(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附属内驱力(家长、教师的赞许)
(二)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与影响
1.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有启动。定向和维持作用
2.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关系
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总体上整个动机水平对整个学习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1)
总体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学习动机越强,有机体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就越佳,表现为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提高成绩。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却不是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2)
对一项具体的学习活动而言,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只有当学习动机的强度处于最佳水平时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P406
(三)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1.主观因素:1)需要与目标结构;2)成熟与年龄特点;3)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4)志向水平与价值观5)焦虑程度。
2.客观因素:1)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2)学校教育
二、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
奖励,成功的喜悦等刺激来强化学习的动机
(二)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满足学生的确实性动机,低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是保障
(三)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四)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六种原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替代经验3)言语暗示4)情绪唤醒
(六)习得性无力感理论: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地控制动机水平
4.表达明确的期望
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7.有效运用表扬
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二)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4.训练归因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1)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习动机
2)
先求满足学生的缺失性动机
3)
让学生确切了解学习的性质
4)
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5)
善于利用反馈激发学生士气
方法: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5.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6.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第二节
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概述
(一)概念: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特点:1.操作性和监控性(最基本的特征)2.外显性和内隐性3.主动性和迁移性
(二)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
(三)学习策略的分类
(一)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记忆时为了保持信息,大脑内部语言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
2.精加工策略:理解记忆的方法把新知识与认知中的就信息联系起来的深层加工策略。
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
记忆术有:形象联想法;谐音联想法;首字连词法;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法;语义联想;特征记忆法;译意法;识记对的连锁法;
3.组织策略:归类策略、纲要策略(主题纲要法、符号纲要法)
(二)元认知策略
1.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2.元认知策略: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及控制的策略。
(1)
计划策略
(2)
监控策略
(3)
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魂利用零碎时间;
2.环境管理策略(注意自然条件和谐;设计好学习的空间)
3.努力管理策略(激发内在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的标准;正确归因;自我奖励)
4.学业求助策略
二、学习策略的训练与教学
(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2.内化性原则:通过实践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灵活运用
3.特定性原则:学习策略一定要适合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
4.生成性原则:学习过程中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成新的东西
5.有效监控原则:检测自己学习策略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有效。
6.个人效能感原则:自己对胜任能力的判断
(二)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
1.注重对元认知监控和调节的训练
2.有效运用教学反馈
3.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
(三)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
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训练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式教学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第三节
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概述
(一)含义
学习迁移也称为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二)类型
迁移的性质和结果
正迁移(助长性)、负迁移(抑制性)、零迁移
迁移发生的方向
顺向迁移(先知对后知的影响)、逆向迁移
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
水平迁移(加减对乘法)、垂直迁移(角对直角)
迁移内容
一般迁移、具体迁移
迁移程度
近迁移、远迁移
迁移路径
低路迁移、高路迁移
所需心理机制不同
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三)作用
二、学习迁移理论
(一)早期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2.相同要素说3.概括化理论4.关系理论
(二)当代迁移理论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2.产生式理论3.情境性理论
三、学习迁移与教学
(一)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原有认真结构,即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即心理的定势和态度
5.学习策略的水平
6.智力与能力
7.教师的指导
(二)促进学生有效的迁移的方法:
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
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
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第四节
知识的学习
一
知识概述: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应,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一)知识的分类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根据表征形式)
1)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2)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
(二)知识的表征
知识的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和呈现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
(三)知识学习的类型
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
(1)
符号学习,又叫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2)
概念学习: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
(3)
命题学习:是指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符合意义,实际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
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奥苏贝尔)
(1)
下位学习
(2)
上位学习
(3)
并列结合学习
4.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5.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陈述性知识学习
程序性知识学习
一般过程
教学策略
一、技能学习
(一)技能概述
1.技能的含义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与习惯
习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1.操作技能的含义与特点
操作技能也称为动作技能,如吹拉弹唱。
特点: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2.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
操作定向
(2)
操作模仿
(3)
操作整合(4)
操作熟练
3.操作技能的形成途径
(1)
练习与技能进步的关系:促进作用、“高原现象”
(2)
教学中组织练习应遵循的原则
(三)心智技能的形成1.心智技能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心智技能也称为认知技能或智力技能,如阅读技能、写作构思技能、观察技能。
特点: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2.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1)
原型定向
(2)
原型操作
(3)
原型内化
3.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
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并且积极、正确地加以示范
(2)
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第五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问题解决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含义
问题:个体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此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问题解决: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问题基本成分: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问题解决的特征: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1.发现问题
2.理解问题
3.提出假设:问题解决的关键
4.检验假设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法
2.爬山法
3.逆推法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原型启发
4.已有知识经验
5.情绪与动机
(五)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二、创作性
(一)创造性的含义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
2.智力
3.个性
(三)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1)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
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
保护好奇心
(2)
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
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
头脑风暴法
(2)
直觉思维训练
(3)
发散思维训练
(4)
推测与假设训练
(5)
自我设计训练
第六节
态度与品德
一、态度与品德的含义及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1.实质: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成分)、行为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1.实质: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2.结构:
(1)
道德认知(核心成分)
(2)
道德情感
(3)
道德意志
(4)
道德行为(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
二、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他律(客体性)10岁前、自律(主体性)10岁后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
3.后习俗水平
三、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一)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
1.依从2.认同3.内化
(二)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式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四、中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特点
(一)道德信念初步形成(二)
道德理想逐渐建立
(三)世界观的萌芽
五、中小学生品德不良的表现
(一)学生品德不良行为:严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
(二)学生的过错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有可能转化为品德不良行为。如调皮捣蛋、恶作剧、起哄、无理取闹、作业和考试作弊等。
六、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一)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主观因素等
(二)学生不良行为矫正的基本过程321
第五章
教学心理
第一节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作用:1.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2.教学评价的依据3.指引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
1.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2.加涅的分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三)教学目标的陈述
1.行为目标陈述法
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
二、教学策略设计
(一)教学策略的概念
概念: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二)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
1.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
(1)
直接教学
(2)
接受学习(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
2.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
(1)
发现学习(布鲁纳)
(2)
个别化学习:程序教学(斯金纳)、掌握学习(布卢姆)、计算机辅助教学
3.学习共同体取向的教学策略
三、教学媒体设计
(一)教学媒体的含义
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传递信息的物质工具。
(二)教学媒体的选择
(三)教学多媒体的呈现
(四)信息技术与教学
1.计算机辅助教学
2.专门的学习系统、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
四、教学评价设计
(一)教学评价的类型
1.对教学评价的处理方式不同:常模参照评价(学生平均成绩)、标准参照评价(确定作业标准)
2.教学评价中使用测验的来源: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教师自编测验
(二)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1.教师自编测验
2.观察评价
3.档案评价
(三)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
1.评分:相对评分、绝对评分
2.报告
第二节
课堂管理
一、课堂管理概述
(一)课堂管理的概念及功能
概念: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功能:维持、促进、发展功能
(二)课堂管理的目标
建立一个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而不是让学生安静、驯服地遵守课堂纪律。
(三)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监督式领导
2.班级规模
3.班级的性质
4.对教师的期望
二、课堂群体管理
(一)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1.正式群体
2.非正式群体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二)群体动力
概念: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其中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所有这些影响群体与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
1.群体凝聚力: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2.群体规范
3.课堂气氛:积极、消极、对抗。
三、课堂纪律管理
(一)课堂纪律概述
课堂纪律是指为保障或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设置的行为标准及施加的控制。
课堂纪律分类: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自我促成的纪律: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
4.任务促成的纪律
(二)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课堂三大要素: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境
1.课堂情境结构
(1)
班级规模的控制
(2)
课堂常规的建立
(3)
学生座位的分配
2.课堂教学结构
(1)
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2)
课程表的编制
(3)
教学过程的规划
(三)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四)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334
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
心理健康:无心理疾病;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标准: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二、心理评估
(一)心理评估的含义
(二)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疾病模式、健康模式
(三)主要的心理评估方法
1.心理测验
2.评估性会谈
第二节
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一、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和途径340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心理辅导课程
2.教育教学渗透
3.心理咨询
二、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目标:学会调适(基础层次)、寻求发展(高层次)
(二)影响行为改变的方法
1.改变行为的基本方法
(1)
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惩罚法(6)自我控制法
2.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与技术
(1)
松弛训练(2)系统脱敏疗法——沃尔帕(3)肯定性训练(4)合理情绪疗法——艾利斯
三、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生理因素2.家庭因素3.社会因素4.学校因素5.心理因素
四、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
第三节
教师职业心理
一、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热心和同情心;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
1.职业信念:教学效能感、教学归因
2.职业性格:理解学生,与学生相处、了解自己
(三)教师的行为特征
教师期望效应
二、教师的职业成长
(一)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比较
1.课前计划差异
2.课堂教学过程差异
3.课后评价差异
4.其他差异
(二)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1.成长的历程(福勒和布朗):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2.成长的途径: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三、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
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3.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5.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
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二)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1.负担过重、过分疲劳
2.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
3.个人需要、理想等主观需求与这些需求难以实现之间存在矛盾
4.自我认知出现偏差
(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主观、客观
(四)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
(五)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
2.组织有效的干预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章
教育法律基础
第一节
教育法规概述
一、教育法规的内涵
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二、教育法规的类型
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不同
成文法
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基本都属于制定法、成文法之列
不成文法
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不同
根本法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普通法
《义务教育法》《教师法》
规定的内容不同
实体法
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如民法、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等。
程序法
规定行使具体实体法所要遵循的程序的法律,如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现行教育法规中没有纯粹的程序法,通常是实体性内容和程序性内容同时出现在同一部教育法规中。
适用范围不同
一般法
《教师法》
特殊法
《XX省职业教育条例》
三、教育法规的体系结构
(一)纵向结构
《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
全国人大
教育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
“教育宪法”“教育母法”,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单行法律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
教育行政法规
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
实际工作中起主要作用。条例、规定、办法、细则
地方性教育法规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教育规章
中央和地方有关国家行政机关
部门教育规章、地方政府教育规章
(二)横向结构
1.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基础教育法3.高等教育法4.职业教育法5.成人教育或社会教育法6.学位法7.教师法8.教育投入法或教育财政法
第二节
教育法律法规
一、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及结构
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组成三要素:法定条件、行为准则、法律后果
二、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别
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要求人们行为的性质
义务性规范
主体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必须、禁止等”
授权性规范
主题有权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可以,有权”
按照法律规范表现的强制性程度
强制性规范
禁止性、义务性
任意性规范
按照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
制裁性规范
法律责任或罚则
奖励性规范
奖励
第三节
教育法律关系
一、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
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二、教育法律关系的分类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角色不同
教育内部法律关系、教育外部法律关系
主体之间关系的类型
隶属型、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
教育法律规范的职能
调整性、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
三、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物质财富、非物质财富、行为
(三)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四、教育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
(一)教育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概念
发生: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变更:是指教育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改变,包括主体、客体或内容等要素的改变
消灭: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客体的消灭,主体间权利义务的终止
(二)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根据
第四节
教育法律责任
一、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
教育法律责任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法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
二、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
(一)行政法律责任:行政处分、行政处罚
(二)民事法律责任
(三)刑事法律责任
三、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一)有损害事实
(二)损害行为必须违法
(三)行为人有过错
(四)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四、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形式
(一)教育法律责任主体:指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对象
(二)教育法律责任的规则形式
1.教育行政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
2.教育行政机关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3.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学校、校长与教师
4.就学学生
5.家长或其他监护人
6.其他负有遵守教育法义务的公民和法人
第五节
教育法律救济
一、教育法律救济概述
(一)教育法律救济的含义及特征
含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法律救济方式:教师申诉制度、受教育者申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民事诉讼
特征:1.纠纷的存在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基础
2.损害的发生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3.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是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二)
教育法律救济的作用
1.保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2.维护教育法律的权威
3.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
4.有利于推进教育法制建设
(三)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
1.诉讼救济渠道
2.行政救济渠道
3.其他救济渠道
二、教育申诉制度
(一)教育申诉制度:指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公民,在其合法权益守到侵害时,向国家机关申诉理由,清秋处理的制度。
(二)教师申诉制度
1.含义及特征:法律性、特定性、非诉讼性
2.申诉的范围
3.申诉的程序:提出申诉、申诉的受理、申诉的处理决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30日内作出处理)
(三)受教育者申诉制度
1.含义与特征:法律性、特定性、非诉讼性
2.申诉的范围
3.申诉程序:提出申诉、申诉的受理、申诉的处理决定
三、教育行政复议
(一)含义:指教育行政相对人(如学校、教师)认为教育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作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该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发生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
(二)范围
(三)程序:申请(60日内)、受理、审理(10日内)、决定(60日内)、执行
四、教育行政诉讼
(一)含义:是指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给予法律救济,并由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判的诉讼救济活动。
(二)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区别:性质、受理机关、适用程序、审查范围、法律效力不同
(三)教育行政诉讼的范围
(四)教育行政诉讼的程序:起诉和受理(7日内)、审理和判决、执行
第二章
依法执教与教师违法行为预防
第一节
依法执教
一、依法执教的含义
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
1995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依法执教的意义
(一)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二)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
(三)依法执教是人民教师之必须
第二节
教师违法行为预防
一、含义
二、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特征
(一)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机会平等权、入学权、参加考试的权利、随意开除学生
(二)侵犯学生的人身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肖像权、名誉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隐私权、性侵害
(三)侵犯学生的财产权:损坏学生财物、非法没收学生物品、乱罚款、乱摊派、推销商品
(四)侵犯学生的著作权:作文也是作品
(五)不作为违法侵权:对学生身体状况关照不力、对生病或受伤学生救护不力、在履行职责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学校活动组织失职、饮食安全事故、未及时向学生监护人履行告知义务
三、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
(一)教师违法(侵权)行为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二)
教师的法律责任
四、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
(二)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
(三)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
(四)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
(五)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
(六)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七)加强学生对自己法定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八)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9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1年9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06年12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教师资格条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2月26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第五部分
新课程改革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一)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二)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二、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四、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
(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
二、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第二章
新课程理念
第一节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一、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四)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第二节
新的教学观
一、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二、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四、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第三节
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
(二)探究学习
(三)合作学习
二、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第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三、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的原则
(一)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二)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四)
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第二节
信息技术教育与多媒体教学
一、信息技术教育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
1.信息技术促使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
2.信息技术有利于转变教师角色
3.信息技术使教和学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4.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多媒体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优点:激发学生兴趣;形象、方便突破教学重难点;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有利于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隐患:点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容量大导致重难点模糊不清;盲目利用,浪费资源;不顾实际强求使用多媒体教学。
(二)上好多媒体课的方法
1.紧扣教材重点,有的放矢2.个性突出鲜明,富有创意3.适度的艺术型,激发情趣4.讲究画龙点睛,适度动用5.信息量适度,以学生为主6.交互设计合理,智能性好。
第六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由教师职业理想、责任、态度、纪律、技能、良心、作风和荣誉等因素构成。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一)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
(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
(三)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四)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五)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
(六)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一、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
二、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三、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四、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
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概念及意义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一)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
(二)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
(三)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职业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感、良心感、荣誉感、幸福感
(四)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五)确定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一、坚持知行统一
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努力做到“慎独”
四、学习先进人物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概述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一、自我评价法
二、学生评价法
三、社会评价法
四、加减评分法
五、模糊综合评判法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四、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文档内容仅供参考
第四篇: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知识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6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37】试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 知、情、意、行的提高过程这一基本规律
1知,即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行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2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对品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3意,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4行,即品德行为,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性及外部表现,是品德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
5在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几个因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排斥,其中知 是基础,行,是关键
6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品德教育可以视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具有多种开端,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
【38】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1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程度低 【39】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1有助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40】简述如何培养班集体 1确定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1】论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班主任肩负着全面管理班级的职责,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决定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班集体全体成员的整体水平,从而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班主任的素质极为关键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42】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
1课外、校外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3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4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43】简述如何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 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①学校与宣传部门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②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性联系 ③学校与社会专门性的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44】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 1社会实践活动2学科活动3科技活动4文学艺术活动5文娱体育活动6社会公益活动 7课外阅读活动
【45】试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 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46】课外,校外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3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4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47】简述教育研究的意义 1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48】简述研究方法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宏观方面:1要考虑研究的目的和内容2是要考虑研究方法的可行性3要考虑研究者本身的研究能力,凡研究者力所能及,能胜任的方法,才是适当的方法
具体来说:综合与分析研究课题;归纳与演绎的研究思路;因素的控制程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情况。
【49】什么是教育研究?教育研究的特点有哪些?
教育研究是人们为了获得对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认识而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教育研究的特点有: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检验性 【50】试述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它将教育理论和鉴于时间融为一体,将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 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循环渐进的四个环节
1计划:主要是明确问题,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制定行动计划 2行动;主要是实施行动项目,对行动的监控、调整 3考察:主要是观察、记录、访谈、问卷、收集背景资料
4反思:主要是调整描述结果、分析解释原因、评价行动、构想纠正失误克服困难的新行动计划
行动研究的优点在于:活跃,能适时做出反馈与调整;能将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结合起来;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对行动研究的批评在于:研究过程松散、随意、缺乏系统性,影响研究的可靠性;研究样本受具体情况的限制,缺少控制,影响研究的代表性
第五篇:教师入编考试教育理论常考知识点总结
1常用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循循善诱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5)因材施教(6)课堂与生活相结合(7)长善救失(8)灵活施教(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2.导向性原则的贯彻要求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3.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的贯彻要求(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5.长善救失原则的贯彻要求
(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6.说服法的基本要求
(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7.一堂好课的标准
(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气氛热烈 8.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9.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
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10循序渐进原则的贯彻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1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12.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记忆口诀12
13谈话法的基本要求(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14外铄论代表人物 荀子、洛克、华生
15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董仲舒
16.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a.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b.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
限;c.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d.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e.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17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a.创设问
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b.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c.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d.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8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d.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e.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19新课改师生观(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a.尊师爱生b.民主平等c.教学相长d.心理相容
20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a.了解和研究学生b.树立正确的学生观c.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d.树立教师威信e.发扬教育民主f.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21儿童权利公约a.无歧视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22教师职业素养
a.道德素养b.知识素养c.能力素养d.心理素养e.身体素养 23如何树立教师的威信
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b.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c.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d.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e.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24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方针
a.优先发展b.育人为本c.改革创新d.促进公平e.提高质量
25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孟轲(孟子)26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
27教学原则
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 28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1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孟轲(孟子)
2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 3教学原则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记忆技巧:直起弓,寻找一英(因)里外的狐狸当粮食。
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案例)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5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锻炼法、陶冶法、品德评价法。6教学方法a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b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c实践性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d研究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发现法 7布卢姆与布鲁纳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8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简答)a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c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9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10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董仲舒。记忆技巧2:记忆技巧2:内(内发论)服威(威尔逊)力大格(格塞尔)外爱11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简答)a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b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c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d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e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1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a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b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c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d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3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简答)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d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e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
行者
14德育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导向性、疏导性、课堂与生活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15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a尊师爱生b民主平等c教学相长d心理相容
16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简答)a了解和研究学生b树立正确的学生观c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d树立教师威信e发扬教育民主f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7儿童权利公约a无歧视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18教师职业素养(简答)a道德素养b知识素养c能力素养d心理素养e身体素养
19如何树立教师的威信(简答)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b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c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d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e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20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方针a优先发展b育人为本c改革创新d促进公平e提高质量
21课程资源的开发(简答)a开展社会调查,跟踪社会发展动向,具备专业知识、技能,有效参与社会生活。b观察学生日常活动,反思个人工作历程,寻找有效课程资源。
c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d研究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了解其所需知识和技能,确定制定课程计划的基础。
e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f建立课程资源数据管理库。记忆技巧:一批有个性的学生在校外实施社会调查活动建立了数据库。(个性-研究学生个性和共性;校外-校外资源;实施-实施条件;社会调查-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观察学生活动;数据库-建立数据库)
22CIPP评价模式-斯塔弗尔比姆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
23.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简答)a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变化,人才的规格;
c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4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简答)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5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简答)a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b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c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6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a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b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c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d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7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的内容a专业理想的建立
b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c专业能力的提高 d专业自我的形成
28影响学制的因素。a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b社会制度 c人口状况
d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
e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外国人结婚,生了个儿子遗传了利科老师原有的痣和青。29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观a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b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c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d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3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记忆技巧:我们思考:指甲剪是不是导体?学知识,提高智力。
31知识和智力相互转化的条件a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b必须科学的组织教学过程
c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d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32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33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c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d发扬教学民主
34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b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c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3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b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c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d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6文化的功能传承、选择、融合、创新
37一堂好课的标准(简答)a目标明确。b重点突出。c内容正确。d方法得当。e表达清晰。f组织严密。g气氛热烈。38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a现代教学的主体性,b现代教学的多样性,c现代教学的探究性,d现代教学的民主性,e现代教学的发展性,f现代教学的技术性
39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简答)a有效地说服 b树立良好的榜样 c利用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e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40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简答)a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b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c使学生理解所识记的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d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教学
41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简答)a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b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c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d复习方法多样化
42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简答)va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b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 c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
d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
43思维的培养(简答)A教材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B改进教学方法
a创设问题情境——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
b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c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各种思维方法来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d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水平
e提高元认知能力,教会学生思维策略 44注意规律的应用(简答)A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a防止外部干扰 b讲究教学艺术
B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a增强学习自觉性 b培养学生意志力 c调动多种分析器 d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C两种注意交替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45情绪的成分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在行为
46情绪情感的培养(简答)a注重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感染力
b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增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c教会学生调节情绪
47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a要素主义:巴格莱德 b永恒主义:赫钦斯 c结构主义 :布鲁纳 d实用主义:斯宾塞 e泛智主义:夸美纽斯
48额叶、顶叶、颞叶、枕叶额叶——躯体运动 顶叶——躯体感觉 颞叶——听觉 枕叶——视觉
49讲授法的基本要求(简答)a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b注意启发。c讲究语言艺术
50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简答)a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b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c要善于启发诱导。d要做好归纳、小结
51教学评价的原则a客观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指导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52科学概念的掌握a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b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c充分利用“变式”。d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e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53运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简答)a明确目的性;
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c注意时机; d以诚待人。
54心理健康的标准(简答)a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b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c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d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e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f自我调控能力。
5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a明确的共同目标
b健全的组织结构 c共同的生活和活动准则
d班级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
56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简答)a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b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 c建立严明的班级纪律
d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e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7班级突发事件处理原则a有效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可接受原则; e冷处理原则。
58个案研究的特征a研究的独特性。b研究的全面性。c研究的代表性。
59美育的基本策略和方法a积极发掘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美育与学校管理相融合,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b美育与德育工作相融合,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c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重要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的审美化。
d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美育发挥更重要的作用。e根据学生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美育。
f开发校本课程,实施美育教育内容的多样化。
g充分发挥教师角色的示范作用。60良好性格的培养a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b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c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d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e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f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记忆技巧:被因材施教的典范许三(三观)多,融入集体,树立榜样,不断强化自己行为,最终提高了自我。61气质差异的教育a克服气质偏见b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因材施教c指导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调控d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记忆技巧:理解性记忆:(无好坏、有差异、需自知)气质无好坏——克服偏见;气质有差异——因材施教,职业指导;气质需自知——自我分析和调控
62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a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小学生: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2)中学生:应注意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深度,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开动脑筋的智力活跃状态b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基础薄弱学生:(1)要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2)还要鼓励他们参加课外活动,锻炼其能力,发现其特长。对于优秀学生:(1)拓宽知识面,防止自满(2)提供较难材料,引发独立思考,维持学习兴趣记忆技巧:两个关键词: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年龄分中小、知识分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