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晚的文化力量
说不完的春晚
春晚一年又一年,它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年三十守在电视机前,吃着年夜饭,看着期待的,激动的春节联欢晚会,这个晚上,春晚注定成了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跟着春晚的分分秒秒的进行,待到凌晨十二点,分秒不差的准时放鞭炮,迎新年。
这些,过年的方式,虽年年一样,但感受,却年年不同。
在这个没有春晚,就缺少年气儿的岁月里,春晚究竟影响了我们什么?
思绪追溯到19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尽管那是属于我们父辈的年代,但录像记录了当年发生的一切。我对第一届春晚的了解也是来自于电视录像,央视的演播厅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显得格外的土气,什么美女帅哥,各路明星的造型就越发搞笑,但是,就是当年的这些,引领着时尚,代表了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给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关于李谷一的那首歌曲《乡恋》,因为在那个年代里,这样的歌曲属于靡靡之音,是禁止播出的,春晚的导演黄一鹤也是不敢播的,否则是会犯错的。但是黄导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在那届的春晚直播中设置了电话点播,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举。广大的人民群众这次有了发言的机会了啊,人民喜欢什么节目,你电视台就得播什么节目啊。这点播一出,点李谷一乡恋的最多,这是人民的愿望啊,这下领导也不得不起一下关键作用了,黄导临危受命,‚播‛!《乡恋》这才登上了春晚的舞台。此事过后,有群
众给央视写信说‚你们是人民的好电视台‛。
电视传媒的本质在此次春晚也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还有值得一说的是1984年的那首《我的中国心》,张明敏也可谓是一曲爆红。但这一节目也是几番周折,最初导演组想呈现一个可以展示大陆与香港一家亲的节目(因为当时香港还没回归),出于此想法,就得找香港的演员来大陆。在今天,看来是那样容易的事在当年却是难上加难。也许这就是天意,一次黄导在公共汽车上偶然听到了这首《我的中国心》,一打听,还是香港某歌手唱的,这下正和春晚剧组之意,他特意来到香港买了这首歌的磁带,由于当时情况特殊,必须由中央联系,经过几番周折,张明敏才来到了大陆,也正是这次春晚,让张明敏唱红了大江南北,张明敏说正是这首歌与这次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
今天,春晚依旧进行着,它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好节目,三十年过去了,它不仅给我们的生活留下了红红火火的回忆,更给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留下了形象的历史脚印,我想,今天我们中国人民群众的艺术细胞之如此旺盛,春晚的力量是不能忽略的。
中国达人,中国好声音,不久可能还会有中国好功夫等等,这些大部分的人才都来自于民间,高手在民间,我们并不必惊讶,因为这是一个国家人文艺术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
当草根艺人在这个时代盛行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文化事业是蒸蒸日上的,文化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国力的发展,艺术的五彩缤纷是其超越一切其他门类的鲜明的美。这次以‚混搭‛
为主调的蛇年春晚,给我们视觉的冲击也正应了艺术这缤纷之意。春晚结束后,记者和哈导座谈,问哈导有什么想给观众解释的,哈说‚没什么需要解释的,三十一年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春晚依旧还是在每年的除夕之夜陪伴全国观众过新年,可以说,‘你看或者不看,春晚都在那里’,这就够了。‛
春晚的意义不在于节目本身,而是它在那个特殊的时段里充当的角色。
写于2013年正月zhubao
第二篇:文化类-春晚报告
走进央视春晚
——关于央视春晚的关注度和满意度的研究报告
组长:张朦丹
组员:胡雪羚、徐丹、杜益卿、张威威
指导教师:郭小平、岑光辉
日期:2011-02-26
走进央视春晚............................................................................................1
一、背景与意义..................................................................................3
1、背景..........................................................................................3
2、意义..........................................................................................3
二、步骤与实施..................................................................................6
三、数据与分析..................................................................................6
1、数据分析..................................................................................6
2、年龄层分析............................................................................11
3、案例分析................................................................................12
四、小结与感想................................................................................13
1、小结........................................................................................13
2、感想........................................................................................13
五、建议与对策................................................................................14
六、回顾与反思................................................................................14
一、背景与意义
1、背景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简称为央视春晚,或直接称为“春晚”,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举办的综艺性文艺晚会。春晚在演出规模、演员阵容、播出时长和海内外观众收视率上,一共创下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综艺晚会3项世界之最,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收视率最高的综艺晚会;世界上播出时间最长的综艺晚会;世界上演员最多的综艺晚会。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盛大节日。每年除夕晚上都会举办综艺性文艺晚会。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春晚”,由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地方台春节联欢晚会,网络春节联欢晚会与各地各部门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等组成。其中大众所指最多的含义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社会学家、文艺家艾君认为,“春晚”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简称。它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电视的普及和发展,由央视打造出来并诞生在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也是)春节联欢晚会这种文艺形式中的变异儿。春晚规模
央视春晚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每年除夕之夜,CCTV-1、4、7、NEWS(英语新闻)、E、F、阿拉伯语、俄语、高清频道进行现场并机直播,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也将在网络直播。全长达5小时。全国数亿热心观众都会守在电视机前,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1983年,央视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应该说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现在这台晚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新民俗,新文化”,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且引发了中国电视传媒表达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它的成功不仅牢固确立了自身的地位,而且在中央电视台衍生出系列类似的节目,如综艺大观、正大综艺、曲苑杂坛、春节戏曲晚会、春节歌舞晚会、各部委春节晚会(如公安部春晚)、以及国庆、五
一、中秋、元旦等各种节日综艺晚会。随后,全国大大小小的地方电视台频频效法并力求创新。
目前,综艺节目已经成为颇具规模的媒体文化形式。而春节联欢晚会为中国电视综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模式和蓝本。
2、意义
中国中央电视台自1983年以来每年大年三十(除夕夜)为全世界人民所奉上的辞旧迎新春节联欢晚会,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是极具意义的。
一、弘扬民族文化,展示科技文明
我们的国家是由五十六民族共同组成大家庭。在春晚这个团圆的舞台上,自然少不了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倾情演出。而无论是雄浑有力的藏族,还是柔美如水的傣族:无
论是敲着手鼓唱起歌的维族,还是挥着鞭儿放声唱的蒙古族。他们带给我们的表演,绝非一场场华丽的视觉盛宴那样简单,就在他们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闪耀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洋溢的是古国侵入骨髓的精粹。
并且随着中国科技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春晚也越来越与世界接轨,接踵而至的高科技技术冲击着人民的眼球,如LED技术等。在春晚的节目中,也融合了许多今时今日涌现的新科技,向国人、向世界展现着中华民族傲人的成绩与国威。每一年的春晚都是对这一年的总结,也是我们迈向未来的新起点。
二、积淀多年的春节习俗
每年与家人一起观看春晚已在经过28个年头的风吹雨打后成为春节众多习俗(如吃年夜饭、扫墓、拜年......)中的一个,它也随着时间的流沙深深积淀在我们的血液里,不能轻易被冲刷走,也可以说它已经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与春晚一起回顾我们自己过去的一年。
在这个什么都以“快”为前提的时代里,春晚没有像其他任何快速产生、快速消亡的东西一样在人们的眼前消失,而是仍旧不朽地屹立在世界的巅峰。这不仅是因为其显示了中华文明,更是因为它作为一种春节习俗,通过国人的努力而奠定了其现在的不倒地位。
春节习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而春晚则是近三十年来以一个新兴者的身份出现在世人眼前的新文化,它是文化帝国的新造访者,却以一个傲人的姿态站立着,它以一个全新的定位使其成为了春节习俗中的佼佼者。
三、推动娱乐产业的发展。
当今世界无不充斥着各种娱乐产业的势力。娱乐产业作为21世纪新时代文化的引领者,对于我们来说,它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上至精神领域,下至生活琐碎。同时,它也担负着推动全球文化蓬勃发展的重任,承担着同行业激烈竞争的压力。面对当今娱乐产业欣欣向荣、竞争残酷的现实,春晚更多的是做出了让步,但尽管如此,春晚仍旧作为一股民族力量推动着娱乐产业的发展。
在历年春晚中,我们能够看到不少曾令我们耳目一新,充满欢乐的经典:
1983年:《乡恋》:因在某种程度上李谷一模仿邓丽君的演唱风格而在此前饱受争议的歌曲《乡恋》是当年观众点播最多的一个节目,并在晚会中播出,成为经典事件和经典节目。1984年:《宇宙牌香烟》:,一曲《我的中国心》成为当年最流行的一首歌曲,1985年:《十五的月亮》。1986年:《羊肉串》、《春光美》。1987年:《冬天里的一把火》费翔当年的一把火传唱大街小巷。邓在军作品。本届晚会被一些评论家认为艺术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峰。1988年: 《故乡的云》、《巧立名目》。1989年:《爱的奉献》、《英雄母亲的一天》。1991年:《手拉手》:把黄宏和宋丹丹的名字连在了一起。1992年:《心中常驻芳华》。1993年:《涛声依旧》捧红了毛宁。
1994年:董文华的《长城长》当时红遍了大江南北。1995年:《如此包装》原评剧演员赵丽蓉的小品经典之作。赵安作品,以找乐为主题,成功地开创了春晚新思路。1996年:《打工奇遇》赵丽蓉和巩汉林的小品经典之作。1997年:《春天的故事》,音乐剧《地久天长》,《民族欢歌》 1998年:《相约98》、《大中国》。
1999年:《昨天 今天 明天》;《常回家看看》。
2001年《卖拐》讽刺了社会上众多的骗子,也成为了赵本山超越自己的经典之作,并塑造了一个“大忽悠”的骗子形象。2003年:《让爱住我家》。2004年:《天下父母心》。2005年: 《千手观音》:由聋哑人演出的舞蹈,当时引起全国轰动。2006年:《说事儿》、《俏夕阳》、《吉祥三宝》,公布赠送 团团圆圆台湾大熊猫名字“团团圆圆”。
2007年:中国杂技团集体空竹《俏花旦》。
2008年春晚邀请来了正在为“神舟七号”做准备的7名航天员,并公布了嫦娥一号所拍摄的一张月球照片。2009 年 《大河之舞》,小品 《不差钱》,以及刘谦的魔术都颇受好评。此届春晚加入一些流行元素,恶搞了往届春晚小品的经典台词,千手观音,以及北京欢迎你,周杰 本草纲目伦的《本草纲目》。零点报时前,6位宇航员集体亮相,并展出天宫一号模型。
那么2011央视兔年春晚中又出现了哪些经典语录呢?下面是我眼中最具潜质的十大流行语,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与分享吧:
1、我滴个亲娘四舅奶奶
2、此处省略N个字……
3、有房不是家,有爱才是家。
4、去找个不要房子的丈母娘
5、混搭
6、眼睛黑的,心是红的。眼要是红了,心就黑了!
7、当托你比我有经验。
8、我人才,你天才,不就比我多个二
9、自从得了精神病我的精神就好多了
10、别谢大坝,你谢三峡吧
11、这孩子咋有点彪呢?
12、你俩一个学校的吧!
13、微博是公开的短信!
14、当今社会讲究淡定!
15、养猪的干出狐狸的事!
春晚作为一种最具民族特色的娱乐产业,它适当地在节目中增加了自己独特的亮点,也在极大空间上为其他竞争者留下了进步与超越的空间,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在娱乐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春晚在娱乐产业中的影响是极大的。历年春晚前后我们总能看到Hot的“春晚效应”,无数电台回拨往年的经典并重温各种经典的创作之路。春晚之后,我们也能看到无数被春晚捧红的新星登上各大电台的舞台接受专访。而且,我们能看到春晚舞台上除了老一辈艺术家以外,几乎每年都有新面孔的出现,这也就意味着春晚在缔造自我传奇神话的同时,也为娱乐产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二、步骤与实施
2011年1月26日,在确定完本次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后,进行人员的安排和工作分配。经过十多分钟的推荐与讨论,初步确定了组员与分工:张朦丹为本次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工作包括安排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大概流程,上街发放问卷,整理以及形成报告。胡雪羚搜索关于本次活动的资料,上街发放问卷,整理以及形成报告。徐丹、杜益卿以及张威威上街发放问卷,整理并统计。
2011年1月30年上午9时,张朦丹、胡雪羚、徐丹、杜益卿准时出现在上林坊,张威威因身体状况缺席本次调查。时值假期,又因为天气寒冷,我们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当我们在指定地方集合时,大街上冷冷清清,偶有行人路过,即便是已经开门的店铺也正处于准备状态,所以我们只能在大街上等待,并顺便讨论一会儿问卷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面对不同情况时应采取的措施。
风虽然很大,但在阳光的照耀下,仍有一丝丝的暖意。街上行人慢慢多了起来,我们抓紧机会,兵分两路,开始我们的调查之路。【调查过程会在案例分析中提及,为避免重复,此处省略。】在上林坊及步行街的调查于下午3时左右结束,调查并收回了100有效问卷。
想到那些工作在特殊岗位的人群,有一部分连大年三十都得坚守在自己的岗位而无法与家人团聚,我们毅然决定将他们为我们的调查对象之一。2011年1月31日,组长张朦丹与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联系并征求意见,在得到领导的同意后,本小组成员于2月1日下午1点在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集中。为不打扰医院内医生护士们的正常工作,我们特地向接待我们的人员询问了几个较空闲的科室向医院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截止下午2点45分,我们总共分发并收回了50份有效问卷。
春晚前的调查总算落下帷幕。组长安排每个组员在2月2日晚全程观看央视春晚,并针对本届晚会写下自己的感受。
春晚后的调查基本同于春晚前,只是将调查地点改为了小组成员各自所在的地区。我们于2011年2月3日至2011年2月5日进行了春晚后的调查。,统计共收回99分有效问卷。
针对本次活动共收到的232份问卷,于2011年2月13日由张威威、徐丹、杜益卿进行归类统计,统计结果详见数据分析。
三、数据与分析
1、数据分析
关于“央视春晚,你想看吗?”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32份。
人们一般在哪里过年4.50%家乡异乡95.50%人们经常和谁一起看春晚4.50%2.30%家人同事好友93.20%
(1)、超过90%的被调查者是在家乡陪伴家人共度除夕之夜的。除夕的团圆的重要性看来早已印入人心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尽自己所能地回到家乡亲人的身边,只为了可以过一个团圆的除夕夜。这样一种浓郁的传统背景和亲人们和乐融融的氛围下会选择一种什么方式来渡过这个意义非凡的大年三十呢?他们会打开电视或利用网络收看央视春晚的直播吗?这成了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人们是否观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0%32.60%30.30%7.60%29.50%从来不看偶尔看经常看大都会看每年都看
(2)、在问及收看春晚的频率时,选择“每年”的人占了最大的比例,为40%,紧随其后的是选项“偶尔”的32.6%,和它相近的是选择“经常”的百分比:20%,不到10%的人选 7
择了大多数时候会看。没有人选择每年都不看。这个统计出来的结果还比较令我们满意。尽管对于央视春晚,人们有很多褒贬不一的评论,但无论央视春晚的质量到底如何,许多人依旧会怀着自己的那一份期待,每年的除夕夜都会看央视春晚。这不得不依赖于央视春晚的巨大影响力与品牌的实力。但仔细看来,各种选项的人(除了“大都会看”与“从不看”)差距都不是太大,人们的选择还较分散。各种程度的人都有。的确,如今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来度过除夕夜,每个人的爱好都各不相同。择其所好也是每一个人的自由所在。但于那40%的人而言,春晚是个每年都有的一份期待,和家人一同笑看春晚,回味一年的日子,那是怎样美好的时光啊!
人们会看春晚的多少20.50%25%33.30%21.20%小部分一半左右大部分全部
(3)、大约33.3%的人会看每场春晚的大部分,而选择“小部分”、“一半左右”、“全场”的人都在20%上下。看来,人们对央视春晚仍有很大的观看欲望。坚持大半场晚会早已是深夜时分了,但那一刻的他们或许沉浸在那热烈的气氛中吧。春晚有这么忠实的相伴者,所以才可以坎坷地走过这几十年的岁月。
人们最喜欢的节目类型7.60%9.80%6.80%18.20%10.60%47%小品类相声类歌舞类戏剧类杂技魔术类其他
(4)、将近50%的观众更加偏爱小品类。他们爱小品,因为小品具有生动的情节与具体的人物形象。像赵本山、牛莉、冯巩等人,早已成了春晚小品的必选人物。而最近几年走红的小沈阳更是吸引了一群特殊的群体来关注央视春晚的小品类节目。提及小品,总有人兴致冲冲地提及《不差钱》。这个50%的比重也是其它选项所远远不及的。
人们是否关注过今年的春晚节目单44.70%55.30%是否
(5)、关注过节目单的观众不到50%,或许是时间与精力的限制,也或许是想有一份完整的期待吧。
关于“央视春晚,你看了吗”问卷的调查问卷
今年是否观看了春晚17.20%是否82.80%
(1).82.8%被调查者如期看了央视春晚。占了人数的一大半。可见春晚的关注度的确是首屈一指的。无论是年轻人或是上了年纪的。都有一大半或多或少地看了,而被调查者中只有17.2%人未收看。我们不得不为春晚的品牌力量所折服。
是否感受到高科技技术带来的视觉美感26.80%是否73.20%
(2).73.2%人认为所谓宣传的LED等高科技技术并没有增强人们的视觉美感。这个庞大的数字令我们惊讶。不过仔细想想,如今的社会发展迅速,而娱乐行业的发展速度更是可见一斑。人们穿梭于五光十色的世界,难免会产生视觉疲劳与审美疲劳。那些所谓的高科技,早已无法像以前一样吸引人们的目光。
是否有更换主持人的必要35.40%有没有64.60%
(3).64.6%的人认为有更换主持人的必要,这并不令我们惊讶。因为我们也感同深受。每年的春晚,一样的主持人阵容,几乎不变的服饰,令我们觉得实在缺少新意。或许,换一个新生代的主持人何尝不为一个好建议。毕竟这是迟早的事,人们更想换一个视觉感受去走进央视春晚的世界。
是否愿意看到更多的新人18.30%是否81.70%
(4).81.7%的人更想看到新人上春晚,春晚需要年轻化,更贴近时代的脉搏。人们开始变 10
得热爱新事物,容易接受积极正面的新事物。这是好的,这也是春晚想继承下去所必须面临的挑战。
2、年龄层分析
经过连续数天的整理与统计,本次的调查工作也进行到了尾声部分。看着眼前厚厚的一叠调查表,我们不免会心一笑,但心中也有了更多的感慨,让我们深刻地觉得这样的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所在。(1)、关于年轻人
看到“央视春晚”的调查单,许多年轻人表示出极大的不屑。对于他们的不屑,或许有两种理解的方式。一是对我们所做的事感到没有意义;二是对该课题的内容,也就是“央视春晚”有着强烈的偏见。先拿第一点来讲吧,我们是想获得真实的各年龄层群众的意见才采取步骤繁琐的问卷调查,这显示我们做好该既定课题的诚心所在。关于这个,不是该次研究的方向所在,所以简略一讲便罢。关于第二点,我们觉得这是个人真实的观点所在,这种真实也是我们这次的问卷调查所需要的真实所在。但它也毫不留情地反映出了如今的人们人们,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对“央视春晚”的极大不满。他们表示,节目的精彩度一年不如一年,并逐渐走向可悲的商业化。各种植入广告使得人们不能够看得尽兴,不可置否,在各种娱乐行业都迅猛发展的今天,春晚这种舞台形式的娱乐或许真的无法吸引某些年轻人。但我们想说,“央视春晚”是中华的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它不再局限于一次晚会这样简单的定义了。它在一定意义上,是我们民俗文化的一种缩影,有着“传承”这样深刻的价值所在。今天,他们可以对春晚不屑,也许明天,他们便会对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不屑。当中国的心生一代对中国的传统不屑的时候,那么谁来传承它们呢?谁来将它们继续发扬光大呢?谁能让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心愿呢?当然,着有些远,但有谁敢否认,蔑视传统的人无法担负新生代复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呢?我们可以用主观去揭示一样东西的美中不足,但不可以将它全盘否定,更不应不屑。请试着想想,为了可以给观众们尽可能好的视觉感受,那些知名的或不知名的演员们在排练厅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又多少次为了一个几乎不会被注意的细节而反复修改、重新排练却毫无怨言呢?我们不能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他们的辛苦,但相信大家都是可以想象的。对别人的劳动成果表示一种尊重,是我们的最基本的回馈。说到节目质量,或许真的不尽人意,节目的形式大同小异,没有看点。相对以往春晚捧红的一个又一个节目,近年来这样的情形也渐渐变少了。这应该是央视春晚的策划团队人们应注意的问题。根据问卷调查显示,更多人愿意看小品类的节目以及歌舞类的节目,这可以使晚会的流程安排更符合观众的需求。相信春晚的正面评论也会更多。而大部分人也认为有更换主持人的必要。的确,对于我们来说,主持群的成员从来没有改动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人失去一种新鲜感,降低关注度。适当地让一些新生代的优秀主持人来接班也未尝不可。如果春晚要传承下去,那这也是要必经的一条路,包括节目的表演者,几乎全部的人更愿意见到新的面孔。希望节目策划者可以多给新人一些机会。当然,在新演员这一部分,近年的春晚出现了“西单女孩”、“民工街舞团”这类的社会基层人民,也出现了“林志玲”、“萧敬腾”、“周冬雨”、“窦骁”这类炫目的明星。这一方面,今年春晚的表现也还算尽人意,但不觉觉得“赵本山”的余力有些不足。尽管他的小品仍关注度最高,但也有所下降。而去年及前年的刘谦的余热还未散尽,不少人表示他们对刘谦的节目的印象最深,虽然不知是什么原因,但刘谦在当红之际暂别春晚舞台不能不说是智者的一种选择。没有落入“春晚”的一种怪圈,实在令人安慰。(2)、关于中年及以上人群
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调查相对顺利些,被调查者相对配合。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央
视春晚”有着自己独特的情结。他们纷纷表示,春晚这一民俗一出现,就完全地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中。每年的除夕夜家人团聚在一起收看央视春晚成了一个不成文的习惯。或许正如他们所理解的那样,春晚吸引和他们的早已不是节目的内容,而是前面所提及的一种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我们为这样的结果很是欣喜。我们明白,一样东西一旦出现,便会出现由发展、盛行到衰退直至完全消失这样的过程。但春晚的传承,也正是依赖着这样一群忠实的支持者,所以才使一台普通甚至偶然出现的晚会具有了这么强的生命力。这是奇迹。但这又不是“奇迹”,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时间总会制造处一些相对持久的东西给人们以纪念,以传承,“央视春晚”便是这样的产物。我们不能确定它未来的去向会如何,但至少它这样辉煌地存在过了,给那么多人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感动,这便是它的历史使命所在。
出乎我们意料的一点是,这个年龄层次的人并不排斥新事物的出现,反而也很喜欢接受新事物。同年轻人一样,他们喜欢刘谦奇幻的魔术,喜欢王菲动人的《传奇》。说不禁令我们惊喜。当然,绝大部分也爱戏剧这类的传统节目。总之,他们的喜好并不像我们原本以为的那样单一。
说不清楚是春晚陪伴他们成长,还是他们陪伴春晚一步步趋向于成长。但显而易见的是,他们彼此都成了彼此成熟过程中的一部分,已不可分割。
他们的热情让我们在被前者练练拒绝后感到格外的感动和温暖。
不过,很多人也对节目中频频出现的变相广告与各大公司的贺电表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还是偏多了一点。
3、案例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路人,对我们的问卷工作也持有不同的态度,以下,选取了几个典型路人的案例:
(1)一位中年男子
在我们说明来意后,中年男子略显停顿后看了看我们的调查表,打趣儿的说:“不看春晚嘞,这有什么好看的,今年打算搓麻将。”虽有一旁的妻子忙着打圆场:“他开玩笑的。”但从那张空白的调查表和男子的言语,其对央视春晚的关注度可见一斑。
(2)两位店主
当我们向这两位店主展示我们的调查表时,他们显得有些感兴趣。于是很认真的对我们的问卷进行了填写,并询问一些有关这次活动的意义。当我们问及今年比较关注的节目时(春晚前),两位店主在粗略浏览节目单后勾填了许多节目,在我们走时还向我们要了一张节目单说要好好研究研究。
像这两位店主这般的重视,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几个,寥寥数人会对节目单进行浏览。
(3)两位老人
在问卷工作将近结束时,我们选择了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在填写完问卷之后,两位老人都显得对春晚有很多话想说。他们表示,看春晚是他们每年过年都必做的一件事,但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很多网络的新兴词汇频现荧屏,而对这些词的意思他们并不十分了解,这是他们在整个观看过程中有些找不到笑点。
四、小结与感想
1、小结
观看春晚,作为一个不算传统的传统,自1983年春晚首次亮相荧屏以来,已陪伴我们风风雨雨走过28个年首年末。每年与家人一起在年夜饭后围聚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已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种凝聚在血液里的传统也开始慢慢消退了。对此,我们进行了一次以“群众对央视春晚关注度”为主题的调查。
本次活动的时间为2011.1.30~2011.2.5,小组成员共5人,于1月26日分配完工作。本次活动分为两部分进行,即春晚前(1月30日)和春晚后(2月5日)。
2011.1.30,本小组成员于上午九时在上林坊集中,兵分两路步入这群众多且年龄层广的区域进行调查,必然,人们对于调查内容褒贬不一,对于条差人员的态度也有好有坏。但我们仍秉着打不死的小强精神逐一突破。
有不少被调查者表示,今年会选择其他娱乐活动代替看春晚。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记得当年费翔的一把热情之火燃烧了整整一个冬季;是否记得邰丽华与聋哑艺术团用《千手观音》带给中国乃至世界的震撼;是否记得赵本山的《不差钱》巧妙地抨击社会,然后一夜捧红了PiaPia的小沈阳„„但我们却遗憾的看到他们对着我们的调查表闷哼一声然后扬长而去;遗憾的听到“春晚啊„„我三四年没看了”这样的话。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春晚报以期待,但这些人中大多上了年纪,或许在他们心里,看春晚已经是与一家团圆齐平,每年必干的一件事了,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位七十多岁的退休教师。同事,他们也表示不少相声、小品中出现的网络用语、新兴词汇对他们来说失去了许多笑点。期间有两位店主对春晚非常重视,不仅认真填写了我们的调查表,还向我们索要了一张节目单。
为期一天的调查是调查人员都身心疲惫,但大家仍将剩下的调查表均分后带回家准备在附近着手调查。我们还去了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对院内的医生护士进行了调查。这些工作在重要岗位的人,有些连大年三十都不能回家过年,他们对于春晚的期待高于常人,这也同于我们的预想,当然也显示出了他们对于团圆的渴望。
春晚后的调查基本与春晚前相同,累却充满着喜悦。
当《难忘今宵》的歌声再度响起,熟悉的旋律在我们的心中勾起了对过去的怀念,更激励着我们重整装备,迈向更广阔的明天。
PS:关于2011年2月13日~20日内的整理、统计与形成报告不算入活动时间内。
2、感想
如今的互联网早已贯穿了我们的生活,而春晚的相关内容更是丰富。网民们积极参与到了这一讨论中来。
许多网友归纳出了今年“央视春晚”的十大流行语来,风靡了网络。但效力上还是不及当年的“不差钱”等经典语录。也有很多人表示怀念那一年的《千手观音》,怀念那一年的感动和震撼。这样的寄语对春晚所有节目策划团队的人员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一些经典是不可超越的了。但注意节目对人的震撼与感悟不得不说是一个号的建议。相信更多的人会无法抗拒这种真实的感动带给人心灵的触动和共鸣。希望可以有这一类的节目出现
在以后的春晚舞台上。
也有许多人专门专注晚会的细节所在,甚至细致到某个演员一个不寻常的眼神,并猜测它背后的潜台词或背景是什么,引来了较高的关注度。还有人关注台下某一位特殊的观众,颇是趣味。更有人大胆猜测以后春晚的动向,解析的颇为到位,令人折服。
总之,更多的是失望的声音,说今年春晚未达到他们所期望的效果。的确,春晚早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超越早已成了一个很艰巨的任务,那样的要求不得不说有些过于苛刻了。时代变迁了,人们开始变得不满足,或许正因为给予了它太大的期望才会觉得失望。春晚的导演俨然变成了最有压力的人了,一边是有限的艺术资源,一边是全国人民越来越膨胀的期待值,真的很令人疲惫。他是个勇敢者,不怕舆论的恶意中伤,因为他同我们一样信奉一个真谛,只为懂的人呈现全部的心血。的确,失望多多少少总有些,但我们更应正视春晚未来的发展趋势,不用自己幼稚的偏见去否认那么多人的努力,去否认中国那么珍贵的传统。
不论人们的反响如何,今年的春晚过去了。再讲起来也应用“历届”来作为它的定语了,但那么热烈的争议,好的也好,坏的也好,都证明了今年的春晚有着足够的关注度。
感谢央视春晚带我们经历了这样一段奇特的心灵路程。
五、建议与对策
纵观本次研究调查,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1.央视春晚相关节目编选人员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突破,吸引更多不同年龄参差的观众。
2.节目的安排顺序应适当调整,让观众可以更好地享受全场晚会的精彩。
3.社会上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相关教育,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珍贵的传统文化。4.面对今年春晚的形势与走向,春晚导演应该适当采取社会大众的意见,听取普通民众的心声,在往后的晚会上体现“老百姓的春晚”这样的概念。
5.人们应该正视自己的心态,积极看待春晚未来的发展趋势,不要一味地存有偏见。6.享受春晚,享受除夕夜的温暖。
六、回顾与反思
2011.1.26 安排人员,分配任务 2011.1.30~2.1进行春晚前的调查 2011.2.2 全体组员观看春晚 2011.2.3~2.5 进行春晚后的调查
2011.2.13~2.20 整理、统计与形成报告
通过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了人民大众对于“春晚”这一民族文化的灵魂与传统的看法,更好地知道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并且学习了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与人进行交流沟通,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如何针对各组员的特长进行分工,也在整理与统计的过程中学习了如何分类,如何更快更迅速地统计,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形成报告等。
但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发现了以下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不够得当、地点选在不够妥善
对于我们所选的自认为人群数量大,年龄层分布的时间和地点,经过实践后发现与预期所想的结果有较大出入。譬如说,刚开始进行问卷调查的时,人数较少,人流不具集中性,无法在一时间搜查到较多的问卷,且年龄大多集中于较年轻的一辈,代表性不够强。
2.组员工作分配不明确,工作量有失公平
鉴于本次活动为第一次的社会性问题调查,在分工上有失偏颇。没有很好的依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分工,无法发挥所有人的长处。并且在工作量的分配上差异较大。针对工作能力上强的组员工作量太大,而有极少部分组员的工作量却太少。
3.调查问卷设计不够巧妙
本次活动时间安排在寒假期间,由于时间,地域的种种原因,关于问卷中的问题没有经过仔细地推敲和讨论。整份问卷大体上没有什么错误,但在一些细节,譬如,年龄的分类等方面有待该进。由于本次问卷的调查对象为路人,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来填写问卷,往往看到主观问题就下意识地不写。
4.统计数据不够到位
本次发放问卷调查表两类,各150份。收回一类调查表(春晚前)132份,二类调查表(春晚后)99份。由于统计人数并未及时统计与妥善保管数据,致使部分数据错误或遗失,且需二度操作,浪费了很多时间。
5分析问题不够透彻
可能是因为能力有限,对一些问题的分析始终停留在某一阶段,不能更深入地去探求,去了解,或者带着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看待,不能做到公正,全面。
针对本次活动以上几点不足之处,在下次的调研中,我们将作出必要的改善,争取下次能更好地完成。
第三篇:文化的力量
文化的力量
杨光
题记:“文化是一股潜在的力量。它可以让你强大,也可以让你腐朽;可以让一个民族兴盛,也可以让一个民族瓦解。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什么样的民族。”
文化,其实是一种精神文明。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成就 体现为它在哲学、文学、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文化应是一种能将民族精神注入民族血液的力量,应是绵延不息的民族灵魂。
据说在欧洲小镇上,居民们引以自豪的事情不是谈论经济的发达和物质水平,而是在历史上的某某时候,某位伟人曾在此居住过,在小镇上留下了他思想的足迹。小镇居民必精心保存其故居,或为之建造 一座纪念堂,恭敬地立上牌碑供人们瞻仰。纪念堂不会因小镇地处静谧、偏僻而荒芜落败,相反会受到镇上世代居民的凭吊与纪念。拜访从不会中断,因为这纪念堂是作为一种文化得以保存,作为小镇的灵魂融入了当地人的血液。这种对自我文化的尊敬与珍视,是能让任何一个外来者在肃穆之下衷心竖起大拇指的。
欧洲这样的纪念堂很多。能“入住”其中的,必是些大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是能支撑起民族文化精神的巨柱,总统之类是没有资格的。文化的力量,使这些祠堂四季充满鲜花,来往凭吊的人络绎不绝;文化的力量,使伟人的故居脱离时光局限而存在,流转出生命之大美;文化的力量,使与之相连的民族精神得以永驻人间„„
当华沙街头的长椅上飘 扬出肖邦空灵动人的乐曲,当卢梭“手”中的鲜花从棺木中悄露绽放,当这些文化已渗透进其子孙的生活与思想,映照出新一轮的辉煌时,在津津品味五千年文化的我们,不觉得有一丝空虚吗?
文化的力量是使人格精神成长,而不应该使民族志趣品味倒退。倘若真是那样,其也就不能称为真正的“文化”。看看如今“偷菜”网站是多么 火爆,低俗趣味的小品又是多么流行„„被现代潮流席卷的娱乐大众,在享受娱乐的同时,可能早已经忘了中华民族还有五千年的文化精神!还有那最本真,最应保留的民族血脉。五千年文化的给予,就这样被我们抛在脑后。当西方人怀着真挚的心在已故伟人的祠堂肃穆膜拜时,无数的中国人还在为自家“菜园”的收获而欣喜若狂。我们没有精神生活,那么民族精神又何以传承? 文化的力量何时能撼动中国人的心灵„„好想在古屋看到檀香缭绕,古琴沉吟„„
文化的力量
孟繁超
作为世界上最早拥有文化的民族之一,我们很早就发现了文化的力量,我们的统治者,也很早就开始致力于驾驭这种力量。
横扫六合,拥有雄师百万的秦始皇了解文化的力量,故而担心有朝一日文化的力量会推翻帝国的统治;千年之后,将“康乾盛世”推到最高潮的乾隆爷了解文化的力量,故而 担心字里行间的几个“朱”字,会激起一次反清复明的狂潮,尽管从他祖爷爷那辈算起,大明王朝已经作古了百年。
可是面对文化的力量,统治者们选择了“温情主义”吗?不!始皇帝焚书坑儒,希望一步到位的解决问题;乾隆爷大兴文字狱,一个说胡话的疯子都要杀,要诛族!他的逻辑是:疯着的时候都能说出这种话,那他不疯的时候会如何作奸犯 科,那还不是可想而知吗?
到今天为止,又过了几百年了,我们今天的领导人们又是什么样的逻辑呢?
网络游戏的暴力文化太可怕了,满世界骷髅不说,还拿头颅当宝物。我们的未成年人们接触了,还不得上街杀人去呀。要是不听我们的给骷髅穿上肉,把头颅换成小方盒,那就是一个字——封!外国网站什么东西都敢登,也不管有没 有政治倾向,这不是把文化传播政治化了吗?让老百姓接触了之后怀疑政府了可怎么办?没说的,封!有人提供代理服务器破坏我们对网络的限制,是何居心?当然还是要——封!有人在网上揭政府的短,那更是毒害大众了,也甭管是不是真的了,直接一并封掉。总之,你网络文化的力量敢影响社会,那就必须得封。
可悲呀!两千多年过去了,统治者们对文化的态度竟然就这么一脉相承到了今天。在我们的心中,文化的力量从来都是被妖魔化的。所以虽然我们发现了文化力量的强大,却没有去尊重、引导它,而是理直气壮的用国家强制力去试图驾驭甚至毁灭这洪水猛兽。
可悲的是,文化的“海德公园”从来就没有在中国这片土地出现过。争取文化自由的斗争从抽象的书本一直打到了 虚拟的网络。似乎文化的力量已经退无可退,被扼住了喉咙。可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文化的力量从来没有被驾驭、毁灭。文化管制的最终结果,从来都是文化本身更加深入人心。当年的儒家文化以及当今的网络文化,都在于文化管制的博弈中获得了无限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并且最终发展成一种统治者们最初就最不想看到的强大的文化力量。不知领导们在力量大到可以让他们自己脸红,可以在亿万民众中引发共鸣的“被”文化面前作何感想。
假若现在醒悟,想必来者可追
文化的力量
任天助
文化,一个笔画不多的词语,却在许多时候举足轻重。轻若浮云的他可以召唤狂风骤雨,柔如江水的他可以掀起巨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只有枪炮,只有金银而没有文化,必将覆亡,因为文化是不可磨灭的力量。
皇皇大唐,何其兴旺。王者风范,八方来朝。是李白杜甫的诗篇,是阎立本吴道子的画作,是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让大唐成了名副其实的盛世。当面 对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唐朝拿出兼容并包的气魄,吸收西域的舞蹈,印度的佛教,成就了无可比拟的时代。当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踏碎了大好河山之时,长城抵挡不住之时,文化成了最强有力的武器。汉语战胜了阿尔泰语与满语,金朝的纨绔子弟纷纷仿写柳永的词句。文化的力量,让文明得以维系,尽管不能改变他的进程,却能助他在兴盛之时走向 巅峰,在危急关头渡过难关。但当历史步入黄昏,新的文明开始向这片土地发起冲击。历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西方的文化轰轰烈烈的崛起,而天朝却关起了大门,视而不见。一时间,文化的力量再次显露,可是这次轮到我们从擂台上摔了下来了。孔孟输给了苏格拉底,老庄败给了伏尔泰,半封建半殖民地就此开始。为了改变,中国有了卢梭式的鲁迅,泰戈尔式的徐志摩,萧伯纳式的曹禺,可怜的王国维只能像屈原一样离开。好在他们确实强大了中国,再次证明文化力挽狂澜的力量。可那时起,我们就开始被同化了。然而迈入新时代,面对一个新的世界,我们又参加了一场新的同化与被同化的擂台赛,我们成为世界文化的一员,为了多级世界向文化霸主宣战。日本的漫画,“韩流来袭”,欧洲 的音乐,都在多元的文化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冷战中,美国在十年年内就有波普风,嬉皮士,雅皮士涌现,而苏联则输在了他“钢铁般死板”的文化里。我们也已处于劣势,迪士尼、梦工厂、福克斯、华纳正从娃娃抓起,让尧之都舜之壤的孩子变成好莱坞的粉丝。但交锋也是融合开始,人家也知道用功夫熊猫讲一个美国故事,来让你接受他的价值观。而我们难道真如撒切尔夫人所说只输出电视机不输出文化吗?唐朝靠儒释道的融合开创了历史,我们不应该用同样的心态迎接机遇与挑战,借文化的东风爬上时代的巅峰吗?还是那句话,别光看GDP,想想文化的力量,是让几千年的历史被同化了,还是让世界走向多元?不言自明,拿出点力量来,让秦汉光华,魏晋风骨,唐风宋韵坚守住阵地,让世人 看看中国的文化力量。
化的力量
高三(9)班 王卉 至今还记得都德的《最后一课》,“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
文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那时的我,还不懂得这句话的含义,只是依稀地开始意识到,一个国家的语言,竟有着如斯重要的地位。
近来看到一篇名为《在母语中生存》的散文,里面谈到张爱玲客居异国,从此失去了聆听者,亦失去了一个作家的根。脱离了文化的土壤,最灿然的艺术生命也不禁要趋于黯淡 了。我忽然又想起都德的话——这一次,充入我脑海的,却是震撼了。
文化啊,每每手持黄卷,轻抚书脊,我都仿佛会看见一条玉的长河,从遥远的夏商时代缓缓流来,途径大汉的雄浑,魏晋的风骨,唐宋的风华,五千年来奔腾不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气势,是何等的震慑心弦,让人在这长河中忘却了自己,“念天地之 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分明看到,儒释道三家融成了炎黄子孙几千年生命的精魂,楚辞,汉赋,唐诗,宋词铸成大汉民族的血肉。是民族创造了文化?还是文化冥冥之中预言着民族的走向!? 我只知道,如今,它们被称作“国学”。搬进了课堂,请进了电视。隔着34寸大彩电的液晶屏,我们终于又在各类讲坛节目中看到了它们——我们熟 悉而又陌生的过去。忽然悲伤到想哭,耳边飘来周国平的自言自语:
“一个人怎样才能拥有一个灵魂? 通过往事。”
往事呵,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便是历史,是文化了吧。可是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忘却自己的过去了呢?
无数次在书店的门口踟蹰,渴望进去,又深怕被满眼花花 绿绿的网络小说撞成内伤;抑或被一屋子的辅导书压的透不过气——可惜,这却是当今书店的两大主题。网上所谓的“恶搞文化”,只让我看到了狂热掩饰下的精神的空虚。毫无节制的开垦,千篇一律的高楼,更像那鳞次栉比的牙齿,一点一点吞噬掉古老文化的风韵,让人感受到溢美之辞背后的急躁与自卑。文化的力量是衰弱了吗?不,不是的,比衰弱更可 怕的,是畸形!
五千年的长河,到我们这里,又将注入些什么呢?难道真的贫瘠到只剩下短信和小品了吗?我多么害怕,五千年奔腾不息的长河,会在我们这里,污染,断流。物质的膨胀,让人忘记了过去,更忘记了自己本应也融入这生生不息的河流之中。
唉,文化啊。何时我们才能找回自己,让这文化的长河细 水长流?
文化的力量
左晓云
我敢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能忍的民族。在浩浩荡荡五千年历史的洪流中,中国人的“忍者精神”已注入每一个国人的血液,并不断发扬光大。中国人向来以谦逊者自居,骨 子里更是透着老庄哲学中庸不争无所为的玄妙思想。我们谦虚婉转,不像美国佬们那样单刀直入说话不留回锋;我们坚持传统的一定是最好的,不像小日本那样忘了祖宗去捧别人的臭脚。我们是有文化的圣贤之人,纵然满脑子的“之乎者也”,但最首要的是:我们能忍!
陶渊明看不惯仕场黑暗,忍了也罢,回家种田去了,自到落了个眼不见心不烦的清 静。苏轼厌倦了点头哈腰的谗媚忍了也罢,小舟一驾,小酒一喝,到山洞去做他的“寂寞东坡一病翁”去了。李白的鸿鹄之志无法实现,忍了也罢,仰天大笑出门去,“天子呼来不上船,但闻臣是酒中仙”!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们,自是继传了“忍”的美好品德,我不与你发生正面冲突,我忍,我有自己的小宇宙可以发泄。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是聪明 人,也有那笨的愚的一根筋的。他们的“忍功”未修炼得炉火纯青,功力自然好不到哪里去,遇到分叉路口,他们只知道寻着正义的方向一条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更有甚者撞得头破血流脑袋都掉了还要“不吐不快”。这不傻吗,就不会圆滑点,忍着点吗?“直肠子”们自己的脑袋掉了也罢,全家人跟着遭殃,谁让你不能忍呢?
现代的社会是和平的社会,我们凡是讲究个“和”字张大导演的鸟巢开幕式表现得最淋漓尽致。中华民族仍旧秉承着传统“忍着”的力量仍旧发挥着它不灭的辉光。
大跃进,大干快进,那黑色的十年让中国人吃尽了苦头,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我们忍了,三年自然灾害,老百姓吃树皮肯草根,我们忍了。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亲人阴
阳隔,生者无家归,经济受重创,我们忍了,中国人民吃苦忍劳的精神尤来以久,我们忍着,重新再来一点点的建设,又能创造新的8%呢!共建“和谐社会”就是要让我们把“忍者精神”发扬光大。我们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政府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不要有反对意见,开会只投赞成票。有想法,想说话吗?不行!你这是异其思维,是不爱国的思
想,忍着忍着,你的不同就被“和谐同化”掉了。有异议吗?你的家庭情况就是达小康水平了,你的收入就是比去年增加了,你的坐骑就是从奥拓换宝马了,北京的房价就是比去年掉下好几个百分点了--------我们忍着不说,笑呵呵的给政府递上满意的答卷,然后告诉自己:我的生活就是比以前好了,看中国、看北京发展得多迅速啊!每年GDP都增长8%呢!
我自豪,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我骄傲,为我们“忍者”精神而骄傲。“忍者”精神之所以能像常青藤是因为文化力量的支持与保护。我们要继续发扬文化的力量,忍住,忍住,因为我们是良民,因为我们是忍者。
第四篇:文化的力量
从解放思想,优化企业资源,加强班子建设、团队建设和品牌建设来实现企业精神
解放思想是弘扬与时俱进企业精神的基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企业精神,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振奋精神、勇于创新。必须确立坚定的信念,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真正把企业与员工结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使正欣企业精神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
班子建设是弘扬与时俱进企业精神的关键。直接影响到企业精神的健康发展。求同存异,加强团结,以身作则,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提高解决现实问题驾驭复杂情况的能力,真正推动企业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同步发展。
团队建设是弘扬与时俱进企业精神的保证。企业精神的载体是企业团队,加强团队建设,一是要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二是要不断加强学习,三是要建立诚信关系,四是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五是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以制度为基础,使团队成员间的信息交流朝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
资源优化是弘扬与时俱进企业精神的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正欣要在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在企业内部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企业实践实现自我增值,使正欣在新形势不断创新发展,继续保持企业不断向上发展的良好势头。
品牌建设是弘扬与时俱进企业精神的目标。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以品牌为手段的深层次、高水平、智慧性的竞争。以优秀的文化去赢得广大消费者、社会公众对企业和产品的认同,从而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赋予品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面对新的更严峻的挑战,为了使正欣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我们必须要在当前一段时间内,以弘扬与时俱进的企业精神为主线,总结经验、整合理念、明晰战略、统一思想、优化资源,切实加强我们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从而使正欣人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正欣新业绩,铸造正欣新辉煌!
答案补充
献礼公司的礼赞
这是企业成长中激情澎湃的一年,这是文化弘扬中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一年,正欣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把企业精神印刻在蓝天之上。完成了文化体系建设的特大工程,创造了公司大年记上又一个奇迹。在这片温暖的家园里正欣人无比勤劳的双手,正穿过未来的智慧之光,把新一轮的希望深情捧起,不断超越自我的神圣使命,激荡着正欣人的壮志雄心,众志成城地掀起又一轮的创新高潮,远大辉煌的理想正在积蓄沸腾,这将又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越。在正欣这面灿烂夺目的旗帜带领下,勤劳果敢的正欣人正夜以继日地,一次次用艰辛和汗水缔造着钢构帝国,尽管形势逼人尽管时间紧迫尽管困难重重,正欣人用自己独特的勇气和信心,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伟大创举——
这是正欣人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无数正欣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永争第一”!总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激励着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压力,正欣人总能稳处钢构浪尖创造历史,辛苦了,正欣的建设者们,你们将,伴着正欣的辉煌未来誉载史册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一个企业最宝贵的东西,是深植于员工心中的企业精神,即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仅反映在企业的团队精神、价值取向和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也反映在全体员工的精神风貌、工作状态、行为习惯中。因此,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
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集中反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做好各项工作的精神支柱,它凝结在制度中、体现在行为上、展现在环境里,并一直伴随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成长、不断凝炼、不断升华。企业文化的功能:一是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目标选择正确,才能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二是导向功能。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正确方向;三是激励功能。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和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迸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那么,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呢?
(一)让员工参与、认同企业文化建设
“在企业管理中凝聚文化,在文化氛围中管理企业”,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员工积极参与并认同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当提到企业文化建设时,往往有些员工认为那是高层的事、领导的事,把企业文化局限于高层文化、形象文化,这是片面的。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高层的一己之见,也并非只是形象文化,而是整个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只有得到大家参与和认同的企业文化,才是有价值的企业文化。良好的文化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在竞争的环境中,我们不仅应该教育员工,培训员工,也要让他们体会到我们的企业文化对他们生活的深刻影响,通过企业文化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对他们工作的认可,以此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使每个成员做出的贡献都会及时得到职工及领导的赞赏和激励,由此激励员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发展而勇于献身,不断进取。企业文化要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首先要征求员工的意见,企业管理者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企业的文化。形成适合自己企业的文化并广泛进行宣传,让全体员工都知道企业文化是怎么产生的,自己怎样做才能把企业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二)用共同的愿景目标凝聚员工
共同愿景应该具备以下特征;能够鼓励成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员工为共同愿景坚定前进的方向。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企业文化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确立共同目标凝聚员工思想,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全体员工就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个目标即是对企业员工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员工行为方向的一种界定。通过努力,员工精神文化逐步形成,概括、总结、提炼而后得到确立,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三)畅通沟通渠道,使企业理念成为员工的行动
企业理念要得到员工的认同,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阐释,企业内刊、宣传栏、各种会议、研讨会、局域网等阵地。领导与中层、领导与员工、中层与员工、员工与员工沟通渠道要畅通,要让员工深刻理解企业文化是什么,怎么做才符合企业文化建设。如果员工不能认同企业文化,企业就会形成内耗,虽然每个人看起来都很有力量,但由于方向不一致,导致企业的合力很小,在市场竞争中显得很脆弱。从长远来看,只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四)共同建立人性化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企业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企业做强做大。只有员工都热爱自己的企业,认为只有自己的企业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会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
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能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智慧,实现员工全面发展。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其根本性的意义在于确定人的中心地位,培养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从而达到人企合一的最高境界。优秀的企业文化最终都会通过企业中的人表现出来,因此,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是否体现了人的价值,已成为衡量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建设一种环境,使企业中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着力营造以依靠人、关心人、塑造人、激活人为核心的文化氛围,培养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企业文化,为他们搭建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要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在宣传弘扬企业核心价值观,把核心价值观作为员工学习培训内容的同时,还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召开核心价值观座谈会、开展主题征文和演讲等,引导员工深刻理解企业核心价值观,做到人人皆知,入脑入心,形成企业统一的价值体系。同时还要大力培养具有企业特色的爱心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廉洁文化、诚信文化、执行力文化等专项文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和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主体作用,开展企业文化理念征集、提炼、总结、宣传和贯彻工作,并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在文化管理中提升管理效能,使企业文化建设紧密融入企业中心工作、融入企业管理实践,以共同的价值凝聚人心,扎实推进企业方方面面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组织开展企业文化考察活动
为推动“建设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开阔广大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视野,深入了解大型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情况及成果,我院近期组织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赴海尔集团开展考察活动。本次活动由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春城,院纪检组组长、工会主席李永河带队,各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30余人参加。
院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走进海尔,以参观学习、企业文化座谈会等形式,与海尔进行了面对面直接、深入地交流。通过考察活动,全面了解了海尔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创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把创新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难的是创新之后的再创新,并对照、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深入思考怎样实现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创新,让“创新”深入人心,让所有员工都认识到必须战胜自我去创新,从而推动我院实现跨越式发展。
富达公司开展读书思廉活动
为深入开展党风党纪廉政教育,促进“建
设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廉洁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弘扬优良作风,8月30日富达公司开展了“读廉文、思廉政、树形象”为主题的读书思廉活动。
公司先后购置《权力有极:新世纪反腐倡廉教育宣讲记录》、《裂变与预防——提高年轻干部拒腐新论》、《从政提醒——党员干部不能做的150件事》、《中华廉政文化读本》等优秀教育读本,供每名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研读,通过座谈会的形式相互交流并撰写读后感,同时在《富达公司简报》开设“读书思廉”专栏,陆续刊登优秀的读书心得。
公司通过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发挥了廉洁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使“干事、干净”廉洁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提高了干部员工的廉洁从业意识。
力学所创新活动载体 推动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组织学习《走向辉煌》。为进一步开展好“建设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力学所与北京电视台取得联系,并获赠该台尚未公开发行的《中华文明大讲堂》栏目《走向辉煌》系列讲座光盘。该讲座为北京电视台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力作,以全新的视角揭示了中国的革命历程,极有震撼力和感染力,力学所组织员工进行了学习。为感谢北京电视台对力学所工作的大力支持,党组织书记崔赤特赴北京电视台,向《中华文明大讲堂》栏目赠送了锦旗。
召开“追寻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争当电网先锋”活动启动大会。8月27日,力学所召开了“追寻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争当电网先锋”活动启动大会。本次大会结合“建设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与党委“创先争优”主题活动,旨在增强广大员工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加快推进力学所可持续发展。会上,崔书记介绍了调研与本次活动启动准备、分组学习、交流学习、总结提升四个阶段的活动方案,并宣布活动启动,提出了相关要求。同时,为前一阶段“企业文化小故事”和“企业文化漫画”征集投稿者颁发了纪念品。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还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把这两段话运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企业文化与企业改革、企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建设企业文化,就成为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现在我国的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企业改革,归根结底是要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增强企业的活力。实践已经证明,如果仅是就改革谈改革、就经济抓经济,不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放到重要位置,不实施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就会缺乏战胜困难的凝聚力和精神动力,也就不能主动迎接和经受市场经济的新挑战。
我们企业的发展,需要各种推动力。企业文化无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推动力。没有好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发展同步进行,就不能称其为现代企业,企业就不能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同样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因蕴涵的文化层次、服务水平的不同,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特别是在现代市场中,产品的营销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文化的融合和认同。只有既能创造产品、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创造现代企业文化的企业,才是具有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的企业。实践也证明,凡是搞的好的企业,其成功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它视为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企业重视文化因素在生产经营中的能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经济和科技实力的作用,就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文化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的精神、经营之道、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是企业享有的、特有的、无形的、能动的精神财富,时时刻刻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建设好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对外,可以形成市场的竞争力。现在国有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如何大力开拓市场空间。我们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使现代商品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使科技文化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越来越大,就应突出企业形象、企业信誉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发挥这个无形资产或者资源的作用,从而使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开拓市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不断扩大自己在市场中的空间。
企业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是树立新观念。包括树立法制观念、市场竞争观念、质量第一观念和成本效益观念等。特别是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都要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办好企业,离不开法制的引导、促进和保障。而法律的有效实施,又有赖于人们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和提高。法和道德既相互联系又互为补充,办好企业还要有明确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使员工具有与企业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意识,理解、支持、主动地参与改革的意识,当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人。
第二是培育新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无形力量,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企业基本信念、目标和理想追求。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要特别培育企业新精神,把企业的经营之道转化为全体员工的理想追求、奋斗目示和精神动力,以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搏击风浪的能力。“团结、高效、学习、创新”正是适合我们三公司改革和发展企业精神。
第三是搞好新规范。企业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具体的规章制度来调整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搞好行为规范,以保证企业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在一些企业中,“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想主人事、干主人活、尽主人责”已成为员工群众行为规范。
第四是塑造新形象。市场经济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形象的竞争。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信赖,更有利于占领用户和消费者的心理市场,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内增员工凝聚力和外争企业知名度上下功夫。这就需要通过一整套企业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向社会公众展示企业的个性特征,包括领导群体、员工队伍、改革发展、企业标识、法人信誉等,从而建立企业的崭新形象。第五是打造新品牌。在市场经济的新情况下,品牌就是信誉,就是形象,就是竞争力,就是占有率,就是市场。麦当劳、肯德基联锁店遍布全球,靠的就是品牌的影响力、竞争力。我们三公司要跨越式发展,也离不开品牌意识的树立和杰出品牌的创造。
第六是培养新人才。人才资源是企业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人才高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高点,市场对手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竞争。注重企业人才我们要:用好在岗的。充分挖掘现有的内部资源,人尽其才、发挥作用;留住有用的。取其所长,在使用上、感情上、利益上、企业氛围上留住人;引进急需的。特别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人才,从外部引进,如技术、管理人才等;培养后备的。从企业长远出发,可持续性发展出发,为未来的需要,前瞻性培养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以改变建筑企业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安置富余的。通过内退、协解、转行、转岗等多种方式,做好富余人员的安置工作,这不仅是对富余人员的负责,也有利于现有人才队伍的稳定。同时在人才选拔机制上,要打造人才公开招聘、公平使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
第七是开发新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企业发展空间多大,取决于科技实力有多大,所以企业必须十分注重科技开发。在思想观念上要牢牢树立科技生存观、科技发展观。坚持把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计;坚持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坚持把科技人才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来培养爱护;确保企业装备、技术、人才的科技含量。
第八是开拓新市场。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开拓更宽更广的市场,各用所长、各取所需,通过有限参与、分包等各种方式合作,达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共赢的效果。
实践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建设独特的企业文化,走创新发展之路。在观念上创新,在企业品牌上创新,在人才机制上创新,在科技管理上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走健康发展之路,走科学发展之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真正把企业文化建设好,企业才会真正兴旺发达,永久不败。三公司将进一步努力,在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品牌形象上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走创新、发展之路,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中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迎接新的挑战!
第五篇:文化的力量
一句话谈营销:1361
“一切资源终将枯竭,唯有文化生生生不息!”、“除了妻儿,一切都可以改变!”人无思想,如行尸走肉,企业无文化,加快消亡。纵观优秀的公司,都是建立在思想、文化、理念的基础之上的,先进的思想产生先进的行为,先进的行为产生先进的结果!公司规模再大,没有思想文化,就会僵化,就没有生命力和活力。公司规模再小,有思想文化,就会活化,就有生命力与活力。塑造符合企业、行业、时代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推动企业不断进步与发展,实现企业的基业长青。南方略咨询公司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推动公司发展的有价值的先进文化。1—3—6—1文化价值体系,是南方略思想价值文化中闪闪发光的珍珠。培养1个能力,践行三个核心、发扬六业精神、找到1个未知。① 一个能力——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第一能力,学习能力是终身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能力)
② 三个核心——思想、员工、客户(思想是南方略的核心科技,要有思想;员工是南方略的核心资产,要造就员工;客户是南方略的核心财富,要成就客户)。
③ 六个核心——敬业、专业、职业、商业、事业、伟业(没有敬业,哪有专业;没有专业,哪有职业;没有职业,哪有商业;没有商业,哪有事业,没有事业,哪有伟业)。
④ 一个未知——找到一个未知的你(挖掘员工潜能,找到员工未知的自己,实现员工人生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