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产品追踪体系建设的实践

时间:2019-05-13 13:4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机农产品追踪体系建设的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机农产品追踪体系建设的实践》。

第一篇:有机农产品追踪体系建设的实践

有机农产品追踪体系建设的实践

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和强劲的市场趋势,已引起世界关注,为了确保我国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市场的信誉度,在有机农产品生产全过程中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追踪体系是当前有机农产品开发的重要问题。所谓追踪体系也就是一套完整的可溯源保障机制。即当在有机生产、运输、加工、储存、包装、销售等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时,依照追踪体系的相关记录向上追溯,可找到问题产生点的过程。追踪体系是由一整套记录所组成。为了确保追踪体系的有效性,应记录有机全过程中的每个关键环节。如:原料采购单、收据、原料检测报告、出入库单、生产者批量号码、制造记录、包装记录、储存记录、销售记录等。完善的追溯性体系可以帮助生产者在产品出现问题时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所以追踪体系的建立及可追溯性也是有机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我国第一个有机产品是1990年由荷兰有机认证机构SKAL认证的有机茶,从此揭开了我国有机农业的序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有机茶的开发,提升了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一些有机茶的管理模式在茶叶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有机农业要求有机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跟踪审查体系和完整的生产与销售的档案记录在我国正在实施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根据有机茶生产和认证实践的体会,就有机农产品的追踪体系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有机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茶叶作为一种富含浓厚传统文化色彩保健饮料,质量安全成为第一要素。由于有机茶是一种卫生、安全要求最严格的茶叶,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有机茶从茶园种植到消费者茶杯,其中要经过好几个环节,只有每个环节的质量安全不出任何问题,才能保证有机茶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有机茶生产单位、加工单位、营销单位及有机认证单位都十分重视和关注有机茶质量链中每个环节的质量安全关键因素,即使如此,在不同场合,有机茶质量安全问题的隐患常常总是存在。有效的可追溯系统能够准确查找出隐患的存在,缩小有机茶质量问题的范围,提高有机茶质量安全的可靠性和有机茶的真实性,例如在某市场抽检到某有机茶有农药残留,就可以利用完整而有效的追溯系统进行溯源,准确有效地查找农药残留物来自种植、加工、贮存、包装或流通的那一个环节,如果种植环节上有问题的还可以追溯是环境问题还是投入物的问题等。这样可以把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可以正确处理顾客的投、申诉,可以对有机茶生产过程的不合格项进行改进和预防,这样才能保证有机茶从“茶园到茶杯”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才能确保有机茶可持续生产和发展。完整而有效的追溯系统还可以有效地分辩真、假有机茶,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因此,国家对有机茶质量安全可追溯性系统建立十分重视,无论在我国有机茶行业标准或是国家有机产品标准,都有明文规定,在从事有机茶或有机产品生产时,都要建立完整有效的可追溯系统。

二、有机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的内容

有机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的目的是保证有机茶的质量安全。因此,追溯系统必须有“有可追溯性”。根据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的定义,可追溯性是指“通过记录的标识追溯某一个实体的历史、用途或位置的能力”。这里所指的“实体”可以是一项活动、一种措施、一种过程、一个产品、一个机构或一个人。据此,在《有机产品》GB/T19630.4-2005管理体系第4.5项“追踪体系”中指出,“为了保证有机生产完整性,有机产品生产、加工者应建立完善的追踪系统,保存能追溯实际生产全过程的详细记录(如地图、农事活动、加工记录、出入库记录、销售记录等)以及可跟踪的生产批号系统”。所以良好的有效的可追溯性,必须有良好的、完整的跟踪系统。只有良好的跟踪系统才能达到可追溯性。因此有机茶质量安全可追溯性系统建设应包括真实的跟踪和有效的可追溯性两个一正一反的管理体系,其具体内容应有:

1.过程记录

质量运行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是可追溯性系统建设中的基础信息,在有机茶质量系统运行之前,应根据各项质量运行操作规定,事先设计好记录格式、内容及其有关事项等,经审核确认其具有可追溯性后才可投入使用。各项活动的原始记录必须真实、及时、详细、清晰、规范。原始记录必须签署记录者及时间和审核者及时间。

2.记录管理

有机茶生产单位对有机茶质量运行的所有记录必须进行妥善保管,实行“二统一专”的管理制度,即统一编号、统一保管、专人负责。并制定《记录管理控制程序》,按规定程序和范围进行查阅,但所有有机茶记录应不得外借。

3.产品标识

食品标识是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最重要的管理信息之一。按有机产品国家标准,有机茶也要按国家有机产品规定进行标识。根据有机茶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分析,可产生青叶、半成品、粗制品和终端产品四种有机产品,不同产品标识有不同的要求,如青叶产品标识必须反映产地、品种、采摘时间、采摘标准及等级等,半成品及粗制品标识必须反映不同工段的工艺过程及工艺条件,终端产品必须加施认证机构标志和国家有机产品标志,必要的时候还要加施防伪标志。对有机茶不同阶段产品的标识可以在有机茶质量运行活动过程中将其全部信息标识在产品上,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机活动信息链,为可追溯创造良好条件。

4.建立数据库

有机茶从业单位,要建立有机茶跟踪记录和标识管理的数据库,使消费者在不同场合和市场上购得的有机茶将包装上的编号、编码及其他相关的信息资料输入计算中可以直接查询这批有机茶产品的有关信息,从茶杯溯源到茶园,了解其生产、加工、贮运、营销等质量运行的全过程,以提高茶叶消费者对有机茶信心和安全感。

5.风险评估

有机茶从业单位要建立有机茶可追溯性系统风险评估制度,采用抽样内检的方式,假定质量运行某一批产品(如原料、半成品或终端产品)出了某质量问题,采用已有记录信息资源进行追溯,找出质量问题出自那一环节或那一工段,以评估本单位所建立的跟踪系统对质量安全可追溯性的风险程度。质量安全可追溯性风险评估每年要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通过风险评估可及时发现跟踪系统的脱节点及薄弱环节,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6.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有机茶质量运行跟踪记录的完整、及时、真实、可靠和可追溯,从业者必须在有机茶质量安全运行全过程中建立系列的过程控制程序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加以保障。如有机茶生产、加工、贮运控制程序,记录管控制程序,投入物采购和领用控制程序,内部检查控制程序,平行生产控制程序,环境质量控制程序,产品标识控制程序,信息查询控制程序等等及相关的制度加以保障。

三、当前有机茶生产可追溯系统的主要问题

有机茶是我国有机产品中惟一有行业标准的产品,无论是《有机产品》国家标准或是《有机茶》行业标准中,都有明确规定,从业者都要按标准规定要求建立起可追溯的跟踪体系。在有机茶生产实践中有不少单位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作好农事、加工、营销记录。中农质量认证中心的认证检查实践中发现,这些记录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距可追溯性规范性要求仍有一段距离。综合起来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认识问题。由于过去生产常规茶叶尤其是以传统农业方式生产茶叶,许多从业者都没有作什么“农事”记录和什么“加工记录”,而有机茶生产要求从业者在生产、加工、贮运等活动中要全面、及时作好各种记录,一方面没有习惯,另一方面记录到底有什么作用认识不清,认为这是多此一举,是无所谓的事。因此对生产记录不重视,有许多单位根本没有记录。由于有机认证要求有各种记录,出于无奈和应付,只得根据当事人的回忆临时“赶制”和“编写”记录,这些记录自然意义不大。

其二,可追溯性问题。有许多有机茶生产者,确实也及时如实作了记录,但记录不规范,内容简单,连接性差,并缺乏及时的风险评估,使记录在质量运行过程中有许多断链和脱节现象,因此可追溯性差,如发现有质量问题无法进行溯源。

其三,管理问题。现在许多有机茶生产单位虽作了记录,但还都没有制定有机茶记录控制程序文件和有机茶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控制程序文件来规范有机茶质量运行活动记录和追溯。因此有机茶的记录时间、形式、内容、保存和借阅等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是谁记录、谁保管,记录是有的,保管分散在某个人手中,没有统一编号和保管制度,在追溯时费时费力,大大加强了可追溯的难度。

四、建议

1.提高有机茶从业者对追溯系统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有机茶大多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茶农传统农业生产意识较强,即使是已从事有机茶生产者,但现代有机农业意识薄弱,对有机茶生产质量安全的风险观念不强,对质量安全运行过程记录的必要性和对有机茶质量安全可追溯性缺乏认识。建议有关部门多多举办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班,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有机茶从业者和操作人员对这一方面的认识。

2.加强有机茶可追溯性体系研究

随着有机茶生产发展和扩大,越来越多的有机茶将进入市场,为了防止假冒和保证有机质量安全,使消费者能真正获得有机茶是当前有机茶产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目前有机茶虽有许多保障措施,但市场上瑕疵、变质、假冒有机茶依然存在。这与当前有机茶生产环节多,加工层次多,营销网络多,特别是可追溯系统体系薄弱有关。建议有关部门立项开展“有机茶质量安全可追溯性信息系统研究”,建立示范工程,结合当前的市场准入制、产品标识制、产品召回制、有机茶专卖店(柜)制和有机茶交易证书等,采用全国有机茶信息资源共享,环环追溯,从源头抓起,保证有机茶的质量安全。

3.完善和规范有机茶跟踪记录管理

农业部颁布的NY5196-2002《有机茶》是我国唯一的有机产品的行业标准,其中6.6跟踪检查项中指出“建立从种植开始到贸易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文档资料及质量跟踪记录系统,供发现质量问题时进行跟踪检查”。但如何作好质量跟踪记录却没有描述,因此各地作法不一,形式多样,不规范。我国有机农业是从有机茶开始的。当前,有机茶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有机农业的领头雁,有机茶应不断完善质量跟踪记录和可追溯系统的管理,为我国其他有机产品作出榜样。为此,建议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人们和专家组织编写《有机茶跟踪记录指南》,使有机茶质量跟踪记录统一化和规范化,为进一步实施科学的有机茶信息系统化和可追溯性条码化管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SN/T1443-200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2.NY5196-2002〈有机茶〉

3.GB/T19630.4-2005《有机产品·管理》

4.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水果、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1.0版

5.方炎、高观等“我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研究”,《农业质量标准》2005.2,P37-39

第二篇:2016农产品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2016农产品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环境,培育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诚信意识,根据《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诚信体系建设作为加强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分工合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进一步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行为,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经营秩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目标任务

2016年全面推进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力争年底前,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评价分级管理模式,力争将60%以上的“三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我市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及农资经营单位的整体诚信水平。

1.取得“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合作社)分批纳入诚信体系建设范围,使参与诚信体系建设的企业(合作社)达到100家以上; 2.A、B级企业(合作社)达到80%以上; 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96%以上;

4.禁用农药、兽(渔)药和有毒有害物质在食用农产品上不得检出; 5.诚信档案完整规范。

三、工作内容

(一)完成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和归档管理。对入选的农产品生产和经销企业进行信息采集和归档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档案样式详见附件1)。信用信息包括:

1、基础信息。是指企业、合作社登记注册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企业类型、经营范围等信息。

2、资信信息。包括:企业取得的资质等级、资格审批、资格核准、审核、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及其年检、年审情况,对企业专项或者周期性检验、检测、检疫的结果等信息。

3、良好信息。包括: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受到市级以上行政机关表彰的、通过质量标准认证或者产品被列入国家和省市免检范围的、被认定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或知名商标等信息。

4、警示信息。包括:企业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生产事故的、未通过法定的专项或者周期性检验等行政机关和有关部门认定有违法行为受到处罚记录的记入警示信息。

(二)开展质量信用评级。按照《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考核表》(详见附表2)中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评价内容要求,组织对农产品企业(合作社)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等级。对参与企业(合作社)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年终按标准进行综合评价。每个企业(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总分为100分,按分值对应从高到低评出A、B、C、D四个质量安全信用等级:每个方面每个小项都有对应分值。综合评分在90分以上为A级,80至89分为B级,60至79分为C级,59分以下为D级。A级为诚信,进行简化监督,每年2次;B级为守信,进行常规监督,每年4至6次;C级为基本守信,进行强化监督,每年6至10次;D级为失信,进行相关处罚,不合格农产品不允许进入市场流通。对获得A级的企业,在政策扶持上给予优先考虑、优先评级,连续2年评定为A级企业的授予“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企业”标牌,并在新闻媒体上公示。对确定为C、D类诚信等级的企业(合作社)提出警示,由技术评审小组负责帮扶整改。对已取得A、B级诚信的企业(合作社)如发现有违规行为,立即取消诚信称号,并在农网上公示,本内不得参与诚信等级评比。

(三)开展失信惩戒。对连续两年以上被评为D级的企业,按照《市2016年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方案》要求采取“黑名单”制度,在“诚信网”上予以登记,终身不得涉足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业。对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终身不得参加系统信用评级。

四、任务分工

1、各县(区)农业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资经营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档案的建立,信用信息的收录以及诚信档案的动态管理。

2、市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负责指导县(区)农业部门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诚信档案。

3、市农委农业执法支队负责指导县(区)农业部门建立农资经营单位诚信档案。

五、工作程序

(一)农产品企业(合作社)提出书面申请。在宣传和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农产品企业(合作社)根据本行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量化评分的基本内容,对企业(合作社)自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硬件设施等进行初步自查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向所在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同)申请,提出申报相应的级别。

(二)监管人员现场监督指导。县(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农产品企业(合作社)申请后,安排监管人员对企业(合作社)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和摸底调查,掌握企业(合作社)的现状,指导企业(合作社)加强软、硬件建设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到位。

(三)技术评审小组进行现场评审。县(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现场检查结果,对符合评审条件的,组织技术评审小组深入农产品企业(合作社),按量化评分标准进行考核评审(要求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参加),并向企业(合作社)反馈评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限改意见。完成现场考核评审工作后,在5日内写出技术评审报告,报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审定。

(四)等级认定和公示。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接到技术评审小组的报告后,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进行审定,将审定的A、B级企业(合作社)报市农委。市农委组织有关人员对县(区)评定的A、B级企业(合作社)进行核查,对确定为A、B级企业(合作社)的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市农委下发认定文件,认定结果报有关部门备案。

六、工作步骤

1、部署准备阶段(2016年4月)

各县(区)农业部门按照本方案的要求,成立领导机构,制定本地区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2、具体实施阶段(2016年5月-2016年11月)

(1)诚信档案建立。各县(区)参照附件1提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档案样式》,确定5-10个农产品企业(合作社)开展试点,进一步完善量化评分标准,理顺工作程序,完善档案管理,总结试点经验。

(2)信用信息录入。各县(区)农业部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及时收集和录入各监管对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信息。

(3)信用等级运用。逐步建立农产品和农资经营单位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制度,对守法诚信单位要给予正面宣传报道、并在资金和政策扶持方面予以倾斜;对违法失信单位,要及时提示、警示其信用状况,通过失信曝光、分类监管和市场退出等手段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对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要实行顶格处罚;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4)诚信档案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档案为永久性保管档案,各县(区)农业部门要建立诚信档案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加强对档案的动态管理,确保信用信息真实有效。

3、总结提升阶段(2016年12月)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重点总结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和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档案,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标准、信用评价、信用征集、信用运用等工作,推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深化。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已列为2016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内容,各县(区)农业部门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同时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技术评审小组,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等级的考核评审工作。

(二)加强监督管理。要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规范,强化监管管理,将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治劣与扶优、监管执法与技术指导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对企业(合作社)进行风险分析和诚信等级评定,形成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三)加大检查指导。各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属相关单位要加大对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检查力度,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对发现的问题要指导相关单位整改落实,确保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效果。

(四)加强舆论宣传。委属各相关单位和各县(区)农业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宣传活动,积极倡导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合同、守信誉、依法经营,在行业内逐步形成“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浅谈如何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如何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作者:张根良1 刘新发 高敏 钟吉林 钟瑞锋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7期

摘要:本文论述了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目前我国农业污染、农产品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多宝鱼、海南问题豇豆等事件的发生,对人类的健康已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如何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我国当务之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需要从源头抓起,这就要求各县(市)抓好当地的农产品生产,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以解决农业源头污染问题。2006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开始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出台为县(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对县(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关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为强化县级政府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尽快构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城乡居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现提出意见如下。1 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提出的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共八章五十六条,其中多次对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规定“县(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特别强调了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切实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

(2)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的需要

县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迅速,目前各县(市)关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申请如火如荼,这就需要县政府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包括统一品牌和标准、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投入品管理、统一技术咨询服务、统一检测和销售等。新上的基地建设项目要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进行建设和发展,加强生产过程的监管,严格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生产过程中做好投入品使用记录,建立记录档案,实行严格的环境监测评价。

然而县级的农产品生产环境不容乐观,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一是一些农民没有按照生产规程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二是农药、肥料等超量施用、施用时期、施药方法不当造成人畜直接或间接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三是三废排放、污水灌溉等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堪忧。县级农业部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面狭窄、手段落后,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执法体制不完善等问题突出;很多县农产品质量安(下转第153页)全检测无专门的机构,农产品生产分散且规模小,对生产过程质量监控难,生产者的标准化意识薄弱。这就迫切需要县级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3)县级本身特点属性决定

县级作为基层单位,要接受和完成上级一系列的对农产品的产地检测、农产品品质的检测,是最前沿的阵地,它的工作力度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把关问题。目前全国各省已建立了280多个农产品检测中心[1],但是农药残留问题还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基础薄弱,检测技术落后,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使许多认证后的品牌出现名不副实的现象,引发公共健康危机和突发性中毒事件,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要做到从源头抓起,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面监管,就必须建立健全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县级农产品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民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生产技术落后。由于农民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生产者的农产品安全意识不强,掌握的生产技术不全面,导致不能很好地掌握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甚至使用违禁农药。在生产技术上,仍有很大一部分生产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使用方法和技术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应用未得到普及。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

(2)工作经费不足,体系建设人员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涉及的面广量大,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等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经费。然而一直以来,县级(如高台县等[2])在这些方面的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工作。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缺乏及政策法规不到位等原因,从而影响了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

(3)基层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群众安全意识薄弱。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出台后,虽然各县政府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宣传,但一些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了解还不够,依法组织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群众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

(4)执法主体责任机制不完善,缺乏联动性。县级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检查方面,布置尚不合理,缺乏统一的执法部门和执法管理机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职责不清、监管混乱、执法主体不明的局面。例如在对农资市场检查时,有农业、工商、质量监督、公安等多个部门参与,经常业务分工不清,长此下去,势必造成执法混乱、责任混乱、市场混乱。县级农产品体系建设的建议

(1)确立指导思想,明确主要目标

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首要任务是要明确指导思想,以及确定体系建设工作的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现行农业法律法规为基本框架,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效实施为基本目标,加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主要目标:根据各县基本县情,用若干年时间,使县、乡(镇)、生产单位构建和完善一套精简统一、布局合理、职能明确、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包括检测检验体系、安全监管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规范化流通体系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覆盖全程。

(2)成立领导小组,确保经费充足

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县级政府要高度引起重视,加大经费投入,必须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和组织开展工作,并追究领导责任,才能确保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促进农业发展。领导小组一般以分管农业副县(市)长为组长,以农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以农业主管部门相关站办工作人员为成员,统一领导和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工作。

(3)制定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制度

制度是行动的准绳,只有建立制度,才能“有法可依”。《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确立了八项基本制度,包括:农产品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第3、4、5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强制实施制度(总则第八条和第二章全部)、农产品产地管理制度(第三章全部)、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追溯制度(第20、25、33、37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第39条)、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第40条)、农产品质量安全分析和评估制度(第6、7条)、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第七章全部)。各县(市)可以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制度和本县情况具体制定适应本县特点和要求的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

(4)申请项目资金,建立农产品检测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中,农产品检测是必须的。县级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向上争项目争资金,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县情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检测站,使之具备基本的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

(5)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农产品体系建设中,农产品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加强监管,可以有效预防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保护公众生命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是法律赋予的职责,也是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要包括农业投入品动态监管、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规范化流通、农产品市场准入等方面。县级农业监管部门要建立相关方面的监管制度,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对农产品在各项环节中的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

(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培训

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重点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形成一支以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为骨干,乡村农技员和示范大户、农业企业科技人员为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推广队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和农业生产者的整体素质。展望

当前农业要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着力转向“绿色、高效、现代、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既是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增产增效的具体体现;既是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王冬霞,张美玲,王瑞霞.浅议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年3期

[2] 濮小英.高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状况与对策.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年16期作者简介:张根良(1983-),男,浙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办公室文秘和农产品检测工作

第四篇:新型有机绿色农产品

新型有机绿色农产品

近几十年,中国人口剧增。人口的剧增加大了对食物资源的需求。而工业的兴起,使大批农民工涌入工厂工作。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增加致使耕地荒废,粮食蔬菜的产出不增反减。

在我的家乡,也出现大批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现象。家里没了壮丁,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于是家里大批肥沃的土地因没人耕种而荒废。

当然许多人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许多大型农场专门生产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但许多人为了追求产量而忽视了质量,出现如蔬菜残留农药超标、猪肉含有瘦肉精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问题。

鉴于此,我决定回家乡好好利用这肥沃的土地生产绿色的蔬菜和猪肉。

一、产品介绍

21世纪,人类已解决温饱问题,追求健康养生是人类生活的重头戏。吃得健康才能活得健康,人类的吃由“饱”到“好”就要求我们生产出健康的食品。

我的家乡澄江镇至今还没受到任何工业污染,辖区总面积219平方公里,其中农业耕地面积11000多亩,山林面积达26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85%。交通便利,同高速、国道、铁路。人们的生活用水是山上引来的山泉水,泉水甘甜无污染且源源不断,可以很好地解决农田生产用水的问题。而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荒废耕地,又为我们低租金开展大型农场提供了可能。

我的绿色农家园,“人类的第三地——绿色养生之地”是利用利用生态循环和生物链,使能量最大化利用,种植蔬菜及蓄养肉猪。

(一)绿色蔬菜

人口增加导致人类对食物的需求量的急剧增加,而随着科技发展,运用科技解决食物资源发展的十分普遍,相应的太空椒、转基因水稻、转基因大豆等一系列的转基因食物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但科学家都无法说明转基因食物是否潜在危险,又怎能叫人吃的放心呢? 另外,为了最求高利润,种植户施用大量的农药及肥料,直接影响蔬菜的安全性及蔬菜的美味。

鉴于此,我的农场拒绝种植转基因蔬菜,拒绝在蔬菜生长的时候使用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品,而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还会种植反季节蔬菜。施用化肥的蔬菜虽长得快,但却不及施用农家肥种植出来的菜那般甘甜清香。所以我农场种植的蔬菜不施任何化肥农药,而是利用野猪排出的尿液及粪便这些农家有机肥料发酵后去肥沃蔬菜,野猪的粪便作为底肥,猪的尿液用作辅助肥料,直到蔬菜采收之日前一个星期只浇清水。当然,在蔬菜生长的整个时期都不施任何农药。

而农场的设施则是用现代化的。农场不需人为去浇水,在地上安装自动喷淋器可按需要喷洒清水冲淡的肥料和清水及其喷洒范围,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工费用,具有一劳永逸的作用。

种植前先对农田进行区域划分,每个区域在特定时期种植特定蔬菜,待进入另一个期间则种植另一种蔬菜,这样有利于肥料的各种的充分吸收,还可减少发虫率。另外,猪圈环农场建设,有利于肥料的取得和有便于肉猪的食物的取得。

(二)安全猪肉

为了给蔬菜提供充足的肥料,农场还畜养肉猪。当今许多猪肉商为了需求高利益,给猪喂食瘦肉精、有害激素等有害化学物质,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力。而现在市面上几乎都是喂食饲料长大的猪,这样喂出来的猪肉的味道寡淡且腥臭味很浓,不像传统喂养的家猪的肉那样美味安全。

鉴于此,我的农场决定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肉猪一般饲养三个月就可以宰杀。幼猪的主食为自制发酵饲料粥,长大到一个月后,喂煮烂的菜叶、糠、米饭和自制发酵饲料另外,新鲜的菜叶也是肉猪喜爱的,所以,在肉猪两餐之间喂食新鲜菜叶会增加猪体内的维生素。自制发酵饲料成分为:大豆、地瓜、玉米、玉米秸秆、花生等通过干燥磨成粉配成一定比例发酵而成。农场里的野猪不喂任何市场上的饲料。

在科学喂食的基础上,农场还会圈一个猪的活动范围,在天气好的时 将猪放到圈出的地方晒晒太阳,让它们只有奔跑,自由啃食地上的杂草。这样有利于促进肉猪长瘦肉同时减少得病率。

养猪场也采用现代化。建造饮水台解决猪的饮水问题,定期自动给猪棚打扫冲洗喂食等。建几个蓄水池分别用来储蓄山上引来的山泉水和肉猪的尿液及冲洗猪棚后的脏水。

二、市场前景分析

由于有机蔬菜不施用化肥农药,所以蔬菜产量较低,市面上的有机蔬菜少而贵,对于消费者来说可遇而不可求。同样采用传统喂饲方法饲养出来的安全猪肉更是凤毛麟角,传统的喂饲方法产量很低,但同蔬菜一样,营养价值会很高,且美味。

(一)绿色蔬菜

因为市场上的大部分蔬菜都是以化肥作为肥料,真正完全施用有机肥料的农户少之又少。而且农药的普遍使用引发出一系列安全问题。在这个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解决温饱已不再是问题,而追求健康养生已逐步成为人们的普遍思维。所以,无毒无害,绿色健康才能与人们的追求达成一致。

蔬菜可以说是每家每户的必需品,吃饭必须有菜,而中国人口众多,所以对于蔬菜的需求量也很大。现在城市的市场上卖的蔬菜一般都是大型农场种植出来的无机蔬菜,而城镇市场上卖的蔬菜则大部分是当地的农耕村民种植出来的。农耕村民种植蔬菜使用的也是农家有机肥料,生产出来的蔬菜相对安全,但量少,也不会运到大城市上去卖。而中国大型农场生产的有机蔬菜则大部分出口其他国家及港澳地区,所以说大城市比较少有机肥料种植出来的蔬菜,有机肥料蔬菜在大城市的市场是值得去开拓的。

根据当下的市场状况,我的农场选择种植绿色蔬菜是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在期初不提升价格基础上,提升物品的完美性,以此提高竞争力。

而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既可以减少蔬菜在转销的过程中增加蔬菜的成本,又可以减少蔬菜的运输时间,从而使蔬菜出售时更新鲜。采用定点销售,可增加回头顾客。打造成品牌,增加诚信度,可促使蔬菜在顾客心中的占有重要地位。

(二)安全猪肉

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追求高利润,高收益,是商家们的不二之选。忽略产品的质量,一味追求财富导致了许多骇人听闻的事件,如双汇瘦肉精事件,还有一些商家给猪肉注水,贩卖病猪肉等。这些事件深深的伤害了顾客的心,致使顾客在购买肉类的时候总是如履薄冰,反复查看才敢出钱购买。

市场上的猪肉都来自大型养殖户,一般都是圈养喂食饲料,这样的肉猪生长快,随之带来的收益也颇丰。但喂食饲料的肉猪味道没有传统家养的肉猪味道那般美味,且有些饲料含有有害激素会对人体有害。

顾客对肉的需求量也是很大的,而采用传统家养的方式去养殖肉猪的有少之又少。同样,期初不提升价格只提升物品的完美性,大大提高了竞争力。

为满足现在顾客的追求,我农场拒绝给肉猪喂食化学激素、市面上销售的饲料,采用传统家养的喂食方式,只喂食自制发酵饲料,圈养加放牧的方式去管理肉猪,使肉猪肉质安全美味。很好地满足了顾客对猪肉安全美味的需要。

三、营销策略

(1)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即直接将蔬菜从生产地采摘、处理、打包后运至销售地点零售不经过转手。而对于肉猪则将生猪运至销售地点在宰杀。这样能让顾客吃到最新鲜的蔬菜和猪肉。

(2)采取定点销售的方式。在每个城市或市区开一家专门销售绿色蔬菜和安全猪肉的唯一店铺,由农场直接供货,店铺拒绝给商贩批发货物以保证整个城市仅有一家销售同一品牌的绿色蔬菜和安全猪肉的店铺。这样有利于积累回头客,杜绝仿冒伪劣产品,从而增加顾客量。

(3)打造品牌效应。通过和生产菜篮子的厂家和生产环保袋的厂家建立合作关系,让厂家为我们的绿色蔬菜和猪肉通过图案设计等做宣传,另外通过制作海报、申请网站、做广告等方法为我们的产品做宣传。打响绿色养生的口号,同时为店铺和农场取名为“人类的第三地——绿色养生之地”。以此与市场上的蔬菜猪肉区分开。

(4)诚信为本。任何商业都离不开诚信。注重承诺,承诺绝不施用任何化肥就绝不施用。承诺不喂市场上的饲料就绝不喂食。保证货物新鲜就绝不销售不新鲜的货物。注重产品质量,保证顾客的权力。

(5)申请有机产品认证标志。通过国家的认证更易取得消费者的认同。

(6)欢迎广大顾客到产品生产原地观光,并为到来的顾客优惠五折。

(7)通过独立机构的认证。

四、经济效益分析

随着人们的经济收入逐渐增高,人们在饮食方面的支出也逐渐增加,并表现在对食物质量的更高要求,大部分人的观念是宁愿花多一点钱买到好一点物。可见质量的保证对顾客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而我们农场生产出的蔬菜因为不施农药,肉猪不喂市面上的饲料的就很好地保证了质量这一关。期初和市面上的蔬菜价和肉价一个价,又保证了产品的竞争力,相信绿色蔬菜和安全猪肉的市场计征将出现白热化的场景。

价格定位直接影响到顾客的购买力,所以价格定位至关重要,在刚开始的时候,顾客对货物还不清楚,需要有一段磨合期,好让顾客对产品信赖、放心。在磨合期内,将产品的价格定位为市场价,使顾客选择我们的产品。然后,等到产品有一定知名度,再将产品提一个等级,将产品的价格定位为比市场价多一些,蔬菜可每斤提升三到四倍,肉可每斤提升0.5到1倍,总之在顾客可以接受的价格范围内同时经济利益最大化。

考虑到初期投资较大,可找多几个有经验的合作伙伴,并将农业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具体分到各个专业合作伙伴的手中,可减少因对某些环节的不熟知而阻碍产品销售。

农场起初可开展为中小规模,预计第一期开发土地1000亩,然后随着产品的知名度的提高,可加大农场的种植范围,增加销售地的数量,同时加大种植蔬菜的种类和养殖种类。资金来源可采取向银行借款、固定资产抵押、动产托管等多渠道融资方式。

有机农产品的产量较低,期初,农场应选择不易长虫的蔬菜种植,这样可以减少成本。到价格提升到较高价位时再种植相对容易长虫的蔬菜。

相信产品如果坚持绿色安全的原则做下去,规模达到一定大时,有机食物将取代一般食物。而顾客吃得放心,我们生产得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绿色蔬菜和安全猪肉是食物界的新产儿,将传统的农家种植模式运用到现代生产行业中,并结合现代科技,定会给农业界带来新生力量,促使农业的突飞猛进,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第五篇:绿色有机农产品合同书

绿色有机农产品合同书

合同编号:

供货方(甲方):

购货方(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甲方向乙方供应绿色有机食品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是以绿色、健康为特色的专业公司,需要的全部材料都必须为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的绿色有机食品,甲方为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专业种植基地。

二、甲方负责向乙方供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绿色有机标准的产品。甲方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则需满足:生产基地及周围环境无污染源,所种植的产品无恶性病虫害,在种植过程中不得使用农药。

三、乙方向甲方供应品种、甲方生产负责人__________负责(地区)的种植生产。并承诺________种植面积为_______亩,并按照乙方提出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进行生产管理,按期、足额地向乙方交售符合质量标准和等级________公斤的产品。在完成合同约定的收购量前,不得向他人出售。

四、甲方保证品质,不得以次充好,如霉烂、变质、畸形等,应在采收及运输过程中保持农产品表面的完整性。

五、购销价格:由甲、乙双方根据市场价格协商确定,遇到市场价格变动或成本变动的情况需要调整价格时,甲方应提前通知乙方

六、结算方式:乙方按实收数量、等级在甲方将货物运至指定地点并验收后即用现金付清货款。

七、双方的责任:

1、甲方应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合同任务。

2、甲方应乙方要求(订购单)送出货物后,除非产品确有质量问题,乙方,不得少收或不收。产品验收付款后,乙方不得再以任何理由退货。

3、乙方应于验收货物后即时向甲方支付货款。

4、如遇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重大疫情影响合同的执行时,甲方应在事后即时提出协商修改或解除合同。

八、本合同有效期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生效,至月日止。本合同一式两份,当事人各执一份。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协商订立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供货方(甲方):购货方(乙方):单位名称(章):单位名称(章):

单位地址:单位地址:电话:电话:

签订地点:

下载有机农产品追踪体系建设的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机农产品追踪体系建设的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考察报告-有机农产品管理

    出访土耳其、阿联酋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2011-06-08 点击次数: 出访土耳其、阿联酋考察报告 (2010年7月) 2010年6月1日--6月11日,考察团一行5人,前往土耳其和阿联酋,对两国有机农产......

    漯河市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定稿)

    漯河市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于2003年起步,经过近三、四年的努力,建成了一批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商品交易日趋活跃。农产品流通已经从以集贸市场......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方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方案为认真规范实施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根据省农委、省财政厅《农产品安全工程实施办法》和市农委、市财政局《农产品安全工程实施办法》有关......

    绿色、有机农产品购销合同

    绿色、有机农产品购销合同 合同编号:2011001 供货方(甲方): 龙江县鲁河乡龙德村 购货方(乙方):龙江县金实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强质量之本 固安全之基 加快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日期:2014-08-11 09:45 作者:农业部副部长 陈晓华 来源:农民日报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体系研究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体系研究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体系研究(08-29 10:05)本文现已有 447 次点击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本、美国、荷兰、英国、丹麦、挪威等诸多国......

    福建省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的思考

    福建省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廖吉灵 摘 要:加强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事关新世纪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福建省作为沿......

    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

    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 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自2006年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以来,湖北省相继有70个县级和7个市级农产品质检站(中心)获批建设,建设总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