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项认证复审不符合项和有机认证中存在的不符合项的整改报告
两项体系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报告
2012年3月28日—29日,对我公司俩项体系进行了全面审核,在审核中发现了我们工作中一些缺点和不足,在本次审核中提出了三项不符合项,对此我公司拟采取了纠正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一、在对生产部/车间的不符合报告中提到“查看现场时发现,车间包装工段有速冻过的牛里脊肉4包,已有很厚的缓霜现象。”不符合HACCP-EC-01中7.2.3条款关于“产品处理(如贮存和运输)的管理”。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组织对生产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加强对HACCP-EC-01中7.2.3条款和生产操作规程的学习,强化相关人员对该条款的理解,提高执行意识;
2、强调提高工作责任心,加强对生产流程的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杜绝类似不合格现象的发生。
二、在对生产部/车间的不符合报告中提到“查看现场时发现蓄水箱有漏水的现象”不符合GB/T24001-2004标准4.5.3条款关于“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组织对生产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加强GB/T24001-2004标准
4.5.3条款的学习,强化相关人员对该条款的理解和执行意识;
2、组织机修员工对蓄水箱的漏点进行焊接,强调提升责任心,加强对“跑冒滴漏”现象的重视,确保此类现象不再发生;
三、在对销售部的不符合报告中提到“未能提供2008.4.15 编号BDH08-014的销售合同进行了产品要求评审的证明”,不符合GB/T19001-2000标准7.2.2条款关于“组织应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评审应在组织向顾客做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进行”的要求。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组织对销售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学习GB/T19001-2000标准7.2.2条款,强化销售人员对该标准的理解和执行意识;
2、强调提升工作责任心,加强对标准和文件要求的执行力度,要求销售人员按文件要求进行合同评审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以后不再有类似不合格现象发生。
作为肉牛屠宰加工行业,三项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对我公司尤为重要。虽然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体系运行基本满足要求,但是在本次检查中依然暴露出来很多不足。尤其环境管理体系落实不到位,尤其加强,为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以下方面得到加强:
1、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对涉及到本部门的体系文件和相关标准的具体要求进一步熟悉,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涉及到本部门的文件和标准要求进行系统的学习,深入了解三项体系工作的重要意义;
2、加强三项体系的宣贯工作,确保三项体系工作持续有效的运行;
3、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文件的要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
4、以本次审核中提出的不符合项为中心,全面自查,找出我们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及时补救和改正,力争保公司的体系运行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2007年11月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检查员对我公司申请的有机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在检查中提出了若干不符合项,对此我公司采取了
相应的整改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一、部分有机玉米晒干时与常玉米混合,未明显区分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有机玉米与常规玉米同场晾晒无明显标识的情况下,在有机饲料生产加工时不予收购;
2、扩大宣传力度,组织专人深入到农户集中进行宣传,让农户对有机标准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3、加强监督,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并派专人进行监督管理,保证有机饲料的生产和供应;
4、树立标牌,建立有机玉米存放区域,不得与常规玉米互混存放,否则我们将不予收购。
二、未保存生产资料的购买票据和标签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对有机标准的认识;
2、对丢失的票据补齐、登记、造册;
3、责任落实到个人,进行层层监督,出现问题,逐级追究。
三、未建立原料出库记录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各项记录,建立记录保管制度;
2、补齐有机认证标准要求的所有记录;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对有机标准的认识程度;
4、派专人定期进行检查指导。
四、未保存常规饲料如麦麸、甜菜等的购买票据
1、补齐所缺失的票据;
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有机标准的认识;
3、建立票据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个人;
4、加强分管人员对票据的管理,对票据进行编号、贮存。
五、加工厂内常规产品包装也用具有有机标志的包装盒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对有机标准的认识;
2、常规生产时不使用有机标识,只在有机生产时使用有机标识;
3、有机标识不可印刷,只能张贴,纸箱上的标识只能用国环认可的标识;
4、仓储中心划定出有机产品存放专用区域,并与常规区域标志区别。
六、使用常规兽药治疗超过3次的肉牛未被驱逐出有机养殖体系,作为有机肉牛屠宰:
1、组织对养殖户进行集中培训,加强对有机标准的认识;
2、做好用药和治疗记录,对于使用常规兽药治疗超过3次的肉牛,要驱逐出有机养殖体系,并做好去向记录。
七、肉牛育肥阶段,常规饲料比例超过标准规定的限值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把日粮中的常规饲料(麦秆、酒糟、甜菜渣等)的比例降至25%,全年不超过10%。
八、有机饲料加工时,添加甜味宝(诱食甜);有机饲料加工时,豆粕和玉米蛋白(酒糟)为常规原料
1、将已经生产的添加甜味宝及其它非有机原料的饲料作为常规饲料出售,并做好相关纪录;
2、对尚未出售的常规饲料做好相关记录,并与有机饲料隔离放置,标明有机饲料的存放区域和常规饲料的存放区域;
3、在以后的有机饲料生产中,重新调整配方,严格按照有机饲料的加工程序进行加工,禁止加入甜味宝及其它非有机原料。
九、某些农户贮存玉米时,常规玉米和有机玉米混合贮存;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对于将有机玉米和常规玉米混合贮存的,我们将不予收购;
2、加强宣传,使农户对有机产品标准要求有更深刻的认识;
3、加强监管,对有机玉米要但存单放,树立标牌,标明有机玉米存放区域和常规玉米存放区域,以保证有机原料的纯度。
第二篇:三项认证复审不符合项和有机认证中存在的不符合项的整改报告
两项体系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报告
2012年3月28日—29日,对我公司俩项体系进行了全面审核,在审核中发现了我们工作中一些缺点和不足,在本次审核中提出了三项不符合项,对此我公司拟采取了纠正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一、在对生产部/车间的不符合报告中提到“查看现场时发现,车间包装工段有速冻过的牛里脊肉4包,已有很厚的缓霜现象。”不符合HACCP-EC-01中7.2.3条款关于“产品处理(如贮存和运输)的管理”。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组织对生产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加强对HACCP-EC-01中7.2.3条款和生产操作规程的学习,强化相关人员对该条款的理解,提高执行意识;
2、强调提高工作责任心,加强对生产流程的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杜绝类似不合格现象的发生。
二、在对生产部/车间的不符合报告中提到“查看现场时发现蓄水箱有漏水的现象”不符合GB/T24001-2004标准4.5.3条款关于“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组织对生产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加强GB/T24001-2004标准4.5.3条款的学习,强化相关人员对该条款的理解和执行意识;
2、组织机修员工对蓄水箱的漏点进行焊接,强调提升责任心,加强对“跑冒滴漏”现象的重视,确保此类现象不再发生;
三、在对销售部的不符合报告中提到“未能提供2008.4.15 编号BDH08-014的销售合同进行了产品要求评审的证明”,不符合GB/T19001-2000标准7.2.2条款关于“组织应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评审应在组织向顾客做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进行”的要求。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组织对销售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学习GB/T19001-2000标准7.2.2条款,强化销售人员对该标准的理解和执行意识;
2、强调提升工作责任心,加强对标准和文件要求的执行力度,要求销售人员按文件要求进行合同评审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以后不再有类似不合格现象发生。
作为肉牛屠宰加工行业,三项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对我公司尤为重要。虽然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体系运行基本满足要求,但是在本次检查中依然暴露出来很多不足。尤其环境管理体系落实不到位,尤其加强,为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以下方面得到加强:
1、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对涉及到本部门的体系文件和相关标准的具体要求进一步熟悉,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涉及到本部门的文件和标准要求进行系统的学习,深入了解三项体系工作的重要意义;
2、加强三项体系的宣贯工作,确保三项体系工作持续有效的运行;
3、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文件的要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
4、以本次审核中提出的不符合项为中心,全面自查,找出我们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及时补救和改正,力争保公司的体系运行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2007年11月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检查员对我公司申请的有机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在检查中提出了若干不符合项,对此我公司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一、部分有机玉米晒干时与常玉米混合,未明显区分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有机玉米与常规玉米同场晾晒无明显标识的情况下,在有机饲料生产加工时不予收购;
2、扩大宣传力度,组织专人深入到农户集中进行宣传,让农户对有机标准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3、加强监督,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并派专人进行监督管理,保证有机饲料的生产和供应;
4、树立标牌,建立有机玉米存放区域,不得与常规玉米互混存放,否则我们将不予收购。
二、未保存生产资料的购买票据和标签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对有机标准的认识;
2、对丢失的票据补齐、登记、造册;
3、责任落实到个人,进行层层监督,出现问题,逐级追究。
三、未建立原料出库记录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各项记录,建立记录保管制度;
2、补齐有机认证标准要求的所有记录;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对有机标准的认识程度;
4、派专人定期进行检查指导。
四、未保存常规饲料如麦麸、甜菜等的购买票据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补齐所缺失的票据;
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有机标准的认识;
3、建立票据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个人;
4、加强分管人员对票据的管理,对票据进行编号、贮存。
五、加工厂内常规产品包装也用具有有机标志的包装盒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对有机标准的认识;
2、常规生产时不使用有机标识,只在有机生产时使用有机标识;
3、有机标识不可印刷,只能张贴,纸箱上的标识只能用国环认可的标识;
4、仓储中心划定出有机产品存放专用区域,并与常规区域标志区别。
六、使用常规兽药治疗超过3次的肉牛未被驱逐出有机养殖体系,作为有机肉牛屠宰:
1、组织对养殖户进行集中培训,加强对有机标准的认识;
2、做好用药和治疗记录,对于使用常规兽药治疗超过3次的肉牛,要驱逐出有机养殖体系,并做好去向记录。
七、肉牛育肥阶段,常规饲料比例超过标准规定的限值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把日粮中的常规饲料(麦秆、酒糟、甜菜渣等)的比例降至25%,全年不超过10%。
八、有机饲料加工时,添加甜味宝(诱食甜);有机饲料加工时,豆粕和玉米蛋白(酒糟)为常规原料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将已经生产的添加甜味宝及其它非有机原料的饲料作为常规饲料出售,并做好相关纪录;
2、对尚未出售的常规饲料做好相关记录,并与有机饲料隔离放置,标明有机饲料的存放区域和常规饲料的存放区域;
3、在以后的有机饲料生产中,重新调整配方,严格按照有机饲料的加工程序进行加工,禁止加入甜味宝及其它非有机原料。
九、某些农户贮存玉米时,常规玉米和有机玉米混合贮存; 针对以上情况我公司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1、对于将有机玉米和常规玉米混合贮存的,我们将不予收购;
2、加强宣传,使农户对有机产品标准要求有更深刻的认识;
3、加强监管,对有机玉米要但存单放,树立标牌,标明有机玉米存放区域和常规玉米存放区域,以保证有机原料的纯度。
第三篇: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编号:JC—2007
大连中信建筑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二00八年三月
纠正措施及整改实施情况的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三年来,公司采取纠正措施,不断纠正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过程中的不符合,使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持续改进,使工程质量得到了稳定提高。
在本次内审中,共发现了两项不符合,对二项不符合,均采取了纠正措施,及时补充,消除了不符合存在的原因。
其中材料部针对工程合格供方的提供资料未做评定,学习了标准
7.4条款和公司相关规定,采取措施对现有工程供方进行了全面分析。综合部对人员培训方面记录不全面,针对此,也进行了相应条款的学习。
另外针对去年外审的不符合项,公司在当时已做了纠正措施报告。采取了有效的纠正措施,经跟踪验证,上述问题未再发生。
质管部
2008年3月
第四篇:不符合项整改说明
不符合项整改说明(孙明卫)
一、不符合项内容:未对SY/T5794-2010《钻井液用沥青类评价方法》标准变更后新增的软化点、电动电位等参数进行有效确认。
整改说明:结合SY/T5794-2010《钻井液用沥青类评价方法》更新内容,根据本实验室仪器设备、检验人员实际情况,对照HGZ-216《检验方法确认程序》的要求,对检测能力进行循再次分析评估后,重新填写了《标准更新实话审批表》。
二、不符合项内容:2011年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中无判定依据
整改说明:按照评审组的建议要求,重新完善本实验室“2011年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增加并细化了《2011年内部质量控制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明确了开展每次内部质量控制工作的判据要求,同时对相关的比对实验资料进行了整改。
三、不符合项内容:编号HG-2011ZY1249中抽样基数单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t。
整改说明:按照评审组的建议要求,对相关检验报告中的计量单位进行了纠正,同时针对检验报告中计量单位的使用问题制定了专门要求,规定质量单位统一使用克或千克。另外,为方便本实验室全体技术人员对计量单位的正确使用,专门制作了《实验室常用计量单位速查对照表》供大家学习使用。
第五篇: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不合格项的整改报告
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处: 2011年10月18日,局医疗器械处“质量体系考核”检查组依据质量体系
考核检查标准对我公司进行了质量体系考核。在考核检查中,查出我公司在质量
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具体提出了12个方面的问题。公司领导对此非常重
视,及时召开了分析会,本着积极整改、举一反
三、完善体系的整改原则按照质
量体系控制程序立即采取了整改措施。
现将整改过程与整改内容汇报如下:
一、10月20日,我公司组成内部审核组并召开《内部管理评审》首次会议,依据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对局“质量体系考核”
检查组现场查出的问题逐一对照、检查、分类并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将存在的 12个方面的问题分别填写《不合格项目报告单》,责成负责人嫌弃整改并提交此
次内审末次会议审核。
二、12个不合格项的整改情况:
1、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2.3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企业现场未能提供产品的作业指导书、检
查规范;检查时企业提供材料中产品名称与注册检验报告的名称不符;申请注册的产品具体治疗功效,但在工业文件中对治疗用水未作要求”。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的纠正措施:立即责成办公室提供作业指导书、检查规范;已将
产品名称与注册检验报告名称统一;在文件中对治疗用水提出要求。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已经提供作业指导书、检查规范;已经产品名称与注
册检验报告名称统一;在文件中对治疗用水提出要求(详见附件)。
2、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3.1.1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企业建立的采购控制程序文件中对采购
物资的分类不明确,未将外协的资料进行分门类,不能对采购物资有效控制”。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的采购控制计划已确定,属于规范化管理,没有
形成文件。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采购程序控制文件中的采购物资明确分
类,将外协的资料分门类。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已经对采购程序控制文件中的采购物资明确分类,将外协的资料分门类,能对采购物资有效控制(详见附件)。
3、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3.2.1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合格供方名录》与实际供方不一致”。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办公室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企业严格核查供方名录,做到准确、真实。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完成了供方名录与实际名录的一致。
4、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3.2.2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检查现场未能提供《合格供方档案》”。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提供必要的资料。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企业严格核查供方档案,做到准确、真实。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提供了供方档案。
5、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4.1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工艺文件中未确定关键过程/特殊过程; 成产现场未能提供作业指导书”。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确定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生产现场将提
供作业指导书。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已确定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生产现场提供了作
业指导书。
6、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4.3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现场未能见到生产产品所需的工装工具”。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技术部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在生产现场已提供生产产品所需的工装工具。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在生产现场准备提供生产产品所需的工装工具。
7、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4.6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未对产品要求的作业环境、产品清洁作出规定”。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已对产品要求的作业环境、产品清洁作出规定。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将对产品要求的作业环境、产品清洁作出规定。
8、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4.8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未能提供该产品的批生产记录”。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提供批生产记录。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已提供批生产记录。
9、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4.10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生产现场、仓库标识不全(无设备状态标识、检验标志、分区标志、分区标识、物料卡)”。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管理,未形成规范制度。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已使生产现场和仓库添加无设备状态标识、检验标志、分区标志、分区标识、物料卡。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加强管理,对现场和仓库标识进行检查,能够达到标准。
10、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5.1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能提供必要的设备。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提供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已提供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
11、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5.7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测试仪”。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能提供必要的设备。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提供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已提供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
12、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6.1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未制定检验、检测仪器使用记录”。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进行必要的记录。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进行制定检验、检测仪器的使用记录。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已完成制定检验、检测仪器的使用记录。
不符合报告 编号:wk-1 篇二:不符合项报告整改
不符合项报告
不符合项报告(续)(由受审核方填写)篇三: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2008年换证复查省局评审发现不符合项的整改报告 2008年12月我厂向省局认证监管处提出换证复查申请,2009年1月13日省局评审组对我厂进行了换证复查评审,在评审过程中,发现了8项不符合项,针对评审组指出的不符合项,我厂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实施整改,现整改完毕,就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不符合项一:更衣室私人物品与工作服混放
原因分析:对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理解不够清楚;
整改措施:里间更衣室不再放置任何个人物品或衣服,在外间单独放置; 整改完成(自检验收情况)情况:个人物品和衣服放在外间,里间更衣室放置和更换工作服,达到卫生要求;
相关证明附件:见照片一。
不符合项二:洗手消毒处为手动龙头
原因分析:对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理解不够清楚,忽视硬件设施要求; 整改措施:已更换为脚踏式水龙头
整改完成情况(包括自己检查验收情况):可以做到手不接触龙头,达到卫生要求;
相关证明附件:见照片二。
不符合项三、八:内外包装在同一区域加工、不同区域工作服未区分; 原因分析:对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理解不够清楚,忽视不同卫生区域应分开控制卫生; 整改措施:隔断车间,分内包装操作区域和外包装操作区域单独管理,整改(自检验收情况)情况:整改后做到来物流不交叉、人员不串岗、气流不贯通,符合卫生要求;
相关证明附件:见照片三。
不符合项四:加工车间灯无防爆设置;
原因分析:对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重视不足,硬件更新不及时;
整改措施:更换有防爆罩的日光灯;
整改(自检验收情况)情况:光照充足,如灯管爆裂不会散落到车间或产品上,符合卫生要求;
相关证明附件:见照片四。
不符合项五:成品库存放产品无信息标识;
原因分析:仓库保管对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理解不够清楚,内部监管不严格;
整改措施:印刷标识卡,成品库所有产品明确标识;
整改(自检验收情况)情况:已标识清楚;
相关证明附件:见照片五。
不符合项六:内包装库存有礼品袋等物品;
原因分析:对内包装管理重视不够;
整改措施:将礼品袋等其它物品转移到其他仓库;
整改(自检验收情况)情况:已将其它物品转移,经检查整改措施有效;
不符合项七:厂区平面图局部与实际不符。
原因分析:沿用了老的建筑平面图,忽视所致;
整改措施:已重新绘制;
相关证明附件:见附件(平面图2)。
通过此次评审和整改,我厂提高了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过程管理和硬件投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软件、硬件都达到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
整改单位:******* 整改完成时间: 2009年1月16日
纠正措施包括的是纠正和以后的预防措施,整改只是针对当前状况,没有如何以后不发生的措施。
另外,原因分析也有些说不过去,基本都是对规定重视不够,理解不够,那当初的审核能过关,就说明是附后条件的,建议把原因写成人为因素会好一些,如第一条,更衣室私人物品与工作服混放,可以分析为已有明确文件规定,对相关人员已进行过培训,但个别新员工未严格执行。整改措施:按规定在指点区域挂放工衣和便服,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进一步重申相关卫生要求。
相关证明文件包括:整改前后的更衣室照片、员工培训考核记录等。某危险化学品三级安全标准化评审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临沂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0年11月18号,临沂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有关专家,邵昌岩、李英奎、于西泉三位专家,对我公司进行危险化学品三级安全标准化评审,对公司从资料和现场情况进行严密细致检查评审,评审结论,对于安全标准化建设公司领导能够重视,也有一定的认识,成立了相关的组织机构。建立的安全标准化体系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安全标准体系符合国家标标准能够贯彻执行,提高效率。建议提高认识,进一步充实、完善公司安全标准化系统,整合标准体系文件,依据pdca模式进行持续改进。企业“三级”,安全标准化单位给予通过。评审结束后,公司按照评审组的要求,对于85项不符合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整改,并将公司从现场和资料方面的不足之处,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科室)、班组。要求按照要求保质保
量的完成,整改小组负责人:王中、成员:付红、石腾海、冯晖。要求整改小组对专家提出情况,逐一落实认真整改,将资料和台账补充完善,使其达到要求,现将完成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篇四:不符合的整改和不符合报告填写说明
附件6 不符合的整改和不符合报告填写说明
一、不符合原因分析
(一)相关人员要参加进行原因分析,并签字;
(二)应分析发生该不符合项事实的原因,要实事求是且有一定深度,并在此栏写明。
二、不符合处置方案(即纠正)
(一)对不符合项事实进行纠正,并在此栏写明对不符合项事实的纠正情况;
(二)有些不符合项事实已无法纠正,应将采取纠正措施后执行情况作为纠正,并在此栏写明。例如:不符合项事实为某项合同没有进行评审,此栏写明该合同已履行完成,已无法纠正,对新签订的××合同已按要求进行了评审,或至今尚无新签订合同情况;
(三)对上述的纠正情况应提供相应的证实材料;
(四)发生不符合项的部门负责人要对处置方案恰当与否进行把关并签字,写明预计完成时间。
三、对应原因拟采取的防止再发生的措施
(一)针对发生不符合项事实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实施,在此栏中写明所制定的纠正措
施和实施情况。若在整改规定的期限内纠正措施已完成应提供已实施的证实材料,若纠正措施尚在实施中,应提供制定的纠正措施和计划完成时间。
(二)举一反三检查其他部门是否有与该不符合项事实类似的问题,并在此栏写明。如:对其他部门进行了检查,发现了什么问题,此次一并进行了怎样的纠正,并提供相应纠正的证实材料,或写明没有发现类似的问题;
(三)写明预计完成时间。
四、纠正措施自检结论
受审核方领导对不符合项事实的原因分析、纠正情况及拟采取的防止再发生的措施、相关的证实材料等是否已按要求全部完成进行检查验证,填写自检结论并签字,写明验证日期。
五、跟踪验证结论
此栏由公司审核组组长或审核员填写,对原因分析的准确性、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及所提供证实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验证并签字,写明验证日期。注意事项:
1、请先不要直接在不符合报告上填写。不符合原因分析、不符合项处置方案、拟采取的防止再发生的纠正措施、纠正措施自检结论等制定后,先传真或发送电子文档到公司安质部,待审核并反馈意见后再填写在不符合报告上;
2、考虑到总体安排,在现场审核时未开不符合报告,因此时间有所滞后,请各单位谅解。不符合报告上的日期(如:不符合项处置方案预计完成日期、防止再发生的纠正措施预计完成日期、纠正措施自检结论的日期),在填写时以表中的现场审核日期为参考,宜填写在审核日期后10日左右的日期并错开,不能填写现在的日期;
3、跟踪验证的结论由审核组长或审核员填写,项目部不用填写。篇五: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wsf/ro011 版本:g/1 页次: 1/1 不符合报告
2、审核组长可将“不符合报告”原件留予受审核组织填写原因分析、纠正措施,把不符合报告复印件 放入历次审核信息档案清单材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