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智能交通科技发展的实践与展望
我国智能交通科技发展的实践与展望
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从“十五”期间科技部智能交通科技攻关计划的实施和示范城市的建设,到“十一五”期间科技部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的一系列项目部署,我国智能交通领域的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为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一、我国智能交通科技发展的基本情况
1997年中欧智能交通系统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智能交通科技开始为我国社会所关注并受到重视。2000年科技部成立了全国ITS协调领导小组,并相继批复成立了国家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中心、国家道路交通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还设立了中国ITS体系框架、中国ITS标准体系等专题研究项目,为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基础。“十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ITS重大专项启动了12个研究项目,同时科技部支持在全国12个城市进行了ITS示范城市建设,对智能交通科技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部分地方政府和城市也都设立了智能交通科技专项课题,投入了相应的经费对研究进行支持。这一时期的工作,可以说是我国智能交通科技发展的启动阶段。
进入“十一五”,国家“863”计划设立了现代交通技术领域,在现代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设立了现代交通技术领域,在现代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设立了“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安全技术”专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安全技术”专题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为指导思想,按照综合交通运输和服务的网络优化与配置技术,智能化交通控制技术,综合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及协同服务技术,交通安全新技术和新型载运概念技术等5个技术方向进行了总体部署,立项的研究项目超过了100余项。863计划对智能交通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2006年科技部启动实施了“十一五”科技支持计划项目“国家综合智能交通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项目设立了“国家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和服务系统”、“北京奥运智能交通集成系统”、“上海世博智能交通技术综合集成系统”、“广州亚运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系统”、“远洋船舶及战略物资运输在线监控系统”、“军交运输智能化监控指挥系统”等六个课题。“国家综合智能交通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项目的实施,面向重大技术问题和重要活动的交通保障,集成创新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2008年,科技部、公安部和交通部联合开展了国家道路交通安全行动计划,作为行动计划的重要技术支撑,科技部组织了“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综合预防、处置集成技术开展与示范应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从信息共享平台、山区公路安全保障、高速公路安全控制、营运车辆运行安全、全民交通行为安全提升、路网安全态势监测、交通安全执法等多个方面部署了7个研究课题,对交通安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和示范应用。该项目跨部委联合、多单位协同攻关、研究与示范紧密结合,对提高我国道路交通的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同时,地方政府和相关部委也对智能交通科技发展给予了必要的支持,有关高校、研究单位和企业也积极投入力量,对智能交通科技进行研究,涌现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技术成果和产品,共同推进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成效显著。“十一五”是我国智能交通科技发展的基础阶段。
在经历了二个五年计划之后,我国智能交通科技的发展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基本形成了我国智能交通科技的基础。科技创新推动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后来居上,为世界瞩目。2007年在北京召开的第14届世界ITS大会,集中展示了我国智能交通领域的科技和建设成就,受到来自全球智能交通领域的广大与会代表的赞赏。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智能交通科技发展尚处于基础阶段,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前沿技术领域还比较滞后,在智能交通核心技术领域还有许多关键技术问题有待突破,总体上智能交通技术应用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
从具体技术领域来说,我国在道路交通运营管理方面的技术比较成熟,普遍比较重视智能化交通管理技术领域的研究,相对来说,在智能化交通服务技术领域的研究发展迟缓,在车路协同等智能交通前沿技术领域还处于初步探索研究,在区域交通控制、交通仿真等核心技术领域缺乏成熟的研究成果,在智能交通系统综合集成方面的研究也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交通基础信息获取技术设备依赖进口。
二、我国智能交通科技发展的几点
基本认识
应该承认,我国智能交通科技的发展水平距离交通运输现代化体系建设的要求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智能交通科技对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引领作用和科技支撑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
科技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智能交通科技水平的制约,我国的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具体表现在:产业特点和产业内容不清晰、产业导向以服务管理部门为主、核心技术和市场普适性强的产品较少、从业企业的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多数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不够、行业内覆盖全国的主流性代表钞票稀少、产业发展以项目为导向被动发展、重点技术产品如不停车收费和车载导航等具有潜力的产业发展迟缓。
我国的社会发展目前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加快、机动化程度迅速提高的阶段,交通运输效率、交通服务水平、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交通拥堵等诸多问题集中出现,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智能交通系统对于缓慢解决上述问题具有直接的作用和意义,重视智能交通科技的发展,事关我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交通技术集成应用了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多个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具有很强的跨领域、多技术特征,集成创新是智能交通科技发展的重要模式。智能交通又具有极强的国情相关特征、地域相关特征和行业相关特征。智能交通系统具有一定的共性技术,但作为实用化程度很高的技术领域,任何国家和地区在智能交通技术发展中,必须在借鉴先进技术经验的同时,要强调和立足自主开发。
我国智能交通科技研究的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智能交通科技的发展要注意和加强条件平台的建设。在具体研究中,要突出强调产学研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示范结合,发挥政府、管理部门、研发单位和企业的不同作用,重视产业技术联盟和企业创新主题作用的发挥。
三、我国智能交通科技发展的展望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6个优先发展主题之一。进入“十二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是我国交通运输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关键。智能交通是交通运输业发展和服务水平提高重要基础,是交通信息化发展、提升交通运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智能交通领域的科技研究,对促进和保障交通运输业的全面发展具有主要的战略意义。
国际上智能交通科技领域的发展动态值得我们借鉴。综合交通运输协同技术受到关注,智能化交通管理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安全技术始终是发展的焦点,智能汽车与车路协同技术是今年国际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热点。
“十二五”应该是我国智能交通科技发展的提升阶段,要力求在重点基础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在主要关键技术领域内取得具有实际意义的重大成果,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和智能交通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发展主线上应该集中于交通系统效能提升、智能化管控与服务、车路协同与安全保障等三条主线。发展思路上,要从重视智能化管理向智能化服务转变、从以道路管控为主向人车路协同转变、从单项系统技术向综合集成转变。发展部署上,要进一步加强863计划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加大支撑计划的示范和支撑作用,同时,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重视创新技术联盟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具体技术研究方面,我国智能交通科技发展要有打“攻坚战”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行动部署。车路协同是智能交通科技的前沿技术领域,国外近年发展热烈,我国智能交通科技研究应积极介入、尽早布局,以占领智能交通科技领域的战略制高点。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仿真技术等一直是我国交通控制领域缺乏的核心技术,主要产品长期依赖进口,应组织力量协同攻关,结合中国实际交通特点,创新提高,取得本质性的突破。我国交通管理实际发展中,智能交通领域系统化成套技术和装备严重不足、综合集成水平落后,为此,要加强集成创新研究,提升我国智能交通综合应用服务水平。近年高新技术发展迅猛,新型传感器网络技术、高清视频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也为智能交通科技带来新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另外,综合运输系统的一体化、先进公交技术等仍然是智能交通科技发展的重要内容。
展望我国智能交通科技的发展,以下方面值得关注:
1)智能化交通管理技术不断丰富和完善,智能化交通服务技术发展将更加迅速。新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管理控制的技术不断提升和完善,如以往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主要是基于对路**通流的检测来实现对区域交通信号的联网控制,随着交通流信息获取范围的扩大、信息受众的增加以及控制理念的转变,新一代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发展中,智能化交通服务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不同国家对智能化交通服务的内容和重点有所侧重,但服务理念在智能交通系统中日益凸现。
2)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在传统的安全管理和安全保障技术基础上,人车路协同提升安全水平成为重要的手段。安全是交通的焦点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对安全的重视甚至超过了对交通效率的关注,交通安全始终是ITS的关注点。驾驶员安全辅助、安全预防、安全管理等技术一直受到重视。近年,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国际上对车路协同的研究空前重视,车路协同技术成为当今国际智能交通领域研究的技术热点和前沿,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致力于建立基于车路协作的智能人车路协同系统,以实现更高效、安全、环保的目标。
3)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作为智能交通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发展推陈出新,方兴未艾。各种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为交通信息技术和设备的进步提供了基础。高清视频、电磁波(包括红外和激光)和电磁感应等技术带来更多的实用性强的信息采集设备。定位技术、车辆自动识别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大范围进行交通动态信息采集和服务成为可能。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进步大大提升了信息的处理能力和传输,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地球等新的理念和技术,使交通信息的处理传输和发布服务更为方便快捷。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基础信息采集和处理、发布手段,是智能交通技术发展的热点。
4)基于信息共享实现多种运输方式协同和效能提升,是智能交通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以往国际上智能交通技术比较侧重于道路交通管理和服务,随着交通运输研讨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立综合交
通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促进综合交通系统的协同服务,在美国、日本等国的ITS相关规划中都有突出。利用综合交通信息平台进行多种运输方式间的有效协同已经成为综合信息数据处理与集成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
5)智能交通系统发展,随着需求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和主要内容也在不断完善和丰富。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我国交通管理发展要求和交通的具体特点,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已具备基础条件并成为可能。
第二篇:浅议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动向
2011年第9期
(总第211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 LLONGJIANG JIAOTONG KEJ
No.9,2011
(Sum No.211)
浅议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动向
苏绍玉
(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摘要: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日益严重,智能交通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和
组成结构,研究了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动向,并引入国外智能交通建设案例,以期对推动我国智能交通建设
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动向;国外案例
中图分类号:U49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1)09—0280—02 1 引 言
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还加剧了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
展,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拥堵现象也逐渐突出,严重影响了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智能交通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
施、提高交通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带动产业发展,因而,日益
受到各国的重视。本文研究了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动向,并
引入国外智能交通建设的成功案例,以期对推动我国智能交
通建设提供参考。智能交通的概念及组成2.1 智能交通系统概念
智能交通系统(一InteU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
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
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
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
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2.2 智能交通系统结构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随着智能交
通系统在世界各国的逐渐发展成熟,其组成结构也会根据各
个国家的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认为智能交通系统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ATIS)。ATIS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网络基础
上,交通参与者通过传感器等装备向交通信息中心提供各地的实时交通信息,出行者根据实时交通信息确定自己的出行
方式、选择路线。
(2)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dvanced Trafic Management
System,ATMS)。这个系统有一部分与ATIS共用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系统,但ATMS主要是给交通管理者使用的。它
对道路系统中的交通状况、交通事故、气象状况和交通环境
进行实时监视,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自动控制交通信号、信息
显示技术和图像处理事故等技术以保证交通流畅通。
(3)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dvanced Pubic Transportation
System,AFrS)。这个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公共交通的效率,包括公共汽车、地铁、轻轨交通、城郊铁路和城市间的长途公共汽车等,使公交系统实现安全便捷、经济、运量大的目标。
(4)先进的汽车控制系统(Advanced Vehicle Control Sys.
tem,AVCS)。应用先进的电子通讯和控制技术,使汽车能自动
地选择最佳路线和合理车速安全行驶,目前是向驾驶员提供信
息、指示、告警等,使驾驶员按优化路线和合理车速行驶。
(5)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ETC)。
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通过安
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器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
天线之间的微波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
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而能
交纳路桥费的目的。在现有的车道上安装电子不停车收费系
统,可以使车道的通行能力提高3~5倍。我国智能交通发展动向
早在“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就支持在广州、中山、深
圳、上海、天津、重庆、济南、青岛、杭州等城市进行ITS示范
城市建设,对智能交通科技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对ITS 相关课题研究进行立项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成果和产品,形成了我国智能交通科技的基础。目前,交通运输部将结合正在实施的十二五规划,加
大ITS 在整个交通运输业中的比重,加快我国ITS的建设和
完善。近期,各地也纷纷以现有智能交通为基础,着力提升
智能交通水平,发展和延伸智能交通产业链。我国智能交通
发展动向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智能公交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智能公交通过对公
交运营实现全程动态监控,用公交电子站牌发布所有途经本
站公交车的到站时间等信息,方便市民出行时实时查询。我国许多城市公交企业都启动了公交企业智能化建设,目前比
较成规模的有郑州公交、北京公交、上海公交、深圳公交等,主要应用技术有GPS技术和GIS系统软件技术。济南公交
则是全国首个大范围使用3G技术的公交企业,截止2010年
3月,济南市4 000多辆公交车中,有2 100辆安装了3G监
控系统。此外,武汉、杭州、苏州、青岛、佛山、无锡、乌鲁木
齐、厦门等地也都启用了智能公交系统。海口计划2010年
年底将所有运营公交车辆全部纳入智能化管理;南京计划到
2011年年底,全市6 000多辆公交车全部实现智能调度;成都市区公交线路近期将全部实现智能调度。另外,近期计划
建设智能公交的地区还有常州、澳门等。
智能交通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物联网”是指各类传
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相互衔接的一种新技术。智能交通
行业中无处不在利用物联网技术、网络和设备来实现交通运
收稿日期:2011—04—12
作者简介:苏绍玉(1984一),女,福建福州人,硕士,主要从事产业情报研究。· 280·
万方数据
第9期 苏绍玉:浅议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动向 总第211期
输的智能化,且已被公认为是物联网产业化发展落实到实际
应用的最能够取得成功的优先行业之一,其二者相结合必将
能够创造出巨大的应用空间和市场价值。目前,江苏、北京
和成都等地在这方面已经先行先试。2009年,作为国内首
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项目——江苏无锡惠山智能交通
示范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交通信息采集、交通信号控
制、非现场执法、数字视频监控、指挥分中心和交通诱导发布
六大系统组成,可以监测路口各个方向的车辆,根据监测结
果,改进信号控制算法,提高交通效率。目前,数字摄像机、智能信号机、光纤线路、无线地磁传感器等一系列现代化信
息传输设备已陆续安装完成。2010年5月,北京与荷兰国
家应用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签署智能交通与物联网合作协议,拟利用荷兰先进的ITS与物联网融合技术,解决交通拥堵问
题。2010年至2012年,成都将重点在智能交通、城市管理和
安全监管等领域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创
造市场空问,带动产业聚集。南京市政府2010年12月也表
示,将利用物联网技术,在2年内构建一个以全面“感知”为
基础的新型智能交通系统,从而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车联网”日益引发关注。车联网,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
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
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车联网与智能交通在很多领域相
重合,有专家表示车联网应该成为智能交通拓展的方向。在上海世博会上,上汽通用汽车馆利用“车联网”表达了未来
城市个人交通的愿景,率先进入车联网领域。2010年l1月
举行的第三届大城市交通高层论坛,武汉表示将着手建立国
内第一个车联网。在2010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2010Telematics@China高峰论坛”上,来自工信部的官员表
示,车联网项目将被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得到中央资
金的重点扶持,其相关内容已经上报国务院,一期拨款有望
很快到位,且一期资金的规模将达到百亿元级别。车联网产
业链涵盖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芯片厂商、软件提供商、方案
提供商、网络供应商等多个领域,其中,Telematics(车载信息
服务)是车联网中最核心的部分。“十二五”期间,工信部将
从产业规划、技术标准等多方面着手,加大对车载信息服务 的支持力度,以推进汽车物联网产业的全面铺开。国外智能交通案例
上世纪80年代,欧洲、日本、美国相继投入巨资对ITS 进行研发,目前ITS在这些地区都已得到广泛应用,如日本 目前已形成了由导航系统(NS)、车辆信息与通信系统
(VICS)和ETC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智能交通体系。此外,新 加坡、韩国等国家的ITS 发展水平也较高。随着高服务水平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各个地区都可以在实际的交通情况基 础上进一步发展适合自身的ITS,以最大程度提高出行效 率。下面采撷国外三个地区在ITS建设方面的案例,这些先 进的理念和经验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交通信号优化方案(Trafic Sighal
Optimization)。交通信号优化方案能确保在交通流量最
多时绿灯时间的最大化,并能在交通高峰时刻根据具体需求 调整交通信号的循环时间。该市在17条主干道延长了信号 灯时间,来优化交通流和降低堵塞。该项目2002年启动,实 行的头6年,至少减少排放157 000 t二氧化碳。该项目 2010年2月获得美国智能交通协会颁发的“智能解决方案 突出奖”。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动态停车收费方案(Dy.
namic Parking Pricing)。2009年,旧金山30% 的驾驶员需要 绕城寻找停车位;2010年夏天,该市开始试用一种名为“sF. park”的智能停车收费模式来降低搜寻停车位损耗的时间和 燃料,SFpark示范期为两年。在SFpark模式下,全市的停车 位都包含传感器,能给出该停车位是否被占和被占多长时间 的实时数据信息。这些传感器都接入数据库,市民可通过网 络、智能手机、路面信号等获得停车位信息。此外,为了优化 全城可获得的停车位数量,每小时的停车费将根据需求上下 浮动,但价格变动每个月最多1次,并提前发布。主要目的 是设置一个价格水平,使得能在给定的区域保持10% ~ 30% 比例的空停车位。旧金山市政交通局从美国交通部获 得1980万美元的资助,用于支付该项目80%的费用。爱尔兰科克市动态乘车共享方案(Dynamic Ridcshav
ing)。动态乘车共享方案将驾驶员和乘客实时联系在一起,利用私家车扩大了公共交通网,但因为种种原因在过去15 年来都收效甚微。爱尔兰科克大学的“Avego”项目为该方案 创建了一个市场机制,取得了切实成效。在该机制下,私家 车主将空座位实时出租给乘客,双方不需要预先商量在哪上 下车,具体收费根据英里数决定。Avego项目于2009年7月 开始在科克大学校园内示范运行。车主通过可定位的iPhone手机将行程反馈到共享平台,与此同时乘客通过该平台或者在线申请搭载。车主的行程路线与乘客的路线是实 时匹配的。系统自动计算出搭载的费用并在结束时通过电
子计费方式完成交易。经过第一阶段的示范运行,Avego项 目总结出该方案成功的5个关键因素。一是充足的参与者 数量。动态乘客共享方案要求在特定的区域或路线有足够 多的参与者。二是适当的刺激计划。该方案中规定每公里 收费20分,能有效调动车主的积极性,同时对乘客而言又是 比购车便宜的价格。三是系统简单。系统要足够简单,以便 所有层次的参与者都能方便地使用该系统。四是验证安全 性和隐私性。五是不断加强引导。Avego项目第一阶段的 初步结果显示2O位车主在来回科克大学的路上总共搭载了 3922位乘客,其中有1545位是沿着与车主相同的路线到达 目的地。结语
当前,交通运输业因为ITS的应用与发展将迈向新的阶 段。ITS不仅是传统交通工程的延续和提高,而且是现代交 通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ITS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其在解决交通安全、交通拥挤、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降低能耗等方面效果显著,对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也具 有重要意义。ITS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把握我国ITS 的发展动向,并借鉴国外ITS 建设的先进 理念和经验,有利于推动我国ITS 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庆福.我国智能交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M].重庆:重 庆康维投资顾问有限公司,2008.
[2] 张迎春,黄志红.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发展[J].科技信息,2009,(26):10101—10102.
[3] 李野,王晶波,董利波,等.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研究
[J].移动通信,2010,34(15):30—34.
[4] 吴琼.车联网获重金支持催生汽车服务平台商机[J].上海证 券报,2011,1(12):6.
万方数据· 28l·
浅议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动向
作者: 苏绍玉
作者单位: 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刊名:
黑龙江交通科技
英文刊名: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年,卷(期): 2011(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ljjtkj201109225.aspx
第三篇: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2017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国民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8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9%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15个月保持在51%以上的较高水平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过去的一年,我国物流业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主要指标稳中向好、提质增效,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一、2017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
(一)总体运行平稳健康。物流需求持续增长。全年社会物流总额252万亿元,同比增长6.7%社会物流总费用12.1万亿元,同比增长9.2%全国货运量471亿吨,同比增长9.3%。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呈逐月上涨态势,全年均值1148点,较上年上涨22%。
物流运行质量稳步提升。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从2015年的16%,2016年的14.9%,进一步下降到2017年的14.6%全年物流业总收入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12月份中国物流景气指数达56.6%,全年均值为55.3%,始终保持在50%以上的景气区间。
(二)结构调整趋于优化。消费成为物流需求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9.9%。消费物流中的电商物流增势明显,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中的总业务量指数全年均值为143.4。电商物流带动快递业务加速扩张,12月中国快递物流指数为106.3%全年快递业务量达401亿件,同比增长28%。冷链物流成为吸引社会投资的热点,全国冷库总容量可达4775万吨。与消费相关的快速消费品、医药、汽车、服装等细分市场增势良好。
工业制造业物流仍然是物流需求的主要来源。全年工业品物流总额235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社会物流总额的92.7%。工业品物流中的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物流需求增长较快,高耗能产品、大宗商品物流需求延续回落走势。
运输结构调整见效。多式联运上升为国家战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先后确定了两批、共46个示范项目。首批16家示范工程企业累计开行示范线路140余条,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60万TEU。2014年以来,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6.8%。《“十三五”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规划》发布,铁路集装箱日均装车量占比超过10%。国家铁路全年货物发送量达29.18亿吨,较上年增长10.1%。全年重型卡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车辆大型化、标准化、现代化步伐加快。全国四批共209个甩挂运输试点项目深入推进,试点企业货运车辆平均里程利用率超过80%。挂车租赁、卡车航班、大车队等新模式试水,中物联公路货运分会组织“星级车队”评选。星级车队所有入网车辆平均月均行驶里程8956公里,重型牵引车月均行驶里程达1.1万公里,运输效率稳步提升。
(三)资本和科技助推物流升级。多只物流产业基金上市,物流企业“扎堆”进入证券市场。全年有8家物流企业跻身国内主板,5家在境外上市,45家登陆“新三板”。上市企业加大网络建设、设备购置和基础设施投资,增强自身实力。企业兼并重组渐趋活跃。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收购东方海外,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和招商局集团完成战略重组,铁路总公司18个铁路局完成公司制改革,东航物流“混改”启动,普洛斯完成私有化,海航收购扩充物流板块,顺丰控股与UPS成立合资公司等。
科技引领未来。我国已有超过500万辆载重货车安装了北斗定位装置,智能快件箱超过19万组,还有大量托盘、智能柜、货物接入互联网。交通运输部组织的首批283家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平均整合运力近2000辆,平均等货时间缩短,车月均行驶里程提高,司机收入增加,传统货运交易成本有效降低。国家发改委开展骨干物流信息平台试点,规范和引领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易流科技打造易流云平台,推动线下物流在线化。全行业以设施互联、人员互联、信息互联带动物流互联,互联网+高效物流成效显著。
科技和资本助推企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中国物流企业50强”主营业务收入达8300亿元,进入“门槛”提至28.5亿元,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按照国家标准评审认定的A级物流企业近5000家,一批综合实力强、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型物流企业不断涌现。
(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理念创新引领发展。海尔集团提出“人单合一”概念,推动内部“自组织、自驱动”小微创业。菜鸟网络推动“新物流”,提出大数据、智能和协同,服务新零售战略。京东物流提出“下一代物流”,将主要呈现短链、智慧和共生三大特征。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委托中物联评选认定首批10家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
人工智能为物流赋能。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要求大力发展“智能物流”。无人仓、无人港、无人机、无人驾驶、物流机器人等一批国际领先技术试验应用。全球最大自动化码头上海洋山港四期开港试运营,京东首个全流程无人仓投入使用,顺丰建设大型物流无人机总部基地,菜鸟网络将在雄安新区建设“智慧物流未来中心”,圆通牵头设立物流领域首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进入新阶段。海尔、华为、怡亚通等代表性企业强化供应链服务宝供、南方、远成、德利得、佳怡等物流企业向供应链转型物流领域互联网与供应链深度融合,服务模式正在由“链主主导型”,向平台服务型、智慧供应链“生态圈”转型发展。
共享众包服务升级。继苏宁物流、菜鸟网络之后,京东物流实现独立运营,平台开放。神华货车驮背运输探索多式联运新路径,狮桥物流“超级大车队”集中优质运力资源,东方驿站、中集挂车帮等助推甩挂运输发展,地上铁、熊猫新能源等推广绿色新能源车,日日顺物流搭建“车小微”开放的创业平台,中铁快运联手顺丰速运推出“高铁极速达”、“高铁顺手寄”服务产品。运满满、货车帮、天地汇、福佑卡车、中储智运、正广通等平台型企业线上线下增值服务延伸。美团外卖、饿了吗、点对点直达的闪送物流等即时生活物流服务进入千家万户。
(五)综合运输体系加速成网。“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到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总量的66.3%公路总里程477.1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6万公里,覆盖全国97%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2317个,通江达海、干支衔接的航道网络进一步完善民航运输机场发展到229个,覆盖全国88.5%的地市。全球第四、亚洲第一,以顺丰航空为主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开工建设。
物流网络“节点”加快布局。我国各类物流园区超过1200家,园区平台化、网络化、智慧化初步显现。传化物流打造覆盖全国的“传化网”,卡行天下枢纽达到200家。由中物联牵头,林安物流等17家网络化经营的物流园区发起互联互通服务平台“百驿网”。万科地产、普洛斯、深赤湾、平安银行等加大物流地产投入。德邦物流、安能物流、“三通一达”等服务网点不断下沉,编织城乡一体化服务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写入政府报告,有望协同共建世界级港口群。中欧班列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累计开行6235列,其中当年开行3271列。
(六)政策环境持续改善。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73号),提出27条具体政策措施。大件运输联网审批、年检和年审“两检合并”、规范公路执法、减费清税等政策正在落实。交通运输部牵头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提出降本减负10件实事。车辆异地年审、驾驶员异地考核、车辆异地年审提上日程。国家发改委等20个部门签署对严重违法失信主体联合惩戒备忘录,首批270家“黑名单”公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服务型制造试点,提升工业物流发展水平。国家税务总局、交通运输部连续发文,破解道路运输企业“营改增”后遇到的问题。国家质检总局联合11部门出台《关于推动物流服务质量提升工作的指导意见》,扩大高质量物流服务供给等。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制约行业发展的制度环境逐步好转。
总体来看,我国物流业许多指标已排在世界前列,论规模已成为全球“物流大国”。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率不高、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基础设施联通不够、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较突出,体制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传统的以数量规模、要素驱动的粗放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以及“物流强国”的建设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展望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确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备条件。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对物流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把建设“物流强国”作为战略目标,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途径。要着力解决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带动和引领关联产业转型升级,更好满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流服务需求,从整体上促进我国由“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迈进。今后一个时期,有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一要从规模数量向效率提升转变,推动效率变革。当前,我国物流效率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降本增效仍然是工作重点。未来一段时期,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物流运作水平,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将是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物流企业应把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提升物流运作效率作为主攻方向。争取经过3—5年的努力,使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再降低1—2个百分点。
二要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推动动力变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成势头,互联网与物流业深度融合,智慧物流蓬勃发展。未来一个时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进入成熟期,全面连接的物流互联网将加快形成,“万物互联”呈指数级增长。物流数字化、在线化、可视化成为常态,人工智能快速迭代,“智能革命”将重塑物流行业新生态。
三要创新应用现代供应链,推动质量变革。随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服务经济、体验经济对物流服务方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物流业与上下游制造、商贸企业深度融合,需要延伸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互联网与供应链融合的智慧供应链将成为下一轮竞争的焦点,有望形成一批上下游协同、智能化连接、面向全球的现代供应链示范企业和服务平台。
四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发挥协同效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要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线路”与“节点”衔接配套,实现全程物流“一单到底”,无缝对接。要推动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末端网点等多级物流网络与综合运输体系互联互通。实施重点通道联通工程和延伸工程,打造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形成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物流枢纽,统筹推进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交通运输物流网络建设。
五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发展绿色低碳物流。随着环境负荷日益加重,物流业面临严峻挑战。重型柴油货车开始执行国五排放标准,多地对柴油货车实行环保新政。《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多个国家将制定燃油车退出时间表。未来3-5年,自然环境与政策措施“倒逼”绿色物流加快发展。节能降耗、新能源替代、可再生能源利用、减量化包装等绿色物流技术,带板运输、共同配送、多式联运、逆向物流等绿色物流模式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物流需要。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安得智联在内的物流企业要积极配合制造强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美丽中国等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主动服务于精准脱贫、消费升级、民生改善、污染防治等物流需求。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开发新的物流产品,增强客户满意度。同时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要关爱卡车司机、快递小哥等基层从业人员,使他们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更加体面地工作,幸福地生活,增加“获得感”,吸引更多市场主体自觉投身“物流强国”建设。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我们要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建设“物流强国”作为新时代物流发展的新目标,务实创新,砥砺前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行业社团组织,将始终与行业企业和广大从业人员站在一起,更好地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员工、服务社会,携手共创我国物流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我国新农村发展脉络与展望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 课程名称:《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中国新农村发展脉络与展望》
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农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是,20世纪的百年史如是,现在和今后相当长时期依然如是。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然而,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重心转向城市,加之城乡二元体制的严重束缚,“卖粮难”、“增收难”、“就业难”种种问题横亘在广大农民面前,成为一道道难关,尽管从总体上看,近几年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还是比较健康,但是粮食结构的不合理,农业经营效益过低,农村规模经营的错误执行,无制度保障和科学依据得将农村土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这种种做法都制约着新农村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该何去何从,如何最大限度的惠农强农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钱
●粮
●地
●人
专题报告《中国新农村发展脉络与展望》是由中财办副主任陈锡文主讲的,陈老师从“钱、粮、地、人”四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农村的主要症结,提纲契领,言简意赅,值得一看。
专题报告《中国新农村发展脉络与展望》考核方式为提交小结,考核通过后给予相应学分。
第五篇: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最大最权威的造价行业求职招聘网站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将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在各成员国共同的贸易框架和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下,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伴随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同步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人民的居住条件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全社会巨大的投资规模将为工程造价管理及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一、贯彻《招标投标法》精神,改革现行工程计价体系,推行实物工程招标投标,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造价管理标准体系。
《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对规范建筑市场的交易行为,促进建筑业的改革开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招标投标法》提出的综合评价最优和合理低价两种中标模式是改革现行工程计价体系的法规基础。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工程计价体系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和政府定价色彩,尽管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制订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调价政策,诸如实行工程造价的动态结算,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单价根据市场价格的波动相应调整其价差。但是,现行的工程计价体系尚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施工承包企业这一市场竞争主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同,以施工承包企业自主定价为特征的工程计价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
推行实物工程量招标投标,改革现行工程计价体系,有助于从根本上实现《招标投标法》提出的投标企业中标模式的转换,为承包商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推行实物工程量招标投标,必须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定额标准体系。按照“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思路,加强各类工程工料机消耗定额标准的制定,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定额标准体系的关键所在。
一般而言,各类生产要素消耗定额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由于我国建筑业企业普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建立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工料机消耗定额的条件尚不成熟。为此,在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仍应代表社会制定各类全国统一、行业统一或地区统一的工料机消耗定额,并以全国统一消耗定额标准为主导,形成统一的工程定额标准体系。现行的工程工料机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应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和建筑业自身的发展规律逐步加以调整,以适应新世纪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由于各类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的广泛应用,建筑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随之上升,一些定额子目的工料机构成和消耗水平处于相对变化之中,定额管理部门应代表社会及时调整含量中的不合理成份,使之能较为准确地反映行业的平均消耗水平,激励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施工机具,限制并最终停止使用影响生态环境和职业健康的工程材料和施工机具。
第二,按照细算粗编和简明实用的原则,调整现行工料机消耗定额,改变定额子目划分过细的现状,使工料机消耗定额更好地
中国最大最权威的造价行业求职招聘网站
满足招标投标的需要。
第三、根据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法规,逐步将现行定额含量中的一些不构成工程实体的子目或消耗量从定额中剥离出来,作为实物工程量招标投标中的措施费用由企业自主报价。如脚手架工程、建筑物垂直运输及施工机械的选择等等。
第四、进一步调整费用定额内容。其中,施工管理费的核定应反映建筑业改革的现状,如管理人员的比例要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科学测定;计划利润不应按工程类别确定费率,而应根据行业平均水平予以测定,尤其是在实物工程量招标投标体制下,更应通过制定行业平均利润水平规范企业的报价行为。
二、继续深化咨询业的体制改革。积极引导有执业资格的人员开办,涵盖土地评估、房屋估价、工程监理和造价咨询等执业内容的工程咨询顾问机构,实现建设项目投资的全过程控制。
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各类中介咨询活动基本处各自为政、业务范围单一的分割状态,能够同时完成从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到勘察设计、招标代理、工程监理以及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全过程服务的咨询机构尚不可多见。由于没有形成集团化经营的竞争态势,加入WTO后,将难以与国际上大型的工程咨询公司抗衡。
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前期的方案研究和勘察设计阶段的工作质量。在施工阶段,项目投资的理论值已经成型,需要控制的仅仅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这个理论上的控制指标,减少不合理的费用增加,选择合理低价的承包商实施拟建项目。因此,继续深化咨询业的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
三、积极培育工程造价咨询市场,大力扶持和发展工程造价咨询中介机构。
1、应用电子商务,建立和完善工程造价咨询市场。咨询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和智力密集的知识产业,咨询业的发展水平是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咨询业的一个分支,工程造价咨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建立和完善工程造价咨询市场,是工程造价咨询管理的一项极为紧迫的工作任务,应用电子商务,有助于缩短工程造价咨询市场的发育周期,有效地提高工程造价咨询市场的运行效率。
2、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我国加入WTO后应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参与国际工程造价咨询市场的竞争。造就一批中华品牌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首先,应有选择地赋予一批符合基本条件的咨询机构独立的对外经营权。同时,在税收上给予减免或退税政策,以增强其自身造血机能。此外,政府主管部门应确定一批咨询机构实施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咨询企业,扶持一批咨询机构尽早上市。
3、进一步完善与基本建设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确立注册造价工程师的法律地位。注册造价工程师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只有赋予注册造价工程师应有的法律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有效地排除执业中的各类人为干扰和政策壁垒,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为此,建议尽早制定《注册造价工程师法》,从法律上保障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4、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队伍。现代企业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队伍,是事关工程造价咨询事业发展的大局。加强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队伍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应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强化对培训院校的资格认定和动态管理。院校是开展培训工作的基地,对培训院校开展定期的办班条件的资格认定和动态管理,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基础,只有合格的师资,才有可能培训出合格的学员。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实现对培训院校资格认定工作的制度化管理。第二、抓好培训教材的建设。
5、积极推行工程造价咨询责任保险,提高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咨询业的责任保险是国际上较为普遍的一类险种,中国最大最权威的造价行业求职招聘网站
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由于工程造价咨询涉及的标的金额较大,尤其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不确定因素较多,这些不确定因素,既包括项目自身的技术风险,也包括社会的宏观经济风险以及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业主风险和承包商风险,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要迎击市场经济的风浪,抵御各类现实的和潜在执业风险,就必须积极推行工程造价咨询责任保险,通过责任保险,有效地分解和合理转移风险,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