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卫生年鉴》写作规范
《北京卫生年鉴》写作规范
(2013年)
一、总体要求
1.时间要求:2012年度1月1日-12月31日内发生的事件。
2.资料要求:应是一个完整的有价值的资料。一般具备六要素: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结果。特别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3.收录范围:收录可面向社会公开的信息,不收录本单位的内部信息、国家规定的保密信息以及各部门调研报告中预测性、展望性的内容。根据年鉴资料性的特点,收录时注意内容的连续性。
4.数据要求:以上报北京市公共卫生中心统计室的数据为准,或以部门统计数据为准。同一单位的数据不能数出多门。使用数据要做到单项数与合计数、绝对数与百分数、前文数与后文数一致。统计数据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月-12月。
5.条目要求:尽可能按统一的条目名称、内容及顺序编写,没有的条目内容可不写。自拟条目放在规定的条目之后,标题要求明确简洁。
二、条目撰写
1.文体:用记述文体,不抒情、不议论、不评价,不使用总结报告、新闻报道等文体。
2.内容:真实、准确、客观。不要记述总结性评论。
3.语言:开门见山,直陈其事,无大话、套话、空话,避免使用最大、最强、可喜变化等形容词;不要有将、计划、预计等预测或展望性词汇。不用文言、方言,忌用仅在行业内通用的简称。
4.字数:区县稿件的字数一般不超过6000字,医院、高校、科研与公卫等机构的字数一般不超过5000字,学术团体的字数一般不超过3000字。
5.大事记:记录对本市、本行业有一定影响的事件。如在全市首次引进某种设备或技术、首次实施某种手术,重要的对外交流等。一事一条,写明时间,记述简明扼要,在200字以内。
6.人物简介:对2012年本单位新获(或去世)两院院士、国家或国际奖章(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白求恩奖、南丁格尔奖等)者,应提供500字左右的人物介绍。
三、时间表示
1.当年信息注明月日,不写年份。当年可用“年内”表示,行文中不用“目前、现在、最近、明年、去年、本月”等时间代词;不用时间简称,如2011年不能写成11年。
2.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20世纪90年代、2011年1月16日。
3.时间的起讫用浪纹连接号“~”表示,如2010~2011年。
4.当年数据与上一年度全年相比一律用“比上年”表述,与上一年度的同一时期相比可用“同比”表述。
四、数字表示
1.数字用法以1996年6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
2.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3.带小数点的数字,统一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整数时可用整数,如100%、88.90%。
4.带有“几”字表示大约数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十几天。
5.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约数的一般用汉字;如果文中出现一组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又有约数时,为保证局部体例一致,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
五、名称表述
1.文中一律用第三人称,不用第一人称。直接用单位名称,不用“我局”、“我单位”等,而用“北京市卫生局”或“市卫生局”等。
2.各种名称均使用全称,或第一次用全称,以后用简称。如“特殊行业”(特行)、“失去防控”(失防)等。
3.使用英文缩写时,一律先写中文全称,括号内注明英文缩写,以后可直接用英文缩写。
4.凡人名一律直书其名,不用同志、先生等称谓。需要说明职务、职称等,可将职务等加在姓名之前,如“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市长郭金龙”等。
5.会议、组织、机构等名称,在文中首次出现时,一律用全称,以后用简称。医药方面的专业术语使用要规范。
6.计量单位要统一。如单位数用“个”;病床用“张”;手术用“例”;门急诊病人数用“人次”;学生、教师、医生人数等用“人”(一般不用“名”),但人数在前称谓在后时,可用“名”或“位”,如“5名教师”、“8位专家”;涉及到大额数字的,如医疗设备总值用“万元”;孕产妇死亡率用“/万”,新生儿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用“‰”等。
7.“台湾”、“香港”与其他国家、地区同时出现时前面必须加“中国”,称为“中国台湾”与“中国香港”。
六、图片与表格
1.彩色图片放于卷首。要注重图片的资料性(如:中央、市级领导的视察、参观等;外宾来访、参观等;召开大型、重要会议等;新建、扩建医院及新增医疗设备,改
善就医条件等;医疗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等;较重大、有意义的义诊、咨询、培训等)。图片要有存史价值,要做到主题新颖、中心突出、层次清晰、人物端正、对比和谐、构图准确。每张照片均应有文字说明。电子邮件传送的照片应是jpg格式。
2.正文中最好不设表格。必须用表格的,请注意年鉴双栏排的特点,也可排成单栏。表格采用开放的三线式,不用封闭式,表内不用横线。
七、附录
本年度本单位如有以下人员请制成表格附在年鉴稿后:
1.本单位聘用外籍人士情况,内容包括:
国籍 姓名 性别 国外工作单位与职务 聘任职务 授予年份 聘任单位
2.本单位人员被国外聘为教授等名衔,内容包括:
姓名 性别 现工作单位及职务 授衔国别 单位 称号 年份
3.本单位人员获国际奖章情况,内容包括: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现工作单位及职务 授奖国别(地区)奖章名称 年份
4.挂靠在本单位的研究、学术、管理机构,内容包括:
机构名称负责人职务挂靠单位成立时间
5.本单位人员获两院院士情况,内容包括: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及职务 聘任职务 授证日期
八、其他
1.单位名称需写全称,并注明单位地址、邮编、电话、网址。
2.文后请注明撰稿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以及审稿人姓名。
3.各单位稿件经本单位领导审核后,于2013年2月28日前经电子信箱发送至《北京卫生年鉴》编辑部。
4.邮件请以各单位名称为主题,照片与文字稿不要放在同一个邮件里。
《北京卫生年鉴》编辑部
地址:西城区北纬路59号209室
电话:63046927
E-mail:nj@bjhb.gov.cn
第二篇:《北京信息化年鉴》编写规范
附件2
《北京信息化年鉴》编写规范
(2017卷)
一、立目要求
(一)内容时限:20161月1日至12月31日内发生的史实与重要事件。
(二)全书采用文章体与条目体两种体例方式,以条目体为主,共分三个层次,如信息产业为一级目,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二级目,具体条目为第三层次。
(三)全书设综述概述两个综合性条目,一级目下设综述,二级目下设概述。
(四)记述要求:一事一条,独立主题,不可几事一条或几条一事。除了综述和概述,一般不出现综合性条目。
(五)内容要求:应收录完整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注意内容的完整性,包括六要素: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结果。
(六)供稿范围:本系统各单位与相关委办局。不收录本单位的内部信息、国家规定的保密信息及各部门调研报告中预测性、展望性的内容。跨工作,需保持内容的连续性。
(七)数据要求: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无统计局数据的,以本系统本单位统计数据为准。同一统计项目不能数出多门。统计数据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月至12月。
二、标题要求
(一)条目标题字数一般不超过18字。标题一般不出现人名。
(二)标题文字力争简洁、明确,不修饰、见题知义。用一句话直接表述一个完整的信息,能用主谓词组做标题的即可简化为主谓词组。标题中间不用标点符号。要题文相符、注意不要出现大标题小内容或小标题大内容的条目。
(三)会议、活动或文件名称,在标题中可简化,但不可改变原意,正文里首次出现用全称。科研成果类标题尽可能使用简称,但不可造成歧义。
三、条目撰写
(一)文体。本年鉴采用记述文体,语言不抒情、不议论、不评价,不使用虚词浮语,大话空话套话,以及新闻报道和宣传性语言。叙述直陈其事,不用文言、方言及引文;避免使用生僻性词汇。不使用将、计划、预计等预测或展望性词汇;非常用简称,在首次使用时应加括号具体说明。
(二)内容。真实、准确、客观。切记把握好综述、概况、条目三者的关系,不允许重复。
领导人的临时讲话与礼仪性活动如无新意可不记。与港、澳、台的交往内容不记入对外交流、对外贸易与外事工作。
(三)字数。综述一般不超过1500字,概述不超过1000字,条目不超过500字。
四、书写格式
(一)条目标题与概述顶格书写,加方括号([ ]),后空一格接写正文。文章、文献、表格的标题居中书写。
(二)综述和概述可分段书写,条目一般不分段。
(三)条目作者名署正文下一行,顶后格,加圆括号。文章作者名署标题下。文章与条目可署作者实名亦可署撰稿单位名。
(四)各栏目条目按时间顺序编排。
五、时间表示
(一)当年信息注明月日,不写年份(法律法规、刑事案件除外)。当年可用“年内”表示,上一年一律用“上年”表示,但记述两年以上事件,要注明年份;行文中不用“今年、目前、现在、最近、明年、去年、本月”等时间代词;不用时间简称,如2007年不要写成07年。
(二)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20世纪90年代、2004年1月16日等。农历年月日一律用汉字表示,并不得混用,如“1996年6月”不能写成“1996年六月”。凡人物生卒年代、年龄、年份等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三)时间、国际标准单位等起讫用“至”表示,如“1990年至1995年”。交通线路的起讫用连接号“——”(占二字格)表示,如“上海——南京”等。
(四)当年数据与上全年相比一律用“比上年”表述,与上一的同一时期相比可用“同比”表述。
六、数字表示
(一)数字用法以1996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
(二)小数点后一般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整数一至十,一般用汉字,如“一个人”、“三条意见”等。超过十用阿拉伯数字。
(四)相邻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用汉字表示,中间不用顿号,如四五个月不写成四、五个月。
(五)约数使用汉字表示。如:几千年、十几天、一百几十次、几十万分之一。
(六)超过4位数的数字不使用分隔号。超过万位、亿位时,可用xx万、xx亿的形式表示,如100万、45.67万、5576.47亿。
七、名称表述
(一)正文一律用第三人称,不用第一人称。直接用单位名称,不用“我局”、“我单位”等。特载、专文、文件名、引文等除外。
(二)正文中凡人名一律直书其名,不用同志、先生(国际友人或著名人士除外)等称谓。需要说明职务、职称等,可将职务等加在姓名之前。如“市长某某某”、“市委副书记某某某”等。在一级目下,人物的职务、职称、只需出现一次,以后均可略去。
(三)关于港澳台与华侨的人物称呼,以“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顺序称呼排列。
(四)会议、组织、机构、项目、成果、工程等名称,在栏目中首次出现时,一律用全称,以后用规范简称。中共北京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等常用简称除外。
(五)外国的人名、地名、机构名、政党名和报刊名,以新华通讯社的译名为准。若无新华通讯社译名,用国内通用译名。
(六)科学、技术、工业、医药等方面的专业术语使用要规范。
八、条目分类
(一)综合类条目
包括综述和概述。综述和概述撰写一般应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特点、主要成绩、存在的问题及重要数据等基本要素。要防止内容残缺不全和空洞无物,减少具体事件和罗列数字,从宏观记述。对重复内容,具体条目多侧重微观记述,综述概述注意多侧重宏观记述。
(二)会议类条目
包括时间、地点、会议名称、主办单位、人数、中心议题、决议等基本要素。应着重介绍会议的主要内容。出席人员、讲话等少写或不写。
传达中央会议精神的会议,一般不记述中央会议内容,而是着重反映北京市贯彻落实的结果。不摘抄会议报告。会议条目标题一般采用“某某某会议召开”的句式。
(三)活动类条目
包括时间、地点、组织单位、活动内容、特点、结果等基本要素。应着重介绍活动内容、特点和结果。活动过程、气氛等略写或不写。
(四)工程建设类条目
包括工程名称、工程规模、工程投资、开工时间、竣工时间、承担单位等基本要素。应着重介绍工程规模、工程特点等。可写阶段性成果。
(五)科研成果类条目
包括科研成果名称、承担单位或个人、完成时间、成果价值、获奖情况等基本要素。应着重介绍成果价值。
(六)机构类条目
包括机构名称、性质、主要职能、成立时间等。应着重介绍主要职能等基本要素。成立原因、过程不写或略写。
(七)调查类条目
包括调查内容、承担单位、时间、范围、对象、结果、作用与影响等基本要素。对结果可略加分析,数字较多且有价值的可列表反映。
九、标点使用
(一)标点按1995年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二)并列词语内又有并列词的,则该词语的前后词语应使用逗号,如“历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委,中科院院士”等。
(三)行文中“其中”前后标点符号的用法。“其中”前除了已有完整的句子必须使用句号外,一般用逗号。“其中”后一般直接与词语或数据连接,不用逗号和冒号,如“全市共有676个队参赛,其中市区531个队、郊县145个队”。
十、计量名称
(一)计量单位按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
(二)在行文中,平方米不能写成“平方”,立方米不能写成“立方”、“土方”。
(三)行文及表格中,一般不要夹杂使用计量单位符号、数字符号、化学分子式和其他符号,但在必须载录的公式中可使用各种符号。如在行文及表格中用汉字“平方米”、“大于”、“水”,在公式中用“㎡”、“﹥”、“H2O”。在记述某些产品的规格、计算公式、技术参数时,可使用化学公式、英文符号和其他符号。
(四)组合单位的中文名称表述应与其符号表示一致,如“5m/s”, 行文中表述应为“5米每秒”,而不是“每秒5米”。
十一、图片表格
(一)照片选择要主题突出,时代感强,层次清晰、有较高艺术水准,质量符合排版要求。每幅照片均要有文字说明。
(二)随文图片,内容应与有关条目相呼应,并有简要的文字说明。
(三)表格一般包括标题、标目、内容等几部分。除专项统计表外,标题一般应具有时间、地方(单位)、事项三个要素。如,《2002年全市吸收合同外资情况表》标题居中,有统计数字的应在右侧标明计量单位,如“单位:万元”、“立方米”等。表格必须转页续表的,横标目不省略,并在右上角注明 “续表一”、“续表二”等,以保持表格的完整性。
(四)表格中的数据,以个位数对齐。若内容相同,不要用“〞”或“同上”表示,而应以具体名称或数据表示。如有需要说明的内容,可在表格底部横线下以“注:……”的形式表示。
第三篇:北京建设年鉴2017卷编写规范
《北京建设年鉴(2017卷)》编写规范
一、立目要求
(一)时间要求
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内发生的事件。
(二)内容要求
采用条目文体格式,一事一条,独立主题,不可将几个事件堆积在一个条目中或将一个事件拆分为几个条目来写。除“特载”、“大事记”、“综述”、“调研规划”、“附录”和分目中的“概况”外,一般不要出现综合性条目。
(三)资料要求
应是一个完整的有价值的资料。一般具备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结果。特别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四)收录范围
全面收录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的工作成果。根据年鉴资料的特点,收录时注意内容的连续性。
(五)数据要求
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无统计局数据,以相对权威部门统计数据为准。同一统计项目不能数出多门。统计数据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月至12月。
(六)例行工作
如慰问、茶话会、座谈会等,若无重要内容原则不收录。
二、标题要求
(一)条目标题
一般不超过16个字,采用主谓结构,一般不出现人名(案件、烈士除外),字体为四号黑体。如【国家大剧院工程竣工】、【安化南里危改小区6栋楼及配套竣工】等等。
科研成果类标题尽可能使用简称,但不可造成歧义。
(二)条目内容
明确、简洁、不修饰、见题知义。用一句话直接表述一个完整的信息,中间不用逗号。避免出现题文不符、大标题小内容或小标题大内容。
(三)相关名称
会议、活动或文件名称,在标题中可简化,但不可改变原意,正文里首次出现用全称。
三、条目撰写
(一)文体
记事、记物、记人用记述文体,不抒情、不议论、不评价,不使用总结报告、新闻报道等文体。
(二)内容
真实、准确、客观。切记把握好概况与条目之间的关系,内容不要过于重复。资料只如实记述事件结果,不记述总结性评论。
领导人讲话如无新意或重要内容,可不记述。在会议、活动等条目中,不必大量罗列领导人姓名,记主要领导人即可。
(三)语言
开门见山,直陈其事,无大话套话空话,避免使用最大、最强、国内首创、世界领先等词;不用将、计划、预计等预测或展望性词;不用文言、方言及引文;避免使用生僻专业用语或词汇。某些简称,在首次使用时应加括号或脚注具体说明,如开展增创“两个一流”(建一流队伍,创一流工作)活动等。
(四)字数
概况和条目内容一般不超过500字,字体采用四号宋体。
四、书写格式
(一)条目标题
顶格书写,加方括号(【】),后空一格接写正文。文章、文献、表格的标题居中书写。
(二)概况 既可以设置若干相对稳定不变的项目(或方面)书写,也可以分层次或段落书写。
(三)署名
条目作者名署正文下一行,顶后格,加圆括号,如(张××)。文章作者名署标题下。文章可署作者实名或撰稿单位名;条目一般不署单位名,撰稿人署实名,集体编写可署机构名。字体采用四号楷体。
(四)条目顺序
每个栏目下的条目按时间顺序编排;工程条目按照竣工时间顺序编排。确有需要的可按重要性编排。
五、时间表示
(一)信息时间
当年信息注明月日,不写年份(法律法规、刑事案件除外)。当年可用“年内”表示,上一年一律用“上年”表示,但记述两年以上事件,要注明年份;行文中不用“今年、目前、现在、最近、明年、去年、本月”等时间代词;不用时间简称,如“2016年”不要写成“16年”。
(二)公历与农历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20世纪90年代、2016年2月27日等。农历年月日一律用汉字表示,并注明公历年月日,如“辛卯年十月十六日(2011年11月11日),不能写成“2011年”十月十六日”。凡人物生卒年代、年龄、年份等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三)起讫符号
时间、国际标准单位等起讫用浪纹连接号“~”表示,如“2015~2016年”,不能写成“2015-2016年”等。交通线路的起讫用连接号“—”(占一字格)表示,如“上海—南京”。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工程条目中连接号“~”、“-”(占一字格)的用法,如“F1-3号楼”表示F1区3号楼,不能写成“F1~3号楼”;“F1-5~9号楼”表示F1区5、6、7、8、9号楼,不能写成“F1-5-9号楼”。
(四)事件与节日 用月和日表示的重大历史事件,应用间隔号“· ”将月和日隔开,并加引号,如“七·七”事变、“一二·九”运动等。用月和日表示节日,不用间隔号,但应加引号,如“五一”、“十一”等。
(五)任免时间
领导的任免时间具体到月。
(六)阶段幅度
当年数据与上一全年相比一律用“比上年”表述,与上一的同一时期相比可用“同比”表述。
六、数字表示
(一)标准
以1996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
(二)小数
有小数的数据,必须标明小数点,如0.98不能写成.98或0·98。
(三)整数
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如“一个人”、“三条意见”等。但要照顾到上下文,做到前后体例一致。
(四)概数
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时,必须用汉字表示,不能用顿号(、)隔开。如:四五个月不能写成四、五个月或4、5个月等。
(五)大数
数字超过千位时不用千位分隔符号;超过万位时,一般用“×万”的形式表示,如100万、78.87万。
(六)大约数
常见的带有“几”字表示大约数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几千年、十几天、一百几十次、几十万分之一。
(七)事件数
表示会议、活动等事件的届数一般用汉字;次数没有特殊规定,一般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无论用哪种方式,一定要照顾上下文,做到前后体例一致。
七、名称表述
(一)正文中的名称
正文一律用第三人称,不用第一人称。直接用单位名称,不用“我局”、“我单位”等。如“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应写成“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特载、专文、文件名、引文除外。
(二)简称的使用
各种名称均使用全称。如果全称太长又多次使用,则第一次用全称并用圆括号加注,以后用简称,如“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简称“解放军”)等。
会议、组织、机构、项目、成果、工程等名称,在栏目中首次出现时,一律用全称,并用圆括号注明其规范简称,以后用规范简称。中共北京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等常用简称除外。名称要统一,同一会议、组织、机构不能出现不同的名称。
(三)人名的使用
正文中凡人名一律直书其名,不用同志、先生(国际友人或著名人士例外)等称谓。需要说明职务、职称等,可将职务等加在姓名之前,如“市长某某”、“市委副书记某某”等。同一栏目中,人物的职务、职称,只需出现一次,以后均可略去。
(四)华侨的称呼
关于华侨等几种人的称呼,以“香港同胞和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顺序称呼。
(五)译名的使用
外国的人名、地名、机构名、政党名和报刊名,以新华通讯社的译名为准。若无新华通讯社译名,用国内通用译名,在其后用圆括号形式注明相对应的外文。
(六)专用术语
科学、技术、工业、医药等方面的专业术语使用要规范。
八、条目分类
(一)综合类条目
主要指概况。一般置于栏目之首,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特点、主要成绩、存在的问题及重要数据等基本要素。要防止内容残缺不全和空洞无物。概况既要设置若干相对稳定不变的项目(或方面),又要写出的变化发展,以增强历史感,体现资料信息的连续性和可比性。定性评价做到述而不论,点到为止。减少具体事件和罗列数字,从宏观记述。有些确实回避不了的重复,也要选取各自的角度记述。此外,概况应和条目中的数据、事实等一致,防止前后不
一、相互矛盾。
(二)会议类条目
包括时间、地点、会议名称、主办单位、人数、中心议题、决议等基本要素。应着重介绍会议的主要内容。出席人员、讲话等少写或不写。
传达中央会议精神的会议,一般不记述中央会议内容,而是着重反映单位贯彻落实的结果。不摘抄会议报告。会议条目标题一般采用“××会议召开”的句式。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举行的重要会议、常委会等用“举行”,其他各部门的会议用“召开”。
(三)活动类条目
包括时间、地点、组织单位、活动内容、特点、结果等基本要素。应着重介绍活动内容、特点和结果。活动过程、气氛等略写或不写。活动题目用“举办××活动”。
(四)工程建设类条目
包括名称、位置、建设规模、建筑设施、工程总造价(工程总投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要素。
1.工程名称
一定要用合同书上的全称,不得随意简化。2.工程位置
一定要具体、准确,“区”或“县”字不可省略,如“工程位于朝阳区紫玉山庄东路1号”、“工程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至西直门内大街”、“工程位于崇文区,西起崇文门外大街,东至白桥大街”等。
3.建设规模
包括工程建设所具有的格局、形式和范围。如楼房类工程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地下和地上层数、檐高、结构,路桥工程的里程(长度)、宽度、幅路形式,环境治理工程中的绿化面积、河流长度等。
4.建筑(配套)设施
包括重要建筑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如楼房类工程的车库,路桥工程的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桥梁、涵洞、管线等。
5.工程总造价(工程总投资)
包括工程的总造价或阶段性工程的总投资,计量单位统一用“万元”。6.开工和竣工时间
精确到年月日。大多数工程项目的竣工时间以竣工验收备案时间为准,但一些大型特殊工程项目(如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馆)可按竣工交付使用或试运行时间记录,如“2016年5月25日竣工交付使用”或“2016年6月10日竣工试运行”。
7.建设单位(业主)
记录全称,不得随意简化,如“北京富力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不得写成“北京富力城开发公司建设”。
8.设计单位
记录全称,不得随意简化,“北京市”可简化为“市”,如“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设计”,可简写成“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设计”,不得简写成“市政设计总院设计”。
9.施工单位
记录全称,不得随意简化,如“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不得简写成“中建一局施工”;“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施工”,不 得简写成“市政路桥公司施工”。
10.监理单位
记录全称,不得随意简化。如“北京中环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不得简写成“北京中环监理公司监理”。
注意事项:
(1)工程条目的先后顺序须按竣工时间排序,指具体到月份的条目排在本月份最后,如“6月竣工”的工程排在“6月30日竣工”的工程之后。
(2)楼房类工程须记录结构和用途。结构注意写全称,如“框架剪力墙结构”不得写成“框剪结构”;用途如住宅、厂房、写字楼等。此两项内容一般写在工程总造价(工程总投资)的前面。
(3)工程的建设、设计、承建、监理单位有多家,应全部列出,不得遗漏。
(4)公建和市政工程应说明建设的目的、作用。道路工程的位置要写明起点、终点,道路时速统一用“×××千米/小时”表述;住宅工程包括同一小区的多栋楼房,应合并在一起记述。投产、剪彩、题字、工程奠基等活动不记录。
(5)可记录阶段性竣工成果。
(五)科研成果类条目
包括科研成果名称、承担单位或个人、完成时间、成果价值和获奖情况等基本要素。应着重介绍成果价值,切忌带个人观点进行褒贬。研制过程、意义不写。
(六)竞赛类条目
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范围、项目和结果等基本要素。应着重介绍竞赛项目和结果。赛场气氛、竞赛过程、意义、评价、目的等不写。
(七)制发文件类条目
包括文件发布时间、名称、编号、制发部门、规范内容(或目的)、生效时间、结果等基本要素。不作评价,不写过程。
(八)工作信息类条目 包括重要工作成果或信息的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结果。不作评价,不写过程。一般不记录各单位的内部信息和各部门调研报告中预测性、展望性的内容,但有特殊价值或意义的应记录。
(九)事故类条目
包括时间、地点、原因、损失和危害程度、处理结果等基本要素。应着重介绍损失程度及处理结果(尚未处理者可不写)。领导到场情况等简述。
(十)机构设置类条目
包括编办批复发文、机构名称、性质、主要职能、成立时间等。应着重介绍主要职能等基本要素。成立原因、过程、意义不写,不必大量罗列领导人,记主要领导人即可。
(十一)调查类条目
包括调查内容、承担单位、时间、范围、对象、结果、作用与影响等基本要素。对结果可略加分析,数字较多且有价值的可列表反映。
九、标点使用
(一)规范依据
标点符号按1995年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二)书写格式
1.书写时一个标点符号占一格,破折号、省略号占两格。一行的开头不放标点,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边可放在一行的开头。破折号、省略号可放在一行的开头或结尾,但不能拆开。
2.引文是整句的,最后的标点符号放在引号内;不是整句的,标点符号放在引号外。会议名称除原名称带引号标注外,其余不用引号。
3.注意逗号、顿号的使用。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但如果并列词语内又有并列词的,则该词语的前后词语应使用逗号,如“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中科院院士”等。4.书名号只用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章名、文件名、戏剧名等,不要用于单位名。丛书名用引号,如“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
5.注意破折号(横线占两格)和连接号(长横占两格,短横占一格)使用的区别。破折号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如“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连接号是把意义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如“上海—横滨友好交流项目”。
6.行文中“其中”前后标点符号的用法。“其中”前为使用了句号的句子,“其中”后一般用逗号;“其中”前为使用了逗号的句子,“其中”后一般直接与词语或数据连接,如“全市共有768个队参赛,其中市区625个队、郊县143个队”。
十、计量名称
(一)规范依据
按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
(二)书写格式
1.在行文中,重量单位统一用“吨、千克”,不得写成“t、kg”,不用“公斤、斤”;长度单位统一用“千米、米”,不得写成“km、m”,不用“公里、里”;面积单位统一用“平方米”,不得写成“平方”、“m2”或“方”,不用“公顷、亩”;容积单位统一用“立方米”,不能写成“立方”、“m3”或“土方”。
2.行文及表格中,一般不要夹杂使用计量单位符号、数字符号、化学分子式和其它符号,但在必须载录的公式中可使用各种符号。如在行文及表格中用“平方米”、“立方米”、“大于”、“水”,在公式中用“m2”、“m3”、“>”、“H2O。”在记述某些产品的规格、计算公式、技术参数时,可使用化学公式、英文符号和其它符号。
3.组合单位的中文名称表述应与其符号表示一致,如公式5m/s,行文中表述应为“5米每秒”,而不是“每秒5米”。
4.量词要规范。如单位数用“个”,学校、幼儿园、医院等用“所”,公园、体育场、图书馆、电影院等用“座”,病床用“张”,道路、河流等用“条”,商店、工厂、企业用“家”,汽车、自行车用“辆”,学生、教师、医生人数等用“人”(一般不用“名”)等。但人数在前,称谓在后时,可用“名”或“位”,如“2名教师”、“7位专家”等。
5.同一条目中,计量单位要前后一致,不能交叉出现。如同样表示长度,不要既有“米”,又有“千米”。
十一、图片要求
(一)彩页图片
1.要注重图片的资料性。刊出的照片,要求有鲜明的时代感,具有存史价值。做到主题新颖、中心突出、层次清晰、构图准确,在艺术上和技术上应有较高水平。
2.必须是数码原始彩色照片。选用的照片不得进行加工剪切,否则会因像素缩小导致图片模糊而不能使用,若须剪切可在报送时说明。
3.区县彩插图片以工程为主。主要是本区域内的国家、市级和区县重点工程、标志性工程和有影响的工程图片。每页2~6张图片,须是2016年的图片,每幅图片须配准确精炼的文字说明,做到时间、地点、内容清楚准确,并要注明摄影或提供图片人员单位、姓名。注意制作成形的彩页,一定要附上每张原始图片。
4.彩页文字概况,一般不超过350字。应做到图片与文字相互呼应,不得从《区县概况》中整段抄搬。
注意事项:
1.工程图片须是2016年拍摄的竣工或在建的国家、市级和区县重点工程、标志性工程及有影响的工程图片。
2.每张图片要配有准确精炼的文字说明,做到时间、地点、内容清楚准确,以及摄影或提供图片人员的单位、姓名。
(二)随文图片
须是数码原始照片,内容应与有关条目相呼应。
十二、表格要求
(一)表格类别 统计局公布的表称“统计表”,其他单位和部门公布的表称“一览表”。
(二)表格内容
包括标题、标目、内容三部分。除专项统计表外,标题一般应具有时间、地方(单位)、事项三个要素。标题除以表代条的不用“表”字外,一般都加“表”字,如《2002年全市吸收合同外资情况表》标题居中,有统计数字的应在右侧标明计量单位,如“单位:万元”、“立方米”等。标目由纵标目和横标目组成。根据表格内容,尽量少占篇幅,可排成单栏、双栏或三栏式。必须转页续表的,横标目不能省略,并在右上角注明续表序码(共二页第二页称“续表”,二页以上分别称“续表一”、“续表二”等),以保持表格的完整性。表格一律不设墙线。
(三)表中数据
一律以个位数对齐。表中若有名称或数据上下相同,不要用“"”或“同上”表示,而应以具体名称或数据表示。如有需要说明的内容,可在表格底部横线下以“注:……”的形式表示。
第四篇:年鉴行文规范
这样做加快了编纂进度,提高了时效性。但由于各个部门供稿人员多为单位的笔杆子,其文风受到日常行政公文影响很深,加之对年鉴的体例、性质不够了解,行文中常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写法。具体表现在:I.年鉴用语教条化、模式化。年鉴的行文本应简洁朴实,言之有物,但是从不少年鉴的行文用语来看,存在着教条化的倾向。尤其是政治类条目,内容不够虚话凑,穿鞋戴帽,空洞无物。如“市(县)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周密部署,认真实施,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大力度,着力提高,以??为抓手,切实加强领导,不断推进??工程”,类似用语在日常公文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称得上是一种“新八股”现象笔者以为,年鉴作为政府主持编纂的权威性著作,不能采用这种文体文风,要努力克服、摒弃教条化的用语,否则年鉴将带上浓厚的官腔,让人看了如听领导作报告。与之相类似的是总结式和模式化的文风,一些编写者想当然地把年鉴当作总结报告来写。
目前。全国各地的年鉴编纂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每年都有一大批年鉴出版问世。许多地方大胆地创新篇目结构,使年鉴这一综合性工具书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不断提高。年鉴编纂工作形势喜人。然而,笔者近来在责编部分年鉴稿件时,发现一些年鉴虽然篇目得到了优化与创新,框架上颇具新颖独到之处,但是年鉴的行文规范方面却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引起年鉴工作者的重视与改进。本文拟就年鉴行文规范问题作初步的阐述与探讨。[第一段] 第一部分 重要讲话
第二部分 重要文件
第三部分 改革与探索
第四部分 党群工作
第五部分 重大活动
第六部分 经营管理
第七部分 生产管理
第八部分 多种经营
第九部分 生活福利
第十部分 组织机构
第十一部分 大事记统计资料
第十二部分 荣誉
编后记
年鉴的框架有按三个层次设置的,也有按四个层次设置的,还有个别是按两个层次设置的。两层次结构的框架:第一层为篇目,第二层为条目。
三层次结构的框架:第一层为篇目,第二层为栏目,第三层为条目。有的年鉴三个结构层次则是按照“类目、分目、条目”来设置。
四层次结构的框架:第一层为篇目,第二层为类目,第三层为分目,第四层为条目。有的年鉴四个结构层次则是按照“类目、栏目、次分目、条目”来设置。
年鉴框架结构分几个层次,由编委会决定;只有条目的内容是由众多的撰稿人来完成的。年鉴框架结构设置是很有讲究的,它往往决定了信息资料的选取,进而决定了年鉴的价值。因此,年鉴编辑需要在框架结构设置上下足功夫。
《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2005》、《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和《中国金属公司年鉴》都是三层次结构的框架。
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框架是承载年鉴资料的主体骨架。其任务有三:(1)设计框定全书内容范围和选材方向;(2)设定资料的分类归属和层次;(3)设定各类资料的数量多少和比例。
框架设计应当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为现实服务。适应现实读者的需要,是框架设计的首要原则。年鉴应收录哪些资料,这些资料应当占多大比例,以什么形式推出这些资料,都要以读者的需要为依据。
2.内容完备。全面反映事物发展的历程是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要求。所谓“全面”,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大事不漏,特事不漏,读者感兴趣的事不漏。
3.结构合理。科学、系统是框架设计的第三个原则。所谓 “科学、系统”要求有三:(1)资料归类要科学准确;;(2)各部分资料比例合理,掌握好主次有别,详略得当,各有侧重这个度;(3)层次分明,有完整的体系;
4.方便检索。年鉴是供读者查阅的资料性工具书,因此方便检索是框架设计的重要原则。除了按分类编排的目录外,还必须根据不同需要,设计索引。
方志编纂、续志编修、年鉴编纂规范化及方志常见弊病......图书目录
第一篇 方志编纂总论
第一章 方志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第二章 方志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章 中国玑代方志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学科结构体系
第二篇 方志的总体设计、资料的运用及方志的编纂
第一章 方志的总体设计
第一节 方志功能目标的拟定与方志框架的选择
第二节 方志体例的拟定
第三节 方志篇目的拟定
第二章 方志编纂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方志体例与体裁
第四章 方志编纂程序与基本方法
第五章 方志篇目的拟订和完善
第六章 方志资料的搜集、核实和整理
第七章 旧方志资料的发掘、运用和鉴别.
第八章 新方志资料长编的编写
第三篇 各种体载方志编纂
第一章 序言、综述和大事记编写
第二章 分志编写
第三章 人物传编写
第四章 专记、志尾录和编后记编写
第五章 数据应用和图、照、表配置
第六章 志书索引编制
第四篇 各类分志编纂|
第一章 环境类分志编纂
第二章 居民类分志编纂
第三章 政治类分志编纂
第四章 经济类分志编纂
第五章.文化类分志编纂
第五篇 各类志书编纂
第一章 政区总志编纂
第二章 省志、地区志和县志编纂
第三章 城市志和城市区志编纂
第四章 乡镇、村和企事业单位志编纂
第五章 部门专业、山水名胜和任务志编纂
第六篇 续志边修
第一章 续志概述
第二章 续志编修准备
第三章 续志命名、断限和内容
第四章 续志编修创新
第七篇 方志汇总成书
第一章 汇总成书的概述
第二章 汇总成熟的要求
第三章 志稿的评议和修改
„„.第八篇 年鉴规范化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年鉴规范化与现代化
第三章 年鉴框架设计规范化
第四章 年鉴选题规范化
第五章 年鉴条目规范化
第六章 年鉴百科部类规范化
第七章 年鉴资料部类规范化
第八章 年鉴大事记规范化
第九章 年鉴照片、图表、设计规范化
第十章 年鉴检索系统的规范化
第九篇 方志编纂规范花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框架结构的规范化
第二节 选题与编写的规范化
第三节 图表与数据的规范化
第四节 修改与总纂的规范化
第二章 志书文体语言和行文通则
第三章 图表运用和索引编制
第四章 方志编修工作常用标准规范
第一节 数值修约规则
第二节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第三节 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写法
第四节 标点符号用法
第五节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第六节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第七节 GB 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
第八节 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
第九节 辞书编纂符号
第十节 文字条目通用排序规则
第十篇 国外年鉴编纂工作借鉴
第一章 日本年鉴编纂出版
第二章 西方年鉴编纂工作
第三章 中外电子年鉴比较
第四章 东亚地区出版类年鉴比较
第十一篇 方志常见弊病析评与纠错
第一章 方志常见弊病析评
第二章 新方志纠错
第十二篇 方志组织管理
第一章 方志管理的基本职能
第二章 方志的组织领导
第三章 方志工作人员管理
第四章 方志决策管理
第五章 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
第六章 方志质量管理
第七章 方志效益管理
第八章 修志指导
第九章 机构内部管理
第十章 常设机构与经常工作管理
第十一章 方志信息化工程建设
第十三篇 方志编纂工作经验交流
第一章 全国第二轮修志试点
第二章 省级史志机构工作经验
第三章 市级史志机构工作经验
第四章 县级史志机构工作经验
第五章 行业史志工作经验
第十四篇 相关法律法规
编辑说明
1.《中国电力年鉴》于1993年创刊,已连续出版10期,是一本融史实性、资料性为一体的专业年鉴,也是一本全面实用,文、图、表并茂的综合性大型年刊。其主要服务对象为从事电力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研技术的有关人员,以及与电力相关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有关人
员。
2.本《年鉴》的编纂指导思想为:围绕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的主线,全面记载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生产与经营、科技与进步等各方面的成就和内容。
3.本《年鉴》是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指导下,由国家电网公司联合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
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组织编写的。《年鉴》编委会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中
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公司、中国三峡长江开发公司和四个辅业集团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及有
关单位的负责同志为委员组成,并作为《年鉴》的领导机构,决定《年鉴》编辑出版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编写大纲。
4.根据《年鉴》编委会对本期年鉴编纂指导思想的确定,本期年鉴的框架结构作了较大的调整。首先,按照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系统的新格局,设置了全面反映中国电力工业的新篇目——电力工作会议、电力工业论坛、电力监管、电力企业等;其次,调整和改变了部分篇目所在的位置(如大事记、电力建设和电力生产、行业学会、学术团体等),理顺了各篇目之间的关系,较好地反映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生产与经营的主线;第三,完善了部分篇目的内容,增加了2003大事、要事和新事的记载,充实了具有丰富信息含量的“统计资料)’的内容,压缩了文件、法规等的篇幅,加强了文献二次加工。
5.本期《年鉴》主要收录了2003年我国电力工业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重点反映了2003年电力工业发展和电力生产的内容。本期《年鉴》的框架结构由篇目、栏目、类目、条目4个层次共17篇目和100多幅彩图组成。
特载:国务院文件、国务院领导关于电力的重要事件、体制改革、供需形势、安全生产、重点工程。
电力工作会议:通过两个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公司的工作会议反映2003年电力工业发展的重大脉络。
大事记:通过2003年电力工业十件大事,以及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
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部门的主要事件突出了电力工业的大事、要事。
电力工业论坛:通过2003年主要全国电力论坛和电力的权威人士的综述性文章论述电力工业的发展概况。
电力监管:按照国务院授权,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行使行政执法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履行全国电力监管职责。负责全国电力监管工
作,建立统一的电力监管体系,对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
行业协1学)会:全面介绍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行业管理和服务工作。
学术团体:介绍了电力专业的国际合作、外事管理、国际会议、国际展览、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方面的情况,并对电力行业主要的学术团
体作了介绍。
电力建设与电力生产、电力企业、部分电力企事业单位、备地区电力工业:此四个篇目全面反映了2003全国电力工业生产和建设所取
得的巨大成就。
重要文献:收录了国家综合管理部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各大公司有关电力的重要文件、规章等。
统计资料:来自电力统计部门的权威数据,未包括我国台湾省和澳门地区。
人物:人大代表、电力系统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奖章获得者名单。
企业风采:中国电力工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发展,通过城农网改造、电厂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加强,整个电力工业水平有了很明
显的提高,这与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提供的技术先进的产品密不可分,为更好地推进电力工业的技术进步,并集中反映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综合实力,从本期《年鉴》开始增设本栏目。
附录:收录了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表彰先进的内容和文号,选编了方便读者了解世界电力工业情况的世界电力工业资料和世界主要国家资料。
索引:本期《年鉴》在保留英文目录和主题内容索引的基础上,扩大了索引的范围,索引范围包括条目的部分内容。大事记、重要文献、统计资料、企业风采、附录未作索引。
5.本《年鉴》实行文责自负。条目内容、数据、彩图等均由撰稿单位校核及审定。
篇目
特载
电为工作会议
大事记
电力工业论坛
电力建设与电力生产
电力监管
行业协会
学术团体
电力企业
部方电力企事业单位
各处区电为工业
重要文献
统计资料
人物
企业风采
附录
索引
第五篇:年鉴编写规范
年鉴编写规范
一、选题。
坚持“重事业、轻部门”、“重事件、轻个人”、“重实践活动、轻礼仪活动”的原则,面向教育教学改革第一线,重点记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突出办学特色、体现办学成就的重要事项。
要求: ㈠撰写年鉴内容坚持“一事一条”原则,各单位选送内容要做到大事不漏、综合平衡。
㈡遵循合并原则,避免内容重复。
㈢遵循属时原则。记述时间从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㈣团体、机构、单位名称首次出现时应写全称;
㈤专用名词(如:国际组织名称、学校、学院名称、人名、地名、商标名称、科研成果名称等)须注明中英文。
㈥对于涉及学校保密的有关事项、数据要报请主管领导把关,该交流的交流,该保密的保密。
二、条目标题要求
㈠务必要准确、精练、朴实无华。㈡标题中尽量不出现领导姓名。
㈢尽可能简练,综合性条目,如概况、发展概况、科研工作等用名词格式,典型性条目用动宾格式,如举办×××××论坛。
㈣标题中一般不出现标点符号(书名号和双引号除外)。㈤尽量控制在一行以内,最好不折行。
三、语言规范。㈠语言。
⒈语言客观、平实,客观记录历史。不使用渲染、宣传、广告性、表决心和评价性语言。如不宜用“收获很大”、“意义重大”、“高度赞扬”、“一致好评”、“再上新台阶”等语言。尽量用数字说话,不用“最多”、“最高水平”等表述。
⒉政治类用语只保留在综述中,概况和条目中的全部删除。⒊删除某些不必要的虚词。
删除表示完成时态的“了”和可有可无的“的”字等虚词。删除分数与百分数前“约”后的“以上”、“左右”。整数后的“多”和“余”。
删除不必要的“为”字,如:“本科生为×××人,研究生为××××人”,改为“本科生×××人,研究生×××人”。
⒋已形成固定含义的缩略语,必须加引号,如“非典”、“211工程”等。
⒌文字统一。
文凭 全部统一为“证书”,如毕业证书、肄业证书,不用毕业文凭。
用学生,不用同学,称教师,不用老师。比较数据时不使用“去年”,使用“上年”。
关于学校学院、部门、学校建筑物等名称要规范用法:蔡冠深博物馆、颜乐天纪念楼(附属中学教学楼)、图书馆、惠全楼、行政办
公楼、医学院楼、梁仲景楼(教育学院楼)、教学大楼、曾宪梓科学馆、旭日集团运动场、蒙民伟理工楼、第二文科楼、礼堂、第二理工楼、何耀光土木工程实验楼、校友楼、吴炳昌楼(附属幼儿园楼)、邵逸夫体育馆等。
(二)文字。一律按照1992年7月7日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严格使用规范汉字,不要随意简化或生造汉字,一般也不使用繁体字和异体字(条目涉及古代人名、地名、书名中的繁体字、异体字,如使用简化字会发生歧义或引起误会的,可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三)称谓。一律使用第三人称,如“我国”用“中国”,“我省”用“某某省”。人物一般直称其姓名,后面不加“同志”、“先生”等称谓,必要时可加职务或职称。部门、行业一般直称“某某部门”、“某某行业”、“某某界”,而不称“某某系统”、“某某战线”。
(四)时间表述。一般要求写出准确的年、月、日,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时间代词,如“今年”、“去年”、“明年”、“当前”、“最近”、“近年”、“近几个月来”等。同一条目中年份已有前提的,后面不必重复出现,可采用“年内”的提法,也可直接交代“某月”或“某月某日”。
具体时间(公历年代、年、月、日及时、分),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述,如“80年代”、“1994年5月1日”、“7时18分”;年份不能简写,如“1995年”不能写成“95年”。星期顺序也用汉字表述,如“星期一”。
(五)数字用法。数目字除特殊情况外均用阿拉伯数字,如“7
人(次)”、“20件”、“100辆”、“1230平方米”等。但一般叙述文字中的数字,或者并非表示科学计量和不具有统计意义数字中的一位数,应使用汉字,如“一个人”、“五条意见”、“十项规定”、“八五计划”、“七八十种之多”等。倍数、成数、分数、百分数、千分数用阿拉伯数字,但万分之几、十万分之几、百万分之几等要用汉字表示。
使用超过5位以上的数字,一般要求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凡以万、亿作单位的数据小数点后面保留2位约数。百分比的小数点后面一般只保留一位约数。
约数可用“约”、“左右”、“上下”、“多”、“余”等表示,但不能叠用,如可用“1000多人”、“约5000字”,而不能用“约1000多人”、“约5000字左右”。用小数表述的数据,不用“多”字,如“1.3万多人”中“多”字要去掉。
数字统计口径一律使用统一口径,相关数据由学校指定数据统计出口单位提供,统计数据时间以自然年年底即当年12月31日统计为准。
数字不能折行,不能让标点符号出现在首字,必要时可以加字或减字。
(六)计量单位。统一执行1984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严格使用公制。
计量单位名称符号的使用,有如下区别:(1)文中涉及的计量单位,其名称用中文表示,而不用外文符号;(2)公式中的计量单位使用符号,不用中文名称;(3)附表中的计量单位,一般使用中文名称,必要时也可以使用符号,但同一表格中的用法须一致。
(七)标点符号。
重大历史事件日期中一律不加点,而加引号,如“一二九”运动、“五四”运动。
课程、教材名称用书名号。歌曲、舞曲、舞蹈、戏剧、作品名称用书名号。
通知、规定、条例等文件名称用书名号,文件标题用书名号,报告统一用书名号,会议名称太长时可以用“”号。
文中的×月×日到×月×日,或者数据之间的至号,用“~”号,不用“-”号,如“11月1~5日”,“2002~2005”年。
四、内容规范
㈠所有“检查”、“抽查”、“评估”、“普查”、“评议”活动必须有结果。没有结果的原则上应删除。
㈡会议条目要有具体研讨问题和结论,工作会议应以总结过去为主。空洞的会议要删除,若有收录必要,编辑可以在一审时要求供稿单位根据需要提供相关信息。
工作会议应以总结为主,不以展望立目。
㈢正文中可以出现的领导姓名有:正处级以上(不含正处级)。㈣务求以下信息的准确、并核实:
对于涉及部门的信息编辑要逐项核对,要与部门领导进一步核实。
涉及民族、宗教、涉外政策,要反复核实。与学校教育教学、科
研等无关的原则上删除。
数字核实,尤其注意单项是否与合计相等,绝对数与百分比的核实,注意统计表与全书概况的核实。
史实核实,人名、地名、书名、引文、专业、课程名称要核实。所报奖项名称要核实、比赛名称第一次用全称。
所有人名、地名、单位、文件、会议、科研成果、会议等信息首次出现一定要使用全称,部分专有名词还要有英文对照。
㈤人物类
逝世人物应附有背景资料(含人物履历,事业沿革等),其背景资料应突出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等。
㈥对于民族和性别处理如下:
人物性别只保留在名单和逝世人物中,一般写“女”,“男”略。民族只写少数民族。如满族、蒙古族、藏族等。㈦关于年龄
避免使用“现年××岁”,文中书写××年出生。
㈧各院、部门概况中要注意数据、信息与学校概况和学校事业发展数据统计表中的一致。
五、句式规范
㈠记述事实全部使用过去时态,不用现在进行时态或将来时态。㈡行文使用简单句,一般一句只有一个谓语动词。
㈢会议记述格式,应直述×月×日,召开××会议,或者×月×日,××会议召开。
㈣事物列举三个以上的一般只列举三个,即“××、××和××等”句式,确有必要全部列出的,后面不能用“等”。
㈤简化句式,只保留有实际的内容的文字。
对于“从……出发达到……目的”、“在……基础上,加强了……”、“以……为龙头,带动了……”等句式,只保留实际内容。
叙事不涉及原因、根据等句式,“根据……精神”、“经……批准”、“为了……”等句式全部删除。
“以……为依托”、“利用……优势”全部删除。
避免使用“不但……而且……”、“既……又……”、“不仅……而且……”等带有连接词的复合句、并列句。禁止使用排比句。
六、书写格式
条目书写(打印)格式,有如下要求:
条目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外括【】,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正文。正文用五号宋体。
条目中的层次最多只能有两个层次,一般采取第一层次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加脚点,如“1.”,若无标题正文紧接其后,若有标题则标题不加标点,另行空两格书写;第二层次用阿拉伯数字加圆括号表示,后直接接正文。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