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1980年邓小平首次论及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经过十几年的提炼和总结,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邓小平提出这个论断之前,人们还从来没有在社会主义特征之上提出一个社会主义本质来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范畴,邓小平在高于社会主义特征的层次上,在目的和目标的层次上,突出生产力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来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个科学论断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在目标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五句话即是五个目标,具体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目标,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方面的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人民利益方面的目标,或者说是价值目标。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体现在这两方面目标的实现上。
二、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即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既是对过去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开辟道路。根据我国国情和时代的特征,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尤其需要突出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面临着新技术革命挑战,讲社会主义不能不突出生产力基础地位。
三、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也就是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做到。在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分配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基本条件。发展生产力的目标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互为条件的。
四、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本质时,没有把它限定在僵死的定义中,而是用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在动态中生动地描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对以往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认识所作的高水平、深层次的提炼,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篇:论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路径
论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路径
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必备的物质条件和其他社会条件,就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一定要把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制定各项政策、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当前,需要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由经济利益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需要运用经济的方法并辅以其他方法去解决
只有从整体上推进体制改革,使各项改革配套进行,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到全党面前。日前,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一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无疑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指南。那么,怎样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这里,着重从理论上作一些分析。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注重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基础之上,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抓住经济发展,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而要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在当代社会,创新实践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实践的主导形式,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和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必备的物质条件和其他社会条件,就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而我们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又必须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
要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我们就必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基本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社会涌现出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社会出现了阶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推进技术创新等各项创新的基本力量,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则是推进知识创新的主体,各级党政机构和不同所有制中的领导者、企业家和管理人员则是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主体。我们要激发社会活力,就必须把全体人民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正如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的,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
深入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切实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应当承认,我国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公现象,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拉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有社会不公的影子,社会不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和谐相处。因此,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已经成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对此,应当说大多数人是有共识的。但是,对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社会不公,怎样看待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切实推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公平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分配的公平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问题,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主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当然,社会公平又具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它是社会广大成员普遍能够接受的价值目标,能够为整
第三篇:论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路径
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必备的物质条件和其他社会条件,就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一定要把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制定各项政策、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当前,需要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由经济利益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需要运用经济的方法并辅以其他方法去解决只有从整体上推进体制改革,使各项改革配套进行,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到全党面前。日前,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一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无疑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指南。那么,怎样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这里,着重从理论上作一些分析。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注重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基础之上,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抓住经济发展,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而要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在当代社会,创新实践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实践的主导形式,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和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必备的物质条件和其他社会条件,就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而我们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又必须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要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我们就必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基本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社会涌现出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社会出现了阶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推进技术创新等各项创新的基本力量,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则是推进知识创新的主体,各级党政机构和不同所有制中的领导者、企业家和管理人员则是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主体。我们要激发社会活力,就必须把全体人民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正如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的,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深入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切实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应当承认,我国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公现象,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拉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有社会不公的影子,社会不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和谐相处。因此,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已经成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对此,应当说大多数人是有共识的。但是,对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社会不公,怎样看待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切实推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公平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分配的公平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问题,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主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当然,社会公平又具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它是社会广大成员普遍能够接受的价值目标,能够为整合社会各种力量提供强大的道义动力,是一个政权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一定要把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制定各项政策、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这是共产党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其次,要全面反思历史经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我们在分配领域中的基本方针,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在看,这样一个口号对公平的重视存在明显不足。“兼顾”给人一种“顾得上就顾,顾不上就不顾”、“可以顾也可以不顾”的感觉,因此,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进行反思,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那种认为我国社会之所以出现社会不公的现象,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着直接关系,进而主张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颠倒过来,主张把公平摆到最重要地位的观点,却不免又失之片面。因为,实际上,当前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不是由于我们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是很少或根本没有顾及公平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在公平方面做得不够而否定效率优先。至于“兼顾公平”,如前所说,这一提法容易产生误解,而且我们确实在公平方面做得不够,因此,可否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修改为“效率优先,注重公平”,这样有利于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推进社会全面进步,而不至于重蹈旧体制平均主义的覆辙。再次,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切实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必须看到,公平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公平是历史的,就是说公平总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具体的制度安排制约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公平实现的方式和程度都是不同的。公平是相对的,就是说它不是无条件的,它总是相对某种规则或相对某种不公平状况而言是公平的,而不是说从任何方面讲都是公平的。例如,人们常说机会均等就是公平,其实对于生理条件和家庭条件不同的人而言,即使给他们提供同样的机会,他们利用机会的能力也不是均等的。懂得了公平是历史的、相对的道理,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推进公平,要根据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前进,不断推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同样,懂得了公平是历史的、相对的道理,认识到公平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具体的制度安排制约的,就不能开空头支票,把人们的胃口吊得过高,更不能引导人们去追求绝对公平。否则,人们对公平期望值过高,而实际上又兑现不了,实现不了,不仅会使我们的领导机关失信于民,而且容易导致社会心理失衡,造成社会的不和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注意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首先,要学会善于用经济方法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利益主体的多样化,不同的利益追求导致利益之间的矛盾,据有关方面的分类统计,由利益矛盾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已占到社会矛盾纠纷的70%—80%,成为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不同质的矛盾,这是解决矛盾的根本原则。由思想认识问题引起的矛盾,可以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由经济利益引起的矛盾,单纯沿用过去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已经明显力不从心。当前,需要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由经济利益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需要运用经济的方法并辅以其他方法去解决。如征用农民土地补偿不公、拖欠和克扣职工工资、不及时足额发放退休工人退休金等,这些问题单凭说服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去解决,或者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最终还是要靠一定的经济手段去解决问题。其次,要防止人民内部矛盾激化走向冲突和对抗。人民内部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本来是不应当出现冲突和对抗的,但处理得不好或不及时,也可能使矛盾激化,产生冲突和对抗。而一旦出现冲突和对抗,轻则会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重则会破坏安定团结,造成社会动荡乃至酿成~。所以,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不能使本应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一旦发现矛盾激化的苗头,要迅速赶赴第一线做好疏导工作,善于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已激化了的人民内部矛盾,宜疏不宜堵、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顺不宜逆,要采取有力措施来平息事态,防止个别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全面准确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要着力健全发现问题的机制,扩大信息来源,前移监督关口,做到防患于未然。要着力健全纠正错误的机制,促使存在的问题迅速得到解决,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再次,要善于化解和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突发性群体事件是一种在较短时间内突然爆发的一部分群众与另一部分群众之间、一部分群众与领导部门之间、一部分群众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冲突和对抗。总体上讲,突发性群体事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大多数都是由经济利益的矛盾所引发的,即使一些矛盾的激化确因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挑拨,但同极少数人旨在反党~主义的政治活动是有明显的区别,同少数坏人搞打砸抢烧的违法破坏活动是有区别的,参与的大多数群众同少数混水摸鱼、违法犯法的坏人也是有区别的。当前,由于不能有效化解已经激化了的人民内部矛盾,造成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增加,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安定团结。因此,善于化解和处理好突发性群体事件,已成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大课题。化解和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必须坚持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即使有一部分群众短时间内难以觉悟,出现某些过激行为,也不能简单地使用强制手段压服群众,要始终立足于团结、争取大多数群众,坚决防止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维护安定团结,有理不能~,无理更不能~,要把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纳入法制的轨道,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面临的问题,对少数触犯刑律的人要依法给予必要的法律制裁,对因官僚主义、徇私枉法造成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干部,必须依据党纪国法进行严肃处理;对煽动和插手利用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敌对分子要及时加以揭露、孤立和打击。构建和谐社会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着眼推进配套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民主法治,这些工作都不是某一领域单独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进配套改革。如促进社会公平,从横向看,它包括经济利益公平、政治权益的公平、社会公共产品享有的公平;从纵向看,它包括机会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过去,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分配结果的公平方面,强调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其实,没有政治体制、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相配套,就难有机会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同样也就难以实现分配公平。进一步说,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各项社会体制的改革,彼此之间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所以,只有从整体上推进体制改革,使各项改革配套进行,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还要看到,改革不配套,正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配套,造成以权谋私、贪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而以权谋私、贪污~又是造成社会不公和某些干群矛盾激化事件的重要原因。所以,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必须从革除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各项社会体制的弊端入手,弄清这些弊端的因果联系,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各项社会体制的整体出发,按照相互协同配合、分别轻重缓急的原则,推进配套改革的进行。此外,还要加强新形势下的对敌斗争,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共同要求。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社会仍然存在着敌我矛盾,我国境内外还存在着各种敌对势力,西方敌对势力仍然妄图对我实施“西化”、“分化”,这些敌对势力内外勾结,对我进行渗透、颠覆和~活动,对我国的~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谐构成了严重威胁。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对敌斗争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对敌斗争的水平;要切实增强~意识,完善~战略,抓紧构建维护~的科学、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坚决粉碎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
第四篇:邓小平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界定及其意义
邓小平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界定及其意义
张 国 宏
一、邓小平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界定
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实际上是从界定“什么不是社会主义”开始的。他并没有直接给社会主义下定义,没有正面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而是采用排除的方法,以“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方式说明社会主义的内涵,这样就廓清了人们的种种不正确认识,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升了社会主义认识的层次。
第一,针对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邓小平提出必须重新认识。他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⑵邓小平是在拨乱反正的大背景下,针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各种“左”的错误认识,特别是“四人帮”肆意歪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状况,主要是从批判的角度去指出哪些认识和做法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可以说,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界定是邓小平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突破口。
第二,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四个不是”。这就是: 其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他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⑶“社会主义如果老是贫穷,它就站不住脚。”⑷这样就确立了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其二,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他说,“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主义要优于资本主义,它的生产发展速度应该高于资本主义。”⑸“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也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
家生产力发展的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⑹ 其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邓小平积极倡导的重要原则。其四,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⑻“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⑼这“四个不是”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批驳并排除了长期以来把根本不是社会主义的东西当做社会主义的错误倾向。
第三,邓小平指出了发展社会主义的“两个不能”,即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他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⑽“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要加快发展,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必须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但同时,在对外开放中,也要坚持“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⑿“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过去我们照搬别人的,吃了很大苦头。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⒀
第四,邓小平提出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⒁的新论断。他指出,“好像一谈计划就是社会主义,这是不对的”⒂。“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⒃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过去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突破了认为社会主义就只能搞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
此外,邓小平还明确指出,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没有民主的现代化不是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现代化;缺乏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更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等。邓小平的一系列论述,从不同角度指出了哪些东西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应有内容。
⑾
二、邓小平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界定的伟大意义
邓小平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界定,虽然没有给我们直接提供“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现成答案,但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想方法。这在邓小平认识和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对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一、邓小平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界定,有力地批驳了“四人帮”的假社会主义,廓清了种种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为概括社会主义本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在界定“什么不是社会主义”时,义正辞严地批判了“四人帮”的贫穷社会主义论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上是站不住的。他认为,过去把“穷”和生产力落后看作是社会主义固有的特征,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曲解。在批驳的基础上,邓小平顺理成章地得出社会主义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结论,使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回到了科学的轨道上。同时,通过对“平均主义”、“两极分化”等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的否定,邓小平认为,共同致富是社会主义与其它社会形态的最原则性区别,也是社会主义的唯一目的。这样邓小平同志为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科学地作出社会主义本质新论断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可以说,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界定,是邓小平概括社会主义本质逻辑进程的必经阶段,其理论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第二、邓小平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界定,开辟了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社会主义的新思路。长期以来,如何科学地对待社会主义,人们总是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从马列著作中引经据典,总能“自成一体”,“自圆其说”,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不仅在理论上、思想上带来了混乱,也容易在政策上给社会主义实践带来消极影响。过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社会主义的目的、根本任务搁置一边,而将本应在革命时期的手段、措施、方法当做建设时期的中心任务,忽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呼声,号召人们勒紧库带、喊着口号搞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变得虚无缥缈,越搞越穷,从而越穷就越没有吸引力,没有优越性。邓 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把一些不容易说清、一时说不清也没有必要说清的暂时搁置起来,而从侧面回答什么不是社会主义、什么才是社会主义,这样就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跳出了种种纠缠,指明了大方向。他明确告诉人们,对待社会主义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不要把什么都附加在社会主义身上,要抓住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本质,集中精力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允许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
第三,把握邓小平“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界定,有助于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断开辟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道路并不平坦,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几乎都受到来自“左”的或右的方面的干扰,一些人往往都要产生一些困惑或犹疑。过去我们曾经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致使改革迈不开步子,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断开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必须解决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只有深刻理解邓小平关于“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才能集中精力,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坚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才能破除僵化、封闭思想的束缚,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解放生产力;才能抓住机遇,摒弃“左”的和右的干扰,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坚持两个文明都搞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注释:
⑴⑵⑶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⒃《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137、116、155、110-111、364、64、78、3、265、373、203、373页。
⑷⑸⑹《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1、312、128页。
第五篇: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
.在本质和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概括的五句话即是五个目标,这五个目标又可以归纳为两大目标:前两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方面的目标;后三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生产关系方面的目标。
2.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概括突出了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邓小平曾经明确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
第一,突出强调了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二,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第三,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第四,突出了社会主义的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五,突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过程。
第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突出强调了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强调了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观点。
第二,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不仅包括生产力这一层次,也包括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一层面,从而划清了社会主义与一切剥削制度的界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十分清楚地指明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标志着它与所有剥削制度有着根本的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同时,这一层面还包含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为补充、效率优先与兼顾社会公平的内容。
第三,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即基础地位,纠正了过去只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内进行变革的错误倾向,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表现出实事求是的特点。
第四,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出了社会主义的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社会主义必须实现共同富裕作了准确的认识,既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严格区分开来,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与进步的基础必须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五,共同富裕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还必须是一个动态过程,因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论。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对于促进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对于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