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最可爱的人教学案

时间:2019-05-13 14:2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课最可爱的人教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课最可爱的人教学案》。

第一篇:第二课最可爱的人教学案

第2课最可爱的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抗美援朝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

2.了解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的讲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志愿军战士英勇不屈、乐观向上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志愿军战士在与敌人浴血奋战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认识在当时,志愿军才是“最可爱的人”。

●教学重点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教学难点

中国出兵朝鲜的必然性

●教学方法

1.情景设置法。在上课之前,可以根据当时背景,设置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营造一种气氛。

2.影像辅助法。本课内容故事性强,可以通过影像作品来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情况。

3.讲述法。根据课本内容,可以灵活处置,由学生和教师来共同完成教学内容。

4.故事穿插法。

5.讲解分析法。这由教师完成,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相关的影像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跟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教师导入:从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党所领导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战胜了国内的北洋军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汉奸伪政权等,战胜了公开侵略我们的日本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美国作为当时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就带头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在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却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它本来就很不甘心。新中国建立后,公开申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美国更不高兴了。当时它妄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具体情况请看书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

二、自主领先,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结合讲解《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前中国东部形势》图,设问:如果你生活在那时,你将怎么办?无动于衷?任人欺负?

(A.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我们必须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组织学生朗诵课本第6页《文献资料》,体会毛泽东的英明睿智。

2.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后,由谁首先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3.要求学生在《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图上圈出五次战役的相关地名,完成《历史填图册》第4页第2题。(第一次战役的熙川、介川,第二次战役的宁远、五老,第三次战役的上甘岭,第四次战役的横里,第五次战役的县里。)

·指导学生观看第10页“自由阅读卡·三八线”,体会人民军队战胜强敌的自豪感。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你知道哪些志愿军的动人事迹?(根据所剩时间,让若干名学生讲故事,最好有人补充介绍毛岸英、罗盛教、《英雄儿女》中的王成等人事迹。)黄继光与邱少云的事迹中,各有什么特点?(前者是在上甘岭用胸膛堵敌人枪眼的英雄,后者是在另一个高地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不动摇的好汉。)他们的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无私的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根据第9页“动脑筋”: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A.他们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B.他们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他们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赢得这场战争,伸张了正义,援助了朝鲜,保卫了祖国,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崇高的国际荣誉。)

三、知识构建,小结深化

结合学习情况,完成本课的知识梳理。

三、跟踪训练,达标检测

练习巩固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应选C(“①朝鲜爆发内战”是美国出兵干涉朝鲜内政的原因,不是我们出兵的原因。总之,美国悍然出兵在前,我们被迫出兵在后,我们不存在着干涉朝鲜内政的主观动因。)

2根据第7页“动脑筋”:

A.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能不出兵吗?(不能。)B.他们谁说得对?(都对。)

C.为什么?(必须制止美国的侵略,才能维护国家利益;只有援助朝鲜,才能伸张国际正义;正义的力量最终将会战胜邪恶力量——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教师指出:从1950年10月到1953 年7月,美国侵略者在朝鲜战场上陷进了可怕的泥潭。他们的将军克拉克最终作为一个“美国没有获胜的战争指挥官”,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结束,宣告了正义者的胜利。完成《历史填图册》3——4页习题。其中最后一题的参考答案如下:

(A.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人英明睿智;B.广大志愿军将士英勇奋战;C.朝鲜军民密切配合;D.抗美援朝战争具有正义性质;E.国际正义力量大力支持等等。)

选择题

1、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2、“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与这首战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甲午中日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

3、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建国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

A.雅克萨之战B.渡江战役C.百团大战D.抗美援朝战争

4、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A.董存瑞B.邱少云C.黄继光D.罗盛教

5、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战士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英雄壮举发生在()

A.北伐战争中B.抗日战争中C.解放战争中D.抗美援朝战争中

6.右图最适合陈列在()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B.西柏坡纪念馆

C.平津战役纪念馆D.抗美援朝纪念馆

7、.抗美援朝发生在()

A.1950年6月B.1950年10月C.1951年6月D.1951年10月

8、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英雄是()

A.黄继光B.邱少云C.刘伯承D.彭德怀

9、“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什么战争中的一首战歌()

A抗日战争B北伐战争C抗美援朝D解放战争10、1950年10月以()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A朱德B彭德怀C贺龙D刘伯承

11、朝鲜战争中中国军民,五战五捷,并将美军赶回()附近

A汉城B副山C金边D“三八线”、黄继光是什么战役中的战斗英雄()

A上党战役B辽沈战役C上甘岭战役D淮海战役、遵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A黄继光B邱少云C雷锋D赵尚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哪一个军队()

A解放军B八路军C红军D志愿军

材料题:

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该事件开始于_____年,结束于____年。

(2)当时部队的司令员是__________。

(3)当时涌现出的两位英雄人物是_______、。

(4)我们应该学习这些英雄人物的哪些优秀品质?

五、盘点收获,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可以从所学知识、学习方法、自己在小组中的表现等几方面谈起。)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边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

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

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是,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她在山里搭了个窝棚,窝棚又被炸毁了。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正好步兵连也需要人,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做饭。刚一进村,有几架敌机袭过来,打了一阵机关炮,接着就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有几间房子着了火,火又盛,烟又大,使人不敢到跟前去。这时候,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他走到屋门口,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经进不去人,门窗的纸已经烧着。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就踹开门,扑了进去。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哭,看不见人。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得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小孩的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我一看小孩子,是挺好的一个小孩儿啊。他穿着小短褂儿,光着两条小腿儿,小腿儿乱蹬着,哇哇地哭。我心想:‘不管你哭不哭,不救活你家大人,谁养活你哩!’这时候,火更大了,屋子里的家具什物也烧着了。我就把他往地上一放,就又从那火门里钻了进去一拉那个大人,她哼了一声,我就使劲往外拉,见她又不动了。凑近一看,见她脸上流下来的血已经把她胸前的白衣染红了,眼睛已经闭上。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跳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得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遛达边说话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的说“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哩!”我又问:“你想不想祖国啊?”他笑起来:“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二篇:第二课 罗斯福新政 教学案

第二课 罗斯福新政 教学案

www.5y

kj.co

m 第二课罗斯福新政教学案

重点:新政的内容,新政的影响。

难点:金本位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课前自主学习

.美国总统_________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_________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施“________”,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为稳定财经秩序,扩大了_____________的权力,实行_____________,管制_____________。

3.为加强对工业的调整,制定了《_____________》,还通过了《_____________》保障工人政治权利,并成立了_____________专理社会救济工作。

4.罗斯福新政开创了_____________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临危受命

932年在职总统胡佛和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竞选美国总统,结果罗斯福以绝对优势获胜,胡佛惨遭败北,罗斯福竞选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背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美国。

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民主党人罗斯福决心扭转危局,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身份同胡佛竞选美国总统。

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临危受命。

2.目的

直接目的:尽快摆脱困难,实现经济复兴。

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例1】下列不是罗斯福竞选美国第32任总统成功的原因是()

A.提出“新政”

B.美国人民渴望改革型领导人

c.罗斯福以学识、形象和信心赢得人心

D.罗斯福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知识点二实施“新政”

面对经济大灾难,人民束手无策,既需要心理安慰,更需要实质上的转变,罗斯福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把新政的措施向人民娓娓道来,又通过立法的形式将新政推行开来。新政期间,罗斯福签署了哪些法令,具体实施了哪些措施?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复兴——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改革——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2.新政的措施具体分为四个项目: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调整农业政策。

加强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兴办公共工程。新政期间,联邦政府还进行一系列社会立法,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知识拓展

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历史必然性

新政实施是历史的必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之后,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竞争,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无政府状态,给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是由美国国情决定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独立战争以来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20世纪30年代,国家午预经济和运用财政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例2】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在于

A.实现经济复兴

B.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c.缓和社会矛盾

D.改善美国人的生活

【变式题1】下列最能说明罗斯福新政旨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一项是

A.整顿金融、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

B.贫布《全国劳工关系法》

c.采取大规模毁灭农产品的办法,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D.签署社会保险法

知识点三

摆脱困境

罗斯福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并非都获得了支持,最高法院先后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违宪。最高法院为什么要这样做?该怎样认识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实质呢?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

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国民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渡过了经济大危机。

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缓解了社会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2.实质:罗斯福新政是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对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

【例3】罗斯福新政的意义,不包括

A.使美国消除了经济危机

B.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c.推动资本主义内部机制的调整

D.提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变式题2】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文中“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是指

A.美国政府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B.美国进一步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加强掠夺

c.美国政府仍然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美国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巩固测试

.罗斯福新政的首要目标是

A.复兴经济

B.缓和矛盾

c.改革社会

D.变革生产关系

2.Ipledgeyou,IpledgemyselftoanewdealfortheAmerican.这是罗斯福在接受民主党提名出任总统候选人时,在会议上的讲话,这表明

A.美国有民主传统,总统是选举产生的 B.罗斯福早已下决心要改变自由主义政策

c.民主党是当时美国力量最大的政党,获得选举是必然的

D.以胡佛为代表的共和党不得人心,势必会被赶下台

3.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了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了

4.1933年美国政府启动“田纳西流域工程计划”,兴建大规模的水力发电和灌溉工程。下列各项与这一计划的实施无关的是

A.推行以工代赈

B.整顿财政金融

c.促进该地区工农业的发展

D.有利于经济大危机的缓解

5.下列内容体现了罗斯福新政重新树立政府的社会信誉、争取社会承认思想的是

①制定公平经营章程②实行美元贬值③兴办公共工程④奖励农民压缩产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解决生产社会化问题

B.没有解决生产与销售问题

c.没有对经济全面干预

D.没有全面触动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7.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全国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说:“这简直是法西斯!”据此判断这部法案是

A.没有经过总统批准

B.没有经过国会批准

c.规定采取政府干预经济手段调整工业

D.导致社会动荡加剧

8.罗斯福新政与传统的资本主义统治政策最主要的区别是

A.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刺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用计划经济的模式管理和发展经济

c.通过改革的办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9.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开创了美国历史上的许多第一次,不包括

A.联邦政府第一次承担起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

B.联邦政府第一次保证工人有参加工会的权利

c.联邦政府第一次制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

D.联邦政府第一次变革了美国社会的生产关系

0.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A.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B.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c.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

D.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1.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人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韵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根据这种认识,罗斯福政府

A.向农民提供补贴

B.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c.招募失业青年

D.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5.在历史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名人或外交政治人物在公众场合发表讲话或演说,他们使用更多的是模棱两可的外交辞令,如何理解它,将关系到对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的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且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请回答:

材料一所提到的“恐惧“指什么?材料二中的“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

根据材料一说明罗斯福所强调的“纪律"“实现有效的领导”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

罗斯福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

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www.5y

kj.co

m

第三篇:第二课复习学案

惠民二中2012级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文化生活第二课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轮复习导学案 02 编写人:刘莹 审核人:李茹娟 2014年11月19日

一.高考课程标准

1.描绘当前文化生产和消费蓬勃发展的状况: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2.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高考考点

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3.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三、高考考点梳理----夯实基础

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与特点

1.来源

(1)来自于特定的_________。(2)来自于各种形式的_________。2.两种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_________和_________。(2)文化影响人们的_____活动、_____活动和_____方式。3.两大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1)潜移默化: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_____的、_____的。

①表现在:一是人们总要处在一定的_________中,二是人们从事_________,许多都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中。②潜移默化不等于消极被动: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影响,往往是_________、_________文化熏陶的过程。(2)深远持久: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而持久、难以抹去。

①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的影响,都是深远持久的。

②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_________的影响。

二、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1.文化与人相互影响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_____着人。2.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及原因

_____________: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_________; 增强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有其特有的_______和_______;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_________,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高考核心考点突破

1.正确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从微观上看,影响人们具体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即人的言谈举止;从宏观上看,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即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针对训练

1、(2013·广东)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惠民二中2012级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文化生活第二课

2.区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主要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说的。注意两点: 一是其内涵,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二是人并不都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主要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来说的。注意两点: 一是内涵,“深”强调影响的程度,“远”强调影响的空间,“持久”强调影响在时间上的延续性。

二是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它们作为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其形成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过来又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针对训练

2、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表演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反映了()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三个方面的关系(1)区别:侧重点不同。

丰富精神世界

侧重广度,强调人格的完善,停留在主观领域

增强精神力量

侧重力度,强调力度的加大,强调优秀文化能通过实践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侧重综合素质,强调人的核心素质提高,使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2)联系:丰富的精神世界必然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发人们更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影响,从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二者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针对训练

3、(2013·新课标全国)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区分不同性质、不同时代的文化对人生不同的塑造作用(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生的塑造作用不同:腐朽、落后文化会阻碍人的发展,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起到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2)文化对人生的塑造具有时代性:不同时代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过程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名师点睛】关于文化对人的影响,应注意两点

一是区分不同性质的文化其影响不同,强调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二是不能夸大文化的影响作用,不能将文化的影响作用看作决定作用。5.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5)优秀的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惠民二中2012级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文化生活第二课

五、易错易混点

1.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只能被动地接受文化影响。3.文化塑造人生,一切文化都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发展。

六、高考典例分析

1、[2014·山东卷] 《大道鲁商》是一部跨越人文和经济两个领域的文献纪录片,全景式地展示了鲁商从古到今诚实守信、仁义和气、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揭示了鲁商成功背后的文化内核。这反映了()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B.商业贸易促进文化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D.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全方位展示

2、[2014·江苏卷]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4·安徽卷]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4·海南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声静心习字20分钟;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

“一校一品”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惠民二中2012级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文化生活第二课

六、知识体系建构

七、巩固练习

1.[2014·济南期末]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到26日在山东举行。山东省组建了山东剧院联盟,发挥新建场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民群众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这是基于()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2013·江苏高考]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3.[2012·江苏高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牵挂着我们的一生。然而,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想回乡;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愈难回,乡愁便愈深。这说明()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认识来自实践的需要 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2·北京高考]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14·扬州中学检测]“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从上述观点中可见()①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创造了文化,优秀的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④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2013·重庆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待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惠民二中2012级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文化生活第二课

(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25.I2 [答案] “一校一品”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从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和促进全面发展三个角度分析。

答案:示例一:①人创造文化,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塑造人生。②坚持和倡导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批判铺张浪费的落后文化。③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示例二:①人创造文化,文化影响人。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③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铺张浪费的文化氛围。

第四篇: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 第一框教学案

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 第1课时 学习新天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初中新的学习特点,掌握搞好初中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教学特点,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讨论探究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热爱学习,乐观向上,勇于竞争的价值取向,使学生乐于和善于学习【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做学习的管理者;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学难点: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教学特点 【导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七年级,不仅意味着我们进入了新学校,认识了新的老师和同学,还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天地。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为我们开启许多奇妙的知识世界之门,我们将以怎样的姿态去拥抱这个全新的世界呢?

(出示名人名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齐读一遍,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出示课题: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

学习新天地

二、引导学习:

(一)、学习新特点

【活动探究一】烦恼大本营 进入中学后,学校生活跟自己想的一样吗?下面我们分成小组,把大家在学习中遇到的烦恼写出来

① 初中课堂上涉及的课外知识增多了,自己努力了成绩没提高; ② 初中的知识要理解运用的多了,在课堂上精力集中不起来; ③ 初中更强调自主学习,自己不知道怎样记笔记,学习效率低; ④ 初中更强调个性发展;等等

讨论:与小学学习生活相比,初中学习有哪些特点?

强调自主学习,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理解,注重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作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运用,等等 【活动探究二】我来支招

教师:遇到这么多烦恼,如果不解决,会影响到我们以后的学习,我们该怎么办呢?我想我们班中一定有很多同学有好的办法,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建议吧

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教师归纳小结

师:面对这么多新的课程,时间短,门类多,老师讲课的速度加快了,课程难度加大了。这么多头绪,如何搞好学习呢?

(二)、做学习的管理者 【活动探究三】:分角色表演

1、阅读教材第12页材料中三个小朋友对初中学习生活的感受,请同学们谈谈对初中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新的感受?

提示:从如何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时间与小学时的区别人手,谈谈你的困惑、不适应,信心、信念及适应办法,应对办法及想法。

师:为什么我们对初中生活会有不同感受呢?关键是我们在学习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对我们刚进入初中的新生来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2、说说你在学习中有哪些困惑?有哪些难题需要解决?

3、介绍学习方法

A、安排一名学生介绍“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B、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师: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时间,是搞好初中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正确运用它,就会使我们在学习上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三)、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

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属于何种类型? 按教材第14-15页表达的方式填在书上。

除了书中这种归类方式,另外还有根据气质类型、性格类型划分学习方式的。不管何种方式,都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学得更愉快、更好。刚进入初中,需要我们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把握学习的新节奏。【活动探究五】: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

1、材料:进入初中后,李明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语文成绩却下降了。妈妈问他原因,他说数学老师讲课很有意思,他很喜欢;而语文老师的上课方式他不太喜欢,不想听,对语文也没什么兴趣了。

(1)李明是以什么标准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喜好?(2)如果李明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3)如果你是李明,你会怎么办?

2、为曾经给自己上过课的老师,列出一个教学风格优点清单。__老师 上课特别有热情,很能感染我。

__老师 上课幽默、风趣,很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__老师 上课鼓动性强,让我们跃跃欲试

__老师 上课通俗易懂,很会启发,让我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__老师 上课板书工整,字体漂亮,让我们很愿模仿,提高书写水平

师:与我们学习方式一样,老师的教学也各有特点。要全面了解他们,适应他们的教学方式,感受他们各自的独特魅力。

三、知识小结:

(一)、学习新特点

1、在课堂上能学到很多知识

2、运用获得知识的能力可以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二)、如何做学习的管理者

1、学会自主学习

2、提高学习效率

3、科学安排时间

(三)、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

2、通过摸索尝试、不断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教师教学各有特点

四、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上小学时,王晓一直是班里的“明星”,老师的宠儿。进入初中后,王晓成为一名普通的同学,她颇感失落,常常想念小学的同学和老师。对此,你的认识是

A.王晓感情丰富,情绪多变

B.怀念过去,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C.王晓尚未适应新环境,应及时调整自己 D.新环境不利于王晓成长,她应选择新的环境

(二)、辨析题:

2.在新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加强自己的自理和自制能力,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判断:()理由:

(三)、情境分析

3.进入初中后,李明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语文成绩却下降了。妈妈问她原因,他说数学老师讲课很有意思,自己非常喜欢;而语文老师的上课方式她不太喜欢,上语文课的时候就不想听,慢慢的对语文课也没有什么兴趣了。于是,李明的妈妈便到学校找到了语文老师,要求老师的讲课适应自己的孩子。

你如何评价李明和李明妈妈的做法?

五、教后感悟:

第五篇: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教学案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教育教学目标

1.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 能够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 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既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又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懂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文化分析的能力。

○ 培养学生客观地、联系地、历史地、辩证地剖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通过分析文化对人类产生影响的性质、方式和程度,领悟文化对人的影响,激发学生参与文化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 通过展现优秀文化作品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感受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体验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 端正对文化活动的态度,体认先进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巨大鼓舞作用,树立不断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个人发展观。

2.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结构分析

导言:如果说上一课总体上是相对于人类社会讲述文化的概念和作用,那么这一课总体上就是相对于个体讲述文化影响的特点和意义。

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

第一目“文化影响面面观”──描述文化影响的表现。

探究活动一:情境题图与图说

● 你从这两幅画面中发现了哪些文化上的区别?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事例吗?

提示:一幅是中式图景,一幅是西式图景。其差异之处不难列举,如餐具、饭菜、用餐方式等。问题是需要引导学生从中感悟这两种图景反映出两种不同的“饮食文化”的差异,从而也为讲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作铺垫。至于其他更多的事例,如“前言”中列举的“服饰文化”、“民居文化”、“旅游文化”等,都可以在此一并说明。

● 面对我们祖先创造的精美文化产品,人们的感慨,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你能否解释这是为什么?

提示:学生不难指出美术家、将军、冶金专家都有各自的专业背景,即文化背景。但需要引导的是,这种文化背景所表现出来的差异究竟是什么。应该点明的是:这种差异,不只表现在专业知识的不同,更表现为思维方式的不同。显然,这也就为下面讲述“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作了铺垫。

第一自然段。概述文化对于每个人的影响是如何产生的。教材归纳了两点:一是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二是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第二自然段。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其一,显现差异的主体是什么:如时代、民族、地域、阶级、阶层等;其二,导致差异的缘由是什么: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有的也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其三,表现差异的事物是什么:见诸进行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探究活动二:情境题图

● 你知道这些礼节的意义吗?

提示:如果知之不多,可参阅本课“教学资源链接”提供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注重其细节,以免偏离主题。

● 你还知道哪些不同民族的礼节?

提示:由学生自己介绍民族礼节,略知一

二、意义不详也可以。可以是国内各民族的,也可以海外各民族的。

显然,这一活动框的设计,为引导教学搭建很好的平台,也为创造性开展教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不难预期,讨论这两个问题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需要注意的是,演示不同民族礼节,对于丰富和增长礼仪常识固然是有益的,但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由此推动学生感悟交往行为的文化差异,把握课文中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这一观点。通过这种富于情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导致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能够更理性地面对文化差异的存在,更自觉地在生活交往中接纳文化差异、得当得体交往、促进和谐相处。

第三自然段。把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有三个着眼点。其一,讲构成文化影响的主要因素,如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等。其二,讲形成思维方式的过程和条件,如指出了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其三,讲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和作用,一是具有相对稳定性,二是对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疑点解析。所谓情感和习惯即文化环境的影响,是指当思维方式为情感所主导时,往往会呈现出非理性的特征,而一定的习惯通过对思维活动的长期反复作用,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和思维惯性。所谓知识的影响,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知识辨别、认识和思考的思维过程,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直接决定人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所谓观念的影响,是指人们的观念有不同的层次,有低层次的、日常的、零散的,也有高层次的、理论化与系统化的思想观点。其中,系统化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最重要。

探究活动三:列举现象

● 上述现象,有的属于交往方式的差异,有的反映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的既属于交往方式的差异又反映思维方式的差异。你能对此作出解释吗?

提示:比如,可以这样认为:“互换礼物”,属于交往方式;“名字的写法”,反映思维方式;“写信封”,两者都有。而对此作出的解释,可深可浅,也可见仁见智,不必强求标准答案。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思维活动,促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第二目“潜移默化的影响”──说明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用两个自然段说明潜移默化是文化影响的重要特点之一。

第四自然段。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这是所谓潜移默化的重要表现。对此,有两个着眼点:一是从人们所处的文化氛围的影响来看;二是从人们参加文化活动的过程来看。

探究活动四:情境图说

● 你认为游览泰山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吗?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如果认为不是,我们可以解释这个回答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体验。但一般而言,学生不难凭借图说认同这是一种文化体验,并用图中每个人的“感慨”话语,充当解释这一观点的理由,如从历史、审美、文学等各个角度,都可以提供说明。但要注意的是,设计这个思维活动的根本意图,并不在于探究“理由”本身,而是期待透过理由的陈述收获两个效果。一是再一次强化这样一种体验:观察和说明文化影响也要着眼于精神世界、归结于精神生活的体验。二是进一步体味:这种文化影响的表现虽千差万别,但其实现方式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共同特点。

第五自然段。补充说明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这里,需要解释的是:作为接受文化影响的方式,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与潜移默化的过程并不矛盾,但应以说明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为限。

疑点解析。所谓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的说法是广义的。我们大体可以归结为两方面意义:一是相当于选择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二是相当于接受正规持续的学校教育。

探究活动五:情境组合

●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其中一种文化形式对你的影响。

提示:上述各种文化形式,实际上都属于广义的文化活动,各有广阔的解释空间。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就需把握这一要求:以凸显某种个性化经验的方式,回归反思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之理性认识。

第三目“深远持久的影响”──说明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第六自然段。从文化习俗的表现方面说明文化影响的深远持久,有非常宽广的解释空间和极富情趣的生活话题。这里,课文中所谓“乡音难改”,从文化影响的意义上讲就不能只限于语音的痕迹了,而必须点明其所表征的文化痕迹,进而从其“顽固”的表现凸显文化影响的持久性特点。

探究活动六:列举事例及题图

● 你能补充一两个定居海外的华裔在生活方式和习俗方面仍然表现出我们民族文化影响的事例吗?

提示:列举上述事例及题图,一是借以印证课文所述文化影响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中深远持久的具体表现;二是以此为参照,启动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在集中探究我们民族文化习俗深远持久的影响力的同时,感悟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第七自然段。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看文化影响深远持久的特点,并强调这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当然,凸显本课程性质的基本观点,也是这个论题的应有之义。就此而言,一是需要从持久力上说明“三观”形成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二是需要从持久力上论证“三观”形成之后对人们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探究活动七:佳文摘编

● 能否谈谈你阅读这段话时的感悟,并用自己的理解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力?

提示:这段话语可以拆解为四项命题,每一个命题的论点都是鲜明的、确定的,而内容则是开放的、个性化的,从而为启动学生思维的运行提供了相应的情意环境。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表现来说,思维“引擎搜索”的路径尽管不同,最终都要抵达一个共同的端点,那就是“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及其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第一目“丰富精神世界”

探究活动一:引述材料

● 你认为,这些语句为什么能够代代相传?

提示:对于学生来说,上述语句及其背景材料,他们在语文和历史课中都学过,有关语义应无理解难度。问题在于对“什么能够代代相传”的回答可能出现偏差,如只从文学价值上考虑。其实,就诗词本身而言,它们的文学价值毋庸臵疑,但就本课程内容目标的实施而言,主要在于对精神价值的把握,包括彰显高尚人格的永恒价值。

● 你怎样看待这次评选的结果?你读过其中的作品吗?可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分享。

提示:对这些作品的认识,在高中学生的学习经历中不难获得,况且我们的探究并不求其全部。因此,可以把这种探究设计当作一种共同学习的方式。当然,一般来说,如何紧紧围绕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的主题,仍然是需要引导的。

● 你认为哪些书曾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能就此提供自己的说明或例证吗?

提示: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雷锋日记》等。当然,就学生而言,对于这些作品的时代意义并没有亲身感受。唯其如此,教师更需要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收集或直接提供活生生的事例。这本身也是推动学生体验优秀文化作品影响力的过程。

总之,作为承载内容导入功能的设计,本活动框的所有问题都贯穿着这一主旨:引导学生感悟文化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意义。这既涉及丰富精神世界,又涉及增强精神力量。

第一自然段。概述文化在什么意义上塑造人生,依然要着眼于精神世界。

第二自然段。以各种各样的文化赏析的体验,说明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对人格塑造的意义。这是感悟文化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体验之一。但需要提醒的是:作为文化丰富精神世界的体验,文化赏析的独特价值主要在于提升文化品位,但不能囊括文化活动的全部内容,也不能涵盖文化塑造人格的全部意义。

第三自然段。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精神面貌的积极变化,展示当前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印证文化丰富精神世界的论断。

探究活动二:情境题图

● 如果你参加了学校的社团组织和活动,谈谈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的体验。

提示:提出这个问题,意在期待学生通过交流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体验,进一步认同文化丰富精神世界的意义。而对于没有条件或没有机会参加社团组织的学生,提供以上题图可供他们思考时参照,也可供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归纳各种体验时运用。

● 有人认为,参加学校社团组织和活动浪费时间、耽误学习。你如何评析这种看法?

提示:相对于上一个问题,这是从反面对同一主题的思考。因此,对于上一个问题的思考,也是回应这一问题的基础。其实,作为一个问题,在某种条件下,如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大、德育工作比较弱的地方,它可能更有普遍性。根据以往经验,对这个问题的有效回答往往不在于理论的推导,而取决于学生切身的体验。只有引导学生以其实际的、积极的感受来评析这种看法,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围绕此题图展开的思维活动,其落脚点就是强化认同文化丰富精神世界的论断。

第二目“增强精神力量”

与丰富精神世界一样,增强精神力量,是文化塑造人的又一重要方面。

第四自然段。这段课文讲文化增强精神力量的意义,主要是讲从优秀文化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对此,有两个论点:一是优秀文化作品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激发精神力量;二是这种精神力量能够历久不衰,持续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疑点解析。这里讲的优秀文化作品是一个需要划出边界的概念。从范围上讲,不包括所有文化产品;从时间上讲,不限于特定的年代;从性质上讲,不特指某个时代的先进文化。

探究活动三:题图与复合事例

● 你知道《国际歌》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背景吗?

提示:讲背景,一个是时代背景;一个是故事背景。了解这些背景情况,是深入理解这两部作品精神价值的基础。

● 你怎样理解列宁和毛泽东的上述言谈?

提示:结合背景情况,理解上述言谈,至少应涉及这样几点认识:一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感召力是无可比拟的;二是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是深远持久的;三是优秀文化作品的生命力是难以估量的。总之,由此得出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能够超越时空的结论,那是我们的预期。

第五自然段。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为背景,从先进文化哺育优秀中华儿女的事实,看文化增强精神力量的作用。

探究活动四:整合事例

● 联系当时的背景,从“铁人”王进喜的豪言壮语中,你能感受到精神的力量吗?

提示:就这些豪言壮语的具体语义来说,它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但就表达的豪迈气概和志气而言,更反映了刚刚站立起来、把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这些豪言壮语的具体语义可能不再使用了,但从中释放的精神力量却是永恒的,至今没有衰减。所以,正确把握这个问题,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更不能说乏味、陈旧,唯有用历史的眼光,才能真切品味出其中的深意。

第三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六自然段。阐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这两个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

疑点解析。论证文化影响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有必要阐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坚持唯物史观,强调在客观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把握人的发展的意义。据此,我们在说明文化影响的作用时,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要注意避免绝对化的偏差,既不能无视文化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也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质生活条件,任意放大文化影响的作用,甚至走向“文化决定论”的歧途。

探究活动五:整合事例

● 你能对这个回答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吗?

提示: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小见大”的事例。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时,应该联系上下文。承接上文,可以用以佐证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由此从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相互关联的意义上,从表现历史变化的维度上,说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物质生活发展与精神生活发展之正相关的关系。

第七自然段。在说明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这段课文从正面影响的意义上着力阐明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一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强调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全面提高;二是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强调不同时期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三是着眼于优秀文化是精神食粮,强调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结合“专家点评”进一步作深入说明。

2.教学提纲

一、感受文化影响

1.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

(2)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2.潜移默化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2)积极主动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3.深远持久的影响

(1)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二、文化塑造人生

1.丰富精神世界

(1)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2.增强精神力量

(1)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两个特点,即潜移默化而又深远持久。

理解第一个特点,先要弄清什么是“潜移默化”。所谓潜移默化,是指因受到外来影响而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在这里“潜移默化”是指人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因受文化的影响而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两个着眼点:一是从人们所处文化氛围的影响来看;二是从参加文化活动的过程来看,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

每个人都出生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总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家庭、学校、社区、企业等特定文化环境必然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形成有着共同特征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需求、消费观念等。具体地说,文化为人们提供了看待事物、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方法和标准。在中国,虽然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们产生影响。

潜移默化不等于消极被动。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而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结果。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所谓“深”,主要是就文化对人们的影响程度而言;所谓“远”,主要是就文化影响的空间范围而言;所谓“持久”,则主要指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的特点。

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也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一是从文化习俗的表现看,二是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看。

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并且对生活在其中的人具有普遍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虽然不具有法制手段、行政手段那样的强制性,也没有经济手段所具有的物质刺激性,但是它在人类生活中常常显示出巨大的渗透性、持续性和稳定性。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并不是说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终生不变。随着人们生活阅历的变化,人们的文化素养会逐步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四、教学资源链接

1.不同国家的见面礼节

握手礼是流行于许多国家的一种见面、离别、祝贺或致谢的礼节。此礼源于原始社会,人们扔掉棍棒武器而相握结好的动作。

现代的握手礼,双方往往先打招呼,然后握手致意。关系亲密的人,可伸出双手用力握;关系一般者,可各伸出一只手轻握即止。男女相握时,男子宜轻握女子手指部位。晚辈与尊长相握,晚辈宜稍躬身迎握。握手礼的顺序,应是主人、尊长、女子先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男子再予以迎握。多人握手时,忌交叉相握。男子相握时,要先脱帽,并示以微笑,忌戴手套相握,更忌边握边注视第三者。军人戴军帽时,必须先行军礼,然后再行握手礼。与男子握手,女子可不摘手套。

握手礼还可表示向对方进行鼓励、赞扬、致歉等。正确的握手方法是:时间宜短,要热情有力,要目视对方。女子同外国人握手时,手指与肩部要自然放松,以备男宾可能要行吻手礼。

拥抱礼是流行于欧美的一种见面礼节。其他地区的一些国家,特别是现代的上层社会中,亦行此礼。

拥抱礼多行于官方或民间的迎送宾朋或祝贺致谢等场合。行礼时,通常是两人相对而立,各自左臂偏上,右臂偏下,右手环抚于对方的左后肩,左手环抚于对方的右后腰,彼此将胸部各向左倾而紧紧相抱,并头部相贴,然后再向右倾而相抱,接着再做一次左倾相抱。当代,许多国家的涉外迎送仪式中,多行此礼。

合十礼是东南亚佛教国家比较流行的见面礼节。行合十礼有很严格的规定,合十礼可以分成三种情况:第一、对僧人行合十礼时,应该将手指并齐,拇指放在双眉之间,食指则位于发际的位置;第二、对父母师长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行合十礼时,拇指位于鼻尖,食指位于双眉之间;第三、对一般人表示尊敬时,拇指放在下巴的位置,食指则位于鼻尖处。

另外在以上三种情况里面,手臂都应尽量贴近身体,而且根据受礼者的地位高低,还要相应地低头或者欠身以示不同程度的敬意。受礼者应该向施礼者还礼,一般只要将合十的双手的食指放在下巴处即可,另外还应相应低头示意,但长辈不一定要这么做,晚辈则一定这样。

2.我国不同民族的礼节

献哈达是我国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之意。在西藏,大凡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为料的。哈达在不同情况下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佳节之日,人们互献哈达,表示祝贺节日愉快、生活幸福;婚礼上呈献哈达,意味着祝愿新婚夫妇恩爱如山、白头偕老;迎宾时献哈达,表示一片虔诚、祈祷菩萨保佑;葬礼上献哈达,是表示对死者哀悼和对死者家属的安慰。

按传统习惯,维吾尔族同胞见面时,不施握手礼,而是把右手放在左边的胸前,然后把身体向前倾侧三十度,然后说“萨拉木来坤”(祝福)。如果一个人一次碰到十几个熟人,对每个人都要这样;如果遇到尊贵的客人或长辈,则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并点头、鞠躬,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和礼貌。妇女见面时不施这种礼,而是互相拥抱,右脸面要挨一下,并说“萨拉木”;长者见到小孩时,小孩要先向老人问好,老人则要吻小孩的脸蛋和额头。不过年轻人见面时,有时行现代的握手礼,并说:“亚克西木塞孜”(您好)。

哈萨克族同胞对人格外热情和有礼貌,见面时都要伸出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并说“萨拉木来坤”,同时还要问七八个“阿曼”(平安),其内容要问到老人、父母、妻子、兄妹、儿女、牲畜等,不然,则被认为不礼貌。妇女们见面时,一般是点头、问候。若两人较长时间没有见面,见面时就显得格外热情并要拥抱,表示亲昵和思念。

锡伯族十分注重礼节,见面时大都施握手礼,并说:“霍卓纳”(您好)。但对老人和长辈要“打千”,即把左腿向前迈半步,双腿下曲,双手按在左膝盖上问好。每逢过年,儿女们要给父母拜年,然后再给其他长辈拜年。

塔吉克族见面礼别具一格,饶有风趣。晚辈见到长辈要先请安,妇女和男性长辈见面,男长者伸出左手,手心朝上,妇女拉着长者的指尖吻一下手心,表示敬意。中年男性与长辈见面时,一般可行握手礼,若交情较深,则要互相吻对方的手背,以示尊敬和热情。妇女们见面时,一般要拥抱,年长者吻晚辈的眼和前额,晚辈吻长辈的手。平辈之间互吻面颊或嘴唇。小伙子们见面时,一般有两个动作,一是握手,二是把手送到对方唇边,互吻一下对方的手背。男女互相见面时,女士要吻男士的手心,男士则要轻轻地按一下女士头部,以示敬意。塔吉克人十分注重礼节,即使见到素不相识的远方客人,也要热情问候,并把双手拇指并在一起,热情地说:“更艾力卖右卓”(相互支持)。

3.奥斯特洛夫斯基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04年12月22日,尼古拉·阿历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只读过3年书。他做过食堂杂工,当过发电厂助理司炉,在劳动之余,他贪婪地阅读文艺作品。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积极投身于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19年加入共青团,1920年8月,他在战斗中负伤,转业到地方工作。不久,在一次与洪水搏斗中,得了伤寒和风湿症。1927年,他全身瘫痪;1928年,他双目失明。但是,他身残志不衰,而是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从事文艺创作。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创作态度极其严肃。他花了整整5年时间,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写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描写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顽强的斗争。作者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生的光辉历程,令人信服地表明共产主义的坚强战士正是在同阶级敌人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锻炼出来的。

这部小说确实不是一本平凡的书,它一出版就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赞扬。

4.唐人街

“唐人街”是海外华人对自己聚居区的传统称谓,全球几乎一致。最早的“唐人街”大约出现在日本江户时代(1603-1837)。当时不少中国人移居日本,他们被日本人称为“唐人”,因为日本和中国的交流主要源于中国的唐朝,因此习惯称中国人为“唐人”。而中国人所居住的街道,则被称作“唐人町”(“町”即日语“街道”的意思)。后来移居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沿用这一称呼,只是将“唐人町”改为“唐人街”。

世界上有数以千计的“唐人街”,其中美国的“唐人街”最多,芝加哥的“唐人街”最大,被誉为亚洲以外最大的中国城。美国“唐人街”的最早居民为当年开发美国西海岸的华工。现在“唐人街”的人口既有当年华工的后裔,也有许多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新移民。“唐人街”的繁荣不仅使其成为海外华人美好的第二故乡,而且也成为当地其他民族游览观光的一大民俗、人文景点。因为“唐人街”保留着传统的中国城市风貌,那儿有红墙绿瓦、匾额楹联、亭台楼阁、庙宇寺院。各种中国风格的建筑与四周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形成鲜明的对照。“唐人街”上店铺林立,有中国传统的酒楼、茶馆、中国书店和专营中国百货、食杂及传统工艺品的商店,西方人士都喜欢到唐人街品尝中国式饭菜,购买东方工艺品。而中国人来到这里时,会产生一种身在故乡的感觉。

5.《马赛曲》雕塑

位于法国首都巴黎爱德华广场凯旋门右方的《马赛曲》雕塑,创作于1836年,作者为法国雕刻家吕德。1792年法国人民奋起抵抗奥国侵略,马赛人高唱《马赛曲》挺进巴黎保卫首都。后来《马赛曲》被定为法国国歌。吕德就是根据这首歌的主题,创作完成了这组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组雕,成为法国革命不朽的纪念碑。

6.《国际歌》

《国际歌》是1871年由欧仁·鲍狄埃写成的无产阶级的战歌。巴黎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他隐藏在巴黎城郊蒙马特尔工人区一间简陋的顶楼里,写下了《国际歌》的歌词。他在歌词中揭露了资本主义“毒蛇猛兽”吃尽了劳动人民血肉的暴行;阐明了“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是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表达了公社英雄们要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要为真理而斗争”的决心;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团结战斗,必然能使“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伟大真理。1888年6月,法国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为这首诗歌谱了曲。从此《国际歌》就响彻全世界,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英勇斗争。1920年由瞿秋白翻译成中文,在我国广泛流传。

7.王进喜

1960年4月14日,王进喜率领工人经过苦干五昼夜,大庆第一口油井开钻,不久即喷出原油。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他顾不上住院治疗,拄着拐杖缠着绷带连夜回到井队。第二口油井在即将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没有重晶石粉,他当机立断地主张用水泥代替。当时由于没有搅拌机,水泥沉在泥浆池底。王进喜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也纷纷跳入。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战斗,井喷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钻机,工进喜身上却被碱性很大的泥浆烧起了大泡。房东老大娘见他连续几天几夜奋战在井场没有回来,感慨地说:“王队长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字传遍了油田,响彻了全中国。

8.“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同志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工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

9.军歌的魅力

如果说音乐是人类最高级的语言,那么军歌所传递的则是军人的威武阳刚之气和金戈铁马之声,所表现的是军人“大江东去”般的豪情壮志。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到90年代的《为了谁》,从《血染的风采》的深情隽永到《咱当兵的人》的气势恢弘,无不令人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军歌能激起人们心底那种异乎寻常的庄严感、崇高感,它是军队的灵魂,是军人的心灵家园。

前不久,在央视的“同一首歌”节目中,又听到了久违的《军港之夜》:“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这甜美而抒情的歌声,让人把安详的大海、水兵的甜梦、风和浪的悟性以及生活的理想,诗意般地连在一起。这是军歌的又一种风格,它委婉、宁静,如同微风徐来,杨柳拂面,让人仿佛回到了过去,久久不能忘怀。

军歌是美的,但仔细琢磨,军歌的魅力却不止于此。《咱当兵的人》、《一二三四歌》、《小白杨》是当前军营中最流行的歌曲,是和平时期军人的写照,也是对军人的激励和鞭策。军人或在祖国的边陲站岗放哨,或在实验室兢兢业业地攻克科研难关,或在演兵场上进行艰苦的军事训练,用青春和智慧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理想,都如歌中唱的:“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时代在变,歌曲在变,军旅歌曲中流淌的英雄气概却始终没有变,它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天成为人的生命的一部分。

军歌已成为军人精神、气质的象征。饭前一支歌、会前一首歌,文艺会演前的拉歌,党团活动前的赛歌,军歌简直就是军营中各种活动甚至军营生活的前奏。而且连队唱军歌时讲究的不一定是旋律的优美、曲调的动人、声音的磁性,连队的歌声可能就像“一二一”那么单调,甚至还有可能跑调,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唱得响亮,唱得雄壮,唱得气冲霄汉,你是否唱出了军人的“精”、“气”、“神”,唱出了军人的飒爽雄风。

10.客家人与客家文化漫谈

客家人祖先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关于“客家”一词,《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在4世纪初,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迁渡江,至9世纪末和13世纪初又有大批汉人南迁粤、闽、赣、川等地。为了与当地原居土著居民加以区别,这些外来移民称自己是“客户”、“客家”、“客家人”。现在生活在我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等地。在国外,客家人主要是分布在东南亚等地。

客家人大多由人口稠密、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向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偏远荒蛮地区迁移。这些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先民们,在辛勤耕耘、创立新的家园的过程中,不断与南方的百越族(主要是畲、黎、瑶等族)融合,不仅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而且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将自己紧密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客家文化的最鲜明特色在于: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如果你有机会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家民居的门联,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如陈姓出于颍川,李姓出于陇西,王姓出于太原等,这类家谱的记载有的虽经不起推敲,但说明客家人从心底深处以来自中原而感到自豪。在迁移和开发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正是靠着“崇正”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建成了自己的新家园。以台湾客家新移民为例,他们一方面依赖与弘扬客家的原乡文化,如“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顽强地沿用方言乡音,并按原乡的家族和宗族形式重新组织家族和宗族,民居建筑也仿效原乡的形式。另一方面恪守中华文化共有的礼乐教化,弘扬爱国家爱民族的优良传统。当荷兰、法国、日本侵犯台湾时,他们坚持民族大义,高举爱国保种的旗帜,与入侵者展开拼死抗争,涌现了刘永福、徐骧等一大批仁人志士。现在,许多创业有成的客籍华侨,在总结自己何以成功时,也觉得是得益于客家崇正精神。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客家人特别看重读书人,有“茅寮出状元”之谚。在客家人看来,要想改变境遇,唯一的办法就是晴耕雨读,金榜题名,走仕途之路。只有通过读书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跻身于官宦行列,才能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家境再困难,即使讨饭也要供子弟读书。作为客家人的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这样写道:“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州,客籍人„„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学费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200多块钱,直到后来我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为了望子成龙,光耀门楣,客家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宗族的力量来培养子弟读书。

守望相助,崇尚节俭。客家人讲究一个“义”字,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认为,要想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必须团结互助。所以,他们倡导“天下客家是一家”,要求客居他乡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诚团结,信奉“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人值得十人当”。客家人还有崇尚节俭的美德,“山精山角落,新衫底下着”,说的是客家人把旧衣服套在新衣服上穿,以旧衣保护新衣。

独特的语言。中国在语言方面主要分为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及印欧语系。其中,汉藏语系包含了我国主要的语言:汉语。至于客家话是属于哪一个语系,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属于汉语十一支系(方言)之一,因为它具有汉语的语言特点。章太炎在《客方言·字》中从语言学的角度,证明客家话源于中原,保留河南中州音韵,是河南的官话,也是土话。但是,也有人认为它起源于原始阿尔泰民族的“通古斯语”。无论它属于哪一个语系,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它来源于最远古的中原的语言,因为时至今日,在客家话中仍能找到很多古音。

2008-12-05 人教网

下载第二课最可爱的人教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课最可爱的人教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学案[全文5篇]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学案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学案 第三课时 让社会投给我赞成票(教学案) 主备人:刘文秀 审核人: 使用者 时间: 目标点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

    鲁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教学案第二课

    第二课 第一课时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内容: 1、人生的价值在于。 2、人类要吃穿住行,社会要进步发展,就需要人们,否则,人类将,社会将。 3、一个真正懂......

    初二政治第二课学案

    初二政治第二课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2、 懂得实现人生的意义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 3、 知道青春是美好的,懂得如何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 学习......

    高一历史第二课学案

    高一历史第二课学案 本课重点:中国古代在冶金,制瓷,丝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本课难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原因,地点,显著特征,成长的环境。 学法指导:按照学案的要求在书中圈出重点,......

    初三政治第二课学案[模版]

    初三政治第二课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祖国的可爱之处; 2、 明确:,青少年应该怎样热爱我们可爱的祖国; 3、 理解: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4、 明确:青少年应该怎样维护名族团结; 5、 知......

    第二课苏教二年级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传、传、传》 2、动:音乐游戏《传、传、传》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喊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熟练的掌握乐曲的伴奏。 2、能用固定的节拍听音乐拍手,感受......

    教学案

    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成绩显著,被评为“三好学生”。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灌云县鲁河中学2010.11.18......

    教学案

    上饶县石狮小学教师备课单 (共案) 年级 学科 议课时间 课题 课型 课时 上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