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建设机关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文章标题:大力建设机关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奋斗,发展到今天物质生活无比丰富的颠峰时代,但物质资料的丰富应该说更多地来自于人类思想的力量,知识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是巨大而深远的,文化每时每刻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发觉和重视文化的作用,致力于先进文化的建设被越来
越多的人所认识并实践着,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也正式成为党在新时期执政兴国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可以说这一切都是遵从社会发展规律,抓住了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因为从根本上讲,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有形的物质财富和全部思想方法、精神产品都属于文化的范畴,都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和体现。
机关文化是文化系统中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自然或被动养成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工作作风、处事规则等方面的内在统一和外在表现。相对于广义的文化概念而言,机关文化更加强调凝聚力、约束力、执行力和亲和力,相对于生产性组织而言机关文化更加强调目标、方式、影响和效果。机关文化建设的作用相对讲更直接、更速效、更明显、更有操作性。因此,建设以人为本、和谐有序、严谨规范、清廉高效、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良好机关文化成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为现今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推动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1、建设良好的机关文化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政府机关在职能定位和工作方式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为尽快适应这一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政府机关就有必要建立全新的机关文化,通过机关文化的建设来带动机关各项工作的开展。只有建立与社会进步和时代要求项适应的机关文化才能更加积极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2、建设良好的机关文化是政府改进管理方式的需要。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政府管理也不例外,从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看,转变职能是政府改革的总体方向,提高效率是政府改革的根本目标,强化服务是政府改革的着力点,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人性化的要求。由此,政府管理方式也必须从传统的制度型管理向文化型管理过渡,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正是政府转变管理方式的一种必要手段。
3、建设良好的机关文化是机关队伍建设的需要。政府机关是社会机体的大脑和神经中枢,机关工作人员承担社会管理的具体责任,机关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服务意识的强弱、工作作风的优劣、工作效能的高低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良好的机关文化则可以立足根本,引导机关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4、建设良好的机关文化是解决机关自身存在问题的需要。由于传统文化和社会意识等因素的深刻影响,无庸讳言,机关自身建设仍然存在着大局意识不强、作风不正、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各项配套的制度建设是一方面要求,同时更需要加快机关文化建设力度,强化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充分发挥文化独有的影响渗透、同化改造、激励鼓舞等“软性”作用,从深层次解决问题的根源。
机关文化建设意义深远,作为政府承担促进地方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事业进步重任的科技管理部门,身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当今时代,建设协调高效、规范有序的机关文化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科技部门要更加有效地明确职责,发挥作用,提高效能,推动“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推动社会进步,就要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化的内涵,把握文化的特征,适应时代要求,建设科技部门自身良好的机关文化。
1、紧扣机关文化建设的核心,倡导责任文化。文化的灵魂是道德,行为的动力是认识。机关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明确主体意识,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认识社会管理的重要使命,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爱岗敬业、勤劳务实、廉洁自律、无私奉献,最大限度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2、紧扣机关文化建设的目标,倡导服务文化。服务是现代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我们政府体制改革方向就是从权力主体向责任主体转变,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机关要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思想,以人们群众为中心,为人们群众、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热情满意的服务,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创建群众赞誉的服务品牌。
3、紧扣机关文化建设的要求,倡导学习文化。学习是机关文化建设中的一种有效
措施,可以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加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转化机关工作的理念和风气,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和集体意识。另一方面,机关工作人员要跟上现代科学知识更新速度,跟上时代步伐,必须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倡导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是机关建设的基本要求
。
4、紧扣机关文化建设的载体,倡导活力文化。机关作为长期存在的集体组织,必须打破重在制度管理下的运行模式,充分激发组织的活力,改“以事为中心”为“以人为中心”,强调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和鼓舞人,通过机关富有特色的各类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集体荣誉感,增强机关凝聚力和向心力,影响和激励机关工作人员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将机关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大力建设机关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大力建设机关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篇:大力加强道德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人无德不立 国无德不兴
──大力加强道德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普通农妇刘女士出于好心搭载同村李老太太及其孙女,不料路上三轮车侧翻致李老太太伤情严重。对此,刘女士主动提出给予其经济赔偿却遭对方家属四次坚决拒绝。这一感人故事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公德之美,它犹如一股清泉,浸润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态势,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但随之而来的各种道德范畴内的问题却屡屡出现,社会上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出现了道德失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以教育为根基。当前,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主流价值观和基本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社会道德为代价,道德教育在任何时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道德教育的主题,融入到整个国民教育当中,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才能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更好地助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保障。德以劝善,法以诛恶。要使道德教育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和保障。法律是道德规范和社会文明的风向标,必须把道德观念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把道德规范体现到法律法规的制定之中,并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扶正祛邪、惩恶扬善,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惟有如此,人们从善的信心才能得到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坚实稳固。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国家者,积人而成。遵守社会主义道德既是觉悟,也是义务,道德大厦的建设需要每个社会成员添砖加瓦。全社会都要讲公德,只有人人修身自律,躬行实践,才能积小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加强道德榜样的宣传,取中华传统道德之精华,去其糟粕,才能适应当今社会,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
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相信随着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社会主义精神之花必将灿烂绽放,国家必将长治久安。
第三篇:大力加强道德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大力加强道德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在这个“最美”的季节,平民英雄、时代楷模们以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责任担当,向我们诠释着道德良知,彰显着伟大的道德力量,让这个社会充满了和谐和温暖。但是,我们也不时为一些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学术不端等失德行为所寒心。所以必须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夯实社会和谐的基石。
当前我国正经历经济发展转型、社会深刻变革时期,原有的一些规范、秩序悄然变更,出现了道德失范、信任缺失、唯利是图等失德败德现象,使我们感到不安与焦虑的同时,也激发了对提升道德风气、加强道德建设的强烈需求。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道德进步从来都不是平坦的、直线的,是在战胜各种挑战中不断前行的。所以我们要增强道德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推进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
加强道德建设,需注重实践养成。道德建设不是空洞的说教,而重在实践养成。应从我们生活中树立道德模范,让榜样的力量引导人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把道德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学习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要求。让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
人送温暖、为社会作奉献中,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培育文明风尚。
加强道德建设,应完善制度保障。“善良是美好的,也是脆弱的”。如果缺乏强有力的制度规范维护道德行为、惩戒失德行为,人们的行善愿望就可能被遏制,导致好人“流血又流泪,伤身又伤心”的现象。提升社会道德风气,需要完善的制度来“保驾护航”,让善者无后忧,让恶者不敢恶。对模范道德行为给予奖励保障,为好人化解道德风险;对失德违法行为依法惩戒,形成震慑失德者的强大力量。有法律制度做后盾,道德才有攀登更高山峰的信心和力量。
加强道德建设,应构建诚信体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一切职业道德的立足点。由于一些人诚信意识淡薄、信用监督机制不健全、失信成本过低等原因,诚信缺失问题相当突出,失信行为像“沙尘暴”一样吞噬着信用的“绿渊”,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已成为道德建设的重大任务,从而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诚实守信环境。
加强道德建设,应学习雷锋精神常态化。雷锋精神是矗立在人们心中不朽的道德丰碑,是与时代同行的精神力量。学习雷锋精神,就是学习他的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精神。雷锋精神并非高不可攀,更多时候是举手之劳的平凡善举。我们现在大力提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实践
雷锋精神的创新方式。通过广泛开展扶老助残、帮困解难、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力量。
“厚德载物”,“德行天下”。只要人人修身自律,躬行实践,一定能够汇涓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安定有序的发展。
第四篇:加强生育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加强生育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共宜都市委 宜都市人民政府
(2007年1月26日)
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和生育文明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大力实施“生育文明幸福家园”推进计划,促进了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化认识,切实加强生育文明建设的领导
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们宜都市同全国和全省一样,取得了有效遏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巨大成绩,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低生育水平的新局面。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地方,人们的生育观念、生育行为、生育方式和生育方法与现代文明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思路,寻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走生育文明发展新路,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
基于上述认识,从年初开始,市委、市政府以省人口计生委在我市进行生育文明建设试点为契机,以生育文明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平台,以“生育文明幸福家园”推进计划为重点,将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摆上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事来抓。及时召开专题办公会议和全市动员大会,成立由市委、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门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专班,明确职责、目标、任务和要求,下发《宜都市生育文明建设实施方案》,落实专项资金,层层举办试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去年,全市共投入400多万元,用于生育文明各项基础建设,从认识、责任、措施、投入等方面保证生育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生育文明“三级联创”活动
(一)科学制定方案。按照省委、省政府及省人口计生委有关加强生育文明建设的文件要求,围绕“观念先进、行为自觉、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环境优美、群众满意”,逐步实现生育观念文明、生育行为文明、生育制度文明、生育管理文明、生育服务文明、生育科技文明的总体目标,结合宜都实际,及时制定了生育文明建设《实施方案》、《考评方案》和生育文明幸福家园《推进计划》,指导全市按方案要求狠抓落实,稳步推进。
(二)营造浓厚氛围。坚持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融于生育文明建设之中,运用广播、电视、文艺演出、标语、专栏及调研、座谈、讨论、征文等多种形式,营造生育文明建设氛围。全市共编演文艺节目30多场,印发各种宣传资料30多万份,制作家庭宣传袋8万多个。高坝洲镇青林寺村“谜歌大王”赵兴寿,将生育文明知识编成谜语谜歌,在村民中传讲传唱,深受群众欢迎。
(三)扎实办好试点。我们突出村级生育文明建设重点,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置,选定12个条件较好的村为首批生育文明建设试点村,及时指导这些村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目标,重点加强村级班子、队伍、阵地、载体建设,确保生育文明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去年底,市政府组织专班,对全市生育文明建设试点村进行了考核评估,授予9个村“生育文明建设示范村”称号。同时,还将这一活动同农村“小康村”、“文明村”、“十星级农户”、“五好家庭”、“文化中心户”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同步实施,做到创建一批,巩固一批,提高一批,发展一批,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扩大范围,力争到2010年全市80%的村基本达到生育文明建设标准
三、突出重点,大力实施生育文明“幸福家园”推进计划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把“生育文明幸福家园”推进计划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创建“五星级生育文明示范户”和实施“特困家庭”救助、“三难”家庭扶持、“四缺”家庭支持、“计生女孩家庭”关爱、“少生快富家庭”奖励、“生育文明示范家庭”表彰等六大行动中,我们结合实际,一是率先开展“免费婚检”,致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在全省率先出台“免费婚检”政策,按照“民政宣传、卫生服务、计生监督、财政拔款”的运作模式,政府每年投入20多万,对新婚对象进行免费医学检查。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4000多对新婚夫妇参加免费婚检,查出各类医学疾病250多例,建议推迟生育35例,建议不宜生育8例,全市婚检率由过去的3%上升到45%。二是积极推进生育服务文明,努力提升工作质量。去年,全市开展“三查”服务8万多人次,重点对象“三查”到位率、术后和药具随访服务率均达到100%,配合治疗各类妇科疾病12000多例,为5.2万个计生家庭建立生殖健康档案,200多例后遗症患者得到免费治疗和生活救助。三是实施“双百工程”,关爱计生贫困家庭。在落实国家奖扶政策的同时,大力开展“关爱百名贫困女孩”和“救助百名贫困母亲”行动。2006年,有1650人纳入国家奖励扶助,137名独生女获得助学金,120名贫困母亲实现脱贫致富。四是整合社会资源,支持“幸福家园”建设。各相关部门分别出台了有关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形成了齐抓共建的合力。市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减免1450个生育女孩家庭医疗费7万多元,扶贫部门落实计生家庭救助金350万元;农业科技部门开展技能培训100多场次,培养5万多名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五是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全市共评选表彰生育文明户785个、生育文明示范户120个,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示了生育文明示范户风貌,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社会主义生育文明反映着社会的进步,代表着先进生育文化的发展方向,体现着人类自身再生产追求的终极目标和理想。开展生育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前景广阔。过去的一年,我市在生育文明建设中,虽然作了一些探索,但只是刚刚起步,工作思路还不够成熟,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本次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生育文明建设,奋力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为使人口和计划生育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事业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创新发展法制文化 促进社会幸福和谐
创新发展法治文化 促进社会幸福和谐
中共姜堰市娄庄镇委员会 姜堰市娄庄镇人民政府
我镇地处姜堰市东北角,东与南通海安毗邻,北与盐城东台接壤,全镇总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9万亩,总人口5.2万人,下辖1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今年来,我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和谐创建为主题,以法制宣传教育为载体,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积极探索整合本镇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途径,形成了集“法制一条街、法治公园、法制广场、法制文艺创作”于一体的法治建设模式,初步探索出一条高起点、有个性、重实效的法制文化建设新路。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有了明显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文化建设显著提升,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连续多年被省、泰州市表彰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再次被表彰为“江苏省法制宣传教育仙剑单位”。
一、建立健全运行保障机制,确保法治文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法制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实施。
二是认真制定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明确法治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和效率。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监督,年终有考核。
三是实行目标管理,镇、村、企业、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层层签订责任制,并结合个单位、部门的实际,研究制定法治文化建设的目 标和措施,切实抓好过程控制,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四是创建经费到位,镇政府在制定财政预算方案时,就将法制文化建设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镇财政对此项工作所需经费全额拨款,确保有序有效推进。
二、创新体制,法治文化的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镇始终树立抓好法制促发展,抓法治增幸福的理念,坚持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依法治镇、建设法治娄庄的重要抓手,列入文化强镇战略大局,加强体制创新,不断夯实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
一是高标准建成法制一条街,我镇将集镇较为集中、人口流动多的人民路和育才路两条主要街道列为法制宣传一条街,先后投入资金5.5万元在两条街道的绿圃内设立永久性的宣传标语,对悬挂的罗马标语定期更换内容,创建办公室还动员沿街有条件的商铺和单位设置了LED电子显示屏,在宣传自身的同时,适时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商业气息和法制宣传有机结合,形成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二是借鉴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的经验,精心打造法治公园和法治广场,小城镇建设是我镇的一大亮点,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由分管领导和创建办的同志先去先进单位学习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了建设法治公园和法治广场的实施方案,并经镇党委、联席会讨论通过后加以实施,投资近5万元建成了颇具特色的法治公园和法治广场,通过法治历史人物、法治格言、法治警句、法治典故、法治碑林、法治雕塑等法治元素,打造主题鲜明、立意深远、内容丰富的法 治宣传阵地,让群众在漫步公园休闲娱乐的同时,领略法治文化,感受法治精神,进一步强化遵纪守法的意识。
三是注重法治文化改造。镇成立了 由宣传、文化、司法、老年协会、妇联、团委等部门组成的法制艺术团,创作并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短小精悍、寓教于乐的法制文艺节目,在全镇进行巡回演出,激发人民群众的学法和用法热情,法制文艺演出受到了广大人们群众的普遍欢迎和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被誉为“流动的法制课堂”。小品《学法路上》在姜堰市调演时荣获一等奖。
四是筹办法治文化研发中心。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法治文化建设的内涵,提高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镇政府积极筹集组建法治文化研发中心。目前已聘请了4名具有一定写作功底的作家,2名兼职摄影爱好者和5名民间艺人,专门从事法治文艺作品的研究创作,组织开展各种法治文艺系列活动和法制文艺演出。目前已创作各类法治文化作品20余件。
三、创新形式法治文化建设的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推进法治文化和其他文化的有机融合。以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为法治素质教育的龙头,开展了党委中心组定期紧系法制讲座,“专业法制宣传月”等活动,着力建设以“法治、民本、廉政、阳光”为核心的机关法治文化,实现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学法的经常化、系统化、制度化;深入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创新校园载体,增强校园普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推进“法律进企业”活动的开展。将镇 区内的重点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作为普法重点,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懂法和用法意识,使依法治企、诚信双赢成为企业界的共识;大力推进“法律进村入户”工程,各村均建立法制宣传专栏、普法阅览室、村民法制学校,完善了村两委会成员、村民党员代表学法制度,各村民小组配备了法制宣传联络员,各农户明确了法律明白人,形成了法治文化建设的全面覆盖。目前,全镇17个行政村全部创建成“民主法制示范村”,其中省级5个,市级3个,县级9个。
新一轮的“六五”普法已经拉开帷幕。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市统一部署,认真落实省委书记罗志军和省长李学勇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批示,把法治文化建设与光荣传统、理想信念和优良作风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守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将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社会管理创新工程,融入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社会治安防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基层民主法治创建等工作之中,把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依法行政的根本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加大法治文化建设创新力度,为建设“富强、文明、生态、平安、魅力、和谐”新娄庄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