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林学基础理论对提高木材检验工作的作用
浅谈林学基础理论对提高木材检验工作的作用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2-03-07 11:34:00 ]作者:赵岩岩 尹庆涛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林学理论 提高水平木材检验工作
论文摘要:木材检验直接影响森工企业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加强和提高木材检验水平。根据多年在林区基层工作的经验,总结出了林学基础理论与木材检验工作相结合的途径,希望能够为广大的木材检验工作者作一个参考。
提高木材检验水平是在当前我国森林资源贫乏的现实条件下使有限的木材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目前有部分木材检验人员仍沿袭着过去的观念,认为木材检验人员只是单纯的查数和记账的点数工,如何最大化利用森林资源没有太大关系。这显然不适应当前的森工企业发展的现状。针对这样的问题总结出一套充分结合林学基础理论来迅速提高木材检验水平的初步设想,是可以实施的。
通过对与木材检验工作紧密联系的林学基础理论主要有测树学造材理论、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森林计测学计测方法、森林经理学木材标准理论以及林分生长模型理论这几大方面进行分析。就可以提高基层木材检验人员的林学基础理论水平,进而通过林学基础理论在木材检验中的应用来提高自身的木材检验水平。木材检验工作贯穿于木材生产经营从原条的合理量材设计开始,一直到木材产品的最后售出的全过程。木材产值、产量、质量、品种以及出材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几乎都需要木材检验技术的支撑。由此可见,提高木材检验水平是相当重要的。
1.充分掌握测树学造材理论基础,提高合理造材水平
测树学造材理论是测树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讲授如何合理造材来获取最大的收益。只有足够的测树学造材理论支撑,才能够充分发挥木材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才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例如:原条量材设计是木材生产过程中,继打枝后的第一道工序,把每根原条设计成若于段原木产品,而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每段原木的质量与价值。合理的量材设计能消除或降低缺陷的降等程度。如果量材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木材产品在质量和产值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坏材带好材,长材短造,优材劣造,致使原木质量下降,浪费森林资源。又例如合理造材中的“三先三后”即优先设计先造特级原木,后造加工用原木;先造长材,后造短材;先造优质材,后造劣质材。“三要三杜绝”,即要量材造材,杜绝粗制滥造;要量尺标准准确,杜绝超长短尺;要材尽其用,杜绝浪费木材。还要摸索和总结本地区原条病腐规律。内外腐和缺陷的掌握和区分,要总结出一套本地不同树种不同情况的病腐规律,使原条造材日趋合理。
2.充分掌握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基础,提高合理规划水平
树干解析是整个林学科研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本材检验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林学理论之
一。如何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实现最大的经济价值,是摆在我们榆验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如何提高原条出材率上做文章。我们可以通过对各林场所的木材按林层、树种和胸径进行抽样调查,对伐倒后原条的具体情况进行树干解析,根据具体的林分材种结构规律,充分考虑木材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坚持优先设计选造较珍贵材种,即出口材、特级材、特选材;优先设计选造较珍贵树种,即水曲柳、红松、榆木;优先选造优质材种,即胶合板材、加工用材的原则。实施对原条优良部分优材优用,对梢头木、枝丫和劈裂部分,凡有价值、符合木材标准要求的都要造材利用。在保证提高造材出材率的前提下,考虑市场畅销且售价高的树材种,使两者之间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有限的森林资源充分利用,做到材尽其用。
3.充分掌握森林计测学、测树学中树木计测理论,最大化减少木材检验误差
在传统的粗放型检尺工作中,我们往往并不注重计测方法、计测误差等理论。但如果想要提高木材检验水平,就必须充分学习森林计测学和测树学中的树木计测理论,把住伐区木材检验关。在伐区木材检验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木材标准,要特别注意原木不规则断面的径级以及弯曲、内腐、外腐等常见问题的判断与检查,做好归楞描号工作,达不到标准的木材一律不准下山。对归楞装车木材检尺要严格控制,装车时检验员要装一根检一根。要充分借鉴伐倒木测定中的各种误差处理方式,对误差的处理要科学合理。如果没有森林计测学作为基础的话,就无从谈起误差的处理了,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木材检验人员,学握足够的森林计测学理论是基本的要求。4.充分掌握森林经理学中木材标准理论,为降耗节省资源做贡献
森林经理学中的木材标准是重要的林学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国家的标准化法计量法重要的依据,木材检验贯彻标准化法、计量法,认真学习木材标准,是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执行限额采伐的强有力措施和必要的手段。作为木材检验人员,一定要熟悉木材检验标准的各项细则,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性标准和有关法规文件,练就过硬的检验技能和综合能力,保证木材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低消耗、高质量、高产出的目标,为国家节约宝贵的森林资源,为森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5.利用林分生长模型理论中的节子剖析技术来深入了解节子
林分生长模型理论是林学理论当中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其中,关于节子生长的部分和木材检验工作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林分生长模型理论也是一名合格木材检验人员所必须掌握的林学基础理论。节子是最重要的木材缺陷之一,也是现代术材检验技术中的重中之重。节子破坏木材构造的均匀性和完整性,不仅影响木材表面的美观和加工性质,更重要的是降低木材的某些强度,不利于木材的有效利用。特别是承重结构所用木材的分等,与节子尺寸的大小和数量有密切关系。节子影响利用的程度,主要是根据节子的材质分布位置、尺寸大小、密集程度和术材的用途等而定。传统意义上的木材检验技术,一般是被动地去检验节子,很少研究节子的生长规律。现代木材检验技术对木材检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利用林分生长模型中的节子剖析技术来建立节子生长的预估方法,通过对某林区的5块针叶树标准地1O株解析木的节子剖析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初步的节子直径分布散点,尝试了预估树木节子最大直径的方法,经过初步的检验,效果良好。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实验木的平均直径(纵轴)的垂直分布趋势是从伐根到人约树高的55%处逐渐增加,然后再向上逐渐减少,但趋势趋于平缓。树木下部的节子较小,最大的节子分布在树木的中间部位。树干上部基本没有节子。这个规律为有些地区针叶树种的木材检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作用。因为具体的树种有各自的生长规律,本文仅仅提供了一种利用林分生长模型的理论方法的思路,也仅仅对有些地区所调查的较小区域有效,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必将成为广大林区木材检验以至于林分生长预测等方面作出新的突破。总之,通过木材检验人员的自身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可以使有限的木材能拥有最大的经济价值,同时也给森工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我们应尽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宫凤林.浅析木材检验对禾材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1.[2]朱建伟,谭民.木材检验工作在实施“天保”工程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林业,2002,8.
[3]赵宗辉,齐忠民.对如何强化木材检验管理的几点建议[J].林区教学,2006,5.[4]悸强,王晓莉.强化木材检验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4,32.
[5]李悦迎,齐忠诚.关于木材检验管理的探讨[J].森林工程,1999,15.
第二篇:浅谈木材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木材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摘 要:随着经济改革的开放和深入发展,木材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目前,我国森林资源日渐枯竭,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如何面对现状,就必须加强木材检验工作。森工企业就必须在木材生产和木材深加工方面拓展思路,着眼发展,实现木材效益最大化,木材在生产和销售的整个过程中有数量问题,有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通过检验工作来进行,特别是在木材越来越少,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就使得木材检验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提高木材检验员业务素质和加强道德素养,增加企业效益,有效利用和持续发展现有的林业资源。
关键词:木材检验;合理造材;资源;意义检验工作是企业进行经济考核的基础工作
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要通过各种经济指标加以考核,木材是林业局的主产品也是考核林业局经营水平的主要项目,如木材产品品种的数量、质量、总产值、劳动生产率,成本等计划指标的完成。为了考核这些指标,必须依靠木材检验工作及时提供准确工序间的数据,并进行信息反馈、上报,这是进行经济考核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企业经济考核是无法进行的。数字若是不及时、不准确,就会影响经济考核的工作。因此,木材检验是森工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工作,是贯彻标准法和计量法,正确决定木材产品数量、质量、品种的一项工作,是森工企业管理和木材生产、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好与坏,要通过各项指标加以考核,这说明企业进行经济考核的重要性所在。检验工作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木材浪费,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加之长期以来,我国森工企业超强度采伐,和地方乱砍滥伐,使森林资源陷入危机,如何充分发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节约木材,这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除了森林资源有好有坏外,主要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使用和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通过木材检验工作,加强对木材产品的全面管理,从一根原条抓起,做到各道工序有检验、有交接验收、有专人负责,减少和杜绝木材生产和销售中的浪费。通过木材检验工作合理利用原木造材,提高原条出材率,提高经济材和优质材比重。
例如:有一根水曲柳原条长11米,根部断面直径39厘米,尖削度百分之一,根部断面黑褐色心腐直径18厘米。材身无其他缺陷。在第一个方案里,我们打算设计不墩根,造三节原木,第一节3米3等锯切原木,第二节4米特级原木,第三节4米特级原木。
第二方案第一节3米三等锯切原木,第二节5米特级原木,第三节3米锯切原木。
第三方案造材墩根,直接墩掉1米截头,造两节5米特级原木。
第三方案虽然墩掉一米截头,损失了一定材积,但造出两节特级原木,避免了坏材带好材,提高了经济材比重、特级材比重都达到百分之百。
三个方案经过对比,第一方案总材积居中,但价值最低。第二方案总材积最多,但价值居中。而第三方案,虽然总材积最低,但价值最高。如按目前市场售价比前两个方案分别提高465元、383元。可观的经济效益补充了材积损失,总而言之,根据原条材质优劣,尽量减少缺陷,提高木材使用率和优质材出产率,既保证产品质量,又增加经济效益,达到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加强检验工作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
通过对木材产品的检验,便可以知道产品的数量、质量,了解生产产值,确定企业的盈亏,一个企业的经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要提高木材生产的经济效益,就要降低木材生产成本。提高木材售价,降低成本。提高售价的因素很多,但加强检验工作是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对木材检验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很快得到解决,使企业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如检验工作抓的不实,在实际检验工作中,检验误差大、水份多,就是没有那么多木材,而多支付了工资势必提高生产成本,再如量材员量材时不认真,甚至不精打细算,致使造材出材率低。就是山上下来的不合理,没有检出应该数量的原木,也势必提高成本。如果造材不合理,品等区分不合适,也能使产值减少、售价降低。以上种种不同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生产成本的提高或木材销售的降低,多年的工作经验说明了加强木材检验工作,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检验工作是做到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的关键一环
木材检验人员是对原木产品进行树种识别、尺寸检量、材质评定者。原木的等级高低,关系到个人收入,企业的经济、国家的利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木材生产加工中小型企业迅速增加,什么样的客户都有,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必须责任心强,公平合理,按规章办事。如有一位客户来买原木,通过关系找到检尺员,在支拨外付时要让点米数,少减点方数,这样企业就多支付了,国家资源也流失了。俗话说的好“挣钱不挣钱,全靠检尺员”,因此搞好检尺检验工作,是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提高木材检验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也必不可少
为了确保原木检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必须要加强木材检验员的业务培训,检验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原木的出材率和利用率,换句话说,直接影响到木材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作为木材企业的管理和领导者,每年利用生产淡季对木材检验员进行生产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十分必要,做到持证上岗,择优录取,同时为了确保木材生产的顺利完成,在木材生产时期的工资分配上应采取奖惩措施,对工作马虎、不负责任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罚。另外,要在木材的监督、检查上下功夫,木材检验工作是一项专业很强的工作,要严格按照木材检验的规定进行,杜绝任何超长、短尺、提等降等、提径降径的现象发生。由于个别检验人员素质有高有低,为避免资源的损失浪费,检验员不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要提高业务素质,保证木材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低消耗,高质量,高产出的目标,为国家节约宝贵的森林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结束语
综上所述,木材检验工作是森工系统木材加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学习木材检验新标准和提高检验职业道德素质,最大化利用好现有资源,做到惜木如金、材尽其用,提高出材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为林区建设又快又好发展做出新贡献。
第三篇:浅谈TPM对提高企业素质的作用
浅谈TPM对提高企业素质的作用
宁华生
有一位成功的私营企业家在谈及其产品是怎样打人国际市场时说:质量是通行证,价格低廉是介绍信,准时交货是信用卡。而这三者的基础是人的素质和设备。”可见,人和设备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企业来说是何等重要。一个企业,员工和设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该企业的素质情况。TPM的基本概念正是在于通过改普人和设备的素质来提高企业的素质,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的最佳效益。下面是TPM的基本概念图:
一、建立和实施TPM系统的必要性
过去,由于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系列化程度不高,在生产维修(PM)方面,一直单方面考虑设备的维修管理(设备故障修理等)。
但随着企业生产自动化、系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来生产维修的业务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生产维修已扩展为提高生产能力及产品质量管理(包括设备的维修管理、提高产出率及设备运转率等方面内容)。
于是,生产维修从以前被动保守的PM逐渐转变为主动积极的PM。以提高生产能力和品质为目的的改善改造的实施,要求必须建立更大意义上的全员的PM系统,即TPM。
下面是我们公司化成品厂规定的“TPM”中“T”的定义:
1.包括设备管理人员、作业者、品质管理人员在内的全员参加的提高生产性的活动。
2.包含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报废等管理在内的全过程。
3.包含设备的生产维修,品质(安全、防灾、省力等在内)的生产维修,以及为提高生产力及产品质量而进行的改善改造在内的综合的提高生产性的活动。
由此可见TPM抛弃了过去那种只把设备管理局限在维修阶段的狭隘观念,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管理中的两“个脱节”的弊端,为企业取得良好的设备投资收益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二、TPM是如何通过改善人的素质来改善企业的素质的呢? 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TPM的具体做法之一是开展“6S”活动,“6S”的具体内容是整“理、整洁、清扫、清洁、素养、归纳”。6S活动是改善企业员工素质的一项基础工作,无论施行什么样的管理制度,都离不开人的参与,都和人员的思想作风、习惯、素养密切相关。经过反复长期不懈地开展6S活动,可以有效地纠正企业人员的一些闲散作风及不良习惯,形成一种爱整洁,勤思考,善总结的良好风气。彻底改变企业人员的素质面貌,创造文明生产现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TPM作为一种全员性的PM从企业领导到一线工人都参加。通过TPM教育,对新员工、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企业领导等不同级别的对象进行不同目的、不同项目为内容的PM教育,培养设备操作能手,提高设备维修技术,普及设备现代化管理知识,有效地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水平,适应现代化设备管理的飞速发展。使企业员工从上到下都能自觉能动地去关心设备,做到爱护设备就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积极参与设备管理,多提合理化建议,形成一种群众性的设备改良改造活动,充分发挥全职工的聪明才智为生产服务,更好地保持设备良好的综合性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实施TPM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设备机能及产品质量
TPM强调预防维修,通过日常点检、定期检查、诊断检查及品质检查,掌握设备劣化情况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及时制定维修计划,防止设备品质劣化,减少突发性停机及突发性制品质量异常。根据我们公司的经验,75%左右的故障都可以通过点检早期发现,并通过应用新技术对设备进行改良维修,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设备的工程能力和产品质量。下面是我们公司化成品厂四年以来实施TPM前后设备机能和制品质量的趋势图:
由图可见,通过实施TPM后,设备的有效运转时间比以前大大增长,而突发性停机时间大大缩短,不良品从多减少到零,设备机能和产品质量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体,产品质里更是企业的生命。
综上所述,在企业管理中,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是搞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前提,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作为现代设备管理的优秀代表TPM,对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乍一看来,TPM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经验告诉我们,只要长期坚持实行TPM,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整洁明亮的生产车间及良好的企业效益。车间现场的清洁宛如客厅一样的“客厅工厂”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第四篇:浅谈游戏对幼儿学习兴趣的提高作用
南通市第五届教师专业成长优秀论文评比
红太阳艺术幼儿园
作者:许双云 任教:语言
谈游戏对幼儿学习兴趣的提高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物质生活的优裕,生活水平也提升了。有些家长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关爱。以为给他们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就是最好的。其实不然,孩子在得到越来越多的爱的同时,却越来越失去了随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时,却失去了与父母拥抱、游戏和谈话的机会。很多人都认为,学龄前儿童没有学业负担,不愁衣食,受到的照顾无微不至,他们是最快乐的。其实,孩子与孩子之间有时会有一些问题发生,如受到批评、不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等等,这些都是使孩子产生困惑感的原因。从儿童发展的研究方面来看,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可以说就是儿童的主要工作,而适宜的游戏对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样游戏在教学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做父母的、做老师的,不仅不应忽视孩子的游戏,还要时时主动关心孩子游戏的内容,随时给予鼓励或指导,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快乐而自然地得到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
一、在游戏中渗透教学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体育游戏的渗透
学龄前幼儿,他们的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比较容易模仿和接受新鲜事物,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侧重从幼儿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渗透在教学中,寓教于玩,这样既能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也能在游戏中体现教学内容,并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例如:让小班的孩子们排队走圆,是件很难的事。但如果以开火车的形式走圆型轨道,就很容易走一个圆。如果要一味地逼着他们去走,可能容易使他们产生恐惧、厌倦的心态;而采用一些追逐游戏、接力游戏、竞赛游戏等等,既可以使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玩耍、又在游戏中达到教学目的、集中注意力的效果,有利于教学的组织。
2、语言中游戏的渗透
语言是幼儿交往的良好载体,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渠道。把游戏渗透到语言学习活动中,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发展其认识能力。在语言游戏中幼儿不仅能真正学到知识,而且会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在游戏中,幼儿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提高,合作意识有明显的增强。高尔基曾经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能使幼儿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对教学内容
产生兴趣。孩子们更乐于对与游戏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技能展开学习,对游戏活动所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利用游戏活动能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情境中顺其自然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形成优良的品质。如在语言课上《拉大锯》我们就引导小朋友分组游戏,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欲望,又使孩子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沟通了幼儿之间的情感。轻松愉快的达到了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3、给幼儿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平时,我们也非常注意孩子们在一日生活中的点滴变化,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经常用表扬和鼓励来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使每个小朋友都能获得进步。让孩子们在愉快环境去学习,让孩子们在玩中掌握知识,让孩子们觉得学习很有乐趣,这样孩子们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各科教学是幼儿学习知识本领的天地,如果我们把适宜的游戏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尝试机会,让幼儿去试一试、想一想,便可激发幼儿尝试的欲望和主动探索的热情,为幼儿指明探索的方向。如:在认识图形时,可以让幼儿先试着摸一摸、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开拓思路。再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让幼儿大胆想象、大胆拼摆、添画,创造出新的物体。如启发幼儿用几何图形拼贴出房子、花、汽车、树、人等,在半圆形上添画出乌龟、孔雀、西瓜、船等,从中让幼儿初步尝到成功的乐趣。我们只有不断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对学习感到有乐趣,他们才会有兴趣去学习。
三、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还应该特别注意关注全体幼儿的乐趣和兴趣。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一些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的。我们这个时候就要去帮助调动这些孩子们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为什么没能抓住这些孩子的乐趣和兴趣,活动后就要考虑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孩子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益处,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这话很有道理,无论教材编排得如何详细、如何生动,都不能代替老师的备课。所以,教师必须吃透教材,认真钻研,选择最恰当的教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另外,在课堂游戏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效性和必要性要体现出学科性要有适度性,既贴近学生的兴趣,又不会使课堂变成放任自由的“玩耍课”。总之,幼儿是游戏的主人,要创造一个适合幼儿主动发展的环境,设法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让孩子们对所要学的内容感兴趣,这样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第五篇:浅谈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浅谈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王业兵
关家九年制学校
关键词:阅读
提高
语文素养
作用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听,说,读,写的综合体。无论是知识训练还是写作训练,都是学生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只有抓住阅读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才能实现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任务。本文在分析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的同时,还涉及到了如何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考试中检测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方面。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缺乏获得新知识,缺乏发展潜力的学生。”《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鼓励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扩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两段话已充分说明了阅读教学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唯一目的为使学生练成读书的本领。”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是阅读的两种形 式,共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见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中的角色何等重要。语文老师是打开学生阅读大门的钥匙,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文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如何营造这样的氛围,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让其主动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不能去主动去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归根结底是看他们有没有阅读兴趣,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意识,这正是我们最值得思考的地方。哪我们如何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呢?
首先教师要有过硬的文学功底,平时注意提高自身文学素养,靠自身的影响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随机应变,善于综合运用文学常识,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也使学生因教师丰富的文学知识,流利的口才等对老师产生崇拜之情,这种心理在无形中就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这也是小学生爱“爱模仿”的特点。
其次可以开展多种相关的文学活动,通过活动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开展和举行一些活动如: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摘录笔记评比活动等。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围绕小学生天生爱表现的特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的激起学生的表现欲,强烈的表现欲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主动阅读意识,这就是我们所期望出现的结果,也正是激起 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所在。
再次是多表扬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新体会和感悟,如果条件允许,可进行一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好方法。切忌因为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出现的小错误,小过失而批评、指责,小学生受挫能力差,这样会使学生阅读兴趣受挫。
二、习惯成自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这种习惯,那就水到渠成了,如每天定时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运用圈点批注,做好阅读笔记,并善于质疑,以提高阅读能力。
三、做好学生的阅读指导
学生有了自由阅读的兴趣和空间后,他们会如饥似渴地阅读,此时老师要做好学生的阅读指导。指导他们如何去选书,如何去阅读?选书应该选好书、选一些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能给人启迪和教育的。如名著。并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有重点的阅读。阅读要像吃甘蔗一样,要咀嚼,要吮吸,还要吐出渣子。这就是一个“筛选与吸收”的过程,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告诉学生阅读在形式上还可分为略读,精读,跳跃式读。根据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无论哪种阅读目的是尽快地吸取知识、充实知识积累提高阅读能力。四,把阅读引入语文课堂教学
一旦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就可以把阅读引领到课堂上进行语文教学。课堂阅读有别于课外阅读。课堂阅读是一种范文阅读,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它有着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要求。它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吸收语言、培养语感;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从文本中接受思想、情感、知识、文化,培养健全的人格。
五,阅读不能受限于教材,还应博览群书
教材的内容并不等同于教学的内容,王荣生教授近年点评了十几位名师的课例,最后,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问题,表现在课堂教学,是集团性地、长时期地、大面积地出现教学内容的单一性。这里面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很多教师,包括很多名师把“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画上了等号。在这里,我们必须理清一个问题:教材内容虽然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但是二者是两码事。课外阅读的领域更为广阔,应该鼓励学生去涉猎更多的课外阅读。
总之课堂阅读属于学习性阅读。阅读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以读为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说明反复阅读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有多重要。每学一篇课文,我都注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我主张让学生独立思考读出个性,成为真正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不过是一片会思考的苇叶。”要使每个学生做一片会思考 的苇叶,老师就要教会他们学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