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发展新路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19-05-13 14:0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发展新路交流材料(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发展新路交流材料(范文)》。

第一篇: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发展新路交流材料(范文)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在当前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家庭承包责任制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如何有效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农机化步伐,是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近年来,路桥区在省、市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机社会化服务,通过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找到了一条工业

反哺农业、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全区社会背景介绍

路桥区地处浙江省中部沿海,全区陆域面积2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07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3.79%,总人口42.5万,人均耕地不足0.4亩,人地矛盾突出。改革开放特别建区以来,路桥人民凭着“肯吃苦、敢冒险、善创造、争一流”的路桥精神,依托丰厚的民间资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民营经济为基础,以灵活的机制参与竞争,走出了一条工贸结合型的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全国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完善,区域经济开放和活跃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之一。在***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71.5亿元,年均增长14.9%;财政总收入18.2亿元,年均增长17.9%。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达251.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达2.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43元,每4.3户家庭就拥有1辆小汽车。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效益农业的发展,但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困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业劳动力素质日益下降,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表现为低、小、散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粮食生产成本高、效益差、科技含量和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比较突出,季节性抛荒、耕地资源浪费等现象屡禁不止,粮食生产徘徊不前。尽管区委、区政府为稳定粮食生产采取了各种扶持政策,增加种粮补贴,加大制止抛荒工作力度,但收效不大,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仍然不高。

为了促进粮食生产,在****年初,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区粮食生产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农户有种粮热情,不愿看到农田抛荒,但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农业劳动力相当紧缺,加上我区人均耕地少,农业收益占家庭收入的份额低,从事农业生产又比较辛苦,很多家庭既不愿花精力在农业生产上,同时又怕失去土地,不愿将承包权流转给别人,从而陷入了低水平恶性循环,规模效益无法实现。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在确保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家庭经营主体的前提下,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科技水平。关键是转变农业服务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实际、能服务到农户的农业服务模式,提供一家一户难以有效完成的服务项目。基于这一认识,区政府把建设农业生产专业化服务组织列入农业工作的重点内容,制定政策,集中力量,积极鼓励和引导,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民间农业服务组织发展。在***年3月,浙江省首家由工商资本投入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合作社在金清镇成立,拉开了我区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化、合作化和社会化的序幕。该合作社先后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建造了标准机库4幢56个机位,购置联合收割机23台,水稻工厂化育秧流水线2套,在农村一线为广大农户提供农业服务。

二、运作方式

为了保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以双赢互利为目标,积极引导,规范运作,强化服务,不断推进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普通农户主动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事业。

1.在组织形式方面。严格按照《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组建合作社,使之成为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组织。目前该合作社有理事会成员3人、监理会成员3人、社员226户,其中管理层8户、农机大户13户、种粮大户5户。实际操作股金为126.9万元,共分为四块:一是发起人(管理层)现金入股50万元,占39.4%;二是农机大户的农机具作价入股66万元,占52.0%;三是村内农户按土地使用权和现金配套入股,200亩土地按每亩100元计算共2万元,占1.6%;四是种粮大户入股方法与村内农户相同,890亩土地折算股金共8.9万元,占7.0%。分配则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按股金比例进行分配;二是对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的农户,采取优惠农机作业服务收费标准的方法进行补偿分配,一年结算一次。

2.在服务模式方面。合作社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提供三种模式供农户自主选择。一是农户将承包田全年(或某一季)出租给合作社经营,租赁款换算成粮食由合作社交给农户,农民不用种田即可领取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口粮,可以全身心从事二、三产业;二是农户承包田自主经营,由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向合作社交纳相应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的服务费,每季收获的粮食全部归农户所有;三是农户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可选择合作社为其提供部分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并交纳相应的服务费,一些较轻松的农活由农户自己承担。

3.在政府管理方面。一是鼓励引导,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在用足用好中央、省、市、区的各项农机具补贴政策的同时,区政府专门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

基金,通过项目扶持形式,引导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特别是工商资本投入组建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农机服务。二是加强管理,规范运作。开展示范合作社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农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通过制订示范合作社运作规范标准,进一步健全合作社内部的决策机制、财务管理机制和业务管理制度,使合作社真正具有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农业发展的领头羊。三是强化指导,提高合作社服务水平。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联合攻关,在金清镇建立万亩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从推广应用机械化育秧、机插配套和水稻机械化喷直播技术入手,重点攻克水稻栽插机械化程度低等薄弱环节。根据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面积不断扩大的需要,帮助做好优质米加工作业机械等新机具的引进工作,开展粮食加工、包装、销售等产后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组织运行一年多来,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项目不断增加,服务设施和水平不断提高,有效解决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受到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也得到了上级政府的充分肯定。

1.解决了粮食生产效益低的问题。***年7月27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等省内有关专家组成的验收小组对试验点水稻产量进行实割验收,采用工厂化育秧配机械插秧方式栽培的早稻亩产为530公斤,采用机械喷直播方式栽培的早稻亩产为403公斤,传统手工栽培的早稻亩产为320公斤。从成本核算看,传统的人工露地育秧到收割脱粒,其成本、机械费、人工费等亩总成本早稻为593.05元、晚稻为637元;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亩总成本为325元、晚稻为345元,亩降低成本分别为268.05元、292元。实测表明,合作社提供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具有显著的节本增效效果,扭转了传统粮食生产(特别是早稻种植)效益低下甚至亏损的局面。在扣除各项生产成本后,早稻每亩可获利400元以上。

2.解决了季节性粮田抛荒的问题。合作社从去年3月份开始运作后,服务面积从开始的260亩增加到今年的近1万亩,服务项目覆盖田间管理到植保、收获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务工农户省心、省力又省钱,还能从土地中获得比传统种植还要高的收益,许多农户纷纷主动要求合作社帮助耕种,农田抛荒现象得到有限遏制。

3.解决了耕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低的问题。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作业效率大为提高,促进了“早稻-晚稻”双熟制,或“麦-早稻-晚稻”三熟制生产,或“麦-单季稻-蔬菜(西兰花)-早稻-晚稻”两年五熟制轮作生产,提高了耕地复种指数和生产效益。

4.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使从事二、三产业的村民彻底摆脱了土地和农事的束缚,消除了农民后顾之忧。由于合作社的服务,有近200户农户从原来半务工半务农中解放出来,全身心投入非农产业,既消除了农村企业的季节性民工荒,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5.解决了农业科技推广难到户的问题。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克服了村级组织职能转变后农业服务不落户、不落地的问题,使农户直接享受到田间地头的农业服务。通过统一的机械化作业和粮食示范方建设,让农民亲身感受到优良品种和先进农业技术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机具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金穗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我区工商资本投入发展农机化服务产业方兴未艾。其服务范围涉及粮食、蔬菜生产及加工全程机械化、农产品冷藏保鲜、畜牧业及水产养殖机械化等各个方面,目前已总计投入工商资本近3000万元,为加快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四、关于引导工商投资的启示

1、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发展农机化服务,必须因地制宜,找到资本和项目的有机结合点。当前,农机化的发展受到投入大、农业经营规模小两大瓶颈的制约,其中突出的问题是资金投入以及单家独户经营农机服务效益不高等问题。路桥区种粮大户的种植面积都在50-300亩之间,由种粮大户自己配置成套农业机械成本大,利用率低,他们不敢、不愿意也无经济实力投资,迫切要求农机部门组织机械化服务。同时,在经济发达地区,民间有丰厚的资金积累,只要加以正确引导,把工商资本引入发展农机化服务,完全可以找到资本和项目的有机结合点。

2、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发展农机化服务,必须创新经营形式和服务模式。资金问题仅仅是解决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难题,创办合作社的真正目的在于探索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一种模式,使之能够在面上推广。在指导合作社创办过程中,我们吸取过去政府包办带来的种种教训,一开始就按照有关法规和条例的规定组建,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在经营模式上,严格按照《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规定,根据“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实行股份制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社员内部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本着自愿原则,鼓励农机大户、种粮大户、村内农户入股。同时从当地实际出发,创造了三种服务模式,我们称之为“菜单式”服务,供农户选择,满足了不同农民的多种需要。

3、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发展农机化服务,必须有重点地投放,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和经营效益。我区在扶持农机化发展上,有许多经验教训。过去那种撒胡椒面式的补助,往往得不偿失,不是长久之计。通过试点,我们体会到,农机化扶持资金有重点地投放是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和经营效益的内在要求。一方面,通过政府扶持资金的重点投入,可以带动农村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对农机化的投入;另一方面,能产生规模服务的效应,在服务中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长期、有效的服务。

4、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发展农机化服务,必须加强农机化经营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指导服务是新形势下农机工作的重点。通过试点,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农机的业务工作不是清闲了,而是任务更重了。合作社的创办,不仅要培训农机手,还有许多业务外的,包括经营管理、农业技术等人才的培养,建设强有力的经营管理和农机、农技队伍,是农机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的基础和保证。同时,在农业生产大忙季节深入农机化服务组织进行技术指导也十分必要。因此,要把加强农机化经营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狠抓落实。

我区在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机化服务上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只是开了个好头,各项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我们将以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积极引导,强化服务,不断探索工商资本投入农机化服务新路,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继续不懈努力。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第二篇: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发展新路交流材料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在当前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家庭承包责任制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如何有效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农机化步伐,是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近年来,路桥区在省、市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机社会化服务,通过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找到了一条工业

反哺农业、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全区社会背景介绍

路桥区地处浙江省中部沿海,全区陆域面积2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07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3.79%,总人口42.5万,人均耕地不足0.4亩,人地矛盾突出。改革开放特别建区以来,路桥人民凭着“肯吃苦、敢冒险、善创造、争一流”的路桥精神,依托丰厚的民间资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民营经济为基础,以灵活的机制参与竞争,走出了一条工贸结合型的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全国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完善,区域经济开放和活跃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之一。在***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71.5亿元,年均增长14.9%;财政总收入18.2亿元,年均增长17.9%。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达251.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达2.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43元,每4.3户家庭就拥有1辆小汽车。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效益农业的发展,但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困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业劳动力素质日益下降,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表现为低、小、散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粮食生产成本高、效益差、科技含量和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比较突出,季节性抛荒、耕地资源浪费等现象屡禁不止,粮食生产徘徊不前。尽管区委、区政府为稳定粮食生产采取了各种扶持政策,增加种粮补贴,加大制止抛荒工作力度,但收效不大,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仍然不高。

为了促进粮食生产,在****年初,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区粮食生产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农户有种粮热情,不愿看到农田抛荒,但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农业劳动力相当紧缺,加上我区人均耕地少,农业收益占家庭收入的份额低,从事农业生产又比较辛苦,很多家庭既不愿花精力在农业生产上,同时又怕失去土地,不愿将承包权流转给别人,从而陷入了低水平恶性循环,规模效益无法实现。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在确保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家庭经营主体的前提下,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科技水平。关键是转变农业服务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实际、能服务到农户的农业服务模式,提供一家一户难以有效完成的服务项目。基于这一认识,区政府把建设农业生产专业化服务组织列入农业工作的重点内容,制定政策,集中力量,积极鼓励和引导,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民间农业服务组织发展。在***年3月,浙江省首家由工商资本投入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合作社在金清镇成立,拉开了我区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化、合作化和社会化的序幕。该合作社先后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建造了标准机库4幢56个机位,购置联合收割机23台,水稻工厂化育秧流水线2套,在农村一线为广大农户提供农业服务。

二、运作方式

为了保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以双赢互利为目标,积极引导,规范运作,强化服务,不断推进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普通农户主动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事业。

1.在组织形式方面。严格按照《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组建合作社,使之成为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组织。目前该合作社有理事会成员3人、监理会成员3人、社员226户,其中管理层8户、农机大户13户、种粮大户5户。实际操作股金为126.9万元,共分为四块:一是发起人(管理层)现金入股50万元,占39.4%;二是农机大户的农机具作价入股66万元,占52.0%;三是村内农户按土地使用权和现金配套入股,200亩土地按每亩100元计算共2万元,占1.6%;四是种粮大户入股方法与村内农户相同,890亩土地折算股金共8.9万元,占7.0%。分配则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按股金比例进行分配;二是对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的农户,采取优惠农机作业服务收费标准的方法进行补偿分配,一年结算一次。

2.在服务模式方面。合作社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提供三种模式供农户自主选择。一是农户将承包田全年(或某一季)出租给合作社经营,租赁款换算成粮食由合作社交给农户,农民不用种田即可领取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口粮,可以全身心从事二、三产业;二是农户承包田自主经营,由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向合作社交纳相应

第三篇:积极探索城镇社区管理工作新路

积极探索城镇社区管理工作新路

罗平烺

2011年第5期 ——社会建设

秭归茅坪城区地处三峡大坝坝上库首,有西楚、桔颂、滨湖3个社区共4.2万人。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契机,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创新社区管理工作,促进了社区各项事业健康蓬勃发展。我们主要实施了“四大工程”:

一、实施“堡垒工程”,让党旗在社区“飘”起来

我们以社区整合为抓手,创建“城镇社区党建示范区”,大力实施社区“堡垒工程”。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建立“三创三商”网络。“三创”是依托县委、镇委、社区党总支“三级联创”抓党建,形成全县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纵向组织体系”;“三商”是建立全县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协调委员会、镇委党建共建议事会、社区党建联席会“三会共商”议党建,形成社区党组织广泛参与的“横向网络系统”,增强党的工作渗透性、延伸性和覆盖性。通过社区整合,帮助社区普遍建立由“领导层(社区党组织)”、“决策层(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议事层(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执行层(社区居民委员会)”组成的社区四大机构,在全县率先实现一居一支(党总支),逐步建立一居一连(民兵连)、一居一会(工会)、一居一团(团支部)、一居一警(警务室)、一居一室(微机室)、一居一点(电教播放点)。二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我们组建“党员教育培训讲师团”深入社区,有计划有针对地对党员进行教育和培训。通过落实“三知四管”制度,使社区党组织对党员知思想、知现状、知去向;对所属党员直管、在职党员协管、流动党员参管、“三新”组织党员联管。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有职党员按职履责、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要求,设立社区事务协调、困难对象救助、矛盾纠纷调处、计划生育宣传等岗位,将无职党员分派到相应岗位,设岗定责率达89.4%。要求在职党员在社区领取党员联系卡、党员服务承诺卡、党员表现反馈卡、民情日记登记卡、为民办事进度卡。我们在3个社区建立群众事务代理中心(站),安排有一定能力的党员参与群众事务代理中心工作,帮助孤寡病残、年迈体弱和办事不方便的群众代办各类事务,增强党员服务群众的成就感。通过实施“堡垒工程”,党员像明灯在群众中“亮”起来,党组织威信在居民区“树”起来,党旗在社区“飘”起来,涌现出王祖海、韩永勤、韩庆元、付强等一批先进典型。桔颂社区党总支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称号。

二、实施“素质工程”,让文明形象在社区“亮”起来

为提升社区群众文明素质,树立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和文明秭归人的良好形象,我们围绕三峡文明库区创建活动,大力实施社区“素质工程”。一是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要求社区按时更新报刊专栏,向居民群众传授文化知识;在社区活动中心举办电器修理、家政服务、酒店服务、物业管理、计算机操作等培训,帮助下岗职工掌握一门技术。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端正学风,转变作风;各社区营造起“人人讲学习、个个求进取、处处谋崛起、家家争示范”的浓厚学习氛围。二是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我们先后开展“学习夏明翰,争做后来人”、“学习十七大,文化进社区”的主题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文明小区”、“五好家庭”、“文明楼院”争创活动;深入开展“四德四爱”进万家活动,增强了居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让“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扎根居民心中。各社区还创新开展“星级社区”和“特色社区”活动,创建了一批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如桔颂社区开展的“敬老爱老进万家”活动取得成效,成为“全国敬老模范社区”;西楚社区以“社建带创建”创出“全省无毒社区”;滨湖社区以“创业带就业”成为“全省充分就业社区”。通过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活跃了社区气氛,陶冶了居民情操,提高了群

众的文明素质,提升了社区品位。三是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各社区纷纷组建腰鼓队、秧歌队、合唱团、书画联谊会、老年门球队等,坚持“一月一主题、一周一活动”。县里还先后举办以“关爱留守儿童”、“预防艾滋”、“拒绝毒品”为主题的专场文艺晚会,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唱响移动·欢乐城乡”歌舞乐电视大赛。由3个社区共同编排的《秭归花鼓舞》,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比赛中喜获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文化活动,给社区带来“四少四多”的可喜局面:打牌的少了,学技能的多了;乱丢垃圾的少了,保洁护绿的多了;邻里吵架的少了,团结互助的多了;无事闲侃的人少了,关心国家大事、参加公益性活动的人多了。

三、实施“平安工程”,让社区治安“好”起来

秭归城区紧邻三峡大坝,流动人口多。为确保城区社会秩序稳定和坝区安全,我们创新实施社区“平安工程”。一是编织治安网络。各社区建立健全以“一站、两会、三室、四队”为主体的社区综治组织,即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站,调委会、治保会,社区警务室、流动人口和房屋出租管理室、信访室,治安巡逻队、防火队、法制教育宣传队、安置帮教队;组建包括社区民警、综治干事在内的社区联防、巡逻、消防自救等群防群治队伍,实行物业公司、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三位一体”小区治安管理模式。二是设置多道安全防线。三是实行多方联动。各社区坚持把社区警务、社区法制、社区创安、社区调解、社区防范、社区矫正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警民联动的“打、防、控、教”一体化立体社区治安防控防范体系。通过实施“平安工程”,社区基本实现“六无目标”:无敌对分子滋事;无重大群体事件;无“法轮功”人员进京;无重大治安事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特大火灾事故。滨湖社区先后被省综治委、市委市政府授予“安全文明社区”,受到司法部和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实施“民心工程”,让服务在社区“火”起来

我们立足“便民、利民、爱民”,大力实施社区“民心工程”。一是开展惠及万家的“便

民”服务。为居民开辟“一门式办公窗口”,开通居民“求助热线”。建立家政公司,设立托儿所,开办社区医疗服务站,让居民不出户或不出社区就能解决困难。二是开展细致入微的“利民”服务。3个社区居委会都建有便民服务中心,户户都有一张便民服务卡。一部热线电话24小时值班,居民若遇到堵水停电等烦心事,打个电话招呼一声,很快就能得到帮助解决。社区将分管小区的党员、居委会干部、社区民警、医务人员、物业单位负责人相关信息张榜公布,居民遇到困难都能及时与他们联系,“五线”人员做到有活必接、有警必出、有难必帮、有呼必应。这些为民举措似一股无形的力量,将居民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干部觉得活好干了,群众觉得干部亲切了。三是开展雪中送炭的“爱民”服务。社区把下岗职工、贫困户、残疾人等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在改善居民群众生活、扩大就业机会等方面注重发挥作用。3个社区成立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近两年共发放免费《再就业优惠证》4501本,累计登记求职人员1157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413人次,实现(再)就业近3629人次;落实城市低保政策1800多人次;帮助56名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为40名残疾人提供了公益性岗位。社区党员干部与68个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把服务送到家,辖区居民基本实现老有所养、残有所助、病有所医、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居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第四篇:找准人大站位积极探索新路

找准人大站位积极探索新路

英都镇人大主席团

2010年9月16日

今年我市召开的这次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座谈会,目的是总结交流工作经验,互助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继续查找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工作的新路子,从而创新、推进乡镇(街道)的人大工作。

一、《关于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的指导意见》已颁发二年多了,这对规范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程序,提高主席团的工作水平,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贯彻落实情况主要汇报三个方面:

1、在服务大局、依法履职方面。一年多来,我镇人大主席团能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履职、坚持务实为民”的三大原则,自觉服从和维护党委的核心领导,重要工作事先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关心指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围绕镇党委工作中心,服务发展大局为宗旨,认真地履行镇人大主席团的工作职责。一是制定工作要点,用以指导全年的工作。二是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年例会。由于人事调整的原因,今年我镇人大例会是5月18日才召开的,补选了一名镇长和二名副镇长,并通过了新的决议。三是主席团会议按每季度召开 1

一次,今年分别于3月份和5月份召开二次主席团会议,拟9月下旬和12月中下旬再分别召开二次主席团会议。

2、在规范、保障和支持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方面。一是做好完善代表联系制度。一年来,我们制定并印发了《英都镇人大主席团成员挂钩代表组及联系代表分工》及《英都镇十五届人大代表名单及编组情况》,便于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指导代表参加学习、培训和视察、评议等活动。二是认真做好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交督办工作。我镇十五届人大三次、四次会议共收到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20件,镇人大主席团都及时交给镇政府办理,要求每件都用书面答复代表,并抄送镇人大主席团。三是代表活动经费的落实情况。镇政府每年人代会上的财政预决算报告中,把镇人大的工作经费及代表活动经费纳入行政管理经费的预算科目中,但没有具体细化。这项工作今后的真正落实,除了主席团本身要努力推进以外,也需要市人大的敦促和监督。

3、加强人大主席团自身建设方面。一年多来,思想建设上,镇人大主席团能重视学习,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始终不变,能自觉服从和服务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全力支持政府开展各项工作,认准自己的站位,并进一步提高对人大工作的认识,增强搞好人大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组织建设上,镇人大主席团现有成员9名,其中今年因人事调动补选一名,兼职秘书一名,但最近已调动,还需再物色新的人大秘书人选。在制度建设上,我们已建立了主席团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其它制度的建立有待下一步进行。

二、思考和探索的几个问题

1、乡镇人大主席团仍受到束缚和限制,影响了其本身的成长及其作用的发挥,主要依据有三项:

(1)《地方组织法》虽然经过82年、86年、95年、2004年的4次修正,至今也尚未确立乡镇人大主席团的法律地位,因此,乡镇人大主席团的权能毕竟有局限。

(2)省人大常委会虽然对乡镇人大主席团有一个认可,发了“地方粮票”,但从1988年6月28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的暂行规定》至今,已过去22年了,到目前,这个《暂行规定》仍未经过修正,使乡镇人大主席团像一个长不大的“侏儒”。

(3)中央中发[2005]9号文件、省委闽委发[2004]16号文件和南安市委南委发[2005]6号文件已发了多年,但各级对人大工作的新政策贯彻落实太慢。中共南安市委南委发[2005]6号文件中提到:“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和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副主任的安排使用和待遇,应与乡镇、街道的党政正、副职同等对待”。这种政策何时才能真正兑现?

2、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难开展还有几个原因,一是乡镇人大主席团从设置要求的成份构成来看仍然是一种松散型组织,有点像一个土球那样,经不起磕碰,容易破碎。因为其成员一遇到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就容易被冲散。二是乡镇人大主席团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至今未能落实,人大兼职秘书“股份化”现象未能消除,乡镇人大主席团包括人大主席在内的专职人员实际上不足“1个半

人”。三是乡镇人大主席团的工作经费和代表活动经费至今仍然是“画在墙壁上的饼”,没有真正落实。

3、乡镇人大主席或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驻村该不该?对这个问题,现在似乎还没有一个准则!这个问题关系到乡镇人大主席或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到底是“裁判员”角色还是“运动员”角色?我个人的看法是:乡镇人大主席或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最好不要驻村,这样更像人大主席或工委主任,否则,就像副书记一样。希望今后市人大常委会对这个问题加以规范。

三、几点建议

1、请市人大常委会按照中发[2005]9号文件的要求,督促部分乡镇为人大主席配备工作用车的落实,不要把这一党的政策的落实看成是乡镇自己的事。

2、请市人大常委会督促各乡镇切实地落实乡镇人大主席团的工作经费和代表活动经费。希望今后代表活动经费的落实要体现在乡镇每年人代会上的财政预决算报告中并加以单列,给人大代表一个信任,给人大主席团一个鼓舞和激励。

3、乡镇人大主席团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的政策已经出台多年,基层人大千呼万唤,至今未能实现,请市人大常委会切实加以重视,出面交涉,敦促这一党的政策的早日兑现。

第五篇:积极探索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新路

积极探索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新路(1)

百加镇是赣江流域上一个具有悠久 历史 的重要商埠。土地面积 103.33平方公里,辖有 9 个行政村,1 个居委会,129 个村小组,3996 户,总人口 18630 人,全镇各类水利工程 273 座,其中小(二)型水库 6 座。传统的水管模式建管用脱节,责权利分离,形成了“国家无力管,集体管不好,群众管不了”的局面,维修资金难筹措,群众投劳难组织,防汛经费难保障,绝大部分小

(二)型水库得不到有效维护,年久失修积病成险,灌溉与防洪矛盾突出,渠系配套年久荒芜,灌溉功能日益衰退,面对现状,2003 年 5 月我镇提出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体制的新理念,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对构建新的 农村 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了艰苦细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农村水资源管理的新格局,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改革旧的水管体制

改革的基本思路:走以水养水,以水保灌,综合利用,持续 发展 之路,目标是建立水库防汛保安长效机制,手段是改革传统的管理制度,通过公开竞卖确立新的水库水体经营权人,用水库水体经营权来换取水库的维修资金,明确政府及村委会与经营权人的职责,建立水库管理长效运行机制,保证水库安全和农业用水的需要。

改革的主要做法:一是广泛宣传水库改制的目的和意义,消除广大干部群众的疑虑,特别是原承包经营者的抵触情绪。2004 年春节过后,我们邀请本镇在外工作人员、有 影响 的群众代表、老党员老干部、部分县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召开三级干部大会和水库受益村组村民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水改事关切身利益;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水库改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了资金使用原则。二是多角度全方位进行 科学 论证,组织干部和水利技术人员对 6 座小(二)型水库的运行状况、病险程度、经营状况以及下游群众对水库历年来防洪灌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邀请物价、农业、财政、水利等部门对水库的经营价值进行评估,邀请县水务局的技术人员对水库进行病险鉴定,提出水库防汛抗旱技术指标,设计水库除险加固方案。三是平等协商妥善中断经营合同。根据国有 企业 改革的实践,依照“租不破卖”的政策和“情形事变”的 法律 规定,晓之以政策,动之以大义,本着既照顾原承包人利益,又节约改制成本的原则,做到合理赔偿,稳妥推进。考虑到无形资产的经营难以补偿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三个原则:一经营权未到期不予补偿的原则,二原经营权人固定资产及物质据实转让的原则,三经营权人预期收益适当补偿的原则,即按水库竞卖成交价的 10% 予以补偿。逐座终止原承包合同。四是规范权责科学制定新合同条款。针对

原承包合同责权利不明确等 问题,根据《水法》、《防洪法》、《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新的水库经营合同进一步明确了镇、村和经营者在水库工程建设、管理、维护以及防洪、抗旱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在保证灌溉需要的前提下,照顾到各方利益,考虑到水库的长期维护和安全运行。五是依法进行公开拍卖,将 6 座水库现状、起拍价及报名条件等在新闻媒体公告,并将竞卖须知、竞卖规则和水库经营合同文本提供给竞卖者。竞拍会邀请县纪检、监察、检察院、水务局、农业局、公安局等部门同志到现场监督指导,聘请有竞卖知识和经验的人为主竞人,使整个竞卖活动有序进行。六是从实际出发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县水务局设计安排工程项目 22 个,设计总投资达 174 万元,依照设计,结合当地材料单价、劳动力价格以及各水库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各水库的维修项目及工程量进行了再次测定,按照水库改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区别轻重缓急,确定 25 个项目,首期安排 70 万元,二期安排 20 万元,这些项目基本与水务局设计吻合。同时,成立“水库改制交接及冬修指挥部”、“水库冬修工程质量监理小组”等机构。明确责任,制定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所有工程采取以新承包人为业主,由其聘请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经镇政府鉴证后组织施工。工程质量监理小组对工程实行全程跟踪监督。依据监理小组提供的《质量监督日记》所记录的实际工程量和工程质量予以验收和决算。七是稳妥办理水库经营权交接,及时到位对原承包人的补偿,对原承包人拒不接受协议规定标准补偿的,认真做好思想工作,化解矛盾,协调新承包人山场使用和周边群众的关系,确保安全稳定。在协调办理水库接交工作过程中,注意工作 方法,做到依法、有序、公正,加强工作的预见性,保证了接交工作稳妥按时到位。

改革的主要成效:一是水体经营权效益得到提高。改革前,6 座水库年获租金 2 万元,30 年可获得 60 万元,由于这些租金不是一次获得,每年 2 万元起不到什么大作用,而被镇里作为预算外收入列支了。拍卖后一次性获得 139.1 万元,加上利息,应是改革前获得租金的 3 倍以上。从投入看,6 座水库建成后三十年,年投入不足 8000 元,30 年累计投入不足 25 万元,改制后两年投入接近100 万元,相当于改制前 30 年总投入的 4 倍,同时积累了一笔可观的长期可以支配的防洪保安基金。二是解决了水库维修资金筹措难的问题。按照资金管理使用办法,10% 用于水库改制工作经费,10% 用于合同理赔,5% 用于县水库保安基金,60% 用于水库一次性维修加固,25% 用于建立水库长期保安基金。改制后镇里两年安排了近100 万元用于水库除险加固,星塘水库大坝渗漏严重,多年来被市里列为病险水库,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对存在的问题只能简单处理。拍卖后,2004 年安排了 14 万元资金对水库大坝冲抓、溢洪道整治和斜管翻修,2005 年安排了 3 万元资金修建导渗沟,彻底解决了水库的安全问题。山吾陂集雨面积 45平方公里,坝体单薄,一到汛期就是重点防汛对象,水库改制后安排了 15 万元进行内坡加厚和铺设预制块,今年又安排了 5.4 万元修建导渗沟,大大提高了水库的安全系数。三是解决了水库日常维护与管理难的问题。过去,由于水库管理责权利不明确,村委会有防洪责任,但无法落实防洪措施,水库承包者因是短期经营,对日常维修没有积极性。改制后,水库的日常维修及经费均由经营者负责,保证水库蓄得起、保得住、管理好、用得上,经营期满后,水库应完好无损地移交镇政府。四是拉动了投资,促进了民办水利的发展。过去由于水库承包期相对较短,租金又低,承包者随意经营,都可收到不错的效益。改制后水库经营权年限长,租金高,经营者必须要作长远经营计划,以大投入获得大收益。受改制的影响,群众兴起了民办水利的高潮,2004 年下半年全镇兴建小山塘水库 37 座,新增养殖面积 800 亩,新增灌溉面积 2100 多亩,拉动民间投资 1200 余万元,初步形成了三吾流域水产 经济 圈,水产业成为我镇主导产业。五是解决了农业灌溉用水调度难的问题。2003 年大旱时期,水库蓄水与农业灌溉的矛盾非常突出,群众意见很大。改制后管用水权责明确,实践证明新的体制有利于解决这些矛盾。

二、构建新的水管体制

推行水资源市场化管理。水库改制取得了“政府满意,群众受益,经营者得益”三赢效果。我们因势利导,将水库改制的成功经验向村组延伸,构建农村水资源管理新格局。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集体所有的小微型水利工程全面推向 社会,实行市场化运作管理,真正走出一条民决策、民建、民管、民用、民受益的新路。今年 6 月,我们根据中央 1 号文件精神,出台了《村组小微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在镇政府的指导下,百加和慕塘两个村对村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进行了机制转换,其他村也在积极做好转制前的准备工作,年底可全部转换成功并发证。

加强水资源产权及经营权管理。今年 6 月 30 日,我们召开三级干部大会向 6 座小

(二)型水库的经营人颁发了《水库水体经营权证书》,明确了经营期限和经营范围及水体容积,包括保坝水位、最高水位等,设置了四至界桩。对原有个人及个人和集体共同投资的小微型水利工程要区别不同情况厘清产权,核权发证,占用耕地和林地的,需由所有权人签订流转协议,办理权属变更手续。2006 年起新建小微型水利工程,在履行申请、设计、审批、验收程序后,由镇政府核发水利工程产权证书。

建立规范的防汛抗旱新机制。水库改制一个基本考虑就是确保水库汛期安全,提高抗旱灌溉能力。防汛抗旱关键是合理科学准确的界定水库的水位,根据水库历史蓄水情况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要求,水库改制后,我们规定了最高蓄水位和最低保坝水位,设制了水库防汛水位标尺,方便经营者在防汛抗旱时按照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要求准确控制水位。改制后的经营合同明确规定了镇政府、村委会、经营者在防汛抗旱中的职责、相互关系,依照这些规定我们出台了防汛工作四项制度,即班子成员汛期值班制度、汛期值班制度、汛期报告制度和防汛行政指令制度,形成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各司其职,共同配合”的防汛机制。

探索水费粮征收新机制。历年来,水费粮征收是按田亩分摊的,这一政府行为违背了“谁

用水,谁出钱”的原则,引起了群众的不满。水库改制后,我镇积极探索水费粮征收新机制,基本思路是把水费粮征收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根据每座水库的灌溉面积,确定每座水库水费粮基数,政府规定用水价格,并委托水库经营权人与受益群众签订用水供需合同,水库经营权人收取水费后按合理的比例上交政府。

谋求水资源利用最佳效益。建立新建微小水利工程审批制度,履行申请、设计、审批、验收程序,严禁未批先建,确保新建水利工程安全,提高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益。积极完善灌溉的配套设施,今年我们通过实施九贤国土整治项目,全面完善山下沅渠系建设,10000 亩农田实现旱涝保收。加大力度向上级争取资金扶持,尽快解决三吾渠系配套问题,解决三吾流域 12000 亩农田灌溉问题,形成水库高效灌溉 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三、对 农村 水资源管理的现实思考

拍卖水库经营权是水库经营与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涉及到未来水库管理体制的重建,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 理论 与政策,政策与实践的诸多困惑和困难。

理论上面临的突出 问题 是水库的产权归属。农村小

(二)型以上水库大都是人民公社平调劳动力的产物,其所有权性质应该属于集体,本着尊重 历史 的原则,所有权归属应该是乡镇人民政府。因此,水库改制的主体应该是乡镇人民政府。

政策上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拍卖水库经营权尚无明确依据。03 年前,水利部《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试行办法》,《江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水利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等文件,对农村小

(二)型以上水库的改革没有明确提出拍卖水库经营权,但是政策的精神应该允许探索水库产权制度改革的形式。

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如何终止水库前承包合同。我镇 6 座水库有 5 座经营权未到期,到改革时最长的经营权仍有 8 年,最短的也有 2 年,水库要改制,前提是终止承包合同,否则后面的工作无从谈起。二是除险加固怎么搞?水利主管部门对水库除险加固的设计有规定,在设计资金多,投入资金少的情况下,如何面对现实来搞除险加固?

水是农业的命脉,水是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实现水资源在农业生产要素中的最佳配置是农村生产力 发展 的要求,是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农村土地的问题、农村水资源管理的问题,这些 影响 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何实现农村生产力要素的有效配置,也是未来三农问题求得根本解决的症结所在。十六大提出要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理解就是要通过体制的创新,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求得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小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是对农村水资源管理体制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的最终目标就是走民建、民管、民受益、民决策的路子,把农村水资源交给市场,由市场去调节农村水资源的使用,提高农村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农村水利工程投资的多元化。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这种尝试仍然是初步的,需要完善和发展的地方很多,甚至有些做法也是可以进一步商量,我所讲的只是我们对农村政策和农村发展的一些初浅的

下载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发展新路交流材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发展新路交流材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社会化

    科技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升级 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开经营性职能的要求,把经营性服务机构推向市场。加强农业信息平台建设,以区农业局为主建立南海农业信息网,初步建成覆盖......

    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现场交流研讨会典型发言材料

    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现场交流研讨会 典型发言材料 目录 1. 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浙江省农业厅 2. 构筑新平台创......

    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机制

    转变观念,创新发展 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机制 一、课题背景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

    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城市资产经营新路

    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城市资产经营新路莱州市政府林建宁近几年,莱州市以建设外向型工业为主导的园林旅游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先后获得“国......

    深化认识,积极探索发展“春晖行动”的有效途径(春晖行动交流材料)

    深化认识,积极探索发展“春晖行动”的有效途径 ——金沙县“春晖行动”经验交流材料 一年来,团县委紧密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反哺故土的优良传统,以“亲......

    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子

    一、打破组织形式和演出形式,演出团体推向市场以编剧、导演、设计和主演为核心,人员不超过10人,松散型组织,实行节目制作人制,自负盈亏。不要乐队,用伴奏带伴奏,不用布景、导具、甚......

    关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思考

    关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思考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其核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做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很少站在整个......

    农业社会化服务(共五则)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劳动服务业是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成套的组织机构和方法制度的总称。具体说来包括: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