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区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辛市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xx区委、区政府对辛市长和市政府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把xx区服务业发展的情况大家简要汇报一下。
一、我区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服务业对推动经济总量扩张和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xx区地处潍坊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城市基础设施完备,三产服务设施齐全,发展服务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按照省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城区工作实际,大力实施“商贸兴区”战略,有力推动了服务业的繁荣发展。2005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亿元,增长15.7%。今年1季度,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完成4.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0.2,比去年同期增长19.1;1-4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31.9,同比增长19。全区服务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服务业总量持续扩张,产业地位显著提高。“十五”以来,我区服务业保持了稳定增长,促进了全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扩张。到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由“九五”末的6.13亿元增加到17亿元,年均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8亿元,是“九五”末的2倍。2005年新增的税收中,服务业贡献率达70%。服务业的产业地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是市场建设进度加快,商贸流通体系日益完善。近年来,共改扩建各类市场36处,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大型市场达到8处,2005年全区市场交易额达到113亿元。纺织品批发市场总占地70亩,经营业户600余户,市场年交易额达到30亿元;潍州路十里汽车长廊占地1500亩,汽车销售企业近200家,年交易额达50多亿元。商业网络日趋健全,消费环境不断完善,全区商业网点达5150多个,营业面积1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网点达到62处,其中超10000平方米的大型商业零售场所6处。
三是专业街路开发力度加大,路域经济进一步繁荣。近几年,我区结合街路改造,加快了路域经济开发建设。目前,正式投入运营的商务楼宇达到19座,建筑面积33.2万平方米,入住企业达1200余家,年缴纳税收过千万元。已有7条街路初具特色:通济门电子街以经营电子通讯产品为主,经营业户约100户;行政街以经营布匹、服装为主,营业户210余户;文化路北段以餐饮娱乐服务业为主,经营业户发展到76户;潍州路中段以友谊商场、新春天购物城为依托,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形成精品服饰为主的商业带,经营业户40多家;鸢飞路中段以电子科技市场为依托,形成电子软硬件商业带,经营业户40多家;四平路北段餐饮、娱乐服务网点50多家;友谊街以休闲餐厅、特色小吃为主,初具美食街规模。
四是房地产开发步伐加快,城市居住环境有较大改观。建区以来,全区不断加快农村城市化和旧城改造进程,房地产开发投资逐年攀升,开发水平和档次不断提高。建区以来,累计投资25.7亿元,建成了舜都花园、名门世家、世纪花苑、阳光外滩等一批中高档住宅小区,累计开发面积300万平方米,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房产交易中介机构也随之涌现,目前全区共有房屋中介公司50余家,从事房屋买卖、租赁、置换等业务。随着大批住宅小区的形成,社区服务业逐步发展,全区社区服务网点发展到2600多个,主要从事社区卫生、保安、清洁、绿化等服务。
二、下步规划目标和打算
结合xx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城市化、现代化为依托,按照“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强功能”的思路,努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特色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又快又好发展,加快建设立足市区、带动郊区、辐射周边县市的现代化中央商务区。
围绕“建设现代化中央商务区”这一目标定位,综合考虑现有基础和产业优势,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潍坊市的“五大中心”。即按照“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适度集中、功能完善”的原则,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流通方式,突出抓好大型商场、超市和商业网点以及市场建设,努力打造商贸流通中心;改造提升现有商务楼宇,加快建设专业楼宇,积极培育引进一批金融、保险、证券等企业总部、财务总部,努力打造金融商务中心;倡导文明现代、健康向上的消费方式,繁荣发展假日经济和夜间经济,引导建设大型休闲娱乐场所,努力打造休闲娱乐中心;大力
发展信息咨询、中介代理、法律服务、财会审计、电子商务、教育文化等新型业态,拓展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努力打造智力服务中心;以服务居民、增加就业为目的,积极开展社会救助与福利服务,发展养老、托幼、家政、医疗等面向社区的社会化有偿、低偿服务,培植一批社区服务企业,努力打造社区服务中心。
按照上述发展目标定位,就全区面上而言,近
期重点在“三区”、“九街”、“三河”建设上下功夫。
(一)做大做强“三区”。一是泰华商业区。在东到潍州路、西到白浪河、南到民生街、北到福寿街区域内,以世纪泰华、三联家电、友谊商场和银座购物公园为依托,做好盘活做大文章,规范提升行政街、南大街、电子街等商业步行街,逐步形成点线面结合、大中小型店面并存、高中低档商品互补的全市最繁华的标志性商业购物板块。二是城南市场区。以潍州路、宝通街、健康街为框架,以纺织品批发市场、汽车交易市场、北王电器数码港等骨干市场为基础,借助汽车站、火车站和飞机场的集散效应,沿路两侧继续大力发展体现城市特点、档次品位较高的专业市场群和物流配送中心。三是东苑金融区。以四平路和胜利街为框架,以现有的几大银行为带动,集中开发金融保险专业楼宇,吸引一批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在此设立分支机构,逐步形成以银行、保险、证券机构为主体,担保、信托、租赁等多种形式,国有、股份、民营多种成分共同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将该区域建成全市最集中、最活跃的金融服务中心。
(二)培育繁荣“九街”。即培育繁荣四平路餐饮美食、文化路文化休闲、潍州路汽车汽配、虞河路休闲娱乐、福寿街品牌购物、樱前街咖啡酒吧、行政街精品服饰、民生街家用电器、友谊街民俗旅游产品等九条特色街。
(三)完善提升“三带”。借助市委、市政府大规模投入、高规格改造虞河、张面河、白浪河的时机,充分利用“三河”滨水景观带的提升拉动作用,沿河两岸搞好休闲、餐饮和娱乐场所的培植,增加商业服务、休闲娱乐和健身游览设施,在提升人气的同时,进一步聚集商气,将其打造成为景色宜人、功能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集文化、艺术、购物、旅游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带。
重点抓好六项关键措施:
(一)抓好科学规划。把搞好规划作为首要环节,保证服务业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向前发展。一是用积极的态度对待规划问题。既要遵循全市总体规划,又要积极作为;既要主动与全市规划搞好衔接,又要运用自己的思路突出本地服务业发展的特色,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来影响和纳入全市规划,争取市直部门的认可和支持。二是用超前的眼光搞好阶段性发展规划。发改、统计、财政、贸易、三产等部门分别精干力量,组成专门班子,全面搞好调查摸底,认真分析服务业发展趋势,组织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全区“十一五”规划,研究拿出符合我区实际的服务业发展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明确每个时期的用力重点,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推动服务业有序发展。三是用科学的方法搞好功能布局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对服务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根据功能分区、产业依托、人文基础和资源状况等不同条件,对我区服务业进行合理、科学的布局定位,明确每个区域、每条街路的发展重点,搞好集中引导,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建设和不良竞争,推动服务业的集群发展。四是以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单体工程规划。所有单体项目设计,都要坚持高标准、高境界,既要突出实用性,又要追求艺术性,力求建就建亮点、出就出精品,让每个工程都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
(二)抓好载体建设。要认真克服土地、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下大决心、用大气力加快载体拓展,推动服务业发展向立体要空间,向高度要效益。一是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把城中村作为载体建设的最大潜力,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推进市场化运作,按照“双赢”的原则,大胆借助外力搞好整体改造开发,最大限度地留足服务业发展的空间。中上虞、李家等已开工的村,进一步增加人力、物力和投资,加快改造建设进度;北王、马少野等未开工的村,集中力量加大拆迁力度,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尽快完成拆迁安置,及早进行开工建设;草庙子、前栾等未完成总体论证的村,加大手续办理力度,加快规划论证和方案报批步伐,力争年内所有城中村完成总体论证,一半以上的城中村全面开工。二是加快商务楼宇建设步伐。规划建设一批大型楼宇,确保年内楼宇总建筑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有效承接服务企业的入驻;改造提升一批现有楼宇,进一步完善配套,提高档次,加快繁荣;平整打造一批特色楼宇,通过明确定位,合理引导,提高商务楼宇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三是加快退城进园、退政还商、退居还商步伐。对辖区占据繁华地段的工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和旧居民楼区等,通过积极有效的工作,加快向园区和城郊搬迁步伐,腾出黄金地段搞好土地储备和集约开发,努力盘活现有资源,让每寸土地实现最大产出,发挥最大效益。四是加快“农改超”步伐。对早春园市场、南下河市场等旧农贸市场搞好改造提升,建设一批配套型百货超市,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方便群众生活。
(三)抓好项目建设。一是引进一批大项目。围绕服务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利用各种招商活动搞好项目的包装推介,瞄准国内外的规模大、实力强、管理先进的大企业、大财团,多形式促进合资合作,力争年内引进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引进一批企业公司总部、金融保险总部、贸易总部和研发总部,引进一批投资大、档次高、辐射力强的综合性服务业设施,带动全区服务业的上挡升级。二是做大做强现有项目。对北王国际数码港、盛世豪廷、香格里晶座、东盛广场等在建项目,要落实“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安排专人盯紧靠牢,昼夜奋战,争取早日竣工投入运营。对恒易星河国际轻纺城、北王国际车城、书香苑等已基本建成的项目,切实加大二次招商力度,加快业户的引进入驻,尽快启动繁荣,及早发挥效益。三是提高项目的投资回报。对已运营达效的项目,强化税收意识,尽快与企业搞好衔接,确保纳入属地管理。
(四)抓好环境建设。在全区上下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观念,把优化环境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生命线来抓。一是放宽政策环境。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降低服务业准入门槛,只要不搞“黄赌毒”和违法经营,一切都要放开搞活。在严格落实上级有关政策基础上,结合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保障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关于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的若干意见》,为全区的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对重大服务业项目继续落实“一事一议”措施,确保以比周边地区更加优越的环境提高招商吸引力,抢占发展的先机。二是优化政务环境。大力强化各级各部门的服务意识。在行政审批上,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在服务管理上,每个区直部门都要根据自身职能,研究出台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并公开承诺抓好落实。对娱乐场所的管理,学习借鉴沈阳等地的做法,本着“先繁荣后规范”的原则,实行定期联系制度,多给予服务支持,避免随意性检查,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对经营规范的大型娱乐场所,公安、工商等部门探索实行挂牌保护措施,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三是营造诚信环境。以“诚信xx”建设为契机,重点推进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引导业户诚信经营,进一步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努力打造“经济安全区”。
(五)抓好宣传引导。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详细介绍服务业发展动态和有关政策,全面提高全社会对服务业的认识水平,破除“重一二产业、轻服务业”的思想,树立“活力在流通、繁荣在三产”观念;破除传统的消费观念,积极引导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消费;破除陈旧的择业和创业观念,调动人们从事和兴办服务业的积极性,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广泛重视、参与、发展服务业的良好局面。树立“一盘棋”思想,着力打破“条块”分割、部门界限,结合各自职能,找准切入点,努力支持服务业发展。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六)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街道、部门千分制考核办法,加大服务业考核力度。街办突出考核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例,部门突出考核服务业招商引资实绩。加强督查调度。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对服务业发展实行月季调度通报、半年观摩点评、年终综合评比制度,并将督查情况量化分值,纳入全年服务业考核总成绩。严格兑现奖惩。对全面完成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的街道部门,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奖励,对推进工作不力,目标任务没有完成的,一律取消评优资格。对服务业发展没有起色的单位,严格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第二篇:家政服务业发展状况汇报材料(范文)
托克托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位于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全县总面积1416.8平方公里,辖5个镇,13个居委会、3个社区、120个村委会、总人口19.4万人,其中妇女9.9万。
近年来,随着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家政服务这一新型行业也逐步发展起来,成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就我县家政服务业的现状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托县的家政服务市场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目前,全县注册登记的家政服务公司有5个,劳务中介4个,物业公司4个。据不完全统计,从业人员约700多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占80%以上,年龄一般在36—55岁之间,大部分为双河镇居民,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占80%,主要服务区域为托县县城和电厂,涉及的服务项目有:室内外保洁、疏通管道、清洗抽油烟机,搬家、看护婴幼儿、照料老人等。家政服务的用工形式主要分为住家保姆和钟点工等,家政服务的工资水平概况为:住家保姆每周休息一天或不休息,平均月工资 800元左右,钟点工平均每小时30元,每年年关将至时,保洁员的平均工资会有所上涨,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存在的问题
家政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型行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政服务人员普遍缺乏专业训练,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由于大多数服务人员文化程度偏底,又缺乏专业训练,她们的卫生习惯、生活方式和家务达标要求与雇主的期望有较大差异,对老人和孩子的照顾更是缺乏必需的护理知识,很难满足和适应雇主的需求,造成供需之前的现实矛盾。
2、家政服务队伍不稳定。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县家政服务人员中,保洁员占较大比例,但保洁工作一年中只有两三个月为旺季,其余的月份收入较微薄,导致部分人员转行从事其他工作;二是社会对家政服务业的认识不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仍然把家政服务视作“服侍人”的低人一等的行业,因此,碍于面子,部分下岗失业者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屈就”于家政服务,加上社会对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宣传不够,致使家政服务行业的社会地位偏低;三是有些家政服务需要从业人员长时期离开家庭,这对于有家、有子女的下岗女工来说,有较大困难,她们不易接受。
3、家政服务市场管理混乱,呈现无序状态。由于目前我县家政服务行业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没有法律法规的保护和制约,使得家政服务市场良莠混杂,从业人员的可靠性和诚信度被大打折扣,严重制约着家政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4、劳动供给渠道不通畅。虽然近年来,我县陆续成立了多个家政服务公司,但是由于缺乏规范管理,从业人员自找雇主、雇主通过小广告(人业人员自打的广告)或亲戚朋友介绍找家政服务人员的雇佣方式成为一种普通现象,从而导致家政服务公司形同虚设,雇佣双方不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致使“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对发展家政服务业的几点思考
1、应该加大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力度,提高家政服务的技术含量。家政服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的关键环节。可以根据我县市场需求和从业者的特点,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职级的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强化家政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和综合素质,有效提高家政服务水平,使更多的家政服务人员能持证上岗。
2、应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家政服务业规范有序发展。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家政服务行规行约,确立行业标准,协调服务价值,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市场信息,畅通劳动力供给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家政服务综合保险,使中介机构、家政服务人员和雇主三者之间能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关系,切实维护雇主和家政服务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
3、应该加强舆论导向,提高家政行业的社会地位。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在发展家政业上谋事、做事。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家政服务业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进一步消除社会对家政服务业的偏见和歧视,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家政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为她们实现就业、创业牵线搭桥,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贡献。
第三篇:县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县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为掌握全县服务业发展情况,根据县政府安排,我们对全县服务业进行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
1、主要特点
一是服务业的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我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2.5亿元,比增长13.2%;比的7.6亿元增加14.9亿元,增长2.9倍,年均增长12.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比35.1:37.0:27.9。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二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住宿、交通运输邮电等传统服务业在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提升改造方面取得一定进展;连锁经营、电子信息、房地产开发等新型服务业态得到了初步推广;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潜力逐步显现。,从服务业的增加值行业构成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21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9.8%;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8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21.5%;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4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5.1%;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7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21.0%;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4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10.8%;教育实现增加值2.3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10.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实现增加值2.2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9.9%。以上七大行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88.5%。
三是服务业比重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全县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统计资料显示,我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5亿元,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7.9%;实现税收(缴地方财政)1.51亿元,占全年财政收入的66.72%。服务业成为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对税收收入的贡献日益增加。
四是服务业成为增加就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渠道。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业的从业人数不断增加,逐渐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成为吸纳劳动者的新的增长点。不仅吸纳了新增就业人口,而且承接了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就业需求。据统计资料,全县单位数332个,在岗职工31082人,而服务业单位数235个,占全部单位数的70.8%,从业人员为19367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62.3%,比提高3.1个百分点。根据调查,从事服务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2504个,从业人员26580人,服务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2、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状况
一是商贸服务业稳步增长。全县商贸企业法人单位共218家,其中批发零售业186家,住宿餐饮业32家;实现社会销售收入58.7亿元,实现增加值7.26亿元,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2.3%。
经过多年发展,商贸流通体系逐步健全,商业设施日趋完善,全县逐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宏盛购物广场、如海超市、家家福超市已初具规模,银桥小商品批发市场辐射能力逐步提高,以金桥家具为代表的商中路北部家具市场、东方汽车商贸城为代表的银河路汽车、摩托车市场、富东蔬菜批发市场、赵奎元棉花市场、白桥大蒜市场、商南农贸市场、展旺蔬菜市场形成全县市场体系基本构架。
二是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企业29家,从业人员325人,营业收入5.27亿元,实现增加值2.21亿元;年底全县机动车达到66701辆,比增长了48.1%,其中从事客、货营运的车辆分别是206部、2508部,比增长了219%和337%;道路运输行业完成的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为125万人、1.3亿人公里,290万吨、3.01亿吨公里分别为的1.6倍、2.6倍、1.4倍、1.4倍;在客运线路中,跨区线路已达24条(其中跨省线路5条、跨区线路8条、跨县线路11条),高级车55辆,从事农村公交线路13条,中型普通客运车辆86部,营运里程334公里,日发送668个班次,覆盖全县962个行政村。新增城区公交车3部,安排2条经营线路,运营里程19.8公里。
三是房地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共17家,从业人员563人,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9亿元,实现增加值4.73亿元,上缴税金4139.33万元。以来,完成房地产投资额为10亿元,开发面积50.01万平方米,销售面积41.34万平方米,入住面积23.91万平方米,上缴税金8631.4万元;进行土地招拍挂11宗,拍出面积1244亩,土地出让金收益4.02亿元。总之,三年来,房地产业为财政贡献4.883亿元,年均1.63亿元,不仅如此,对我县的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等行业也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推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金融业稳健发展。,全县金融保险业48家企业,从业人员405人,实现增加值1.14亿元,税收1212万元。现有金融机构6家,包括农行、建行、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发行,齐鲁银行入驻商河,下设1个营业部;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分别于1999年、撤并至济南。目前在机构网点、从业人数、业务发展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是农村信用社,拥有城区网点30个,在各个乡镇驻地均有营业机构;邮政储蓄银行设有2个物理网点,21个乡镇邮政所均为其代办金融业务。截止末,县各项存款余额459849万元,较上年增加80420万元,增幅21.20%;各项贷款余额264803万元,较上年增加73594万元,增幅38.49%。
保险机构9家,其中人寿保险5家,主要包括中国人寿、中保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财产保险4家,包括中保财险、大地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安邦财险。保险业务收入12500万元,业务支出6562万元。
五是新兴服务业快速推进。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的更新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产业比如文化产业、科技服务业、信息产业、中介服务业等迅速兴起。据统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企业单位达11家,从业人员增加24人,主营业务收入达207万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达50家,从业人员增加257人,主营业务收入达5031万元;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企业14家,从业人员157人,主营业务收入达7.9亿元;文化、广播电视等企业13家,从业人员95人,主营业务收入达4.36亿元。
六是非盈利性服务业职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市政公用、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社区服务等得到了重点发展,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据统计,非盈利性的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达297家,从业人员增加1780人;非盈利性的教育行业达133家,从业人员增加6058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单位数达1548家,从业人员达13314人。全县非盈利性服务业增加值为5.29亿元,占全部增加值比重23.5%。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措施
1、编制并实施服务业及专项规划,发挥规划引导作用。
我县编制并实施《县“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之后完成《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2)》、《县区域卫生发展规划(-2020年)》,近期初步编制完成商业网点规划、镇村体系规划、温泉服务业基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规划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
2、实施城镇化战略,构筑服务业发展平台。抓住济南市“北跨”战略实施的有利时机,以环境建设为总抓手,制定加快小城镇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加大投资力度,发挥重点小城镇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使我县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投资环境极大改善,逐步形成了“县城-中心镇-一般镇”三级城镇网络。怀仁、玉皇庙、龙桑寺、郑路等小城镇进一步完善,贾庄镇“城镇建设行动”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3、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和条件。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修建县乡及城区道路,逐步完善城乡交通网络体系,打通商东路,改建田园路,完成鑫源路、青年路、兴隆街、富民路、商中路北段等城区道路整治,完成文昌河景观整治和滨河公园建设,新增绿化面积68.8万平方米,城市容貌景观显着提升;新型出租车投入运营,弘德街及弘德片区、田园路装饰建材特色产业街项目开始启动,铺设雨水、污水、供热和煤气管线20.3公里,新安装路灯607杆,城市功能有新的提高。科学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地热研发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规划建设温泉服务业基地,升级改造城区公交出租车辆,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市容市貌发生明显变化。加强公共交通体系建设,龙怀路、商胡路、白玉路西段竣工通车,新建行政村内主干道90.7公里,完成危桥改造9座,城乡交通环境有了新的改善。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4、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加快房地产业发展。
城区环境的改善及市民房产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促进了我县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区环境的改造,招商力度的加大,一大批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相继进驻我县,给我县房地产业带来新的理念、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了我县楼盘开发的品质和档次,推动了全县房地产业的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
5、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政策,做大商贸服务业。
一是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健全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标准、整体推进的思路,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认真开展布局选点,着重抓好规范,全面推进农家店的建设工作。截止底,建设乡镇直营超市一家,新建和改造日用品农家店798家,农资店145家,全县行政村农家店覆盖率达到了89%,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承办企业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二是全面落实“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惠民惠农政策,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严格工作流程,规范运作,把好网点备案审核关,加快补贴审核进度,及时兑现优惠政策。截止到6月,全县家电下乡备案销售网点有41家,录入系统的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达到54333台,累计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达10279万元。家电以旧换新销售备案网点15家,录入系统的以旧换新产品销售量575台,实现销售额229.97万元。
三是狠抓农村市场项目建设,带动服务业档次提升。立足引进大商场、大市场等大项目,引进和培育大品牌,同时培育自己的品牌把重点企业做大做强。
6、落实国家扩大内需任务,加大投入,推进社会服务业。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文昌实验学校、实验中学西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3万平方米;加快推进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县医院病房楼交付使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县中医院病房楼建设顺利推进,六个乡镇卫生院扩建工程全部竣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城市展馆投入使用并对外开放,改造建设文化大院10个、农家书屋110个,12个乡镇文化站通过市级验收;五保供养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建和改建了12处敬老院,几年来,累计投入敬老院建设资金2100万元,各类房屋共计1156间,建筑面积达3.4万平方米,其中院民宿舍956间,容纳床位1912张,可满足全县90%集中供养率需要。
第四篇:当前家政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家政服务专业市场调研报告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社会正在步入家庭的小型化,人口的老龄化,生活的现代化和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家政服务员也逐步进入了百姓的千家万户。各种家政服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家政服务业不断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家政服务业直接服务于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的服务项目。发展家政服务业涉及供求双方的切身利益,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关心的是工资待遇和劳动关系,用户关心的是信誉、安全和优质服务,要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要通过开展对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系统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来不断提高其素质,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对中介等家政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来增强就业服务的可靠性。
1、家政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社区服务业。从总体来看,随着家庭结构的演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型、困难型(家有老人、孩子、病人需要照顾)、富裕型家庭大量出现,希望从繁琐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生产、学习和娱乐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各种家庭服务和劳务消费需求急剧增长,呈现出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2、广泛的社会需求,又为社会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更多的就业岗位。社会的不断发展,家政服务的职业化,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知识化,服务管理机构的逐渐规范化都使家政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家政公司:这行业进入门坎低,行业竞争激烈。尤其对刚刚起步的公司,举步维艰,家政公司应该如何经营?经营项目拓宽的空间大不大?还有其它的好办法?公司的人员素质和信誉是公司的命脉,怎样保证他们是一流的?这都需要优秀的服务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参与。今天的家政概念,早已不是简单的家庭服务工作,更不是小时工和保姆的概念,而是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生活艺术于一体的综合学问。高学历的大学生步入家庭服务业,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执行会长张建纪认为这是件好事,值得鼓励。他说,目前我国家庭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有1600万人,全国有上百万家企业和网点,但同时该行业也有很大的人才缺口,特别是大部分家政服务公司都是由下岗人员创办,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在管理和发展方面往往力不从心,急需一批高素质人才进入这个行业。而且,大学生在家庭服务业也大有用武之地,不仅仅是进入家庭做保姆,他们经过实践后还可以做老板助理,从事管理工作,或利用这一平台了解社会,为今后择业打下基础。家政管理人员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力,具有“自然人为自然人服务”的特点,是其他劳动无法替代的。换句话说,不管是为了解决生活困难,还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都需要家政管理服务。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步伐明显加快,“四、二、一”的家庭模式以及三口之家的家庭模式日趋普遍,许多家庭中的老人、病人、独生子女需要照顾,为家政管理行业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间。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现代都市的“上班族”没有时间,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料理自己的家务,使得人们对家务劳动社会化的需求迅速增加。这些都预示着家政管理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我国大中城市,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社会提供形式多样、质量满意的家政管理服务。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沈阳、青岛、长沙、成都四城市1600户居民的抽样调查表明,需要家政管理服务的家庭占40%;国家统计局所属的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1998年曾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青岛七市居民社区服务需求作了调查,调查共涉及包括小时工、接送孩子上下学、上门送餐、陪伴老人、看护小孩、代人购物等17个服务项目,需要上述服务的家庭数量占七城市全部家庭的70%以上。有专家预测,再过几年,家政管理师甚至会出现需大于供的现象。然而,与需求旺盛相悖,高级家政管理人员在供应上却越来越紧张。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目前全国家政管理服务市场上至少有1500万个空缺岗位,巨大的需求市场虚席以待的是什么样的服务呢?居民对家政管理师素质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要求家政管理人员的能力已从传统的“纯体力式”的家务劳动向具有时代感的“管家”发展。要求服务员不仅能清洁房间、做饭,还要懂得一些心理学、营养学、美学基本知识及简单英语口语,甚至包括家庭理财、花木园艺、幼儿教育等等。在国外,有些家政管理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就到人家里去做管家,不但要管人家的钱财支出、孩子教育等,甚至连女主人外出的着装打扮都由管家来策划。在英国,管家的地位和工资都相当高。前一段,媒体报道了菲律宾女佣在世界受到欢迎,原因正是她们整体素质高,基本都是大学本科毕业,懂英语、还会各种技能,可为用户提供高档次的服务。而我国现有的家政管理服务员素质及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第五篇: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汇报
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汇报
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济南市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来抓,服务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层次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带动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6年我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38.2亿元,同比增长15.6%, 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7.5%;吸纳劳动力就业147.6万人,占我市从业总人数的40.8%;服务业地方税收完成127.4亿元,占地方税收的45.2%,同比增长26.3%。今年1-9月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72.5亿元,同比增长16.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6%,从业人员达到150万人,完成税收125.5亿元,同比增长34.5%,占地方税收的47.9%。围绕加快服务业发展,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规划引导,着力构筑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我市发展服务业有着区位和资源优势。近年来,围绕有效整合资源,推动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我市重视发挥产业规划的导向作用,加强服务业总体规划的论证编制工作,并在其指导下,搞好各级各行业规划的编制,初步形成了覆盖服务业各个领域的规划体系。规划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服务全省、服务第一和第二产业发展、服务城乡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确定了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总体思路。同时健全工作责任体系、配套政策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调动各级各部门、驻济单位、社会各界重视、参与、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二)突出结构调整,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针对高端服务业比重偏低、市场开放度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结构性问题,我市立足地方优势和基础,在进一步扩大服务业规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一是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积极推进以金融、信息、商务、旅游会展、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金融业经济规模和效益逐步提高;软件业发展跻身全国先进城市行列,国家信息通讯国际创新园等三大基地加快建设,为我市信息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注入了动力。今年1-9月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72.5元,同比增长20.6%,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2.6%。二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发挥传统优势,抓好商业聚集区改造建设,着力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交通、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引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其中,连锁经营成为我市主力商业业态,营业收入占全市的39.3%。三是提高组织化水平。发展壮大骨干企业集群,提高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和集散辐射能力。预计到年底,我市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服务业企业达到235家,过10亿元的达到38家。过亿元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占全部服务业的70%左右。
(三)突出政策推动,着力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针对制约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我市及时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重点在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实施税费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理顺完善服务价格、优先安排土地供应、实施人才高地工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改进政府服务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政策规定。围绕意见落实,我市服务业职能管理部门和各县(市)区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促进服务发展的政策体系。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一些长期困扰服务业发展的难点问题逐步缓解,服务业发展活力日趋增强。前三季度,服务业拉动生产总值增长8.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
(四)突出投入拉动,着力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努力推进服务业发展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坚持市场取向运作,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初步形成多元投资格局。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取向,加大政府投入。设立信息产业、服务外包等发展引导资金共7000多万元,扶持重点行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核心技术研发和龙头企业培育,发挥政府引导资金杠杆带动作用,运用担保、贴息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带动了服务业增量扩张和结构优化。同时,加快构筑多元投资格局。从扩大开放、放宽准入入手,采取招商引资、合资合作、银企联手、资产重组、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投资融资渠道,扩大服务业投资规模。1-9月服务业完成投资514.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3.8%。
我市服务业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对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省内外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为总量规模不大、产业层次偏低、发展后劲不足、竞争实力不强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需要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省九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对济南工作的要求,围绕建设区域性服务中心的目标,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开放,突出重点领域,培育地方特色,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努力实现服务业总量规模扩大,产业层次提升,在全省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到2010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7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4%以上,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围绕实现上述任务目标,要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1、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做大做强金融龙头企业,积极引进金融机构,提升传统金融商贸区,规划建设新金融商务区,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整合物流资源,引导企业开展物流业务外包,加快两大平台、三大园区、四大中心和网络化节点建设,突出发展第三方物流,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引进国内知名展会和品牌展览公司,努力做大国际信博会、国际茶博会等展会品牌,加快建设全省商品展示中心、博览中心和销售中心;培育发展科技服务和中介服务业,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服务和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功能完善的投资兴业服务体系。
2、巩固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引导零售、餐饮企业走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之路,积极发展新型商业业态,扩大引导消费,大力培育跨地域、跨产业、强实力、强带动的大型商业集团。大力发展批发代理业务,创新交易方式,规划布局11处立足济南、面向全省、辐射黄河中下游及环渤海地区的大型市场集群。突出发展特色旅游业,建设形成泉城中心旅游区、东部泉水历史文化旅游区、南部山区生态休闲旅游区、西南部生态文化旅游区、北部黄河景观旅游区的发展格局。以承办十一届全运会为契机,高标准建设好奥体中心和一批文化体育设施,推动体育产业跨越式发展,带动文化创意、体育竞赛表演、健身娱乐、房地产以及其他相关产业加快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突出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努力促进自主创新,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基本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软件业发展,重点依托国家信息通讯国际创新园建设,壮大齐鲁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等6大园区,全力把“济南软件”打造成为在全国乃至亚洲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积极发展动漫游戏产业,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加强园区建设,建立专业技术平台,培育龙头企业及企业集群,延伸发展服装、玩具等相关产业,打造“动漫泉城"品牌,争创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积极发展创意设计服务业,争创国家级集成电路研发设计与生产基地,规划建设研发设计创意园,重点发展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工业和民用建筑设计以及城市景观设计服务业。
4、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产业转移。围绕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加大内引外拓力度,着力做好“引进来”、“走出去”两篇文章。在“引进来”方面,抢抓外资服务业市场准入放宽和跨国服务企业对华投资战略布局调整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国际技术、管理和模式提升我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落户我市。在“走出去”方面,积极发挥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用好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品牌,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积极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 大力发展IT服务、金融、保险、财会、医疗、咨询分析、售后服务、呼叫中心等各种业务流程外包,努力将济南建设成为增长速度快、承接能力强、辐射区域广、聚集效应大,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把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作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对外工程和技术承包和劳务合作贸易。
今后几年,是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济南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自觉树立省会标准,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围绕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强规划引导,扩大招商引资,狠抓政策落实,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