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文化意义》(上) 莫砺锋★

时间:2019-05-13 15:4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杜甫的文化意义》(上) 莫砺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杜甫的文化意义》(上) 莫砺锋》。

第一篇:《杜甫的文化意义》(上) 莫砺锋

9月16日 《杜甫的文化意义》(上)莫砺锋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17日 14:28

主讲人简介:莫砺锋,汉族,1949年4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79年至1984年师从南京大学中文系程千帆教授攻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成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文学博士。现为九届江苏省政协常委,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中国语言文学教学研究工作,主攻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四部、合著三部,参加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两种,在全国一流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曾于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2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的培养对象,2000年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内容简介:说起杜甫,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诗,想到他忧国忧民的形象,可是仅凭这些,杜甫诗圣的称号才说对了一半。杜甫在诗作之外,还有很多人们不太知道的行为和品格,才足以使宋人把杜甫推崇为诗圣,而非李白;也正是这些行为和品格,就连苛刻的南宋理学宗师朱熹也大加赞扬,把杜甫评价为人格上的楷模。

孟子说,人皆可以成尧舜,意思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尧成为舜。明代的王阳明甚至说满街都是圣人,但是如果我们取一个严格的标准,谁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圣人呢?而我们可以请出一位人物,那就是杜甫。杜甫一生身居下位,是一位平民中的平民,但他却以自己的行为和实践完成了平民到圣人的超越。这也是后人除诗歌之外极力推崇杜甫的原因之一。我们知道在安史之乱之后,由于安史叛军占领了长安,无数的唐朝的大官都投降了,做了一个伪王朝的伪官。包括当时的宰相陈希烈驸马张垍,杜甫的好朋友王维等人也这样做,惟独杜甫,惟独这个官居八品以下,真正是一个芝麻绿豆官的杜甫,他坚守了民族气节。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逃过唐军跟叛军对峙的战场,逃到唐朝临时政府所在地。就是这样一个举动,当时其他人都没有过,只有杜甫这样。所以在这些方面杜甫确实是身体力行地体现儒家的精神,用他的实践展示着儒家的一种道德风范。他用他的行为来说明儒家心目中间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什么样的。所以这些也许是杜甫在诗歌之外的另一种人格魅力。

(全文)

说到杜甫这个话题,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到各个地方去参观一些历史名人遗迹的时候,非常注意观察各地的雕像。我觉得好的,在唐代诗人中间,一个是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李白的塑像,还有一个就是河南巩县杜甫陵园的杜甫的雕像。江油的那尊李白雕像雕的是李白青年时代,将要走出四川那样一种意气风发的形象,昂首阔步,非常像我们想像中间的李白;而巩县的杜甫雕像就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是一个垂暮的老人,愁眉苦脸,往下怜悯地看着满目疮痍的大地,使人看了以后觉得很沉重。

我们说杜甫一生当然并不都是这样子,杜甫也有过他的青年时代,有过他的少年时代。我们在杜甫诗中间看到过他对自己青少年时代生活的种种回忆,譬如说,他在《壮游》这首诗里面,他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山东、河南这一带游玩,他说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邱旁”。他春天那个时候在一个台上面唱歌,秋冬之季在村边上打猎,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生活。他甚至还有对更早年的生活的回忆,他在五十岁的时候写过一首诗,叫做《百忧集行》,回忆他十多岁时候的情况,他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大意是说,他十五岁的时候还像一个孩子那样活泼,心完全是一个孩子的心灵。像小牛犊子一样的健壮,跑来跑去。他的院子里面有梨树、枣树,到了秋天这些果实成熟以后,他一天爬上树去要一千回,不停地爬上去采着吃。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在他35岁以前,曾经是一个裘马清狂的青年;在他十多岁的时候,曾经是一个活泼健壮的少年。但是假如我们现在有一位雕塑家,塑造一个青年时代裘马清狂的杜甫,像李白那样子,或者进而塑造一个少年时代的杜甫,爬在树上摘果子,然后给大家看说,这是诗人杜甫。尽管你说明这是青年杜甫,这是少年杜甫,我想大家都不会认可,因为我们认可的杜甫就是那样一种忧国忧民的形象。

宋代的黄山谷有一首诗写杜甫画像,里面有一句写得非常好,叫做“醉里眉攒万国愁”。就是杜甫即使在喝醉的时候,他对天下的忧虑,天下的一种忧愁都聚集在他的眉间。后人评黄山谷这一首诗说“状尽子美平生矣”,这一句话把杜甫一生都写透了。所以我想,杜甫他的形象已经被历史定格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这样一种形象,那么杜甫这个话题必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大家听了以后,也许会觉得有几份沉重,但是正像古人所说的,宋代的严沧浪在他的《沧浪诗话》里说,我们读有些作品需要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譬如说读《离骚》,怎样最好地读《离骚》呢?你一定要读到抑扬顿挫,读到涕泪满襟,读到你读了《离骚》以后,泪如倾盆雨,衣服都打湿了,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懂《离骚》了。我个人的阅读经验也是这样,我最喜欢读的诗,读了以后使我肝肠如火,使我热泪盈眶,那样一些诗,我觉得这个时候我受到最大的审美感动。所以我们今天尽管是讲这么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希望大家还是能够耐下心来听我从容道来。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伟大的诗人。这一点似乎不用再讲,可以说地球人都知道。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杜甫在文化史上的意义,就是他的影响,他的意义,早就溢出于文学之外,溢出于诗歌之外,是在整个文化史上这样一个意义。那么这一点我们从哪里来看?我想我们首先从后人对杜甫的评价来看。

大家都知道,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由宋代人开始奠定的。我们先从宋人看起,北宋有个政治家叫王安石,他是我心目中的人品最高尚的、理想最远大的一位政治家,真正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王安石对杜甫就非常尊敬,他在一首题杜甫画像的诗里面,他就这样说,他说“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就是我推测一下您的这颗心灵是古代也非常少有的,非常高尚、非常伟大的一颗心灵。我非常希望您能够起死回生,让我跟您交友,让我做你的朋友。他对古代的杜甫非常仰慕。

我们再看一下南宋理学宗师朱熹的评价。大家都知道,理学家,尤其是南宋的理学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的。朱熹就是这样,我们看一部《朱子语类》,里面不受到他批评的历史人物是非常少的。在他们这种非常严格的道德标准的审视之下,很多历史人物都被他们无情批评。但是朱熹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五位人物是伟大的人物,这五位人物是哪五位呢?第一是汉代的诸葛亮;然后是唐代的三位: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颜真卿,一个是韩愈;最后是北宋的范仲淹。诸葛亮和范仲淹这两位人物我想不用我多讲,大家都很熟悉。他们在政治上面,在道德上面有很高的建树,这是历史早有定评的。值得讨论的是唐代的三位,朱熹所提出来的,他把这五个人称为“五君子”。唐代的君子中间,第一位就是杜甫。第二位颜真卿,大家也许知道他是伟大的书法家,颜体的创始人,但是颜真卿也是一位著名的忠臣烈士,他是为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藩镇的叛乱割据而被杀害,被李希烈杀害。那么第三位韩愈,大家当然知道他是儒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也是文学史上的大人物,“文以载道”的提出者,发动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同时韩愈在他一生的政治行为中间,每当国家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他总是仗义执言,奋不顾身出来说话,多次被贬到南方荒远之地。这样几位人物,除了杜甫以外的四位,应该说他们生平在政治上面,在其他的行动上面都有很多建树。惟独杜甫应该说他不算是一个政治人物,杜甫一生在政治上的建树,几乎没有多少可以值得提起的东西,因为他根本没有得到过那样的机会。他要报效祖国,他要忠于朝廷,他反对叛乱,但是历史没有给他多少机会。他除了在肃宗朝里面偶然仗义执言,从此受到朝廷疏远以外,其他时候始终是默默无闻,甚至很多时候他是处于民间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为什么也得到了朱熹的高度赞扬,为什么在朱熹看来杜甫可以跟诸葛亮到范仲淹这样一张名单中间他能够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朱熹说得很清楚,关键在于他们五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有一颗伟大的心灵,他们在道德上面,在人格上面,都有伟大的建树。朱熹的原话这样说,他们都是光明正大、磊磊落落,这样一种在人格上面成为楷模的人。这显然不是一种文学的评价,而是一种文化的评价。

再到后来,到了近代,闻一多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叫做《杜甫》。闻一多先生是诗人,他的古典文学的论文不像我们今天的教授写得干巴巴、枯燥无味,他是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来写的。在这篇《杜甫》的最后,闻一多这样说,他说杜甫这个人,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这是一种极高的文化上的评价。

到了现代,1961年,当时有一个国际组织叫世界和平理事会,那一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瑞典的首都召开了一个主席团会。在那次会上确定次年,也就是1962年,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有一位就是我们的杜甫。由此可见,从宋代一直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人们都认可杜甫的意义,绝不是仅仅限于文学史。他确实是一个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意义是属于整个中华文化。

下面讲第二点。我们说为什么杜甫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他在哪些方面起了这种代表作用?这里我们必须要稍微推测一下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我个人认为,中华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它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人本精神。它始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以人为一切价值判断和出发点的这样的文化。这跟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有一点区别的。所以在先秦的时代,虽然诸子百家争鸣得很厉害,各种思想流派各自提出不同的观念。但是我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就是当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不管是社会还是自然,他们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人,他们的出发点也在人。这是一种人本的文化,人本的思想,先秦诸子百家中间大概对后代影响最大,也是对我们中华文化成为一个主流的,可能就是儒家和道家。这两派虽然互相论争,看上去好像水火不交融,但是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非常重视人,所不同的是道家所重视的是个体的生命价值,而儒家更重视的是群体的利益。儒家在重视个体基础上面更重视群体,一个家族、一个宗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利益。那么这一方面儒家跟道家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由于中国古代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非常优越,他们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热带地区谋生,维持生命。而我们在黄河流域,在那个水深土厚,气候也不是很温暖的地方,在这样一种自然环境下面,又有滔滔的大河需要治水,不治的话会有水患。所以对中华民族来说,完全太强调个体生命而忽视群体利益的话,这不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以儒家为代表的这样一种伦理观念,这样一种道德理想,就历史地被选择为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道家是一种补充,儒家是核心。这不是由于说孔孟怎么样怎么样宣扬,某个杰出人物奋斗的结果,这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换句话说,我认为在先秦时代只能这样选择,否则的话,中华民族就难以维持下来。到了后代,尽管我们中华文化不停地发展,不停地演变,也吸收了很多外来的新的养料,但是儒家思想在这一个变化的过程中间,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儒家思想的丰富演变,基本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演变的一个主要的脉络。

我们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一看杜甫在这一个过程中间,他是起了什么作用或者说他有何种代表性?我们回顾儒学的发展史,基本上被认为主要有这么两大流派:一派被称为是汉学,一派被称为是宋学,这是清代的儒家提出来的。在这两个主要的高潮之间,唐代应该说是处于一个低潮阶段。不管看哪本思想史,哪本儒学发展史,唐代占的地位都不高的。唐代前不能比汉人,后不能比宋人。那么请问儒学的发展在唐代停顿了吗?唐代有没有值得注意的儒学的代表人物?钱穆有一个观点,钱穆在一本书里认为,唐代有的。唐代两个最主要的儒学代表人物: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韩愈。很有趣,两位都是文学家。韩愈我们不谈,我们看看杜甫。在何种意义上面,杜甫我们能够说他对于唐代的儒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呢?大家一提到儒学的发展,提到唐代,马上就会想到唐初的《五经正义》。有的同学也许不同意我的观点,说唐代儒学有发展啊,我们的《五经正义》就是唐初编订的,孔颖达他们撰写的嘛。但是我想说《五经正义》尽管是长期以来在十三经注疏中间最重要的读本,但是《五经正义》中的观念,一些义理,基本上都是从汉儒那里来的,它没有很多地在学理上面新的阐发。也可以说,儒学的发展到了初唐,由于出现了《五经正义》以后,基本上停滞了。但是杜甫不

然,杜甫是用他的一个生命,用他一生的实践、行为,来丰富、充实着儒家的内涵。儒家学说从本体上来说,它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非常重视的是人的行为,人的实践。所以我们看孔子也好,孟子也好,青年时代,中年时代,当他们年富力强的时候都不写书了,不搞著作了,他们奔走于天下,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推行他们心目中间的道。等到最后觉得“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不行了,最后年纪也大了,才回过来写著作,把他们的学术用著述的方式流传后人,扩大影响。它从本质上最强调的是实践,强调的是人生前的行为,生前的一些建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说杜甫正是最好地体现着儒家,甚至是发扬着儒家这种精神的一个历史人物。

我们举几个小例子。儒家重视仁政,重视仁爱思想,主张在天下推行仁政。那么杜甫用他的诗歌是“不遗余力”地在鼓吹这样一种思想,在宣扬这样一种理想。儒家谴责贫富不均,认为贫富不均是社会最大的危害。而杜甫对于这种现象也是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批判。尽管历代揭露民生疾苦,揭露贫富不均的好的文学作品相当多,但是我想大家肯定都认可杜甫的那两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在这一方面描写得最为惊心动魄的名句,以至于我们凡是听到这方面的事情首先要想到这两个句子,他对这方面体会得最深切。

再譬如儒家强调夷夏之辨,儒家强调我们民族要有一个民族的尊严,要维护民族的利益,在跟外民族的关系中间,要注意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也要维护本民族的尊严,强调要反对侵略,维持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独立性。这一方面杜甫也是做得非常好。安史之乱以后,因为安史叛军很快就占领了长安,无数的唐朝的大官都投降了,都变节做了安史的叛军,做了一个伪王朝的伪官。包括当时的宰相陈希烈、驸马张垍等人都这样,杜甫的好朋友王维等人也这样做。惟独杜甫,惟独这个官居八品以下,真正是一个小官,芝麻绿豆官,这么一个小官的杜甫,他坚持了民族气节。当然杜甫在长安因为官太小,也没有受到安史叛军太多的注意,仅仅是把他关在那里。但是他却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逃过唐军跟叛军对峙的那样一片战场,然后逃回唐朝临时政府所在地,这样一个举动,当时其他人都没有过,只有一位杜甫这样。所以在这些方面杜甫确实是身体力行地体现儒家的精神,用他的实践展示着儒家的一种道德风范。所以我觉得我完全同意钱穆的那个观点,在唐代的儒学发展史上,杜甫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他用他的行为来阐释着儒家的经义,说明儒家心目中间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方面,儒家非常重视修身养性,这一点因为长期受批判,大家觉得这好像是一个应该否定的命题。实际上不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文明的高度发达的社会里面,它的基础是什么?应该是文明的个体,是一个有道德自觉的个体,个体不应该受到外在力量的强制,在做一些符合道德的举动,它应该发自内心的,内心的一种自律这样才好。所以儒家非常重视个体的一种道德建树,崇扬一种人格精神。在这一点上面杜甫可称是一个典范,我们看到在《孟子》中间所提出来的那样一种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一种大丈夫精神,如果在历史上取一个名人来看,是谁呢?我觉得杜甫,杜甫非常好地实现了这一点,体现了这一点。在这里我想特别请大家注意杜甫的身份,中国历史上面仁人志士不少,我们可以开出一张长长的名单来。但是这张名单中间的大部分人,都是在政治上面有比较重要地位的那样一些人物。这些人物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承担起天下的责任,惟独杜甫是一个例外。杜甫一生基本上是一个平民身份,他经常称自己是“杜陵布衣”,“杜陵有布衣”,他又自称是“少陵野老”,布衣也好,野老也好,自己不过是民间的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的百姓。以一个布衣的身份展示了儒家所崇扬的一种人格典范,这一点我觉得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你如果号召大家学习诸葛亮,学习范仲淹,当然有意义,有价值。但是大家会觉得难以学,他们距离我们太远了,他们的地位太高了,而且我们一般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那样的机会给我们展示这一方面的建树。一般人就是一个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能不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完善?可以,那就是杜

甫。儒家本来是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说凡是人都可以成为尧,成为舜,都可以成圣。为什么?因为人性善,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到了后来,明代的王阳明甚至主张说“满街都是圣人”。看上去满街都是善良的人,这些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假如我们对圣人的这个定义取一个很严格的定义,很高的标准,像朱熹那样高的标准,也许有人会问王阳明,你说满街都是圣人,你给我拉一个出来看看,哪个是圣人?哪个用严格的标准能够称得上是圣人?我想,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请出一位人物来,那就是我们的杜甫。他就是平民中间的一位圣人,虽然本人主要是一种平民的身份,但是他是一位圣人。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在以人本精神为核心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杜甫是一个代表人物。

下面讲第三点,杜甫不仅仅是体现着儒家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他还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内涵,甚至使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这也是对儒学,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说杜甫有仁爱之心,说杜甫忧国忧民,他关心人民,关心民族,关心国家,这个大家都知道。因为大家多少是从课本中间看到,大家在读杜诗的时候也深切地体会到,那么这一点我们不讲了。我们来看一看,杜甫的仁爱之心,还不止于此。他除了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朋友,爱自己的同胞之外,他的这个仁爱之心,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比如说爱其他民族的人。在盛唐时期,经常发生边境战争,以唐为一方,以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其他政权为一方之间发生战争。这些战争的性质很难确定,但是至少有几场可以肯定,唐帝国所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质的。譬如说跟南诏的战争,盛唐时候讨伐南诏,南诏是在云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那一次不管从《新唐书》,还是《旧唐书》,还是从《资治通鉴》来看,应该说都可以肯定错在唐。那么唐对南诏发动战争以后,多次失败,打败仗,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时很多人,包括很多有名的诗人都被鼓起了一种谬误的爱国倾向。鼓吹我们要打南诏,要把它打败,这些诗歌的作者包括高适、包括储光羲都在内,都有类似的诗。惟独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并没有正义性质,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对于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的巨大的破坏。所以他写出了《兵车行》,《兵车行》的诗在当时其他人都写不出来,只有杜甫就是他的仁爱精神,他觉得外民族异民族的人也是人,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施及于他们,我们应该跟他们之间保持和平,他是一种仁爱之心的推广。

那么除此以外,杜甫除了爱人以外,爱人本来是儒家所主张的,儒家认为仁是什么?仁就是爱人。杜甫除了爱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爱心还推广到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推广到宇宙中间的一切生命。那么这一点也是非常突出的,我们在杜甫的诗中间无数次地看到他充满爱怜的描写,动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刚强的坚强有力的,比如马、鹰、松树,这些能够使人引起审美感崇高感的那样一些对象,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杜甫在写到它们的时候也充满了爱心。杜甫看到江上面,横着一张密密的渔网,很多鱼都被那张网困住了,他就觉得很同情那些鱼。他说“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认为生物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很细小的生物,它们的命运有的不好,有的好。但是人对它们都应该有一种关爱之心,我们知道“恻隐之心”本来是孟子提出来的,但是当孟子提出恻隐之心的时候,他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他说有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去,那么我们大人看到都会产生恻隐之心。觉得一个小孩子快要掉下去,他关注的仅仅是人。而杜甫关注地却是推广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间一切的生命。

另外一点,杜甫也以他本人的行为和实践使儒学所提倡的那种仁爱之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在这里我们要稍微把中国古代的仁爱、仁义精神跟西方的博爱等等稍微做一些对比。我个人认为西方的博爱精神,它最初的来源都是宗教,来源于宗教的博爱精神,本身当然是一种很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但是我们推到它的最初的起源,最初为什么会有这种博爱精神?一个是服从于神灵的指点,是神灵叫你要博爱;还有一种是对于人类祖先所犯下的原罪——亚当、夏娃就犯了原罪——的一种赎买。当然还有一种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为了死后进天堂,所以行善博爱之心是对于将来进入天国入场券的预付,我先付一张

入场券在这里,死了以后可以进天国。但是中华民族的仁义之心不是这样,儒家强调,仁义理智根于心,都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自然生发出来的。孟子有一个很好的判断,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我们的仁爱之心首先是由于我关爱自己的家人,我敬爱自己的老人,孝顺自己的老人,推而广之,我也爱其他人家的老人;我爱自己的孩子,推而广之,我也爱普天下的儿童。它是一种由近及远、由亲及疏这样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我觉得这样一种流动,在这个意义上面,生发出来的仁爱之心它更自然,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切实可行。而杜甫他的诗篇,他的行为就很好地阐释了这样一种伦理价值观。我们看杜甫他在诗歌中间,有很多地方既写到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他产生的一些痛苦,同时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当他到鄜县去探亲的时候,突然发现家里最小的儿子已经因挨饿而去世,饿死,他当然非常悲痛,一个小孩子饿死了,他也感到非常惭愧,觉得自己身为父亲,居然没有为他提供足够的食物,使他饿死,很痛苦。但是与此同时,他马上又想到了普天下还有很多比我更贫困的人,他们那些失业之徒。他说的失业之徒就是失去田地的农民。他还想到在边疆前线戍守的那些将士,他们遭受的痛苦比我更加厉害。所以他就把关怀之心从家庭扩展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当他自己在暴风骤雨之夜,他的茅屋被刮破了,雨漏下来了,自己不得安眠,床上都是潮的。这个时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希望的是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拥有一所牢固的、安稳的一所茅屋,有一个容身之地,更希望普天下穷人都能够有这样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所以他的仁爱之心是推广出来的。

我觉得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乾元年间在同谷写的那一组诗,那一组诗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那个时候杜甫从甘肃的天水向四川的成都逃亡,因为他生活过不下去了,想逃到成都去。途经同谷,同谷就是现在甘肃的成县,在宝成铁路上,我到那里去看过。那么杜甫到了同谷以后,正是寒冬腊月,他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月,他的生活陷入了绝境。他在那里写了七首诗,我们看看这七首诗的顺序,第一首说“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就是说我有一个客人,他叫杜子美,他已经白发苍苍了,他生活非常潦倒;第二首就写到他的家人,写到他为了要给家人找一些东西充饥,他就拿了一个铁铲到冰天雪地中间去挖一种野生植物,叫黄独,把这个东西带回去给家人充饥。可惜没有挖到多少,回家以后是“男呻女吟”,就是一家老小都是饿着呻吟,靠在墙壁上面,说话都说不动。第二首写他对家人的关爱;第三首“有弟有弟在远方”,想念他离散在各地的弟弟;第四首“有妹有妹在钟离”,想到他的已经守寡,还拖着三个幼年孩子的妹妹,远在钟离;然后五、六、七这三首想到国家的命运,想到现在战乱不止,天下动荡。他的整个的思考的过程,他的感情流露的一个方向,也是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这样一种情感流程。这样一种仁爱之心的发扬,我觉得是最符合人的本性,也是最切实可行、最自然的。因此在这点上面,杜甫堪称是儒家仁爱精神的一个杰出的阐释者。

第二篇:莫砺锋教授讲唐宋诗词(下)

莫砺锋教授讲唐宋诗词(下)

好了,我已经讲了一半时间了,接下来的时间全都开放给各位老师,大家希望在哪方面跟我交流交流,欢迎大家提问。谢谢大家!

问:您刚才比较多的谈到了《唐诗三百首》,能否请您评议一下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

答:这位老师问的是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清代有好几种《唐诗选本》,比较有名的是两种,一种是王渔洋的《唐贤三昧集》,还有一种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这两种选集之所以比较受人重视,就在于它都是体现了某一种文学观念,体现了某一种诗歌理论,因为王渔洋和沈德潜都是清代著名的诗论家,那么沈德潜的诗论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儒家的温柔敦厚,所以他认为最好的诗歌,都必定是温柔敦厚的,当然这个温柔敦厚也有一个潜在的价值判断,就是要符合当时的道德观念,其表现方式则是温柔的。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选诗比较多,他不像《唐诗三百首》,也不像王渔洋的《唐贤三昧集》,只选了400首诗,他选了近2000首,所以没有太大的偏颇。

所以作为一般读者的阅读对象来说,《唐诗别裁》太多了一些,我们不能要求一般的读者阅读那么多的作品,但是就学术价值来说它是很有特点的。他的选目是体现其诗学思想的,假如你读他的诗话,对其中某一条条文的感觉不是很深刻的话,那就可以读读《别裁集》,它里面的选目会印征那些诗歌观点。但是沈德潜这个人是跟皇帝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他是专代乾隆写诗的刀手,也是一个御用的诗人,所以他的价值判断一定是最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口味的,他强调温柔敦厚,基本上体现了这样的一种价值观。但是应该说《唐诗别裁集》对于名家、名篇的关注是比较全面的,大部分的唐诗名篇书里面都有。

问:莫教授,《春江花月夜》是非常有名的唐诗,闻一多先生讲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的鉴赏我看的也比较多,我想听听您对这首诗的评价。

答:《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是后来才走红的。作者张若虚是从初唐入盛唐的人,他比李白还早一点,但是他的这首诗在他生前一点都没有名,一直到宋代的时候还没有名,我们现在在明以前的典籍中间没有发现任何人评论过它,也没有选到选本中间去。他最早是出现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郭茂倩编乐府诗的宗旨是,只要是乐府诗就收录,《春江花月夜》收进《乐府诗集》,并不表示郭茂倩重视它。一直到明代,李攀龙的《唐诗选》开始选它,然后才有人注意到它,但是还没有把他看作是最好的作品。直到清末民初的时候,王闿运评它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就是张若虚一首诗就是大家了,人们才开始关注它的。闻一多对它有最高的评价,就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那以后,大家都认为它是名篇了。到现在为止,关于《春江花月夜》的学术论文至少有50篇了,但是没有什么更好的文章,就是关于这首诗的正面的评价,闻一多已经把他表扬到顶了,我们就没有办法再说什么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李泽厚在他的《美的历程》中又提到这首诗。李泽厚把这首诗放在一个什么地位呢?就是放在快要产生李白了,快要到盛唐的时代了,放在那里,李泽厚还认为这首诗里面表现的是宇宙意识,闻一多的文章里也说到过,就是对宇宙的一种迷茫的感觉,诗人把天上的月亮,永久的大自然,跟短促的人生进行对比,闻一多已经有了这个意思了,李泽厚更加清晰的说了这一层意思。就是对宇宙面前的迷茫感,尤其是一种少年人,青年人的迷茫感,尽管觉得有迷茫但是并不哀伤,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从那以后,还有一篇好的文章,就是我的导师写的,他不是具体分析它怎么美,而是说这首诗为什么没有在古代得到重视,而到了明代才受到了重视,就是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有变化的,这个变化就反映了从唐至明的文学观念的变化。除此以外,那么多的赏析文章,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这首诗是很可讲的,我相信各位老师都喜欢讲它。张若虚把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都写到了,它的中心意象还是“月”,他没有一个固定的视角,他的空间和时间都是转换的,他不是象有的诗一样,就是发生在一个楼上。他写的是一种非常丰富但是又很普遍的意思,它不是写某一个人的独特的生活经历,他是写大家都会感受到的,那种抽象的、普世意义很强的东西。所以这首诗拥有特别多的读者,但是奇怪的是长期以来它有没有受到重视,原因在于它是初唐的歌行体,初唐的歌行体到了李白、杜甫的七言古诗产生以后,这种诗体基本上被超越了,所以就不再流行了。而明代文学有一种复古的观念,所以李攀龙等文人就特别重视这首诗,又把他从典籍里面挖出来,然后就受到重视。

一篇很好的优秀作品,一旦有人给予他特别高的评价以后,大家就都会接受,然后就走红。《春江花月夜》主要是经过两个人的鉴赏,当然首

先是李攀龙选了它,然后王闿运、闻一多,他们几个人给它高度的评价,后来大家都接受了,假如没有碰到这样的人,说不定到今天它还埋没在那本《乐府诗集》中间,因为《乐府诗集》中有好几首《春江花月夜》,有隋炀帝写的,陈后主写的,它不是最早的一首。这首诗的接受过程很有意思,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问:我想问一下,从您的角度来看,我们来给高中生讲诗词应该把握什么样的角度。比如说我们讲《春江花月夜》,有的时候钻的太深,同学们接受不了。现在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但是我们在读这些诗歌的时候,需要的是“静”,我们怎么样才能“静”,你能不能结合这几点,给我们讲一讲?

答:我觉得,对中学生讲这些作品,实际上不要求讲的太深,就是你不要把这篇作品中间的所有的意思都讲完了,同学应该有他自己思考的和感受的东西,老师不必把它们包办了。老师讲得太全面,留给学生自己体会的空间就没有了,这样可能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最好要引导他一下,启发他一下,有的部分留给他们自己去体会,最成功的教学我想应该是培养他的兴趣,你把他的兴趣培养起来之后,课外他自己就会去读,课堂教学永远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同学,实际上很多东西要靠他自己去学,这一点我想本科阶段和中学阶段是一样的。我们在大学中文系教本科生教文学史,也不想把所有的东西讲给他听,很多东西留给他自己去读,自己体会,这是比较活的教学。一个最成功的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因为语文老师和数理化的老师不一样,数理化的老师有明确的教学内容,他是有限的,语文却是无边无际的,是一个开放式的体系。我们在课堂上也许会教同学读五首杜甫的诗,但是杜甫的好作品那是只有五首呢?至少有100首。所以我们要培养同学们对杜诗本身的兴趣,这样就最成功了。至于说到读诗的环境和心态,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元好问有两句诗,叫“好诗端如绿绮琴”就是好的诗就像一架古琴,“静中窥见古人心”,弹古琴的时候一定要很安静。大家喧嚣的不得了,声音都听不见,无法欣赏古琴。元好问说读诗的时候也要这样,要安静,要有一种宁静的心态。所以要是在分贝很高的歌厅里读诗,那肯定读不进去。读诗是时候最好是对着一盏台灯,窗外面是凄风苦雨,你把窗帘拉上,这个时候读诗最好。

我自己进入诗词的阅读,完全是在插队的时候。因为原来在高中里比较喜欢数理化,课余的时间也是看看科普的书。后来下乡插队了,数理化

也学不下去了,因为碰到不懂的地方没有人指点,而且也找不到合适的教材,很快就停止了。后来就胡乱看书,在那种情况下,我就爱上了诗词。我是单个插队的,我不是和很多同学一起到农场,我那个生产队里就有两个知青,我们的茅屋孤零零的,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我在农闲的时候,比如下雨天,就可以看书,这个时候非常的安静,我还有一种安静的心态。因为我出身不好,如果我出身好的话,整天想着招工、招生、当兵,那肯定就心态不安静了。因为我出身不好,这些事情轮不上我。所以每次有了招工、招生的消息,我都心如古井、波澜不惊,因为和我没有任何的关系,我只管沉静在我自己的世界里。这种情况下我开始读诗词,就钻进去了。

刚才说到李后主,大家都知道他是亡国之君,而且他也不是一个仁慈、开明的君主,他是一个昏君。他把南唐的政治搞的一塌糊涂,很快就亡国了。亡国的时候他又没有勇气殉国,当了俘虏,被抓到开封去了,过了两年又屈辱地被毒死了。这样的人物,他的生平经历,他的情感,跟我们是格格不入的,他和我们的身份完全不一样。但是他的词,我在插队的时候开始读,真是感动。“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我们当知青也是这种感觉。尽管他是一个皇帝,还当了俘虏,我是一个中学生,被赶到农村去插队了,但是人生的基本喜怒哀乐是相通的,所以这个时候读,就读进去了。

后来我看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一切文学,用血书写的作品是最动人的。李后主被俘虏以后写的词,可以说是用他的血泪写成的。因为他每天用眼泪洗面,这样的文本就非常感人。所以我想读诗一定要一种非常安静的环境。你心态要安静,你不能浮躁,如果你还再想着名利,想着我读这首诗能不能写一篇论文,能不能出一个成果,那个时候肯定读不好。要在完全摆脱掉物质世界和外界干扰的情境下才能读进去。当然现在大家都很忙,社会是快节奏,这个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我们无法选择,我们就生活在这里面。我想现在的中学,校长对你们的管理肯定跟我们大学里差不多的,老师整天忙,你要能忙里偷闲,给自己创造一个比较好的阅读环境,你不要想着我怎么备课,不要想着写一篇论文,你就把阅读当做一种人生的享受,这个时候就能读进去,大致上是这样的。

问:我想请问一下,我听过一些说法,古诗是可以用来唱的诗词。我想提出来就是现在,我也听过一些用戏曲来唱的诗,那感觉是唱不是吟,请问莫教授,到底古人是怎么吟诗的呢?他为什么是吟诗呢,好象弹奏已经没有了。我想现在的传统好象已经没有了,我想找,但是找不到一点资料。

答:现在由于材料的缺乏,我们已经很难完全复员,我们已经不太说的清楚,唐代和宋代那些诗词的歌唱方式,按照原来的扬州大学一位教授叫任半塘,他认为唐代的诗歌,特别是绝句,都是歌唱的。唐代的绝句就是当时流行歌曲的歌词。宋词更是这样,宋词每一首都能歌唱,都有曲谱。但是唐宋的时候没有录音设备,后来那些曲调就失传了。词乐的失传是很奇怪的事情,很可能是由于词的写作越来越案头化了。像柳永写了词以后就给歌女唱,但是慢慢的就文人化了,就是在桌子上写,词人更加关注文字,所以就跟音乐慢慢分离了,后来这个词乐就失传了。

有一位美国的美学家,叫苏珊?朗格,她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她说一首流行歌曲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它的曲,一个是它的词。如果它真正流行起来,人们记住的仅仅是它的曲,词就被忘掉了。词与曲不能并列,当然有一个时间是并列的,但是时间长了以后,一定是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文学的部分加强以后,音乐就衰落了。或者,音乐的部分加强以后,文学的东西就消亡了。诗词基本上也是这样的。后来文学战胜了,就是后来的作者越来越关注文字的部分,文字怎么样才能写得更精美。音乐的部分就不怎么在意了。为什么不在意了呢?因为文字的部分是不断的在变化和创新的,而音乐部分是基本不动的。

比如说《满江红》,随便谁写的《满江红》都是这样唱的,但是文字大家就可以争奇斗艳,大家想方设法在那里创新。久而久之,作者的关注重点都在文字上了,而不在音乐上了,因此后来曲谱就失传了。失传了怎么办呢?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我们怎么才能复原呢?目前是这样的情况,少量的词牌我们现在还是知道词乐的,像姜夔的一部分词。他有17首词是他自己创作的词牌,以前没有的,他是音乐家,他怕人家不会唱,他当时就在上面标了曲谱。我们古代的工尺谱是有缺陷的,它不能完全复原为现代的五线谱,只能大致上复原。那么为什么古人的诗词都能唱,现在不唱了?后来变成吟诵了?就在于诗词的音乐部分慢慢的弱化了,而文字部分则强化了。文字部分强化以后,平仄的特点和效果反而得到凸现。

这里我跟大家介绍一个观点,就是南朝有一个诗歌理论家叫做钟嵘,他写了一部书叫《诗品》,《诗品》中有一个非常主要的观点,就是反对当时写诗的人注意平仄。沈约等人早就提出要把我们汉字的四声有规律的运用到诗歌的写作里面去,就是写诗的时候不能光注意意思,还要注意声调,注意平仄。钟嵘反对,他说以前的乐府诗是都是歌唱的,所以要讲究平仄。现在的诗歌不唱了,就不用再讲平仄了。钟嵘的观点是错误的。正因为不唱,平仄就更加重要,平仄是在不配合乐谱歌唱的情况,在吟诵文本的时候体现出来的一种音乐美。它的规律基本上是对称的,又是不断的变化的。这样我们读起来就琅琅上口,有抑扬顿挫的一种美。但是这个东西毕竟不是曲谱,他的变化没有那么丰富,读起来悦耳的程度肯定比不上音乐。至于说具体的吟诵,就我接触过的老一辈学者来说,要是吟诵的话,基本上都是用南方的方言来吟诵,可以说普通话吟诵的效果是不好的。因为普通话没有入声,没有入声的话,现在的平仄和古人的平仄就已经不一样了。前年我在香港待了半年,听了香港组织的几次吟诗会,因为他们用的是广东话,广东话不但有入声,而且有九个声调,所以那边的人吟诵非常的好听,非常有抑扬顿挫的特点。要是北方话就不行了,入声取消之后就很难调节了。特别是入声变成了平声的话,读起来就一点节奏感都没有了,很抱歉我不会吟诵,但是里面的道理大概是这样的。

问:我再问一个问题,孔子说过:“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他似乎很强调诗的实用性。请您谈一下这个实用性的问题。

答:孔子的时代有一个特殊性,实际上就是整个春秋时代。他那个时候的诗歌是一种外交语言。《左传》里面有很多的例子。《左传》里写到两个国家会盟,两个国家谈判,双方的代表经常用赋诗的方式来表达意思。对方赋诗一首,我也赋诗一首,这个诗歌中间包含的对对方的要求,甚至谴责对方,都用赋诗来表达。这样就使得外交语言变得很委婉,不是那么直截了当。不光是孔子,现在我们的温家宝总理也是这样的,温总理几乎每一次长篇讲话里都会引用一段诗词。诗歌是一种很好的外交语言,春秋时代各国之间有什么会盟或者礼聘活动的时候,每个国家都有外交的辞令,这个外交辞令要说的非常委婉,同时要把意思表达出来,同时还要显示你这个国家的人有文化,在文化上能压倒对方,所以他们一定要赋诗。所以古人说“登高作赋,能为大夫”,就是你不会登高做赋,不会做诗的话,你做不了大夫,这是一种必备的训练。当然孔子对诗的功能的理解还不仅仅是这样的,他还认为诗歌能陶冶人的性情。

我一直觉得假如一个年轻人唐诗宋词读的比较多的话,他就不会去偷人家,不会去抢人家的,他有一种基本的修养。因为你在阅读这些诗词的同时,实际上你也受到了古人的美好情怀的熏陶。苏东坡有一句诗叫“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说你读了好的诗词之后,整个人的气质就不一样了,就升华了。我们研究古代文学的人当然希望全社会都重视这一块,特别是我们的青少年。如果青少年都喜欢读唐宋诗词的话,我想很多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可以由这一块来解决。人文素质教育是很重要的,把优美的东西教给青少年,对熏陶他们的人格是很有用的。

问:我要问一下莫砺锋老师,您是如何看待辛文房的《唐才子传》的。在我看来如果辛文房有这个才华的话,《唐才子传》完全可以成为一部新的《世说新语》。可惜作者没有这方面的才华。

答:这个《唐才子传》肯定不能和《世说新语》相比。《世说新语》不但是一个史料,它在文学上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它的文本现在看来,都是一些很美的小品文,《唐才子传》远远没有达到那个程度,《唐才子传》的作者辛文房,他是一个少数民族的人,是一个西域人。他当时已不能感受到唐代的文化氛围,他都是根据史料来写的,现在我们学术界比较看重的《唐才子传》的一种文本,是中华书局的傅璇琮先生主编的,叫做《唐才子传校笺》,你去看看那个校笺部分,比如说他说李白什么什么,这其中的史料都是有来源的。所以它是后人为前代的一批文学家追写的传记,所以他的写作目的和方式,跟《世说新语》是完全不一样的。应该承认《唐才子传》中没有特别优美的文字,如果有的话也都是别人写的。如果原来的史料写的不是太好,这本书也就不是太好。那么《唐才子传》的价值在哪里呢?它把唐代的主要的文学家的生平用一本书的形式非常集中地做了介绍。基本上把唐代三流以上的诗人都写到了,所以一卷在手,你就全部都知道了。

《世说新语》不一样,他几乎每一条都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还有,《世说新语》的时代,就是东晋、南朝那个时代和唐代不一样,他们注重创造所谓的魏晋风流、魏晋风度。风流这两个字实际上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冯友兰有一篇文章叫做《说风流》,他就是说那个时代的贵族、士大夫,平时的言行都非常优美,他们生活的本身就充满了诗意。所以《唐才子传》是不能跟《世说新语》相比的。

问:南师附中的一位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他说今天是现代诗人海子逝世20周年,请问你作为一个知青,你喜欢现代诗吗?你觉得读现代诗和唐宋诗有什么不同呢?

答:首先非常抱歉,我几乎没有读过海子的诗,除了《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以外,其他的我都没怎么读过,我也不认为海子所说的“大诗”真是新诗的发展方向。他一生都想写一首大诗,但是到死也没有写出来。作为知青,我想说的可不一样。海子不是知青,他是70后的诗人,70后跟我们这些当过知青的人完全是两代人,我们对于人生的基本态度,我们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跟他们是有相当大的代沟的。我现在还没有看到很好地反映我们知青生活的诗歌作品,应该说那个时代不属于海子,而是北岛、顾城的时代,当然他们都要比我们年轻一些,即使他们下过乡,也是后来下去的,跟我们不一样。非常遗憾的是在我们这一批人当中还没有产生什么现代诗,因为那个时候的生活本身是跟诗歌绝缘的,生活就没有什么诗意,没有写诗的土壤,当然那个时候实际上也是不能写诗的,假如你要表达真情实感的话,你是有危险的。你会招致意想不到的灾祸,所以那个时候基本上是鸦雀无声,大家集体沉默。所以那一代人的生活至今都没有人好好的用诗歌来表现。到了北岛、顾城的时候,应该说他们的诗,在情绪方面是有一点与我们相通的,特别像北岛写的“我不相信”,这种话确实是跟受过欺骗的知青相通的。我作为一个知青,对于以海子为代表的下一代的现代诗,应该说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我读现代诗,只到北岛、顾城这一代为止,再往下就离我太远了。我读不懂,我也不能欣赏,我觉得读那些现代诗,还不如读唐诗宋词好。与其读中国的现代诗,还不如读外国的现代诗。我觉得我们的现代诗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矫揉造作,他们写的不是人们原生态的生活,他们写的是一小部分人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面,矫揉造作出来的一种情感,情感是扭曲的,文本表达方式也是扭曲的。我甚至觉得有很多的现代诗是不美的。一首诗如果没有美感的话,那算什么诗?诗一定要有美感。

我个人的看法是,从五四以来,我们的现代诗还没有产生出经典。五四以来的白话诗,比较早的那部分,我们还是读的。从胡适之开始,到后来稍微晚一点的艾青这些人,我都读过,但是我读来读去,没有发现像唐宋诗词那样的经典。请问,五四以后有哪一首诗能称为经典。有哪一首诗是老百姓都很喜欢的,家喻户晓,很多人能背诵,有这样的作品吗?没有。郭沫若那些很有名的诗,那些“女神”啊,你说时过境迁,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读,现在还有什么味道吗?不说胡适之那些诗了,“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了。郭沫若“女神”中的一些诗,当时的青年刚刚要打破封建的牢笼,走向社会,走向革命,那个时候读,可能还有一点味道,是时代的豪言壮语,但是我们现在读起来有点像狂语,“我把月亮吞了,我把太阳吞了,我就是全宇宙的能量的总和!”这像诗吗?我觉得没有诗意。我一直认为中国现代诗的走向,他的前途肯定寄托在白话诗身上。现在虽然有很多人写诗词,但是要想让诗词恢复到以前鼎盛的时候是不可能的。但是至今为止,我们的白话诗还没有产生经典,希望不久的将来从白话诗中产生经典,产生像唐诗宋词的名篇那样受到大家欢迎的经典。

问:您看《百家讲坛》《文化中国》这一类电视文化专栏节目吗?您如何评价这些电视文化专栏节目?

答:《文化中国》是哪个电视台的,我不知道。是上海台的吗?《百家讲坛》我知道是央视的,因为我去过。首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不看这些节目,我看电视,只看很少的电视剧,比如说最近播的《北风那个吹》,当然我只看其中的知青阶段,他们在乡下的阶段,他们回城以后就不看了,回城以后的内容跟一般的电视剧没有什么区别。除此以外,我必看的节目是《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再加一个《动物世界》。《百家讲坛》现在受到很多批评,比较多的批评来自于学术界,大部分的意见都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进行批评的。我觉得这个是认识的误区,就是你不能要求《百家讲坛》讲的内容有学术含量,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你说你给初中文化水平的人讲学术研究,他们听的懂吗?电视台还要注意收视率,你讲学术研究,讲考证,那谁要听啊?所以不能在这个栏目中间讲学术,这个栏目完全是一个普及性的栏目,他就是要求把我们的文化知识向大众普及,让一般不接触我们学术研究的人也来了解一些情况。我2008年在《百家讲坛》讲了唐诗以后,收到了大概600多封听众来信,很多来信都是热情地鼓励我,并希望我再去讲。我觉得我光在大学里教书,对社会的贡献太小了,能有机会为社会做点事情,向大众普及一些古代文化传统中比较优秀的东西,还是有一点意义的,所以今年又接受了央视的邀请,最近在讲白居易,希望能比较准确,比较生动地给听众朋友介绍一些白居易的情况。

第三篇:读懂莫言,某种意义上就是读懂中国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读懂莫言,某种意义上就是读懂中国

作者:潘蔚雨

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文》2012年第12期

莫言这个名字,在大学,在建筑工地,在书店,在菜市场,在中国的各个角落响彻。这颇与当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待遇相似。

正所谓“忽如一夜秋雨来,千树万树粉丝落”。当年的余秋雨拥有的粉丝绝对多于后来的易中天、于丹。那时节,上至鸿儒下至白丁无不手捧《文化苦旅》,传说当时上海很多女人的手袋里除了钱包、口红就是《文化苦旅》。

其实,意识形态也是一个“手袋”,文化也是其中的一种消费品,而且很“耐用”,因为它是用以点缀生活的“文化口红”,审慎规避着那些“文化审判”和“精神鄙视”。

当所有人都在为“莫言”这个名字自豪、激动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读过他的作品呢?瑞典皇家科学院对莫言作品的评价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又有多少人能明白“魔幻现实主义”的意味,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涵义呢?

这位中国本土作家,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让中国文学在世界上,从此有了一个新的辨识坐标。然而,这个坐标未必不会沦为鲁迅笔下的某些人只用来“把玩”“赞叹”“咂摸”一下的美学符号。许多人昨夜尚不知道世上有“莫言”这个名字;一夜过后,“莫言”这两个字便如同荷叶上的露珠在他们的舌尖滚来滚去,仿佛是“莫言”的老相识。据说某些地方已经开始争夺“莫言故里”的称号,准备开发旅游资源;还有些人已经准备以捐赠的名义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莫言获诺奖的意义实在是很大,但以族人太讲现实的性格来看,带来的物质意义似乎远大于带来的文学意义,很多人根本不必去了解莫言到底是个什么人,写了些什么文字,做过些什么事——他们要的仅仅是“莫言”这两个字而已——莫言获诺奖带给他们的,是另一场物质的盛宴,而且与莫言无关。

鲁迅曾说:“《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笔者暗自揣测,这读者若是商人,看见的大约会是利吧。

第四篇:莫砺锋教授在南大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

莫砺锋教授在南大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

不和谐的儒家徐晋如http://blog.sina.com.cn/xujinru 2011-09-1

5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学校里让我到教师节庆祝大会上讲几句话。我很高兴有机会向各位老师致以节日的问候,也很高兴有机会向刚才获奖的老师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借此机会说说我个人对教师节的感想。

有人说:凡是专门设立一个节日的人群,都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这话有几分道理。比如在男女两性中,只有妇女节而没有男性节。在人生的各个年龄段中,惟独没有壮年节。如果以职业来分,我们有护士节、教师节,但尚未设立官员节、商人节。但是弱势往往意味着清贫和辛劳,同时也意味着光荣和崇高,所以我们还是应该高高兴兴地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况且从整个国家的发展态势来看,广大教师的地位毕竟是与日俱增的。那个把教师教书说成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荒谬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老师们多年来被迫弯曲着的脊梁已经可以挺直了。自从1985年国家设立教师节以来,广大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也逐渐得到改善。还记得最初的几个教师节,经常会看到商场向教师供应打折商品的广告,甚至还有理发店承诺教师在教师节期间前去理发减价几元,现在已经看不到那种使人心酸的所谓优惠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党和政府对教师给予了应有的尊重。每年教师节,各级党政领导都会上门看望一些德高望重的教师代表,就是最明显的标志。“师道尊严”这句话曾经被批判了几十年,直到现在也有许多人不以为然,但我认为它真是至理名言。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精神遗产。各行各业都有祖师,木工的祖师是鲁班,我们教师的祖师就是孔子。作为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孔子或许是可以商榷、可以批评的,但是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却是神圣不可亵渎的。孔子在封建时代被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历代帝王都会亲自前往孔庙下跪膜拜,就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我不认为大学教师是培育幼苗的园丁,我认为我们应该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庄子说“薪尽火传”,教师就是为人类文化的代代相传添薪续火的守护人。韩愈对教师的职责有经典性的说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解惑就是传授知识和答难解疑,这当然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是教师的第一天职无疑是“传道”!孔门大贤七十,不乏政治、军事乃至理财等方面的优秀人材,但是孔子最看重的却是以道德境界而著称的颜回,因为培养高尚健全的人格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有人把传道的“道”解释成政治思想,这是一种曲解。任何政治思想都会

过时,教师应该传递的是具有永恒价值的人类基本道德精神。当年章太炎因政见不同而写了与俞曲园断绝师生关系的“谢本师启”,但他对俞曲园终生保持尊敬,便是明显的例子。所以“师道尊严”所强调的其实并不是尊重教师本人,也不是尊重教师本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尊重我们的文化传统,尊重我们的民族精神。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当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谨以一个普通教师的身份表达四点愿望:

第一,我希望保持、发扬南大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我听老师程千帆先生说过,有一次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坐着汽车驶进校门,远远的望见中文系的著名学者黄季刚先生挟着一个布包走来,罗校长立刻下车,恭恭敬敬地站在校门口,等着与黄先生打招呼,又等到黄先生走远,才重新坐进汽车。黄季刚先生虽以喜欢骂人著称,但他的弟子都对他终生敬重。我曾在不同的场合亲耳听过五位黄门弟子用无比景仰的语气谈论季刚先生,这些弟子自己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而季刚先生已经作古好几十年了。我这样说不是想请我们的洪书记和陈校长也站在校门口等着招呼哪位老师,但我希望南大校园里能重现尊敬老师的良好风气。

第二,我希望广大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更大的改善。毋庸讳言,在当今的社会环境里,大学教师的待遇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特别是有些青年教师,依然处于相当清贫的窘境,而他们正承担着最为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我希望每位老师都拥有一间比较宽敞的书房,每位老师在发现身边出现贫困学生时都有能力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而不至于捉襟见肘。

第三,我希望广大教师的工作少受干扰。大学校园应该保持清静、庄重的氛围,应该尽量隔绝社会上的喧嚣和纷扰。我衷心希望南大校园里少搞一些检查、评估,让南大的老师们少填一些繁琐的表格。我认为校园里减少一些迎来送往的活动,校门口少挂一些标语口号式的横幅,才更像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第四,我希望学校领导继续保持南大的传统和本色,把“诚、朴、雄、伟”的南大精神落到实处,尤其是在招生规模和招生质量等方面,更要守住我们的底线。南大当然可以适量招收一些文体明星类的学生,南大也可以对企业家或官员们进行一些培训,但我希望这只是为了尽我们的社会责任,只是为了贯彻“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而不是追求某种实际的利益,更不是要在学校的铭牌上镶嵌几颗耀眼的装饰品。孟子说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一乐,希望南大的老师们能把宝贵的精力用在最有价值的教育对象身上。

最后,我愿再次向各位老师致以节日的祝贺,祝大家节日快乐!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Fri Sep9 23:38:35 2011)

今天莫老师的讲话,真正代表了教师的心声,全场掌声雷动。征得莫老师同意,现将讲话稿公布如下(“四点愿望”处,原稿未分段)

第五篇:文化历史意义上的江南

水是江南的灵魂。长江成就了江南。江南,作为一个典型的历史地理概念,本意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希望,但是,关于江南一词的定义及其运用,古今中外学者从未统一过。

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早期出现在《史记·秦本纪》中的江南指的是现今湖南全境和湖北南部部分地区。钱大昕以为《项羽本纪》云“江东虽小,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江东”是现在江南的一部分。自东吴起的六朝时期以至隋唐,江东士族在文化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历史贡献,对江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也有重要影响。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今日湖北宜都地区。《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江南悉平”。一直到隋朝,仍然以中原地区为地理坐标中心,江南往往指湖南、湖北长江以南一带。

唐太宗贞观元年设立江南道,范围包括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地区,以及贵州、福建等地。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把江南道细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成为定义现代江南含义的开端,往后江南成为江东地区的专称。江南在古代分为江南之东和江南之西。唐宋设江南西道、江南西路,涵盖江南之西的江西、湖南和湖北南部。后将江南西道演化为今江西省;而江东地区则以苏州市为中心,主要包括苏、浙、皖部分地区。清代设两江总督署,辖江苏省(含上海)、安徽省、江西省,两江即含江南省(今苏皖沪三地)、江西省。

从古至今,歌咏江南的大量文学作品建构了中国人想象中的“江南”。诗歌里描述的江南,包括小江南地区,以及大江南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和皖南地区。白居易的《江南好》、苏东坡的《望江南》等,描述江南的诗词比比皆是。

江南是中国一个极为重要的区域,经济昌盛、文化繁荣、人才荟萃互相辉映,社会相对安定,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堪称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缩影。自秦汉以来,江南享有崇高的政治、军事地位,同时也是当时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杏花春雨,涵育了一代一代灵秀聪颖之士,江南成为全国最为重要的人文奥区。江南对外交流居有地利之便,布列对外通商口岸,成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高度繁荣的经济和在全国独特的地位,使一些新的思想观念、新的文化艺术逐渐成长,江南的学术文化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江南地域在文化、艺术、教育等各领域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江南民众在精神上也逐渐形成了自我认同,并且这种自我意识还得到全国其他地域民众的认同。自然环境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开发程度高超、经济发展强势、民众生活富裕、教育科举发达、文化艺术繁荣、社会局势安定,生活精细、语言绵软、民众文弱、工于心计、处事精明、善领时尚,已经成为有别于其他地域的江南印象。

下载《杜甫的文化意义》(上) 莫砺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杜甫的文化意义》(上) 莫砺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桂砺锋在县政府全会上的讲话5篇

    桂砺锋在县政府全会上的讲话 (2014年12月29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议县《政府工作报告(送审稿)及《关于宁远县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

    杜甫与中国和谐文化精神

    杜甫与中国和谐文化精神作者:葛景春摘 要: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杜甫受中国和谐文化的影响最深。杜甫的和谐文化精神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渊源;和谐文化精神在杜甫的思想与诗歌中均有......

    浅析莫言《檀香刑》的文化内涵

    浅析莫言《檀香刑》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檀香刑》 刑罚文化 官场文化 民间文化 摘要: 莫言的《檀香刑》侧重于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隐”性层面。小说所写的三个主要人物—赵......

    “杜甫很忙”是快餐文化下的狂欢

    “杜甫很忙”是快餐文化下的狂欢“杜甫很忙”是快餐文化下的狂欢三月份以来,网络上掀起一股“杜甫热”。杜甫在同学们的恶搞下骑上摩托,在超市购物,穿上运动服打起篮球„„各种......

    我现在分享的是砺智文化家庭教育讲的主题内容

    我现在分享的是砺智文化家庭教育讲的主题内容。婚姻是美好的,婚姻是爱情的归宿,经营婚姻却需要用心和精心的。婚姻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只有婚姻......

    胡智锋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胡智锋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宣讲家网: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今天的节目,宣讲家......

    王蒙:莫言获奖与我们的文化心态

    2012年,莫言获得了内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然后出现了各种说法。现以此为典型案例,作分析如下: 第一,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代影响最大的一个世界性的奖,它有相当长久的历史,有北欧的......

    诺奖文化委员会对莫言的颁奖辞全文

    请看诺奖文化委员会对莫言的颁奖辞全文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文学委员会主席帕·瓦斯特伯格介绍了莫言的作品,阐述了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瓦斯特伯格的颁奖辞全文如下: 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