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农事村办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15:2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百色农事村办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百色农事村办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第一篇:百色农事村办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百色农事村办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人民网记者 庞革平谢建伟

2011年05月03日00:00来源:人民网手机看新闻

“自从有了‘农事村办’,以前我们跑上跑下找不到人、办不成的事情,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办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新民村老党员李仕宽给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写了封感谢信,表扬“农事村办”。

李仕宽信中所提的“农事村办”,是百色市正在积极探索创新的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机制。近年来百色市在距离乡镇政府所在地比较远,群众往来办事不方便的村,或群众居住比较集中但又远离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中心自然屯设立“农事村办”服务站,县、乡各职能部门定期集中到服务站与村干部一起办公,为群众办理各种事务、提供便捷服务。

“农事村办”的核心是“农事”——农村的事、农民的事、农业的事,“农事村办”的关键在“村办”——“农事”的办理原则是不出村庄。“农事村办”推行以来,上通党委政府,下联村寨群众,成为民情冷暖的“温度计”,架起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去年底,百色市的“农事村办”还在第一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论坛暨最佳和优秀基层党建创新案例颁奖活动上摘取了最佳案例奖。

足不出村享受公共服务农村群众方便实惠

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村民黄树勇是村里香葱的收购大户,多的时候每天收购额有十几万元。他说,“以前取钱、存钱都得到镇上,不仅麻烦而且危险,现在在村里走几步路,或在家一个转账电话就可以搞定了,省时省力。”

田东县依托“农事村办”服务网络,建立了村级“三农金融服务室”,不仅帮中心农户、骨干农民安装转账电话,还将银行的自助系统安放到村里,村民足不出户、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在城市才有的现代金融服务。

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田东县通过“农事村办”利用城镇服务资源,为农村群众提供生产服务、文化服务、政务服务等九大服务,使群众足不出村就办成了很多事情。

根据群众的习惯和需要,百色市实行定点定时集中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代办服务与上门服务相结合的“农事村办”制度。变“群众向上跑”为“干部向下跑”,变“分散办事”为“集中办事”,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

百色市委书记刘正东表示,我们就是要通过推广“农事村办”,努力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进一道门,少走一道程序,少找一个人,少花一点钱”,确保他们在最短的时间把想要办的事办好。

据刘正东介绍,目前,百色市已构建起县、乡、村、屯、户5级服务网络。全市共设立县(区)“农事村办”服务中心12个,乡(镇)服务中心135个,村级服务站点372个,服务基本覆盖了全市1804个行政村。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百色市还对所有具备条件的服务站点都购置了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依托信息网络技术,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村,就能通过网络办完事,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从“坐机关”到“跑基层”干部队伍作风转变

“能不能请交警部门到琴华社区来帮办摩托入户和年检?”

2010年5月24日,田阳县坡洪镇琴华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杨永长分别接到琴华、央律、朝马、康浮、双达5个“农事村办”服务站的电话,很多群众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杨永长当即把这一信息上报到县政务服务中心,该中心及时与县交警大队联系,县交警大队迅速进行安排。琴华服务站收到回复通知后,立即通过“农事村办”屯级服务点和信息宣传员把办理日期转告每位摩托车户主。2010年6月2日,县交警大队来到琴华“农事村办”服务站,为群众现场办理摩托车年检、入户、保险等业务,当天就办理年检151辆,入

户36辆。

这是“农事村办”5级网络服务的一次普通工作流程。“我们动嘴,干部跑腿。我们向‘农事村办’反映情况,在家门口就办好了手续!”琴华村村民黄卫明乐呵呵地说。

2010年以来,百色市整合乡镇各办、站、所的干部力量,组建了党政综合办公室、产业服务中心、社会服务中心和政策法律服务中心等乡镇“一办三中心”,对应办理村级“农事村办”服务站送达的各种服务诉求。

百色市长谢泽宇说,“一办三中心”把60%以上的乡镇干部放到村级“农事村办”服务岗位上,变群众到乡镇找干部为干部下村屯送服务,让党员干部在农村一线服务群众中得到了锻炼,赢得了民心。

从“坐机关”到“跑基层”,“农事村办”找到了转变干部作风的突破口。广西社科联主席庞汉生说,百色市把各部门和乡镇实施“农事村办”工作纳入效能建设考核内容之一,使基层党委政府工作方式由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把服务窗口下沉前移,基层干部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成为服务工作的主体。

“农事村办”5级网络服务机制为一大批年轻的党员干部和一大批村干部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平台,提供了锻炼机会,使基层组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田东县在2010年“公推直选”3名乡镇空缺党委委员中,有乡镇工作经验,特别是参与过“农事村办”工作的干部,在乡镇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中得票率明显高于其他干部。

既“有人办事”又“有地方办事”基层党建得到夯实

在桂滇黔交界处,隔江相望的广西西林县鲁维村、云南罗平县舌坡村、贵州省兴义市安沙村3个村成立了联合党总支部,“农事村办”服务站的辐射范围从鲁维延伸至邻省的舌坡、安沙等周边村屯。三村联合党总支部以“农事村办”服务站为依托,建立起了鲁维、舌坡、安沙3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制。群众在区域内任何一个村卫生室看病就医都可享受同等待遇。

“没想到我们贵州人还能在广西报销医疗费,而且被‘农事村办’全程代办了!”贵州省兴义市安沙村村民黄有家提起“农事村办”感受颇深:2010年10月,黄有家和妻子到广西走亲戚时,妻子突发疾病,就近在西林县马蚌乡卫生院住院医治。病愈出院后,鲁维村“农事村办”服务站及时与乡卫生院以及安沙村沟通协调,将他妻子的住院资料及联系电话留下,由村“农事村办”代办员全程帮助代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事宜。没过几天,黄有家就接到马蚌乡农合办工作人员通知,到卫生院领取了住院报销医疗费1300元。

百色市委副书记黄志伟说,“农事村办”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干部为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抓手。

许多群众反映说,“农事村办”使基层干部“眼睛向下看,脚步往下走”,让大家不再担心有事找不到干部。在村级服务站,除周一至周五8小时正常上班外,还随时受理群众上门办理的事项,做到24小时随叫随到。

百色市在村里设“农事村办”服务站,并向下不断延伸建立服务点,解决了人口不集中、地处偏远山村“没地方办事”的问题。“农事村办”通过有效整合各部门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解决了基层组织一些“想办事没钱”的实际问题,让农村基层组织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

第二篇:实有农村村办变群众跑腿办事为干部跑腿服务

实有农村村办变群众跑腿办事为干部跑腿服务

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发展,农业“无税时代”的到来,要求政府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但一些部门和干部还未能从“收税型”、“催粮型”、“管理型”的思维和工作定势中转变过来,工作目标不明确,服务缺乏好平台。同时,由于县乡机构改革特别是乡镇撤并以后,政府在职能磨合过程中对一些村落出现管理上的盲点,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根据农村基层的这些新形势,从2007年8月开始,我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作出了实行“农事村办”工作的决定,通过在中心村屯设立“农事村办”服务站,将基层党委政府的职能下延前移,让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实现“证照村里办、补贴村里发、小病村里看、矛盾村里调、信息村里问、农资村里买、书报村里读”七大目标,变“群众跑腿办事”为“干部跑腿服务”,为群众提供各种便捷服务。

一、突出“村办”特色,健全“农事村办”服务网站 推行“农事村办”,首先要健全服务站点。服务站点合理布局,是服务取得成效的前提。在“农事村办”选点站上,我们按照“科学选点,方便为主”和“三个一定”的原建立服务站点。一是在行政村、屯人口集中区域,定要设置“农事村办”服务站。二是在已被撤并的原乡镇所在地,一定要设置“农事村办”服务站。三是在距离乡镇党委政府所在地 比较远、群众办事来往不便、人口较多的行政村,一定要设置“农事村办”服务站。在此基础上,把村 “农事村办”服务站向上纳入县、乡(镇)政府服务体系,向 分别在自然屯建立服务点、服务户,形成了县、乡(镇)村和户五级联动工作网络。目前,全县已建立了1个县乡和 个乡镇“农事村办”服务中心、30个村级“农事村办”服务站、685个屯级服务站、1160户服务户,配备专职“农事村办”工作人员213人,服务覆盖全县所有的162行村(街)。

二、围绕“农事”需求,拓展“农事村办”服务内容 “农事村办”的最大特色,就是在村屯一级集中解决农民急需办理的日常事务。我们根据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要提供“生产服务、文化服务、卫生服务、法律服务、政务服务和党员服务”等六大服务。生产服务方面主要以建立健全产业协会和开展“人才惠农行动”为载体,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抓好农产品加工销售和农资供应服务;文化服务方面主要以“五个一”这载体,即建立一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一支业余文艺队、一支流动放映队、一支广播电视服务队和一个文体活动场所,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卫生服务方面主要以建立村级“便民医疗室”为载体,改善农村就环境,开展健康义诊活动,扩大新农合覆盖面;法律服务访友主要以建立“农情联解、民意直通”工作机制为载体,开展法律援助、普法宣传、调解纠纷等,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政务服务方面主要以实行“三级办理”制为载体,为群众提供民政、计生、建房、身份证等业务办理。党员服务方面主要以开展“双培双促”和创建“党员中心户”、“农家课堂”、“农民中心”为载体,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吴帮国委员长、习近平副主席、李源潮部长对“农事村办”作出批示后,我们又增加了金融改革服务、劳务输出服务和政策宣传服务,将“农事村办”从原来的六大服务拓展为九大服务。

三、创新服务方式,确保“农事村办”高效运行 为确保“农事村办”高效运行,在服务方式上,我县按照科学集中资源和分类指导的原则,通过网办、代办和联办等“三办”方式,有效实现了群众办事不出村。“网办”即网上办理业务。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并初步开发了县、乡镇、村三级“农事村办”网上办事系统,力所能及地选择一些群众反映强烈,办事空间跨度大的涉农业务,如国土建房、婚姻登记、低保申请、沼气池申请等实行“一网通”进行办公,群众只要通过网上填写、上传表格申请到相关业务中心,就可做到足不出户办理业务。“代办”既县、乡(镇)、村分别落实两名“农事村办”代办员,全程为群众代办各类因受权限制约未能在服务站办结的涉农事务。“联办”即县、乡(镇)、村三级联办。对于大批量的业务,如农村机动车辆的年审、低保、两补等各项公共事务,我闪就定期将县、乡(镇)、村三级联合办公服务平台集中前移到农村一线,为群众提供现场服务。

同时,我县通过优化办公软件设置,严格服务程序等,大力推行信息、服务、档案三个统一管理规范化。一是统一设计系统数据软件,实现信息管理规范化。我们开发设计了“农事村办”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农事村办”各站点所需的基础数据、服务信息等进行动态使用和管理,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统一设计站点服务流程和模式,实现服务管理规范化。按照“农事村办”服务要求,明确由屯级服务点和信息员负责收集群众需要办理的各类服务内容,定期向村级服务站报告,同时把每周乡(镇)、村联办的服务项目向群众通告,形成“民情反映”和“干部服务”绿色通道。三是统一设计“九簿一册一卡通”,将“农事村办”活动的情况全面记录,并将其作为村干部工作的考评目标。同时,为方便群众办事,我们还编制了《“农事村办”服务手册》和《农事村办便民服务一卡通》,让群众一看就明白,一来就能办。

四、健全管理机制,形成“农事村办”长效机制 为确保“农事村办”服务工作规范开展,我县还着重抓好四项保障工作。一是强化责任,提供人员保障。要求六大服务牵头部门和相关单位都落实一名分管领导负责组织服务活动,从源头上做到“年年有计划、季季有主题、月月有 活动”。同时,各服务站点都落实3-5名优秀乡镇干部作为固定办事员,由挂点的乡镇领导担任服务站点负责人。县、乡(镇)、村分别落实2名代办员,逐级负责代办群众需要办理事项。同时实行党员义工服务制,每个站点都落实10名以上党员义工配合开展服务活动。二是强化培训,提供业务保障。按照“一员多能”的目标,对乡镇和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多部门业务培训,确保在不影响其他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一个人就能办理多个部门的申办业务。三是强化投入,提供经费保障。将“农事村办”经费全额纳入县乡财政预算,同时采取“几个一点”的办法筹集“农事村办”资 我们配套制定了“农事村办”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领导责任制度、督查制度和创优评先等制度,使“农事村办”工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我县推行“农事村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成为民心工程。2009年来,全县“农事村办”服务站点为近8万名群众提供服务,受理群众申请事项2万多件,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近5000多件。二是成为“作风工程”。“农事村办”把服务平台直接放到村里,变“群众跑腿办事”为“干部跑退服务”,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变“被动办”为“主动办”,转变了干部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农民群众办事。三是成为“强基工程”。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直接下村屯,把服务的触角有效延伸到群众生产 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凝聚了民心,巩固了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

在推行“农事村办”工作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大力推进“农事村办”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组织惠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功能。

第三篇: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前锋镇关于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情况的汇报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前锋镇行政效能建设情况的汇报

今年以来,前锋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要求,注重结合实际,推行“四个一”便民服务工作模式,促进行政效能的大提升。

一、扭住一个核心─提高效率

前锋镇是广安火车站所在地,先后列入国家级开发区、四川省发展重点镇、广安市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广安区前锋工业集中发展区。全镇辖20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152个村民小组,3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5.6万人,辐员面积36.84平公里。前锋镇以其区位、交通优势的特殊性和作为一个人口、面积相对较多的大镇,窗口和示范作用十分明显。如何提升行政效能?我们深感压力巨大,为此,镇党委、政府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为民、务实、清廉、高效”,把便民服务作为行政效能建设的主攻点。依托镇、村、组党员干部队伍,建立了18个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和23个村(社区)代办站,明确职能职责,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推行一次性告知、首办责任制、预约服务制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做到随到随办、未到约办、急事快办、特事特办。

今年以来,镇便民服务中心各窗口、村(居)代办站,为群 1

众分批办结信访、“农转非”、养老保险、再就业优惠证、建房、医保、计生、救灾救济、低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事项4000多件次,无一差错,便民服务中心现场办结率达到95%,按时办结率达到100%,代办率达到100%,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提速70%,深受老百姓欢迎。

二、围绕一个轴心一简政放权

按照“依法合规、统一实用、贴近民众”的原则。将区级部门下放乡镇的行政审批职能职权全部纳入便民服务范围,并将镇属部门、驻片区机构、派出机构及公共服务类的55个单位常用的35项镇本级行政审批、公共服务项目相对集中在镇政府办公大楼1-3楼,分区面向辖区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提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公共服务类的水、电、气入驻综合服务窗口,集中办公。对确实不能入驻的,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便民联络点,由综合服务窗口负责联系,再由这些部门办事窗口安排专人到镇便民服务中心接件办理。同时,优化和公开办事流程,注重理顺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与各站所室办事窗口的关系,避免交叉管理、职能不清的现象。

三、突出一个中心─优质服务

按照“相对集中、规范程序、导办引领、归口主办、跟踪督办、限时办结、办结反馈”的要求,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一是设立导办引领服务台,便民服务中心配备导办员、接件员,负责导办引领、受理和协调处理群众申办事宜。村级代办站

在村级活动室办公,逢场天安排兼任代办员的村三职干部轮流值班,负责受理和代办群众申办事项。对能够现场处理的申办件,即收即办;不能现场办结的,由村代办员上报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窗口部门主办。需报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办理的申办件,由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窗口代理员负责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结后,通过回音壁、广播、电话等方式通知村代办站或群众取件。二是制作印发了《服务指南》300余套,作为便民服务工作依据。三是公示了便民服务中心各窗口、村级代办站的工作内容,包括代理范围、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办理程序、收费依据、提交资料目录、办结时限、办结反馈、投诉举报受理等。四是明确了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站的工作职责、纪律和各项制度,供各窗口工作人员、村代办员共同遵守。五是规范制作了《便民服务接件登记表》、《便民服务代理交接单》等一系列表册,作为服务事项备查依据。

四、紧扣一个重心─依法规范

一是规范工作制度。按照“功能完善,统一规范”的要求,建立了便民服务导办咨询机制,在镇政府一楼设立了各站所室办事窗口楼层分布图和便民服务办事流程图。建立完善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每个办事窗口设立首问责任岗1个,明确岗位职责要求;推行首问事项登记制、服务双岗制、去向留言制,加强对首问岗位履行首问责任的监督措施。梳理办事流程,规范办事程序,精简办事环节,公布承诺办结时限,严格限时办结,不断提高办事质量和效率。如:今年前锋村、前红村、集建村、龙镇村、红辉村80多户共300多名农民因能源通道建设土地被征用后,急需办理“农转非”户口迁移和养老保险,村代办员立即为村民提供全程代办服务,仅15天就顺利地为村民们办好了户口迁移和养老保险手续。事后村民们感动不已:“要是由我们自己去办,还不晓得要跑多少路,花多长时间才能够办下来哦!有了代办服务,群众办事方便多了!”

二是规范监管制度。便民服务中心将所有办结事项在“回音壁”上面向社会公示,同时公示举报电话,接受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全程监督。为防止代办中发生负面影响,凡对涉及经济代办的事项,须书面委托授权,慎重代办;涉及当事人必须到场的事项,禁止代办,如:婚姻登记、计生普查、协助调查等;涉及当事人须缴纳法定税费的事项,严禁代理人借机乱收费和“吃、拿、卡、要”,否则,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是规范考核制度。制定了便民服务中心目标绩效考核办法,实行以标准定岗,以责任定人,以绩效考人、定量细化落实。推行考核分倒扣管理办法,镇办便民服务中心公室具体负责对便民服务中心各窗口、代办站所有人的日常监督管理及考勤工作,坚持“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半年小总结、年终大总结”,按考核情况重奖严惩。

二0一0年七月

第四篇: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农村社会管理是整个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管理在整个社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创农村社会管理新局面,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我将结合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严翅君教授的讲课内容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健全基层党建,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所依靠的最基本、最直接、最关键的力量。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重点是抓基层、打基础,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在工作中要强化社区成员的责任意识,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工作目标公开承诺制度,将社区成员工作目标和当月重点工作进行公开承诺,实行动态管理,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的力量保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面广、量大,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领导的因素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加

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紧紧把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才能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工作中,要注重对“两委”干部教育和培养,使每一位同志都能成为新时期党的政策宣传员、党建工作的组织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员。

三、立足社区发展,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物质保障。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基础上,这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物质保障。因此,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创新思路,让居民尽快富起来,让集体经济强起来,让居民家园美起来,让社会和谐起来,打牢村级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

四、着力改善民生,寻找农村社会管理的着力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核心就是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在建设集体公益性事业时,要做到不损害群众一点利益。建立健全好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制度,使全村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让全乡百姓不仅强烈地感受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感到党风正、民风淳、村风好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

五、强化监督机制,提升农村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健全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村级组织的科学

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落实群众的知情权,不断提高村务公开效果,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的内容,规范公开的形式、时间和程序,重点是落实好财务和村务公开定期检查制度,做到村里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全方位公开,真正做到事情让村民知晓、决策让村民参与、干部让村民监督。二是落实村民的决策权,不断规范村务决策机制。为确保群众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效地融为一体,村“两委”对村级重大事务要经过党委提议、两委讨论、乡镇审查、村民表决、公开公示和具体实施六个步骤,杜绝暗箱操作,使村务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民主。

六、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制约农村社会管理的难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越来越频繁,农村面临的各种利益矛盾越来越复杂,如因征地、拆迁、宅基地及婚姻纠纷等引发的矛盾急增,各类信访频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形势更复杂,承担的任务更繁重,面对的矛盾更尖锐,经受的挑战和考验在增多。化解农村社会管理中的这些矛盾和风险,关键是要完善基层群众工作制度,形成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信访接待和处理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把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七、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农村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积极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促进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发展,激发村级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构建新时期农村和谐社会的思想保障。利用社区活动场所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和培训活动,不断丰富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北新集社区居委会

陈家吉

第五篇: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一名基层干部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建言

湖北省兴山县立足山区县情分片连户自治,创新建立“两会两评”模式,好事联办、困难联帮、治安联防、文化连学

过去,社会管理的中心在城市,而当前,社会矛盾较多地集中在农村。农民增收难、农民土地权益被侵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突出、农村社会治安日益复杂等问题,给农村社会管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由此显得异常迫切与重要。农村社会管理的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需要怎样改进,如何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圆满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年多来,我立足本镇实际工作,全面了解全镇10村情况,并挂驻一个高山烟叶村-龙门河村。此外,利用党校学习、乡镇交流等机会深入我县多个乡镇和行政村实地考察,现就调研所获略谈山区县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问题及思考。

兴山县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现状

(一)创新“两会两评”模式

我县现有96个村(社区、居委会),每个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般为4至5人,需要面对600至2000余名群众,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但部分村存在挑“双岗”未履“双责”的现象,加上党员干部老化,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组织无财力,难于服务群众。面临这种窟境,我县立足山区县情分片连户自治,创新建立“两会两评”模式,好事联办、困难联帮、治安联防、文化连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了一方平安。“党支部+关怀理事会”和“村委会+户联理事会”的成立,整合了留守人力资源,健全了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和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加快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南对河村的快速发展中,我们深深的认识到:“两会两评”机制,是教育党员、干部、理事的好手段,是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理事的好手段,更是增强党员、干部、理事履行职责动力、持续力、活力的好手段。

(二)以“产业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我县农业人口13.6万人,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如南阳镇两河村,古夫咸水村,水月寺镇梅坪村,榛子乡育林村,高桥乡双堰村等,他们自我发展能力差,且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生产生活条件急需改善。面对建设资金不足、发展相对滞后,而待建地区多的困境,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榛子乡共种植烤烟16000余亩、南阳镇共种植烤烟4000余亩,多年来和平村、龙门河村坚持将烟叶、蔬菜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被确定为“全省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当地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基本实现了水、路、渠、电、网的“组组通”,成了改善农村环境的“金钥匙”,带动了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2010年全县已投资2860万元,完成全县8个乡镇130.1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投资2270万元,解决了8个乡镇85个村5.86万人的饮水安全;新增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1.5万亩,使全县累计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6.44万亩,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三)推进“民生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将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经费“三个增长”逐年提高。2010年落实义务教育新机制保障资金1014万元(中央637万元,省级315万元、县172万元),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5%。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新建扩建乡镇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100所,全县农村参合人数131760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9.61%,基本建成农村卫生

1医疗体系。社会保障体系逐年完善,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600余个,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9万人,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参保人数达5.9万人次。

(四)拓宽村民自治渠道

近年来,我县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完善县行政服务中心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各乡镇实际,分类稳步推进,合理设置服务机构,于去年底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全部建成运行。在村便民服务室的运行机制上,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将服务向群众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延伸,组建生产发展服务组、证照代办服务组、生活帮扶服务组、民事调解服务组等4个服务组。在村便民服务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整合关怀理事会和互联责任区的力量,由4个服务组及时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服务,做到“只要群众有需求,服务室就能提供服务”。到目前,全县乡村便民服务机构为群众办理各类审批事项、代办各类证照和提供各类服务共16500多项,便民服务平台的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

山区县农村社会管理中的问题

(一)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培育力度不够

调研发现,我县很多地方的建设陷入依靠资金推动发展的“路径依赖”:重物质资本投入,轻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建设的力气花的大,对文化生活的力气花的小。忽略了农村社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因素——人。一是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技能人才匮乏。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壳化现象严重,农村成为老人、妇女与儿童的留守地,大龄男光棍现象普遍,导致农村社会问题更加复杂,这些新问题也已成为引起社会矛盾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二是农村地区的社会组织程度越来越低,作为生活地点的吸引力越来越差,与城市相比发展速度不言而喻;三是农村文化生活“贫瘠”。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惠及面低,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多内容少,农家书屋建得多看得少,农民培训多实用少,民间协会多作用小。

(二)农村社会管理制度不完善、体制不健全

一是传统管理方式难以适应转型时期农村社会关系的发展需求;二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带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力量强弱不均;三是农村社会管理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部分地区的村委会60%以上的日常工作是为境内的建设项目和工矿企业服务。

(三)农村社会综治联动不力,防范措施不完善

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社会综治工作总体上落实较好,但是一些工作制度坚持不够,突出表现在农村普法教育宣传不够,村级综治维稳服务室作用发挥不好,由于部分村缺乏法律明白人,多数矛盾要靠司法所和乡镇综治部门调解,台帐登记和跟踪回访制度落实不够,导致部分矛盾容易复发,农民法制意识不强,不能正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由于乡镇派出所警力有限,加上农村外出务工青年人员增多,大龄男女比例失调,导致治安联防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给农村社会治安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短板”问题突出

目前我县城乡二元分割分治局面尚未完全打破,各地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难平衡、难协调,农村与城镇之间差距依然存在、各镇村之间差距亦不可避免。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有所进展,但与其他县市的快速发展相比、与城市的社会建设相比、与农民的意愿和农村的需要相比,公共服务不足的“短板”问题更加突出。少数村卫生室“门庭若市”,多数却“门可罗雀”;部分农村土地征用领域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导致涉及农村土地问题的上访有明显上升趋势;部分农村便民利民的服务窗口、渠道不拓宽,村民反映“村里办不了,要到乡镇或者县里办事不方便,来回要折腾一两天”。

山区县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对策

从“如何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怎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怎么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三个关注点着手:

(一)全面落实社会责任,强化公众参与意识

一是村级党的组织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领导社会管理工作,提高协调各方、总揽全局的能力。切实落实责任制、严格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要以转变干部作风为契机,树立“服务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减少对下的各种创建达标、评比考核的任务部署,有效改善农村社会管理。三是要依靠公众参与,提高村民自治的能力,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以“新型农民”培育为重点,提高群众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对村民思想道德、法制意识、农业技术、职业教育等培训,合理界定村民自治与政府行政工作的范围、职责,让村民自治组织从“准行政组织”中脱离开来,赋予村民自治组织更多的自治与动力。

(二)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农村社会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以“七个体系”建设为依托,大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一是强化农村社会矛盾的调处,全力维护农村社会治安。通过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三是建立或明确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整合新农保、新农合、农村社会低保等机构职能,建立相对统一的管理机构,完善相关功能,进行统一管理。四是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生产安全感和生活安全感,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三)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护航”农村社会管理

经济发展,尤其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可以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重要支撑。为“护航”农村社会管理,一是要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兴办公益事业的渠道,加快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二是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鼓励工业发展。走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新路。三是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在经济建设与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县已经建立了一大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但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体系,作用发挥不充分,应在此基础上成立完善的组织管理协会,建立同政府沟通的渠道以及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等。除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外,要充分发挥新经济组织的社会组织与管理等社会功能;要积极发展像红白事理事会、文化协会、村治调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等新社会性群众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四)大力发展村级公共事业,营造农村社会和谐氛围

村级公共事业既是村民感受党和政府温暖的体现,也是维护农村安定的基础。各级政府,包括村级组织要想方设法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这也是村民享受社会福利的体现。一是要不断探索改善农村水、电、路等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办法新举措,从而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要提供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医疗卫生等便民公共服务,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改善农村文化设施;三是要注重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要加强信仰、价值观、是非观、利益观的教育,各级党组织以及村民自治组织要加以引导与教育。

总之,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言:“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要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形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力。全面推进社会建设,让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动员更加广

泛,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兴山完全有能力走在全国山区县前列,为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山区特点、兴山特色的社会建设体系而不懈探索。(文:彭筠 湖北省兴山县南阳镇)

下载百色农事村办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百色农事村办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四个全覆盖” 土岗乡政府近年来,我乡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农村经合组织和维稳......

    加强群众教育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群众教育,创新社会管理(新村办 王文礼)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种田不交税,读书不交费,看病不太贵,养老还有保险费”, 群众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幸......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1

    深入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要坚持“三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新形势下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

    以人为本 服务群众做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助推器

    以人为本 服务群众做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助推器 ——“大学生村官培训周”学习心得 为期一周的大学生村官培训课程已经结束。此次培训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新奇的体验,又是一次觉......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 朱建璋 2009年是农村改革发展之年。最近,省委和宁波市委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先后制定了《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和建立......

    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与创新(大全)

    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与创新:中央对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做出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关乎全局,意义深远。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充分认识新形势......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现新模式

    ***社会管理创新现新模式 ----文化滋润助推和谐共建显成效 社会管理创新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新内容,也是中央、省、市各级部门开展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基层政府,如何......

    关于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思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管理的重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