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改居”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15:4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村改居”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村改居”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村改居”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村改居”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近期,区委督查室通过走访村民、老党员、村干部,召开村民座谈会、听汇报、走村入户等形式,对因土地被征用后,大部分农民改为居民的状元镇状元桥、石坦、横街村,蒲州街道的江前、汤家桥、下埠、屿田、上江等村,就“村改居”后,如何发展与壮大集体,保证村级集体资产增值保值问题,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深

入调查。通过调查,对其进行了认真理性的思考。调查人员认为,当前我区许多“村改居”行政村,在村级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时期,原来传统行政式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发展,应尽快予以配套改革,解决农村一些深层次问题,稳定农村社会环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村改居”后的村级经济现状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状元镇、蒲州街道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大量土地被征用,这些行政村农民通过集体“农转非”后,由村民改为居民。经过“惊险的一跳”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由于一直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虚化问题日益突出。再次,由于监管手段滞后、管理体制不完善,大量集体资产被少数的人(多数是村干部亲属)经营、占用,流失现象严重。大多数村民不但得不到收益,甚至连知情权也未落实,引发了村(居)民的严重不满。其次“失土”的农民在市场大潮中有的不知所措,加之没有利用好城市中心区和开发区的辐射带动,各方面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没有很好把握,造成农民创收渠道不畅,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不广,失业人数较多,因而引发了农村一些矛盾。在去年年初,群体性闹事、集体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及经济发展环境。虽然经过区委的艰苦努力,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村级集体资产管理逐渐走上了规范化、民主化管理轨道,但是隐性矛盾仍然潜伏,一些农村现实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农村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集体经济发展仍旧没有走出一条有效的良性发展路子来,村级集体经济增值保值功能仍然薄弱,管理手段停留在低水平状态,村级经济发展水平徘徊不前,甚至逐渐削弱。虽然去年12月份以来,各村基本上实行了“村账镇(街道)代理”,但是资产闲置或被无偿占用情况仍然突出,生财聚财能力减弱,有形资产难以盘活,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并且大部分村集体资产被群众分析后,集体资金日渐减少,造血功能逐渐削弱,而刚性支出丝毫未减,一些村陷入坐吃山空的窘境。由此,将出现新一轮“空壳村”现象,进一步发展下去会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及农村社会稳定。面对现状,作为村集体经济管理者的村干部,也忧心忡忡,他们认为,当前农民动辄就闹着分割集体资产,这一方面说明了村民经济收入渠道不广,眼光短浅,另一方面说明了村级集体资产没有盘活、增值、保值,没有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产生不信任的情绪,分一点、算一点,客观上也是出于无奈。因此,必须要对现行村级经济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把村集体经济这块蛋糕做大。同时,也要使村民真正介入,真正成为集体资产拥有者和管理者,使其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共同把村级经济管理好,从中受益。作为村集体资产“所有者”的村民来讲,他们主观上并不想把集体“家产”分光、卖光,只是认为与其让一些不负责任的“村官”糟蹋,还不如分一点得到一些眼前的实惠。由此可见,如果让村民真正参与管理,把集体“家产”理好,找到一条集体资产“生财”的渠道,使集体资产滚雪球一样发展,使村级经济成为一个聚宝盆,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这才是他们的希望所在。因此,如何解决“村改居”后出现的这些矛盾,壮大和发展村级经济、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提高基层组织统力的功能,是当前的一大新课题。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对土地即将枯竭,“村改居”后,行政村的村级现行经济管理模式必须予以改革,在机制上进行创新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也是具体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客观要求。

二、“村改居”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方式

如何对“村改居”后的村级经济管理模式予以综合配套改革,这是各方面已思考颇久的问题。针对当前农村具体情况和现实及农村经济特点,我们认为,要在集体资产已全面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的基础上,进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综合配套改革和机制创新是可行的,条件也是成熟的。一方面,作为村级经济组织的村经济合作社,既具有农村基层组织经济活动法人行为,又具有农村经济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企业组织特性,村级经济改革可以引进现代企业改革的模式,进行股份制改革,改传统行政式管理手段为市场化经济管理手段。另外,通过前段时间全面推行村账镇代理,对各村资产进行了有效清产核资登记,对原有资产均做到了账清底明,为综合改革提供了基础材料。因此,为了村级经济进一步壮大和发展,在这基础上,引进股份制改革的制度,对村级集体资产进行有效配置,对其予以综合配套改革,条件也是比较成熟的,可以使其实现保值增值,走上良性循环

第二篇:“村改居”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村改居”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近期,区委督查室通过走访村民、老党员、村干部,召开村民座谈会、听汇报、走村入户等形式,对因土地被征用后,大部分农民改为居民的状元镇状元桥、石坦、横街村,蒲州街道的江前、汤家桥、下埠、屿田、上江等村,就“村改居”后,如何发展与壮大集体,保证村级集体资产增值保值问题,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深入调查。通过调查,对其进行了认真理性的思考。调查人员认为,当前我区许多“村改居”行政村,在村级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时期,原来传统行政式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发展,应尽快予以配套改革,解决农村一些深层次问题,稳定农村社会环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村改居”后的村级经济现状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状元镇、蒲州街道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大量土地被征用,这些行政村农民通过集体“农转非”后,由村民改为居民。经过“惊险的一跳”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由于一直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虚化问题日益突出。再次,由于监管手段滞后、管理体制不完善,大量集体资产被少数的人(多数是村干部亲属)经营、占用,流失现象严重。大多数村民不但得不到收益,甚至连知情权也未落实,引发了村(居)民的严重不满。其次“失土”的农民在市场大潮中有的不知所措,加之没有利用好城市中心区和开发区的辐射带动,各方面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没有很好把握,造成农民创收渠道不畅,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不广,失业人数较多,因而引发了农村一些矛盾。在去年年初,群体性闹事、集体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及经济发展环境。虽然经过区委的艰苦努力,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村级集体资产管理逐渐走上了规范化、民主化管理轨道,但是隐性矛盾仍然潜伏,一些农村现实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农村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集体经济发展仍旧没有走出一条有效的良性发展路子来,村级集体经济增值保值功能仍然薄弱,管理手段停留在低水平状态,村级经济发展水平徘徊不前,甚至逐渐削弱。虽然去年12月份以来,各村基本上实行了“村账镇(街道)代理”,但是资产闲置或被无偿占用情况仍然突出,生财聚财能力减弱,有形资产难以盘活,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并且大部分村集体资产被群众分析后,集体资金日渐减少,造血功能逐渐削弱,而刚性支出丝毫未减,一些村陷入坐吃山空的窘境。由此,将出现新一轮“空壳村”现象,进一步发展下去会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及农村社会稳定。面对现状,作为村集体经济管理者的村干部,也忧心忡忡,他们认为,当前农民动辄就闹着分割集体资产,这一方面说明了村民经济收入渠道不广,眼光短浅,另一方面说明了村级集体资产没有盘活、增值、保值,没有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产生不信任的情绪,分一点、算一点,客观上也是出于无奈。因此,必须要对现行村级经济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把村集体经济这块蛋糕做大。同时,也要使村民真正介入,真正成为集体资产拥有者和管理者,使其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共同把村级经济管理好,从中受益。作为村集体资产“所有者”的村民来讲,他们主观上并不想把集体“家产”分光、卖光,只是认为与其让一些不负责任的“村官”糟蹋,还不如分一点得到一些眼前的实惠。由此可见,如果让村民真正参与管理,把集体“家产”理好,找到一条集体资产“生财”的渠道,使集体资产滚雪球一样发展,使村级经济成为一个聚宝盆,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这才是他们的希望所在。因此,如何解决“村改居”后出现的这些矛盾,壮大和发展村级经济、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提高基层组织统力的功能,是当前的一大新课题。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对土地即将枯竭,“村改居”后,行政村的村级现行经济管理模式必须予以改革,在机制上进行创新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也是具体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客观要求。

二、“村改居”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方式

如何对“村改居”后的村级经济管理模式予以综合配套改革,这是各方面已思考颇久的问题。针对当前农村具体情况和现实及农村经济特点,我们认为,要在集体资产已全面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的基础上,进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综合配套改革和机制创新是可行的,条件也是成熟的。一方面,作为村级经济组织的村经济合作社,既具有农村基层组织经济活动法人行为,又具有农村经济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企业组织特性,村级经济改革可以引进现代企业改革的模式,进行股份制改革,改传统行政式管理手段为市场化经济管理手段。另外,通过前段时间全面推行村账镇代理,对各村资产进行了有效清产核资登记,对原有资产均做到了账清底明,为综合改革提供了基础材料。因此,为了村级经济进一步壮大和发展,在这基础上,引进股份制改革的制度,对村级集体资产进行有效配置,对其予以综合配套改革,条件也是比较成熟的,可以使其实现保值增值,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从内容上来讲,首先采取养鸡生蛋办法,从过去实物形态为主静态管理,转向价值形态为主动态管理,从单一实业资本增值,转向多种资本增值,从单一发展集体企业的管理形式,转向混合经济所有制经济、租赁承包与多种形式实行资本经营,千方百计盘活存量资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滚动发展。其次,以村级经济合作社为主体,组建资产经营公司来管理集体资产,真正建立股份制所有制,集体管理、农民保管的集体资产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要按照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以村级经济联合社为核心,使集体资产由产权安置改为集体资产作为村委会法人股,把部

分股份转给村民作为自然股,按股分红,改村民为股民,明析个人资产与集体资产份额、明析产权。从形式上来讲,股份份额按照以下的原则予以划分,村级净资产可按以下四部分进行配置:

第一部分:把村级资产按照一定比例(20%左右)作为量化股,量化到退休年龄以前的原居每一位居民。量化股只分红不确权,居民到退休年龄,到享受退休养老金时,由资产经营公司收回。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享受成人股份的一半,满18岁以后可享受成年人待遇。

第二部分:将净资产按一定的比例(30%左右)作为公益福利股,其收益主要用于退休居民的养老金发放和公益事业投入,包括居委会的办公经费。

第三部分:将净资产按一定的比例(35%左右)作为购买风险股的配股资金,按照买送比例的原则,配送给原居民。此股原居民享有完全产权(所有权、继承权、处置权和分红收益权)。未成年人只允许购买成年人的一半。认购和配送风险股并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可,通过居民购买风险股,募集风险金可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

最后一部分:将净资产按一定的比例(15%左右)作为奖励股,奖给为集体作出贡献的法人代表,并要求缴纳同等比例的风险金,使法人代表的责任、风险、利益共同承担,约束法人代表干好工作。通过以上资产划分,也使广大村民参与管理、参与监督,有效防止村级集体经济流失,解决“集体所有,谁也没有”的历史性问题。

三、“村改居”村级经济股份制改革带来利的方面

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区,加快城市化,必须注重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加快城市发展进程,产业发展是基础,制度和机制创新是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以及生活习惯、思维定势、法制文明意识的提高也至关重要。因此,要引导村(居)民克服狭隘、守旧的小农意识,向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转变。通过农村股份制综合改革后,将会给农村经济带来各方面有利因素。

一是通过农村的股份制改造,极大地提高村(居)经济的市场化组织程度。对村级经济实行股份制改革,可以解决原有集体资产和公共积累的保值增值,为今后的发展壮大提供可能;可以从根本上促使村(居)经济实现“三个转化”,即由人治经济向法制经济、分散的小农经济向规模集约化经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转化。

三是对村集体资产实行股份制经营,从根本上解决所有权虚化问题。通过综合改制,结束以往集体资产少数人经营和收益的局面,实现了村(居)民人人持股,农民变“股民”,解决了集体资产的人格化问题,户户受益,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确认了每个村(居)民的所有权和收益权,从制度上和事实上解决了分配不公的问题。

同时,可以真正实现村(居)的政企分开。村(居)集体企业和资产以规范的股份制公司运营后,不仅使产权明晰,而且使村(居)委会与企业真正分开。村(居)委会由全体村(居)民(包括新进入的外来人员)选举产生,并对其负责,主要抓好社区建设、行政事务各项服务,不再经营和处置企业资产;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各负其责,不因村(居)委会换届更迭而受影响。另外,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约经营成为可能。土地“入股”及农民变股民,逐渐淡化了村(居)对土地的“权属”观念和“恋土情结”,保证了因土地带来的利益,为今后实现对农村集体土地和集体资产的公司化运营,改变以户为主、粗放分散经营的弊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自517878秘书网)。

此外,通过村级经济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强化村民主人翁意识、民主理财意识,增强关心集体经济发展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四、“村改居”股份制改革的组织和领导

对“村改居”后村级经济股份制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件改革的新事物。改革的成败对稳定农村社会,解决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至关重要。随着我区城市化加快,行政中心区建设的启动、滨海新区开发向纵深发展、更多的土地将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失土”行政村向“村改居”式村过渡,因此,对村级经济进行股份改革是加强农村工作必然要走的一步棋,虽然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借鉴和模式照搬照套,但是不能因噎废食,怯步不前,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切入点,站在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政治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领导,严密组织,科学安排,梯度推进,保证使这项改革顺利进行。具体要做好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对“村改居”后的村经济发展情况要进一步做好调查研究,摸情村情、社情、民情,要把村级资产情况进一步摸清,查清核实,对被侵占、流失的资产想方设法进行回收,做好产权认定,做到账物相等,物价相符,然后通过村民座谈会、党员会议等各个层面会议,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意愿,发挥村级基层组织作用,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步骤,认真制订改革方案,然后提请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经有关部门审批后,付诸实施。

二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对“村改居”村级经济股份制改革领导是保证,政策是支撑。因此,对这项工作,区委、区政府必须统揽全局,加强领导,要成立“村改居”村经济改革领导小组,专门工作指导组由区农办、区政研室、区体改办牵头,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监察局、区审计局、区农林水利局、区民政局、区统计局参与,按照各自职能,密切协作、分工落实。镇、街道也有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村级也要由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村理财小组成员组成的有关工作小组,参与改革有关工作。这样,既可增加工作透明度,又可加强群众监督。另外,要制订符合农村实际、操作性强的“村改居”村级经济改革配套政策和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使之有的放矢地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规范各项工作,确保改革有效地进行。

三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试点运作。对村级经济进行改革,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利益、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因此,宣传教育要先行,要召开各个层面座谈会、动员会,向村民讲清改革利弊,讲透政策,讲清道理,讲明方法,消除群众思想顾虑,统一村民思想,求得群众理解和支持,给村级经济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当然,这项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可套,在借鉴其他地方有类似的改革经验基础上,必须认真谨慎,做好试点工作,在群众基础较好、基层组织战斗力强、经济实力强的行政村先行试点,在取得试点工作取得成功总结经验后,在面上予以逐步推开,这样操作起来会事半功倍,减少工作阻力、少走工作弯路,提高工作成效,从而使广大的村(居)民进一步认识到这项改革是进一步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的有效途径,是有利于群众、有利于子孙、有利于集体的“民心”工程,形成广大村(居)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求稳定、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寻找到更新、更广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路子,以期获得更大、更稳定的收益,使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走上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轨道,进而更加顺利地推进我区现代滨海城区建设。

第三篇:“村改居”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村改居”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近期,区委督查室通过走访村民、老党员、村干部,召开村民座谈会、听汇报、走村入户等形式,对因土地被征用后,大部分农民改为居民的状元镇状元桥、石坦、横街村,蒲州街道的江前、汤家桥、下埠、屿田、上江等村,就“村改居”后,如何发展与壮大集体,保证村级集体资产增值保值问题,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深入调查。通过调查,对其进行了认真理性的思考。调查人员认为,当前我区许多“村改居”行政村,在村级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时期,原来传统行政式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发展,应尽快予以配套改革,解决农村一些深层次问题,稳定农村社会环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村改居”后的村级经济现状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状元镇、蒲州街道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大量土地被征用,这些行政村农民通过集体“农转非”后,由村民改为居民。经过“惊险的一跳”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由于一直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虚化问题日益突出。再次,由于监管手段滞后、管理体制不完善,大量集体资产被少数的人(多数是村干部亲属)经营、占用,流失现象严重。大多数村民不但得不到收益,甚至连知情权也未落实,引发了村(居)民的严重不满。其次“失土”的农民在市场大潮中有的不知所措,加之没有利用好城市中心区和开发区的辐射带动,各方面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没有很好把握,造成农民创收渠道不畅,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不广,失业人数较多,因而引发了农村一些矛盾。在去年年初,群体性闹事、集体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及经济发展环境。虽然经过区委的艰苦努力,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村级集体资产管理逐渐走上了规范化、民主化管理轨道,但是隐性矛盾仍然潜伏,一些农村现实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农村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集体经济发展仍旧没有走出一条有效的良性发展路子来,村级集体经济增值保值功能仍然薄弱,www.xiexiebang.com 管理手段停留在低水平状态,村级经济发展水平徘徊不前,甚至逐渐削弱。虽然去年12月份以来,各村基本上实行了“村账镇(街道)代理”,但是资产闲置或被无偿占用情况仍然突出,生财聚财能力减弱,有形资产难以盘活,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并且大部分村集体资产被群众分析后,集体资金日渐减少,造血功能逐渐削弱,而刚性支出丝毫未减,一些村陷入坐吃山空的窘境。由此,将出现新一轮“空壳村”现象,进一步发展下去会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及农村社会稳定。面对现状,作为村集体经济管理者的村干部,也忧心忡忡,他们认为,当前农民动辄就闹着分割集体资产,这一方面说明了村民经济收入渠道不广,眼光短浅,另一方面说明了村级集体资产没有盘活、增值、保值,没有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产生不信任的情绪,分一点、算一点,客观上也是出于无奈。因此,必须要对现行村级经济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把村集体经济这块蛋糕做大。同时,也要使村民真正介入,真正成为集体资产拥有者和管理者,使其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共同把村级经济管理好,从中受益。作为村集体资产“所有者”的村民来讲,他们主观上并不想把集体“家产”分光、卖光,只是认为与其让一些不负责任的“村官”糟蹋,还不如分一点得到一些眼前的实惠。由此可见,如果让村民真正参与管理,把集体“家产”理好,找到一条集体资产“生财”的渠道,使集体资产滚雪球一样发展,使村级经济成为一个聚宝盆,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这才是他们的希望所在。因此,如何解决“村改居”后出现的这些矛盾,壮大和发展村级经济、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提高基层组织统力的功能,是当前的一大新课题。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对土地即将枯竭,“村改居”后,行政村的村级现行经济管理模式必须予以改革,在机制上进行创新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也是具体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客观要求。

二、“村改居”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方式

如何对“村改居”后的村级经济管理模式予以综合配套改革,这是各方面已思考颇久的www.xiexiebang.com 问题。针对当前农村具体情况和现实及农村经济特点,我们认为,要在集体资产已全面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的基础上,进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综合配套改革和机制创新是可行的,条件也是成熟的。一方面,作为村级经济组织的村经济合作社,既具有农村基层组织经济活动法人行为,又具有农村经济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企业组织特性,村级经济改革可以引进现代企业改革的模式,进行股份制改革,改传统行政式管理手段为市场化经济管理手段。另外,通过前段时间全面推行村账镇代理,对各村资产进行了有效清产核资登记,对原有资产均做到了账清底明,为综合改革提供了基础材料。因此,为了村级经济进一步壮大和发展,在这基础上,引进股份制改革的制度,对村级集体资产进行有效配置,对其予以综合配套改革,条件也是比较成熟的,可以使其实现保值增值,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从内容上来讲,首先采取养鸡生蛋办法,从过去实物形态为主静态管理,转向价值形态为主动态管理,从单一实业资本增值,转向多种资本增值,从单一发展集体企业的管理形式,转向混合经济所有制经济、租赁承包与多种形式实行资本经营,千方百计盘活存量资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滚动发展。其次,以村级经济合作社为主体,组建资产经营公司来管理集体资产,真正建立股份制所有制,集体管理、农民保管的集体资产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要按照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以村级经济联合社为核心,使集体资产由产权安置改为集体资产作为村委会法人股,把部分股份转给村民作为自然股,按股分红,改村民为股民,明析个人资产与集体资产份额、明析产权。从形式上来讲,股份份额按照以下的原则予以划分,村级净资产可按以下四部分进行配置:

第一部分:把村级资产按照一定比例(20%左右)作为量化股,量化到退休年龄以前的原居每一位居民。量化股只分红不确权,居民到退休年龄,到享受退休养老金时,由资产经营公司收回。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享受成人股份的一半,满18岁以后可享受www.xiexiebang.com 成年人待遇。

第二部分:将净资产按一定的比例(30%左右)作为公益福利股,其收益主要用于退休居民的养老金发放和公益事业投入,包括居委会的办公经费。

第三部分:将净资产按一定的比例(35%左右)作为购买风险股的配股资金,按照买送比例的原则,配送给原居民。此股原居民享有完全产权(所有权、继承权、处置权和分红收益权)。未成年人只允许购买成年人的一半。认购和配送风险股并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可,通过居民购买风险股,募集风险金可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

最后一部分:将净资产按一定的比例(15%左右)作为奖励股,奖给为集体作出贡献的法人代表,并要求缴纳同等比例的风险金,使法人代表的责任、风险、利益共同承担,约束法人代表干好工作。通过以上资产划分,也使广大村民参与管理、参与监督,有效防止村级集体经济流失,解决“集体所有,谁也没有”的历史性问题。

三、“村改居”村级经济股份制改革带来利的方面

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区,加快城市化,必须注重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加快城市发展进程,产业发展是基础,制度和机制创新是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以及生活习惯、思维定势、法制文明意识的提高也至关重要。因此,要引导村(居)民克服狭隘、守旧的小农意识,向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转变。通过农村股份制综合改革后,将会给农村经济带来各方面有利因素。

一是通过农村的股份制改造,极大地提高村(居)经济的市场化组织程度。对村级经济实行股份制改革,可以解决原有集体资产和公共积累的保值增值,为今后的发展壮大提供可能;可以从根本上促使村(居)经济实现“三个转化”,即由人治经济向法制经济、分散的小农经济向规模集约化经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转化。

三是对村集体资产实行股份制经营,从根本上解决所有权虚化问题。通过综合改制,www.xiexiebang.com 结束以往集体资产少数人经营和收益的局面,实现了村(居)民人人持股,农民变“股民”,解决了集体资产的人格化问题,户户受益,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确认了每个村(居)民的所有权和收益权,从制度上和事实上解决了分配不公的问题。

同时,可以真正实现村(居)的政企分开。村(居)集体企业和资产以规范的股份制公司运营后,不仅使产权明晰,而且使村(居)委会与企业真正分开。村(居)委会由全体村(居)民(包括新进入的外来人员)选举产生,并对其负责,主要抓好社区建设、行政事务各项服务,不再经营和处置企业资产;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各负其责,不因村(居)委会换届更迭而受影响。另外,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约经营成为可能。土地“入股”及农民变股民,逐渐淡化了村(居)对土地的“权属”观念和“恋土情结”,保证了因土地带来的利益,为今后实现对农村集体土地和集体资产的公司化运营,改变以户为主、粗放分散经营的弊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通过村级经济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强化村民主人翁意识、民主理财意识,增强关心集体经济发展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四、“村改居”股份制改革的组织和领导

对“村改居”后村级经济股份制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件改革的新事物。改革的成败对稳定农村社会,解决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至关重要。随着我区城市化加快,行政中心区建设的启动、滨海新区开发向纵深发展、更多的土地将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失土”行政村向“村改居”式村过渡,因此,对村级经济进行股份改革是加强农村工作必然要走的一步棋,虽然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借鉴和模式照搬照套,但是不能因噎废食,怯步不前,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切入点,站在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政治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领导,严密组织,科学安排,梯度推进,保www.xiexiebang.com 证使这项改革顺利进行。具体要做好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对“村改居”后的村经济发展情况要进一步做好调查研究,摸情村情、社情、民情,要把村级资产情况进一步摸清,查清核实,对被侵占、流失的资产想方设法进行回收,做好产权认定,做到账物相等,物价相符,然后通过村民座谈会、党员会议等各个层面会议,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意愿,发挥村级基层组织作用,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步骤,认真制订改革方案,然后提请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经有关部门审批后,付诸实施。

二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对“村改居”村级经济股份制改革领导是保证,政策是支撑。因此,对这项工作,区委、区政府必须统揽全局,加强领导,要成立“村改居”村经济改革领导小组,专门工作指导组由区农办、区政研室、区体改办牵头,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监察局、区审计局、区农林水利局、区民政局、区统计局参与,按照各自职能,密切协作、分工落实。镇、街道也有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村级也要由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村理财小组成员组成的有关工作小组,参与改革有关工作。这样,既可增加工作透明度,又可加强群众监督。另外,要制订符合农村实际、操作性强的“村改居”村级经济改革配套政策和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使之有的放矢地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规范各项工作,确保改革有效地进行。

三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试点运作。对村级经济进行改革,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利益、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因此,宣传教育要先行,要召开各个层面座谈会、动员会,向村民讲清改革利弊,讲透政策,讲清道理,讲明方法,消除群众思想顾虑,统一村民思想,求得群众理解和支持,给村级经济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当然,这项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可套,在借鉴其他地方有类似的改革经验基础上,必须认真谨慎,做好试点工作,在群众基础较好、基层组织战斗力强、经济实力强的行政村先行试点,在取得试www.xiexiebang.com 点工作取得成功总结经验后,在面上予以逐步推开,这样操作起来会事半功倍,减少工作阻力、少走工作弯路,提高工作成效,从而使广大的村(居)民进一步认识到这项改革是进一步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的有效途径,是有利于群众、有利于子孙、有利于集体的“民心”工程,形成广大村(居)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求稳定、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寻找到更新、更广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路子,以期获得更大、更稳定的收益,使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走上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轨道,进而更加顺利地推进我区现代滨海城区建设。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村改居”的强化措施

“村改居”的强化措施

自开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来,XX党委、政府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全面实施“村改居”工程。S村委按照上组部署全面完成“村改居工作”。村改成居之后,面临许多新的问题,特别是党建问题,如何实行新形势下的社区党建工作,亟需我们去尝试、去探索。

一、存在问题及薄弱环节

1、职能定位不明确。“村居合一”型社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但管理上仍然沿用了农村村委会的传统管理模式,其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经营管理方式、产权关系、分配方式依旧如故,社区(村委)干部的工作思路、方式方法和人员分工上没有明显的调整,原有的村委会管理集体经济的基础仍然存在,社区居委会的基本职能和自治功能尚未完全形成,对和谐社区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2、政策滞后。“村改居”是实现城市化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村改居”作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关键的一步,不仅仅是名称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在户籍管理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组织形式和土地性质等方面,从农村管理体制向城市管理体制的改变。从走访中了解到,实现“村改居”以后,政府在村集体资产处置和因征地拆迁等原因失去土地的人员安排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农民的户籍没有得到改变,对“外嫁女”、在外上学的学生、新添人口等参与集体资产分配权限的界定不明确,如“外嫁女”在出嫁时,原来分给她们的土

地也随之收回,当她们到婆家后,由于是外来的不是本村居民,又分不到地,结果是失去土地,两头都没有着落。还有一些离婚后、户口仍在本村户口或迁回本村的妇女及其子女、随父母入户、户口在本村的子女,她们的权益需要得到合理的保护。这些现象反映了土地权益管理上存在的漏洞。这既涉及土地分配的问题,也是管理上的问题;对“村居合一”的社区怎样适应新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也缺乏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对本社区搬出去和外社区搬进来的人员存在着跨社区管理的矛盾,也未加以研究和解决,如受户籍制度的影响,城乡二元体制下,不少政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些方面有: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义务教育和公共服务等,目前已成为影响我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障碍。

3、经费保障不平衡。缺少资金投入是目前影响社区建设发展的难题之一,当前社区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以及政府职能部门下移的部分职能,然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经费保障不足造成社区部分工作难以开展。随着村掌握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失地居民越来越多,以及新建小区中大量居民入住,用少数人的资产服务于大多数人,就必然产生利益上的矛盾,从而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稳定。另外,社区组织资源整合的能力有限,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医疗等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还有待加强。

4、参与意识不强。原农村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不强。虽然他们主观上都渴望过上城市生活,但真正能主动参与新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却普遍不高。这些人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大部分人在思

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即认为建设新社区是政府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他们盼望的是政府帮他们把房子造好、把路修通,把环境整治好。当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他们切身利益时,又会过分地苛求政府。

二、对策建议

1、抓认识,澄清思想误区。

大力营造舆论氛围。重视对社区党建工作的宣传,挖掘在社区党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使社区基层党组织有一批可学、可比的先进典型,使广大党员有一批可亲、可敬的先进榜样。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舆论的引导造势作用,在社区范围内营造出社区党建的浓郁氛围。

2、抓投入,夯实工作基础。

适当进行补贴,弥补经费缺口。加大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大社区党建工作经费的投入。延伸工作手臂,挖掘社区资源。社区党组织要主动争取辖区单位党组织的支持,根据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情况,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找准党建工作与社区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以系列化,特色化、个性化的党建活动凝聚人心,整合资源,不断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能量。

3、抓制度,提升工作水平。

建立健全社区党建责任制。将社区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全局性的重要任务,建立起一把手亲自抓社区党建的责任制,争取社区党建工作每年上一个新台阶。因地制宜地落实上级党委下达的社区党建工作任务,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创出社区党建工作特色,

第五篇:村改居调研报告

“村改居”调研报告

村改居是指在不征地、不重新安置就业的情况下,将社区内的农业人口整建制地转为城市居民。村改居工作是新时期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城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我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村改居工作的重要意义

搞好村改居工作对于进一步理顺城区管理体制,落实属地管理制度,增强居民的城区意识,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和巩固城区基层政权,促进城区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村改居的主要目的是在保全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促进集体经济稳定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向市民转变。

随着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推行村改居,必将对我区农村城市化进程发挥强大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乡村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村改居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

村改居对农村居民有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农村居民的就业,加速农民向居民转型;只有通过“村改居”工作,使农民直接转变为居民,成为拥有更多知识、科学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社区居民,才能在不断提高居民素质的基础上,增创新的发展能力,增加他们就业机会。比如:“40、50”人员中就不包括农民,而在大力提高转居农民知

识和素质的基础上,相对来说,就业机会就宽了;这样既增加了转居农民的就业机会,也保障了社会的稳定。二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我区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我区城镇化进程;“村改居”后,原农村管理架构、管理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区居民委员会将集中精力搞好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缩小了城乡差别,改变了城乡二元结构,加强了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提升了我区的居民形象,打造出形神兼备的现代化城区。三是有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加速农村管理体制向城市管理体制的转型;通过“村改居”工作,可以改革不适应市场化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不适应城市化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二、我区实施村改居的基础和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明显增强,为实施村改居奠定了一定得工作基础,具备了良好的时机和条件。

(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具备了“村改居”经济基础。经过建区以来尤其是近年的改革和建设,我区经济社会实现长足发展,城乡居民生活一步步越过基本温饱、总体小康之后,进入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区经济总量已位居全市“六大经济板块”第二位,在全省66个县市中,经济发展综合指标2004年位居30位,2005年上升到第25位。特别是工业增加值2005年已位居第14位,位于全省区县前列,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为实施村改居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形成了富有特色、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村改居”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下,我区充分发挥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突出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支撑、服务业繁荣发展的产业格局。随着城乡产业分布越来越明晰,特别是各大园区的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城市与农村产业分割运行的局面逐步被打破,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城乡产业关联度逐步提高,三次产业比重更趋合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产业依托更加坚实。

(三)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实施“村改居”搭建了良好平台。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尤其是近几年来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城乡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全区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信资源已实现城乡共享,有线电视、宽带开始进入农村居民家庭,通信光缆通达各乡村,城乡用电实行同网同价。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开始起步,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得到初步控制,从总体上已基本搭建起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良好框架。

(四)农村各项事业统筹发展,为实施“村改居”提供了公共保障。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以农村为重点,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增强区级财政的普惠性,努力使人人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公共服务和稳定的社会保障。统筹城乡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培训等社会事业发展的力度越来

越大,城乡义务教育、幼儿教育、职业教育全面发展,镇村卫生院(室)达到了规范化建设标准,农村药品“两网”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3%,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00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以内。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城乡居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城乡低保、特困学生救助、廉租住房、棚户区治理等救助工作全面铺开,初步构筑了城乡低保、医保、养老、拆迁补偿、征地补偿五道保障线。

三、实施村改居存在的问题

从村到社区,从农民到居民,撤村建居涉及管理体制的变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与社区治理要求相比,目前村改居后有关思想意识、政策层面、管理模式、后续工作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思想意识方面。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撤村建居工作能够以大局为重,同时也表露出对于这项改革工作的一些思想困扰。干部认为撤村建居是好事,但大多数都认为他们两委班子的年龄都偏大,自己会得到怎样的安置,自己的工资待遇会不会发生变化,能不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群众对于有关政策的落实还有些顾虑,国家的惠农政策他们是不是还能享受,是否能享受到有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老年补助金等社会保障政策,计划生育、农户建房等方面有哪些影响,最为担心的则是土地、集体资产问题,对集体剩余资产该如何分配,怕吃亏。

(二)政策落实方面。一是如何解决村民的生活保障问题。由于现行的社保和医保政策主要是针对城市居民,对农民的

保障并没有明文规定。大多数的村改居缺乏足够资金承担村民的农村养老保险、医保,因而如何解决好村民转变为社区居民后“两保”资金来源是一大问题。二是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彻底失去土地后如何开拓其生产门路、如何提供就业岗位、如何解决其生活出路是一大棘手问题。三是惠农政策享受问题。国家对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是否还能够继续享受,比如泥草房改造,厕所改造、惠农的对上资金、计划生育、培训政策等等。四是其它政策问题。村民变为居民后,低保、土地所有权、户籍变更、劳动保障、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政策问题。

四、村改居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从当前的形势和发展的趋势来看,村居改造势在必行,而且是越快越好。为此,全区上下有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下大决心,以强有力地措施推进这项工作。

(一)把握机遇,统一思想,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首先,要抓住当前全省、全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利时机,乘势而上,态度坚定,各方配合,形成合力,克难攻坚,强力推进改造工作。第二,要充分认识到城乡混居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和谐现象,已成为影响城区整体形象和城区公共安全隐患的突出地区,加快实施村居改造,也是完善城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措施。第三,要加大教育宣传的工作力度。不仅要对被改造村的村民进行宣传教育,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还要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村居改造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引导各级政府和广大村民群众共同支持这项工作。

(二)强化领导,明确职责,确保改造工作顺利开展 建议区委、区政府成立统一组织协调的专门机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区有关职能部门和有关街道(镇)负责人参与,负责统一组织实施全区村居改造工作。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强化责任意识,并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以人为本,落实政策,稳步加快改造步伐 能否维护集体和村民的合法权益,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是村居改造的前提。针对前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村民的诉求,区政府在落实政策和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认真研究并实事求是地解决或解释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要正视问题,采取积极的对策去解决问题,而不能回避矛盾。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注重细节,确保阳光作业,争取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在实际操作中,要讲清讲透政策,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对于村民的各种要求都要给予正面答复,按照政策规定,能满足的尽可能予以满足,不能满足的也要有明确的依据加以解释。二是要针对各个村的不同情况,本着“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强力推进”的原则稳步实施,建议加快启动相对条件较好的红胜村、红鲜村改造工作。

(四)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努力解决改造资金 一是建议继续加大对上争取,争取省市各类资金支持。二是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让民间资本参与村居改造。可引入信誉度好、经济实力强、运作优良的房地产开发商,与社区(村)合作开发改造,调动开发商和社区(村)的积极性。按照利益共享的原则,改单纯的土地使用权拍卖转让为自主

开发,节约建设成本,并从商品房销售中获取更大的资金回报。三是通过对原来分散、零乱的土地资源进行集约调整,除现有土地之外,可以考虑适当扩大改造范围,将周边一些单位土地纳入规划范围,进行同步改造,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地块的经济效益。

下载“村改居”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村改居”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改居工作实施方案(5篇)

    村改居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潍发[2004]9 号文件等有关法规政策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加......

    街办村改居典型先进事迹

    “住了一辈子土坯房,这回要搬到青瓦白墙的‘别墅区’,连城里人都说我们**人享福。”搬进新居的**街办**社区三组居民郭学兰见人就说。据了解,**社区是近年来“村改居”的新型城......

    百姓声音反对村改居

    百姓声音]反对村改居 反对村改居。因为地方政府对村改居后所有的“不变”保证都没有法律依据,不能保障原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实质就是地方政府欺骗误导农民,掠夺农民土地。下面......

    东莞市村改居工作实施方案

    东莞市“村改居”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力争用五年时间基本完成村民委员会改居民委员会工作”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制造......

    村改居进展情况5月18日

    新昌街道村改居工作最新进展情况新昌街道加快实施“村改居”工作,加快推进了城乡发展和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展情况如下: 一、确定目标,积极开展工作。 街道以3月16日党工委......

    创建村改居社区充分就业平台的对策思考

    创建“村改居”社区充分就业平台的对策思考 ——东莞市松柏朗村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调查 吕海燕杨 飞叶许光123(1、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江门 529000 2、东莞市经济贸易学......

    关于农机展会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农机展会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根据局长办公会的安排,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先后赴武汉和南京两市对农机展会经济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通过考察,笔者收集了许......

    关于××县园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园区把服务、土地、劳力等优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