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星台镇村级组织运转存在的困难及几点建议
七星台镇村级组织运转存在的困难及几点建议
保障村级组织运转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的重点和核心是为村“两委”为核心的正式组织提供经济支持,使其在村域自治、管理和公益事业建设中有效履行职责,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满意的服务。农村税费改革施行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镇村级组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组织机构建设上,村级组织建制完善,办公场所落实,日常运转总体规范;在运转经费来源上,形成了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其他各种收入为辅的格局。
一、七星台镇2008年村级组织运转情况
七星台镇总耕地面积8.9万亩,人口4.7万人,共有21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111名村组干部。
(一)村级收入规模:2008年各村收入合计万元。1、2008年七星台镇21个村共拨入上级财政转移支付134万元,占总收入的%。
2、村级自筹资金万元,占总收入的%,其中:发包及上交收入万元,向上争取资金万元,其他收入万元。
(二)村级支出结构:2008年各村支出合计万元。
1、村干部报酬及补贴:村干部报酬是严格按照镇政府制定的考核办法考核并批复后发放的,考核分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奖励工资三大部分,村干部的补贴主要是交通补贴、电话补贴。2008年发放村组干部工资及补贴万元,人均元。
2、五保户供养:七星台镇共有五保户人,其中集中供养人,分散供养人,2008年共支付五保户供养经费及医疗、丧葬费用万元。
3、村级公用经费:2008年开支公用经费总额万元,其中:报刊订阅费万元。
4、公益事业:2008年投入资金万元,主要用于修建道路、桥涵闸等基础水利设施和其他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项目等,占总支出的%。
5、化债支出:截止2008年底,七星台镇累计村级债务余额万元,其中帐内万元,帐外万元,帐外债务主要是近几年兴修通村公路形成的。
二、当前村级组织运转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村“三提五统”、“两税”附加的取消,村级组织经费来源减少,而“事”和“支”没有相应减下来,因此,村级收支矛盾加大,村级组织对财政补助的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数量有限的转移支付资金对村级运转来说犹如杯水车薪。2002年税费改革当年,七星台镇农业税附加及上级转移支付合计121万元,村平万元,至2008年7年间仅调整过一次,增加转移支付12万元,达到134万元,村平6.38万元,村平增加万元。
(一)村级自我服务职能弱化。“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的职责之一,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村里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本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服务方面的资金几乎为零,农村基础设施基本上都由财政包干,村级组织只能视财政扶持和在外争取资金情况为村民提供微不足道的服务,凡是需要资金支撑的服务都有心无力,村级组织的威信下降,号召力弱化。
(二)村民依法自治意识淡化。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只强调减轻农民负担,忽视教育引导农民依法履行应尽义务,一方面农民不愿再出资出劳,另一方面村级组织担心因筹资筹劳引发违规违纪问题,不愿再组织筹资筹劳,导致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的筹资筹劳公益事业极少开展,村级范围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对上级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功能退化。过去那种一哄而上、村村办企业已不符合市场规律,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都以负债累累而告终。七星台镇地处平原,村级组织掌控的荒山、荒滩等集体资源越来越少,靠集体资源增加村级收入十分困难。
三、影响村级组织经费支撑失衡的因素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民负担没有了,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村级组织经济支撑状况没有改善。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影响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困难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无”经济实体使村级集体变成空壳。目前,各村已成为一无村办集体企业、无二集体掌控资源、三无集体固定资产的“三无”空壳村。过去兴的企业早已关停或者改制。由于资金、技术、市场等原因,再想新上集体工业项目已不现实。村二轮土地延包时未承包到户的土地等,已经通过退耕还林等发包出去,今后再想依靠集体资源生财增收的渠道几乎为零。村级规模调整合并后空出的村委会、学校等村级集体资产已全部变卖还债,再无资产可变现增加村级收入了。
(二)“两债”久积年累使村级组织左右为难。当前,村级债权、债务已成为农村不和谐稳定的最大“隐患”。截止2009年
3月,全镇21个村共锁定债权万元,其中集体经济组织以内的人,共历欠村“三提五统”等万元,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大环境下,村级组织既不能上门强行追讨,又不能从发放到户的惠农资金中代扣,时间一长,若这部分欠款不还,过去交清各项税费的农户肯定要找村里退款,到时的局面可想而知。过去村办企业,搞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的债务没有还清,现在在国家和政府扶持下,要硬化公路、硬化渠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面有政策,群众有要求,不搞不行,一搞就要增加新的债务。据调查,全镇2008年前三年仅硬化公路就新增债务万元,最多的一个村达到万元,村级组织无偿还能力,无所是从。
(三)“两权”不成正比使村级运转举步维艰。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村级规模大了,干部少了,但事没有少,钱没有多,财政与事权成反比。村转移支付资金由上面说了算,到现在还是2003年定的标准。工作也是由上面说了算,工作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工作自我管理方面的财务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各项管理,都需要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这些管理哪一项都需要钱;自我教育方面的普法宣传教育、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等学习教育、农村科技培训这些都需要通过一定形式和经费作保障;自我服务方面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性“三农”保险、各项涉农政策的落实到户,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在目前财政与事权相差悬殊情况下,村级运转确实举步维艰。
四、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经费保障的几点建设
(一)加大财政对村级转移支付保障的力度。村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用途主要有三项:村干部工资、五保户供养、办公经费。
村干部工资、五保户供养标准每年都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应提高,提高标准需要有财政补助作保障。在现有保障水平上每年提高10%左右,与经济发展速度大致相适应。
(二)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以“通村公路”建设为模式,对农村其他基础设施在村级组织筹资筹劳的基础上,通过以财政奖补资金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资金引导、筹补结合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既可以让农民履行义务,增强责任意识,又可以让有限的财政资金提供更大范围的公共服务。
(三)积极支持鼓励化解村级债务。化解村级债务已成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及农民最为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也是目前影响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借新债还借债,化债途径越来越少,化债资源越来越少,对财政补助可以适当与村化债实绩挂钩,给予一定奖励,鼓励各村积极努力化解债务。
(四)加强村级集体财产财务管理,确保村级组织运转规范有序。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以村级财务“四位一体”为核心,加强“三资”管理,全面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确保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安全有序开支,制止铺张浪费、贪污挪用等行为,提高村级财务公开质量和效果,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
第二篇:工作总结及存在困难和建议
**乡2011工作总结及存在困难和建议
(在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上)
2011年,我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打造全国果业强乡、全省文明乡乡、全市宜居城乡”的三大目标,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均有条不紊地开展。今年全乡完成生产总值3.35亿元,占年计划的105%,其中:工业总产值2.13亿元,占年计划的103%;农业总产值1.22亿元,占年计划的108%。同时,实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占年计划的110%;农民人均纯收入5960元,完成任务5711元的104%,同比增长24%;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26224元,完成任务26181元的100.1 %,同比增长23%。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发展持续较快增长
1、今年新栽苹果6670亩,完成任务的119%。苹果套袋2亿只,铺设反光膜5500亩,果园种草10000亩,树盘覆盖7000亩,召开农民技术培训会20余场次,印发宣传资料2.2万余份,培训果农8040人次(其中技术员780人次),全乡挂果园的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等优果科学技术到位率100%,消除了“四项”关键技术推广死角,优果率达到90%以上。创建市(区)级示范园39个、面积4000亩。配合区果业局完成**生态示范村建设任务。建立直销窗口4个,召开促销座谈会5场次,培养发展了10名营销大户、67名经纪人、19名果商。利用电脑
工作任务,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配合区林业局完成了刘家沟村两委会活动场所的绿化工作。全年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581万元,村庄面貌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5、种植粮食2万亩,产量达到5260吨。其中:种植小麦1.2万亩,玉米7000亩,油菜2300亩、产量达到173吨。种植烤烟500亩、产量达到1020担。中药材种植506亩。发展蔬菜2490亩,产量达到3169吨,新增设施蔬菜300亩、630吨,建成了**蔬菜示范村,食用菌产量109吨。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挂标率、建档率、疫苗利用率达到100%,全年无重大疫情发生。
(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1、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全年召开了2次科技工作专题会议,建立**村、**村2个科技示范点,共组织苹果栽植、畜牧养殖等各类培训35期、培训5250人次。
2、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共计2020人。
3、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成功举办了“颂歌献给党,红歌大家唱”歌咏比赛、“党在我心中”诗歌大赛、“党旗飘扬”书画展等文艺演出活动6次。为了加强对文化市场工作管理的力度,我们采取每季度1次的抽查或突击检查,对学校、幼儿园周边环境进行重点检查,对净化社会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4、2011全乡共出生205人,性别比为97。计划生育率98%,出生率为7.3‰,死亡率为3.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6‰以内,累计手术192例(女扎25例、上环167例)。各项计生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清理清查率、手术及时率、育龄妇女三查率均达到100%,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率达98%以上。
拆除违规建筑,硬化巷道,粉饰裸墙,修建垃圾屋,配备垃圾收集车、垃圾箱,设立垃圾填埋场,建立卫生长效机制,全乡所有的行政村达到卫生村标准,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考核中,受到区委、区政府通报表扬。
投入“四创”资金60余万元,完成乡区减速带设臵、排洪渠清理、人行道渗水砖铺设,配备了果皮箱,补植、修剪行道树。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周末卫生日制度及加强环境秩序综合治理等措施,乡区环境面貌大为好转。
2、全乡耕地保有量2.88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3336万亩。成立机构,落实专人,加强对全乡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工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零伤亡”。
3、完成春季造林1000亩,育苗30亩,四旁植树20万株。新栽干杂果700亩,改造提升1200亩。着力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全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全面完成了集体权制度改革后续工作任务。
(五)社会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1、调整充实了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成员,与各村、各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及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53份,全年开展安全大检查50次,下发整改通知书37份。向珠峰煤业有限公司派驻了专职驻矿监督员。
2、与各村、辖区各单位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17份,提高平安建设的参与率和知晓率。坚持每月召开2次矛盾纠纷排查会,通报矛排结果,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黄牌警告”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切实发挥乡信访联
恳请区政府及区级相关部门予以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育布局不合理,辖区内**高中学生数量少且素质较差,导致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建议撤销该学校,将闲臵土地流转出去,积极鼓励推动农民进城。
(三)城乡统筹规划先行,避免盲目推进,造成重复建设,建议全区统一在2至3年内高标准完成各乡乡城乡统筹规划,同时配套完善相关的政策。
(四)我乡是2002年全省第一批小城乡建设示范乡,是建乡较早的一个乡乡,是印台东部集贸大乡,交通便利,但是后来由于305修成后,**乡区位优势大为减弱,小城乡建设步伐迟缓,基础设施欠帐较多,项目争取难度加大,资金缺乏。尤其是未列入全省107个重点乡之列,缺乏投资渠道,更加制约了小城乡的繁荣和发展。建议区政府能够将小城乡建设维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制定各种优惠措施,鼓励小城乡开发建设。
(五)村组干部待遇低,日常工作繁琐,导致基层干部队伍不稳定。建议切实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工作报酬,保障待遇落实。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确保村组干部队伍稳定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三篇:七星台镇共青团工作案例
七星台镇共青团
以党建带团建创新共青团服务模式
七星台镇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缘,与古城荆州(沮漳河)相望,是水电旅游名城宜昌市的东大门,享有“湖北大蒜镇”、“三峡油脂城”之美誉。七星台镇辖21个村,1个居委会,面积129平方公里,人口4.7万人,318国道穿境而过,镇属规模以上企业16家。
党建带团建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加强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推动党建工作和团建工作同步发展的有效载体,因此镇团委统一思想,扎实工作,积极争取镇党委支持,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共青团的四项基本职能,扎实抓好团建和服务工作。我镇党团组织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导,以创先争优为根本,不断加强团员意识教育。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加强对团的领导,有利于发挥团组织在建设和谐洛河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团组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有利于增强团组织内在活力的“四个有利于”工作原则,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探索工作思路,开创工作局面,使党建带团建带出了目标,带出了特色,带出了成效,有力地推动了镇“党建带团建”工作向前发展。
一、高度重视、上下联动,不断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 “党建带团建”是党对共青团工作领导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加强团的建设的关键。坚持“党建带团建”,能够使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使青年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更好地为党的各项工作服务,不断巩固党的基础。今年镇党委进一步加大
党建带团建的工作力度,切实加强了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把团的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计划,制定了七星台镇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方案,并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的镇党建带团建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强化整体意识和党、团组织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使团建工作在党建工作的带动下得到了同步发展。
二、突出重点,落实“五抓”,大力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党建带团建,其根本是要紧紧抓住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1.抓思想建设,大力加强基层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镇党委把指导共青团加强思想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努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筑青年一代强大的精神支柱,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在实际工作中,我镇各级基层党组织做到了定期给团员青年上党课、做形势报告、学习党内文件。
2.抓组织建设,不断巩固和健全镇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镇党委要求各级党团组织,要加强分类指导,积极调整组织设置,创新工作方式,拓展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
3.抓班子建设,把团组织中的岗位作为党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基地,团干部队伍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团的干部队伍建设好,不仅是团的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镇党委严格团干部的选配标准,加强团干部的培养、教育、管理和作风建设,认真落实有关团干部使用、配备的规定,配齐配强团的领导班子。
4、抓队伍建设,为党组织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加强团员队伍建设,提高团员素质,是增强团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基础。镇党委要求各级团组织要加大“推优入党”工作力度,优先从优秀的团员青年中发展党员。
5、抓活动开展,充分发挥共青团生力军作用。镇党委指导镇团委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志愿者等共青团品牌活动,组织团员青年职工全力投入本职工作和志愿者服务中。开展返乡青年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活动,以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基本技能为培训重点,大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进城务工青年培训,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年来,我镇党建带团建创新共青团服务模式已成为我镇团委的服务品牌,镇团员团干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广大团员青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增强了参与服务青年大潮的主动性,克服了过去活动中存在的“重复厌倦”情绪。工作作风进一步务实。各团支部在搞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仍然加班加点开展特色工作,做到了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精神面貌进一步改善。他们的良好精神面貌和实际行动说明,共青团工作没有写在纸上、喊在嘴上,而是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
团建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于服务,在于指导实践。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工作进程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再接再厉,力争组织得更好,开展的更扎实,推动团建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第四篇:七星台镇财政所文明创建工作总结
七星台镇财政所文明创建工作总结
2007-2008年,七星台镇财政所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当好家、用好钱”为主线,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行风建设,大力开展“满意服务、情暖财政”和“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等活动,精神文明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完善创建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围绕文明创建,我们一是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实施一把手工程,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人专职抓的创建格局。二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创建,一手抓业务,坚持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和奖惩。最终形成了完善的目标体系、健全的组织体系、过硬的奖惩考核体系。
二、认真开展作风建设和纪律整顿,严肃行风行纪,改善干部队伍工作作风。按照创建要求,我所深入进行了作风建设和纪律整顿。一是召开行风评议代表座谈会,向行风评议代表详细汇报了行风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并请他们对财政工作提意见。接受了来自企业方面评议代表提出的要进一步加快政策宣传、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指导、注重工作服务细节三方面的建议。二是开展问卷调查,在办事窗口发放文明服务与加强行风建设问卷50余份,了解我所在政策执行与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意见。三是加强作风建设。积极开展“六查六看”活动,全所干职工紧密联系实际查摆出了在思想道德、组织纪律、工作作风、进取精神、集体观念、工作责任心、宗旨意识、廉洁自律等八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开展了
整改。四是实施所务公开办事制度,推行阳光作业。实行工作服务六公开,即公开执法依据,公开执法范围,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服务制度,公开廉政制度,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并将公开的内容制成版面,全部上墙。五是严明行风行纪。严查“吃、拿、卡、要、报、赊”不廉洁行为,杜绝“生、硬、冷、拖、推”现象,重点防范贪污、贿赂等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六是开展树立窗口工作形象“五个一”活动,“五个一”即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个座位、一杯热茶、一个满意的答复。
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知识更新学习及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文化素质。我所十分重视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学习、知识更新学习及业务技能培训,并以此作为提高干部队伍文明素质的重要措施。组织干职工系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报告,并要求学习有笔记,体会有文章。此外,全体干职工还积极自学了电脑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会计知识等专业知识,及时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了更新,并自觉参加了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学习,全体干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水平、业务技能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
四、积极履行社会职责,提高创建工作的综合效益。一是积极参与扶贫济困献爱心等社会公益活动。今年我所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所党支部的号召下,全所干职工纷纷慷慨解囊为灾区捐款,用实际行动为抗震抗灾贡献力量,全所先后捐助爱心款2000余元。二是开展普法治理,以规范执法行为为切入点,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三是积极开展文明安全片区活动,有力确保了我所事业的顺利开展,确保了单位的平安。四是积极开展创卫工作,加强基础安全设施和卫生设施的配套,不断绿化优化美化办公环境。五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充分利用革命纪念日、传统节日、党团活动日,广泛开展群众
喜闻乐见,集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娱乐活动。
总的说来,我所的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了“物质、精神、政治”三项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将认真总结创建经验,巩固创建成果,加大创建力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取为镇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七星台镇财政所
2008年12月23日
第五篇:金田镇村级组织运转调查报告
金田镇当前村级组织运转情况
调查报告
金田镇位于桂平市北部30公里处,是著名的太平天国起义发源地。全镇辖19个行政村、街道办,人口近9万人。境内以低山丘陵为主,现有水面8万亩,境内有丝盘江、金田水库等比较丰富的水资源。全镇国土面积24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07万亩,荒山荒坡20万亩。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淮山、水稻、甘蔗等农作物生长。
为了解金田镇基层村级组织运转的现状以及困扰村级组织的主要因素,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对金田当前的村级组织运转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级组织运转基本情况
全镇19个村、街组织运转正常,基本上能够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给的任务,有五个村连续五年各项工作名列前茅,有龙塘、理村、彩旺三个新农村示范点,2009年有三个村获桂平是先进基层当组织称号,三个获得文明村称号。有安众、吉岭等个别边远村工作比较难开展。
二、困挠村级组织运转的主要因素
(一)村集体经济状况
1、集体经济没有收入来源
根据调查结果知道,超过90%的村都没有办经济实体或者很少,这也是全镇18个行政村普遍存在的问题。税费改革前集体收入主要以每年收缴统筹、提留的返还款为主,税费改革后,村级集体失去了唯一的“收入”。从2002年国家实施重大惠农政策“免收提留款”后,绝大部分的村就失去了唯一的“收入”来源而变成了空壳村。
2、“村财乡管”的改革变相抽血
由于“村财乡管” 的实施,这本是一项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改革举措,但迫于“普九”等各项达标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压力,不得已从村级经费中“抽血”,使很多村变成了“账上有数、实际无钱”的空壳村。
3、基础设施建设压力重重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致富的欲望愈来愈强烈,各地纷纷掀起了修路、改造电网、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热潮。而一些村在没有得到国家项目、资金扶持的情况下纷纷举债进行,使一些村不仅变成负债村。
4、村债务庞大
一是垫付税费,借贷完成上交任务。村干部为了完成镇下达的各项任务和保村组运转,个人垫子支或者借债。这是近几年村级债务膨胀最主要原因;二是超越经济实力,举债达标。“普九”达标、修路办电、计划生育等达标升级都需要村级集体出钱出物,而村级财力有限,只有举债完成任务,使村级债务雪上加霜;三是在原来体制下造成的浪费。以前村级支出缺乏应有的监督制约机制,村级支出有很大的随意性,造成村级开支不能量入为出,透支现象严重,使村级债务连年追加。
(二)基层组织运转状况
1、存在村组干部“缺编”现象
由于村组干部工资低,且没有保障,大部分人不愿在村里“干白工”,导致村组干部严重“缺编”,往往一个人要身兼数职,既是村文书,又是村治保主任、民兵连长、妇联主任、计生专干……,一遇活动便顾此失彼。
2、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下降
由于没有村级集体积累,村干部很难在村级公益事业上有所作为,不能兑现当选承诺;举债建设,又会被债务逼得苦不堪言。加上订阅党报党刊等行政摊派,开展工作所必然产生的一些费用,村级办公的必须经费等支出在无出处的情况下,都由村干部自掏腰包。这些问题让不少村干部产生了“干这没意思”的想法,削弱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3、不顾忌长远发展,出现吃“子孙粮”现象
或迫于公益事业的压力,或个别村干部从个人利益出发,在村级没有积累的情况下就变着方法找钱。欺上瞒下或擅自作主,变卖集体财产、集体山林和荒山荒坡,自决发展出路,给一个地方的后续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村级发展举步维艰。由于没有村级积累,村级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严重滞后,加上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下降,村级的发展犹如随波漂流而又无人掌舵的破船。
(三)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影响
村级发展举步维艰。由于没有村级积累,村级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严重滞后,加上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下降,村级的发展犹如随波漂流而又无人掌舵的破船。这种局面直接造成:
1、影响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由于村集体没有收入,村干部的报酬只能靠镇发给的补贴,为了生计,只能大部分时间在家忙自己的农活,没有全心全意为村民办事。再者,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而且不愿意入党,造成村干部和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的严重状况。
2、影响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连办公都很困难,更无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要办的事无钱办,该管的村务难于管好,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于调动起来,村班子软弱涣散,没有凝聚力、战斗力,对上级部署的工作任务应付了事,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政权基础。
3、难于贯彻落实党的服务宗旨。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问题,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基础牢,百业兴”。如果“无钱办事”问题得不到解决,支撑村的经济基础不存在,村级组织就无法运转,将影响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村级组织没有一定经济实力,根本拿不出钱为村民办事,水利、村道、桥梁多年失修,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难于解决,造成群众行路难、入学难、增收难、发展难,党的服务宗旨很难体现出来,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4、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村级组织由于没有经济收入,无力为群众办一些好事实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自然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影响了人心向背,动摇了党在农村的政权基础。
三、建议
保障村级组织正常、有序运转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三农”政策的正确措施;是维护
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认为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对村级转移支付力度
加大转移支付资金的投入。目前的转移支付只能维持村组干部的基本工资及日常的办公支出,这种状态不改变,村级很难走出困境。重点加大支农项目,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减轻村级方面的经济负担。
(1)适当提高村干部工资水平,稳定农村干部队伍,这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财务下移,减轻村级组织的事务。发展农村交通,需要由公共财政支持。
(2)要尽快建立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机制,规范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兴办农村公益事业村级组织应严格遵循“量力而行,事前预算、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原则,在村级组织筹劳筹资的基础上,通过财政奖补资金积极探索,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引导,筹补结合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
(3)把村级管理纳入部门预算的管理范畴,即根据各村实情,核实自有收入,预算全年支出,不足部分由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全额预算。开足前门,政策倾斜,政府扶持。
2、适当出台村有关自筹资金的政策
为了加大村级公益事业的投入,上级还应出台一系列的筹资办法(如一事一议、以资代劳),要将筹资额上农民负担监督卡,便于农民履行义务,只有这样,村级公益事业投入资金紧缺与村级经济基础薄弱的矛盾才能逐年解决,真正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3、回收债权化解村级债务
切实解决化债无门的问题。化解村级债务已成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及农民关注的一个焦点、难点问题。旧债未了,又增新债,化债途径越来越少,要寻求新的化债途径,即首先让农民增收致富,其次是清收历欠为主化解债务,再次出台相应的政策,逐年化解,让债权人看到希望,逐步缓解因债务矛盾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落实相关政策,推进化解村级债务工作。解冻历欠清收,盘活村集体资金落实“普九”、“办电”等债务解决政策,减少村级债务,稳妥处理农业税尾欠,允许农户“以税(费)抵债”,抵冲村级债务。加强村级组织的财务管理,建立财务分项决算制度,做到预算就是决算,确保当年收支平衡。严禁举债搞建设,遏制新增债务,保证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