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对村官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对“村官”的监督和管理
(调研人:潘锐、张步乾)
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民主和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政府从微观管理逐渐转向宏观调控,将部分职能下放。在这种放权的形势下,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地位、职责范围等也更为重要。村委会属于基层群众自治形组织,由此被我们称为“村官”的村委会干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官,但是“村官”的权力却不容小视。当这种权力滥用时,将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屡屡接到农民举报村干部贪污案件,令人吃惊。可以说,“村官”腐败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内伤”,严重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尤其在偏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加强“村官”的监督和管理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性问题。因此,积极对“村官”监督管理模式的思考,构建科学有效符合当前形势发展需要的“村官”监督管理机制,对于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村官”腐败的特点及其犯罪根源
据统计,近几年来,我乡共收到群众举报村干部腐败违纪9例,经核实查处5例。从查处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农村“村官”腐败现象已经相当严重,长期大肆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大吃大喝,损害了村民的利益,败坏了党风民风,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在和田少数民族聚集区,农村经济相对落后,腐败多发生在截留扶贫物资、侵吞国家下拨款物等方面。
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产生有着复杂的根源,具体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村干部自身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不讲原则,不顾大局,这是造成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个人内在因素。
二是财务管理混乱、会计核算不规范是村干部职务犯罪的重要根源。当前个别村委会现金管理混乱,财会人员配备不齐全、没标准,帐簿设臵、帐务处理不规范,没有建立并实施整套的财务收支审批和经办制度。
三是村干部的权力过大,缺乏监督。由于村级组织相对独立,村党支部书记和会计等个别人集领导决策和资金支配权于一身,大小事情自己说了算,村组内部不敢监督,上级部门无法监督。如尤木拉克库勒村原支部书记与水会计共同贪污案,全是村支书阿布拉提一个人说了算,村财务成了糊涂帐。
四是村民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尚不成熟。在目前农村民主选举中,家族势力的影响、拉票、贿选等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时,村民大会作为农村的最高决策机构往往也被村党支部或村委会所取代,管理权被一小部分人控制,村内各项制度也是有名无实,村务公开流于形式,村民根本没有审查事项、发表意见、行使监督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村民民主监督意识也很薄弱,不能形成有效监督。
五是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指导不到位。乡镇政府负有指导、监督村委会工作的职责,但在实践中,乡镇领导往往重使用、轻管理,疏于对村干部的指导和监督,对村干部中违法违纪的问题,处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六是司法机关对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查办难度较大。由于农村帐务混乱,办案费时费力,证据难以固定,调查的多,成案的少,能否起诉的风险较高。实践中,农村村干部职务犯罪的资金性质难以界定,案件定性不好把握,管辖不明确,这些立法的缺陷导致打击不力。
二、构建科学有效符合当前形势发展需要的“村官”监管机制
“良医治未病”,毫无疑问,从源头上防治“村官”腐败问题最为有效。我们应及时将防治“村官”腐败工作的中心从“惩治腐败”转移到“预防腐败”上来,做到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其中关键在于,需要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符合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村官”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村干部的队伍建设。首先,把好选举关,抓好民主选举制度的落实,真正做到选好人,用好人。其次,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包括文化素质的教育、权力观的教育和法治教育。第三,加强对村干部的任用和管理,改革和完善基层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提高村干部的素质。
二是切实加强村民民主自治制度建设,保障村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要真正发挥村民大会最高决策的权力,实现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议事日程、程序、内容固定化;要明确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大会、村民小组以及村民个人的职责范围,实行决策、执行、监督分离,加强监督制约;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全面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及时、准确、完整地向群众公布。乡镇政府要帮助各村成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三是建立健全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是要由村民大会决定聘用有相关资格的财务人员,对没有资格的财务人员,应由财政部门组织进行培训,实现财务人员的专业化和专职化;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本人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财务人员;有条件的乡镇,严格执行“村财乡管”模式,各村的财务人员由乡镇政府统一聘任,工资由乡镇政府发放,避免村财务人员唯村委会是从、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二是要实行帐、钱、物分开管理,资金收支必须有原始合法凭证,手续要齐备;党支部书记、治保主任、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共同对村开支项目进行审核和签署,防止“一支笔”随意审批收支和报帐。三是要规范财务管理,统一帐册、统一科目、统一帐簿、单据、记帐凭证和报表,设立现金日记帐、总分类帐和明细帐。严格财务管理,实行“三重一大”
和“三不直接”制度,确定审批额度,数额较大的由集体讨论决定,严把费用审批报销关,杜绝白条报帐、少支多报等不正常现象发生。四是要加强现金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严禁设立小金库,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防止资产流失。对把关不严造成资金流失、浪费的行为,要从严追究当事人责任。
四是加强上级党政机关对村委会工作的指导监督。乡镇党政机关应加强指导和监督,积极引导村委会依法开展自治活动,加强对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及民主理财小组的工作指导。通过对村干部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评议考核制、离任审计制,使他们能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注意通过村务公开、检查、审计等形式,加强对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对村党支部及村委会成员拒不公开村务的,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应加强监督,对基层组织成员涉嫌违法违纪的,纪检监察部门要坚决予以查处。县、乡两级农村农经部门,要切实组织好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工作,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公布。村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时必须审计,在审计中查出侵占集体资产和资金、多吃多占的,要责令其如数退赔;涉及村干部违法违纪的,需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是加大对“村官”职务犯罪的惩治和预防力度。首先要加强公安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协调配合,解决查处“村官”职务犯罪管辖权的冲突和司法缺位问题,有效形成合力。其次是司法机关对农村职务犯罪要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结合办案提出建议,帮助有关单位完善管理制度,健全防范机制;及时以案说法,震慑犯罪。第三各级党政及纪检部门要把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重心逐步向农村延伸,加大对“村官”腐败的打击力度。第四是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始终把维护农村稳定作为查办案件的出发点。对于群众反映强烈、民愤极大的,坚决予以查处;对于一些犯罪情节不严重,涉案金额不大的案件,敦促其投案自首,交当地党委政府处理。
六是提倡和谐观念,倾注人文关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理念,各级党委、政府应该设身处地地关爱“村官”,要把胡锦涛总书记
提出的“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的要求落到实处。要注意提高村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他们创造一些学习和培训的条件。要结合实际,采用“县乡(镇)财政分担,村委会资助,个人按规定比例缴费”的办法,为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解决“村官”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倚。在工资发放上,按时足额发放村干部工资,全面实行“基础工资+考核工资+绩效工资”工资制,提高绩效工资在村干部工资结构中所占份额,同时对年纯收入达到一定数额以上的村,实行村干部报酬工薪制。在经济激励的同时,针对村干部长期以来有职无编的状况,推出“政治上给予出路”的举措,采取组织考核和公开选拔的方式,将工作年限较长、综合素质较高、工作成绩优异的村级主要干部进入乡镇机关,甚至县直部门,疏通村干部转变“身份”的渠道。同时,通过积极推荐,使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当选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中共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纪委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
纪检监察
调
研
报
告
2011年7月
第二篇:加强对“村官”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对“村官”的监督和管理
一、问题提出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 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抉择,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这一战略决策既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广阔的大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又有利于大学生村官磨练意志、锤炼品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从而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而要贯彻好、落实好这一决策,走出一条科学化管理、人性化关怀的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的新路子,在认真分析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监督和管理。
在大学生村官组织管理方面,有些地方虽然出台了管理考核办法,但服务管理和考核机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大学生村官的归属性问题依然处于有定性无深入的状态。因为缺乏有效的后续管理、考核培养,导致个别大学生村官长期不在基层,不熟悉当地的情况,长久不能进入工作角色。大学生村官资源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起来,造成相当一部分村官感到除了日常性工作之外,无工作可做,感到前途茫然。政府如果不能很好地制定大学生村官今后的归属性问题,势必导致大量工作满三年的大学生走向其他社会岗位。因此,设计好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落实对大学生村官长期扎根农村尤为重要。
二、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008 年,中央作出连续5年共选聘20万名大学生村官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大力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这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拓宽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来源都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还面临一些难题亟待破解。
蒲江县朝阳湖镇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人才、土地、资源比较缺乏,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做好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南岭的客观条件,我们探索总结出了“三建一带一规范”的管理模式,即:建立一个生活平台、建立一个学习的平台、建立一个工作平台,每位班子成员帮带一名大学生村官,规范健全一套管理制度。
三、走出大学生村官管理困境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村官是中央“长期性”、“战略性”举措。中央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2009年在全国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上指出,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当前, 大学生村官管理面临的困境带有普遍性,既要积极应对,也要对症下药, 综合施治。从根本上看,走出大学生村官管理困境, 关键是要把中央“长期战略”上升到全社会的“战略高度”。一方面, 要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动员党政部门、高校、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 形成管理合力。另一方面,要创新管理技术, 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能力,激发队伍活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的目标,着力在激发管理主体动力、提高大学生村官能力、激发队伍活力、优化环境上狠下功夫,促使大学生村官工作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一)要健全管理责任机制, 在激发管理主体的内在动力上下功夫。大学生村官管理成效,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主体的积极作为。因此,要健全管理责任制和绩效考评机制,把大学生村官管理由“软任务”变为“硬指标 ”, 使这项工作由靠管理主体的自觉行动变为靠制度性措施来推动。一是要建立完善分级分层、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市指导、县负责、乡镇为主、村协助”的责制,形成联动联管的工作机制。省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宏观管理;市级管理部门侧重综合协调、指导督查;县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落实教育培养规划、方案, 加强考核管理;乡镇主要承担教育培养责任;村级负责具体培养。进一步细化县区委组织部长“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组织委员“具体责任人 ”的相关职责要求,并作为考核依据。要加强对各级管理者尤其是具体管理者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二是要建立考核机制, 把大学生村官管理与政绩考核相挂钩。要把大学生村官管理纳入县级以下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目标考核, 细化考核指标, 逐步加大考核权重。要注意考察了解帮扶人员工作情况, 将其作为评先评优的内容。要建立健全
相应的激励机制, 做到专项资金划拨、评选表彰名额分配向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先进地区倾斜。三是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大学生村官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党政合力、社会参与。一方面,要利用好“体制内”力量。坚持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吸收地方高校、相关经济部门作为成员单位, 赋予其联系帮扶、创业扶持等责任, 使大学生村官管理与党政后备人才培养、创业富民工程等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编制范围内, 可设立大学生村官管理专门机构。另一方面, 要挖掘“体制外” 的社会力量。比如,动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探索企业与大学生村官挂钩帮扶机制;鼓励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各类社会组织,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联谊会、志愿者组织;鼓励有条件的社会中介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大学生村官工作。
(二)要健全科学合理的选拔培养机制, 在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实践能力上下功夫。优秀大学生村官的基础在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大学生。从源头上说,应当结合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育机制,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工作,选择部分高校开设村官课程,在村(社区)建立实习基地,以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实用人才,使优秀毕业生“下得去”。当前,要遵循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规律,健全选拔培养机制,缩短从学校到社会的成长期,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履职能力。一是要完善科学选聘机制, 促进人岗相适。针对大学生村官选拔中仍然存在“高分低能 ”、“人岗不适”的弊端, 一要科学设置条件, 解决“选什么人”的问题。开展专业需求调查, 尽量以农学、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法学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为主。同等条件下, 应向具有党员身份的、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专业适宜农村发展的、本地生源倾斜。二要科学设置选聘程序, 解决“怎么选人”的问题。坚持和完善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选拔方式, 提高面试科学化水平。考试以笔试、面试为主, 成绩可按照5: 5 合成, 也可增加“进村蹲点调研”环节, 加强实践能力的考核。加强和改进考察工作, 采取面谈、到毕业院校溯源考察等方式, 把有志向、有奉献精神的大学生选拔出来。二是要推行递进培养模式, 提高履职能力。一要科学设岗定责。针对“特岗”身份定位较模糊的问题, 采取个人申报、村级审核、镇级审定方法进行设岗定责,按照“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确定大学生村官任务,这样既可增强培养的针对性,也为考核提供依
据。二要创新培养模式。任职初始阶段着重抓好适应性培养,履职阶段着重抓好提高性培养。可实行“三步”培养法,即: 1.整理档案资料,熟悉村情;2.下村组见习,参与中心工作;3.逐步交担压担,参与村级决策,相对独立处理村务。建立大学生村官培养档案,确定个性化培养方向,一般每年报县级管理部门备案。三要突出实践锻炼。要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以思想品德、作风教育、基层工作实务等为重点, 把组织需要、岗位需求、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注重案例式、体验式培训,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县级管理部门要制定具体的实践锻炼意见,明确实践锻炼的形式、期限、目标和要求,有计划地选派大学生村官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三是要完善科学考核机制, 推动干事创业。考核是“指挥棒”。由于大学生村官既非乡镇公务员, 也与在职村干部不同, 为此, 要探索立体现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 提高大学生村官考核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一要科学设定指标, 解决“考什么”的问题。应以设岗定责目标、村级组织建设、创业富民、基层干群满意度为主要指标, 合理设置指标权重, 以考核引导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二要改进考核方式, 解决“怎么考”的问题。按照知情度、关联度等原则, 注意听取直接管理人员、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坚持平时考核与考核相结合, 采取定期述职察其言、个别访谈汇民意、实地走访观其效等方式, 增强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三要注重结果运用, 解决“为何考”的问题。考核结果作为教育培养、激励奖惩的重要依据,对优秀大学生村官给予物质奖励, 在提拔任职、定向招考、评选表彰、发展党员上予以倾斜, 优先列为镇、村领导班子后备人才;对考核不称职的, 也要批评教育、适度惩戒、加强跟踪培养。
(三)要强化激励约束,在激发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活力上下功夫。大学生村官虽然思维活跃、可塑性强的优势,但也有抗挫折能力差、娇气较重等不足。因此,在坚持“适当的待遇留人”的同时, 还要更加注重关爱激励等“软”手段在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一是要加强待遇保障,注重物质激励。从芜湖市情况看,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均比照乡镇新录用公务员的标准,保障性较好。下一步,要按照岗位职业化、报酬工薪化、养老保险制度化的方向, 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绩效与工资待遇相挂钩的激励机制,出台续聘大学生村官工资、补贴浮动的办法。有条件的地方,还可比照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标准,建立大学生村官住房公积
金缴存制度。二是要加强人文关怀,强化精神激励。这是增强大学生村官归属感的必须要求。要坚持和完善定期走访慰问和谈心制度,帮助大学生村官解思想疙瘩、除后顾之忧;开设热线电话、建立QQ 群,定期举办大学生村官论坛、联谊会等活动,安排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基层干部与其“结对子”,加强情感沟通和思想引导。要建立心理关怀机制,聘请心理健康顾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化解大学生村官因恋爱、生活等产生的心理问题。三是要建立约束机制, 重视负向激励。目前聘用合同对大学生村官还只是“软约束”,一方面,各级管理部门花费很大成本选拔的大学生村官,有的轻易就“跑槽”;而另一方面,少数不胜任岗位的大学生村官,却很难退出。对此,一要规定最低服务年限,一般服务期至少两年, 防止大学生村官随意解除合同。二要建立正常退出机制, 制定不胜任岗位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办法,明确不胜任岗位的情形、处置办法。对于考核不称职、群众满意度低、工作能力差、工作作风不实的,经组织考察确认后予以解聘。
(四)要优化管理环境,在营造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上下功夫。消除大学生村官管理环境的障碍,必须加大舆论引导的效度,加大政策制度创新的力度,形成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一是要加强教育宣传,着力优化舆论环境。一要抓主体教育。采取多种方多种方式,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真正重视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二要抓政策宣传。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大学生村官相关政策, 使全社会真正理解、自觉支持大学生村官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要抓典型教育。各级管理部门要及时总结和宣传能吃苦、讲奉献、有作为的大学生村官典型和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典型, 增加社会认可度。二是要加强制度创新, 形成整体有序流动的政策环境。期满后有序流动是大学生村官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 要给大学生村官出路,但不能包出路, 必须体现竞争择优,打通多向流动的“出口”。一要建立扶持机制,“自主创业”一批。创业富民,既为流得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有效避免大学生村官期满“挤官桥”的现象。因此,各级管理部门要把大力扶持自主创业作为工作重点,坚持适当政策倾斜和市场机制的办法,探索建立集项目筛选、技术指导、资金帮扶、政策激励于一体的创业帮扶机制。相关部门要筛选一批符合产业发展、适合农村创业的项目,组建以成功企业家和政府部门领导、专家为主体的导师团, 在注册资金、土地租
赁、税费减免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对县、镇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建设予以政策倾斜, 探索实行“大户+ 基地+ 大学生村官”、“龙头企业+ 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 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等形式, 积极畅通大学生村官融资“绿色渠道”, 鼓励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二要制定鼓励政策,“定向招考”一批。各级党政机关要加大从大学生村官定向考录工作人员的力度,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多拿出指标,面向大学生村官招聘人员或招考研究生。要完善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选拔办法,增加考核权重,促使大学生村官干得好的出得来。三要突破政策瓶颈,“民主选任”一批。要制定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具体办法, 有计划地将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纳入村“两委”班子。建议在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时,允许大学生村官参与村委会工作。省级在制定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意见时, 也可探索村干部职数实行“X+ 1”(即大学生村官不占职数),鼓励优秀大学生村官留村任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留住人才。三是要健全基层干部培养选拔链, 拓展大学生村官成长空间。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面向基层干部尤其是优秀大学生村官考录公务员、选拔乡镇领导干部的长效机制, 形成人才到基层培养、干部在一线选拔的良性机制。进一步完善选调生制度,改为从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择优考录选调生,从而引导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一线锻炼成长。
第三篇:对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工作总结
XX乡对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工作总结
为不断提升到我乡任职大学生村官的再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潜能,切实加强全乡大学生村官服务群众的技术和水平,科学地评定大学生村官一年的工作实绩,我乡严格按照《中共OO省委办公厅 OO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OO省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和市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考核方案要求,认真开展2010年XX乡大学生村官考核工作,现将一年来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服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来到我乡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共有5人,分别安排在XX4个行政村工作,其中一村委会分派2人,一人任书记助理,一人任主任助理。
二、组织健全,成立大学生村官管理领导小组。
我乡成立以党委副书记王玉玲为组长,宣传干事、组织干事等为成员的大学生村官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生活进行指导、关心。
三、明确要求,加强监管,引导村官进行工作。
一、加强培训。自大学生村官来到XX,我乡首先对村 官们进行工作座谈,让他们了解各村的实际情况,培训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工作技能,沟通联系群众,强调在村里工作的注意事项。此外,还定期专门召开村官培训,解决各个村
官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为其提供解决思路、解决办法。
二、严格监管。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村官前期不熟悉村 务,在工作中显得随意性较大,根据乡政府的各项要求,对村官行为进行监督考核,严肃工作态度,保证工作质量。同时,在平常的会议学习及理论学习中,及时查看考核村官平时的考勤、学习和工作有关资料并登记在册。此外,对村官进行个别谈话,整合他们的思想,询问各村官分属的各村实际情况,强化他们的工作意识和认识水平。
三、引导村官进村入户进行工作。自大学生村官参加水 田乡工作后,领导小组成员在工作中就有意引导各个村官参加各项工作任务。在2009年的计生台账摸底,今年年初的村“两委”换届选举、11月份开展的人口普查和年底进行的XX产业培植等工作中,我乡都要求各村委会对村官分配、安排一定的工作任务,并安排专人对村官工作进行辅助,让各个村官能顺利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通过这些工作举措,使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比当初有很大提升。村官的加入也使得这些工作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各村委会的工作也显得非常集束、有条理。
四、关心支持,了解思想,服务村官。
我乡领导十分关心村官的日常生活情况,要求各村委会 为村官安排食宿,不让他们在物质上有短缺,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由于大学生村官刚走出校门,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处理上不是很得体,所以在工作中往往会受到村民的不
理解,造成他们工作情绪低落,影响工作进展。为此,我乡领导及村官管理小组成员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支持他们的工作思路,并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联系各村委会领导做好村官的服务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1、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各村都不同程度存在对村官的急于求成的思想。由于他们工作经验较少,处理很多问题不能得心应手,所以期望与实际相差较大,造成村官与村领导干部都不太满意。
2、村官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工作中积极向有经验的村干部学习,尽快掌握工作技能与方法。生活上,注重自身形象,树立良好的大学生村官形象。
3、个别村官思想负担较重。由于大学生村官不是正式的国家工作人员、收入不高,个别村官对今后找工作、考公务员等存在较大的思想负担。
总体来说大学生整体素质较高,但不排除还有个别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不尽如人意,工作中也比较有个性,不能很好的融入到村务工作中。
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改进管理办法,加强村官的自我管理。尝试以村官管理村官的方法来促进大学生村官自我约束意识的养成。
2、加强奖惩机制的完善。比如通过年终考核的办法,使这些大学生村官们工作起来更有干劲,并且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与价值。
3、多举办一些文体活动,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大学生村官的业余文化生活。
4、组织经验交流活动,比如乡内交流、乡外交流或者和其它乡镇结对子等等。
XX乡人民政府
第四篇:“村官”监督缺位遗患
山西农业·村委主任> 2007年第6期 > 文章
“村官”监督缺位遗患 作者:胡靖国
选举必须与监督、管理配套,才能将村民自治落到实处;千万不能“新农村建起来,村干部倒下去”
《瞭望》新闻周刊最近在山西离石、临县、交城、泽州等地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农村一些地方只有民主选举,缺少民主监督,更谈不上民主管理。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决策等监管措施流于形式,一些“村官”独断专行,我行我素,目无政策、法律。
受访的多位县乡干部认为,现在各地都在搞新农村建设,涉及的物力、财力很大,如果不能有效地监督这些“村官”,有可能“新农村建起来,村干部倒下去”,给农村发展留下隐患。
监管设置“空转”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村级自治组织“监督空白”,容易引起作风、腐败等问题。
据柳林县陈家湾乡党委书记姚俊明介绍,目前一些新当选的村委主要干部,基本上没有政策意识、法律法规意识,甚至不知道农村决策管理的一些基本常识和规矩,自行其是,盲目蛮干。
陈家湾乡高家垣村的村主任被选为村委会主任后,乡政府开会不参加,乡政府安排的工作不完成。人在柳林县城住,将村委会公章随身携带,村民有事需跑县城找他。对选举时投过他票的人,办事不讲原则,一律开绿灯;对未投他票的人,百般刁难,不给办事,群众意见很大,而乡政府对此无手段、无办法。
临县刘家会镇刘家会村的5名村委委员中无一名党员,村支书与村主任貌合神离,在一些问题上表面上是“两委”协商,但结果是村主任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村支部与群众有看法,却没办法。
离石区纪委副书记辛和平认为,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其成员也不属于乡镇(街道办)人民政府任命的人员,也就不在监察部门的监管之内。因此,非党员村干部的行为,除了触犯刑律外,对其轻微的违法违纪行为或者工作作风、工作态度方面的问题,目前尚无切实可行的法规依据来查办。对这部分村干部,除了批评教育外,缺乏有效监督,特别是纪律约束措施,出现了纪检机关无法监督,公安、检察机关又监督不了的“监督空档”。监督的缺失,使农村集体资金、土地承包、土地征用款和公益工程等方面,成了村干部违纪的高危区域。
由于监督的缺失,在许多地方村务公开、村财民管乡指导、财务集中核算、民主理财、民主决策等制度只是挂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临县纪委副书记曹春明说,最近他走访了临县青凉寺、雷家碛、兔坂、克虎等乡镇的15个村,所有的村都设有村民议事会、民主理财小组,有组织,有人员,有制度,但这些机构基本没有参与到村政决策、议事、监督中来,只是为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的空架子、虚位子。
据交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吕文平介绍,交城县有20%以上的农村没有认真执行财务定期公开制度,有的是有问才公开,没问不公开或部分公开;有的是上级监督一阵子,下面公开一下子,不监督不公开,群众反映强烈才公开,不反映不公开;有的村甚至搞假公开,没有问题的公开,有问题的不公开;还有的村公开的形式乱、内容杂,没有固定的公开场所和公开渠道,群众无法监督。
日常监督的缺失,使事前监督演变成事后惩处的怪圈,付出的代价是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现象,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近年来离石区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农村党员干部案件占案件总数的62%。离石区凤山街道办马茂庄、前王坡村新农村规划设计相当壮观,有的已建成,但除部分村民居住外,大部分对外出售,搞成了村干部的房地产开发。
中阳县宁乡镇段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马孝明认为,目前在新农村建设热情不减,又缺乏有效防范和监管的前提下,少数素质低下的村干部借此把新农村建设搞成自己的发财产业。这个问题如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就会形成“新农村建起来,村干部倒下去”。
“选上的干部不民主”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农村落实民主监督的主要矛盾是,一方面是农民民主意识越来越高,表达民主的愿望越来越强;另一方面是在机制、体制、制度上,未能建立起充分表达这一愿望的有效平台。
吕梁市纪委常委、监督室主任张黎平告诉记者,目前,农村有许多硬性任务需要完成,如计划生育、禽畜强制性防疫、退耕还林中禁游牧等,再加上级机关的一些随机工作,如秸秆还田、秋耕、公路整治等,都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或需要有效地组织农民。与这些硬指标、硬任务相比,一些乡镇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是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而且现有许多制度规定,也不能从实际出发,而是照搬照抄,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很少,更谈不上实施责任追究。特别在村干部的使用上,有的乡镇重使用轻管理,认为村干部只要能完成任务,不出事,就是好干部,往往对干部出现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惩治不严,监管不力,从而助长了“村官”们的“家长制”和“一言堂”。
由于村民代表大会及村民大会不能规范并适时召开,乡级人代会表达愿望的自由度不高,村民自治中制度不完善、机制不配套,再加上部分基层干部思想不民主、作风霸道等问题普遍存在,“选上的干部不民主”,使各种矛盾不断积聚,这就导致上访较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临县刘家会镇刘家会村村主任1990年~1997年任村支书期间,不依法照章办事,在村民宅基地审批中不是统筹考虑,按需分配,而是谁有钱批给谁,“家族兄弟”优先批。结果造成全村20余户村民无房,120余户非法修建,他自已还在村子里非法占地建加油站、办私立学校,村民怨声载道,上访不断,1997年他被开除党籍。2004年7月,其又当选为村主任。至今,这个村还有6户“老上访”户携妻带子奔波于县、市、省和北京。
周腊成是泽州县巴公二村村民,1984年~2001年在该村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期间,曾做过一些有益之事,但后来便逐步蜕变为横行乡里的“土霸王”,恶行累累。根据晋城市检察院调查,1994年~2001年5月间,周腊成利用职务之便,用其私有的3部汽车在巴公二村村办集体“春城煤矿”“春城二矿”拉煤,总计552万多元煤款转入周腊成个人账户,还指使“春城煤矿”矿长和会计采取瞒报收入、虚假申报的手段偷税1 410多万元。
更令巴公二村百姓难以容忍的是周腊成在任期间的种种恃强凌弱行为。据晋城市检察院指控,1986年~2001年十几年间,上到70多岁老人,下至10余岁孩童,从镇党委书记到普通村民,周腊成想打骂谁就打骂谁。针对“选上的干部不民主”这一现象,山西国祥律师事务所主任张亚锋认为,基层民主是一个制度体系,“选举”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必须有配套制度加以完善,否则容易出现问题。
一些乡镇干部认为,现阶段村级自治是必然潮流,但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一是对村委会组成人员的资格没有必要的条件限制,导致一些劣迹斑斑的人通过家族势力或非法手段被选上;二是村民对一些被选上的人,虽然在工作中发现有问题,但由于涉及到宗族、宗派势力,一般很难启动罢免程序;三是乡镇对非党员“村官”无管理手段及其他约束措施。
管住“村官”的“钱”与“权”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现在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是干部的廉洁问题,难点是对干部的监督问题。一些村干部出问题,主要是没有正确处理好“钱”与“权”。针对此,一些县乡基层干部建议:“六项制度”加强群众对“村官”的监督,有效疏通民意的不畅。对重大问题、重大事项、重大支出实行会议审定、联合签字、民主评议“旧三项制度”,是一项系统的民主监督制度;干部职务消费公示、财务报销公开、公务接待限额的“新三项制度”,是系统的公开制度。实践证明,在现阶段农村民主政治机制还未健全的情况下,“六项制度”是满足群众民主诉求的一项较为管用的制度。凡是能够认真执行“六项制度”的地方,开支就能减下来,民心就能顺起来,信访就能降下来,干群关系就会好起来。为此,这六项制度应以地方法规形式固定下来。
强化乡镇对“村官”的监督。一方面突出监督重点,加强对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土地发包承包、土地征用款和公益工程的招标等方面的监督。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必须建立完善一套保障农村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与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相配套的民主集中制度、重大事项决策民主听证制度、干群对话会制度、述职评廉制度、村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以规范和加强对村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彻底解决在个别村中存在的“支部大会由书记说了算,村民委员会由村主任说了算”的问题。
制定严格的民主决策程序,在程序上加强监督。文水县纪委副书记李志英建议,对农村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应作出严格的规定,即: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决议公示;结果公示。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以村民代表制度为基础,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让群众共同议、共同定、共同干、共同管。
通过落实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在程序上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监督。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村民民主理财制度,完善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切实加强对村集体财务活动的监督。对农村财务进行定期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向村民公布,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查处。要通过设立党员廉政建设意见举报箱、聘请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设立党风廉政监督岗等途径,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吕梁市纪委常委、监督室主任张黎平认为,新农村建设必须系统研究现代化条件下农村的发展方向设计,传统民族文化统治下的民族心理,农村的宗族势力、宗派势力、土地问题等深层次和敏感性的问题。这有待于上级特别是中央统一组织、深入研究。
第五篇:村官管理
分界镇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的主要做法
自2009年考选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以来,镇党委、各科室都十分关心关注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情况。镇组织科作为主管部门,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使用、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为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发挥作用创造了良好环境。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不怕吃苦,务实肯干,深受镇党委、村里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一、具体做法
1、注重培养,确保“上好岗”。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全镇干部培训规划,重点加强农村政策法规、创业技能和农村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二是搭建交流平台。以镇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大学生村官讲坛”活动,让他们谈经历、谈体会,相互学习借鉴。三是结对帮带提升。建立“4+1”帮扶机制,即每名大学生村官分别确定一名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成员为培养责任人,一个镇部门领导为结对帮扶人,一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为管理监护人,一名农村乡土人才为帮带联系人,共同帮带。
2、规范管理,确保“管得实”。市委组织部制订下发了《选聘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明确市镇村三级管理责任,形成分级管理、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推行年初一个计划、每天一篇日志、每月一次工作例会、每季度一篇工作总结“四个一”管理模式,全面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成长进步情况。
3、关心关爱,确保“待得住”。一是思想上注重引导。镇组织科经常下村,通过开展交心谈心活动等形式,坚定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就业、创业的信心。二是生活上用心照顾。为每名大学生村官安排了1处居住场所、1套日常生活用品、1套办公用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三是待遇上认真落实。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补贴标准参照所在乡镇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同等人员的工资待遇。同时按照有关规定,为其办理有关社会保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4、发挥作用,确保“干得好”。一是推行“1+ X”模式,实行一职多岗。“1”即明确所在村职务。目前,9名党员大学生村官明确了村支部副书记和主任助理职务。“X”即要求每名大学生村官根据自身专业和特长,承担1—2项村级具体事务,最大限度地为其施展才能提供平台。二是挂职锻炼,才尽所能。要求大学生村官在不脱离所在村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其专业特长和个人爱好,安排到镇部门、项目区等进行挂职锻炼。三是鼓励创业,助推“两个增收”。实施了“村官创业行动”,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
5、严格考核,确保“流得动”。一是实行三级联动考评。由市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三级各负其责,构建以“平时日志管理—季度督查通报—半年述职—考核”为主要内容的考评链。二是建立定期述职评议制度。述职评议与所在村干部述职一并进行,每半年一次,接受党员和村民代表的评议和监督。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不够稳定。调研发现,一些大学生选择当村官,只是当作就业的缓冲地带,他们看重考研、考公务员的优惠政策,缺乏扎根农村的思想,不能沉下心来工作。这一问题在09年大学生村官中较为普遍。
2、作风上不够扎实。大学生村官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小事不愿做、大事不会做”的通病。有的村官认为自己是一名大学生,难以放下架子和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想问题、办事情比较单纯、片面,浮而不深,依赖心理强,承受心理弱。
3、能力上有待提高。部分村官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能很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4、存在“两头热、两头冷”现象。当前一些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没有找到工作上的结合点。在村官未到之前,双方的热情都非常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村官由于情况不熟,经验不足,在化解复杂矛盾和问题时,因达不到预期效果,容易心灰意冷。村干部也对村官期望日渐“降温”,大多认为他们待不住,到村任职只是镀金。
5、对期满后的出路有所顾虑。今年5月份对我镇的大学生村官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三年以后有何打算”时,有两名的村官选择续签做村官,六名的村官选择考公务员或考研,仅有一名村官选择进入人才市场自由择业。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生村官对重新择业态度消极,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三、几点建议
一要加强教育培训,做到按需施教。建议将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农村支部书记培训计划,根据需要与条件,分出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培训,提高他们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要搭建交流平台,创新管理方式。要组织有关活动,加强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交流,使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可以成立大学生村官联谊会,通过QQ群、简报等信息沟通形式,及时掌握他们的工作和思想状况,帮助化解各类实际困难。
三要加大创业扶持,促进创业成才。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发挥作用。广泛整合各类资源,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农村实用技术指导。建议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并与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建立政府与大学生村官共同担保体系,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大学生村官创业,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
四要多岗位锻炼,拓宽成长路径。要对大学生村官实行压担子制度,要求他们不仅完成村上重点工作,还要根据所学专业,结合所从事的党员管理、远程教育、计划生育、民事调解等,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进行锻炼。建立“一岗双职”轮岗挂职制度,让他们到乡镇部门多岗位锻炼,既成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又成为乡镇部门的骨干力量。
五要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管理考核。要注重完善大学生村官管理和考核制度,将他们的自身信息、工作业绩、成长业绩和考核结果等有关情况录入干部管理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并将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档案,并与工资挂钩。要制定科学的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让不适合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及早、合理退出。同时,要参照公务员考核制度,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科学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与三年后的调整使用挂钩,努力解决“一考定终身”的问题,使他们工作有劲头、事业有干头、前程有奔头。
六要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出路问题。要积极探索制定《大学生村官选任管理办法》,研究出台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乡镇站所负责人的办法和途径。建议从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中招考乡镇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解决优秀村官的编制问题。优先推荐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让他们踏踏实实的在基层一线服务农民群众、服务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