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腐败成因和因素(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5:1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共部门腐败成因和因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共部门腐败成因和因素》。

第一篇:公共部门腐败成因和因素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转型和变革也不断提速,在新形势下,公共权力腐败现象也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公共权力腐败有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原因,我们需要从监督机制、法律制度建设、思想道德引导等方面完善公共权力腐败的预防体系。

关键词:公共权力;腐败;原因;对策

公共权力腐败是危害民主法治建设、破坏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颗毒瘤,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并始终严厉打击腐败现象,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公共权力腐败也对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深入研究公共权力腐败的成因及治理对策,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权力腐败的概念和现状

(一)公共权力腐败的概念界定

所谓“公共权力”,是指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根据特定的社会共同体的公共意志所形成的、由政府官员和相关公共部门掌握并行使的公共权威力量。公共权力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在我国,公共权力腐败主要包括党政机关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内公职人员的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公共权力腐败现象的突出特点是权力的运行突破了应有的规范,权力运用的目的和结果违背了其公益性本质。

(二)公共权力腐败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治理公共权力腐败现象的形势十分严峻,公共权力腐败在部分领域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

一是公共权力腐败所侵蚀的领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腐败现象不仅长期存在于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重要部门,而且涉及面越来越广,公共权力腐败逐渐在、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蔓延。

二是个别地区的公共权力腐败存在群体化倾向,有不少腐败案件是规模较大的团伙性活动,腐败“窝案”日益增多。比如2001年厦门远华走私案件涉案人员达600多人。在始于2008年的重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共涉及159名官员,其中有56人被认定为黑恶势力“保护伞”,其中有很多腐败分子与黑恶势力相互勾结,利用职权收受黑恶分子贿赂,形成了群体性的违法犯罪团伙。[3][2][1]

二、公共权力腐败的成因

造成公共权力腐败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思想方面的主观原因,而且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腐败现象的产生。

(一)公共权力腐败的经济原因

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为公共权力腐败提供了可乘之机,成为诱发腐败的客观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在新旧经济体制并存的形势下,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导致很多掌权者既是经济活动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又是经济活动的仲裁者和参与者,这种角色混同的情况造成权力运作的不规范、不透明,引发了大量的贪污腐败行为。

(二)公共权力腐败的政治原因

公共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健全是公共权力腐败现象的主要政治原因。正如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多说:“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目前我国的公共权力腐败现象主要是由监督不力所导致。一方面,目前的权力监督体系缺乏统一性,监督机构分散存在于各个领域,分

为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法律监督和行政监督等,这种条块状的模式容易导致监督局面的混乱,严重制约了监督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我国的公共权力监督机制还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监督机构既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又受同级党委和行政机关领导,监督主体在人、财、物等方面均依附于所要监督的对象,这就必然导致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公共权力脱离了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发生腐败现象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三)公共权力腐败的思想原因

前文所述的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是公共权力腐败的客观方面的因素,而公共权力腐败还有着思想方面的诱发因素。导致公共权力腐败的思想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特权思想和官本位观念带来的负面影响,使部分当权者不能正确认识公共权力的公益性质,偏离了“权为民所用”的根本要求,产生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二是一些公职人员受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落后思想的腐蚀,在行使权力时抵制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三、防治公共权力腐败的对策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公共权力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导致腐败的原因复杂多样,这就给预防和治理公共权力腐败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要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理公共权力腐败现象。

(一)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加快完善纪委监督体制。要进一步加强纪委垂直领导的力度,不断完善党内监督机构派驻制。要通过立法赋予监督机构相应的执法权力,对党内监督的权限、监督的程序等进行明确的规定。

二是要加强人大监督的有效性。长期以来,人大监督的实际效果并没有充分实现,主要原因是监督机制缺乏明确的程序规范,导致人大监督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要进一步健全人大监督工作程序制度,通过立法来完善各项人大监督机制的程序规范,确保各级人大规范、高效地对公共权力的运行实施监督。

(二)完善防治腐败的法律制度

预防和治理公共权力腐败的根本举措在于加强法治,做到有法可依、以法制权。

首先要建立健全财产申报制度及其相配套措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国家廉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遏制公共权力腐败的重要制度保障。2010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其中包括了领导干部的财产申报制度,把“收入、房产、投资等事项”作为应当申报的财产内容。这些规定与以前的财产申报制度相比进步了很多,但是并非尽善尽美,该规定的适用对象为副处级以上干部,因此其规制的范围仍很有限,对于公职人员财产状况的监督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促进公共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合理化。要通过立法桂规范行使公共权力的步骤、方式,加强公共权力的公开和透明程度,避免权力行使的随意化和过度的自由裁量。

(三)完善民主政治,规范权力运行

一是要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公共权力,进一步优化权力结构。公共权力的分配既要有必要的集中,又要有适当的分权,形成合理的权力布局和相互制衡机制。要妥善处理好公共权力和公民私权利之间的关系,对公共权力进行必要的限制,对公民权利要不断地扩大。

二是要不断增强政务公开的力度,提高公共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2008年5月1日实施,这一法规成为公众监督政府权力运行的重要法律依据,但我们不能仅满足于法规的制定,关键在于实际实施效果和具体执行情况,这还有[4]

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为了有效地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应当从行政机关扩大到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及其他公共权力机构。

(四)加强对公共权力的道德制约

公共权力腐败的内因在于掌权者的道德和思想,因此,预防和治理公共权力腐败要内外结合,加强对当权者的道德教育引导。一方面要加大对各类公职人员的教育和引导力度,大力倡导并积极推行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赋予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更多的言论自由和批评权利,合理地引导社会舆论的反腐倡廉功能。

总之,对于公共权力腐败问题要深入分析产生腐败的原因,从政治体制改革、法律制度完善和思想道德引导等方面预防和治理公共权力腐败,做到标本兼治,扎实有效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参考文献:

公共权力腐败的成因造成公共权力腐败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思想方面的主观原因,而且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腐败现象的产生。

(一)公共权力腐败的经济原因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为公共权力腐败提供了可乘之机,成为诱发腐败的客观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在新旧经济体制并存的形势下,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导致很多掌权者既是经济活动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又是经济活动的仲裁者和参与者,这种角色混同的情况造成权力运作的不规范、不透明,引发了大量的贪污腐败行为。(二)公共权力腐败的政治原因公共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健全是公共权力腐败现象的主要政治原因。正如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多说:“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目前我国的公共权力腐败现象主要是由监督不力所导致。一方面,目前的权力监督体系缺乏统一性,监督机构分散存在于各个领域,分为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法律监督和行政监督等,这种条块状的模式容易导致监督局面的混乱,严重制约了监督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我国的公共权力监督机制还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监督机构既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又受同级党委和行政机关领导,监督主体在人、财、物等方面均依附于所要监督的对象,这就必然导致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公共权力脱离了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发生腐败现象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三)公共权力腐败的思想原因前文所述的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是公共权力腐败的客观方面的因素,而公共权力腐败还有着思想方面的诱发因素。导致公共权力腐败的思想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特权思想和官本位观念带来的负面影响,使部分当权者不能正确认识公共权力的公益性质,偏离了“权为民所用”的根本要求,产生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二是一些公职人员受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落后思想的腐蚀,在行使权力时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第二篇:“消极腐败”成因剖析

认识不清和重视不够是造成“消极腐败”蔓延的主观原因。不少人认为只有贪污受贿才属于腐败行为,而“吃点、喝点、玩点、用点”根本算不上什么腐败。

尽管“消极腐败”表述已经使用多年,但内涵和外延到底是什么并没有一致的看法。美国专家海德海墨根据人们对于腐败行为的容忍程度,曾把腐败区分为“黑色腐败”(受社会普遍谴责的腐败行为,希望在原则的基础上对之予以惩罚)、“白色腐败”(社会上大多数人不认为应当受到惩罚的腐败行为)和“灰色腐败”(具有广泛争议的腐败行为)三种类型。所谓的腐败只有黑色腐败和界于黑色与白色之间的灰色腐败。在本文中,我们所区分的“积极腐败”和“消极腐败”分别与海德海墨所区分的“黑色腐败”和“灰色腐败”相对应。

“消极腐败”产生的根源

首先,认识不清和重视不够是造成“消极腐败”蔓延的主观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在有关“什么是腐败”的问题上都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分岐。不少人认为只有贪污受贿才属于腐败行为,而“吃点、喝点、玩点、用点”根本算不上什么腐败。

其次,现行有关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弊端、漏洞是造成“消极腐败”蔓延的客观原因。在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上,由于存在着预算内和预算外的划分,预算外资金基本上是监督失控的,加之财政支出基本上都是由“一支笔”来决定,这就很容易导致资金使用上的“软约束”。在财政收入体制上,由于存在着普遍的创收制度,单位创收又和单位的预算挂钩,从而将权力与利益牢固地捆绑在一起,客观上刺激了各单位扩大创收的冲动,大部分创收甚至直接进入到预算外,这就为滋生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第三,决策体制上的弊端也是造成“消极腐败”蔓延的根本原因之一。一些“消极腐败”的产生与盛行,与现行权力过分集中的领导决策体制直接相关。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权力过分集中的领导体制是目前我们所特有的官僚主义的一个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的决策体制不仅为个人专断决策打开方便之门,而且不可能得到真正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第四,政策执行不力是造成“消极腐败”蔓延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就“消极腐败”现象已制定出大量的规章制度,但是由于执行不力,导致这些规章制度在反腐败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就拿公款吃喝来说,我们相继出台了多个文件,对接待的档次、金额、陪同人数,甚至是菜的分量都进行了规定,但结果却是“几十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此外,在公款配车、公款旅游、公款出国、公务招待、办公用房也都有相应的规定,但往往得不到有效执行,甚至形同虚设。

如何从根本上治理“消极腐败”

统一认识,高度重视。各级党政机关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有关精神,真正提高对于“消极腐败”现象严重危害的认识,提高反对和治理“消极腐败”现象的自觉性。

进一步深化相关体制改革,这是治理“消极腐败”的治本之策。特别是财政预算体制改革、财政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对于治理多种挥霍浪费型的消极腐败现象会起到釜底抽薪、立竿见影的功效。首先,必须深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统一预算内和预算外,实行“一本账”,使全部预算都要纳入到人大监督范围。其次,必须改革财政收入分配体制,逐步废除行政性收费项目。对于保留的行政收费项目要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废除收费和预算之间的挂钩,彻底切断部门权力和部门利益之间的联系。

深化决策体制改革,克服权力过分集中。在决策体制改革方面,党的十七大已经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近期来看,就是要“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 “票决制”普遍化将有效分解权力,是克服权力过分集中的有效对策。

落实关键政务信息公开,真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过去一些年里,政务公开一直在推行,十六大以来,党务公开也提上日程,但公开一直得不到有效保障,特别是关键政务信息保密成了公开的最大难点。要有效防治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一个关键的对策就是对决策信息,财政预算信息,特别是“三公消费”等信息,领导干部个人必要的生活细节信息进行公开。同时,要通过立法保障媒体对于公共权力运行的监督权。

建规立制,严格执法,提高对于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打击力度。尽管在过去若干年里,党政机关已经制定了为数不少的查处消极腐败现象的规定,但存在规定重复、混乱,具体规定比较笼统、操作性差,执行机关不明确等问题,结果使很多的规定没有发挥效果,甚至完全成为摆设。因此,要对以往的规定进行清理,在合并精简的基础上,消除薄弱环节,特别是要明确实体标准、责任归属和惩治规定。应当明确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统一的执法机关,打击“消极腐败”行为。

第三篇:浅谈村级组织腐败成因及预防措施

浅谈村级组织腐败成因及预防措施

村级组织是我国现有政治体制中的最基层自治组织,是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组织者、实施者。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村级组织的经济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由村级组织实施的项目增多,可支配的资金和资源越来越多,村级组织的权力明显增长。随之而来,村干部的腐败问题也日益显现,引发的群众上访越来越频繁,查处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也越来越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本文以**乡为例,简要分析探索农村村级组织腐败问题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一、**乡村级组织腐败的现状

**乡是位于**县中部的一个山区乡镇,距**县城26公里,土地总面积131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7个作业区,总人口约1.6万人,现有党员759人。自2012年村级换届以来,乡纪委共受理信访件16件,其中反映村干部贪污或各种资金不知去向的信访件13件,村干部受党纪处分4人,收缴违纪款30917.38万元。

现阶段村级组织腐败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贪污资金来源增多。有向群众收取的,如村饮水工程、道路硬化集资款;有骗取国家和专项资金补助的,如粮食直补、移民扶贫资金等;有收入不上帐截留的,如卖集体土地、山林和资产出租的收入。二是窝案、串案突出。村支书、主任、报账员等村干部集体参 与,往往是查一案,带一窝。如2012年至2014年,某村村主任许某与报账员许某某三次挪用种粮补贴款,直到2014年6月,乡纪委开始调查该村粮补发放问题时,许某和许某某才意识到挪用粮补款的严重性,上缴挪用款并接受处分。三是腐败的手段隐蔽。有的村干部挪用公款用于个人经营等,有的以各种名义虚报冒领各种补助款,有的虚列支出、开假票据等。如2012年3月某村党支部书记许某某和村干部许某把个人消费用的5782元拿到村财务报销,以2012年2月至3月计生工作费用的名义虚开9张单据在村报支。四是监督查处力度不够。之前乡镇纪委干部大多都分管有其他方面的工作,变动频繁,把纪委的工作当成了“副业”,查处的案件少、力度不够,很难达到震慑村官腐败的目的。乡镇经管站、财政所对村级帐务审核不及时,乡镇分管领导没有真正履行到监管责任。如2013年新林村财务收支管理混乱,违反规定大量使用自制凭证报销,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乡分管领导因监督管理不力,也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

尽管村级组织腐败手法简单、涉案金额不大,但由于村级组织的腐败行为发生在群众身边,涉及的款物主要有社会抚养、救灾、抢险、防汛、扶贫、低保和土地等,在村民眼中就是十足的大案,其危害之大不容忽视 :一是直接侵害农民利益,严重影响和制约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二是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施。三是破坏农村生产、生活秩序,严重影响农村稳定。四是严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的实际成效,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二、村级组织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

村级组织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村官素质不高。如青梅是我乡的支柱产业,但近几年因青梅价格低迷,许多有能力有水平有胆识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创业,留守家乡的村干部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对违纪违法和犯罪认识不清,有的甚至在受到查处时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2、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账目设置不规范,财务审批不严格,所有支出全凭一把手说了算。如我乡纪委在查办案件时就发现,还有个别村存在白条入账的现象。

3、乡镇监管机制缺失。当前乡镇都推行村账乡管,但其工作内容只侧重于服务,平时只检查村级财务开支票据是否规范等表面现象,而对村级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的实质性检查和监督,尚未起到真正的制约作用。

4、村民监督机制不健全。有的村官为谋取私利方便,不想让群众了解村务财务,村级事务决策权往往集中在村支书、村主任等少数人手里,自由裁量权过大,村级“三资”管理、惠农强农资金发放等重大事务决策缺乏民主性;有的村村民理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公章握在村官手里,危房改造、困难补助、移民搬迁等惠民政策,村里又不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 大会,村民根本不知情;有的村民忙于自家发展生产,或是怕拿不准反遭到报复,对村官的违纪违法行为也就视而不见。

三、防治村级组织腐败问题的对策

做好村级组织反腐败工作,关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必须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从教育入手,着眼于制度,立足于防范,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村级组织腐败预防工作。

1、活化教育,强化村干部廉洁意识。把村干部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在教育内容上,结合“八项规定”和“四个全面”,教育村干部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切实增强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尊重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做到严格依纪依法办事。在教育形式上,坚持因时因事因地施教,不断提高村干部的自律意识。例如我乡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造“乌山红色旅游展示厅”,通过定期组织乡、村党员干部到展示厅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使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2014年来,已组织党员干部5批253人次到展示厅参观。2014年12月16日,我乡纪委还组织各村村支书、村主任20余人到四都廉洁履职教育中心,参观反腐展示厅,观看警示教育片,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2、硬化制度,促使村干部廉政勤政。一是完善村级事务决策管理机制。凡涉及村级发展和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前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二是强化村级财务公开工作,做到 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时间、公开程序都严格按要求开展,防止搞形式主义。三是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村财乡管村用,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严格实施村级公务零招待制度,严禁转嫁招待费用。如我乡针对新林村村务、财务和民主管理混乱的问题,制定《**乡党务村务公开管理制度》,强化经常性督查,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专项审计并及时公开审计结果,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切实加大对村集体“三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程序,逐步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四是完善建立村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制订村干部廉洁自律行为规范,完善村干部任前谈话、廉政谈话、信访谈话制度。如结合实际,我乡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专门会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并分别与各村党支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书,明确各村支部书记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

3、强化监督,规范村干部权力运行。强化监督,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一是乡镇党委要监督村“两委会”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参加指导村级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发动村级党员干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内监督意识。例如2014年我乡党委根据圆林村和新林村2个软弱涣散党支部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整顿措施,目前两个村均已成功转化。同时针对部分党支部书记工作推动不力的问题,及时调整六洞村及下河、西埔和五洞作业区4名党支部书记。二是县级纪检监察 机关和乡镇纪委要加强对村级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围绕村级党员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以及党务村务公开和扶贫救灾、救助、移民等款物管理和使用情况,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落实和管理情况等,经常性地开展监督检查。要通过公开信访举报电话,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和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坐班接访、深入群众走访活动,为广大群众实施监督开通渠道,调动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强化查处,形成对村官腐败的高压态势。要严格落实中纪委“三转”和省纪委“四转一强”的工作要求,配强配齐乡镇纪检干部,切实解决好一些乡镇纪检工作有岗无人、有人无时间、无精力的问题。乡镇党委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支持乡镇纪检干部的工作,对群众反映的村干部违法乱纪问题,要认真核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对村官的违纪、违法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该处理的处理,该处分的处分、该法办的法办,做到查办一案教育一片。坚持查建并举,利用各种形式对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剖析,用鲜活的典型和惨痛的教训,警示农村党员干部。针对在办案中发现的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问题,帮助发案村总结经验教训,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形成对村官腐败的高压态势,使其不敢贪、不敢腐。如2013年来我乡纪委加大日常督查力度,坚决查处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已先后查处乡、村干部4人次,干部作风得到明显好转。

5、完善用人机制,使村官不愿腐败。一是公平公正选人。选任村干部要实行公推公选,真正实现民主,让那些能力强,作风正,品德好,群众信得过,能真正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人担任村级干部。二是规范村官报酬。根据村经济发展状况,确定一个合理的数额,并与工作任务、工作实绩挂钩。对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村,乡镇要帮助落实村干部的报酬,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村干部离任补贴机制,对离任村干部实行一次性经济补偿;设立村干部奖励专项基金,每年按一定比例表彰一批优秀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没有违纪违法的村干部,在其退休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建立完善选拔优秀村支部书记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机制,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调动和保护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

第四篇:浅谈村级组织腐败成因及治理对策

村级组织腐败成因及治理对策

村级组织是我国现有政治体制中的最基层自治组织,是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组织者、实施者。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村级组织的经济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由村级组织实施的项目增多,可支配的资金和资源越来越多,村级组织的权力明显增长。随之而来,村干部的腐败问题也日益显现,引发的群众上访越来越频繁,查处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也越来越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本文以**乡为例,简要分析探索农村村级组织腐败问题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一、村级组织腐败的主要表现

现阶段村级组织腐败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贪污资金来源增多。有向群众收取的,如村饮水工程、道路硬化集资款;有骗取国家和专项资金补助的,如粮食直补、移民扶贫资金等;有收入不上帐截留的,如卖集体土地、山林和资产出租的收入。二是窝案、串案突出。村支书、主任、报账员等村干部集体参与,往往是查一案,带一窝。如2012年至2014年,某村村主任许某与报账员许某某三次挪用种粮补贴款,直到2014年6月,乡纪委开始调查该村粮补发放问题时,许某和许某某才意识到挪用粮补款的严重性,上缴挪用款并接受处分。三是腐败的手段隐蔽。有的村干部挪用公款用于个人经营等,有的以各种名义虚报冒领各种补助款,有的虚列支出、开假票据等。如2012 年3月某村党支部书记许某某和村干部许某把个人消费用的5782元拿到村财务报销,以2012年2月至3月计生工作费用的名义虚开9张单据在村报支。四是监督查处力度不够。之前乡镇纪委干部大多都分管有其他方面的工作,变动频繁,把纪委的工作当成了“副业”,查处的案件少、力度不够,很难达到震慑村官腐败的目的。乡镇经管站、财政所对村级帐务审核不及时,乡镇分管领导没有真正履行到监管责任。如2013年新林村财务收支管理混乱,违反规定大量使用自制凭证报销,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乡分管领导因监督管理不力,也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

尽管村级组织腐败手法简单、涉案金额不大,但由于村级组织的腐败行为发生在群众身边,涉及的款物主要有社会抚养、救灾、抢险、防汛、扶贫、低保和土地等,在村民眼中就是十足的大案,其危害之大不容忽视 :一是直接侵害农民利益,严重影响和制约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二是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施。三是破坏农村生产、生活秩序,严重影响农村稳定。四是严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成效,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二、村级组织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

村级组织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村官素质不高。如青梅是我乡的支柱产业,但近几年因青梅价格低迷,许多有能力有水平有胆识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 工创业,留守家乡的村干部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对违纪违法和犯罪认识不清,有的甚至在受到查处时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2、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账目设置不规范,财务审批不严格,所有支出全凭一把手说了算。如我乡纪委在查办案件时就发现,还有个别村存在白条入账的现象。

3、乡镇监管机制缺失。当前乡镇都推行村账乡管,但其工作内容只侧重于服务,平时只检查村级财务开支票据是否规范等表面现象,而对村级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的实质性检查和监督,尚未起到真正的制约作用。

4、村民监督机制不健全。有的村官为谋取私利方便,不想让群众了解村务财务,村级事务决策权往往集中在村支书、村主任等少数人手里,自由裁量权过大,村级“三资”管理、惠农强农资金发放等重大事务决策缺乏民主性;有的村村民理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公章握在村官手里,危房改造、困难补助、移民搬迁等惠民政策,村里又不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根本不知情;有的村民忙于自家发展生产,或是怕拿不准反遭到报复,对村官的违纪违法行为也就视而不见。

三、防治村级组织腐败问题的对策

做好村级组织反腐败工作,关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必须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从教育入手,着眼于制度,立足于防范,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村级组织腐败预防工作。

1、活化教育,强化村干部廉洁意识。把村干部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在教育内容上,结合“八项规定”和“四个全面”,教育村干部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切实增强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尊重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做到严格依纪依法办事。在教育形式上,坚持因时因事因地施教,不断提高村干部的自律意识。例如我乡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造“乌山红色旅游展示厅”,通过定期组织乡、村党员干部到展示厅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使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2014年来,已组织党员干部5批253人次到展示厅参观。2014年12月16日,我乡纪委还组织各村村支书、村主任20余人到四都廉洁履职教育中心,参观反腐展示厅,观看警示教育片,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2、硬化制度,促使村干部廉政勤政。一是完善村级事务决策管理机制。凡涉及村级发展和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前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二是强化村级财务公开工作,做到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时间、公开程序都严格按要求开展,防止搞形式主义。三是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村财乡管村用,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严格实施村级公务零招待制度,严禁转嫁招待费用。如我乡针对新林村村务、财务和民主管理混乱的问题,制定《**乡党务村务公开管理制度》,强化经常性督查,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专项审 计并及时公开审计结果,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切实加大对村集体“三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程序,逐步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四是完善建立村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制订村干部廉洁自律行为规范,完善村干部任前谈话、廉政谈话、信访谈话制度。如结合实际,我乡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专门会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并分别与各村党支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书,明确各村支部书记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

3、强化监督,规范村干部权力运行。强化监督,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一是乡镇党委要监督村“两委会”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参加指导村级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发动村级党员干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内监督意识。例如2014年我乡党委根据圆林村和新林村2个软弱涣散党支部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整顿措施,目前两个村均已成功转化。同时针对部分党支部书记工作推动不力的问题,及时调整六洞村及下河、西埔和五洞作业区4名党支部书记。二是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和乡镇纪委要加强对村级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围绕村级党员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以及党务村务公开和扶贫救灾、救助、移民等款物管理和使用情况,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落实和管理情况等,经常性地开展监督检查。要通过公开信访举报电话,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和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坐 班接访、深入群众走访活动,为广大群众实施监督开通渠道,调动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强化查处,形成对村官腐败的高压态势。要严格落实中纪委“三转”和省纪委“四转一强”的工作要求,配强配齐乡镇纪检干部,切实解决好一些乡镇纪检工作有岗无人、有人无时间、无精力的问题。乡镇党委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支持乡镇纪检干部的工作,对群众反映的村干部违法乱纪问题,要认真核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对村官的违纪、违法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该处理的处理,该处分的处分、该法办的法办,做到查办一案教育一片。坚持查建并举,利用各种形式对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剖析,用鲜活的典型和惨痛的教训,警示农村党员干部。针对在办案中发现的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问题,帮助发案村总结经验教训,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形成对村官腐败的高压态势,使其不敢贪、不敢腐。如2013年来我乡纪委加大日常督查力度,坚决查处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已先后查处乡、村干部4人次,干部作风得到明显好转。

5、完善用人机制,使村官不愿腐败。一是公平公正选人。选任村干部要实行公推公选,真正实现民主,让那些能力强,作风正,品德好,群众信得过,能真正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人担任村级干部。二是规范村官报酬。根据村经济发展状况,确定一个合理的数额,并与工作任务、工作实绩挂钩。对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村,乡镇要帮助落实村干部的报酬,以提高其工作 积极性。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村干部离任补贴机制,对离任村干部实行一次性经济补偿;设立村干部奖励专项基金,每年按一定比例表彰一批优秀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没有违纪违法的村干部,在其退休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建立完善选拔优秀村支部书记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机制,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调动和保护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

第五篇:【秘书腐败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秘书腐败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秘书部门是介于领导部门和职能部门之间的中介辅助层的办公部门。领导部门是决策层,秘书部门辅助领导部门决策并且协调各职能部门执行工作,它是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一座桥梁。本文在秘书的地位职能的基础上对秘书腐败的成因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预防惩治秘书腐败的对策。关键字: 秘书;腐败;成因;对策

腐败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促成的社会现象,它会造成司法不公正,国策失平衡,法律加剧官重民轻方向,官员枉法徇私舞弊,直接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直接加大国家内外忧患,酿就社会局势动荡分裂,严重堵塞政府正常职能,加大官民矛盾,随之而来的变会成为社会综合矛盾等等,以上都是造成政府在人民心中威信下降,熏陶厌恶政府的内心反抗情绪的根本因素。

党的十八大报告部署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八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七项任务“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深刻阐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再次表明了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清醒认识和坚决态度。

秘书作为领导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的桥梁其工作在国家行政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近年来有关秘书腐败的实例不断上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一系列都决定了秘书的腐败与反腐败斗争必然经历严峻的考验。

因此本文正对党政机关秘书的腐败成因及解决办法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 秘书的职能及中国秘书的职业现状

1.秘书部门的职能:

(1)调查研究是秘书的一项基本功。【1】秘书部门是辅助领导的工作的,它在辅助决策、起草文稿、总结工作、答复询问等工作时必须要以实际情况为准。而实际情况则是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已存在的各种信息;另一方面则是调查研究。所以秘书的一项基本功是调查研究。

(2)协调工作在秘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协调是领导的职责任务,秘书的协调是经过领导授权的,或者在秘书职责范围内进行的。秘书的协调工作分为:政务协调、关系协调、内务协调,秘书必须正确的运用协调艺术进行辅助协调。

页1(3)秘书应当很好的处理公共关系。

(4)组织会务,帮助领导把会开好是秘书的基本职能之一。会议作为推进领导工作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一种沟通信息、传达指令、交流的感情的方法之一。秘书应当辅助领导做好会议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了:会议文件工作、会议组织工作、会议的后勤保障、会议的保密工作以及端正会风等工作。

(5)督促检查又是秘书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秘书部门做好督促检查工作要紧紧围绕各级领导工作中心进行,这样便会有利于:第一,有助于方针政策的落实;第二,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改进机关作风。

以上便是目前秘书部门的主要职能。

2.中国秘书职业现状:

(1)从客观环境方面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环境待遇不优。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政治、经济待遇,以至家庭后顾之忧的解决,由于市场化、感情化的因素增多,秘书人员的许多实际问题不可能都依靠领导、单位解决,往往是“埋头苦干”地搞,不如“东奔西走”的跑,由此产生了心理不平衡。

第二,评价机制不佳。长期以来,不管在企业中还是国家行政单位中,我们在评价秘书时,忽视了秘书工作的特殊性。对秘书人员的评价往往由其服务对象的个人印象和好恶决定,存在着很大随意性。这种评价方式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秘书的工作积极性遭到挫伤。

第二,激励机制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秘书工作人员落入低收入阶层,尽管他们在工作中扛大梁,挑重担,任劳任怨,但得到的报酬与他们付出的劳动代价却落差很大。由于没有建立秘书职业资格制度,在评价秘书工作绩效时,往往忽视秘书工作的特殊性,尤其文字秘书人员工作实绩的隐形性得不到认可,加之激励机制不活,得失反差明显。

(2)从现今我国秘书队伍自身着手,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从知识结构看,杂家多,专家少,缺乏相应的专业水平。据调查,我国秘书人员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秘书理论教育,其知识结

页2 构和能力素质往往表现出种种不适应,不是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欠缺,就是运用现代管理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不足等等。此外,秘书后续教育跟不上,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教材和教师,加之没有比较完善的专门培训体制,也是影响秘书人员业务素质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实践能力欠缺。绝大多数没有在基层工作或锻炼过,大多数是直接从学校分配上岗的,加之缺少在基层锻炼的机会,大多数秘书人员担任管理者或领导者能力不足。既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又具有较强的综合协调、管理创新能力;既具有秘书才能,又具有现代领导才能的复合型、高素质秘书人才相当缺乏,这与市场经济和现代行政管理对秘书人才的要求极不相适应。

其三,竞争意识不强。社会发展要求秘书人员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习惯将秘书的职业角色定位为舞文弄墨的“吹鼓手”,有的甚至把某些领导出了问题的责任推到秘书身上,以致秘书的公众形象欠佳,秘书职业缺乏应有的吸引力,进而直接影响了秘书人员竞争意识的确立;另一方面,秘书职位的卑微与领导地位的权威形成鲜明对比,使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秘书容易滋生自卑心理,造成工作上缺少动力和热情,忧前顾后,缺乏信心;再者,秘书时常处于被领导、被支配的从属地位,很少有独立自主大胆的开展工作的舞台,导致自主意识淡化,依附心理增强。

二. 秘书腐败在我国的表现形式

我们且一起来看以下报道,内容是部分受到查处的高级领导干部及其秘书的犯罪事实:

2008年12月7日,安徽省淮南市原市委书记陈世礼,被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据了解,在此案开庭前,陈世礼的秘书王传东也因受贿50多万元,被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6年有期徒刑。经法院查明,王传东在2001年7月至2006年5月任陈世礼的秘书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和特殊地位,安排他人与陈世礼见面,为他人在工程承包、产品推销、企业并购、项目规划、招商引资等方面提供便利,自己从中获得好处,先后七次非法收受他人人民币46.8万元、美元0.2万元、购物卡2.4万元。在陈世礼的整个犯罪过程中,其秘书王传东成为一个重要的幕后“推手”,这是陈世礼腐败案在社会上引起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

页3 2007年12月20日,吉林省高院对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的秘书秦裕腐败案作出二审判决:维持一审原判,判处秦裕无期徒刑,该判决为终审判决。秦裕,曾被上海一些干部群众称为“上海第一秘”。经法院审理认定:1998年4月至2006年6月,秦裕在担任上海市委办公厅秘书,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市委办公厅副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从中索取、收受贿赂款物折合人民币682万余元。

另外,在秘书腐败案中,影响较大的还有“河北第一秘”李真收受贿赂、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等共计人民币1051万多元,被判处死刑;北京市委原书记陈希同的秘书陈健,受贿人民币40.9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北京市原副市长黄超的秘书何世平,受贿人民币24.3万元,被处有期徒刑16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炬的秘书蔡建辉受贿港币109万元,人民币50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郑筱萸的两任秘书郝和平、曹文庄,也因巨额受贿分别被判刑5年和“死缓”。

秘书的腐败也是国家公共权力的腐败呈现出了明显的职业特征。【2】秘书处与领导者的决策权与执行者的执行权之间,起到了一个桥梁辅助沟通以及上传下达的作用。如果秘书很好的运用其职权便能辅助领导做到治国安邦,其中秘书腐败一方面在于个人意志不坚定收到腐败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一旦领导腐败一些秘书便不能自已深陷其中。

三. 秘书腐败的成因

秘书腐败的成因分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1.内在因素:

(1)秘书本身的自我定位不明确。目前秘书的错位自我定位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秘书人员自我定位过高造成的自大狂妄。一些秘书自认为是领导最近最亲密的人,自认为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殊不知自己本应该的定位是人民公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国家领导人公务人员应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一些秘书人员却自我定位不明确狂妄自大加上社会上一些错误观点例如:将秘书看做领导的“亲信”、“边缘人”、“准领导”、“通天者”等的诱导,造成腐败滋生。第二,秘书人员自我认同感不强,自卑心理滋生。秘书人员作为行政体系中的重要人员,作为领导者与职能部门之间的重要桥梁却,没有一个体面地拿得出

页4 手的职位认同感,再加上从古至今秘书人员担负着“小秘”、“领导的附属品”、“跟屁虫”等骂名,并且现在秘书“领导私有化”现象不断出现,秘书不仅要解决处理领导的日常工作生活甚至还要顾及领导的家人家事,秘书的职能更加模糊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从而一起腐败思想的滋生。第三,秘书人员对领导人员的惟命是从。一些秘书人员对领导人员惟命是从,当领导人员出现腐败是不仅不敢及时举报制止甚至在领导的指挥下沦落为帮凶参与腐败。

(2)秘书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错误导向。人的内在因素决定了人的价值导向从而决定了人生观的选择,一些秘书人员有如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选择,促使他们选择通过腐败来获取自身需求。

(3)秘书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例如,在学历方面从高中生到硕士生;在专业方面从秘书专业到“相关专业”,甚至没有专业要求,因此,至今还有很多从事秘书工作的人根本没有接受过秘书专业教育。而秘书专业要求不高的结果,是使秘书工作质量总体水平显得极不稳定。一些秘书人员未受过高素质的教育导致自身素质不高自身克制能力不够导致腐败。

2.外在因素:

(1)法律因素:秘书的选拔程序不规范,领导者可以随意选拔秘书,致使秘书人员素质差距很大,工作质量不稳定,腐败现象屡屡发生。【3】我国目前对秘书选拔的法律依据主要是1993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7年8月劳动部颁发的《秘书职业技能》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技能鉴定规范(秘书)》等行政法规。【4】但这些规定并没有对秘书的工作性质、任职资格等作出具体的规定,使得秘书的任职资格和工作性质不明确;又加上社会对秘书专业认识不足,导致了秘书的选拔极不规范。领导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拔自己的秘书,导致了任人唯亲的出现,从而导致了秘书就是领导的亲信腐败滋生。

(2)传统文化因素:秘书文化带有浓重的“官本位文化”积垢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是一个转型期的社会。【5】转型期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无不具有变的特征,也无不打上古与今、中与外各种因素影响的烙印,容易造成政治机体的病变。腐败作为转型期社会的通病,其实就是整个社会制度与文

页5 化双重机理综合病变的结果。现阶段秘书腐败的滋生与蔓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行秘书文化的欠健康,而其主要的病理之一则是我国的现行秘书文化带有浓重的“官本位文化”积垢。熟悉古代中国行政体制的人都知道,封建社会的幕僚绍兴师爷,就是古代秘书腐败的代表,他们投机弄权、操纵办案和鱼肉百姓,因而口碑很不好。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我们一直在做所谓打倒“封、资、修”的工作,但由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认识上的误区,封建思想尤其是封建官僚思想的影响还远未消除,这就给新时期的秘书工作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3)社会环境:当前,社会环境虽总体是好的,但实际上并不和谐安康。一些社会不正之风、“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蔓延,对秘书极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特别是现在说什么“某某是我提拔的”、“我是某某提拔的”言传,致使许多人得到提拔重用后不感谢党组织,而只是感激某个人。而有些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提拔的也确是“自已的人”。这样一来,很容易把党组织分成宗派,丧失了党在领导干部中的威信和凝聚力,从而滋生了跑官、买官、卖官等不良现象,为秘书腐败的蔓延提供了环境。

(4)经济因素:第一,市场化的资源交易,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逐步市场化,而市场经济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是资源交易的市场化。可是,正是经济资源配置与交易的市场化,为秘书腐败创造了连续不断的机会。第二,秘书收入低下。当前,秘书收入低下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整个政府公职人员的收入都低下,但秘书收入似乎显得更低。这一系列的经济因素一定程度的导致了秘书腐败的产生和不断地扩大。

四. 秘书腐败的预防措施

1.健全秘书选拔管理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制度、规章上明确领导秘书的行为规范,在制度上设置一道道清政廉洁、拒腐防变的关卡,丰富和完善党纪、政纪法规。【6】要深入开展秘书普法教育,使领导秘书彻底明白罪与非罪,违法与合法的界限,学法、知法、守法,杜绝滥用法律、以权压法、以言代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2.注重秘书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建立稳定高质量的秘书培训制度。加强教育注重秘书“不腐败”思想的建立,从根本上加强秘书人员自身修养的提高树立正确

页6 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第一,秘书应当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要始终忠诚党的事业,埋头苦干,爱岗敬业,淡泊名利,耐得艰辛,甘当无名英雄。要坚持严格按领导意图办事的原则,坚决反对先斩后奏之大忌。四要强化作风。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地做好每项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反映情况,决不能看领导脸色行事,违心表态;要实时保持谦虚谨慎,“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密切联系群众,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第二,秘书人员应当正视自己的身份。作为秘书人员应该正确的处理与领导与群众的关系,领导与秘书是上下级关系,也是平等的同志关系。在党内,他们是同志;在群众面前,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务的人民公仆。

3.应当适当的提高秘书人员的待遇。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目前秘书人员的待遇在整个行政体系中是处于相对较低的境地,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了秘书腐败的滋生。适当的提高秘书人员的待遇使之在基本生活的以保障的基础上生活得以更加充实从而一定程度上杜绝腐败的产生。

4.构建我国一个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官文化”。传统的“官本文化”目前对我国的行政体系依旧有着十分坏的影响,而构建一个属于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官文化”与秘书文化是可以母与子的关系。一个健全乐观清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官文化”对于建立我国廉政文化和秘书的清廉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很好的融入“中国梦”的思想来构建我国“主流官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贤华·秘书工作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4)【2】 田丽·秘书腐败现象解析[M]·河北:学术从论,2009(1)【3】 田丽·秘书腐败现象解析[M]·河北:学术从论,2009(1)【4】 费锦红·对我国秘书立法的思考[M]·浙江:大学生读写资源,2007 【5】 徐忠献 吴广贤·秘书腐败的文化机理及对策研究[M]·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1)

【6】 茅丹·试论秘书的腐败[M]安徽:安徽文学出版社,2009(4)

页7

下载公共部门腐败成因和因素(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共部门腐败成因和因素(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浅谈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但由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有不完善之处,给一些腐......

    浅析影响企业发展因素的成因及其对策

    浅析影响企业发展因素的成因及其对策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天津市委八届三次会议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是超常规发展的蓝图。我国二十多年改革......

    我国政府公务人员腐败现状、成因及对策

    郑 重 声 明 本人呈交的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调查研究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

    毕业论文--论我国警察腐败的成因及其防治(大全五篇)

    姓名:杨 秉 泽 学号: 专业:公安管理学 浅论我国警察腐败的成因及其防治 目 录 一、腐败犯罪的实质。二、腐败犯罪的成因。三、腐败犯罪的防治。内容摘要: 腐败犯罪是指公职人员......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提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方法研究 摘要: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正发展成为公共部门成长发展的核心。面对国际社会对人才的激励竞争,我国公共应该不断......

    公共部门[五篇模版]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包含八个方面: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甄选录用.薪酬管理.激励管理.培训开发.职业生涯管理.流动管理.绩效管理.1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是基础。2绩效......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是指已经投入和将要投入社会财富创造过程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2.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各个组织对其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即对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进......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 姓名:史雅洁年级: 专业:财政学学号:09级104752091418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 【摘要】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收入分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