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19-05-13 15:4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近些年来,我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采取一系列

措施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较好地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实施村级阵地工程,为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彻底解决部分村级组织办公无场所、党员活动无阵地的问题,我区以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契机,将村级阵地建设纳入“区委、区政府2006年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之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区村部、社区办公用房及党员活动室建设的通知》,按照“规范、节俭、实用”的原则,采取“五个一点”(即区管党费援助一点,帮扶部门捐一点,争取上级补一点,镇财政贴一点,村集体筹一点)和“两个不准”(即不准增加农民负担、不准增加村级债务)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一千余万元,新建村部14个,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按照“十有”标准,新建党员活动室14个,修缮8个,全区3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电教化,同时有32个村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在此基础上,我区进一步采取措施,不断增强活动室的综合服务功能。一是区委对村级组织和党员活动提出了规范性要求,组织部统一修订完善了制度,统一规范了各类表册和活动档案,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生活的经常化、规范化,广大党员带头完成任务,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全面实行了村干部值班制度。轮流值班办公,方便群众办事,及时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值班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村两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定期组织党员和干部群众对蚕桑、茶叶等实用技术的培训,使绝大多数党员掌握了1至2门农村实用技术,党员在带头发展产业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发挥党员活动阵地的综合功能,使农村党员活动室成了干部常在的“家”,党员常想的“家”,群众常去的“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班子建设,增强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力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我区把建强村级班子作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结合村两委换届,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采取“两推一选”办法(其中4个村实行了直选)对54个村级党支部委员会进行了换届选举,把171名政治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群众威信高,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班子。目前,全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的有3名、交叉任职的“两委”干部48名(其中有12名支委兼任村委会主任),并发现培养了一支120多名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二是加强教育培训。结合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和我区实际,改革传统培训模式,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规划,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建立上下联动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干部培训体系。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实行“菜单”式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学理论、现场学典型等办法,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党的路线方针、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和农村工作方法的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本领,引导干部“学一门技术、上一个项目、带一批群众、富一方经济”。4月份,我们采取与市委党校联合办班的形式,对全区村“两委”主要干部、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和驻村指导员共170多人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务培训;10月份,我们还组织了5名村干部赴上海市闸北区委党校开展行政与经济管理培训,拓宽了干部视野,提高了干部综合素质,为他们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农村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镇村坚持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考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帮助他们进一步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同时,我们还切实抓好“双强”型村干部培育工作,提升培训层次,挑选一批年轻镇村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三是完善报酬机制。对村级干部实行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坚持论功计酬。推行党务、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干部工资报酬和升降去留由群众来评说,增强干部监督与管理的民主程度。在确保村干部报酬足额兑现的基础上,我区建立了村干部离退岗生活补贴基金,采取区、镇、村、个人(3∶3∶3∶1)筹集资金,按照任职年限和年龄对离退岗村干部给予生活补贴。各镇也相应出台政策,对村干部报酬和离退岗生活补贴作出补充规定,如**镇规定对任职时间长、成绩突出、达到退休年龄的村干部,将从镇财政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农村党员在新农

第二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近些年来,我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较好地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实施村级阵地工程,为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彻底解决部分村级组织办公无场所、党员活动无阵地的问题,我区以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契机,将村级阵地建设纳入“区委、区政府2006年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之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区村部、社区办公用房及党员活动室建设的通知》,按照“规范、节俭、实用”的原则,采取“五个一点”(即区管党费援助一点,帮扶部门捐一点,争取上级补一点,镇财政贴一点,村集体筹一点)和“两个不准”(即不准增加农民负担、不准增加村级债务)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一千余万元,新建村部14个,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 按照“十有”标准,新建党员活动室14个,修缮8个,全区3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电教化,同时有32个村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在此基础上,我区进一步采取措施,不断增强活动室的综合服务功能。一是区委对村级组织和党员活动提出了规范性要求,组织部统一修订完善了制度,统一规范了各类表册和活动档案,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生活的经常化、规范化,广大党员带头完成任务,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全面实行了村干部值班制度。轮流值班办公,方便群众办事,及时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值班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村两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定期组织党员和干部群众对蚕桑、茶叶等实用技术的培训,使绝大多数党员掌握了1至2门农村实用技术,党员在带头发展产业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发挥党员活动阵地的综合功能,使农村党员活动室成了干部常在的“家”,党员常想的“家”,群众常去的“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班子建设,增强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力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我区把建强村级班子作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结合村两委换届,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采取“两推一选”办法(其中4个村实行了直选)对54个村级党支部委员会进行了换届选举,把171名政治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群众威信高,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班子。目前,全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的有3名、交叉任职的“两委”干部48名(其中有12名支委兼任村委会主任),并发现培养了一支120多名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二是加强教育培训。结合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和我区实际,改革传统培训模式,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规划,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建立上下联动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干部培训体系。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实行“菜单”式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学理论、现场学典型等办法,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党的路线方针、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和农村工作方法的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本领,引导干部“学一门技术、上一个项目、带一批群众、富一方经济”。4月份,我们采取与市委党校联合办班的形式,对全区村“两委”主要干部、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和驻村指导员共170多人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务培训;10月份,我们还组织了5名村干部赴上海市闸北区委党校开展行政与经济管理培训,拓宽了干部视野,提高了干部综合素质,为他们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农村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镇村坚持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考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帮助他们进一步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同时,我们还切实抓好“双强”型村干部培育工作,提升培训层次,挑选一批年轻镇村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三是完善报酬机制。对村级干部实行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坚持论功计酬。推行党务、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干部工资报酬和升降去留由群众来评说,增强干部监督与管理的民主程度。在确保村干部报酬足额兑现的基础上,我区建立了村干部离退岗生活补贴基金,采取区、镇、村、个人(3∶3∶3∶1)筹集资金,按照任职年限和年龄对离退岗村干部给予生活补贴。各镇也相应出台政策,对村干部报酬和离退岗生活补贴作出补充规定,如**镇规定对任职时间长、成绩突出、达到退休年龄的村干部,将从镇财政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农村党员是党在农村的“化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的基础。我区从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入手,把提高现有党员素质和新党员的质量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各项制度,严格质量标准,坚持实行发展党员全程联名推荐制、预审制、公示制、票决制,探索建立了发展党员质量评估体系,确保发展农村党员的质量。深入开展“双培双带”活动。紧紧抓党员、致富能人这两支农村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先进群体,注重从“双强”型村级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今年,全区36个村有近70名非党员致富能人经过培养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其中14名被吸收入党,3人通过群众推选走上村、组干部岗位,为党的肌体增添了富有活力的新“细胞”,壮大了党员致富群体,在全区营造了“你追我赶”的浓厚发展氛围。建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按照“树立新思想、塑造新形象、作出新贡献”和“双培双带”的要求,围绕产业建设、基层民主、社会稳定等工作,共设置了四大类19个岗位,分别提出当年目标任务,采取党员选岗、群众评岗、支部定岗相结合的办法,全区890多名无职党员认领了岗位。通过合理分类、定标发卡、公开承诺、定期考评、奖优罚劣等措施和环节,为广大农村党员力所能及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使他们立足自己实际能力,发挥个人长处,成为生产发展的带头者、生活宽裕的体会者、乡风文明的实践者、村容整洁的管理者、管理民主的协作者,充分发挥出农村党员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设岗定责”把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组织“压担子”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了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平台上,不当干部也能很好地为党工作的强烈愿望,为展示党员个人特长,奉献社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有为就有位”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适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机制

一是强化作风建设,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新风貌。农村干部作风对村风民风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上半年,我们扎实开展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切实解决村干部队伍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整改的重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村级党组织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有1248条,查摆问题624条,已整改557条,并形成保持先进性和良好作风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村“两委”班子团结,干部带头廉洁奉公、带头为民服务,群众体谅、支持干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和谐、文明的村风民风。继续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在镇村两级设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服务中心和代理点,各选派村带头印制代理卡片,免费为村民代理事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二是强化服务意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我们向1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派驻了区、镇两干部作为驻村指导员,并与市派干部一道组成指导组,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对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组干部管理的暂行办法》,建立健全了《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组有关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为全面完成选派工作“深化提高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严管理、强督导,切实加强对第二批选派工作“深化提高年”的领导和指导,确保取得实效。重点加大对选派村继任书记的选拔培养力度,全区11个选派村均物色培养了村党支部书记继任书记人选,有9人已在村党支部书记岗位,2人担任了村支部副书记。进一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的管护办法,努力实现选派成果长效化,加大对发展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的投入管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发展项目20多个,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同时,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在全区选出13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进村和贫困村任职,切实增强村级自身建设新农村的力量。三是强化民主建设,建立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发展党内民主,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要求,也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坚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们依据《安徽省村“两委”工作规则》等,按职责系统、制度系统、操作系统三部分编印了《黄山市**区村级组织建设制度汇编》,形成了村级组织“五项规范”,即规范领导体制和组织设置,理顺了村级组织关系;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强化了村级民主管理;规范村干部管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规范党务、村务公开,解决了农村热点问题;规范民主理财,创新了农村财务管理。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使农村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的新路子。并通过对村干部进行考核和民主测评,加大了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约束。目前,我区36个村全部实行了村级帐目、资金双统管理制度,党务、村务公开实行了区、镇、村三级联动制度。

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要求,当前我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问题:

一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不适应。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句话”目标要求,目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还存在许多差距。部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少数基层组织和干部在取消农业税后工作理念没有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比如,对照“生产发展”的要求,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统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还不强,难以肩负起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对照“管理民主”要求,一些农村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还不强,依法行政的能力还比较弱,部分农村党员干部仍然习惯于强迫命令、行政干预,导致干群关系坚张,等等。

二是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不适应。建设新农村,人才先行。顺利完成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任务,必须要有大量的农村人才作支撑。然而,农村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流失严重、资源短缺的现状令人担忧。特别是部分村级干部普遍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素质偏差,思想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同时,少数干部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总感到老办法不能用,狠办法不敢用,新办法又不会用。另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缺乏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村出现班子“不调整不行,调整又无合适人选”的现象。少数基层党组织把工作的重点、主要精力放在了抓经济建设上,思想上放松了对党员教育管理,由于疏于教育管理,不少党员思想严重滑坡。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党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产生了党员想学的东西支部无法教,支部会教的党员不愿学的矛盾,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党员求知求富的实际需求。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亟待破解的难题。

三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举措不适应。中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这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多年来,各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主要依靠传统资源,主要实行垂直化、内部化、封闭化的管理方式,更多局限于就农村基层组织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没有充分统筹城乡资源和整合社会资源,真正形成农村“大党建”的工作格局,这与新农村建设“新三农”、“大三农”的创新举措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必须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内涵到外延、理念到方式、从目标到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设计,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在指导思想上相统一、总体目标上相一致、工作部署上相协调、工作成效上相促进。结合**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大力实施以“四双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工程”,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第一,实施“双强行动”,大胆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人充实到镇村领导班子,切实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镇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是具体实施者,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加强镇村领导班子建设。从镇一级来讲,重点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那些真正热爱农村、熟悉农业、了解农民的“双强”型优秀干部选拔进镇领导班子,努力把镇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发展的班子、和谐的班子。从村一级来看,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村干部的选人用人制度,打破身份、城乡和地域等选人用人壁垒,切实把想干事、会干事、干实事和群众拥护的“双强”型能人充实进村级班子,彻底解决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

第二,实施“双带行动”,广泛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各级党组织要通过系统培训、政策倾斜、资金支持、项目扶持等措施,帮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自觉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转变成具体行动,率先走上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的道路。同时,要着眼于城市带动农村,组织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分别与村党组织结对帮扶;着眼于工业支持农业,组织经济实力强、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联的企业,同经济发展落后的困难村结对帮扶;着眼于党员帮助群众,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和农村致富能人党员分别与困难党员和群众结对帮扶,营造“人往农村走、钱往农村投、物往送”的良好氛围,形成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合力。

第三,实施“双培行动”,努力把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手,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农村人才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一方面,要实施能人入党培养计划,采取“结对交友、关怀服务、定向培养”等途径,注重把农村能人培养成党员,重点发展一批农民企业家、农产品生产经营大户和流通大户党员,努力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汇集各类农村精英的“人才摇篮”。另一方面,要实施党员能人培养计划,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采取专题培训、挂职锻炼、考察学习等措施,扎实抓好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农村党员首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真正成为发展生产的带头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村容村貌的管护人,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模范。同时,结合“双培行动”,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育“乡土拔尖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第四,实施“双促行动”,促进农村领导体制、工作体制创新,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重要保证。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切实转变乡镇职能,改进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大力推进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加快建立符合促进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导干部关注农村、重视农业、倾情农民,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早日建成富裕文明、和谐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三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中文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是党的整体影响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里强弱,直接关系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半随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里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弱化的趋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不断地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

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它向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能里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和跟本目标,它包括执政能力、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村文化建设和统筹农村社会发展的能力,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因素主要有思想认识不足、队伍建设带后、管理体制、发展现状制约的方面,对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当前,村级党组织普遍面临的困境是资源短缺。实证研究发现,党支部通过村庄外部关系网络的链接、“党员承诺制”的推行、社团组织网络的构筑及“五星级评比”活动的开展,突破了领导困境,实现了领导创新。其借鉴意义是: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创新要注重观念创新、把握时代趋势、借鉴乡土传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 影响力 新农村建设 能力建设 村级党组织 领导创新

第一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

深入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农村党支部影响力弱化的根源,采取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政组织的影响力,整合农村政治资源,充分有效的发挥农村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作用,已经成为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弱化

所谓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弱化,是指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严重下降,对农村社会的动员能力、整合能力降低。这种现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使村党组织权力性影响力受到了严峻挑战,党组织的权力影响力削弱。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的经济自由得到空前解放的同时,也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从一元经济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转化,经济资源从集中向分散转变。农民在经济上对村级正式组织(包括党组织)依赖程度大为减低,党组织对农民在利益方面吸引力、影响力大大减弱。

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以使村党支部领导权力的合法性面临挑战。由于现在有法律制度未能明确划分领导权和自治权的边界和范围,造成自上而下渠道产生的村党支部很容易与自下而上产生的权力结构—村委会之间产生矛盾和碰撞,两个权力主体在重在村务决策和管理上互不相让、互不配合,关系紧张。村委会与党组织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造成村里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在很多乡村基层频发的诸如弄虚作假、乡镇企业与农民负担过重、乡村内部管理中的混乱、乡镇干部中的腐败现象等,都与因权力体制缺陷而引起的权力运行失范有关。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影响力,使农村群众对党组织的权威产生怀疑和不信任。

(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各种民间组织发展迅速,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宗族势力和宗教组织的发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形成了很大冲击。

(三)农村党组织建设受到严重削弱,凝聚力、战斗力弱化是导致其影响力下降的内在因素。从非权力影响力的角度分析,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从根本上讲是来源于党支组织的凝聚力、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和党员队伍的战斗力。目前党支部影响力的弱化固然同权力资源的减少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党支部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其影响力弱化的重要因素。

组织涣散,创造力、凝聚力不强,战斗堡垒作用未能有效地发挥。农村基层组织要有影响力,首先要有凝聚力。凝聚力越大,吸引力越强,影响力就越强。但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受到严重削弱。在不少的村子,党支部软弱涣散,有的处于瘫痪状态,有的被宗族宗派势力所控制,有的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根本无从谈起。

基层组织党内民主发展不足,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向心力降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党员作为普通村民的民主权利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制度保障和满足。这对农村党员党内民主权利的行使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与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相比,基层党内民主发展的不充分,农村党员民主权利缺失,导致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下降。

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年龄老化、思想僵化、能力弱化,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的政治先进性和社会威望降低,党的形象资源流失。

二、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的对策

农村党支部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着党在农村执政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巩固。

(一)合理配置权力资源,科学区分党支部的领导权与村委会的管理权,巩固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执政资源是政党执政的基础条件,是提升执政影响力的决定因素。在执政资源的构成要素中,权力资源、法理资源、组织资源是最基础的要件。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与其所占有的执政资源成下比。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必须完善有关法律和党规,科学合理的配置农村权力资源,规范各自的职权。

(二)加强党支部建设,提高党支部的组织影响力。

农村党组织的影响力首先和主要的是组织是影响力。因此,提高党支部的影响力,必须切实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

完善党支部的民主选举制度,把人民公认原则纳入村党支部的选举过程中,依此增强党支部的合法性基础,提升其影响力。要适应农村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多样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民展的需要,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模式,扩大基层组织的覆盖面,扩大影响力。以加强能力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改进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提高党组织的非权力影响力。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做党员和群众工作凭借的往往是行政权力。

(三)创新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机制,提高素质,优化形象,提升党员个体的影响力。

良好的素质和形象是党赢得群众支持的前提。党员的模范形象对周围群众起着巨大的影响、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榜样力量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使群众由被动服从转为自觉拥护。要拓宽领域,采取基层党组织和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合作的方式,有组织地输出部分农村青年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深造,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解决农村党员队伍活力不够的问题。要疏通出口,进一步加大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以净化党员队伍,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要不断完善农村党员的管理方式和模式,建立规范有序、联系紧密、以流入地为主、流入地流出地共同负责的管理格局,做到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基层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正常的组织活动。要不断健全党员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党员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设一支年富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员队伍,不断提升党员在农村的个体影响力。

(四)建立利益整合工作机制,提高利益协调整合能力。农村党支部作为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是党进行社会整合最基础、最不可或缺的组织要素和主体因素。因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最密切,也最直接。

通过加强党内民主和推动民主政治建设进行整合。在目前出现农村社会组织多样化及多种整合力量并存的局面和趋势下,基层党内民主和农村民主政治的有效发展,有利于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和认同感,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充分获得支配、控制和领导各种基层组织的主动权,特别是通过选举、监督等民主渠道,提升农村社会对党组织及其领导人的合法性认同和支持,从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巩固党在同级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联合各方力量进行整合。实行有效的社会整合,单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是很不够的。农村党组织要善于利于和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力量,特别是要善于利用村委会及各种群众团体和农村民间社会组织力量,构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村委会为主渠道,以各群众团体、民间组织为重要辅助渠道的社会联动整合新格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主动提供平台,创造机会,让农村各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根据其职能特点,参与社会整合工作,并在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前提下,发挥出应有的利益表达作用,不断壮大党对农村社会的整合力量。

在整合内容和效能上下功夫。要找准并把握广大群众及各个利益群体的共同利益之所在,把群众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相结合,把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与具体利益、眼前利益相结合。通过发展生产力、加强各阶层的思想教育、建立各个利益群体之间良性互动和公平竞争的机制等手段和方式,实现农村各阶层利益的整合,为实现广大农民群众共同的利益目标奋斗,使农村党支部真正成为代表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带领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

第二章 能力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切实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坚持党管农村的重大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后发”现代化中是在传统农业社会内部展开的,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发展的迟滞现状成为制约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同时,农村还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0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在现阶段,“三农”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继续推进现代化,就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和进农村的全面进步,以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更鲜明地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就把新农村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纳入到中国物色社会主义体系这中。这些都意味着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入到一个全新时期。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农村现代化新时期的到来也向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的核心则是其能力和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能力要求 具体而言,新农村建设要求基层党组织主要提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农村建设新阶段中的执政能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现着党对农村的彻底领导。在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仍应置于首位。

要更坚定地坚持和强调“党管农村”的重要原则。对村民选举活动要积极与和主动领导。积极参与,就是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引导村民认真、正确地行使权利;也应该动员党支部成员作为候选人公平参选。主动领导,就是配合村民选举委员会做好选举组织工作,并切实覆行监督职能,保证选举公正。

坚持对村委会的领导和对村务公开的监督。由于人们对村民治的片面理解,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党支部难以领导村委会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从制度层面上增强党支部的群众基础。近年来开始普遍推广的“两票制”、“两推一选”、村两委的“一体化”、“一肩挑”等,都是值得重视的探索。

(二)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致富、带富能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要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和现代农业理念。在西部农村中,农民的市场观念不强,缺乏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小农生产经营依然占优势。基层党组织要带领群众富奔小康,必须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以市场化和产业化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特色产业形成。

积极促进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其迅速准确的市场信息、较高的专业水平,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服务,降解了分散农户的市场风险,并通过利益制把分散的农民连接成为一体,成为农村社会中一种具有多元功能的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应该积极 促进这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以其发展经济和整合农村社会的独特功能,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努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应以一定的村级集体经济为基础,基层党组织要更新观念,努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三)引导农村文化建设的能力

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当前,各种自私自利的、消极颓废乃至腐朽堕落的思想观念在农村沉渣泛起,喧器一时,扰乱了农村的人心,搞坏了农村社会风气。基层党组织要积极重视“乡风文明”建设,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多种文化形式,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农村社会。宣传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的能力。即利用村民自治这个契机,积极宣传和引导农民群众,普及法治理念,为乡村社会增添法律文化,以法治理念促进新农村建设。重塑集体主义观念的能力。

(四)统筹农村社会发展的能力

新农村建设是推动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旨在全面、整体地推动农村发展。在内容上,它包含了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法治强化和文化建设;在结构上则是着力优化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建设主体、资源供给、人才供应等要素。从短期目标而言,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改变农村发展不足的现状,从长远目标而言,则是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整体现代化,彻底改变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学会正确处理多方面关系,包括争取资金与挖掘内部潜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文明乡风建设、坚持领导与转变职能等。总之,要统筹经济、政治与文化均衡的发展,推动农村整体进步。

三、基层组织能力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措施

(一)思想认识重在教育和规范

对于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有的作用和能力,不少基层党组织还存在着模糊认识,缺乏思想上的重视和准备。对此,应扎实开展对基层党组织成员的的思想教育,并强调教育的规范化和设定的明确目标。

(二)队伍建设应予调整和加强

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队伍状况是制约其能力建设的一个容忽视的因素。当前基层党组织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结构不合理,“‘三偏’现象突出:在许多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着年龄偏老、文化偏低、数量偏少的‘三偏’现象”二是党组织活动难以保证,党员队伍出现“断层”;三是党组织工作状态不佳。对这些问题应努力调整。

积极推行制度创新,选好“带头人”。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两推一选”、“双推直选”、“公开选聘”、“下派任职”等办法选好“一把手”,普遍收到实效,值得认真研究和推广。促进组织完善与素质提高。尤其要注重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切实解决“三偏”问题。

(三)管理体制度需要认真健全和完善

通过交叉任职,理顺现行村“两委”关系。积极推行和提倡具备条件的村支书兼任村委会主任,提倡具备条件的村“两委会”其他成员依法实行“交叉任职”。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完善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监督。建立完善待遇保障机制。拟逐步将村干部的补贴报酬直接列入市、县(区)财政预算;积极推行在职、退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探索村干部“年薪制”和公职化的路子;多途径解决村干部的政治待遇问题。

(四)发掘自身潜力,寻求突破口

长期积累下来的发展滞后,不利地域条件和较为闭塞的文化环境,传统习惯对市场的天然排斥等,是西部农村面临的普通问题。因此,基层党组织必须从发掘自身潜力入手,认真寻求突破口,然后才能带动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容丰富,目标要求甚高。当前应该围绕着提高能力这个核心来推动建设。真正体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扎实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村社会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实现。

第三章 领导创新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唯有进行领导创新,才能增强领导能力。

一、资源短缺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主要困境是领导资源的短缺。

1、经济资源的匮乏。经济资源是村级党组织开展领导活动的重要物质支撑。目前,大多楼村级党组织的经济资源极为有限。

2、政治资源的流失。根据吉登斯的观点,政治资源主要包括控制、组织、制裁等治理手段。目前,村级党组织政治资源的流失集中表现为“两个流失”。一是政治权力的流失。二是组织资源的流失。组织资源是政党开展活动所依赖的组织队伍或组织体系,它包括政党自身的组织队伍和政党的外围组织。

3、文化资源的消解。从执政资源的角度来看,文化资源包括执政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公众的社会心理。意识形态是引导、支配社会成员思想的力量,社会心理。意识形态是引导、支配社会成员思想的力量,社会心理 则是执政党的心理支持力量。

二、资源开发

1、村落外部网络的链接:经济资源的摄取。社会资本理论认为,动员人际关系网络能为资源匮乏者带来资源收益。

2、“党员承诺制”与社团组织的创建:政治资源的重构。一个政党若没有权力资源和组织资源,是断然无法影响、组织、动员民众的。

3、“五星级评比”:文化资源的整合。众所周知,多年来,村级党组织文化资源不断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村民的方法、手段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农民素质发展的需要。

“五星级评比”的具体作法是,用“遵纪守法、关心村务、团结互助、热爱科学、明理诚信”五项指标对农户家庭进行评比,农户家庭若符合一项指标就记一颗星,然后将每个家庭的总星数贴于农户家门上。如果农户家庭全部符合指标就被授予“五好家庭”的荣誉称号,村党支部还邀请乡领导发证书和奖品,而村里的秧歌队则敲锣打鼓地给“五好家庭”挂牌。“五星级评比”的主旨在于,通过引导村民遵守国法村规、关心公益、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健康娱乐、抵制赌博、邻里互助等,使其重塑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信仰和正确的价值观。其实践效果是,因无形中给村民以竞争的气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村民自觉地调整了自己的行为,并使桩民的思想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争星、看星、比星、追星已成为该村的新风尚。“五星级评比”活动创新了村庄文化资源重构的途径。

三、农村基层先进党支部领导创新的启示

1、领导创新首先要注重观念创新。观念万不失一是观念开发,就是思想革命,它是一切领导创新的前提和先导。

2、领导创新要把握时代趋势。领导创新的实质是对领导情境的时代性变化的主动应对。

3、领导创新要借鉴乡土传统。领导创新的力量在于创,领导创新的魅力在于新。

当然,领导创新还因地制宜,符合每个村庄自身的实际。中国农村幅员广大,各个村落社会的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以及历史文化传统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性,因此任何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都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找准创新的突破点和路径。

参考文献

[1]潘维、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3]高化民,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4]马克思恩克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黄平.未完成的叙说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6]金一虹,离散中的弥合———农村流动家庭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9,(2).[7]贺雪峰,新农村建设:打造中国现代化的基础[A].黄平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8]温铁军,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性[A].黄平,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9]白南生,何字鹏,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A].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金一虹,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社会性别和两种生产的二元分割[J].妇女研究论丛,2009(增刊).[11]姜长云,如何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张晓山,等全球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2]李培林,全球化与中国新三农问题[A].张晓山,等.全球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第四篇: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今年初,党中央又作出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这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满足农民生活愿望,从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的高度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实现国家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是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身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农村人大代表,更应率先垂范,履行监督职责,创新工作方式,发挥代表作用,为建设型农村贡献力量。

一、深入农村一线,发挥带头作用

农村人大代表来自农村生产、生活一线,能深刻感受到农民所思、所想、所盼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人大代表必须身体力行,创新方式,发挥带头作用。意识带头宣传政策。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农村建设基本内涵、指导远折合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深入村组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让农民深入了解政策、吃透政策精神,切实把党中央的政策精神变为农民的共同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南。二是带头调查研究。要深入所在选区,广泛收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愿望和要求,突出生产发展,科学制定符合本村发展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确保规划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使规划能够集中明智、体现民意。三是带头深入实践。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带有作用,积极投身实践做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尤其要在村庄整治、生态家园建设中带好头,主动帮助农民排忧解难,解决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把农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二、履行代表职责,发挥监督作用

如何确保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使懂得惠民政策不折不扣的得以执行,农村人大代表必须履行职能,加强监督。一是监督规划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科学制定规划是基础和前提。作为人大代表,要积极主动会同村民代表调查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征收为重点,着力把发展经济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规划蓝图既能反映发展前景,又能成为实现农民愿望的载体;既有指导发展的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同时,要确保规划必须按程序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从而有效监督乡村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二是监督物资使用。怎样使有限的资金和物资在新农村建设中管好、用好,发挥最大效益,农村人大代表有义不容辞的监督责任。人大代表要自觉融入监督之中,会同乡、村两级制订新农村建设资金和物资管理使用办法,规范操作程序,实行阳光操作,不因为无报酬而放弃履行监督职责。三是监督工程质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间长、任务重,怎样让每一项工程成为惠及子孙万代的工程,必须严把质量。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有选择能力、有资质的施工队,把工程质量、投资数额和质量标准全面公开,接受群众监督,防止“豆腐渣”工程。特别是农村人大代表要定期、不定期的深入个工程点检查、督办进度,把关工程质量。四是监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切实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落到实处,为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奠定良好基础。重点督办广大农民知情权落实,建设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机制,切实保障农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同时要认真督促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教育和引导群众运用“一事一议”政策,保证农民负担不反弹。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首创精神,使新农村建设成广大农民群众自觉行动。

三、提高自身素质,发挥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性农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上上下下,特别是推动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困难。作为农村人大代表,需要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很多,作用发挥到位,监督实效明显,人民群众满意,都需要代表提高素质,从我做起,充分发挥综合指导协调作用,做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动者。一是提高理论水平。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要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系统论述,着力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素养。二是提高法律素质。坚持不懈地学习各种法律法规,拓宽法律知晓面,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带有学法、守法、执法、用法,严格依法办事,促进农村基层干部依法行政,确保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都能依法解决,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三是提高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既要创新人大代表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又要积极探索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代表作用的新途径、新方法。特别是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公益事业建设投入及管理在实践中探索更多的途径和路子,通过代表的工作,使代表早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成为人民利益的忠实实践者。同时,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倾向性、整体性问题提出新思路和新建议,全力推出新农村建设,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

蔡教弘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第五篇:充分发挥“四类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四类人”作用

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创先争优

充分发挥农村致富能手、回乡青年、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作用,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创先进、争优秀。

致富能手“传”经验。通过召开座谈会、宣讲会,组织专题学习、举办培训班等形式,邀请农村致富能手讲述致富经历,为群众传授经验、提供增收信息、推广致富技能。建立致富能手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度,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切实帮出成效,实现共同致富。目前,已组织致富能手和农牧民群众开展专题座谈会11期,举办培训班36期,受益农牧民800多人次;45名致富能手与90名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困难户走上脱贫致富路。

回乡青年“帮”发展。积极引导优秀回乡青年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依托他们见识广、思路新、头脑活的优势,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帮助村级组织理清发展思路,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闯市场、谋发展,走特色种植、养殖之路。有21名回乡青年参与乡村建设,积极向农牧民群众宣传惠农政策,对农业生产提出合理意见建议34条,参与农业生产、配合农技人员给予农民技术指导52次,引进特色种植、养殖致富项目4个。

大中专毕业生“带”思想。发挥村级活动场所科技培训阵地作用,举办乡村夜校,聘请待业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级辅导员,以远程教育平台为载体,结合农村实际选择教学内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各类实用技术和农村新风尚,引导农民运用科技知识增收致富,移风易俗、转变观念。目前,共有23名待业大中专毕业生担任农村科技培训辅导员,开展培训12期,宣传教育群众1700余人。

退伍军人“促”稳定。发挥退伍军人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的优势,协助村委会开展维稳工作,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建设,指导民兵进行应急处突训练;参与值班巡逻和特殊重点人员排查。组建退伍军人维稳宣传队,深入村民家中开展促和谐、保稳定思想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认清形势,坚决同一切民族分裂分子和非法宗教活动做斗争。有31名退伍军人参与维稳工作,配合村干部化解矛盾纠纷29起,入户走访1000余次,发放民族团结宣传手册1200余本。

下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气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为农服务始终是气象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市城乡统筹发展力度的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完善和城镇化进程加......

    充分发挥青年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5篇

    突出抓好青年农民的培训和就业工作,促进农村青年的增收成才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说到底,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所以,必须将促进农村......

    浅谈五五普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浅谈“五五”普法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李明富 施勤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后,举国上下掀起了一个学习、贯彻《意见......

    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范文合集

    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党 支部的模范带头战斗堡垒作用 -------雅尔塞镇鲜明村党支部事迹材料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企业”+“文化”,更不是附庸风雅借以装饰企业的文化,而是企业的精神主宰,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诸如价值标准、管理......

    、充分发挥创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创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I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的作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系列党课 掌握要点:人心向背决定一个党的兴衰成败。8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