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19-05-15 13:3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篇: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气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为农服务始终是气象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市城乡统筹发展力度的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完善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气象为农服务面临新的情况、新的需求,需要不断调整服务理念,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以新农村建设需求为导向,思考气象如何为“三农”提供优质气象服务的新思路。

一、气象为农服务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气象部门不断强化为“三农”服务思想,积极构建新的气象为农业服务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

1、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气象服务。气象部门主动及时地做好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抗旱气象服务、因孔学祥关键农时气象服务、地质灾害气象服务、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服务,为各地农村防灾减灾、广大农民及时避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2、开展短期气候预测、农气情报、产量预报服务。主要开展与农事密切相关的短期气候预测,如春播期、梅汛期、台汛期、秋冬季预报等;农气情报包括农气月报、作物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以及年度气候评价等;农业产量预报主要是根据作物生长期天气情况对粮食作物作出产量预报。这些信息对涉农部门指导农业生产,种养大户、农民安排农事、科学种田等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3、开展专项特色服务。主要是针对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情况,主动开

展专项特色服务,如新昌局积极做好名优茶、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服务;诸暨局积极开展为香榧、草莓的气象服务。

4、以新技术为依托,为农气象服务手段不断改善。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向农村覆盖能力,通过广播、电视、声讯、短信、网站、电子信息显示屏等手段使气象信息深入千家万户和农民手中。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为缓解旱情、森林防火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5、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建立。乡镇等基层单位逐步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认证制度。乡镇气象探测和气象信息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同时,逐步建立乡镇气象协理员、村级信息员队伍。

6、农业气象科研取得新成果。先后开展了农业气象(茶叶)服务系统、绍兴市北部地区生态系统监测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测新技术研究、塑料大棚温湿度预测、虞北海涂小气候效应与农业种植分析等课题的研究,取得多项成果。

二、气象为农服务的问题分析

面对新需求,气象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与大农业的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仍有一定差距。一是落实“三农”理念,做好为大农业服务的思想认识不足。更多的局限于传统农业服务领域,为大农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理念不强。同时,还一定程度存在着重领导层的决策服务,轻视直接为农村、农民服务的思想。

二是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业务能力还难以满足需求。受多种因素

制约,目前在农村存在着气象综合监测能力薄弱 ,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尚未完善 ,气象预报准确率、预报时效和精细化程度不高等情况。

三是气象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领域不宽,服务产品不丰富,针对性不强。气象服务产品还未突破粮食生产服务等传统农业领域,无法覆盖“三农”所涉及的全部领域,因地制宜地提供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产品。

四是气象信息传递能力有待提高,覆盖面不够宽。气象信息在传播渠道、手段、内容、时间、对象等方面仍存在缺陷,如针对农业生产的气象服务信息和节目较少,天气预报农事建议少。五是为“三农”服务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缺乏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市县气象部门由于人员编制紧,都面临着人员专业单

一、知识老化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气象为农服务的深入。六是与涉农部门合作交流不够。特别是需要加大与农业部门在科研、农业生产、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有针对性地拓展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的领域和内容。

三、加强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措施

坚持“安全气象、民生气象、源气象 ”的理念,努力提升气象事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气象监测水平,增强气象为农服务的能力基础。只有建立覆盖面广的监测网,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把握气象条件动态,支持气象预报警服务。另外,农业结构调整和局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也需要气候资料,应当针对不同产业特点,在特色产业园区、农业示范园区布设相应的专业气象监测站。要进一步完善我市的中尺度自动站网建设,争取建设一定数量的特色农业气象监测站。

二是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系,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努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特别是热带气旋、暴雨、强对流等天气的预报服务水平,切实提高气象及相关灾害早期预警能力,完善短时临近预警业务系统,努力做到气象灾害临近预报明确灾害出现的地点、时间、种类和强度,初步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化、精细化气象服务。

三是提高气象信息传播的普及率和快速反应水平,增强对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完善气象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体系,将手机气象短信、广播电视、城乡气象电子信息显示屏等纳入防灾减害体系。发挥农村气象协理员、信息员的作用,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和灾情信息的收集,畅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与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推广气象信息接入农村广播系统,努力使广大农户在第一时间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以“有气象服务站,有气象协理员、有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有气象监测设施、有气象信息接收终端、有气象科普活动”的要求,推进防灾减灾示范乡镇建设,完善协理员、信息员的考核奖惩、培训和管理机制,促进队伍规范发展和效益发挥,推进“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五是继续做好特色农产品和优势产业的专题专项服务,不断拓展为农服务领域。要围绕特色农业,建立相应的气象服务指标体系,以新昌茶叶气象服务示范基地为依托,逐步建立绍兴不同特色产业的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在加强部门联合、突出气象特色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气象为农服务联系卡的作用,开展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加强为农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市场、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重点涉农组织的服务,普及气象科技知识,提供个性化农业气象服务。

六是发挥气象在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前瞻性作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开展农村住房抗灾能力的气象灾害调查和气候风险评估,积极参与村镇建设规划,开展中心镇、村选址的气候论证;推动农村建筑物防雷设施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应用;加强科普宣传,采用农民培训、发放资料、媒体宣传等方式,在农村宣传气象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农民应用气象信息的能力。

第二篇:充分发挥青年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突出抓好青年农民的培训和就业工作,促进农村青年的增收成才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说到底,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所以,必须将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作为团组织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大力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和农业产业化带头人等各方面的优秀农村青年人才。一是要深入实施新型农民培训项目。二是要大力实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促进计划”。以“9+2”订单式职业教育、“工岗快递”等共青团的特色活动为载体,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及周边地区团组织和用工企业的协作力度,拓宽和开发转移就业市场,为订单式培训、输送、就业一体化奠定基础。加强与劳动就业部门的合作,着力培育一批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和青年劳务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培养一批懂市场、善管理的高素质青年劳务经纪人。三是要筹措创立农村青年创业基金,为农村青年创业成才助一臂之力。

突出抓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文化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村容乡风

一是要加强对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要认真组织开展好“争做志愿者,建设新农村”等主题活动。结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重点项目,本着就近就便、注重实效的原则,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组织志愿者深入乡镇集市、田间地头,集中开展科技培训、义诊义治、文艺演出、普法宣传、政策宣讲等服务活动;以五保户、军烈属、孤寡老人、残疾人为重点,积极开展为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发动广大青少年开展植树造林、清除白色垃圾、清除非法张贴物等环保服务活动;有计划地选择高校与村镇建立长期帮扶关系,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和在校学生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与建设,探索以志愿服务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突出抓好希望工程等特色项目的深入实施,推进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

一是要全力实施希望工程“9+2”项目。要加快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推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进程,使农村儿童享有和城市儿童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整合教学资源,逐步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办好“9+2”职业教育培训班,强化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示范和引导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贫困学生参加两年制职业教育培训班,通过学习,使他们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实现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就业。二是深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我州该工作的支持和倾斜,让一批高素质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到我州基层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引导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带动本地工作者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动我州基层教育、医疗、农技、扶贫、团建等事业的发展。

突出抓好农村青年中心的建设,增强团组织对农村青年的凝聚力

一是要积极创新组织形式,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农村青年协会等新型组织的创建。积极争取党委的支持,将农村青年中心建设纳入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范畴,努力构建“基层团委+青年中心”的新型组织网络体系。大力培育发展农村基层各类青年专业技术协会、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经过必要程序把这些组织吸纳到青年中心的团体会员和理事会中来,扶持他们发展壮大,借助他们更加有效地联系和服务青年,不断提高农村青年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整合社会资源,大胆探索青年中心运作模式和活动机制,不断扩大农村青年中心在青年中的覆盖面,进一步增强青年中心的活力。二是要围绕农村青年需求,大力挖掘服务项目,构筑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三是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农村青年中心工作骨干。

第三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近些年来,我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采取一系列

措施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较好地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实施村级阵地工程,为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彻底解决部分村级组织办公无场所、党员活动无阵地的问题,我区以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契机,将村级阵地建设纳入“区委、区政府2006年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之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区村部、社区办公用房及党员活动室建设的通知》,按照“规范、节俭、实用”的原则,采取“五个一点”(即区管党费援助一点,帮扶部门捐一点,争取上级补一点,镇财政贴一点,村集体筹一点)和“两个不准”(即不准增加农民负担、不准增加村级债务)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一千余万元,新建村部14个,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按照“十有”标准,新建党员活动室14个,修缮8个,全区3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电教化,同时有32个村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在此基础上,我区进一步采取措施,不断增强活动室的综合服务功能。一是区委对村级组织和党员活动提出了规范性要求,组织部统一修订完善了制度,统一规范了各类表册和活动档案,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生活的经常化、规范化,广大党员带头完成任务,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全面实行了村干部值班制度。轮流值班办公,方便群众办事,及时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值班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村两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定期组织党员和干部群众对蚕桑、茶叶等实用技术的培训,使绝大多数党员掌握了1至2门农村实用技术,党员在带头发展产业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发挥党员活动阵地的综合功能,使农村党员活动室成了干部常在的“家”,党员常想的“家”,群众常去的“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班子建设,增强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力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我区把建强村级班子作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结合村两委换届,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采取“两推一选”办法(其中4个村实行了直选)对54个村级党支部委员会进行了换届选举,把171名政治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群众威信高,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班子。目前,全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的有3名、交叉任职的“两委”干部48名(其中有12名支委兼任村委会主任),并发现培养了一支120多名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二是加强教育培训。结合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和我区实际,改革传统培训模式,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规划,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建立上下联动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干部培训体系。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实行“菜单”式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学理论、现场学典型等办法,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党的路线方针、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和农村工作方法的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本领,引导干部“学一门技术、上一个项目、带一批群众、富一方经济”。4月份,我们采取与市委党校联合办班的形式,对全区村“两委”主要干部、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和驻村指导员共170多人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务培训;10月份,我们还组织了5名村干部赴上海市闸北区委党校开展行政与经济管理培训,拓宽了干部视野,提高了干部综合素质,为他们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农村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镇村坚持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考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帮助他们进一步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同时,我们还切实抓好“双强”型村干部培育工作,提升培训层次,挑选一批年轻镇村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三是完善报酬机制。对村级干部实行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坚持论功计酬。推行党务、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干部工资报酬和升降去留由群众来评说,增强干部监督与管理的民主程度。在确保村干部报酬足额兑现的基础上,我区建立了村干部离退岗生活补贴基金,采取区、镇、村、个人(3∶3∶3∶1)筹集资金,按照任职年限和年龄对离退岗村干部给予生活补贴。各镇也相应出台政策,对村干部报酬和离退岗生活补贴作出补充规定,如**镇规定对任职时间长、成绩突出、达到退休年龄的村干部,将从镇财政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农村党员在新农

第四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近些年来,我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较好地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实施村级阵地工程,为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彻底解决部分村级组织办公无场所、党员活动无阵地的问题,我区以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契机,将村级阵地建设纳入“区委、区政府2006年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之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区村部、社区办公用房及党员活动室建设的通知》,按照“规范、节俭、实用”的原则,采取“五个一点”(即区管党费援助一点,帮扶部门捐一点,争取上级补一点,镇财政贴一点,村集体筹一点)和“两个不准”(即不准增加农民负担、不准增加村级债务)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一千余万元,新建村部14个,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 按照“十有”标准,新建党员活动室14个,修缮8个,全区3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电教化,同时有32个村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在此基础上,我区进一步采取措施,不断增强活动室的综合服务功能。一是区委对村级组织和党员活动提出了规范性要求,组织部统一修订完善了制度,统一规范了各类表册和活动档案,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生活的经常化、规范化,广大党员带头完成任务,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全面实行了村干部值班制度。轮流值班办公,方便群众办事,及时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值班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村两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定期组织党员和干部群众对蚕桑、茶叶等实用技术的培训,使绝大多数党员掌握了1至2门农村实用技术,党员在带头发展产业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发挥党员活动阵地的综合功能,使农村党员活动室成了干部常在的“家”,党员常想的“家”,群众常去的“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班子建设,增强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力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我区把建强村级班子作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结合村两委换届,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采取“两推一选”办法(其中4个村实行了直选)对54个村级党支部委员会进行了换届选举,把171名政治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群众威信高,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班子。目前,全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的有3名、交叉任职的“两委”干部48名(其中有12名支委兼任村委会主任),并发现培养了一支120多名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二是加强教育培训。结合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和我区实际,改革传统培训模式,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规划,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建立上下联动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干部培训体系。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实行“菜单”式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学理论、现场学典型等办法,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党的路线方针、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和农村工作方法的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本领,引导干部“学一门技术、上一个项目、带一批群众、富一方经济”。4月份,我们采取与市委党校联合办班的形式,对全区村“两委”主要干部、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和驻村指导员共170多人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务培训;10月份,我们还组织了5名村干部赴上海市闸北区委党校开展行政与经济管理培训,拓宽了干部视野,提高了干部综合素质,为他们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农村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镇村坚持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考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帮助他们进一步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同时,我们还切实抓好“双强”型村干部培育工作,提升培训层次,挑选一批年轻镇村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三是完善报酬机制。对村级干部实行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坚持论功计酬。推行党务、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干部工资报酬和升降去留由群众来评说,增强干部监督与管理的民主程度。在确保村干部报酬足额兑现的基础上,我区建立了村干部离退岗生活补贴基金,采取区、镇、村、个人(3∶3∶3∶1)筹集资金,按照任职年限和年龄对离退岗村干部给予生活补贴。各镇也相应出台政策,对村干部报酬和离退岗生活补贴作出补充规定,如**镇规定对任职时间长、成绩突出、达到退休年龄的村干部,将从镇财政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农村党员是党在农村的“化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的基础。我区从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入手,把提高现有党员素质和新党员的质量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各项制度,严格质量标准,坚持实行发展党员全程联名推荐制、预审制、公示制、票决制,探索建立了发展党员质量评估体系,确保发展农村党员的质量。深入开展“双培双带”活动。紧紧抓党员、致富能人这两支农村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先进群体,注重从“双强”型村级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今年,全区36个村有近70名非党员致富能人经过培养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其中14名被吸收入党,3人通过群众推选走上村、组干部岗位,为党的肌体增添了富有活力的新“细胞”,壮大了党员致富群体,在全区营造了“你追我赶”的浓厚发展氛围。建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按照“树立新思想、塑造新形象、作出新贡献”和“双培双带”的要求,围绕产业建设、基层民主、社会稳定等工作,共设置了四大类19个岗位,分别提出当年目标任务,采取党员选岗、群众评岗、支部定岗相结合的办法,全区890多名无职党员认领了岗位。通过合理分类、定标发卡、公开承诺、定期考评、奖优罚劣等措施和环节,为广大农村党员力所能及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使他们立足自己实际能力,发挥个人长处,成为生产发展的带头者、生活宽裕的体会者、乡风文明的实践者、村容整洁的管理者、管理民主的协作者,充分发挥出农村党员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设岗定责”把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组织“压担子”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了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平台上,不当干部也能很好地为党工作的强烈愿望,为展示党员个人特长,奉献社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有为就有位”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适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机制

一是强化作风建设,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新风貌。农村干部作风对村风民风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上半年,我们扎实开展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切实解决村干部队伍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整改的重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村级党组织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有1248条,查摆问题624条,已整改557条,并形成保持先进性和良好作风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村“两委”班子团结,干部带头廉洁奉公、带头为民服务,群众体谅、支持干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和谐、文明的村风民风。继续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在镇村两级设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服务中心和代理点,各选派村带头印制代理卡片,免费为村民代理事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二是强化服务意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我们向1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派驻了区、镇两干部作为驻村指导员,并与市派干部一道组成指导组,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对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组干部管理的暂行办法》,建立健全了《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组有关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为全面完成选派工作“深化提高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严管理、强督导,切实加强对第二批选派工作“深化提高年”的领导和指导,确保取得实效。重点加大对选派村继任书记的选拔培养力度,全区11个选派村均物色培养了村党支部书记继任书记人选,有9人已在村党支部书记岗位,2人担任了村支部副书记。进一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的管护办法,努力实现选派成果长效化,加大对发展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的投入管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发展项目20多个,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同时,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在全区选出13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进村和贫困村任职,切实增强村级自身建设新农村的力量。三是强化民主建设,建立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发展党内民主,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要求,也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坚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们依据《安徽省村“两委”工作规则》等,按职责系统、制度系统、操作系统三部分编印了《黄山市**区村级组织建设制度汇编》,形成了村级组织“五项规范”,即规范领导体制和组织设置,理顺了村级组织关系;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强化了村级民主管理;规范村干部管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规范党务、村务公开,解决了农村热点问题;规范民主理财,创新了农村财务管理。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使农村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的新路子。并通过对村干部进行考核和民主测评,加大了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约束。目前,我区36个村全部实行了村级帐目、资金双统管理制度,党务、村务公开实行了区、镇、村三级联动制度。

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要求,当前我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问题:

一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不适应。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句话”目标要求,目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还存在许多差距。部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少数基层组织和干部在取消农业税后工作理念没有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比如,对照“生产发展”的要求,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统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还不强,难以肩负起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对照“管理民主”要求,一些农村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还不强,依法行政的能力还比较弱,部分农村党员干部仍然习惯于强迫命令、行政干预,导致干群关系坚张,等等。

二是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不适应。建设新农村,人才先行。顺利完成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任务,必须要有大量的农村人才作支撑。然而,农村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流失严重、资源短缺的现状令人担忧。特别是部分村级干部普遍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素质偏差,思想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同时,少数干部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总感到老办法不能用,狠办法不敢用,新办法又不会用。另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缺乏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村出现班子“不调整不行,调整又无合适人选”的现象。少数基层党组织把工作的重点、主要精力放在了抓经济建设上,思想上放松了对党员教育管理,由于疏于教育管理,不少党员思想严重滑坡。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党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产生了党员想学的东西支部无法教,支部会教的党员不愿学的矛盾,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党员求知求富的实际需求。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亟待破解的难题。

三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举措不适应。中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这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多年来,各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主要依靠传统资源,主要实行垂直化、内部化、封闭化的管理方式,更多局限于就农村基层组织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没有充分统筹城乡资源和整合社会资源,真正形成农村“大党建”的工作格局,这与新农村建设“新三农”、“大三农”的创新举措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必须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内涵到外延、理念到方式、从目标到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设计,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在指导思想上相统一、总体目标上相一致、工作部署上相协调、工作成效上相促进。结合**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大力实施以“四双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工程”,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第一,实施“双强行动”,大胆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人充实到镇村领导班子,切实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镇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是具体实施者,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加强镇村领导班子建设。从镇一级来讲,重点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那些真正热爱农村、熟悉农业、了解农民的“双强”型优秀干部选拔进镇领导班子,努力把镇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发展的班子、和谐的班子。从村一级来看,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村干部的选人用人制度,打破身份、城乡和地域等选人用人壁垒,切实把想干事、会干事、干实事和群众拥护的“双强”型能人充实进村级班子,彻底解决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

第二,实施“双带行动”,广泛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各级党组织要通过系统培训、政策倾斜、资金支持、项目扶持等措施,帮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自觉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转变成具体行动,率先走上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的道路。同时,要着眼于城市带动农村,组织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分别与村党组织结对帮扶;着眼于工业支持农业,组织经济实力强、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联的企业,同经济发展落后的困难村结对帮扶;着眼于党员帮助群众,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和农村致富能人党员分别与困难党员和群众结对帮扶,营造“人往农村走、钱往农村投、物往送”的良好氛围,形成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合力。

第三,实施“双培行动”,努力把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手,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农村人才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一方面,要实施能人入党培养计划,采取“结对交友、关怀服务、定向培养”等途径,注重把农村能人培养成党员,重点发展一批农民企业家、农产品生产经营大户和流通大户党员,努力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汇集各类农村精英的“人才摇篮”。另一方面,要实施党员能人培养计划,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采取专题培训、挂职锻炼、考察学习等措施,扎实抓好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农村党员首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真正成为发展生产的带头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村容村貌的管护人,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模范。同时,结合“双培行动”,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育“乡土拔尖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第四,实施“双促行动”,促进农村领导体制、工作体制创新,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重要保证。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切实转变乡镇职能,改进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大力推进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加快建立符合促进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导干部关注农村、重视农业、倾情农民,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早日建成富裕文明、和谐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五篇:充分发挥“四类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四类人”作用

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创先争优

充分发挥农村致富能手、回乡青年、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作用,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创先进、争优秀。

致富能手“传”经验。通过召开座谈会、宣讲会,组织专题学习、举办培训班等形式,邀请农村致富能手讲述致富经历,为群众传授经验、提供增收信息、推广致富技能。建立致富能手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度,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切实帮出成效,实现共同致富。目前,已组织致富能手和农牧民群众开展专题座谈会11期,举办培训班36期,受益农牧民800多人次;45名致富能手与90名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困难户走上脱贫致富路。

回乡青年“帮”发展。积极引导优秀回乡青年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依托他们见识广、思路新、头脑活的优势,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帮助村级组织理清发展思路,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闯市场、谋发展,走特色种植、养殖之路。有21名回乡青年参与乡村建设,积极向农牧民群众宣传惠农政策,对农业生产提出合理意见建议34条,参与农业生产、配合农技人员给予农民技术指导52次,引进特色种植、养殖致富项目4个。

大中专毕业生“带”思想。发挥村级活动场所科技培训阵地作用,举办乡村夜校,聘请待业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级辅导员,以远程教育平台为载体,结合农村实际选择教学内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各类实用技术和农村新风尚,引导农民运用科技知识增收致富,移风易俗、转变观念。目前,共有23名待业大中专毕业生担任农村科技培训辅导员,开展培训12期,宣传教育群众1700余人。

退伍军人“促”稳定。发挥退伍军人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的优势,协助村委会开展维稳工作,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建设,指导民兵进行应急处突训练;参与值班巡逻和特殊重点人员排查。组建退伍军人维稳宣传队,深入村民家中开展促和谐、保稳定思想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认清形势,坚决同一切民族分裂分子和非法宗教活动做斗争。有31名退伍军人参与维稳工作,配合村干部化解矛盾纠纷29起,入户走访1000余次,发放民族团结宣传手册1200余本。

下载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发挥气象服务在我县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我县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我局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调研活动,如:召开座谈会,发......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马驰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年第04期 [摘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至关重要。怎......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工会作为企业的群众性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更好地发挥工......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几年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知工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区委的中心工作,坚持“教育、引导、服务、协调、促进”......

    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 缪明陶冶葛晓南 宣传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塑造品牌形象、弘扬社会风尚、宣传医疗特色和引导患者就医的重任,在医院改革和......

    充分发挥农民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略(共5篇)

    充分发挥农民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略 花传国 郭 君 摘 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非常特殊的阶层。正确认识农民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

    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抓住关键环节 改革支农方式 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莱州市财政局盛京斌杜镇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图书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图书室阅览读后感 ——图书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姓名: 单位: 乡村图书室作为最贴近农民而传播科普文化、社会历史和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最几层文化传播点,旨在提高广大农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