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一诺两评”机制
建立“一诺两评”机制
破解村干部监督考核难题
近年来,东海县适应农业税全面取消的新形势,针对村干部管理工作中的难题,建立了“以村干部公开承诺为前提,党员群众评议与上级组织考评相结合”的“一诺两评” 村干部监督考核新机制,有效调动了广大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主动适应形势,积极探索村干部管理新途径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广大农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期。与此同时,在农村新一轮的发展进程中,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干部队伍自身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农村干部的管理与引导,激励他们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为此,县委组织部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全县22个乡镇346个行政村的村班子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基本掌握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各村工作目标的整体性、连续性不强。尤其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后,还没有形成与之相对应,指导性、操作性较强的农村班子工作目标体系,致使村干部的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绩效难以全面评定。二是乡镇之间对行政村的考核办法差异大,一些乡镇采用“定性考核”、“模糊考核”办法,指标过于笼统,党员群众参与程度不够,缺少-1-
刚性和透明度,对村干部激励和约束作用都不明显。三是村干部权力制约机制不健全,党员群众监督困难,对个别素质较低、威信不高的村干部缺乏制约措施和处理手段。
针对以上问题,按照“干部承诺办实事、群众监督得实惠、科学考评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 “一诺两评”村干部监督考核机制的意见》,通过公开承诺,加强农民群众对村干部的监督,规范村干部履职行为;通过党员群众评议与上级组织考评相结合,切实提高村干部考评工作的科学性,促进村干部兑现承诺和各项工作的落实,形成了开放民主、科学规范的村干部监督考核机制。实践证明,“一诺两评”制度在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依据作用、积极的导向作用和明显的激励作用,成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干部管理的有效抓手。
二、突出群众参与,构建村干部监督考核新体系
在推行农村干部“一诺两评”考核工作过程中,我们充分借鉴乡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经验,紧紧把握考核内容的确定、考核方式的选择、考核结果的运用等关键环节,突出群众参与,坚持“三个结合”,精心谋划、扎实运作,使考核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
1、坚持群众意愿与上级要求相结合,完善考核目标体系。一是全县定导向。在广泛征求基层意见的基础上,分三大类明确全县村级班子和村干部的工作考核目标要求,第一类是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主要包括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民主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公益事业等若干项子目标;第二类经济建设目标,主要包括招商引资、纳税额增幅、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若干项子
目标;第三类是为办群众的实事好事目标。二是乡镇抓细化。各乡镇分别结合实际,对上述考核目标进一步量化细化,为每项考核目标确定具体的分值,切实做到“三化”,即软任务“硬化”、定性目标“量化”、笼统指标“细化”。三是征求群众意见。村班子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民主恳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征求群众对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将乡镇提出的考核目标和群众的想法充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本村干部目标考核方案,报乡镇党委研究确定,使村干部考核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坚持群众评议与组织评价相结合,创新监督考核手段。一是公开承诺。年初各村工作目标确定后,村班子和村干部分别填写《工作承诺书》,在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上逐一宣读,进行公开承诺,并当场签字认定。《工作承诺书》签订后,在村公示栏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二是质询评议。每半年召开一次质询会议,对村干部履诺情况进行民主评议。第一步是个人述职。质询会议由乡镇党委派员主持召开,参加人员包括全体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和上级有关单位代表。年中述职主要介绍承诺事项推进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下一步按序时兑现承诺的保证措施;年终述职主要总结全年承诺事项和其他工作完成情况,以及下一步打算。第二步是现场质询。对村干部的述职情况,与会人员可以现场提问,村干部当场作出解答。当场解答不了的问题,在限定时间内以书面形式予以回复。第三步是民主测评。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格次,对村班子及村干部工作表现进行无记名投票测评,并量化为百分制得分。投票结果当场计算、当场公布。三是组织考核。年
终,乡镇考核组采取个别座谈、查阅资料、调查走访、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各村班子及村干部一年来履诺情况和各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逐项进行核实。四是综合评定。坚持“突出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统筹考虑民主测评和组织考核结果,综合评定村班子及村干部一年来工作表现。采取百分制对“两评”结果进行综合评分:上、下半年民主测评得分之和/2×30%+年终目标考核得分×70%。根据综合评分情况,确定村班子和村干部年度综合评定格次。最后是公开考核结果,做到透明操作。
3、坚持政治激励与经济待遇相结合,综合运用考核结果。一是与政治激励相挂钩。规定凡村干部评先评优,必须当年考核为优秀档次;对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采取“升官不挪位”的方式优先提拔使用;凡连续3次民主测评或连续2次年终综合评定不称职的,则由乡镇党委按照党内法规或《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给予撤职或依法罢免。二是与经济奖励相挂钩。对评定称职的发放全部考核工资;基本称职的发放80%考核工资;优秀的给予表彰并由乡级财政拨付专款予以奖励,连续两年优秀的,另外晋升10%基础工资;凡连续2次民主测评或1次年终综合评定不称职的,扣发当年考核工资,不承担村干部养老保险60%补助部分。三是与工作支持相挂钩。将“一诺两评”考核结果作为各村享受县、乡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考核绩效突出的,在帮扶资金、农业项目、公路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优先给予政策倾斜。
三、成效初步显现,提升了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整体水平
通过推行村干部“一诺两评”考核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干部的工作目标和职责定位,激发了农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了新形势下农村干部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一是明确了工作目标,解决了村干部该干什么的问题。过去,村干部忙的是催粮催款。农村税费取消后,一些村干部不知道干什么了,工作目标不明、思路不清。村干部“一诺两评”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通过指标形式进行细化、量化,使广大农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了更直观、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对本村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也有了依据和参照,整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也更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从而有效避免了发展方向不明、规划不切实际等问题。同时,有利于统一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坚定共同建设新农村的信念,形成上下同心、协调一致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强化了进取意识,解决了村干部该怎么干的问题。实行村干部“一诺两评”制度,使得工作“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格局被彻底打破,广大村干部的工作动力和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进取意识明显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使农村的各项建设发生了明显变化,让群众的期盼变成了现实。许多村把承诺事项的重点放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诸如修桥、铺路、通自来水、安有线电视、建卫生厕所等群众急盼解决的难题,在践诺中一一得到落实。去年以来,全县村干部立足考核目标转换职能,围绕考核目标做好工作,先后新上各类项目573个,新建工业企业322家,新增利税4000多万元;成功处理了各类矛盾纠纷430多起;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大幅提升。
三是增加了工作透明度,解决了村干部的监督问题。村干部一年干些什么,群众都知道;村干部干得好坏,群众说了算;村干部的待遇,群众有发言权,推行“一诺两评”制度,畅通了村干部民主管理渠道,真正赋予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村干部年初直接向群众作出承诺,当年要做哪些工作,为群众办几件实事,让群众监督落实,使村干部的工作由暗变明,也规范了村干部的履职行为,促进了村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待遇和奖惩问题一直是农村工作的一个敏感点,倍受干部群众的关注。“老百姓心中有杆秤”,村干部一年到头谁做的工作多少、质量高低,农民群众最有发言权。村干部“一诺两评”考核办法简洁明了,奖惩明确,透明度高,为广大群众对村干部实施有效监督提供了方便。村干部考核与各项待遇相挂钩,使村干部的奖惩有了直接依据,有了明确标准,促进了村干部安心岗位,踏实工作。
第二篇:两诺两评实施方案
资明委发【2011】89号
中共资中县明心寺镇委员会
关于开展创先争优“两诺两评”活动的通知
各党(总)支部:
根据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的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在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两诺两评”(公开承诺、岗位践诺、领导点评、群众测评)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公开承诺对象及形式
1、对象:全镇各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
2、形式: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一般进行书面承诺,年老体弱党员、离退休党员可以进行口头承诺。
二、公开承诺的主要内容 基层党组织要结合活动载体和创建“五好四强”党组织的标准,对承诺的事项具体化、细致化。党员要对照“五带五争”标准,制定个人具体的承诺事项。具体分为:
1、机关党组织要以“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改进作风、争做表率”为活动载体,重点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提高效能、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等方面作出承诺。机关党员要在带头学习、提升能力,改革创新、推动发展,认真履职、服务群众,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作出承诺。
2、各党组织要围绕“六项活动”(党性教育、岗位奉献、服务群众、亮牌示范、组织创新、建言献策),结合工作目标,重点在开展专题学习、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干部管理、推动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作出承诺。党员要围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在加强学习、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服务群众、廉洁从教等方面作出承诺。
三、公开承诺的基本原则
1、注重与职责岗位相结合。结合本单位职能任务和党员岗位职责,围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优秀共产党员〃行业标兵”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的完成,切实提高公开承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防止公开承诺标准过高、不切实际,搞形式主义。
2、注重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后续整改相结合。基层党组织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党员要结合发挥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注重把群众的意愿和需求作为承诺的重要内容,至少向群众承诺1-2件办得到的实事好事,特别是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已向群众承诺、而又未能解决的问题,一并做为重点列进去,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3、注重与加强分类指导相结合。要区别不同群体党员的岗位特点,制定不同的标准要求,分类指导,推动各领域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四、公开承诺的方法步骤
1、调研走访。承诺前,各党组织和党员要进一步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努力方向,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把群众的意愿和需求作为承诺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力求承诺事项惠及群众、得到群众认同。
2、提出事项。各党组织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和制定工作目标任务提出承诺事项。党员结合岗位特点和本人实际,提出参加活动的具体打算,自愿提出承诺事项。各党组织可通过召开党(总)支部领导班子成员会议和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对承诺事项进行讨论,集中党员和群众智慧,力求承诺事项明确、具体、实在。
3、审核确定。镇党委对各党(总)支部的承诺事项要审核把关,党(总)支部要指导帮助党员确定承诺事项,党员承诺事项要报本单位党组织审核。审核指导重点看承诺事项是否体现先进性要求,是否体现以当前工作为中心,是否体现岗位、职责特点,是否符合群众意愿,是否切实可行。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指导督促,加以完善。审核确定完毕后,党(总)支部和党员按要求分别填写和留存公开承诺书。
4、公开公示。承诺事项确定后,各党组织要通过会议、党务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向党员、群众公布,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确保党组织和党员的承诺及时公开、群众普遍知晓并全程参与监督。
五、公开承诺后续工作
1、强力推进岗位践诺。要坚持诺必践、践必果,做到项项有着落,件件有结果。各党(总)支部要建立公开承诺项目责任制,细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完成时限;要建立公开承诺事项“完成情况台账”,倒排时限,逐一排列时间表,在党务政务公开栏上或醒目位臵,每月通报承诺事项完成的进度和质量;要建立专项督查制,成立专项督查组,不定期对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兑现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通过适时提醒、进度督促、挂牌整改等方式,确保承诺事项高标准兑现。对公开承诺落实不好、党员和群众不满意的,要予以批评教育,限期作出整改。
2、切实抓好领导点评。领导点评分承诺阶段和年终承诺完成阶段两次进行。8月为全镇“承诺点评月”,上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对下级党组织的公开承诺事项,实事求是地进行点评;党组织负责人要对党员的承诺事项进行点评。点评可采取召开集中点评会或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年终的点评重点对承诺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可结合目标考核进行。
3、认真开展群众测评。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开展“十万群众测评”活动。组织群众对党组织、党员的承诺事项进行测评。群众测评分两次进行,在8月初,要组织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承诺的事项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满意度低于80%的,要重新承诺。同时,在12月底前,各党组织要结合年终总结、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等工作,组织召开测评大会,组织党员、群众对党组织及党组织书记落实承诺的情况进行测评,参加测评的人员应包括上一级党组织班子成员,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党员干部,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服务对象代表、群众代表等,其中参加测评的群众代表应不低于参加测评总人数的30%。对党员落实承诺的情况测评,可以党支部或党小组生活会的方式进行。把评价结果与单位年终考核相挂钩,与个人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相挂钩。对满意率低于60%的党组织进行通报批评,对其党组织负责人进行组织处理。
4、切实加强对“两诺两评”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要加强对开展“两诺两评”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掌握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两诺两评”工作有序推进。各党(总)支部开展“两诺两评”活动的有关情况请分别于8月底和12月中旬专题报镇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几点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全镇各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公开承诺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落实。领导干部可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联系点继续作为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经常深入联系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其开展公开承诺活动。
2、做好宣传引导。全镇各党组织要大力宣传公开承诺的重要意义、原则要求、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及时总结和报送开展公开承诺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发现在公开承诺、扎实履诺、民主评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培养和树立典型,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促进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3、加强监督检查。各党(总)支部建立公开承诺情况记录簿,镇党委将定期检查公开承诺活动进展情况,促进承诺的兑现,并将检查结果向全镇进行通报。活动结束后,镇党委将结合实际,从主要做法、主要特点、取得的成效及下一步工作措施等方面形成书面总结。
4、组织考核评比。镇党委将把各党(总)支部和党员推行公开承诺情况列入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公开承诺落实不好、党员和群众不满意的,要求其限期整改;对经督促帮助后,仍没有落实承诺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因客观原因没有落实的承诺,党员要向党组织说明原因,党组织要向党员群众作出解释。
中共资中县明心寺镇委员会
2011年6月18日
第三篇:“两评一加强”心得体会
“两评一加强”心得体会
原种场中心学校 杨平鸽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这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点仅仅停留在了应试上,忽视了学生全面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教学盲点的产生。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二、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搞教育不能搞跟风走,形式主义,这也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艰苦创业、爱岗敬业是一名教师的本职。要艰苦创业、爱岗敬业,争做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的表率,在教学中自始至终的检查自己,在上课、备课、作业批改上都一丝不苟,从不计较报酬;在班主任工作中,坚持走进学生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教育学生,耐心地给他们做工作,在学习上、生活上做他们最知心的朋友,经常地家访,以便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管理,提高教育效果。
四、终身学习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经之路。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把“教书”这个职业稳固下来,使自己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匠”,要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就得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加强学习,一是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法律法规,让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法可依”;二是学习专业知识,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争取做到“术业有专攻”。争做合格公民的表率,这不仅是社会各界的事情,更是为人师表的教师的头等大事,教师更应首先做到这一点。为此,要认真学习中央有关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纲要,按照纲要的要求,争做合格公民。在学校,按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教育学生必须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做到“文明、守法、诚信”。
第四篇:建立行评长效工作机制.(模版)
建立行评长效工作机制
2006年,为巩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工作成果,确保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回头看”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我委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重点,以群众满意为追求目标,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在安排部署和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回头看”工作中,通过不间断地以评促纠、以评促建,初步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政风行风民主评议的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
(一)认识到位,措施得力,保证了政风行风“回头看”工作顺利进行。2006年,我委被列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评议“回头看”单位,为确保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回头看”工作如期运行,我们加强领导,不断创新服务理念,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以人为本,把建设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服务优良,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计生机关作为今年人口计生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抓落实。在安排部署和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回头看”工作中,做到了“五个子:(1)思想上有位子。我们把行评“回头看”工作纳入全委工作的重点并列入工作计划。年初,签定了市人口计生委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了《落实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以及《纪检监察工作要点》,及时召开委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回头看”动员大会,统一大家思想认识,坚决纠正和克服“四种情绪”,即克服“比上比足、比下有余”的自满情绪,克服“已经评过,万事大吉”的过关情绪,克服“形式主义和本本主义”的应付情绪,克服“怕得罪人、怕误工作、怕暴露问题”的畏难情绪。思想认识统一了,把大家积极参与行风建设的积极性变为自觉行动,为行风评议“回头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组织上有班子。成立了由党组书记、主任江尚群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及二及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十堰市人口计生委 “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领导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监察室,并组成调查督导组、宣传报道组、综合组三个专班。做到工作有专班、有专人、有专室、有专用电话等,确保日常工作有人管,具体事务有人办,违规乱纪有人查,制度建设有人抓,为行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3)部署上有盘子。为确保人口计生系统行风评议“回头看”取得实效,我们召开了五个会议。一是召开党组扩大会,提出了“思想不松、班子不散、人员不减、工作不停”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班子成员和专班人员的工作责任。二是召开科长办公会,组织机关各科室和委直属单位负责人座谈,发动大家找差距、提建议。三是召开党员大会,要求全体党员进一步关心、支持机关建设,在行风评议“回头看”活动中起带头作用。四是召开市直计生系统干部职工大会,对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回头看”进行动员,要求克服厌烦情绪和自满情绪,将去年在行风评议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作为新的起点,上下联动,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务求实效。五是在全市县市区人口计生局长参加的2006年半年人口形势分析会议上,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要求领导上阵,强化措施,细化责任,硬化作风,深入查找问题,明确努力方向,确保目标任务和行风评议“回头看”工作两手抓、两不误。(4)措施上有点子。一是年初制定下发了《十堰市人口计生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回头看”实施方案》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回头看”评分细则》,进一步强化和明确了行风评议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评议内容、方法步骤、目标要求、评议标准以及考核办法;市计生药具站制定了《政风行风评议“回头看”专项治理方案》;市计生服务站结合“回头看”制定了《医德医风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在全站开展以“廉洁行医、诚信服务、一心为民”的争创活动,职工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二是建立领导干部工作联系点。结合行评整改抓责任制落实,委领导、正副职调研员及各科室分县包片,均建立了工作联系点。三是大力开展“两禁”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2006年5月30日至6月3日,由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开展了“两非”专项整治活动,先后对8个县市区的160家医疗保健机构、计生技术服务站、个体门诊和药店进行了抽查,及时下发了检查督办通报,指出存在问题,将“两非”专项整治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四是大力加强服务站机构形象规范化建设,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近年来,我们采取各种形式深入基层,为育龄群众送技术、送服务、送温暖,先后到达96个乡镇,853个村,接受咨询27万人次,接受B超检查的育龄群众达14万人次,开展生殖保健服务42985例,共做节育手术3107例,指导培训基层节育技术服务人员25286人次,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5)监督上有路子。一是我们从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继续聘请了12名有行风评议经验的行风监督员,对我委政风行风进行监督,帮助我们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对外我们设立了举报箱和举报电话,调整充实了行评监督网,开通网上行风评议邮箱;三是开展了“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活动,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面对面征求意见、建议;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举报制度,包括出生人口统计水分举报、“两非”案件举报、计生乱收费举报、做假节育手术举报等;五是进一步加大了全市人口计生信访工作力度,借行风评议有利时机,制定了《十堰市人口计生委信访工作制度》,成立了信访工作机构,指定了专职信访工作人员,建立健全了信访接待制度、登记、立案、交办、催办、回访、结果反馈等制度,今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538件(其中举报103件),结案531件,结案率为98.70%。
(二)强化管理,树计生良好形象。我们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加强机关党风廉正建设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始终坚持以禁“三乱”,刹“三风”,克“三难”为重点,不但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意识。先后出台了《关于机关作风整顿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市计划生育系统开展行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关于禁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的规定》,大力促进本系统干部作风的转变。广大党员干部认真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省人口计生委提出的“十要十不要”的要求,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从根本上认真解决在人口计生工作中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机关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有了显著提高,为树立计生良好形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警钟长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强化了干部职工的参与意识。在“宣传月”期间,结合我委实际明确教育内容,做到警钟长鸣,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警示教育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教育,积极购买有关学习材料,包括《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论学习纲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手册》、《党纪政纪法规汇编》等,组织机关干部进行系统学习;同时,还组织大家集中观看全国人口计生系统警示教育片《拒腐防变
警钟长鸣》和《作风建设先进事迹演讲报告》、中纪委制发的党内参考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忏悔录》、以及省纪委、省监察厅制发的《全省“廉洁从政
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报告会》等专题电教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受住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家庭子女关的考验,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意思和拒腐防变能力。
第五篇:“第一书记”“三定一诺双评”
胶州市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三定一诺双评”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的教育管理,构建“第一书记”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促进“第一书记”积极履职尽责,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和机关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根据市委《关于深化“走进百姓”党建品牌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市委组织部选派的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
第三条“第一书记”的选派范围为是中共正式党员的镇(街道)和市直部门单位领导干部、优秀中层干部和年轻优秀大学生一般干部。
第四条“第一书记”工作分脱产驻村和非脱产联村(社区)两种方式,分轮次选派。选派脱产驻村的“第一书记”,每轮次任期为一年,脱产驻村期间要与单位业务工作完全脱钩,全身心投入驻村工作,派出单位不得擅自撤回。派出单位要会同所在镇(街道)安排好驻村干部的食宿,提供交通便利。对脱产驻村的“第一书记”,派出单位要按每人每个实际驻村工作日40元的标准,给予驻村补贴,不得增加村庄负担。选派非脱产联村(社区)的“第一书记”,每轮次任期为两年,每月至少一次驻村(社区)蹲点调研、开展工作。因人事变动等原因影响“第一书记”正常履职的,由市委组织部随时作出调整。
从市直部门(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期间一般不允许镇(街道)领导干部陪同,各镇(街道)党(工)委要为每人安排一名机关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助理,负责“第一书记”工作的联络和协调。
第五条“三定一诺双评”是对“第一书记”的履职推进机制,内容包括:对“第一书记”定职责、定目标、定制度,“第一书记”向市委和所任职村(社区)党员群众公开作出履职承诺,对“第一书记”履职情况实施组织工作目标考评和群众满意度测评。
第二章“第一书记”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和工作制度
第六条“第一书记”的总体职责为贯彻党的政策、深入调查研究、助力基层组织、服务党员群众。“第一书记”与所任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要在所派驻镇(街道)党(工)委和派出单位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驻村(社区)工作期间,以镇(街道)党(工)委管理为主。
“第一书记”的具体职责为宣传政策法规、调查社情民意、推进组织建设、指导科学发展、掌控基层信息、化解矛盾隐患、提供困难帮扶、搞好联络服务。
第七条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工作目标。
(一)选育好一个带头人。在健全班子的基础上突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能人治村”战略,抓好能人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教育管理,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理顺好村“两委”干部关系,组织学习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关于从严教育管理村级干部的暂行办法》,使村“两委”班子增强党性观念、凝聚发展共识、团结协调运转、积极干事创业。
(二)理清一条发展思路。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因村制宜、突出特色,帮助村级组织形成一个富民强村的好思路,引进一批切实可行的增收致富项目。积极探索建立促进村集体增收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在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增加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满足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服务群众需要,夯实凝聚党员群众的物质基础。
(三)落实一套管用制度。指导落实以工作责任制、履职承诺制、过错问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三制”管理和以资金、资产、资源为重点的“三资”管理“3+3”村级组织管理机制;推进“四议一审两公开”村级民主决策制度、每月10日的村级“民主活动日”制度和发展党员全程记实、全程公示、全程票决制度的落实;指导建立党员年审制度,构建农村党员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四)建好一个活动场所。推进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搞好场所设施配套,使村级组织有独立的工作和服务场所,功能齐全、使用经常、发挥作用。
(五)完善一套服务机制。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增强主动服务群众意识,依托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完善以实事办理为重点的便民服务机制,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不断提升党员群众对镇(街道)村党组织工作的满意度。
第八条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的工作目标。
(一)健全组织网络。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兼职共建等组建模式,建立完善社区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形成以社区党委(党总支)、居民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为主体,驻区单位、民间组织党组织及群团组织为补充的网格化党群组织设置机制。
(二)规范运行机制。指导社区党组织建立健全以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两个中心”为载体,以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为平台,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便民服务队、环卫保洁队、文体活动队五支队伍为主体的和谐社区“215”党建工作运行机制,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活动开放日,形成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社会管理规范的区域化社区党建工作格局。
(三)抓好制度落实。指导社区党组织加强对驻社区在职党员和外来务工流动党员的双重管理。推进“四会一课”、民主评议和组织鉴定、社区党组织评议鉴定结果反馈等各项制度的落实。依托市、镇(街道)、社区三级电子信息服务网络,指导社区完善服务机制。
(四)建好活动场所。多渠道筹措资金,帮助社区配备活动设施,建立文体活动阵地,完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功能,着力将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打造成党建示范点。
(五)办理一批实事。及时了解生活困难党员、困难群众情况,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救助政策和帮扶措施。全面摸排在社会稳定、社会治安、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节能减排、计划生育、防范邪教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协助社区党组织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化解。每名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每年至少为社区办2件实事。
第九条工作目标的确定与报备。“第一书记”要根据所承担的职责和村(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目标,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任期工作目标,填写《胶州市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任期目标备案表》,经所在镇(街道)党(工)委和派出单位党组织审核后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第十条“第一书记”的工作制度。
(一)蹲点调研制度。“第一书记”驻村(社区)期间要深入田间地头、群众炕头,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要与党员干部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全面了解所任职村(社区)情况,深入剖析制约村(社区)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准确把握影响稳定的矛盾隐患,积极提出促进村(社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驻村(社区)调研要记好“民情日记”,每名“第一书记”每年至少形成1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报市委组织部。
(二)工作例会制度。脱产驻村的“第一书记”每周主持召开1次村“两委”工作例会,学习政策、沟通思想、研究工作。非脱产联村(社区)的“第一书记”每月至少主持召开1次所任职村(社区)党组织成员和其他干部参加的工作例会,听取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汇报,搞好对基层干部的思想引导,指导基层干部开展工作,现场研究解决有关问题。
(三)参加会议制度。“第一书记”要参加所任职村(社区)党组织召开的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村民(居民)代表大会以及进行村(社区)重大事项决策的其他重要会议,每年至少1次
参加村级“民主活动日”。
(四)双向约谈制度。“第一书记”要与所任职村(社区)干部、党员、离退职老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普遍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交流思想、指导工作。
“第一书记”工作期间要向党员群众公开本人联系方式,随时接受所任职村(社区)党员干部群众的约谈。对提出约谈要求的党员干部群众,要确定时间及时谈话,主动倾听党员群众意见,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五)结对帮扶制度。每名“第一书记”至少联系2户特困家庭,走进群众家中,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疾苦,帮助解决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要立足于从根本上脱困,采取爱心助学、帮助就业、扶持脱贫项目、申请有关部门救助等措施,使他们逐步渡过难关、走出困境、脱贫致富。
第三章 “第一书记”的工作理念、工作纪律和履职承诺
第十一条“第一书记”八项工作理念。
(一)党的宗旨不能忘,市委重托不能忘,优良作风不能忘,党员身份不能忘。
(二)扶助而不代替,到位而不越位,添彩而不添乱。
(三)把百姓当亲人,视自己如家人。
(四)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解决群众困难。
(五)把诚心亮给群众,把热心献给群众,把放心交给群众,把舒心留给群众。
(六)面对困难不绕道,责任面前不脱逃。
(七)经受住组织的考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
(八)带着求真务实的作风下去,带着群众赞誉的口碑回来。
第十二条“第一书记”六条工作纪律。
(一)严禁空挂虚联、不履职尽责。
(二)严禁对基层反映事项推诿扯皮、久拖不办。
(三)严禁对基层隐患视而不见、知情不报。
(四)严禁违背政策和法律法规乱答复问题。
(五)严禁借任职之机接受礼品、领取报酬、谋取私利。
(六)严禁驻村进社区工作期间饮酒。
第十三条“第一书记”的履职承诺。
“第一书记”要按照“三定”内容,就积极履行职责、完成任期目标、执行工作制度及工作纪律和为村庄(社区)办理实事等内容,签订书面承诺书,面对面向所任职村(社区)党员、群众公开作出履职承诺。履职承诺书一式四份,由所任职村(社区)党组织存档,并分别报镇(街道)党(工)委、派出单位党组织和市委组织部备案。
第四章“第一书记”的述职考评
第十四条“第一书记”履行职责专项述职。每年年底,“第一书记”要将履行职责情况形成专项书面述职报告。述职内容包括完成基本工作目标、办理实事、落实工作制度、执行工作纪律情况,存在问题和不足,下步工作打算及意见建议。书面述职报告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第十五条“第一书记”的履职考核。考核体系包括组织工作目标考评和群众满意度测评两大部分。组织工作目标考评主要考评“第一书记”完成基本工作目标、执行工作制度和工作纪律、为村(社区)办理实事和党组织晋位升级情况,基本分为100分。群众满意度测评
主要测评“第一书记”所任职村(社区)党员群众对“第一书记”工作的满意度。
第十六条对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工作目标考评。
(一)基本工作目标(基本分60分)
1、加强队伍建设(20分)。①加强对村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学习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关于从严教育管理村级干部的暂行办法》,村班子团结协调、运转规范、工作推进有力,记10分,未组织学习《暂行办法》扣5分;村班子存在严重矛盾未及时化解视情扣1-5分;②年内组织对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以党性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培训记10分,否则扣10分;③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外出考察或进行致富技能培训,每次奖5分;④发挥本人作用为后进村班子新选任一名党员群众认可的优秀党组织负责人奖20分。
2、理清发展思路(15分)。①帮助村庄形成一个促进村集体增收和农民增收的科学发展规划,记10分,否则扣10分;②指导村级班子制定目标具体、责任明确、措施可行的工作计划记5分,否则扣5分。
3、推进制度落实(25分)。①指导村党组织按“四议一审两公开”程序决策重大事项,实施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全程公示和全程票决记15分,每发生一起违规决策事项或违规发展党员扣5分;②指导村庄按规定组织“民主活动日”记10分,每缺1次扣1分;③指导村党组织建立实施党员资格年审制度,奖3分;④指导村庄建立党员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奖3分。
4、搞好场所建设。①帮助村级活动场所完善各项制度,新配备办公设施奖6分;②帮助修缮、新建村活动场所,每投入1万元奖5分。
5、建立服务机制。指导村庄建立为民服务代理点,并充分发挥作用奖3分。
(二)执行工作制度和工作纪律(基本分40分)
1、蹲点调研(8分)。①按规定蹲点调研,记写“民情日记”,记4分,否则视情扣1-4分;②每年向市委组织部提报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记4分,否则扣4分。
2、工作例会(8分)。按规定主持召开村“两委”工作例会记8分,每缺1次扣1分。
3、参加会议(8分)。按规定参加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的其他重要会议和每半年不少于1次的村级“民主活动日”记8分,每缺一次扣2分。
4、双向约谈(8分)。①与村干部、党员、离退职老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普遍进行一次谈心谈话记5分,否则视情扣1-5分;②接受党员群众约谈记3分,否则视情扣1-3分。
5、结对帮扶(8分)。①结对帮扶2户特困家庭,并入户走访慰问、了解情况记8分,缺1户扣3分,未入户走访扣2分;②对特困家庭的学生进行爱心助学,奖4分;③每帮助特困家庭落实1个就业岗位奖5分;④每帮助特困家庭落实1个脱贫致富项目奖8分;⑤每帮助特困家庭向有关部门申请一笔困难救助奖3分。
6、执行纪律。①每发生一起违反“六严禁”工作纪律的情况扣5分,情节特别严重的扣10分;②因工作方式方法不当,激发干群矛盾,被群众投诉,经查实每起扣5分,情节特别严重的扣10分。
(三)为村庄办理实事(均为奖分)
1、为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争取物资、资金投入,每投入1万元奖5分。
2、为村庄争取各级政策扶持资金每1万元奖2分。
3、每为村庄引进一个工业、三产或高效农业发展项目,经考核组综合评估按一类40分,二类30分,三类20分,四类10分予以奖分。
4、每帮助村庄建立一处种植或养殖示范基地奖10分。
(四)村党组织晋位升级(奖扣分)
以镇(街道)党(工)委对村党组织的ABCD分类定级为基础,以对村党组织的分类评
级为依据,B、C、D级每晋一位奖10分,A、B、C级每降一位扣10分。
第十七条对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的群众满意度测评。测评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参加测评范围为“第一书记”所任职村的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离退职老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投票人数不少于应参加人数的2/3。测评等次分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的计算办法为:群众满意度=(很满意票数+满意票数)÷投票数。第十八条对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的组织工作目标考评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参照第十五条、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第一书记”履职考核基本步骤。
(一)“第一书记”自查申报
“第一书记”搞好自查,填写《胶州市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履职情况自查报告表》,报市委组织部。
(二)考核组考核
市委组织部抽调人员组成考核组分头赴脱产驻村“第一书记”所任职的村庄,通过查验相关档案及证明材料和实地查看,进行工作目标考核评分。各镇(街道)党(工)委组成考核组对非脱产“第一书记”进行工作目标考核评分。
(三)组织群众满意度测评
市委组织部考核组和各镇(街道)党(工)委考核组分别负责组织对脱产驻村“第一书记”和非脱产联村(社区)“第一书记”的群众满意度测评,并汇总测评结果。
(四)进行排名定档
市委组织部综合考评组对“第一书记”的考核得分进行汇总核算,并按镇(街道)和市直部门(单位)、脱产和非脱产,分党政正职、非党政正职领导干部、正股级干部、副股级及以下干部四类分别进行排名。核算公式为:考核总分=组织工作目标考评得分×群众满意度。根据考核位次,按照类别分别按30%的比例确定优秀等次,按30%的比例确定良好等次;群众满意度测评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等次的直接确定为考核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等次,其他为称职等次。基本工作目标和执行工作制度及工作纪律得分低于80分或所任职党组织考评定级降位的,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直接确定为不称职等次:①违犯“六严禁”纪律规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②因工作方式方法不当,激化干群矛盾,造成群众集体访、越级访或群体性事件的;③因掌控信息迟缓、报告不及时、处置不得当,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
(五)部长办公会审核
部长办公会对考核结果和考核等次进行审核,提出奖惩意见。
(六)报市委审批
市委组织部将对“第一书记”的考核结果、考核等次及奖惩意见报市委审批。
第二十条考核结果的使用。考评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考评为优秀等次的“第一书记”,由市委授予“优秀第一书记”称号,优先推荐为各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优先确定为机关事业单位考核优秀等次,优先提拔重用。对脱产驻村的“优秀第一书记”不占单位名额直接确定为机关事业单位考核优秀等次。对“优秀第一书记”中成绩特别突出的,经进一步组织考察,是副局级干部的纳入正局级后备干部人选;是正股级干部的纳入副局级后备干部人选;是副股级及以下干部的优先提拔为正股级或副股级干部。对经考评为基本称职的“第一书记”,由所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予以诫勉谈话,责其限期整改;对经考评为不称职的“第一书记”,由市委组织部予以诫勉谈话,调整出“第一书记”队伍,取消评优资格,两年内不得提拔重用。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中共胶州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