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完善机制和消减化解廉政风险材料

时间:2019-05-13 15:1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完善机制和消减化解廉政风险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完善机制和消减化解廉政风险材料》。

第一篇:创新完善机制和消减化解廉政风险材料

我们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放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整体坐标中准确定位,紧紧抓住权力配置、权力运行、权力制约三个重点,实行“三三制”工作模式,初步形成了权力结构合理、权责配置科学、运行程序严密、操作运行阳光、监督制约有效的权力运用、运行制约体系,有效降低和化解了廉政风险点,提升了廉政建设安全点。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抓住“三个环节”,建立科学的权力配置机制

我们抓住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权力清理。针对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具有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收费和行政处罚等8大类、39项权力责任进行全面登记、归类、梳理,建立“行政职权目录库”,在此基础上,逐项、逐环节地进行重新划分和科学配置国土局所属各局、所、队、以及股、室之间的责任和权力,并进一步明晰和规范了各种权力的运行范围、运行程序、运行方式和运行结果,把这些权力、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分管领导头上,实行责任连带制。同时,还成立了由业务骨干和敢于坚持原则的同志组成检查督查领导小组。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和普遍检查相结合,一般性检查和重点剖析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了权力运行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避免了由于职责不明而形成的相互推诿、职责交叉重复、责任难以界定等现象,使职责与权力对等和统一起来,始终处于明晰和阳光状态。

第二个环节就是权力风险评估。我们在重点评估工作职责风险、工作过程风险的同时,把道德情操、社会形象纳入廉政风险的重要内容。共排查出廉政风险点三大方面,21条。特别是对评估确定的6项一类风险点,通过联系实际案例对照查、结合工作职责对比查、互相点评集中查的方法,使每个人都能时时刻刻把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作为约束自己、反醒自己、规范自己的首要内容。

第三个环节就是实行权力相对独立和制约,建立和完善工作程序一体化制度,按照定岗、定责、定员的要求,强化各个环节的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工作格局,破解各自为政、程序脱节、制约缺失、自由裁量权过大等弊端,特别是针对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和容易产生腐败的高危环节,实行自我约束、相互制约、共同监督、阳光操作综合运作机制,做到了依法用权、有限用权、审慎用权。

三、突出“三个重点”,建立规范的权力运用机制

(一)突出行政流程这一重点。我们坚持把探索和创新各种权力的运行范围和程序,各种权力的运用方式和模式,作为规范权力运行,化解廉政风险的强有力措施之一,逐项、逐条地对应职权职责目录,以“内容合法、程序规范、方便群众、操作简单”为标准,把28项重点工作、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权力责任、运行过程、办理条件、具体要求、工作标准都绘制成流程图,对行政行为进行规范、指导和监督。为了强化过程控制,对照权力运行流程图,采取现代化信息、监控等手段,对权力的运用过程实行全过程跟踪、立体式监督,使每个工作人员不能不作为,也不敢乱作为。

(二)突出“三重一大”这一监督重点。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例中,我们认识到,要增强反腐败的实效性,必须把领导班子作为重点,紧紧抓住腐败易发、多发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在权力运行和决策过程中设定自我约束和共同监督机制。通过学习讨论,我们把廉政风险的重点概括为“三重一大”,就是重大事项的决策是否经过了集体决定,重要人事任免是否坚持了严格的推荐、考核、公示等程序规定,重大项目的安排是否按规定办理,有无利用职务影响插手项目的情况,大额度资金使用是否符合政策规定等等。

(三)突出权力运行公开这一重点。通过电视、电台、网络等形式,公开国土资源管理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工作程序以及具体要求,方便群众监督,提高信息的对等和透明度。利用县国土局内部设置的公示栏、信息网站和工作园地,把全局性、阶段性的重要工作目标、实施办法和目标结果向全体干部公开,对财务收支、年度财务预决算、大宗财务科目支出、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处置等重大行政事务进行公开,认真听取干部意见,接受群众咨询和监督,实现公共权力行使到哪里,公开透明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标。对干部任免、干部奖惩、党内选举以及民主生活会等情况,按党内、党外两个方面进行适时、适地公开,保证了职工和党员干部的知情权、监督权。

三、实施“三项措施”,建立严密的权力监督机制

一是着力从思想上化解廉政风险。按照省、市国土部门的要求,把学习内容分成四大类,十三个重点,开展了“三个坚持”主题教育和“四个一”活动。即,坚持勤政廉政,促进和谐发展主题教育;坚持公道正派,实现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主题教育和坚持自醒自律,当好人民公仆主题教育。“四个一”是每个国土工作人员都要通过自己的廉政、勤政、善政行为,成为一个让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一个让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一个让子女和亲属引以为荣的人,一个所作所为问心无愧的人。

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依靠典型的力量,增强全体干部的廉政意识,提升反腐倡廉的自觉性。抓住汪新强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秉公执法、廉洁勤政的先进事迹,全面开展学习汪新强,争做汪新强式的人物活动,进行了岗位练兵、文明科室、文明示范岗评比活动,使全局上下涌现出了一大批汪新强式先进人物和先进群体。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紧紧围绕“廉洁、勤政、和谐”这一主题,聘请离退休老同志、老劳模和理论工作者做专题报告或辅导讲座,整体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上档次、上水平。

二是着力从行动上化解廉政风险。首先是坚持三个创新。即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和机关运行模式。实行第一责任人全程跟踪办理、全程督办检查、全过程公示结果责任制,解决空位、错位、不到位问题。创新工作协调运行模式形成一环扣一环,环环有责任的链条式管理体系。创新快速反应工作模式。对上级的重大决策,县委、县政府交办的重大事项赋予当事人决策权、指挥权和督办权,以保证用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质量贯彻落实。

其次是大兴爱民惠民之风,完善提高24小时机关超市服务制度。在认真落实七项便民服务制度和“五到家、五必办、六个一”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认真调查研究,反复征求社会各界建议要求,充实和完善了24小时机关超市服务制度,即:24小时热线服务制度。按照国土业务分工,确定三名熟悉国土业务、热心服务群众的工作骨干,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为广大用户解惑答疑。24小时要情大事快捷反应制度。对上级的重大决定和部署,对人民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以及突发事件,做到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运作,第一时间落实。24小时特事特办制度。实行随叫随到,随来随办,把热心耐心诚心的服务体现在每个时间段和每个工作环节上。

再次是实行双评双考双挂钩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用户恳谈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寻策于民、问计于民座谈会,每年开展一次百人讲评廉洁、讲评绩效、讲评服务活动,在互动中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在对照中拓展视野、开阔思路,在讲评中明确方向,做好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做好对干部工作的日常考核和跟踪考核,进行民主测评和社会公认度测评,同时把“双考双评”结果与干部的使用、奖金挂钩。通过建立和完善横向的、纵向的、立体式的评价,考核、监督体系,提高每个工作人员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

三是着力从制度上化解廉政风险。一是完善民主决策制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了在讨论和决策重大事项时,实行一把手最后发言的集体决策制;领导班子决策吸收党内外群众参加的听证制和重大决策预先告知制。在对土地出让、挂牌等重大事项申报审批时,严格执行办事人员、执法局长、主管副局长和局长逐级签字工作程序,堵塞工作漏洞,确保公平公正。对基本建设、维修等大额度资金支出,实行预算、论证、集体讨论的决策制度。对重要岗位人员的任用实行了集体决策用人模式。在分管工作上,把班子的团结、协调作为一种素养来培养、作为一种境界来提升、作为一种能力来强化、作为一种德政来要求,开展经常性的思想交流,认真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强化沟通与协调,使班子成员的容人、容言、容过、容才之量大大提升。同时,我们还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了“提建议、得奖励”活动,成立了机关事务民主管理委员会,为民主管理搭建了平台。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制度。把排查评估出来的廉政风险内容,从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为出发点,界定公开范围、公开载体和公开时限,对具有相对稳定的事项实行长期公开,对阶段性或临时性的事项随时公开。同时,本着“行政权力行使到哪里,接受监督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思路,拓展公开领域,提升向基层延伸的力度,横向上把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社会事务全部纳入公开范围,纵向上把服务承诺、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公开公示到最基本群众,做到了既提供各类政务信息,又提供多种服务内容。三是建立长效监管制度。建立了国土法律法规、工作程序、办理结果公开制度,对公示、公开应该遵循的原则、范围、责任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实行组织考核与民主评议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动态考核与常规考核相结合,做到了“决不白干、也不白给”,调动了全体干部的工作积极和创造性。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重点从权力的运行、效率的高低、服务的优劣等六个方面、42项具体内容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明确了责任追究的具体事项和操作方法。建立了效能监察制度。在设置投诉电话、实行网上在线投诉、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组成专门监督队伍的基础上,还与县检察机关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议制度,与县纪检、监察部门建立了案件预防查处制度,增强了监督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我们虽然在防范化解廉政风险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但还要积极探索和完善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有效措施,推动“两整治一改革”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

第二篇:风险消减措施(模版)

5.风险消减措施

5.1 起吊重物的风险消减措施

5.1.1 编制科学合理的吊装方案,并经批准后才能实施。5.1.2 吊装前进行技术方案和安全注意事项交底。

5.1.3 吊装前应事先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当阵风大于规定级别时,不得起吊作业。5.1.4 必须使用经测试合格的设备;决不使用已损坏或有缺陷的起重设备。5.1.5 所有移动的起重设备,必须定期检查,时间间隔不得超过6个月。5.1.6 清理吊车旋转范围内现场,人员不得在此范围内站立和工作。5.1.7 决不超负荷使用吊装滑轮和吊装绳索。

5.1.8 调整好吊钩在重物上的起吊点,以免吊起时重物摆动。

5.1.9 起重吊索不断股、不套扣、不缠绕,不在吊绳上打结来缩短绳长。5.1.10 所有吊耳及吊点必须经联合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5.1.11 吊车站位及行走路线地面需压实,必要时铺设路基。5.1.12 吊装时各岗位分工明确,指挥信号准确无误,严禁随意操作。5.2 高处坠落风险消减措施

5.2.1 在高空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公司有关规定。5.2.2 作业人员身体条件符合要求,无忌高症。5.2.3 作业人员着装符合工作要求。

5.2.4 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对2m以上的作业安全带必须挂牢后方可作业,禁止安全带下挂上用。

5.2.5 作业点下方设警戒区,并有警戒标志。

5.2.6 现场搭设的脚手架,防护围栏符合规定要求。在搭建及使用时具体执行公司《脚手架搭设作业文件》。安装的围栏至少应可以承受一个人斜靠在其上的重量。

5.2.7 垂直分层作业时应有隔离设施。

5.2.8 梯子和绳梯应符合规定要求。在攀登前应仔细检查,具体执行公司《梯子检查程序》。

5.2.9 安全防护用具、绳索、相关的设备应每天检查,每三个月由有资质的人检查一次,并由安全监理保留记录结果。

5.2.10 当在经许可的脚手架围栏内工作时,应配带全身护具并加两条绳索和防震器,绳索应系在安全的锚点上。

5.2.11 地面出口处应该装上至少能承受两人重的盖子,其上应注明“开有洞口、危险、请勿移动”。安装时应确保盖子的安全性,以免被风、设备或员工偶尔挪动。

5.2.12 应使用梯子、空中电梯和其他经许可的升降装置来攀登钢结构,禁止使用立柱和斜柱攀援。5.2.13 攀登或作业时要手抓牢、脚登稳,避免滑跌,重心失稳。5.2.14 夜间高处作业要有充足的照明,必要时安装临时照明灯具。5.2.15 特级高处作业配备通讯联络工具。5.2.16 严禁使用吊车、卷扬机运送作业人员。5.3 坠物伤害的风险消减措施

5.3.1 作业区域下方围栏警戒区域,禁止区域内有人走动。5.3.2 现场设专人监护。5.3.3 作业人员佩戴好安全帽。

5.3.4 施工人员配备 工具袋,施工工具和工件有防滑落措施。5.3.5 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作业人员不存在侥幸心理。5.3.6 严禁向下抛投杂物。5.4 火灾风险的消减措施

5.4.1 严格遵守业主和总包商有关施工现场的用火规定和制度,严格执行公司颁布的《消防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有关审批权限。项目部制订具体的防火规定。

5.4.2 禁止烟火的场所,严禁吸烟和用火。

5.4.3 根据施工现场所处的位置,确定用火区域级别。

5.4.4 根据用火区域级别办理用火手续,防火监护人员必须严格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备置可靠的消防器具,做好监护工作,严禁监护人脱离动火现场。

5.4.5 执行“三不动火”的安全规定。用火区域内动火,风力超过四级,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5.4.6 动火区域内不得存留易燃、易爆物品。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规程要求,氧气瓶和乙炔瓶与动火点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m。氧气瓶不能曝晒,乙炔瓶不能倒放。

5.4.7 火源要远离易燃物存储区至少15m。5.4.8 不了解动火周围的安全状况时不得动火。

5.4.9 按照施工要求,一级动火票由项目HSE部向业主和总包商申请办理动火手续,并派出防火监护人监护。

5.4.10 电气开关及导线的载流量要符合用电设备负载要求,避免过热引发火灾。5.4.11 经常进行消防检查,发现火灾隐患,由检查者填写《消防隐患整改通知书》下发给火灾隐患单位,责任单位应及时整改。

5.4.12 安全监查员要保证进出施工场所通道畅通无阻,以便事故应急小组进入。5.5 机械伤害的风险消减措施

5.5.1 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操作资质合格证。5.5.2 工作前,操作人员应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的清洁、紧固、润滑、保护接地等情况,确认合格方可启动。

5.5.3 患有疾病有碍安全的人员,不得驾驶和操作施工机械。

5.5.4 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禁把机械交给其他人员驾驶和操作。5.5.5 施工机械应由经过批准的机组人员或专人负责使用和管理,操作人员应遵守保养规定,认真做好各级保养,保持施工机械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每班应填写运转、维护修理情况记录。

5.5.6 操作人员应按规定时间对机械设备运转部件加注润滑剂,开动前、工作中、停工后,均应按规定项目对各部位进行检查,并应及时排除故障或提出修理意见。

5.5.7 施工机械在运行中如有异常响声,异常发热或其它故障,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或动力源后,方可进行检修、修理。

5.5.8 施工机械不得在有故障情况下运转或超负荷使用。施工机械的外转动部位,应加设安全防护罩。防护罩应便于停车检查和加注润滑剂。

5.5.9 固定式施工机械应安装在牢固的基础上。移动式施工机械在使用前应将移动轮子用垫块挡住或将底座固定牢靠。

5.5.10 新的施工机械或经过大改装和拆卸后重新组装的机械设备,必须按有关现行标准进行检查、鉴定和试运转。

5.5.11 运转中的施工机械,严禁进行维修、保养、润滑、紧固、调整等工作。夜晚或光线不足时,作业区和驾驶室内应有足够的照明。

5.5.12 机械开动前,应先检查地面或基础是否稳定,转动部件是否充分润滑,制动器、离合器是否动作灵活,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启动。

5.5.13 除规定座位外,不得在机械的其它部位坐立。运转时,不得用手触摸转动和传动部位,严禁直接调整运转皮带。

5.5.14 重型机械设备需要通过架空线路、交叉路口、管架管廊时,应先调查了解,取得可靠数据,并经主管部门确认批准,方可通过。

5.5.15 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工具的构造、性能、操作方法和安全要求,施工前应选择检查所用工具,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工具。

5.5.16 电动或风动工具在使用中,不得进行调整和修理。停止使用时,不得将工具或其它物件放置在机器或设备上。

5.5.17 电动工具的转动部位应保持清洁,润滑,转动灵活,工作中工作人员离开时,应切断电源。

5.5.18 具体执行公司《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及业主和总包商的有关规定。5.6 触电风险消减措施

5.6.1 施工用电必须按规定手续申请临时用电票,非电气作业人员不得从事电气作业。5.6.2 施工用电严格执行公司《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用电线路采用绝缘良好的橡皮或塑料绝缘导线,施工现场不得架设裸体导线。

5.6.3 凡与电源连接的电气设备,未经验电,一律视为有电。5.6.4 线路送电必须通知用电单位,直至班组个人,严禁约时停送电。

5.6.5 线路停电后,用电设备均应拉开电源开关,并挂上“严禁合闸”警告牌,电气设备检修时,应切断电源,线路且有明显切断点,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告牌。

5.6.6 停电检修应在电源侧方向装设临时接地线,装设临时接地线的顺序是先装接地端,再装导线端,施工完毕拆除接地线的顺序与安装时相反。

5.6.7 配电板上的电源开关应根据电气设备容量而定。实行一闸、一保、一机制,严禁一闸多用(即2台或2台以上电动设备共用一台开关)。

5.6.8 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地区施工,照明应采用行灯,电压不能超过24V。5.6.9 电气设备跳闸后,应仔细查明原因,经检修排除故障后方能合闸送电,严禁盲目合闸。

5.6.10 手持电动工具及其它移动式电器,应装设漏电保护器,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

5.6.11 在临近高压线路施工时,应设置防护遮栏,确保安全距离。

5.6.12 线路架空或电缆埋地铺设应符合要求,电缆过路或有可能载重车辆辗压的地方,必须加穿钢管保护。

5.7 有限空间作业和中毒窒息风险消减措施

5.7.1 员工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公司和业主和总包商的有关固定。5.7.2 在试运投产前按工艺图纸确定管道断开方案,并加盲板,做好记录。5.7.3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及安全监察人员必须进行安全训练课程培训,且必须持有由业主和总包商安全部门颁发的进入有限空间许可证。

5.7.4 有限空间处需有专人监护,并规定内外互相联络方法和信号。5.7.5 有限空间出入口无障碍,保证畅通无阻。

5.7.6 进入盛装过可燃有害液化、气体的设备内作业,必须对容器内气体、液体进行清理置换,并经检测容器内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符合要求后方能进入作业。

5.7.7 有限空间打开人孔后应安装通风系统,作业人员佩戴呼吸器。

5.7.8 在多数情况下,氧气和气体测试应由厂安全科先行进入有限空间测试,然后再由业主和总包商持有相关资质的人员测定。

5.7.9 安全监护员必须由许可证发行单位来明确他们的职责。

5.7.10 氧气瓶、乙炔瓶、氮气瓶或其它气罐、行灯变压器不应进入有限空间。内燃机也不应在有限空间内操作。

5.7.11 作业人员穿戴符合要求的劳动工装和防护器具。5.7.12 作业人员必要时可采取轮班在容器内作业。5.7.13 作业前、后登记和清点人员、工具、材料,防止遗留在设备内。5.7.14 必要时有限空间外配备一定数量和应急救护用具和灭火器 具。

5.7.15 必须把经审核批准的应急计划准备好,且要向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进行讲解。

5.7.16 安全监护人应严格控制有限空间的入口,当无人在内或安全监护人离开时,必须关闭入口,或放置警告牌,防止在其离开时有人非法进入。

5.8 车辆伤害风险的消减措施

5.8.1 项目部对车辆的管理须遵守业主和总包商的有关规定。

5.8.2 车辆驾驶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车辆驾驶人员不准将车辆交给无证人员驾驶。5.8.3 驾驶员和操作员必须经常接受技能培训。

5.8.4 遵守交通规则,在厂区应严格执行业主和总包商及各厂的车辆运输要求及相关规定。

5.8.5 保持车辆性能完好,不准许车辆带病上路。

5.8.6 车辆起动前要先检查轮胎充气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漏油,刹车、离合器及方向盘是否功能完好。

5.8.7 车辆停靠后应将档位放在空档上,点火钥匙拔下,拉紧手刹车。

5.8.8 按车辆定员载人,严禁超载,严禁客货混装。用于载运人员的车辆要有护拦、通道和座位等安全保护设施。

5.8.9 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得攀越或跳下车辆。5.8.10 不用车辆做与其功能不符的工作。5.9 食物中毒风险消减措施

5.9.1 食堂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具有卫生部门签发的健康证。个人卫生清洁,有高度的责任心。

5.9.2 采购员应采购新鲜食品,腐烂、变质的食品原料不得进行二次加工,更不得让职工食用。

5.9.3 炊事员注意调剂食谱,保证饭菜鲜美,不夹生。5.9.4 炊具、餐具定期消毒。

5.9.5 食堂门窗应有隔蚊蝇和防鼠措施,食堂内应采取机械方法灭鼠,不得采用剧毒药物灭鼠。

5.9.6 禁止闲杂人员进入食堂仓库和操作间。

5.9.7 食堂向施工现场送饭应注意保温保洁,饭桶菜盆等容器应加盖。5.10 自然灾害风险的削减

5.10.1 加强气象信息的交流,HSE部有专人负责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5.10.2 施工现场和生活营地建立防台风设施,临时设施在规划、设计和设置时应具有抗台风能力。

5.10.3 大型设施或设备 在停止使用时应有防风的紧固措施。

5.10.4 高层临设、金属构筑物、钢管脚手架均应安装防雷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5.10.5 订立防止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培训应急人员,储备应急物资。5.11 环境污染的削减措施 5.11.1 防止环境污染措施

(1)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并运到指定地点。

(2)施工现场应指定专人定期清扫,并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扬尘及作业现场冰冻路滑。(3)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垃圾。

(4)出入施工现场的车辆必须进行清理,不得将施工现场的泥土带进城市道路,对城市道路造成污染。

(5)对于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我们将采取统一处理、统一排放的方式,施工废水设置沉淀池,生活废水设置化粪池,进行统一处理统一排放。

(6)项目部在施工前,对现场进行科学规划,办公、休息、设备、物资存放、作业点进行合理布置,做到合理有序,整齐美观。

(7)项目部按照规定对各类人员配置健康、安全防护用品,并为放射作业、粉尘作业、封闭空间、动火、电气作业场所配置专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

(8)项目部对产生粉尘的作业,采取封闭施工。对运送颗粒和粉末物资的车辆实行封闭运输。施工场所和道路每日定时洒水,抑制扬尘。

(9)施工现场设置垃圾站,垃圾站的选址应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批。各类废弃物实行分类存放。

(10)施工作业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随时进行清理,放置在规定地点,每日进行一次清扫,每周进行一次清运。

在施工中涉及占地和植被损害场所,及时向业主有关部门申报,作业后进行恢复。5.11.2 防止噪音污染措施

(1)严格控制人为噪音,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敲打、乱吹哨。(2)施工现场限制使用高音喇叭,禁止施工车辆无故鸣笛。(3)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音设备与加工工艺。

(4)对于一些噪音较大的施工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避免对施工现场附近的生活区造成较大的影响。

(5)项目部采取合理的作息时间,维护员工的健康。在施工活动中和集体活动中,控制噪声对社会造成影响。

第三篇:加强廉政风险防范 完善内控机制建设

加强廉政风险防范

完善内控机制建设

甘肃省平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近年来,平凉市工商局把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积极探索加强廉政风险防范、完善内控机制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采取全面查找、准确评析、有效防控和检查评估的方式方法,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风险防控就跟踪到哪里。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增强廉政风险防范意识 一是狠抓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先后召开党组会议和全体党员干部大会,认真学习《实施方案》和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及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切实增强了大家参与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了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局(分局)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明确“一把手”为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并将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同时结合实际,制定了《平凉市工商系统开展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细则》、《平凉市工商局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暂行办法》和《平凉市工商局廉政风险点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统一了干部职工对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开展活动的自觉性和紧迫性。三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主动防范廉政风险,营造浓厚的反腐倡廉氛围,我们加大对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讲风险”廉政宣传活动,在办公楼走廊设置了反腐倡廉灯箱,在政务网站开设了党风廉政建设专栏,在系统内印发了廉政风险防范简报,引导干部职工了解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的内容、性质、要求、目标等,牢固树立反腐倡廉意识。

二、广泛动员,全员参与,科学排查廉政风险点 一是梳理职权。根据新“三定”方案核定的职责,围绕工商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行使,对每个科(室)、每个岗位、每个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法定权限进行认真梳理,绘制成工作流程图,逐一确认权力行使的法律政策依据、界限和责任,并对权力运行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配置,保证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相互制约。二是查找风险点。根据个人岗位、机关科(室)两个层面,按照“人人参与查找,人人找出风险”的要求,广泛开展个人自查、部门评查、交叉互查、评估审查的“四查”活动,重点从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三个方面查找,截止目前,全市系统共查找出530个风险点,涉及工作岗位268个,涉及工作人员562人,覆盖了工商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干部管理权和财务资金管理权等多个方面。三是评估定级。对风险发生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判断,按风险发生的几率或危害损失程度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界定。腐败风险发生概率高,且风险发生后造成危害程度严重的定为三级,由各级党组和纪检监察部门重点监控;腐败风险发生概率低,且风险发生后造成危害程度较严重的定为二级,由主管领导进行监控;腐败风险发生概率较低,且风险发生后造成危害程度轻微的定为一级,由科(室)负责人进行监控。通过对530个风险点进行评估,评定一级风险点81个,二级风险点134个,三级风险点315个。同时,针对各科(室)的实际和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定期进行风险等级动态分析评定。

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健全廉政风险防范措施 一是教育防范。大力开展风险防范教育,通过正面引导、反面警醒、文化渗透、党纪条规学习等方式,增强廉洁意识,筑牢思想防线,最大限度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使干部自觉坚持廉洁从政、规范执法。二是岗位防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岗位体系,定岗定责,实施规范化的岗位管理。为克服干部在一个地方长期工作容易产生腐败的弊端,定期对系统内干部进行交流,通过竞争上岗、岗位轮换、挂职锻炼等形式,达到以动防腐的目的。三是流程规范。注重工商业务和廉政风险防范的调研,深入基层工商所(分局)和服务窗口了解工作流程,排查出权力运行中易存在的风险事项和风险环节,根据工作环节和业务特点,将决策与执行、审核与审批、执行与监督等工作流程和职责分离,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防止权力过于集中,特别是防止权力失去监督和制约。四是制度防范。围绕权力运行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找准制度建设的重点、难点和盲点,通过合理授权,明晰职责,细化自由裁量标准,完善罚缴分离、一审一核制等措施,健全权力运行制度,形成行政执法、行政审批、内部管理等一整套防范廉政风险的“制度控制链条”。针对查找到的风险点,共制定了389条防范措施,在市局机关用廉政风险点和防范措施制作了屏幕保护程序,修订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党组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制定》等制度42项,新出台《企业注册登记监督管理制度》、《廉政谈话制度》等制度11项。

四、健全机制,强化监督,全面落实风险防范监控 一是明确监督责任。明确监督的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范在前,预防为先,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构建风险监督网络。通过强化党务政务局务公开、设立廉政风险举报箱、公开监督举报电话、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基层站所、问卷调查、政风行风评议等方式,及时收集群众意见,综合运用已有的监察手段,定期汇总分析信访举报、行政投诉、政风行风热线的相关情况,将一些线索和反映突出的问题视为廉政风险,进行跟踪调查。三是建立风险处置程序。汇总分析阶段性检查和风险管理监控情况,研究讨论反映集中的风险表现,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个人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廉政谈话提醒、诫勉谈话、重点观察、岗位调整等,避免苗头性问题演化为违纪违法行为。

五、检查考核,修正完善,建立风险点防范长效机制 一是检查考核。我们把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纳入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范畴,在制定考核细则和问责办法的基础上,采取听汇报、查资料、走访监管服务对象和义务监督员、民主评议、向基层发放调查表等方式,对各县(区)局(分局)开展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二是监督防范。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队伍建设现状,着重围绕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干部队伍和财务资金管理等工作环节存在的廉政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监控,通过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遏制、清除风险源,逐步建立以人为点、以流程为线、以岗位为面,以制度为支撑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有效监督、规范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权力运行。三是修正完善。按照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必须持续发展、循序渐进的内在规律和工作特点,我们注意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查漏补缺,不断巩固提高,对已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根据整改落实情况,不断修正和优化防范措施,跟踪检查落实效果,对新出现的风险点,及时制定防范措施,确保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长效性和连续性。目前,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已经渗透到全市系统的各个岗位和领域,渗透到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中,从源头上有效地预防了腐败,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第四篇:完善应对机制 化解舆情危机

完善应对机制 化解舆情危机

——《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热点问题》讲座听后感

当前,网络正日益成为社情民意的高度聚集之所。加强网络舆情趋势研判,并视情进行应对、引导与处置,及时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是网络时代政府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题中之义,也是必须认真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聆听了国家行政学院龚维斌教授的《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热点问题》讲座,深受教益,其中,由网络舆情处置不当而屡屡引发群体性事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尤使我深思。我感到,要妥善化解舆情危机,应当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做到预防在先,有备无虞。现提出如下粗浅思考:

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准确掌握舆情是有效应对的前提。为此,应当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应对和引导工作组织架构和工作机构,研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和规范流程,坚持“早发现、早汇报”的原则,24小时全天候浏览收集网上各类舆情,分析评估发展趋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鉴于网络信息存在来源复杂、更新快速、传播广泛等特点,特别是海量的特性,需要着手建立从事收集舆情信息的专业队伍,通过专业网络技术手段辅助人工收集、整理舆情信息,及时预警并提出舆情处置建议,按照规定迅速上报,以利及时应对。

强化舆情引导机制。积极引导舆情是有效应对的关键。在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快速反应,正面回应”原则,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及时在网站主页上发布正面权威信息,以真相和公义化解诱发负面舆情的“酵母”,积极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控制舆情升级、扩散和蔓延。有重大影响的舆情,要协调主流媒体,集中、重磅推出相关报道,引领社会舆论。

完善舆情处置机制。有力处置舆情是有效应对的核心。按照“确认事实,妥善处置”的原则,在以官方渠道实施正面信息有力覆盖的同时,要对收集整理到的舆情抓紧判明信息真伪,分析舆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抓住引发舆情危机的根结点见招拆招,对引发舆情的虚假情况进行澄清,强化针对性和引导性,力争尽快平息危机。同时,组织网络评论员,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对提出的负面置疑进行反驳,增加社会支持性力量,推动舆情向良性方向发展。

确立舆情责任追究机制。责任落实是有效应对的保证。应明确舆情应对和引导的每一阶段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相关责任人,严格实行工作考核与责任追究,促使相关工作同志时刻保持敏感性,守住警戒线,确保重要舆情无遗漏,即时处置无懈怠,尽最大可能减少舆情危机发生的几率,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第五篇:创新矛盾化解机制 促进矛盾化解

创新矛盾化解机制 促进矛盾化解

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是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为此,中央政法委将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列入“三项重点” 工作之一, 本文就当前社会矛盾的现状和规律,如何探索化解社会矛盾新机制进行探究。

一、社会矛盾现状与成因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在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社会矛盾进入了易发、多发、高发期,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涌现出较多的社会矛盾。其主要表现形式和特点有:

二、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

当前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从基本特点看,表现为“五个交织”:即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经济利益诉求与政治权益诉求相互交织;合理要求与不合法方式相互交织;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相互交织;群众的自发行为与敌对势力恶意渗透操纵相互交织。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经济利益产生的矛盾,因此成为我国社会矛盾的核心内容。当前的利益矛盾主要有以下类型:

一是因建设需要征占集体或个人财产而产生的利益矛盾。如征用土地补偿费偏低,补偿政策欠平衡,征用费分配和使用不公等造成的矛盾。二是因历史原因发生的身份、处境、待遇改变,并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经济困难或心态不平而产生的利益矛盾。如下放人员、军转人员、农婚知青、民办教师等提出待遇要求造成的矛盾。三是因不同人群的经济待遇变化程度不同,互相对比而造成的利益矛盾。如机关、事业、企业单位调资的对比,在职和退休经济待遇之间的对比,社会特殊人群补助标准变化的对比以及社会各阶层收入对比而造成的矛盾。四是因个人或群体的权益遭遇外来因素侵害而产生的利益矛盾。如规划实施方案与居民的相邻权发生冲突,企业排污和道路噪音影响居住,产品侵权或劣质产品侵害,经营权期限随意变更或垄断经营等引发的矛盾。五是因生产经营或管理不善而产生的利益矛盾。如土地、山林、水面权属纠纷,债权债务、房屋宅基地、边界坟山纠纷,以及村级财务混乱、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不平等造成的矛盾。六是因交通事故、建筑事故、医疗事故、人身伤亡事故等一些突发事件而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的利益矛盾。主要是涉及事故发生后的经济赔偿的标准尺度问题,由于法律规定和现实之间赔偿标的实际差距,以及事故认定的复杂性和处臵的可协商性等原因引发的利益矛盾。七是农村土地征用、移民搬迁、各种工程建设用地补偿过程中因补偿标准不合理、不一致、不到位;城镇拆迁过程中侵害居民利益等原因引发的利益矛盾。八是企业改制或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 职工的医疗保险及社会保险一时难以落实;复元转业军人就业安臵及有关待遇问题,;建设工程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 民营企业职工相关福利待遇问题产生的利益矛盾。九是非法集资、网络诈骗等新型案件引发的利益矛盾。这些案件涉及很多人的切身利益,极易在少数人的串联或煽动下发展成群体性事件。十是一些涉法涉诉、群体性上访事件等等。少数人的诉求未得到完全解决,便缠诉缠访。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矛盾格外复杂,处理起来难度相当大。这些矛盾不断升级,群体性事件逐渐增多,加之一些地方政府处理内部矛盾时方法不当,造成矛盾上升激化。近年来,由于干群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在一些地方发生了群体性事件。笔者列举三起因小纠纷而酿成群体性事件的案例:

三、社会矛盾增多的原因

社会矛盾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际敌对势力的干扰和渗透,使社会矛盾加剧。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国际敌对势力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自身利益的需要,加紧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他们长期操纵支持“藏独” “东突”等民族分裂势力,极力培植反党反社会的骨干力量,频繁插手利用我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热点问题,煽动群众对党和政府不满。尤其是近年来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家政局动荡,境内外敌对分子和重点人员借机煽动仿效,企图制造事端。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有所改变。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领域由于国家的直接调控,意识形态领域集中于搞阶级斗争,人们的收入差距不大,利益冲突不明显,物质矛盾被淡化或处于隐性状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局面,而且随着市场经济意识的深入人心,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更加注重追求自己的实际利益。三是网络舆情的炒作,有些群众不明真相,跟着起哄闹事。随着现代通讯、信 息、网络的发达,给社会带来进步,也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但有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舆情进行恶意炒作,颠倒是非,混淆视听,使事态扩大,矛盾升级。四是地方有些干部不作为或乱作为,引起群众不满,造成矛盾激化。乱作为表现为,搞官僚主义,任意侵犯群众利益,造成群众不满,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声誉。不作为表现为,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发现问题不闻不问,任其发展,以致事态扩大,矛盾激化,一发不可收拾。前述几例,都是因小纠纷,酿成大事件。

四、社会矛盾表现的特点

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笔者发现,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利益主体的群体性。由于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利益格局的调整,致使社会内部形成多元利益群体。他们深知团体力量的强大,往往采取结成群体的方式诉求利益,他们小则十几人,多则几百人,希望以人多势众迫使有关部门解决问题。从上访和闹事的情况看,群体的人数增多、规模扩大,互相串联企望形成声势的迹象时有出现。二是相关矛盾的连锁性。各种利益矛盾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对矛盾的发生可以引发另一对矛盾。有时一对矛盾的解决,甚至会引发其他一系列的矛盾。由于政策的不平衡,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一些客观上的差异,带来连锁反应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复元转业军人就业安臵、企业破产改制等有关待遇问题。三是利益矛盾的复杂性。各种利益矛盾中,既有应该解决但因条件不具备而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也有因情况变化而出现的诸多新问题。既有客观、直接的利益矛盾,也有因工作滞后造成群众利益损失的矛盾。既有群众的要求合理,但按现行政策难以解决,也有群众不了解政策或期望过高造成的矛盾,甚至也有为要挟政府而移花接木、混水摸鱼的诈访等。四是表现形式的激烈性。以往上访的群众情绪比较温和,多为找有关部门讨个说法不同,现在上访群众的情绪往往表现为容易失控。不少上访人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观念,采取群体围攻、拉横幅、喊口号、拦车、堵门等方式以期解决问题满足自己的诉求。动辄赴省或进京上访,有时甚至出现打骂国家工作人员、扬言跳楼、服毒自杀、爆炸等极端做法,呈现出对抗性加剧的态势。五是事件出现的偶然性。有些突发性事件偶然发生,真是令人防不胜防。如交通事故、建筑事故、医疗事故、人身斗殴伤亡事故等一些突发事件,稍有不慎,处臵不及时,被一些人幕后指使,就会酿成大的矛盾纠纷,甚至成为群体性事件。六是媒体炒作的影响性。每一事件出现后,迅速被有关媒体炒作,成为爆炸性新闻,加上网友 跟贴,转入互联网后大肆炒作,西方一些国家也大做文章,大肆指责我国人权制度、社会制度等等。严重影响我国的尊严和国际地位。

五、探索工作新思路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发展中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也就是说,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矛盾能得到妥善化解的社会。从性质上来说,当前我国出现的社会矛盾绝大多数是涉及利益关系的人民内部矛盾,既然是人民内部矛盾,就要用民主的方式,针对矛盾的不同特点和规律,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化解。就目前而言,政法部门仍然是化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是职能部门,但政法部门处理社会矛盾都是事后处理,有其局限性,而且随着社会矛盾的增多,单靠政法部门几家之力已难以应对。因此,针对当前社会矛盾多发、易发的态势,应建立以下几种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

(一)尊重民意,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和完善畅通的民意诉求表达机制,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建议权和申诉权,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迅速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的民意诉求表达机制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在决策前听取民意。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出台有关政策时,应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减少和防止政策决策的随意性,让政策和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从源头上防止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发生。二是拓宽民意表达渠道。为人民群众提供畅通便利的诉求表达途径。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从源头上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多出台一些让更多民众受益的社会保障等民生政策。三是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按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对重大政策出台、重大改革实施和重大建设项目,应先期调研,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预案,特别对影响民生、危害生态的项目更应慎重考虑,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二)掌握动态,健全矛盾纠纷信息快报机制。各级政法委、综治办对辖区内敏感的热点纠纷及时收集信息,第一时间上报,提出处理意见。同时,在敏感时期实行“零报告”制度,掌握情报信息,把握工作主动权。按照警示在前、关口前移、防范在先的原则,不断完善矛盾纠纷预防信息体系,发挥好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和村企业综治工作站(室)作用,充分发挥镇(街道)驻村干部、派出所民警,村居、社区各类调解组织、调解员及信息员扎根基层、熟悉情况的优势,健全和落实矛盾纠纷信息定期报送制度,对典型性、突发性、影响大的重大民间矛盾纠纷随时报告,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得早、控制得 住,处理得了。

(三)及时调研,落实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各级政法委、综治办要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全面有效地收集矛盾纠纷信息,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定期分析预测辖区稳定形势,重大不稳定情况随时上报,提高防范和处臵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预见性和超前性,将矛盾纠纷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快速反应,建立重大矛盾纠纷应急机制。为了应对重大矛盾纠纷引起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要成立以各级政法委员会牵头,由政法各部门和相关部门组成的处理重大矛盾纠纷应急领导小组,指导各类调解组织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调解、教育、协商等方法,积极稳妥地化解矛盾纠纷,力争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内部和萌芽状态。对于重大群体性矛盾纠纷,及时准确决策,及时掌握信息,审时度势,准确定性事件,确定处理的基本原则和调控手段,及时控制局势。同时善于充当协调者,善于做出有理有节的妥协,对现场群众和有关媒体进行公开,适时反馈,特别是牵涉到群众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要以不拖延、不推诿、不搪塞的态度给予落到实处的答复,引导群众合法有序地表达意愿和诉求。

(五)防患未然,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各地应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超前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要主动出击,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的交心谈心,了解群众的疾苦,收集社情民意,准确掌握影响基层稳定的各种问题、动态、信息和苗头。尤其是对可能影响本地区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更要做到早发现、早掌握。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应针对其不同性质和特点,认真研究解决的办法,妥善加以解决,把重大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坚持定期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实行县级每月排查一次,村居每周、乡镇每半月一次大排查制度。重大节假日、敏感时期和纠纷多发季节,组织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活动。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以及重点人、重点事、重点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对象,进行重点排查,逐一建立台帐,逐一解决。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处臵,变被动调处为主动调处。

(六)形成合力,落实矛盾纠纷调解联动机制。许多矛盾成因比较复杂,涉及面广,一旦发生,仅靠个别部门的力量往往难以解决。特别是已上升为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矛盾,要充分发挥“三调联动”作用,必须由事发地的县一级党委政府负责统一指挥处臵,党委政府主 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上级主管部门协助并参与处臵。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应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各有关部门、单位按照统一指挥调度,既要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又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

(七)注重实效,完善矛盾调处工作考核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对矛盾调处工作的考核力度,提高其在综合考核和综治维稳考核中的比例;各乡镇(街道)、各有关单位每年也应对本辖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严格落实奖惩措施。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因排查调处不力使矛盾激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和后果的,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有关人员的相应责任。

(八)强基固本,落实调解组织及经费保障机制。大多数矛盾纠纷源于基层,疏导化解的成效也体现在基层。要牢固树立强基固本理念,形成“心往基层想、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保障往基层倾”的工作导向,做到力量、责任、措施、经费“重心下移”和优先落实。要按照“五有”(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必要的办公设施、有精干的调解队伍、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有规范的工作台账)的要求,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切实壮大基层调解队伍,着力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水平和调解技能,确保矛盾纠纷在基层有机构管、有专人办。要在矛盾纠纷相对集中的劳动争议、医疗纠纷、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建立健全专业性调解仲裁组织,形成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共同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格局。为了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各级财政要切实落实调解组织经费保障,每年在制订财政预算方案时就应将此项经费列入预算,以确保此项工作得以正常运转,这样,从根本上确保此项工作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的落实。总之,只要我们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和谐,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下载创新完善机制和消减化解廉政风险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完善机制和消减化解廉政风险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调解工作 完善调处化解纠纷综合机制[五篇模版]

    创新调解工作 完善调处化解纠纷综合机制近几年来,事关民生的婚姻家庭纠纷、山林土地纠纷、相邻权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劳务纠纷、交通肇事人身损害纠纷等日益增多,审理和执行......

    完善创新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完善创新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维护良好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当前形势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必须进一步完善创新体制和机制,加......

    完善网络 创新机制5篇

    完善网络 创新机制 构建科学和谐的青少年维权工作体系 ——星子法院创建全市“青少年维权岗”事迹材料 星子县人民法院以全面维护青少年权益为重点,以争创“全市青少年维权......

    完善机制创新措施 成效显著

    完善机制创新措施 成效显著 ---平乡县综合治税工作汇报 为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加强税收征管,根据全市综合治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政府政字『2006』50号《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关于转发《XXX同志在全省惩防体系暨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的通知 各市、州工商局党组: 20XX年XX月XX日,省纪委在XX召开了全省惩防体系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

    浅谈检察机关如何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共5篇)

    浅谈检察机关如何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在加......

    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提高党风廉政建设水平(精选多篇)

    。 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提高党风廉政建设水平 今年以来,我们市中街道认真贯彻德州市关于实施廉政效能管理工程的文件精神,本着先试点后推广、先查找后防控、先内查后外督的......

    创新廉政教育工作机制筑牢腐败风险防范[大全]

    内容概要:教育是手段,防控是关键,构建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是开展岗位廉政教育活动成效的最终体现。如何创新廉政教育工作机制,筑牢腐败风险防范工作,是我们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