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谷组字[2011]21号
中共谷城县委组织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1年8月23日)
根据《湖北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办法》(鄂组通[2008]27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管理意见。
一、严格落实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各乡镇(开发区)党(工)委要指导村级党组织根据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逐人设岗,把他们安排到最能发挥作用、1
承担实质工作的岗位上,确保大学生村官工作在村、生活在村、成长在村、贡献在村。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期间,不准任何单位以任何理由借用,凡临时性抽调大学生村官参与村以外工作的,必须报县委组织部审批同意。
二、加强大学生村官考勤。各地要统一安排大学
生村官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并保证周一至周五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各乡镇(开发区)党(工)委负责大学生村官考勤工作,设立考勤情况登记簿,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在岗情况,对脱岗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对屡不改正的,要向县委组织部报告。大学生村官确需请假或因工作需要外出的,时间在1天以内的,经村党组织批准;在3天以下的,需经乡镇(开发区)党(工)委批准;请假在3天及以上的,需报经县委组织部批准。县委组织部不定期采取实地走访、电话查询等方式,对大学生村官在岗情况进行检查。对大学生村官连续脱岗或擅自离职长达3天以上的,发现一起,当年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取消当年度评先表模资格;对大学生村官脱岗或离职,乡镇(开发区)党(工)委没有发现或隐情不报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月报制。大学生村官要
将每月工作完成情况、学习心得体会和下个月的工作计划,分别报县、乡镇(开发区)、村备案,作为年度和任期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要把大学生村官纳
入基层干部培训范围,县委组织部每年组织一次集中培训。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村官外出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工业园区建设、阶段性重大工作和活动等,帮助大学生村官开阔视野,增强能力,历练成才,提升大学生村官工作水平。
五、抓好大学生村官年度考核。大学生村官每年底
向所在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党员述职,接受村干部、村民代表和党员的评议,并向所在乡镇(开发区)党(工)委和县委组织部提交书面述职报告。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开发区)党(工)委每年要组织对大学生村官的德、能、勤、绩、廉、学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由县委组织部评定考核等次,聘期结束后还要进行聘用期满考核。坚持把
考核结果与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任用、续聘解聘以及报考选调生、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挂钩。
六、做好大学生村官慰问帮扶工作。建立县委组织
部和乡镇(开发区)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大学生村官工作制度,保证每名大学生村官都有领导干部联系。定期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大学生村官活动,县委组织部、各乡镇(开发区)和结对领导每逢重大节日要组织对大学生村官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及时经常地与大学生村官交流谈心,了解他们工作、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他们尽快成长成才。
七、开展大学生村官联谊表彰活动。每半年,县委
组织部和乡镇(开发区)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一次联谊交流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外出参观考察学习、举办歌会等健康有益的方式,加强沟通,增进了解,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结合年度考核,每年开展一次优秀大学生村官评先表彰活动,及时总结、挖掘、培植、宣传大学生村官中的先进典型,注重发挥优秀大学生村官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比干劲、比奉献、比业绩,营造 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八、保障大学生村官各项待遇全面落实。县委组织
部统一为每位大学生村官办理银行卡,按月及时足额打卡发放工资和有关生活补贴,同时按规定为大学生村官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个人意外伤害保险等福利待遇,直至聘期结束。除上级补贴待遇外,从今年开始,各乡镇(开发区)每年要给予每位大学生村官2000元的生活补助,补助与考核挂钩,年底随考核情况发放;乡镇(开发区)党(工)委和村每年要安排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体检,要为大学生村官配备自行车等必要的交通工具。
九、鼓励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继续深入推进大学
生村官“创业致富计划”、“扬帆计划”,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小额贷款申报工作,积极开展党费帮扶,支持引导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领办、兴办经济实体、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结合实际选好创业项目,加大扶持促进创业发展。
十、保证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对聘任期即将结束的大学生村官,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开发区)党(工)委要摸清他们的流动意向和实际愿望,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村官搞好职业生涯设计,引导他们选择符合工作需
要、适合个人特点的流动方式。对在村任职满2年以上的大学生村官,按照有关规定积极组织动员和热情周到服务帮助他们报考选调生、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拓宽大学生村官就业成长渠道。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使用,确保有一批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力争一些特别优秀的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各乡镇(开发区)
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更为具体的办法措施,确保大学生村官各项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本《意见》由中共谷城县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主题词:大学生村官管理意见发: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县级国家机关各办局
中共谷城县委组织部2011年8月23日印 发
共印150份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
鹤组发[2011] 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
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区直机关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党组织:
为进一步增强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责任意识,认真扎实抓好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规范管理大学生“村官”,确保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怀化市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实行)>的通知》(怀组„2010‟92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大学生“村官”工作责任意识 大学生“村官”工作倍受上级党组织重视和社会各界关注,我区自2008年接收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以来,各级党组织重视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形成了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在此基础上,各乡镇、街道要把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狠抓落实,责任上更加强化,努力使我区大学生“村官”思想稳定、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二、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
1、严肃工作纪律。大学生“村官”聘用期间,必须在村工作,乡镇、街道及以上机关和其他单位均不得借调使用,临时性、突击性活动除外。大学生“村官”可以参加乡镇、街道机关及其办、站、所和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性短期跟班学习,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个月。
2、明确工作任务。大学生“村官”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深入基层、走访农户,了解农村、熟悉农村、热爱农村,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经受历练、增长才干。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有关精神,帮助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配合完成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社会保障、调查统计等工作,参与讨论村务重大事项,完成上级党委政府、村党组织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任务。同时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创业,领办、创办致富项目。
3、严格考勤制度。各乡镇、街道要严肃工作纪律,健全考勤、请销假、工作日志、工作例会等制度,设立考勤情况登记簿,安排专人负责记录。大学生“村官”请假原则上要书面请假,逐级报批,一天以上由村支部书记审批,三天以内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审批,三天以上由区委组织部审批。遇特殊情况紧急请假的,事后必须补齐有关书面手续。凡不请假擅自离岗的,以旷工论处。
4、强化安全责任。各乡镇、街道要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安全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要建立大学生“村官”日常安全培训制度,明确乡(镇)村两级责任人,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包括饮食卫生、住宿安全、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要定期排查、分析和处理大学生“村官”在住宿、饮食、出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要结合实际,制定大学生“村官”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随时关注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异常动态,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妥善处理;对女大学生“村官”的安全问题,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5、注重结对帮带。各乡镇党委要注重对大学生村官的结对帮带,切实落实由区级领导、乡镇负责人、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为帮带联系人的“3带1”联系培养制度,细化帮带措施,明确帮带责任。帮带人要随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思想动态、生活状况,积极进行工作指导,开展心理疏导,提供创业扶持,解决具体困难。要力求通过结对帮带,加强队伍管理,强化培养措施,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农村工作,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锻炼成才。
三、加强领导,确保大学生“村官”工作落到实处
1、明确工作责任,强化目标管理。各乡镇、街道要成立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党务工作的负责人和组织委员为具体责任人,要按照《怀化市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实行)》的有关要求,认真抓好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工作;要制定培养计划,明确管理制度,促进大学生“村官”完成角色转换、融入农村环境、积极干事创业、安心扎根农村、健康快速成长。
2、广泛深入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媒体广泛宣传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情况,及时总结工作中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推介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加强督促检查,增强工作实效。区委组织部将不定期对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进行督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各乡镇、街道要定期开展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积极探索创新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建立健全适应新时期任务要求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管理水平。
中共怀化市鹤城区委组织部
2011年9月 日
主题词:大学生“村官” 管理工作 通知 中共怀化市鹤城区委组织部办公室 2011年9月 日印发
(共印30份)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
鹤组发[201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
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区直机关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党组织:
为进一步增强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责任意识,认真扎实抓好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规范管理大学生“村官”,确保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怀化市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实行)>的通知》(怀组„2010‟92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大学生“村官”工作责任意识 大学生“村官”工作倍受上级党组织重视和社会各界关注,我区自2008年接收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以来,各级党组织重视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形成了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在此基础上,各乡镇、街道要把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思想上高
度重视,工作上狠抓落实,责任上更加强化,努力使我区大学生“村官”思想稳定、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二、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
1、严肃工作纪律。大学生“村官”聘用期间,必须在村工作,乡镇、街道及以上机关和其他单位均不得借调使用,临时性、突击性活动除外。大学生“村官”可以参加乡镇、街道机关及其办、站、所和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性短期跟班学习,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个月。
2、明确工作任务。大学生“村官”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深入基层、走访农户,了解农村、熟悉农村、热爱农村,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经受历练、增长才干。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有关精神,帮助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配合完成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社会保障、调查统计等工作,参与讨论村务重大事项,完成上级党委政府、村党组织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任务。同时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创业,领办、创办致富项目。
3、严格考勤制度。各乡镇、街道要严肃工作纪律,健全考勤、请销假、工作日志、工作例会等制度,设立考勤情况登记簿,安排专人负责记录。大学生“村官”请假原则上要书面请假,逐级报批,一天以上由村支部书记审批,三天以内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审批,三天以上由区委组织部审批。遇特殊情况紧急请假的,事后必须补齐有关书面手续。凡不请假擅自离岗的,以旷工论处。
4、强化安全责任。各乡镇、街道要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安全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要建立大学生“村官”日常安全培训制度,明确乡(镇)村两级责任人,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包括饮食卫生、住宿安全、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要定期排查、分析和处理大学生“村官”在住宿、饮食、出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要结合实际,制定大学生“村官”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随时关注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异常动态,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妥善处理;对女大学生“村官”的安全问题,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5、注重结对帮带。各乡镇党委要注重对大学生村官的结对帮带,切实落实由区级领导、乡镇负责人、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为帮带联系人的“3带1”联系培养制度,细化帮带措施,明确帮带责任。帮带人要随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思想动态、生活状况,积极进行工作指导,开展心理疏导,提供创业扶持,解决具体困难。要力求通过结对帮带,加强队伍管理,强化培养措施,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农村工作,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锻炼成才。
三、加强领导,确保大学生“村官”工作落到实处
1、明确工作责任,强化目标管理。各乡镇、街道要成立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党务工作的负责人和组织委员为具体责任人,要按照《怀化市大学生“村
官”管理办法(实行)》的有关要求,认真抓好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工作;要制定培养计划,明确管理制度,促进大学生“村官”完成角色转换、融入农村环境、积极干事创业、安心扎根农村、健康快速成长。
2、广泛深入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媒体广泛宣传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情况,及时总结工作中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推介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加强督促检查,增强工作实效。区委组织部将不定期对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进行督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各乡镇、街道要定期开展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积极探索创新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建立健全适应新时期任务要求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管理水平。
中共怀化市鹤城区委组织部
2011年9月日
主题词: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通知中共怀化市鹤城区委组织部办公室2011年9月日印发
(共印30份)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的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编办,政府教育厅(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公务员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编办、教育局、财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公务员局
2012年7月29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
大学生村官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自2008年以来,各地按照中央部署,扎实有序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在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生机活力、形成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大学生村官发挥特长优势,甘于吃苦奉献,主动干事创业,在服务农民、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为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规划、政策、体制、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现就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1、明确目标规划。稳步推进选聘工作,不断提高选聘质量。到2015年,全国有一半左右的行政村配备大学生村官。坚持以用为先,着力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经过3至5年努力,平均每个乡镇有2名左右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正职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每个乡镇至少有1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有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每个县(市、区)至少有3至5名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有大学生村官工作经历。拓宽大学生村官发展渠道,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或继续学习深造,积极向国有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各行各业输送优秀人才,形成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多样发展的职业发展机制。
2、规范岗位管理。大学生村官岗位性质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是国家开展的选派项目,其工作、生活补助和享受保障待遇应缴纳的相关费用等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由县(市、区)党委组织部牵头负责、乡镇党委直接管理、村党组织协助实施;人事档案由县(市、区)党委组织部管理或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代理,党团关系转至所在村。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由省(区、市)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定期、统一组织实施,或者由省、市两级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由县(市、区)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大学生村官签订聘任合同,聘期一般为2至3年。
3、改进选聘工作。严格选聘标准,坚持中共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和回原籍优先的原则,注重从重点院校以及基层急需专业的毕业生中选聘大学生村官。创新选聘方法,探索采取学校推荐、双向选择、驻村见习以及面向重点院校定向选聘等方式,增强选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选聘质量。探索与公务员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相衔接的选聘考试方式,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贫困、边远地区任职。
4、加强教育关爱。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落实专项培训经费,实行分层、分类培训。省(区、市)重点负责示范培训,市(地、州)重点负责创业和拓展培训,县(市、区)重点负责岗前和日常培训,确保大学生村官每人每年培训累计不少于7天。适应大学生村官特点和岗位需求,采取菜单选学、跟班体验、基地实践、案
例教学、网络互动等方式,广泛开展党性党风、创业富民、法律法规、社会管理、实用技术、廉洁自律等教育培训,增强培训实效。完善结对帮带和谈心谈话制度,每名县级领导干部至少联系1名大学生村官,每名大学生村官至少有1名乡镇领导干部和1名村干部联系;县(市、区)党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要定期进行谈心谈话和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工作、生活、学习、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5、注重实际使用。及时给大学生村官交任务、压担子,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村官切实履行宣传落实政策、促进经济发展、联系服务群众、推广科技文化、参与村务管理、加强基层组织等职责,在实践锻炼中成长成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第一年,一般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重点了解熟悉农村工作,整理一套涉农政策、走访一遍全村农户、完善一套村情档案、形成一份调研报告、提出一条发展建议、学习一门实用技术,努力实现角色转变。从第二年开始,考核称职、符合任职条件的,原则上应担任村“两委”委员或以上职务并明确分工,帮助村民发展致富项目、领办合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参与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为村民代办各项事务,不断提高能力素质。
6、强化管理考核。健全和完善考勤、述职、考核、评优等制度,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和工作指导,乡镇党委要明确由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具体负责大学生村官工作。严格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纪律,县(市、区)直及以上部门不得借用,经县(市、区)党委组织部批准,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县(市、区)、乡镇集中
性工作和到信访、综治等岗位锻炼。完善考核和聘期考核制度,实行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量化积分考核,考核结果与续聘、奖惩、培养、使用挂钩。完善续聘制度,从2013年起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任满1个聘期、考核称职的,可按照有关程序续聘;任满2个聘期、未当选村“两委”副职以上干部的,原则上不再续聘。对聘期结束后的大学生村官,县(市、区)党委组织部要作出组织鉴定。各地要建立离岗大学生村官谈话制度和职业推介制度,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离岗大学生村官自主择业。离岗大学生村官自主择业前可免费托管人事档案、免费参加一期职业培训,3年内继续享受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报考研究生加分等优惠政策。2013年之前选聘的大学生村官,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续聘办法。
7、健全保障机制。按时足额发放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建立正常增长机制。新聘任大学生村官补贴标准比照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并随之同步提高。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绩效考核奖励制度。健全和落实大学生村官社会保险和重大疾病、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学费补偿、助学贷款财政代偿等相关配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补助标准,从2011年起,中央财政补助西部地区大学生村官的标准提高到人均每年2万元,中部地区人均每年1.5万元,东部地区人均每年0.8万元,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
8、积极扶持创业。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和企业扶持、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通过政府支持、社会募集等方式筹集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资金,创新金融
服务方式,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提供借贷、担保、贴息、补助等支持。整合农业、科技、扶贫等有关部门的项目资源,发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智力优势,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提供项目论证、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等服务。鼓励和扶持大学生村官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等组织和实体。探索创新创业扶持模式,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以大学生村官创业带动社会青年创业。
9、鼓励留村任职。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激励优秀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干事创业。引导和支持优秀大学生村官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参加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担任村“两委”干部。担任村“两委”副职及以上职务的大学生村官,保留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同时可享受同级村干部补贴。任满1个聘期、当选村“两委”副职及以上职务、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可参加面向优秀村干部的乡镇公务员定向考录,录用比例一般应达到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总数的70%以上。任满2个聘期、当选并担任村“两委”副职及以上职务满一届、考核称职以上的,经省(区、市)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可采取考核招聘的方式聘用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可继续留村工作。
10、完善招考制度。树立注重实绩、崇尚实干的选人用人导向,改进从大学生村官中考录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办法。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考录公务员一般应纳入四级联考统一组织实施,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认为必要时,可单独命制试题,单独组织考试。对
报考基层乡镇公务员岗位的,考试内容应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和大学生村官工作特点,重点测试实际工作能力。加强和改进考察工作,考察内容应包括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情况,重点考核实际工作表现和基层干部群众的认可程度。在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优先聘用大学生村官,逐步提高面向大学生村官考录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比例。经过3至5年,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考录公务员的比例一般应达到当年公务员录用计划的15%左右,其中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的比例一般应达到30%;除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和专业限制的岗位之外,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从大学生村官中招聘工作人员一般应达到当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岗位数量的30%左右。统筹选调生工作与大学生村官工作,选调生主要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及其他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中招考。经过1至2年,面向大学生村官录用选调生的比例一般应达到当年选调生录用计划的70%以上,逐步实现选调生工作与大学生村官工作并轨。
11、加大选拔力度。注重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和县(市、区)直部门领导班子。乡镇和县(市、区)团委、妇联领导班子调整时,要优先考虑选配大学生村官。任满1个聘期、当选并担任村“两委”副职及以上职务、考核优秀、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大学生村官,可通过公开选拔担任乡科级领导干部,其中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提拔为乡科级正职领导干部;符合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提名人选条件的,可按程序推荐作为换届提名人选。经选举担任乡镇党政机关领导人员
或经公开选拔担任乡科级领导干部的大学生村官,在国家行政编制限额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务员登记。
12、拓宽发展渠道。加强大学生村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建立健全组织引导、市场配臵、双向选择的工作机制,引导大学生村官多样化发展,实现有序流动。建立择优推介制度,引导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通过人力资源市场自主择业,省市两级每年举办一次大学生村官专场招聘会。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宣传大学生村官优势和潜力,引导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等面向大学生村官招聘工作人员。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经县(市、区)组织人事部门推荐,可转聘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或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工作人员。鼓励大学生村官继续学习深造。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报考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13、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将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纳入本地干部队伍建设、后备干部培养、人才发展总体规划,注重政策统筹,强化工作指导,解决突出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明确工作机构,确定工作职能,保证工作力量,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工作协调有序推进。要充分发挥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特别是《大学生村官报》的作用,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
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和地区关于加强社会稳定的工作部署,强化基层基础,创新社会管理,切实加强全地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结合地区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以信息化管理为主要手段,进一步强化基础性清查比对工作。
1、进一步强化清查和信息化录入工作。清查登记是做好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各县(市)、各乡镇(街道)、各村(社区)要充分运用大情报平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信息平台、警综平台等信息化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大日常清查力度,加大信息化录入量,加大信息录入的准确率,对流动人口信息“应采尽采、应录尽录”,确保流动人口来知信息,动知轨迹,去知走向。各治安卡点尤其是公安外围卡点是外来人员进入哈密的第一道防线,必须高度警惕,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特别是重点地区来哈人员的清查和比对,严防违法犯罪分子和手续不全的重点地区人员流入哈密。对出租房屋及时开展星级评定,及时纳入星级管理,实现信息采集录入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实现即时排查、精细管理、动态管控。各县(市)公安局每月25日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月统计分析情况报地区公安局,地区公安局每月28日将当月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月统计分析情况报地区综治办。
2、进一步做好比对工作,强化对流动人口中重点人员的管控。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应用公安各类信息资源优势,及时对流动人口信息进行核查比对,提高对高危人员的发现和管控能力。各县(市)要把辖区流动人口中有前科劣迹、无正当职业、身份不明等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特别是对流动人口中懂制爆技术、曾被打击处理、反社会倾向明显的人员等要列入重点人员进行管控,严格管控措施。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和重点人口建档制度,材料转递制度、重点人口的审批、列撤制度,切实把重点人口管准管活。
3、加大流入流出地协作管理力度。认真执行《自治区流动人口流出流入地协作管理工作规则》(试行),在突出流入地管理为重点的基础上,加强流动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的衔接配合。全面落实领导负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联络员制度,流出地报告、流入地通报制度,特别是要通过运用公安信息网、电子信箱、手机短信等信息化手段,认真落实信息核查反馈工作制度,对流入地发来的协查申请,流出地综治工作站和警务室必须在3日内核查情况并通过“流动人口平台”反馈核查结果,对重点人员和特殊群体必须在24小时内核查情况并反馈;对流入的“三无人员”(无有效证件、无固定职业、无固定住所)派出所必须在24小时内采集相关信息录入“流动人口平台”,查明真实身份,落实重点管理管控,并按职责权限落实管理措施。对流入地主动登记的本地外出人员信息,必须在5日内通过“流动人口平台”进行确认。
4、进一步加大同时间集中清查力度。地区公安机关要在重点节点、敏感时期及时组织全地区的集中清查统一行动(含协调区域公安机关同步),形成全局一盘棋,全区一张网。各县(市)公安机关每月必须开展1次以上入户清查、卡点严查、巡逻盘查相结合的全方位集中清查工作,在同一时间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清查网络,加大清查密度,做到不漏一处,不漏一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要加大对本辖区重点复杂场所及人员的日常清查,重点节庆和敏感节点要做到周清查、日见面,不放过一人一处。
二、进一步落实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证管人的管理措施。
5、明晰房东、用工单位及单位领导责任,强化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力度,加大对房东、用工单位的管理力度。各县(市)要通过开展入户核对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出租房屋底数和房主信息,并对聘用10人以上流动人口的用工单位、经营业主的名称、类型、法人以及地址等登记建档。要进一步明确房主、业主职责,通过召开私房出租户户主、用工业主座谈会、张贴宣传单、入户发放政策手册等方式,重点加大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让房主、业主清楚地了解法规政策,对房屋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房屋出租人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将视情节按照《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6、地区、县(市)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干部职工,已出租的房屋要到出租房屋所在辖区警务室(综治工作站)进行出租房屋审核登记,准备出租的房屋要按照《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法》进行审核登记,应通过书面方式,向出租房屋所在地社区(村)综治工作站领取、填写出租房屋编码卡、并附居民身份证、房屋所有权证复印件或单位证明进行申报登记,经乡镇(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核验盖章后,办理相关出租、承租手续。各单位要加大干部职工对出租房屋相关规定的学习教育,确保人人知晓,人人遵守。各县(市)自8月起,针对出租房屋业主每两个月开展一次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法律法规宣传工作。
7、明晰行业部门职责,强化以证管人,加大行业协作力度,实现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合力。按照“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管理与服务相融合、行业管理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发挥住建、工商、税务、计生、民政、国土、司法、教育、卫生、人社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行业协作力度,要将办理流动人口居住证和便民联系卡作为办理相关业务的前置条件,强化以证管人的作用,真正形成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上述各单位必须于9月15日前出台将核查办理流动人口居住证和便民联系卡作为办理相关业务前置条件的实施细则及流动人口享受均等化政策的具体方案或实施意见,于10月份全面实施,严格落实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招录、聘用未按规定申领房屋居住证的流动人口的要求,提高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和便民联系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必要性。
三、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8、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职协管员队伍。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职协管员队伍,有效提高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确保有人干事,确保事能干好。各县(市)要按照小村(社区)1名、大村(社区)2-3名的配备标准,配备村(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管员,县(市)综治办负责流动人口协管员的培训管理考核,确保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专岗专用。
9、提高楼栋长、十户长等信息员的报酬,进一步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为提高楼栋长、十户长、信息员、治安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组织工作积极性,改善当前群防群治组织人员少、队伍不稳定、年龄结构偏大等情况,各县(市)要认真调研,结合各自实际,一是加强楼栋长、十户长队伍建设,增加力量,扩大覆盖面,让每个楼栋长、十户长能管的住、管的好,发挥作用;二是制定提高楼栋长、十户长等群防群治组织的补助待遇标准,在现有补助标准的基础上,酌情提高补助;三是要建立完善群防群治组织选配考核奖惩机制,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楼栋长、十户长等治安积极分子给予表彰奖励,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10、配齐物防配备,确保基层工作人员安全。各县(市)根据实际要为每个村(社区)综治工作站配备需要的警棍、对讲机、强光手电、防刺服、辣椒水等物防设备,确保基层工作人员入户调查的自身安全。各乡镇(街道)公安派出所要制定物防设备使用管理规定,督促村(社区)警务室定期检查保养物防设备。
四、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根本性问题
11、建立区域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协调会制度。建立并落实地方、兵团、铁路、石油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协调会制度,重点研究解决兵地、铁地、油地结合部及县(市)区内交叉地段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清除和杜绝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死角和漏洞,总结和推广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区域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协调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或根据实际情况临时召开。会议由地区综治办(地区公安局)或由综治办指定单位召集,县(市)综治办、公安局、兵团、铁路、石油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会,会议议题由县(市)、兵团、铁路、石油等提前递交地区综治办,地区综治办根据议题确定参会人员范围。会后要根据会议决定下发会议纪要,共同执行。
12、加大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日常考核力度。县(市)要建立完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日常考核制。依托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和实地抽查,加大对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派出所及村(社区)综治工作站、警务室的日常考核。由县(市)综治办、公安局对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派出所及村(社区)综治工作站、警务室应查未查、应登未登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进行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排名通报,并将排名结果作为年终综治和平安建设考核的主要依据。
13、建立并落实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清查奖励制度。依托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对社区(村)新录入的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数按每人每户不同标准对清查登记人员进行奖励,奖励金由各县(市)自行承担,奖励金按季度发放,由各村(社区)综治工作站、警务室登记制表,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派出所审核汇总,报县(市)综治办审核后,由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于5日内发放给新增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清查登记人员。
14、加大责任倒查追究力度,确保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齐抓共管格局落实到位。一是各县(市)要结合实际,于9月15日前制定出台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的具体办法或意见,明晰出租人、承租人的权力与义务,落实考核,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二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大对相关职能部门的检查考核力度,确保各相关职能部门将审核居住证、便民联系卡作为办理相关业务前置条件及均等化政策落实到位。综治牵头,公安、住建、工商、税务、计生、民政、国土、司法、教育、卫生、人社等部门参与,就各相关职能部门将审核办理居住证、便民联系卡作为办理相关业务的前置条件及推行均等化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有重点地抽查(建筑工地、经营业主、流动人口聚集地等),抽查工作原则上每月不少于1次。发现未按规定办理的,对用工单位、经营业主和责任主管单位实施经济和行政处罚。三是加大对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干部职工出租房屋登记备案情况的检查力度,发现有漏查未查等问题,要按职责进行责任倒查。地区、县(市)综治办要将检查结果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排名定等考核及发放奖励金挂钩,并将考核结果报组织、人事、纪检部门。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对检查人员的抽调及检查的组织给予积极地支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