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兴十四村新农村建设纪实(上)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12月17日电题:一个贫困移民村的共同富裕之路——黑龙江兴十四村新农村建设纪实(上)
新华社记者吴晓东、梁冬
黑龙江省甘南县音河镇兴十四村是一个贫困的山东移民村,多年来,在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的带领下,艰苦创业、拼搏争先,紧紧围绕“农”字做文章,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途径,闯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村经济产业化之路,把一个偏僻乡村建设成为拥有35家企业、1800多名员工、10多亿元总资产的“龙江第一村”。
不让一人掉队 走共同富裕之路
走进雪花飘舞的兴十四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宽敞的厂房、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一幢幢精美别致的花园别墅及展览馆、文化宫和绿化带,到处散发出浓郁的塞北城镇的现代风情。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告诉记者,今年兴十四村的人均收入已达到一万三千多元,全体村民都可以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免费医疗、教育等福利待遇,实现了生活有保障,吃穿不用愁,走共同富裕之路的理想。
然而,这个村30多年前却是个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半个世纪前,付华廷的父辈们从山东临沂迁移到兴十四村。回顾当时的困苦年代,第一代垦荒人刘鹤亭的记忆依然历历在目:“那年代,我们住的是马架子茅草屋,吃的是菜渣馍馍和糊口粥,一件衣服穿四季,一年到头也挣不来几个零花钱。”
1972年,人们怀着对富裕生活的向往,推选当时只有23岁的付华廷为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上任第一天,他就向父老乡亲立下誓言,不让一户受穷,不让一人掉队,一定要带领大家过上共同富裕的好日子。
付华廷开始了农业机械化耕作的尝试。他偷偷摸摸地到周边城市去买零件往回背,边背边装,边装边买,村里终于有了第一台拖拉机,开垦出大片耕地。过去一个强壮劳动力最多能耕种40多亩地,使用拖拉机后一人能耕种2000多亩,效率提高了50多倍。
兴十四村的耕地原来全是沙土地,村民们形象地说:“破皮黄,漏水跑肥,不打粮。”如果不改土造田,就打不出粮食。于是,村里开始了改土造田的创举:全村青壮劳力,带上山东大煎饼,无论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季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7年愚公移山式的苦干,硬是把4万多立方米河泥搬到了3300亩贫瘠的耕地里,把600多亩高低不平的沙土地变成了良田。
大规模的改土造田和机械化生产大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如今,兴十四村仅有2%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其他人员均在村办企业工作。全村116户村民都住进了花园别墅,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达100%。此外,村民们还享受着各种各样的福利待遇:不管大人小孩,每年补助100斤大米和50斤白面;65岁以上的老人实行退休制,每年可享受200斤大米、100斤白面的补助,每月还享受80元的补贴;村民享受农村合作医疗待遇,村民有了病,大部分医药费由村里报销;儿童入托、入学全部免费。
在第一代山东移民刘维良家,记者看到,宽敞的客厅里一尘不染,淡蓝色的真皮沙发和家庭影院,使人很难相信这是一户70多岁中国农民的家。刘维良的老伴对记者说:“如今的日子就跟梦一样,有时掐掐自己,才相信是真的。”
回顾兴十四村创业之路,付华廷说:“不带领群众共同富裕,就没有和谐社会。多年来,兴十四村正是本着'不让一户受穷,不让一人掉队'的发展宗旨,对人口多劳动力少,老少弱户,除给予经济补偿外,还采取强户包弱户的办法,使困难户尽快脱贫,走出了全村共同富裕的道路。”
围绕“农”字做文章 打造“黄金产业链”
30年来,兴十四村始终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探索出了一条农副产品就地转化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新路,实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付华廷说,有了机械化、水利化护航,光靠种地也就是旱涝保收,最多是个“土财主”,要想富必须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早在1985年,付华廷就带领全村父老乡亲建起来一座日处理10吨鲜奶的乳品厂,当时这是全国唯一一家村办乳品厂,投产当年就盈利65万元。
此后,兴十四村便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上一发而不可收:1988年,村里建成了一座以玉米为原料,年产1500吨、创产值5000万元的甜蜜素厂;之后又陆续建成了啤酒专用糖浆厂等33家企业,组建了8.7亿元总资产的大型企业集团--富华集团,形成了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畜禽饲料、乳制品等4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产业体系。
由于龙头企业的拉动,不仅解决了农民长期面临的卖粮难问题,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兴十四村的玉米,村里企业以每公斤高出国家收购价2分钱的价格全部包销。村里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产业收入只占全村总收入的5%,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分别占到38%和57%。全村目前1万多亩耕地由8户种植大户经营,98%的农民从土地里解放了出来。
为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兴十四村还大力发展与农业相关联的林、牧业及旅游业。30多年来,他们坚持植树造林,累计造林1.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2%。据专家测算,目前林木总价值已超过3亿元,而且还以每天10万元的速度递增。2005年5月,兴十四村被联合国北北合作委员会冠名为国际生态产业示范基地。
“引智”战略让农民有了高科技产品
随着兴办的企业越来越多,兴十四村人清醒地认识到,靠村里人的文化基础,已无法把握现代企业的管理和市场的变化发展,必须借助外脑,引进人才,依靠科技创新,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使兴十四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994年初,付华廷偶然听说有一种以玉米作原料经高科技工艺生产柠檬酸的生产技术。付华廷像挖到千年老山参一样兴奋,立即去上海找到了上海微生物工程研究所老专家朱亨政。付华廷“三顾茅庐”,请来朱亨政教授。在朱亨政教授的指导下,只用5个月就建成了年
产6000吨的柠檬酸厂。
为了引进科技留住人才,兴十四村不惜花大血本,几年来,他们先后以10万元到20万元的年薪从哈尔滨、上海、浙江等地聘请了26名生物、化工专家,作为村里的科技顾问,使兴十四村村办企业形成以生物工程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为主的高科技产品系列,多项新技术和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从四川请来的柠檬酸专家梁士仁告诉记者,他原本打算帮助村里建完柠檬酸厂就走,但付华廷人格魅力最终留住了他,使他在村里一干就是7年。“与其说是兴十四村的事业吸引了我,倒不如说是付华廷求贤若渴的真诚打动了我。他不仅有创业精神,而且对我们这些科技人员非常关心,把科技人员当成朋友。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我们总有一种创新的冲动。”
由于多年来始终坚持引智战略,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兴十四村已实现了全村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目前,全村1.68万亩耕地实现了机械化、水利化,建成了优质高产玉米、高蛋白大豆等良种生产基地,良种率达100%。围绕当地丰富的玉米资源,搞产业开发,打造黄金产业链,年加工玉米30万吨,开发出生物制品、精细化工、保健品、饲料类四大系列30多个产品。其中,四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一吨玉米经过精深加工,平均每吨能卖到一万多元,增值10多倍。目前,该村正在建设技术含量更高、循环利用能力更强、规模更大的玉米产业化加工基地——中国富华国际生态产业园,预计明年项目建成投产后,年玉米加工能力将扩大到180万吨。(完)(编辑:伊琳)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12月18日电题:新农村本色不仅仅是富裕——黑龙江兴十四村新农村建设纪实(下)
新华社记者吴晓东、梁冬
兴十四村并不满足于物质上的富庶,村民们说,新农村本色不仅仅是富裕。在不断走向富裕的道路上,这个村更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他们通过建立成人职业学校,对村民进行科技知识培训,提高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同时,搞好基层组织建设,使全村管理实现了民主化、制度化。
保持艰苦本色 紧密干群关系
兴十四村富了,但带领农民致富的领路人付华廷却依然保持着创业时的本色,严于自律,在工作生活上不搞特殊化,他的心里时刻牵挂着荣辱与共的村民。
付华廷给自己约法三章:工资不多拿,奖金不多要,家属不搞特殊化。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富华集团每月给付华廷定的工资是3000元,可他却坚持只拿1400元,其他1600元捐给了当地的小学搞教育;他妻子按理可以进厂里上班,可他却让妻子呆在家里养鸡、养猪、种地;自己盖房子时用公家车拉料都按价给钱。还有外地企业曾用月收入两万元的高薪聘他做总经理,他谢绝了。别人很不理解,问付华廷:“你一年到头挣那么俩钱,图啥?”
付华廷说:“我追求的是全村人的富裕,而你追求的是小家的幸福。你的幸福是小幸福,我的幸福才是大幸福。”
兴十四村村委会主任周普然说:“长年的奔波劳累,使付华廷患上了糖尿病,病情的合并症已影响了他的眼睛,医生在他身上安了个注射胰岛素的药泵,可他一刻也不肯躺在床上,坚持外出筹措资金、跑项目。药泵把肉皮磨坏了、化脓了,他就摘下药泵往自己肚皮上扎针,时间长了肚皮几乎都扎烂了,村里的同事都心疼得捂着脸不敢看。”
付华廷对自己的身体不当回事,可心里却时刻装着全村老百姓的冷暖。前些年一个大年三十的夜晚,孩子刚得肺结核不久的村民康寿田又得了结核性胸膜炎,家里没钱看病,患精神病的老伴又不能照顾他。付华廷知道后,披上大衣,一头扎进风雪中向他家奔去。一进家门,只见疯疯癫癫的康大婶穿着件开了花的棉袄呆在炕上,老康蹲在墙角咳嗽不停,又黑又瘦的孩子躺在炕上小脸烧得通红。别人都在过年,可这儿却锅空炕凉,哪有过年的样啊,付华廷揪心得落下了眼泪。大年初一付华廷亲自去县城为老康一家买药。老康的病治好后,付华廷又把自己的两头牛和两头猪给了他,感动得老康抱着付华廷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村委会副主任王振玲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付书记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事儿太多了,说也说不完。付书记的示范作用使干群关系空前融洽。
富裕村更要成为文明村
付华廷常说:“兴十四村不光要成为富裕村,更要成为文明村,关键要提高咱农民的素质。”
2000年,在付华廷的提议下,村里拿出一笔钱,让妇联主任领着几位村民小组长到北京等地参观了10多天,为的是提高乡亲们的文明生活意识和过现代生活的心气,开了眼界的村民开始注重穿着整洁,谈吐文雅。
满足村民们求知的渴望,兴十四村特意立了条规矩:进村办企业的村民子弟必须有高中毕业证,而且女孩优先。兴十四村对大人的教育也不放松。村里成立了成人职业学校,对村民进行科技知识培训,还先后派出了310人次到大中专院校深造,有126人获得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成为村办企业的技术骨干。大多数村民家庭自费订阅报刊,买了电脑,农民也同因特网成了朋友。
置身兴十四村,记者最深的感触是这里的和谐氛围。该村连续20多年没发生过刑事案件,农村常见的赌博耍钱,在兴十四村看不到。吵架打仗的事很少见,邻里相处和睦。1999年,兴十四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
吹来清风的村级政治民主
多年来,兴十四村在村级管理民主化、制度化方面,独创地采取了无候选人的选举方式,以充分发挥民主,鼓励村民参与村级管理。
兴十四村制定了全面细致的村规民约,印制成小红本下发到户,村干部带头执行,违反规定一视同仁、一律处罚。村级班子长期坚持走访制度、民主决策、村务公开、党员服务区制
度,定期向村民公布村级政务财务情况,让村民参与村级管理。30多年来,村里每次支部、村委会换届选举从不圈定候选人,都是一张白纸发给村民,村民看谁行就选谁,以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为带头人的7名支委和村委会成员总是连选。
目前,兴十四村已被黑龙江省委确定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层干部培训基地,全省各地基层干部正在该村分期分批接受培训。另外,农业部、人事部和中国科协联合举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级研修班等也陆续在这里开班,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我国北方近20个省市的有关基层干部150多人已在村里接受了培训。
兴十四村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不断探索,曾先后多次受到国务院和黑龙江省的表彰,兴十四村的带头人付华廷也多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和党代表。许多到过兴十四村的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兴十四村发扬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开拓创新、致富争先的拼搏精神,在一个交通闭塞、资源匮乏、气候恶劣的东北偏僻农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道德建设,使本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农业主产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完)(编辑:伊琳)
第二篇:兴十四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兴十四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刘明泽 哈斯巴根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宝力根花工作部德力斯台嘎查是是自治区党委政研室的定点扶贫点,也盟委政研室的“双结对”帮扶点。经过四年多的有效帮扶,德力斯台嘎查的面貌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在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富民增收和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等方面,思路还不够清晰,还没有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为了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提高推动发展的能力,盟委政研室和扎旗旗委、政府组织了由嘎查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部分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学习考察团,赴兴十四村考察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
一、基本情况
兴十四村素有“龙江第一村”的美誉,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是1956年由黑龙江省有组织地从山东省临沂地区接收安置的移民新村之一。全村土地面积3.3万亩,其中耕地1.68万亩、树林1.14万亩、草原4000亩,198户村民、956口人。改革开放以来,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兴十四村发展成为拥有35家企业、2000多名员工、11.5亿元总资产,集农、林、牧、机、加、旅游和房地产开发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黑龙江富华集团,形成了农业围着工业转、工业围着市场转、工业反哺农业和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该村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村学校、卫生所、三星级宾馆、村史展览馆和休闲广场等,家家户户住上了别墅,村民生活实现了城市化。坚持不懈发展现代生态高效农业,全村1.68万亩耕地由18人承包经营,仅有2%的农民从事种植业生产。经过几十年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目前全村人工种植松树林达1.1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2%,经评估森林总价值达3亿多元,被村民们称之为“绿色银行”。2009年,全村总资产达到11.5亿元,年人均纯收入实现2.16万元。原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考察兴十四村时,将之赞誉为“南有华西村,北有兴十四”。
二、兴十四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兴十四村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为很多农村地区积累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靠一个好带头人引路。1972年,23岁的付华廷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立下志愿“让父老乡亲过好日子”。当时,在没有购买拖拉机指标的情况下,他购买了拖拉机零部件,组装了兴十四村第一台拖拉机,当年就开荒6000亩。为了解决玉米销售难问题,他组织筹办玉米深加工企业,聘请专家到兴十四村,成功办起了村里第一家企业。他获得政府颁给的招商引资奖励120万元,全部捐给了村里,并且从每月3000元工资中拿出1600元捐给村小学。38年来,每次换届选举,付华廷为首的村干部都是全票当选。在民主测评时,付华廷的满意率每次都是100%。可以说,没有付华廷这样的好带头人,就没有兴十四村的今天。
(二)靠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带动。兴十四村的领导班子团结务实、清政廉洁,在工作中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班子形成了浓厚的比贡献、讲奉献氛围。班子始终坚持“说了干,定了算,困难再大也不变”的信条,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没有一个人利用职权和工作便利谋私利。实行人性化管理,建立公费医疗和退休制度,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各项补助补贴加在一起有1.5万元。靠这种为民谋利的实干精神,村领导班子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拥护。
(三)靠发展工业富民强村。兴十四村人意识到光靠农业无法实现民富村强,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经济。70年代末,村子办起了各种小型企业。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他们研究自身资源优势、市场机制,积极跑项目、筹资金、上设备,建起了全国第一家村办乳品厂。之后又建成甜蜜素厂等35家企业,组建了大型企业集团——黑龙江富华集团,形成了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畜禽饲料、乳制品等4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其中有6项高科技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兴十四村的经济结构从此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收入只占全村总收入的5%,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分别占到38%和57%。
(四)靠引进和用好人才提高效益。随着村办企业的增多,靠村里人的文化基础和知识筹备,已无法把握现代企业的管理和市场的变化发展。为此,兴十四村人借助“外脑”来发展自己,积极引进人才、重用人才,成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乐园。人才的引进,促进了工业向高精尖领域发展,形成了以生物工程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为主的高科技产品系列,多项新技术和新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五)靠优良的软硬环境招商安商。为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兴十四村人大力改善村容村貌,修建图书馆、文化馆、食堂、舞厅、别墅,建成了休闲广场、展览馆和三星级宾馆。制定了村规民约,用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村民的行为,成为全省有名的无超生、无赌博、无封建迷信活动、无刑事犯罪、无重大事故、无环境污染的“六无村”。目前,兴十四村已成功引进多家国内外大型企业。
三、几点建议
兴十四村与我盟农村牧区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原有基础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借鉴兴十四村的成功经验,加快我盟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步伐。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学习借鉴兴十四村经验,必须加强嘎查村党组织建设。要在嘎查村干部选任上引入竞争机制,探索一条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途径,把能想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选拔出来,使他们能够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要保证嘎查村干部政治、经济待遇,调动社会各方人员参与公开竞争村干部岗位的积极性。要把以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业绩好、农牧民群众反映好为主要内容的“五个好”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切实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要抓好嘎查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是当前全盟迫切需要抓好的重大课题。要注重解决嘎查村干部思想观念保守、带动致富能力不强和把握市场经济能力不强等问题,引导和帮助他们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以及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等,提升工作能力,更好地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二要抓好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从解决嘎查村领导班子对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理解不深、认识不到位、大局意识不强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两委”班子整体功能,不断加强班子建设,增强班子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解决“有富民之心、无富民之策”的问题。三要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校阵地、远程教育、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等作用,开展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引导农牧民党员学科学、用科学,在勤劳致富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要抓好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做好发展农牧民党员工作,把基层优秀人才纳入到党组织的视野,建立起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五要培植好各类专业示范户。各级党组织要把培育和扶持种田大户、养殖大户、致富能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建立有利于致富能手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
(三)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和产业特点,进一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以工业反哺农业,实现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发展的目标。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推广良种培育、高效栽培等实用技术,推进农牧业机械化作业。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积极发展避灾型农牧业,提高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快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和舍饲养殖,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加快建设一批集中连片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苏木乡镇和嘎查村,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创建一批具有地理标识的自主品牌。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统一经营的作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组织农民实现耕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新型经营模式,引导和帮助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一要培养新型农牧民。对农村优秀青年开展综合性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意识,培养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积极引导和教育农牧民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牧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二要建设良好环境。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广泛发动群众改水、改厕、改灶、改路,建设生态良好、环境整洁、设施健全、服务配套、管理民主、生活舒适、社会和谐的新型乡村。三要树立新风尚。通过制定简单实用又具有时代特征、广大村民能够接受的村规民约,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五)发展嘎查村集体经济,巩固执政的物质基础。各级党组织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通过产业培育、入股合办企业等多种方式,增加集体收入,逐步扭转嘎查村集体经济薄弱甚至是空壳村的局面。要抓紧政策扶持机遇,研究政策,吃透精神,摸准资金投向,积极主动向上级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要切实健全和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实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凡是需要公开的村务工作和被列入民主管理范围的工作,都要依法建制,按章办事,做到工作有序,办事有据,真正实现“有章理事”。坚持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进一步健全嘎查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凡是村民关心的重要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让群众参与进来,让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健全完善村干部向村民报告工作制度,年初由“两委”成员就工作目标向群众做出公开承诺,年底向群众报告工作开展情况和效果,接受村民评议监督。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盟委政策研究室
第三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纪实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纪实
白竹山下小康路--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侧记
**县龙潭乡白竹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13户508人,86的都是苗族,自解放以来,这些苗族同胞就一直生活在这巍峨的白竹山脚下的大山深处。
由于地处穷山恶水,过去的白竹村,苗族群众吃的山毛野菜,住的是垛木房,不通路,信息闭塞,生产经营粗
放,是属于特困村。近年来,全村苗族群众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立足全村实际,发挥山区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脱贫致富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如今的白竹村,核桃成林、果树成园,公路通到了6个村民小组的门前,户户点上了电灯、家家有电器、多数村民看上电视,部分人家购置了农用车。昔日的特困村变成了如今的富裕村。
“要脱贫先修路”。白竹村山高路不通,与外界形成隔离,严重制约着山村的发展。要脱贫致富首先要修路的观念形成了全村苗族群众的共识,于是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全村广大村民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当地在外工作干部的特殊作用,一处筹资一点和村民自愿义务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办法,苦战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全村6个村民小组,村村寨寨通了公路,架起了与外界联系之桥,给白竹村插上了脱贫致富的翅膀。从此,山货成了城里人最受欢迎的交易品,现代生活的信息及生活用品不断向大山深处渗透,白竹村开始在脱贫的轨道上腾飞。
“要脱贫种核桃树”。靠山吃山,白竹村在多年的发展中总结出经验,白竹山多地广,气候非常适宜核桃树的生长,白竹要脱贫致富就要种核桃树。于是,白竹村广大村民充分利用地利,家家户户在适宜区广泛种植发展核桃树,近10年来,成片成林的核桃树已挂果,核桃成了白竹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
“要脱贫必须接受科技”。白竹村在加快脱贫致富活动中,充分感受到科技生产和实用技术的价值,使接受科技服务和实用技术培训成了白竹村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定期开展以核桃育苗、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节能灶改造、沼气池建设、养殖等为主的实用技能培训,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如今,白竹村已实现农户基本掌握2至3门致富技能的要求。好范文版权所有
“实施六个一加快了白竹村脱贫致富步伐”。为了加快脱贫步伐,白竹村从2005年开始实施“六个一”工程,即全村113户每户在好范文版权所有一年内建成一个核桃园、一个沼气池、一个菜园、一个水窑或水池、一个卫生厕所、一个太阳能洗澡间,并结合改灶、改畜圈、改厕等,有力地推动了脱贫致富步伐。
白竹村通过10多年来的脱贫致富活动,在脱贫致富路上越走越宽,如今,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年前的不足100元增加到了1260元、人均占有粮不足160公斤增加到了750公斤,成了当地的富裕村之一。
第四篇:参观兴十四村有感
参观兴十四村有感
5月20日,在院党组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享誉盛名的甘南县兴十四村。
兴十四村位于甘南县中部,松嫩平原西缘,是1956年接收安置山东移民建立起来的“移民新村”。这里原是一片荒原,几十年来,兴十四村人在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的带领下,上下齐心协力,逐渐走向富强,现已发展成为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龙江第一村”的美誉。
兴十四村生态产业园的建设,为破解“三农”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载体。
该村拥有35家企业,形成了农业围着工业转,工业围着市场转,工业反哺农业和农民,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链条产业、集团推进、规模经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格局,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农区工业化、住宅别墅化、村风文明化、管理民主化、多数村民非农化。兴十四村曾被原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评价为“南有华西村,北有兴十四”。
走进兴十四村,我被美丽的田园风光所吸引,被村民的热情所感染,被现代化的生态产业园的建设规划所震撼。这就是理想中的小康社会!
兴十四村由穷变富,由弱变强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党组
织正确的领导,全村上下齐心协力的必然结果。在发展中,兴十四村始终以人为本,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实是求是不跟风,坚持走共同富裕的路子不回头。不使一人受穷,不让一人掉队。在集体经济的统筹规划下,科学推进农牧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富裕。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我有很大的收获。我相信在杨院长为首的院党组的领导下,全集干警齐心协力,铁锋法院会象兴十四村那样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纪实
平凉市新农村建设纪实
2011年08-1
5初秋,走进平凉市灵台县西屯乡,只见一排排整齐鲜亮的红砖瓦房掩映在绿树之中,文化墙上绘制的新人新事夺人眼目,新硬化的村庄道路平整干净,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丰收的田野上绿油油的玉米与硕果累累的果树交相辉映,犹如一幅壮美的山水画,西屯乡是平凉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今,平凉市各县(区)新农村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众手托起新农村共建和谐家园
平凉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项目整合、财政扶持、社会帮扶、群众自筹相结合方式改变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把农民建设住房与农村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同步建设,一次性地改变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农村脏乱差的环境。
灵台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家园美化、文明提升“三大工程”,深入开展“清洁家园、美化乡村”活动,县乡联动,点面结合,软硬齐抓,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庄浪县坚持绿化美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栽植绿化树2.4万株。静宁县提前谋划、及早动手,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快,一些试点村已完成80%以上的工作任务。崆峒区全面启动了国道312线和平华路沿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清理公路沿线两侧“三堆”
500多处、边沟45公里,新建文化墙1600米,设立垃圾处理点7个。崇信、华亭两县大力实施“告别窑洞”工程,年内群众将一次性率先告别土窑洞。今年,全市将新建、改造农宅4456户,铺油、硬化通村道路、村内巷道78.4公里;新增自来水入户2421户、沼气池1697座、卫生厕所1094座,新增太阳灶960户、宽带用户367户,新建、改建村部25个、学校7所、卫生所20个、文化室22个、防疫点12个、文化广场23处。
优势产业同步开发农民增产增收
平凉市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是建好农民的房子,而且把优势产业的发展紧紧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加快开发牛、果、菜等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崆峒区大寨回族乡是平凉市的贫困乡镇,2008年汶川地震波及到了这个乡,全乡有63%的农户受灾。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工作中,乡领导班子抓住灾后重建和被崆峒区确定为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示范乡的机遇,握紧拳头、集中突破,拉开了建设新农村的序幕。全乡以整合移民搬迁、整村推进、危旧房改造等10大项目为突破口,整合资金2.48亿元,用双手托起了新大寨。与此同时,乡上引导群众发展以肉牛养殖为重点的养殖产业,近年来,全乡新建养牛暖棚700座,牛饲养量达2.5万头,年存栏达1.23万头。同时,该乡还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好、饲草和粮食作物面积大的优势,大力发展笼养鸡产业。全乡笼养鸡大户发展到了80户,饲养量达3万只,畜草种植面积累计达2.1万亩。今年以来,平凉市在精心打造平凉红牛、平凉金果品
牌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养牛、果品等产业,全市共建设养牛设施3.5万平方米,新植果树经济林5.3万亩,种植蔬菜10.6万亩,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6.8万亩。同时,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农资购销、产品运输、信息服务、个体工商等农村二、三产业,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并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9个。泾川县实施“果园标准化管理年”活动,完成配方施肥8万亩、果菜间作覆膜1万亩、新幼园地膜覆盖7万亩、丰产园肥水耦合覆盖沟灌1万亩、树形改优5万亩、果树复剪5万亩。崇信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高原夏菜,建办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10处,引进韩国、定西等地客商,流转土地5100亩,全县种植蔬菜2.9万亩。灵台县、崆峒区加大蔬菜集中区建设力度,分别在中台镇西川、安国乡油坊村建成全市范围内质量标准较高的蔬菜集中区。
新农村劲吹和谐文明新风
今年以来,平凉市在农村广泛开展了“和谐五星”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为新农村建设赋予了新内容。
农家书屋、文化墙、文化科技下乡等活动给新农村建设吹来清新的文明之风。与此同时,全市以加快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与产业开发、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达到98%以上。“五保户”供养率、特困户救助率均达到了100%。
全市还坚持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以增强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共建和谐”的能力为目标,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在全面完成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着力打造“阳光村务”,进一步提升了村级组织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全市还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深入推进农村社会改革,在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支农资金整合机制、农村发展融资机制、土地经营权流转、惠农政策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等方面大胆探索,较好地解决了事关农村发展、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新农村建设和谐文明之风吹遍了泾河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