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吴晓铃教授简介
吴晓铃教授简介
吴晓铃教授是赴美国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河
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IFToMM)技术委员会委员,美国摩擦学与润滑工程师学会(STLE)会员,机械
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开
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会委员,机械设备健康维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
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广西大学,河
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机
械工程等杂志的编委,机械工程学报,加拿大机械工程学报等杂志的审稿人,郑州市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组长等职务。
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机械传动,摩擦学等。
承担过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三等
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发表论文100余篇,主审齿轮
手册, 主编润滑设计手册,并参加编写机械工程手册, 现代机械设计
手册等。
吴教授先后在一机部东方电机厂、机械部郑州机械研究所和郑州
大学工作。是原机械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机械科学
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又在重庆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吴教授多次应邀出访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经
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获中国机械工业科
技专家称号。
第二篇:姬教授简介
企业办公室管理干部培训
主讲:姬瑞环
中共中央办公厅电子科技学院教授
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国家秘书职业资格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与著述成果
•研究:公文写作、秘书学、公务员制度、口才艺术 •近年主要著作成果: 《毛泽东的写作艺术》,时事出版社
《常用公文写作方法与技巧》中国人事出版社 《讲话稿写作方法与技巧》中国人事出版社 《竞争上岗演讲与答辩》,中国人事出版社 《秘书学教程》,海洋出版社
《文书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务文书写作与处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信息与秘书工作概论》冶金工业出版社
第三篇:施杞教授简介
施杞导师简介
一、基本情况:
施杞,男,70岁,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及上海市名中医,香港大学名誉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及脊柱病研究所、国际华人骨研学会联合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班导师,荣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原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批“中医骨伤名师”称号,并被文化部任命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学会会长、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会长、中华中医骨伤科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名誉会长、国家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部评审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咨询专家、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施杞教授从事骨伤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积极探究损伤的病因病机,传承石氏伤科气血理论,融汇各家学说,强调“扶正祛邪,调治结合,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在石氏伤科的“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痰瘀兼顾、肝脾肾同治”的内伤治疗原则;在坚持继承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并积极引入现代科学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慢性损伤修复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特别是在中医药防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损伤等方面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提出了“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是颈椎病发病力学基础的观点,先后建立了“脊柱痹证病理模型”、“脊柱力学失衡性颈椎病模型”、“脊髓型颈椎病模型”等,并通过病理解剖学研究,提出了“咽喉炎是颈椎病的发病因素之一”论点,被国内同行认同。
先后主持召开了18次全国骨伤科学术交流会及10次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28篇,主编《骨伤科学》、《伤科集成》、《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实用中国养生全书》等专著26部。担任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5年制规划教材《中医伤科学》的主审和7年制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中医骨伤科学临床研究》主编。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上海市 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30余项,并参加国家“973”项目,先后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直推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华中医药科技奖一等奖各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15项。
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中医骨伤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31名,硕士研究生37名,指导博士后4名,带高徒7名。曾先后应邀去美、英、日、德等国及港台等18个国家和地区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中医药防治脊柱及骨关节退变性疾病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三、对进站博士后的要求
中医、中西医结合各个专业或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各个专业;具备良好的科研思路;英语基础好。
第四篇:张兰教授简介
张兰教授简介
张兰,女,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业务副院长。主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尤其擅长运用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内分泌失调等。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部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体检中心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内科教学、临床、科研工作。承担研究生、本科生、成人教育等多层次中医内科学教学任务,曾多次在附属医院组织的授课大奖赛中获奖。2004年在学院组织的优秀讲稿、教案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主编了《简明中医内科学》、副主编《中医内科学》英文版教材。参加了2001年至2003年全国中医内科自考题库建设及命题工作,多次承担辽宁省自学考试的授课、命题及评卷工作。2002年被学院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已培养毕业和在职研究生15名。2002年被学院评为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此外,一直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在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发病机制中,首次提出了“瘀血络损学说”,临床疗效好,获得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近五年主持参加省级课题7项、其中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辽宁省科技成果奖三项。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编、副主编著作2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编委《中国中医药杂志》特约编委《糖尿病研究杂志》编委。
第五篇:杨谦教授简介
杨谦教授简介:
杨谦,男,1982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农学系并留校任助教,1986年赴英国里丁大学(Reading University)深造,先后攻读硕士、副博士、博士学位并做博士后研究。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SCI 源杂志)专业评委,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专业评委、理事,黑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哈尔滨市绿色食品协会副会长,哈尔滨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泰国蒙格克特王家理工大学(KMITL)理学院应用生物学系客座教授。
李文华博士简介:
李文华,男,1986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农学系。曾就职于北安农校,1994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曾任农学院副院长。现任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东北农业大学副教授,黑龙江地区开发研究咨询委员会成员,黑龙江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成员,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绿化委员会成员,黑龙江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成员,黑龙江省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成员,黑龙江省蚕蜂业协会会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李国勋教授简介:
李国勋,男,1966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留校任教,曾任植保系系主任,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调往河北农业大学,担任植物保护学院院长,2002年被引进到青岛农业大学,组建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所和昆虫细胞工程中心。现任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青岛农业大学与康奈尔大学联合“无脊椎动物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害虫微生物防治和昆虫病理学的研究和教学,自1985年至今,曾4次赴美国进行合作研究,先后达6年。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并取得多项成果,其中开发的Tn5B1-4细胞系已商品化生产,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农业和医学等领域。
韩天富研究员简介:
韩天富,男,1988、1994年分别获东北农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1995-1997年在南京农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5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曾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世界大豆研究大会持续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职。长期从事大豆发育生物学、分子育种和常规育种研究,在大豆开花后光周期反应、开花逆转、光周期反应实验系统的建立、光周期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转基因育种、突变体库构建、品种改良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白祥和博士简介:
白祥和,男,1986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农学系。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曾任栽培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副教授。现任中共依安县委书记。东北农业大学在职博士后。1986年7月参加工作,同年入党,曾任东北农业大学教师,副教授。1997年4月至1998年4月,任黑龙江省克东县玉岗镇副镇长,1998年4月至2000年11月任克东县副县长,分管农业和科技工作,2000年11月至2003年8月,任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委副书记,分管经济工作。2003年8月至2004年3月,任依安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主持县政府工作。2004年3月至2005年4月,任依安县人民政府县长。2005年4月至今,任中共依安县委书记。依安县被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县、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先进县、省市级植树造林先进县,招商引资工作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标兵县,劳动力转移工作跻身于全省十强县行列。他本人获得全国绿化奖章、全国三北防护林绿化造林先进个人,多次获得省市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党务工作者称号,被评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省县域优秀科技人才。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求是》等报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
李新海研究员简介:
李新海,男,1991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农学系。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分子育种分会理事和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岗位专家。1996年7月获东北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华中农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8年9月到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1998年至2006年先后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和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从事玉米分子育种和种质改良研究,多次访问墨西哥、泰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秘鲁、印度、菲律宾等国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玉米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种质改良与分子育种。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亚洲玉米生物技术协作网等多项课题,揭示了我国玉米抗矮花叶病、丝黑穗病和耐旱种质基础,建立了玉米抗矮花叶病和优质蛋白玉米分子标记育种技术,选育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