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好林业建设促进和谐XX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维护林区社会稳定
抓好林业建设促进和谐XX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突破、新飞跃。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行各业的各个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林业的根本任务和工作主题,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当而且能够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是林业事业中事关社会和谐实现的重要工作。这一认识早已被XX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所认可。在2005年1月召开的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上,“建设绿色XX,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战略目标被正式提出,标志着我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XX中将赋予林业建设更加突出的地位,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安全体系、促进XX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我市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林业在实现和谐XX中承担着重大的使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作了很好的诠释。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途径。这表明,林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林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XX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良好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特征。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振奋人心地提出,“我们的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描述。众所周知,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护陆地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着支柱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在维护水资源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同样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它们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提供清新空气、创建优美环境的源头和根本,这两个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都在林业工作的职责范围之内。所以,林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使命。
粤西地区最大的河流鉴江和珠江水系的黄华江、罗定江均发源于XX境内,XX生态状况的好环、森林资源涵养水源及保持水土功能的强弱,与鉴江、珠江两江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林业发展对于XX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宏伟目标,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要充分认识XX林业建设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关注森林活动在推动林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二)林区社会治安稳定是实现和谐XX的重要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维护稳定工作新的理念和丰富内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多项指标综合构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没有终点但一定有起点,没有上限但一定有下限,起点和下限就是稳定。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这一论断充分说明稳定是和谐的重要基矗
当前,XX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这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因此,在打造泛XXX最大的重化工业基地、实现“四大跨越”发展战略中,我市如何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建立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成为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大问题。XX现有林业用地864.5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农村人口众多,情况纷繁复杂,发生在林区中的森林火警、山林权属纠纷、破坏森林资源等案件层出不穷,就是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在林业系统中的突出表现。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极有可能成为影响和谐XX实现的大问题。因此,作为我市稳定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林业维稳工作,其地位的重要性绝不能忽视。可以说,没有林区社会治安稳定,就没有全市社会的稳定,实现和谐XX就当然无从谈起了。
二、林业影响和谐XX实现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XX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在全省率先消灭了宜林荒山,提前实现了绿化达标,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人居环境越来越美好,曾获“国家园林城市”殊荣。但是,我市林业生态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宏伟目标,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
(一)生态建设整体性不强
生态公益林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XX现已建成的生态公益林体系来看,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面积较小,占全市国土面积比例较低,且存在部分划而不建的现象,生态体系的整体性不强;主要水源区森林质量不高,城市森林景观效益较差,区域生态承载能力不足,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保障作用难以发挥。
(二)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压力大
近年来,由于速生丰产林迅速发展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实施使林地不断增值,山岭、林木等成为群众致富的重要资源,受经济利益驱动,各地山林权属纠纷不断增加。目前,全市尚有近1000宗山林权属纠纷案件未能调处解决,主要分布在各县(市、区)的镇、村边界,还有少数属跨盛跨市、跨县纠纷,群众对立情绪较大,容易引起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产设施、群殴械斗等违法行为,成为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受山林权属纠纷影响,一些群众不断越级到省上京上访,甚至集体围攻政府机关,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据统计,2004年我市因山林土地权属纠纷而造成群众上访322批1232人次,分别占全市上访总数的9.8%和13.8%。这充分显示我市山林权属纠纷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三)国有林场部分职工生活困难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普遍不足,历史遗留债务包袱沉重,生产经营困难,导致部分职工家庭经济十分窘困,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国有林场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生产技能单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一些措施大力发展国有林场经济,稳住林场职工人心,那么部分林场将有可能成为我市社会和谐的定时炸弹。
(四)森林防火和森林资源保护形势严峻
受木材价格上扬影响,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我市一些地方发生的森林火警,大部分属于人为纵火烧山毁林行为,盗伐、滥伐天然阔叶林和乡土阔叶树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不断侵占林地,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求得经济的一时发展。这不仅对我市生态建设造成严重影响,还损害了一些群众的经济利益。由于得不到令其满意的赔偿,一些利益受损的群众不断到各级政府机关上访,给我市社会和谐发展带来不少压力。
三、以人为本,抓好林业建设促进XX社会和谐发展
真正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还是要靠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赋予林业的时代重任。抓好XX林业建设,就是要充分注意保持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承受力的平衡,不断加大林业资源管护的力度,还要切实维护好涉林各阶层的经济利益,稳定林区社会,通过林业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创造条件,满足当前需要,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1987年4月的提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其实质就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环境系统维持最和谐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在观念上树立善待自然界的思想,在资源开发上注意对自然界的涵养、保护和节约。从这个角度看,加快林业发展,加快生态建设,是当前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1、抓好XX林业生态市建设。XX是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广东西冀沿海防护型林业生态圈的范围,对建设“绿色广东”、“和谐广东”的作用极其重要。因此,我们要根据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布局,结合XX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的自然特征,主要生态问题及自然灾害类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生态建设的重要需求,构筑“一圈、一带、两区”(城市林业生态圈、南部沿海防护及景观林带、东北部山地重点生态公益林区、中西部丘陵台地特色商品林区)四个组团式林业生态区,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效应,基本实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
2、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生态建设就是根据和谐发展原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按照物质循环规律,对受到人为破坏的自然界物质流链进行恢复,并不断优化产业链,避免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产生干扰。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核心就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要求在重视清洁生产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避免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XX是南方最大的石油化工城市,也是新兴的海滨城市,充分发挥森林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持续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生态安全,有利于经济发展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特别是XX既要打造XXX最大的重化工业基地,又要建设美丽的、现代化的海滨城市,更应该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建立资源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工业,对自然资源开采要采取爱惜和节约的态度,并逐步减少对物质资源的依赖,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二)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增强做好纠纷调处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山林权属纠纷属人民内部矛盾,如不及时调处,很容易成为不稳定因素,甚至引发群体性上访或械斗事件的发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要把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积极主动地调处好山林纠纷案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在调处中,要根据尊重历史和现实,遵循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群众生产生活的原则,依靠当地干部群众,严格依照有关政策法规,妥善解决有关争议林地林木纠纷。
(三)着眼于促进国有林场经济发展,逐步建立林区和谐社会
XX市属XX个国有林场,除了XX林场外,都负债比较大,经过“三年脱困”的努力,负债虽然减轻了,但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仍然是困扰林场发展的一大因素。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各林场自身优势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是增强林场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发展多种经营,可采取多种形式,哪种适宜就用哪种,哪种有利就用哪种。既可以林场独资经营,也可以联营;而联营既可以是林场集体与职工个人的联营,也可以是引入外资同林场的联营,还有职工之间的合股经营。同时,我们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做到立足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谋划林场发展,立足于改善困难职工的生活状况谋划林场发展。在林区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逐步建立林区和谐社会。
(四)依靠森林公安力量,坚持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
源违法犯罪行为
各级林业部门应该充分依靠森林公安力量,对当前林区社会动态进行认真、全面的研究,严密掌握林区社会动态,坚持制止大规模、群众性或对局部稳定产生影响的非法采伐阔叶林、收购无证木材等严重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发生,严肃查处山火肇事者;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大力加强防控工作,积极做好“三情”(山情、林情、社情)调查,加强“四网”(案件协查、群防群治、情报信息、边界联防)建设,构建警民结合的林区治安防控体系;主动配合政府和地方公安部门化解林区矛盾,及时发现、妥善处置有关群体事件,努力把影响社会和谐的苗头和事端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初始阶段,增强林区群众的安全感。
第二篇:抓好林业建设促进和谐XX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维护林区社会稳定
抓好林业建设促进和谐XX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突破、新飞跃。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行各业的各个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林业的根本任务和工作主题,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当而且能够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是林业事业中事关社会和谐实现的重要工作。这一认识早已被XX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所认可。在2005年1月召开的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上,“建设绿色XX,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战略目标被正式提出,标志着我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XX中将赋予林业建设更加突出的地位,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安全体系、促进XX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我市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林业在实现和谐XX中承担着重大的使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作了很好的诠释。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途径。这表明,林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林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XX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良好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特征。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振奋人心地提出,“我们的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描述。众所周知,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护陆地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着支柱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在维护水资源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同样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它们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提供清新空气、创建优美环境的源头和根本,这两个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都在林业工作的职责范围之内。所以,林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使命。
粤西地区最大的河流鉴江和珠江水系的黄华江、罗定江均发源于XX境内,XX生态状况的好环、森林资源涵养水源及保持水土功能的强弱,与鉴江、珠江两江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林业发展对于XX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宏伟目标,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要充分认识XX林业建设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关注森林活动在推动林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二)林区社会治安稳定是实现和谐XX的重要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维护稳定工作新的理念和丰富内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多项指标综合构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没有终点但一定有起点,没有上限但一定有下限,起点和下限就是稳定。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这一论断充分说明稳定是和谐的重要基矗
当前,XX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这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因此,在打造泛XXX最大的重化工业基地、实现“四大跨越”发展战略中,我市如何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建立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成为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大问题。XX现有林业用地864.5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农村人口众多,情况纷繁复杂,发生在林区中的森林火警、山林权属纠纷、破坏森林资源等案件层出不穷,就是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在林业系统中的突出表现。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极有可能成为影响和谐XX实现的大问题。因此,作为我市稳定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林业维稳工作,其地位的重要性绝不能忽视。可以说,没有林区社会治安稳定,就没有全市社会的稳定,实现和谐XX就当然无从谈起了。
二、林业影响和谐XX实现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XX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在全省率先消灭了宜林荒山,提前实现了绿化达标,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人居环境越来越美好,曾获“国家园林城市”殊荣。但是,我市林业生态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
第三篇:抓好林业建设促进和谐XX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维护林区社会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突破、新飞跃。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行各业的各个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林业的根本任务和工作主题,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当而且能够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是林业事业中事关社会和谐实现的重要工作。这一认识早已被XX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所认可。在2005年1月召开的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上,“建设绿色XX,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战略目标被正式提出,标志着我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XX中将赋予林业建设更加突出的地位,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安全体系、促进XX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我市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林业在实现和谐XX中承担着重大的使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作了很好的诠释。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途径。这表明,林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林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XX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良好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特征。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振奋人心地提出,“我们的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描述。众所周知,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护陆地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着支柱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在维护水资源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同样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它们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提供清新空气、创建优美环境的源头和根本,这两个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都在林业工作的职责范围之内。所以,林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使命。粤西地区最大的河流鉴江和珠江水系的黄华江、罗定江均发源于XX境内,XX生态状况的好环、森林资源涵养水源及保持水土功能的强弱,与鉴江、珠江两江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林业发展对于XX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宏伟目标,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要(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充分认识XX林业建设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关注森林活动在推动林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二)林区社会治安稳定是实现和谐XX的重要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维护稳定工作新的理念和丰富内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多项指标综合构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没有终点但一定有起点,没有上限但一定有下限,起点和下限就是稳定。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这一论断充分说明稳定是和谐的重要基础。当前,XX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这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因此,在打造泛XXX最大的重化工业基地、实现“四大跨越”发展战略中,我市如何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建立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成为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大问题。XX现有林业用地864.5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农村人口众多,情况纷繁复杂,发生在林区中的森林火警、山林权属纠纷、破坏森林资源等案件层出不穷,就是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在林业系统中的突出表现。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极有可能成为影响和谐XX实现的大问题。因此,作为我市稳定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林业维稳工作,其地位的重要性绝不能忽视。可以说,没有林区社会治安稳定,就没有全市社会的稳定,实现和谐XX就当然无从谈起了。
二、林业影响和谐XX实现的重要因素近年来,XX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在全省率先消灭了宜林荒山,提前实现了绿化达标,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人居环境越来越美好,曾获“国家园林城市”殊荣。但是,我市林业生态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宏伟目标,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
(一)生态建设整体性不强 生态公益林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XX现已建成的生态公益林体系来看,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面积较小,占全市国土面积比例较低,且存在部分划而不建的现象,生态体系的整体性不强;主要水源区森林质量不高,城市森林景观效益较差,区域生态承载能力不足,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保障作用难以发挥。
(二)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压力大近年来,由于速生丰产林迅速发展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实施使林地不断增值,山岭、林木等成为群众致富的重要资源,受经济利益驱动,各地山林权属纠纷不断增加。目前,全市尚有近1000宗山林权属纠纷案件未能调处解决,主要分布在各县(市、区)的镇、村边界,还有少数属跨省、跨市、跨县纠纷,群众对立情绪较大,容易引起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产设施、群殴械斗等违法行为,成为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隐患。受山林权属纠纷影响,一些群众不断越级到省上京上访,甚至集体围攻政府机关,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据统计,2004年我市因山林土地权属纠纷而造成群众上访322批1232人次,分别占全市上访总数的9.8%和13.8%。这充分显示我市山林权属纠纷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三)国有林场部分职工生活困难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普遍不足,历史遗留债务包袱沉重,生产经营困难,导致部分职工家庭经济十分窘困,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国有林场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生产技能单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一些措施大力发展国有林场经济,稳住林场职工人心,那么部分林场将有可能成为我市社会和谐的定时炸弹。
(四)森林防火和森林资源保护形势严峻 受木材价格上扬影响,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我市一些地方发生的森林火警,大部分属于人为纵火烧山毁林行为,盗伐、滥伐天然阔叶林和乡土阔叶树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不断侵占林地,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求得经济的一时发展。这不仅对我市生态建设造成严重影响,还损害了一些群众的经济利益。由于得不到令其满意的赔偿,一些利益受损的群众不断到各级政府机关上访,给我市社会和谐发展带来不少压力。
三、以人为本,抓好林业建设促进XX社会和谐发展 真正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还是要靠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赋予林业的时代重任。抓好XX林业建设,就是要充分注意保持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承受力的平衡,不断加大林业资源管护的力度,还要切实维护好涉林各阶层的经济利益,稳定林区社会,通过林业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创造条件,满足当前需要,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1987年4月的提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其实质就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环境系统维持最和谐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在观念上树立善待自然界的思想,在资源开发上注意对自然界的涵养、保护和节约。从这个角度看,加快林业发展,加快生态建设,是当前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1、抓好XX林业生态市建设。XX是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广东西冀沿海防护型林业生态圈的范围,对建设“绿色广东”、“和谐广东”的作用极其重要。因此,我们要根据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布局,结合XX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的自然特征,主要生态问题及自然灾害类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生态建设的重要需求,构筑“一圈、一带、两区”(城市林业生态圈、南部沿海防护及景观林带、东北部山地重点生态公益林区、中西部丘陵台地特色商品林区)四个组团式林业生态区,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效应,基本实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
2、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生态建设就是根据和谐发展原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按照物质循环规律,对受到人为破坏的自然界物质流链进行恢复,并不断优化产业链,避免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产生干扰。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核心就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要求在重视清洁生产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避免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XX是南方最大的石油化工城市,也是新兴的海滨城市,充分发挥森林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持续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生态安全,有利于经济发展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特别是XX既要打造XXX最大的重化工业基地,又要建设美丽的、现代化的海滨城市,更应该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建立资源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工业,对自然资源开采要采取爱惜和节约的态度,并逐步减少对物质资源的依赖,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二)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增强做好纠纷调处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山林权属纠纷属人民内部矛盾,如不及时调处,很容易成为不稳定因素,甚至引发群体性上访或械斗事件的发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要把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积极主动地调处好山林纠纷案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在调处中,要根据尊重历史和现实,遵循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群众生产生活的原则,依靠当地干部群众,严格依照有关政策法规,妥善解决有关争议林地林木纠纷。
(三)着眼于促进国有林场经济发展,逐步建立林区和谐社会 XX市属XX个国有林场,除了XX林场外,都负债比较大,经过“三年脱困”的努力,负债虽然减轻了,但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仍然是困扰林场发展的一大因素。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各林场自身优势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是增强林场经济(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实力的有效途径。发展多种经营,可采取多种形式,哪种适宜就用哪种,哪种有利就用哪种。既可以林场独资经营,也可以联营;而联营既可以是林场集体与职工个人的联营,也可以是引入外资同林场的联营,还有职工之间的合股经营。同时,我们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做到立足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谋划林场发展,立足于改善困难职工的生活状况谋划林场发展。在林区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逐步建立林区和谐社会。
(四)依靠森林公安力量,坚持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各级林业部门应该充分依靠森林公安力量,对当前林区社会动态进行认真、全面的研究,严密掌握林区社会动态,坚持制止大规模、群众性或对局部稳定产生影响的非法采伐阔叶林、收购无证木材等严重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发生,严肃查处山火肇事者;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大力加强防控工作,积极做好“三情”(山情、林情、社情)调查,加强“四网”(案件协查、群防群治、情报信息、边界联防)建设,构建警民结合的林区治安防控体系;主动配合政府和地方公安部门化解林区矛盾,及时发现、妥善处置有关群体事件,努力把影响社会和谐的苗头和事端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初始阶段,增强林区群众的安全感。
第四篇:抓好和谐林业建设、促进和谐发展交流材料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抓好林业建设 促进和谐××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突破、新飞跃。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行各业的各个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林业的根本任务和工作主题,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当而且能够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是林业事业中事关社会和谐实现的重要工作。这一认识早已被××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所认可。在××年月召开的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上,“建设绿色××,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战略目标被正式提出,标志着我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中将赋予林业建设更加突出的地位,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安全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我市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林业在实现和谐××中承担着重大的使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作了很好的诠释。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途径。这表明,林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林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良好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特征。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振奋人心地提出,“我们的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描述。众所周知,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护陆地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着支柱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在维护水资源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同样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它们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提供清新空气、创建优美环境的源头和根本,这两个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都在林业工作的职责范围之内。所以,林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使命。
粤西地区最大的河流鉴江和珠江水系的黄华江、罗定江均发源于××境内,××生态状况的好环、森林资源涵养水源及保持水土功能的强弱,与鉴江、珠江两江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林业发展对于××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宏伟目标,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要充分认识××林业建设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关注森林活动在推动林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二)林区社会治安稳定是实现和谐××的重要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维护稳定工作新的理念和丰富内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多项指标综合构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没有终点但一定有起点,没有上限但一定有下限,起点和下限就是稳定。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这一论断充分说明稳定是和谐的重要基础。
当前,××人均已突破美元,正在向美元的新目标跨越,这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因此,在打造泛×××最大的重化工业基地、实现“四大跨越”发展战略中,我市如何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建立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成为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大问题。××现有林业用地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农村人口众多,情况纷繁复杂,发生在林区中的森林火警、山林权属纠纷、破坏森林资源等案件层出不穷,就是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在林业系统中的突出表现。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极有可能成为影响和谐××实现的大问题。因此,作为我市稳定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林业维稳工作,其地位的重要性绝不能忽视。可以说,没有林区社会治安稳定,就没有全市社会的稳定,实现和谐××就当然无从谈起了。
二、林业影响和谐××实现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在全省率先消灭了宜林荒山,提前实现了绿化达标,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人居环境越来越美好,曾获“国家园林城市”殊荣。但是,我市林业生态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宏伟目标,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
(一)生态建设整体性不强
生态公益林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现已建成的生态公益林体系来看,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面积较小,占全市国土面积比例较低,且存在部分划而不建的现象,生态体系的整体性不强;主要水源区森林质量不高,城市森林景观效益较差,区域生态承载能力不足,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保障作用难以发挥。
(二)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压力大
近年来,由于速生丰产林迅速发展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实施使林地不断增值,山岭、林木等成为群众致富的重要资源,受经济利益驱动,各地山林权属纠纷不断增加。目前,全市尚有近宗山林权属纠纷案件未能调处解决,主要分布在各县(市、区)的镇、村边界,还有少数属跨省、跨市、跨县纠纷,群众对立情绪较大,容易引起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产设施、群殴械斗等违法行为,成为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受山林权属纠纷影响,一些群众不断越级到省上京上访,甚至集体围攻政府机关,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据统计,××年我市因山林土地权属纠纷而造成群众上访批人次,分别占全市上访总数的和。这充分显示我市山林权属纠纷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三)国有林场部分职工生活困难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普遍不足,历史遗留债务包袱沉重,生产经营困难,导致部分职工家庭经济十分窘困,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国有林场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生产技能单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一些措施大力发展国有林场经济,稳住林场职工人心,那么部分林场将有可能成为我市社会和谐的定时炸弹。
(四)森林防火和森林资源保护形势严峻
受木材价格上扬影响,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我市一些地方发生的森林火警,大部分属于人为纵火烧山毁林行为,盗伐、滥伐天然阔叶林和乡土阔叶树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不断侵占林地,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求得经济的一时发展。这不仅对我市生态建设造成严重影响,还损害了一些群众的经济利益。由于得不到令其满意的赔偿,一些利益受损的群众不断到各级政府机关上访,给我市社会和谐发展带来不少压力。
三、以人为本,抓好林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真正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还是要靠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赋予林业的时代重任。抓好××林业建设,就是要充分注意保持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承受力的平衡,不断加大林业资源管护的力度,还要切实维护好涉林各阶层的经济利益,稳定林区社会,通过林业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创造条件,满足当前需要,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年月的提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其实质就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环境系统维持最和谐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在观念上树立善待自然界的思想,在资源开发上注意对自然界的涵养、保护和节约。从这个角度看,加快林业发展,加快生态建设,是当前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⒈抓好××林业生态市建设。××是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广东西冀沿海防护型林业生态圈的范围,对建设“绿色广东”、“和谐广东”的作用极其重要。因此,我们要根据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布局,结合××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的自然特征,主要生态问题及自然灾害类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生态建设的重要需求,构筑“一圈、一带、两区”(城市林业生态圈、南部沿海防护及景观林带、东北部山地重点生态公益林区、中西部丘陵台地特色商品林区)四个组团式林业生态区,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效应,基本实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
⒉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生态建设就是根据和谐发展原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按照物质循环规律,对受到人为破坏的自然界物质流链进行恢复,并不断优化产业链,避免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产生干扰。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核心就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要求在重视清洁生产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避免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南方最大的石油化工城市,也是新兴的海滨城市,充分发挥森林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持续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生态安全,有利于经济发展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特别是××既要打造×××最大的重化工业基地,又要建设美丽的、现代化的海滨城市,更应该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建立资源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工业,对自然资源开采要采取爱惜和节约的态度,并逐步减少对物质资源的依赖,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二)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增强做好纠纷调处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山林权属纠纷属人民内部矛盾,如不及时调处,很容易成为不稳定因素,甚至引发群体性上访或械斗事件的发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要把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积极主动地调处好山林纠纷案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在调处中,要根据尊重历史和现实,遵循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群众生产生活的原则,依靠当地干部群众,严格依照有关政策法规,妥善解决有关争议林地林木纠纷。
(三)着眼于促进国有林场经济发展,逐步建立林区和谐社会
××市属××个国有林场,除了××林场外,都负债比较大,经过“三年脱困”的努力,负债虽然减轻了,但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仍然是困扰林场发展的一大因素。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各林场自身优势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是增强林场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发展多种经营,可采取多种形式,哪种适宜就用哪种,哪种有利就用哪种。既可以林场独资经营,也可以联营;而联营既可以是林场集体与职工个人的联营,也可以是引入外资同林场的联营,还有职工之间的合股经营。同时,我们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做到立足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谋划林场发展,立足于改善困难职工的生活状况谋划林场发展。在林区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逐步建立林区和谐社会。
(四)依靠森林公安力量,坚持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各级林业部门应该充分依靠森林公安力量,对当前林区社会动态进行认真、全面的研究,严密掌握林区社会动态,坚持制止大规模、群众性或对局部稳定产生影响的非法采伐阔叶林、收购无证木材等严重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发生,严肃查处山火肇事者;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大力加强防控工作,积极做好“三情”(山情、林情、社情)调查,加强“四网”(案件协查、群防群治、情报信息、边界联防)建设,构建警民结合的林区治安防控体系;主动配合政府和地方公安部门化解林区矛盾,及时发现、妥善处置有关群体事件,努力把影响社会和谐的苗头和事端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初始阶段,增强林区群众的安全感。
文 章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第五篇:抓好进企业廉正建设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抓好企业廉正建设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纪念改革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
九冶建设公司(闵晓莉)
反腐倡廉是纯洁党的组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具体措施。今年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也是企业进入实质性改制的关键一年。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反腐倡廉的关系。促进改革和反腐倡廉是相互关联且又互为条件,互为作用的两个矛盾统一体,从根本上说,二者不是对立的。只有抓好反腐倡廉,才能促进发展,确保改制的顺利进行。1982年邓小平同志就严肃地指出:“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使腐败这股风来得更猛,要刹住这股风,我们必须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邓小平同志讲这段话已经过去26年了,但许多人对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找到正确答案。只要把已经发生在企业的许多案例认真反思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凡是反腐败工作不力,贪污贿赂成风,窝案串案不断的企业,没有哪一家发展起来了。相反,许多党风廉政建设搞得比较好的企业,都在反腐倡廉中得到了发展,企业大了,机制活了 ,职工的工资收入也涨了,这是人所共盼,人所共知的道理。我们企业的党员干部,尤其是我们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更要加强反腐倡廉知识学习和宣传,提高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和自我防范意识。
廉政建设是企业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廉政建设,才能确保企业稳健经营、快速发展、经久不衰。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能动地把握廉政建设的主动权,积极探索构建符合企业实际,体现九冶特点的特色廉政文化,切实发挥文化的感召、约束、引导作用,努力营造廉洁文明、干净干事的发展环境,真正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落到实处,为九冶持续、稳健、和谐发展和顺利改革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一、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彰显廉政文化的感召力。
经常开展廉政教育,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通过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能够及时清扫思想中的“灰尘”,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开展廉政教育要抓住主题,分类突破,因人而异,切忌不分对象“一锅煮”、“一刀切”。一是廉政教育要有创造性。要全面了解掌握党员干部的所需所求,选好教育载体,把上级的具体要求与本单位的实际融合在一起进行教育,使廉政教育贴近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切忌死板硬套,照搬照抄,避免出现“对牛弹琴牛不听”的现象。实践证明,廉政教育只要切中时弊,抓住要害,就能使党员干部坐得下、听得进,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廉政教育的吸引力。通过积极推进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内容和方法手段的创新,使受教育者有耳目一新之感。二是廉政教育要有实践性。坚持教育和疏导相结合。不但要有计划地组织学习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讲述,吃透精神,全面理解,而且要及时开展启发式教育,让受教育者参与进来,形成互动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主动将立党为公、廉洁从政等意识真正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三是廉政教育要有可塑性。廉政教育工作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引导作用。要注意总结和大力宣传表彰廉洁奉公、勇于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先进典型,弘扬廉政爱民、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新风尚,用积极、向上、健康的意识形态占领思想阵地。郑培民、任长霞等英雄人物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要选择这些能体现优良党风和时代精神的党员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使受教育者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达到对比先进找差距,自加压力学典型的效果。四是廉政教育要有前瞻性。廉政教育要站在关心干部、爱护干部的高度来开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增强廉政教育工作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一重要论述,为新形势下开展廉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廉政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正常分析干部思想动态,切实把握教育方向。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坚持与时俱进这个关键,使廉政教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通过开展经常性廉政教育,把一些看似小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特别是对有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有敏感性,把防范工作做在前,避免和防止一些不廉现象发生。着重抓好党员干部和重点岗位人员两个教育主体,有针对性地强化“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强化党纪条规、宗旨观念和艰苦奋斗、廉洁勤政教育,稳步推进廉政勤政文明工程,切实形成 “大宣教”格局,真正把廉政文化扎根于党员干部思想深处,营造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浓厚氛围,实现由“要我教育”向“我要教育”的根本性转变。
二、要突出制度的严肃性,彰显廉政文化的约束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制度的建设和创新是保证。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并用法律、法规、政策、纪律、教育等各种手段来保障这套制度能够得到严格遵守”。实践证明,制度上的缺陷或漏洞往往使腐败分子有恃无恐或心存侥幸,甚至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对党员干部的行为实施监督,首先需要制度存在,没有制度,自我约束就会名存实亡。其次,在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上,要大力发扬雷厉风行、精准执行的作风,在任何情况、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个标尺,统一标准,不搞特殊,使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法规制度成为“条条高压线”、“道道防防堤”,谁都不敢触犯,谁都不能违犯,谁都不能逾越,充分发挥制度法规的刚性约束作用,形成坚不可摧的制度“防护网”。在党员干部严格执行中央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同时要明确各级领导干部抓廉政建设的职责范围,确保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分工负责制,我们联系公司实际,坚持以创新的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推进制度创新。针对五一、十一、双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加强宣传和监督。严肃财经纪律,杜绝损害职工群众利益的行为;对全资金和财务管理人员集中管理,提高资金周转率,切实营造出风正、纪严、人和的良好气候,保障企业健康协调发展。
三、要突出监督的广泛性,彰显廉政文化的引导力。在着力构建惩防体系、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中,强化监督是关键举措,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努力形成“人人抓监督,人人被监督”的工作局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健康发展。要丰富监督途径。监督途径应由组织监督向执纪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拓展,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做到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权力行使到哪里,工作开展到哪里,监督就实施到哪里。要拓宽监督领域。监督的范围从工作圈向生活圈、社交圈延伸,不断扩大有效监督的范围。要创新监督形式。由相对单一的监督向善意提醒、谈话诫勉等多形式监督转变,要主动深入到所有“知情”人群中,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内透视监督对象,使监督对象时刻处于有效监督之中。监督程序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化。要拓展监督渠道。由单一型监督向复合型监督延伸。积极完善自我监督与纪律监督并重,制度监督与法规监督并举,公开监督与隐形监督并施,防止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个人重大事项汇报制度,加强了对班子成员个人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强化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加大广务、党务公开力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讨论,发挥职工主人翁作用,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从严治企、抓好廉洁工作,关键在于建立起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教育、制度、监督机制,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始终坚持教育领先、制度防范和监督执行“三管齐下”,构建独具特色的廉政文化,强化廉政教育的激励、引导作用,发挥制度建设与创新的治本作用,加强“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的治标作用,标本兼治,源头治理,从而有力地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确保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