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林业厅长在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XXX
2006年7月7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是在“十五”胜利结束,“十一五”开始起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结合当前林业形势和“十一五”期间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全省林业形势及“十一五”林业发展思路
“十五”期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全省林业建设成效显著。这五年,是我省林业发展速度最快、投资最多、变化最大的时期。生态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五年初见成效”的目标如期实现。全省呈现出盛世兴林的大好局面。
一是全省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现已进入“治理大于破坏”的新阶段。目前全省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8.98%,比实施天保工程前增加了4.75个百分点。森林资源管护面积由2000年国家批准天保工程实施方案的2.88亿亩上升到3.23亿亩(含灌木林),增长12.15%。每年减少森林资源消耗1100万立方米,7年减少了7700万立方米,相当于少砍了600多万亩高质量的天然林。生态效益正在逐渐显现出来,生态建设5年初见成效的目标已经实现。根据清查资料,“十五”期间,全省有林地面积由17585万亩增加到21028万亩,新增3443万亩;活立木总蓄积由14.65亿立方米增加到15.82亿立方米,增长1.17亿立方米。目前我省森林面积居全国第4位,蓄积居全国第2位。通过对不同生态区进行定位监测,全省5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2.53亿吨。现有森林资源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定二氯化碳和供给氧气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价值,每年达1332.5亿元。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增加,边治理、边破坏的历史结束,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得到遏制,穷山恶水的面貌得到改变,生态建设进入“治理大于破坏”的新阶段。生态面貌的改善,不仅为我省大开发、大开放特别是生态旅游的蓬勃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建设生态四川,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林业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为助农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我省实施天保工程,由于天然林禁伐,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严重萎缩,林业面临产业再造的历史重任。这几年我们始终坚持把生态工程建设同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面向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后续产业,林业产业不但实现了恢复性增长,而且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过去的5年中,国家累计投入我省退耕还林资金125.7亿元,落实中央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专项资金、财政贴息资金4.6亿元,全省民营投入林业一、二、三产业资金累计达40多亿元。到目前,全省已建立竹资源、速丰林、名特优经济林基地3500多万亩。一批龙头企业相继崛起,其中竹浆生产能力达50万吨以上,纸和纸板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人造板生产能力60万立方米,木竹地板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平方米。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05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400.2亿元,比2000年的119亿元增长236.3%,年均递增27.45%;农民从林业上获得人均纯收入280元,比2000年的126元增长121.4%,平均每年增加31.7元。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而且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是认真落实“严管林”方针,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目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已基本形成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为目标,林权管理为核心,资源利用管理为重点,综合监测为基础,执法监督为保障的比较规范、稳定、有序的工作格局。林业行政案件由2000的12632件下降到2005年的8942件,案件查处率98.4%。严格保护林地,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路子,征占用林地审核率96.4%,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1.17亿元。顺利完成了全省第四次连清复查工作,全面启动并完成了全省200余个森林经营单位的二类调查,查清了各单位的森林资源家底。加强了木材检查站的建设和管理,实现了全省林业系统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的目标,受到了国家治理公路“三乱”验收检查组的充分肯定,木材检查站建设成效明显。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全省林业建设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的《贯彻意见》,坚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四川、和谐四川等历史性任务,推动林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十一五”我省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建立起布局与结构比较合理,具有多功能、高效益的森林资源体系,力争每年增加森林覆盖率1个百分点,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3%以上,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初步形成类型多样、比例协调、效益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在改善生态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力争人均超过300元。
二、坚持依法治林方针,切实抓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生物库、蓄水库、能源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降低污染等多种功能,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起着关键作用。森林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环境依托和物质基础。保护好森林资源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资源,实际上就保护了我们绝大部分的自然生态,这是国家赋予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紧迫任务。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务林人的艰苦努力,林业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还存在生态状况比较脆弱、现有森林资源分布与结构还不合理、生态灾害仍较严重、经营管理粗放等困难和问题,生态建设和保护管理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林”方针,大力加强保护与管理,切实巩固和发展生态建设成果。
最近张省长在省政府《关于认真执行“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通知》文件上批示:“认真巩固天保成果,继续抓好两大工程成果,抓好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蓄积量和绿化覆盖率;严格依法行政,根据《森林法》规定,禁止对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按国家规定,依法有序进行;加强监控,对森林资源保护严格监控,对乱砍滥伐严厉打击,凡发现必须严肃查处。”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张省长的批示精神,资源林政管理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认真落实《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范林业行政许可行为,依法治林,依法行政。
二是要认真贯彻国发〔2005〕41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十一五”采伐限额,严格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切实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公益林,要坚决杜绝商品性采伐,确保其生态效益稳定高效发挥;商品林特别是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要依法放活,优先满足采伐指标,充分发挥经济效益。要通过进一步修订《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和相关采伐作业规程,促进森林资源利用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三是要继续加大林地管护力度。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开展《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林地用途管制。严格执行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和征占用林地的植被恢复制度,真正做到林地占补平衡。
四是要进一步规范木材运输、加工和经营秩序。为了有效打击偷拉盗运木材行为,针对当前木材运输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通过修改《四川省木材运输管理条例》,使其有关条款规定与上位法《森林法》以及《森林法实施条例》保持一致性,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要充分发挥森林公安等执法队伍的作用,严厉打击非法运输、加工和经营木材犯罪活动,清理整顿木材经营加工市场,规范市场秩序。
五是要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针对一些地方查处破坏森林资源典型案件,认真总结,研究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加强监管力度,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对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行为,要依法打击,严肃查处。
六是要加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加快推进“GIS”系统建设,积极推广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提高森林资源监测效率和准确率,进一步优化完善林业生态监测体系,使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结果成为宏观决策的重要支撑。
三、结合实际,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这是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农村是林业工作的主战场,林农、林业、林区又是“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因此,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均与林业发展有关。一是林业是大农业的组成部分,夯实新农村的产业支撑,促进“生产发展”,需要发展林业;二是林业特别是林果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帮助农民拓宽多元化的致富门路,促进“生活宽裕”,需要发展林业;三是通过乡村绿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自身修养,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提高农民生态道德意识,促进“乡风文明”,需要发展林业;四是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建设优美自然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村容整洁”,需要发展林业;五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当前广大集体林区发展林业的重要途径,由农民自己管理好和经营好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仅能落实农民各项合法权益,还能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是推进农村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促进“管理民主”也需要发展林业。
结合四川林业来讲,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开发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生态优势。全省现有森林资源每年涵养水源能力达637亿立方米,固土能力近4亿吨,在蓄水保土、固定二氧化碳和供氧气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价值,每年达1333亿元,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资源优势。四川自古以来就有“动植物天然宝库”的美称。全省有高等植物上万种,其中木本植物3900多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100余种。有脊椎动物1200多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近140种。全省山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7%,全省现有林业用地3.4亿亩,有林地面积2.1亿亩,林业用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3.5倍。森林覆盖率28.98%,活立木总蓄积15.82亿立方米。丰富的生物资源、林地资源和景观资源,为农村产业开发和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项目优势。自1998年先后启动实施天保、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来,国家和省累计投资304亿元。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涉及640万农户、2400万人口,“十五”期间,国家累计投入资金125.7亿元,每户均增收392.7元,人均104.7元。三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增强了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是科技优势。全省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万余人,依靠和建设好这支队伍必将对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四川林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简要地讲,主要抓好以下四大任务:
一是搞好生态建设,为农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在林业工作的首要地位,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陡坡耕地沙漠化、石漠化等生态脆弱地带的综合治理,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维护国土安全;实行城乡联动、全民行动,加快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和绿色通道建设;积极推进森林健康经营,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抵御自然灾害等系统的功能,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条件。力争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3%以上。通过构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的森林生态屏障,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在人与自然和谐、环境友好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长效发展机制。
二是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面向市场需求,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特色鲜明、生态经济双赢的新型林产业。加速建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优质经果林、种苗花卉等商品林基地,大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扶持多种类型的中介服务组织,构建生产、加工、营销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林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逐步形成区域优势突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明显的特色产业带或产业集群,努力打造林业经济强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抓好农村庭院建设,创建绿色生态家园。坚持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纳入林业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培植风景林、“四旁”树,努力营造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良好环境。弘扬植树、护绿、爱美的文明新风尚,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的生态文明程度。紧密结合各地新农村建设,搞好村庄、道路和庭院绿化,逐步形成“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院中、人在景中”的新容貌,创建自然得体、景观秀丽、树草花结合的绿色生态家园,使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与村容村貌相协调,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优美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四是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林业生产力。目前全省是资源大,价值低,主要问题还是机制问题。要通过改革,研究制定林木采伐、工程投入、投融资、税费改革以及木材流通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焕发林地活力,创建农民从林地上增收的机制。
四、积极探索,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继续、深化和完善。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在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对于我省来讲,林业改革开放相对滞后,集体林权状况较为复杂,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精心运筹谋划,抓住林业产权制度这个关键,在认真总结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指导,周密部署,规范管理,扎实推进,把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各级林业部门要按照省委提出的“三个转变”的要求,不断探索和完善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合理流转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激活加快林业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促进规模经营和优势产业的成长。积极探索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和森林资产融入市场的有效途径,推进森林资源向森林资本转变。在权属明晰的基础上,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放活经营权,鼓励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依法合理流转,实行资本化运作。允许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和景观资源依法抵押、转让、拍卖和作为合资、入股的资本或条件,实行灵活多样的经营利用形式。鼓励社会各种投资主体投资林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林业。
要规范流转程序,加强流转管理,积极做好流转的各项服务工作,依法保障林地、林木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坚决防止在流转过程中出现乱砍滥伐、改变林地用途、改变公益林性质和公有资产流失等现象。切实加强对流转后应当用于林业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有资质的资源评估机构,抓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推动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为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奠定良好基础。
同志们,建设和谐四川、生态四川,任重而道远。新时期,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新局面,为把我省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副厅长在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全面加强新时期资源林政管理工作
——在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林业厅副厅长 XXX
(2006年7月7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是在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厅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2005]41号文件精神,总结去年我省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新形势下资源林政管理的任务与对策,部署今年的主要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讨论。
一、坚持“严管林”方针不动摇,2005年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坚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严管林”方针,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理顺资源林政管理关系
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行为,一年来,围绕理顺资源林政管理关系,全省着重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首次对出省木材运输证的委托核发进行了认真清理,根据出省木材的流向和流量,合理布局运输办证点,在征求各地意见的基础上,签订委托书33份,依法完善了行政许可的委托手续。二是撤销了省厅在成都府河、富森美家居市场内设立的两个省内木材运输证办证点,按照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服务的原则,交由成都市林业局按属地原则确定其设立和管理。三是积极理顺都江堰、雅安两个省级木材检查站的执法关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雅安市林业局、阿坝州林业局、大渡河造林局、岷江水运局等单位,就人员安置、财产处置、工作衔接等问题进行协调,本着平稳过渡、有利于工作的原则,使两个木材检查站属地管理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二)强化基础工作,不断提高资源林政管理水平
去年,全省全面完成了二类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各市(州)加快了成果汇总步伐,积极推进市(州)级森林资源数据库建设。全省进一步强化了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全面分析2005年森林资源现状,首次向社会发布了四川省2005年森林资源监测报告,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关切。省厅还及时收集整理林产品市场信息,每两个月发布一次森林资源流转价格、林产品交易信息,切实加强林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工作,引导林产品市场规范发展。举办了“木材检查站站长培训班”,培训站长91名,对提高木材检查站执法人员素质,推动示范站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各地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1.4万名资源林政执法人员深入开展了林政执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林政执法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执法形象明显好转。
(三)推进林权改革,规范森林资源流转及林产品交易行为,促进林产加工业的发展
按照分区施策,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成都等地政府积极性高,林产工业发达的地区,指导当地政府结合工业园区建设和大型专业市场建立,设立专门的林产品交易中心或专业市场,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进一步促进林产工业快速健康发展。针对我省川南等地人工林资源丰富,商品经济较发达的现状,积极开展了林业产权改革试点工作。沐川县在试点工作中,已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并通过互联网络等平台对外发布林业产权交易信息,公开交易,推进了森林资源产权流转合法有序地进行。通过试点和探索,为全面推进林业产权改革摸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为贯彻落实《四川省林业产业发展纲要》,组织制定了全省林产加工业发展规划,筛选储备了一批林产工业项目,积极扶持技术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带动作用强的林产工业企业。一年来,全省的林产工业加工能力、产品产量都上了一个台阶。
(四)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零星盗伐林木的违法行为
为有效遏制“蚂蚁搬家式”的零星盗伐林木现象,全省开展了打击零星盗伐林木专项治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省厅成立了以杨冬生厅长为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打击零星盗伐林木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各地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在历时半年的专项行动中,全省出动执法人员35270人(次),出动宣传车4418台(次),查处盗伐、滥伐林木案件1766起,其它案件3200余起,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48人,特别是一批典型案件的查处,发挥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一些地方零星盗伐林木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五)坚持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科学编制“十一五”期森林采伐限额
一年多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把编制“十一五”采伐限额作为资源林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结合当地森林资源现状、农民增收和林业产业发展态势,经过科学测算,按期形成了全省的编限成果并上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去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下达了我省“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十一五”期间,全省年森林采伐限额为1324.0万立方米。按采伐类型分,主伐382.9万立方米,抚育采伐491.7万立方米,更新采伐102.4万立方米,其它采伐347.0万立方米;按消耗结构分,商品材414.7万立方米,非商品材909.3万立方米。与“十五”期相比,采伐限额有了较大的增加,能更好地满足我省经济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对木材的需求。
(六)精心组织,圆满完成了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工作
去年,全省有19个市(州)83个县开展了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工作,国家下达采伐蓄积量达110.4万立方米,出材56.4万立方米,这是我省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木材生产计划最多的一年,试点面广、单位多、采伐量大,在各试点单位周密部署和精心组织下,通过对各环节实施严格监管,确保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圆满完成了试点任务。据统计,去年全省采伐人工商品林蓄积量78.0万立方米,出材量44.0万立方米,分别完成年计划的70.7%和78.0%。开展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工作,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我省木材需求压力,而且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认真落实“严管林”各项制度,资源林政日常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全面加强了采伐管理。自用材、烧材、病虫灾害、征占用林地、火烧材等各类采伐政策执行良好,均未出现超限额、超指标采伐现象。
二是林地管理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加强依法行政和提高服务质量,建设单位依法使用林地意识明显增强,全年审核同意使用林地项目505个,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1.17亿元,面积审核审批率99.9%,均创历史新高。
三是林权补换发证稳步推进。基本完成退耕还林林权发证和补换发证试点工作,全年共发放林权证84万余份。
四是木材经营加工和流通秩序良好。在国务院治理公路“三乱”领导小组组织的检查中,我省木材检查站连续两年保持了无公路“三乱”现象。全年共发放省内木材运输证40余万份,出省木材运输证7万余份。进一步加强了红豆杉资源保护,健全了红豆杉加工许可证制度和原料来源、产品登记核销制度。对全省人工种植曼地亚红豆杉和经营加工进行了全面清理,组织专家对种植面积在500亩以上的4户培植企业、2户经营加工企业和5户培植代加工企业进行了认证,通过清理,摸清了情况,规范了管理。
五是进一步加大了林业行政案件的查处力度。继续保持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乱砍滥伐林木、违法占用林地、违法经营加工和运输木材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均及时依法进行了处理。全年全省发生林业行政案件8942起,查处8803起,查处率98.4%,没收违法所得678.4万元,行政处罚9194人(次),与上一年相比,林政案件总数减少6.9%,没收违法所得增加45.3%,罚款增加134%,补征林业费金增加50.2%,行政处罚人次减少12.7%。
同志们,全省资源林政管理工作量大面广,情况复杂,取得以上这些成绩实属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特别是森林资源林政管理部门的同志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厅,向全省资源林政管理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二、充分认识新形势对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正由单一性、低标准向多功能、高质量、宽领域转变。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创建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已成为新时期林业建设的战略任务。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明确了新的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需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新时期林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对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当前,我省生态建设还处于“治理大于破坏”的初期阶段,要巩固和扩大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必须坚持“严管林”的方针,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建设,不断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确保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同时,要大力加强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调整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森林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努力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态消费需求。这些,都是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着眼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全局、加强“三农”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林业是一项重要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林业建设的主战场在农村,林农、林业和林区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强生态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生产发展、村容整洁”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另一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对森林资源和林产品的需求,科学利用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财源,为农民群众实现“生活宽裕”作出贡献。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努力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我国森林资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稀缺资源,因此,必须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大力推进森林资源的节约利用,从严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制止浪费森林资源行为。要加快以木质为原料的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林产品的升级换代。要加强资源节约的政策研究,鼓励木材节约技术创新,支持节约技术的推广应用。
必须看到,当前,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全省的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资源质量不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不强;二是林权流转不规范,市场活力不足;三是林产工业欠发达,发展不平衡;四是资源管理技术水平不高,基础薄弱;五是破坏森林资源现象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案件总数仍然较高,特别是个别地方重大案件频发,引起媒体持续关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分析起来,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还不能充分适应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三是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责权不明;四是一些地方林政执法不严,管理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采取措施逐步解决,不断提高我省的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水平。
三、认真贯彻落实国发41号文件精神,全面完成“十一五”开局之年资源林政管理各项任务
今年,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全省林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以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为宗旨,以深化改革、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遏制林地逆转和乱砍滥伐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完善措施,狠抓落实,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2006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贯彻落实“十一五”森林采伐限额政策
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文件,对资源林政管理各方面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今后五年我们抓好资源林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抓紧抓好。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森林采伐限额政策有两个突破:一是一般人工用材林采伐限额指标有结余的,经省林业主管部门认定后可以结转下使用;二是工业原料林采伐限额指标有结余的,经省林业主管部门认定后,可以结转到以后各使用。应当说,这两项政策的调整,是国家林业局推进分类经营改革、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我们要认真研究,用好政策。各地必须严格按照一般用材林、工业原料林界定做好结转和跨使用工作。一般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的确定,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造林作业设计为依据。限额减去当年实际采伐量,其差值可结转下使用。按照省厅下达的木材生产计划,当年林木采伐证发证数量原则上应与采伐作业设计数量一致。但在实际采伐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采伐数量没有完成采伐证发证数量情况的,经市、州调查设计单位逐个伐块进行核实,确定没有完成采伐的数量,作为结转的准确数量,并以市、州林业主管部门正式文件上报省林业主管部门认定。省林业主管部门将根据上报数量,派出专业队伍核实,确定其结转数量。
各地要加强采伐限额的落实和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林木采伐的“源头”管理工作,坚持采伐申请、伐区作业设计及审批、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伐区拨交、采伐公示、凭证采伐、伐区检查验收等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加强采伐档案管理和采伐许可证专人管理,做好采伐台帐登记工作;加强对发证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认真落实执证上岗和专人发证制度。严禁超限额和分项限额发放采伐许可证,严禁越权发证,严禁将工业原料林的采伐限额用于非工业原料林的采伐。凡违反采伐管理相关规定的,要坚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和领导的责任。
(二)落实严格的林地保护政策,强化林地审核审批和森林植被恢复工作
今年,要进一步加强林地管理工作。在认真落实现行的林地管理相关制度的基础上,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使用林地可行性成果专家审查试点,提高林地审核审批决策水平;二是积极做好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准备,组织开展试点工作;三是及时编报全省征占用林地总量控制指标,完善林地用途管制制度;四是开展对森林植被恢复工作的专项检查,抽查用地项目森林植被恢复情况,审计省、市(州)、县(市、区)级森林植被恢复费到位及使用情况,对不按规定恢复森林植被、违规使用森林植被恢复费等行为要严肃查处;五是结合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有关问题司法解释,严厉打击各类违法使用林地行为,保护好林地资源。
(三)加强林权管理,稳步推进退耕还林林权发证、林权补换发证工作
各地要认真总结林权管理经验,加快发证进度,力争在今年6月底前要完成2005年及以前退耕地的林权发证任务。在总结龙泉驿区、绵竹市林权补换发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林权补换发证工作的操作程序和办法,稳步推进林权补换发证工作。要切实加强林权发证工作的监管,坚决查处不按法定程序、不经依法登记造册、不经法定机关发放、不具备法定材料以及弄虚作假等违规发放《林权证》的行为,确保发证质量,切实保障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四)强化基础建设和机制创新,进一步规范木材运输和经营加工秩序
当前,木材流通、经营加工方面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各地要加强调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要严格执行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木材制度,加强与铁路、交通、工商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认真清理整顿木材经营加工单位和木材市场,维护木材流通和经营加工秩序。继续强化木材检查站示范站建设,提升木材检查站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窗口形象。结合各地森林资源特点和林业产业发展特色,合理布局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和木材交易市场。要认真研究制定木材经营加工的准入标准,对木材加工企业的规模、木材综合利用率、环保等指标提出严格要求,提高加工企业准入门槛,坚决淘汰规模小、资源消耗大、浪费木质原料严重的企业;同时,对市场前景良好、资源节约和环保型林产加工企业要积极支持,促进林产工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型转变。要抓紧招募四川林产工业协会会员,尽快将协会组建起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对全省林产工业行业的协调和自律作用。
(五)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强化森林资源流转监管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土地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市场配置资源,解放林业生产力,增强林业活力的重大举措,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放活经营权,积极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法流转,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林业,建立健全合法规范、高效顺畅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加快森林资源向森林资本的转变。要在对沐川县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对集体林经营现状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确保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规范流转、科学利用的政策和措施,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此同时,要加强森林资源流转监管,加大对采伐利用政策、林木生长规律、林业经济指标、投资回报等情况的宣传力度,对各类侵犯林农合法权益、扰乱林权流转市场、在流转中破坏森林资源等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当前,特别要加强对森林资源流转中林权变更登记发证工作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发证程序,确保森林资源流转依法、有序进行。
(六)开展森林资源信息化建设,提高资源管理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要通过不断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今年要在已完成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积极性高、技术力量较强、森林资源丰富、基础资料齐全的单位,开展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要通过加强GIS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积极推广、运用先进技术,提高森林资源监测效率和准确率,使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结果更好地发挥宏观决策的支撑作用。
(七)完成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汇总,进一步完善分类区划工作,积极做好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准备
去年,省厅就安排了市(州)二调成果汇总工作。省规划院要抓紧完善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汇总软件,各市、州要尽快收集所属调查单位的二类调查成果材料,今年底前,要完成二类调查成果汇总上报省厅。省林业规划院要认真总结前几次“连清”的经验,认真分析近五年来森林资源变动情况,完成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技术方案编制、资金筹措、人员组成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同时认真做好2006年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按期提交监测报告。目前,国家林业局正对我省重点公益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报告进行数据审查,部分地方界定工作还未开展,个别地方因对技术标准执行不严,把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中的未成林造林地错误划为重点公益林。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做好迎接国家公益林核查认定的准备。
(八)加强资源林政案件查处工作,继续保持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
当前,我省个别地方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对此,我们要高度警觉。必须清醒看到,在资源林政管理上,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多年来取得的林业建设成果就可能毁于一旦。张中伟省长在不久前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上指出:“要对森林保护严格监控,对乱砍滥伐严厉打击,凡发现必须严肃查处”。为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资源林政案件查处工作,继续保持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高压态势,加大执法力度,坚决遏制违法采伐、违法使用林地、违法运输和经营加工木材、违法批准采伐、违法批准使用林地、违法批准加工运输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各地要建立健全破坏森林资源重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确保破坏森林资源的事件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置,切实把握森林资源管理的主动权。要严格执行案件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对辖区内发生的大要案、新闻媒体曝光的案件,要及时上报,积极查处;对领导批示、上级交办的群众举报案件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调查,依法处理,按时反馈信息;对反复举报、反复上访的案件,在认真查处的基础上,要深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要分区域、分重点、分类型地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把依法治林和“严管林”的各项措施切实落到实处。
(九)加强调查研究,推进工作创新
当前,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面临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各地、特别是分管领导和资源林政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要善于从日常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勇于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措施,解决新问题,推进工作创新。各地要注意总结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好作法,及时推广应用。要加强信息沟通与工作交流,对厅里安排的工作,要按期反馈工作信息,以便省厅及时掌握情况,指导全省的工作。
同志们,今年我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在“十一五”期开好局,起好步,为全面开创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新局面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全县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木材经营加工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省林业局《关于开展木材经营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梅州市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清理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全市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木材经营加工单
位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和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下面,我简要传达全市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并就开展我县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清理整顿工作和强化森林资源林政监督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全市森林资源林政保护管理工作会议精神
全市森林资源林政保护管理工作会议于2006年5月16日下午,在市政府东二楼召开,各市县分管林业工作的领导、林业局长、分管林政的副局长、公安森林分局局长、林政股长参加了会议。会议对开展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清理整顿专项行动进行动员,以切实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促进林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的为服务“生态梅州”建设。市委常委黄开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黄开龙在会上指出,全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严管林”的要求,做到“五个严”:一是严格管理,建立和完善木材经营加工行业的长效监管机制,确保木材经营加工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二是严明清理整顿专项行动的工作纪律,清理整顿工作人员要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三是严厉查办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案件,各级林业部门要切实肩负起保护森林资源的重任,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森林公安机关要加大案件侦查力度,依法坚决从重从快查处。四是严格控制新上木材经营加工企业。五是严肃查处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中的违法乱纪行为。
副市长邓建华进行了书面发言,对我市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提高一个认识,正确处理四个关系,着力抓好五个重点”的工作意见。
提高一个认识:是认清形势,提高对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森林资源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保护培育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产业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依法保护林地与开发利用林地、发展经济的关系。
着力抓好五个重点:一是抓好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清理整顿工作。二是强化森林资源利用管理。三是加强林地的保护管理。四是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组织的职能作用。五是坚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治林水平。
会上市林业局局长古汉斌就我市当前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开展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清理整顿专项行动进行动员,提出了实施方案和工作要求。
二、我县森林资源林政保护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林业局的大力支持和林业系统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森林资源林政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林区秩序比较稳定,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毁林开垦、乱征滥占林地等违法行为得到遏制,依法治林、山林纠纷调处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和林业站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落实了各级领导干部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任期目标责任制。
根据《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近年来,我县积极实施贯彻执行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把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领导,明确了对采伐限额等七项量化指标进行考核,使目标责任制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通过责任制的考核,各级领导更加重视和支持林业建设,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加快了森林资源的培育工作。
(二)加大林业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依法护林意识。
为提高广大干部职工依法办事的能力,我县积极组织林业部门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印制了《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单行本,发至各有关集贸市场、经营野生动物摊档、酒楼、宾馆、饭店及广大群众。还举行了法律咨询活动,宣传有关林业的法律法规,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宣传车等宣传媒体进行宣传,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三)坚持采伐限额管理,确保资源持续增长。
为采伐限额不突破,我们重点抓了采伐源头管理。一是提高采伐透明度。采伐指标下发进行了公示;二是对各类采伐点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和查处超计划采伐、异地采伐和盗砍滥伐等违法行为;三是严格内部管理,对采伐指标分配、采伐审批、采伐监督管理严格把关;四是严肃处理乱砍滥伐的违法犯罪分子。通过加强森林限额采伐管理,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去年底全县活立木总蓄积为407万立方米。同时完成了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
(四)强化运输监督,确保木材依法有序流通。
随着公路交通网络越来越发达,在利益驱动下,不法分子非法运输木材的现象时有发生,为遏制木材非法消耗,确保木材合法流通渠道的畅通,木检站充分发挥“关口”作用,依法检查运输木材的过往车辆,有力地维护了木材流通秩序。不断规范木材流通管理,并抓好木材检查站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一是木材运输证管理进一步规范,按照《梅州市木材运输管理办法》(试行),统一领取使用市林业局统一印制的《木材运输证》。二是规范了木检站的执法行为,坚决遏制公路“三乱”行为的发生。同时,根据交通环境和木材运输方式的变化,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对部分木检站站址进行了规划调整,新增湍溪木材检查站、普滩木材检查站迁至梅州市大外环热柘五级站段。通过调整,我县的木材流通检查网络更趋合理,有利于发挥木检站的职能作用。同时,县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坚持每天24小时巡逻监控,对乱砍滥伐、违章运输木材等活动进行全力打击,稳定了林业秩序。森林分局坚持抓重点、攻难点、治热点,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积极维护林区治安秩序的稳定。
(五)规范调材管理,堵塞木材非法消耗漏洞。
我县现有木材加工企业153间,这些木材加工企业是资源消耗的大户,也是我们管理的主要对象。在木材加工企业管理中,采取完善调材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加强木材消耗台帐管理;进行不定期突击清查,对帐、证、物不符的进行依法处罚,无证照加工的依法取缔等措施。去年以来,我局结合市局的统一行动,对全县的木材加工企业进行了两次的全面清查。通过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和突击清查,使大部分个体经营户能依法经营,木材加工管理日趋规范。同时,积极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整合木材加工企业的实施意见,加快木材加工企业的整合,通过撤并等整合措施,使我县的木材加工企业从179家减少至153家(增加2家,撤并了37家)。
(六)加大了林地保护管理工作力度。
一是根据《广东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和《森林法实施条例》,制订出台了林地管理制度和办法,严格按照《占用征用林地审核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对征占用林地采取集体研究审核报批。二是积极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三是成立了林地执法专门的管理队伍。经常下各镇进行检查,对违法用地,发现一宗,制止处理一宗。四是组织林地清理整顿专项行动,依法清理、整治了一批非法征占用林地的工程,纠正了一批未经林业部门审批随意进行林种结构调整的行为,打击了毁林种果、乱征滥占林地的违法活动,有效地保护了林地。五是及时调处山林纠纷,稳定了林区生产秩序。六是基本完成了山林权证书换发工作。七是完成了《林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近年来,我县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是一些地方对林木限额采伐管理不严格,乱砍滥伐现象仍然存在。林木采伐源头管理不严,监督不力,伐区设计责任不明确,调查设计粗放。一些地方对伐前设计、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制度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到具体管理中,致使无证采伐、批少砍多、异地采伐等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对火烧林木和残次林改造的采伐缺乏监管,有的未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就随意采伐,使森林资源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此外,一些地方对木材老板承包采伐林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致使未经批准乱伐林木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林地保护管理的执法力度不够。当前我县非法征占用林地和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行为仍未得到有效制止,个别地方一些建设项目及道路设施未办理征占用林地手续。有些基层林业站,对建房、建坟、采石、取土等征占用林地行为,制止不力,有的只登记、收费,并没有办理林地审批手续,甚至以罚代办。
三是违法经营、运输木材现象较为突出。我县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数量多、分布广,“小、散、粗”的木材加工企业还普遍存在。目前,全县共有木材经营加工单位153家,年消耗木材25万多立方米;而省人民政府下达我县年商品材采伐量2.5万立方米。由此可见,我县的木材供求矛盾已日益突出。在木材流通环节和木材经营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不容忽视:一是一些地方对木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凭证加工的管理缺乏监督,导致无证收购、运输木材现象禁而不止。根据广东省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木材经营加工管理工作的意见》及《关于组织开展“春雷行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县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从3月1号开始到5月15日止,用了二个半月时间,对全县范围内的木材经营加工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检查行动,这也是我县组织开展“春雷行动”以来的第一次较大的行动。这次清查行动,共清查了木材经营加工企业153间,清查发现有违规经营加工木材的企业112间,占清查总数的78.8%。(其中,实物数量大于台帐数量的有103间,台帐数量大实物数量有9间)。发现无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的企业4间;勘验检查木材、木制品、木制半成品共10.2万立方米,(其中,有木材运输证的7.2万立方米,未办证但森工已认定3万立方米)。立案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12宗,结案112宗,查处率100%。没收木材471.3立方米,罚款金额4.5万元。受处罚教育130人次。对4间木材加工企业发出了整改通知。主要原因:一是有个别企业主法律观念意识薄弱,没有做到凭证收购木材,造成有乱收乱购现象。如大柘华兴木器厂清理出无证木材140立方,占该厂木材总量的16%。有些镇、村木材加工企业与周围木材加工企业在购销环节中,没有通过森工和管理部门,造成台帐混乱的现象。如仁居大坪仓木器厂,清查结果是台帐登记的木材数量比实物库存数量多出260立方米,占该厂木材总量的21.6%。二是有个别森工站(木司)的木材购销组对台帐管理不到位,个别监督管理部门在企业购进木材时,没有及时到现场鉴定,造成企业主收购了超数量运输木材和台帐登记不真实的现象。
四是有个别执法单位执法不严,打击力度不够。
造成无证运输木材和严重超数量运输的木材流进木材加工企业的现象时有发生。
以上情况说明,我县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工作的问题不少,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但主要是主观方面,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
三、精心组织,确保木材加工经营全面清理整顿工作落到实处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县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对提高木材产品附加值,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小、散、粗”的木材加工企业数量过多过滥,企业无证经营和非法收购无证木材等违法违规经营现象也很突出。因此,开展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清理整顿势在必行。
这次开展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清理整顿工作,是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木材经营加工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梅州市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清理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进行的,对进一步加强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打击违法经营加工木材行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确保我县生态县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指导思想。
开展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清理整顿工作,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林业生态省的决定》为指导,以《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国家和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为依据,以“保护合法,取缔非法,规范经营,强化监管”为原则,规范我县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经营行为。通过清理整顿,取缔和关闭违法设立的木材经营加工单位,规范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经营行为,合理调整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数量和布局,建立健全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制度,培育优势企业,逐步淘汰劣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林业产业高效、节能、健康发展,实现林业产业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为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服务。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清理整顿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县成立了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凌志达副县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县林业局、工商局、发展和改革局、经贸局各一名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在县林业局下设办公室,负责清理整顿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清理整顿实施方案。
(四)清理整顿的范围和内容。
1、范围:凡从事木材经营、加工的单位和个人,不分城乡和行业,不论生产规模和经济形式,均属于本次清理整顿的范围。
2、内容:一查有无木材经营许可证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二查有无违法收购、经营、加工非法来源(无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或者其他合法来源证明)木材行为;三查有无超核准登记经营范围从事木材经营、加工的行为;四查有无转包、转租等违规行为;五查有无建立原料来源、购销、加工登记台帐。
(五)清理整顿的措施。
1、依法关闭和取缔非法设立的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整顿和处罚(包括吊销许可证)经营加工非法来源木材的企业;对违规企业限期整改。
2、对一些技术含量低、产品粗糙、安全隐患大的企业以及效益不明显、资源浪费大的小型木材加工经营单位,要坚决实行关、停、并、转,使木材加工企业的设置逐步趋于合理,实现资源的规模效益和合理利用。
3、要根据森林资源承受能力和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利用本地林木进行加工的企业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六)步骤和时间。
本次清理整顿工作自2006年4月至6月,共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审查清理阶段。从4月20日起至5月31日,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进行审查核实,对在审查清理中发现的非法设立的木材经营加工单位,坚决依法关闭和取缔,对有违章经营行为的木材经营加工单位,坚决予以查处。在市下发通知前,林业执法大队对全县的木材加工企业进行了一全面清理,下一阶段任务是进一步清查核实。
第二阶段:检查验收阶段。从6月1日起至6月30日,市政府将派出由市林业局、市工商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经贸局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清理整顿工作进行验收。
(七)要求。
1、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清理整顿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我们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搞好这次清理整顿工作。
2、在清理整顿工作中要严格依法办事,严禁弄虚作假,保护守法经营者,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四、今后资源林政管理工作意见
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工作是林业工作中带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工作,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森林法》等林业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保护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促进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推动全县森林资源稳定增长。我县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工作应着重抓好如下工作。
(一)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积极推行林木采伐科学管理。
要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计划,切实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对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禁止砍伐。对商品用材林中的阔叶林的采伐要严格控制,禁止采伐中幼林。要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和采伐凭证制度。要建立健全林木采伐审批登记、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台帐制度,对审批采伐的情况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要加强采伐过程中的采伐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伐前设计、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制度,从源头上堵塞滥伐林木行为的发生。
(二)严格执行林地用途管理制度,依法强化林地保护管理。
我们要把林地保护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严格执行林地总量控制和用途管理制度,依法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工作。一要抓好宣传,提高认识。二要严格征占用林地的审核报批。三要健全林地执法检查制度,发现一宗及时制止处理一宗。四要依法清理、整顿乱征乱占林地的工程项目,坚决关闭县城周围、国道两旁、规划区内的石场。对临时占用林地,逾期不归还的,按有关规定处理,严厉查处违法占用林地行为。五要把好“开发利用关”,凡生态公益林和25度以上林地一律不得用于非林种结构调整性质的综合开发。六要做好山林纠纷调处工作。
(三)强化木材流通和经营加工的监督管理。
抓好木材流通和经营加工的监督管理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环节,今后要着重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坚持木材凭证运输制度,要进一步健全木材运输证的领取、保管、发放和统计报告制度,专人负责木材运输证的管理工作。根据省局的规定,从今年7月1日起,木材放行进入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全省电脑联网办理木材及木制品放行,严格实行先调材后加工的办理方式。这样,对我县的市场经销材的经营和木材加工企业的调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实行全省木材放行联网管理对规范我县的木材经营、流通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林政管理部门和森工经营部门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木材加工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木材流通秩序的稳定。要加强宣传,做好各加工企业主的思想工作,明朗这一做法的政策要求,森工部门严格经营纪律,坚持先调材后加工的原则,及时为加工企业提供好服务,力争在7月1日前完成加工企业的库存材全部进行森工经营,确保加工企业产品能顺利办理放行手续。二是加强木材检查站管理。木材检查站是保护森林资源的最后一道关口,我们要狠抓木检站的制度建设,加强木检站执法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抓好业务培训,提高木检站人员的执法水平。三是坚持木材凭证加工经营制度,严格控制加工经营的范围和方式。四是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经营行为的检查监督工作。五是完善加工企业木材经营台帐,对其木材来源、进出木材随时进行查验,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整改。
(四)加强木材加工企业的整合工作,规范木材经营行为。
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型木材加工企业142家,企业数量明显偏多,而能生产终端产品的企业却不足10家,发展水平及企业质量亦明显偏低,如果任其发展,不仅不利于我县森林资源的保护,而且对木材加工企业本身也将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整合木材加工企业是必要的、适时的,我们必须提高对整合木材加工企业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整合好木材加工企业,提高发展水平,培育优势企业,淘汰劣势企业,取缔无证加工经营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企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促进木材加工企业依法、有序、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今年的任务是完成23家,力争至2007年底,企业数保持在80家以下。同时提高企业素质,力争在二年内培育5~10家能自主研发、生产终端产品和自营出口的木材加工企业。
在木材加工企业整合过程中,要严格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加强木材加工经营许可证的管理。未经县政府批准,一律不准核发新证;一个经营者只能核发一证,核发给个人的木材加工经营许可证只能由其本人经营,不得转让,私自转让的应按无效证照处理;核发给集体单位的木材加工经营许可证目前仍由个体承包经营的要落实给现承包人,现承包人不愿意继续承包的要收回许可证;目前已持有木材加工经营许可证的经营户,只能在核准的地点经营,除原企业坐落在自然保护区和国省道沿线的可以允许搬迁外,其余一般不允许搬迁,无法继续经营的,只能就地消失;一年以上未办理木材调运手续停止经营的锯台,年审时不予年审;一年内查实三次违法收购木材的应给予吊销木材加工经营许可证处理。同时要加强环境监测,对环境检测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要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要实施关闭。凡不符合消防安全的企业要限期整改,直至关闭。
加强林业重点区域的控制。凡坐落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国省道沿线、水源涵养林区和居民集中居住地的木材加工企业,必须在2007年底以前迁出,到时仍未迁出的,不予年审或实行强制关闭。
(五)加强对林业站的领导,提高林业站工作水平。
林业站在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林业方针政策、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指导发展林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林业站建设,全面提高林业工作站的服务、管理、监督水平,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一是稳定机构,保证林业工作站机构、人员和管理体制的稳定;二是加强林业站硬件建设,改善工作条件,进一步发展林业社会化服务;三是加强林业站自身建设,继续做好林业站职工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把森林资源管理好,保护好,更好地为林业发展服务。
同志们,森林资源保护和林政管理工作很重要,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克服各种困难把工作做好,促使森林资源保护和林政管理工作上新台阶,为创建林业生态县作出应有贡献。
第四篇:加强林业森林资源林政管理
加强林业森林资源林政管理 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人类面临的紧要而艰巨的任务。人类对自然的生态经历了物我敌对、物我所用、物我可亲时期,从而走上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所强调的是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威胁自然的整体性和其他物种的生存,即人类和自然界的其他 物种共存共荣。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的社会资源,担负着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使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在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森林资源基础上才能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益。而这种效益必须是在保证森林的永续利用原则下获得。因此,解决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扩大森林资源,把各类林地充分利用起来,保护好森林资源,对森林资源加强保护和集约化管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科学地开发森林资源的利用和加工技术。从巩固森林资源基础和促进经济发展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增强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是森林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
森林资源的培育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没有资源的保障,就不能实现森林生态和物产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森林培育的发展,要靠技术的进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吉安县林业生产经营模式空前活跃,造林绿化势头空前高涨,依靠科技造林培育森林资源势头不断推进,林改后,吉安县年匀以4万多亩的造林面积增长,这就是林改后林业工作的根本目标。其做法是下硬性指标,采取科学办法解决当前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首先从分类经营,造林设计,提前整地,适地造林,良种壮苗,抗旱造林,集约经营,幼林抚育,现代栽培技术,定向培育等方面实现技术和管理突破。保证林业科技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其次是加强对现有林的抚育,加快对低产林分和残次林分的改造,合理调整林种树种和林龄结合,提高森林的质量。
2、科学经营管理好森林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森林资源是林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森林资源的多少、质量的好坏、能否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社会和林业多种功能的发挥,关系到社会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管理的任务是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利用实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解决好森林资源和开发利用中的各种问题。为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保护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多功能利用奠定基础。森林资源的管理内容,首先是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数据,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分类经营,建立法律和科学的规章制度,确立森林资源的技术体系。其次是森林的利用管理,科学规划,组织森林资源利用,实现森林资源正常合理消长的宏观控制。再次是监督检查森林资源管理中的有关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的执行和落实情况,保证森林资源管理的顺利进行。
3、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林业执法部门通过法律手段对林业进行宏观调空有着重大意义,林业是具有生产和公益功能的行业,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自身存在的特点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许多阻碍,通过法律的强制对林业的发展加以保护,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一,加强采伐限额管理,确保采伐限额严格执行,严格控制森林资源不合理消耗
首先把采伐限额分解落实到乡镇。对申请办理采伐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提交的申请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科学合理确定森林采伐利用方式和强度,然后提交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其次是严格执行伐区设计,严禁在抚育采伐中“砍大留小”、“、砍坏留好”。做到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再次是强化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违者依法查处。
第二,严格控制限额采伐,解决林地逆转问题
根据以往在培育,发展森林资源时,忽视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一些乡镇的局部利益,短期行为,林业部门抓落实不够,造成超限额采伐问题,使有林地变成疏林地,疏林地变成无林地,使林地逆转,严重制约了林业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问题,首先要进行确权发证工作。二是要明确落实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凡是出现超限额采伐,毁林造成林地逆转的一律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三是加强征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杜绝非法占用林地,毁林开垦的事件发生。四是对一些低产林,疏林地由林业局下去调查,合理确定更新。五是加大执法力度。制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按照规划确定使用用途,采取相应的林地保护措施。严格实行林地用途管制。从而使超限额采伐,有林 地逆转得到根治。
第三,加强对木材加工点的检查监督
2008年,为了消化处理好雪灾木,吉安县采取特别政策,当时大批量地上了一些临时木材加工项目,这些加工企业在处理雪灾木的过程中起过积极作用,同时有的企业也钻了政策的空子,借机收购非法木材,有的企业有效期已满,现在还在继续加工生产,为非法销售木材者提供方便,严重扰乱了木材加工生产秩序,使森林资源严重遭到损失。林业部门应及时强化林政管理,对木材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凡未经过林业局批准的,或已批准到期的,要依法取缔。
第四,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队素质
一是对资源林政执法人员要求政治上过硬,作风正派,业务精通,管理规范,执法严格。二是要建立执法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对执法人员违法乱纪,以权谋私,执法犯法行为严肃处理,保证执法队伍的纯洁性和执法力度。三是改善执法条件和执法经费,保证基层资源林政执法队伍的稳定。四是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为资源林政工作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五,深化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改革
要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以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需要,对不利于森林资源有效保护管理的办法加以改进和完善。如制定“非公有林经营管理办法”“森林采伐限额审批和采伐管理办法”,“林地管理办法”、“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成林检查验收办法”等操作性强的地方配套法规。逐步 形成办事高效,监管有力,执法严明的新的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体系。
经过实践证明,只有加强资源林政管理,林业才能有跨越式发展,为把吉安县打造成林业大县提供有力的保障。加快农林牧的比例协调发展,增加林业森林资源的储蓄量,改变生态环境,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五篇:林业局长在市营林和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前一阶段工作回顾(摘要)
(一)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到4月*日止,全市完成发放清册编制面积**万亩,占补偿资金发放总面积** 的**%;完成发放清册编制的行政村**个,占总数的**%;已发放补偿资金**万元,只占应发总数**万元的**;签订县与乡管理责任书**份,占应签比例的**%,签订乡与村的管理责任书**份,占应签比例的**%签订监管责任书**份,占应签比例的**%,签订管护合同**份,占应比例的**%。已落实护林人员**人,其中专职**人,兼职**人。进度较快的有遂昌、庆元、缙云等县,遂昌县全县已发放资金**万元,占总数的**%。庆元县已发放资金**万元,占总数的**2%。缙云县已发放资金**万元,占总数的**%。全市大部份县已完成调查走访农户、核实面积、公示、面积上报工作,已处在发文发放阶段。但全市整个发放工作平衡,龙泉市、云和县还没有开始发放,青田县只发了**万元,占应发比例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面积界定到户难度大。各县重点公益林面积较大,牵涉农户达上万户,面积界定到户时出现的问题错综复杂。
(1)定权发证时人口一样,而确定生态公益林的补助面积不一样,对山林面积有争议。有的定权发证时人口少,现在多;而有的当时人口多,现在少,从而出现不平等现象,对资金发放有争议。
(2)部份村干部想把补偿资留在集体,用于修路、装自来水等公益事业,(3)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很多,签名、身份证登记等工作难度十分大,进度较慢。
(4)在公益林边界确定时,出现山林纠纷。村与村之间的插花山确认等工作影响进度。
(5)部份村民对山林的林相现状有好有坏,而补偿标准没有区别有看法。二是村两委换届选举给补偿资金发放带来难度。公益林面积分户、资金发放清册编制等工作主要依靠村干部,部份村干部怕确定山界和面积发生矛盾从而影响选票。村委新班子未确定,原班子同志积极性不高,工作力度不够。因此许多地方采取能拖则拖的办法。三是补偿资金发放手续繁琐,影响发放进程。补偿资金采用银行存折的形式发放,每家每户要求签名、登记身份证,集体户的需重新开设帐户,手续比较繁琐,进度较慢。个别农村信用社认为太分散,忙不过来,有的甚至不愿意办理。四是配套资金难落实,工作经费困难。2004的配套资金只有遂昌、云和、青田三个县足额到位,缙云县到位67%,莲都区到位60%,而龙泉、庆元、景宁、松阳等县(市)全部没有到位。龙泉、景宁、松阳等三个县(市)2005配套资金也没有纳入财政预算。五是补偿标准低。个别村的责任山全部被划为生态公益林,不能采伐林木,认为补偿标准太低,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不愿意签订合同。六是滩坑库区移民影响进度。七是自然保护区问题。龙泉市由于自然保护区问题,林农根本不愿意签订合同,造成补偿金发放困难。八是风景区问题。缙云仙都风景区没有列入补偿范围,而县财政和旅游部门没有落实补偿资金造成发放困难。九是省发放补偿的生态公益林面积与省界定生态公益林面积不一致给发放工作带来难度。
(二)春季绿化造林和义务植树 2005年全市完成造林更新面积163076亩,占省下达营林计划106120亩的153.7%。其中:人工造林8218亩(退耕还林面积1544亩)占计划8220亩的100%;迹地更新面积128348亩,占计划84800亩的151.4%;低产林改造12734亩,占计划6300亩的202.1%。补植造林13766亩,占计划6800亩的202.4%。工业原料林基地造林32768亩,占计划30000亩的109.2%。国省道绿色通道绿化造林完成117.1公里,完成计划的90%。截止4月底,全市种苗花卉面积已达19700亩,其中容器育苗146万株。存在问题:一是造林质量有提高,但不平衡,项目造林质量较好,一般造林质量较差;二是对迹地更新缺乏长效机制;三是重造轻管思想仍然存在;四是造林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迹地更新资金严重短缺。
(三)工业原料林建设试点 2004年12月中旬,我局成立了工业原料林建设领导小组,并派出以王智勇副局长为组长的试点工作组,到龙泉市开展工业原料林建设试点工作。本次试点工作的任务有三条:
一是落实**市(龙泉)千亩工业原料林科技示范园区;
二是督促并落实龙泉市2005年建设5000亩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计划和实施;三是通过试点,摸索出林地流转等一整套操作办法。整个试点工作大体经历了统一思想,制订工作方案;调查研究,落实2005年龙泉市工业原料林建设计划;组织试点,开展工业原料林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精心策划,筹备**市工业原料林建设示范工程现场会暨启动仪式等四个阶段。千亩工业原料林科技示范园区位于龙泉市兰巨乡,主要是通过林地流转办法租赁兰巨乡蜜蜂岭、大汪两个行政村距龙后线8公里沿线的采伐迹地和残次林林地营造工业原料林。园区规划建设1000亩,2006年全部建成。规划示范园区分科技试验区、高科技引种示范区、林木育种繁育区、高效培育区、速生树种种质资源收集区等五个区块。今年安排了8个树种不同造林密度、45个松类优良种源和家系、5个马褂木优良种源、3个速生树种施肥、20个树种引种等五项试验。目前已完成造林定植。经过试点工作组和龙泉市林业局的精心筹备,3月4日在龙泉市兰巨乡蜜蜂岭召开了全市工业原料林建设示范工程现场会暨启动仪式。丽人木业、绿源木业、能福公司、振宏伞业等四家企业分别与有关造林公司、林场签约了总投资4160万元建9万亩工业原料林的合作协议,计划至2010年完成。栽植杜英、毛红椿、光皮桦等速生树种。全体参会领导现场栽种了杜英、毛红椿、光皮桦等速生树种。
(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根据国家林业局和公安部的统一部署,我市于4月1日至6月15日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市县都成立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行动实施方案,开展了宣传发动和排查摸底,现已转入集中打击阶段。1-4月,全市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6666起,处罚人数6687人。收缴木材19121.91M3(折变价款538.831万元),罚款88.59万元。审核审批征占用林地38起,面积35.97公顷。森林公安机关共受理各类森林案件126起,查处123起,综合查处率为97.6%,处理各类违法人员178人。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开展了“侦破森林火灾大会战”、“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陆生野生动物集中行动”和“禁种铲毒集中行动”。
(四)森林防火和森防检疫据统计,1至4月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128起,其中火警14起,一般森林火灾114起,过火面积1933.34公顷,受害森林面积1149.45公顷,损失林木35344立方米,幼树94.14万株,死亡1人(肇事者),重伤1人,森林火灾受害率0.88‰,控制率8.98公顷/次,发生率9.8次/10万公顷,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扑火队员死亡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森林火灾次数下降46.2%,过火面积下降28.39%,受害森林面积下降26.58%。森防检疫工作主要是做好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马尾松毛虫及经济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全市4月上旬共调查松林小班43075个、标准地3465块,采集松树枯死样本24个。调查结果表明:缙云县原发生区675亩,陆续有25株松树枯死,其它未发现新疫点;全市非松材结虫病枯死松树22196株,主要是去冬今春的火烧山及松褐天牛为害致死。马尾松毛虫防治越冬后调查面积68034亩,其中一级面积60694亩,平均虫口密度0.56条/株;发生面积7340亩,平均虫口4.9条/株,对松毛虫主要发生区域进行了生物防治,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关于当前和下步工作当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已进入整改提高这一关键阶段,教育的成效如何?主要体现在推动工作上,因此,我们要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工作。结合当前实际,我想强调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增强前列意识,坚定重振“浙南林海”雄风的信心。今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浙江代表团讨论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走在前列”的要求。前不久,省委召开了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并进一步提出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4月19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子春参加市林业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优势,力争林业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作为欠发达地区,许多方面要走在全省前列恐怕很不现实的,只有发挥生态优良、自然资源丰富等优势,才能在某些方面“走在前列”。作为重点林区,我们的林业曾有过辉煌,尽管我们现在遇到很多困难,但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重振“浙南林海”雄风,实现“走在前列”,我们这一代务林人肩负重任,要有信心和决心。当前紧要的是认真研究**林业如何“走在前列”。要理顺体制,转变观念,履行职能,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提高林业生产组织化、市场化程度,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大家要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重点,一个时期集中力量主攻一项重点工作,争取通过几年努力,取得实效。
(二)抓重点,做好营林工作
1、严把质量关,加强造林检查验收工作今年是“迹地更新年”,各地都加大了迹地更新工作的力度,造林规模比往年增加很大,在以“质为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各地都组织了造林质量“回头看”,造林质量有很大提高。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由于近年来造林投入的严重不足,除重点工程项目造林外,面上造林的造林质量在滑坡。加上气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部份造林地的造林质量和造林成活率还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因此,各县(市、区)要加强基地检查验收工作,确保上报面积的合格率。验收工作要分类指导。项目造林要按工程造林的设计要求,由县(市、区)统一组织检查验收。一般面上造林、迹地更新可以由县(市、区)统一标准和办法由林业站或林场自行验收。要实事求是充分展示造林成果。在确保造林合格率的前题下,各地要把造林的成果充分展示出来。在上报的成果中,统计、财务、营林要密切配合,上报材料真实、准确、一致。克服各行其事,相互矛盾的做法。
2、克服重造轻管思想,加强抚育管理当前造林工作存在重造轻管,抚育管理中存在重项目造林轻一般造林的现象,幼林抚育的投入不足,检查督促的力度不够,近年来许多地方甚至抚育工作不检查、不验收。其实造林管护工作非常重要。“三分种、七分管”,造林能否成功,能否达到目的,林木抚育工作是重要的一环。因此,希望各级林业部门在重视重点工程项目管护的同时,也要重视面上造林的管抚工作,确保造林成果。尽管林木抚育没有资金补助,林农积极性不高,但我们要通过宣传,向林农讲清抚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促使林农自觉抚育。
3、搞好调查,建立迹地更新长效机制根据省林业厅浙林办[2005]23号《关于切实加强迹地更新工作的意见》精神。各地要集中力量,对因采伐、火烧和病虫害形成的连片1公顷以上的迹地,进行全面调查,彻底摸清底数,建立迹地档案。搞好规划设计,落实更新,于2005年6月10日前上报。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建立迹地更新长效机制。通过普查,在今后的档案建立中,林政、防火办、森防站、营林等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密切合作。林政要建立采伐迹地档案;防火办要建立森林火灾迹地档案;森防站要建立森林病虫害迹地档案,并通过各种机制筹措更新资金。同时要建立移交制度,各部门要把下必须更新的迹地移交给营林部门组织更新。要按照采造挂钩、烧造平衡、除造同步的要求,制定迹地更新的规划和措施,进一步落实迹地更新的长效管理机制。
4、早动手,认真做好2006年造林的规划和准备工作 2006年造林的重点项目、迹地更新造林工作的规划要早作安排、早落实,同时,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造林工作要统筹安排,抓住重点,迹地更新、城镇周围山体绿化、工业原料林等仍是2006年的造林重点。当前,营林工作已走向项目管理,上级的营林资金也都以项目资金为主,各地要加强项目包装工作,争取上级更多的资金扶持。
5、充分发挥绿委作用,加强城镇周围山体绿化工作城镇山体绿化是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各地要充分发挥绿委的作用,把城镇周围山体绿化与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结合起来,加快城镇绿化的步伐。各级林业部门要加强城镇周围山体绿化的规划,把城镇周围、重点路段、重点区位山体绿化规划好,加大树种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林相改造步伐,发动机关人员参加义务植树,达到绿化美化。同时也可采取收取义务植树以资代劳的办法多方措筹绿化资金,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
6、加快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工作,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工作,事关林业部门和政府的信誉,社会的关注度很高,人大、政协已多次督查。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抓紧抓实资金发放工作。市人大对生态公益林资金发放工作进行了执法跟踪检查,对我市的资金发放工作不十分满意,因此,各级林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发放工作,对在资金发放工作出现的问题,要认真组织研究,切实加以解决。切实加强护林队伍建设。在加大补偿资金发放力度的同时,要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机制建立的探索,各地要重视生态公益林管护队伍的建设。要完善公益林管理责任体系的建设,签订好各级管理责任书和监管责任书,落实管护人员,签订好管护合同,真正建立生态公益林的长效管理机制,把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建立生态公益林示范山片、示范区块、示范乡镇,充分展示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果。
7、切实采取措施,全面完成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任务任务未完成的县(市、区),要抓紧时间完成藤本种植和补植工作,确保6月底前完成全年任务。对已种植的路段,各县(市、区)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达不到设计要求(如苗木规格太小、宽度不够等)、成活率低、裸露边坡及绿化效果不理想的地段,应抓紧采取补救措施。要抓好养护和补植工作。落实好管护措施,根据绿化种植情况,分类管护,责任到人,确保幼树安全度夏。同时,要做好补植用苗的准备,确保验收前完成补植工作。
8、关于种苗花卉工作虽然我市近几年种苗花卉产业发展迅猛,但今年苗木市场出现了结构性过剩,部分小苗滞销。市委、市政府已将花卉苗木列入市领导联系农业农村工作之一,各县(市、区)要切实做好种苗花卉产业发展引导和调查研究工作,着重对我市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政府扶持和解决的问题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彻底摸清本地种苗花卉业的家底,并提出对策建议。要抓好容器育苗工作。省厅已将容器育苗和容器苗造林情况列入了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各县(市、区)要按照考核的要求,把容器育苗与造林工作相衔接,特别是沿江、沿路的火烧迹地和城镇周围的绿化,要求基本上采用容器苗上山造林,确保成活率和绿化效果。莲都、龙泉要按照合同要求,做好“浙江省林业重点工程**容器苗培育项目”的工作,确保任务圆满完成。积极参与省花协的花事活动。今年将在四川举办“第六届中国花协博览会”和金华“长三角花卉园艺博览会”,市花协将根据省里的要求,把任务分配给各县(市、区)。请各县(市、区)积极配合,认真组织参展展品,精心筛选,尽可能把本地区、本单位的精品、优品带到展览会上展出,以充分展示我市的花卉建设水平,全面反映我市的花卉发展成就。
(三)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为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林政管理质量,大力推广景宁县源头管理经验,切实抓好林木采伐、经营加工和木材流通管理,市林业局从2002年起,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123”工程项目。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大的效果。一是森林资源从消长平衡到稳步增长。根据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对**市连续三年的监测和去年全市森林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我市的活立木蓄积量稳步增长(“九五”末3810.53万M3,2002年监测数4067.93万M3,2003年4073.61万M3,2004年调查数是4510.22万M3),活立木蓄积消耗量逐年减少,林分质量向好的方向发展,林木凭证采伐率逐步提高。二是林业规费收缴总量明显增加。由于加强林政执法,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审批环节,实行林木采伐源头管理,减少林业规费逃漏,使全市林业规费收缴总量大幅度增加。据统计,2001年上交省厅15%部分是655.2万元,2002年691.32万元,2003年1230.51万元,2004年890.44万元。三年平均上缴省厅林业规费937.42万元,比2001年的655.2万元平均增长282.22万元,平均增幅为43.1%。
三是林政管理进一步规范有序。经林业部门审批采伐的林木逐年增加;林木采伐作业设计进一步规范,作业设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已成为林政管理必须履行的制度;林地征占用的审核(审批)管理日趋规范,使用林地的审核(审批)率和森林植被的收缴率都有了明显提高,三年来全市共发生征占用林地1042起,收缴森林植被6512.84万元,年均2170.95万元,约占林业规费收缴总量的1/3;古树名木的采挖、普查、建档等工作得到了规范和加强。四是群体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为方便群众,简化林木采伐手续和环节,增加办事透明度,设立办证中心,采用便民提示卡,提高办事效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五是林政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三年来市局举办了四期林业行政执法培训班,参加人员各县(市、区)林业(农林)局局长、分管林政的副局长、林政科(股)长、乡(镇)林政管理站站长等,对全市林业行政执法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部分业务骨干轮训了一次,受训人员共计332人。通过培训,使林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形象明显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已形成氛围;执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依法行政的观念越来越强,办案质量越来越来高;为民服务意识有了明显提高,秉公执法,不徇私情,讲求职业道德已成为时尚;职业违法犯罪行为明显减少,近两年来全市林业行政执法人员中没有发生一例职务犯罪。但是,当前我市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任务很重,问题较多。存在的问题有: ——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矛盾相当突出。集体所有的森林是林区林农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林区经济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依赖森林资源生存的现象还较普遍。盗伐、滥伐林木案件仍然频频发生。——林业行政管理内设机构配置不合理。一是没有独立的森林资源权属管理机构。森林资源权属是国家保护合法权益的依据,权属管理这一职责只能由政府来承担。森林资源权属管理目前在我市既无机构,也无编制,并未开展经常性工作,山林纠纷处理后、林地征占用后,林权证变更难以实施。林权所有者的权益没有得到很好保护。二是没有独立的陆生野生动物管理机构。陆生野生动物猎捕、驯养繁殖、经营利用、运输管理涉及大量具体工作,目前无机构、无专职人员、无专业技术人员,履行管理职责力不从心。——林木采伐管理方面:采伐证发证率仍然较低。《浙江省林木采伐管理办法》规定林木采伐后要进行伐后验收,各地在操作上难以落实到位。林木采伐涉及千家万户,大的乡镇每年审批采伐1000多个山场,大部分边采边运,伐后验收工作量巨大。对自用材、食用菌用材管理一时还不能到位。——在木材运输经营加工管理方面:对中纤板用材利用加工剩余物的管理制度仍处于摸索阶段,监督还没有到位。木材流通领域违法运输木材现象较突出,林业行政案件中,非法运输木材案件占了大部分。木材运输检查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违法猎捕、违法经营野生动物案件查处困难,打击不力。虽然每年都开展专项打击,但治标不治本。酒店、宾馆等场所经营野生动物一般没有现货,而是由几大“蛇头”控制,违法经营活动更加隐蔽,给查处打击带来了难度。——法制观念淡薄。一是当地政府制定的一些政策性文件与林业法规政策有矛盾。如对重点企业的优惠政策等。二是林农法制观念淡薄,山区林农生活贫困,有的以盗伐增加收入,在自留山、责任山上采伐时少批多砍,甚至不批也砍,偷逃“两金”,获取不法利润。——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仍待提高。一是少数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伐前设计掌握不严,伐中检查不力,伐后验收措施不到位。二是执法不到位,处罚无原则,随意性大。三是有的行政执法人员对林业法律法规学得不多、不深,理解不透,业务素质偏低。今年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围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全面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为主线,以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狠抓落实,推进资源林政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生态安全。
下一阶段,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切实增强保护森林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去年7月1日《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和《浙江省林木采伐管理办法》实施后,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特别是林木采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县(市、区)要在认真学习《条例》和《办法》的基础上,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分析研究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善于总结、学习和借鉴外地和本地在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拿出适合本地情况的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
2、继续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一要抓好采伐限额管理。要健全限额管理制度,按照采伐类型、消耗结构各分项指标安排好采伐计划。对重点生态公益林特别是阔叶林,严格控制采伐;对一般生态公益林,只允许一定强度的抚育伐和卫生伐。最近,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调减2005森林采伐限额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27号),全省采伐限额调减了50万立方米,我市调减了13.025万立方米。各地要按照文件精神认真做好衔接。二要规范林木采伐证发放。要依照《条例》和《办法》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和发证工作。发证员要持证上岗。三要加强“判青山”行为的伐中检查。我市破坏森林的大要案主要发生在“判青山”活动中。要把防止“判青山”造成滥伐的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实行责任追究。目前森林资源蓄积量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乱砍滥伐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一些地方通过“三超一改”(即在有采伐证的幌子下,超面积四至、超规定时间、超采伐强度以及擅自改变采伐方式)达到少批多砍的目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伐区是乱砍滥伐的多发地,有的伐区超伐量是发证量的数倍,滥伐量达数百立方米。要坚决杜绝以罚代刑、以收“两金”代罚款等变通办案的做法。四要加强阔叶林资源保护。重点是制止烧白炭,烧白炭得益的是个别老板,不代表广大林农的利益,必须坚决制止。五要继续抓好“十五”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根据省厅安排,今年龙泉、遂昌、松阳三县(市)还要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各地要按照省厅要求,抓进度、抓质量,确保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从去年的调查来看,据我们初步统计,全市森林蓄积量达4510万立方米,比“九五”调查净增700万立方米,可靠性不是很高。
3、不断改进木材流通和经营加工管理木材流通管理,重点是加强对木材检查站的执法管理。从内部角度来说,主要是加强经常性的管理和监督,巩固治理公路“三乱”成果。公路“三乱”是一个热点问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警钟长鸣。从外部管理的角度来说,主要是依法管理木材流通秩序,核心问题是依法,要真正做到按法定权限检查,按法定程序办案,按法律规定处理。同时,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做到文明执法,树立良好的形象。木材加工企业的管理。重点是加强对大中型加工企业特别是中纤板生产企业的管理。各地要借鉴遂昌实行的资源监督员制度,对用材大户必须要求企业建立进出原料台帐,接受林业主管部门监督。
4、切实把握林地征占用管理的要求今年是我市的“项目推进年”,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大量林地。林业部门如何围绕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做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工作,是当前林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要进一步开展林地利用情况调研,组织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详查,把可供建设用地落实到具体的山头地块;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关系,重视对森林景观资源的保护,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低丘缓坡为各类建设的供地能力;要坚持规范程序、依法利用,并按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保证森林植被的恢复。对2005省重点建设项目的林地征占用报批审核等工作,林业部门要做好服务。下步林地管理工作的重点:一要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严格关于“遵守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的规定,未经国土资源部门预审的建设项目,林地征占用不得签署核准意见。二要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浙江省重点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试行)》(浙政办发[2005]3号)。重点抓好林地征占用占补平衡。要严格控制征占用重点生态公益林地,确因市级以上重点工程建设需要征占用的,实行“占一补一”,即征占用多少就要被划相同数量、质量的重点生态公益林,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签订新的区划界定书后,再报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办理用地审核、林木采伐审批手续,并按最高标准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
5、增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敏感性根据省人大2004年7月30日修改后的《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猎捕、驯养繁殖、经营利用由市局审批。除做好日常的宣传、管理和打击工作外,特别要对 “非典”、禽流感预防保持敏感性,按照省厅要求加强对野生鸟类疫情监控。一旦发现鸟类不正常死亡,要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并不准向新闻媒体透露。
6、高度重视山林纠纷调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加快发展,征占用林地增多,林地的应有价值不断体现出来,山林纠纷也随之增多。原来相安无事的,一旦涉及到征占用林地,纠纷就来了。我们要从建设“平安**”的高度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热点纠纷的调处。切实做好群众上访接待工作,重点解决一批“老大难”纠纷,及时掌握动态,维护社会稳定。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7、林业法制工作一要建立和完善法制工作机构。省厅准备在六七月份召开全省林业法制会议进行部署,各县(市、区)局都要把设立法制工作机构尽快设立起来。根据法制工作机构的职能,一是设独立的法制科,二是法制科与纪检监察室、信访室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三是办公室内设法制科。按照今年省厅开展的林业综合行政执法试点要求,实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监督相分离的原则,法制机构不宜与行使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执法机构合并。二要明确法制机构职能。三要按省厅要求,做好几项具体工作:一是做好普法总结,迎接省厅和省普法办的检查验收。二是根据国家林业局部署,按照省厅要求开展林业综合行政执法试点。三是开展行政处罚案件案卷抽查、评比。四是组织开展行政许可审查,预防职务犯罪。五是组织以《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和《浙江省林木采伐管理办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培训和《行政执法证》资格培训。六是配合省人大、省政府对《浙江省林地管理办法》、《浙江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的立法调研。最近两天,省林业厅正在组织召开林业综合执法试点工作座谈会。林业综合执法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林业法制工作的重点之一,各地要按照省林业厅统一部署,搞好试点工作。
三、其它有关工作
1、林业“十一五”规划有关问题为组织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2004年4月我局就印发了《**市林业“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确定了“十一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立市林业“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规划编制小组和规划专家咨询小组,进行了工作安排。初步拟定了23个课题,于去年下半年开始前期调研;今年3月拟定了《**市“十一五”林业规划提纲》,确定了18个专项规划和专题,落实专人负责编写和资料收集。5月20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十一五”规划工作会议。市林业局对“十一五”规划专门作了研究,计划6月底前完成《**市林业“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初稿,9月底前完成规划修改稿报市计委,12月底前完成规划送审稿。最近,市局各专项规划和专题研究人员都在搜集相关资料,希望各县(市、区)能提供比较完整系统的基础材料。各县(市、区)局也要组织工作班子,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措施和经费保障,抓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各县规划要注意与省市规划相衔接。经研究,初步确定**市“十一五” 林业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科技兴林,坚持依法治林,大力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林业产业化经营,加强林业安全体系建设,确保森林资源稳定发展,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实现林业现代化打好坚实的基础。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生态市”建设中发挥主体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兴林富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2010年的目标是:林业用地面积稳定在140万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53.32万公顷,商品林8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9%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4800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林业行业社会总产值达到130亿元。建设任务和重点有:
(1)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生态公益林全市生态公益林规划界定面积53.32万公顷,其中省级、国家级39.69万公顷,占74.4%要求到2010年建成郁闭度0.6以上生态林30万公顷。基本实现重点城镇周围山体绿化;组织实施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完善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资源监测体系。加大天然阔叶林保护力度。绿色通道建设完成1800公里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和县乡公路绿化。
(2)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木业以建设工业原料林为重点,打造木材制造业基地,提升人造板、木制玩具、太阳伞、日用木制品生产水平和档次,提高木材深加工水平,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到2010年,全市建成工业原料林基地110万亩,木业产值达到30亿元。竹业一产以竹林高效经营为突破口,建成毛竹高效林15万亩,巩固提高笋竹两用林80万亩,改造低产林60万亩(其中改造低产菜竹林2万亩);二产以竹材现代物理、化学和生物利用为重点,调整竹胶板产品结构,开发货车底板、冷冻舱板、集装箱底板等以竹胜木的出口创汇产品;开发竹炭、竹醋液产品系列,形成竹纤维等高新产品生产规模,提高竹制日用品产品质量和档次。到2010年实现竹业产值26亿元。森林食品建设食用菌、木本粮油(板栗、锥栗、山茶油、森林蔬菜、野生动物驯养基地,开发森林食品产品系列,建设菇木林基地,促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实现森林食品产值30亿元(含茶、桑、果产值)。森林旅游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将森林旅游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在“十五”基础上,森林旅游产值翻番,到2010年达到10亿元。中药材通过国际合作,建设10万亩雷公藤原料药及初加工产品基地。扩大厚朴、肿节风、柳叶蜡梅GpA基地,为中药材现代化提供原料药,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壮大中药产业。到2010年达到中药材产值1亿元。种苗花卉发展目标是为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和城市绿化提供优质种苗,促进林业五大产业发展。积极开发优良乡土树种,利用山地立体气候,发展越夏花卉。到2010年实现产值3亿元。
(3)林业安全体系建设。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系,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把森林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做好病虫预测预报,严防危险病虫害侵入。
(4)林业基础建设。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与培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加强基层林业站建设,加强林业信息网络建设。
2、森林防火工作今年的森林防火工作,与去年同期相比,由于天帮忙,人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形势依然严峻,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已达0.88‰,控制率为8.98公顷/次,发生率为9.8次/10万公顷。青田、莲都、景宁已突破1‰省定指标,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率、发生率较低的是缙云县。非防火期的森林防火工作形势仍然严峻,各地要绷紧这根弦,防范于未然。要抓好重点火险区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实施工作。我市庆元、龙泉、遂昌被列入浙西重点火险区综合整治单位,这是上级对我市森林防火工作支持和重视,各建设单位一定要按综治标准,严格要求,认真落实,按期完成。
3、森林公安工作要重视和加强对森林公安工作的领导。各单位要按照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要积极为森林公安解决警力不足(全市还缺编21.32%)、队伍老化、经费困难的问题,认真抓好基层基础工作。最近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开展以“三情”、“四网”、“两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基础业务建设,各县(市、区)要结合“固本强基”工程建设的要求,积极探索加强森林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思路。首期和第二期“固本强基”工程建设的5个单位要继续巩固和提高,其他单位要按《通知》要求,结合“固本强基”开展基层基础业务建设,根据工作安排和沟通,缙云县、云和县确定为我市的试点单位,请两县认真抓好这项工作。要以务实的作风抓好专项斗争。我市前阶段结束的《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陆生野生动物集中统一行动》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很不平衡,有3 个单位收缴实物一无所获,不知是你那里管得严一点非法猎捕工具都没有,还是工作不深入、不重视,值得深思。目前,我市正在开展的专项斗争有《禁种铲毒集中整治行动》、《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据了解,在《禁种铲毒集中整治行动》中,地方公安频频出击,战果辉煌,可我们也是一无所获,要知道这是省林业厅和市局部署的专项斗争。希各单位务必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周密安排,力求打出成效,打出声威。
4、林业产业工作一是抓好竹产业、原料林、种苗花卉、中药材等四大支柱产业,要抓紧落实措施。工业原料林建设要做好规划、建立机构、落实好明年的计划和任务。二是做好森林食品基地建设和品牌创建。三是迎接省厅林业特色基地验收。今年省林业厅要对2001-2002年立项建设的46个省级示范林业特色基地进行验收,我市有云和重河湾万亩雪梨基地、景宁万亩中药材基地、松阳万亩脐橙基地、遂昌小忠冬笋基地和庆元万亩锥栗基地等5个基地,相关县要抓紧总结准备,6月20日前按时上报验收申报材料。
5、国有林场改革和发展全市24个国有(森工)林场,在前几年深化改革,提高效益的过程中,许多林场取得了好的经验。如松阳县湖溪林场是通过发展促进改革,林场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了职工的就业;云和林场是通过买断职工工龄,达到人员分流的目的;龙泉的山坑林场是通过职工转换身份后,职工个体参与林场承包经营;莲都区林场是通过分户经营达到减员增收等。但全市的林场改革总体进展缓慢,现在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发展促使林场改革,许多林场职工也希望改革,林场改革势在必行,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才能加快国有林场发展。各地要认真组织开展林场改革的调研,根据当地实际和林场自身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改革方案。方案既要附合政策,也要兼顾职工的利益。在政府要求改革时,能拿出有利于林场发展,有利于职工,有利于社会的改革方案。要加快森林公园建设步伐。我市现有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八个省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的建设为我市的林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十分滞后,各公园的功能大致雷同,经营水平不高,森林公园发展很大程度受林场现有体制的制约,因此,加快森林公园的发展必须加快林场体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挖掘森林公园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