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次课:美的历程
美学
学生的疑问:
什么是美学?为什么学习美学?如何学习美学?美学与美是什么关系?
通过多媒体欣赏:
美的图片;戏剧片断;自然风景;人物等等。
引出并讨论:“美”。
提出问题:观看之后,产生什么样的感觉?美感是怎么样产生的?观看不同的对象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美感?审美与社会、心理、文化、历史是否有关系?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美学所要研究的,下面先讲述一下美学发展的历史。
美学这个学科,它的名称Astetik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至今不过只有250年的历史,但是我们不能说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鲍姆加通开始的,在鲍姆加通之前没有美学。事实上无论是东方和西方美学思想都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个学科的名称和学科本身的历史是两个问题,应该加以区分。很多学者,比如法国的大哲学家杜夫海纳,还有波兰的一位美学家塔塔尔卡维奇,他们都认为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尽管在柏拉图之前,毕达哥拉斯这些人已经开始讨论美学问题,但是柏拉图他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辩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塔塔尔卡维奇说:从来没有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的大师。他在美学领域中的兴趣、论述和独创的思想,范围非常之广,在柏拉图那里,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列入到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里。柏拉图他把什么东西是美的和美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分开、区分开来,他又在美的现象后面寻找一个抽象的、不变的美的本质。所以从柏拉图开始,在西方美学史上就形成了一个讨论美的本质的传统。
三大范式转变:
本体论阶段(古希腊到16世纪):探讨人与万物存在的“根据”“本体”,追求普遍的与必然的纯粹原理。
认识论阶段(文艺复兴以后至19世纪)探求获得真理、把握本体的可能性,人认识世界的能力,追求人性的完善。语言学阶段(19世纪末)探讨人的活动方式,语言是活动方式的代表。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写下了许多哲学的对话录,并且在雅典创办了知名的学院(Academy)。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柏拉图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阿里斯通(Ariston)、母亲是克里提俄涅(Perictione),他在家中排行老四。他的家庭宣称是古雅典国王的后代,他也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柯里西亚斯(Critias)的侄子,不过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仍有争议。依据后来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说法,柏拉图的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来因为他强壮的身躯而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但第欧根尼也提起了其他的说法,柏拉图这个名字也可能是来自他流畅宽广(platutês)的口才、或因为他拥有宽广的前额。由于柏拉图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其他才华,古希腊人还称赞他为阿波罗之子,并称在柏拉图还是婴儿的时候曾有蜜蜂停留在他的嘴唇上,才会使他口才如此甜蜜流畅。
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据说他在四十岁时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角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学院(Academy),这所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院的名字与学院的地址有关,坐落于一处曾为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住所的土地上,因而以此命名。学院存在了900多年,直到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份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
在柏拉图真实存在的世界里,除了神的存在高高在上,无可比拟外,理念的存在就是主要的。
分有说(床的例子);洞中犯人的例子;把诗人驱出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
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秩序、匀称与明确;模仿说(模念应当有的事);悲剧净化说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在康德去世的1804年,出生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期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1804~1872)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
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出生于一个政府公务员家庭。1788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1793年毕业后,先后在伯尔尼和法兰克福当了七年的家庭教师。1800年到耶拿,与谢林共同创办《哲学评论》杂志。次年成为耶拿大学编外讲师,四年之后成为副教授。180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1808至1816年,他在纽伦堡当了八年的中学校长。在此期间完成了《逻辑学》(简称大逻辑)。1816年,他被聘为海德堡大学教授。1817年,出版《哲学全书》(其中的逻辑学部分简称小逻辑),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1818年开始担任柏林大学教授,1821年出版《法哲学原理》。1829年,黑格尔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和政府代表,1831年死于霍乱。他在柏林大学的讲稿死后被整理为《哲学史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和《宗教哲学讲演录》。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绝对精神”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是指作为万物共同本质和基础的精神实体。
黑格尔认为: 绝对精神是万物最初的原因和最内在的本质,其存在是一个自我演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逻辑阶段:在自然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它是纯逻辑概念的自我推衍;
第二阶段是自然阶段:绝对精神外化为自然界;
第三阶段是精神阶段:绝对精神自我否定,转化为精神并返回自身。先后表现为主观精神(个人意识),客观精神(社会意识),绝对精神(返回自身)。
绝对精神意识到自我在个人中的存在,黑格尔称之为主观精神;主观精神在家庭,社会与国家之中达到更高的意识,黑格尔称之为客观精神;艺术,宗教和哲学是绝对精神在自身中所达到的最高形式的自我实现。其中又以哲学为最高形式,所以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最先在哲学中发现了自我。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在西方美学史上,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式)在20世纪出现了。海德格尔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他批评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主体——客体”的结构关系),提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人——世界”的结构关系)。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主客二分”的模式就是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看成是两个现成的东西的彼此外在的关系,实际上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是外在的关系,而是人融身于世界万物之中,沉浸在世界万物之中,世界由于人的“此在”而展示自己。人(海德格尔称为“此在”)是“澄明”,世界万物在“此”被照亮。
这一超越对美学研究意义重大。从此,美的本质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审美活动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美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美感不是“主客二分”关系中的认识,而是“天人合一”关系中的体验。
有哲学家称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语言。
中国美学史简介:
老子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
万物本体和生合就是“气”,也就是“道”。万物都包含有“阴”“阳”这两种对立的方面或倾向,而在看不见的“气”中得到了统一。既然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道”,是“气”,那么“象”(物的形象)也就不能脱离“道”和“气”。如果脱离,“象”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就成为毫无意义的东西。
老子对于“道”“气”“象”的论述,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客体,审美观照以及艺术生命形成了一系列的特殊的看法。魏晋南北朝宗炳讲“澄怀味象”,又讲“澄怀观道”。“澄怀味象”就是审美观照,而“味象”的本质就在于“观道”。换句话说,审美观照的实质并不是把握物象的形式美,而是把握事物的本体和生命。
孔子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第一段记载,“乐”作为一种审美的艺术,不只是悦耳的钟鼓之声,它还要符合“仁”的要求,要包含道德的内容。第二段是说,一个人如果不仁,“乐”对他就没有意义了。“美”和“善”必须统一起来。
美善的统一,在一种意义上,也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是形式,善是内容。艺术的形式应是美的,而内容则应是善的。从“文质彬彬”的论述,也进一步表时此观点。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文质统一,就是美善统一。
易经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巨龙潜伏于水中,暂不施展才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巨龙出现在田间,利于出现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整天健强振作不已,直到夜间还时时警惕慎行,这样,即使面临危险也免遭咎害)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或者腾跃上进,或者退处在渊,必无咎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巨龙高飞天上,利于出现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巨龙高飞穷极,终将有所悔恨)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易》者象也,像也者像也。——《系辞传》
《易传》不仅突出了“象”这个范畴,而且对“象”作了初步的规定。一是“立象以尽意”,一是“观物取象”。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系辞传》
“立象以尽意”有以小喻大,以少总多,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特点。“象”是具体的,切近的,显露的,变化多端的,而“意”则是深远的,幽隐的。触到了艺术形象以个别表现一般,以单纯表现丰富,以有限表现无限的特点。
到了魏晋南北朝,“意象“作为美学范畴第一次出现。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神用象通,情变所孕。”
“观物取象”,被人们视为艺术创造的法则。五代大画家荆浩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笔法记》
另外,“观物取象”也被作为中国哲人特有观物方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艺术家不能只着眼于某一个孤立的对象,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而要着眼于宇宙万物,要仰观俯察,游目骋怀,只有这样,才能得审美的愉悦。
中国近代,梁启超
“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王国维
融合中西美学思想,提出“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王国维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蔡元培
1917年,提出“美育代宗教”说。
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
蔡仪:美是客观的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
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关于这个我们以后讲美的本质的时候会讲,我们就不讲了。西方美学的历史和中国美学历史,我们这门课都不讲了。下面讲第一个问题,一 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轮廓
第二篇:河南创美农发展历程
当绿色环保,爱护地球成为一种流行和文化,绿色农业便成为引领未来的时尚。以致力于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的河南创美农实业有限公司张顺庆总经理,在2014年3月12日上午,由张顺庆总经理的带领公司全体青壮年员工,来到荥阳种植园区进行义务植树活动。张总在植树时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植树节和植树,旨在为今人、更为后人造福。拥抱春天,播种绿色,应该不止于再多种些有形的树木,也在于无形的绿色生态理念和财富观。春天来了,大家要齐心协力,尽早播种,辛勤耕耘,争取获得一个大丰收!”在张总的鼓励下,每个员工都信心满满的挖下一个希望的坑,栽上一棵幸福的树!
河南创美农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温室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安装、园区及温室工程规划设计、原有温室改造改建、温室技术咨询、温室资材及配件加工销售等的高新农业设施企业。公司坐落于河南农业大学科技楼,以河南农业大学为技术和人才依托,从2003年成立起就先后与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搭建产学科研合作平台,如今已经培育了雄厚的技术优势,使公司的产业链有效延伸到上下游,推动公司的产业升级。
(张总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想要带动农民一起致富,要回馈农民,创美农致力于中国设施农业的发展,与亿万农民携手共创美好农业。)在国家一项项惠农政策的鼓励下,创美农以“农大科技,服务三农”为理念,积极投入到发展现代化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潮流中。发展高效的设施农业,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创美农通过与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大力推广最合适河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各类温室大棚,为农民建筑各类温室大棚1000多座,同时公司还从科技和理念的创新入手,建立了河南省最大的温室骨架及配件生产工厂,能够自主设计生产温室骨架,温室骨架配件资材生产加工等(生产能力),大大降低了温室大棚生产成本,减轻温室用户负担,同时也生产出最适合河南地区的温室大棚骨架,创美农愿为为河南地区节能温室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不懈努力。
经过创美农人多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在逐步发展壮大,随着温室建设业务不断拓展以及郑州市农委和荥阳市农委的大力扶持,创美农在荥阳建立了90亩的温室展示基地,用于公司各种新型温室产品的展示、推广以及各类温室参数的测试等。为了充分了解新型温室的各种性能,合理的利用新型温室资源,公司引进珍、希、名、特优质蔬菜品种,大力发展工厂集约化育苗项目,每年
每年通过蔬菜新品展示和为当地及周边农户提供优质蔬菜幼苗来带动当地农户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产品。规模化育苗生产成本较市场传统育苗成本降低30%以上,并且能够按照生产者要求,按照合同随时供应优良种苗,生产出的蔬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高,其经济价值大约是一般蔬菜的10-15倍,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公司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封丘、中牟和济源等地建设设施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根据市场需求,为当地农户提供优质种苗,组织农民种植技术培训,以及指导农户承包示范基地设施,进行标准化生产和回收辐射区农户的优质绿色蔬菜产品等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合作社的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农业产业化机构的不断转型和升级,创美农公司正逐步向广大农村地区迈进,真正起到“一点带面”的作用,带动更多农户一起致富。相信在创美农人的不懈努力下以及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帮助下,创美农企业会越做越强,农业会越来越好,农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第三篇:第一次课心得
第一次课的心得体会
2011年9月19日,我经历了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体育课教学。在此之前,我在实习准备周上了一节接力跑的示范课,精心酝酿了半个多月,但就算所有思路都设计好了,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突发状况,例如临时更换场地,让我没有办法突然地调整好心态,以至于课中频频出现失误。虽然由一开始的紧张到慢慢变的淡定,但学生的状况是我无法估计的,而我也忽略了管理,只想着按内容,掐准时间上完一节课。由于这次课的教训,我学到了很多。
实习的第一周,我们进行了看课,适应了三中的上课模式,第二周由于高一军训,我的第一次课推到了第三周。指导老师给我们布置的教学内容是复习广播操和学习“阳光伙伴”。第二周我写了第一份教案给指导老师过目,老师指出了我教案上很多不足的地方,特别是教材的重点难点,包括之前的示范课,老师也是指出对教材理解上的问题。这是我感觉最拿不准的地方,可能也是大多数实习老师存在问题的地方,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重点难点把握不住。
第一次课进行的比示范课还要混乱,让我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绝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明显感觉到语言组织上的困难,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作为一个教师,我的形象管理没有做到位,在学生混乱的时候,没有严格的管理学生,这也是让我感到无力的地方,尽管我认为我的声音很大了,可是在那么多学生分散注意力的时候,我却没有办法让她们集中注意力。队形的调动没有做到位,学生自由散漫,让我感受到要上好一节体育课真的很难,不仅需要教师精心的备课,课上随机应变,更需要学生的配合。我应该改变我的教学方式,严格的管理调皮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不能置之不理,更应该给予正确的、积极的引导。在课上,教师与学生是直接的互动,教师必须随时地应变,灵活地运用。在练习阳光伙伴的过程中,我注重了讲解,练习次数少了,这样学生没有熟练的掌握技能。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的指出,这让我感到欣慰。集体练习中气势慢慢发挥出来,在后半部分气氛缓和了。
我的第一次课进行的并不顺利,这样才能让我更加强大,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过来,像一名合格的教师迈进。
第四篇:课改历程与体会
课改历程与体会
我所理解的课改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师生角色的转换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改这条路上,我没有积累下什么经验,多的是失败的体验。我的课改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让学生开口说话。
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就得让学生动起来,参与进来。可是到了高年级,学生大多比较内敛,不愿开口。我认为多数学生是有想法的,少部分是担心说错,很少部分是没有想法。因为语文是丰富的,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会有不同的体验,他们所关注的可能是表达方法方面的,可能是某处的感受,可能是某处引发的一个疑问……可是老师的提问是针对某方面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学生真正关注到的得不到展示的机会。为了让学生开口说话,我就在自学完后,让大家围绕四个方面自主展示。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我感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很重要,有思考才会有疑问;可以是某一处的感受;可以是运用修辞、关联句的妙处;还可以朗读自己喜欢的句段。这样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展示机会。效果倒是很明显,学生越来越积极,回答问题争先恐后,直到下课铃响起还有很多的人争着抢着举手,其中不少收获与问题是很有价值的,重难点基本都能顺势引导解决,那些不会说的学生听多了,见多了,也开始参与了,不爱说的学生在榜样的力量和激励评价的带动下也动起来了。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就看老师如何去挖掘。当然有利就有弊,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公开课后大家都说感觉乱,且不能保证学生倾听的效果,我也觉得不条理。于是就思考,试着想把零散的课堂收回来。
二、把零散的课堂收回来。
经过调整,学习方式设定为围绕重难点预设问题,在问题引导下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完,然后,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在自读,分享自己的收获与疑问。倒是条理些了,弊端也是有的。往往交流完设定的问题后,时间所剩无几,学生没机会展示,且有时候,问题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意外的收获很少。另一方面,思维的灵感是稍逊即逝的,学生不善于记录,前面自学中的收获等到有机会说的时候反而忘了。不过如果你能给学生留出自读的机会,他们就一定会有收获。我感觉语文课时间上的留白是很有必要的,但因时间关系常常做不到,总感觉留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不够。所有有时候就想,语文是不是需要大课时。
三、小组捆绑评价的尝试。
和大家一样,太谷学习,回来尝试分组。基本的学习方式是,先在问题引导下自主学习,再进入组内交流,最后班内汇报。汇报的方式是一组展示,其他组补充、质疑。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感觉这种学习方式确实有很多益处:(1)参与面广,尤其能照顾到差生。不敢在班内说,在组内说;不会说,近距离听听别人说,也是一种收获。以组汇报时,4号也会分担一些汇报任务,且积分时4号积得多,组内的人会鼓励他说,甚至教会他说。把差生融进了课堂。(2)遇到难题,有想法,不确定不敢说,先在组内达成共识,增强了信心。(3)有利于倾听。当别的组说有补充会有质疑时,更利于引起全班学生的注意,用心去听。(4)面向全体。课堂上时间有限,学生得到问答展示或朗读展示的机会比较少,二人组内相互展示,可有效弥补这一不足。(5)互查纠错,容易发现问题并能快速一对一指导。此外,在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合作意识等方面有诸多好处。但小组捆绑评价才刚刚开始,组长的自律、组织、分配、协调等能力需要培养,学生的交流、倾听、互补、质疑的能力与习惯,以及团队意识还不具备,需要坚定不移地,将小组捆绑式评价进行下去,将课改进行下去。
只要探索就会有收获,但随之而来的困惑与体会也是挺多的。
一、在课改与分数间左右摇摆。
简单说,就是学期初搞课改,期中后奔分数,公开课课改,家常课照旧。虽然课改与成绩(分数)不矛盾,但课改是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分数是近在眼前的结果。这一过程是摸索的过程,就是别人的熟套路,拿来也需要消化,需要一个阶段,况且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用起来不会立竿见影,说不定还会牵制打乱。课改很长时间了,但分数始终是评价的准绳。考不好就得挨批、罚钱,况且心里也是想考好的。所以,开学时费了心费了时,到后面免不了虎头蛇尾,急功近利。课改是要坚定不移进行的,分数也是必须要抓的,有时心里比较茫然,不知道重心在哪,左右摇摆,顾此失彼,基本上没有成功的经验,失败感,挫折感倒是挺强的。
二、没有坚实的团队,就不能有效,会走不少弯路。课改就是改革,改革就没有随随便便成功的。学校说个方案,教师单打独干,自创模式,避免不了走很多弯路。我想说的是,课改需要一个坚实的实验团队,更需要一个执行力强的领导,且能经常性地给予一些实际的指导。课改的步伐会走的更坚定,更快速。
三、课改需要创新,更需要稳定。
学校有一个基本的模式框架,在实践操作中才能发现问题,不断调整。每学期针对模式进行研讨细化,逐步形成适合自己学校的模式。这一过程是学生与老师共建学习模式的过程,一种学习方式初始形成,学生的各种能力并未多大提升,一段时间后你又发现了一种感觉挺好的新的方式,想尝试尝试,肯定效果不好,还会打乱刚建立的学习模式。我就有过这样失败的经历。所以学生不是试验品,模式构建需要稳定。
虽然课改的历程是艰难的,收获甚少,挫折颇多,但课改是要坚定不移走下去的,我们这些课改的践行者需要不断探索,共勉共进,坚定信念,再接再厉。
第五篇:我的磨课历程
我的磨课历程
教师的成长,跟一节节的公开课是分不开的。从毕业至今已有三年了,我上了好几次的公开课。《小蝌蚪找妈妈》《花钟》《妈妈的账单》《女娲补天》《给予是快乐的》这一次次的公开课,让我从一个英语教师慢慢地蜕变成语文老师。这一次次的磨课经历让我渐渐懂得了语文,也让我明白:磨课,是教师成长的一个个坚定的脚步。
在接到通知说要我下周进行校公开课的时候,一种莫名的恐惧又袭来。这是一种对自己不信任的表现。我害怕面对自己的失败。可是,这些安排不会因为我的胆怯而取消。我只能按照安排而完成任务。我抱着认命的态度,提醒自己要努力,努力做到不至于太难看的地步。抱着这种退缩的心态而奋力向前。我开始寻找途径,一种可以让自己可以少走歪路的途径。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次磨课经历。
我提前一周备好了课,请金老师等人帮我看了教案,然后在第二周进行试教。如同预料之中的糟糕,我紧张,忘记了教案,我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了。我忘记了自己的教学步骤,没有按自己的教学设计去完成,也并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很多问题都由老师自己帮学生解答了,根本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变成了教师是整堂课的主体。草草结束了自己的糟糕的第一次“磨课”。
下课后,我请之前帮我一起听课的老师给我提了意见。天哪,好多啊!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没有备好课。备课,不只只是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而且要备学生的回答与表现。得到了提示之后,我大量地阅读别人的教案,借鉴他们的教学设计,解读教学参考,修改教案,预设学生的回答,还自己对着镜子进行了试讲。
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我换了个班级进行第二次试教。这一次试教以我自己的话来讲,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进步”!看到自己的进步,我稍许有点激动。但是,整堂课下来,我将本是略读的课文教成了精读的课文。这又让我再一次思考略读课文的教学方式。这一次,我请教了刚参加略读课文培训的老师。弄清了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之后,我再将尤其会容易出现问题的品读感悟部分再深深的研究了一番。这时候,我将一些细节也备进去了。比如:如何引导学生,如何过渡。还将教师品读的引导词也备进去了。
终于,要公开课了。紧张啊!经验尚浅,依旧有很多的不足。在引导学生感悟的时候,我没有深究下去,这样导致蜻蜓点水,要学生理解的这种感情没有深深地扎根进去。其次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过于复杂了,要简洁明了,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在教学讨论的时候,大家给了我很多的建议。
不知在哪里看到那么一句话:语文是什么?也许,她是一种执着,也许,她是一种精神,也许她不仅仅是山顶上的高远,她还是攀登的辛苦和快乐,是沿途并不逊色的风景。我的磨课历程虽让我感觉很辛苦,但却让我懂得了许多。不管未来我还要经历多少次磨课的经历,我都不后悔自己的磨课。耕耘,并收获着;辛苦,并快乐着!